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2024-10-17

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共15篇)

1.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一

重庆理工大学

邀请外国专家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本管理办法的宗旨是鼓励和支持学校各院系邀请境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并以此促进我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高学校竞争力。

第二条邀请外国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是指以由我校主请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出席国际会议等外籍专业人士,时间为三个月以内。邀请人员一般应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在所从事的领域具有一定成绩,对我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做出贡献的外国专家。

第二章聘请程序

第三条拟邀请外国专家的项目负责人应首先对拟聘专家的背景进行保密安全审查,并向学校保密办汇报。

第四条拟邀请外国专家的项目负责人需填写《重庆理工大学邀请外国专家学术交流申报表》(附件一),并于每年11月20日-12月20日向学校国际处申请下一年度邀请国外专家交流计划。每年6月1日-6月10日为补报或调整邀请计划时间。

第五条学校组织外事工作专家组对拟邀请的外国专家资格进行评审,并经校领导审定后下达邀请项目计划。

第六条邀请项目计划下达后,各项目负责人应与所邀请专家商定来校日期,并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第七条需要办理入境手续的外国专家,项目负责人应于专家来校前二个月报学校国际处。若外国专家因故不能按时来校交流,邀请单位应及时告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第八条邀请台湾学者来校交流,需报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审批。

第三章资助金额与管理办法

第九条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第十条学校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经项目负责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学校评审后确定各单位的邀请计划。每年年初下达邀请项目。

第十一条每位被邀请专家学校根据交流项目的性质给与适当的经济资助,用于专家在校期间的食宿、交通费、酬金等费用,每位专家最大资助金额为5000元人民币,经费不足部分由

项目负责人或邀请单位自筹。

第十二条外国专家经费实行包干核销使用办法。即项目完成两周内,项目负责人填写《重庆理工大学邀请外国专家学术交流总结表》(附件二)和交流账目清单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审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签署相关意见后到财务处核销相关费用。

第十三条自筹经费邀请外国专家来校交流,拟邀请单位需事先书面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需办理邀请手续者请提前两个月申报)。讲学或科研活动安排参照学校计划内专家的规定执行,各项工作应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及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每年将组织相关部门申报国家(重庆市)外国专家局聘请外国专家交流项目。该项目学校将按相关规定提取10%的项目管理费用于办理外国专家出入境等相关手续。

第四章项目管理办法

第十五条邀请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应重视外国专家的邀请工作。做好专家来校前的有关准备工作,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第十六条邀请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应安排好国外专家工作计划,并确保其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聘请效益。

第十七条国外专家在校工作期间,如迎送、食宿、讲学、科研、座谈及参观等活动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如有困难,可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予以协调。

第十八条做好专家讲学和合作科研成果的消化吸收、推广应用工作。认真完成效益评估总结(内容不少于1000字),包括专家讲学情况、效果等内容。该总结将作为今后资助邀请境外专家的依据。

第十九条学校每年将对各部门上年的邀请专家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来年各部门的邀请计划。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学校鼓励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外籍院士、大学校长等)或在某一领域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做出重大贡献者,此类人员不占单位的聘请计划,有关接待事宜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协商后,由学校安排。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同时适用于聘请港澳台地区专家。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负责解释。

2.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二

当今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发展,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日渐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 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渗透, 新的学科生长点不断涌现, 促使在科学技术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组织模式。大学拥有多个学科, 具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优势, 在科研和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学术团队, 如何加强学术团队建设与管理成为大学, 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 学术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1.1 团队的定义

群体与团队, 两个词在实际工作中常被通用, 其概念区别被模糊, 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群体与团队各自有其明确的定义, 两个词有区别也有联系。群体 (group)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 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集合体。正式群体是由组织创立的工作群体, 它有着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分工。而团队 (team) 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发展为团队不是自发实现的, 著名管理学家B.W.塔克曼提出, 团队发展要经历形成期、磨合期、规范期和运行期四个阶段。

学术团队是指以科研、教学、科技成果转化等学术活动为主要内容, 由为数不多的知识、技能交叉互补特点的, 并且愿意为共同目标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由此可见, 学术团队中的成员, 能够自我管理并愿意为共同目标而承担责任;就其权利而言, 学术团队内崇尚学术优先, 专家决策;管理模式上, 其内部组织构架是扁平化设计, 团队成员之间平等共处。总而言之, 一个学术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个性互补、共性大于个性, 团队内部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团体整体目标高于成员个人目标。

1.2 学术团队的特征

有效运作的学术团队应当具有一般团队的基本特性, 如清晰的目标、相关的技能、相互的信任、一致的承诺、良好的沟通等, 除此之外, 作为学术团队, 还具有如下特征:

(1) 团队成员:与非学术团队不同, 学术团队所有骨干成员都是高层次的知识员工, 高学历, 高职称, 个人能力强, 性格特点鲜明, 且学术背景交叉, 学术特色互补。

(2) 团队领导:作为核心人物, 学术团队领导应为学术带头人, 不仅有较深的学术造诣, 具有把握学术方向的能力, 且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能够凝聚团队骨干成员, 确保团队目标的实现。

(3) 团队目标:一个有效运作的学术团队, 都具有明确的学术目标, 也是团队所有骨干成员共同的事业追求;团队的整体目标为上, 团队成员对学术的追求大于对组织的忠诚。

1.3 学术团队的分类

学术团队类型多种多样, 对学术团队类型的划分尚无统一的方法。我们认为可按团队的研究内容与任务目标划分, 将高校中的学术团队分为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和成果转化团队等三种类型。近年来我国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因此以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发展迅速。对于科技创新团队, 可依据其目标性质或科研任务来源进行分类, 如基础研究团队、应用研究团队、技术创新团队和项目任务团队 (如“973”、“863”) 等。亦可按团队任务来源划分, 我国目前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的创新团队、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即111计划) 、中国科学院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 以及各大学自已的创新团队等。

1.4 几种学术团队的比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的创新团队、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即111计划) 、中国科学院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等四种团队是目前在我国学术界中影响力较大的几种学术团队。下表对这四种团队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 不同的学术团队有其个性之处, 但在组建的学术目标、成员要求、合作基础等方面都具备了学术团队的共同特征。不少团队对依托的科研平台还有较高要求, 如要求依托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内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等。

2 大学学术团队建设与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团队的组建

2.1.1 善于发现, 积极引导。

团队的形成, 尤其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 需要长期的积累, 有的甚至是几十年的积累。构建团队的不同的个体之间一定要有密切的、长期的合作基础, 而这种前期的合作是科技人员围绕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学问题而自发形成的。没有长期合作基础而临时搭建的所谓“团队”, 由于团队成员融合度不够, 相互信任程度低, 资源共享困难, 也难以形成高效的学术团队。因此, 要及时发现有基础、有苗头、有前途的群体, 特别是对有长期合作基础、共同或相近的研究兴趣、学术上能够互补优势、学术业绩优异的群体, 积极引导、鼓励, 在规范期就要予以介入, 投入前期的经费支持, 扶持成长。

说明:表中“杰青”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指:教育部长江学者;“百人”指: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2.1.2 规模适度, 结构合理。

团队的结构包括成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层次结构等, 合理的结构在团队中能够做到特长互补, 分工合理。关于团队的规模问题, 不同性质的团队要求肯定不一, 但太大或太小都不适宜。团队太大, 难以管理;团队太小, 难有群体效应。英国的自由管理培训者Ian Fleming把团队按成员数在5位以下、6-12位、13-15位和多于15位分成四种情况, 选取了“解决问题”等8个考虑因素, 对团队大小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见表2) 。

说明:表中的数字1代表效率最高, 4代表效率最低, 数字和越小表示该团队效率越高。

比较表2中四组代表效率的数字和的大小可以看出, 团队成员数在12位及以下的, 团队效率最高。本文表1中所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创新团队规定的成员数一般也都在10人左右。

2.1.3 学术带头人的选聘。

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人物, 其领导风格可以造就一个团队, 也可以毁了一个团队。学术团队成员素质要求高, 多为高层次的知识员工, 个人能力强, 一般个性也较强, 他们对学术的崇拜远大于对组织的忠诚;当今学术团队还有一个特征是组织对团队期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要求团队带头人能够带领团队高效率产出高水平的成果。因此, 无论是组织外界对团队的期望, 还是团队自身发展的需要, 都对团队带头人提出高的要求。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 科学的选人办法, 择优挑选、合理聘用团队带头人和团队骨干成员, 尤其是团队带头人, 对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在选拔团队带头人时, 要从其学术影响力、人格魅力、组织协调能力、战略眼光等多方面进行考察。

2.2 团队的管理

2.2.1 充分授权, 充分信任, 让团队自我管理。学术团队成员常来自多个院系或单位, 具有多个学科交叉的学术背景。在对团队的管理中, 最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学术权力与组织的行政权力关系, 打破部门间的壁垒, 克服行政负责人与学术带头人主从关系错位现象。要做到“两个授权”:一是对学术带头人的授权, 充分信任学术带头人把握全局的能力, 要努力体现学术权力优先, 作为团队领导应有足够的话语权;二是对团队骨干成员的授权, 充分信任团队骨干成员的事业心、工作能力、责任心, 团队领导应给团队成员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2.2.2 建立合理的分类考核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考核是个公认的难题。对团队及其成员考核, 更少有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办法可供借鉴。当今一个团队成员有多重身份:作为一名教师, 应完成院系交给的教学、科研或管理任务, 接受院系考核;如果同时参加了某个团队, 也要服从该团队的管理。在考核中, 首先应界定院系与团队各自对该个体的考核内容, 采用不同的程序与标准分别进行考核。对院系的贡献, 可按正常组织程序进行;对团队的贡献, 由团队带头人负责考核。对于团队学术带头人和团队整体的业绩考核, 应由团队组建机构负责, 其所属的大学或单位予以协助进行。

2.2.3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团队高效运作的前提和保障。邓小平曾经讲过, “还是制度靠得住”。团队虽非行政组织, 但同样需要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其高效运作。如团队内部的管理制度,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而言, 涵盖人员选聘、激励、培训、考核、成果共享和资源分配等各方面。

2.3团队的发展

2.3.1 团队的成功是团队新发展的起点。如何理解成功的团队?按计划完成任务, 达到预期目标, 取得丰硕成果, 提高声誉, 这个团队可以说是成功的;对于团队成员而言, 共同努力使得团队完成任务, 个人能力增强, 特长充分发挥, 事业得到发展, 他也是成功的。一个团队任务完成, 并不是其使命到了终点, 而是一个新发展的开始。

2.3.2 发挥团队的“辐射”与“裂变”效应。团队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团队在组建初期就选择了合适的规模, 因此团队的发展绝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充, 也没有很大的扩充空间。团队的发展, 首先应体现在团队本身质的提高, 即团队效率的提高, 具体反映在成员之间的更加相互信任、互相支持、信息自由共享、目标一致等, 团队承担科研任务的能力增强, 向更高层次的学术团队发展。其次, 团队的发展体现在它的“辐射”效应, 成功的团队文化对其它群体有示范作用, 带动其它群体或团队的发展。第三, 团队的发展还体现在它的 “裂变”效应, 团队的骨干成员得到提高与发展, 具备了成为学术带头人的综合素质, 可以领导组建一个新的团队;同时, 又有新的血液补充到团队中来, 赋予团队新的活力。

2.3.3 形成团队群。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科技创新出现群体突破态势, 出现在多学科交叉领域, 致使某个团队单兵作战有时也难以满足“大科技”时代发展的需要。若干个学术团队通过 “强强联合”, 形成团队群, 做 “大科技”, 成就 “大事业”, 使得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强。

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学学术团队的建设, 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还关系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关系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以及在国际上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学术团队建设既要自由探索, 又要因势利导;既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 又要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原则;以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团队高效运作, 用成功团队的“辐射”、“裂变”效应, 带动更多团队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IAN FLEMING.团队合作[M].高莹, 等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2002.

