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2024-09-30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精选16篇)

1.《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一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全面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走进他丰富的精神世界。

2、感悟贝多芬博大的胸怀、忘我的精神以及挑战命运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学会用贝多芬事迹勉励自己,用贝多芬精神鞭策自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学会聆听、欣赏贝多芬留给世界的伟大的音乐作品,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贝多芬的多重性格,从普通人、不幸的人、巨人多角度了解贝多芬。

2、从平凡小事中感悟贝多芬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伟大的人格力量。教学方式:

1、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2、网络教学。

3、学生根据影片《贝多芬传》中的一个情节,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尝试为人物配音。教学过程:

一、初识贝多芬:

通过视屏介绍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导入课文。

运用网络,为学生提供贝多芬的肖像画,学生凭借仔细的观察,用语言描写贝多芬的肖像,阐释自己眼中的贝多芬形象。

二、走进贝多芬: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

2、再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要求学生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用“ 贝多芬”概括人物形象,并抓取课文的细节描写以及网上资源对自己的概括进行具体分析。

学生的分析可以是多角度的,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分析对贝多芬作如下概括:普通乖僻的贝多芬、不幸孤独的贝多芬、伟大的音乐之神贝多芬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贝多芬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人——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和许多人一样有着相似的性格、遭遇,而作为一个伟人,他身上表现出的对人类的博大的爱,对音乐的无限执着以及对命运的顽强抗争,使他成为光辉闪耀的巨人而千古不朽。学习分析课文,既要全面了解贝多芬,更要感受他身上的精神美,人性美。

3、三读课文,质疑问难: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问,教师从中归纳、概括出一、二题,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析。

三、感悟贝多芬:

1、播放影片贝多芬遭遇耳聋的一个情节,学生在观看时认真体会其内心世界的矛盾变化,根据自己对影片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内心世界的体会,尝试为影片情节配音。

2、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学生仔细聆听用心体会乐曲的内涵,借助网络学习的平台,结合本节课学习内容,用一句话,一首小诗或一段文字来表现自己对贝多芬(或作品)的理解感悟,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乐圣贝多芬一生屡遭不幸,凄惨悲凉,他没有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幸福,然而,他却用自己的生命捧起世间的血泪,谱写出一首首辉煌的乐章,为更多的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与生命的依托。今天,当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世界,我们仍能感受到他的坚强与伟大。他的精神,他的音乐,将永远烛照世界,与天地共存,同日月生辉。

附配音资料:

(画外音)我的遗书

半年来,我双耳失聪,每况愈下,眼看灾难降临,我怎么活呢?现在我形影孤单,飞向死神。

永别了,别把我忘记,我是值得思念的,因为我经常思念你们,想使你们幸福。我悄悄来到人世,又悄悄离去。

路德维希·贝多芬

一八0二年于艾利根斯塔磨房

贝多芬:(可加入动作):我听见了,我听见了,我要跟雷公好好谈谈。雷公啊,你停一停。

2.《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二

一、走进大自然的悲剧英雄

首先我们从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说起。贝多芬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他心情烦躁或者病情加重时,他总会到乡村小憩一段时间。宁静的田野,美丽的风光,啾啾的鸟鸣,悠悠的笛声都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陶醉其中,一切世俗的烦恼抛置脑后。他许多动听的音乐篇章便是在自然界里构想出来的。《田园》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交响曲里,贝多芬给每个乐章都标上了明确的题目,这些题目完全与乡间自然景致有关,如“到达乡村时的愉快感觉”,“溪边景色”等等。曲子在一开始就呈现一片祥和热闹、生机盎然的景象,彷佛要让人一眼就望尽所有的风景。尤其是第一乐章,透过长笛与竖笛的合奏,别致地制造出属于大自然之声的优美。这种优美在贝多芬音乐中是少见的,有人称它是少见的类似舒伯特式的优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是紧接着《命运》交响曲创作出来的,《命运》交响曲的著名程度,几乎成为贝多芬的标志性音乐。

《命运》交响曲是表现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他的产生与贝多芬所处的复杂多变的时代和他自己的辛酸不幸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在他死后,人们从他的札记里发现了这么一句话:“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贝多芬的确用这种思想来积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和观察认识社会——面对现实,正视矛盾。坚信正义能够战胜邪恶,人们最终会从黑暗走向光明。贝多芬在《命运》中,延续了《英雄》交响曲的乐思。两首曲子有非常相近的曲风,包括胜利似的鼓声、法国号,沉重的断音音节,以及由雄壮走向悲壮走向睥睨似的胜利感,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把这时期的音乐诠释成“悲剧英雄的奋斗”。这时期的音乐是在处理“人”而非“自然”,人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面对必然导致的悲剧结局,抱着绝对不被打垮的决心、甚至是夸耀自己意志力的胜利。这是典型的悲剧英雄主题。为什么突然由这主题走向处理大自然的田园风格呢?而且两首曲子紧邻着,几乎是同时在思考人与不可抗命运的搏斗、使你有进入大自然的愉悦感。

二、人与自然从交织到交融

正是两种哲思的交织并行处理,我们可以揣想得知,就算《田园》交响曲是处理自然界,身为“主体”的人,是不可能像华人文化中的国乐一般,完全消融进自然天人合一的。人势必会凸显于自然界之中。

所以《田园》交响曲会处理田园中农夫的欢乐庆典、立即伴随暴风雨、再伴随暴风雨后的牧歌,三章节一气呵成,于是《田园》交响曲就不只是呈现自然界的愉悦,也把人—自然间因风雨无情而不得不产生的对立,生动地刻画出来。

这种在自然界中的人的主体性,在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中更是以一种极艺术的美感铺陈。第七交响曲也是描写英雄的一部作品,其主题与《英雄》颇为相似,不过,在处理上比较独特,它不是用戏剧性的冲突和斗争来表现英雄的形象,而是着重描写人民的胜利和欢乐。音乐一开始,就暗藏着玄机。它不像第六交响曲,以明朗一泄全出,它的序乐一直隐伏着、按奈着、甚至有点紧张的,彷佛某个事件即将发生……直到高潮,主角出现,是长笛的飞舞,像个活泼的精灵一样跳出,既是自然界中之生物,却又不按自然界之规律。这个精灵在众乐器的伴随下,舞姿优美、动感十足。但这精灵显然并不是没有困扰。贝多芬用转小调、用休止符、用渐缓的犹疑感,让人感觉出这精灵的舞蹈背后是有困顿之处的。但这乐章仍旧以欢愉结束。

在第一乐章的衬托下,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加倍的悲凉了。因为第二乐章长笛独奏仍隐伏于全曲中,给人与第一乐章衔接的感觉,但是这里不再是精灵的舞蹈,而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尤其是第二乐章后半段的赋格特别明显。不过,贝多芬在这儿辅以稳健的节奏感的处理,制造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感觉,那悲凉就成为英雄式的了。

因此到这里,我们会看出贝多芬第五、第六两种主题交织下,于第七交响曲达到某种融合,既有田园、也有主体人文的铺陈。透过这种交织,少掉那种奋斗、不甘与悲剧英雄的胜利感,多了些优美、欢愉与舞蹈,达到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虽然这主体仍旧是有悲凉感受的,但贝多芬把这感受潜伏下来了,不再是乐曲中最想强调的主题。仿佛英雄融入人民,人民融入自然,有一种让人激动不已兴奋难安,不禁要随之起舞的感觉。

当然,潜伏下来,并不表示它就不存在了。我们将会从贝多芬后来的音乐中,再看到悲剧性的主体重回音乐的主轴。

三、心灵与上帝的对话

当贝多芬把音乐主题焦点集中于大自然,的确是进入他心灵历程的另一个阶段,一种从对抗、控诉命运的心境,转入逍遥于大自然的心境。只是贝多芬从来没有把身为人的主体性忘怀过。

后来贝多芬有近十年没有创作。就一个艺术家而言,停止创作,往往意味着心灵历程的暂时停摆原地踏步。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可以不停地心灵成长。

然后贝多芬再创作时,我们从他的《庄严弥撒》与第九交响曲中,看到了过去贝多芬关切的主题竟然又重新回来了。

譬如说《庄严弥撒》,贝多芬自承这首曲子不是为了宗教仪式而创作,纯粹是为了想用弥撒曲式说出自己的话。正因为这样,这首弥撒是不能被教会仪式使用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成是一首表白心灵的纯粹音乐。在这首作品的手稿开头,贝多芬写着这样一句名言:“来自心灵,即对心灵而言。”在这部作品中,心灵深处的呼唤被强烈地表现出来,多年的苦难并未将他击倒。他发现,音乐不但是表达谦逊,崇拜,热情,歌颂等神圣的字句,而且是全心全意的忠诚誓言……此处的音乐使游离的幸福灵魂,世上获救的孩子得以永生。

我们若仔细研究《庄严弥撒》,会发现这首曲子的天人交战,绝不亚于命运交响曲。过去贝多芬关心的音乐主题,竟然重返创作中了,甚至比当年要更激烈。因为《庄严弥撒》中有另一个明确的主体,就是一位“他者”——上帝。当第一曲《垂怜经》一出,我们立刻可以听出那种呐喊,是抗议命运不公的主体,向容许命运不公的上帝呐喊的心灵交战。

这种天人交战,到第二曲《光荣经》更是明显,那铺陈上帝荣耀的华丽乐句,和祈求垂怜时的悲怆,真是天与地的差别。而贝多芬调和这天与地的距离,就是用歌颂上帝时突然声量急剧转弱的收音,彷佛是要提醒上帝,因为人仍在悲剧中,歌颂难免有点不甘!

