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事局工作总结

2024-08-18

年人事局工作总结(12篇)

1.年人事局工作总结 篇一

2009年以来,××市人事局(编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人事厅(编办)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两个加快”和“三个发展”,努力促进我市人事编制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出成果、出亮点,使各项人事编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创新思路,重引导、强服务,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民生工程

(一)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创业。采取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网络大招聘”、“专场招聘会”和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公平、灵活、多渠道就业。××,共组织高校毕业生公益性招聘会24场,进场招聘单位近1000家,提供岗位近19200个,帮助800余名高校毕业生签约我市工作。

(二)加强就业宣传,帮助高校毕业生全面了解政策。代市政府起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以政策倾斜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就业形势报告会和职业生涯设计等活动,使高校毕业生正确理解就业政策,以扩大政策知晓面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三)搭建服务平台,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环境。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积极帮助经济困难、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开设高校毕业生专门服务窗口,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就业咨询、政策指导和人事代理等业务服务。开通××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培训,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

二、坚持统筹兼顾,聚人才、促发展,认真做好2009年××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

(一)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以规范管理促进公务员队伍建设。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招录公务员103名。积极提升公务员能力素质,开展了城乡统筹和项目推进专题培训。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年度绩效考核和表彰奖励等工作。二是以机制创新促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批准执行工业、农业等引智项目14项。全市共引进硕士以上人才44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人。霍锁善被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正在公示;王玉光被科技部、人社部命名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东方锅炉集团黄荣洪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昌黎等5名专家入选四川省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创新职称评审机制,全面推进职称社会化评审。开展了首届××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家评选工作。三是以示范带动促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编制《××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规划》,部署第三届优秀农村人才评选工作,对农村人才示范岗进行了命名表彰。承办了由南京市组织的5名农业专家支援××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培训班。

(二)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营造良好人事行政环境。一是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综合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完成了104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审批。推进事业单位参公管理,审核上报了147个事业单位申报参公管理,完成了17个批准参公单位204人登记工作和安监执法等127人的过渡考试工作,组织开展了参公单位职能确定工作。改善事业单位人员结构,组织了3次共2344人次参考的市县(区)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考试。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贯彻精简高效原则,清理出69个单位共270个议事协调机构和非常设机构,待市委市政府审定后调整取消。做好了市政府金融办公室等机构设立和县(区)检察院专职检察委员会委员职位设置等工作。按照“两所一庭”建设规定,设置全市公安机关派出所116个,撤销2个,调整更名2个,新建41个,确定了城区和农村派出所机构的领导配备。建立健全卫生、安监、药监等执法监督体系,完成了园区管理体制调研。三是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围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研究推进城乡一体的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管理,探索事权下移、扩权强镇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公共服务延伸等管理体制改革。

(三)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做好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全面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实现3个100,即企业军转干部工资补贴和生活补助兑现率100,关闭、停产、失业和特困企业军转干部社会保险参保率100、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圆满组织了2008年军转干部岗前培训和专业培训,对全市企业军转干部进行了健康体检,对企业军转干部数据库信息进行了更新。××共走访企业军转干部16家,召开座谈会8次,成功化解了“5·4”不稳定苗头,巩固了企业军转干部零到省、零进京上访的维稳成绩。

(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优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一是全面加强人事信息化建设。利用××

人才网和××人事考试网等平台,组织开展网上交流活动,目前拥有会员单位近250家,会员个人近2万人,网上提供各类招聘岗位30000余个,人才网点击率达1300次/天。二是健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积极构建集人才查询、交流、测评等多功能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目前,有完全人事代理人员4418人,向12家派遣单位派遣各类人才1500余人,举办招聘会24场,进场招聘单位近1000个,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进场应聘人员达5万余人次,2000余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完成了2万余人次共25类的人事考试报名工作,组织了近17000人次共11类人事考试考务工作,严肃了考风考纪,确保考试“零事故”。此外,统筹做好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日常工资变动管理、干部学习教育等工作。

三、坚持科学发展,抓重点、讲实效,确保全年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一)强化措施,圆满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任务。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建立见习基地和创业基地,加大力度完成省下达我市高校毕业生见习和创业任务。

(二)严格要求,及时兑现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平稳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妥善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

(三)优化结构,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资源开发。抓好优秀专业人才引进工作;开展好农村示范村、示范岗工作;继续做好参公人员登记和单位“三定工作”。

(四)精简效能,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跟踪调研乡镇机构改革,开展政府部门机构改革调研,改善园区管理体制。同时,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工作。

(五)深化载体,进一步提高人事编制公共服务。做好2009年“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计划选聘等工作;建立网上考试服务平台,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完善机关事业人员信息库。

2.年人事局工作总结 篇二

1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笔者以“篇名=流动人员and篇名=人事档案管理(精确匹配)”为检索条件,对发表在中国知网上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结果表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相关文献最早出现在1996年,因此,选取1996-2014这个时间段进行检索统计,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3篇,去除重复及无关的论文,有效论文123篇。

从图1可以看出,1996至2014年,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相关的文献数量并不稳定,但总体来看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最早进行研究的文章出现在1996年,1996至2003年,文章数量较少,但总体稳定,波动性不大,自2004年起,上升趋势明显,至2014年,相关文献数量达到最大。就以上检索结果来看,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6至2003年处于研究的萌芽阶段,2004至2009年,总体处于快速增长时期,2010至2014年增速放慢,但文献数量较大,约占文献总数的49%,处于研究的高潮时期。

2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内容概述

2.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乎所有的文献都研究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经过归纳整理,该领域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管理机构方面。目前流动人员的管理机构较为混乱,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致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机构重叠,经费增多,效率低下,安全系数降低等情况,难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和专业化[1]。此外,部分管理机构管理方式落后,依然停留在人工收集、整理、纸质归档、静态记录的传统管理层面,重保管,轻利用,数字化程度偏低,部分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储备,对管理业务不熟悉,缺乏创新意识等。随着市场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员流动速度迅速加快,以上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都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

