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叙事

2024-10-05

高中教育叙事(14篇)

1.高中教育叙事 篇一

我是一位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历程中,我一直探索着最优秀最适合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年的探索和学习中,在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理念的指导下,直到现在,我终于找到了一点点数学教学的乐趣和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法,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现在我的课堂教学十分注意在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充实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的彼此交融,彼此协调,用于完成教学的目标。这一举措的实施,使我的教学目标获得了进一步的完美成为事实,教学的效果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并且我的课堂也朝气洋溢,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厚。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加强,我带的每一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都比较高。有趣的教学活动很值当回味,它的呈现,进一步加大了我对于学生学习情感与立场的培养力度,现在回想起来,还别有一番味道。

记得一回数学课上,我出了几道数学题让学生操练,其中有一道题是找规律的题型,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普遍做的很差,包括班上的优等生对于这种题型也显的手足无措,我感到很纳闷。在课后反思中,我做了较为周全的查询,发现学生遇到此类不懂的题目时就一筹莫展,真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就连程度较高的学生也感到有些茫然。不过学生到感到很有兴趣。她们都以为此题看似简单解起来为什么却如此之难。看到学生学习情感和立场,我由衷的感到开心。于是我走下讲台给学生提示让他们分组讨论,和他们一起交流。鼓励学生去从已知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捉住了变量,就等于捉住了解决不懂的题目的关键。结果学生的发言、交流的积极程度可以说是在我的几十年的教学中是少有的,而且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在后面的其他题目的练习中都能够自主完成,从他们的脸上我读到了他们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看着一个个的轻松和释然的笑脸我也感到欣慰。如此的例子在这几年的课堂上是层出不穷举不胜举的。

其实我认为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而数学的艺术是在于它要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点燃起学生探究智慧和求欲的火花,开启学生智慧的 的闸门,让学生充满灵气的大脑和充满创造的双手充分活动起来。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得到收获,在生活中融入集体。让每位学生不再孤独。因此我认为只要每一节课都坚持这样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我想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2.高中教育叙事 篇二

叙事是文学的要素之一, 尤其在小说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20世纪60年代, 叙事学在西方兴起, 起初仅限于文艺学领域。20世纪70年代, 世界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 开始由研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虽然范式研究着眼于普遍性的意义阐释, 形成教学体系式的规律, 而教育叙事研究关注个体性、情境性的教育事件, 但两者并非替代关系, 而是互为补充, 在此种背景下, 叙事被逐渐运用于教学领域。到了20世纪80年代, 叙事被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 如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在西方教育界兴起了教师知识构成的讨论:实践知识, 即经验性知识是否应该看作教师的一种知识。教育叙事研究正是把教师的个体经验转化成了知识, 认为实践经验也是组成教师知识的一部分。20世纪90年代, 教育叙事研究开始传入我国, 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通过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 引发教师对教育目的、过程、方法、结果等的全面思考, 进而引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反思, 提高教师的元认知水平, 这样会使教师意识到很多平时意识不到的问题, 使许多知识由惰性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 让埋藏在教师灵魂深处的所有才能都发挥出来。”教育叙事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研究领域来的一种方法, 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教育主体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以体验教育真谛。教育叙事对整个世界的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叙事研究的步骤

通过建构和分析叙事以探索深层含义, 这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换言之, 叙事研究是一个意义解读过程。下图呈现了完整叙事研究的全部要素, 教育叙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叙事建构、叙事研究、叙事报告 (图表依次从左往右) 。

1. 叙事建构

研究者首先要发现一个有意义的、值得探究的教育问题, 然后选择合适的被研究者, 开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当然,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可以是同一个人, 也即叙事研究的第一种类型, 教师对自身教学经验的研究。通常, 研究者与叙事者是分开的, 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观察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工作:细致入微地把握研究环境和研究对象, 融入他的生活圈子, 建立和谐亲密的合作关系, 为获取最真实的材料做好铺垫。建构叙事的过程中,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要保持和谐的关系, 被研究者要认同、理解研究者的研究活动, 最大限度地处于自然真实状态, 形成叙事文本。叙述者要真实地敞开自我, 展现个人化的现实生活世界, 而不是运用套话或公共话语来叙述“标准化”的文本。叙述者只有勇敢坦然地描述自己的经历感受, 才能避免自我遮蔽, 洞悉内心真实的声音, 把隐含的自我显现出来。

2. 叙事研究

分析叙事文本的整个过程要客观、开放。教师叙事并不是对自己过去经验或事件的简单记录或复写, 而是对特定事件赋予一定的意义和情感, 或者对某种意义进行解释。故事在说出的时候, 个人的意义和观念就已经得到了呈现与表达。2002年, TESOL Quarterly期刊上有一篇J.S Bell撰写的文章, 他认为叙事研究不只是讲故事, 讲故事者在讲述时已经参与了叙事意义的解读, 而研究者就要系统地分析故事隐含的哲理, 用叙事来重塑并解读经历, 包括叙述、撰写文本、分析、报告、发表成果等, 这是一系列的认知活动, 在理解经历的过程中, 获得新的感悟与见解。然而, 这种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叙述者讲述特殊经历时, 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正如苏格拉底说,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即使叙事研究报告已经形成, 叙述者再次回想或思考那些故事, 他们往往会有新的体会。因此, 叙事意义的解读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 并非静止不动, 这是叙事研究的一大难点, 即意义的不确定性。叙事意义的解读还是社会活动性质的, 叙事是不同人物在特定时空环境中互动产生的话语, 它的产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研究者将叙事研究的成果撰写成文字公开发表, 读者或听众将对故事进行自我解读, 这是一次新的社会互动。叙事就像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一个中介物, 在分析叙事文本时, 主要可从背景、人物、情节三个方面去考察。背景分为两个层次:所述故事的时空环境;宏观的社会环境。人物分为中心人物和其他人物, 着重分析中心人物。故事情节一般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进行。叙事研究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是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必经之路。

3. 叙事报告

将叙事研究的成果撰写成文, 公开发表或与他人共享是体现研究价值的有效途径, 也是叙事研究共享性原则的体现。研究的成果要善于与他人分享, 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这是教学研究者的根本职责所在, 也是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叙述的故事是叙述者对过去经历的再现, 也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在材料收集阶段, 叙述者本身讲述故事, 这是第一层次的故事再现。 (2) 研究者发表或呈现研究报告。书面文字转述的故事是研究者对故事的再现。 (3) 接受性再现。教师或研究者在社会生活中听到或读到研究报告, 这是第三层次的故事再现。在第二层次的故事再现中, 国外学者Denzin和Lincoln提出了一个启发性的概念“学术殖民”, 即研究者们试图用学术文章的形式再现他人的生活经历。这里存在着一种“再现危机”, 故事叙述者作为作者声音的一种延伸, 原始声音的权威性淹没在文本之中。研究者在书面文本呈现时, 把自身的观点无形中加到故事中, 研究者成为淹没我们最想倾听、学习和讲述的“真实故事”的扼杀者。此外, 发表叙事研究文章时, 必须注意对故事叙述者身份的保护, 即文章中不能流露出叙事者的真实信息, 以避免读者识别出叙述者, 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事端。故事的再现一般要改头换面, 这体现了学科研究的道德要求。当叙事研究的成果得以发表、公之于众时, 叙事就成为了一种文化产物, 它服务于广大的教育从事者, 为他人的教学实践或教学理念提供了借鉴。

三总结

叙事是自我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 教育叙事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 也不是对生活琐事的单调重复, 而是要在平凡事件中挖掘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中发现问题。故事的叙述表现只是一个“桥梁”, 教师通过这个“桥梁”把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与自己的反思相结合, 旨在提升教学水平。通过讲故事展开对教育现象的思索, 可了解自身哪些教育理念有待纠正, 哪些教育行为有欠妥当, 哪些教育方式值得推进等。在反思的基础上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反思是叙事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没有经过思考, 故事只是一堆字词组成的文本。开展教育叙事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教育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反思。

