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精选14篇)
1.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 篇一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生产实习大纲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生产实习大纲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模具、机械设计与制造教研室编写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实习大纲
一、目的及意义
生产实习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是毕业前为适应就业而进行的一次实训演练。
(一)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深化和扩大已学知识。
(二)深入工厂(公司),向广大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使学生适应社会,面向市场。
(三)熟悉和掌握生产中的技术,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
(四)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生产实际中的技术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实践,加强学生纪律观念,提高学生自觉遵守工作纪律能力,遵守各项设备的操作规程。
(六)了解工厂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及重大的技术革新。
(七)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创业的理念,调整就业心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提高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分析机械产品的结构和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
1.了解机械产品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能。
2.阅读并研究有关产品装配图,深入了解其中一个典型部件的构造和用途,分析装配技术要求,了解其装配工艺性。
3.了解该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并注意装配线的组织形式。
4.研究保证装配技术要求的措施和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装配工艺装备。
5.研究零件加工精度对部件装配的影响以及对总装工作的影响。
(二)分析典型机械零件的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根据所实习工厂的情况,选择二至三个典型零件作为主要实习对象,进行深入实习,并且选择其他类型的零件作一般了解。
1.阅读并研究主要实习零件的图样,了解其结构和用途、技术要求,从而了解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与技术要求制定的合理性。
2.熟悉主要实习零件的毛坯制造方法、余量的大小,以及毛坯的技术要求。
3.深入分析上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观察各工序的加工方法,画出主要工序的草图,分析基准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
4.了解工序间的余量,以及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了解现场切削用量的选用情况并与手册中的推荐值进行对比、分析。
5.调查车间工时定额的计算方法,实测几道工序的工时与计算或查表所得的结果对比,确定折合系数。
6.分析现场几个典型夹具及辅具的结构,弄清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法,机床的性能特点和典型机构、有关尺寸的调整方法,刀具的结构特点和几何参数。
7.了解零件主要技术要求的检验方法和所使用的量具,分析影响检验精度的因素。
8.观察零件的加工质量,找出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和保证加工精度的措施,以及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途径。
(三)了解零件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及其作用,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及设备,热处理对零件精度的影响及减少热处理变形的方法。
(四)了解工艺管理的主要内容
1.了解工艺发展规划、技术改造规划的编制。
2.了解工厂制订与组织贯彻的工艺标准和工艺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类有关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工艺责任和权限。
3.了解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工艺方案、工艺路线的设计和工艺规程编制。
4.了解工艺定额的编制,包括产品原材料和工艺材料的技术定额、工时技术定额等
5.了解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及生产验证,通用工艺装备标准的制定。
6.了解加工机械加工车间及装配车间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情况。
(五)现代制造技术的实习
1.了解计算机化的设计手段,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2.了解成型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超高速切削及新一代制造装备的发展。
3.数字化企业使用的各类设计软件及办公自动化软件。
4.了解柔性制造系统组成的柔性搬运系统、柔性加工设备、辅助设备、检测设备及其他周边设备。
5.了解企业的自动化加工、自动化物流和自动化信息流。
三、生产实习注意事项
(一)学生必须提供可靠有效的通讯联系方法,如有变更应及时通知指导老师并在系办备案。
(二)校外生产实习的学生应充分注意自身安全,服从实践单位的安排管理与指导。
四、生产实习的检查
校外生产实习由学院领导、指导教师成立领导小组,学生在实习开始应在实习大纲的基础上,制订出个人的工作计划,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执行,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负有指导、督促、检查、评定等责任。
五、实习总结报告要求
(一)“生产实习总结报告”是学生生产性顶岗实习的总结性材料,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总结个人对生产性顶岗实习工作的认识、态度和表现;
2.重点是按实训内容中的要求,进行详细的专业技术总结;
3.总结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结合实训内容讲清楚
一、两个内容;
4.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知识作深入的思考和提炼,字数在3000字以上。
(二)实习报告的写作要求:
1.广泛搜集资料,占有大量的详实的材料是生产性顶岗实践报告写作的基础。
2.用各种图表反映问题,切忌空话和议论,讲问题应实事求是,提建议应具体明确,谈体会应中肯独到。
3.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文字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流畅。
六、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一)生产性顶岗实习考核的依据
生产性顶岗实践考习的依据是 “生产性顶岗实习日志及周记”和“生产性顶岗实习总结报告”等材料。材料的要求如下:
1.“生产性顶岗实习日志及周记”是学生对个人生产性顶岗实习的原始记录,要求及时如实地填写。
2.生产性顶岗实习总结报告”是学生生产性顶岗实习的总结性材料。
(二)生产性顶岗实习考核成绩的评定
1.“生产性顶岗实习日志及周记”和“生产性顶岗实习总结”的成绩由专业指导老师依据学生实习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对照生产性顶岗实习总结报告编写的要求进行评定;
2.现场教学成绩评定由指导老师根据考核情况确定;
3.生产性顶岗实习总成绩由指导老师确定,实习周数、实习鉴定、实习日志和周记、实习报告成绩以及现场教学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为5:2:1:1:1。
(三)学生生产性顶岗实习的成绩
总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登记。(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四)学生生产性顶岗实习的纪律
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生产性顶岗实践任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生产性顶岗实践成绩不及格,不能如期毕业。
1.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生产性顶岗实践,或生产性顶岗实践时间达不到教学计划要求者;
2.经面试后被企业录取,无正当理由不到岗实习者;
3.擅离岗位造成生产性顶岗实习时间达不到教学计划要求者;
4.不按时提交生产性顶岗实践报告、生产性顶岗实践日志周记和和实习鉴定者;
5.生产性顶岗实习期间有违法乱纪受到法纪处罚者;
6.不遵守劳动纪律或安全规定造成严重责任事故者。
八、其它
(一)实习单位落实
1.选择实习单位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选择与本专业紧密联系的对口企事业单位实践;
(2)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实践;
(二)对指导老师的要求
1.尽量选择“双师”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指导经验,以及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2.指导老师在实习期间对学生应严格要求,全面关心,耐心指导。具体做到:
(1)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安全生产、自我防范、职业前途和理想、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学习、技能、生活、礼仪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
(3)和学生、实习单位保持经常的联系,及时了解和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解决。要按时与实习单位交流情况,以取得其帮助和支持。要定时向系汇报实习进展情况,重大问题要立即报告。要定时向实习学生通报和传达学院的相关信息和具体要求。
(三)上交“实习日记及周记”、“实习总结报告”的时间
学生必须按照大纲要求,认真填写“实习日记及周记”、“实习总结报告”,并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上交。
撰写人: 黄棉2011年9 月 1 日
教研室主任(审核): 黄棉2011年 9 月1日
系(部)主任(批准):马光锋2011年 9 月1日
2.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 篇二
生产实习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工厂的生产任务等都跟效益挂钩,再加上高校扩招造成学生人数骤增,企业难以承受;对于教学单位,花费了大量的实习经费却实习效果甚微[1]。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使得生产实习发挥真正作用,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 生产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建设
生产实习基地是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主要场所,务必要做好生产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建设问题。
首先,生产实习基地要对口。学生自身所在学校必然在化工的某一领域或某些领域有自己的强项和特色,如我们学校的化工原理和精细化工专业在广东省内享有盛誉,在选择实习单位时,会与相关单位进行联系,利用学校的名气,老师的关系,同校已毕业同学的介绍,就比较容易找到接收单位。
其次,对有意接收单位进行“公关”。对于有意向接收生产实习毕业生的单位,要主动出击,直接找单位主管领导进行洽谈。在洽谈中,要注意多站在实习单位的立场考虑问题。
