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教学方法初探(精选8篇)
1.中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教学方法初探 篇一
中等职业学校设计类基础素描教学初探
绍兴市职教中心
成志勇
[内容摘要]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设计类素描基础课程改革谈了自己的观点和体会,重点就设计之灵魂——设计思维的培养如何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得到体现和落实,提出一些设想和措施。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设计思维 创意素描
我校设计类素描基础课教学,和许多中职学校一样一直延续绘画类素描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的甚至还一味坚持着全因素素描一统天下的局面,注重描摹对象,大量写实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以描摹对象为能事,以画像物体为追求。近来也有不少人感于这种局面提出设计素描的概念,但更多的是停留在结构素描的层面上,而且往往偏重于素描技巧的训练,虽然也培养了学生一定的造型能力,但这种能力和技巧对一个设计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我们的专业教师也已习惯了重视技法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思维的训练,因为技法的传授比思维的开发和引导要容易得多而且能立竿见影。
我们培养的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中,必须包括富有个性的艺术设计思维、创造能力、知识人文素养、对世界的观察理解能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等,其中的核心是设计思维,它应该是所有设计类课程开设首先要追求的目标。作为主要的基础课,素描课的教学中更应该非常重视和体现设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设计思维教学方式的探讨和尝试应该成为设计课程(包括基础素描课程)教育者永远的任务。
针对我校设计类素描基础课教学的实际状况,我在任教班级的素描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和探索,积累了一些体会。
一、教学目标理念的坚定
“培养设计思维,提高创造能力”这个设计类素描基础教学的目标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识。让素描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都能围绕着它而安排与展开吧。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这往往会成为我们进行教学探索的瓶颈和阻碍。它时时考验着我们的耐心,有时经常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这样的学生,使他们能安心坐下来画画,教会他们一种素描的技法已经相当不易了,你还奢望其他什么呢?不错,目前的状况也的确如此。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得想方设法的把开发设计思维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而且一定要有信心,因为这是设计类素描基础课的灵魂,放弃了它,相当于放弃了设计。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用
设计类素描基础课的教学,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和素养,特别要具有设计课程教学者的“专业风度”,时时有新的教学创意和设想,常常警惕别让教学成为一种习惯和定式。千万不要忘记你将会给这些对设计专业一无所知的学生留下深刻的“专业人”的印象,也就是对设计专业的第一印象。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与众不同,行事常常出人意料。我深信,教师源源不断教学创意将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最好钥匙。学生能从课堂上明显地觉察出与其它课程的差别,这正是我精心策划的。
探索、设计能令教者和学者都快乐兴奋的课堂是我不懈的追求。我会时时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认知、感受、揣摩、质疑、回味,让学生不顾一切的背弃被动接受,摆脱规矩的束缚,让学生相信在设计课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个过程有些曲折,因为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消极和被动,习惯了“不犯错”的沉默,需要教师给他们制造许多“犯错”的机会,有时甚至得“引诱”他们,逐渐使他们放松警惕,敢于甚至醉心于冒险“犯错”,这正是学生开始要说自己话、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我觉得教师有时故意犯一些错误是个较好的办法,能给学生一种平等的错觉,这种时候他们往往会撕去伪装,“落入圈套”。给他们营造自由气氛,让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所。我在阶段训练中总是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开始学生也许无话可说也许粗陋浅薄。但是慢慢地,我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触角正在逐渐地舒展,人文精神也在心中悄悄萌芽了。
三、课程内容的精心安排
课程内容是教学理念得以实现的载体,该改变以前千篇一律的传统素描训练了。我从以下几个课题入手,调整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
课题一:对素描工具材料可能性的探索训练
这个训练课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材质的感受,从中激发学生创作(有时是破坏)欲望,产生小时晚泥巴一样的冲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不同的认为有意思的素描材料,如各种不同的纸张或其它可以被描绘的材料。又有各种性能不同的描绘工具,如不同的笔或其它。课堂上,教师给出不同训练的命题,让学生尽情的发挥、体验材质的不同特色、效果。也许,他们不能画象某个物象,但视觉上的体验和经历,创新的欲望滋长却是更为宝贵的。在这个课题训练中,学生一开始会很不适应,甚至会有抵触,因为这跟他们心目中的素描课相差太远了。坚持后,学生会逐渐理解配合并且能主动去尝试练习。有的学生往往会不断给人惊喜。
课题二:结构素描的训练
