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演讲稿(精选14篇)
1.关于中秋节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了,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家家赏月欢宴,呈现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团圆节哦,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随着中秋节的即将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_周年国庆节,也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关于中秋节演讲稿300字 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2.关于中秋节演讲稿 篇二
“体裁” (genre) 和“体裁分析” (genre analysis) 现在已经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近20年来, 国内外学者进行的“体裁分析”多集中于对科技、学术论文、促销广告、法律文件等具有职业和学术背景的语篇的大量分析。然而, 对社会政治领域有深远影响的英语演讲的体裁分析与研究却鲜有人涉足。本文主要以丘吉尔的《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演讲》为语料, 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修辞层面三个语言学视角解读演讲的体裁特征。
2 语料的来源
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演讲》来自于张汉熙《高级英语》上册第五课演讲正文的第8到13段, 以下简称《演讲》。该演讲的背景发生在二战爆发之后, 德国于1940年7月10日对英国发动空袭, 史称“不列颠之战”。这是二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德国平均每天出动1000多架飞机。正在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际, 德国却将矛头突然转向苏联, 希特勒于1941年6月22日对苏联发起进攻, 二战进入了新阶段。丘吉尔的《演讲》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表的。
3 语言学视角下演讲的体裁特征
演讲这一独特的体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明显的鼓动性, 因而独树一帜。其语篇特征和体裁特征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分析热点 (肖福寿, 2009) 。体裁分析法就是通过确定图示文本的宏观结构来体现交际目的的实现途径的一种研究方法。图示结构的基本分析单位是语步 (move) , 即与作者交际目的紧密联系的语义单位。通过对《演讲》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的体裁图示结构:
语步一:谴责希特勒及纳粹主义的滔天罪恶, 旨在引起英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共鸣;语步二:宣布大不列颠的政策, 表明态度;丘吉尔宣布的政策核心就是尽一切可能抗击希特勒;语步三:进一步说服英国人民和其他国家;在这一部分, 丘吉尔通过理性的分析, 一针见血地指出希特勒入侵苏联只是他入侵英伦三岛的序曲, 希特勒企图快速解决苏联, 以使其主力从东线战场转移至西线战场, 从而完成他统治整个西半球的野心, 这部分的遣词造句十分考究, 有理有据, 极富逻辑性, 具有高度的说服力;语步四:号召英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抗击希特勒。这一语步出现在演讲稿的最后, 旨在实现其指令功能和委托功能 (commissive function) , 使听众和演讲者主动承担责任。丘吉尔用极富煽动性的语言结束了演讲, “让我们从过去残酷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吧。让我们趁着生命未息、力量尚存之时, 加倍努力, 团结奋斗吧。”
3.1 词汇层面的体裁特征
演讲稿的词汇特征主要包括大词的使用、形容词的使用、代词的使用、名词的使用、动词的使用、副词的使用和古语的使用等方面的特征。从词汇层面进行分析, 《演讲》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1) 大词的使用
在英语中, 含有6个字母以上或者三个音节以上的单词常被称为大词 (big word) , 而6个字母以下的短词称为小词 (small word) 。大词一般来自拉丁语、希腊语或法语, 大词的使用可以使演讲显得更正式、严谨、规范。《演讲》共954个单词, 其中大词为249个, 占总词量的26%。日常对话中, 大词的含量基本低于20% (王佐良, 2001) 。但在该演讲稿中大词占全文总词量的26%, 远远超过了20%。由此可见, 演说词虽然以口头形式发布, 但仍具有很明显的书面语特征。例如, “indistinguishable, wickedness, efficency, cruelty, agression, consistent, spectacle, threshold, hideous, onslaught, divergence, slackening”等等, 这些大词的使用使演说显得正式严肃。
(2) 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
在演讲中使用形容词和副词, 尤其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和副词, 可以有效地增强演讲对听众的感染力。在该演讲中, 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和副词共有29个, 占总词量的3%, 如“indistinguishable, ferocious, primordial, hideous, dull, drilled, docile, brutish, villainous, faithfully, steadfastly, slightest, woefully, hateful”等等。这些描述感情的形容词和副词更容易引起听众心理感情上的共鸣, 使语言更富有感情色彩和感染力。
(3) 代词的使用
在公共演说词中, 第一人称最为常用 (王佐良, 2001) 。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 可以拉近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帮助演讲者获得听众的支持。丘吉尔在该演说中使用了大量的“I”和“we”。“I”的频繁使用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we”的大量使用可以将听众拉到演讲者这一边, 有助于同听众建立一种亲密信任的关系。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 丘吉尔需要英国人民的支持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援助, 才能共同抵御希特勒, 彻底粉碎希特勒的阴谋。
