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制度史

2024-09-01

美国政治制度史(精选10篇)

1.美国政治制度史 篇一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和著述可以分为正史类、()、()、会典类、专门著作类和其他类。

2、中国古代国体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和封建制阶段。

3、中国古代政体可以统称为君主制,经历了()和()两个发展阶段。

4、中国专制君主阶段分成三个发展时期,即秦汉时期开始的()、隋唐时期开始的()和明清时期的绝对君主制。

5、中国古代三公九卿中的三公主要是丞相、太尉、()三职构成。

6、秦汉时期的国家组织的特征是()制,隋唐时期的特征是三省六部制。

7、宋初相权一分为三,以中书门下政事堂主政,()主军事,号称二府。另设()掌财政。三权总执于皇帝。

8、宋朝的三司使是指盐铁使、()和户部使。

9、明朝是中国宦官政治最严重的时期,在明代政治中权势最大的是()的秉笔太监。

10、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它和()、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11、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结构是()。

12、春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的出现。

13、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14、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举是设立了()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5、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与任用属吏的制度是()。

16、()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17、()是魏晋南北朝人才选体制的主要方式。()是隋唐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18、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

19、宋代地方监察机构日趋完善,将巡察与常驻监察结合起来,开始了监司制与()。

20、明代执行监察职能的有不在行政系统之内,但超越行政系统并具有监察国家机关甚至是人民的监察系统,称为()。

21、总理衙门和()成为并存于晚清封建专制制度下两个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22、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23、1912年1月1日成立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2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采用(),在政权组织形式上采用(),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25、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26、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27、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中央执行委员会、()。

28、南京国民政府的主体和核心机构包括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五院。

29、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遵循“()”的原则。

30、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政策,1946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A.君主专制B.世袭制

C.共和制D.皇权制

2、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礼乐制度D.宗庙制度

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上的郡县制出现在()时期。

A.春秋B.战国

C.秦始皇D.汉武帝

4、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和任用属吏的制度是(A.征召制B.察举制

C.辟除制D.科举制

5、隋代是以()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B.一省

C.三省六部D.六官制度

6、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三级,其中最高级别是()

A.乡试B.会试

C.殿试D.院试

7、明成祖时,用一些官员入直宫中(),参预机密,始有内阁。

A.东阁B.武英殿

C.文渊阁D.南书房

8、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参议会制度

C.总统制D.五院制

9、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A.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民主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D.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10、()自治区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

A.新疆B.广西

C.西藏D.内蒙古

11、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的统治。

A.共和制度B.君主制度

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

12、清末的所谓地方民意机关(),要受各省总督、巡抚的监督。

A.资政院B.参议会

C.谘议局D.参事会

13、清初国家议事和决策中心是()

A.库里勒台大会B.斡鲁朵制

C.议政王大臣会议D.勃极烈会议

14、两晋南北朝时期为笼络南迁士族,在江南设立()

A、节度使B.刺使

C.侨州郡D.转运使

15、标志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是()的设立

A、五口通商大臣B.总理衙门

C.总税务司D.内阁

三、名词解释

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是国家的根本体制。它是由国家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政体:即国家形式,它是统治阶级用以组织国家政权的方式。

三公九卿:秦汉时期的国家组织制度。三公是最高的行政长官,主要是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三职构成。九卿主要是国家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奉常、太常等官员。

皇帝制度:秦统一六国后,建立君主专制政体,为规范君主在国家结构中的至高无上地

位,创立了皇帝制度。君主尊称为皇帝,以及与皇帝名号相配合的,一整套维护

尊严的礼仪制度、以皇帝为中心的决策制度、执行皇帝意志的行政程序等。

军机处:清朝雍正为筹备西北用兵,在宫内设立军需房,后更名为办理军机处,简称军

机处,成为皇帝重要办事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若干人,多从内阁大学士、六

部尚书中挑选。军机处不仅处理军情,还统揽国家一切重要事务,取代内阁制而

成为清代权力中枢。

侨州郡县制:东晋政权为笼络南迁的世族,安抚流离失所的人民,在江南其所迁移的地

方,冠以旧地名称,称为侨置。侨州郡制造成了地方行政的混乱。

郡县制:源于春秋时期,秦朝正式确立为地方行政区划,最初在全国设36郡,郡以下

设县,郡首和县令都由朝廷任命。郡县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征召制度:是秦汉时期由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征召的对象一般是

宿儒、名士。皇帝通过征召制度的形式,主要在于其礼敬人才的示范作用。

科举制度:隋唐时期确立的人才先拔制度,为士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打破

了世族垄断政治与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维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晚清政府为适应各国公使驻京需要,设立的专办洋

务、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标志晚清国家组织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

五院制:是国民政府的主体和核心机构,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

五院。

四、问答题

1、贵族君主制有哪些特点?

答: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君主是世袭的,这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自夏朝以来形成王位在王室家族内部世代传袭的制度,并不断的强化和神化君权、君主的过程中,使这种世袭君主制披上合法和越来越神秘的外衣。二是君权受贵族,主要是宗法贵族的限制。一方面受贵族长老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的。对君权的分割

2、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答:隋唐时期对魏晋以来的国家组织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形成了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国家组织形式。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形成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三省分权制度。尚书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国家行政。九寺由秦汉的九卿经魏晋南北朝演化而来,属中央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五监由魏晋南北朝的诸监演化而来,包括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军器监。九寺五监在行政关系上受尚书六部的指挥。

3、简述明朝内阁制的发展?

答: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为解决皇帝专权又不专政的矛盾,仿宋制建立华盖、武英、文华三殿与文渊、东阁二阁,后明仁宗又设谨身殿,形成四殿二阁的明代内阁组织。殿阁设学士、大学士,因殿阁设在皇宫之内,又称为内阁。

朱元璋时内阁为皇帝处理政务而设的秘书班子,品秩为五品。明成祖时,阁臣参与政务,成为皇帝决策的重要参谋,但不置属官,品秩仍为五品。明仁宗、宣宗、英宗时,阁臣多加六部尚书衔,地位大为提高,由票拟大权直接掌握了处理政务的大权。英宗及以后时期,内阁形成了首辅制度,内阁成为国家中枢组织,首辅成为无冕之相。

4、宋朝统治者是怎样强化中央集权的?