参考文献

[1]陈列.叙事研究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17) :30

3.教育叙事 篇三

于是我板着脸说:“我不姓‘化’,我和你一样姓张,什么事?”她说:“帮帮我吧!今天我是值日生,同学们都走了,教室门上的锁子怎么我都锁不上,张老师,你能帮我吗?”我说:“走,看看去。”便和她来到了教室门前,锁子挂在门上开着,我用力把锁子捏了几下,试图锁上,但是,就是锁不上,我说你把铅笔和小刀拿来,在纸上削一些铅笔芯末,把它灌倒锁孔中,插上钥匙活动了几下,她照办了,锁子一下就轻松的锁上了,这下,她脸上露出笑容,背上书包高兴的回家去了。

星期一,化学课上,她像变了个人似的,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学习态度也十分端正,其他一些不爱学习化学的同学,在她的鼓吹下,也有变化,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课上,一些男生和大部分女生,用火柴点燃蜡烛,不少学生用了三、四根火柴还没有点燃,主要是怕烧着自己和点燃方法不正确,有的是不敢用力划火柴,有的是手握的太高,有的往里划……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实验,课题就是如何保证每次都能把火柴划着,学生结合物理的杠杆原理,通过讨论,实验课上,一些同学掌握要领,但是,一些学生划着火柴,他没有将火柴头向下倾斜,而是把火柴头向上,燃着的火柴有很快又灭了,我把这一问题布置下来,学期末学习了燃烧条件后再解决。

当我在上燃烧条件这节课时,我故意把燃着的火柴头向上,火柴熄灭了,张怡同学就早早举起手,我就让她回答:“火柴头竖直向上时,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所划燃的火柴就可能熄灭。”如今她已经是班上的学习中等生,还带动其她学生积极的学习化学。

后来,我发现用中考化学如何重要强压学生学习化学还不如讲述化学在生活中的妙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酸时,就讲了醋的妙用;在学习常见的盐时,讲述食盐的妙用,并且详细讲述咸菜的腌制方法,牙膏的妙用……这样把化学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化学使学生感觉学习化学用途很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张小红同志参与镇安县教研室杜长平同志申请的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贫困县与VSO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编号为:FFB108124)的子课题“提高贫困县初中生化教师实验教学技能的行动研究”(编号为:FFB108124-04)。

4.高中物理教育叙事 篇四

(一)我发现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还可以使物理课变得生动流畅,助推教师十分轻松地达成教学目标。

在讲授人教版新课标选修3-2《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时,适时渗透物理学家的奋斗成长史实,狠抓难得的教育契机,并穿插讲解有关法拉第的小故事: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整整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1820年丹麦学者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艰苦卓绝地探索。1821年9月法拉第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接着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他并未灰心气馁,不断反思总结琢磨改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一极具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使人类掌握了电磁运动相互转变以及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变的方法,成为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法拉第的座右铭:“像蜡烛那样为人照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法拉第倾其毕生探索科学真理,热爱人民,真诚质朴,作风严谨,他的思想品质深深地扎根在了学生的心里。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进而达到最终灵活较好掌握物理知识目的,可谓“一石二鸟”之良好效果。

高中物理教育叙事

(二)一节课的引入正是本节课的知识建构的开始,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释疑、渴求探索交流的情感,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这是从教学基本技能中提升的教学艺术。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就选择课堂引入这一环节进行尝试,也收集一些课堂实例,并整理为以下体会和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案例一:在《超重与失重》这节课的引入,我设计这样两个随堂小实验:(1)用一定宽度的纸带(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使之恰能承受重锤的重力),拴住一个重锤,让学生竖直提着并保持静止,并给学生一个问题:不借助其他器材,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挣断纸带?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再让学生亲自实验一下,就会看到,“迅速向上提升重锤或迅速下降时突然停止,纸带断了”,这个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体会到在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的过程中重锤对纸带的拉力超过自身重力,这就是超重现象,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展开理性的思考。(2)准备一台体重计(机械指针型的),请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分别呈现静止、下蹲、起立过程,另一位同学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有条件的可用摄像头将指针示数转化为视频,展示给全班同学)。先请同学预测再做实验,结果是静止时指针保持稳定、下蹲过程先减小再增大,起立过程先增大再减小。学生对示数变化的预测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教师可根据实验体验进行现象分析、过程分析、本质归纳(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应用拓展,这使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源于有意识的实践体验,充分挖掘直接经验和课堂生成的资源,体现物理教学以人为本,源于生活、走向社会。

案例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节课的引入时,设置以下三个小问题:(1)在很平静的水面上,船头垂直指向对岸具有一定速度的小船的运动轨迹?(2)将船的动力关闭,船头垂直指向对岸放在具有一定水流速度的河水中,小船的运动轨迹?(3)如果船头指向不变且有一定的速度,同时行驶在具有一定水流速度的河水中,小船会怎样运动呢?轨迹如何?前两个问题仅是铺垫,我让学生猜猜小船将如何过河,画出轨迹(我用小船的模型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学生非常踊跃,结果出乎我的预计,学生提供的方案各有说词,争执不下,主要分歧在船头的指向和

小船的轨迹。这是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我兴奋了,能从这里入手将这几种方案的是非讲座分析清楚,本节课的重、难点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独立性、矢量性就得到了突破。

5.高中语文教育叙事 篇五

姓名:张宝丹 高一语文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实话,教育的成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且百年才能树人,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工作效果。正因为如此,教师有时也会杀人于无形。一顿粗暴的训斥,一记响亮的耳光,一句嘲讽的话语,甚至一个蔑视的眼神,都会像一把利剑,将一颗透明的心击得粉碎。我亲爱的同行,请宽容一点吧!宽容的老师,才能培养宽容的学生,将来才会形成宽容的社会。如何做到宽容?

首先要容人

老师受学生尊敬惯了,容易养成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潜意识心态。社会进入了张扬个性的时代,五花八门的歌星大受青少年欢迎,就是因为他们的音乐迎合了孩子们的叛逆心理。教师如果没有一点容纳异己的量,老是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们那时候„„现在,唉!„„”成了口头禅,那你一定活得剑拔弩张。

一位学生边听课边喝水,老师勃然大怒,叫学生站起来。学生站起来说了句“老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没有规定上课不准喝水,而且口渴是突然发生的事,难道宁可渴死也要遵守纪律吗?”,然后坦然坐下。老师气极了,把学生叫到我这儿来。我一听,笑了。学生一看我的脸色,神情缓和下来。我说:“我今天要表扬你。”学生一愣,以为我是说反话。“我表扬三点,”我见自己的话收到了效果,再接再厉,“你处处以《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说明你的心里有一根绳子,明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另外,你能站起来回答老师,说明你很懂礼貌,这也印证了你对《规范》的遵守;其次,你很珍惜生命。”学生露出了羞赧的神色,连连说:“老师,我错了。”我反问:“你错哪儿了?”“我不该在课堂上喝水。”我说很好,下去想一想为什么课堂上不能喝水?并把这个观点阐述清楚,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交上的论文,把这件事分析得很透彻:我们的行为除了法律规章必须遵守外,还要符合道德规范,不能以《中学生行为规范》没有规定为理由钻空子。《规范》没有规定上课不准喝酒,你能喝吗?也没有规定不准把宠物带到学校,你能带吗?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毋须规定。

其次要容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们的心目中,老师总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久而久之,老师自己也犯了迷糊,以为自己就是真理,很难听进不同的意见。托尔斯泰老年时说自己一无所知,这不是谦虚,而是自知之明。端正心态,是察纳雅言的前提。一次早读,我走进教室,拿起学生的书,安排早读课的内容。翻到《过秦论》一文,列了我的三大罪状:

一、自命不凡,喜欢自吹自擂;

二、好为人师,患人之不己知;

三、教学经验寡陋,有误人子弟之嫌。

初看血往上涌,再看平静,再看坦然。即使学生说得不够客观,“我不一定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的话不是教训别人用的,更何况学生说的有一定道理。下课了,学生跑到办公室向我道歉,却发现我正在抄写她的话,并且贴在办公室显眼的位置上。以后,我经常用这三点来检视自己,自觉做人有所长进。

再次要容事

窗外飞来一只罕见的小鸟,教室群情哗然,一位学生一边喊“老师,我给你逮回来”,一边扑出教室。好端端的一节课泡汤了,逮鸟的学生付出了停课三天、警告处分的代价,因为老师气得发誓再也不进班上课了。

无独有偶。没过几天,老天阴沉了半天,终于飘起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如天女散花。这可是今冬的第一场雪!学生很惊喜,但他们学了一次乖,只是伸长脖子向外望,而不敢轻举妄动。我一看,《赤壁赋》也暂时失去了魅力,便大手一挥:“到教室外去看。”学生一阵欢呼,恨不得想把我举起来扔到空中。三五分钟,学生的新鲜感也就过去了,便自觉地回到教室,准备上课。我并不开讲,而引导学生围绕雪展开联想,几分钟后,拿出练笔本——写。这次作文出奇的好,学生不仅写出自己的欢乐,更多的学生写出了由雪而产生的联想。

爱生,是教师的天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深厚的爱生之情,促使教师愉快地去接近和理解学生,积极寻找与学生对话的机会;促使教师从生活起居到功课学习、思想成长,时时处处以诚挚的目光,关注着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给他们以及时的支持和鼓励;促使教师与学生推心置腹的交谈,运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领路人。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而学生对教师信任正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这是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虽然经过的日子是这样短暂,走过的路是这样的平凡,可我忠诚于教师这一职业,这就足以使我回首往事时不后悔。更何况在这宁静的生命里还渗透出一股悠久而坚定的信念

愿将青春许孺子,甘为世人做人梯。我将义无反顾的奔赴我的明天,在纯洁的校园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点燃烛光里的青春。

6.我的教育叙事故事 高中 篇六

背景:

李一帆(化名),男,高中一班学生,自上学期以来,上课有时爱走神,常常望着窗外发呆,但在课堂上从不和别人说悄悄话,从不影响周围同学听课。从来不记课后作业,经常打电话给同学家,询问课后作业。常常丢三落四,不是忘带书,就是忘带作业。因为自身缺点多,老师看不起他,同学们疏远他,致使他滋生自卑畏怯的心理,使他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低人一等,不敢和同学交朋友,同学们也不愿和他交朋友。回家也缺乏父母的教育,父母外出工作,日常开销靠年老爷爷奶奶支持。该生纪律松散、胆大,常闹事,对人傲慢无礼,不肯踏实努力做事,故成绩平平。但是他性格外向,尤其擅长体育活动,脑瓜聪明,而且自尊心极强,特要面子。另外,他对爷爷奶奶的感情较深,但在他们面前有时也要发脾气耍性。

描述故事过程:

1、从他的家庭情况来分析。他的父母因家庭经济差,在他很小时离家打工,自小缺乏父母爱,拉开了与同龄儿童的距离。使得他对父母亲很冷,毫无感情可言。平日里他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管、教育。他们总是过于宠爱、也放任甚至无力去管教他。于是他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到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稍有不如他意,他就肆意指责对方,小则辱骂,大则动手。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差不多每天都有投诉,故同学们不敢与他交朋友。

2、量才而用 建立威信。例如上体育课我发现他跑的很快,就对他说:“看来我们班的运动会有优秀运动员了。” 他吃惊地又有些得意的看着我并且说:“我长跑行,短跑也很快。”他笑着,他当时笑得很灿烂。于是我接着说到:“那我推荐你去参加我校的篮球队,力争为我们学校取得好成绩。”过了几天,我推荐了他参加校篮球队。同时我也对他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我告诉他:“老师同意先试一个月,第一,看看你是否能按时到校训练。第二,你在篮球队的行为是否影响大家。第三,你在训练中是否能刻苦,是否有坚强的毅力。如果你的表现很差,随时退出校篮球队。”他听了我的话马上答应,说“我同意,我一定努力做到。”结果,他每天早早的来到学校和其他学生一起坚持锻炼,在训练过程中遇到跌伤,他也能克服疼痛,坚持训练。他代表我校参加了篮球比赛中为我校争了光。借助这个机会,大力地表扬了他,让他成功的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另外,为了较好地约束他的行为,消除其一些不良的意念于萌芽状态。我有意让他当纪律组长,负责他那一排的纪律、卫生。在我的协作下,他的工作完成很出色,他的组一直比较规范。以此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同学的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

3、认知治疗。对于问题行为学生来说,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认为认知过程中孩子对当时情境的评价、对周围人的反应,以及在特定事件中做出的自我陈述,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必备资料。首先,说服教育是认知治疗的第一途径。转变孩子的道德意识,主要采取与其谈心的方式。我选择了孩子喜欢的方式。尽量不选择在办公室,这样孩子可以放松与我交流。每次谈心之前,我先确定谈话主题,设计一些问题,逐渐了说服学生,会适得其反。其次,问题训练是认知治疗的必由之路。心理学认为,孩子对于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倾向于用一种带有敌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做出解释。如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总是坚决的排斥和强烈的拒绝,认为自己没有错,或者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面子,证明自己行为的正确。这是错误归因引起的。因此,必须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考虑问题的所有可能性?我需要评价我是如何去做的?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训练孩子应用这些步骤解决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训练题目来自于孩子的生活实际。

反思:

在辅导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孩子,试着理解孩子的行为,信任他的行为,和孩子真实地交流;同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孩子进行对自己行为的独立思考;减少孩子对我的戒备心理,能够听我的话,这就为我的教育奠定的很好的基础,我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解开了一些心底的“结”;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不断鼓励自己、相信自己。

7.什么是好的教育叙事 篇七

这是一部让人心有所系、心有所念的书, 看似非学术性的品鉴, 恰恰是缘于它的教育叙事特征。在作者敞开的教育叙事的空间, 我们也得以进入其中, 心有所系;在作者沉浸于移步换景的沉吟与沉思时, 我们往往会似有摭拾, 心有所念。

教育是实践的, 教育的最高智慧是实践的智慧。在教育领域, 逻辑、理论、科学的进路固然重要, 但其功能和作用也十分有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景, 更多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实践的情感、智慧、经验、思想的表达与阐发, 积累与分享, 更多要依靠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的叙事和反思。叙事和反思之所及, 并没有规范的逻辑体系进行自我划界, 不同于我们通常所知的“学科”形态。但是, “一个并没有特定界限的领域仍然是一个领域” (伊哥坦语) 。这个领域是情境——体验的、生活——实践的, 其边缘地带往往是模糊的、迟疑的, 或者干脆有时就是敞开的。窦桂梅在这部书中呈现给我们的域外访问的“教育视界”, 就是这样的“没有特定界限”的领域——正如她在序言中说的:“‘视界’有多大, 世界就有多大。”

本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窦桂梅域外教育考察过程中写下的随笔性的文字。她在考察之后总是会很快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体现了作者优良的职业习惯和优秀的职业素养。她在序言中写道, 曾经带学生前往欧洲演出, 因为“忙于照顾学生”, “当时的一些见闻和感受, 也没有时间及时记录, 似乎没有留下什么, 现在提笔有些时过境迁了”。“时过境迁”的感受, 也从“反向”看出这部书生动地反映了教育叙事和反思的特征、要求:情境与故事, 不是外在的研究对象, 作者在情境中体验与反思, 作者是故事本身的参与者。