甚至最平和的第四曲《圣哉经》,我们一样可以听出贝多芬对垂怜、祈求悲悯的强调,而第五曲《羔羊经》,那企望上帝赐平安的祈求呐喊,也是要透过一再反复,才由没把握的、走向肯定句的。

这种天人交战的声乐,只有对命运不甘的主体,遇上另一个可以被质询的主体时,才会出现。因此《庄严弥撒》乐句的呈现绝不像一般弥撒曲,只把焦点置于上帝。它更强调心灵与主上帝的对话。

四、心灵历程的跃升

庄严弥撒之后,贝多芬便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也就是著名的《欢乐颂》。第九交响曲,简直就是贝多芬过去所有心灵历程的大集合。这曲子第一乐章,一样把命运感铺陈出来,诸如法国号、鼓,与命运感相关的简短有力的节奏,甚至在第三、第五交响曲中都出现的英雄命运式的赋格,都重返了。而乐章最初,贝多芬的乐句彷佛是一场戏剧的序乐般起始,恰似告诉听众:我正把我这一生演绎出来……

第九交响曲不只让命运主题重返,包括悲剧英雄睥睨命运的胜利感、田园风格,也随后在二三乐章出现,第三乐章田园风格中,还暗藏命运似的乐句主题,提醒人逍遥世界中,主体还是人而不是自然。人永不可能融入自然。除非他已升入天堂……

第四乐章,光是很长很长的序乐那充满悲剧感的小调,贝多芬就把一二三乐章的主题都植入了,然后先以命运风格、欢乐颂二主题交杂出现,最后以欢乐颂结尾。然后出现大合唱。

从这种铺陈第九交响曲的方式,我们不得不说,贝多芬是在对过去作一个总交代总整理。因为英雄、命运、悲剧英雄的对抗与睥睨命运、进入大自然、狂欢,全在这首交响乐曲中出现了。

整理交代过去,只有两种原因。一是书写遗书,一是预备要进入另一个心灵历程。可以说这部交响曲寄托了贝多芬对人类的命运对社会的未来的深切关注和思考。是他一生心灵历程的一次跃升。

果真没多久,贝多芬谱出他最晚期的作品,著名的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最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很多人都说很难像过去的作品那般地分析,也比较难理解。因为这时期的作品,贝多芬已逾出古典乐派的形式太多,变得自由不拘格,他过去一直处理得沉重的英雄对抗命运的风格和欢愉的田园风格已不复现,调性转换与变奏形式都更加的任意。

这种曲风,可以说是自己跟自己的告白,是从外在世界进入寂静的心灵世界。

但是,我们有理由说,这种告白过程,出现了另一个主体。 譬如贝多芬在曲子标题上加上“病后恢复献上感恩,用伊里安调式的赞美诗式曲风”,或甚至在曲子一起始,就用圣咏式的赋格。这些迹象都显露,贝多芬是进入另一种心灵境界,就是把过去呐喊的、祈求的、高高在上威严的上帝主体,邀请进入他的心灵,参与他的告白与冥想。这个主体不再是他抗议的对象,而是跟他一齐回顾生命历程的同伴。这是何等大的转变呢!

五、上帝的召唤心灵的大和解

最后的弦乐四重奏,贝多芬除了擅长使用不拘形式的变奏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频繁地使用双主题赋格。

双主题赋格一定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同时处理两个很关心的命题。过去贝多芬曾同时处理命运与田园,但终究有先后顺序,且其中一个主题随后淡去、另一个主题随后凸显,这是一种时间上必然的交错。可是双主题赋格就不一样了,双主题赋格是在同一时间中处理两个命题,并无一主题淡去、另一主题越来越明朗或清楚的时间交错。

这不仅是高难度的作曲技巧,最重要的是,以贝多芬音乐中的哲思特点,清楚陈述贝多芬到生命最晚期,已去芜纯菁,只剩下两个悬疑的命题要解决。

贝多芬生前最后一首曲子,也就是弦乐四重奏,贝多芬自己透露出这两个命题的基调。一个主题是严肃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Must it be?”,另一个主题是轻快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It must be!”这就是贝多芬临终前要处理的双主题,但是却不再是抗议的、呐喊的,只剩下沉思与接纳后的平静。贝多芬自己就在第三乐章写下标题:“Peace”而第四乐章,贝多芬又从严肃的“Must it be?”与轻快的“It must be!”双主题交错进行下,以轻快幽默的拨弦结束整首曲子。

那个曾被他抗议着、求告着、呐喊着的主体,在邀请伴随进入他的内省世界、一齐面对他的一生之后,终于让贝多芬平静地轻快地幽默地接纳了他的一生。他终于和解了。跟自己和解、跟命运和解、跟上帝和解。

贝多芬这一生最匮乏的就是爱。他父亲暴戾,总是阴错阳差的无法结婚,他很早就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必须辅以“脑海中的乐符”来创作、晚年又被他想认养晚年作伴的侄子背叛……他这一生一直没有爱。因此他的音乐严肃深沉、甚至是严厉的,到了晚年的大和解,是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一个心灵历程。

这是一种神秘体验,是贝多芬只能透过音乐来言说的神秘,而我们,也必须透过这种聆听,进入那不可言说的、两个主体间的从对抗呐喊,到哀告、到成为生命的陪伴者的神秘历程。

3.“贝多芬”揭幕深交音乐季 篇三

9月15日,深圳交响乐团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举行贝多芬作品专场音乐会,艺术总监俞峰执棒乐团为观众献上了《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和《第三交响曲(英雄)》,来自波兰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斯坦尼斯洛·德兹维克伊担任独奏,此音乐会标志着深交2006秋冬音乐季开始。

在这个乐季中,深交将推出多位大师的作品专场,除去开幕音乐会的贝多芬专场之外,还有莫扎特、勃拉姆斯作品专场等。其中,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而举办的“莫扎特之夜”音乐周,是深圳市政府今年大力推出的文化品牌之一,深交负责音乐周的开幕、闭幕音乐会。9月22日开幕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杨洋指挥,加拿大华裔钢琴家侯怡伦担任独奏,俄罗斯籍演奏家蒂娜、马克西姆担任小提琴和中提琴独奏,演出曲目是《A大调钢琴协奏曲》《小提琴、中提琴交响协奏曲》和《第三十五交响曲》。9月26日闭幕音乐会,特邀来自莫扎特之城的奥地利萨尔茨堡室内交响弦乐团演奏,该团总监彼得·威森瑙尔指挥,曲目有《魔笛》序曲、歌剧《第一戒律的义务》选曲,《女人心》插曲、《费加罗的婚礼》插曲以及《第27交响曲》和《第20钢琴协奏曲》。

国庆期间,深交将举办一场表现蒙古民族风情的音乐会,该音乐会以“草原之夜”为主题,演奏蒙古族民歌经典和马头琴经典,如《我思念草原》、长调歌曲《山峰》《呼伦贝尔大草原》《蓝色伊敏河》《牧歌》《诺恩吉娅》等表现大草原辽阔壮美和蒙古族民族人情风韵的音乐作品。为了使音乐会更本色地表现蒙古民族音乐的风格韵味,深交将特别邀请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歌唱家乌尼特、朝鲁、乌兰,达斡尔族马头琴演奏家伊敏等参加演出。据悉,深交计划推出一个“西部民族风情系列”音乐会,继蒙古风情之后,观众还会欣赏到云南、西藏等民族风情音乐会,在新春音乐会上,深交也将演奏更多各民族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

11月11日,深交将邀请享有盛誉的埃瑞克·孔泽尔合作演出电影音乐会。孔泽尔是将古典乐团与现代音乐成功融合的最成功的艺术家,在他的带领下,辛辛那提通俗乐团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古典通俗演奏乐团之一。他所获得的奖章、名誉不胜枚举,曾赢得1998年格莱美大奖,六次获得格莱美提名奖。音乐会上,观众将欣赏到《乱世佳人》《卧虎藏龙》《无极》《教父》《碟中谍》《指环王》《泰坦尼克》等经典电影音乐。这场音乐会,对发烧影迷来讲,将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全新体验。

另外,在10月份和11月份,首届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和中国指挥比赛将在深圳举行,两大赛事均由深交来承办并伴奏。为使比赛圆满成功,深交竭尽全力为此准备,从开幕音乐会截至指挥比赛为止,音乐季演出一直以钢琴音乐会为主,以使得乐团更好热身。

4.《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四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

2、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3、了解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过程与方法: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的:脉络:

2、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3、体会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学习作者通过肖像描写展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4、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待厄运的态度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肖像描写

2、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理解“心里的音乐”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师:准备多媒体,准备音乐文件《命运交响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教学要点:

领会贝多芬不屈不挠地同不幸的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学校”“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磨难能使人优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看来,对个人而言,经历一些磨难,的确不算是坏事,况且,磨难的来临与否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

二、简介贝多芬:

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简要介绍贝多芬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安排学生朗读课文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字音,积累词语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教师提问:“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着重表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着重表现贝多芬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

四、研读课文,揣摩文中难句,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感触最深的句子,用笔画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讨,理解句子含义,畅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根据需要,适时给予点拨,尽量让学生更多地品析贝多芬说的话

