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复习课如何上

2024-07-22

初中地理复习课如何上(13篇)

1.初中地理复习课如何上 篇一

初中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

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

复习课的导入,不同于新授课,最好直击要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复习课的目标不同于新授课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

二、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网络时,可采用多种方式——知识纲要、填图、列表比较、问题提示等,帮助学生完成这类知识的梳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回顾一边在黑板上板书;也可以直接出现在复习课的学案上,让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立知识网络。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可以通过一对一检查、教师抽查或集体默写等方法进行落实。

三、典题引导,点拨深化

1.结合课本知识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思考并完成,进行自主训练,同时将疑难问题划出。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切不可盲目交流,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典型例题要有层次性,应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开发。

2.小组就典型例题进行交流,重点在于发现题目所考的知识点、出错的原因;小组内出错多和无法解决的题目,有组长记录并质疑。教师集中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全班进行交流展示,教师进行点拨, 教师进行点拨时应进一步从复习的整体考虑,就某一个问题展开,以点带面,从特性到共性,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化及规律的总结;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达标练习,提升能力

精选题目,当堂达标,巩固所复习内容,并进行反馈和落实。进行达标检测,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强化基础知识的扎实记忆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培养的过程;对于初二学生要直击会考,让学生明确会考的难度;还应密切联系实际,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简单总结本节的复习内容,自己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并适当布置课下的复习要求,将课堂延伸到课下。

2.初中地理复习课如何上 篇二

游戏有智力游戏和活动性游戏之分, 智力游戏包括下棋、积木、玩魔方等, 活动性游戏包括追逐、接力及利用球、棒、绳等器材进行的活动, 多为集体活动, 并有情节和规则, 具有竞赛性。当前日常用语中的“游戏”多指各种平台上的电子游戏“, 大家来找茬”属于一款经典的玩法独特又锻炼眼神的益智休闲游戏。游戏开始后, 在限定时间内, 找出左右两幅图的不同之处, 以最快时间找出不同之处最多的玩家为优胜者。游戏规则极为普及、操作简单, 考验游戏者的分析力、观察力, 适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参与。在教学中“, 大家来找茬”能够使学生在习得知识的条件下, 调用学科思维判断正误并给予纠正,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一、“大家来找茬”游戏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究

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找茬”过程中, 要想找到“茬”, 自己就得先进行思考, 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判断和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 课堂中学生只有主动去发现问题, 才能够进一步思索求知。心理学研究表明, 初中生的心理水平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 但他们的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 在这种身体和心理矛盾作用下, 初中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 渴望社会、学校、家长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在学习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必胜心理。本文以初中《中国自然地理》一课复习为例, 探究“大家来找茬”游戏在课堂中应用的时效性。

第一关:我爱我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 找出序号名称和位置不匹配的区域, 并加以改正。

设计意图:要学好中国自然地理, 第一步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我国的区域位置, 明确各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及我国的领土疆域, 为区域自然地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让学生充分识记、思考后, 教师借助游戏契机出示“找茬”图片和信息, 要求找出序号名称和图示区域搭配不正确的地方, 学生兴趣盎然, 积极投入游戏学习活动中。通过这一“找茬”游戏导入, 不仅点燃了学生的热情, 而且使学生正确认识了我国的位置及疆域, 树立了爱国的情感观念。

第二关:我的地盘我知道

知道我国所处的位置之后,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我国山川河流的壮丽, 请同学们帮助老师看看下图中标注的这些地形区名称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在了解学生复习情况的条件下, 顺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摆脱传统课堂的一问一答, 或死记硬背, 给学生创设游戏情境, 让学生在“找茬”中思考, 在“找茬”中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三关:游戏升级, 温故知新

请同学们回顾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根据上图中的信息思考:

(1) 图A和图B有何不同?

(2) 图C和图D有何不同?

(3) 图A、B、C、D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4) 根据图中信息总结出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设计意图:本关游戏的设计是将“找茬”游戏还原, 但在教学中进行升级, 让学生以游戏之名开启地理思维的学习, 这样的活动, 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找到并自己总结出“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同时带着问题深入思考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有限的时间内, “找茬”不仅使学生学会思考、投入学习, 还轻松地解决了复习课的重难点知识, 一举两得。

二、小结

1.“找茬”使复习课形式多样化

在应试教育中, 学生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 复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常见的复习课有教师津津乐道的知识点大串讲, 同桌互背, 大量试卷检测等, 这些方式和方法容易使学生身心疲惫, 觉得学习地理枯燥无味, 是一种负担。“大家来找茬”是学生喜闻乐道的一款休闲益智游戏, 在复习课中设置“找茬”的闯关活动, 使学生“爱学、乐学、要学”, 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还使教法更加灵活多样。

2.“找茬”把课堂主体还给了学生

在整节课的通关游戏过程中, 教师仅仅对复习进行了一个引导和游戏设计, 其他时间和内容完全交给学生。这样的“找茬”游戏, 一是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是使学生的思维启动有理, 行动有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闯关、自我总结、自我完善, 最终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3.“找茬”培养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探索能力

3.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地理复习 篇三

【关键词】初中地理 复习课程 内容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11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复习课程的重要性,合理的利用复习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开展复习课程时,要根据学生与时间情况选择教学的内容,灵活的采用讲授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进行复习工作,确保复习课程的顺利开展。

一、复习课程的重要性

复习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地理复习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组织好复习课程,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往往容易遗忘,对于知识的细节难以熟练的掌握。因此,在课堂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简单的复习,通过复习去巩固刚学到的知识;通过练习,学着运用知识,将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在较长时间的学习中,随着知识的增多,学生会开始遗忘之前学到的知识点,或者是将知识混淆,对于题目的解答也会变得生疏。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后,教师更是需要组织复习课程,帮助学生梳理学到的知识,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重新讲解,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提升空间,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学会利用知识,进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余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或者合作学习,通过这种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工作,能够起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合作能力的作用。