正是作者能够沉浸于她的“教育视界”, 才有了真实的感性“沉吟”与理性“沉思”。

这部书中, 作者绝不贸然地去抽象概括什么, 对场景与细节有着感人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敏感。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访问, 因为学生快要放学了, 但“我们”还在提问, “校长非常着急……再看她的脸, 红到了脖子根儿。但出于礼貌, 校长还是没有打断我们”。校长对孩子们的惜护之心跃然纸上。显然作者也深深感动了, 将“校长的脸红了”作为小节的标题。作者问一位进修中文的女孩在学校6年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女孩想了想, 没有做出回答, 但是这种无声的回答更让我们感到真实”。其中, 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教育情境的细节精微而可贵的教育理解。

作者域外教育访问的叙事中, 不时有她所任校长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接应, 有与国内教育教学的比较和思量。在具体情境的观察、体验中, 作者对许多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有了深一层的感悟和思考。《让好教师留在课堂上》一文, 是作者考察了英国教师的专业要求, 并与《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要》中教师专业要求相接应后的所感所悟。在这种相互映照中, 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教师这个职业中, 我们永远修炼!”这样的叙事过程中的理性“沉思”, 在文本中有深有浅, 有隐有显, 时时生发, 让人不禁凝神驻足。感知和考察国外学校安全意识及措施时, 对我国学校在这方面欠缺的忧思隐然可见。在考察日本教师负担时问出:“对比中日教师, 负担都重。只是, 我们疲于奔命所承担的那些, 有价值吗?”

本书几乎没有学术性的结论, 但常见给人启示的“格言式”的吉光片羽;没有逻辑链条串起的论证, 但常见让人跟着感悟、跟着感动的生动细节以及真诚、真实的赞叹、疑惑和感慨。“事”与“思”自然地连接在一起, 有不少近乎是“事”、“思”和“诗”的融合了。尤其是第三辑“乌克兰教育随笔”, 作者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字里行间都能触得!

这是一部优秀的教育叙事作品, 是一则教育工作者教育反思的范例。当作者都能在梅西百货采购时从打折里看到“道德教育元素”的时候, 我们看到什么是教育者的生活, 什么是教育者的教育生活。过一种教育生活, 是教师职业性的真正体现。叙事与反思, 是通往教育生活的一条需要教师自己踩踏的山径, 这条路总是有花草相伴、溪流相随, 总是在这里或那里给予我们新的景象, 就像作者在本书中给我们打开的“教育视界”一样。

8.文学叙事与教育想象 篇八

童年是我们记忆中最温存的部分,其间充盈着丰富生动的历史意象和教育故事,是挺立于作家文本之中的独立的生命个体和自足空间。它不仅具有每个人成长中共有的物质景观和精神映像,更拥有不同背景条件下不同家庭空间蕴藏的独特品质和文化性格。20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百年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过渡和变迁,中国现代文学也经历了文学话语的转换和人文精神的变革。“在现代性不断激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围绕着历史变革的主导线索构建而成的文学景观,可以说百年来一直占据着文坛的中心。”但与此同时,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也以对彼此的相互阐释为己任,实现着人文意义的互渗与同构,构成了另一种别具风采的文学景观,“它们以一种补充、协调的方式与主流文学一起共同丰富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

1.作家文本中的童年教育

现代文学文本中可资借鉴的教育思想资源随处可见,而鲁迅、胡适和丰子恺却是难以绕开的三个重要的考察源头。鲁迅以其“民族魂”的形象成为现代文学史和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巍巍丰碑,他以“幼者为本位”,让“幼者”“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儿童观,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首倡者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师承其导师杜威“哲学就是广义的教育学说”,思想域度很广,其论政治、人生与哲学的文字,都有着浓厚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平民主义教育意味;丰子恺是现代著名的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曾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写下了大量以儿童为对象的艺术教育读物,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儿童启蒙教育文本。三位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呈现了浓厚的现代性教育特征和超前性话语启蒙,他们均以其个人话语的独特性与深刻性,呈现了具有先驱意义的前瞻性文本,在独自开辟的艺术领域关注着儿童的发展。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遗产。他的作品中诸多的儿童形象,引导着我们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保姆长妈妈,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长妈妈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麻烦的礼节和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然而,她又有可爱的一面,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作品中所体味的人间之“爱”、所展露的“自由”天性和这一天性所得到的最初应和与强化,以及这两种最初的人生感受和生命意欲在人的整个生命世界中的深层奠基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鲁迅生命的亮色,构成了他成年后足以抵御外在与内在黑暗的生命底气。于是有人比喻此文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早年经验在相当程度上酝酿和规范了鲁迅的思想性格和文学创作。其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早年的生活和教育经历,它不仅是推动鲁迅进入创作过程的最早的心理动因,而且影响到鲁迅作品的题材、人物、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形成鲁迅作品独特的个性色彩。”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真切地叙述了母亲严格而深细的言传身教,母亲的教育在胡适一生中不绝如缕。“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要我学父亲做一个完全的人;“母亲是一个容忍善良、仁慈温和又很有刚气的人”,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是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心无芥蒂的宽容,为人处世的厚道,健康开明的心智,使得母亲成为整个家族中教育与智慧的支点,是现实世界理想层面的爱的符号的象征。文本中的母亲是“我”成长道路上的霍尔顿,是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绽放出启蒙者的教育光彩。

许多人在忆及自己的家庭教育时,唇齿间闪烁的经常是母亲的教诲。丰子恺的散文《竹影》却叙写了父亲的童年教育在其艺术人生中留下的深刻印记。艺术起源于游戏,月夜下几个少年描摹竹影的游戏体验,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变成了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堂,游戏中获得艺术教育的真正发现: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游戏教育源于对孩子的爱,父亲的教育影响,使“爱”成为丰子恺宗教式教育的核心关键词,他以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来欣赏儿女的稚态意趣,肯定孩子们毫无功利和原始审美的心理眼光,赞颂他们异想天开和新鲜旺盛的创造力。他遵循“幼儿本位”的教育立场,重视儿童率性而为、少有顾及的“趣味”,肯定了孩子们充满童真童趣的自然天性和游戏生活,“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他们为趣味而游戏,为趣味而废寝忘食”。他透过儿童本真的生活抵近了艺术的真味和佛家的境地。艺术、宗教和儿童三位一体,互通互融,构成丰子恺儿童教育丰富而独特的精神内涵。

文学就有这么一种魅力,她让曾经的教育鲜活着,直抵我们记忆中的教育深处,记录着教育的征程。文本中的保姆、母亲和父亲都具有良好教育形象的实指意义,作为一种爱的符号与善的象征而存在。三个孩子在获得敬佩、母爱以及友爱的过程中完成了个体自我的成长。作品中没有对儿童教育的明确论述,它只是以简单的文本叙事形式,呈现点点滴滴的爱的教育,言说着孩童的自我愿望和理想,每个大人都是自觉意义上的儿童生命的关怀者。作家以现实生活秩序为载体,使得作品在整体上充满着儿童的生命感觉,凝聚着作家自我的主体情感与价值判断。在这里,鲁迅主张以尊重儿童个性为基础,把儿童放在民族和未来的双支点上,因此是面对中国现实的真实的呼声,引导着儿童文学“重人生,重教育”的精神走向。当胡适、丰子恺等人为儿童教育观念构筑想象性图景之时,鲁迅则从“立人”与“新民”两个概念作为切入视角,对作为启蒙前瞻目标的童年教育进行了反思,并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胡、丰二者的乐观情绪。“胡适的选择是常态人生的记录,鲁迅则是非常态的。在鲁迅消失了的地方,胡适便凸现出他的意义。一个病态的民族,胡适的自由之梦,常常没有鲁迅式的绝望之音更具有广泛性。我以为要梳理中国‘被现代化历程中最富魅力的因子,鲁迅与胡适的互补性是重要的。或许,国民精神重塑的新途,他们是真正的奠基人。”

