幼儿认知发展练习题

2024-10-23

幼儿认知发展练习题(8篇)

1.幼儿认知发展练习题 篇一

4岁幼儿不仅能认识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动作行为,而且开始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他们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等。如当诱人的蛋糕放在桌上,但妈妈说暂时不要吃,他转移自己的视线或努力专心于玩玩具而不去想蛋糕。但是他们往往只能意识到心理活动的结果,而不能意识到心理活动的过程,更不能意识到其中的矛盾错误。比如他们能区别出有生命和无命的东西,但说不出其依据。

他们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权威对他的评价。他们对成人评价毫不置疑,可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翻版再现。如,当问他们“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时,他们常说“是好孩子”,再问及“为什么”时,他们的回答多是“妈妈说的”或“老师说我是好孩子”。同时,幼儿的评价一般都过高,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这是幼儿自我认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4岁幼儿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外界刺激和情景特点的制约。他们对自己的行动虽有一定目的和计划安排,但只能预计到即将进行的三四个动作。如在画画时,他们知道自己要画个太阳和小鸟,但对整个图的设计缺乏考虑。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极易受左右小朋友或其他刺激的影响,这说明了为什么相邻的小朋友的画总是十分相象。

成功体验对于4岁儿童的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自信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幼儿在实际活动中获得成功经验的积累,父母多给孩子创造一些获取成功的机会,让孩子体验胜利的喜悦。对孩子所受的挫折与失败、所犯的错误不宜过分责备,而应以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其次,与同伴的交往也是幼儿获得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条件。让幼儿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不断地获取有关自己的信息,而且为保证交往的顺利进行,他们必须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言行。

最后,父母对幼儿的评价应尽量客观。对幼儿的表扬要恰如其分;不能当着他人的面过多批评幼儿,以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还应树立多元评价标准,看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只是语言文字、数学逻辑好的幼儿才是聪明能干的。

2.幼儿认知发展练习题 篇二

认知是行为的先导。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是幼儿道德教育的基点。以道德认知为切入点, 开展幼儿道德教育工作, 无论对幼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形成, 还是对道德品质的良性、快速发展, 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童话教学的视角探讨了幼儿道德认知培养的策略, 并通过应用案例, 分析了策略的有效性。

一、童话教学对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作用

童话是以儿童为主要读者的文学形式。它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为基础, 通过塑造具有直观性、情感性的艺术形象, 全面表现儿童现实生活, 促进儿童情感、道德、认识等方面的提升以及个性的养成。童话因情节的曲折性、环境的陶冶性、对象的拟人化以及童话结局惩恶扬善的特点, 为儿童所普遍接受。童话教学包括两种:一是指语言课程中对童话文体的教学活动;二是指在各门学科中, 教师为了生动形象地实施教学, 完成教学目标, 借助童话进行教学的活动。两种童话教学对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1.童话的道德因素分析

童话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安徒生的《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是典型的把对立的道德标准形象化的作品之一。其中, 大克劳斯是一位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为钱财不惜杀害自己的祖母。小克劳斯则勤劳、善良, 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财富。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对幼儿来说正是两种对立道德行为标准的化身。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观念构成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维护传统的人伦关系, 批判假仁假义、不忠不孝, 是我国童话家张天翼作品的重要使命。文学家叶圣陶用童话展示了“爱”与“善”的纯洁境界, 如《傻子》、《燕子》、《芳儿的梦》等。世间不可能没有伤害, 但叶圣陶用爱与善来陶冶孩子。

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塑造出了无数永恒的经典形象。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智慧, 如勤劳、善良、真诚、智慧、宽容、勇敢等, 是人类道德体系中最基础、最宝贵、最永恒的真理, 因此具有不可泯灭的思想光辉和无法取代的幼儿道德教育价值。

2.童话教学对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作用

由于幼儿还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步阶段, 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经验上都明显不足。对于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不可能只是采用说教的方法来实现。而童话正是弥补了传统道德说教方法的不足, 在有效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 使幼儿获得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 产生感性道德感知。在此基础上, 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与教育, 对幼儿道德知、情、意的培养和行为的产生, 无疑具有关键作用。

(1) 童话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幼儿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童话是一个虚拟世界, 其中人物千奇百怪, 情节荒诞离奇, 场景变幻莫测, 生动可感, 活泼有趣, 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童话是每个幼儿最初对社会的认知来源之一, 许多孩子对社会的最初印象是来源于小时候的童话故事。孩子们从童话中了解到了蔬菜的种类、森林里动物的生活习惯、大自然的季节变化等等。同时在童话故事中, 孩子们也学会了初步识别生活中的真善美。童话中所有生动、鲜活的道德形象, 引领着幼儿对道德内容的认知。幼儿在欣赏童话的同时, 经过教师的引导, 判断出人物形象的好坏。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的道德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道德判断能力得到了发展。

(2) 童话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童话教学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幼儿德育, 它主要通过童话场景来呈现具体的人物和情境, 以展示一定道德情境的教育方式。幼儿通过对童话的欣赏, 逐渐加深对道德概念的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情感体验。通过童话学习, 幼儿能够获得大量逼真、自然、丰富的语言和情境输入, 而这些语言和情境能够很容易地被幼儿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当中去, 使幼儿体验到相应的道德情感, 并产生道德意志。幼儿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也会随着童话所蕴含的道德寓意的内化而逐渐丰富和发展。

(3) 童话教学促使幼儿道德行为的最终产生。幼儿在欣赏童话时, 经过教师的引导很容易判断出人物形象的好坏。好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良好的道德, 幼儿会模仿他们的行为。如幼儿在学习了《神笔马良》后, 心里会产生一个良好的道德形象, 并在生活中模仿他乐于助人的行为。而那些不好的人物形象则会受到幼儿的批判。幼儿在生活中自然会厌恶这样的人, 自己也会远离和抗拒这样的行为。

二、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童话教学策略

德育是一种真善美的教育, 是一种需要情感参与的体验式教育。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在情感教育中具有强烈的感染性。[1]形象化、艺术化的载体直接触及视听, 对信息的传导有神奇的功效。儿童的道德情感需要在载体的强烈感染下才会产生并升华。童话教学以形象具体的载体, 通过艺术的形式在幼儿面前展示了童话中主人公的道德形象, 为幼儿提供了强烈而清晰的道德认知材料。在充分挖掘童话道德因素和利用童话特点的基础上, 遵循幼儿道德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笔者提出了“选”、“备”、“感”、“说”、“演”、“讨”、“创”、“行”八步童话教学策略。

1.选

选, 即教师对童话故事进行精心选择。童话教学是以童话故事为支撑的, 童话故事是童话教学的核心。运用童话教学, 首先要根据德育教学目标的需要,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精心选择有可读性的童话故事。这是童话教学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选择的依据主要有:一是根据德育教学目标筛选童话故事。教师在选择童话故事时, 应以最终在教学中想要达到的德育目标为依据。例如, 某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幼儿体验善良的情感和认识善良的行为, 教师就应该选取与“善良”有关的童话故事进行教学, 如葛翠林的《野葡萄》、安徒生的《夜莺》或者洪汛涛的《神笔马良》等。二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选择童话故事。由于童话故事的复杂程度不同, 如故事语言的难易程度不同、故事蕴含的道德概念深度不同、故事的长短不同等, 在运用童话教学时,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水平选择童话故事。判断童话故事复杂程度的标准, 可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无论从童话语言上, 还是从童话寓意的深度上, 都应略高于其现有的发展水平, 而不能无视其现有水平, 随意拔高。否则, 再精彩的童话故事也会令他们失去欣赏的兴趣。从结构和长度来看, 用于课堂教学的童话故事应该逻辑清晰, 内容不宜太长, 因为欣赏童话故事是一个紧张兴奋的过程, 幼儿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 太长的故事会使他们疲倦, 失去听讲的兴趣。另外, 从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 童话故事的复杂性应呈梯度上升。三是选择有可读性的童话故事。教师选取的童话故事必须生动有趣, 寓抽象的道德观念于童话故事之中。童话角色应该具体、形象, 便于幼儿扮演。只有那些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 才能吸引幼儿, 令他们百听不厌, 才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备

备, 就是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前的备课,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一是熟悉童话故事。通过对童话故事的选取, 确定了用于教学的童话故事。接下来教师就应该熟悉童话故事, 包括故事的内容、情节、所蕴含的道德寓意等, 为下一步的童话教学做好准备。熟悉童话故事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直接阅读童话书籍, 也可以播放童话磁带, 还可以直接观看童话动漫视频等。二是准备教学材料。准备好教具, 如教学图片、课件、磁带、动漫视频、头饰等。教师可以请幼儿一起准备, 让幼儿参与到教学准备活动中来。如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给自己喜爱的头饰涂上合适的颜色。幼儿在给小鸭涂色时, 知道小鸭身上的羽毛是黄色的、有硬硬的嘴、扁扁的尾巴等, 以此感知小鸭的形象。让幼儿制作头饰或卡片, 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三是与幼儿一起布置教学环境, 给幼儿创设一个童话故事学习的最佳环境, 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布置环境主要从主题背景、墙饰、区域表演环境与材料等方面来进行。四是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根据童话教学目标及本班幼儿的情况, 通过书写童话教学教案的方式来设计教学环节, 理清教学思路。教案中要体现出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教学材料的运用情况以及对幼儿情绪情感和注意力变化的预期等。