答:(1)宋朝统治者鉴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将强化中央集权作为基本国策。

(2)根据宰相赵普的建议,赵匡胤将地方军权、政权、财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而中央之权又全部集中于皇帝手中。

(3)宋将各级文臣武将的事权加以分割,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使掌管财政,考课院和审官院等负责对官员的考核与监督,而宰相权力则被分割限制。

5、试论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

答:要点:

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

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

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

最后,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填空题与选择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政书类、会要类目

2、奴隶制阶段

3、贵族君主制、专制君主制

4、君主丞相制、君主宰辅制

5、御史大夫

6、三公九卿

7、枢密院、三司使

8、度支使

9、司礼监

10、大理寺、刑部

11、分封制

12、郡县制

13、郡首

14、行省

15、辟除制

16、察举制

17、九品官人法、科举制

18、都察院

19、通判制

20、厂卫系统

21、军机处

22、三省六部制

23、南京临时政府

24、民主共和制、总统制

25、资政院、谘议局

26、同文馆

2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人民委员会

28、立法院、考试院

29、三三制

30、民族区域自治

二、选择题

1、A2、B3、A4、C5、C6、C7、C8、B9、C10、D11、B12、C13、C14、C15、B

2.美国政治制度史 篇二

事实上, 通史意义上的“中国史”其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都是政治史。因为任何人类的历史活动不管是经济的、军事的还是文化的活动, 都是离不开制度的支配。而任何制度则都是是基于政治制度而产生。所以, 不管是传统的历史记述、评论还是现代历史研究活动,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及演变的过程和影响。作为专业的中国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演变, 在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了解中去观察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社会发展的主导内容是什么?是每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践。而所有的人类实践活动中, 政治活动是最具决定意义的。所以, 学习中国历史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是要了解中国政治的发展和演变。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既是各种政治活动的载体, 又体现了每个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状态。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是那个时期社会活动的集中表现, 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之上构筑的。这一点, 决定了政治制度的学习与研究必然要置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发展的总体之内。因而, 从政治制度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认识历史上与政治制度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等历史现象。而学习和分析这些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历史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同时, 政治制度不是孤立产生和存在的, 是与它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状况、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通过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 可以对历史上政治现象各方面的内容进行把握。如何认识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即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比较, 中国古代社会的专制性尤甚, 持续时间最长。即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专制政治之进化, 其精巧完满, 举天下万国, 未有若吾中国者也。”造成这一现象具有综合原因, 有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有传统思想中敬天畏神“天人感应”思想的支配, 有地理环境封闭所造成的缺乏对外交流因素的影响。但是更要看到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中不断强化皇权的作用。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是把个人权力等同于国家权力的制度, 它从秦始皇开始直到清王朝的宣统皇帝, 二千多年如一日的在中国实行。专制皇权一代代的承袭和强化是造成中国社会专制沉疴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与专制主义的强化是互为表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皇帝制度是专制主义的表现形式, 专制主义以皇帝极权制度来维系其专制性。通过“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就可以从制度与人事相结合的层面对这一现象有理解和深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让上层建筑适应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飞速发展, 也就是要通过对上层建筑的调整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使国家得到富强。可以看到, 历史上的政治制度都是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 也有不断变更的一面。成功的政治制度变革对于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 可以理解不断推进上层建筑的变更以适应时代要求的必要性, 坚定推进政治制度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 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也告诉我们, 政治制度的变更有成功的实例, 也有失败的写照。政治制度的变革是比任何变革都要艰巨和复杂的变革, 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不审时度势, 把握潮流, 就可能坐失良机, 使改革进退失据;不瞻前顾后, 全面度量, 变革可能会带来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变革的成败得失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 丰富的经验。通过“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 我们就可以从中得到最具有价值的作为历史教益的经验和启示。1980年,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中谈到现行干部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现象, 家长制现象和官僚主义现象。他明确指出:“种种弊端, 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这说明, 研究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可以提供有助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借鉴, 有助于反对封建主义残余, 推进建设现代化民主制度。所以,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一个认知领域, 作为一门课程对于历史学专业学习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宏观层面上,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可以开阔学习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深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 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的社会观和历史观。在对历史现象的认知上, 有的历史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诸方面的诠释并不能全面释疑, 但是如果从制度的层面去分析则可以得到更完整的理解。而从知识的构建上,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可以充实学生制度层面的历史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同时, 由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内容与中国思想史、法制史、军事史密不可分, 所以,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对于我们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专业课程结构整体完善而言,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讲述的是从中国古代到近代政治制度构建发展的完整过程, 而这个过程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以儒家思想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来看, 儒家思想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任何政治制度都是人们思想物化的结果。在中国古代, 长期占据统治思想的政治思想就是儒家思想, 这种思想被贯彻到政治制度中, 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精神支柱。儒家宣扬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子从父的关系被移植到政治制度里, 成为臣子无条件服从君主, 卑下无条件服从尊上的思想依据。“故以孝事君则忠”。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 臣子肃然站立在朝堂之下则来源于儒家历来强调的“尊卑有别”思想。儒家传统典籍《周礼》在思想意义上和制度设计上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直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三省六部制”, 虽然成熟于隋唐, 但是却是肇源于《周礼》。清代编撰的《历代职官表》就指出:“今之六部, 周礼典制綦详要。”所以,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与其它历史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密切联系, 互相对应。这样就可以从历史认知层面和历史知识积累层面与“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史”等相互补充, 相互参见。这对于完善历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之进化论.饮冰室文集点校[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1.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3]古文孝经孔氏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3.

3.美国史专题 篇三

【主体线索】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的历史非常短暂,从其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到现在也不过只有近300年的历史,而从其建国到现在只有232年的历史。在这短暂的历史中,美国人抓住了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一跃而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

【基础知识回顾】

(一)独立前的美国——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期)

1.时间: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统治。

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时间:18世纪初。标志:英语逐渐成为通用的语言,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3.经济状况: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中部:盛产粮食,远销欧洲。南部:种植园经济。

4.社会性质:英国殖民地。

5.主要矛盾:北美人民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二)美国的诞生——独立战争及宪法的颁布(1775—1787年)

1.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3开始的标志:1775年4月19日来克星顿枪声。

4.建军:1775年大陆会议召开,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

5.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

6.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7.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8.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胜利的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法国的支持。

10.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

11.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2.遗留问题:没有消除奴隶制,埋下了美国内战的种子。西部土地问题未解决。

(三)美国的初步发展(1783—1860年)

1.条件:独立政权的建立,建立起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联合执政的国家,美国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

2.结果:1860年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四位。

3.对外政策:侵略亚洲:率先打开了日本门户。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

(四)美国内战(1861—1865年)

1.原因:南北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南北矛盾表现为:劳动力、关税、西部领土的开发和使用等问题。其中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2.导火线:1860年代表着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林肯当选总统。

3.标志: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4.转折:《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5.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

6.历史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美国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条件:美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量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吸收了欧洲大量的资本和欧亚移民,拥有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美国通过“西进运动”开发西部,扩大了国内市场。

3.结果: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4.对外政策: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1914—1918年)

1.1914年—1917年,利用中立地位发展经济,国力大增,等待参战的时机。

2.1917年—1918年,参加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成为战胜国。美国参战的原因:美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债权和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而参战的。

(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1919—1939年)

1.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但是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2.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地位,成为海军强国。

3.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稳定。

4.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

5.罗斯福新政:时间:1933年。目的: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措施:首先,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誉;其次,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政府付款补偿;再次,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此外,政府还兴建许多公共工程,以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作用: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没有得到根除。