成果展示::

(1)“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

音乐是心灵的颤动,是天籁之音,乐器奏出的是演奏者的心声。美是自然的,自然的美是最高境界。贝多芬在这里强调“我心里发出的”,表明他极度的孤独和内心无人企及的心灵震撼,从而也显示出音乐社会性的特点

(2)“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需要联系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来分析。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了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4)“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5)“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这句话是说,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

(6)“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以集中表现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际和人生追求为基本内容,贯穿在小说中的是克利斯朵夫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克利斯朵夫的经历和性格与贝多芬相似。《约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

2、学生就“我心目中的贝多芬”这个话题,畅谈对贝多芬的认识、评价,更深切地感受贝多芬不屈的斗争精神

五、赏析文中的肖像描写,学习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

好的肖像描写总是会表现人物的个性。下面我们就来品析文中的肖像描写,体会贝多芬的性格特征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请几名学生朗读。

2、学生精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学生讨论,明确::

宽阔双肩: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拖着失效的助听器:经受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不拘小节

悲剧一般的神情,含蓄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略带灰色深遂的眼,长而笨重的鼻子、略带方形的下颏: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著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意志。

总之,贝多芬是一位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的艺术家

3、老师小结:描写人物外貌,要像作者一样,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与精神气质

六、体验反思:

学生们用两三句话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提示:可从理解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知识两方面来谈感受,谈收获

七、课堂小结:

5.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教案 篇五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音乐的欣赏中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理解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倾听音乐,引入新课

1、激情渲染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2、倾听音乐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

3、谈话引入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学习字词,交流资料

1、默读全文,筛出生字,学习并巩固

2、交流有关背景资料 如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贝多芬名曲创造时间与双耳失聪的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况

三、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整体感悟:

①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②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③概括一下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四、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导人:我们聆听了贝多芬的音乐,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

2、合作探究:

(外貌:“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出示贝多芬画像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学生读出相似的语句)。

3、写作指导: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4、人物速写:五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导入: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贝多芬是一位精神英雄

2、合作探究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①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②课文22小节,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③“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指的是贝多芬用“心”和生命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贝多芬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

④“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指的是音乐,贝多芬已经超越了自己,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3、小结: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五、走近音乐,走近大师

1、走近音乐:

再次倾听贝多芬的音乐《英雄》,展开想象,畅谈感受

2、走近大师:

①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也会像常人一样孤独、苦闷、烦躁、甚至绝望。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②名人评语:

罗曼·罗兰: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六、体验反思

1、请同学们试着为课文重拟标题,以此提炼中心。

2、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

3、如果你遇到像贝多芬这样的命运,你会怎样面对呢?

七、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今天我们要学习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只有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才能战胜他们。

2、拓展延伸:

①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②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教师精选篇章)。

6.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反思 篇六

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改变情感世界。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反 复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感悟、理解、评判,潜移默化地受到 熏陶感染。如果没有情感的熏陶,学生就不会对文章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 景物等留下深刻的印象。强调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这一要求既体现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又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学生除了关心分数高低、衣食住行之外,还应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 应致力于语文和生活这两个世界的交往与开放,寻求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 共鸣,使“阅读生活”与“人性完善”一体化,激活学生的生活积淀,了解生活 真谛,不断吸收、内化,充实和优化自己的精神世界,积累情感体验,形成 强烈的表达欲。

7.《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七

一、“黎明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黎明”奏鸣曲》创作于1803年, 于1804年夏季定稿完成。该曲是献给波恩时期贝多芬的朋友——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 因此也被称为《 (瓦尔德施泰因) 奏鸣曲》, 标题为《大型奏鸣曲》。这部作品已改变了人们固有对贝多芬音乐的听觉感受, 它开始展露贝多芬内心转变时的精神世界,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 清新而充满激情与希望的音乐形象, 将人们置身于勃勃生机、充满朝气的大自然中, 仿佛作曲家充满信心以巨大力量前行。

早在1796年, 贝多芬就开始被耳聋的厄运折磨着, 他的精神、思想始终在与病痛做斗争。经过1802年痛苦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后, 贝多芬的思想、创作走向成熟。战胜痛苦和绝望的贝多芬, 怀着对艺术的崇高追求, 展现对命运、平等、自由的重新思考, 开始逐步走向自我实现。这期间创作的《“黎明”奏鸣曲》无论从结构、旋律、调性等方面都展现了贝多芬从人生的低谷走向超越直至辉煌的过程。后人给这部作品冠以“黎明”, 初看似乎是作曲家对大自然景象的描写, 抒发对世间万物的热爱, 而更深层次的含义是贝多芬在绝望中的自我拯救, 经过与命运、病痛的艰难斗争, 从矛盾走向沉寂最终获得重生。黎明是万物苏醒, 更是贝多芬精神世界走向光明的重生。

二、“黎明奏鸣曲”音乐心理分析

第一乐章, 主部主题由两个动机构成 (见谱例1) , 第一动机 (这里称为挣扎动机) 是双手在低音区以八分音符同音反复的和弦, 好似黎明前大地发出的低沉的轰鸣声;第二动机 (这里称为希望动机) 出现在第三小节, 它的典型节奏型是附点四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 短促的十六分音符似划破天空的一道亮光, 之后第四小节是这一动机的强化。

谱例1:

可以看出, 这两个音型和节奏迥然不同的动机表达出此时贝多芬内心的矛盾, 低沉而又重复的八分音符好似作曲家内心痛苦的挣扎, 而四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组合似乎是贝多芬内心的一线希望, 挣扎与希望的动机矛盾的交织在一起。经过主部激烈的斗争, 突然出现了对爱、对光明的期盼, 使音乐迅速转入柔美的副部。副部中, 主题 (谱例2) 在E大调上以明亮的和声式的民歌素材呈现, 高声部形成温暖的旋律线, 甜美、流畅, 仿佛天使的歌唱, 灿烂的上帝之光笼罩着贝多芬。随后伴着左手的旋律, 右手出现连续不断的三连音, 似作曲家张开双翅, 自由翱翔。这里展示出的安静崇高景象, 表现了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 与主部主题紧张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

谱例2:

但美好的愿望还是被痛苦终结, 三连音不断的繁衍, 弥漫至所有声部, 并逐步发展成更加密集的音型, 贝多芬带着纠结、彷徨、疑问、矛盾进入了展开部。展开部是对主部主题的发展。一开始, 主部主题希望动机被压缩, 节奏由四分符点加十六分音符逐渐变为八分音符和短促的十六分音符的组合, 好似微弱的生命之光一次次在贝多芬心中点燃, 但又因为挣扎而熄灭。高声部三连音和低声部七和弦相呼应, 紧张的音调反应了贝多芬持续的内心矛盾和挣扎。紧接着, 低沉的十六分音符再次连续出现, 黎明之光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冲破黑夜, 希望的曙光在贝多芬心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以坚定的步伐走向肯定的再现部。此时, 贝多芬内心的恐惧和对美好的憧憬占据了整个思绪, 矛盾使他愤怒, 他要呐喊。积蓄许久的压抑终于迸发出来, 规模长大的尾声即是印证。挣扎动机和希望动机再次出现, 与呈示部中的动机现相比, 此处的主题音色低沉、灰暗, 是贝多芬内心的疑问“生存还是毁灭?”。随着希望动机的音区逐步上升、力度增强, 生命的光影变得愈发明亮、肯定。密集的节奏刻画了贝多芬激动的心情, 战胜病痛的曙光逐渐温暖起来。这时, 天使的歌声再次出现, 两个七和弦带出明朗、充满阳光的副部圣歌, 但这圣歌那样脆弱, 似乎痛苦又要将贝多芬击垮。不过, 光明终究要战胜黑暗, 结束句充满动力的音型翻滚而来、势不可挡, 渴望冲破重重困难的巨大力量与实现超越自我的坚定决心使他获得了生的希望。

第二乐章作为第三乐章的引子, 在经历了第一乐章狂风暴雨般的内心挣扎之后, 又将我们带入了无底的深渊, 作曲家开始了独自与黑暗的对话。初始处的符点节奏, 似无力的疑问, 没有任何回应, 死一般寂静。贝多芬内心深处的痛苦仍然无法解脱, 占据了上风。他不断的发问、沉思, 力求通过内省寻找答案。这种看似沉寂的表面, 实际是黎明前深邃的黑夜, 它将要迎接即将到来的灿烂光辉。结束处突然出现的C大调的属和弦 (G和弦) , 预示着光明即将到来, 黑暗促使他变得更加坚强, 他想要高唱的是从内心深处涌现出的生命之歌。

这生命之歌好似天地之间一线微弱的曙光, 冲破第二乐章的黑暗, 在第三乐章高音区的首部主题 (谱例3) 中飞舞, 紧接着在高八度渲染了这种情绪, 那是贝多芬内心的希望之光。随着十二个小节在高音区嘹亮的颤音, 预示着光明的来临。随后进入第一插部, 急剧动力性的三连音是贝多芬迎接光明到来内心涌动着的激情。第一次首部再现是力量的再次聚集, 为之后更激动人心的第二插部做铺垫。第二插部两手交错陈述主题后, 低音区涌动的三连音衬托着右手高音区强有力的八度主题旋律, 表达着贝多芬内心坚定不移的信念, 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首部主题第三次再现中, 右手高音区的八度主题与左手琶音掀起的巨大音流相配合, 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气势磅礴。这股力量把我们抛入了全曲的最高潮——尾声, 那是贝多芬自我救赎的最强有力的呐喊。八分音符迅速转变为之前十六分音符的速度, 时值的压缩是贝多芬个性特征的表现, 他用近乎疯狂的速度表达内心对于重生的渴望与激动, 在高昂的情绪中结束全曲。