设计的造型思维方式是以理性的逻辑思维为基础,形象思维往往要被统摄在逻辑思维之中。因此,我在这个课题的教学中特别强调思维的推理性和逻辑性。通过对物象内部结构以及各种结构之间的联系作出理性地分析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形体、比例、空间的深刻感受和表达能力,提高逻辑分析能力。要求用线性语言描绘,以短期作业为主,循序渐进地从简单规则的几何体到静物的写生和默写,再到对几何体自由逻辑分析,创造形体。其中特别重视逻辑性结构素描的训练,如根据结构逻辑关系作同一个几何体在各种位置上的结构默写训练;根据逻辑推理作形体的理性切割训练等等。这种符合设计需要的思维方式及造型训练,不仅是学生提高造型能力的保障,能够使素描造型严谨、规范,拓宽其表现力,而且学生的形体空间感受能力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课题三:材质感的训练
对物象质感的描绘和表达是设计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为此,安排专题的质感表现训练课程。通过模拟质感和质感表现两个项目的研究和训练,使学生熟悉质感这个设计语言,在训练的过程充分的体验和创造,逐渐开启思维之门。模拟质感训练主要是通过用传统写实素描手段,视觉上再现物象的质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素描的正确认识,并初步掌握表现形体、空间、质感的技法;质感表现则是通过结合其它手段(如拼贴等)表现一种质感体验。在这个训练课题中要让学生明白质感在视觉上既是最感性最具像的却又是最理性最抽象的,培养学生用设计的眼光形而下地看待、揣摩质感表现的手段和技法,特别要防止学生形而上的倾向。
课题四:创意素描的训练 创意素描也是一种改变学生观察方式、思维方式必要的训练手段。通过平面、空间、抽象等方式的训练,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构图能力、画面空间感觉和想象力,构建他们头脑中创意源泉。我主要让学生以命题作业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将一些熟悉的客观形象进行主观再造,经过嫁接组合,使物象脱离原有的形象性质,演化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新颖的有意思的形象。又如通过分析、联想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表现。例如:水的联想;文字的联想等等。这个课题的训练可以说使学生的思维有了质的变化,彻底的向设计接轨、靠拢 了。
四、合理的评价和检讨
教学的评价影响着课程的健康发展。不要把某一次作业当成作品,还是应该把素描这个课程看成是训练的手段和过程。我们要善于在其中发现学生思维跳跃与奔涌的方向,及时的加以鼓励、引导。对学生的作业一定要多角度多触角的分析和理解,一定不要扼杀自由的气氛。创意的思维只有在没有约束的空气中才能如泉水般潺潺不息。特别要关注课堂上的即时评价与交流,它是教师与学生们思维的碰撞,好多创意之花也许会自然生成。
在每个训练课题进行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东西生成,及时把这些记录下来,经常作出检讨,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甚至对设计这个学科都是很有意思也是很负责任的。
五、积极的积累
学生需要大量传统、现代文化的积累,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学校图书馆、各种展览(不光是设计的)、请不同的老师作讲座等等都是他们提高的契机。一些大的展览因各种原因看不到也应尽可能的让他们看一些现场的照片或影响。学生们太需要了。
经过一个学年的改革尝试,效果是明显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造型能力、创造意识普遍增强,特别是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思维与创造能力有很大改进,达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视觉设计素描 》——郭玉良 朱丹
《拓展思维》——周至禹
2.中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教学方法初探 篇二
一、注重初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的衔接
物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做好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小初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物理知识跨度,让学生顺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物理学习中。
初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知识需要做电直导线的“右手螺旋定律”,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所指定方向为电流方向,而四指弯曲方向为磁场的环绕方向。但是如果这么解释,后面马上要研究的通电螺线管的“右手螺旋定律”就不太好解释了。“谁有答案了?”有人举手回答:“我知道,这是由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我紧接着问:“那这根导线周围磁场方向又怎样呢?”又是一片安静,我提醒:“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这一点的磁场方向。”可以判断该导线的下方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接下来的解释便顺理成章。
6. 提问要引起争论
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印象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前进做不做功?”等问题,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辩论,收到很好的效果。
7. 提问要富有创造性
课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一石激起千层浪。”创造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开放式的问题,答案不能唯一。问题要带有一定的假设性,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研究,使其产生多向联想,提出独到见解。
例如,在测物体密度的方法教学中,提出问题:有一个密度比水大的马铃薯,任意选用工具,请写出可以用哪些方法测量它的密度。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有多种不同的答案。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深度的思考,各有所得。这样既巩固和完善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拓展了其思维空间,又点燃了学生的创新火花。
三、有效提问方法
1. 直问和曲问
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单刀直入、一语中“的”地提出问题,是提问中最常用的方式,其目的在于直接寻求答案,例如讲声音的产生,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就是需要直接寻求答案的。
