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砼灌注桩基础常见质量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2篇)
1.浅谈砼灌注桩基础常见质量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篇一
深水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与处理措施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江、跨海大桥的建设,深水钻孔桩的施工技术应用较多,其施工技术特点无论是平台搭设、钻进成孔,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步骤等,都比较成熟.但是钻孔桩,尤其在深水中进行钻孔桩施工,如果在施工及管理上方法不当,容易出现一些事故.详细的介绍了深水进出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的.较多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重点介绍了事故成因及事故的处理方法.
作 者:杨楠 董海 作者单位:杨楠(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董海(黑龙江省长力建设有限公司)
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年,卷(期):32(5)分类号:U445关键词:钻孔桩 深水基础 事故与处理措施
2.浅谈砼灌注桩基础常见质量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篇二
1 裂缝的原因
受混凝土本身质量、施工工艺、温度变化、钢筋锈蚀、荷载超限、冻胀等因素产生多种多样的裂缝, 将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就其产生的原因, 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1.1 温度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 在水化热释放过程中混凝土温度逐渐升高, 内外温差较大, 造成内部膨胀、外部收缩, 而受混凝土承受拉应力能力小的因素影响, 在其表面产生破坏导致出现方向不定, 深浅不一的龟裂。这种裂缝的特点是裂缝出现在混凝土表面, 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加大或减少缝宽, 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锈蚀, 加快混凝土碳化, 降低混凝土抗疲劳及抗渗能力。
1.2 荷载裂缝
混凝土构件在使用中, 由于荷载作用产生的裂缝, 主要出现在混凝土构件受拉区、受剪区和振动大的部位, 这种裂缝是设计允许的, 在使用中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但如裂缝出现在受压区则可判定是混凝土受力截面尺寸偏小, 混凝土强度不足。这种裂缝的特点是受压区出现起皮或有沿受压方向的短裂缝, 后期会产生结构破损的严重后果。
1.3 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出现的因体积变化而产生的裂缝, 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缩水收缩而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 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网状龟裂, 裂缝较小, 都出现在表层, 其裂缝不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一般为深层裂缝或贯通裂缝, 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1.4 不规范施工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制作、养护、运输、存放、拼装不按规范施工而产生的裂缝, 主要原因有:
1) 配置混凝土所采用材料质量不合格, 水泥、砂石料自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拌和水或外加剂中氯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或采用含碱的外加剂, 可能对碱骨料反应有影响;配合比不稳定, 水灰比较大或较小带来的施工振捣不到位。
2) 施工过程不规范导致保护层厚度过厚或过薄;振捣不规范导致混凝土离析或振捣不到位而产生的空洞;混凝土养护不规范导致混凝土处于干燥状态, 强度不能有效上涨, 后期强度不足;混凝土分层分段浇筑时接头处理不得当引起的混凝土不能成为一体;支架或模板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导致混凝土构件尺寸及位置变化或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因自重产生不均匀下沉;拆模时间过早导致混凝土构件在达不到强度时因施工荷载产生裂缝。
3) 装配式构件运输、存放或安装时支点位置不当等原因均会产生裂缝。
4) 施工顺序不正确也会产生裂缝, 如桥梁防撞墙在预制边梁未架设的时候进行浇筑, 就会在架设边梁后出现裂缝。
2 裂缝的防治措施
1) 混凝土构件设计时需避免结构突变, 在易裂的边缘部位应提高配筋率抵抗集中应力, 在薄弱部位采取特殊的加强措施。提高混凝土构件构造配筋用量, 在保障施工正常进行的同时尽量减小直径及间距, 并有意识的增加护面筋, 并对孔洞周边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 降低砂石料的含泥量, 也可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矿粉或粉煤灰来增加其和易性并降低水化热, 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或采用外加剂调整用水量。拌制前严格检验混凝土原材质量和技术指标,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3) 混凝土施工前首先检查原材料的使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
4)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尤其是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及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保护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并确保施工连续性;对支架必须严格验收, 安全及保险系数按规范取值, 确保支架及模板的整体刚度及稳定性;混凝土施工中注意温度对后期养生的影响, 控制好入模温度:冬天采取加热拌合用水及骨料, 夏天采取料场搭设遮阳设备的方法控制混凝土出仓温度;在利用保温被包裹运输的方法避免运输过程的热量损失;浇筑时对大体积混凝土采取埋设降温水管的方法调整混凝土凝结温度, 冬天采取加盖草袋等保温措施。同时在施工中应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浇筑过程严格控制, 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控制好拆模时间, 尽可能的晚拆模可防治表面干缩裂缝。