2.1.2人事档案方面。人事档案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档案内容和档案材料两个方面。一方面,流动人员的流动性,以及用人单位的功利性给档案管理部门收集、整理、补充和续写档案内容造成很大阻力,致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信息越来越少,尤其缺少反映当事人综合能力、素质和权威部门认定的业绩考核材料,使档案内容更新缓慢、陈旧失实、单一机械、缺乏个性化的内容,并且存在大量的虚假档案材料,其原有的客观凭证价值大打折扣,给用人部门选择人才带来极大困难[3]。另一方面,人才流动的频繁,使人事档案在转递过程中出现遗失和不规范转递现象,加之目前用人单位及流动人员个人档案意识薄弱,“弃档”、“自揣档”、“死档”现象较为严重,为档案管理部门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使档案材料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4]。

2.1.3管理制度方面。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员档案管理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某些政策规定已不适应于现今的档案管理[5]。此外,某些地方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一些政策,致使政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一致性,使人事档案流动困难,给流动人员以及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造成诸多不便[6]。

2.2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与构想

2.2.1明确管理机构,促进统一管理。针对部分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多头管理的现象,不少学者提出应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各个部门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前提下,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以提高自身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7],同时应建立统一规范的专门管理中心,促进档案信息的检索和利用[8]。

2.2.2创新管理手段,推进信息化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档案管理机构亟须创新档案管理手段,引进与之相配套的软件和办公设备[9],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融入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阶段中去,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库,促进档案库管理现代化、档案资料电子化和档案服务网络化,以加速信息共享和有价值信息的开发和利用[10]。

2.2.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因此,为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必须摒弃旧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适应流动人员流动现状,组建一支知识体系全面、专业技能突出、现代化技术操作熟练并且极具创新意识的新型管理队伍,只有这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与现代化接轨[11]。

2.2.4完善管理体制,促进规范化管理。在新形势下,应建立健全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12],规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程序,对于人事档案管理中的相关违规、违法、违纪行为,做出明确规定,严肃查处,借以指导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13]。

2.2.5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流动人员档案意识。针对日前出现的“弃档”、“死档”和“自揣档”等这些较为严重的现象,必须由相关部门出面,采用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尤其是流动人员群体宣传人事档案的内容构成、规范管理的成效以及管理不当的严重后果[14],普及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价值和重要性及相关法律法规,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流动人员对人事档案的重视度,并且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及时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2.2.6重视特殊流动人员档案建设,如农民工档案。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鉴于其人事档案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在这一方面加强重视,全面、系统、科学地建立起农民工人事档案,对其年龄、学历、工作经历、技术专长等做出详细记录,并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在最大程度上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科学有效地凭证[15]。

3 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总结

3.1 研究成果

3.1.1信息化建设被多次提及,引起广泛关注。经过对所选相关文献的研读发现,基本上每一篇文献都提到了创新管理模式,相当部分的文献强调要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这对促进管理机构创新管理模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共享和利用需求,推动档案管理智能化、科学化和高效化方面,将会产生很大的指导意义。

3.1.2研究涉及领域较广,具有针对性,且注意关注特殊流动人群。对所选文献来源统计发现,除大部分来自于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和高校及高校档案机构外,还有很大比例来自于公司和企业、医院等这类流动人员较为集中且较为特殊的领域,研究涉及领域具有多样性,因此,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此外,研究还注重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文献中有不少篇目提及特殊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如农民工人事档案管理等。流动人员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研究面越广,发现问题越多,对日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促进改善作用越大,效果越显著。

3.2 存在的不足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3.2.1在注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侵权、隐私泄露以及保密问题的处理研究涉及较少,相关研究不够深入。

3.2.2理论型研究较多,应用型研究较少。在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中,仅有少量文献重点涉及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策略或技术手段,如宋夏伟和龚滢镔在《基于网格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初探》中提出网络技术应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可行性,并基于网格给出了给出了人事档案管理的整体模式和中心结构[16],例如:《基于ASP.NET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作者针对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和原理,给出了流动人口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方案[17]。而其余的大部分文献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此后,该领域的研究,应在应用层面加大力度,为促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科学化管理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

3.2.3重复性研究较多,创新型研究较少。对文献研读后发现,近几年相关文献的研究重点大都集中于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以及档案材料本身方面,而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如何兼顾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安全,以及如何在提高利用率的基础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这些是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日后研究的重点所在。

4 结语

3.年人事局工作总结 篇三

2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任命焦扬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上海市版权局局长;免去孙颙的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上海市版权局局长职务。

3月13日,广东省委组织部在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机关暨局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大会上,宣布了广东省委的决定:朱仲南任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省版权局局长、党组书记。陈俊年不再担任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省版权局局长、党组书记,已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兼提案委员会主任。

3月24日,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日前在市新闻出版局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市委关于调整市新闻出版局主要领导的决定:杨恩芳同志任市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汪俊同志已于此前履新任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党委书记、局长。

4月初,荣新海就任天津市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

4月,甘肃省委组织部在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机关暨局直属单位干部大会上宣布了甘肃省委的决定:任命张余胜为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党组书记。周德祥不再担任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党组书记。

5月,中共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童健出任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出版社

年初,胡坚出任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原社长彭兆平调任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分管集团报刊和传媒。

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原党委书记杨洪峰出任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原社长高伟2007年底退休。

3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何林夏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原社长肖启明调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副社长。

3月,中国妇女出版社原总编辑助理樊国宾出任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

3月,江西科技出版社原副社长兼总编辑温青担任法人代表,主持工作,原社长兼总编辑沈火生退休。

3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原副总编吴少桢出任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社长。

3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韩建民出任该社社长。

4月,大象出版社原总编辑耿相新出任社长兼总编辑。

4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原副社长董伟出任社长。

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副社长潘凯雄出任社长。

5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敖然代理社长工作,原社长兼总编辑文宏武调至香港联合出版集团。

5月,清华大学原招生办主任宗俊峰出任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

5月,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涛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原总经理杨德炎退休,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

6月,武汉市新华书店原总经理李兵出任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6月,明天出版社原副社长李宁出任山东文艺出版社社长,原社长路英勇于今年1月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6月,山东科技出版社总编辑陈刚出任社长。

新华书店

3月,经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提名,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对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班子作了调整:周立伟任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吴淑华任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忠义、金琳、潘永奇任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本届经营班子成员任期三年。

4.年人事局工作总结 篇四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其他 >> 工作报告 >>正文 县人事局(编办)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主要工作计划的报告县人事局(编办)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主要工作计划的报告来源:《3COME文档频道》-时间:2010-02-09收藏本页:内容摘要: 深入贯彻落实工资制度改革政策规定和相关配套法规,县人事局(编办)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主要工作计划的报告,工作报告《县人事局(编办)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主要工作计划的报告》。严格执行军转干部安置计划,不断完善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机制