第三,在工厂生产实习过程中,要首先教育学生懂礼貌,对各个工段的工人师傅要虚心求教,不要把自己当作一名大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做小学生,同工人师傅保持融洽和谐关系。
2 生产实习各项目的实施问题
生产实习一般由实习动员、工厂实习、撰写报告等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一定要衔接好,这就要求实习带队教师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能多花一些心思,安排好各项实习任务的衔接,考虑实习如何能让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多学到知识,能更有效果。具体做法是,在确定好实习单位后,邀请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到学校来做报告和参观,然后我们就安排学生去查阅实习单位的相关资料,做生产实习预习报告[2]。接下来就是工厂实习阶段,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完善的现场实习记录。灵活安排时间,确保学生有充分时间对实习内容加深掌握和主动联系书本知识。工厂实习结束后,为学生整理实习资料,撰写实习报告阶段。
3 生产实习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差,创新思维不强。工厂生产实习脱离了书本的范围,与实践紧密结合,为锻炼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合和机会。改变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精心设计实习教学过程,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习教学全过程,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习教学实践中,将实习教学过程变成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潜移默化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3,4]。
3.1 生产实习内容的改革
我们首先对生产实习内容进行改革,要求学生在掌握本岗位所承担的任务、原理、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对本岗位采用的化学、化工方法进行评价和讨论[5],学生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其他新的疑问进行自查自解,或同实习小组人员交流、向指导老师或工厂师傅请教。另外,指导教师也应有意识的主动布置一些项目,让学生通过实习来完成,将实习内容与本专业学生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相联系[6]。
3.2 改革生产实习考核方式
改革以往的生产实习考核方式,将实习成绩分为四部分,其中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师傅现场考核各占20%,答辩式考试占40%。答辩式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组成4人答辩组,每个学生既参加答辩接受考核,又当评委,和指导教师一起对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考核,按统一制定的评分标准给其他同学相互打分,他们的分数和教师的分数各占一半,记为每个学生答辩式考试的成绩。
3.3 营造创新氛围
指导教师应在生产实习教学活动中努力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举办各种活动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锻炼能力。把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中,实施素质教育。
4 结语
通过我们在生产实习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进行的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实习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近几年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有相当部分进入了实习过的工厂企业。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收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综上所述,生产实习如能得到每一位指导教师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悉心指导,学生便会如鱼得水,充分释放他们的内在潜力,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为将来走上社会,充满信心地迎接竞争和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笔者针对目前学生生产实习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论述了如何利用生产实习这一宝贵的教学环节,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期待为教学同行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产实习,创新,素质教育,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向夕品.成人高教工科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5.4:61-62.
[2]范丹红,杨坤道.日本高校体验性实习法教学改革及启示.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2005,2(1):13-15.
[3]郑新发.谈谈“实习作业"与“研究性学习”.福建教育,2005,5:52-53.
[4]景丽洁,翦英红,王丽敏.改革生产实习教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化工高等教育,2004,2:46-48.
[5]徐祥征.关于重构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教育与职业,2004,(27):12.
3.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 篇三
关键词:车工工艺与车工生产 实习课程 一体化教学
车工工艺与车工生产实习是重要的两门车工专业课程。以前这两门课程是分开教学,先理论后实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专业课只讲理论,实训课只讲实训,而且,通常专业课理论知识点讲完后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实训。这样理论课内容学生都会遗忘,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训,实训不能验证理论课的知识点,不能形成理论—实训—理论的反馈知识链体系。三年前,学校开始将这两门课程糅合起来进行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和实习穿插进行。经过几年的一体化教学,我们认识到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在此,笔者发表个人见解,希望对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有所帮助。
一、一体化教学出现的问题
1.“一体化”概念不清
许多教师把一体化教学简单地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理论不理论、实践不实践,知识残缺、支离破碎,两者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一体化教学流于形式。所以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是将工艺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集于一体,或以课题形式将专业工艺课融入实习课实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理论与实习课人为划分时间段的做法,采用在实习教室边授理论边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或是在几节理论课后即让学生进入实训,实现理论课与实习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在师资队伍上,授课教师均是具备理论课、实习课教师资格和相关职业技能,既能完成理论课又能完成实习课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
2.教师培训滞后
现在,所有的职业技术学校几乎都有不少“双师型”教师,但实际上有多少是名副其实的呢?对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3.教材滞后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几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可是不论哪家出版社都没有一体化教材,都是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分开编写。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在一体化教学中应更多地着眼于专业技能的培养,淡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强调用理论来指导实际操作,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来消化和巩固理论知识。我们的思想要由重“教”轻“学”,向“教”“学”并重转变;由重“理论”轻“实践”,向提供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转变;教师由“单一的传授型”向“行为引导的技能型”转变;教师由书本的复制者向成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者转变。
二、正确选用训练课题,循序渐进
教师在选择课题内容和题型上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从简单的阶台轴,到圆锥面、曲面、球面、螺纹蜗杆等;既有外圆,又有内孔,以及阶台配合、螺纹配合等。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都要根据课题图样要求确定加工工艺,从工艺上保证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加工的合格率。同时应注意,由于学生在实习中对每个课题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技术掌握的程度也有差异,所以,学生的实习进度也会有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那些基础差、反应慢的学生要多关心,耐心指导,反复训练,坚持做到过关一个课题,再训练新的课题,使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往前跑,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不掉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才能得到充分调动,使一体化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三、模拟产品生产加工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在经过基本功和典型课题训练之后,其独立操作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主要表现在能根据图样要求比较正确地编制加工工艺和选用刀具,操作加工技术、测量技术能熟练掌握,课题工件加工的合格率达到98%以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应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一是结合课题教学按产品生产加工要求模拟训练,限定加工时间,实行不合格报废制度,并对因加工不合格造成的材料额外损失,由学生本人按材料价格的一定比例赔偿;二是结合企业质量管理标准,给学生讲解产品质量要求;三是由学校出面同一些生产企业联系,为他们加工一些零配件。因为,这些产品的图样、材料都是由厂方提供的,这些零件的加工,不仅在实习中没有做过,而且尺寸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要赔偿材料费。当把这些产品的图样和要求交给学生时,他们会真正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技术工人在生产中所肩负的责任。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采用一体化教学是有助于改善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定能够消除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厌学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4.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 篇四