[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黄卫伟, 等译,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0.

[3]李明.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7) :66-68.

3.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三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学术交流服务 机构知识库 数据监管 学术出版

分类号 G258.6

学术交流已成为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1]。学术交流通过支持学者的研究,从而促进知识进步。根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RL)的定义,学术交流指的是研究及学术成果的创造、质量评估、传播、保存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正式的交流途径,如同行评价期刊,也包括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如电子邮件列表[2]。

进入21世纪,学术交流环境发生了巨变,以开放存取和数字出版为特征的新学术交流系统正在形成,推动研究成果更为广泛、快速地分享传播。用户对学术交流领域法律、技术、管理问题的技能需求迅速上升,涉及开放存取出版发表、数字学术成果管理、数据监管、版权及著作协议等。在用户需求的驱动下,国外大学图书馆积极开展基于全新模式的学术交流服务,还为此调整了部门及人员配置,增设了专门的学术交流服务岗位,如学术交流馆员、机构知识库馆员、数据监护馆员等[3-4]。

2012年底,ARL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发布了一个调研报告:SPEC Kit 332,The Organization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ervices[5]。该调研集中探讨了“研究机构是如何组织职工以支持学术交流服务,以及他们的组织结构从2007年以来是否发生了变化”。本文在SPEC Kit322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分析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学术交流实践进展,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开展学术交流服务提供参考。

1 调查范围及内容

2012年,Radom等在ARL的126个成员馆范围内开展了学术交流服务调查。调查分为学术交流服务的领导、管理和支持、服务内容、服务评估以及自2007年以来的组织变化等6个板块,29个主干问题。共有60个成员馆反馈了调查结果,占总数的48%,其中56个馆明确开展了学术交流服务。调查结果中除了统计数据,还附有大量的评论意见。

2 大学图书馆学术交流服务实践

2.1 学术交流服务人员和机构

2.1.1 领导模式

结果表明,在设置的6个学术交流服务领导模式中,没有一个领导模式有绝对优势。其中,单人领导模式比例最高,为30%;两人或多人配合占23%,如学术交流馆员配合以数字学术出版管理馆员和数字学术倡议馆员,各自分担不同的职责内容;图书馆办公室、部门和组织领导模式占25%,有版权与学术交流办公室、出版和监管服务部、数字服务部等;图书馆团队、委员会和工作组占16%,团队成员来自于图书馆的各个部门;还有一个选项为图书馆之外的其他个人或组织承担学术交流领导责任,没有图书馆选择。

2.1.2 岗位名称、学历和培训背景

担任学术交流领导责任的个人有学术交流馆员、学术出版与许可部主任、技术服务助理馆长及馆藏服务副馆长等,从岗位名称来看,范围涉及学术交流、版权、数据管理、学术出版、数字服务、信息技术、研究与教学、数字馆藏等。多人领导模式大多由学术交流馆员与其他相关岗位馆员进行配合。学术交流部门与委员会均以一个团队的方式开展领导,与委员会的方式相比,部门内成员较为稳定,业务联系密切,部门或委员会名称中除了学术交流之外,还涉及有诸如学术出版、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eScholarship、数字计划、数据监管、学术推广、数字服务、版权、开放存取、科学馆藏等等。

51%岗位成员反馈具有特殊的与学术交流职责相关的学位、培训背景或工作经历。学位背景有法学学位,尤其是与版权相关,ALA认证的MLS、MLIS学位,科学硕士学位等;培训经历主要是ARL或高校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IR技术、版权和许可协议课程、交流会或讨论会,部分馆员取得了版权管理和领导资格认证;与学术交流相关的工作经历则涉及编辑、科学出版、图书设计、数据监管等。

2.1.3 服务时间、人员数量

大部分职责馆员或主管将他们的全部或至少一半以上工作时间投入领导学术交流举措中,但也有部分主管投入时间不足工作时间的四分之一,如技术服务助理馆长、研究与教学副馆长、馆藏部主任等。在学术交流领导职位下,有19个馆还配置有不等数量的服务职员,如IR馆员、数据服务馆员、联络馆员、勤工助学学生等,平均达到1.97个FTE(full time employee),一半以上至少有一个全日制岗位,最多达到25个。学术交流部门的职工数量在1~20之间,平均7个,基本为全日制员工。学术交流团队包含有3~12个人员,广泛来自于图书馆各个部门,除了馆员之外,还会有图书馆外其他成员,如大学出版社职员等,团队内多为兼职,仅5个团队有全职员工。

2.2 学术交流服务内容

调查涉及4个学术交流服务类型,24项具体内容,见表1。从结果来看,成员馆开展的学术交流服务内容广泛涉及数字出版、基金申请、版权和个人权利支持、政策制定、知识库建设、数据管理、学位论文管理、研究评估、成果创作、研究转化等。最为普遍的服务是学术交流教育与推广,包括基金资助要求建议、版权、作者权利咨询、开放存取政策教育等,平均达到了89%,所有馆均开展了为作者提供版权、保留权利的宣传和建议服务。其次是创建和管理数字内容服务,平均有76%。72%的成员馆提供了基于院校的出版服务,方式有与其他校园组织合作(66%),协助教师发展新出版模式(77%)和出版电子期刊(73%);另有55%成员馆在支持教职工的研究、出版与创造性工作领域也展开服务。

nlc202309051621

表1 大学图书馆学术交流服务调查结果表

注:N代表反馈馆样本数

在评论中,成员馆还反馈有更为丰富的服务内容,如:倡导对机构有利的联邦立法,建设教职工电子档案,进行校园会议电子归档,提供开放教育资源服务,支持开放专家评审系统,创建在线学术网络,协助教职工获取数据集DOI,管理期刊出版系统软件OJS,支持知识共享CC等等。

2.3 学术交流服务支持

学科馆员、图书馆馆长、技术馆员、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服务员、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系统管理员等均为学术交流服务的有力支持者。其中,学科馆员不仅是学术交流教育和推广的重要力量,还提供学术交流咨询,研究影响力评估,协助机构知识库资源提交,创建学术交流服务网络导航等服务。馆长作为学术交流的代言人,在学术交流推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技术馆员通过开放期刊系统以支持教职工创建自己的同行评审期刊。GIS和数据服务员协助创建和实施数据管理计划,提供数据监管、数据管理、数据挖掘、数据利用、数据可视化、多媒体制作服务。OA系统管理员是图书馆为了适应开放存取学术交流系统而设置的一个岗位,以“设计和处理机构开放存取政策的实际应用”。

反馈信息凸显出教职工对学术交流服务的支持,如协助宣传图书馆学术交流服务、遵循学术交流需求、参与开放存取政策讨论与决议。此外,机构信息技术办公室、研究办公室、法律顾问、教务长、研究生院等也是学术交流服务的支持力量。

2.4 学术交流组织结构变化

在54个反馈馆中,有39个图书馆表示从2007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提供学术交流服务,重新调整了图书馆组织结构,占72%。策略有:19个馆增设了学术交流岗位,如学术交流馆员、数字学术出版馆员等;9个馆创建了学术交流新部门,如学术交流办公室、数据管理服务部、数字学术中心工作组等;10个馆对现有部门和人员进行了调整,如合并数字图书馆计划部入学术交流部;4个馆改变了原来的汇报流程,将学术交流服务升级为直接向馆长、副馆长报告。有6个馆则重新定义了学术交流岗位描述,强化学术交流领导责任,剔除一些与学术交流无关的工作职责。部分馆采用了两个以上的调整策略。

2.5 学术交流评价

在54个做出反馈的成员馆中,仅有8个馆曾对他们的学术交流服务成效开展过评价。其中,5个馆采用的评价手段是对教职工进行调查;3个馆采用的手段是数据统计,如统计IR参与、学术论文下载、开放存取基金使用、开放存取发表、教职工编辑活动等;其他采用的评价手段还有个人绩效评估、定期报告及用户交谈反馈。反馈表明,目前成员馆采用的评价手段还不多,评价也并没有充分进行。还有18个馆计划开展评价,但大多没有确定评价准则和标准,计划采用的手段有知识库内容和使用检测、教职工参与度分析、OA期刊出版与OA基金使用统计、调查及教师反馈等,还有2个馆计划招聘评估图书馆员以进行专业的评价活动。

在评价的基础上,7个成员馆对其学术交流服务进行了调整,策略有:实施新的服务类型,如OA专著出版、按需印刷、在线工具、多媒体等;加强原有服务,包括数字保存、IR建设、开放存取宣传;根据用户体验重新调整学术出版网站以及有针对性开展教育与培训。

2.6 学术交流服务影响

分别有49个和54个成员馆针对学术交流服务对作者和机构产生的影响给予了反馈。调查显示,学术交流服务对作者和机构都产生了显著效果。学术交流服务首先促进了作者向IR库提交作品,寻求图书馆的著作权支持。其次,还促进了作者遵循基金申请要求、使用创作共享协议,增加开放存取期刊发表,使用版权附件,提交作品至主题和学科知识库,降低特定期刊发表等。另外,还有成员馆反馈学术交流服务促进了作者对开放存取的认识,增加了学者对在线期刊及成果自存档的需求,以及使用图书馆创建的期刊出版系统软件平台来创建开放存取期刊。

学术交流服务对机构的首要影响是促进了机构知识库、电子学位论文的创建、开放存取及内容增加;其次是增加了学术交流相关岗位或部门;部分馆重新调整了物理空间以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服务;部分馆创建了开放存取出版基金,基金赞助量逐渐增加。学术交流服务对机构的影响还体现在促使部分大学通过了开放存取或学术交流决议方案,部分大学审查了电子发表对职位和机构奖励系统的影响以及改变了教职工提升和职位任命的标准。