5.人事局2008年工作思路 篇五

2008年我xx人事人才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x、x人事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xx委、xx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进一步贯彻《公务员法》,充分发挥人事管理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

革,大胆探索人事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子,努力将我xx人事人才工作推上新的台阶,为xx“十大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才保障。

一、深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努力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1、继续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坚持“凡进必考”,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公务员队伍中来。推进竞争上岗工作,加强对竞争上岗工作的指导和服务,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循环机制。

2、认真履行《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加强和规范各类公务员培训;贯彻《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通过健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来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积极弘扬公务员精神,加强公务员的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道德建设。

二、继续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开展规范津贴补贴工作

根据x、x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结合我xx实际,稳妥推进全xx津贴补贴管理工作。

三、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

1、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全xx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全面启动“凡进必考”,不断规范进人行为。加强对全xx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指导,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岗位管理、合同管理、公开招聘、人事代理等工作;加大对推行聘用合同制度的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处理好人事争议,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结合《xxx人民政府关于xxxx属经营自给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在撤消或改制中人员分流安置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积极稳妥地做好我xx部分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2、深化企事业单位职称改革。按照“四重”、“四不唯”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围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度。同时加大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人员的职称评审服务力度,改进职称评审工作,规范评审委员会管理,积极营造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正确对待单位人和社会人,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

四、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扎扎实实地做好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正常化评聘,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正确评价他们的工作业绩;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培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配合做好xx管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考核工作,抓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选拔。

2、全面推进工勤岗位继续教育,制定考聘分开办法,规范登记岗位升级考核管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技师、高级技师聘任手续。

五、创新机制,规范人才中心服务体系建设

1、结合“三支一扶”工作,加大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力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非公经济组织就业。积极拓展人才服务领域,根据需要为用人单位自聘的各类大中专毕业生代办医保、社保,在户口迁移、档案管理、职称评聘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2、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xx人才中心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拓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服务业务,不断充实人事代理内容,认真抓好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六、认真落实军转安置政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落实军转安置政策,加强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军转干部自主择业,深入调研,完成军转干部安置任务;从大局出发,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按时足额兑现生活补助、医保补助,维护社会稳定。

七、切实加强人事部门自身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切实纠正不作为、乱作为、低效率等问题,努力打造“阳光人事”。围绕“xx精神”,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克服“吏小权大”等现象,为xx“十大建设”营造良好的人事氛围,树立良好的人事形象。

2、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促进人事干部朝着“为民、务实、清廉”的方向发展,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推进人事工作向纵深发展。

3、注重基础资料积累,做好信息采集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公务员基础信息数据库、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信

息库、人事代理人员信息数据库。注重基本制度的完善,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4、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人才信息发布、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考试、退休干部管理等公共服务工作,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努力采、编各类信息,及时将我xx人事人才工作的重大活动、重要工作向上

6.年人事局工作总结 篇六

省人事厅:

按照省厅通知要求,现将我市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作以总结,同时提出下半年基本工作思路。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调整职能,转换思路,人才资源开发取得新突破。一是成功组织三次大型招考。承担石油石化大企业人才市场交流职能,先后为**石油管理局、油田公司、石化总厂、石化公司、炼化公司等五大中直企业组织招考大中专毕业生,共受理报考人员1.2万人,通过公开考试先后有1700多人上岗工作,极大地满足了大企业的用人需求。二是人事代理业务蓬勃开展。推行新型人事代理制度,新增代理企业130家、个人代理2199人;开展人才派遣业务,向市建设银行派遣20名储蓄代办员,新型业务蓬勃兴起。目前,市人才中心人事代理总量达到292家5346人,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三是人才市场交流日趋活跃。坚持专场招聘与定期招聘相结合,积极搭建高校与企业的对接平台,成功举办人才交流集市24场,专场招聘会5场,大型人才交流会1场,提供就业岗位9000多个,达成意向性协议2300人,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显现。四是招才引智工作初见成效。根据市属学校的用人需求,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选拔优秀师范类毕业生85人,全部补充到教学一线,缓解了部分学校一线教师严重短缺问题;组织市内20多家企业参加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黑龙江省对俄人才智力合作项目洽谈会,达成意向性引智协议19项,报批国家级重点引智服务项目6个,协助企业引进外国专家13人,智力成果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初步显现。

(二)超前谋划,大胆创新,各项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一是事业单位改革已经破题。遵循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拟定了《**市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等1 17配套政策体系,提出了分类管理、资源整合、管理体制、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资产管理、产权制度、供养体制等9个方面的改革意见,分别提交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讨论,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前,已初步完成市直属及市直机关所属438家事业单位的模拟分类工作;**广电集团政事分开、局团分离的体制改革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现有驻外办事处机构改革思路正报送市领导审定,将择机予以启动。二是继续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根据我市各县区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启动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对县区上报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进行了审核,共批复高级岗位4422个,中级岗位13383个。目前,正按照批复方案要求,指导各县区开展评聘分开工作。同时,继续推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将聘任权真正交由基层单位,对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只聘任、不审批;对各用人单位的聘任,只备案、不审批,目前已有476人实行以聘代评。

(三)严格管理,规范运行,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一是加强人事计划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人员工资计划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之间的调整政策和办理程序,基本消除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混岗、混编问题,人事调配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工资基金管理。建立了工资基金分类管理制度,将年度工资计划额度细化到每个具体单位,用计划约束力控制住各单位工资基金的机械增长,上半年审核工资基金6亿元,做到了准确无误。规范临时用工聘用工作,对107个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临时用工的数量进行重新核定,减少临时用工2110人,年节约公共财政支出1775万元。三是加强军转干部管理。抓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筹措解困专项资金1259万元,全部用于生活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维稳解困工作。完善企业军转干部和下岗失业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补助金发放工作,通过办理活期储蓄的方式,实现了“点对点”发放。四是加强人事考试管理。组织全国、全省专业性技术资格考试8次,为事业单位组织补充工作人员考试2次,承办签约毕业生考试、西城工业园区开发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司法警察招聘考试各一次,累计报考人数3万余人次,考试严密组织,考务操作与考风考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考试中心承担大型考务的能力不断加强。五是加强工资福利管理。审批职务(职等)工资滚动晋升3899人;发放2005年技术工人考核合格证3177份;组织工伤鉴定130人,办理退休手续234人,审批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79人,全部审批程序严谨、政策规范。六是加强培训教育管理。打破内循环的培训格局,引入经济领域的招标制,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施教机构,共举办公务员法培训班、电子政务培训班、社区管理骨干培训班6期,累计培训人员1800人次,培训质量与以往相比有新的提高。