三、“黎明奏鸣曲”的创作心理探索

整首作品是力量积蓄的过程, “黎明”看似是描写大自然的景象, 实则是表达贝多芬的内心变化。从第一乐章的矛盾冲突到第二乐章的沉寂直至第三乐章力量的迸发, 贝多芬将内心的情绪变化表达的淋漓尽致。三个乐章是“思索”—“沉寂”—“重生”的过程。第一乐章两个不同个性的主题表现了贝多芬悲观和乐观的矛盾心理。疾病使贝多芬深受打击, 命运的无情让他绝望, 可是想到大自然, 想到音乐, 贝多芬不甘心这样结束。“生与死”的矛盾在贝多芬心里徘徊了许久。在第二乐章“沉寂”中, 看似平静的音乐表达了贝多芬彷徨的心灵。通过之前的斗争, 贝多芬知道厄运无法摆脱, 但他必须接受残酷的现实, 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给予他无穷的生存动力。他热爱大地, 更热爱生命。不能让厄运主宰自己, 命运越是残酷无情越要与之斗争到底。“沉寂”是重生前的宁静。末乐章“重生”, 是生命的赞歌。积蓄已久的力量在辉煌的音乐中爆发, 斗志昂扬, 情绪无比高涨。贝多芬没有被命运击倒, 他的精神经过无数次的挣扎得以升华, 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终于实现了自我超越、自我救赎。重生后的他不再畏惧任何困难, 他用天使般温暖的音调表达生命的可贵。

“生存就是希望”。从1796年贝多芬受到耳聋的困扰开始, 到发现自己无法听到音乐和说话并演变成一种顽症, 他开始变得郁郁寡欢, 抑郁症时常伴随着他, 他想过自杀, 由于无法忍受折磨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嘱, 他在遗嘱中叙述了自己遭受的痛苦, 以及克服自杀的冲动和艺术赐予他的力量。失去听觉对音乐家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对音乐的无限热爱, 贝多芬不会一次次的从死亡的边缘走出来, 是音乐使贝多芬实现了自我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满足生存、实现自身潜能的基础上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 产生深刻的幸福感。贝多芬需要实现自我价值, 音乐是帮助他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是音乐救赎了他。作品冠以“黎明”可以说是人们对贝多芬顽强毅力的称赞, 是对经过“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后重生的贝多芬的纪念。虽然无法聆听, 但他的心中充满了美妙的声音, 音乐仍活着。历史上有许多音乐家由于无法走出内心的困扰而无法实现自我救赎。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就长期遭受心理疾病的困扰, 他的《“悲怆”第六交响曲》成为其绝笔之作;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由于无法摆脱内心的折磨最终皈依宗教, 这些音乐家最终未能从困境中走出, 而贝多芬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实现了自我超越和自我救赎, 他所展示出的强大精神力量已成为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他的重生是如此的辉煌、灿烂!

摘要:本文侧重对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及表现内容进行分析, 同时结合心理学对贝多芬的创作进行探究, 提出有别于以往研究贝多芬创作“黎明”奏鸣曲初衷的一些见解, 更深入的探索了贝多芬创作此曲的心理过程, 对更加准确的把握贝多芬的内心情感变化, 细致入微的表达贝多芬的情感原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贝多芬,“黎明”奏鸣曲,音乐分析,心理

参考文献

[1].列维斯·洛克伍德.贝多芬音乐与人生[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1.

[2].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卡尔·车尔尼.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1.

8.苦难造就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 篇八

望子成龙的酒鬼父亲

贝多芬的爷爷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名普通歌手,妈妈是一个宫廷小厨师的女儿。从一出生开始,贝多芬就被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爷爷还特意将自己的名字送给了他。

父亲约翰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心想把他培养成“第二个神童莫扎特”。不幸的是,约翰是个粗暴的父亲,常用棍棒教育的方法训练贝多芬。有时候小贝多芬弹琴实在是弹烦了,便故意“走神”去弹一些即兴发挥的曲调。

在贝多芬3岁的时候,爷爷去世了,家境颓败,父亲又整日借酒浇愁,贝多芬小小年纪就饱尝人间辛酸。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小贝多芬缩在阁楼的破桌子前瑟瑟发抖。因为没钱买煤,取暖的炉火早就熄了。父亲不知道又躲到哪个酒馆里去了。母亲和两个弟弟依偎在被窝里,不住地啜泣。屋子里弥漫着令人绝望的气息。老师内弗布置了作曲的作业,可是小贝多芬看着摊在面前的稿纸,心里充满了悲苦。他咬咬牙,用冻僵的手,一笔一画地写起来……经过三个不眠之夜,小贝多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首曲子。内弗让他弹出来,弹着弹着,小贝多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寒冷的夜晚,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内弗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写这么悲伤的曲子呢?”小贝多芬回答:“先生,您不是告诉过我,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吗?现在我心里都是这种悲伤的念头……”内弗叹了口气对他说:“孩子,我知道你心里很苦。但作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应该摆脱个人的不幸,去追求人生的希望。音乐不是不可以哀伤,但那绝对不是主流。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有益的东西,而不是颓废和绝望。你明白吗?”

小贝多芬瞪大了眼睛。面前这个有着大海一般宽广胸怀的男人,让他明白了什么叫责任。在家里他是老大,他有责任照顾妈妈和弟弟;如果能成为音乐家,他肩上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用音乐点燃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崭露头角的天才琴童

苦难打不倒勇敢的心,反而会将它磨砺得更坚强。14岁时,贝多芬已经成了宫廷乐队的一员,有了正式的工作,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命运似乎开始垂青贝多芬。社会名流称赞他帮助他;乐坛前辈们倾心尽力点拨他,给他展示的机会。连莫扎特、海顿这样的音乐大家,都很赏识他,愿意做他的导师。

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

意想不到的致命打击

天有不测风云,人生无常,厄运猝不及防地降临了!刚刚31岁的贝多芬碰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他的耳朵聋了!

耳聋意味着再也听不见音乐,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不啻于灭顶之灾。但最终,梦想战胜了病魔,信念造就了乐圣。贝多芬在乐谱上豪迈地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扼住命运喉管的强者

从此,贝多芬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就算用牙齿咬着棍子搭在钢琴上,他也要创作出最激动人心的乐曲;就算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也要用心灵去感受乐符的跳动……

尽管他只能借助听力工具和谈话册与人交谈以及创作音乐,但孤寂的生活没有使贝多芬沉默和隐退,在失聪的情况下,贝多芬写出了举世震惊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给全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诞生于坎坷爱情中的名曲

也许天才注定是孤独。从有缘无分的初恋,到几段失败的感情,爱情对贝多芬来说,似乎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让贝多芬在爱情上屡屡受挫的最主要原因,可能要归结于他的长相。贝多芬个子不高,长得不帅,小时候得过天花,脸上留下不少坑。再加上家庭条件不好,要不是有音乐特长,那些骄傲的小姑娘可能理都不会理他。

1840年,在感情上遭遇多次挫折的贝多芬又一次动了结婚的念头。这一年,他40岁。那时候贝多芬的名气已经大得吓人,但为了爱情,他又当了一次家庭音乐教师。他爱上了他的学生—美丽的特雷泽·玛尔法蒂。怀着甜蜜梦想的贝多芬写了一首名为《A小调巴加泰勒》的曲子赠给姑娘。这首曲子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致爱丽丝》。但是后来,特蕾泽一家搬去乡下,两人间有了距离。最后,贝多芬托朋友向姑娘求婚,却没有得到肯定的回复,婚事不了了之。

长江后浪推前浪

岁月不饶人,贝多芬50多岁的时候身体状况就令人担忧,辛勤的操劳过早地消耗了他的健康。这使他越来越悲观,觉得音乐没有希望了。然而,就在贝多芬的暮年,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发现了像李斯特、舒伯特这样的后起之秀,这使他的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当11岁的李斯特展现出自己天才的演奏水平时,坐在第一排的贝多芬突然站了起来,三两步冲上台,一把将李斯特抱了起来,在他额头用力亲了亲,说,“孩子,你弹得太好了!你不仅是匈牙利的骄傲,也将会是整个欧洲的骄傲!”