曲问曲径通幽,发人深省,问在此而意在彼。例如,在讲音调时,问:“平时人们会看到狗突然警觉地竖起耳朵,这是为什好衔接工作,如:重力、摩擦力、力的图示、二力平衡、参照物、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功和功率、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势能、内能、分子热运动等概念,大多数概念在初中已初步学习过,但初中学习时对这些概念只要求“知其然”,而中职学习时对这些概念要求“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除了继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之外,还侧重培养学生物理规律形成的思维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同时使学生认清概念和规律所依据的物理事实,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投影仪、多媒体等,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学生温故知新;上好实验探究课,激发学生学习么?”这里,问在“狗”,而意在“声”。这种方式的曲问,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学生记忆深刻。
2. 宽问和窄问
宽问指概括地问,窄问即具体地问。教学《自感现象》时,可先设问:“如果线圈所包围的面积内的磁场不是外磁场,而是通电导线自身的电流产生的磁场,那么线圈内有无电磁感应现象产生呢?”这就是宽问。在引导学生利用电磁感应知识对此作出预测,并在实验验证后,再用窄问的方法设问:“若通过线圈中的电流增大或减小时,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方向怎样呢?”促使学生弄清楚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某种具体变化过程中两者的因果关系。可见,宽问居高临下,窄问具体而生动,各有用处,究竟怎么用,要由讲的内容和提问的目的决定。
3. 单问和重问
单问,就是仅提一个问题,然后释疑。一堂课往往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单问组成的。设计合理的单问既形成线索,又显出层次。例如,把一枚硬币轻轻放在水面上,竟然没有下沉,学生无不惊讶,这时教师可紧接着提问:“硬币怎么会静止在水面上呢?”这样的提问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表面张力的知识。“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产生电流吗?”这样的单问有利于促使学生发散思维。重问指连续地问,即在短时间内多次提问。比如,在讲温度计的原理时,先提出:“温度计的玻璃管为什么做得很细?玻璃泡做得较大有什么作用?玻璃管内装什么液体?为什么不能装水?体温计为什么做成三棱形?温度上升时为什么管内液体会升高?”等到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了,学生自然明白了温度计的原理。这种方式的提问对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和推理能力十分有效。
另外,还有明问和暗问、虚问和实问、正问和反问等,但这些问法,并非完全独立,在授课中往往根据具体情况、对象,相互渗透,灵活运用。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的兴趣。这样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二、注重分层次教学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物理基础差异较大,若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发出同一号令,使用同一把尺子,就会造成物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物理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的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教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1.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师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要求其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步学会灵活应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工夫,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其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发展其个性特长。根据备课时不同目标的设置,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因材施教。
2.课堂提问分层进行
教师要善于实行分层提问的策略。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设疑,分层设疑需讲求科学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要充分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思,激发潜能,促进创新。对于低层次学生,应该从教材内容出发,以识记和理解性问题为主,提出最基础的问题,避免因问题过难,抑制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略有提高,提出一些需经过一定的思考、分析才能回答的问题;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一些需要更高层次的逻辑思维和有创造性的问题,并启发、锻炼其概括、抽象思维的能力。通常可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等生的作用,帮助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后进生的理解程度,及时补缺补漏,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知识,从而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如在职高一“研究匀变速活动的规律”实验教学中,可以从多角度和不同层面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第一层:根据纸带上的点,能确定小车的运动性质吗?什么情况下做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匀减速运动?什么情况下做变加速运动、变减速运动?
