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体会(精选6篇)
1.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简史》共10章,70节,约28万字,充分吸收党史研究最新成果,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洞察、深刻的历史清醒,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中国共产党简史》是党史学习四本“指定书目”之一,该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严格遵守两个“历史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忠实记录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集中彰显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的伟大精神。
心得体会(一)
《中国共产党简史》以史论结合的形式,重点叙述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战略部署、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及其发展历程;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着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风范;深刻解读历史性变革中蕴藏的内在逻辑,历史性成就背后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文风朴实、通俗易懂,是全党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读物。通过深入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结合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
学习党史,在重温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百年风雨,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可以说,人民之于中国共产党人,如同母亲之于儿子、活水之于游鱼。我们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不同历史阶段,能够根据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不同阶段性任务,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成这些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重温党的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并积极践行这些标准。
学习党史,在咀嚼苦难中坚定人生信仰。百年道路,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成长到壮大,历经磨难、终成大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迅速转入低潮,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就达到31万人,党员人数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锐减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经受着自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在湘江战役中,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中央红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苦难和挫折一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和成功。有人说,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对一个组织来说,苦难也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咀嚼苦难、反思挫折中坚定人生的信仰,锻造坚毅的品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言败、不放弃。
学习党史,在缅怀先烈中树立人生榜样。百年时空,星光璀璨。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上,成长和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他们中,有英勇就义的革命先烈,有敬业奉献的劳动模范,有科技报国的科研尖兵……夏明翰慷慨写下《就义诗》,方志敏深情吟读《可爱的中国》,赵一曼面对日军的屠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牺牲,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雷锋行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黄旭华为了国家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几十年,樊锦诗北大毕业后为国护宝一辈子坚守敦煌,钟南山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关键时刻“逆行”冲上抗疫一线……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气壮山河的群英谱。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缅怀先烈、感怀先进中树立人生的目标,以英模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习党史,在回顾险阻中培育斗争精神。百年奋进,斗争相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长史,也是一部充满艰难险阻、不断斗争的历史。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与地方武装军阀斗争、与日本军国主义斗争、与党内的错误路线错误观点斗争,今天与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成长、壮大、成熟。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首次论述了“革命斗争”,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他开门见山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回顾艰难险阻、重温领袖论述中培育斗争精神,增长斗争本领,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通过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深入学习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望美好明天,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坚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坚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心得体会(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简史》忠实记录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结合书中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我认为作为纪检监察青年干部,要始终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工作中要始终遵循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论。
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对“群众路线”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信中指出: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红军给养及需用品问题也要“渐次做到群众路线找出路。”此后,在毛泽东同志的倡导下,在党的工作中更加自觉地运用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并使其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同志说,“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党从一个只有50余人的革命政党不断发展壮大为拥有9000余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胜利之本,在和平年代同样是胜利之本。分享一个我在村里工作的小故事,前段时间,我们在申报全国首届乡村振兴榜样村的过程中,依靠的是全体村民及其朋友圈的力量,最终以高达65万的票数独占鳌头,回想我们在发动村民参与创建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村里的陈阿姨坚持每天动员她的亲朋好友,通过群发、转发等方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自己的乡村,她常说虽然她没读什么书,做不了什么大事,但只要村里有需要,只要自己能够做点什么,一定会积极参与。因为她知道以前这里就是个贫穷落后的小岛,如果没有党和政府,哪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她很支持村里的工作,这只是泗州村4000多村民中最普通的一员,但正是因为这些村民乃至梧州市民的共同努力,泗州才能代表梧州乃至广西在全国157个县、乡镇和行政村中脱颖而出,这也是人民力量的充分体现。