3.2 句法层面的体裁特征
演讲的句法特征主要包括长句与短句的使用、松散句和圆周句的使用、简单陈述句的使用、复杂句和主从复合句的使用、主动句和被动句的使用、疑问句的使用、倒装句的使用和圣经体的使用等方面的特征。
(1) 长句和短句的使用
在《演讲》中, 长句的使用多于短句, 整篇演讲共39句话, 其中长句22句, 短句17句, 长句占总句量的56%, 平均句长24.5个单词, 远远高于演讲中的平均句长17.6。这些长句大多是复杂句和主从复合句, 结构复杂, 表意功能强, 能使语义连贯、气势如虹。如《演讲》中, 丘吉尔在谈到希特勒的狼子野心的时候, 就用了一个多达68个单词的句子, 一气呵成, 体现了演讲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另外, 短句的使用, 能和长句相互呼应, 结构上显得和谐统一;在《演讲》中, 也有很多精辟的短句, 例如在丘吉尔表明大不列颠对德的政策和态度时, 就用了一系列的短句:“We have but one aim and one single, irrevocable purpose (10) .We are resolved to destroy Hitler and every vestige of the Nazi regime (13) .From this nothing will turn us-nothing (7) .That is our policy and that is our declaration (9) ”。这些短句短小精悍, 结构简单, 但铿锵有力, 与长句间形成鲜明的节奏感。
(2) 圆周句和倒装句的使用
圆周句也称掉尾句, 是把句子中最关键的内容置于句末, 是英语中末端中心 (end focus) 或句尾重心 (end weighting) 原则的应用;倒装句是指将谓语动词或谓语动词的一部分置于主语之前, 引起完全倒装或部分倒装的语法现象。这两种句型都能起强调作用, 起到吸引听众注意的效果, 使演讲看起来正式、庄严。在《演讲》中, 共使用了3个圆周句和2个倒装句。在丘吉尔谈到对德政策时, 使用了完全倒装“From this nothing will turn us-nothing”, 来强调没有任何事能改变我们消灭希特勒的决心。
(3) 疑问句和祈使句的使用
疑问句的合理使用可以设置悬念, 引发听众的思考;祈使句可起呼吁效果, 既能引起听众的注意, 又能调动其情绪和参与感。在《演讲》中这两种句型的使用不是非常典型, 只有1处疑问句和2处祈使句。
3.3 修辞层面的体裁特征
修辞学是有效地使用语言的艺术。 (Brooks&Warren, 1979) 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使得语言表达更准确、鲜明、生动, 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接受。修辞在演讲中的使用尤其普遍, 在《演讲》中丘吉尔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丰富自己的演讲。
(1) 平行结构
平行结构 (Parallelism) 是把结构相同、意义并重、语气一致的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排成串, 从而形成一种结构平衡、音韵和谐、语义紧凑、高潮迭起的整体。从修辞层面分析, 平行结构是演讲最典型的特征。《演讲》中就有10处平行结构。例如, 在谈到大不列颠对德的政策时, 丘吉尔就用了三个平行结构来表明大不列颠的态度:“We shall fi ght him by land, we shall fi ght him by sea, we shall fight him in the air…”。采用这种修辞手法, 既能起到突出演讲主题的作用, 又能令句子流畅, 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铿锵, 极富音乐般的节奏和感染力, 使演讲充满了鼓动性。
(2) 反复
反复 (repitition) 是对同一个或具有相似意义的词、句、段落的反复使用, 可以加强语气, 起强调作用。在《演讲》中共有7处反复, 例如“From this nothing will turn us-nothing”, 作者连用两个“nothing”, 表明了丘吉尔誓死消灭希特勒的决心, 这不仅加强了演讲的气势, 表达了深刻的思想, 而且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3) 明喻和暗喻的使用
明喻 (Simile) 与暗喻 (Metaphor) 两种修辞手法能够赋予事物以深刻的寓意, 能够增加语言的形象性和主动性, 加深听众的印象。在《演讲》中共有1处明喻, 6处暗喻。例如:“...of the Hun soldiery plodding on like a swarm of crawling locusts...”在此句中, 丘吉尔使用明喻, 将装备沉重的德国士兵比喻成一群爬行的蝗虫, 因为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带来灾难和毁灭。生动形象, 易于理解。
(4) 头韵、尾韵和谐音韵的使用
头韵 (Alliteration) 、尾韵 (Consonance) 和谐音韵 (Assonance) 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语音修辞。在《演讲》中丘吉尔共使用了3处头韵, 3处尾韵和3处谐音韵。例如“...dull, drilled, docile...”, “...clanking, heelclicking...”, “...hearth and home...”, 这些音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于乐感, 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演讲增添色彩。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对演讲的体裁特征进行了初探, 演讲无论在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征。本文以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演讲》为语料, 抛砖引玉, 演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修辞性。当然, 演讲中折射的意识形态特征、文化内涵、以及批评性的话语分析等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析。
参考文献
[1]王佐良, 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肖福寿.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赏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9.