3.感

感, 就是调动幼儿身体的各部分神经系统来感知童话故事的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特点及意境等。

(1) 听觉感知。教师通过语言传达童话的内容与意境, 让幼儿在听觉上感知童话故事的情节、内容等。教师在讲故事时, 不仅要把人物、情节讲清楚, 还要语言生动, 语音、语调抑扬顿挫, 富于变换, 以增强故事对幼儿的感染力, 激发幼儿的感知与联想。童话教学也可以与音乐活动相结合, 如给童话故事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 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提高幼儿的欣赏兴趣。

(2) 视觉感知。童话教学还应与教学图片、课件、动漫视频、饰物等相结合, 借直观手段, 使童话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例如,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童话, 让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情景, 通过视觉的输入, 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更好地感知童话故事。教师在讲解童话故事时, 应充分利用面部表情, 表现出喜怒哀乐的变化。同时应该适当运用一些肢体语言, 将故事的角色和情节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幼儿, 使得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形象思维。这些都会对幼儿的视觉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帮助幼儿理解、感知童话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3) 行为感知。在感知阶段, 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行为模仿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体会、认识童话中人物形象的某些特点。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触摸动物的实体或模型, 使幼儿获得更切身的体验。幼儿通过行为的参与, 在进一步认识、感知童话角色形象特点的同时, 更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4.说

说, 就是引导幼儿复述童话故事。说的方式主要是:全文大意复述。让幼儿凭借记忆对童话故事进行大意复述, 对不能独立完成复述的幼儿, 可以提醒幼儿帮助其完成复述。针对故事的某个情节进行有针对性复述, 加强幼儿对该情节的认知和记忆。说, 不仅是巩固幼儿对童话故事的感知和记忆, 同时也是为演服务的。

5.演

仔细观察童话活动中的幼儿, 你就会发现他们常常把童话世界与自己的世界艺术般地结合起来, 为自己营造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并渴望进入这个世界。演, 即角色扮演, 就是让幼儿扮演童话中的具体角色, 通过角色参与, 体验角色的不同心理、行为, 并对行为进行初步价值判断。在幼儿角色扮演前, 教师应同幼儿一起商量分配角色, 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故事主角, 一定要让语言表达能力好、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来担任, 之后就要轮流担任。当然, 教师也可以选择符合某种情境要求的幼儿来当主角。无论使用什么办法, 都一定要考虑幼儿有无担任主角的意愿。在幼儿角色扮演过程中, 教师应时刻关心和支持他们。小班幼儿不会表演, 需要教师先做示范。教师还应全程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6.讨

在角色扮演结束后, 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提问, 并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讨论, 经过教师最后的总结, 使幼儿获得更加清晰的道德认知。这一环节的实质就是将幼儿感知角色、故事内容的过程变成理解和掌握相关道德知识, 提高道德情感, 形成道德意志的过程。主要步骤如下:一是教师提问, 以童话故事中所有道德的、不道德的角色形象及其行为作为提问依据, 让幼儿回答。教师无须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评价。教师所要做的, 只是了解幼儿对童话故事中道德内容的认知情况即可。二是幼儿讨论,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童话角色的道德行为。幼儿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形成广泛讨论。当幼儿在讨论过程中出现错误的道德认知时, 教师要及时参与到讨论中去, 通过反问等方式纠正幼儿的错误认识。三是与幼儿一起总结。讨论结束后, 教师可以通过全体幼儿举手表决的方式, 引导幼儿一起进行总结。通过归纳和总结, 让幼儿进一步获得童话角色道德行为的正确认知, 在内心深处形成真正的认同, 从而发展幼儿的道德认知能力。

7.创

创, 就是对童话故事的改编与创新。在上述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 针对童话中角色的不道德行为、不道德语言、不道德情节等进行改编, 形成新的童话道德角色形象。在童话故事创编过程中, 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思维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和发展。通过童话故事创编, 体现了幼儿对童话道德寓意、道德行为的理解和掌握, 更好地促进了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8.行

行, 就是让幼儿把童话中所学到的道德内容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形成道德行为, 使抽象的道德认知与具体生动的道德行为融为一体, 以行为促认知。例如, 《神笔马良》童话教学结束后, 教师可以请幼儿课后做一件帮助别人的好事, 让幼儿通过道德行为的具体实践, 进一步巩固相关道德认知。

三、应用案例

笔者选择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武称小学附属幼儿园进行童话教学策略的应用。原因有二:一是该幼儿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较为完备;二是笔者认识该幼儿园绝大多数教师, 对他们的教学环境和工作能力有所了解, 从而为策略的应用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L教师在对笔者的童话教学策略深入了解后, 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经过其本人同意, 结合其教学能力较强等多方面因素, 笔者最终选定L教师及她所带的班级作为本策略应用的对象。该班是幼儿园大班, 幼儿年龄在5~6岁之间, 总共46人, 其中女孩19人, 男孩27人, 智力正常、活泼开朗。他们大部分是农村留守儿童, 由爷爷奶奶照顾。这种隔代教育, 或多或少地让幼儿养成了任性的性格特点。由于班上玩具数量有限, 在活动期间出现了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 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L教师用笔者的“选、备、感、说、演、讨、创、行”八步童话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希望通过此次童话教学, 增强幼儿对“友善”的认识。

1.应用过程

L教师经过筛选, 最终选定了时长为23分24秒的动漫视频《野狼与狐狸》作为童话教学的内容, 并在活动前认真熟悉了故事内容与情节。L教师的活动室主题墙设计以森林为背景。笔者与L教师及部分幼儿共同布置了春、冬两个季节的墙面及相关的情境表演区域。同时L教师准备好了教学视频, 并与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了“野狼”、“狐狸”、“梅花鹿”、“小松鼠”、“小鸟”、“熊”、“大树”等头饰, 以及各类食物卡片。

(1) 幼儿全方位感知故事。L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幼儿播放了《野狼与狐狸》动漫视频, 让幼儿感知故事的内容、情节及场景。观看动画是每个幼儿最喜爱的事情之一。一听说可以看动画片, 幼儿就很兴奋。在森林里黑漆漆的灌木丛中, 野狼一双金色的眼睛恶狠狠地环视四周, 然后一阵嘶叫, 把夜间玩耍的两只小松鼠吓跑了。幼儿也被野狼的嘶叫声震得抱紧了双臂。接下来, 幼儿进入了野狼追赶梅花鹿、小鸭和小兔的三个惊险场景。随着梅花鹿、小鸭、小兔奔跑在逃离途中, 他们时而紧张, 时而为小动物的化险为夷而鼓掌、欢呼。当野狼欺负小动物时, 幼儿会情不自禁地说:“野狼是坏蛋!”。当碧蓝的天空、翠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流出现在幼儿眼前时, 幼儿齐声说“好美啊!”。故事里的场景和各种角色的逼真形象, 在视觉、听觉上感染了幼儿, 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到《野狼与狐狸》的观看、欣赏中。幼儿用语言、肢体动作表现了对野狼的讨厌, 对狐狸及其他小动物的喜爱。

(2) 幼儿复述故事与角色扮演。幼儿观看完毕, L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童话故事大意复述, 然后针对角色扮演的情节让幼儿重点复述。接着, L教师让幼儿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 带上相应的头饰后, 幼儿很快进入了所扮演的角色。

幼儿进入情境表演区域一:鸭妈妈 (幼儿A扮演) 带着她的四个孩子 (幼儿B, C, D, E扮演) 在岸边学唱歌, 被迎面走来的野狼吓到, 在鸭妈妈的带领下, 四只小鸭依次跳进河里游走, 躲过野狼的袭击。扮演野狼角色的幼儿表情不够凶恶, L教师以野狼身份做出了野狼袭击失败后张牙咧嘴的愤怒表情, 对扮演不到位的幼儿进行了指导。扮演鸭妈妈的幼儿, 表情比较到位, 能表现出遇到野狼时的惶恐。

幼儿进入情境表演区域二:狐狸 (幼儿F扮演) 在小河边喝水, 这时野狼也走来喝水并要求狐狸做他的干儿子, 如果狐狸不答应, 野狼就会吃掉狐狸, 最后狐狸不情愿地做了野狼的干儿子。幼儿在扮演野狼时用双手叉腰的动作和俯视的眼神极好地表现出野狼的蛮横、不友好。

(3) 讨论与童话创编。角色扮演结束后, L教师对幼儿进行提问。

L教师:你们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喜欢?

A幼儿:我喜欢小兔, 因为小兔跑得快。

B幼儿:我喜欢小鸭子, 因为小鸭子会游泳。

C幼儿:我喜欢梅花鹿, 因为梅花鹿漂亮。

D幼儿:我喜欢狐狸, 因为狐狸聪明。

……

虽然幼儿都答出了喜欢哪个动物及其原因, 但几乎没有哪个幼儿从道德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更糟糕的是:E幼儿喜欢野狼, 认为野狼厉害, 其不当认知的背后是道德认知出现偏差。L教师抓住这个契机, 进行道德认知引导, 于是针对野狼是否厉害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L教师:E小朋友喜欢野狼, 因为野狼很厉害。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F幼儿:我不喜欢野狼, 因为野狼喜欢欺负狐狸。

G幼儿:我不喜欢野狼, 因为野狼太凶了, 没有朋友。

H幼儿:我不喜欢野狼, 因为野狼偷东西。

……

L教师:我们知道野狼虽然有本领很厉害, 它强壮有力, 但是它没有把自己的本领用在好的方面, 没有用它的力气去帮助其他小动物, 而是去吓唬他们, 欺负弱小。野狼的这种厉害是不友好的行为表现, 是不值得我们喜欢的。野狼懒惰、偷东西、不懂分享, 都是不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不要学习它。

L教师:小朋友你们愿意和野狼做好朋友吗?