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年夏季学期
学分:4学分学时:64学时(4周)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1503)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生产实习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使学生接触工人、了解工厂、热爱专业、扩大视野、提供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实习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对工厂的了解和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交谈,对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加深认识,培养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为更好的适应从学生到工作者做好准备。
2、通过观察和分析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学习本专业的生产实践知识,对化工生产加深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理论联系实际,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所看到的实际生产技术,使理论知识得以充实、印证、巩固、深化,体会书本知识的必要性,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4、得到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二、生产实习的内容
1、了解工厂生产经营发展情况、远景规划及技术进步重大措施步骤。
2、学习和掌握实习岗位《岗位操作法》。
3、了解实习工厂和车间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及成本核算概况。
4、了解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及控制方法,测试仪表。
5、了解主要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及保温防腐措施。
6、了解工厂水、电、气的供应利用情况。
7、了解工厂、车间“三废”处理及利用情况。
8、了解生产中间原料消耗及产物量的简易估算方法,收集生产现场的数据,作必要的物料、能量核算,对生产状况作一定探讨,对所发现的生产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9、了解化工生产中的检测知识、质量保证体系、生产的组织方式、技术管理方法。
三、生产实习的方式
1、在实习基地集中实习。
2、教师作必要的讲解分析,并深入实习现场指导。
3、聘请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专题讲座。
4、学生分为若干实习小组,在不同的实习岗位(工段)轮岗实习;在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岗位的实际操作,并作实习记录。
四、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1、遵守《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实习守则》。
2、服从工厂管理人员的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及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3、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注意安全,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4、掌握1-2个化工生产工段的主要工艺流程、生产原理、工艺组织原则及控制方法。
6、掌握1-2个主要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操作条件。
7、按实习计划的要求和规定认真完成实习任务,记好实习笔记,并按规定写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3000字以上。
五、生产实习成绩的评定
1、实习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5.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 篇五
一、实习目的1.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的业务内容及信息处理的特点;
2.加强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 ;
3.掌握一定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的内容、方法;
4.深入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现状和需求,了解我们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
5.深入了解信息系统设计及开发方法的实际应用,掌握软件工具及其应用情况;
6.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情况,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结构及组成等基本网络知识;
7.重点掌握一些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前沿。
二、实习方式
在实习前,信息管理系负责对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动员。生产实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
1、集中实习:由信息管理系组织实习分组,委派指导教师带领实习生在事先联系好的实习单位,学生服从分配,积极主动的到所派遣单位进行实习,到单位后应服从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安排,认真开展实习活动并作好实习笔记。
2、分散实习:以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为主,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学生在所联系单位开始实习分散。对实习单位的选择,应选择规模相对较大、管理规范、有成型信息系统、信息化水平较高、管理及业务资料齐全的企业。分散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实习指导人(单位上具有一定职称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和实习项目的特点制定实习计划,在实习期间,实习生应与指导教师经常保持联系,并按照计划在单位实习指导人的帮助下完成实习内容。在分散实习生较集中的城市,信管系可以委派教师进行检查和指导。实习结束后,应认真整理和完成有关实习成果,并接受实习答辩。
学生在实习期间要认真写好实习笔记,根据实习内容,用文字、图表等简明地进行记述;对企业参观、专题报告、现场教学、技术调查及实习中的收获与体会等亦应及时写入实习笔记中,为写实习报告积累素材。
三、实习单位
企业、组织、具体企业组织隶属部门或科室,电子硬件市场,电脑(软件)公司。
四、实习内容
1.实地深入企业调研企业实际的业务管理流程;
2.请企业信息中心领导介绍本单位计算机应用情况及今后的发展规划;
3.参观企业局域网,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硬、软件组成及结构;
4.请有关专家结合所参观的局域网,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知识;
5.请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讲授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及经验;
6.请有关业务科室的工程技术人员,讲授如何用计算机处理本科室业务及软件应用情况;
7.实地去硬件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各种硬件的价格、性能等。
8.当前信息系统状况和发展方向的调研。
五、实习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指导书》 信管系 主编
六、实习时间及安排
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专业的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实习所在学期其它课程及教学环节结束后开始,在第六学期末进行,时间为6周(具体日期参考教学日历)。
具体安排如下:
1.两周集中实习;
2.集中实习之后分散实习;
3.第七学期开学第一周答辩及验收。
七、实习报告的撰写与规范
(一)、实习报告的要求
实习结束后学生按照生产实习大纲的要求内容,对生产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产生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反映学生实习的深度和质量,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报告的要求如下:
1、实习报告要求围绕实习目标为核心,以实习项目及内容为素材,即要有实际内容,又要有归纳总结,分析提高。
2、报告的实际内容,要包括对实习单位的介绍、业务的说明,实习单位的信息系统的组成、软、硬件环境、信息处理过程、处理方法等的详细说明,并就现状分析其优、缺点或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报告要有自己的感想、体会、看法、建议。
4、报告结构要合理、内容丰富、文字流畅、用计算机输出(输出格式附后)。
5、报告篇幅不少于一万字。
(二)设计报告标准格式
A.前置部分
1、封皮略
2、封二略
3、摘要(二字居中)
1).中文摘要 不宜超过250字(包括空格)。字号:四号
2).关键词
一个字。
4、目录(如下图)企业概述 ··········································1
1.1 企业发展简史······································2
1.2 企业产值与利润关系····························8
·
·
结论·················································60
致谢·················································61
参考文献 ···········································62
B、正文部分
选择B5纸;字号:4号字,字体:宋体、楷体、仿宋均可以。每行32-33个字,字间距:标准;每页27-28行。每章另起一页
1、标准条文的排列格式
“章”、“条”的编号应左起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再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则在编号之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再写具体内容。并列叙述条文的编号a.,b.,c.,......均应左起空两个字的位置再书写,在编号的圆点之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再书写具体内容。“关键词”三字顶格,排在摘要的左下方;3—5个字关键词之间空
2、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分章排序(如
第二章的第一张表,标为:表2-1)。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居中)。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号、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表题和表号之间空一个字,如:表2-1 滚筒采煤机切屑厚度推荐值。表的上、下边线用黑粗线,左右不用边线,敞开。如果表在一页打不下,需要续表时,上一页表的下边线用细线,下一页表的上边线用细线。
表号写:续表2-1。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表内同一栏中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添入具体数字或文字。
3、图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分章排序)置于图下(居中)。图题和图号之间空一个字,如:图3-1 切屑厚度与截割阻力的关系曲线:必要时,应将图上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 文中的图,在排版时造成一个图打成两页的情况,可适当将该图的字号减小一号(特别是框图)。