二、复习内容的选择

(一)根据学生选择内容

初中地理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复习内容。针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要偏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初中一年级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在此之前,学生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地理学科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地理这门学科是较为陌生的,而这个阶段的学习质量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这样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地理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为学生传递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学习的技巧。例如,带领学生学习地图,掌握通过地图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学习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与此同时,进行知识的巩固,详细的讲解知识,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耐心的讲解,教师在这个阶段的复习过程中要做到全面、详细,争取帮助学生将知识理解透彻,以助于今后的学习。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理学科也基本认识透彻,又面临结业考试的任务。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理解知识,对知识的内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的利用知识。在知识巩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组织能力与自学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根据时间选择内容

在进行初中地理复习中,教师要根据时间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首先是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对每节课学习内容的巩固复习,在进行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单独拿出课时来进行,只需要在每节新课之前,用一小部分的时间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即可。对于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在复习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课的内容。

其次,对于学期复习来说,复习的时间要相对延长,难度也要有所提高。学期复习的内容较之从前有所增加,考查的内容也更加广泛,所以在进行复习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带领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与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不断的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最后是总复习。在进行复习时,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将知识点一一进行再一次的理解与巩固,解决知识中的遗漏点。其次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系统的理解、记忆知识,熟练的运用学到的知识。最后是提升学生的能力,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面对题目如何进行思考,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如何正确的答题,这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也就是教师在复习课程中需要教导学生的内容。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复习,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初中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掌握分析、处理地理问题的能力,顺利完成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

三、复习方法的采用

在进行初中地理学科复习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以确保教学的质量。

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普遍运用在初中地理复习教学中。在复习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依旧是讲授法,教师将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为学生梳理知识的脉络,为学生答疑解惑,经过教师的再一次讲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理解学科知识。

2.合作学习法。在讲授法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完成复习教学内容,在学生基本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地理复习。教师为学生提出复习的内容,为学生找好学习的伙伴,和同学一起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经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学生能够弥补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从其他学生身上学到知识,进一步的提升自己。

3.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进行初中地理复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复习的机会。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复习,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得到巩固,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有助于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复习课程的作用,在教学中,保证一定的复习课程时间。在设计复习课程时,教师要合理的选择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并且与学生的课后练习良好的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课后的练习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地理学科的成绩与能力。

4.初中地理复习课如何上 篇四

眼下,即将结束数学新课的学习,马上就要进入年终复习,迎接期终考试了,现摘录一些上法原则,仅供参考。

一、数学复习课的特点

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数学复习课一般在单元、学期、学年、初中的新课教学结束以后进行,它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数学复习课具有以不几个特点:

1、重复性

复习课首先是对学生的知识进行重复学习。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可为三个阶段:学习、保持和再现。这里的学习阶段是指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阶段。学生学过的知识必须在头脑里保持和再现,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以后提取和应用。如果学习之后不复习,那么新的意义将自动逐渐向原有的观念还原,遗忘就会出现,记忆就不再能够恢复,从而可能导致永久性遗忘。数学复习课让学生重新学习学过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以及解题方法等,把被遗忘的东西重新建立起来,把过去没有掌握的东西补上来使新的意义确立和巩固,防止还原过程的出现。但是这种重新学习,已经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的重复,应该比开始学习时更加提高一步。事实上,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是经过多次的反复,逐步提高认识的层次,从低级到高级螺旋上升的。

2、概括性

数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与具体的表层数学知识相比,更加抽象和概括,因此学生要理解它,掌握它,需要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数学复习课,无论单元复习还是总复习,总是要适当地对某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点或要素进行概括和揭示。通过这样的概括和揭示,对某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名称、内容、规律和运用等有意识地点拨,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把握知识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而且可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精神实质。复习课中的概括可以在整理数学知识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在整理数学知识时,可从纵向看知识的来龙去脉,也可以从横向看知识 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出数学思想方法。在解范例时,除了弄清如何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题外,要重视揭示“通法”和一般原理。

3、系统性

数学复习课在重复和概括的基础上要进行梳理,使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这

种梳理工作,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使这个系统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于储存、提取和应用。

4、综合性

在数学复习课里,一方面把所学过的各部分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梳理;另一方面通过解复习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即解题。如果只停留在梳理的层面上,不进行解题,那么梳理出来的理性认识就会束之高阁,不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只停留在解题层面上,不进行梳理,不揭示通法和一般原理,那么解题只是具体方法和技巧的积累,不能深刻理解和系统掌握。所以,数学复习课要避免以上两种偏向,把梳理与解题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提高综合能力。

二、数学复习课教学过程设计

数学复习课教学过程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系统掌握所学过的知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责任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和改进教学工作。

(一)、数学复习课教学内容的设计

数学复习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

1、知识提要的设计

教师在复习课教学内容设计时,应把教材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放在首位。在学生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知识进行梳理,把各部分的知识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系统。整合的形式目前比较多的是采用条目、表格和结构框图。在设计时不仅要重视在梳理知识中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而且还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我们知道,在解题过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诸如化归、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模型等等。这些都要在问题的设计中充分考虑进去,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能学到怎样具体解题,学到解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学到一些通法和一般原理。在设计复习课教学内容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到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又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对于那些平时作业中常出现的模糊不清的表象和概念,要在复习时适当安排一些内容,以有助于消除模糊不清的地方,使之变得清晰和精确。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在设计时也可以渗透前几年所学过的教材中最基本的内容,这有利于防止遗忘,牢固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有利于储存和提取。但是这种安排一定要合理和有益。

2、问题的设计

数学复习课中问题的设计一般可分为两类:

⑴、基本题的设计

设计基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覆盖课本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知识。②、有利于学生提炼数学思想方法。③、有利于检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应用能力。

④、把提出的问题按逻辑顺序排列,以便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⑤、问题提法要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⑵、综合题的设计。

设计综合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问题要包含所学过的多种概念和方法,要将它们综合运用才能解决。

②、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索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③、问题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有多种可能的答案。④、尽可能设计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⑤、能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的问题。

在总复习设计时,还可以安排一些具有研究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交流研讨。除了数学复习课上的问题以外,还要设计作为作业的问题,这是复习课的继续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的有力措施。一般可以设计以下几种:

①、按照一定目的收集材料的作业。②、由学生自己编拟和解答数学题。

③、解综合性比较强的复习题。这些题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提供。④、根据教材或上课的内容整理一篇文章,使知识系统化。

⑤、完成实践性的作业。如学完统计初步以后,要求学生深入社会调查,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⑥、确立一些课题让学生课后独立研究。