二、下半年基本工作思路

(一)全面贯彻落实公务员法。一是认真开展公务员登记工作。我们将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关于

公务员登记的文件精神,研究拟定全市公务员登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公务员登记的范围、对象、条件、步骤、方法,按照先市直后区县,先试点后推开的顺序,采取自上而下、组织登记的方式进行,确保公务员登记准确无误,做到人员登记合规、流动方式合理、进入程序合法。二是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报批工作。我们将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要求,对经法律法规授权具

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严格初审,做好符合条件事业单位的审查申报工作,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上报。对经审厅批准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和要求,规范人员管理行为和工资管理制度。

(二)稳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一是做好工资制度改行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我市工资制度改行方案。经批准实施后,对已完成公务员登记人员在进行职务和级别确认的基础上,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对单位类别进行合理划定的基础上,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二是做好津补贴规范调整工作。积极争取设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研究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津贴补贴动态增长机制。在工资政策允许范围内,研究建立健全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

(三)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围绕年内实现500家代理企业、5000名代理人员的工作目标,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升服务意识,主动开拓市场。转变工作理念,变管理为服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变单一服务为综合立体式服务,从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向服务国有企事业单位拓展,从服务市属单位向服务中省直大企业拓展,从服务本市客户向服务外地客户拓展,不断提升我市人才市场的影响力、辐射面、服务群,努力将人才市场建成辐射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人才大市场。二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摈弃程序繁琐、环节过多等可能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不设门槛、标准和条件,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变多道审核为一次性审核,变多次服务为一次性办结,让服务对象少跑路、少等待、少花钱。三是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层次。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开展人才测评、人才猎头等新型业务,把服务项目制定成“工作套餐”。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提供层次分明的套餐服务。探索建立“五险合一”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一站式办公的服务平台。四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强人才市场监管,明确界定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与其他人才市场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范畴。以市人才中心为龙头,联手县区共同研究人才市场网点的铺设事宜,逐步将工作触角向全市布点,实现联网式办公、全方位覆盖、一体化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真正做到一点受理,多点服务。

(四)积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一是完善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工作。参照黑发[2006]14号文件精神,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供给方式、经费形式和工资制度的不同,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意见,明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二是着手整合事业单位资源。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情况,同时突出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对相同类别、设置分散的教育、卫生、建设、规划、国土、农业、畜牧等行业性质事业单位,提出资源整合意见,优化布局结构。三是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凡使用财政经费的事业单位,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新进人员实行凡进必考。对因职能萎缩、任务不够饱和、长期空编的事业单位,收缩编制,重新核定。四是继续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进一步加大评聘分开的指导力度,督促各县区在文件规定的框架内,于8月底前全部完成聘任工作。同时,指导各县区建立台账,实现对专业技术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结构管理、比例管理转变。实施检查验收,及时总结聘任工作中好的做法。对验收合格的单位,及时兑现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合格的单位,限期整改,验收合格后再兑现相关待遇。五是促进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尽快进入市场。通过政策性扶持,积极推动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产业化运营,创造条件使其逐步转制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停发一切财政补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六是积极推进广电体制改革。按照《**市广电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政事分开、局团分离的要求,做好广电集团机构分立、人员分离、岗位竞聘等工作,确保广电体制改革见到实效。

(五)不断完善公开招考制度。一是提升考试中心的考务组织能力。我们将系统总结上半年三次大型招考工作经验,积极承办市内及周边范畴的各类考务工作,争取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药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等更多的执业资格考试在我市设立考点,不断拓宽考试的种类和承办考试的能力,加快把考试中心建成省内西部地区的考试中枢。二是做好事业单位补充人员公开招考工作。坚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凡进必考制度,汇集全市各类事业单位招考计划,集中组织大规模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做好公告发布、资格审查、考试命题、考核录用等工作。三是建立健全考务工作体系。根据承办考试的内容和特点,编制事业单位招考大纲,按综合类、经济类、农牧类、医疗类、教育类等类别,分行业筹建试题库。要遴选各个行业的优秀专家,建立出题专家组、评估组,努力增强命题的科学性、专业性,逐步缩短考试周期、降低考务成本。

(六)规范程序、严格管理。一是加强工资基金管理。严格清查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现象,对“占编不在岗、停职不停薪、人亡不注销、假名冒领钱”等问题坚决予以清查、清理。加强临时用工管理,按季节性、专项性、日常性做好临时用工的审批管理工作,防止个别单位用专项性经费变相支付临时用工人员的工资或将专项性经费挪作他用。二是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抓紧落实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解困工作,建立健全解困督办检查制度,严格解困资金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做到专款专用。编制年度军转安置计划,研究新的《**市军转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组织全市转业干部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考试,依据考试和填报志愿进行资格录取,体现军转安置的公平性、择优性。按照行政调配和市场调整相结合的原则,继续通过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的方式做好随军家属安置工作。三是加强外国专家管理。协调市外事办、教育局、公安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市聘请外籍文教专家的单位进行执法检查,清理不具备合法身份的外籍人员,进一步规范全市外国专家的聘用行为。联合市教育局,组织选拔外语教学方面的权威专家,成立**市外籍教师教学水平考评小组,对申请来庆从事教学的外教施教水平进行总体评估,把好外籍教师的入口审核关。四是抓好考核培训工作。继续组织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等“1 5”文件的学习培训工作。通过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积极举办“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农机作业、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卫生医疗、中小学英语”等专业骨干培训班。

7.年人事局工作总结 篇七

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是琐碎的, 又是极其重要的, 作为学校的人事干部责任重大。人事干部既要面对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 又要面对全体教职员工;既是政策的执行者, 又是政策执行后的反馈者, 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人事干部的素质高低, 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的和谐发展, 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事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人事干部必须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以适应新时期人事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提高呢?