[3]管淑红.演讲语篇的功能文体分析——试析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5 (3) .
3.关于中秋节演讲稿 篇三
2000年,《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将“说话能力”改为了“口语交际能力”。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注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提法的改变,首先是认识的变化。”(《课程·教材·教法》 2000年第5期)认识的变化必将引领相关教学的一系列变革。作为教材应该引领这样的变革,为一线的教师教学实践提供支撑。笔者在开设选修课,接触到《演讲与辩论》(语文出版社,2006年版)这本教材时,受益于这本书资料丰富,所设活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同时也有几个疑惑,不吐不快,希望得到方家的指导。
一、说写比重失调
一定要写得好,才能说得好吗?写和说的关系不需要在这儿赘言,笔者想探讨的是“如何写得好”在《演讲与辩论》这本教材中所应该占有的比重。演讲作为一种人类语言信息交流活动,包括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写可以是说的基础,却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在现在写作教材满天飞,写作训练课贯彻中学课堂始终的现实前提下,我们这样一本以口头交际为训练目的的教材难道还是要把写放在基础作用的地位上时刻不忘吗?而且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提升,可以更好的展示学生个性,那么就应该让学生开始全新的知识技能建构,让无论写得好还是写得不好的同学都能在演讲与辩论这门选修课的学习中持有慎重和自信的态度,而不会因为教材编排上的问题受到其他的不良心理暗示。
《演讲与辩论》没有避免的落入了“书面式”口语训练的窠臼中。以“演讲”部分为例,这部分有四课,其中前两课“主旨与材料”,“开场白、主干与结束语”,谈如何确立主旨,如何围绕主旨选择合宜的材料,是从故事引入,还是开门见山,又是如何“言虽尽而意无穷”结尾的,这些说到底还是进行的写作技能训练。第三课语言、情感与体态中应该是着重致力于演讲本身的特点,比如说有声性、情景性、复合性(语言与非语言的复合行为)等等,并针对其特点做充分的演练分析。但这课中所选的案例,有一部分还是远离了演讲本身的特殊形式。我们看到这一讲所举到的一些案例(本课共4个案例),及其要求:
1.案例1:例举了张志公先生在演讲邀请赛闭幕式上的即席讲话全文。
文后要求为:张志公作为一位语言学家,在演讲邀请赛闭幕式上的即席讲话,展现了出口成章的深厚功力,说说他在讲话中运用了那些得体的言语技巧。
2.案例2:胡志明在法国社会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文后要求为:结合历史背景,说说胡志明是怎样将激情化为铿锵的言辞,打动每一位听众的。
选文没有问题,而文后所设的要求却立足于言辞及其技巧。感情、思想如何传达是写作教学的内容,在这儿的重点我以为应该是如何通过声音、体态来传达感情的,又如何通过整个大会形式的分析,观众的反应等来确定要传达的感情及思想的,大会中有没有一些特殊状况发生,演讲者面对这些状况是如何反应调节的。
二、训练形式单一
演讲与辩论是一项实践活动类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教师要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师、教材应该通过自身的教学活动设计打开学生创造性设计的眼界。另外演讲、辩论是口头交际训练的依托形式,也以口才素质的提高为其目标。口才训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训练表达能力,也训练心理素质;既要有有声语言的练习,也要有态势语言的练习,既要进行思维训练,也要进行控场训练,既要练听,也要练看。笔者以为这样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训练的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
《演讲与辩论》教材把实践活动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每一课都是由“案例分析”“技能演练”“活动实施”三块组成。笔者统计了一下,教材中涉及到的活动类型大概有七种:演讲、模拟求职、主持集会、专题研讨会、辩论会、答辩、竞选。笔者觉得从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口才训练的能力目标角度而言,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而且活动形式还主要是成果显现型样式,缺少合成能力的各种过程性的活动。就演讲而言,要提高其能力,可以多次演讲,每次演讲中设计不同的关注点,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就像教材所做的一样)。但是不是也可以把能力分块,设立一些指向更明确、有趣生动的小活动。比如锻炼语言临场迅速组织能力,开展“卓别林训练法”、“死话说活法”等活动,为了更好的“说”,要先会“听”,用角色替换法,从听的角度体会说。现在流行的各种游戏大全中有很多语言技巧以及心理素质训练活动,都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三、相关知识欠缺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头交流的能力,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但必要的“知识”是不可少的,知识与方法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知识不是静止的呈现,而是动态的呈现或召唤”。(《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使用策略》,刘贞福《语文学习》2009.6)