第二层:为什么不把物体刚刚运动时打出的点作为出发点,而是把中心某一个点作为出发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在纸带上可以将任一个点选作出发点(从第一个点选起),为什么?
第三层:两个相邻的记数点怎样选择?是不是选两个相邻的点?为什么我们常用打点计时器打五个点的总时间作为时间间隔,而不是逐点选取?
第四层:怎样利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算加速度?怎样计算即时速率?
3.布置作业分层次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在学校里,之所以会出现一些落伍的学生,甚至会出现一些无可救药的学生,是因为在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学生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掌握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分层次布置作业。
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时,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作业链,把每天的作业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做基础训练题,B层次的学生做基础训练题的同时配以少量提高题,C层次的学生完成基础、灵活性和综合性题目。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每个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习困难学生关注基础,量力而行,而优秀学生又得到提高。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能够使优秀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困难学生“吃得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三、注重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联系生活来增强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只有架起生活与物理的桥梁,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探寻物理、获得物理知识。物理教学应从生活中开始,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到生活中去。把生活带进物理课堂,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使他们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
例如学习了惯性的知识后,要求学生在坐车时注意体验车在起动、刹车、加速、减速时人体倾斜的方向;在学了摩擦起电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冬天的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以生活为载体,收集生活中的物理信息,激发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地学习物理,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又如“万有引力定律”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定律的运用,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宇航员翟志刚“漂浮”出太空舱的活动,杨利伟、费俊龙等宇航员在“神舟飞船”中的生活画面,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以“假如你是宇航员”为话题展开激烈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四、注重物理教学的民主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和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前苏联学者雅各得钦说过,重要的是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没有思想负担,大胆地、无拘束地讨论问题,论证自己的观点,学会证明和反驳。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必须树立“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念,教师否定的目光或消极的话语,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相反一个鼓励的眼神、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赞美的手势,会使学生充满信心,这样才能营造和谐、友爱、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可以采用“讨论-互动”的民主教学方式,相互讨论、合作探究,让每个人都成为教学和学习的一分子,个人的创新潜能才能得到深入挖掘,个性特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虚心学习的品质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例如,在教学职高一“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一节时,把“质疑问题”作为互动交流点,使学生产生“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疑问,将“讨论—互动”设计为本节教学中的中心环节。立足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扬教学民主精神,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大胆质疑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让学生“放肆”起来。结果学生表现积极、活跃、好问、善辩、热情高涨,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掌握了本堂实验课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就如拾级登山,越高越险,越险越奇越风光……师生间的教学活动就这样一浪接一浪,涌起一个个高潮,展现一处处风景,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深度与广度的教学。
3.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创新初探 篇三
(一)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观念必须更新
德育创新的先决条件是观念的更新,包括德育目标设置和德育模式的更新。
1.德育目标设置的更新。德育目标设置的更新,也就是目标的现实性、层次性和导向性的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了培养人才的目标,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计划经济时代的德育目标是培养任意拔高的政治人,用一刀切的要求强制学生认同共产主义理想的自由王国。这是一种低力度、低效度的教育,企图把价值取向变成德育起点,这是不符合道德修养主体内在需求的。因此,德育目标应该重新设置,把现实性、层次性和导向性结合起来,自下而上,低重心起点,由基础道德文明逐步上升到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先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再学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不断升化人生境界。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而科学的德育目标。
2.德育教学模式的更新。德育教学模式的更新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德育课传授模式要变传统封闭维持型为现代开放发展型,变单向静态灌输型为双向动态启发型,变认知就范教育型为行为养成教育型。其二,德育接受模式要从客体教育转为主体教育。在我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淡化了人的个性。市场经济的转型为人的个性张扬拓展了广阔的天空,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了,自我意识迅速强化,我们德育教育观念也必须从传统的客体教育变为主体教育,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把德育目标价值的应然取向与德育主体的实际要求水平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驱动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符合教育科学的接受心理规律,从而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内容的创新扩展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教导我们,德育内容必须更新,要有时代性、针对性、切身性和前瞻性。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世纪创新之举。学校德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以“三观”和“三义”为重点内容,结合青少年学生的新特点,力求德育内容的创新。