一、自觉学习政治理论, 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人事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有做不完的事, 但绝不能“业务代替政治”, 人事干部必须在百忙之中挤时间, 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要进一步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人事工作的一系列论述, 进一步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人事干部必须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到讲政治、讲原则;严守纪律、克己奉公、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做到不计较名利得失、不计较荣辱进退。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公仆意识,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努力为教职员工办好事、办实事。

二、潜心研究人事政策, 不断提高政策水平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 “数字人事”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里, 人事干部必须反映敏捷, 培养自己的综合判断能力。要审时度势, 及时掌握快速变化的信息、政策, 做好人事实务工作。人事干部一定要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只有吃透政策精神, 才能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认真细致、严谨地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努力做到不出偏差和毛病, 以高超的政策水平大胆开展人事管理工作, 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各类人事关系,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言出有据、依法办事。

三、提高人事干部的基本素养、精通业务知识

人事干部是维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纽带, 它既有极强的原则性、计划性, 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它要求人事干部在工作中既要具备专业知识, 还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和统筹兼顾的眼光;既要有热心, 也要有细心。对原则性问题不能瞎讲、瞎传, 原则性一定要强, 在考核评优、奖惩表彰、职称评定等工作中, 一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实事求是, 合情合理, 使群众心悦诚服。对继续教育、工资福利、离退休管理等工作, 要细致入微, 服务周到。要做到人事管理工作不出差错, 精通业务知识是保证, 要提倡从书本中学, 从实践中学, 从“老内行”那里学, 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努力打造出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天地。

四、要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能, 增强创新意识

新时期人事管理工作不仅要求人事干部要有广博的科学知识, 敏锐的观察能力, 深刻的分析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要精通与人事管理工作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因此人事干部必须学通学精, 全面掌握先进的现代人事管理技能, 提高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能力。及时准确无误地完成人事信息的统计、上报和档案管理工作。同时作为人事干部, 决不能墨守陈规, 要不断地吐故纳新, 摒弃落后的东西, 自觉接纳新鲜事物, 培养人事管理工作的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 积极探究人事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研究新措施, 创造性地开展人事管理工作, 使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永远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8.人事档案工作之我见 篇八

摘要:人事档案是人员管理部门在了解人、使用人过程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状况的以个人为单位由组织统一整理、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人事材料。人事档案工作是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人事档案,及时准确提供人事档案为人事工作服务的一项专门工作。

关键词:人事档案;科学;规范;管理

人事档案是人员管理部门在了解人、使用人过程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状况的,以个人为单位由组织统一整理、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人事材料。人事档案工作是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人事档案,及时准确提供人事档案为人事工作服务的一项专门工作。人事档案工作与人事工作及档案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一个要求性很高的一项工作。下面就人事档案工作谈一谈个人见解。

1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

人事档案的收集也就是人事材料的归档范围。由于人事档案反映了个人生活的各个侧面,内容丰富,材料来源十分广泛,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加之人员主体的动态性,那么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收集材料时,要防止收集面过宽,见什么收什么;还要防止收集面过窄,一味强调精练,认为材料越少越好。应认真、细心的注意每一个环节,力争作的更好。

对于个人来说,他们认为个人档案有什么重要的,只要我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往往不积极配合档案工作,不提供自己的相关的资料,这就要求我们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认真的向他们做出细心地解释,让他们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各级组织历史地、全面地了解人员,正确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澄清个人有关问题的凭证和依据,是某些历史事实的佐证。每一个单位根据自己单位的情况不同收集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但不能有任何随意性。

2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

由于人事档案的机密性,档案工作的保管就不能忽视,它需要专门的、工作技术强性的人员专门管理。并且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人员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使人事档案搞得更好。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于保密性很容易忽视,有些同志在生活中不经意的流漏,往往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重大的失误,因此,作为一个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保密性是工作的首要前提。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为需要在人事档案中弄虚作假的人提供方便,而背离了作为一个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其次,科学的管理也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事档案管理中,必然产生于形成一些涉及个人的个人人事材料,那么需要真实反映个人经历、德才状况的原始记录。而不能把虽是真实的原始记录,但不能客观的、真实的反映个人的本来面貌的记录归入人事档案。所以,对人事材料的鉴别中要取之有据、舍之有理、实事求是、审慎细致的科学管理制度。

3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

重视档案建设,把档案工作提到单位的议事过程中,纳入单位工作计划中,增加资金的投入,改善档案的保管条件,及时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强调档案工作在单位的地位和作用,各单位要有专门的档案馆或档案室,并且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保证档案的系统完整,那么人事档案就有更高的要求了。人事档案的管理即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人事档案的完整体系。要完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使人事档案整理更加科学、全面、完整,为干部考察任用提供真实、准确、实用的个人信息。

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认识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资源库,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把先进的可续技术手段运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人事档案寿命的目的,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人事干干服务于人事工作,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社会对人事档案信息要求日渐增强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及时地传输人事信息,提高人事信息管理时效性,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和现代技术,将人事档案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機,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人事档案制止与数据并存,根据需要通过屏幕查阅有关内容。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人事档案创新,通过网络,可以实行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以实现人才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既方便利用者又提高了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大大提高了人事档案利用效率。

9.2007年劳动人事局工作计划 篇九

劳动人事局2007年工作设想

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构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年新目标,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有超前的战略眼光、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把握机遇、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高新区劳动人事局,在新的一年,要以更新的高度、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刻的层次来审视和谋划新的一年工作。

2007年我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围绕“锻造实力高新、构建和谐天元”的总体目标,以加大人才人力资源建设为手段,以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险体系为保障,全面落实为民办实事,全心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和谐天元建设进程。

一、就业培训与就业推荐结合,着力探索新的就业思路

针对目前我区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思索解决办法。一是抓好就业政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区三级就业网络,大力宣传各级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二是完善促进就业的扶持政策。在现有的就业扶持政策基础上,放宽区内失地劳动力参加减免费用的培训次数限制,使有培训意愿的失地劳动力参加多专业的培训,掌握多方面的职业技能。[有文章需求,请到*好范文 wenmi114.com站留言板,12小时内解决您的问题!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三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继续组织开展多专业短期技能培训班,并重点根据园区企业的需求和失地劳动力的培训意愿,组织开展好“订单式”培训和夜校培训,扶持创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在做好就业培训,增加劳动力就业技能的基础上,积极转变劳动力陈旧的就业观念,加大就业推荐力度。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搜集用工信息,以新区企业扩产、新办企业投产、第三产业开发为契机,举办各类推荐就业的现场应聘会,推荐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劳动力就业。继续完善职业介绍所和“一站式”服务窗口,真情做好职介工作,以职介促进就业。