⑦、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适当布置一些补缺性的作业。

(二)、数学复习课教学方法的设计

这里讲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数学复习课里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数学复习课一般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和讨论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要求选用。

1、精讲法

精讲法是教师通过巡视,发现问题,经探讨尚不会,向学生精讲、点拨知识,培养其能力;学生则通过听、看、做、讨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精讲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但不排斥教师学生提问或进行课堂练习。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心理状况,以便在上课时有的放矢地提问,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精讲法还可借助于多媒体等设备,以便在较短的时间使学生复习更多的内容。然而精讲法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复习课设计时应采用精讲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效果会更好上些。

2、问答法

问答法是教师有计划地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独立作出结论和回答。问答法有助于传授知识、巩固知识、检查知识、探究知识,也能增进师生间互相了解,活跃课堂气氛。在复习课里,让学生解决教师事先设置的一系列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往往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当然在运用问答法时教师应该事先设计好适当的问题,并且考虑好怎样提问题,避免回答“是”还是“不是”的简单问题。

3、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是学生按照教师(或学生)拟定的问题提纲进行小组讨论,从而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通常分为合作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种形式。在复习课里,学生学过知识的基础上,按拟定的复习提纲进行研讨,人人参与,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促进知识内化,促进思维发展。这里设计讨论提纲是关键。提纲应当是引导发现而又不过多提示的一系列问题。复习课中总希望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那么提纲中所涉及的情况就要全面防止遗漏;如果所反映情况的内容与将要学习的内容关系密切,那么讨论提纲应当具有更多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去发现。讨论提纲还可以针对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误,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在讨论提纲的设计中,切忌不经任何加工改造的、原来问题的重现。

5.初中地理复习课如何上 篇五

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作为一应用性研究课题,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数学复习课最大限度地帮助全体学生整理知识,温故知新,查遗补漏,建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并加深理解,能更加灵活和熟练的运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根据教研组这一课题所设定的目标,和数学期末复习课在数学复习课中突出和重要的地位,在这一学期我们重点对数学期末复习课进行了专门关注,获得了一些共识,取得一经验。

数学期末复习课具有与习题课、章节复习其,期中复习不同的特点:期末复习的内容更多,复习时间较长较集中,复习的总结性目的性更强。同时,在期末复习阶段,学生的复习心理准备较充分,紧张与放松并存,复习迎考的氛围较浓,上好数学期末复习课,此时几乎是师生的共同愿望。这些都为提高数学复习课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要看到并善加利用,营造出良好的复习环境,对有些学生进行适当地加压,有些学生进行减压,让好的学生增强学习成就感,让学习困难生感觉到复习是一补习的机会,进行复习造势与氛围维持,共同进步。

数学期末复习课的要求与平时的习题课、章节复习课、期中复习课相比更高,这时我们复习的目的即要有现实的意义:为了期末的学校或区里的一次阶段性的教学质量检测,还应有更深远的意义,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理,进行知识升华,建构学科知识。

为使数学期末复习课较以往更有针对性、全面性、系统性、高效性,我们备课组较早准备,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和措施,现作以下概括:

一、计划的制定。复习内容为八年级上学期新教材的四个章节:第一章《二次根式》、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函数》、第四章《几何证明》,重点放在后两章的复习。根据这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情,我们预留了两周的时间作为期末复习的时间保证。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感到函数和几何证明的学习感到困难,因此时间分配上费时近三分之二,复习的力度较大。

二、重点与难点。复习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备课组并没有先入为主,经验行

事,或以教参为版本省心省事的圈定,而是由学生作业、平时检测、重点困难生、以及学生提交的问题中寻找线索,教师进行收集与整理来确定,力争做到有的放矢,以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定重点与难点。这部分工作要前期准备,科任教师要做有心人,在复习前组内交流,费时费力费心越多,我们对复习效果越有把握。

三、复习的方法。我们最怕学生认为老师在炒现饭,最怕滑入在复习课上老师讲学生听,最怕进行大题量练习,师生疲于应对一套做法中不能自拔。为此,我们对重点内容做成了课件,以提高效率,争取时间争取主动;复习课上更要师生互动,以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为目标;运用ATI五大教学策略于复习课,特别是在新的情景下使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目标定位,不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鼓励学生的进步;复习阶段更加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模仿表格、树状图等进行知识的梳理、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进行错题收集等;以近两年的考卷进行两次左右的模拟考试,作重点复习检查,进行重点分析、必要时让学生自已命制试题;教师对复习题精选精练,以先练后讲为主,只要是针对性、专题性的练习一定要讲透,讲一定做到及时性,困难学生的辅导要师徒型,并跟踪动动进行。

在对数学期末复习课采用了上述方法后,我们师生都感到复习课较以往更实在,在做实事,在解决问题,特别是中下的学生感到许多概念、基本方法比以前清楚了,两周里所学的东西好象比一两个月的还多。所以,我们对主要的一些做法,总结一下,也为下一步数学复习课探索新方法、新途径积累经验,打下坚实基础。在复习中,我们也感到复习课教师的主动准备不够,经验也还欠缺,认识到期末复习内容和平时的积累有关,效果的取得与每个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有关,复习课更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等。

6.如何上好初中英语复习课 篇六

一、备课

(一) 集体教研, 深挖教材

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共同的依据, 它体现了课程的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是完成教和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 掌握和驾驭教材是教师备好课的首要条件。

教师在备课之前, 可以通过上网搜索、翻阅书籍和报刊等途径共同收集相关的备课资料, 或者亲手制作一些警示牌, 让教材更贴近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然后, 教师可以共同分析教材, 研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从整体上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 明确各部分内容间的相互关系, 把握每课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 领悟每课的编排意图, 并将这些教学内容内化;在此基础上, 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二) 分析学生, 了解需求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教师在备课时, 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等。例如, 笔者发现学生对本单元的单词、句子和警示语等的预习情况很好, 并对文中的背景知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自学, 但是他们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因此, 笔者在进行复习电话用语的备课时, 就设计了让学生现场模拟用手机打电话的情境, 为他们提供语言运用的环境, 促使他们在练习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 选择教法, 培养学法