4、公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按通篇顺序编排,如(1)、(2)....),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如:A+B=C······································(21)
较长的公式,另行居中编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等符号处转行。上下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可以按顺序编码制组织,也可以按“著者--出版年”组织。
1.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要按论文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2. “著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表中各篇文献首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它文种五部分,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著者,文名,出版社,出版年之间空一个字的位置。
3. 参考文献表字号:五号。
八、实习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集中及外出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出勤、纪律表现进行监督考核,对实习笔记进行不定期检查。分散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对学生联系情况进行考核,具体出勤及表现由实习单位及实习指导人负责考核,并填写考核表和评语表。
学生返校后,指导教师组成答辩小组,依据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实习出勤表、学生集中实习期间表现、分散实习中学生联系情况和指导情况、指导人评语表及实习答辩情况,确定实习成绩。
生产实习应进行严格的考核并评定成绩。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是生产实习成果的质量、生产实习的态度和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细则如下:
1、实习成绩评定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实习报告;
②实习笔记;
③分散实习阶段实习指导人评语;
④实习出勤表(集中实习);
⑤实习出勤表(分散实习);
⑥实习期间表现;
⑦实习答辩情况。
2、学生实习成绩按下列标准进行评定:
①评为“优”的条件:
a、实习报告内容完整,叙述准确,有创新性内容;
b、实习表现突出,无违纪;
c、实习笔记完整、记录清楚真实;
d、答辩问题回答正确,有独到见解。
②评为“良”的条件:
a、实习笔记完整、记录清楚真实;
b、实习报告内容完整,叙述准确;
c、实习表现良好,无违纪;
d、答辩问题回答正确。
③评为“中”的条件:
a、实习笔记完整、记录清楚;
b、实习报告内容基本完整,叙述无明显错误;
c、实习表现良好,无违纪;
d、答辩问题回答基本正确,无明显错误。
④评为“及格”的条件:
a、实习笔记基本完整、记录基本清楚;
b、实习报告内容基本完整,叙述无重大错误;
c、实习表现一般,但无严重违纪;
d、答辩问题回答基本正确,无重大错误。
⑤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不及格”:
a、实习笔记不完整,缺少三分之一以上的实习笔记或者无实习报告,分散实习单位考勤表、指导人评语表、。
b、实习过程中有严重违纪,如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
c、实习笔记或实习报告被答辩小组认定弄虚作假,抄袭他人实习成果。d、答辩问题回答错误较多,或存在重大错误。
e、缺勤时间累计达到三天。
f、实习期间拒不服从管理。
g、考核总评成绩低于60分。
⑦扣分标准:
a、实习笔记不完整,缺少三分之一以上的实习笔记或者无实习报告。b、实习过程中有严重违纪,如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
c、实习笔记或实习报告被答辩小组认定弄虚作假,抄袭他人实习成果。d、答辩问题回答错误较多,或存在重大错误。
e、缺勤时间累计达到三天。
f、实习期间拒不服从管理。
g、考核总评成绩低于60分。
6.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 篇六
总112学时,其中:理论36课时,上机76课时
学分: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Pro/E塑料制品造型设计》等。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
教材及参考书:
1、《塑料模具设计及制造》,刘朝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ISBN? 7-04-014676-2。
2、《塑料模具图册》,阎亚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Pro/E塑料模具设计从入门到精通》,李刚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7月,ISBN? 978-7-5006-7852-64、《精通Pro/E模具设计篇》,凯德设计/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8月,ISBN? 978-7-5006-7729-1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核相结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塑料制品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高质量的模具设计、先进的模具制造设备、合理的加工工艺、优质的模具材料和现代化的成形设备等都是成形优质塑件的重要条件。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这门课程里,学生将通过5幅(类型)塑料模具的设计案例,系统学习塑料的注射成形工艺、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Pro/E的塑料模具设计方法,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基础。
该课程的理论部分应使用投影教学,在课堂上向学生直观地演示各种模具的立体模型、动画及实物的工作过程演示录相等,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的设计操作部分在计算室进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动手操作。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各种塑料的各项性能,以及注射成型工艺;
2、掌握各种类型塑料模具基本结构;
3、熟练掌握常用几种类型模具的Pro/E设计方法;
4、能正确选择标准件进行塑料模具结构设计。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塑料成形基础(理论6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常用塑料的性能及用途,各种成型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2、掌握塑料成型的基础知识,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的选择;
3、了解塑料在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常用塑料成型工艺方法;
4、实现掌握塑料成形的基础知识;
5、熟悉塑料模具及塑料成形设备的种类及特点;
6、掌握注射模及注射机的结构及分类;
7、实现对常见塑料模具及塑料成形设备的基本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塑料的工艺性能;
2、塑料成形工艺;
3、塑件结构设计;
4、注射模的结构及分类;
5、注射机的结构及分类。【教学内容】
1.1塑料概论(理论)
1.2 塑料工艺性能(理论)1.3常用塑料(理论)
1.4塑料注射成形工艺(理论)1.5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理论)
(二)塑料端盖的分模(案例一:理论6课时 上机8课时)【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各种分型面的设计原则及简单分型面的设计方法;
2、熟悉浇注系统各种流道及浇口的类型和尺寸确定;
3、掌握简单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
4、掌握在Pro/E上的基本分模操作步骤。【教学重点难点】
1、分型面的创建方法;
2、浇注系统的设计;
3、简单塑件的分模方法。【教学内容】
2.1新建一个模具制造模型并进入模具模块(上机)2.2建立模具模型(上机)2.2.1引入参照模型 2.2.2定义坯料
2.3设置收缩率(上机)2.4塑件结构检测
2.4.1脱模斜度(理论)
2.4.2鼠标上盖脱模斜度检测(上机)2.4.3塑件壁厚检测(理论)
2.4.4鼠标上盖壁厚检测(上机)2.5创建模具分型曲面
2.5.1分型面的概念和设计(理论)
2.5.2创建鼠标上盖模具的分型面(上机)2.6在模仁中创建浇注系统(上机)
2.6.1普通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理论)2.6.2注流道和分流道设计(理论)2.6.3浇口设计(理论)
2.6.4浇注系统的平衡(理论)
2.6.5冷料穴和拉料杆设计(理论)2.6.6模具排气槽设计(理论)
2.6.7在模仁中创建鼠标上盖的创建主流道(上机)2.6.8在模仁中创建鼠标上盖的创建分流道(上机)2.6.9在模仁中创建鼠标上盖的创建浇口(上机)
2.7构建模具元件的体积块(上机)2.8抽取模具元件(上机)2.9生成浇注件(上机)2.10定义模具开启(上机)
(三)两板模模具设计(案例二:理论6课时,上机18课时)【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单分型面注射模各组成机构的功能;
2、掌握一模多腔单分型面注射模的总体结构和设计方法;
3、掌握采“阴影曲面”创建分型面的方法;
4、掌握一模多腔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
5、掌握使用EMX6.0加载模架与标准件设计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分型面的创建方法;
2、浇注系统的设计;
3、使用EMX6.0加载模架与标准件设计方法。【教学内容】
3.1产品的型腔数目和分布确定(理论)3.1.1型腔数目和分布
3.1.2产品模具的型腔数目和分布分析 3.2产品模具的浇注系统设计(理论)3.2.1流动比的校核
3.2.2产品模具的流动比校核
3.3产品一模多腔参照模型布局(上机)3.4产品一模多腔收缩率的设定(上机)3.5成形零部件结构设计(理论)
3.6成形零部件刚度和强度校核(理论)3.7注射模标准模架(理论)
3.8定义产品的坯料工件(上机)
3.9采用“阴影曲面”创建产品的分型面(上机)3.10创建产品一模多腔模具的浇注系统(上机)
3.11生成成形零部件、浇注件、定义模具开启(上机)3.12塑料成型分析(上机)
3.13模架与标准件设计(上机)3.13.1新建EMX模具项目 3.13.2加载标准模架
3.13.3加载定位环、浇口套、螺钉等模具标准件
3.13.4加载推出机构标准件,创建产品推出机构的推杆 3.13.5加载水嘴、开设冷却水道
(四)塑料壳的模具设计(案例三:理论6课时,上机16课时)【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不规则形状塑件参照模型的布局方法及模型间尺寸确定;
2、掌握带孔参照模型的分型面创建方法(裙边法);
3、掌握先分割、抽取模具组件,后设计浇注系统、铸模的设计方法;
4、掌握在模仁上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法;
5、掌握滑块的设计方法;
6、掌握自动创建模架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滑块的设计方法;
2、在模仁上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法;
3、自动创建模架的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
4.1塑料壳参照模型的布局(上机)
4.2设定塑料壳收缩和创建工件(上机)
4.3创建正面带孔的塑料壳模具分型面(上机)
4.3.1 使用“创建自动分型线”工具创建影像曲
4.3.2使用“裙边曲面”工具创建塑料壳小孔处分型面
4.3.3使用“填充”方法创建其余处分型面
4.4生成成形零部件、浇注件、定义模具开启(上机)
4.5不规则形状塑件塑料壳模具的浇注系统设计(上机)
4.6模仁上的冷却水道设计(上机)
4.7模架与标准件设计(上机)
6.1侧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实例分析(理论)
6.8侧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类型
6.8.1斜导柱侧抽芯注射模结构组成及工作过程
6.9斜导柱侧抽芯机构设计与计算(理论)