1.现代人性教育,也即真善美平衡发展的现代人格教育。如果说智育主要是认知教育,那么,德育主要是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并不是新课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出了“学会做人”的呼吁。“教育应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德育应该重新回到真实的起点,首先教会学生做一个现代人,然后学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最后朝着一个共产党人的目标前进。面对世界教育的挑战,资本主义教育不可能真正做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理应在世界全球化、多元化的进程中,在现代人性教育方面走在世界先列。
2.道德教育充实新的内容。对于道德专题教育内容必须加以拓展创新,做到时代性、贴近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应把下列新的内容列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
(1)现代孝文化教育。中国是传统农业文明的国家,伦理文化的特点是小时要靠父母,大了要养父母;西方工业文明伦理文化特点是“小时不靠父母,大了也不养父母”。然而,现在中国的一些年轻人却 “洋为中用”地奉行“小时要靠父母,大了不养父母”这有悖中国优秀传统文明的所谓的理念!这是什么伦理文化?孔子曰:“百行孝为先。”这里所说的孝当然不是毫无批判的“三从四德”、“二十四孝”,而是现代中国社会东方伦理文化的新发展。我们应该继承和吸纳中外优秀伦理文化,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宏扬中华优秀伦理文化,才能挽救濒临崩溃的道德文明。
(2)现代礼仪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人的交往日益频繁。“人无理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现代礼仪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实践证明,德育课中现代礼仪与国际交往礼仪行为操练是大受欢迎的内容。
(3)环境道德教育。现代世界教育已兴起一门新学科,即“环境伦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宏观行为产生的后果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即环境道德关系。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是现代德育全新的内容,对于培养现代人全面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发展走在世界先列,中国的环境保护也必须走在世界先列。
(4)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根据网络文化的正负作用影响,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十分紧迫,必须有高度的前瞻性,切勿麻木忽视、滞后被动。第一是网络文化意识形态教育,要教育学生警惕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实行“西化、分化”的阴谋,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第二是网络安全意识、保密意识、防范意识教育,包括严守国家政治、军事秘密,经济活动的安全,对黑客的防范,对上网者企图尝试黑客行动的警戒劝阻。第三是网络道德与法制观念教育,防止网络交友陷阱和网络犯罪,抵御黄色网络诱惑等。第四是网络身心健康,防止沉溺网络心理变态和现代网络身心综合病的发生。要引导学生超脱电子文化虚幻图像时空世界,防止脱离自然、社会人生等本真世界,防止人格扭曲异化等。网络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德育课题,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探索。
3.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推陈出新。随着世界发展一体化与多元化趋势的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日显其重要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该推陈出新,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弘扬中华东方优秀传统文化,吸纳西方优秀现代文化。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东方文化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绚丽多姿、海涵宇内、历久弥新,长期以来处于世界之先,对全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所声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那么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作为中国青少年,应当深刻理解中华东方文化的精髓,热爱民族传统文化。既要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认同意识,又要有对世界现代优秀文化的理性吸纳觉悟。以民族文化为精神支柱,以世界民族优秀文化为现代精神营养,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拓展宏大的国际主义胸怀。
4.现代心理素质教育要赋予新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德育的热点。从现状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心理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转型期造成了人们的心态失衡。青少年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如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拒绝、不负责任、玩世不恭、压抑宣泄、行为放荡、成才焦虑、物欲焦虑,甚至自弃自毁等,亟需疏导。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亟需发展、创造性人才。因此,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充实全新的教学内容,从心理健康的排障维护型教育发展为心理能力的发展创造型教育。
5.学习、成材、求职等实用性知识面技能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目标是成才,最切身的近期理想是求职。德育是否为学生所受纳有效,就看内容是否为学生所需求。因此,德育课安排学习成才、求职等实用的知识技能教育是深受学生欢迎的。首先,要教育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指出良好的自学能力是人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其次,要帮助学生制订在校几年的学习计划,列出职业能力考证一览表。最后,还要进行面试求职等前瞻性指导。
(三)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德育改革创新问题讨论已久,我们不能长时间进行半空踏虚的理论研讨,而是应该抓紧时间从事脚踏实地的实践探索。笔者在德育的教学实践中,曾经尝试了以下几种有效的创新探索。
1.德育渠道、资源的拓展。德育不可囿限在封闭的课堂内,而应该拓展时空涵盖面,把单一封闭式学校育人渠道扩展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多元育人渠道。社会育人渠道是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请英模、名人、校友作专题报告。例如,请本校有成就的毕业生回校,就以前的学习生活和目前的工作经历的关系作的报告,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信服,激发学生在校认真学习的热情;我们还请家长写信,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多方面教育,组织课堂家信交流,让学生上台读家信,互相交流心得。这种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的运用是德育创新的又一条渠道。我们地处广东粤西山区,很多学生毕业后都去发达的地方工作,经历坎坷,但顽强拼搏,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感受有了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也有了理性的比较,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爱家乡的情感。很多人学完后都又重新回到家乡创业,为家乡的建设献策出力。这些内容新颖、生动,具有时空广袤性和真实可信性,是极好的德育资源,它的运用使德育内容涵盖更广。
2.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的力度和效度主要来源于老师的人格感染力和真理说服力,其实就是教育方法的吸引力和情感震撼力。教学模式要打破赫尔巴特三中心论(课堂、教师、课本),打破“两个凡是”:凡是书上写的都是对的,凡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要变牧羊策略为师生参与双向交流,变我打你通为思想沟通,变思想凿洞式刚性教育为开户心扉式柔性教育,变板脸式教育为微笑教育,变共性划一教育为个性舒展教育。教育方法的创新原则是要有新颖性、形象性、时代性、参与性、民主性、启发性和审美性,其最终目的是要增强德育的悦纳性和实效性。