二、人事改革与人才引进结合,着力引进新的人才资源

2007年,我局将把公务员法的实施作为贯穿始终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贯彻落实《公务员法》,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公务员法实施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严格依法行政,做好公务员登记和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好地为全区和谐稳定、快速发展服务。

在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抓好园区企业人才引进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引导作用,从四个方面着手,帮助企业引进所需人才。一是优化包括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社会治安、公共服务等软硬环境,提升新区知名度。二是出台加强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吸引各类人才。三是在留学人员创业园、各级人才市场等目前已有人才交流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创建高级专家协会、人力资源研究会等平台,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四是为各类人才和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体现人文关怀,留住人才。

三、加大宣传与完善机制结合,着力实现新的扩面突破

目前,我区的社会保险状态相对稳定,基金积累较多,但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建立长效机制的角度来抓社会保险工作。[范文为◇好范文 wenmi114.com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好范文 wenmi114.com外部链接!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努力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险;建立多渠道、制度化的资金来源;切实加强社会保险事业的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2007年我们将把扩面作为工作重点,根据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就业形式变化的需要,以混合所有制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新区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各项保险制度,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促进再就业。

四、队伍建设与服务园区结合,着力打造新的服务平台

劳动人事局的工作职能离不开服务,落实公务员法实施工作是为机关事业单位服务,做好就业和再就业是为失地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是为园区企业服务。为了做好一系列的服务工作,切实履行职能,我局将积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政风行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建一流的队伍,造一流的平台,创一流的业绩。一是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用社会主义和谐理论武装头脑,以精熟的劳动人事业务施展拳脚,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建立服务质量跟踪问效制度,抓好“服

务”的质量和时效关。三是完善高新区人力资源网站,积极组织好新区人力资源协会各项活动,使园区企业和人才、失地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等能够通过这些平台,实现各类信息的交流,得到全方位的服务。

《2007年劳动人事局工作计划》来源于,欢迎阅读2007年劳动人事局工作

10.年人事局工作总结 篇十

反腐倡廉建设和人事编制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整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保证,充分运用好政治监督与文化渗透的合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才能促进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

一是提高认识。2010年,省、州、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局认真组织了学习,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价值、观念、知识、规范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以廉洁从政为理念和目标,以廉政理论、廉洁思想、廉政制度、廉政纪律和廉政文艺等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养和道德情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对于营造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勤政廉政氛围,构建全社会思想道德体系,促进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制定方案。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局制定了《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重点内容,并将廉政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到股室到个人。

三是完善思路。2010年,根据人事编制工作的需要,完善了“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突出注重预防工作方针,完善宣传教育工作制度,抓好廉政文化工作载体”的工作思路,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人事编制工作的新抓手,与人事编制整体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

四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廉政文化建设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廉政文化建设会议,专题研究和布置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股室的特长和优势,对工作进行分工合作,协调联动,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全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健康、稳步、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全面深化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点多面广,只有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再赋予鲜活的内容,才能发挥好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按照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学习贯彻《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等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做到突出重点,创新方法,不断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反腐倡廉意识。

(一)思路上结合实际,重点抓好教育工作。一是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按照县纪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制定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方案,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性观念,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廉政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自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二是进行人事编制职业道德教育。在全局开展了以“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道德修养和政治文化素养,促进了廉政文化的深入开展。三是进行党纪政纪教育。把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作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四是进行正反典型教育。组织大家学习廉政勤政典型,接受正面引导教育;通过学习违法违纪案例通报等,接受反面警示教育。使人事编制干部的思想得到了净化,灵魂受到了巨大震撼,增强了廉洁从政、奉公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方法上符合实际,重点抓好“三进”工作。一是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营造勤政廉政氛围。我局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充分发挥局域网、宣传专栏、信息简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通过布置廉政标语、上廉政课、发放助廉信等形式,营造机关勤政廉政的氛围;利用“一把手”上廉政课、教育培训、座谈会、交流读书心得等形式,开展各类符合机关干部特点的教育活动;借助文化力量,广泛开展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写廉政文、唱廉政歌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廉政文化艺术活动,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根植于党员干部心中。二是深化廉政文化进基层,营造和谐人事关系。把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和进基层紧密结合起来,加大资金投入,为扶贫挂钩点和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建设和完善图书室、宣传栏等文化设施,为廉政文化进基层提供必要的保障。三是深化廉政文化进家庭,营造家庭廉洁环境。以“树廉洁家风”为主题,广泛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的教育。及时将家庭助廉信发送至干部职工家庭中,并组织开展助廉读书活动。通过赠阅廉政书报、签订“助廉承诺书”、发廉政倡议书、开展“说廉、颂廉、思廉、守廉”等活动,提高家庭助廉意识,筑牢家庭廉政防线。

(三)教育形式多样化,抓好干部职工教育。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好了,就能发挥他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我们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中,一是召开一次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大会,自觉对照检查;二是对履职不好或发生

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诫勉谈话;三是开展“读书思廉”活动,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写出读后心得体会;四是树立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以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教育党员干部。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党员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从政道德观进一步树立,廉洁从政的意识得到增强,廉洁高效、处事公道正派已经成为全局领导干部的共识。

三、拓宽思路,打造品牌,提升廉政文化建设内涵

在工作中,我局十分注意充分挖掘廉政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打造廉政文化品牌,凸显廉政文化建设内涵,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一是全面推进综合形象建设。根据人事编制部门实际,我们在全局开展了涵盖廉政文化建设的综合形象建设。在工作中,坚持不与别人比高楼、比规模、比阔气、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秀气、比文气、比大气、比内涵,并着力在内涵品位上下功夫。在硬件建设上,力求一个“精”字,不贪大求洋,盲目攀比,而是做精品、求精致,按照人性化、现代化人事理念,创建文明平安单位。在软件建设上,坚持一个“实”字,用实功、求实效、做实活。以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为原则,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起以领导考核职工、职工评议领导,股室互评互考、职工互查互动为主线的效能考核管理制度;改进了优秀评选机制;完善了干部职工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特殊困难、职务变动等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让软件变硬、把虚功做实,以无形的载体展现有形的功效。在日常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严细制度、严明考核、严格奖惩。通过制度治局、规范管理,实现了环境的整洁美化、工作的高效有序、物品的整齐统一,彰显出严肃认真昂扬向上的工作特色。在干部素质养成上,瞄准一个“高”字,高起点、高标准。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学习制度、开展更新知识培训、组织传统教育、举办礼仪讲座、规范仪容举止,营造健康和谐向上氛围。在工作服务上,凸显一个“优”字。转变职能,坚持一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按照程序最简、效能最好的原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和助手。