6.9.1抽芯距与抽芯力的计算
6.9.2侧滑块的设计
6.10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应用形式(理论)
6.10.1斜导柱安装在定模、侧滑块安装在动模
6.10.2斜导柱安装在动定模、侧滑块安装在定模
6.10.3斜导柱与侧滑块同时安装在定模
6.10.4斜导柱与侧滑块同时安装在动模
6.10.5斜导柱的内侧抽芯
(五)纸杯座的模具设计(案例四:理论6课时,上机18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双分型面注射模各组成机构的功能;
2、掌握双分型面注射模的总体结构和设计方法;
3、了解双分型面注射模的设计方法;
4、实现双分型面注射模知识的掌握。
【教学重点难点】
1、双分型面注射模浇注系统;
2、双分型面注射模典型结构;
【教学内容】
5.1双分型面注射模概述(理论)
5.1.1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特点
5.1.2双分型面注射模工作过程
5.2双分型面注射模浇注系统(理论)
5.2.1点浇口浇注系统
5.2.2潜伏浇口
5.2.3浇注系统的推出机构
5.3双分型面注射模典型结构(理论)
5.3.1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分类
5.3.2常见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
5.4塑料环的模具设计过程(上机)
(六)手机后壳的模具设计(案例五:理论6课时,上机16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三板模中不规则分型面的模具设计方法;
2、掌握各种三板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3、了解其他类型的三板模;
4、实现对三板模运动原理的掌握。
【教学重点难点】
1、三板模结构组成及工作过程;
2、三板模设计与计算;
3、三板模应用形式。
【教学内容】
6.1双分型面注射模概述(理论)
6.1.1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特点
6.1.2双分型面注射模工作过程
6.2双分型面注射模浇注系统(理论)
6.2.1点浇口浇注系统
6.2.2潜伏浇口
6.2.3浇注系统的推出机构
6.3双分型面注射模典型结构(理论)
6.3.1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分类
6.3.2常见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
6.4塑料环的模具设计过程(上机)
7.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 篇七
“微电子工艺”“微电子系列实验”“生产实习”是微电子课程群中教学内容相近,教学形式不同的3门专业课程,我校对其进行了整合教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编写了涵盖这3种形式教学内容的教材,设计了教学方案,并进行了初步实施及评价。
1 微电子工艺课程分析
1.1 原课程安排
“微电子工艺”是当前高校电子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硅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微电子产品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而“微电子系列实验”和“生产实习”是与“微电子工艺”课程内容关联性很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微电子系列实验”是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硅芯片关键工艺的实验、检测技术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生产实习”则是通过组织学生到现代化企业参观学习,在工艺线上直接参与生产实践[5],使之了解微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行业发展动态,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本质上,这3门课程是教学形式不同,但教学内容相近的一个课程模块。在当前的教学大纲中,这3门课程都是独立开设的,通常在大三上学期分别开出40学时的工艺课、20学时的系列实验和4周的生产实习。因此,“微电子工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的较为松散,总学时数也偏多。
1.2 教学现状分析
“微电子工艺”具有涉及知识面宽,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若只采取课堂教学,对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课程涉及的技术性内容繁杂,知识点多且分散,全面理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大。在为2009级学生开出本课程之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工艺课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一问题,在58张答卷中只有1人选择“能全部理解”,约60%的学生选择“大部分理解”(如图1所示)。
在对微电子课程群中其他相关,如“微电子器件原理”“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主讲教师进行的调研中,普遍认为若将各自独立开设的“微电子工艺”“微电子系列实验”和“生产实习”作为一个课程模块进行整合教学,穿插授课,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2 课程整合研究
2.1 课程整合
首先在培养计划上将“微电子工艺”“微电子系列实验”和“生产实习”整合为课堂/实验/实习一个微电子工艺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为:培养熟知国内外先进微电子关键工艺,并具有一定工艺设计、分析,以及解决实际工艺问题能力的人才。
通过对原课程内容分析,将微电子工艺课程模块中3部分内容都进行了优化(如图2所示)。该课程模块由一个课程组在大三上学期连续穿插教学,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因此,可以在不压缩教学内容、不降低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将授课学时数定为:讲课40学时/实验16学时/生产实习3周,与原课时数相比有了较大缩减。
课程组在原微电子工艺课程讲义基础上,结合微电子工艺学发展现状,编写了涵盖3种教学形式、内容的教材:《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该教材已于2010年9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基于此教材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2.2 教学模式的整合
课程组设计了微电子工艺课程模块的整合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的、双向的信息传播过程。
课堂教学采取讲课为主,自学讨论为辅的形式,课后穿插参观微电子生产线等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教材各单元、章节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设置问答等少量的“教”“学”互动形式。其他内容采取: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自学,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习效率。为避免出现只有部分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现象,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课堂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参观微电子生产工艺线,让他们在实际生产情景中理解课堂讲授的相关内容。
课堂教学之后进入实验和晶体管制作实践教学阶段。实验项目是针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测试,以及有关芯片性能测量设置的实验,因此将其穿插在晶体管芯片制作过程中进行。
3 整合教学的初步实施及评价
受原教学计划限制,在2011年秋季学期末,主要开出了整合后的微电子工艺课程模块课堂教学部分,其他内容在2012年春季学期初开出。
3.1 对教材的评价
采用新编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进行了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新编教材和课件的满意度较高(如图4所示)。
另外,从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统计结果来看,尽管该教材是受众面很小的专业课教材,但自2010年9月出版至今,已售出4 000余册,被国内数十家高校选作微电子工艺或集成电路工艺基础等课程的教材使用。由此可以说该教材得到了同行的普遍认可。
3.2 课堂教学方法及评价
在以整合教学模式进行的“微电子工艺”课堂教学实践中,每次课的前几分钟都进行了提问,以便督促学生在课后复习,并引出本次课教学内容;课堂上讲授了基本单项工艺的原理、模型、物理基础,以及基本方法等重要内容;而对于大量工艺技术与设备等内容,先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自学后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发言都作为平时成绩进行记录。在课堂教学期间,组织学生参观了哈工大微电子平面工艺线,以利于他们对基本工艺方法与设备等内容的理解。
从课程结束后所作的问卷调查可知,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与实际所采用的授课方式大体一致(如图5所示)。学生对本课程的评教结果为“A+”。而且,微电子课程群后续课程主讲教师也反映:这届学生的微电子工艺基础知识较扎实。
3.3 实践教学及评价
微电子工艺的实验和实习是在我校微电子实验室进行的。首先开设了“高纯水制备”“微电子清洗”两个讲座;然后学生自制了晶体管,进行了工艺实验;最后,组织学生参观了哈尔滨晶体管有限公司的器件生产工艺线。
在图2中,把晶体管制作划分为了6个关键工序。因此,学生自制晶体管也分为6个组,要求每个组负责一个关键工序:确定工艺条件、进行工艺操作、解决出现的问题、记录工艺现象、条件、参数等。这样尽管学生人数较多(全系64人),也能保证每名学生都参与到自制晶体管和相关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来。另外,鼓励学生在完成自己组工作之外参与其他组的工作。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综合能力。
从学生递交的总结报告来看,这次微电子工艺实践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们普遍认为: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会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对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有较大帮助。
4 结束语
我校对“微电子工艺”“微电子系列实验”和“生产实习”这3门教学形式不同,内容相近课程进行的教学整合研究表明: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整合为一个专业课程模块,建立统一的课程体系,编写涵盖理论与实践2方面内容的教材,由一个课程组进行连续穿插授课,这种整合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又减少了授课学时数。
摘要: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角度出发,针对“微电子工艺”课程的教学模式、内容、教材等提出了将课堂/实验/实习3种不同教学形式作为一个课程模块,穿插进行,理论与实践彼此相互促进的整合教学模式,编写了教材,进行了初步实施及评价,获得了学生和微电子课程群其他课程主讲教师的肯定,评教结果为“A+”。
关键词:微电子工艺,整合教学,生产实习
参考文献
[1]张瑞,姚凌江,吴向文.运用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77-81
[2]汪凌.整合教学法:为了学生素质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0):3-7.
[3]张园.整合教学法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1.10(下):58-59.
[4]桂峰,孙静亚,梁娟.“环境监测”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整合初步研究[J].科教文汇,2010,12(下):54,65.
[5]王蔚,田丽,王喜莲,刘晓为.校内实验室开设微电子生产实习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2):71-72.