6.二战前:推行绥靖政策。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1939—1945年)

1.二战前期:利用中立地位,发展经济。

2.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1)对日作战:1942年,中途岛海战;1945年,对广岛、长崎使用原子弹。(2)对德作战: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占领德国。(3)国际影响增强:参加并领导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1943年开罗会议、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1945年波茨坦会议。

(九)二战后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1.霸权政策:(1)实行霸权政策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力量遭到严重消弱,美国凭借经济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在此期间,苏联的力量也壮大起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日益激化。(2)表现:在欧洲实行“冷战”;在亚洲实行“热战”。(3)“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总统宣称美国领导“自由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现:政治方面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方面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方面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影响:逐渐形成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4)亚洲:对中国:1945年—1949年扶蒋反共,支持蒋介石打内战。1949年后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封锁、威胁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对日本:二战后在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政策;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国改变了对日本的政策,由限制改为扶植。对朝鲜:1950年侵略朝鲜。结果:侵略战争失败,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霸权政策受到打击。对越南:20世纪70年代侵略越南,最终失败,美国的霸权政策严重受挫。

2.美苏争霸:时间: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表现:(1)双方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制造核武器。(2)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3)20世纪70年代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影响:美国和苏联在世界范围内的争霸行动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也给两国本身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

(十)唯一的超级大国(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1.原因: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美国的经济实力雄厚,综合国力强大,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政策: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表现:发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近现代中美关系】

(一)近代中美关系

1.19世纪中期,美国追随英法侵略中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天津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许多特权。

2.19世纪末,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标志着美国有独立的侵华政策。

3.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到了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便利了美国的侵略扩张。

4.二战期间中美共同参加反法西斯联盟,进行合作,为打败法西斯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5.二战后,在中国实施扶蒋反共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企图独霸中国。

(二)现代中美关系

1.对抗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政治上不承认、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威胁等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

2.缓和、基本正常阶段:20世纪70年代。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美关系既有合作又有摩擦、斗争,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

【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B.英国政府从政治上对北美人民采取高压政策

C.北美人民的反抗情绪高涨

D.英国在加拿大建立殖民地

2.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碍

B.革命后资本主义得到顺利发展

C.革命出现了反复

D.革命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双重性质

3.“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行政院应操于总统,总统任期定为四年。”上述这段文字最可能摘自于()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D.《法典》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5.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机构是()

A.制宪会议 B.联邦政府 C.大陆会议 D.议会

6.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和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林肯()

A.领导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D.当选美国总统

7.下列国际条约中,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方便的是()

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

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D.《九国公约》

8.罗斯福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国民经济军事化

B.扩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扩大了对中国的政治侵略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9.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中途岛战役B.卢沟桥事变

C.德国突袭波兰D.珍珠港事件

10.美国生产的波音飞机,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国制造。这说明()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C.高新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二、问答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他出身贫寒,但靠自己的奋斗成为美国总统。他是为白人资本家而战斗的斗士,他解放了黑人奴隶,他被美国人民公认为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1)这位美国总统是谁?

(2)说说他为什么能够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3)你还能说出美国历史上其他两位总统和他们的主要贡献吗?

12.请你运用重要的历史事实,从其自身发展的角度,说明18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是怎样由英属殖民地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的。并根据你的分析,谈谈美国发展的史实对我国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一、1.D 2.D 3.C 4.A 5.C 6.B 7.D 8.D 9.D 10.D

二、11.(1)林肯。(2)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3)如: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领导美国人民抗击法西斯的侵略。

4.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篇四

第一章 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

重点:

第二节 封建时代的过渡——夏

夏的国家形态、王权、服内、服外、宗教与意识形态等政治制度。

第三节封建时代的确立——商

王族宗法制的确立、分封、官制、兵制、礼仪与宗教等政治制度。

第四节封建制的盛世——西周宗法制度的内容、分封、朝觐盟会制度、官制、意识形态、礼仪与教育。

第二章 “官僚”帝国的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

重点:

第一节 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的崩溃、士阶层的崛起与新型官制的出现、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内容、战争形势的改变与军制的变化、政治文法的变迁。

第二节法家帝国——秦

皇帝制度的确立、铲平贵族政治,实现社会等级流动化、郡县制的建立、“以吏为师”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王霸之道——两汉

郡县制的完善与最终确立、皇帝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官僚体系的建立、礼仪司法制度、汉代的乡里结构、汉代的选举制度、意识形态与学校制度、监察制度官员任用与考核制度、兵制、政治运作的机制与过程。

第三章 贵族与皇权---三国、魏晋南北朝

重点:

第二节 九品中正制和“户调式”与门阀政治

九品中正制的概念及特点、门阀政治的概念。

第四节 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与职能分工的初现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自的来源及主要职能。

第四章 考试帝国---隋唐

重点:

第一节 隋朝的创制

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制。

第二节 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

三省六部的产生和集体宰相体制的特点。

第三节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的科目、考试过程、隐形制度安排、科举与学校、唐代科举制度的评价。

第九节 中唐决策机制的变化以及宦官专权的原因

第五章 军阀政体---五代十国

重点:

第二节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体系

第六章 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两宋

第一节 繁复的中央行政机构

宋朝繁复的中央行政机构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宋代的地方官制

路、府、州、军、监、县、镇、寨的运作安排及特点。

第三节 宋代的科举与学校制度

宋代的科举与学校制度的内容及特点。

第五节 宋朝的兵制

军队的分类和布局、禁军的指挥系统、南宋兵制的变化。

第七章 草原帝国---金、元

重点:

猛安谋克制度

投下分封建度

第八章 绝对王权---明、清(1860年之前)

第一节政治中枢的变迁

内阁的由来和演变、明代的宦官专权

第二节 明代的中央行政机构

废除宰相后中央行政机构的变化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明代的地方行政体系

省级、府、州、县架构及变化。

第四节 明代的学校与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安排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节 明朝的兵制

明代地方军制及其变迁、明朝的中央军制、军事指挥体系、明朝军制的检讨。

第六节明朝皇室的特务机构

第七节 明朝的监察制度

第八节 明朝独特的宗藩制度

第九节 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

清朝决策机构的变迁、军机处的性质和作用、翰林院在中枢中的特殊位置。

第十节 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的演变。

第十一节 清代的中央行政机构

六部的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

第十二清朝的八旗绿营兵制

八旗兵制、绿营兵制。

第九章 转型的阵痛---晚清

5.《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讲评 篇五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庞国栋

三、名词解释

解题思路提示:这类题首先需要弄清该名词所在章节,了解该章节相关知识。解释名词应该准确、完整、简明、扼要,因此必须认真学习教材有关内容,有的在教材上并不是现成的一段话,需要归纳、概括——这也可提升抽象归纳能力。以下对有关名词作简要提示。

1.嫡子继承制

解题思路提示:嫡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王权制度一大特色,请看教材第二章“王权和皇权制度”中的6.所谓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父亲或舅父的名义,在朝廷总揽枢机之政,居兵戎之重,父兄亲族并居显要。其极端的形式便是所谓“外戚专权”。

四、简答题

1.晚清政治变革给人们留下哪些启示?