虚心向群众学习,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我要增强宗旨意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今后,我要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锤炼“七种能力”,在泗洲村村支书助理这个岗位上,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纪检监察青年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我会始终以学生的心态,常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向村民求教,熟悉掌握村情村况。积极发动群众,推动发展。结合村里的发展需要及村民需求,广泛听取、充分采纳群众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切实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做到真诚服务,注重落实。在为村民办民宿营业执照等有关工作中,我会更积极、耐心的向有关部门争取,以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为村民办好事。
学史力行,实干为要。我们要认真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指示要求,坚持践行好群众路线,增强为民办事能力,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心得体会(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学好党的历史,要通过读党史知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走到今天,通过读党史感悟意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近日,利用读书日和工作之余,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使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更深了。
通过学习,深深地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代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生命和智慧作出的巨大贡献。学习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身为新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牢记历史、重视历史,不忘前人、激励今人,做党的事业的坚定追随者和政治上的永远合格者,坚定信念,深信笃行,为党的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力发扬新时代“三牛”精神,立足岗位、锐意进取,汲取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的力量,增强行动自觉和工作自觉,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得体会(四)
从小,我们便会唱那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并从历史课本中、从祖辈的讲述中知道了许多关于党的故事,那些故事,让我们见识了党的伟大,也对党充满了敬意。参加工作后,身边一些党员同志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行为也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对党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这次静下心来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如同进行了一次次穿越,回到不同的历史年代,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和严峻考验,感受着党的坚定执著和无私无畏。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读《中国共产党简史》让我感触颇深:
一是唯有奋斗才能成功。
党的一百年,虽然坎坷多艰,却壮志不改,虽然历经沧桑,却勇往直前,在一百年的岁月里,从血雨腥风的抗日战争,到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从建国后如火如荼的发展生产,到改革开放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产党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的伟业,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是勇敢、坚定和执著的象征,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战,才让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还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这样的党员,正是他们的无私奋斗,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可以说,在短短的一百年里,共产党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政党最强大的生命力,谱写了人类社会最壮丽的奋斗史。奋斗铸就成功,现在不少电影电视都在讲奋斗,提倡奋斗,其实,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奋斗精神就蕴含在党史中,学习党史,更能懂得奋斗的意义。二是唯有跟党走,才有新生活。
我们的祖辈感谢党,因为是党的领导,让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让人民抬头挺胸做了主人;我们的父辈感谢党,因为是党的领导,让中国从贫困走向富强,劳苦大众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而我们这一代人感谢党,则是因为我们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刻能感受到国家的进步和强盛,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无论是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还是抗震救灾的众志成城,还是这次疫情防控取得的巨大成效,都让我们看到了党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各项事业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日可待。中国共产党用一百年的时间证明,她是一个坚强无畏、志向高远、能带领14亿人民走向幸福的伟大的政党,她用一百年的时间,谱写了一首精神的赞歌。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必须发扬这种精神,继续党的优良传统,用青春和智慧创造新的历史,铸就新的辉煌。
心得体会(五)
通过会前对《中国共产党简史》的学习,刚才又聆听了xx书记的深刻体会发言,我感慨万千,我个人也感受颇深,灵魂得到升华,思想得到洗礼。按照会议要求,现在谈一下我个人的3点体会: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的国门,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使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华民族的命运,在风雨中飘摇。其间,多少仁人志士苦苦寻找救国救民之路,都失败了。从洪秀全的“上帝”、“天国”,到光绪皇帝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改变不了中国积弱积贫的局面。自从诞生中国共产党这个政党之后,中国历史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在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起步,抗美援朝,建立社会主义体系方面取得了一个有一个的伟大胜利。建党近100年来,各条战线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再次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作出的正确选择。1956年,我国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此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果把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从建国时算起,至今已有72年了,其间虽然有不少失误和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早在1949年,我国综合国力占世界第13位,1980年上升到第8位,目前已上升到第2位。