8.地质生产实习大纲 篇八
生 产 实习教 学 大 纲 与 计 划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矿山地质方向)
生产实习是在教学实习与见习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教学,是地质专业学生形成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的实践检验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过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1了解该矿床(区)的区域地质、矿床(区)的地质特征。
1.2掌握和学会取样与矿石质量管理,堪探工程的编录和上图,岩石、矿石、矿物的观察和描述,地质构造的观察、测量和记录。
1.3学会并掌握坑道、钻孔、采场编录的内容和方法
1.4学会并掌握储量计算的方法;学习堪探线剖面图、水平断面图、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等基础图件的编制及应用。
1.5掌握矿石贫化与损失的计算方法,学习矿石贫化、损失的管理。
1.6学习各采矿单元——采场(块段)、中段(台阶)、坑口(露天采场)结束的鉴定和验收。
1.7掌握不同堪查阶段的探矿工程布置原则;学习对现代勘查方法的信息采集、处理、成果解释和应用;学习观察矿床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学习研究矿床形成条件及找矿标志,学习分析矿床的成因,学习研究找矿方向。
1.8初步掌握编写矿点或矿床(区)的地质报告或专题报告(如储量计算报告或闭坑报告等)。
1.9学习收集资料:资料的整理、分析及综合研究,资料的使用等。
二、实习内容
2.1矿区及矿床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重点:矿床地质;难点:矿床成因、标志、找矿方向。
2.1.1了解矿区地质概况
2.1.1.1由新到老按矿区所划分的地层单位自上而下的发育情况,出露的最新地层和最老地层
2.1.1.2岩浆活动的期次,岩石类型及分布特征,与成矿的关系
2.1.1.3变质作用发生的时期以及与成矿的关系
2.1.1.4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发育的总体情况,主要地质构造及其对矿床的控制
2.1.2了解矿床地质特征
2.1.2.1富矿地层、岩性特征
2.1.2.2.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和品位的变化特征
2.1.2.3矿石类型、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的矿物成分、矿石的化学成分
2.1.2.4围岩蚀变,最有找矿意义的蚀变类型
2.1.2.5成矿期(阶段)的划分和成矿的生成顺序
2.2学会并掌握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技能
2.2.1岩石、矿石、矿物的观察内容与描述的方法
重点:常见岩石、矿石、矿物的观察与描述方法和内容
2.2.2地质构造的观察、测量的内容与记录方法
重点:岩层、节理与断层的观察、测量和记录方法和内容。
2.2.3生产矿山取样与矿石质量管理
重点:化学取样的方法。
2.2.4勘探工程和采场编录
重点:坑道、钻孔、采场编录内容和方法。
2.2.5开采中贫化损失的界定、计算方法
重点:贫化损失的计算方法。
2.2.6储量计算所需图件的编制,储量计算的常用方法及技术要求
重点:储量计算的常用方法及技术要求。
2.2.7堪探线剖面图、水平断面图、纵投影图等的编制方法和技术要求 重点:各种图件编制的具体方法
2.2.8各采矿单元结束鉴定和验收的内容与方法
重点:采矿单元结束鉴定和验收的具体方法
2.2.9初步学习编写报告
2.2.10找矿勘探设计
重点:生产勘探设计、找矿勘探设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三、实习纪律
为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遵守以下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
1、遵守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
2、认真履行学校和厂(矿)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禁违章操作,违章工作,坚决防止设备事故、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3、服从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安排;
4、尊敬老师、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
5、不得缺席、迟到和早退;
6、实习期间不准无故请事假,病假必须有医生证明。
四、实习考核
实习成绩的考核将从如下几个方面综合给出:
1、根据实习报告和实习能力;
2、实习日记;
3、实习纪律和实习态度;
4、安全生产(即实习安全)等方面综合考核;
5、实习成绩将按百分制记分。
五、实习地点与组织
1、实习地点及学生分配名单见学生实习安排表。
2、实习指导教师由实习单位具体安排
六、实习时间
1、实习时间共6周。
2、具体安排见学院的时间安排表。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8月23日
附录:
×××矿床实习报告编写提纲(供参考)
第一章绪言
一、实习的目的、任务
二、工作区的位置及交通
三、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
四、前人工作情况及研究程度
第二章矿区地质
一、地层
(一)概述
矿区地层的发育情况,出露的最新地层,最老地层。
(二)分述
由新到老按矿区所划分的地层单位自上而下进行叙述,还要注明上覆地层、下伏地层,逐层描述其岩性、化石、厚度、接触关系及组段的总厚度,对某些地层及界线的划分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可附素描图或照片来说明某些地层方面的特征。
二、岩浆活动
岩浆期次,岩石类型及分布特征,与成矿的关系。
三、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发生的时期以及与成矿的关系。
四、构造
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发育的总体情况。
(一)褶皱
矿区褶皱的发育情况发及对矿床的控制作用特征,褶皱被断裂的破坏情况,附必要的图件加以说明。
(二)断裂
矿区内断裂的发育情况,并分组进行描述断裂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交截关系,附必要的素描图或照片加以说明。
(三)分析矿区内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成矿期构造对矿床形成的控制,以及对矿
床的破坏等。
第三章 矿床地质
一、概述富矿地层、岩性特征。
二、矿石类型
三、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和品位的变化特征。
四、矿石的矿物成分,分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进行叙述。
五、矿石的结构构造
六、矿石的化学成分。包括矿石的主要有用组分、伴生的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
七、围岩蚀变。包括蚀变矿物的种类,成矿与哪些类型的蚀变关系密切,最有找矿意义的蚀变类型有哪些。
八、划分成矿期(阶段)并确定成矿的生成顺序
根据你的文献资料及实际资料,提出你对该矿床成矿期(阶段)划分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矿物的生成顺序。
九、探讨矿床成因
根据你收集的资料,提出你对该矿床成因的意见和看法。
十、对实习中进行原始地质编录的地段进行成矿预测,并提出你对进一步找矿的意见和建议。
结束语
一、通过实习在思想和业务学习等方面取得的收获。
二、对实习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方法和建议。
云锡职业技术学院
9.生产实习大纲造价10 篇九
生产实习大纲
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六周的实习,深入实际工作现场,接受一定的实践训练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了解建筑企业造价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方法和技能,把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1.了解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貌和一般过程;
2.了解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基本工作内容,着重了解工程项目“三控、两管”的过程和内容;
3.了解所实习工程项目的工程概况,运用施工技术方法、质保措施、管理措施等。
4.了解实际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
三、实习要求
1.学生在本学期第14~19周(12月1日至2014年1月11日)由实习老师带领,或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方式,前往实习单位进行为期六周的生产实习。
2.学生在实习单位应服从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的安排和管理,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切实注意实习安全,防止一切事故发生。
3.学生在实习单位应严格保守机密,对查阅的凭证、报表、图纸等经济技术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及外漏。
4.学生应全面完成实习的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完成实习的调查任务,并撰写完成实习报告。
5.实习期间如实做好实习周记,实习结束和实习报告一并交指导老师检查披阅。
四、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
(一)实习周记内容要求
实习周记是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务必每天如实工整的记录,返校后交指导老师检查并作为考核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实习周记(共六篇)的主要内容包括:
1.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观察学习的结果以及收集的资料、图表数据等。
2.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得到的经验教训。
3.记录参加的各种工作例会、交底会议、总结会议等内容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4.实习指导老师现场讲授的专业知识。
(二)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
实习报告是学生整个实习期间的工作总结和全面汇报,是实习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它反映了学生实习的内容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实习报告也能反映学生归纳、整理、分析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全面的分析和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数据,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认真撰写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要求不少于1500字。
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参与建设的工程的工程概况和背景资料。
2.实习期间的工作安排和工作内容。
3.实习期间参与完成的工作成果。
4.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5.总结的经验教训,对本次实习工作的感悟和提出的一些改进意见等。
城建学院工程造价系
10.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 篇十
1 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和方法
在我院园林专业“园林专业实习”教学大纲的编写过程中,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编写原则和方法。教学大纲的编写与制订一定要按照因材施教、学为所用的教育原则, 从学院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因此, 在编写制订教学大纲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 教学大纲既不能提出无法实现的高标准, 也不能为基础较差的学生降低要求。所以, 教学大纲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实用”为本, 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应以“适度”为准。