3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学术交流服务开展的启示

3.1 加强学术交流服务认识

新学术交流服务模式给予高校图书馆深入学者科研生命周期的机遇,国外大学图书馆通过政策制定、发展工具、服务支持等各种策略,已成为学术交流新模式的前沿阵地。与国外相比,国内大学图书馆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在学术交流服务中的作用与使命。例如,国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建设有全面完整的学术交流服务网页,详尽地展示本馆的学术交流服务内容,引导用户把握学术交流最新进展[6],国内目前还很少。机构知识库建设方面,与美国ARL一半以上成员馆均建设有自己的机构知识库相比,2012年,我国985高校图书馆中,仅有4所高校建设有真正意义上的机构知识库,其项目资源向社会开放[7]。图书馆在线出版、数据管理等服务更是刚刚起步。国内大学图书馆从联盟到成员馆首先应重视学术交流服务,制定好顶层设计,将学术交流工作纳入到图书馆的整个战略规划中去,通过政策制定、服务支持、发展工具、资源整理等策略,抢占学术交流服务的前沿阵地。

3.2 充实学术交流服务人员力量

显然,国内高校图书馆目前的学术交流服务力量还很薄弱。根据叶兰的调查,国内大学图书馆几乎还没有设置专门的学术交流人员和岗位,一般由读者服务部门、技术部门或采编部门来兼职学术交流方面的工作,从事机构库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从原有馆员中调配过来,他们除了承担自己岗位的工作外,投入机构知识库维护和管理的时间只占到工作时间的10%[4]。

nlc202309051621

人员力量的充实可以考虑多元化、循序渐进地进行。学术交流服务具体内容与图书馆原有岗位如学科馆员、技术馆员、馆藏馆员多有交叉,可以在现有的人员基础上,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工作;其次,针对重点开展的服务项目,明确技能要求标准,通过招聘的方式引进专业人才;最后,通过特殊的培训和教育弥补现有馆员的知识缺乏也是充实学术交流馆员的一条有效途径。

3.3 设置学术交流馆员岗位

设置专门的学术交流岗位是目前图书馆最强有力的手段,也是未来大学图书馆全面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主要模式,ARL调查结果也显示了这一趋势。在图书馆大部分传统岗位缩减的时候,学术交流岗馆员、数据监管馆员的需求却大幅上升。

学术交流岗位是一个较新的岗位类型,对其岗位归属、职责范围、任职条件的研究还不成熟。国外多所大学图书馆已经尝试设置专门的学术交流相关岗位,并根据不同需求列出相应的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8]。实践中,国内高校图书馆可以进行参考,并根据具体情况逐步明确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

3.4 学术交流人员教育与培训

开放存取、机构知识库建设、数据监管、学术出版等服务内容的拓展给图书馆员现有的知识技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馆员素质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个短板。分析学术交流服务馆员的职业技能需求,制定合适人才教育和培训计划成为当前需要加强的研究重点。国外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如Natasha Simons对澳大利亚的机构知识库馆员的技能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9],A. Creamer等调查了美国部分地区的数据监护馆员,了解他们在数据监护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10]。国内高校图书馆也必须尽快开展学术交流馆员的知识能力结构研究,完善培训内容,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 1 ] Butler University.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Librarian

[EB/OL].[2014-03-31].http://jobs.code4lib.org/job/6752/.

[ 2 ] AR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EB/OL].[2014-03-20].

http://www.arl.org/focus-areas/scholarly-communica-

tion.

[ 3 ] 叶兰.国外图书馆数据监护岗位的设置与需求分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5):5-12.

[ 4 ] 叶兰,初景利.大学图书馆学术交流及机构库的岗位设置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0(5)87-92.

[ 5 ] ARL. SPEC Kit 332:Organization of Scholarly Comm-

unication Services[EB/OL].[2014-03-20].http://publi-

cations.arl.org/Organization-of-Scholarly-Communic-

ation-Services-SPEC-Kit-332.

[ 6 ] UCLA Library. About Scholarly Communication[EB/OL].

[2014-03-20].http://www.library.ucla.edu/service/about

-scholarly-communication.

[ 7 ] 朱梦皎,武夷山.中、日、印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现状比较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2(6):69-72.

[ 8 ]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Librarian[EB/OL].[2014-03-20].http://library.ucsc.edu/about/jobs/collection-devel-

lopment-and-scholarly-communication-librarian.

[ 9 ] Simons A, Richardson J. New Roles, New Responsibilities:Examining Training Needs of Repository Staff [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2012(2):1051-1067.

[10] Creamer A, Morales M E, Crespo J, et al. An Asse-

ssment of Needed Competencies to Promote the Data Curation and Management Librarianship of Health Scienc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ans in

New England[J]. Journal of Escience Librarianship,

2012(1):18-26.

朱育晓 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馆员。浙江临安,311300。

任光凌 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馆员。浙江临安,311300。

(收稿日期:2014-07-01 编校:邹婉芬)

4.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四

为了加强对我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管理,规范申办程序,提高举办国际会议的效益,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申请举办国际会议应具备的条件

1、申请举办国际会议的单位对会议的学术领域有较强的教学及科研力量,教学、科研水平较高,一般应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能够征集到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并能够邀请国际及国内的著名学者出席会议。

3、得到有关主管部分的同意和支持。

4、会议经费落实,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并具备会务及接待工作的能力。

二、申请举办国际会议的程序

1、凡申请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一般应在一年前由所在学院领导认真研究后填写《南京师范大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申请表》(附件一)送国际交流处,经科技处审核会签报分管校长审批后,由国际交流处拟文上报。

2、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必要性以及所具备的条件; 2)会议的主要议题和组委会的主要成员;

3)举办会议的时间、地点、规模(中、外学者人数);

4)提供拟邀请的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代表的名单、职务、职称、单位及通信地址; 5)如会议需要安排专业性质的考察,要写清楚线路并说明专业考察的范围及地区; 6)会议经费预算及其来源,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3、待有关主管部门正式批准下文后,承办单位方应积极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4、确定正式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海外代表名单后,承办单位应在会前2个月填写《南京师范大学聘请外籍专业人员审批表》(附件二)报送国际交流处,由国际交流处统一向上级主管部门申办其来华签证事宜。

三、举办国际会议的注意事项

1. 会议所需经费主要由承办单位自筹解决,需要学校资助的,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经费使用应有专人负责,会议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财务决算。

2. 对国际组织要求在我国举办学术会议,需区别情况对待:如我国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应尽会员国义务,可考虑同意在我国举办;对我未参加的国际组织要求在我国举办会议,应认真研究利弊,慎重对待。

3. 原则上不邀请未建交国家人员出席会议。如有特殊需要,须事先通过国际交流处报江苏省外办审批。

4. 原则上不邀请外国记者和外国驻华使、领馆人员参加会议,如需要,则须专案报批。5. 一般不承诺外国代表的会后旅游事宜。如代表提出要求,可与有关旅行社联系安排。6. 确定会议议题、准备会议材料、国内代表发言以及会议期间安排的参观考察活动,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7. 一切涉外事宜,均应事先与国际交流处沟通,以便及时请示报告,妥善处理。

四、国际会议总结

1. 会议结束后,承办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按提纲要求(附件三)在一个月内写出书面总结,分别送科技处和国际交流处。

2. 会议上获得的有较大或重大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或信息应及时向科技处通报。

3. 承办单位必须将有关会议始末的全套材料(包括会议通知、名册、提交论文、批文及有关会议的录音、录象、照片及会标、会议报道等有保存价值的材料),于一个月内搜集、整理完毕,送国际交流处归档。

5.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五

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学生合作培养空间,根据《吉林大学本科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校发[2005]85号)、《吉林大学本科考试有关工作细则(2011修订稿)》(校教字[2006]10号)及《吉林大学本科生校际互派交流学习课程修读及学分认定管理办法(暂行)》(校教字[2009]66号),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学校派遣本科交流学生(简称交流学生)是指参与学校组织或认定的赴国内外高校交流研修项目(简称交流项目)的全日制本科学生。

第二条 交流学生需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在外研修时间及计划。学校承认学生在交流学习期间所修课程的学分。学生要尽可能按本校的培养方案选修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学校鼓励学生尽量多修读课程。

第三条 交流学生在交流项目结束返校时,应主动提供在外交流期间的成绩单和由交流院校提供的评价报告。

第四条 交流学生如因参加交流项目导致课程和考核安排冲突,学校鼓励教师采取灵活的考核方法,考核结果经学院认定后可作为学生最终成绩。

1.交流学生如因参加交流项目导致课程缺勤,且缺勤课时不超过三分之一,可允许学生参与期末考试,并视为正常出勤。

2.交流学生如因参加交流项目导致缺席某课程期末考试,且该课程缺勤课时不超过三分之一,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作业、期中考试成绩、日常表现等给予日常考核成绩,日常考核成绩占最终考核成绩的70%,其余30%由学院根据交流院校给予的考核评价结果予以认定。

3.交流学生因参加交流项目导致课程缺勤时间超过三分之一,则该门课程不能参与考核。学生可选择在交流院校修读相应课程,并按照《吉林大学本科生校际互派交流学习课程修读及学分认定管理办法(暂行)》(校教字[2009]66号)回校后置换相应课程学分。

第五条 交流学生因非交流项目原因造成的缺勤与缺考,任课教师不应给与相应分数。

第六条 任课教师应客观评价交流学生的学业表现,不得因交流项目引起的学生缺勤或缺考而故意降低考核分数。

第七条 交流学生赴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研修实习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6.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六

根据我校与境内部分高校签订的合作协议,学生可在每个交流学期的上一学期期末提出境内交流学习申请,办理流程如下:

1、拟交流的学生根据教务处或学院通知,填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境内大学本科生交流项目申请表》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学籍处理情况(交流生)审批表》,经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后,由教学秘书统一报至教务处进行备案(学籍异动)(一般交流时间为一学期)。

2、审批通过的学生按照目前交流学校开课情况填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交换项目拟选课程一览表》,经所在学院审核并制表备案后,由教学秘书统一交至教务处。

3、交流学期实际修读课程如有调整,请在开学3周之内重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交换项目拟选课程一览表》,通过邮箱发给教学秘书,经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后,由教学秘书交至教务处。

4、交流结束返校后,填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境内大学本科生交流成绩及学分转换申请表》,考试(或考核)成绩将被如实记入成绩档案,若未达到本校当学期学习量的最低要求,将根据学校相关学籍管理条例进行处理。对于对方无对应修读的课程或对应课程没有通过,需在返校后于毕业前修读,以达到毕业要求。

5、交流学习期间的学费按我校收费标准在我校缴纳,住宿费到对方学校按对方收费标准缴纳。(如不办理退宿手续,我校的住宿费也需同时缴纳,退宿手续原则上应在学期开始之前办理)。