第二单元辩论中分成辩护、反驳、辩术、综合运用辩论的技能技巧四课。辩论模式的了解不在口头语训练的范围之内。但不同的辩论模式下其实论辩技巧不完全相同。比如牛律式辩论赛主要用于对现实意义较大的社会问题的辩论。一般是由正方指出现实问题之严重,改革之必须,并提出改革的方案。所以正方是“立论者”,此时的立论相比于新加坡式创立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中的正方一辩破题立论所用的方法发肯定是不一样的。 而在中国名校式的辩论模式下,因为有教练员的战术事先预告,论辩过程中,怎么样在教练员的战术安排下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多变的防守反击,而不显得亦步亦趋,刻板死守,以及在提问回答一一对应的状况下,如何进行辩手位置的布置和攻防准备,这些都不是泛泛而言的辩术所能解决的。只是简单的就“辩护”“反驳”谈例证、喻证,以退为进、借题发挥等笼统的辩术,辩论作为一种口头语重要形式特征就不鲜明。
《演讲与辩论》这本教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给笔者莫大的帮助。也正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比较多的依赖到教材,所以特别希望它能够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孙海燕,刘伯奎.口才训练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关于中秋的演讲稿[大全] 篇四
关于中秋的演讲稿1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皓月当空,月华流泻”,又是一年一度中秋节。值此佳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公司向各界朋友、各位员工致以最美好的祝福和最诚挚的问候,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月圆时分。中秋是相聚的日子,是团聚的日子,在这个温馨思亲的时刻,-更要诚挚的感谢你们。因为这一路上有你们真切的关怀、诚挚的帮助、真诚的信任和鼎力的支持。
“秋色一轮满,云衢千里明”,风雨岁月的探索追求路上,-和大家一起走过。-公司各项指标在今年均有新的突破,顺利成为-业的先锋!未来,-将为新老客户提供质、效、价值产品及服务。
“皓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事悦人”,昨天的成绩造就今天的辉煌,今天的辉煌又是明天新的起点。我们播撒希望,我们收获真诚,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与孜孜不倦的追求,让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更加勤恳敬业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和热情充沛的劲头,不断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最后,再一次向社会各界朋友、各位员工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并通过你们,向你们家人致以亲切的问候,真诚祝福各位全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关于中秋的演讲稿2
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代表公司向所有的同事们说一声节日快乐,也祝福我们的家人能够健康幸福。“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聚在了一起共同努力,一起为了公司的成长壮大,在此我向为了公司付出青春与汗水的员工道一声谢谢!在今天这个花好月圆的美好夜晚,我们难免会有思念亲人的感想,但是也为在我们这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而感到高兴。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明月的喜庆节日。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更加迷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尽情抒发自己情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皓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事悦人。昨天的成绩造就今天的辉煌,今天的辉煌又是明天新的起点。当前,我们公司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多个项目的快速推进,为公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机关是公司实施有效管理的”中枢神经",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内外沟通的枢纽作用,其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对内对外形象和发展。让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更加勤恳敬业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和热情充沛的劲头,不断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让我们怀着饱满的热情,为了公司的大力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努力。谢谢大家!