2.童年叙事中的教育想象

文本的启示力量是巨大的。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大量有关童年生活的教育叙事被直接地引进了作品,并融入了作家哲学与理性的思考,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深刻和厚重的文学品格。在《竹影》中,我们可以真切地触摸到现代教育的真正艺术,儿童、家庭、伙伴等现实因素的加入,促使作品爆发出崭新而更富深意的艺术能量;《我的母亲》中母亲倚赖自身的生活体验,为儿童输送深厚的思想和精神养分,与孩子共同创造家庭的和谐教育氛围;《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对鲁迅细枝末节的唠叨教育着实让人感叹而又感动。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家庭教育莫不如此,当孩子与大人之间竟然能够破除冲突、找到一种情感沟通形式的时候,那便是大人在孩童心目中获得的极大首肯和鼓舞,儿童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大人的代言人,自发地用情感去靠近成人群体,忘记现实成人的枯燥刻板和权力意志,从而对他们产生信任与好感,由此在大人面前赢得更为自由更为狂放的精神解放,并由此建立对世界、对人生的信心。当儿童在充满亲情的孩童世界里分享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和快乐的时候,大人们则以一种家庭教育者的姿态驻守于儿童教育的一个边界。他们已经开始考虑儿童的成长需要,自觉和不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启蒙的使命,逐渐从日常呵护者的生活立场转向启蒙者的教育立场,成为孩子人生幕后的隐在先知。

童年是人生的始基,是一切原初生命的聚合。丰子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话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孔子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容易又牢固,犹如人的第二天性。一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学到的?”老人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的母亲》中母亲对胡适的早期教育理念和做人原则影响了胡适一生,他为人宽容随和,“他不像鲁迅那样尖刻,徐志摩那样多情,郭沫若那样势利”。他反对封建礼教,提倡自由恋爱,男女平等,企图以教育、宣传、启蒙等温和的方式来改造社会,不愿做伤害个人感情的事。母亲强大的思想教育,使胡适成为一个大度、大气、大智的一代文化名人,儿童教育对他性格的养成起到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童年教育是根性教育,童年经验影响人的生命全程。童年教育的实质就是给儿童的成长和追求打下底子,《竹影》中的父亲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奠定了丰子恺艺术人生的底子,对他一生的艺术创作影响深远。钱理群说:“人在年轻时代有这样的精神垫了‘底,以后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曲折,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路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所以说到底,童年教育应是一种精神之学,童年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童年情结时常在许多哲学家、科学家、诗人、作家的作品中挥之不去,也是我们每个人难以磨灭的人之初的印记。因此,不论地域、不分时代,童年成了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学与教育是思想的重逢。文学是教育的故乡,自从人类有思想的那天起,文学就开始见证人类的一切活动。童年是人类生命的根,每个人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就接触过广泛的文学作品,如童谣、童话寓言故事、家教歌诀以及唐宋诗词等。文学与教育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文学滥觞于生活,而教育起源于经验。有生活就有经验,文学与教育是兼容的。教育在本质上离不开文学,教育往往凭借经典的文学作品来进行,同时文学知识的传播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文学与教育的联袂从此成为一种可能。无论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一直被公认为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媒介。首先,教育的意义不会自动呈现,它需要文学的想象和阐释。文学通过其文本,描绘了很多教育图景,提出了很多教育假设,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哲学,使教育在文学的实践形式和多元属性中,成为必不可少的经验实体。教育如果缺乏文学的滋养,难免会失之迂腐,因为教育很能凭借枯板的说教做出有灵气的学问来;文学如果丧失了以教育作为底色,缺乏教育的内涵,难免会失之浅薄,因为文学不可能忽略问题而做出盛大的艺术来。从这个层面来说,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教育家,他必定有一定的教育担当。于是我们发现,教育的天空里不仅有职业的教育者在潇洒行走,也有铁肩担道义的良知作家在自由飞翔。作家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在作品的言语表层和意味深层投射自我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判断,而文本中所呈现的教育情形就是作家教育思想表现的一种媒介形式,是作家在文学与教育问题之间所展现的颇有睿智向度的思考和对话。实际上,我们这里考察的三位作家笔下的教育形象,是作家教育观念、儿童体验和作家自觉意识等多种力量推动下的艺术化的物化结果。顺着这些教育形象,我们能够触及到更为具体的作家理想中的教育状态,以及作家对生命的教育关怀。一旦作家作品的现实关怀成分和理性评判因素,在新的疆域里呈现出它的教育价值,从而也就完成了文学的教育性主题和教育美学品质的构建。正是基于对中国教育的深刻洞察,使鲁迅、胡适、丰子恺的作品相对地跳脱于文学的感性与教育的理性,自觉的疏离“纯文学”与“纯教育”的藩篱,文学中自然衍生出灿然的教育思想火花,思考并指引着儿童的教育未来。此外,从一定意义上讲,现实的教育事件只有进入文学现实,这种教育及其所传递的文字才具有经受时间检验的毅力和耐力,这样的教育才能伴随着文学而使思想远行。因为“这些文字在儿童的一生中,究竟能够走多远?也许只有那些伴随儿童一生的生命旅程的文字,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大凡远行的文字,都是思想的嫁衣。与其说教给学生文字,不如说教给学生思想;与其说教给学生知识,不如说教给学生德性和智慧。文字的远行,其实是思想的远行”。

3.文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文学、教育与生命是一体的。文学与教育是人类精神事业的两大基石:教育在其底线上启蒙人,文学在其高雅度上引升人。文学与教育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文学历来被作为“诗教”,服务于人格培育和道德修炼。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如今,文学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普适性资源。在西方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原创性的、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思想源泉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汲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他们所要面对的现实。可见文学经典,已经渗透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来教育后代,比如莎士比亚、普希金、托尔斯泰、雨果等都是英国人、俄国人、法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家喻户晓;我们也应该通过中小学教育与其他手段,让屈原、陶渊明、杜甫、曹雪芹、鲁迅……这样的民族文化的精英的精神遗产代代相传。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对这些具有精神原创性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把他们的精神扎根在孩子的心上,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不管他将来做什么事情。”