6、交流期间注意安全,与原班主任和辅导员保持联系。

教务处

7.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七

一、国内外教授会管理组织的历史考察

(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会的历史回溯

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 最早让教师参与大学管理的是耶鲁大学。在19 世纪初, 耶鲁大学就制定了一项政策, 规定所有与大学有关的管理问题都在教师会上进行讨论, “如果没有教授会的推荐和支持, 学院董事会就不能做出任何决策”[1]。“‘教授会立法, 校长赞同, 院董事会认可’, 成为耶鲁大学治校‘格言’”[2]。在耶鲁大学的影响下, 美国顶尖大学的教师进一步扩大了他们对学术事务的影响。1868 年, 加州大学建立了教授会。1889 年, 康乃尔大学董事会也建立了一个包括所有教授和大学校长的教授会。目前, 美国包括两年制初级学院在内的所有高等学校都以不同的方式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 其中, 有90%以上的高等学校建立了教授会[3]。

美国成立教授会的大学都有经大学董事会批准的章程, 对教授会的组成人员、下设机构、职责、权利和特权做出规定。19 世纪下半叶, 教授会在刚建立时通常包括校内所有的教师。但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师的增加, 教授会逐渐变成了一个既笨拙且效率低下的管理方式, 而且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也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从20 世纪上半叶开始, 一些大学开始在教授会下设立分支机构, 分别处理不同的问题, 如康乃尔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学校的教授会都下设多个常务委员会 ( standing committees) 。教授会的各项工作都由这些委员会来处理。

在美国不同的大学, 教授会的权力的大小通常与学校的历史和声望呈正相关。在主要的公私立研究型大学和有声望的文理学院, 教授会的权力要比其他大学的大。

尽管教授会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它并不是对学校行政部门或董事会管理职能的取代。作为大学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授会的主要作用在于: 一是防止行政官员犯专业性的错误; 二是它“有助于阻止一个独立的职业学术管理者阶层的发展, 确保了教师在学术事务上长期的霸主地位……这在很多方面减少了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潜在的冲突。最为重要的是, 这种教师高权威的制度广泛地保存并保护了大学的‘历史特征’和‘传统价值’”[4], “坚持学者决定学术事务的原则, 评议会 ( 教授评议会) 控制大学的学术事务”[5]。这些都是抗衡和消解大学行政权力膨胀的有效方式。

( 二) 日本近代大学教授会的历史演进

近代日本的第一所大学———东京大学诞生于1877 年。东京大学是由开成学校和东京医学校合并而成的国立综合大学, “1881 年实施的东京大学组织体制改革设立了统一领导4 个学部的校长及校部行政机构, 并成立了咨询会, 咨询会分为总会和部会两级, 总会是校长的咨询机构, 由各学部长和部分教授组成; 部会设在各学部, 由各学部教授组成, 学部长为会长” ( 谷贤林, 2007) , 开始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咨询会是后来的大学评议会和教授会的雏形。

1893 年, 井上毅出任文部大臣后, 通过修改《帝国大学令》和制定相关法规, 对大学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大学设评议会, 其“部分成员可以由大学教授选举产生, 各分科学院设立教授会, 教授会的主要权限为审议课程、讲座, 审查申请学位的资格等”[6]。大学有关学问方面的诸权限渐次转向各分科学院教授会。井上毅改革扩大了大学评议会的权限和自主性, 使帝国大学的部分管理权由政府转到大学, 最大限度地完成了大学自治制度, 形成了二战前日本大学管理体制的原型。同时, 井上毅明确了教授会的地位和职责, 使教授会和评议会合议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奠定了日本大学教授会自治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 教授们在争取和维护教授会自治方面功不可没。到20 世纪20 年代, 日本大学的教授会自治已基本形成, 二战前的教授会自治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 主要是作为一种惯例和大学的理想被传承下来。

二战后, 日本的民主教育体制是建立在相关法律保障的基础之上。

( 三) 建国前我国教授会的历史状况

教授会在我国并不是新生事物。1912 年颁布的《大学令》就规定: 大学要设立评议会、教授会。1924 年由北洋政府颁布的《国立大学条例》再次规定: 大学设董事会、评议会和教授会。在实际运作方面也不乏成功的先例。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时, 为实行教授治校, 在校、系两级分别建立了评议会和教授会。作为全校最高的立法和权力机构, 评议会成员由校长、各科学长、每五名教授中推选的一名教授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和修改学校的各项章程法令、决定学科的废立、审核教师的学衔和学生的成绩、提出经费的预决算等。评议会的决定由行政部门负责执行。教授会设立由评议会决定, 成员从教授、讲师中产生, 教授会主任从成员中推选, 各系系主任由教授会投票选举。教授会主要负责本系的学术工作。与北大不同, 根据1926 年《清华学校组织大纲》的规定: 清华的教授会与评议会同为学校的两个重要权力机关。评议会的职权是: ( 1) 规定全校教育方针; ( 2) 决议各学系之设立、废止及变更; ( 3) 决议校内各机关之设立、废止及变更; ( 4) 制定校内各种规则; ( 5) 委任各种常任委员会; ( 6) 审定预算、决算; ( 7) 授予学位; ( 8) 议决教授、讲师与行政各部主任之任免; ( 9) 议决其他重要事件。教授会的权限是: ( 1) 选举评议会及教务长; ( 2) 审定全校课程; ( 3) 议决向评议会建议的事件; ( 4) 议决其他教务上公共事务。按规定, 评议会在议决第1、2、3、6 项职权前, 应征求教授会的意见; 评议会的决议, 被教授会2/3 成员否决时, 应交评议会复议。这种相互制衡的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师在大学管理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为教授治校提供了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管理体制的变革, 教授会淡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舞台。

二、当前大学教授会存在的问题

( 一) 组织行政化的倾向

目前的各样各级教授会程度不同地存在组织行政化的倾向, 教授会中学术人员参与学校重要事项的决策程度仍然不高, 对决策的影响力不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院系主任为以行政官员的身份参加教授会, 并担任教授会主任, 承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责任。二是教授会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不小, 但不少是担任行政职务、拥有党政头衔的“双肩挑”干部。严格来说, 这些人很大程度上隶属于行政系统, 作用近乎于行政权力。在某大学一些院系, 教授委员会几乎相当于“党政联席会的扩大会议”[7]。由于院级教授会多数实行代表委员会制度, 规模一般在10 人左右, 因此无行政职务的教授或高级职称的学术人员通过教授会参与学术管理的比例是有限的。特别在教授数量多的院系, 大多数教授缺失参与决策管理渠道的现象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善。教授会的组织行政化倾向不仅偏离了学术组织民主化管理的本意, 也丧失了教授集体分享学术权力的初衷, 反倒出现了教授群体“学术管理失语”的现象。

( 二) 对教授会权力制衡的制度设计尚不完善

当前各类教授会制度方兴未艾, 制度建设还远远不够完善, 尤其缺少必要的保证教授会决策的公正性有效手段。这既不利于教授会权力有效实施, 又不利于避免不合理使用学术权力的出现。具体表现在: 部分院校教授会的产生未经严格公开的民主选举, 缺乏足够民意基础; 教授会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公开化水平有待提高, 程序公正性建设不足; 教授会缺乏对不公正学术权力行为的监督制衡机制设计, 尤其缺乏学术权益受害者维护合法权利的途径设计; 教授会运行系统信息不对称, 权力圈外和社会不能客观有效地参与对掌权监督。

三、建设学术本位价值取向的教授会策略分析

( 一) 创设教授会改革的良好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

从高等教育规律来看, 一个新的学术制度能否存活和发挥作用, 需要以科学的大学理念作为基础。教授会制度改革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人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始终是学术发展的原动力, 同时也是大学发展的前提。以教授、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学术人员在管理和决策系统中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只有在学术管理和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 这项制度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 实现学术的繁荣,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建立保障大学教授会规范运行机制, 在制度层面明确教授会的地位、权利和责任, 从而保证大学教授会作为学术管理机构的合法地位、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

( 二) 赋予学院自主权, 院系教授会组织是重点

深化学院实体化改革, 必然引起学院责、权、利结构的重构, 形成推进教授会制度改革的强大动力。教授会制度改革有着广阔的体制改革背景, 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推动这项意义重大的改革, 当前需要继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切实加快学校管理重心下移, 明晰校院两级管理职能。转变校级管理职能与管理方式, 落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 才谈得上实质性推动教授会制度的改革发展。“学者团体仍然力求获得属于所有真正专业团体的自治权, 它必须拥有最后的权力来决定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掌握它们的方法。”[8]

教授会主要设置在基层学术组织 ( 即院系一级) , 作为学院一级管理机构的核心之一, 发挥着学院学术事务的决策与非学术事务的咨询功能。作为以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院系, 其教授会的合法性基础是学术功能的有效释放。由于院系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学术事务, 院系管理必须以学术管理为核心, 行政管理要服从学术管理的需要, 因此, 笔者认为在院系实行教授会制度, 是有效和合法的学校权力下放后基层组织管理和决策改革的模式。院系教授会组织的选择, 在一定意义上是符合从“教授治校”向“教授治学”转变的趋势, 对教授会制度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 三) 加强学术权力, “纯化”学术管理机制

大学教授等学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学院、系或教研室, 教授会是教授行使学术权力的主要机构。只有保持大学的学术性, 加强学术权力, 大学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在这一团体的相互关系中, 所有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在这一群平等的人中, 无论在学院还是在系里, 原则都是‘一人一票’, 没有任何例外, 即使是院长或主席。在任何情况下, 更可取的办法是通过说服做出决定, 而不是靠权力或地位。”[9]由此笔者认为在院系一级教授会中, 尽量保证其组织和人员的学术属性, “纯化”学术管理机制, 减少和避免行政权力和政治因素等非学术性干涉的影响; 同时, 在校级教授会中可以适当的引进一定数量的党政管理人员, 起到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作用, 这种分层构建教授会组织机制和组成人员有利于基层学术事务的工作开展和学校宏观工作管理。

( 四) 协调学术权力与党政关系, 推进学术权力制衡机制的建设

由于受特殊国情和高校现有管理模式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大学教授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教授会制度, 也有别于中国20 世纪20、30 年代建立的教授会制度, 具有自身特点。我国高校不能照搬国外的形式。教授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既应借鉴吸收国际大学的通用做法, 又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所创造, 灵活掌握, 保证实效。除此以外, 鉴于改革中出现的民主与效率矛盾, 行政人员和学术人员的矛盾, 还要加强对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研究, 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建立教授委员会, 很好地理顺了院系的管理体制与权力分配, 特别是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归属与划分, 建立起学院一级学术权力的实现机制。教授委员会成为建立‘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新型高校管理模式的重要基础。”[10]

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有益经验, 建立多方面的制衡机制, 遏制学术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制度制衡方面, 从建全教授会制度, 完善民主选举制度, 建设规范议事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和外部同行评议制度等几方面进行,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产生的民主与规范, 学术权力运行的科学与合理; 在权利制衡方面, 赋予基层学术组织和专家自身合法学术权益, 对违反相关学术规范、学术机构议事程序“暗箱操作”的不良行为有相应的检举权和控告权; 在行政制衡方面, 学校行政对学术权力机构做出的事关学校发展大局的决议具有监督权, 行政权力对同级学术权力机构所做出的决定, 如发现有明显不公正的裁断, 应当具有提请学术权力机构复议甚至行使否决的权力; 在道德制衡方面, 要通过提高教师思想觉悟和师德建设, 营造一种热爱教学、崇尚学术、端正学风、追求卓越的良好文化氛围, 遏制学术腐败现象发生; 在技术制衡方面, 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信息的不对称, 以遏制学术权力失控的现象发生。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教授会存在组织行政化、权力制衡机制设计不完善等问题。以学术价值取向规范组织建设, 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纯化基层学术管理机制, 推进学术权力制衡机制是大学教授会的发展策略。院系层面的教授会应当是大学组织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大学,学术管理组织,教授会

参考文献

[1][2][8][9][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4.31-32.