Z幼儿:不愿意和野狼做好朋友, 野狼会吃小动物。

J幼儿:野狼很凶, 不喜欢野狼。

K幼儿:不愿意和野狼做好朋友, 野狼是坏蛋。

M幼儿:想和狐狸做好朋友, 狐狸聪明。不喜欢野狼。

……

L教师:我也不愿意和野狼做好朋友。因为野狼认为自己强壮威猛, 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动物, 对小动物们非常粗鲁、不友好, 小动物们都不喜欢野狼, 见到野狼就躲得远远的, 野狼没有一个朋友。

L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我们不要像野狼那样霸道不讲理, 我们要友善地对待身边的小伙伴, 不争吵、不打闹、互相谦让。不争抢玩具、图书, 学会分享。大家一起玩、一起看。

L教师:野狼欺负小动物, 大家都不愿意和野狼做好朋友, 野狼怎样 做, 你们才会 和野狼做 好朋友呢?

有的幼儿说:野狼不再欺负小动物, 我就和野狼做好朋友。

有的幼儿说:野狼帮助鸭妈妈照顾小鸭, 我就和野狼做好朋友。

有的幼儿说:野狼和小兔们一起玩, 我就和野狼做好朋友。

……

在L教师的引导下, 幼儿对童话故事《野狼与狐狸》进行创编。例如, 野狼再也不欺负狐狸了, 野狼和狐狸成了好朋友;野狼帮助鸭妈妈照顾小鸭;野狼和小兔们一起玩耍, 一起比赛跑步等等。

最后L教师让幼儿在课后做一件友善的事 (以实际的友善行为, 升华对友善的认知) 。

2.效果分析

L教师向幼儿布置道德实践任务一段时间后, 幼儿分享了自己所做的友善事情。

有的幼儿说:弟弟摔倒了, 我扶他起来。

有的幼儿说:我帮阿姨叠被子, 阿姨表扬了我!

有的幼儿说:我帮奶奶扫地。

有的幼儿说:我把玩具让给小朋友玩。

……

从幼儿的陈述中, 可以看出幼儿开始出现正确的道德行为。L教师收集了一些友善和不友善的行为让幼儿判断。例如:

行为一:A小朋友昨天玩耍时不小心撞到了B小朋友, A小朋友向B小朋友道了歉。

行为二:在一次活动中, A小朋友故意推到了B小朋友堆好的积木。

行为三:A小朋友主动帮助B小朋友捡起掉在地上的橡皮。

行为四:排队打饭时, A小朋友推挤前面的B小朋友。

行为五:A小朋友把自己的蜡笔借给B小朋友用。

行为六:A小朋友和B小朋友轮流玩玩具。

……

该班幼儿都能从中判断出哪些是友善的行为, 哪些是不友善的行为。通过笔者后期的观察, 该班幼儿排队吃早餐时抢位、插队现象少了, 活动期间幼儿的推、拉、撞的行为也少了, 友善的行为开始出现, 并从最初的要我做, 到现在的我要做, 说明了该班幼儿对友善有了较好的认知, 形成了关于友善的道德判断能力, 相应的道德情感开始出现。

在“选、备、感、说、演、讨、创、行”八步童话教学策略中, 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 环环相扣, 并通过“行”这一环节, 把课堂童话教学延续到幼儿实际生活, 一步步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 发展着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 并最终引发幼儿道德行为的产生, 而道德行为的产生又再一次推动了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笔者殷切希望, 这八步童话教学策略能对幼儿教师的相关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摘要:幼儿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形成的基础, 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基石。童话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童话教学对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并最终促使幼儿道德行为的产生,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充分挖掘童话道德因素和利用童话特点的基础上, 遵循幼儿道德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笔者提出了“选、备、感、说、演、讨、创、行”八步童话教学策略, 并通过应用案例说明了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道德认知,童话教学

参考文献

[1]董方奎, 陈夫义.梁启超论教育[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7 (7) :291.

3.幼儿认知发展练习题 篇三

一、婴幼儿颜色感知的发展

研究者对于婴幼儿的颜色认知的研究,Marsden研究了5个月的孩子,在孩子面前呈现两种颜色的卡片,实验发现,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于黄色有了感知。3个月的婴儿喜欢长波(红、黄),不喜欢短波(蓝、绿),相比黄、绿,四个月大的婴儿更喜欢红、蓝、紫。随后的研究发现这时的婴儿不喜欢白色,表现出对色调的偏爱。颜色感知发展成熟的年龄在Garbini的研究中是3岁,他发现三岁的时候颜色视觉发展已经成熟。而Shinn在观察他的侄女的发展的时候发现,对于明亮的颜色,尤其是红色、橙色、黄色,是首先被识别,所有的颜色在18个月的时候都能被感知,但是要到两岁的时候才能像成人一样辨别,三岁以前,孩子更偏爱暖色。Marsden发现对于6-7个月的孩子,发现对于红色和黄色有了感知,并且也偏爱这两种颜色,蓝色、绿色和白色就次之,毫无疑问,6个月的孩子对于这些颜色都有了感知。

对于婴幼儿开始对颜色有感知的研究,多是通过其对颜色的抓握、目光跟随或者是注视的时间来判断,这种方法是否真正揭示了幼儿的颜色感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婴幼儿的颜色偏好

颜色偏好(colorpreference)是人在心理上所喜爱或偏好的颜色。人们对于颜色偏好有着不同的理解。

首先,婴幼儿颜色偏好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呢?曹漱芹在研究4-6岁自闭症儿童的颜色偏好中发现作为对照组的正常的儿童的颜色的偏好顺序为:红、橙、绿、蓝、黄、紫,而且男孩对蓝色的偏好强于女孩,另外女孩则明显比男孩更加喜欢橙、黄等暖色调。可以发现幼儿最喜欢的颜色主要是红色色调区域和明度最大的颜色。

其次,影响婴幼儿颜色偏好的因素又有哪些呢?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文化以及其他因素。曾虹文在研究中发现一般颜色的喜好有性别差异,这与Silver和Bukritt的发现一致,他们女孩比男孩更喜欢粉红色,而男孩则比女孩更喜欢蓝色。另外杨淑丽和张莉在研究颜色偏好以及其与幼儿偏好的玩具和衣服颜色、教室背景颜色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4-5岁幼儿的颜色偏好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而5-6岁的幼儿在最喜欢的颜色上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42%的男幼儿最喜欢的颜色是大红色,而女幼儿只有11%最喜欢大红色,相应地有59%的女幼儿最喜欢粉红色和淡粉红色。另外,关于年龄对婴幼儿的颜色的偏好的影响的研究中,刘少英发现4-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颜色偏好年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蒋盈与王茜发现:4岁幼儿对室内环境的颜色偏好顺序依次是:紫、橙、红、绿、蓝、黄、灰;5岁幼儿偏好顺序依次是:蓝、黄、绿、橙、紫、红、灰;6岁幼儿偏好顺序依次是:黄、绿、蓝、橙、紫、红、灰。

当然,还有一些文化及其他因素。Okamura等发现七个月大的婴儿其颜色知觉已显著受到环境颜色的影响。一些研究者认为儿童颜色偏好与颜色词语的获得有关,在11个基本颜色中,儿童最不喜欢棕色和灰色,同时儿童对喜爱的颜色比不喜欢的颜色命名得更准确。另外反过来颜色偏好影响对颜色的认知加工。因此,感知觉、注意的限制会影响颜色词语的获得。所以,一些研究者认为,提高颜色知觉的显著性,会利于儿童的新颜色词语的学习。总的来说,很多因素影响婴幼儿对于颜色的偏好。

前人对于婴幼儿的颜色感知以及颜色偏好的研究已非常丰富,但是主要的研究方法还是使用抓握、选择喜爱的颜色这种低精确度的方法上,迫切地需要利用较为准确的方法来丰富已有研究。另外对于婴幼儿的颜色感知和偏好的研究缺乏更为有深度的挖掘,可以通过对颜色的感知和偏好的研究,探讨其对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儿童美感的影响。

4.幼儿认知发展练习题 篇四

《基础会计》项目自测题

项目一 认知会计职业岗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会计

2、会计职能

3、会计核算

4、会计监督

5、会计方法

6、会计对象

7、会计职业道德

二、填空题

1、会计是随着 的发展和 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

2、“四柱清册”中“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

3、与 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

4、对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记账,算账与报账,属于 ;从加强经营管理上的预见性出发,利用现有的会计信息,对未来的经济活动或发展前景进行预测,计划并参与决策,属于 ;在计划、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及时分析、对比、反映其执行与完成情况,属于。

5、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

6、会计为了从数量上来核算和监督各企业、机关和事业等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需要运用 量度、量度和 量度三种计量尺度,但应以 量度为主。

7、会计对象,是指会计的,也就是会计 和 的内容。

8、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

9、是企业、行政单位组织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10、按照会计岗位工作目标和作用的不同,会计职业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11、会计人员应遵循的职业道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会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只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

2、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

3、会计监督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

4、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5、会计的方法就是会计核算的方法。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基础会计》项目自测题