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恰当的方法, 启发、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 帮助他们学会学习, 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英语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努力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当课程上到25分钟的时候, 学生开始有些疲倦了, 笔者便把Lesson 39中的警示语都写在标语牌上, 让他们分组抢答,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在欢笑中复习了所学知识, 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起到有效复习的目的。

(二) 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相关英语知识联系在一起, 构成知识串, 使知识网络化。例如, 在复习display, show这两个知识点时, 笔者为学生呈现dis-, show, 并让学生合作完成由dis-组成的相关单词, 以及由show组成的相关短语,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他们共同合作的精神, 又可以加深他们对相关单词与短语的记忆。

(三)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英语复习教学中通常采用的复习方法是把单词、短语、句型、时态和语法等进行归纳与总结, 再为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复习题。然而,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复习课, 枯燥乏味, 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 笔者建议教师在进行英语复习教学时, 应经常变化训练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复习课中, 在处理phrases和sentences这一环节时, 笔者让学生担任教师一职, 同时, 在教学中, 增加了Link up examination的教学环节,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并要求他们根据所给材料, 展开联想进行英语写作练习, 从而促使他们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四) 用英语口语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终结性评价应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 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口语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口语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7.地理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七

一、关爱学生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密切合作,情绪愉快,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驱力,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也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师生关系对教学成绩影响很大,如果师生关系好,学生就愿意学,教师也愿意教。尤其是初中地理,学生不重视,如果教师和学生关系不融洽,课程就很难进行。所以,我在教学中多以表扬为主,不讽刺、挖苦学生。在纠正学生错误时,不触伤学生的自尊心,以确保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融入生活

课堂教学要努力避免空洞,因为空洞的课堂是最好的催眠曲。实实在在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才会有亲和力。实实在在的课堂应与生活相联系,因为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生活是学习的源头和归宿,脱离生活的学习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应该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从生活的体验中挖掘学习素材,从生活的困惑中发现学习切入点,从生活的运用中感受学习的价值。

在学生学习“地图的三要素”时,我将学生非常好奇的长春市地图给学生作为学习的资料。学生的学习兴致顿时高涨,纷纷找出自己家的大概位置,并向同桌介绍。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的学习和运用都可以在这张图上落實和体现。如你家所在地在学校的哪个方向?量算长春市的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在这张地图上为你的家和学校分别设计一个图例,并把它画在地图上适当的地方。学生对这些与他们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兴趣浓厚,整节课学生积极性高涨,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好。

三、巧妙比喻

课堂中什么最吸引学生?当然是趣味。除了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对教学内容的巧妙比喻,也会让学生眼睛一亮,乐趣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

例如:在学习我国冬季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寒流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时,我是这样比喻的,寒流在南下的过程中,像运动员一路奔跑,但不是一般的跑步,而是像刘翔一样,做的是跨栏运动。学生在笑声中对这一地理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学习经线时,我把能够组成一个大圆的相对的两条经线比喻成“夫妻经线”,因为它们的方向相反,恰似男女性别,而它们互补的度数又恰似夫妻双方的性格。

四、紧扣事实

菜肴的味道要鲜美,那地理课堂如何保鲜呢?学生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情比较关注和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地理课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最新的热点事件,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并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的发展相互联系的。2010年世界各地地震频繁,引起全国上下的关注,学生对此感受深切。这就是学习热情的“爆发点”。

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地震的认识,然后引起学生的思考,提出一些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2010年到现在发生了多少次大的地震?

2这些地震发生地分布有什么规律?都发生在那些地震带?

3这些地震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4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些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对这些也很感兴趣,而且对解决问题信心倍增。我及时推学生一把,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上的问题,学生围绕地震,自己设计问题,并最终形成书面材料《地震,我们知多少》。虽然难度有点大,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的不断激励,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8.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 篇八

1、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主体教育理论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性,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充分发展,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主体精神、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和发展其主体性。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要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模式的应用,使学生系统掌握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规定的中学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

通过本模式的应用,使学生形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规定的中学地理能力。(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发展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操作序列

1、课前发放学案,指导学生预习。(学案内容有:学习目标、重难点、导学问题、学法指导、当堂训练题等)

2、课堂教学分为四大板块: ⑴系统梳理知识。教师先提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要求,可以针对本课重点知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4—6个问题,然后限定时间,指导学生结合问题认真阅读教材,梳理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归纳、整理,不要包办代替。同时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在书上画出或写出这些问题的答题思路和提纲,可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部答案而只说出答题思路或提纲,然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必要的引导,纠正点拨。本环节时间约为10分钟。

⑵案例分析。教师结合学生知识系统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典型问题,精选有代表性的案例(习题)加以分析,拓宽加深,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本环节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案例,提高教学容量。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本环节时间约为10~15分钟。

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本环节时间约为15分钟。

⑷质疑讨论,师生互问。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开展质疑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本环节时间约为5分钟。

四、教学策略

1.复习方法指导策略:

(1)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鉴于高考命题内容具有高度的随机性、在“考试说明”要求的全范围内抽样检查,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这就要求考生必须以“考试说明”指导全程复习,回归课本,全面复习,弄清“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考点,特别是最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主干知识。

系统掌握基础知识,要求复习中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加强地理学科的综合,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强调前后知识的联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建构知识体系时,要讲究方法。一方面要从知识框架理清知识脉络;另一方面要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如区域地理复习时可以从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特征(工业、农业、人口、重要城市、港口、交通、分布、成因)等方面去研究,把握各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构建知识体系时还要注意跨学科知识的联系。由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要注意与史、政、数、理、化、生知识的联系。例如太阳高度的计算、时间的计算、经纬度的计算等,需要数学的计算;光合作用、岩溶作用、酸雨的产生、光化学烟雾的产生等都需要应用化学知识;而地球的公转、风的受力等应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因此复习时,不但要将学科知识进行横向的、纵向的对比和延伸,而且也要跨学科的联系,将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当考生能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知识体系时,他在解题时就能全面、综合地分析问题,从而避免遗漏答案要点。

(2)充分使用图表特别是地图,做到图文结合。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理高考题目中,几乎都有地图。地理读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将课本的文字系统与图象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左图右书,充分运用课本上的图象资料和地图册,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