比如“名”含义探究法:在新学期开学的德育课上,教师请学生做自我介绍,并要说明父母为自己取名的美好含义。这个要求立刻会使全班同学感到新鲜。教师再把全班学生的名字按照不同的美好含义引申到可敬可叹天下父母心,子女应该孝敬父母,再进一步深化到青少年应该报答民族、国家、社会的厚望。第一堂绪论课就为德育做了良好的开端。又如写信法:在第一节德育课上,要求每一位新生写一封家信,表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表达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答父母、报效社会的决心。在课堂内交流时,一些同学积极发言,全班学生深受教育。家长看后也深受感动,十分赞赏这种教育方法。互相赞美法:规定每个宿舍成员必须对每一位室友写出一句以上赞美的话,然后互相传阅,并在课堂上作典型发言。这一做法对训练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相容性颇有效果。
此外,还有德育周记写作法、三分钟学子论坛、创新思维的训练法以及礼仪小品训练、课间唱歌、小论文交流、案例讨论、个别谈心、宿舍访问等,都收到了一定效果。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德育课为学生所认同悦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德育教学手段的创新。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是提高德育课效果的有效手段。形象教育媒体具有鲜明生动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情感震撼力。比如运用电脑、VCD等,把一些新闻和案例直接演示出来,让枯燥无味的上课内容显得生动丰满,教育效果也会更明显一些。
4.德育考核方法的创新。闭卷考试法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书本内容,还可能造成逆反心理。开卷考试是合情合理的考核方法,它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减轻,容易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期末开卷考试应该与作业相结合,作业可以灵活一些。可以是案例分析,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调查报告等,可占部分的50%。这样的考核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4.中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教学方法初探 篇四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特性初探
张晓雪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20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笔者立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实际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从四个方面探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特性,即教育主体差异性、教育内容选择性、教育目标层次性、教育途径整合性。旨在相关领导和教育同行形成共识,从而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5.中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教学方法初探 篇五
XXX
摘要:我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山区贫困县,集贫困、民族、边远为一体。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经费投入的增加,我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学校办学资源相对紧缺,特别是师资、实训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办学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校对联合办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一是多种层次开展联合办学;二是充分发挥优势,形成办学合力;三是充分发挥联办学校在联合办学中的主导作用;四是教学加强管理,提高毕业生质量。通过实施联合办学,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关键词:贫困联合办学初探
我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山区贫困县,全县辖5镇3乡,总人口15.5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0.9%,少数人口占47.2%。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813万元,财政收入89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6元,是一个集贫困、民族、边远为一体的山区县。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经费投入的增加,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给予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补助和涉农专业免除学费后,我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招生334人,2009年招生376人,2010年招生426人,招生人数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州教育局安排的招生任务。与此同时,学校办学资源相对紧缺,特别是专业师资、实训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办学要求。为了
解决这一矛盾,我校对联合办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一、多种层次开展联合办学。从2008年春季开始,我校先后与XXX卫校联合开办护理专业中专班,招生7个班380多人,与XXX联合开办园艺专业中专班,招生2个班120多人,与XXX高级技工学校联合开办机电技术专业、电子技术与计算机专业技工班,招生2个班120人。三年来,共联合办学4个专业,招生11个班620多人,联合办学既有中专层次,又有技校层次。
二、充分发挥优势,形成办学合力。我校联合办学以州属中等专业学校或技工学校为主体,负责联合办学招生专业设置、学籍注册、学籍管理、拟定教学计划、部份课程的检测等工作。我校负责招生宣传、组织生源、专业引导等工作。联合办学采取1+1+1的办学模式,即学生第一年在我 校进行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年到联办学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第三年由联办学校负责安排实习就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办学合力,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联办学校在联合办学中的主导作用。我校选择联合办学的学校都是拥有较好的师资、设备设施、办学条件等优势及规范的管理制度的中专学校或技工学校,在联合办学过程中,联办学校积极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发挥主导作用,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优势幅射效应。通过联合办学可以取得带动一方的规模效益,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同时赢得企业和社会更多的支持。
四、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联办学校注重教师队伍
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在教学管理中,严格按规定统一使用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材,确保教学质量。强化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身心健康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急需的,具有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专业适应性,切实做到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灵活设置专业,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开发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的专业。改进教学方法,根据不同专业,实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加强实践环节,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毕业质量。