解题思路提示:这道简答题是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带有一定综合性,教材概括扼要、清晰,要注意把握问题的要点,并注意逻辑性,回答要完整,根据要点加以阐述就可以了,请参看教材32-34页。

第一,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式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是带有被动的性质。

第二,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于有效统筹规划,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干预,需要有强大的财政支持。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在传统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的情况下,需要政治体制改革,而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支持。

在传统的政治体制下进行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新与旧的矛盾不可避免,能否处理好新与旧的矛盾是改革的关键。清政府没有把握好机遇和妥善解决矛盾,也就决定它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

2.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解题思路提示:这道简答题是第二章第三节的知识,具体内容在新教材79-81页,教材有较多阐述,但只需要回答要点即可。

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二,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第三,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的机构。

五、论述题

请叙述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并结合现实谈谈对今天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何借鉴?

解题思路提示:此题是教材第五章的内容,此题一共有两问,一是“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 二是“结合现实谈谈对今天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在回答时可以将两者分开,即先回答“整个历史发展的概况”,可以扼要回答要点;在回答“对今天的借鉴”时,可在回答完每一阶段的“概况”之后紧接着回答“借鉴”,当然也可以分开回答,回答后一问需要关心时事,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回答。总之,这两问不能只回答其中一问,一定要回答清楚。

第一,早期国家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建;

第二,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行政管理制;

第四,公省监台卿卫行政管理体制;

第五,从《周礼》为本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六,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七,诸使差遣负责制的行政管理结构;

第八,“因俗而治”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九,以一省制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十,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十一,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

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谈借鉴。(自由发挥)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环节。以下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有关论述,供参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第一,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政策体系;同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第二,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第三,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第四,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政府职能结构,在政府和部门间合理配置政府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

第五,健全行政运行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规定各类行政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行政决策责任制度,优化行政决策信息系统,健全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事项的听证和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

第六,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推行行政问责制。在科学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责任范围,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一。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完善行政问责程序,规范行政问责行为。

第七,提高政府效能,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全面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政府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八,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相配套,科学确定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中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与工作重点,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题 篇六

1、下列哪个是中国第一个一姓王朝。(夏)

2、下列哪种学说适应了战国时代的要求,受到各国君主的青睐。(法家)

3、隋唐时期,官阶分为(九品)。

4、五代十国时期,藩镇最核心的权力集团是(牙兵)

5、蒙古帝国的大汗,必须经过蒙古王公贵族(忽里台)大会的推举,才具有合法性。

6、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的继承采取的是(贵族推举制)。

7、中国的现代海军,是(洋务远动)的产物。

8、夏的最高统治者多被称为(后)。

9、(秦)是帝国体制的首创者。

10、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府兵制,府兵到京师和边境服役,又叫(上番)。

11、宋朝元丰改制前,三司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超过宰相,所以又被人称为(计相)。

12、下列哪个王朝废除了宰相体制?(明)

13、下列哪个部门属于清朝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处)

14、清末湘淮军之所以能兴起,最终打败太平军,在于它们的制度优势,其编制人称(勇营制度)。

1、商朝的官员分为两类,分别是(辅弼重臣)和(政务和事务管理体系官员)。

2、汉代的官吏大体上可分为(外朝官)和(内朝官)两个系统。

3、隋唐时期的御史台下设机构分别为(殿院察院台院)。

4、唐朝一般通过设置(县)和(州)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控制。

5、宋朝的基层政府有哪些?(县镇寨)。

6、从经济形态上讲,元朝投下主的“王国”属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复合体。

7、清朝洋务运动的三部曲包括(军事现代化军火工业现代化工商业现代化)。

8、商朝的礼仪制度分为(日常礼仪)和(朝堂礼仪)。

9、汉代的选举制度主要有(察举)和(征辟)两大部分。

10、唐朝的地方政府机构由(道州与府县)组成。

11、隋唐时期的司法原则大体上有以下哪些?(五刑、十恶、八议)

12、下列哪几项是元朝专门管理宗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大禧宗禋院)。

13、中国历史上真正实施帝王专制的是(明、清)。

1、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2、分封制: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3、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4、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三司推事:唐朝时,特别重大的案件,须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联合审理,被称为“三司推事”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

答: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代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管理体制,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2、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

答: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政,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兼掌监察百官。

3、简答汉朝监察体系的主要功能。

答案要点:一是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

二是保证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

三是作为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

4、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第一,群相制。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

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

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

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

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

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

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

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

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

1、结合两汉、宋、明、清各朝代削弱相权的事实谈谈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案要点:汉初丞相(吕后以前多称相国)位高权重,“掌丞天子,助理万机”,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深,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武帝以后,丞相与皇帝殿廷相争乃至拒绝执行帝命的事是很难再见了。不仅如此,汉武帝时,丞相时有贬官杀头之虞,位居相职,竟被视为祸事。汉武帝为限制相权,还重用“中朝官”,使丞相的实际权力也开始被剥夺。东汉时期,相权进一步削弱,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但实际权力都转移到尚书台手中。宋代是皇权高度凝固,相权空前萎缩的的时期。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和枢密使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军政权;三司使司和三司使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财政权;审官院和三班院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人事权;审刑院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司法权。辽代中枢机构形式上也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大系统,而且北面官又分北、南二大分支系统。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又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到了元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一大变化,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朱元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

相权与皇权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并直至废止,皇权不断加强而至极度集中。

2、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

(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

(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

(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

(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

(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治;

(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7.美国政治制度史 篇七

关键词:美国,违宪审查权,政治制度

美国的违宪审查权是指联邦最高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 对联邦立法和州立法以及联邦政府的行为是否违宪而作出判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权是由1803年马歇尔大法官审理“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提出的, 在以后的政治实践中发展成为一种制度, 即违宪审查制度, 或者说司法审查制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在美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违宪审查权的形成过程

1.1 违宪审查权的历史渊源

美国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但是违宪审查权的却比美国的历史还长, 它在独立战争时期就出现了。

美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制定成文宪法的国家, 在1787年宪法制定之前, 美国的国父们在酝酿、思考、设计国家未来宪法的过程中, 他们的思想并不一致。其中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弗逊说:“政府的一切权力, 立法、行政、司法都归于立法机关, 把这些权力集中于一双手中……由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来集中行使这些权力, 并不能减轻暴虐程度。”这也是孟德斯鸠所提出的权力分立与制约思想。在此基础上,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 汉密尔顿等人积极倡导宪法中应加上违宪审查权的内容, 他说:“法院的职责就是审查一切违背宪法原意的法案, 并宣布其无效。”后来成为美国第二任总统的约翰·亚当斯更是明确的说:“国会制定的违反宪法的法律更是无效的, 违反自然平等的原则也是非法的……法院必须通过裁决, 宣布废除这样的法律。” (1)