这似曾相识的一幕让人不由联想起多年前贝多芬拜访莫扎特时的情景。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贝多芬看得一点儿也没错,几年后,李斯特就成了“钢琴之王”。出于对贝多芬的尊敬和崇拜,李斯特晚年将贝多芬的9部交响乐改编成钢琴曲。

另外一个极具音乐天赋并且十分崇拜贝多芬的音乐家是大名鼎鼎的“歌曲之王”舒伯特。他从小就喜欢贝多芬的作品,甚至到了着迷的程度。为了欣赏贝多芬的歌剧,他不惜卖掉自己的课本去买门票。

9.《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九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教学设想

抓住课文中的两大要点加以深挖,突出重点,旁及其余: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格列佛游记》中“特意让目盲者为画家调色”导人。此事颇不可思议,而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失聪的作曲家,其中艰难不言而喻。

二、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筛出生字。

小组讨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并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教师: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选几组代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2.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小组讨论:

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教师:适时点拨疑义,并加以提炼补充。

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3.小结要点一。

要求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师生共同为本文重拟标题,以此将全文思想加以最高程度的提炼,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三、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二: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导人: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出示贝多芬画像)2.要求学生: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3.实践: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四、归结全文

1.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选派代表概括小组学习成果。2.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五、拓展

1.听贝多芬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10.《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字词,品味语言。

(2)通过人物生平经历的课文相关描写方法,深入理解人物精神品质,全面把握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并运用资料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评价人物,表述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学习伟人百折不挠的精神,自觉砺志,勇于进取。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走进贝多芬的世界

这是学习的起始阶段。在教师的引导和监控下,要求学生投入一系列准备活动中。活动时间:课前一周内。

活动方式: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

活动目的:多方位、多角度了解贝多芬,为文本学习设立一个大背景。

活动内容:

1.围绕“不幸的贝多芬,苦恼的贝多芬”“狂徒的贝多芬,叛逆的贝多芬”“坚强的贝多芬,天才的贝多芬”三个话题,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1)阅读关于贝多芬的传记类作品,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的《贝多芬传》部分、《约翰·克利斯朵夫》;(2)查阅书报和电脑资料,搜集整理有关信息;(3)做好读书笔记。

2.聆听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如《命运》《英雄》等,感受名人精神魅力。活动成果展示(部分): 1.不幸的贝多芬,苦恼的贝多芬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母亲早逝,父亲粗暴愚蠢,自己的长相也不惹人喜欢。音乐的天赋本可弥补缺憾,他却于28岁时罹患耳疾。“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傅雷)所以后来他在写给一好友的信上沮丧地说:“我所宝贵的耳今已听不出大部分声音了,这是何等可悲的人生!我所亲爱的一切事物已离我去了„„我的青春已经长逝,青年时代理想的实现,在我已不可能。我只得悲极而放弃我的一生了。”现实的经济困难也困扰着他: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听众,没有稿约„„他曾写道:“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还得装着日常生活并不艰难的神气。”与此同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样他连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

2.狂暴的贝多芬,叛逆的贝多芬

贝多芬对于人情世故疏忽得很,又往往专横独断,藐视一世,表面看来简直是一个狂徒,所以,除十分理解原谅他的人外,贝多芬没有知交的朋友。他姿态极为丑陋,头大身短,面上不易有笑容,动作又极拙劣。对于寓居旅社的主人常常冲突,至于激烈,一年

中必迁居数次,好象是“独自生活在无人的荒岛上,而突然被带到欧洲的文明社会里的人”。

3.坚强的贝多芬,天才的贝多芬

贝多芬堪称音乐神童。他4岁时,竟能把父亲弹过的曲调,照样弹奏出来。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2岁开始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从此负起了养家责任。他在17岁时就使莫扎特惊叹:“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莫扎特的预言不到十年便应验了。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一场时,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震撼世界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决不能使我屈服。”正是在这种顽强毅力的支配下,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贝多芬在他耳朵全聋的最后十年里,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 明确:

画全身轮廓——五英寸高的身材,极宽的两肩,体现他勇挑命运重荷的坚强; 画特写镜头——有力的大手,体现他的刚毅;

画局部细节——不整洁的衣服,体现他生活的窘迫和不拘小节的性格;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体现他的刚毅、坚强、沉郁、执着。

主题活动二:倾听名人心声。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透过人物语言,走进人物心灵世界。

问题设计:假如你是一位来访的客人,你会如何解读贝多芬的倾诉? 明确: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对客人和女佣的行为感到吃惊.“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极度的孤独和无人企及的心灵震撼。

“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树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

你可能想得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决心。

“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

主题活动三:我心中的贝多芬。

活动目的:全面把握人物形象,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问题设计:“凡人贝多芬”和“巨人贝多芬”在你心中分别是个什么样子。明确:

不幸的童年、耳聋的折磨、苦恼的灵魂、叛逆的性格,展示了贝多芬“凡人”的一面;

坚毅的品格、不屈的抗争、天才的创作,展示了贝多芬“巨人”的本质。三. 课外延伸:弘扬贝多芬精神。

活动目的:巩固课内外所学,将感性的认识、理性的感悟升华为更深沉的思考,将巨人的精神活化为学生生命中的血肉,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写作素材。

活动内容:

周末以《在贝多芬精神感召下》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纸每人两张)附:示范作品(贝多芬短评)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

如果你相信命运,那么,贝多芬就是遭遇命运百般捉弄的不幸者。

他有一个艰涩的童年: 庸碌、嗜酒的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音乐神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从他4岁开始,就用打骂的方法强迫他整天没完没了地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他有一个苦涩的青少年时代:他备受生括折磨的母亲在他17岁时便去世了,自此他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

生活的凄风苦雨没有扼杀他生命的活力,孤独和痛苦也没有遏制他超凡的音乐才华,八岁时,贝多芬就能够上台演出。后来他在莫扎特、海顿等大师的引导下,取得了长足进步。

可是,正当他的音乐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却罹患了耳疾,直至完全失聪。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耳聋无疑是他“整个世界的死灭”,他痛苦,他愤怒,他彷徨。可是,经历了一番灵魂的痛苦挣扎后,他向世界宣誓:“不,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从此,他的日子在跳跃的黑白琴键上缓缓流逝,他用自己的不幸,铸成世间最欢乐的乐章:《英雄》、《命运》、《田园》„„

11.《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 启蒙思想;贝多芬;音乐创作;影响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努力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快乐或悲伤。特别是那些极具天赋的音乐家们,他们无时无刻都将自身至于音乐的创作意境中,利用独特的感知能力,创造着极具时代特性的艺术作品。贝多芬就是这众多卓越音乐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受到18世纪的中、后期欧洲极具资本主义代表趋向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先河。贝多芬是古典音乐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新思潮主义音乐的开创者,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赢得了“乐圣”的称谓。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启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深远影响。

一、启蒙思想的内涵

相关的概念:(1)启蒙:即人的思想解放、觉悟和成熟。启蒙运动是指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进步的思想家提出对封建制度的完全否定,促使人们的思想从崇尚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发源于英国,其运动中心在法国。较为繁盛的思潮中心在德国。贝多芬就出生在德国的波恩,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就频繁的接触到了启蒙运动的思潮,其作品也受到了这一思潮的影响。(2)启蒙思想:人们在思想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思想主流观点。启蒙思想也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他主张人道主义,公开宣传反对封建独裁主义和神权主义,倡导其中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为代表,伏尔泰提出自然权利说,主张“开明专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原则;卢梭提出社会契约制度和人权主义;康德主要提出“人非工具”的理念。他们继续高举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精神旗帜,对传统信仰进行抨击,理性的批判封建君主专政,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于人民,提倡建立民主政体,实行法制约束治国,反对贵族特权和暴政,真正实现了普通平民也可以与贵族们一起在剧院中欣赏优雅的音乐,都是启蒙运动期间音乐文化领域的典型时尚。在音乐领域中,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海威、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也在启蒙思想的感召下,利用音乐手段,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唤醒人们的思想。

二、启蒙思想在贝多芬作品中的体现

1.启蒙时期的哲学思潮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路德维希·梵·贝多芬(1770~1827),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祖父20岁时来到波恩做了一名乐长,他的父亲是一名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但嗜酒如命,母亲出生卑微,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贝多芬4岁开始学习音乐,在其父的严格训练下,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8岁时便开始登台演出。12岁时拜风琴师尼福为师,从此对音乐进行系统的学习。17岁那年,进入波恩宫廷大学旁听哲学,贝多芬非常崇拜当时的哲学大师康德,他曾多次研读康德的《实践理性判断》、《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及《人本学》等哲学论著,并与康德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共鸣,贝多芬把康德视为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导师。对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康德认为天体内部存在的引力与斥力之间的矛盾是自然演化的普遍规律。贝多芬也试图用音乐去把握天地人神,创造出合理平衡的世界景像。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性质在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中表现的非常充分,震撼人心。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也充分诠释了这种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本质。《第九交响曲》有两个对立的主题旋律,第一主题旋律代表着黑暗与严酷,第二主题旋律则充分体现着从挫折与悲壮中解脱出来追求自由的强烈想往。乐章的结尾则以席勒的《欢乐颂》为脚本,充分展示出了正义终将取得胜利,展现了矛盾解决后的欢乐、美好的画面。