5) 新浇完成的混凝土由于水泥凝结、强度上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理论上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度会永久增加, 但在前期混凝土强度上升比较明显, 故必须满足水泥水化过程需要的用水量, 且由于新浇筑的混凝土在水化热的影响下温度较高, 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严重, 所以必须采取措施补充水分, 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最初7天内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需14天甚至28天—《DL/T511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采取覆盖洒水养生以保证水分的补充, 同时防止结构直接暴晒、气温变化剧烈、表面积水结冰等恶劣环境, 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维护。合理安排季节变化较大的年度混凝土浇筑量, 利用温度相对较低的冬、春时间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夏季混凝土浇筑应安排在早晚进行。
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 在运输、存放、支垫必须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 避免在薄弱处受力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使用。调整施工顺序, 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工序合理组织施工。
3 处理方法
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保养, 及时发现构件的变形等原因引起的裂缝, 对出现的裂缝必须加强观察, 判断裂缝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根据裂缝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 减少因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构件耐久性降低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对常见裂缝处理一般采用的方法如下:
1) 表面封闭补救法:是一种最普通的裂缝修补方法, 用于表面裂缝较多、较浅, 对混凝土构件使用影响较小的一种方法, 主要是通过密封裂缝来防止外部不良环境对混凝土内部的侵入。
2) 环氧树脂补救法:环氧树脂补救因施工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是修补裂缝的常见一种方法, 一般用于处理裂缝相对固定、渗漏要求较小和裂缝相对较大、较浅的混凝土构件, 必要时可进行开槽以满足粘结面的搭接。主要通过渗入的施工方法进行粘合和封闭裂缝, 将树脂涂刷到有裂缝的混凝土表面, 使其渗入裂缝内部用以密封混凝土表面的不小于0.1㎜的裂缝;如出现裂缝较深、较小的情况可先将裂缝表面密封, 抽去真空, 使裂缝中和孔隙中的空气全部排除。再在大气压力下用环氧树脂浆料注入裂缝中。
3) 深层注浆修补法:对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的一种必要补救法, 如较厚的混凝土墙、水坝、结构物的基础等上的裂缝, 可通过注入水化热较小、变形不大的水泥砂浆来进行补救, 并可通过横穿裂缝上钻孔植筋的方法进行补强。对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出现裂缝, 应适当加入柔性沥青代替砂浆;如注浆是起到封堵的作用时, 可在浆液中加入适当的环氧树脂提高早期强度。
4) 涂层或其它表面处理法:如果混凝土裂缝通过观察已经稳定, 且通过重新计算满足现场使用要求的, 则可通过表面浸渍密封剂或涂料获得成功修补, 确保混凝土在今后的使用中裂缝不再发展;对于计算无法满足安全性要求的构件必须对构件降低标准使用或做报废处理, 以免发生事故。
4 结束语
通过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对裂缝的防治措施, 通过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和使用运营方的保养、预防, 混凝土裂缝问题必将会得到圆满的结决, 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同时也对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程实例必须进一步分析、总结, 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 达到满意的效果。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 以混凝土结构占主导地位的土木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而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降低出现的问题也是层见叠出。本文主要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做出短浅的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控制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施工技术.2000 (5) .5-9
[2]何星华, 高小旺.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韩素芳, 耿维恕.钢筋混泥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2.
[4]过镇海, 时旭东.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
[5]曲德仁.混凝土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2003.
[6]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5.
[7]郭仕万, 肖欣, 赵和平.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1.
【浅谈砼灌注桩基础常见质量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推荐阅读:
探析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08-31
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事故的处理10-11
灌注桩桩底地基承载力不足施工缺陷及预防措施有哪些?07-06
钻孔灌注桩09-05
灌注桩施工安全交底09-11
钻孔灌注桩竣工总结12-11
人工挖孔灌注桩作业08-04
钻孔灌注桩试成孔总结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