由上述可见, 在美国宪法制订之前, 违宪审查权的思想在开国元勋们的头脑中早就存在, 由于各种原因, 这一思想在在宪法中没有体现出来。后来, 这种思想在实践中实施后被认可, 最终成为制度。

1.2 马歇尔与违宪审查权

1801年, 属于联邦党的亚当斯总统的任期即将结束, 他所代表的联邦党不但失去了总统的位置, 也失去了国会的多数席位。为了保持联邦党在美国政治中心的影响力, 亚当斯在任期的最后一天突击任命了42名联邦党法官, 并由当时的国务卿约翰·马歇尔加盖国玺印章, 使这项明显的政党任命完成了法律程序。但是由于时间紧张, 17名法官的任命书没有送出。本来就对亚当斯做法十分不满的杰弗逊, 命令新国务卿麦迪逊不仅扣押了任命状, 还把这些形式上合法的任命状当作上届政府的废纸进行了处理, 并且通过控制的国会将最高法院的开庭时间由一年两次改为了一年一次。但是14个月后, 这些没有接到任命状的法官之一——联邦党的威廉·马伯里将麦迪逊告上法庭, 大法官马歇尔接受了诉状。

作为联邦党人的马歇尔想趁机抑制麦迪逊的权力, 但是当时法院在美国的处境尴尬、形同虚设, 很难要求麦迪逊出庭。同时法院也没有强制执行的能力, 所以即使作出判决, 杰斐逊政府也不会执行。那么法院会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因此, 马歇尔左右为难。但是, 马歇尔是一个逻辑缜密、行事仔细的政治家, 半个月后, 他便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了判决。在长达27页的判决书中, 他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 (1) 麦迪逊扣发任命书是违法行为, 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不是一个政治问题。 (2) 既然扣押任命是违法行为, 马伯里有权要求美国法院保护他的合法权益。 (3)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力是法院的重要职责, 所以法院有责任帮助马伯里得到任命书。 (4) 美国宪法第三条第二款对最高法院的管辖权做出了明确规定, 1789年国会通过的《法官法》中的第十三条关于最高法院管辖权与宪法不一致, 所以《法官法》不能成为美国法律。

马歇尔通过这个案件达到了他的目的——提高最高法院的地位, 遏制总统所代表的行政部门的权力。这个判决大大提高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威信, 初步形成了联邦权力机构的三权分立和制度平衡格局, 对此后美国制度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100多年后, 这一判决赢得了著名历史学家比尔德一个绝妙的赞誉——“伟大的篡权”。 (2)

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使得联邦最高法院取得了审查联邦议会立法的权力。此后, 各州最高法院也通过判例取得了州议会立法的审查权。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从审查联邦议会立法到审查州议会立法, 再到对州最高法院已做出的司法审查的案子可以进行再次的违宪审查, 我们看出,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拥有违宪审查权是一种最高权力, 它所作出的决定不可抗拒。

2 违宪审查权的确立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作用

违宪审查权确立之后, 最高法院以司法解释、对宪法监督的名义对政治实践进行监督与制约, 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1) 违宪审查权的实施保证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适用性和政治稳定性, 使美国1787年宪法至今仍然适用, 被称为“刚性宪法”。

1787年美国制定的宪法到现在仍然使用, 已经超过了200年, 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罕见的。是什么原因使得1787年宪法在经历了这么多年以后仍然适用?我认为,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宪审查权”的合理应用。

1787年宪法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做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设计, 它确立了以联邦制、总统制为核心的美国全新的政治制度, 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框架, 从体制上保证了美国当时政治的相对稳定与社会的发展。但宪法反映的毕竟是美国建国初期的社会现实, 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宪法的许多内容和规定会不适用社会现实的需要, 为避免宪政危机, 在保持宪法最高权威的前提下对政治制度进行修改就是对现实的选择。200多年以来, 《1787年宪法》没有根本改变, 但美国的政治制度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是通过许多途径实现的, 其中违宪审查权的实施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由于修改宪法非常困难, 最高法院就根据其拥有的“违宪审查权”对宪法某些过时的或不明确的规定做出新的司法解释。这些解释在形式上没有改变宪法的条文, 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宪法的内在精神或适用范围。

“违宪审查权”还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使得国家的权力从州向联邦集中, 行政权力增强, 国会的地位相对下降, 司法权力得到发展, 这些变化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违宪审查制度而实现的。

(2) 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 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司法机关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能够巩固司法机关的独立地位, 进而维护并实现美国宪法中规定的三权分立制度。

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制度, 但是在建国初期, 这个既无钱又无军队的联邦最高法院的地位却远不如总统和国会, 宪法也没明确规定联邦最高法院的地位高于各州法院。由于最高法院缺乏足够的尊严, 在华盛顿任命的六名大法官中, 有两人因此不到任。 (3) 在建国最初的十年里, 最高法院仅就一个重要的案子——1793年的奇赫姆诉佐治亚案做出了判决, 而此判决很快又被第11条宪法修正案推翻了。甚至, 联邦最高法院连一个像样的办公的地方都没有。

像上述所描述的最高法院怎能成为三权分立中独当一面的一极, 怎能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并立?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改变了这一切。它确立的违宪审查制度使联邦最高法院成为解释宪法的最终权威。由此, 最高法院可以判定总统的行政行为以及国会的法律是否合乎宪法, 并有权对总统和国会的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凭借这一权利, 最高法院真正成为可以对抗总统和国会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也因此显得更为均衡。 (4)

(3) 违宪审查权的确立, 对调和联邦与州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联邦制度的原则是联邦与州分权, 美国的宪法对联邦与州的权力有明确的规定, 也使各州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在实际上, 从建国开始,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就具有很多摩擦, 随着国土面积的增大和时间的推移, 两者之间的冲突日益增大。因此, 需要一种原则来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 保持它们的平衡违宪审查权的形成和确立就起了这样的作用。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矛盾尤以1789年到1865年间最为突出, 联邦制和奴隶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问题。建国初期, 美国是由十三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1787年制宪会议以后, 将邦联制改为联邦制。由于历史的原因, 建国初期, 联邦的权力较弱, 州权力较大, 被称为“二元联邦制”。后来, 违宪审查权确立后, 最高法院通过在几个典型案例 (如1810年弗莱彻诉佩克案、1819年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1824年吉本斯诉奥格登案) 上运用违宪审查权, 利用联邦法防止和限制州法对公民权利 (财产权) 的侵犯, 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对州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的制约, 达成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相对平衡。

(4) 违宪审查制度树立了宪法的权威, 防止了立法和行政机关对公民的权利进行损害, 并使公民权利扩大, 民主性增强。按照人民主权的理论,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通过宪法授予的, 政府权力的目的在于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动, 政府功能的扩大, 经常发生政府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 这时, 也需要最高法院来重新解释宪法, 分清权利界限, 平衡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

当然, 为了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也应该注意到要防止司法权的过度膨胀, 在司法对立法和行政制约的同时, 立法和行政也应当加强对司法的制约。若司法审查权过度发展, 将会导致“司法立法”的局面出现。以行政权或立法权制约司法权, 从而恢复到立法、司法、行政的“恰当平衡”这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是应长期坚持的。

3 结论

美国的政治制度从1878年宪法规定确立联邦制和总统制至今, 基本上保持了稳定, 但又实现了很大的发展, 使美国的政治制度顺应了时代需求。这一稳定局面的产生, 有赖于国家宪法的稳定性, 而宪法的稳定又离不开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权的作用。违宪审查权的产生不仅提高了法院 (司法部门) 在三权分立中的地位, 同时, 使其充当了另外两个权力中心——议会和总统的仲裁者。可以说, 是在违宪审查权的作用下, 美国的政治制度实现了稳定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灵春.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违宪审查权[J].现代商业 (广角版) , 2007 (20) :248.