2.启蒙时期的美学观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总是可以感受到其心灵深处对自由美的无限追求。贝多芬这位音乐哲人一生都在创作中追求着灵魂的自由。在他孩童时期虽然受到父亲严苛而又教条的教育,限制了贝多芬音乐才华的自由发挥,但那种不循规蹈矩,叛逆的思想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幼年时期的贝多芬在严苛的父亲的要求下,不得不背上“音乐神童”的头衔,在父亲的安排下像小莫扎特一样到处巡回演出,即便这样也没有阻碍贝多芬对创作自由的向往。青年时期的贝多芬,进入到波恩大学旁听课程,在此期间,涉猎了众多其他领域的科学,包括哲学、文学、美学、科学等。在波恩的大学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贝多芬忙碌的身影。因为贝多芬相信,只有丰富了精神世界,得到了精神的自由,才会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中年时期的贝多芬,由于遭受爱情失败的打击,贝多芬患上了严重的耳疾,28岁那年他的听力开始减弱,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听力好比艺术生命,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对他是无比的折磨与绝望,听力的减弱与失聪极大的打击了贝多芬当时脆弱的心灵,他开始变得越发的抑郁和孤独。甚至于在1802年10月6日,不堪病痛折磨与心灵桎梏双重打击的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遗嘱》。在这份遗嘱中,没有对物质的不舍,而充斥最多的是贝多芬对音乐的无比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也正因为这份眷恋,贝多芬最终选择了重生,在其后期通过音乐创造,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在贝多芬之后创作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和《第五交响曲(命运)》中,这份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贝多芬还崇尚自然美,在其音乐作品《第六交响曲(田园)》、《庄严弥撒》、《降E大调弦乐五重奏》《月光奏鸣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启蒙时期的文学理想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论及文学思想,在任何历史发展时期对社会、对青年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和举足轻重,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理想也不例外的影响着贝多芬的人生与音乐创作。当时著名文学家歌德和席勒的文学作品对贝多芬创作的影响非常之大。贝多芬根据歌德文学作品《埃格蒙特》创作了《埃格蒙特序曲》,根据席勒的诗歌《欢乐颂》创作了《第九交响曲》的结尾乐章。

4.启蒙时期的音乐先行者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海

顿、莫扎特、贝多芬被称为“维也纳三杰”。贝多芬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在贝多芬12岁时拜师风琴师尼福,从此进行系统化的音乐学习,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尼福在1787年将贝多芬引导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和海顿,学习作曲。起初,莫扎特想看看贝多芬的音乐能力,就让他演奏音乐,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预言日后贝多芬一定会震动全世界。由此可见,贝多芬在音乐历史上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前辈们的谆谆教导,也正是因为贝多芬学习和借鉴了无数音乐前辈们丰富的音乐知识,才成就了其音乐道路上的伟大成就。

三、结语

启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加速器。在西方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思想启蒙。第一次是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强调的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二次是文艺复兴运动,强调的是批判神权统治,倡导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第三次则是启蒙运动,倡导“自由、博爱、平等、民主与科学”。身处启蒙运动时期的贝多芬,音乐创作深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在其音乐作品中充分表现出了博爱、平等、自强不息、崇尚自然、规范道德等等的崇高思想,这些精神必将与我们的时代相结合并被后人不断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①陈涵.浅谈社会因素对贝多芬创作风格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1(5):87~88

②张睿.论启蒙思想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52

③闵冬梅.启蒙运动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与成就[J].华章.2011(25):79

12.《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十二

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 是贝多芬悲剧式的愁苦与创作年代的混乱背景相结合的结果, 达到了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 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 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 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 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 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

这首乐曲创作于1792年, 发表于1799年, 当时革命爆发, 自由与平等受到镇压, 所以这首曲子的风格与革命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当时的贝多芬经过生活的磨砺, 经常陷入悲剧情绪中, 致使整首曲子充满了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整部作品气势磅礴, 音调庄重威严, 情绪悲壮激昂, 是一部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 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

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 《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看“悲怆”的乐谱时, 发现乐谱的开始处只记着Grave——重板, 音乐中更多的是英雄气概而非“悲怆”从而揭示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题目“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 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的本体, 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 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 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 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第一乐章是宏伟的奏鸣曲式。极缓板, 转辉煌的快板, c小调。全曲由严峻的和弦进入, 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 整个悲壮的慢板引子部分, 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 表现了沉重的压迫下, 痛苦的叹息与呻吟。多次运用阴暗的减七和弦, 当曲调上行到高音“降A”时, 一串下行的音符飘忽而过, 仿若轻轻的叹息。在庄重缓慢的和弦多次强调后, 双手同时推向到一个宽广激昂的优美旋律, 仅仅在引子的部分就强调了与残酷命运的反复对抗, 定下了全曲的思想基调。而引子部分这些意境深远的和弦中间, 是让人感觉将要窒息的休止符, 它们在音乐中仿佛是一种等待和酝酿, 积蓄着爆发力, 这些休止符穿插于悲壮的和弦中, 产生浓烈的悲怆气息。而在引子结束处, 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 犹如奔腾的生命之水, 汹涌着流入历史的长河中。

在这之后, 我们听到的是右手笔直上升的音型, 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续音, 节奏坚定有力。这些奋发向上, 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和与黑暗势力抗衡的决心。暴风雨般向上和向下的冲动带有极强的威武激动的因素, 具有召唤人们进行斗争的力量。而紧接这股强大爆发力之后的是副部活泼抒情的小快板, 旋律是活跃的上行跳音, 带有倚音的附点音符和轻巧的三连音下行音调, 这部分音符高音区和低音区穿插呼应, 与舞曲性的伴奏织体结合, 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憧憬与幻想。呈示部的结束部在降E大调上开始, 以主部材料为主, 改写而成。这部分音响由低到高, 由弱到强, 将反抗与斗争的情绪推向高潮。展开部在g小调上开始, 紧接着是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 紧凑流动的音符仿若远处的浪潮, 昂扬激进而后又以分解八度主音持续音和铿锵有力的和弦级进结束这股奋发的浪潮。又是在窒息般的休止后, 全曲重复。音乐一往无前, 坚定有力, 从而使英雄豪迈的性格增添了几分悲壮气氛, 仿若一曲胜利的凯歌。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五个铿锵有力的和弦, 标示着以所向披靡的胜利结束, 又像是在胜利的外围筑起了一道坚固不催的城墙, 再不容任何黑暗进入, 用最有力、最坚定不可摧的形势结束了这场命运的战斗。如此坚定有力的和弦我相信只有贝多芬能够给予他们最完美的灵魂, 也因为他们是贝多芬创造, 才能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与黑暗战斗后这坚定的光明。

贝多芬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音调庄严、情绪激昂、感情崇高, 这些因素彻底地形成了贝多芬初期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喜爱这首刚毅的曲子, 就是因为它具有与黑暗残酷斗争的精神。看过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了解到, 上帝不仅仅剥夺了贝多芬的听力, 用我的理解, 上帝除了音乐天赋, 什么都没有给他。而贝多芬就用这份天赋与看似不可侵犯的命运作着坚强的斗争。它用音符诉说着一切。而且贝多芬的作品并没有大量使用过复杂的变和弦, 只用调性中的简单及少数的高调和弦就完美地诠释了他的思想, 并且使全世界的人们接受并欣赏。

贝多芬的精神大多体现于他的作品中, 如果用文字表达的话就引用他的一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妄想使我屈服, 这绝对办不到。”

1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⑴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⑵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⑶ 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二、教学重点:

⑴ 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⑵ 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⑶ 学会怎样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

三、课前准备:

罗曼·罗兰曾说:“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 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对于这样一位距今百余年的伟人,学生知之甚少。他的音乐,学生有听过,但不知道那就是贝多芬的音乐!所以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去查阅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学会如何抗拒痛苦,如何与痛苦共舞,去面对痛苦,甚至是学会享受痛苦,树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

查阅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搜索汇编成册,在阅读这些资料后,做好好词好句摘抄。熟读资料《英雄主义的“乐圣”(贝多芬的生平)》,初步感受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就像贝多芬在苦难面前毫不退缩,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的呐喊!

四、教学思路:

按照教材“教学建议”,我从四个教学环节入手:

⑴ 创设情境,情感酝酿;

⑵ 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⑶ 探讨质疑,深入理解;

⑷ 揣摩词语,培养语感;

⑸ 拓展阅读,写读后感来设计这篇课文的。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很多人写作,主要是心灵受到了某种情感的冲击,例如遭遇到突如其来的打击,失去了最亲爱的教学课件

朋友,盼来了苦苦等待的成功,得到了最渴望的回报,愤怒、悲伤、喜悦、激动等等感情自然就会流于笔端。像这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我们作文的时候,应该尽量挖掘、捕捉这样动情的一瞬间。诚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这样平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周围的事物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只要我们不闭目塞听,细心观察,用心感受,总会有让我们动情的东西。那些事情看起来都很平常,却非常动人,就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令人感动的瞬间。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间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因此,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他们能写出来的东西,相信你也一定能写出来!熟悉的东西,是我们写作时大脑里现有的“存货”,但光把这些拿出来还是不够的。写作还是一种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因此我们不仅要写最熟悉的东西,而且要写那些打动过我们心灵的东西。心灵,只有经历过颠簸与震荡才能成熟;文章,只有渗透着泪与笑才会获得真的生命!

五、教学手段

⑴ 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作为感知,感悟文章内容与风采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如教师配乐朗读、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

⑵ 研讨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CAI课件《音乐巨人贝多芬》、音乐贝多芬《命运》、《欢乐颂》、齐秦《贝多芬听不见自己的歌》、传记《英雄主义的“乐圣”(贝多芬的生平)》阅读资料。

七、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案例实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齐秦的音乐《贝多芬听不见自己的歌》,展示课件文本:“贝多芬听不见自己的歌,他用他的心写歌!贝多芬听不见自己的歌,他依然唱出他的喜怒哀乐!贝多芬听不见自己的歌,我想听歌不一定要用耳朵;贝多芬听不见自己的歌,他的心情藉着音乐平和。贝多芬听不见自己的歌,贝多芬听不见自己的歌,你听不听得见我的歌,你听不听得见我的歌……”今天,我们就随何为一起,共同来体验贝多芬的心路历程。(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介绍贝多芬及其代表作品

学生交流自己通过互联网查找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课件展示贝多芬的画像和贝多芬平主要事迹:1770年12月26日出生于徳国的波恩一个贫民家中,父亲是位歌手,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常帮人洗衣服添补家用。四岁在父亲的地狱式的训练下学钢琴和小提琴;8岁开个人音乐会;十二岁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二十二岁来到维也纳学习深造,师从海顿等伟大音乐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很快超越了这些老师;二十六岁患耳病、四十六岁失聪;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1827年3月26日在极其痛苦中病逝于维也纳。

主要代表作有:《悲怆》钢琴奏鸣曲;《月光》钢琴奏鸣曲(1801年);《英雄》第三交响曲(1804年);《热情》钢琴奏鸣曲(1804年);《命运》第五交响曲(1805~1808年);《艾格蒙特》序曲(1810年);《欢乐颂》第九交响曲(1

教学课件

819~1824年)。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透露出什么信息?