三、共产党领导才能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如果没有这个党的领导,没有这个党在长期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没有这个党在人民中间所进行的艰苦细致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由此而享有的崇高威信,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必然由于种种内外原因而四分五裂,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就可能被断送。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同德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使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繁荣富强。
总之,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这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我们作为新一代共产党人,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持续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永远坚定跟党走的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心得体会(六)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研读和思索,震撼中满怀自豪,激动里心生敬意。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挽狂澜于既倒,拯民族于危亡。南昌起义密集的枪声划破黑暗的夜色,万里长征铿锵的脚步迈向黎明的曙光,开国大典庄严的宣言开启巨龙的腾飞。奋斗路上筚路蓝缕,建设时期披荆斩棘,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领导人民改天换地,到领航中国翻天覆地,党的历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充分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就能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能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至上”的理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同身受;就能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能深切体会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2020年中国为什么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学习百年党史,在伟大的奋斗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是新时代每个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学习党的历史,重在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力行,就是对党史最好的学习。我们将深刻理解和把握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性质,进一步强化政治机关意识,牢牢把握“广电总局是政治机关、广电工作是政治工作”定位,强化“安全播出也是政治工作”理念,把学习党史的点滴收获落实到本职工作中,贯穿于各自岗位上。唱响主旋律,打好科技牌。把握和利用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高清化等重要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守正创新、培根铸魂,让新时代广播电视工作紧跟新形势新要求,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断探索全媒体发展之路。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落实“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的要求,聚精会神、全力以赴,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状态、最实措施,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认真履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神圣使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我们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推进广电事业新发展的征程中奋发有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用忘我的工作和出色的业绩喜迎党的百年华诞,这是我们学习党史的出发点,更是我们学习党史的落脚点。
心得体会(七)
品读《中国共产党简史》,理解的角度各有不同,我通读全书,感触最深的体会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致胜法宝。
无论是革命初期的井冈山时期,还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无论是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代替“两个凡是”成为我们党和人民检验历史的金标准和行事原则,还是进入新时期新发展格局的建立,无数实践皆已证明,什么时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得好,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发展得顺利,反之,违背这一原则,搞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开放的旗帜能不能继续高高举起,成为党开辟治国理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新的赶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五位一体”总体总局,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需求侧管理,积极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这些决策部署无一不是党中央根据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社会根本矛盾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正因为如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宏伟目标方才得以如期实现,一亿多人脱贫的人间奇迹才能成为现实,才能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取得对抗新冠疫情的全面胜利,这些都是新一届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为人民利益所取得的最新成功事例。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坚持实事求是更应成为我们的立身之本。一方面xx数据真实可靠应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另一方面,应根据xx工作发展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形势,采取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措施谋求取得新的成效。当前xx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显著变化,我们唯有在对新形势、新变化有准确的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举措,方能在建立现代xx体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作为一名党员,唯有为此不懈努力奋斗,方能不负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2.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体会 篇二
文化育人策略即“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说到底, 都是文化育人”。文化“三进”即“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 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一) “中国制造2025”和“工匠精神”急需产业文化
为了有效工作必须敬业、负责和诚信, 必须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必须具有环保意识和能力。教育应该为学习者能够终身持续地学习各种知识、价值观、态度、能力和技能创造条件。职业教育应成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 受教育者不只是被开发的对象和增加财富的源泉, 而且要成为发展的中心和终极目标。
(二) 职业院校产业文化建设的缺失