[2]朱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J].比较法研究, 1998 (1) :4.

[3]任东来.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4

8.我的美国恋爱史 篇八

我在美国的恋爱史,最长的持续了6个月,最短的持续了1个月,现在就来写写我在美国的case吧,与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1. 暧昧

我在美国遇到的男人中,只有一种类型的人喜欢搞暧昧——华人男生。

虽然白人也搞暧昧,但绝对不像我们中国人,折腾几个月或者是一两年。他们都是赤裸裸的,而且暧昧时间不超过“3天”。基本上约你出来,就是对你有意思;不约你出来,那就是对你没意思。

中国人常说,一个男人和你暧昧就是没有那么喜欢你。我觉得这还不够准确,应该说,一个男人和你暧昧就是“拿你打发时间,骑驴找马,遇到更好的立马踹了你。”

我实在不理解那些沉迷于“暧昧”的女生。女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啊?是时间!!!大把大把的时间,你不去减肥,不去打扮自己,却浪费在那些不把你当回事的男生身上,你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吗?

而且,女人天生多愁善感,心思缜密,这就注定了你在暧昧这件事上玩不过男生。玩着玩着,你就陷了进去,男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却留你在原地。

2. 美国人的约会

在美国,约会就是就餐+电影,而且费用男生全包。基本上,前三次出去约会,男生都要出大头。跟你搞AA制的男生,你可以在第一时间甩掉。

如何判断一个男生是否对你有意思呢?

美国年轻人,感觉来得快,消失得也快,而且承诺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大部分年轻人,不太轻易作出承诺,我认识一对美国情侣,都约会了6个月,一起出席各种party、聚会等,但是男方从未承认女方是女朋友。

我和前前男朋友,约会了快6个月的时候,他冷不丁地告诉我,他觉得我们要相处5年以后,才决定要不要结婚。1个星期后,我果断提出分手。

要问我从这些美国前男朋友们身上学到的什么,我想说——及时止损。

那些美国前男朋友们,教会了我,如果两个人从一开始就不合适,千万不要想着磨合、妥协、受气。如果这个人不是你想要找的那个人,请果断分手。

如果你的男朋友冷淡你了,如果你的男朋友莫名其妙搞失踪,如果你的男朋友和别的小姑娘暧昧,如果你的男朋友不回你短信,不接你电话,你又何必坚持处在这么无望的关系里面呢?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不喜欢那个男人了,你是不是也会做同样的事?

美国前男朋友们教会我,感情变了就是变了,挽不回来的。

在美国,确定一个男人爱不爱你,喜不喜欢你,方法只有一个——他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陪你去做你喜欢的事情。

我觉得,中国男人在这点上做得比较好,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人喜欢热闹,不喜欢一个人独处。

但是美国人不同,美国人非常自我。

3. 约会和relationship是两码事

我有一个理论——女人应该同时和多个男生约会。

我这里所说的约会,是指吃吃饭、看看电影、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等等,不是指滚床单。

和多个男生约会,最好的结果就是你不会去惦记对方,你不会为“他为什么还没有给我打电话”、“他为什么不给我发短信”、“他为什么不约我出来”这些琐事发愁。

打个比方,男生ABCDE。

A、B是你最喜欢的,也是你最想有结果的;C、D、E显然是你的备胎。那么和A、B约会的时候,你可以时不时和C、D、E出去玩。而且千万记住,A、B约你的时候,不要次次都赴约!!!约5次,去3次就行了。

在美国,relationship是一件极其认真的事。2年的relationship以后,除非是经济问题,男方一般都会掏出大钻戒将女方套住。

女人,人生的目的之一就是找到真爱,可是要怎么找呢?

我的答案是:你根本不用去找!!!

如果你之前一直在寻找真爱,请停止这种行为。当你沉迷于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真爱就会出其不意地降临。

我以前也是找真爱,找得死去活来。当人家问我“你有什么兴趣爱好”的时候,我想了好久都给不出答案。当人家问我,“你有做过这个没”或者“你经历过那个没”,我给出的都是否定的答案。

你猜结果怎样?我成为了极其boring的一个人。

美国人就不同了。美国人自我,他们很容易沉迷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中。譬如EX,他可以一个人去湖边游泳2个小时,他可以一个人开车来回6个小时去渔具店买钓鱼竿,他还学小提琴,还学摄影,他享受这些兴趣爱好带给他的快乐,这些东西将他变成一个有趣、独立的人,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可能不需要女朋友。

对的,没有兴趣爱好的人生就是无聊的人生。你的人生没有惊喜,人家也不会对你有持久的兴趣,因为一下就看穿了你。

如果你的生活只剩下了上网、逛街,PPS,可能现在是时候作出改变。

4. 分手以后该做的事情

分手以后你该做什么?

A.下策:挽留

分手这回事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前后考虑、计划很久的。你们自己也可以想想,在分手之前,分手这个念头是不是在你们的脑海里面盘旋许久?人性是相通的,你的前男朋友们也不是傻子。

而且分手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合适,其他的理由,譬如“我现在不想谈恋爱”、“我爸妈不满意”、“我以事业为重”。想一想,如果两个人合适,天天在一起都是快乐的,哪来那么多坑爹的理由?

所以,男方提分手以后,你千万不要挽留。因为总的来说,无论你们是否和好,分手的理由总在那里。如果你的男朋友是个好男孩,他负了你,你主动消失,他内心多少会有点内疚。如果分手以后,你还不停地纠缠,回忆那些“过往”,每天打电话,每天发短信,质问对方是不是有了新对象,这样只会让对方厌恶你,讨厌你。

无论你是被甩,还是甩了别人,分了手就分了手,而且记住,你们分手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合适。

中策:独自黯然神伤

我不是文艺女青年,分手以后暗自神伤这种事我做不出来。分手,谁都会伤心,但是只要你忍着不去找他,那个劲一下就过去了。而且,你要想清楚,你这么伤心,是因为你真正地想念他,想要他回来;还是因为你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你的忌妒心理在作祟?