(3)突出重点、难点,关注时事热点

地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因此,要抓好这些内容的复习。如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时间的计算、地图的判读、大气运动规律、气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气候类型、海水盐度变化及其原因、地震、工业的区位布局、人口、环境问题、资源、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都属于常考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由于高考试题,越来越注意把课本知识与最新研究的理论成果、国内外形势、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及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要善于

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沙尘暴问题、赤潮问题,中东问题、恐怖袭击事件、台湾问题、阿富汗问题、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2008年奥运会、我国飞船发射、着陆等。要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理解这些问题,学以致用。

2.思维能力训练策略:

要明确高考对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首先应熟练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内容,这是灵活运用的关键。例如,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等。对这些知识要注重理解,这种理解不是机械的记忆和表面的理解,而是要理解它们的内涵、中心思想,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真正吸收消化这些知识。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要经常运用比较法。包括不同地理概念的比较,如震级和烈度、资源和能源、地壳与岩石圈、时区与区时、冷气团和暖气团、冬季风和夏季风、内流河和外流河等。不同区域的比较如中国与美国、东亚和中亚等,不同原因的比较如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不同项目的比较如人口分布方面的比较,工业特征的比较等。通过比较加深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应用地理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在练习中不断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解题方法指导策略:

选择题解法。做好选择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仔细审清题干的题意,明确题干的要求、给出的条件。针对题干联系掌握的地理概念、分类、原理、规律、时事热点等知识,综合思考,运用排除法,得出结论。

(2)读文选择题由于题干、可选答案的设置均是依据原文而确定的,因此,认真阅读原文,从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步骤。

(3)读图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读图选择题是以图象(分布图、原理图、景观图及统计图表等)给考生以信息条件,题干和选择项目均围绕着图象展开的。因此,解题时应仔细阅读图上所有条件(图例、注记、以及具体图象),分析它的特点(分布规律、基本原理、个体形态等),结合选项,作出判断。

还有的选择题图文结合,则解题时要仔细阅读图和文,找出解题的关键信息。非选择题的解题要领。非选择题通常是以图形出现的综合试题,并包含了填充、填图、绘制简图、读图分析、综合分析等几种类型。近年来还出现了材料分析题,图文结合,对考生能力要求高。做这类题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审题,这是做题成功的关键。仔细阅读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找出关键词,挖掘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从总体上把握图示的内容、题目的总要求,判断所涉及的是那方面的地理知识。

(2)要善于综合分析。由于试题本身大多是各种知识的综合,因此,要分析题目所需要的地理知识,确定回答方向和要点。此外对一个问题的解释,也要从综合的角度来考虑,要分析起作用的各种因素,其中哪个是主要的因素。如沙尘暴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对策,肯定是综合的问题。从危害来说,就必须考虑对

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从原因来说,必须考虑自然的各方面原因,如大气的运动、大气环流的稳定性、气温的变化、地表的植被状况等;而人文原因则要考虑人类对地表的各种破坏,以及造成这种破坏的背景因素,如人口的增长,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3)答题时要组织好答案的结构。答案要点要结合材料内容,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应把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还要注意答案的逻辑性,文字表达要专业化,正确使用地理术语,语言简洁、准确,详略得当。

(4)统计图表的分析技巧。统计图表包括单线图(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扇状百分比图、相对百分比曲线变化图(如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多年变化图)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图,如气候类型图了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两种图的结合。判读单线图时,要善于从曲线、折线的起伏把握该地理事物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由于这类图通常是以坐标的方式体现的,读图时,要特别注意横纵的数值含义。一般情况下,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数量,这样就能读出某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特征,从而分析地理现象。柱状图、饼状图和扇状百分比图,要侧重对比,对比地理事物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及反映的问题。(5)地图的判读和填绘技巧。包括世界和中国的区域地图判读及专题地图的判读。要充分利用图象系统中的条件,对图象中的图例、注记、比例尺、方向、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等要高度重视。判读区域地图要求考生要熟悉区域位置,要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如经纬线、轮廓、河流、湖泊、山脉、城市等。判读专题地图时要确定是那方面的知识,如等高线地图用来判断地形,等压线图用来判读气压分布,等温线图表示气温分布规律。

(6)原理图的判读。要联系地理原理进行分析、推理。此外对各种各样示意图,如表达地域联系的、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的,甚至各种景观图、漫画等,都要善于从图形中找出已知的地理现象或原理等具有解题价值的信息,结合题目准确判断图形知识方向,然后采用简练、准确的地理语言进行表达或作图。

五、模式评价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采用本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本模式要求教师注重学法指导,特别是解题方法指导,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实现由“学会了”到“会学了”的转变。本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率高。

主要教学步骤:

(一)、针对标、纲,确立目标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2.向学生展示出本课时所复习的范围中,包括哪些知识点,其中哪些是复习重点和难点,在课标和考试大纲中,这些知识点要求达到的等级。需要注意的是,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不同于新授课,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

(二)、自主梳理,构建网络

1.教师根据复习内容,设计好复习课的学案。在学案中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梳理本课时知识点的方法或平台,如:列表比较、填图、知识纲要、问题提示等,引导学生自主的完成知识梳理。

2.在完成知识梳理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构建出本课时复习内容的知识网络。通过编制知识网络,以达到整理知识点、理顺关系、构建知识结构的目的。对于知识间联系的脉络清晰、比较容易构建网络的内容,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构建。对于构建网络比较困难的内容,教师可在学案中设计出一个框架,指导学生完成构建。并在组内、班内展示评价。该环节也可安排在后面的总结反思时进行。

(三)、疑难点拨,典题辨析

1.教师根据复习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所复习内容在新授课时的教学效果,必要时可事先进行一些调查,找出学生学习难点和易错、易混点,以及学生不易掌握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在学案中列专栏讲解。教师在课堂上采用适当的方法,把问题完美解决。

2.每一个讲解的知识点都列举出1—2个典型例题,师生共同分析和解决这些题目,通过对例题的解析,教师能归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3.每道例题解决后,跟上1—3个变式训练题,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四)、达标训练,提升能力

1.设计达标训练题和能力训练题各一套,前者的题目较容易,强调考查基础;后者可有一定难度,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题量不能太大,能基本覆盖本课时复习的主要内容即可,能让学生当堂完成。所用题目应经过教师的细心挑选,不能有错题、偏题、超纲题。每道题目应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同一知识点不要重复考查。