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沃土被荒芜,唯有文学永远茂盛。一个时代的文学是一个时代的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是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变形走样的镜子。没有时代文学,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真相,将会在历史上留下空白。从文学发展史来看,没有历时性的当代文学,也就没有文学史,没有文学研究。而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讲,当代人不阅读文学作品,其精神生命就无法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就可能精神恍惚,无法决定行为方向,或者“生活在别处”。文学的功能就是创造梦想,它所创造的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和补充,是想象力的传奇,是许多种人生的叠加,它能为哪怕是贫乏的人生提供异常丰富的可能性。文学的审美价值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构成部分,没有它,人不可能成为完整的人。人类怎能离开文学?没有文学,真实的性情如何表达?过往的生命如何变得生动?刻骨的爱情如何才能重来?此外,文学还能软化人心,是最好的精神食粮。所有的文学作品在儿童心田都能播下人生的种子,譬如“善良”、“正直”、“机智”等,而儿童最可贵的精神便是真实、诚恳和智慧。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中国的社会与人生进行了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累积起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所蕴涵的人文关怀、民主自由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审美感性,是当代人“精神成人”的最好养料,在培养国人现代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现代作家的诸多作品中开始建立具有人类关怀的儿童教育观,而孩子眼中的父母长辈成为创建这一教育品格的有效中介。重新回到文本,长妈妈以她颇为独特的长辈形象唤醒我们较为成熟的教育记忆。她在儿时的鲁迅看来是迷信的、守旧的,但同时具有形象上的亲和力以及道德上的感召力。她虽然是保姆,但他与胡适的母亲、丰子恺的父亲一样,自觉承担儿童启蒙教育的任务。他们用自身的人格和灵魂注视着儿童的成长,并以互不相同的教导方式赢得孩子的爱戴和信任,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无穷的教益,成为儿童成长中的护卫使者。可见在儿童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儿童教育观的发现依赖于儿童自我眼中的发现,当父母从儿童的视野里脱颖而出获得其主体地位以后,作家笔下的作品总是要在儿童天地之外逐渐开拓父母这一更为广阔繁茂的领域,从而使得父母通过对小孩教育的交融碰撞拾掇起人生的美丽风景。有时,一个人,一件事,一种教导方式,都有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改变儿童的成长路径和人生哲学。每当大人于言传身教中作为道德完美者出现的时候,孩子眼中的惊异和欣喜是不言而喻的。作品中的大人角色,往往承载着作家基于生命、童年、人类理想等主题的终极观照。作家们对于儿童世界的不约而同的关注,表明他们对于儿童生命和成长的真诚捍卫,他们是在用一种逼近现实的感怀构筑温暖的人道主义童年关怀,他们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种潜入现实生活的氛围里,闪射出令人感动的爱的温暖以及真善美的教育光辉,并以儿童与成人的双重视野召唤共同的人文关怀,以此完成理想的价值观的构建。这说明,在现代文学作品的表现范畴里,家庭中的儿童教育所透射的文化含义是极其自然的,也是极其丰富的。从这一基点出发,每一位作家最终都成为创造他自己的先驱者。长妈妈是一个真正拥有幸福感的人,因为她能创造出神奇与乐趣,感染自己也感动周围的人;“我的母亲”是个极度宽容的母亲,快乐与悲伤起起落落,最终却总是能以达观与善良释放自己拯救他人;“竹影”的夜晚有一种奇特的力量,能够在游戏的创造中发现艺术的美与家庭的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灵念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教育范式。无论是快乐的鲁迅,听话的胡适,还是超脱的丰子恺,无不表达着人类内心深处对美德的召唤,对善良的企望,他们留下来的是永恒的教育信念和教育力量。透过文本,我们发现这些作家的思想已经走出了文学,融进作品的只是形而下的表象。面对作品,我们不只是一种言语的阅读与接受,也不只是审美的陶冶与感悟,而更是一种精神的哺育,我们只有站在文化的平台和精神的圣殿拜读文本,作家的这些语言文字才有生命,因为精神渗透其中,作品的生命才会闪烁光彩,也才能使我们感悟到文本中无穷的魅力,而精神是贯穿文本的灵魂。

4.结语

文学与教育,历来都是复杂的时代精神的产物。在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中,它们都共同担当了时代道义。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首先面对的是“国民教育的想象”,而以鲁迅“救救孩子”为发端的“呐喊”,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思想线索和源头。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鲁迅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也是缠绕鲁迅终生的问题。他批评旧中国的父母不注意家庭教育,他说:“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所以他反复强调,“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改革家庭”。如果儿童从小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了就会变成蠢才,国家和民族就会失去希望。我们在此探讨现代作家笔下的童年教育,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探视儿童的命运,考察儿童在一个成人主宰的世界里享受着怎样的童年快乐。在作家的这些自叙性文字中,个体的教育体验似乎都以一种无意识的形式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们对文学文本典型意义的理性认同。从这个层面上入手,作家作品中呈现的有关教育的普遍性意识与个人自叙文字之间产生的话语裂缝,还有待于我们通过对更多作家和作家所有作品的研究去做些较为合理地弥补。

世界变化越快,人们越需要接受启蒙。文学也好,教育也好,精神才是更核心的东西。鲁迅认为,“改造中国第一要著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首推文艺”。在传统、权力或物质遮蔽人的生命应有的尊严时,文学便成为国民精神的灯火。这就是为什么鲁迅是我们今天从事文学研究时不可抛弃的遗产,不是我们要学习鲁迅,而是我们跟鲁迅一样,听从了同一个召唤,是“救救孩子”的最切实的努力。在物质日益充裕而精神逐渐困乏的当代社会,儿童的生存空间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然而,在我国,童年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自然概念和社会事实,儿童所面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氛围,蕴含着很大的危机,如话语体制过于单一,自由表达的个性不被尊崇,传统教育于媒介教育(网络、电视和音像等)的放任自流中趋于退位和缺席等等,保卫童年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呼声。成长需要时间,需要等待。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和文化历史相互交织、融合和建构的过程。真正发现儿童的人却是卢梭,他认为,儿童的自然感性状态在人的整个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然而,“今天的儿童所受的教育规约太重,而自然兴趣却日渐萎缩。成人急于想告诉儿童生存的困境,用自以为知的人生经验给他们指引成长的路径,结果使儿童世界日益成人化。这样一来,儿童应有的生活不复存在,完全成了成人生活的预备。儿童常常是被当作未来的生产力看待,他们被当作潜在的商人、工人、技术人员或科学家等等,儿童成为标准化的成人过程中,他们的生命过程本身被忽略”。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发现,我们现代的儿童不是懂事懂得太晚了,而是懂事懂得太早了;他们幼年、童年和少年的心灵状态不是被破坏得太晚了,而是被破坏得太早了。他们过早地被置入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了的复杂的文化的社会,成人的社会,成年人的文化从他们出生那一天起就骚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只要一个儿童没有仅仅属于自己的世界,仅仅属于自己的心灵感知方式,他就没有任何抵御被成人文化过早异化的能力,他或者毫无分辨能力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导,造成创造力的过早枯萎和生命活力的过早消失,或者产生逆反心理,盲目地拒绝任何成年人的教导”。结果培养的是“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畸形人才。

“文学自有其言说、想象和创造的区域,这个区域尽管反复遭到挤压,承受怀疑,但文学家之令人尊敬就在于不懈地去维护它和拓展它。”长期以来,文学从未放弃对他者内心的关注,一直在关注着人的本性、本能与人的自身成长。相反,中国的教育有多大程度属于文学教育?在强调教育实用性背后吸收了多少文学的概念和话语?教育对他者内心关注的向度和扎实的行动在哪里?贡献了多少相关的杰出文本?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似乎一直以来还处于一个沉默的区域。而有关文学的人文性和实用性价值的无谓论争,依然制约着人们对文学教育基本属性的正确理解,这其实也是文学与教育问题的一个真正的分野。当前我们重申这一问题,目的在于重新审视和考辨这些理论视点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的价值和意义,而当下名目繁多的理论话语对文学与教育的现有秩序和关系梳理缺乏其解释力。因此,伴随着文学与教育这些悖谬性认识的依然存在,我们对文学与教育问题的深入理解也将由对它的必然克服而得以超越。

9.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教育叙事 篇九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局直小学 牛蕊

当我终于成为了了一名小学教师,而且还是一个让我引以自豪的班主任,工作起来,我才体会到,做一个班主任真不容易。班主任经常充当着各种角色,有时是良师,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有时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可以无所不谈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有时又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关心着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有时还是导航者,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航向。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因此我十分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要求学生有礼貌,见面时我先主动问好;要求学生不说谎话,自己首先做到表里如一;要求学生包书皮,开学时我首先拿出包好皮的书让学生过关;要求学生认真写字,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学生的作业每次我都会及时认真地批改……教师只有自己做得端,行得正,才能赢得学生的信服,学生才能做到“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

魏书生老师的讲座对我也很受启发,他对后进生的教育真是堪称经典,我想存在就是合理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之处,班主任就是要善于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去发现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发掘他们人性向上和善良的一面,激发他们