和EX分手以后,我伤心了一个星期。我伤心是因为我的忌妒心理在作怪,我占有欲强,一想到EX那张温柔善良的脸要属于别的女生的时候,我就受不了。当我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暗示自己要淡定,心态要平稳,那张脸属于别人又怎样,反正我和他一点都不合适,再好看的脸处起来也不开心。

上策: 给自己3个月的空窗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调整自己的心态。

失恋后,你可以换一个新发型,可以报名参加补习班(新东方之类的),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或者,像我一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失恋后,我开始健身,跑步或者骑自行车,2个星期迅速瘦了10磅,站在镜子面前,自己都觉得自己更美了。我参加了很多音乐节,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种类。我计划了很多旅行计划,有长有短……

你的生活必需有schedule,有schedule、自律的人才会强大。我和EX交往初期,其实我有自己固定的一个schedule,譬如我星期一、星期三、星期六、星期日都是有固定活动的。可是,我为了和EX约会,把这些活动全部skip掉,完全按照EX的schedule来生活。这样,我失去了自己的活动中心,生活除了和EX处在一起就是宅在家,话题越来越少,有兴趣的事情越来越少,我和EX的约会变得索然无味。你有了自己的schedule,那么男生约你的时候,都会按照你的schedule来,这样投入的就是男方。

5. XXOO

只有在两个人确定恋爱关系以后才能XXOO。用英文来说,就是have sex after commitment。中国男生嘴巴甜,有时候没有确定关系,老婆、女朋友喊得欢。但是美国人对这两个词绝对是很serious的,一般情况下不会乱喊。

有时候,你要看这个男人为了你做了什么,然后再决定你们是否有未来。不要一个男的一追你,你就觉得你们两个私定终身了。

譬如,EX,约我去他家。当时我还特警惕,看他准备了红酒没,因为在美国,红酒+电影=我要和你XXOO。结果呢,EX正襟危坐,认认真真地看完了电影,还和我讨论里面的故事情节。晚上10点,开车准时送我回家。

我极其反感约会的第一次就去bar、lounge之类的。或者是约会的时候动不动就说你要不要来我家吃饭和红酒。这些都是典型的我要和你XXOO的信号。

记住,一个男的喜欢你,不会急于和你发生关系。虽然美国人不像中国人保守,约会一两年以后再上床;但是他们能等个一两个月的。

千万不要奢望用sex来拴住男生,这样只会导致对方把你当成sex工具。

6. 在美国,如何选择男朋友

你写出一张list,列出你在dating中最看重的10个条件,然后从very important排序到kind of important 到not very important。

1年前,我的list如下:

a.帅

b.有钱

c.身材好

d.年轻

…………

想起都好笑,陈红那么美,蒋雯丽那么美,找的男人都丑,我凭什么要找一个又帅又有钱,对我又好的男人呢?

现在,我的list 如下:

a.人品好,诚实守信;

b.有一份跟我不相上下的职业以及相同的金钱观;

c.身体健康,喜欢运动;

d.长相超过6分;

e.家庭观重,愿意早早settle down下来;

我之所以割舍不下EX,就是因为EX符合前4点,可惜他唯独不符合第5点。

现在写写和EX是否能继续做朋友的问题,以下这段话大家一定要记住。“如果你的EX是一个品格高尚,有趣,有责任感的男人,两个人的分开只是因为不合适,这种情况下是能继续做朋友的。但是,如果你的EX劈腿、不上进、满嘴谎言、分手的时候恶言相对,你TMD就是在自我作践。”

我最讨厌一种男人——没有担当的男人。具体表现在分手的时候,男人玩失踪,玩不回电话,玩不回短信,也就是所谓的冷处理,等你提分手。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美国男人。当我发现对方不回短信、不接电话后,我会主动把对方的联系方式删掉,不再去联系对方。这种人,连分手都没有担当,你还期望和他谈恋爱,结婚?那是昏了头吧?

分手以后一定要自立自强,那种自我堕落的事情千万不要做,不然没有办法翻盘啊。

美国人虚伪,分手的时候,最常说的一段话如下:“You are such a nice girl. You are everything I want but I am just not in love with you.”以前英文老师告诉我们,做英文阅读理解,重点基本上在but后面的句子里。顺便普及一下美国这边的分手方式。美国人觉得通过电话或者短信分手是一件极其不尊重对方以及非常可耻的行为。可是好像我们广大的中国男生比较喜欢这种方式。中国人不喜欢拒绝人,主要是怕当场撕破脸,面子上挂不住。在美国,如果你们真正交往过(我是指relationship,不是暧昧、不是炮友,是正儿八经的男女朋友),分手的方式一般都是大家约在一个私人的地方,坐下来好好聊一聊,时间一般持续1个半小时到2个半小时。

7.女追男

说实话,我周围很少看到美国女倒追美国男,倒是有那种对男生特别主动的女生,不过貌似她的dating life比较不顺,好像也是恋爱期不超过6个月,而且基本上都是男方走人。在这里说一下,个人觉得在交往的1~6个月女生不能太nice。在交往初期,如果你对男生太nice,容易给男生一个错觉——你在倒追他。美国人自我,如果男方觉得你在倒追他,很容易倒胃口的。以下是交往中的女生最容易犯的错误。你以为你只是being nice,却不知道男方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你那方的压力,误以为你在倒追他。

a.当你读到某个有趣的文章或者发现某个有趣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打电话给他;或者你邀请他去参加某些活动;

b.打电话给他问他为什么不打电话给你;

c.给他发短信,给他发Email,在他Facebook上留言等等;

d.邀请他和你的死党玩,见你的家人等等。

刚开始,你可能觉得这些行为根本算不上什么,你觉得你自己只是being nice或者friendly。但是美国男的,对承诺这种事看得很重,他觉得你在通过这些行为给他施压,逼他承诺。你越这么做,越表示你害怕失去他;而他也会因为你的这种行为对你渐行渐远。

9.美国政治制度史 篇九

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宰相制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具体了解中国官僚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效能,加深对中国政治发展集权化趋势的认识,理清中国政治文化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以下是丞相制度的发展概况: 在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受皇帝委托管理国家日常行政,只要不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的大事,具体事务丞相可以作主自行处理,不必请求皇帝。丞相对皇帝负责,大权独揽;汉朝时期,大多沿用了秦朝的制度,设置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汉武帝时期,相权威胁皇权,汉武帝便频繁地更替丞相,并设置”中朝”制约丞相的权力;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宋朝时期,宰相被称为平同章事,同时还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明朝初也设了左右丞相,朱元璋为了加强专制制度,废除丞相制度,之后设”内阁”;清朝则是设立”军机处.宰相作为辅佐专制君主管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其职能和权限也是与时俱进、变动不定的。但总体来说,宰相这个职位是个总理机枢、统揽军政的要职,却是不容置疑的。