6、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之间互无联系,是相互独立的。

()

7、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是会计的主要特点。

()

8、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最终使会计人员在自我教育中得到升华。

()

四、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择唯一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1、四柱清册产生于()。

A、汉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决策、分析

B、控制、考核

C、核算、监督

D、反映、控制

3、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是()。

A、预测、计划、决策

B、记账、算账、报账

C、预算、控制、计划

D、预测、决策、控制

4、会计核算和监督所运用的主要计量尺度是()。

A、实物量度

B、货币量度

C、劳动量度

D、空间量度

5、会计的产生是由于()。

A、生产管理的需要

B、技术进步的需要

C、社会分工的需要

D、生产关系变更的需要

6、会计的职能是()

A、永恒不变的 B、随着生产关系的变更而变更

C、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D、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发展

7、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这既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也是会计职业声誉的“试金石”。

A、廉洁自律

B、爱岗敬业

C、坚持准则

D、客观公正

8、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主动就单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所要求的。

A、提高技能

B、参与管理

C、坚持准则

D、爱岗敬业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薄

C、财务会计报告

D、财务计划

五、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1、综述会计的涵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A、会计的本质是管理活动

B、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C、会计具有其一系列完善的专门方法

D、会计的目的在于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会计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可以有多种量度,有()。

A、实物量度

B、劳动量度

C、货币量度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基础会计》项目自测题

D、以上都对

3、会计监督除有事后监督外,还有()。

A、事前监督 B、全面监督

C、事中监督 D、全过程监督

4、会计方法包括有()。

A、会计核算 B、成本计算

C、复式记账 D、会计分析

5、会计核算方法包括有()。

A、设置账户 B、填制和审核凭证

C、复式记账 D、会计分析、预测和决策

6、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岗位的有()。

A、工资核算岗位

B、资金核算岗位

C、计划管理岗位

D、会计档案管理岗位

7、会计人员因专业职务不同,分为()。

A、会计员

B、助理会计师

C、会计师

D、高级会计师

E、注册会计师

8、职业道德具有()特征。

A、职业性

B、实践性

C、继承性

D、强制性

六、思考问答题

1、什么是会计?它具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会计职能?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如何理解?

3、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会计职业入门需要哪些基本专业技能?

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行政、团体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单位经济管理中具有的客观功能。

3、会计核算: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程序,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4、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查明会计核算资料是否真实、合法、合理、有效,并对不正确的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以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制止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5、会计方法:是实现会计职能、发挥会计作用和达到会计目的的手段和措施。

6、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7、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 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基础会计》项目自测题

二、填空题

1、社会生产、经济管理

2、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余额

3、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4、会计核算、会计预测、会计监督

5、基础、保证

6、实物、劳动、货币、货币

7、客体、核算、监督

8、资金运动

9、会计机构

10、单位会计、公共会计

11、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

2、√

3、√

4、√

5、×

6、×

7、√

8、√

四、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择唯一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1、B

2、C

3、B

4、B

5、A

6、A7、8、B

9、D

五、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1、ABCD

2、ABCD

3、AC

4、AD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基础会计》项目自测题

5、ABC

6、ABD

7、ABCD

8、ABC

六、思考问答题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行政、团体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特点:第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第二,采用一系列会计专门方法;第三,会计管理活动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2、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单位经济管理中具有的客观功能。一般认为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程序,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查明会计核算资料是否真实、合法、合理、有效,并对不正确的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以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制止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监督的依据包括各种法规、制度、计划、预算。

3、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5.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知1 篇五

1、贴绒图片:1条腿、2条腿、3条腿、4条腿的板凳各一条,1―4的点卡一套,1―4的点卡头饰30个。

2、每个幼儿1―4的点卡一套,数量分别为1―4的实物卡片一套。

3、地上画30个小圆圈,小圆圈分别画1、2、3、4个圆点,不同点数的圈交错排列,相同点数的圈之间相距约25厘米。活动与指导:

1、在贴绒板上摆出1、2、3、4条腿的板凳卡各一条,问幼儿: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任意指着一条板凳,要求幼儿迅速点数,并说出板凳腿的数量或举起相应的点卡。指导幼儿比较分析:哪条板凳的腿最多?哪条板凳的腿最少?

2、在贴绒板上摆出1―4的任意一张点卡,让幼儿点数点卡,说出它是几。然后在桌子上摆出相应数量的实物图片。

6.幼儿文学练习题以及答案 篇六

(一)课程代码:003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为6、7岁儿童服务的文学体裁主要有()A.诗歌 C.散文

B.小说 D.童话

2.儿童思维特征是一种诗性思维,它的明显特征是()A.具体形象性、同一性、生命性 B.具体形象性、稚拙性、荒诞性 C.象征性、幻想性、整体性

D.抽象逻辑性、同一性、超越性

3.幼儿判断推理的发展趋势是()A.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B.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到事物的外部联系 C.从事物普遍关系的理解到对个别事物的理解 D.从理性判断到感性判断

4.皮亚杰把儿童的因果观念分为三个时期,幼儿恰好处于()A.第一个时期 C.第一、第二个时期

B.第二个时期 D.第三个时期

5.儿歌中的颠倒歌集中体现了()A.节奏美 C.稚拙美

B.荒诞美 D.生活美

6.展示现代儿童被压抑着的狂野天性的童话作品是()A.《野葡萄》 C.《白雪公主》

B.《长袜子皮皮》 D.《稻草人》

7.中川李枝子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女作家,她的童话是()A.《不不园》 C.《淘气包艾米尔》

B.《电话里的故事》 D.《蓝眼睛的小咪咪》

8.幼儿文学的想象特别强调()A.科学性 C.创造性

B.逻辑性 D.现实性

9.广义的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

A.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B.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10.“狼外婆”的形象类型是()A.凶狠狡诈的形象类型 C.心狠手毒的形象类型

B.愚笨狂妄的形象类型 D.愚蠢滑稽的形象类型

11.在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中使用象声词能够()A.加深对艺术事物的理解和认识 B.促进幼儿的感知和记忆 C.促进幼儿听觉的发育和成熟

D.唤起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和想象

12.神话故事《夸父追日》中描写夸父形象采用的手法是()A.夸张的手法 C.比喻的手法

B.拟人的手法 D.摹状的手法

13.对幼儿发音有帮助的儿歌是()A.谜语歌 C.游戏歌

B.绕口令 D.字头歌

14.“什么船儿上月球?什么船儿海底游?什么船儿水上飞?什么船儿冰海走”这首儿歌的类型是()

A.颠倒歌 C.游戏歌

B.问答歌 D.谜语歌

15.能够培养和训练幼儿识数能力的儿歌是()A.谜语歌 C.数数歌

16.幼儿诗是指()A.幼儿写的诗

B.有幼儿形象的诗 B.问答歌 D.游戏歌

C.适合于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D.幼儿听赏的格律诗

17.《春雨沙沙》以简练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初春景致,它的类型是()A.叙事诗 C.讽喻诗

B.散文诗 D.题画诗 18.幼儿散文诗的特征是()A.童话故事与诗歌相结合 C.有明显的规劝批评意味

B.分段不分行,不要求严格的韵律

D.以诗的形式讲述故事,有较完整的情节

19.寓言的三大发源地有印度、中国和()A.巴比伦 C.欧洲

B.埃及 D.希腊

20.使用三段式叙述方法的童话是()A.《萝卜回来了》 C.《自私的巨人》

B.《灰姑娘》 D.《列那狐的故事》

21.童话分类如果根据篇幅分,可以分为()A.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 C.童话故事和童话剧

B.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D.长篇童话和短篇童话

22.童话“稻草人”中的稻草人形象是()A.拟人形象 C.常人形象

B.超人形象 D.巨人形象

23.童话采用的拟人艺术手法渊源于()

A.古典艺术的“意境”审美传统 B.原始人类的“泛灵思想” C.文学的人本主义思想

D.现代艺术的“荒诞”观念

24.《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出自英国童话()A.《假话王国历险记》 C.《骑鹅旅行记》

B.《洋葱头历险记》 D.《格列佛游记》

25.1923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的作者是()A.叶圣陶 C.陈伯吹

B.张天翼 D.郑振铎

26.《丑小鸭》的作者是()A.普希金 C.夏尔•贝洛

B.卢梭 D.安徒生

27.17世纪法国作家夏尔•贝洛以传说故事取材写成并出版童话集()A.《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C.《儿童和家庭童话》

B.《一千零一夜》 D.《鹅妈妈的故事》

28.以人物或事件为线索,把几个可以相对独立而又有内在联系的事件连缀在一起的幼儿生活故事结构是()

A.纵式结构 C.并连式结构

B.横式结构 D.串连式结构

29.第一本专为儿童编写的图画书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A.《世界图绘》 C.《大教学论》

B.《爱的教育》 D.《爱弥尔》

30.根据画面多少分类,图画书可分为()

A.文学图画故事书和知识性图画读物 B.彩色图画书和单色图画书 C.多幅图画书和连续图画书

D.文学图画故事书和无文图画读物

31.由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卡通形象是()A.《米老鼠》 C.《加菲猫》

B.《猫和老鼠》 D.《鼹鼠的故事》

32.幼儿散文的特征应当具有()A.短小真实、贴近幼儿生活 C.复杂的故事和丰富的语言

B.充满幻想、离奇的情节 D.抽象的哲理和寓意

33.我国幼儿歌舞剧的创始人,《葡萄仙子》的作者是()A.黎锦晖 C.老舍

B.郑振铎 D.郭沫若

34.包蕾写的儿童戏剧是()A.《小熊拔牙》 C.《打电话》

B.《小熊请客》 D.《照镜子》

35.童话最重要的特征是()A.幻想 C.象征

B.怪诞 D.拟人

36.我国现代童话的创始人是()A.叶圣陶 C.郑振铎

B.鲁迅 D.郭沫若

37.主编了畅销全国的幼儿系列书籍《365夜》的人是()A.柯岩 C.鲁兵

B.杲向真 D.任溶溶

38.《丘克和盖克》的作者是()A.奥谢耶娃 C.盖达尔

B.克雷洛夫 D.阿·托尔斯泰

39.19世纪初叶,德国格林兄弟搜集整理出版()A.《鹅妈妈的故事》 C.《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B.《儿童和家庭童话》 D.《一千零一夜》

40.《小熊温尼·菩》的作者是()A.约翰·特肯 C.姜尼·罗大里

B.林格伦

D.亚历山大·亚兰·米尔恩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41.结构 42.讽喻诗 43.怪诞 44.故事表演 45.悬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46.童话对儿童成长有什么作用? 47.儿歌对幼儿有什么教育功能? 48.简述幼儿童话常见的叙述方式。49.如何理解科学童话中的“物性”?