内在的潜质,从而使他们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级内班干部和值日生的分工一定要落实到人,尽最大可能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专长,让他们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体会责任,用实际的行动践行对班集体的热爱。比如组长每组我要选出数学、语文、英语三个组长,让他们各司其职。值日生每组每个人的分工在开学初都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明确,要是值日过程中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会直接找那里的负责人或值日组长。除此之外,我也会指定一些人负责专门的工作,如有的专门负责浇花,有的专门负责开关门,徐有的专门负责检查校服,有的专门负责检查红领巾……绝大多数同学都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所以我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机会。这样,班级就形成了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很多时候,大家都争着、抢着自觉地为班级做事,班主任的工作自然也轻松了很多。

在我的班级里,我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纪律面前,任何人都不会有特权。谁的作业写得不合格,都要及时补上。我有一个记帐的小本子,如果谁的哪项任务没有完成,就会被我记录到小本子上,任务合格之后名字才会被划掉。而且我会做到天天清、周周清,这样基本上就不会有在学习上欠账的同学了。这种记小账的方法真是杜绝了一些马虎、随意的现象。时间长了,学生们明白在我这里想马虎过关是很难的事情,也就自觉养成求真、务实的学习习惯了,很多学生也因此项制度练就了一手好字。

班主任要做到严爱相济,原则性的问题严格要求,而生活中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教师多站在学生角度,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更能

赢得学生的尊重。我们班的许可心,非常淘气,值日的时候不做好自己的工作,反倒去捣乱其他值日生的工作,还笑着说:“反正值不好日,大家都挨罚。”第二天值日生组长就把情况反馈给我了,在晨会上,我把情况向全班同学进行说明了,让同学们评价这种行为,名对同学们的评价,许可心脸红了,我看到他有点坐立难安,就说:“我相信许可心只是说说,在开玩笑,他的心里一定不是这么想的。对吧,许可心?”许可心听到连忙点头。我又说:“我相信咱们班的孩子都是善良的孩子,不会去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咱们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从那以后许可心值日再也没有捣乱。也组长的听话,能认真值日了。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要给他们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有内心深处的自我反省,这样的教育才会真正发挥效力,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准则。

10.教育随笔幼儿园教育叙事 篇十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个做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迫切,都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但是现在的父母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弊端,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孩子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从身边的每一个小事做起,要真正做到教育孩子无小事。

有一天,张艾萍小朋友眼含热泪来到幼儿园,我发现她的情绪不好,就跟她进行了交谈,原来她今天穿的衣服是姐姐以前穿过的,是旧的,不是妈妈专为她买的,她说旧衣服难看死了,小朋友会笑她的,这时,我对她进行了教育: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是很干净,衣服旧一点没关系,只要干净就行了,小朋友不会笑你的,接着我又问其他小朋友,张艾萍的衣服是否干净,大家都说干净,于是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通过这件事使我想到: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有挑吃挑穿的毛病,吃东西时只要有自己喜欢的,就吃个没完,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谦让,衣服挑新的穿,心中想的只是自己,所以我们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11.教育叙事:欣赏的力量 篇十一

开学第一天,原来的班主任就提醒我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班里有个叫谭小丹的学生,非常调皮难管。于是我特别谨慎也很细心的观察他,但相处一天下来,小家伙表现得规规矩矩,好像也很喜欢我,我暗自庆幸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但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头疼不已,因为他真的是名副其实的“难管”。他好“懒”,讨厌做语文作业,拖拉、潦草、“短斤缺两”、错误百出是经常的事情。更糟的是,他好“管”,总喜欢对人指手画脚,不是检举同学作业不认真,就是嘲笑同学作业错误多,而自己做错事情却死不认账,不知悔改。我批评他,他无所谓;我和颜悦色劝导他,他没反应。我把学校所学到的管理办法都用上了,还是无济于事,咋办?我一筹莫展,开始埋怨自己无能。

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我偶然在书上看到了一则故事——《林清玄与小偷》。这个故事讲的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做记者时报道了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次次得手。他在文章感叹地写到:“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他的这几句话竟然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脱胎换骨,成了几家羊肉馆的大老板了!连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赏的地方,连小偷也能在欣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人不能被欣赏,不能被引导呢?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对我们老师而言,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他们的缺点:调皮捣蛋,不守纪律等等,我们经常会对他们大声地训斥。可是我们却没有发现:他们的调皮捣蛋中充满着许多纯真、活泼、可爱……他们除了调皮捣蛋外还有很多优点……

其实,渴望被欣赏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抱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我开始尝试改用欣赏的眼光审视他、引导他、教育他。我发现他虽然好“懒”、好“管”,但是,他在课上回答问题或考试时却是常胜将军。于是我首先允许他自愿做作业,可以全做,也可以选做,还可以不做,然后赋予他管教的权力,让他批改和辅导学生作业,最后由我检查他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的情况,据此替代他的作业成绩和评定他的学习成绩。在我的欣赏下,他的缺点变成了他的优点,“检举别人”变成了“帮助别人”,并且他还体会到了以身作则和“下水作”的必要性和根本性。他开始主动又认真地做起了作业,成绩进步很大,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他了。这让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欣赏可以使学生的缺点变成优点,欣赏更可以使学生的优点变得更优!欣赏也是一种力量!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工作中使用欣赏的教育方法。我先尝试着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每个人写出你熟悉的班里的几个同学的优点,并且每人的优点不少于50个字。”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作业”。我看到,凡是被读到的学生都低着头,笑得美滋滋的,教室里特别的安静。我也发现,班里的学生在发生着静悄悄的变化,同学们的关系更融洽了,相互之间更有礼貌了,值日卫生更主动了,教室的布置更整洁了……接着,每个月末,我让学生在原来所写优点的基础上再挖掘同学们的新优点,同样在班里公布出来;最后,我还开展了“看看谁的优点最多”和“谁的进步最大”的活动。结果,群情活跃,人人都为能被人欣赏而努力着,进步着。实践的成功让我更加相信欣赏的力量。我也学会了欣赏。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提倡素质教育,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教学的重点,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欣赏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来自他人和自我的欣赏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正确的欣赏有助于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成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这是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

欣赏的教育方法的核心是“爱”,使被教育者在学习中得到赏识,积累成功。学生之间能力存在差异,作为老师要特别爱护差生,要善于发现,及时抓住,分析引导,给予肯定评价与热情鼓励,使一个小小的进步逐渐扩大发展,让这些星星之火,燃烧燎原之势。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这些后进生来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而对老师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成功,教师能力的转化也在成功的过程中实现了。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当他人感受到你在欣赏他时,他会很容易被打动,使他更具价值感,更具成功感。“成功”可以作为一种“自我奖励”来强化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逐渐步入“成功——自励一自信”的良性循环。

实践证明,欣赏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可以起到点石成金或锦上添花的效果。让我们在教育中学会欣赏,多一些欣赏吧!

12.教育叙事让教学反思更精彩 篇十二

例如, 笔者在教授《包公审驴》一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以下反思:由于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 笔者在朗读和表演这一环节上只进行了一次反馈, 但学生的兴致极高。下课时, 还有几个学生围上来问我能不能表演课本剧, 我随口说了一句“第四节课再表演吧”, 就赶着去和听课老师们交流, 想听听他们对我这堂课的评价。第四节课上课时, 我发现教室里气氛异常, 同学们都憋着嘴似笑非笑。一声起立后, 我环顾站着的同学们, 像往常一样用眼睛和同学们交流这节课的准备情况。突然, 我发现学生王逸舟满脸是灰, 和流浪儿三毛的形象一样, 我的心“咯噔”一下, 这小家伙又闯什么祸了。我又仔细看他, 发现他两眉之间有蓝色的月牙, 才恍然大悟, 这是准备表演课本剧呢, 我心里有种暖意。学生坐下以后, 我对王逸舟说:“准备好了就开始演吧!”话音刚落, 讲台上就冲上来十多个男生, 把饮水机的小桌往上一搬, 板凳一放, 桌上还放了个“惊堂木”。接着, 王逸舟把三根长短不一的木头条放在粉笔盒里, 把粉笔盒摆在小桌上。王逸舟往板凳上一坐, 四个男生马上手拿竹棍、拖把棍分列两边。看着这些临时道具, 看着有模有样的“衙门”, 我的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暖流。