生:贝多芬26岁(1796年)开始耳聋,然而大部分的杰出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

教师补充:对此,你们有何感想?

生:他得克服无数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才能创作出如此丰富、精彩的音乐巨著!我觉得他很坚强!(板书:坚强)

生(倪爱雪):贝多芬听不见自己的歌,他依然唱出他的喜怒哀乐!因为他在用他的心写歌!

生(张蒋):我同情贝多芬,因为26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却听不见自己写的歌,我觉得他很可怜!

师补充:这就像一位母亲见不到自己的小孩,真痛苦!

师:展示课件,简介作者何为。“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1956年后主要从事散文的创作,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何为的散文,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深入的开掘,同时注意人物和故事的生动性,有较精巧的构思和深远的意境,语言简洁优美。”

三、感知内容,理清文脉

师:一般的作家写贝多芬,大都喜欢表现贝多芬是个“音乐巨人”,称他为英雄主义的“乐圣”,但作者何为却与众不同,他笔下的贝多芬不仅是一个巨人,更是一个凡人!他将贝多芬还原成一个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独特的视角来写一位伟人的写作手法,不妨指导学生来认真学习,进而借鉴来写作。(板书:英雄主义的“乐圣”)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贝多芬也是个凡人的语句,也有和我们凡夫俗子一样的烦恼与痛苦。提示:上单元《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我们曾作过调查,发现烦恼大都来自“家庭、同学交往、经济、生理、社会”等方面。我们也来说说贝多芬有什么烦恼?

生(高向向):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他的烦恼来自生理上的耳聋,因为耳朵对与这样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来说非常重要,失去了听觉就像失去了生命一样,他就再也不能创造出好的音乐了。

生(张蒋):“什么?又怎么了?”他大声说。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霉,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是那些孩子,嘲笑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女佣向客人指了指。贝多芬说:“谁?那是谁?”他又粗着嗓子喊道:“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他的烦恼也是因耳聋而引起的社会上的孩子、成人们嘲笑他的生理缺陷。因此,他认为人们都看不起他,性格才会变得暴躁。(教师板书:暴躁)

生(季锡权):“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他的烦恼来自耳聋,耳聋是他天大的灾难!

生(蔡文坚):“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我觉得还来自家庭,他最爱的也是他唯一的侄子伤他的心!

生(高向向):“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

教学课件

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他的烦恼是孤独,是因为世人误解了他!

师:人们不了解他,以为贝多芬是个厌世者,其实他热爱生命,更热爱他的音乐!在阅读材料里,有这样一句贝多芬的名言:“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因此贝多芬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为“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再次展示课件)

师:失聪,对普通人来说,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而对音乐家来说,是整个世界的死灭。那么,面对厄运的沉重打击,贝多芬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呢?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请速读课文,结合文中语句以及课外搜集的资料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钱思彬):我觉得他很勤奋、很刻苦,也很懂事。四岁学在父亲的地狱式的训练下学钢琴和小提琴;8岁开个人音乐会;十二岁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

师:的确如此,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是这样的厄运才造就了伟大的贝多芬!

生(张蒋):我觉得他很坚强,很伟大,他的身上有这么多烦恼、痛苦,换成其他人早就死一千次了!他努力克服耳聋的困难,创作了如此多的歌曲,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板书:伟大坚强)

生(周志纯):我觉得他意志坚强,性格乐观,坚持到底,对音乐的狂热,克服重重困难,把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才使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板书:意志坚强,性格乐观)

师:著名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这样评价贝多芬,展示课件:“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要求学生齐读)

师:厄运加在他身上,贝多芬依然唱出他的喜怒哀乐!他是坚强、伟大,意志坚强,性格乐观的人,尽管他性格孤独,暴躁,他仍不失为是音乐巨人,是乐圣!如果用语言文字将这种性格与精神传达给读者,作者是采用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的,请结合文中语句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示:人物描写有哪些方法?

生(黄思思):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这五种。

生(杨增湖):他又粗着嗓子喊道:“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这句话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贝多芬性格暴躁,但也很真诚坦白。

生(黄婷婷):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这句话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贝多芬很真诚坦白,他敢于承认自己的软弱与孤独。

生(陈雅特):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也可以看出贝多芬的真诚坦白,还可以看出他的善良,虽然第二节中写道“他谁都不肯接见”,但是他还是接见了这些想了解自己真实的好灵魂的客人们,还留他们在屋子里吃简单的晚餐。

生(夏昌勉):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这句话用动作描写,写出了贝多芬

教学课件

对于音乐的狂热,他只关心自己的心爱的音乐。

生(周志纯):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这句话用了外貌描写,也写出了贝多芬对于音乐的狂热,他不关心自己的打扮,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音乐上。

生(杨晨旭):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用了语言描写,写出音乐是贝多芬的生命。表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

生(高向向):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这句话用了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与命运作殊死搏斗,写出他的坚强。

生(倪爱雪):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这句话用了外貌描写,写出了贝多芬的真诚坦白让客人感动不已。

四、合作探究,精心赏析

1、进一步探讨,合作探究,学生间可质疑,也可向老师质疑。老师也可提出疑问,要求学生解答。

2、精心赏析,体味语言的精妙。

师:展示课件

⑴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⑵ 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⑶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⑷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⑸ “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⑹ “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上述六个疑难问题,这些语句其实在前面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涉及,在此处进行深入的挖掘,能更好地理解贝多芬的性格,感受他高尚的人格。

3、说说学了这篇文章后,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得很精彩,纷纷表示学习伟人贝多芬的精神和品格上超凡脱俗,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比如有同学说“贝多芬在音乐上所取得的惊人的成就,并非是一种天生的超人的力量,而是靠他自己滴水穿石的顽强精神所取得的”;“成名后的钢琴家贝多芬,仍像小学生一样在顽强的学习,努力地提高他钢琴演奏的技巧。他不断地超越自己,在他心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五、家庭作业(选做题)

1、把今天所读的文章讲给别人听。

2、摘录课文与课外阅读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

14.音乐巨人贝多芬(推荐)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探究几个难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

(3)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影视等各种资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以便进一步了解人物。让学生学会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

(2)通过上网查资料,利用网络课件学习,提高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3)通过对课文中疑难问题的探究,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

(4)通过人物速写练习,学习塑造人物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对贝多芬的热爱。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名人单元)中,学习本课探寻贝多芬的生命足迹,学习他的顽强精神。更要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刻画人物的写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教学方法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讲述贝多芬逝世的情形及墓碑,引出贝多芬

2、贝多芬简介

①大家说说你所知道的贝多芬。

②教师出示贝多芬生平及主要作品创作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2)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来访者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来访者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与来访者谈话——贝多芬与来访者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划下文中你认为最关键的字句,思考一下:如果让你给文章加上一个小标题:一个 样的人。

(导学:我们常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来刻画人物。本文在人物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方面也有独到之处,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揭示了贝多芬的个性特点和他的精神世界。在交流时要联系具体的外貌和语言描写的句子作分析。)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拨。

五、精读品味,课外延展

1、文中是怎样描写贝多芬的肖像的?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生齐读外貌描写的句子)

2、小结:人物的描写,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放投影)⑴:要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⑵:忌“脸谱化”,要反映出人物的内心和思想。

3、五分钟人物肖像速写。

六、延伸拓展

1.感受贝多芬。播放《命运交响曲》。学生复听,再次让学生感受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2.畅谈贝多芬。贝多芬是音乐上的巨人,更是精神上的巨人,他在音乐上的地位无人能及,他的精神更是榜样,下面请看几位名人对贝多芬的评价。

多媒体展示:

贝多芬的伟大,绝不仅在于一个音乐家,他的音乐是他的伟大灵魂的表征,他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丰子恺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罗曼·罗兰

师:请同学们也写一段话,表达你对贝多芬的敬意。(生写好后师指名交流。略。)

七、课堂小结

音乐巨人贝多芬用他的一生和他的作品为我们做出了杰出的榜样。是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没有失败和挫折,就让我们像贝多芬一样,去坦然面对苦难和失败的挑战,让我们扼住命运的咽喉,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八、布置作业(选做两题)1.把今天所读的文章讲给别人听。

15.《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十五

一、诗词内部音节节奏的音乐性

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反复连续。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节奏, 四季更替是节奏, 昼夜更替是节奏, 潮起潮落是节奏。人的呼吸、心跳都必须有节奏。在音乐中, 节奏是指音响运动中有规律交替出现的长短、强弱现象, 在诗歌中则指通过语言有规律的停顿、反复, 呈现一种整齐回环之美。