[3][5]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4]陈学飞.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

[6]刘爱东.大学内部管理权力制衡的历史考察和现实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6) .

[7]席巧娟.院校管理:研究与探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8.学术堡垒绰号多芝加哥大学 篇八

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芝加哥大学的本科教育极为独特。它自建校以来就毫不犹豫地支持综合教育,督促学生们打好根基,全面发展,并且提出独特的“理论比实践更重要”的教育方针。于是,连音乐专业的学生们都不光是练琴练声,还得学音乐史和乐理研究,而且还得跟大家一起上微积分。

一个芝加哥大学学生赞扬自己的学校时说:“我们不管是什么专业,都能在各科选课。”在芝加哥大学,学生们50%的课时都被必修课占满。芝加哥大学著名的“普通核心”(commoncore教纲,经常被其他大学效仿。学生们必须上几门全年的人文、社会科学、生物科学和物理科学课,和至少两门比初级微积分课深的数学课,学习一门外语,上一年的关于西方文明或非西方文明的课程,及一门音乐或美术课。

总的来说,学生们相当欣赏“普通核心”教纲,有人称它为“将大学粘在一起的强力胶”。不过,见仁见智,也有人讥评芝加哥大学的教育方针培养出来了一批与现实严重脱节的小学究。

最大的优势是人才济济

形容芝加哥大学的教授,那只能用“才华横溢”和“卓越”“杰出”这一类形容词。许多人认为:不是别的,而正是教授,构成这所大学最大的优势。尽管芝加哥大学当年是以德国的研究大学作为样版而建成的,但教授们对本科教学却都极为认真。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比别的大学教授教书和做研究的时间要多,因为芝加哥大学有全职的学生顾问来帮助本科生们选课、解决生活上的难题,这在美国大学里并不多见。“很多新生都上诺贝尔奖得主的课。”一位学生说。

芝加哥大学是“社会学和政治科学之父”——这两门学科都是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教授开创的,而芝大的这两个系一直是全美同专业最优异者之一。经济系阵容强大,十分有名,也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系。英语、历史、考古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化学和进化生物系也都非常优秀。芝加哥大学还有特别的项目,让有兴趣也有能力的医科预备生在8年中既拿到本科学位又拿到医学学位。其他够格的学生们可以在研究生院里自由选课。芝加哥大学的法学院一直在全美国法学院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1998年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一起并列第4名。企业管理专业也一直在全美国前10名之内。芝加哥大学图书馆里有600万册藏书。

骚动而宁静的校园

芝加哥大学面积为190英亩的校园,坐落在芝加哥城南部的海德公园(HydePark,三面靠着低收入的贫穷社区,一面靠着碧波万顷的密西根湖。这个环境对于一个学术殿堂来说,当然是利弊参半,对于师生来讲则一度忧喜参半。可以想象校方曾为如何处理好与邻近社区的关系而大感头疼。20世纪60年代中期,校外是黑人争取民权的暴动,校内是左派学生反越战、要自由的呼声,使芝加哥和芝加哥大学上了好几次全国报刊的头版头条。

芝加哥大学附近的街道治安不好,黑人学生们常抱怨被警方当成是非法闯入校区的不良青少年。

芝加哥校园自身独门出入,街道两边种着参天大树,银灰色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宏伟华丽,中间点缀着些更具现代风格的楼房。校园里其实非常安全,因为芝加哥大学的警察阵容可观,“大概只比教皇的护卫队人数少”。

校园的整体设计安排也体现了这所大学的教育方针。学术大楼都在校园的中央,围成一个中心院落,好像在昭示说,教育始终是芝加哥大学最重要的中心任务,其他一切都居外围、都属次要。

芝加哥的宿舍情况也相当令人满意,12座宿舍楼各有千秋,有的崭新、一尘不染,有的古色古香,像剑桥或海德堡大学的建筑风格。其中一座,舒儿兰(Shoreland)原来是密西根湖边的一所豪华旅馆。所有的宿舍都是男女混住,有的甚至还带着小厨房。

班级小学期短

芝加哥大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班级小,一般班级的人数控制在25人左右,这在美国大学中是非常少见的。

芝加哥大学发明了10个星期一学期的季度制,例如,第一个学期在9月下旬开始,圣诞节结束。除了两天的“阅读期”之外,其他时间就在匆忙得令人喘不过气的上课中度过。学生们有时抱怨一学期的时间较短,授课的速度太快,节奏太紧张。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将这种抱怨印在一件T恤衫上,上面写着“世界的末日在这里开始”。

除了学习之外,芝加哥大学野心勃勃而精力充沛的学生们还积极地参加课外活动,或是当校报《海盗》的编辑,或是做社区活动,或是搞研究——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比本科生人数要多出几乎两倍,研究活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芝加哥大学学生们大概得有点特殊本事才能找到时间睡觉。

本科生少研究生多

大多数芝大的学生从东部来,许多出身书香门第,而毕业生中竟有95%进研究院继续深造!难怪芝加哥大学的另一个绰号是“老师的老师”。学生们的政治倾向,从极左到极右都有,在校园里人以群分,相当活跃。

芝加哥大学并不以社交活动出名,尽管也有20%的男生和5%的女生参加兄弟姐妹会。校园里酗酒的情况相对来说也不普遍。“在芝加哥,如果你想社交的话可得下点功夫,”一个学生警告说。这恐怕跟外号为“风城”的芝加哥冬天严寒恶劣的天气有关。“冬天里有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像死了一样。”

不过,情况也许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糟。在周末,芝加哥大学学生们最常见的娱乐活动,是看电影,组织各种聚会派对,或参加一些校方赞助的文化活动,芝加哥大学毕竟坐落在美国第三大城市,在市中心有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团、许多博物馆和其他文化设施,也是一个严肃的年轻学者理想的去处。

“博学”的海盗加油口号

最近,严肃的芝加哥大学也似乎稍稍活跃了一点。它的橄榄球队在近30年的沉寂后又卷土重来,而且在大西洋体育联盟赛中赢了几季。芝加哥的球迷们经常把他们能容纳1500人的大体育场挤得座无虚席。他们加油时,那又带调侃又带炫耀的博学口号,恐怕在全美国是绝无仅有的:

“塞密斯妥克立斯,苏西德蒂斯

贝罗波尼斯战争

X平方,Y平方,二氢氧化硫

为什么,为什么

我们在为谁欢呼?

加油啊!海盗们!”

——“海盗”是芝加哥大学橄榄球队的名称,也是他们的象征。芝加哥大学惟一遗憾之处恐怕是它近年来名气下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这令它的学生们愤愤不平。近年来,芝加哥的录取率一再上升(录取率越高,表明收生标准越低),从1991年的46%一直升到1997年的54%,是不小的幅度——这显示出它的名声、竞争力和学生素质有所下降。尽管如此,芝加哥大学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全国大学排名榜上的位置却一直保持在15名内,1998年与康奈尔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列第14名,显示它实力犹在。在这里,我们又一次听到学生们这么说:“如果你真有志于学业的话,芝加哥大学是个理想之地;如果你想全身心放松地开四年派对的话,趁早去别的学校吧!”附地址:http//www.uchicago.edu1116East59thStreetChicagoIL60637(摘自高歌《美国顶尖大学》)

9.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九

自2008年全省开展选拔大学生村官工作以来,我县共选拔7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奔赴全县22个乡镇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一年多来,我们在做好选聘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综合管理,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创优科学培养环境,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人尽其才,服务“三农”。现将有关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各项机制、科学考评、量化管理。我县在2008年选聘第一批村官以来,就率先制定了《靖边县大学生村官管理暂行办法》,从选聘、任职、待遇、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我县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使全县的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2010年4月,我县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同时为我县所有村官建立了个人档案。2010年5月我县参照江东镇的先进理念,制定了《靖边县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对全县大学生村官按照跟踪记录、多元性培养、三级联动、全面发展原则进行管理;每份档案记录了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成效、工作成绩、获得荣誉、知识

与技能的鉴定等;

2009年我县按照“科学考量、多元化测评、全面发展”的原则制定了《靖边县大学生村官考核管理办法》,参照思想政治素质、工作生活作风、工作实绩、村级民主测评四个方面对我县村官实行动态考评制度。改变年终考核“一锤定音”的模式,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实行民主测评。主要查看工作日志、工作总结等,突出服务新农村建设情况,并将结果记入档案。同时,县委组织部也通过不定期进行到岗查岗、生活了解等形式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了定期述职制度。每季度召开大学生村干部例会制度,听取工作汇报,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办法。另外,年底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述职,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评议和监督。

二、分析情况、掌握动态,强化岗前培训。

我县认识到要想管理好大学生“村官”这支队伍,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态、想法,并让他们充分了解农村工作的性质,掌握农村工作的基本技能。为此,我县召开大学生村官思想交流会8次,在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设专职协调员一人,同时要求每季度每位大学生村官撰写工作心得一份,并印制了专门的大学生村官日志,及时准确的掌握了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

为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参政能力和执政能力,迅速掌握农村工作各项技能,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我县组织大学生村官赴山东、杨凌等地学习参观,同时参加了由各行

业专家主讲的包含农村工作要领、农村工作法规、农村工作技能的培训会议20余次,为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也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同时根据大学生村干部职责分工,要求乡镇与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通过交任务、压担子,激发他们的潜能,为基层工作献计献策。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已有两名村官脱颖而出,经村两委会推荐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三、强化帮带关爱,促进角色转变

我县针对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不了解,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等实际,要求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与大学生村官结对,由村“两委”负责人帮带,县委组织部备案,及时带领大学生“村官”走村入户,全面熟悉本村人情风俗,传授农村工作方式方法,帮助其尽快转变工作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同时我县建立了列席旁听制度。对有条件的乡镇,要求乡镇党委结合实际情况,邀请大学生“村官”列席乡镇党委政府有关会议,了解本乡镇及县上的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帮助其尽快熟悉并掌握上级动态,推进驻村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我县建立了多向交流制度。采取不定期的走访、电话询问、书面交流等形式,在乡镇党委与大学生“村官”间搭建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及时关心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利用信息化优势,开辟绿色通道