关于中秋的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
一年中的传统文化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中秋节,因为中秋节可以吃月饼、赏月、合家团圆。
中秋节的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从古代就有赏月的习俗,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比如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中秋节还有吃月饼的习俗,因为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团圆。现在的月饼很多,口味各不相同,有甜的有咸的。馅料也很丰富,有五仁的、有果脯的、有豆沙的、有枣泥的、有椰蓉的,还有蛋黄的等等。我最喜欢的是果脯馅的,因为它甜甜的,很好吃。
我喜欢中秋节,祝愿天下的小朋友都能和家人过一个团圆节。
关于中秋的演讲稿4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
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满月的光芒,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悄悄临近。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间要慢许多,但是,同学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要将时光虚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价值所在,将时光握紧,用分分秒秒来创造充实的时光。
将目光着手书本,而不是漫画。因为我们已经长大。
将身心专注学习,而不是玩耍。因为我们不再幼小。
时光的虚度,只会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实的学习,则会让人领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阴也不禁放慢了脚步。
多少轮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又有多少圆月,将在不久来临?
我们步入初中,我们渐渐成熟,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尽情地梦想,又如何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挫折在所难免,面对着失败,我们不可以被打败。
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不要悲伤,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勤勤恳恳,错误需要纠正,不能置之不理。
初中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纠正,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断完美自己,使自己渐渐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满月。中秋将近,同学们或许已经闻到八月桂的浓香,尝到了月饼的可口。
中秋将近,象征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
关于中秋的演讲稿5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终于到来了,我们一家大小又可以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欣赏明月,寄托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听妈妈说,中秋佳节是纪念嫦娥而设定的。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赏月:天空中云朵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不时有人放鞭炮,有人放烟花,有人放孔明灯。从七点开始,我陆陆续续听见有一首歌在响,好像是“十五的月亮”那首歌。再看看大玉盘似的月亮,还有它旁边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捉迷藏。时间到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把买来的东西放到阳台上祭拜月神,欣赏明月的美丽、无数的星星在追随明月的不离不弃。
在这圆月之夜,我要送给一个人的祝福。正是让月亮变得更圆、人变得更亲。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庆这个有意义的“中秋佳节”吧!
5.中秋节演讲稿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及家长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团圆节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欢乐的日子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在自然灾害中离去的同胞,遥远的汶川和舟曲永远是我们心底的痛。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同学们,在中秋佳节之即,让我们向辛勤哺育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的老师们真城说一声:您辛苦了!我们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成为祖国有用之材,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祝愿老师、同学们中秋快乐!祖国安乐祥和!谢谢大家!【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凉爽的秋风,泛黄的树叶,成熟的果实,飘香的金桂,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而我们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节团圆节》。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xxxx1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我们也有必要了解这一重要节日。
八月十五恰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被称为中秋节。这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的千古绝唱。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后来慢慢演变成轻松的赏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还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每当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时,在露天,把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吃月饼是中秋节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字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样,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在这天夜里一起杀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另有一种说法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的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就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给臣民。月饼从此就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是必须要吃的了。
同学们,关于中秋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大家可以去网上查阅。9月30日,就是阴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了,大家不妨走出房门,在月光下,一边与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饼,一边吟诗诵词,赞美大自然的奇观,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事啊!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谢谢大家。【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现今我们在三中虚心求学,不能陪伴父母身旁和他们一起赏月,每逢佳节倍思亲呀!特此,我们写了一首小诗,遥寄给远方的父母,并祝大家节日快乐!