职业教育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文化建设严重落后, 已经并且必将会严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甚至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大规模、批量化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阶段。目前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矛盾是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与落后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要走向企业的一线岗位, 而现代企业需要的员工, 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 还必须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因为企业的生命力越来越需要文化的滋养。所以职业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是大势所趋。
二、《中国IT产业文化简史》开发的实践
我院是信息技术类职业院校, 开设的专业主要有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等IT类专业。我院在办学过程中自觉地加强与工业文化的对接, 践行高校文化育人的根本要求, 深化实践, 使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几年前, 我院就率先在高职院校中尝试开设了“行业文化”课程。
(一) 组织精兵强将、吸纳企业人员组成编写队伍
从我院计算机学院、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等选择经验丰富、专业背景强、教学能力好的教师组成教材编写团队, 并且聘请了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想电脑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顾问。
(二) 召开论证会, 听取专家意见, 确定编写原则
(1) 以事说史, 史中见人, 突出标志性人物、事件; (2) 图文并茂。要有史图、数据表格等, 史论要精辟; (3) 脉络清晰、深入浅出, 可读性强; (4) 透过表象, 看出本质;每章结尾有小结点评等。
(三) 广泛走访企业, 到企业实地调研, 确定编写提纲。
(1) 文献研究: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 包括历史著作、考古发现、行业企业志、地方志以及重要的人物传记, 将这些资料汇集起来, 梳理出历史的延续和发展线索。 (2) 比较分析:通过对同一产业在不同环境下, 或不同产业在相同环境下的比较分析, 既看到其中的差别, 又能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特征和规律。 (3) 实地调研:通过参观博物馆、走访企业、访问企业员工等方法, 近距离地获取生动、翔实的历史信息, 增强学习的现场感, 深化对历史的认识。
(四) 开发数字化资源、进行网络教学
为拓展产业文化史教育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应将教育内容向行业企业和社会拓展,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课程、教材和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 建立中国IT产业文化史的教育资源库, 搭建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收集查阅第一手权威系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三、《中国IT产业文化简史》教材开发后的新探索
在产业文化进教育方面, 我院迈出了关键扎实的一步, 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除了已经开发出了《中国IT产业文化简史》教材, 今后还有一系列新的举措等待我们去实施。
(一) 建设IT文化展馆
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营造专业文化。第一部分为IT技术发展史, 以各阶段信息产业设备等典型产品展示IT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以图片、展板、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二部分为IT典型企业文化, 展示联想、华为等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产品。
(二) 企业化的实训文化建设
引入企业运行机制, 加强实训中心的建设。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各种仿真的工作环境, 实训场所要最大化地模拟企业场景, 实训器材的摆放、规章制度的要求、教师的演练都要与企业岗位的工作环境相一致, 并通过实物、标语、展板、易拉宝、文化墙的形式展现企业精神和工作气氛。
(三) 在校园内设立企业文化长廊
设立优秀企业家及名人名言宣传灯箱, 楼宇内摆置合作企业标识, 教师办公区按照企业格局设置, 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职业环境中学习技术、熟悉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余祖光.先进工业文化进入职业院校校园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2) .
3.中国“夫人外交”简史 篇三
1963年4月13日,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携同夫人王光美、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访问印度尼西亚。新中国的“第一夫人”走向世界的历程由此开启。其后的1966年3月到4月,王光美還陪同刘少奇出访过巴基斯坦、阿富汗和缅甸。
自江泽民担任国家主席以来,国家领导人夫人陪同出访方式渐成惯例。新华社曾广泛记录了江泽民夫人王冶坪、胡锦涛夫人刘永清的相关努力。1998年11月访问俄罗斯期间,王冶坪受时任俄总统叶利钦的夫人邀请共饮早茶;同年11月访问日本期间,在时任日本首相的夫人陪同下观看日本传统和服的表演;2006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刘永清会见出席峰会的成员国元首夫人和贵宾夫人,并同她们一起观看中国少年儿童的书法表演和艺术表演,参观中国传统工艺陈列;当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与非洲国家代表团团长夫人一起观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大型专场演出《我的梦》;2008年奥运会期间,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举行国宴招待来华的80多位国家元首,并被认为“中国的奥运外交也是一枚金牌”。
而现任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更是将中国的文化底蕴传向世界,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报综合)
4.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体会 篇四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要求,近日,我利用工作之余,深入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五章主要内容,刚才,又对《简史》第六章进行粗浅学习。可以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自1840年以来百余年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历史,赢得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走上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主发展道路,国家进入了建设发展的新时期。这期间,中国人民热情高涨、精神抖擞,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自强不息、克服困难,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前进道路上尽管遭遇严重挫折,但也积累了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党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人民创造举世瞩目的伟业,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所以,必须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必修课,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四本指定书目”,坚持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真正学出忠诚、学出觉悟、学出信仰、学出担当。