2010年3月我县率先建立了靖边村官网,该网站包含村

官新闻、工作交流、三农法规等十多个方面。该网站的建立成为了村官之间交流工作经验的信息化平台,使村官之间的交流可以实时、快捷、不受地域限制。同时,我们还开通了部长信箱,方便了广大村官与领导的直接交流,保障了社情民意的及时传达。

五、认真落实工资待遇、积极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2008年我县就大学生“村官”待遇落实问题召开专门会议,提出了具体方案。采取“建立专户,专人管理,一人一卡”的有效措施,对各级财政补贴进行专项管理,并将大学生“村官”生活补贴中县级承担费用及时纳入县财政预算中,由县财政局将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划转到县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生活补贴专用账户,实行专人管理,统一打卡发放,杜绝挪用。同时,县委组织部统一为大学生“村官”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医保卡已全部发放到位。

10.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十

——井沟镇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交流材料

去年11月份以来,我们井沟镇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注重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培养管理的新手段、新方法,通过强化五项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积极引导其在基层锻炼成才。

一是强化帮带措施,促进角色尽快转变。采取了“一对一”帮带的方式,由镇组织委员任大学生村干部的“辅导员”,负责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群众工作经验、帮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工作情况与所在村的工作考核捆绑在一起,促使所在村“两委”主动帮助、支持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促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制订了村官培养实施方案,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比如:让大学生村干部参加镇机关每周六下午的集中学习,让他们全面了解全镇的整体工作情况;让其全程参与部分工作的开展,提高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定期向镇组织办汇报一次学习工作情况,督促其加强学习,认真工作。

三、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所在村给大学生村官安排了具体的事务,如材料撰写、文化宣传、远程教育的管理、村内日常事务的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进行交任务、压担子,增强工作责任感。同时要求其协助村“两委”做好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硬性工作,使其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

四是强化督查指导,促其履职尽职。村支部书记负责大学生村干部的日常思想、工作作风等情况的督查,督促大学生村干部认真履职;“辅导员”进行不定期的走访,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督促指导。

五是强化考核激励,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建立了大学生村官考核测评制,实行每季度一评议、半年一考核、年末组织综合考核,以平时测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跟踪了解、全面掌握。在年终考核中,先由村中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民主评议,再由镇党委对其作出综合考核鉴定,并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年终奖惩和三年期满后续聘、解聘或提拔任用的依据。

经过近半年的培养管理,我镇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还存在日常管理不够细致,业务培训次数较少等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培训力度,健全管理措施,促使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管理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道路。

井沟镇党委

11.大学学术道德建设的三大路径分析 篇十一

大学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有学者认为,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在于一系列学术制度的供给不足,如同行评价制度的扭曲、异议制度不完善、监督和惩罚机制缺位等等。而笔者认为,研究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逻辑起点在于中国大学的组织特性,与西方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组织特性在于:受政府集中控制,自主性差;大学内部崇尚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方式。基于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国际学术界行之有效的学术制度(如同行评价制度),在中国却形同虚设。因此,学术道德失范的根源在于大学定位的不合理,大学不是定位为学术组织,而是政府的行政附庸。定位偏差的大学组织缺失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精神;还有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缺陷等。[1]所以,治理学术道德失范,重建大学学术道德,要从以下三条路径下手。

一、遵循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之原则,把大学定位为学术组织并协调两种关系是根本之路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1995)中指出:“坚持学校自治和学术自由是高等院校正常运转和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所以,要重建大学学术道德,首先必须遵循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之原则,把大学定位为学术组织。在此基础上,在外要协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在内要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一)协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大学的发展要有和谐的外部环境。随着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先的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单一关系,已经分化为政府、市场、社会和学校四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关系。按照目前正在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念的观点,学术失范与政府的过分干预关切极大。因此,学术道德建设首先要协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而此对关系中,关键是政府的自觉和果断。政府要始终把大学作为社会的学术组织加以建设和管理,建议将大学与行政机关区别开来,取消大学按行政级别分类的制度,要尊重并维护大学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使大学按照学术组织自身的逻辑运行。

政府要改变过去那种事无巨细包办一切的管理方式,而是“通过统筹协调、监督评估、方针指导、提供服务等方式,对大学依法实行宏观管理”。[2]下放办学自主权,将具体的学术事务交给学术人去处理,在学术事务中,要淡化政府的行为,如在学术评价与学术奖励中,要根除“官尘暴”对学术界的干扰。在学术道德规范的制定上,应该尊重并以学术界的共同标准为主,政府主要通过立法、监督、检查等方式来行使其权力。

(二)协调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受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影响,当前大学管理的范式正趋向于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和市场优先的战略选择。因而,当今大学管理的改革中,“效率”成为主流话语,顺应大学的变革,行政人员的管理作用格外突显,而学术人员的地位却江河日下。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处于行政部门的附属地位,大学的建制也是行政部门的翻版;缺乏学术自由和自主办学的传统,学术权力本就弱于行政权力。在新公共管理理念的鼓吹下,简单地适用新公共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组织结构改革,所引发的一个连带结果是愈益强化了大学组织的行政权力,日渐削弱了其学术权力,产生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甚至使大学演变成单独承担经济发展责任的类似于企业性质的机构,进而不自觉地使大学组织在权力运行模式上滑入官僚化的陷阱。

潘懋元先生认为,“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最大的弊端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3]学术道德失范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所以要调整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保持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在学校事务,尤其是学术性事务的决策管理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分依赖行政权力进行决策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决策管理中的作用。[4]英国教育家阿什比说过,“每个大学能否健康发展就在于校内由哪些人主持。”[5]既然把大学定位为学术组织,就要按照学术的内在逻辑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学术事务要依据学术规律而不是以行政手段,要以民主协商而不是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处理。

二、改革完善各种学术制度,使之合理有效是必需之路径

(一)完善学术评价制度

对如何开展学术的评价工作,博耶曾提出四条原则:

第一,学者的品质。这条原则应优先于评价的程序和标准,因为它是学者职业特征的表现。虽然品质是难以测定的东西,但仍应作为专业绩效的核心被评价。

第二,绩效标准。其中又分为六个小的标准,即知识、明确的目标、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创造性使用资源、有效交流、重要的成果。

第三,学术证明。博耶认为由于学术多种多样,学术证据也要多样。可以是自我评估,可以是同行评估,也可以是学生评估,还可以是委托人或在专业服务中共事的人作为评估人。

第四,过程的可靠性。要保证过程是公正的,保证做出决定的人是可以信任的。

具体到制度建设上,建立科学、合理、公正、易行的评价体系是学术评价制度的保证。

1.建立有效可行的同行评价制度,加强同行评价的力度

这就涉及专家的遴选和对专家的监督问题,所以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专家遴选和监督制度:其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专家首先要是同行,只有同行才能对本领域的发展状况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其二,专家必须有较好的学识和研究能力。如美国学界认为同行专家“应该不是政府部门的雇员,他们必须要有从事科研工作的丰富经验,并且在研究工作中卓有成效”。专家不一定要比被评价者学识渊博,只要他们有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就行;其三,评审专家要有较好的道德素养,不得任人唯亲,不能嫉妒他人的研究成果;其四,应规范专家遴选程序。目前一种可行的方法是由国家建立专家数据库,在学术评审活动中,专家通过数据库根据评审需要随机进行选择,这样可以保证所选专家符合同行评议的标准,避免专家遴选过程中的种种失范行为。

2.改革只注重量化的评价方式

学术评价对数量的过分追求,助长了重量不重质的倾向,带来了学术上的急功近利现象,从而产生大量的平庸之作。这种评价标准压制了学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削弱了学者的批判力和创造力。创造性的研究和基础性的研究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过度量化不利于重大科研成果的出现。中山大学在改革评价方式方面做了某些尝试,将业绩考核和岗位津贴相结合,即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若干最优秀的学者发给特殊津贴,这些学者可以在若干年内不参加业绩考核,使之潜心学术,这种方式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产出。

3.建立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评价制度

学术评审制度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国际较为流行的是科研方法计量评价,是将科学计量学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这是将“发表科学论著的数量和引证次数,根据不同的评价要求采取对应的细化指标,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求得分值,用以衡量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科学贡献和学术水平达到的程度。”依此评价一篇论文可有两个指标依据:论著在一定时间内被引用的次数;期刊影响因子(是指某刊物前两年所发论文在第三年被引用的次数,与该刊物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用的论文总数之比)。

4.淡化政府评价的功能

政府评奖活动已经成为了助长学术腐败的温床,成为亦官亦学人士的“交易所”。更重要的是,一些政府评奖活动难免受政府行为的影响,而政府行为是功利化的,于是受政府评奖活动影响的学术活动也就越来越趋向功利化,使学术丧失品位、丧失本分。因此,要规范政府评奖活动,淡化学术评价中政府的功能,还学术评价以学术的标准。

5.建立匿名评审制度

匿名评审制度分为“单盲”和“双盲”。所谓“单盲”评审即评审专家知道被评审人是谁,而被评审人不知道评审专家是谁,我国多采用这种方式。以此类推,“双盲”就是评审专家与被评审者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国外多采用这种方式。匿名评审可以排除人情关系、个人好恶等非学术因素对评审专家的干扰,保证评审结果的公正合理。

(二)完善学术奖励制度

1.建立学术查新和查假制度

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查新查假制度,将学术的垃圾、伪作、赝品排除学术奖励系统之外,保持学术界的纯洁,保障学术奖励的基础不发生变异。并遵照所制定的制度办事,不能以个人好恶随意更改。

2.完善异议制度

包括奖前异议和奖后异议。奖前异议就是对所要参与评奖的学术成果进行资格认证,这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来进行;奖后异议是参与评奖的学术成果获奖后还要接受社会的二次审查。这两项制度对于保障奖励的含金量,保证奖励制度对学术人员起到激励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监督和惩罚制度

休谟曾提出一条著名的“无赖”原则:在制度设计时,必须设想每个人都是无赖。单靠学界的自我调控是难以有效地防止学术道德失范的,在制度方面,必须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网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监察长制度的建立就是为监督处理学术研究中的不端科学行为,它在国会的支持下可以独立行使其职能。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设立的“研究诚实事务办公室”制度,也从外部法律制度上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进行监督处置,这确实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中国目前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监察制度和机构,大量被揭示的不端行为往往因为惩戒制度和执行机制的缺失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裁,所以中国科学院完成的《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基本分析和建议》的报告建议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尽快建立专门的监察委员会或办公室,建立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监察网络,它包括政府科研投入资助监察机制、大学和研究机构监察机制和科学团体监察机制等。同时,《报告》建议国务院建立具有道德和法律双重约束力的利益冲突公示监督制度,并将当事人是否履行公示利益冲突的义务列入学术信誉评价体系。

(四)加强学术法律制度的有效供给

1.明晰学术法律规范

学术法律制度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为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学术制度”。知识产权法是学术法律制度的充分体现。所谓知识产权法是指为“调整智力成果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对知识产权法的有关重要条目应做出明晰的规定。法律规范不明晰,语言晦涩,一方面容易造成歧义,另一方面使某些人有漏洞可钻。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作法,如对如何是“剽窃”、“抄袭”做了相当详细的界定,并附有相应的例子说明。