表演开始了, 演王五的刘子嘉牵着“驴”上场了, 王五边走边摸“驴”背, 告诉大家这头养家糊口的“驴”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当小偷牵着瘦“驴”上场时, 教室里笑声一片, 因为扮演瘦“驴”的孩子与王五牵的“驴”真是一胖一瘦, 脸色也是一白一黑, 衣服颜色也是一亮一暗, 果然形成了鲜明对比, 看来学生们很下功夫, 在选角色上都很细心。当王五无奈地告状到“衙门”时, 两边的“衙役”齐喊“威武——”包公就开始审案了……由于学生们准备仓促, 下课又没有多少时间排练, 这次表演的缺点当然很多, 如包公说话的语气不够威严, 旁观者呆立不动, 演员在语言表述上太呆板, 没有创新等。学生们表演结束后, 笔者先夸奖了他们, 接着表扬了优秀的“演员”, 然后和“演员”、“观众”一起总结这次表演的得失, 鼓励学生以后表演得更加出色。学生们非常高兴, 人人都产生了表演课本剧的愿望。笔者马上向孩子们承诺, 等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后, 你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听了我的话教室里一片欢呼。经过这次事件, 笔者下定决心要多给学生这样表现自我的机会, 给他们自信,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张扬个性、展现风采。

教学实践中发生的事情有很多, 记录什么样的事, 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记录的事情可以是典型的, 也可以是普通的。如, 围绕课前预习的方法, 笔者的课后反思是:“温故而知新”, 预习同样也能知新。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在上新课前, 笔者总要求学生做好“读、标、圈、查”的预习工作。“读”就是反复读课文, 不少于五遍;“标”就是标出自然段;“圈”就是在文中圈出识字条上的生字;“查”就是通过查字典给识字条上的生字组词, 每个生字至少要组三个词。经过长期的训练, 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经过充分的预习, 学生就能基本读准、读通课文, 教师再进行课堂教学就容易得多了。

13.体育教育叙事 篇十三

擂鼓镇小学:喻春平

这节是三年级的体育课,课前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饮料瓶,里面装上沙子。本来我是想: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再配给一个实心球,组织学生做“快快跳起来”的游戏(即瓶与瓶之间间隔一米左右距离,每组从排头开始依次从瓶子上跳过,然后把实心球交给第二个同学,从而锻炼学生连续跳跃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可当我把实心球交到第一组的时候,就听见队伍中有同学说:“可以打保龄球了!”我一想:咦,对呀,瓶子与球的组合有不少的玩法,何不让学生自己去创编呢?我把想法一说,队伍立即沸腾起来。各组在经过一阵讨论之后,就开始布置游戏场地了。他们有的在玩“打保龄球”(把所有的瓶子放在一起,滚动实心球去撞瓶子);有的在玩“穿过小树林”(瓶子每相隔一米绕过饮料瓶)有的在玩“快快跳起来”

14.教育叙事案例 篇十四

热爱学生,不仅要爱好学生,更要爱有缺点、有问题的学生。正因其差,问题多,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

我们班的王同学,因为天生反应慢,好动,性子懒散,再加上父母文化很低,事事袒护他,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也很差。到了三年级成绩就更低了。他很贪玩,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几天,他就会积起一大堆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不管,不配合。

面对王同学及家长的态度,我有时也真是气极了,不想再管他,由着他去吧。但静下心来想想也挺可怜他的,自己天资不聪明家长又不明事理。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先做家长的工作。开始去的时候,我只报喜不报忧,拉拉家常,聊聊家长的不容易,孩子的健康情况等降低了家长对我的抵触心理。慢慢的,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表示惋惜,“凯旋,很聪明的,昨天那个数学题他回答得那么到位。在与家长搞好关系,树立家长的信心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他的辅导力度。通过做工作,家长有了很大转变。王同学在我们双方的帮助下,果然进步了,作业基本上能按时完成了。找到了自信,学习有了上进心了。

坏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要改变也不是几天就见效的。因此,王同学后来也多次出现反复,但是因为我有了家长的支持、配合,他有了家长的监督,同学们都热情地帮助他,我也时时提醒他,他的情况也有了较大的好转了。终于在下学期,王同学基本改掉了三年来不完成作业的习惯。

评析:

理论: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的心愿。教师的鼓励、鞭策孩子,大大推动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有感: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去雕琢。孩子千差万别、各不相同。那时,教师就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他们,忌怒忌燥,否则将会事与愿违。

培养学生绿色生活行为习惯研究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对一个孩子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背景分析

实施素质教育,文明行为的教育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目前,在校的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

二、研究目标

针对孩子的特点,我认为以下文明行为习惯是学生应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几点;

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体贴父母;礼貌待客,上下汽车、公交车时要按顺序、不拥挤,主动让座;不追逐打闹,要做有益的游戏;爱护课桌凳,不乱刻乱画。

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热心帮助别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希望通过研究和实践,使少年儿童通过真实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通过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能力,最后形成并表现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同时希望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从而更好的推进学校文明习为习惯活动的开展。

三、行动策略。

对小学生深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在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小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研究制定了如下行动策略:

1、场景设置

学生下课喜欢到走廊或操场疯打,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娱乐方式。所以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者向良好的方向引导非常重要。如果每个班级有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籍,有学生喜欢的棋类玩具。我想,在走廊上疯打的学生就会减少。如果有教师教给正确的看课外书的方法和各种棋类的玩法,我想,学生的性格也不会慢慢向文静方向发展。一举两得的方法,既减少了课间事故的发生率,又加强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2、文化陶冶。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这个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为配合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我们应十分重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方面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德育小故事丛书,让学生读《孔融让梨》,《三顾茅庐》等小故事,既拓展了知识视野,又很好的上了一节德育课,利于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增加学校的人文色彩

3、学科渗透

教育专家说:“无论从时间、空间、重要性上看,学科德育都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 小学思品、语文课,重点让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并以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形式,使他们进入角色体验,实现情感升华,同时也提高了自主能力。利用数学课严谨循序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挖掘常识学科科学客观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心环保的积极态度。针对体育课克服困难、注重合作的教学要求,教育学生敢于向自我挑战,不断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我们还补充了相关的校本课程内容。力争使学生明确习惯培养的内容,理解文明行为的概念,并且能够实实在在地去做。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方面加大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4、行为实践

我们认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范围内,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促进文明行为的内化。①社会实践:学校强调养成教育向社区延伸,并组建假日小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学生在双休日走向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②校内实践:执勤学生在晨会课、广播操、课外活动等时间,进行检查。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确立了自主意识,自觉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更短的时间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5、制度约束

学校构建日常管理工作小组、学校值勤队员和班级监督员三支队伍参与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检查、监督与反馈的组织网络。日常管理工作小组对涉及养成教育的晨会、早读、午间自习、列队入校、护送路队、安全护导、楼层巡视、卫生等工作进行日常检查。班级规范和卫生监督员的检查结果要于当天报告给班主任,以便班主任每天进行及时反馈。各

班级路队、卫生、规范检查结果,学校每周通过小号角广播台、下发通报、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公布。从而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有效开展,而不是昙花一现,只是嘴皮子上的功夫。

四、理论依据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十分重视礼貌。古语有云:“诚于中而形于外”。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美好心灵,高尚道德表现,从点滴做起,文明礼貌,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粗暴无礼的人,没有人会喜欢他,没有任何她交际。只有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赢得大家的微笑。在生活中,良好的道德与文明的礼貌,就像一面明镜,只有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是真正“大写的人”,所以从小强调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时代所需,是教育所求。

上一篇:中学班委工作总结下一篇:企业办公室试用期个人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