2.评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制度。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官的主要职责。沿革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

10.美国政治制度简介 篇十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两个世纪以来,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国会通过的包括保证信仰、言论、出版自由与和平集会权利在内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通称“民权法案”(或“权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

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政府内阁由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统签署的决议案,它们无法律作用。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美国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

奥巴马家庭出身与成长经历

出生:只见过一面的黑人父亲+影响终身的白人母亲

奥巴马的父亲生于非洲肯尼亚一个牧民家庭。老奥巴马于1960年去美国夏威夷读书,与奥巴马的白人母亲结合,1961年8月4日奥巴马出生。

奥巴马一生只和已于1983年离世的父亲见过一次面,其他的时间他都是由母亲和外祖父母抚养的。奥巴马曾在自传中写道:“在我的生命中,母亲是独一无二的永恒。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最仁慈,最高尚的精神。我身上的所有优点都源于我的母亲。”在一次父亲节演讲中,奥巴马再次谈到自己的单身母亲,称“她一直努力维持家庭生计,别的孩子有的她也会满足我们,扮演着 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角色”。

实际上,奥巴马的出生环境更像是一个“联合国”,他跟随母亲去过印尼,他的兄妹或亲属来自各种族裔和国家。很多人会拿奥巴马与40年前的马丁·路德·金相比,如果说金的梦想是为黑人追求与白人同等的权利,那么奥巴马反复强调的梦想则是各种族的人不分肤色,亲如一家——正是他的家庭给了他这样的梦想。

成长:迷茫而自卑的“街头混混”

奥巴马10岁的时候回到美国本土,学校中白人孩子占绝大多数,只有3个黑人小孩。因为自己的肤色与大多数同学不一样,奥巴马产生了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这种如影随形的自卑和迷茫导致奥巴马一度过着沉沦“混混”生活,他曾经回忆说,“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他承认自己曾在夏威夷海滩和街头游荡、逃学,“中学时候的我是每一个老师的噩梦,没人知道该拿我怎么办。”

奥巴马的“街头混混”生涯并非毫无意义,这段经历使奥巴马特别能理解草根阶层的需求,也让他更懂得怎样和草根阶层对话。

职业生涯:街道办服务--哈佛精英--联邦参议员

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奥巴马决定到芝加哥最贫困的黑人社区服务。1985年,一个民权组织雇用奥巴马为社区组织者,他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3年,改善道路,修缮房屋,协调劳资关系,每一小事他都全力以赴。

奥巴马于1988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1990年2月,由于被选为首个哈佛法律评论的首位非洲裔美国人主席,奥巴马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1991年在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他返回芝加哥,成为一名律师,并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在学校里,他的选修课永远都坐满了来旁听的学生,大家都觉得奥巴马老师观点深入而独到,颇为受益。

1997年,奥巴马进入政坛,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并连任8年。2000年,他已在全国政坛崭露头角,并应邀在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演讲非常成功,让他成为令人瞩目的政坛新星。同年11月,他在国会选举中当选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

奥巴马的政策

经济政策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支持实施金融救援计划,但认为救市只是临时措施,应同时加强监管;支持在救市同时推动实施为中产阶级减税和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

尽管奥巴马的政策看起来会使美国经济有大的变革,但实际上无非就是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的策略。奥巴马主张减税,麦凯恩主张的也是减税,差别就在于后者较多地减高收入阶层的税,而前者较多地减低收入阶层的税。减税会使政府收入减少,然而美国国家的支出仍然巨大,结果仍然要靠进一步扩大赤字财政。同时,奥巴马还主张要使财富比较平均地分配,政府赤字还会更加巨大。所以实际上他并没有提出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

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

主张立即开始撤军,每个月撤回一到两个旅,直至2010年夏季撤回所有作战部队。奥巴马承诺采取更多长期外交政策,包括与伊朗以及叙利亚举行会谈,并向难民提供20亿美元的援助。外交与国土安全问题

为增强美国的外交实力,愿意与美国的盟友以及敌人对话。注重通过谈判协商和多边合作解决重大国际问题,重新确立美国的领导地位,表示会与伊朗、叙利亚、朝鲜等“敌对国家”谈判。

住房政策

支持减少负资产房主的按揭贷款额﹑并由联邦政府提供保险的立法;支持破产法庭调整按揭条款。提出建立总资产高达100亿美元的基金会,基金会必须有偿或无偿向拥有住房者提供咨询服务。

移民问题

他希望加强对雇佣非法移民的惩罚力度。他支持向非法移民发放驾照;持增加签证数量,以便使移民家庭团聚。

能源环保问题

承诺在2020年前将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至1990年时的水平。呼吁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使用可替代能源实现这一目标。

堕胎问题

支持堕胎权,反对限制堕胎。他仅支持对某些晚期堕胎加以限制,不过如果是为了保护孕妇的健康可以另当别论。

内阁人选预测 未来道路展望 当选后面临的四个问题

■ 承受75年来最大经济压力:奥巴马政府恐怕要承受自75年前罗斯福总统以来最大的经济压力。在截止到9月30日的2008财年,政府财政赤字达4550亿美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2%。而按照奥巴马之前公布的税收制度和政府开支政策,财政赤字将会雪上加霜。预计2009财年财政赤字将突破1万亿美元,占经济总量的7%。

■ 外交关系:美军深陷伊拉克的泥潭,本拉登还没有抓到,世界范围内反美主义高涨。如何改善对外关系,也将是奥巴马面临的难题之一。

■ 三权分立的制衡关系面临考验:在总统选举的同时,美国国会也在进行新一轮改选,而此次民主党很有希望取得历史性胜利,凌驾共和党之上,使后者无法施展阻挠议案通过的议会程序手段。总统可能会通过未经考验的法案,带来难以预测的后果。

■ 2012年总统大选:前白宫第一夫人希拉里此番落败,她的许多支持者很不甘心,四年后她卷土重来也并非不可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表示已做好准备参加下届选举。她经历本届大选声名鹊起,政治资本渐渐累积,四年后的实力定会令人刮目相看。

首位黑人总统入主白宫 完美诠释美国梦

奥巴马将以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的身份被载入史册。200多年来,美国43任总统清一色都是白皮肤的男性。不过,非裔美国人竞选总统并不算新闻。黑人民权领袖杰克逊、夏普顿等人都曾尝试,但都没能闯过初选。尽管有人认为奥巴马运气太好,是经济危机和伊战泥潭助其登顶,但所谓时势造英雄,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2008年美国大选在世界观众面前上演了一出洋溢着美国社会主旋律的大戏,收视率颇为壮观。正如泰晤士报之前发表的评论所说,“如果美国将选出它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人,所发出的信息就是,通过和平斗争以及民主抗议,压迫是可克服的,自由是可以赢得的,宽容是可以获胜的。奥巴马的总统就职演讲在发出第一个音节之前就已经布道了西方价值观。”

上一篇:小学最美教师下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 小乌龟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