二是深入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工作。我们把全面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作为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局、优化人事服务、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措施,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围绕行政权力决策、执行、结果等主要环节,从人、财、物、事管理方面入手,通过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发布政务信息,健全了责任追究、绩效考核、信息公开、受理投诉等四项工作制度和办法,有效克服了权力运行中的人为控制和干扰因素,保证了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工作在全系统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效果,得到了充分肯定,进一步拓展了廉政文化建设内容。

三是开积极构建廉政文化网络。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将廉政文化置于网络之中,拓展廉政文化传播的时空,使干部职工在浏览网页时,得到熏陶,受到教育。

四、健全制度,探索途径,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将其作为一项制度来遵守和执行,作为一种文化来继承和发扬,常抓不懈,才能深入持久地成为一个系统的思想支撑。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始终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保障体系,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全系统工作目标考核之中,使其逐步步入科学、规范、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是廉政教育制度化。坚持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明确规定了工作任务、责任主体、完成标准和时限。形成了执行有据、监督有据的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提高了领导抓廉政文化建设的责任心,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系统生机勃勃。

二是群众参与制度化。以座谈会、调研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不同形式,定期不定期公开征求人事干部对该项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门户信息公开网、“征求意见簿”等途径,随时收集,经过梳理归纳,交局长办公会研究解决办法,从而畅通了谏言纳言渠道,激发了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创新活动制度化。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积极把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予以归纳整理,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不断加以完善,使之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督查考评制度化。将廉政文化建设有关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评。主要领导积极主动深入基层调研,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五、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11.铁路系统人事培训工作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铁路系统;人事培训

中图分类号: F27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32-2

1 研究背景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可模仿性最小的资源,也是挖掘潜力最大的资源。人事培训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最高效,也是最省成本地提高企业人资资源优势的方法,因而人事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铁路系统作为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铁路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铁老大”了,坐等业务找上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转观念、闯市场、增效益”才是当今铁路发展的方向。新的发展模式必定需要新型的人才,我们总是会因职工的素质能力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满,却从未深入思考如何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传统模式的弊端,时代发展的挑战,都给铁路系统人事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2 当前铁路系统人事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于当前铁路系统人事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以从培训组织、授课内容、参训人员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2.1 从培训组织的角度

①培训前需求调查不足。众所周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生产技能,是每个企业进行人事培训的核心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的,首先必须确保企业的培训计划符合企业的发展目的与实际。可是大部分的铁路站段在开展人事培训工作之前,对培训需要的分析根本就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发展,大多是为了完成路局下达的培训任务而已。培训的开展没有考虑到单位的实际需求,同时更缺乏对参训人员的需求调研,这都导致人事培训体系、培训课程不符合企业的发展策略,人事培训无法有针对性、科学地开展[1]。

②培训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许多站段的人事培训内容都还只是停留在技能与知识等的初级阶段,大多只是单纯采用授课的方式将相关的办法与理论灌输给职工,很多培训老师仍旧是采取传统的培训方式,培训形式不灵活,缺乏先进的培训方式办法,导致培训达不到很好的效果[2]。

③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缺乏完善、健全的人事培训考评机制是导致人事培训效果欠佳的关键因素。很多站段将考试成绩当作评定人事培训效果的唯一准则,对培训组织的评估也仅仅是针对授课老师的水平进行的,忽略了参训人员回到岗位后技能水平的提升等方面的评估,造成培训与生产相脱节,培训仅成为了一项政治任务,培训效果流于形式。

2.2 从培训内容的角度

①对综合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站段开展的人事培训内容大多是新技术、新业务,对当前国家经济政治形势、铁路系统的发展趋势等内容的培训几乎为零,导致职工“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当前形势的转变,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较少也是当前站段人事培训工作的通病。

②培训过于偏重理论。在基层站段中,参加培训的人员大多来自一线生产岗位,他们虽然与最新的技术、业务息息相关,但基本还是偏重于操作。目前站段的人事培训过于侧重理论,将大部分的培训内容聚焦在了设备运行原理等方面,很少在设备现场进行实践教学,很少在故障发生时开展实践教学,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缺失也是导致站段人事培训效果欠佳的一个主要原因。

2.3 从参训人员的角度

根据某站段对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调查中显示,表明自己非常期望参加培训,而且培训意向十分明确的仅仅只占总数的50.2%,表明有参与培训的意愿,但对培训内容的意向并不是很明确的占总数的40.5%,而还有9.3%的人员表明自己没有培训的意愿,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存在于铁路系统人事培训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职工缺乏高涨的参与热情,有些甚至将人事培训当作政治任务来对待,根本不重视培训效果。由于工学矛盾问题的突出,导致参训人员的选择上不一定有针对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也是导致参训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近几年来大部分铁路站段都采用计件工资的形式,参训人员难免因参加培训导致出工量少从而影响其收入,这也是导致参训人员热情不高的重要原因。

3 对铁路系统人事培训工作改进的思考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一些改进对策,希望能对其他的人事培训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3.1 完善组织培训工作

①争取让培训工作赢得多方的支持。人事培训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的人力资源,它不是也不应仅仅是人事部门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支持。领导的支持可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培训不因“工学矛盾”而流于形式;人事部门的支持可以保证培训工作的规范开展,从需求调研到效果评估,每一步都规范高效地进行;技术部门的支持可以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培训服务于技术,但也需要技术的支持,技术部门与参训人员一样,也是培训工作的一个主体,它为培训提供坚实技术力量;当然,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参与人员,取得参训人员的支持也是人事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