二、勇于担当敢于斗争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面对强大的敌人,依靠人民、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党和人民百年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局面,的确来之不易。通过学《简史》我认识到,毛泽东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一次次斗争的胜利,体现了以他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艺术、科学方法。“学党史”,要在“学”上下功夫。当前要立足“两个大局”,党将继续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新的历史伟大斗争,直面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以勇往直前的斗争姿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行到底。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同样要求我们切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在大局大势中把牢斗争方向、找准目标定位、增强信心决心,顺应斗争的特点和规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在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作为新时代一名党员干部,要自觉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做疾风劲草、炼烈火真金。要着力培养战略眼光、提升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在防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争取战略主动,努力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三、立足本职学以致用
5.中国哲学简史心得 篇五
苏珊
2120120692 一直以来都觉得哲学是一门很复杂、深奥的学问,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冯友兰先生在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阐释,深入浅出的解说,各学说之间的比较,让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与英国、希腊等海洋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思想观念的不同。冯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很少提到海,即使提及也是非常简短。而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生活在一个满眼都是海洋的环境下,可想而知二者的思想起源不同,观点也很不一样。
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等因素造就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中国领土辽阔,平原多、海洋少,经济利益均由土地所出,农民在我国古代的地位仅次于“士”,而商人居末。农业为“本”,商业为“末”,贯串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理论、政策都是企图“重本轻末”。因为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农民只能祖祖辈辈聚居在一起,形成了家族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所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种制度及其理论说明,都是很自然的。中国人心中的家族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家族利益也是族人共同维护的。相反,在海洋国家希腊,土地稀少,难以发展农业,所以主要依靠商业获取经济利益。商人的活动主要在城市,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为基础,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人崇尚自然,不喜人为造作,比较安于现状,所以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一直受到抑制,很不发达,四大发明之后鲜有其他创造,科技发展停滞不前。海洋国家的商人有较多的机会见到不同民族的人,风俗不同,语言也不同,他们惯于变化,不怕新奇。相反,为了畅销其货物,他们必须鼓励制造货物的工艺创新。这样截然相反的两种文明形态带来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中国的封建制度直到灭亡也没有发生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各学派的起源作了概述,他指出:“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其中,着重介绍了儒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以及在西方哲学思想传入后中国思想文化开始有新的发展。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不断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之后,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新思想产生的。可以说,整个中国哲学思想体系,在先秦已经建立。没有了积极活跃的思想与科学研究环境,人们也就缺少了动力,整个社会也就毫无生气,落后也成为必然。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独上西楼,昨夜西风凋碧树,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冯先生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说,“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6.个人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篇六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有几位先哲对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历史进行了梳理,如胡适先生,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写出了一本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在这里,有一个人是我们不能回避和跨越的,他就像一座大山般横跨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正是这个人将中国哲学史划分为了“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阶段,这个人将《论语》称为中国的圣经。
他就是冯友兰先生。
二、冯友兰先生与《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大家之一,曾于19赴美国留学,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一生都致力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除了这里提到的《中国哲学简史》,还有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以及以程朱理学为基础建构的“新理学”体系等多部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过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又经其学生涂又光据英文翻译为中文。中国哲学简史,顾名思义,就是一本简述中国哲学史的册子,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具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随精而语焉犹详也。”
虽说是简史,但是冯友兰先生却也把两千年来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在书中铺开,如一幅小的画卷,画中,但凡可以在中国哲学史上留名的人、著作、思想、学派,无不在画中留下一笔。一幅小小的画卷,却也勾勒出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与思想发展的线索。
全书,冯友兰先生用了二十八章。从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铺开,依次论及诸子百家的起源和代表人物、新道家、佛学、新儒家及现代的中国哲学。其中有详有略,但都论及了其思想的核心,不仅是一部哲学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与思想发展的历史。
三、走进《中国哲学简史》的世界
【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中国金融简史学习心得12-09
中国电信简史07-08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07-05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09-05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简史10-20
中国青年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 全书重点总结07-14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心得体会09-01
中国共产党人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