实践证明,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由于长期设入不足,县级职业高级中学大都存在缺少专业课教师和教学实训设备不足,办学条件差等问题,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专业调整,学校办学缺乏市场竞争力,办学规模难以扩大,学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无法充分显现。而州属中等职业学校因近几年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重视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给予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补助和涉农专业免除学费后,广大初中毕业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热情高涨,尤其是选择就读办学条件较好,实训设备设施充足,能学一技之长,毕业后就业情景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增多,这样一来,使部份州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超出所能承受的限度,校舍紧
6.中等职业教育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篇六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就是要探索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一、改革与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应的教学方法 1.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的滞后性
作为职业教育核心领域的教学方法,其理论研究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应该看到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是带有根本性的一项工作,没有教学方法的相应变革,职业教育的改革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改革与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尤其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迅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日益更新的形势下,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显得特别重要。2.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的变异性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普通教育教学方法的模式,没有真正形成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中专长期沿用高校的教学方法,体现以知识为本位,教学内容深奥苦涩,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要求“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忽视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偏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以能考出好成绩为最终目标,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3.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的传统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存在的更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完全破除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传统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只强调社会制约的一面,抹煞了相对独立的一面;强调外因的一面,忽视了内因的一面,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教育注入的结果。“填鸭式、满堂灌”常而易见,教师总以多讲而尽到一位教师的责任,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底,忽视了师生的双边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4.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紧迫性
7.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初探 篇七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问题,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作为家庭代步工具广泛地进入普通家庭, 尤其是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日益完善, 汽车的增速还在提升。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势必对于专业汽修人才的需求会提升, 因为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汽车的数量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 而且增速还呈现加快的趋势, 据此对于专业的汽车维修和保养的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每年大约需新增加从业人员30多万, 这无疑给培养这类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带来难得发展机会。
一、存在的问题
然而, 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汽修专业的教学状况来看, 总体上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整个社会对于中职教育认可度增加的状况下, 中职教育在办学条件、办学环境以及生源等方面均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 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 主要表现在:
(一) 教学方法缺乏变化, 导致学生积极性差
当前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到教育对象学生身上, 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而从中职学校的生源来看, 虽然这几年因为就业的压力选择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 但是从生源质量来看, 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 尤其是在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方面问题较大, 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够真正消化吸收, 而理论是实践的重要指导, 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实践操作, 以及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 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同时, 部分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依然是在采用传统的讲授法, 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对于教材知识抽象的讲解, 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学习兴趣下降, 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教学缺乏针对性, 导致学生发展差异大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 学生的就业率是衡量其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这可能是唯一指标。但是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差异性并没有获得教师的充分重视,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还是存在着脱节的状况, 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形之中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 甚至会逐渐掉队, 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这与学校的全面育人理念是脱节的。
(三) 实践环节有待加强
从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来看, 培养知识与能力兼备, 特别是专业知识相对扎实的人才是汽修专业育人的主要目标, 技能是他们未来择业的重要依赖, 尤其是动手能力。然而就目前来看, 因为资金的原因, 很多学校在学生实训平台上所实践的机器比较落伍, 而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这无形之中会影响学生技能的实用性;同时, 因为扩招的原因, 现在汽修专业相对火热, 学生人数相对较多, 这导致在实践环节, 部分学生实践的时间不充分, 导致技能不够扎实。