当我背上行李
离开了养育我十几年的家乡 在挥泪作别母亲的那一刹
我读懂了母亲眼里的希冀和忧伤 初一的生活,充实而繁忙
却总不忘,给家里打个电话,问短问长
电话的那端,母亲的每个字都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喜悦 因为能听到我的声音就是母亲最大的愿望 仍记得第一次回家 母亲笑着跑出来迎接 眼睛里闪烁着慈爱的光芒 那光芒比太阳更亮
母亲微笑的脸庞再次浮现眼前 母亲叮咛的话语又在耳畔回响 现在我们沐浴着阳光
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有千言万语要讲 感谢我们的母亲 思念我的家乡 如果是那样
就让它化作学习的动力 努力拼搏
一切都向着自己的理想 如果是那样
就让它化成切实的行动 别畏惧暴雨和风霜 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去畅游知识的海洋 别忘了
远处的母亲在等待着我们 等待着我们胜利的消息 别忘了
远处的母亲在期待着我们 期待着我们凯旋归航 拼搏吧
别让母亲失望 对母亲最好的报答 就是三年后创造辉煌
6.写出中秋节的习俗 篇六
月亮姐姐:可高兴啦!中秋节是中国乃至东亚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其中有许多风俗习惯、传统活动。节日中,我们不仅玩得高兴,而且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精神生活,增强内在修养呢!
洋葱头:是啊,中秋节里,我们一家在一起吃月饼,爷爷奶奶给我们讲《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多有意思啊!
月亮姐姐:这么有意义的事,你怎么不写下来呢?
洋葱头:写下来,我怎么没想到呢?那么又该怎样写呢?
月亮姐姐:既然是写中秋节,当然要抓住中秋节的习俗来写!
洋葱头:唉,我平时最怕作文了,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月亮姐姐:要想写出中秋节的习俗,首先要留心观察。在节日里,你和周围的人都做了什么?开展了哪些活动?人们怎样纪念、庆祝?精神状态如何?怎样谈论节日……你要仔细观察,留心收集节日活动的素材。有了丰富的材料,还怕作文没话可写吗?
洋葱头:对,你说得有道理。留心观察了,对节日里的事感兴趣了,可写的事自然就多了。比如中秋节前,我听同学们说,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圆特亮,还能看到嫦娥呢!晚上,我看果然是这样,再听爷爷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感到格外有味!
月亮姐姐:观察、收集到材料之后,就要精心选材。节日里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猜谜、玩花灯……习作中,你要认真琢磨,这次所写的中秋节有什么特殊意义,有哪些特定的习俗,人们怎样度过这一节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可以在头脑里放一遍“电影”,比较一下,觉得哪件事最能反映节日特征,给你的印象最深,那么你就写这件事。只要选择了最感兴趣的事,你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写起来就文如泉涌。
洋葱头:我觉得在中秋节里,赏月是最有意义的。八月十五傍晚,我们一家人来到了院子里赏月。我抬头仰望,发现月亮真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听着爷爷奶奶的神话故事,我好像看见了月亮里的嫦娥在跳着优美的舞蹈,玉兔在旁边一边捣药,一边欣赏着嫦娥的舞姿。这时,我仿佛就是那只玉兔,痴痴地、呆呆地欣赏着舞蹈呢!
月亮姐姐:是啊,这么有意义的情景,更应该细致描写喽!你要抓住人们的行动、语言、神情等细致描绘,让读者能通过人物的外在言行体会到内心的兴奋。还有节日的活动,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有多大,人们情绪怎样,有哪些行动等,你最好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场面重点刻画,写出当时的气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感动人。
洋葱头:你这样一说,我倒想起了去年中秋观花灯的情景。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到西山路去观花灯。哇,人可真多,人头涌动,到处是黑压压的一片。我站在人群中,隐约看见不远处有四匹骏马高抬着腿,立在草丛中,它们仿佛是在草原上自由奔驰,真可谓“驷马难追”。我又挤进了人群,突然,一条巨龙、一头猛虎出现在我眼前。巨龙腾云驾雾,鳞片反射出点点光辉;猛虎的眼睛炯炯有神,还不时地发出阴森的绿光。我犹如走进了龙潭虎穴,观看着精彩的龙争虎斗.,简直着迷了。除此之外,乖巧的山羊、飘动的荷花、棱角分明的亭子,行善的观音菩萨被做成了彩灯。那一个个提着小灯笼,拿着荧光棒的小孩,把中秋的夜晚点缀得更加美丽,使古老的艺术散发着勃勃生机。
月亮姐姐:写得不错啊,既有整体场面描写,又有马、龙、虎等“特写镜头”,让我也如临其境了!