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既要牢固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园林专业理论, 又要掌握必要的园林专业实践技能, 以胜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和工程养护等第一线园林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岗位。根据以上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 学生毕业时, 应当具备四个“一”, 即“一张图”:能够进行一定规模的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 并形成系列图纸———规划设计能力;“一双手”:能够把规划设计方案化为现实——园林苗木生产、管理以及园林施工能力;“一张嘴”:能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用于设计、施工、生产、管理过程之中, 并依据基本理论将设计方案与用户进行沟通———基本理论知识和社会交往技能;“一颗心”:有较好的生理、心理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精神。
在教学大纲中, 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所以, 根据以上特点, 教学大纲应该将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 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2 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
据用人单位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技能差, 适应岗位时间长, 不能一专多能;自我学习能力差, 不能迅速掌握新技术、新理念;缺乏团队意识和创业精神;追求创新的意识淡薄, 思维不够敏锐。毕业生调查结果也显示:学校课程设置广而全, 样样只能学点皮毛;教师专业经验不够, 教学内容与行业最新动态联系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缺乏学习的原动力;实践教学组织不合理, 整合不够, 与职业实际脱节。
面对如此现状, 我们必须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与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 在强调课程本位的同时, 更加重视能力本位,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园林专业实习课的开设, 作为我系园林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初次尝试, 一定要在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仔细斟酌, 争取对毕业生能力的培养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和促进。
“园林专业实习”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与配置、常用园林艺术手法的欣赏、园林工程施工手法的应用观察;园林植物的繁殖育苗技术、移植、修剪、养护技术;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招投标、预算编制、施工及施工管理等。
“园林专业实习”课程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 按专业必备技能的知识点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在完成实训实践的基础上, 加强岗位群的技能训练, 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 强化各知识点, 最终达到理论知识、技能实训、劳动就业相结合的目的。让学生能根据给出的实训题目进行分析, 完成前期工作;运用所学内容进行操作和生产实践, 逐项完成实训要求;在实训内容完成后进行评价反思, 对在实训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编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中应有实训题目、内容、要求、实训方法、完成情况、个人收获等内容;验收实训成果, 包括学生实训成品和实训报告。
3 教学大纲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3.1处理好单一性实习与综合性实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以各门课程为单位, 由任课老师独立进行的单一性实习, 不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 更不利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所以, 我们将园林专业实习课的课程性质定位为综合性实习课。作为一门专门的实习实践课程, 这门课程既要高于各门单一课程的实习, 又要以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一个首要问题就在于如何处理好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 每项实训内容一定要放在在相关理论课程学习之后, 让学生先掌握理论, 再付诸实践对理论进行检验, 才有利于真正将理论转化为技能。即使课程安排有困难, 只能放在同一个学期, 也要尽量与其他专业课教师就课程进度进行沟通, 做到合理安排。
3.2 合理组织课程内容的难易梯度
园林作为一门学科, 从其创立开始就是一个边缘学科, 交织着艺术、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门学科, 植物养护、景观设计、工程管理、美学欣赏、政策法规等多个领域, 涉及到实习的内容更是纷繁复杂。如何将这些实习内容合理有序的安排到各学期的教学计划中, 必须掌握好实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按照难易程度递增的顺序合理安排实习项目, 为每个实习项目找到最合理、最利于学生掌握和接受的时间与空间。
3.3 实习内容的设置与教师配备
园林专业实习涉及到的实习内容有几十项, 我们将其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一一认知类实习, 主要包括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特色公园、居住区和单位绿地等园林植物应用及配置模式调查、特色园林小品的应用调查、常用园林艺术手法的应用欣赏、园林工程施工手法的应用观察等;第二类一一操作类实习, 园林植物的播种、扦插、嫁接繁殖技术、移植技术、修剪技术、支撑防护技术等;第三类一一项目实习, 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招投标、预算编制、施工及施工管理等。
由于现有的师资力量所限, 尚无教师能够独立全程教授这门课程, 所以, 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的同时, 为了更好地为课程配备最适合的教师, 我们按照实习项目理论体系的相关性, 将实习项目分类, 再将同一类项目放在同一学期进行实习, 这样, 方便我们按照不同学期为这门课程配备最精锐的教师。
3.4 实训时间与实训机会的把握
由于园林实训的特殊性, 尤其其中的操作类实习, 涉及到植物的部分, 通常必须在特定的季节和月份展开实习,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比如, 嫩枝扦插通常在夏季或春末, 树木未完全木质化时进行, 那么大纲中关于该实习项目的安排则最好放在上半年的学期末;而硬枝扦插则通常在秋末, 树木完全木质化时进行, 则该项目的实习又必须安排在下半年。所以, 在教学大纲中实习项目的学期安排中, 更应当考虑特殊实习项目开展的时间要求。
还有一些需要去工地现场的观摩或操作类实习项目, 是需要教师与工地领导沟通获得许可后方可进行的, 这样的实习机会得来不易, 工地在施工中通常闲人免进, 选择实习实践既要考虑学生的安全性, 又要考虑工地中是否有正在展开的可供学生操作的实习项目。所以, 这样的实习机会一旦争取到, 就要及时安排, 对原有实习计划进行机动调整, 教学大纲不可太过机械, 要给教师灵活掌握的余地。
4结语
自2005年至今, “园林专业实习”课程已开展近9年。而这9年的教学中, 这门课程逐渐受到学生的喜爱, 也获得了教师的肯定, 为我们将这门课程继续办好办精提供了更大的动力。现在, 为了让这门课程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学计划步入正轨, 我系教师一起研究, 共同努力, 制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虽然难免考虑不周之处, 无法一次到位, 但这大纲在实践教学的检验中, 经过调整, 相信会对课程教学起到更实用的指导作用。
学院的园林专业教学工作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不断探索改革发展之路, 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 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注重技能培养,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培养更多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
摘要:本文论述了编写园林专业实习课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并探讨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园林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 张文杰, 张文智, 齐安国.简析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U].现代园林, 2008 (5)
11.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 篇十一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开课学期:第3学年春季学期 学 分:2.5学分 学 时:40学时(3周)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070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配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是对学生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DSP系统设计开发所需知识。
2、合理选择DSP的接口芯片、正确设计DSP的接口电路。
3、学会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以及怎样解决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
4、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利用DSP5000完成数字静态图像的各种变换,并提取图像的特征量,通过DSP5000的RS232接口发送至计算机接收。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1、课程设计应采取教师集中演示、学生独立操作的教学方式。
2、课程设计按小组进行,4人/组。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了解DSP5000的硬件工作平台。
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基本原理。
3、掌握BMP图像的基本处理程序。
4、掌握图像特征提取的算法。
5、掌握串口通信的原理。
6、在每个环节的设计开展之前,由教师集中讲授其工作原理或相关理论,然后教师应当巡回指导并回答学生问题。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12.《工程管理生产实习大纲》 篇十二
课程名称(英文):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actice
课程编码:B06505009
课程类别:生产实习
学时:4周学分:4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对象:工程管理专业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工程管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其目的是通过工程实践,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走向工程管理实际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同时也是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的良好机会,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l.通过生产实习,学习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特别是新的现代化工程管理方法,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
2.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在实践中验证、巩固、深化已学过的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
3.为后续课程学习,包括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积累感性知识和初步的实践经验;
4.初步掌握土木工程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招投标与承包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5.培养对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和工程经济等问题进行观察、综合分析、处理和总结的能力;