二、需采取的措施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科教学的质量, 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最终会影响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具体来说,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增强教育技能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 教育处于时代发展的前沿, 作为教师来说必须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 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特别是当今中职学校发展的需求, 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结合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 切实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成为一名知识与技能过硬的新时期中职教师。
(二) 多和学校领导交流, 完善教学环境
中职学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构成了学科教学的两大部分。在理论教学方面, 要结合中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现实来想方法、找措施。结合学生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尽可能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多种形式来呈现所学知识, 这样既能够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实践环节, 教师要紧跟汽车产业时代发展的脉搏, 了解核心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地来更新设备, 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切实为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变教学模式,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目标为主导
在现有状况下, 很明显旧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当前的能力培养教学理念, 针对中职教育学生的成才方向, 在教学上应采取一体化教学法, 结合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教学板块, 以实际工作内容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展示成果、实验验证等环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技术能力和关键能力, 并通过教师、学生本人和小组三个维度对其能力做综合评价。这样不仅会使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针对性更强, 同时也更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
四、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如此。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 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对后进生多鼓励、少批评
心理学家认为, 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 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学习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对学习中的失败、挫折要多鼓励、少批评。中外教育专家都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对待学生要多鼓励, 少批评。
总之,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在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中职教师要以满腔的激情和信心投入到我们的汽车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中, 进一步提高我们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汽修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8.中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教学方法初探 篇八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往往出现在他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可见兴趣对学生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波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在班里边找边说:“Li shiyong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李世勇的外号就是“美男”。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从情绪高昂,争着回答另外的问题。如“Who is taller than you?”等等。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更是人格的核心。所以,在学生开始学英语,即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又害怕出错而羞于尝试,这时,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就显得优为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都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为了让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帮助学生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定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2、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3、帮组学生结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三、优化合理的课堂结合是关键
主次分明,科学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
2、过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总结规律,记忆单词。
3、过好导课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例如讲到名词性物主代词时,就请学生回忆形容词物主代词,再设情景:
A:Put 0n your coat?
B:What oneis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s?
B:Oh,yes,it’s mine,Thank you
先提问your,my,再问yours,mine的意思,学生容易地回答出来。于是引出新语言项目。
四、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充满了走上台来推销自己的时机。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
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的作用,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具体可以分小组竞争,男女生之间竞争,自由组合竞争,个人挑战竞争等。如教单词可竞争谁读得又快又好;教会话时,可竞争谁对话准确、流利;竞争哪个组,哪个同学先背出来,这样竞争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多,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的英语前提。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是教师首先应是温暖的心,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中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教学方法初探】推荐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07-24
中等职业学校汉语教学大纲08-11
2010-2011年度中等职业电工电子专业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08-31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自评总结报告09-18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10-04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09-10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08-21
高邮职业中等学校高一作文06-23
中等职业学校教务工作计划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