50.金近的幼儿童话《小鲤鱼跳龙门》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1.幼儿文学中的语言,怎样才能做到可接受性? 52.谈如何创作幼儿生活故事。

五、给材料改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53.请根据下面文字,将《神笔马良》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要求:1.扩展情节,故事有趣;2.添加细节,丰富原有形象;3.语言浅显,符合幼儿听赏水平。

原文:《神笔马良》

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做马良。父亲母亲早就死了,靠他自己打柴过日子。他从小喜欢画画,可是他连一支笔也没有啊!

一天,他走过一个学馆门口,看见学馆里的教师拿着一支笔,正在画画。他不自觉地走了进去,对教师说:“我很想学画,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教师瞪了他一眼,“呸!”一口唾沫啐在他脸上,骂道:“穷娃子想拿笔,还想学画?做梦啦!”说完,就将他撵出大门来。

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说:“偏不相信,怎么穷孩子连画也不能学了?”从此,他下决心学画,每日用心苦练。他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沙地上画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着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回到家里,还拿了一块木炭,在墙壁上,把白天画过的东西再画一遍。没有笔,也照样学画。一年一年过去,马良画的鸟差不多会叫了,画的鱼差不多会游了„„

有一天„„ 参考答案

(一):

一、1、D

2、A

3、A

4、C

5、B

6、B

7、A

8、C

9、A

10、A

11、D

12、A

13、B

14、B

15、C

16、C

17、B

18、B

19、D 20、B

21、D

22、A

23、B

24、D

25、A

26、D

27、D

28、D

29、A 30、C

31、A

32、A

33、A

34、B

35、A

36、A

37、C

38、C

39、B 40、D

二、41.结构:结构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组织、安排和构造。

42.讽喻诗:这是一种带有较为明显的批评、规劝意味的幼儿诗,他们往往写得幽默风趣,让幼儿愉快地接受善意的批评和劝告。

43.怪诞:怪诞是运用极度的夸张,使现实中的形象、现象具有离奇怪异的形式。

44.故事表演:是在幼儿学会复述故事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指导他们参加的一种表演活动,表演以分角色诵述为主,适当配合动作和表情。

45.悬念:所谓悬念,就是在情节发展的开头或是情节开展的过程中,设一个“疑问“或

矛盾冲突,不断造成读者一种急切期待了解和热烈关切的心情。

三、46.童话对儿童成长有什么作用?(见教材P86)47.儿歌对幼儿有什么教育功能?(见教材P50)48.简述幼儿童话常见的叙述方式。(见教材P91)49.如何理解科学童话中的“物性”?(见教材P168)50.金近的幼儿童话《小鲤鱼跳龙门》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见教材P185)

四、51.幼儿文学中的语言,怎样才能做到可接受性?(见教材P37)52.谈如何创作幼儿生活故事。(见教材P101)

五、53.请根据下面文字,将《神笔马良》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

评分标准:改写的新故事符合要求,文字流畅、卷面清楚可给8—10分,基本符合要求,语句较通顺、文字流畅可给6—8分,不符合改写要求,故事条理不清,文字水平较差,给5分以下。

儿文学试题

(二)课程代码:003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文学应有两大特征,一是文学,二必须()A.是为儿童创作的 C.是为幼儿创作的

B.是儿童自己创作的 D.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2.幼儿期是语言发展迅速的时期,3岁幼儿可以掌握的词大约在()A.1000 C.3000

B.2000 D.4000 3.在幼儿文学中的文体分类中,讲述类可分为()A.儿歌、幼儿诗、幼儿戏剧、幼儿散文

B.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幼儿科学文艺 C.幼儿童话和寓言、幼儿戏剧、幼儿诗歌、图画故事 D.动物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历史故事 4.皮亚杰把儿童的因果观念分为()A.二个时期 C.四个时期

B.三个时期 D.五个时期

5.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大都是()A.有意识记的结果

B.无意识记的结果 C.形象识记的结果 D.逻辑识记的结果

6.童话《大萝卜》的作者阿·托尔斯泰是()A.法国作家 C.俄国作家

B.英国作家 D.意大利作家

7.成人社会以“禁忌”出现的种种道德规范,对幼儿本性来说是()A.一致的 C.压抑的

B.和谐的 D.同一的

8.儿童文学创作的想象是()A.无意想象 C.科学想象

B.艺术想象 D.被动想象

9.艺术传达的技巧是靠()A.学校和老师讲授 C.阅读经典作品

B.偶发的灵感所致 D.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积累

10.“小红帽”的形象类型是()A.智勇超群形象类型 C.神通广大形象类型

B.幼稚单纯形象类型 D.勤劳善良形象类型

11.幼儿文学中的句式应当照顾到幼儿,多用()A.简单句 C.关联句

B.复合句 D.重复句

12.在幼儿文学中“鸟能言,兽能语”所使用的手法是()A.夸张手法 C.比喻手法

B.拟人手法 D.摹状手法

l3.以设问作答的形式表述的儿歌是()A.谜语歌 C.颠倒歌

B.问答歌 D.字头歌

14.“小孩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忙得满头汗珠子。”这首儿歌是()

A.谜语歌 C.问答歌

B.字头歌 D.颠倒歌

15.具有丰富知识,开发智力的儿歌形式是()A.谜语歌

B.绕口令 C.游戏歌 D.摇篮歌

16.诗歌影响读者产生共鸣主要依靠()A.典型的人物形象 B.情节或故事 C.深刻的议论和哲理

D.抒发情感和营造意境

17.下面四首幼儿诗中讽喻诗是()A.《下巴上的洞洞》 B.《春雨沙沙》 C.《冬天》

D.《春妈妈》

18.散文诗比一般散文更注重()A.节奏 B.概念 C.理性

D.情节

19.瑞典女作家林格伦的代表作品是()A.《仙女》 B.《木偶奇遇记》 C.《哈利波特》

D.《长袜子皮皮》

20.安徒生写作的童话作品是()A.《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B.《灰姑娘》 C.《睡美人》

D.《丑小鸭》

21.《小红帽》的作者是()A.英国 刘易斯·卡洛尔 B.丹麦 安徒生 C.俄罗斯 普希金

D.法国 夏尔·贝洛

22.世界民间童话集有()A.中国的《山海经》 B.古希腊的《荷马史诗》 C.古希腊的《奥德赛》

D.阿拉伯民族的《一千零一夜》23.意大利的科洛迪的代表作品是()A.《假话王国历险记》 B.《洋葱头历险记》 C.《骑鹅旅行记》

D.《木偶奇遇记》

24.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去表现抽象的观念的艺术手法是(A.夸张 B.拟人 C.象征

D.变形

25.童话分类如果根据作者来分,可以分为()A.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 B.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C.童话故事和童话剧

D.长篇童话和短篇童话)26.《灰姑娘》采用的叙事方式是()A.三段式 B.层递式 C.循环式

D.对照式

27.寓言的三大发源地有()A.希腊 B.阿拉伯 C.法国

D.英国

28.幼儿生活故事的特点和创作要求是()A.现实性、故事性、趣味性 B.结构性、情节性、形象性 C.科学性、情节性、语言性

D.幻想性、思想性、体验性

29.编辑第一本儿童图画书《世界图绘》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是(A.德国人 B.捷克斯洛伐克人 C.法国人

D.丹麦人

30.幼儿知识性图画读物包括()A.幼儿识物画书 B.小人书 C.连环画

D.幼儿故事画书

31.由美国华纳公司推出的儿童卡通作品是()A.《唐老鸭》 B.《猫和老鼠》 C.《铁臂阿童木》

D.《机器猫》

32.我国第一次明确写给儿童的散文《寄小读者》的作者是(A.叶圣陶 B.鲁迅 C.刘白羽

D.冰心

33.幼儿散文的篇幅一般在()A.四百字左右 B.二千字左右 C.五千字左右

D.一万字左右

34.“大门闩,二门鼻,笤帚疙瘩”角色出自儿童剧()A.乔羽的《果园姐妹》 B.老舍的《宝船》

C.包蕾的《小熊请客》

D.刘饶民的《小兔子领尾巴》35.幼儿戏剧的特点之一应当具有()A.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意义 B.曲折丰富的故事情节 C.单纯而有趣的戏剧冲突