诗的节奏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die Silbe) , 也就是每个字的音节。汉语是单音节字的语言, 基本上一个音节一个字。但德语属于日耳曼语系, 是多音节词的语言, 一般一个单词多个音节, 一个单词的多个音节或两三个单音节词之间构成一种重读与轻读相间的规律。如果我们慢吟一首德文诗, 会发现诗句中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按一定的规律交替出现, 这种规律被称为:韵律 (der Versmass或das Metrum) 。诗句中一轻一重, 或一重一轻, 或两重一轻等形成节奏的最小单位称为音步 (Der Versfuss) 。古典诗歌一般都有非常严格的韵律限制, 早在古希腊的诗歌和戏剧创作中就已如此。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 人们通过音节的长短来划分音步。在德语中, 则往往就是通过重读和非重读的区分。马丁·奥皮茨 (MartinOpitz) 很早就在《德语诗学》 (Buch von der Deutschen Poeterey, 1624) 一书中指出, 德语诗歌的音步应该由重音 (Akzent) 和音调 (Ton) 来决定。下表罗列了几个最重要的音步, 其中重读音标记为 (H) , 非重读音标记为 (S) ,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扬” (Hebung) 和“抑” (Senkung) :

德语诗中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按一定规律的交替出现与德国音乐的均分律动相当吻合。这一点充分展现出德语诗歌在节奏方面所具备的音乐性。歌德创作的诗词在这一点上展现出的音乐性也尤为突出, 如《五月之歌》 (见谱例) :这是一首非常规整的四音步诗, Wie、und、Es都是副词或连词, 在德语中属轻读音节。Herrlich、leuchtet、Sonne、dringen、Blüthen、jedem、tausend、Stimmen等双音节词的重读音节在前, 轻度音节在后, Natur也是双音节词, 但重读音节在后, 轻读音节在前。如果按照音节的轻重读法来朗诵这首诗词, 会发现其轻读与重读相间构成了非常有规律的律动感。如第一句:Wie herrlich leuchtet mir die Natur (大自然多么明净美妙) 中的die是个复数定冠词, 轻读。这样整个第一句就构成了轻-重轻-重轻-重-轻-轻重的律动关系。接下来的三句诗也基本上是这样的结构。这一轻重有规律反复的律动关系与西方音乐中二拍子的有规律的强弱律动非常吻合。所以, 《五月之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例:《五月之歌》

从上例在强拍扬、在弱拍抑的布局可以看出, 贝多芬在为《五月之歌》谱曲时, 很好的遵循了诗词的自然律动, 使歌曲唱起来朗朗上口, 成为经典之作。歌德的其他诗词同样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充分展示出了诗的音乐性。

二、诗词外在结构韵律的音乐性

中外诗家都认为, 语音的和谐使人听起来悦耳动听, 读起来朗朗上口, 所以, 能展现这种语音和谐的音韵之美成为诗歌具有音乐美的又一个形式指标。音韵之美以押韵为主要手段, 韵的反复出现, 能营造出一种音韵回环之美, 并给人以有规律停顿的稳定感。韵律的要求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诗歌和戏剧创作中就非常严格。在德语诗中, 尽管也存在无韵诗歌, 但讲求韵律美的诗歌更为普遍, 并因具有音乐美而更受作曲家的青睐。从歌德的入乐诗来看, 都是押韵诗词, 和谐的韵律使歌德的入乐诗词彰显出丰富的音乐美。

德语诗常见的押韵格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交叉韵:a b a b c d c d交叉押韵, 这种交叉韵与中国古典诗词偶数句押韵, 单数句不押韵的方式很接近, 区别只在第三句是否与第一句押韵。交叉韵由于韵脚的错落有致, 在韵律上显得回环有度, 既不太过紧凑, 又不会失之于松散, 显得最为韵致, 中外诗家都很喜爱, 歌德的大部分入乐诗词就是采用的这种押韵方式。

第二种是对偶韵:a a b b c c d d成对押韵, 如在《魔王》一诗中, 全诗都采用了这种押韵方式。

例:《魔王》

Der Erlkoenig

魔王

Wer reitet so spät durch Nacht und Wind?

这样迟谁在黑夜和风中奔驰?

Es ist der Vater mit seinem Kind;

是那位父亲带着他的孩子;

Er hat den Knaben wohl in dem Arm,

他把孩子抱在他的怀里,

Er faßt ihn sicher, er hält ihn warm.

他把他搂紧, 给他保持暖气。

Mein Sohn, was birgst du so bang dein Gesicht?

我儿, 为何藏起你的脸?

Siehst, Vater, du den Erlkönig nicht?

爸爸, 你, 没瞧见那个魔王?

Den Erlkönig mit Kron'und Schweif?

那魔王戴着冠冕, 拖着长裙。

Mein Sohn, es ist ein Nebelstreif.

我儿, 那是一团烟雾。

……

押韵有助于强化诗词的情感色彩, 魔王采用的对偶韵:ind、ind、arm、arm, icht、icht、eif、eif, 通过韵脚的一致, 可以加强后一句诗词对前一句诗词情绪的承载与发展, 使诗词结构显得更为紧凑, 尤其是《魔王》这种从头到尾充满戏剧性矛盾的诗词。

第三种是包韵:a b b a c d d c, 这一种相对前两种押韵方式在歌德的入乐诗词中较少出现, 本文不多赘述。

歌德入乐诗词音韵上的音乐性不仅仅通过有规律的轻重音节和押韵来体现, 诗词中常出现的诗句的排比和反复手法因与音乐本身的韵律相通, 从而使诗词彰显出更强的音乐性。首先, 在分节歌中, 同样的曲调可以有多段歌词, 按照音乐规律, 歌词的几个段落之间必须保持相同或相近的结构, 从《魔王》可以看到, 歌德的入乐诗词, 段落结构规整、一致, 从乐段结构上来说, 非常适合入乐, 尤其是歌曲创作中最常见的分节歌形式。其次, 在音乐创作中, 重复、变奏都是旋律发展手法中最常用的技术, 这与诗词创作中的反复和排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同样可以从《五月之歌》和《魔王》看出。在歌德的其他入乐诗词中, 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重复或排比句式也运用很多, 如《傍着爱人》中, 四段歌词的开始分别是“想念你”“看见你”“听见你”“傍着你”, 作者以这样的排比方式连绵不断地叙述思念之情, 使诗词所内含的情感悠然不迫、娓娓道来, 具有一气呵成的连贯之美。

结语

16.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篇十六

1.走进文本,感受贝多芬,体味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 2.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 教学重点:

感受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启迪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来看一下这里出现的文字,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形式来读?我们一起来用你的第一感觉来读一下。生齐读。

师:你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生答,并背诵。

师:这就是贝多芬自己对生活的宣言,音乐家也正是按着他的宣言去生活,去奋斗的,带着战斗的宣言,我们一齐走进音乐家的心灵世界。

二、课文品读

1.化身为文章中的一个人物,以人物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贝多芬,搭建巨人和同学之间的心桥。

师:以往我们都站在文章外鉴赏文章,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学习课文,让我们化身为课文中的人物,用人物的语言告诉我们的同学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为“巨人”和同学之间搭一座心桥。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重新调整位置,分小组讨论。学生向同学介绍讨论所得。教师准备:

女佣:心地善良、性格孤僻、生活简朴孤独、处境艰难、自立自强

客人:他是一个可敬的人,在诸多的生活重压下能够创造如此奇瑰的音乐;但他又是一个可怜的人,在他的创作道路上,他有太多的磨难却少了人们的理解,我要把他的真实的好灵魂告诉众人,让大家都能理解我们伟大的音乐家,他不仅仅只有厌世和孤僻。

贝多芬:谁能知道我的孤独和苦闷,在这个寂灭的世界里;谁能懂得我的孤独和苦闷,在这个缺少温情的世界里。只有音乐一直那么忠实地跟随着我,于是我在音乐里抒发我的孤独和苦闷,抒发我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可谁能读懂我的音乐,谁能?只有音乐才是我永远的知音。2.提问、反思

师:桥梁已经架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了“巨人”,在对话的过程中,还有什么疑惑吗? 生问,生答,师点拨。教师准备: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抓老狮子的毛”——体现贝多芬在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幽默善良的心灵,使得他能够在被打扰的情况下这样表达他的吃惊。

“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其

一、透露出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向往那种纯净和谐的环境,暗示出这个时候的他处境不佳;其

二、同时也透露出他自己对现状的深深地无奈,树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响,而他作为一个人,却跟人世远远的隔离了„„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永恒指的是浸透贝多芬心灵的音乐。可以从创作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从挚爱的角度去理解。“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一分钟内希望写出的音乐!”——贝多芬创造的音乐蕴涵着贝多芬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乐队无法很好的解读贝多芬的心灵,因此他们无法完美地表达音乐家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

师:学到这个时候,让我们静静地思考一会,你觉得贝多芬身上最感动你的地方是什么? 生生交流。

师:是的,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在无声的寂灭中创造音乐的辉煌,他能用痛苦谱写“永恒”的快乐,他深深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了命运的主宰者。正是贝多芬这样的坚韧不屈成就了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永远值得后人缅怀、追忆。3.贝多芬的启示

这个时候,你从贝多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 生答。

师:让我们牢牢记住那成就巨人的原因,也希望我们在座的有一天就会出现巨人。

三、结束

上一篇: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制度下一篇:大学第一天军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