6.了解所在实习的施工企业或监理企业的现行的组织机构设置、运行模式、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等;
7.参加实际工程管理工作,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学习广大工人和现场管理人员的优秀品质,树立刻苦钻研科学技术,为祖国多作贡献的思想。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了解实习所在工程项目或建筑业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况。
2.参加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完成下列的l一2项)
①参与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规划和施工项目管理的总体规划;掌握建设项目成本、质量、进度三大目标的管理体系及控制方法;参与拟定施工方案(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施工方法、主要承重结构施工方法、地面工程以及施工技术措施等),并独立完成部分工作,当已有施工方案时,可通过熟悉方案及实践提出个人见解;
②参与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或绘制施工总平面图,当已有此资料时,可通过了解编制方法、执行情况和现场管理等提出个人见解;参加工程项目施工调度与进度控制;
③完成单项作业设计工作(模板配板设计、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大型设备基础施工设计、构件预制与安装工程施工设计及装修工程等);
④参加施工预算的编制和造价管理工作,熟悉施工成本控制工作。
3.了解施工单位和项目部的组织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了解各级技术与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业务范围;全面参与施工单位和项目部的管理工作;
4.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的建设项目现代化管理方法等的应用情况,熟悉国家施工与管理方面的新规范;
5.参与现场组织的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方案论证会、工作例会、技术革新、现场的质量检查与安全管理等工作;
6.了解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各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的职责;参加总体协调管理工作;
7.了解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具体参与到项目管理的全方位工作中去;
8.参加工程项目的的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工作;
9.参加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以及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工作;
10.参加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协助负责人做好施工日志的纪录工作;
11.参加投标报价工作;参与有关合同管理、工程结算及索赔工作。
三、实习方式和时间分配
实习方式:采用学生深入建筑业一线跟班作业的实习方式,实习地点由指导老师安排,学生服从分配,积极主动地到所派遣工地进行实习,到工地后应尽快地了解所在实习点的组织结构及工程情况,主动找实习指导人联系,服从指导人的安排,为圆满地完成实习任
务而努力工作。一般从实习大纲规定的实习内容中选择多项实习内容,按实习大纲的要求开展生产实习。
实习地点一般宜选择在施工管理和技术较先进、任务饱满、实习指导力量较强的省、市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造价咨询公司、工程管理公司等。
时间分配: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第7学期初进行,实习时间四周,具体安排如下:
1.实习第一天上午由系、教研室领导及指导老师做动员报告,下午由指导老师做具体实习安排。
2.实习最后一天交回实习报告(实习考勤、实习日记、实习总结报告、工地指导人评语),并进行实习总结。
3.其余时间现场跟班实习。
四、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生要重视向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学习,向一线工人学习,应按实习大纲和实习进度计划要求完成实习任务,根据实习内容,用文字、图表等形式记好实习日记,按时完成实习思考题或作业,写好实习报告。
2.对工程参观、专题报告、现场教学、施工操作要领、技术调查及在实习中的收获与体会应及时写入实习日记中,为写实习报告积累素材。
3.要安排好政治学习和文体活动,定期召开组织生活和小组生活会,要团结同学、虚心向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树立新时期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4.尊重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的指导,主动协助工人师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开展技术革新,组织公益劳动等。
5.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①学生往返实习场所应集体行动,实习结束后要返家度假者应在出发前提出申请由班级统一报学院批准。
②学生实习期间一般不得请假,特殊情况需持证明经指导教师批准,否则,按旷课处理。
③凡生产实习期间,请假时间超过全部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含三分之一)者,或无故旷课三天以上(含三天)者,其成绩为不及格。学生实习期间一律不得外宿。
④要严格遵守实习现场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遵守保密制度。
⑤爱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
6.学生实习报告的构成①实习计划与实习考勤;
②实习日志;
③实习总结报告;
④专题调查报告;
⑤工地指导人评语。
实习结束后,工地指导人员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和生活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写出评语,评语要求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亦要指出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评语不与学生见面,加盖公章后密封,由学生带回学校,学生返校后连同考勤表、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一并交给指导老师。
五、实习成绩考核和考核办法
1.学生必须完成实习的全部任务,写好实习报告,方可参加考核,评定成绩时教研室要注意征求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
2.生产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对实习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表现极差者可另加评语,生产实习成绩(及评语)记入学生成绩册。
3.生产实习结束后两周内,带队教师要组织全体指导教师总结实习工作,并写出书面报告。
大纲制定人:马楠大纲审定人:马楠
13.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 篇十三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年秋季学期
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3周)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307)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应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专业特点进行研究和设计开发的大型课程设计,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学会检索资料的方法。
2、了解项目开发流程,具备初步的项目开发能力。
3、掌握利用某种开发工具和技术,实现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系统。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内容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项。
(1)基于C51单片机的应用系统开发。
(2)C/C++应用系统开发。
(3)基于Linux下的应用软件开发。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集中指导与分散指导相结合。
1、集中指导
指导老师进行任务讲解和技术演示,布置任务,检查工作进度。
2、分散指导
学生在实验室、计算机房等进行设计、编程和调试,教师随时解答学生课程设计中的问题。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管理规范和组织纪律。
2、课程设计完成后,需要提交的材料如下:
(1)所有应用程序的开发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文档、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综合测试文档。(提示: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文档格式进行编写)
(2)程序源代码(包含规范注释)。
(3)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
(4)心得体会。
(5)答辩PPT(利用各种多媒体元素,美观大方)。
(6)光盘一张。包括上述所有文档的电子稿、程序源代码、素材和作品等。(提示:光盘内容要分类按不同目录存放)
3、答辩,重点查看文档的规范性、程序代码以及代码运行的正确性。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14.农学生产实习大纲 篇十四
(Agriculture production practice)
一、目的与任务
农学专业生产实习是农科类本科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素质、适应就业环境、培养高级农业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修读学生了解和熟悉不同农作物的种植、生产、育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产工作进行有机联系,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二、内容与要求
实习内容:
本农学生产实习将采用分散教学与集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将每个班分成两个大组,共6个组,分别安排在植物育种系张桂权老师课题组、刘向东老师课题组、植物航天育种中心、花卉育种课题组、大豆育种课题组、甜玉米育种课题组,进行7-10天生产实习。
集中教学安排3个方面的内容,即水稻制种田参观、玉米田间形态指标考察和实习经验交流会。
1.水稻制种田参观
要求学生通过指导下的参观操作,对水稻的基本形态和制种田的布局原理进行观察记录,了解制种的基本流程。
2.玉米田间形态指标考察
要求学生通过指导下的参观操作,对玉米的基本形态进行观察记录,了解育种中要重点考察的一些指标和这些指标的考察方法。
3.实习经验交流会
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以PPT的形式交流在不同的实验的实习所得,对农学相关技术的学习理解,交流实习经验,并进行现代化农业条件下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应该学什么?应该为农业解决些什么样的问题的大讨论。
三、方法与步骤
实习内容1、2各安排0.5天时间,实习3安排1天,具体安排如下:
实习1 室外进行。
准备工作:准备相应的用具,预先联系农场。
实习步骤:将学生分数组,先讲解实习内容与注意事项,然后分组进行相关指标的观察记录,写在实习报告上。
实习2 室外进行。
准备工作:准备相应的用具,预先联系农场。
实习步骤:将学生分数组,先讲解实习内容与注意事项,然后分组进行相关指标的观察记录,写在实习报告上。
实习3 室内进行。
准备工作:预借农学楼教室,先安排半天时间进行小组的实习小结进行PPT制作,再安排半天进行小组汇报与讨论。
实习步骤:将学生分数组,先讲解实习内容与注意事项,然后分组进行相关指标的观察记录,写在实习报告上。
四、成绩考核
实习1、2、3 根据学生完成的实习报告情况内容,进行评分,占实习总评分的80%。此外,还根据种学生实习小组的汇报与讨论进行评分,占实习总评分的20%。
【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推荐阅读: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11-15
服装工艺实习报告上传06-13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5 信号处理实验与设计 课程设计大纲 ok12-22
压力容器生产工艺设计09-05
服装设计毕业实习周记10-02
服装设计助理实习总结10-25
服装设计实习计划书07-29
服装厂设计师实习总结06-24
服装设计专业实习的自我鉴定06-16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总结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