D.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

36.我国图画故事的倡导者、奠基者是()))A.叶圣陶 C.郑振铎

B.鲁迅 D.严文井

37.任溶溶的幼儿诗构思新颖,他还写有幼儿系列生活故事()A.《太阳公公起得早》 C.《“小兵”的故事》

B.《丁丁探案》 D.《小弟和小猫》

38.下列作品中,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大里的作品是()A.《洋葱头历险记》 C.《木偶奇遇记》

B.《小飞人三部曲》 D.《古里古拉》

39.17世纪夏尔·贝洛写成《小红帽》、《灰姑娘》等童话,结集出版()A.《儿童和家庭童话》 C.《鹅妈妈的故事》

B.《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D.《格林童话》

40.《睡美人》的作者是()A.丹麦的安徒生 C.法国的夏尔·贝洛

B.英国的刘易斯·卡洛尔 D.俄罗斯的普希金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41.情节 42.幼儿抒情诗 43.图画书 44.串连式结构 45.幼儿歌舞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46.幼儿文学有怎样的功能? 47.幼儿文学应当怎样分类? 48.幼儿散文有哪些特征? 49.简述图画故事书的绘画要求。50.简述包蕾的幼儿童话特色及其代表作。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1.概述童话实现艺术幻想的艺术表现手法。52.谈对幼儿文学文体特征的理解。

五、给材料改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53.请根据下面文字,将《狐狸的尾巴》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

要求:1.扩展情节,故事有趣; 2.添加细节,丰富原有形象; 3.语言浅显,符合幼儿听赏水平。

原文:《狐狸的尾巴》

狐狸怕露出尾巴,被人认出来,于是用绳子把尾巴缚在肚子下面。狐狸这样做,自以为非常聪明,便放心地到处跑。它跑到田野里遇见一个农民,便装着娇滴滴的声音,替自己表白一番:“狐狸总有尾巴的,有尾巴的才是狐狸。没有尾巴,便不是狐狸。你瞧,我没有尾巴,我不是狐狸„„”

农民„„

参考答案

(二):

一、1、D

2、A

3、B

4、B

5、B

6、C

7、C

8、B

9、D

10、B

11、A

12、B

13、B

14、B

15、A

16、D

17、A

18、A

19、D 20、D

21、D

22、D

23、D

24、C

25、B

26、A

27、A

28、A

29、B 30、A

31、A

32、D

33、A

34、A

35、C

36、C

37、B

38、A

39、C 40、C

二、41.情节:情节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经历的种种矛盾和他的整个活动过程,它由一个、几个或者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

42.幼儿抒情诗:是指直接抒发内心情感的幼儿诗,是相对于叙事类幼儿诗而言。

43.图画书:图画书是以幼儿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都简短、浅近。

44.串连式结构:即以人物或事件为线索,把几个可以相对独立而又有内在联系的事件连缀在一起。

45.幼儿歌舞剧:是以个唱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辅以少量台词的小型歌舞剧。

三、46.幼儿文学有怎样的功能?(见教材P19)47.幼儿文学应当怎样分类?(见教材P13)48.幼儿散文有哪些特征?(见教材P140)49.简述图画故事书的绘画要求。(见教材P124)50.简述包蕾的幼儿童话特色及其代表作。(见教材P186)

四、51.概述童话实现艺术幻想的艺术表现手法。(见教材P83)52.谈对幼儿文学文体特征的理解。(见教材P14)

五、53.请根据下面文字,将《狐狸的尾巴》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

评分标准:改写的新故事符合要求,文字流畅、卷面清楚可给8—10分,基本符合要求,语句较通顺、文字流畅可给6—8分,不符合改写要求,故事条理不清,文字水平较差,给5分以下。

幼儿文学试题(三)课程代码:003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幼儿文学的对象是()A.0~3岁 C.3~11岁

B.3~6岁 D.3~15岁

2.3~6岁儿童的思维占优势的是()A.动作思维占优势 C.形象思维占优势

B.逻辑思维占优势 D.视觉思维占优势

3.幼儿读物与幼儿文学的关系是()

A.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的一部分 B.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中的一种类型 C.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是一回事 D.幼儿读物比幼儿文学广泛 4.童话的基本特征是()A.怪诞 C.幻想

B.象征 D.拟人

5.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A.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C.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B.传播文学作品 D.培养身心健全的人

6.童话“小人国、大人国”出自()A.《格林童话》 C.《安徒生童话》

B.《格列佛游记》 D.《儿童和家庭童话》

7.柯岩的《小熊拔牙》告诉儿童的道理是()A.要有礼貌 C.要爱劳动

B.要讲卫生 D.做事要专心

8.幼儿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体现在()A.直截了当的说教 C.概念化的语言

B.拟人手法的“暗示”效应 D.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

9.幼儿文学作品要求故事情节()A.单纯和生动 C.复杂和变化

B.复杂和曲折 D.简单和离奇

10.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上要做到条理清楚,应使用()A.顺叙的方法 C.补叙的方法

B.倒叙的方法 D.插叙的方法

11.张继楼的儿歌《小蚱蜢》突出了形象的什么特征()A.语言特征 C.心理特征

B.性格特征 D.动作特征

12.反复手法的运用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作品,下面作品中采用反复手法的是()

A.《大萝卜》 C.《坐火车》

B.《龟兔赛跑》 D.《野葡萄》

13.句式的重复和长短有致相结合形成作品内在的()A.运动感 C.节奏感

B.情感 D.重量感

14.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求是()A.浅显、形象性 C.幽默、文学性

B.深刻、动作性 D.荒诞、音乐性

15.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边玩边唱的儿歌叫()A.游戏歌 C.饶口令

B.问答歌 D.字头歌

16.“儿歌”一词广泛使用是从1918年建立歌谣研究会的()A.北京大学 C.清华大学

B.燕京大学 D.南京大学

1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A.孟浩然的《春晓》 C.白居易的《草》

B.李白的《静夜思》 D.骆宾王的《咏鹅》

18.根据图画或摄影作品画面题写的诗歌称为()A.题画诗 C.叙事诗

B.抒情诗 D.诗配画

19.著名幼儿诗《欢迎小雨点》的作者是()A.圣野 C.叶圣陶

20.童话起源于()A.科学幻想故事 C.古典文学作品

B.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D.历史事件 B.郑春华 D.柯岩

21.安徒生《海的女儿》的主题是()A.人鱼与王子的爱情 C.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B.海底世界的神秘 D.对精神生命和理想的追求

22.童话表现艺术幻想的主要艺术手法有()A.写实 C.抽象

B.夸张 D.逻辑

23.英国儿童文学作家金斯莱写的作品是()A.《长袜子皮皮》 C.《彼得·潘》

B.《水孩子》 D.《哈利波特》

24.童话分类如果根据内容分,可以分为()A.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 C.童话故事和童话剧

B.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D.长篇童话和短篇童话

25.使用对照式叙述方法的童话是()A.《列那狐的故事》 C.《自私的巨人》

B.《皇帝的新装》 D.《萝卜回来了》

26.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是()A.非人形象

B.拟人形象 C.常人形象 D.超人形象

27.幼儿童话有一些固定的叙述方式,下面的方式中有()A.幻想式 C.神化式

B.虚拟式 D.三段式

28.要把故事写生动,可以采用的艺术手法有()A.写活人物 C.情节复杂

B.多重结构 D.人物众多

29.好的图画故事书中文字与图画的关系应该是()A.文字说明图画 C.图画与文字互补

B.图画解释文字 D.图与文字无关

30.我国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卡通读物形象是()A.黑猫警长 C.孙悟空

B.三毛 D.狮子王

31.幼儿散文大发展的时期在()A.20世纪50年代 C.解放初期

B.“五四”时期 D.20世纪80年代

32.黎锦晖创作儿童歌舞剧()A.《大灰狼》 C.《葡萄仙子》

B.《大林和小林》 D.《秃秃大王》

33.张天翼创作的儿童戏剧是()A.《大灰狼》 C.《秃秃大王》

B.《大林和小林》 D.《葡萄仙子》

34.科学文艺的创作要具有()A.科学性 C.整体性

B.逻辑性 D.同一性

35.俄罗斯作家阿历克谢·托尔斯泰写的一篇著名童话是()A.《大萝卜》 C.《有魔力的话》

B.《五彩的书》 D.《三个小伙伴》

36.葛翠琳童话的特点是()

A.着重表现美的心灵和美的事物 B.着重表现自然的奇妙和伟大 C.着重表现曲折的情节和故事 D.着重表现儿童的快乐和稚拙 37.意大利的姜尼·罗大里写作的历险记是()A.《蜜蜂玛亚历险记》 C.《洋葱头历险记》

B.《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D.《赫比特历险记》

38.世界民间童话集有()A.古代印度的《五卷书》 C.古希腊的《荷马史诗》

B.古希腊的《奥德赛》 D.中国的《西游记》

39.哪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安徒生写作的()A.《睡美人》 C.《丑小鸭》

B.《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D.《灰姑娘》

40.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形象是()A.拟人形象 C.常人形象

B.超人形象 D.非人形象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41.题材 42.童话

43.幼儿生活故事 44.幼儿话剧 45.拟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46.如何理解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47.儿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8.童话的几种人物形象类型。49.简述图画故事书的文字要求。50.简述夏尔·贝洛童话的艺术特色。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1.谈幼儿诗对发展幼儿想象的作用以及幼儿诗的艺术特征。52.谈幼儿图画书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