②培训方式的创新。可以充分借助企业信息化建设契机,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台通过远程视频来完成,使职工能够实现随时随地接受培训,解决了工学矛盾的主要问题。同时,企业还可以充分借助社会的力量,采用与厂家合作培训的方式,以使人事培训效果实现提升。此外还可以将培训技术渗透于企业的员工活动中,如技术比赛、员工沙龙等,使员工的培训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3]。

③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效果评估。传统的考试因简便易行,容易量化等优点,仍旧是培训效果评估的主要途径,但还应将参训人员后期技术水平的提升等作为培训效果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技术水平的提升才是培训的根本目的,对此我们可以将参培人员参训后3个月作为一个考察周期,以故障点的研判时间、故障的处理时间等作为考核期技术水平进步与否的指标,用实践去衡量、评估一个培训工作的成功与否。

3.2 丰富培训内容

铁路系统作为国家运输生产的主要单位,科技创新尤为重要,关于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运行的培训仍旧应该作为重点内容,但不应是唯一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职工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远比教会复杂的设备运行原理或一个个案的处理方法要重要的多。

此外,目前铁路系统正处于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培训内容中注入一些新形式、新政策的培训,促使职工尽快转变思想,跟进形势,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3.3 提高参训人员积极性

很多站段因为运输生产的压力较大,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无法长期脱产培训,造就了一批培训专业户,导致实际工作人员无法接触最新的技术业务知识,而学习了技术业务知识的人员却又因各种原因并不从事相关的工作。笔者认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是提高参训人员积极性的主要途径。不要因为工作安排的原因,让职工参与一些与其毫无关系的培训,试想一个工务系统的养路工去参加信号专业的技术培训,他怎么可能有培训的积极性?因材施教,才能人尽其才。

此外,计件工作已经成为了铁路系统工资分配的趋势,如果参训人员培训结束后,实际生产力得到了提升,其收入的增加可以弥补脱产培训期间的损失,这也必然会大大提高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 结语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人事培训工作是企业战略目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必须对人事培训工作进行不断地探索,这也是人事管理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一名铁路工作者,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切实可行的培训工作方案是铁路系统人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 考 文 献

[1] 林俊雄.试论如何加强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2] 张兵.关于新员工培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航天工业管理,2013(03).

12.年人事局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而人事档案是“人的管理”的基本信息的主要依据, 它既存储了反应的“人”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信息, 真实地记述了档案人的个人经历、德才表现及发展过程。因此, 人事档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它是一个人生命轨迹的证明, 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 都需要档案中的信息来体现, 作用不可被取代, 如果没有档案, 单位和个人的权益都无法得以保障。一是对用人单位的作用。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单位人事部门提供依据。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通过利用档案可以清楚地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特别是事业单位要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 必须通过考察现状与查阅档案材料中的思想言行、业务水平、个人素质、历史情况等原始材料来对一个人进行综合的评价和估量。因此用人单位在人员录用、晋级、考核时, 都会经常使用档案, 考察其德、能、勤、绩等情况, 从而全面准确地了解个人的情况, 为正确选人用人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二是档案对个人的作用。当前, 对于普通人档案的作用仅仅体现在凭证作用上。但是在当今人才流动频繁的时代, 档案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无论是就业、考研、公招、公考、出国政审还是评职晋级、社会保险、入党入团、退休手续办理以及各项证明的出具等手续都将以档案材料的审核为重要依据。所以说人事档案在一个单位的管理和每个人的一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 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各种档案信息, 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服务。但是, 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以手工操作、检索为主, 管理人员满足于“看摊守点”, 缺乏创新和竞争。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难以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使用提供有效的服务。

2、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相对薄弱。

有的单位没有专用档案室, 有的单位档案多、档案室狭窄、潮湿、“六防”设备不配套, 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个别单位的档案夹都被虫蛀多处小孔, 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完整, 有的管档单位必备的切刀、统一的档案夹, 都无法购置齐备。

3、管理机制呆板。

一方面档案材料收集制度过分“行政”化。材料收集是人事档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 主要是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 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这项工作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 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材料收集范围和如何对进档材料进行鉴别等各项制度与新《条例》对人才考察任用时需提供材料提出的新要求不相适应。新《条例》对个人经历和基本情况的要求更加明确和细化。另外, 对离任审计、任前公示等材料应如何收集, 收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制度上没有明确, 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4、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制度执行不够好。

近几年管档人员工作变动频繁, 新手较多, 专业知识缺乏, 业务不熟, 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 在接、转调出、转入、工资、退休时需要查档案时不能严格履行手续按规定办事, 部门与管档单位协调不够, 各做各的, 需要用档案时, 为了各自方便, 不到管档单位查阅档案, 叫本人自己提, 这就很容易造成个人档案材料造假、销毁、丢失、涂改等问题, 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的问题。

三、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为现代人力资源提供有效服务

随着社会规范化、诚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人事档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凭证、参考和依据, 必须引起重视, 积极拓展管理职能, 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理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为合理开发、使用人才, 加强个人诚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加快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 档案材料越积越多, 传统的管理模式势必会给查找档案带来诸多不便, 容易延误时间, 而且出错率较高。建立人事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人事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员工个人人事信息为基础的信息联网系统, 通过微机终端和系统互联, 可以实现个人信息微机检索和联网查询, 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最大效益地为育才、用才、激才、留才提供服务, 更好地为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

要建立由公共财政全额提供经费的投入机制, 从而以机构的独立性、职能的专业性、服务的无偿性为基础, 逐步建立为社会公信力强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另一方面, 档案管理所在的单位要建立定期的投入机制, 在建立档案管理相应设施和提供服务的经费来源方面, 可采取“以档养档、适当收费”的办法, 补充档案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建立健全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势要求, 人事档案管理必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对于那些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规章制度, 必须进行改革、及时更新。要对档案的内容、分类、档案用品标准重新进行规范。在材料的收集上要做到及时、完整;在材料的鉴别上必须做到去伪存真, 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在材料归档中要做到分类准确, 装订整齐;在递转档案中要做到按章办事, 确保档案材料安全可靠;在别人查阅、传阅档案时, 要热情服务而又不失原则, 注意档案的保密和安全。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积极主动地跟有关部门联系, 及时更新、补充档案新材料。这一切, 都离不开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

4、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上一篇:新婚庆典的司仪主持词下一篇:穿越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