2.加大违约成本

知识产权法应加大对有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即加大制度的违约成本。制度实施机制健全与否,主要不是取决于机构和人员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制度“违约成本”的大小。违约成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违反制度的行为被发现和追究的可能性的大小,二是对违反制度的行为的惩罚措施的严厉程度。学术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屡禁不止其根源就在于违约者的支付成本太小,所以要加大成本,对违反者课以重罚,严重的处以刑事惩罚。

3.学术法律制度体系应增加监督制度和惩罚制度

首先,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执行机构来监督受理学术违规行为;其次,各高校要建立学术法律监督和查处的专门机构,负责本学校的学术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工作,及与本地区法院和检察院相应机构的协调工作,在对学术违规人员进行处罚时,学校应该采取回避原则;最后,政府法律部门和高校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接受社会的监督,查处群众举报的案例。

三、加强学术人自身的修养,使之严格自律是必要之路径

(一)增强社会责任感

钟敬文先生曾说过,“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即使去除罩在他们头上耀眼的光环,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一小部分特殊的人群。他们是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尤其人文知识分子,更是浮躁社会的清醒者、批判者。然而在现实语境中,在这种新的社会风气下,他们随波逐流,社会责任心淡薄,不但对社会的反思力度和批判深度降低,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当的学术行为。诚然,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下,经济原则渗透一切领域,但这不应该成为知识分子道德泯灭的借口,他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履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二)建立学界自律制度,塑造“科学的精神气质”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人们愈是经常、愈是反复地加以思考,就愈是能感受到它们给人们所灌注的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这种内心的道德法则就是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而是人类内心的一种信念。借鉴墨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一说,笔者认为对于学术人来说,这种内在的道德约束,即“科学的精神气质”具有三大原则:

1.崇真原则

崇真是“科学的精神气质”的第一原则。崇真就不能弄虚作假伪造实验数据,就不能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就不能违反其它一切学术道德。

2.平等原则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否是权威的研究成果,都要接受同行、社会质疑与考察,谴责打击压制别人的“学阀”主义。

3.双重价值原则

追求真理,谋求合理的回报,协调两种价值观,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点。知识经济时代,效益优先,功利至上,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尤其自然科学领域,科学知识越来越走向实用,科学的功利价值观越发彰显。作为学者首先应该是科学知识的受益者,学者不再是不敢言利的所谓圣人,他们可以将追逐物质财富作为人生的目的,但不应该是唯一目的,还要追求科学的真理这一价值原则,以促进人类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协调一致的。

参考文献:

[1]贾万刚.审视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三大根源[J].现代教育科学,2007(4):5.

[2]陶爱珠,赵文华,徐祖广,刘念才,董育常.加快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J].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建议”,2001(2).

[3]潘懋元.大方向与可行性[N].中国青年报,2003-06-26.

[4]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2-183.

[5]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2.

[6][8][9][11][12]江新华.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2004.162,167,163,48,160.

[7]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93.

12.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十二

一、征稿类别:人文社科类

二、主要栏目:教育视点、德育研究、管理方略、党团建设、素质教育、辅导员工作、教改探索、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

三、征稿对象及要求:

1. 欢迎全国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及各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踊跃投稿。

2. 文章观点鲜明, 内容翔实, 条理清晰;投稿请提供电子稿, 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请勿一稿多投, 凡涉及他人著作权等问题的文责自负。

3. 本刊在全国各地从未设立过任何形式的通信站或委托任何人代为组稿, 投稿者请直接与编辑部联系, 以免上当受骗。

联系电话:0371—66370621。

13.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十三

一、宗旨

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评选活动是加强我校研究生学术建设、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着“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的宗旨,切实体现“榜样在身边”的理念,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倡议各院系在做好校级“学术新秀”评选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院系级“学术新秀”评选活动,共同把我校研究生学术建设推向新台阶。

二、组织

指导单位: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三、总则

1、评选原则:公平、公正、公开,鼓励学术创新。

2、评选对象:本校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校级“学术新秀”申请人原则上应是院系级“学术新秀”,已获得校级“学术新秀”称号者不再参加评选。

3、评选要求:申请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学术作风、崇尚学术道德,在所研究的领域内已经取得优异成果。此处的成果是指申请人在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截至提交申请时(以当地邮戳为准)所取得的论文、专利、学术专著和其他科研成果等。

4、评选时间:每年春季学期3月~6月。

四、评选程序

(一)院系评审阶段

1、申请人提交材料:申请人需按要求填写报名表、有关书面材料和电子版材料,在申请人所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交所在院(系、所)研究生会。

2、程序性检查及公示:各院(系、所)研究生会对申请人提交的有关材料进行程序性检查,如有遗漏、错误或其它不符合要求之处,要求申请人补齐或修改;若在规定时间内未补齐或未修改,取消其申请资格。对于符合申请要求的,及时组织在其院(系、所)内进行公示。

3、院系评选:各院(系、所)开展院系级“学术新秀”评选,或通过其他方式遴选出参评校级“学术新秀”的申请人,由各院系教学主管副院长(副主任、副所长)签名推荐,进入校级“学术新秀”评审程序。为了不引入院系本身规模和发展对评选的影响,并评选出代表各院系最高学术水平的研究生,每院系只有1个参评校级“学术新秀”的申请人名额。

(二)校级评选阶段

4、各院系将校级“学术新秀”申请人名单及相关材料送交校研会“学术新秀”评选组织委员会。组委会只接收以院(系、所)为单位上报、且确认有效(应包含教学主管领导的推荐签名并加盖院系教学办公室章)的申请人材料。逾期按弃权处理。

5、程序性复查:组委会对申请人提交的有关材料进行复查,一经发现申请人所提交材料内容、文章数量等信息不实,取消其申请资格;所在单位参选名额作废,不得递补。已当选院系级“学术新秀”的,建议院系取消其院系级“学术新秀”荣誉。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将在博学网http://daf.tsinghua.edu.cn 和清华大学信息门户网站http://info.tsinghua.edu.cn/上面向全校师生公示。如申请人材料因所研究课题的保密性而不适合公示的,申请人须提前说明。

6、申请人分组:为了保证评选的公平和公正,根据我校目前各专业的分布情况,将申请人所在学科划分为“自然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三类,其中“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将细分为“电类”、“机械类”、“土建类”和“其他”四个子类,申请人可以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选择参加某一类的评选。在程序性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有申请人报名评选的类别与其专业研究方向不符,组委会可以要求其变更(推荐的学科分类见补充说明1)。

7、评审阶段:组织委员会将按学科分类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分别对相应学科类内的申请人材料进行评审。各专家将根据评审细则,针对每位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分项评级,并给出客观的评审意见。组委会按照综合评定办法,统计专家评级结果,确定各申请人的评审成绩(具体评定办法见评审细则)。按照评审成绩确定20名申请者获得校级“学术新秀”提名:按照各类(“自然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的四个子类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的参评人数占全部参评人数的比例确定本类入围校级“学术新秀”提名的人数(如果出现小数情况,去尾取整),按照本类成绩排名确定提名人选;若获得直接提名人数少于20人,则将各类(只包括计算直接提名人数时出现去尾情况的类)未获得直接提名的申请人中第一名的申请材料以及评审成绩和评审意见交由指导委员会,由指导委员会讨论确定最终入选名单。

8、确定校级“学术新秀”获奖人:根据申请人评审成绩和评审意见,确定10名左右同学为本年度校级“学术新秀”,其余入围校级“学术新秀”提名的同学获得校级“学术新秀”提名奖。校级“学术新秀”获奖人具体名额分配和入选

名单确定方法参照上上述第7条中提名人选方法。(注:指导委员会将根据当届参加评选申请人的总体水平以及在程序性审查和网上公示阶段出现的问题,适当调整最终校级“学术新秀”获奖的人数)。

五、学术新秀专家评审细则

评审阶段将按各学科分类邀请专家进行评审,对本学科类内各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分项评级,并给出客观的评审意见。

1、分项说明

专家将从以下三个分项对各申请人的材料进行评级,括号内百分比为各分项占最终结果的比重。

a)学术成果综评(40%):全部学术成果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b)学术成果创新性(30%):在理论或方法上的创新性、成果及效益

c)代表作学术水平(30%):代表作达到的研究水平和学术价值

2、评级说明

专家对申请人各分项情况的评级将分为A、B、C三级。各分项中 A的个数原则上不超过所评定人数的30%、C的个数原则上不少于所评定人数的20%,具体分布根据评定人数查询下表。在综合结果计算中,A、B、C三级对应的分值分别为5分、3分、2分。

3、评审成绩计算

分项M的成绩=∑(分项M获得级别N的个数×级别N的分数)/本类评委人数

注:N为A、B、C三级,对应分值分别为5分、3分、2分

评审成绩= ∑(分项M的成绩×分项M的权重)

注:M为a、b、c三个分项,对应的权重分别为40%、30%、30%

如果出现候选人得分相同的情况,则依次按照申请人获得的A的比例、B的比例进行排序评定。

六、交流与奖励

由组织委员会组织校级“学术新秀”展示交流会暨颁奖典礼,邀请校级“学术新秀”获奖者进行现场风采展示和科研心得交流,邀请各学科知名专家揭晓本年度校级“学术新秀”获得者,并对该获得者进行隆重的推介,同时颁发荣誉证书、奖杯等各项奖品。

校级“学术新秀”获奖者可优先入围当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评选活动。院系级“学术新秀”由各院系自行组织颁奖仪式或其他奖励方式。

七、说明

申请人需按照评选通知提交相应材料,同时对所有参选材料的正确性、真实性、有效性负责。在进入程序性检查阶段之后直至正式公布当选名单之前,如有违反规定或者对有争议事实解释不清者,一经发现,将取消该申请人的参评资格。对于弄虚作假者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校级“学术新秀”每年共10名左右,进行院系级“学术新秀”评选的,院系级“学术新秀”人数由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保证评选效果,建议一般不超过4人。

申请人对争议问题有权向组织委员会申诉,组织委员会将申诉上报指导委员会,由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裁决。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二〇一四年三月

14.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十四

申请承办办法

(2006年9月11日,第十届“挑战杯”竞赛全国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本办法依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制定,全国组织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确定“挑战杯”竞赛的承办高校。

一、申办单位需具备如下条件:

1.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建立了常设的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组织机构;

3.建立了本校大学生科技发明奖励基金;

4.具有召开全国组委会会议和举办终审决赛相关活动的人、财、物基础;

5.得到所在省(区、市)团委、科协、教育厅和学联等单位的支持;

6.获得历届“挑战杯”和“优胜杯”的高校享有优先承办资格。

二、申办单位应向全国组委会递交申请书。申请书需包括如下内容

1.学校概况;

2.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情况; 3.参加历届“挑战杯”竞赛的获奖情况;