2.如果时间允许,可当堂检查训练效果,做出评价。如课堂时间不允许,则收缴学生答卷,课后批阅,另择时反馈。

(五)、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9.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篇九

1、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2、区域的类型:自然区域(热带、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工业区等)、行政区域

3、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季风区大致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面积20%;人口40%,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二、生态环境及治理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面积占25%;人口占55%,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主要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二、生态环境及治理

1、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

治理污染源。

2、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成风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

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

10.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 篇十

【关键词】实验探究 精讲精练 因材施教 趣味教学

复习课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学生感觉最乏味的课型。那么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既然重复新课教学时的实验不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器材的创新设计或者实验器材的创新使用再次吊起学生在复习课上的胃口。

例如,可以这样导入大气压强复习课:在一只饮料瓶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小孔背对同学,等同学将气球吹大后,教师用大拇指悄悄按住小孔并把饮料瓶从学生的嘴边拿开,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瓶中的气球居然没有复原,好像仍然被某位同学吹着一样。这个实验也可以用到大气压强的知识来解释,虽然是一个改进的小实验却能把学生再次带回到新课时代,勾起他们对于大气压强的回忆。

二、实验探究

在课堂上以探究实验为主线,加强学生视觉感受,让学生经过观察,激活学生大脑中原有的情感结构和认知结构,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实验由教师进行了新的设计大都调换了视角,因而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如在复习浮力一章时,可以给学生准备以下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小铁钉、10cm3的木块、铝块、铜(或铁)块各一、一个牙膏皮、一杯酒精、一杯水和细线。演示前再提出几个问题叫学生考虑:

1.是不是物体浸入液体越深浮力越大?

2.轻的物体受到浮力是不是比重的大?

3.是不是密度小的物体一定漂浮,密度大的物体一定下沉?

接着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主要有:

(1)用细线系住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液体后观察示数变化。

(2)小铁钉和木块分别放入水中,重的木块反而漂浮,轻的铁钉下沉。

(3)把木块、铜块、铝块、牙膏皮分别放入水中再提问,是不是密度小的物体一定漂浮?你能不能测出它们所受浮力各是多少?针对相关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实验,探究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手、眼、脑并用,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实验和总结规律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因材施教

复习课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的方法是:统一授课,分组练习,个别辅导。课堂复习教学原则是:立足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扶持学困生。复习进度和教法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基点,要求中等学生按教师的安排进行系统的复习,注意能力方面的提高。对优等学生要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通过他们排难解疑,带动全班。应另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进行自学,除要求掌握大纲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进行横向提高;对差生实行:“五多”“一优先”。即:多鼓励、多提高、多板书、多检查、多辅导、优先面批作业。要特别注意对他们“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复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趣味教学

在对知识的总结回顾时,要注重语言的生动和趣味。可以从网络、杂志、参考用书上整理“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知识。例如:

1.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定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虚像正,放大缩小要分清”;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原则是“一上一下,关键看下,靠近变小,远离变大”;

3.家庭电路的灯泡“火线零线并排走,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头”;

对于电学实验“欧姆定律”“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电路图,可以让学生记忆“非常6+7”,即六样器材,七根导线。这样,从学生的年龄、兴趣、关注内容出发,让他们在快乐中回忆,在兴奋中,完成学习任务。

11.初中地理复习课如何上 篇十一

高三数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使学生做到:总复习全面化,普通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上好复习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连续几年教高三数学,我感触颇深。下面我从四方面谈谈自己在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反思与体会。

1. 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点的梳理

开始复习一章内容时,总要对该章的知识要点,包括对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疏理。以前,我总认为知识点的梳理就是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因为老师总比学生熟练,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给学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其实不然,这样做一方面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一味被动接受,没有机会动脑想一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另一方面不但没有节省时间反而浪费了时间。高三学生对所复习内容已有所了解,甚至有些同学已掌握得较好,只是知识网络的某一处或几处没有澄清,所以只给学生补充上这一部分即可。因此,学生与老师必须清楚彼此需要什么,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梳理。先布置学生进行单独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分析哪些是本章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和重点,对涉及的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和对知识要点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由班级中的基础较好的同学出来现身说法,再由其他同学补充,最后由老师加以点评补充。这样,既充分复习了本章知识点,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案导学,先做后讲

以前,学生习惯于先听老师讲,再根据老师讲的去练,这样其实老师是在“灌”学生,需要的不需要的一起灌,学生毫无目的地听课,练也是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也容易使学生陷入题海。在我们学校,这种“先做后讲”的教学方式已被老师们运用得心应手,也受益匪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们真正掌握的东西。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高三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一人讲解,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提高数学素养。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在焦点处启发学生探寻突破口,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3. 注重总结规律,加强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提炼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一种现象,讲过的题学生仍然不会做。反思一下,原因是老师讲这道题时仅仅把思路讲通了,步骤板演了,却没有讲为什么这样做,也没有总结题目所考查的知识和思想方法是什么,学生自然无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多总结,多提炼,常归类,一道题的题眼在哪儿,这种条件下往往怎么做,一般要注意什么,做法上有什么规律,考查的是什么思想方法等要经常挂在嘴边。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审题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另外,要特别强调基本思想方法,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问题解决思路广,方法多,学生容易追求巧解,但是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都比较小,简单变动一个条件或一个结论,学生就会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解题的通法———基本思想方法。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练习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4. 注重与学生沟通

高三学生,学习压力重,情绪波动大。有些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些同学急于求成,想一蹴而就;有些同学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及时了解与反馈,通过沟通和交流,互相激励,让学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学校开展了“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活动,师生面对面真诚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增进感情。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有助于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项活动一直受到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12.初中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篇十二

(2)根据《课标》和《课标解析》的要求,分析每节课的考点要求,进行教材的整合,注意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体现地理读图、析图的特点;

(3)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处理(包括提纲、练习等),让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并通过学生的自查、互查来检测、加强巩固。

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要求

1、多研究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复习课更有效率;

2、根据历次地理考试成绩,分析、确定各班学生的成绩目标;(附表)

3、各班学生分层分组、运用复习提纲自查、互查;运用章节练习进行小测;

4、在第18周进行模拟考试。

初中地理期末复习计划三: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复习计划(425字)