五、给材料改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53.请根据下面文字,将《皇帝的新装》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要求:

1.扩展情节,故事有趣; 2.添加细节,丰富原有形象; 3.语言浅显,符合幼儿听赏水平。原文:《皇帝的新装》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正如人们一提到皇帝时不免要说“他在会议室里”一样,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生活是轻松愉快的。每天都有许多外国人到来。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幼儿文学参考答案

(三)1、B

2、C

3、D

4、C

5、D

6、B

7、B

8、B

9、A

10、A

11、D

12、A

13、C

14、A

15、A

16、A

17、C

18、A

19、A 20、B

21、D

22、B

23、B

24、A

25、C

26、C

27、D

28、A

29、C 30、A

31、D

32、C

33、A

34、A

35、A

36、A

37、C

38、A

39、C 40、B

二、41、题材是文学作品中用以构成艺术形象、体现主题的具体材料,(1分)即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一组有着内在联系的,相对完整的具体事务。(1分)

42、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1分)它最切近儿童的心理,是儿童文学特有的体裁。(1分)

43、是以现实的幼儿为主要人物,(1分)以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为题材的故事。(1分)

44、是以角色形象的对话、表情、动作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幼儿戏剧,(1分)大多短小、浅显。(1分)

45、拟人是指赋予了人类以外的种种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1分)使之“人格化”,拟人是传统的艺术手法,渊源于原始人类的“泛灵思想”。(1分)

三、46、稚拙美、(1分)纯真美、(1分)荒诞美(2分)

47、内容浅近、单纯活泼(2分)节奏明朗、音韵和谐(1分)篇幅短小、易记易诵(1分)

48、拟人形象、(2分)超人形象、(1分)常人形象(1分)

49、文字要有“可视感和动感”文字有可提供给画家依据的句子;(2分)要有节奏感,图画故事书的文字应当是生动、优美、富于节奏感的语言;(1分)

精练、准确、生动、有色彩。(1分)

50、贝洛的童话大多颂扬善良、光明、智慧、勇敢,鞭策邪恶、黑暗、残暴(1分),它们唤起孩子们美妙的想象,激发他们正义的情感,使他们从小吸取到智慧和理想的力量,贝洛童话的艺术魅力来自他独具风格的语言(2分),贝洛的文笔优雅、清新、简洁、浅近,使孩子们乐于接受。(1分)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51、想象是诗歌的艺术特征。(2分)幼儿处于想象力旺盛发展的时期,富于想象正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想象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也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诗歌,不仅为小朋友所喜爱,而且能引导他们更好地张开想象的翅膀。(2分)幼儿诗表现的应是幼儿特有的想象,幼儿想象的特点是再造想象为主,他们想象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却十分活泼、生动,因此,幼儿诗中的想象,不仅体现了幼儿的特点,而且常采用夸张、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2分)幼儿诗的艺术特征是: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1分)

活泼、生动的想象(1分)

富有情趣的构思(1分)

自然明快的韵律(1分)

52、幼儿图画书的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为主,图画书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幼儿面前,能够丰富幼儿的表象,有助于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3分)

图画书能启发幼儿联想,幼儿把看到的故事用语言表述出来,也能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的发展;(3分)

图画书能陶冶儿童性情,建立视觉美感的基本经验,培养审美能力,培养阅读兴趣,给儿童带来快乐;(2分)

图画书是幼儿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启蒙读物,能开拓幼儿眼界,增长知识,使幼儿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2分)

五、给材料改写题(共10分)改写要求: 拓展情节、故事有趣 添加细节、丰富原有形象 语言浅显、符合幼儿欣赏水平

评分标准:改写的新故事符合要求,文字流畅、卷面清楚可给8—10分,基本符合要求,语句较通顺、文字流畅可给6—8分,不符合改写要求,故事条理不清,文字水平较差,给5分以下。

幼儿文学题

(四)课程代码:003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儿童文学可分为()A.二个层次 C.四个层次

B.三个层次 D.五个层次

2.儿童文学的文体分类一般是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基础上增加了()

A.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四种文体 B.儿歌、童话、故事、小说、小品五种文体 c.儿歌、童话、寓言、故事、科学文艺五种文体 D.儿歌、童话、故事三种文体

3.造成儿童“自我中心”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A.儿童掌握语言缓慢,未掌握更多的词 B.儿童感觉器官对外界不敏感

C.儿童的意识世界是一种主客体不分的混沌世界 D.缺乏教育和引导

4.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A.篇幅不宜过长

B.故事情节要紧张 C.选择幼儿不熟悉的内容

D.夸张的细节描写

5.在中国文学史上受到历代儿童喜欢的是()A.《水浒传》 C.《聊斋志异》

B.《封神演义》 D.《西游记》

6.《小王子》的作者是()A.德国作家 豪夫

B.法国作家 圣.埃克絮佩里 D.丹麦作家 安徒生 C.法国作家 夏尔·贝洛

7.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A.幼年期

C.青年期

B.少年期 D.中年期

8.下列句子中哪一句适宜作为幼儿文学用语()A.山路崎岖不平C.山路高低不平

B.山路凹凸不平D.山路坎坷不平

9.幼儿文学的创作面临的最大难题是()A.让幼儿适应成人的审美意识 B.让成人适应幼儿的审美意识 C.调适并融合两种审美意识的距离 D.强化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

10.增强幼儿文学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法有()A.摹状、比喻、拟人、夸张 B.写实、抽象、夸张、讽喻 C.概括、倒叙、回忆、隐喻 D.象征、类比、借代、反讽 11.幼儿文学作品中较多的形象是()A.宝物形象

B.超人形象 D.个性化形象 C.类型化形象

12.《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A.卢梭

B.托尔斯泰

D.安徒生 C.普希金

13.幼儿文学中的语言要尽量使用()A.本意的词

B.比喻的词 D.寓意的词 C.象征性的词

14.我国的儿歌历史十分悠久,出现“童谣”远在()A.一千年前 C.三千年前

B.二千年前 D.四千年前

15.“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A.三言句式

B.五言句式 C.三三七句式

D.三五七句式

16.“儿歌”这一名称广泛使用沿用至今,是在()A.明清时期

B.20世纪30年代 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以后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A.白居易

B.骆宾王

C.杜牧

D.李白

18.以“子”、“儿”等字做每句结尾的儿歌叫()A.数数歌

B.字头歌 C.谜语歌

D.颠倒歌

19.幼儿讽喻诗的特征是()A.童话故事与诗歌相结合 B.侧重抒发情感 C.有明显的规劝批评意味

D.以诗的形式讲述故事,有较完整的情节 20.外国童话被大量译介到中国是在()A.清代初期

B.清代末年 C.上世纪三十年代

D.五四运动之后

21.方轶群写的童话《萝卜回来了》采用的叙事方式是()A.三段式 B.层递式 C.循环式

D.对照式

22.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的故事是(A.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的故事

B.狐狸列那的故事 C.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

D.皮诺乔的故事

23.童话适合幼儿是因为低龄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A.科学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逻辑思维)24.寓言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有()A.法国

C.印度

B.英国 D.阿拉伯

25.我国寓言文学最发达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 C.汉朝

B.南北朝

D.唐朝

26.寓言中所讲述的故事,是()A.寓言的目的C.寓言的本意

B.寓言的喻体 D.寓言的寓意

27.采用三段式的叙述方法写作的幼儿童话是()A.《灰姑娘》

B.《自私的巨人》 D.《罗卜回来了》 C.《列那狐的故事》

28.幼儿童话的特点是()A.生活的真实性 C.深刻的哲理性

B.艺术的幻想性 D.浪漫的抒情性

29.要把故事写生动,故事情节要()A.人物繁杂 C.多重结构

B.形成波澜 D.形象多样

30.世界第一个智力测验表的创始人比纳,在他编制的量表中,将儿童图画观察力的发展分为三级水平,幼儿处于()A.描叙图画阶段 C.解释图画阶段

B.列举图画阶段 D.总体控制图画阶段

31.一般来说,幼儿识物画书是让幼儿()A.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C.知道事物的来历

B.了解物品的内部结构 D.了解物品的功能

32.第一次明确写给小朋友看的散文是()A.郑振铎的《告别》

c.金波的《小河》

B.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 D.圣野的《阳光集》

33.风光游记是属于()A.叙事散文 C.写景散文

B.知识散文 D.抒情散文 34.我国最早出现的幼儿戏剧《麻雀与小孩》的作者是()A.老舍

C.包蕾

B.黎锦晖 D.金近

35.“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首儿歌是()A.谜语歌 C.颠倒歌

B.饶口令 D.字头歌

36.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C.第一部民间童话集

B.当代作家的童话作品集 D.第一部长篇童话

37.金近的《小猫钓鱼》生动地说明()A.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 C.互相帮助才能获得成功

B.刻苦锻炼才能获得成功

D.小猫钓到一条大鱼

38.葛翠琳的童话代表作是()A.《小布头奇遇记》

c.《野葡萄》

B.《黑猫警长》 D.《神笔马良》

39.英国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写的作品是()A.《哈利波特》

B.《彼得·潘》 D.《水孩子》 C.《长袜子皮皮》

40.《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作者是()A.普希金

B.林格伦

D.阿·托尔斯泰 C.亚历山大·亚兰·米尔恩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41.主题 42.幼儿戏剧 43.童话诗 44.变形 45.知识散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46.幼儿的“注意”与幼儿文学有怎样的关系? 47.我国儿歌有哪些特殊的形式? 48.儿歌与幼儿诗有哪些区别? 49.幼儿戏剧有哪些特点?