4.承办“挑战杯”竞赛活动的人、财、物等基础条件和具体方案;

5.所在省(区、市)团委、科协、教育厅和学联的推荐意见。

三、申办程序

1.在举办当届“挑战杯”竞赛活动终审决赛前一个月,申 1 办高校须向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团中央学校部学联办公室)递交承办申请书,承办申请书内容应翔实、明确;

2.主办单位应对所有申办高校进行考察,形成书面考察意见,并报全国组委会;

3.组委会将各申办单位的申办材料发放给当届所有全国组委会委员,进行审议;

4.在当届“挑战杯”竞赛活动终审决赛的最后一次组委会上,当届组委会委员投票表决下届“挑战杯”承办单位。

四、表决办法

1.如只有一所候选高校时,以与会组委会成员鼓掌通过的方式表决确定;

2.候选高校为两所或两所以上时,由全国组委会委员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确定承办高校。候选高校为所有符合条件的提出承办申请的单位,并按申报时间先后为序排列。表决的组织工作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

3.正式表决时,参加表决的全国组委会委员必须超过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每张选票限选一所候选高校,选两所或两所以上的为无效选票。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表决有效;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表决无效,应重新表决;

4.组委会委员对候选高校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弃权票,不可另选其它非候选高校;

5.表决时应设监票人和计票人,对选举过程和计票工作进行监督。监票人和计票人应从组委会成员中推举产生,候选高校人员不得参加监票和计票工作。

五、候选高校获得实到会委员半数以上赞成票者当选。若候选高校所得赞成票均未超过半数,则以得票数的前两位(含并列)的候选高校再按上述程序重新投票,得票数多者当选。若重新投 2 票后两所候选高校得票数相同,则由组委会根据他们在当届“挑战杯”竞赛中团体名次的先后决定,名次排列在前的学校作为下届“挑战杯”竞赛活动的承办者。

六、表决时,如发生超出表决办法规定的情况,由竞赛领导小组裁定。

七、在当届竞赛的闭幕式上举行承办单位的交接仪式。

15.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篇十五

一、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必要性

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需要,是跨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提高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不仅是提高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需要,更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一)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需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进步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20世纪50年代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单一学科对此往往力不能及,需要许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医学家、社会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学家等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由于大学具有科学研究的人才、资源与条件,具有学科齐全的优势,许多面对复杂现实问题解决的科学研究项目越来越多地由大学中的跨学科科研团队与组织来承担。[2]“二战”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大规模投入经费用于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如国家实验室。有研究表明,美国战时合同总经费中,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总经费的90%都分配给了8所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平台。[3]

(二)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跨学科发展的需要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纽约市。当时,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提出它的主要职能是发展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会的综合研究。[4]跨学科中的“跨”字表示跨界于传统学科之间或者传统学科之外。换句话说,凡是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传统界域而进行的科学或教育活动,均可称之为“跨学科”。跨学科迅猛发展的重要表现是大学中纷纷成立跨学科研究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跨学科组织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出于战争的需要,各国政府纷纷依托大学建立国家实验室,比如美国依托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辐射实验室,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立了劳伦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5]这些有关国家安全的研究组织极大地促进了跨学科的发展。跨学科的发展对大学教师的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提升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能力基础。综合能力侧重对分析对象的统一与联合,交叉能力侧重不同脉路、不同领域或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沟通,以打通相互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知识间的横向发展。随着跨学科知识的不断融合以及跨学科组织的不断产生,学术综合交叉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否拥有较强的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成为衡量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二、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内涵

在词典中,“综合”的含义是总结、概括,其英文单词对应的是synthesize或者sumarize。“综合”有三层含义:(1)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跟“分析”相对;(2)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如综合大学、综合治理等都是这层意思;(3)作家围绕一个中心意念,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揉合成一个新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曾经在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论述时,强调了综合能力对创新的基础性作用。他指出,“所谓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化之综合,即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内容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二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包括儒、墨、道、法等家的合理思想的综合以及宋、元、明、清以来理学与反理学的综合”。[6]他把综合作为哲学文化创新的基础。“交叉”最初的本意是两条线出现相交的状态,或者有部分重叠的状态,后来延伸为事物出现的重叠、相关的状态。“交叉”所对应的英文词是cross,intersect,crisscross或者overlap等。[7]在学术研究领域,有人把跨学科人才的基本类型分为横向型人才和综合性人才。前者指那些善于在两门或多门学科的交界处,通过“边缘杂交”而从事边缘学科研究的研究者,这些人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后者指那些具有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智能,特别是善于提出和解决那些具有综合性的重大问题的研究者,这些人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8]根据跨学科研究组织以及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发展的需要,本文把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分为学术综合能力和学术交叉能力。

(一)学术综合能力

根据对知识的搜集、分析、处理、运用的程度,学术综合能力又可分为文献综述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1. 文献综述能力

文献综述能力是大学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它“是进入到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不做文献综述是无法进入到学术殿堂的”,“只有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才可能知道你的选题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地位,这是研究创新和研究进步的根本标志所在”。[9]因此,文献综述能力是从事学术研究最基本的一项能力,这是任何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文献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自己学术研究领域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综述能力。

2. 知识整合能力

知识整合能力也是大学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而且是学术创新的重要能力基础。“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大学教师知识整合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具体表现为根据研究问题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把搜集到的资料运用于自己研究的能力。

(二)学术交叉能力

根据是否跨学科的维度来进行划分,大学教师的学术交叉能力可分为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和学科内学术交叉能力。

1. 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

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包括有意识地参与跨学科学术活动的能力,以及根据研究问题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能力。近年来,科学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科学的纵深化发展使学科不断分化;二是科学的横向联系又带来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基于学科不断融合交叉的需要,我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纷纷成立了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按照学科群组建学院、组织教学,或者按照课题组、研究中心等组织科研,从根本上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壁垒。[10]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将逐渐成为大学中重要的学术研究组织。大学教师的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也由此凸现其重要性。

2. 学科内学术交叉能力

学科内学术交叉能力包括对学科内不同研究领域研究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自己学术研究领域方法相互关系的把握能力。在学科内由于不同学术共同体的存在,同样需要学术交叉能力。按照库恩的科学共同体的概念,科学共同体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和确认者的单位,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与绝大多数其他领域中的一般人员相比,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11]因此,大学教师在同一学科内也需要与其他学术共同体的研究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学科内不同的学术共同体保持学术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使自己把握住本学科内较为前沿的问题以及不同学术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方法。

总之,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创新的重要基础,而这正是其学术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哲学意义上的创新对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对创新力的影响有过论述,认为其核心内容与深层实质,就在于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创新,从而导致哲学形态、哲学体系,乃至人们的思想方式、核心理念都发生划时代的根本变革和巨大飞跃。[12]还有学者对知识整合、系统化与创新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我们迫切需要对知识进行一次新的整合,必须彻底实现知识的综合和系统化,由此将会产生科学创造能力———综合能力。富有这种创造性能力的人,与那些囿于自己研究工作的人员相比,更容易成为优秀的教师。[13]为此,学术综合交叉能力逐渐成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大学教师如果想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处于前沿位置,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便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三、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提高的策略

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实践。“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4]哲学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关注实践。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中制度建设乏力,人力资源储备不足。跨学科组织开展各项科研活动,需要有对不同专业都有所了解的博学人才,需要在知识创新、学习能力上都有卓越能力的人才,而目前跨学科组织经常陷入人才短缺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跨学科组织的运行与发展。[15]因此,培养大学教师的综合交叉能力成为培养跨学科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教师要积极关注跨学科问题的研究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职业化的跨学科

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思想库、咨询机构、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政府、企事业、科研机构的有关部门中。[16]在这些职业化的跨学科研究队伍中,大学教师是创立新学科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吸收在若干别的学科所应用的知识和方法开始一个新的方面的研究,并在一个新领域的发展上得到其他科学家的充分响应”。[17]学术综合交叉能力较强的大学教师往往更能把握住新学科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术上的创新。

1. 大学教师要积极参与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机构的重大攻关项目

在哲学研究领域,创新是指哲学学科在发展中所做出适应时代发展及其需要的调整与应对,其中学科建制的创新是哲学学科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18]其重要表现则是学科机构的变革。若从哲学研究领域推演至其他学术研究领域,通过建立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来实现学科建制的创新,则能成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养成的基地。目前研究型大学纷纷成立跨学科研究机构,国家也委托这些研究机构从事跨学科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成立了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北京京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等多个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多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跨学科学术研究机构为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平台,大学教师应当利用这一平台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共享,寻找学科交叉点,实现学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2. 大学教师要在现实关注中寻找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生长点

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时期,很多现实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而大学教师又承担着社会服务的功能,所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也是大学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现实领域并不像学科建制那般界限明显,很多问题都是涉及多个学科,其解决的关键也在于学科间交叉整合。因此,现实问题为大学教师寻求学科综合交叉提供了实践情景,大学教师可结合自身学科背景,与其他学科研究人员组建研究团队,探讨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跨学科研究在学理上的根基更倾向于‘共同的问题’,而不是‘共同的方法’”。[19]

(二)大学要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设制度保障

“在大学里面,所有的学科应该是统合在一起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一个广阔的内在交流基础上的”。[20]这种内在交流基础平台就是大学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造的制度保障。大学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造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提供文化制度保障;二是要积极筹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

1. 大学要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提供文化制度保障

营造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文化氛围是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养成的重要文化制度保障。首先应将鼓励跨学科综合交叉作为重要的大学发展理念,并将其纳入到大学愿景表述之中;其次是应鼓励大学教师开设学科前沿和跨学科综合交叉可能性的学术讲座或沙龙,让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有了解其他领域研究并发现综合交叉点的机会,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互动和交流;再者是大学环境文化建设中,可以避免以学科或院系为限将建筑物分隔,鼓励院系办公区整合,并在办公区内设置公共开发空间(如:书报角、咖啡吧),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提供便利,以非正式交流为契机促成教师合作文化的建设。

2. 大学要积极创设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组织制度保障

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是大学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发源地,是大学教师创新力培养的重要策源地。大学要积极筹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有学者把全美100多所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团队进行了分类,即小规模学术组织、大规模学术组织、工业化组织、国家实验室、产业间、学校间以及产业和学校间组织。[21]2001年杜克大学实施“铸就卓越”计划(Building on Excellence),成立了13个“跨学科科研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包括:生物生成材料和材料系统中心、儿童与家庭政策研究中心、环境问题研究中心、全球演变研究中心、理工科计算机支持中心等。[22]这些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的建立促使大学教师积极关注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综合交叉能力,为知识创新、学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大学要根据国家和社会重大研究问题的需要,结合自身的科学优势,为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平台。

摘要: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心理基础。本文从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必要性、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内涵以及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提高的策略三方面论述了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研究应该引起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研究领域的关注。

上一篇:湖南省事业单位面试备考:考生着装的注意事项下一篇:大班数学教案:购物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