我校地理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它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为做好期末温书迎考,现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成绩目标,特制定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的教材处理

1、备好复习课

(1)根据复习课特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牢记中学是“基础教育”,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2)根据《课标》和《课标解析》的要求,分析每节课的考点要求,进行教材的整合,注意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体现地理读图、析图的特点;

(3)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处理(包括提纲、练习等),让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并通过学生的自查、互查来检测、加强巩固。

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要求

1、多研究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复习课更有效率;

2、根据历次地理考试成绩,分析、确定各班学生的成绩目标;

3、各班学生分层分组、运用复习提纲自查、互查;运用章节练习进行小测;

13.初中地理复习指导纲要 篇十三

察右中旗二中李儒驿

系统、有效的复习是地理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下面是我在带领初中学生复习地理中的几点做法。

一、研读课标抓方向

《课程标准》是反映课程改革的法规性文件,是教师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地理学业考试是根据〈课标〉确定考查的内容与标准,复习能否取得最佳的效果,要看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的是否透彻,研究的是否深入,把握的是否到位。研究课标就是要对于复习的每一知识点,认真的弄清课标要求:研究课标要求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运用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达到,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哪些知识需要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哪些知识需要掌握以及哪些知识需要灵活掌握。

(二)过程性目标的要求:认真分析让学生“经历(感受)”什么,“体验(体会)”什么,“探索”什么。从而真正把握〈课标〉要求。对于不同的要求,复习时要有所侧重,把握好复习方向,避免走弯路。复习要有方向性:复习的方向性直接影响中考成绩的好坏。因此复习时目标一定要明确,找准复习的方向,复习的重点,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复习要有计划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较高程度的达到复习效果。复习计划要大小结合,即要有整体、长远的,又要有阶段的、短期的。整体怎样复习,分几个步骤,每一步骤时间多长,依据什么资料,达到什么程度。这些在复习开始时都要做周密的安排,合理的制定出适合自己学生水平的计划和目标要求。且不可具有盲目性,避免“前松后紧”。

二、回归教材抓基础

地理学科的学习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与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记忆和思维的规律也要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要有知识的整理和构建过程。地理总复习的重心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融合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为一体上。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字、图表等素材,带领学生进行整理系统、概括结构、总结规律、分析联系、比较异同、归纳特征等。这一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可以使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网络”,以对各章节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结构;可以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牢固,使零散的认识系统化,为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提供了可能和保障。目前阶段,部分教师存在的问题是贪快冒进,匆匆把课讲完,草草结束复习,早早地进入到强化训练和考试促进阶段,遗留下了学生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隐患。其不良影响为,-1-

容易出现复习到一定程度后,学生出现“知识混淆和成绩停滞不前”的现象。

三、突出重点抓主干

地理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复习时不可能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在全面复习、夯实双基的基础上,应突出学科重点知识,如:地球知识、地图知识、气候知识,中国自然环境知识、我国四大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等。重点知识应反复强调,注重归纳总结,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应用。要围绕主干知识来重点选题、做题。

四、突出特色抓地图

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它的信息量大、生动形象的特点,正适合地理复习课的要求。如果没有地图的配合,复习是难以顺利进行的。地理考试中,读图与分析图表的试题比例一直是很大的,而许多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图表的识别和运用却是软肋所在。因此,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地理图、表的教学辅助功能,利用好课本插图、教学挂图、板图、自制的多媒体地图和各种资料创设各种地理表格。把重点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帮助学生掌握总结填绘图表、阅读图表、分析图表的基本方法或规律,使学生能熟练应用图文理解知识、图文相结合记忆、图文互换的技能的方法与操作能力,形成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复习效率。为了能达到上述复习目的,我们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对图表的运用和讲解,侧重于利用和创设各种类型的图表训练题;以学生理解和应用为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快速而准确分析回答图、表问题的能力。复习阶段要把《中国地图册》、《世界地图册》和教科书中的插图,作为自己学习上得心应手的辅助工具。“两图”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与教材紧密配合的。而且色调鲜艳悦目,内容生动活泼。如《中国地图册》中《地球》一图,只要看一眼,便会得出地表一片汪洋的结论,而且会掌握大陆分布的基本形势。《地球五带》一图,作者更是用心巧妙,用冷暖颜色显示地带温差,配合以动植物画面,十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地带的特点。学生要掌握不同类型的图,包括分布图、景观图、剖面图、动态过程图、统计图等。这些图会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揭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运动规律,概括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读不同类型的图,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就更深了。而对于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图,就要亲自动手画画,这对于增强记忆是很有帮助的。比如你老记不住我国主要的几条铁路线,那你就拿张纸亲自来画,画的时候尽量画准方向,认真画完一次,这样对于铁路线的分布心中就有谱了。

五、讲究方法抓效率

地理学科内容广而复杂,涉及《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乡土地理》。而且学生学习地理学科时空跨度大,学生花在地理科复习上的时间有限,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焦急烦燥心理,甚至畏难情绪,对地理科的学习容易失去信心。因此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策略,提高复习的效率,以便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复习讲究实效性:一方面要狠抓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讲究方法,提高效率,认真的设计好每一节课,向45分中要效率。复习课非常重要,它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往往有些教师忽视了复习课的这种巩固双基、培养能力的作用;把复习课只看作是“划书活动”,让学生一遍遍的机械记忆。这样,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且会把复习课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这种复习方法,精心设计、避免雷同,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从而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一)“图文结合法”

地图是学生理解、分析和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依托。文字是我们对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信息的理性认识和思维判断结果的一种描述。“无文之图”是学生难解的“天书”,“无图之文”是苍白无力的说教。只有图文并茂,图文结合,才能使地图变得易懂,文字变得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在地理复习课中要注意采用“图文结合法”,以图为点,串点成线,串线成网,逐步使学生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体系。让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识,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探究性和自主性。

1、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图反映这一张图,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简单地说,地理就是地图上的道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图”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图文结合的基本方法,这样“图文结合法”在复习中才能顺利地贯穿和渗透下去,最终完成复习各项目标。