50.童话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哪些类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1.幼儿文学作者应在哪些方面加强艺术修养。52.概述幼儿诗的类别和特点。

五、给材料改写题(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53.请根据下面文字,将《镜子的故事》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

要求:1.扩展情节,故事有趣;2.添加细节,丰富原有形象;3.语言浅显,符合幼儿听赏水平。

原文:《镜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聪明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面镜子。聪明人侧侧脑袋,镜子里的人也侧侧脑袋,聪明人抓抓耳朵,镜子里的人也抓抓耳朵。这镜子真是多么巧妙的东西呀!聪明人心里想,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照镜子多好。后来聪明人就把做镜子的法子传到全世界。

这时候,有一个国王,他的一个官吏献给他一面镜子。在此之前他还从来没有见过镜子,国王问那个官吏说:“喂,这是什么东西呀?”

官吏回答说:“国王呀!这是一种非常珍奇的东西,叫作镜子,您把它照什么东西,它就可以映出什么东西来!”

国王搔搔下巴说:“嗳,那倒很奇妙呀,让我看看。”

国王把镜子端在手里,他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非常难看的面孔。整个脸象个冬瓜、金鱼眼睛、鼻子又圆又大,国王越看越生气,就骂道:“你给我的是什么怪物,把我照成妖怪了!这种东西一定不许传开,下令!不许用镜子!”

以后„„

参考答案

(四)一、1、B

2、C

3、C

4、A

5、D

6、B

7、A

8、C

9、C

10、A

11、C

12、D

13、A

14、C

15、C

16、C

17、D

18、B

19、C 20、D

21、C

22、C

23、B

24、C

25、A

26、B

27、A

28、B

29、B 30、B

31、A

32、B

33、C

34、B

35、B

36、A

37、A

38、C

39、C 40、A

二、41.主题: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其形象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

42.幼儿戏剧:是以幼儿为对象,适合于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43.童话诗:童话诗是童话故事与诗歌形式的结合。

44.变形:是指有意识地变更所描写的对象的性质、形态,以达到使他们具有最大的表现力的目的。

45.知识散文:是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幼儿散文,它是幼儿散文的一个重要门类。

三、46.幼儿的“注意”与幼儿文学有怎样的关系?(见教材P4)47.我国儿歌有哪些特殊的形式?(见教材P53)48.儿歌与幼儿诗有哪些区别?(见教材P65)49.幼儿戏剧有哪些特点?(见教材P146)

50.童话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哪些类型?(见教材P86)

四、51.幼儿文学作者应在哪些方面加强艺术修养。(见教材P28)52.概述幼儿诗的类别和特点。(见教材P66--75)

五、53.请根据下面文字,将《镜子的故事》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

7.幼儿认知发展练习题 篇七

一、紧扣教材目标要义,设置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具有巩固、发展和反馈等三方面的功效。其中之一就是帮助学习对象巩固强化数学知识素养。数学教师必须以数学教材为“根本”,紧扣数学教材内容、紧贴数学教学要求,遵循数学教材目标,开展和实施数学教学活动。课堂练习设计是预设活动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课堂练习设计必须“备教材”、“贴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及目标等进行综合考虑和精心设计。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过程中,要具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设计课堂练习,要针对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考虑课堂练习内容,使所设计的课堂练习内容能够成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代言”,让课堂练习成为高中生再次认知和掌握数学教材内涵要义的有效“抓手”,让课堂练习成为高中生破解教材难点重点的有效“工具”,让课堂练习成为高中生提升学习素养的有效“阶梯”。

如“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的课堂练习设计,教师根据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比较两实数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设计出“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各式,并利用不等式性质解不等式。 (1)a的是非负数;(2)m的2倍与1的和1/3小于7;(3)a与4的和的20%不大于-5”等课堂练习内容。这些练习案例的解题过程,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1、2、3”知识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同时也有助于高中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理解和掌握。

二、紧扣主体学习实情,设置层次性的课堂练习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中坚力量, 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育学明确指出,学生作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存在社会个体, 其个体相互之间在学习技能和数学素养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教学实践证明:个体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有效举措进行缩减和拉近,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进步。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内容时,要对高中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考量,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设置不同程度和难度的练习内容,让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中生学习群体都能在层次性的课堂练习内容中找准位置,找回自信,深入研究 ,共同进步。

如“导数的综合运用”一节课的课堂练习设计时,教师抓住高中生学习个体之间的探究、解析差距,采用层次性教学方法,就解析题这类案例设计时,对于数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设置了“已知函数,f(x)=x3+bx2+cx+d在点 (0,f(0))处的切线方程为2x-y-1=0,求实数c,d的值”基础性练习内容;对中等数学水平的学生,设计了问题条件不变,解题要求为“若过点P(-1,-3)可作出曲线y=f(x)的三条不同的切线 ,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巩固性强的练习内容,而对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了“问题条件不变,如果对任意x∈[1,2],均存在t∈(1,2],使得et-lnt-4≤f(x)-2x,试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拓展性的课堂练习。

三、紧扣问题发散特性,设置多样性的课堂练习

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中包含了众多的数学知识点,并且数学知识点之间又有着深刻、密切的关联,一些数学知识点的掌握能够为学习探知其他数学知识内容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案例作为数学学科知识要义的生动概括和集中体现,数学知识内容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进行数学案例进行展示。教学实践证明:多样性课堂练习内容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时,要紧扣练习案例所呈现的发散特性,在认真研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寻本节课知识点与其他章节知识点的深刻内在联系,一方面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案例问题,另一方面提前谋划,对练习内容进行变化创新,设计变式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巩固升华的效果。

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课堂练习设计时,教师按照巩固、发展、提升的目标,在原有课堂练习案例设计的基础上,利用该节课数学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结合近年来高考数学政策内容,进行变式训练,将近年来关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高考模拟试题放置于练习内容中。高中生在解答探析此练习内容的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能力、解题技能素养等得到锻炼,同时还能够借助这一多样性的案例,对高考政策能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有助于高中生综合解析能力素养的提高。

8.科学设计练习 完善认知结构 篇八

一、确定练习目标

上练习课前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练习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练习这些内容等等。明确了这些,才能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才能正确指引练习的方向,充分发挥每道习题的作用,让练习更有针对性。

以往教什么、练什么,都是教师预设,无需学生的参与。若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有关习题的设计,在应用过程中巧妙地、适度地让学生参与练习目的的探讨,则往往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在学习小数与整数相乘时,课本中安排了这样的练习:根据一道整数乘法式子,直接写出四道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的积。在学习小数乘小数时,又安排了这样的练习:给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在练习以上这些题目时,教师可在学生练习之后追问:为什么做这样的练习?这样的练习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样,提高学生对所学新知的认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的要点与关键。

二、注重练习内容

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提高,离不开一定量的练习。心理学研究表明,练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愿进行练习的程度就越高。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单元后,可以让学生量自己的身高、课桌面的长宽、课桌的高等,然后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了解每吨自来水、每千瓦时电的价格,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并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小数,这些与生活紧密相联的数学练习,可以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巧设练习形式

教师根据学生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在注重实效的同时,对练习的层次、方式科学安排,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升华学习兴趣。

1.游戏

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传口令”“找朋友”“邮递员送信”“摘苹果”“拍手对口令”“小动物找家”等形式的游戏。

例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后,可以设计一则拍手游戏练习,让同桌学生互说数的组成:“我说十”、“我说一”,合“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11”。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之多种感官都处于活动状态,让学生乐于练习,这样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练习效果。

2.情境

给学生提供一个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氛围,就能吸引他们更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在计算练习中,通过必要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又要防止过多地进行机械的重复操练,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一定的乐趣,这就对练习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练习中,课本中展示出一幅小小玩具店的场景,利用这个场景,可以创设小朋友自己去商店买玩具的情境,并顺势提出问题:如果你去了这家商店,你想买哪两种玩具?买这两种玩具要付多少钱呢?一提到让他们自己选择心爱的玩具,小朋友马上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

3.开放

开放性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练习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些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的开放题。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六中第10题:□中能填几?方框中可以填的数不止一个,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感受答案的多样,并通过进一步提问“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不再着眼于一个一个的数,而从整体上观察,获得所填数的范围,进而提高学生思考的层次。

4.竞争

21世纪将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时代,国际竞争愈加激烈,要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竞争强者,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练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积极开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赛”“男女对抗比赛”“小组对抗赛”“小能手竞赛”等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敢于竞争、学会竞争的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错综复杂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改变评价方式

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发起学生心底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赏识和肯定。在以往的练习课上,出现最多的评价往往是一句简单的“做对的举手”,许多学生就是在这样形式化评价过程中逐渐淡出学习活动中心,最后成为学困生的,其实练习课更期待教师精彩的评价。当然,除了教师的评价和激励,还应该采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互动式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正确认识自我,取长补短,互相启发,找回自信,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上一篇:高考前一天班主任寄语下一篇:暑假人民广播电台的实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