2、根据复习目标,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提炼教材,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图,然后加以巧妙设计和加工,尽可能在“图”的基础上涵盖复习目标所要求的重点内容。以初中地理教材第三册为例,可精选《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一月等温线图》、《中国七月等温线图》、《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图》《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等。通过对图的解读,使学生对各章的重点知识掌握殆尽,地理思维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如:复习中国地理的省级行政单位、主要高原、平原、盆地、山脉时,让学生自制中国政区版图,并制作主要高原、平原、盆地、山脉的名称的小小文字卡片〖要求在这些文字卡片上着上其相应海拔高度的颜色作为底色〗。复习过程如下:先让学生把打散的各省区拼成完整的中国政区版图,可以分小组进行〖一般2~4人为宜〗,也可以用竞赛的方式进行,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待拼完后,用自已制好的高原、平原、盆地、山脉的小卡片,一人任意拿一张卡片,一个人回答问题——包括文字卡片上的地理名称的特点、所在的大致位臵、有什么河流流过、位于中国的哪一个阶梯上,目前的地理环境如何等等,另一个人则把卡片放在中国地图的相应位臵上〖填图〗。如果时间有剩余,还可以调换以上这几个人的角色,从头来一遍。这种复习方法形象、直观,学生易接受,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更能够进一步体会到复习内容的精髓。

3、根据图与图之间内在的地理逻辑,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地把各章零散的知识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逐步形成对整本教材的总体性的把握,构建比较系统的知识,能力体系。以初中地理教材第三册为例,可引导学生从《中国地形图》联系到《中国的人口密度图、中华民族的分布图》,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中国的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的偏远山区;从《中国的地形图》联想到《中国的一、七月气温分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夏季气温高的地方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是地形因素造成的,以及我国季风影响范围的内容等;

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地理图表的教学,引导学生把知识点落实到地理图表上,并向学生传授和引导总结填绘图表、阅读图表、分析图表的基本方法或规律,使学生能熟练利用图文记忆、图文结合、图文互换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以简要示意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教会学生将地理知识点在示意图上串起来。例如长江干流犹如“L”和“w”两个英文字母连接而成。从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到宜昌的“L”形河道为上游,谷深水急,水能资源丰富,虎跃峡、葛洲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都位于上游。“w”河道则为长江中下游,“w”上端分别是宜昌、武汉市(有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汇人)、上海(为长江的入海口);“w”下方两处转折点是我国两大淡水湖——洞庭湖和鄱阳湖,湖泊众多,航运价值大。复习时可指导学生先画出由“L”和“w”组成的示意图,再把以上的要素填注到相应的位臵上,还可把行政区的内容结合进来。

(二)“对比分析—综合归纳法”

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强调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性。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区域特征是建立在对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总结的基础上的,是对一个区域的地理概貌的高度概括。例如,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寒”、南方地区的“暖湿”等。这种差异性与区域所处地理位臵、地形、地势等自然地域密切相关。因此,区域所处的地域性(位臵和范围)往往就是造成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复习时要正确分析和把握这种典型的地域性,由地域性引伸出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要通过综合的思维过程,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得出区域地理特征,往往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例如,中国地理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比较;西北内陆地区和东部季风地区的比较;世界地理中,英国和日本的比较等。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探索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列表对比、观察对比、类比归纳、发散演绎、因果联系等方式获得这些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方法。

(三)“串珠成线法”

在一定范畴内,许多地理概念是相互联系着的,因此,当思考某一地理概念时,应该放到与其他地理概念相互联系的整体上去认识。联系的方法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串珠成线法是联系法的一种,是根据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将零星的地理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它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

分散的地理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认识地理事象的广度与深度。

例题:根据下面提供的文字信息,请你利用已经学过的地理原理,用恰当的文字,按因果关系将它们连接起来。

要求:连接而成的文段中必须涵盖下面列出的全部词语;必须准确、完整地表达地理原理。

地轴倾斜地球公转白昼四季太阳光热太阳直射

六、关注生活抓应用

在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特点时我们已谈过,近几年的综合试题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努力做到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密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两耳要闻窗外事”,把课本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瞬息万变世界局势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完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生活或生产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如在复习中可以提供印度洋海啸、地震的有关图片或资料,问:苏门答腊岛位于板块,属于,并就如何减少此类灾害的损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此题既联系了教材,又联系了社会的热点和重大问题)。要在平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基础上把所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类、归纳,并从中找出与课本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这些热点问题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和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七、强化训练抓能力

通过读、描、划、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复习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双基”内容的基础上,就应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学会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当然与地理有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有疑问的题目与同学进行讨论或请教老师。提高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复习的核心任务,而这项任务的落实必须依托于训练这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应选择有价值的、切合学生实际的试题,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解题的习惯;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点评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某些试题进行拓展和迁移等。教师在每一次讲评中应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加强学生能力训练复习:可分为训练读图能力、训练文字材料分析能力、绘图能力、统计数字资料的能力等,(如可训练学生运用资料说明或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既给出某区域的相关资料,学生分析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也可提出一些问题或看法,让学生用资料说明。比如日本、资料:进口的主要原料所占的百分比,铝土矿、100,原油、99,煤、90,铁矿石、99。主要出口的工业品占的百分比:电子计算机、80,小汽车、57,船舶、56,电视机、70。由此分析:日本经济的主要特征及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还要搞好中考模拟训练,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

八、讲究技巧抓规范

重视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首先,是阅题和审题能力的训练。现在很多的中学生在考试时,往往缺乏阅题和审题的技能,常常会错误地理解题意,想当然地回答问题,结果错、漏答的地方特别的多,而且马虎失分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因此,教师在平时复习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变换题型,尤其是多注意在学生容易轻视的知识点上,多做些手脚,防止学生答题时出现的定势现象。其次,是重视答题卡的训练,结合上次中考情况看,学生涂填答案失误或不规范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答题卡的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复习得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基本能力得到训练,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中,学生自然满怀信心,以正常的心态审题,构思、组织答案,成功必然在望。

有好的开始,也要有好的结尾,所以任何地理教师必须注重讲授与复习,复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好坏。当然地理课的复习,同样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千万不能千篇一律,也就是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即使是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的班级里,还应当根据学生地理知识的基础、接受能力、掌握情况等的各异作出深浅不同、高低有别的解答。

上一篇:中纪委副书记李书磊个人简历下一篇:不参加考试检讨书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