洋葱头:谢谢月亮姐姐的鼓励!这样说来,我会写了。
月亮姐姐:不,还有一点要注意——融入真情。要想打动别人,先要打动自己。中秋节里,你亲自参与了活动,或目睹了人们的活动情景,一定有很深的感受吧!在记叙事情的同时,你要把当时的情景和真实感受细致地描绘出来,并适当地用一两句抒发感慨。当你完全把自己的情感融于字里行间时,文章就一定能感动人。
洋葱头:好的,谢谢月亮姐姐,我一定按您刚才的指导去做,努力写出好作文!
7.中秋节快乐 篇七
Origin
The custom of worshipping the moon can be traced back as far as the ancient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2000B.C.~1066B.C.). Since the Ming (1368~1644A.D.) and Qing Dynasties (1644~1911A.D.), the custom of Mid-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became unprecedentedly3) popular. Together with the celebration there appear some special custom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such as burning incense, planting Mid-Autumn trees, lighting lanterns on towers andplaying fire dragon dances.4)
Moon cakes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1280~1368A.D.) China was ruled by the Mongolian people. Leaders from the preceding Sung dynasty (960~1280A.D.) were unhappy at submitting to foreign rule, and set out to coordinate a rebellion without being discovered. The leaders of the rebellion, knowing that the Moon Festival was drawing near, ordered the making of special cakes. Baked into each moon cake was a message with the outline of the attack. On the night of the Moon Festival, the rebels successfully attacked and overthrew the government. Today, cakes are eaten to commemorate this legend and are called Moon Cakes.
Different forms of celebration
People in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have different ways to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n Guangzhou in South China, a huge lantern show is a big attraction for local citizens. Thousands of differently shaped lanterns are lit, forming a fantastic contrast with the bright moonlight.
In East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People watch the flood tide of the Qian-tang River dur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t is not only a must for local people, but also an attraction for those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The ebb and flow of tides coincide with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the moon5) as it exerts a strong gravitational pull. In mid autumn, the sun, earth and moon send out strong gravitational forces upon the seas.
1.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eighth moon:第8个月的第15天。这里的moon尤指阴历的一个月。
2.equinox [5i:kwInCks]
n. 昼夜平分点, 春分或秋分
3.unprecedentedly [Qn5presIdEntIdlI] adv. 空前地
4.buring incense, planting Mid-Autumn trees, lighting lanterns on towers and playing fire dragon dances:点熏香,种植中秋树,在塔楼上点灯笼以及表演火龙舞蹈。
8.中秋节感恩演讲稿 篇八
一、活动主题:
点亮真情,感恩最爱我们的人
二、活动内容:
1.各班开展“点亮真情,感恩最爱我们的人”签名活动。
2.书信送真情
本环节主要针对留守儿童,给在外工作的家长,写一封信。表达思念之情。
3.开展“点亮真情,感恩最爱我们的人”作文评比活动。
各班选3篇送与学校政教处,由钟芳校长及方晚生老师评定前三名。(内容为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身边人等)
三、活动要求
学生会要加强对中秋节感恩活动的宣传,
9.公司中秋节演讲稿 篇九
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代表公司向所有的同事们说一声节日快乐,也祝福我们的家人能够健康幸福。“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聚在了一起共同努力,一起为了公司的成长壮大,在此我向为了公司付出青春与汗水的员工道一声谢谢!在今天这个花好月圆的美好夜晚,我们难免会有思念亲人的感想,但是也为在我们这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而感到高兴。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明月的喜庆节日。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更加迷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尽情抒发自己情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皓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事悦人。昨天的成绩造就今天的辉煌,今天的辉煌又是明天新的起点。当前,我们公司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多个项目的快速推进,为公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机关是公司实施有效管理的“中枢神经”,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内外沟通的枢纽作用,其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对内对外形象和发展。让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更加勤恳敬业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和热情充沛的劲头,不断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让我们怀着饱满的热情,为了公司的大力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努力。谢谢大家!
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晚上好!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沐着徐徐清风,披着溶溶月色,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喜迎中秋佳节,同享节日团圆之乐。
一年来,对于自己来说,工作从不熟悉到熟悉。在编制好月度采购计划和外贸计划的同时,也会出去采购一些配件,慢慢在锻炼中逐步成长。工作量虽不算大,但那却是一份责任,一份承载了年轻蓬勃生命的责任。工作说简单也简单,但也有过失误,外贸计划比较复杂,稍不留心就会出错,好在最后时刻,领导来“力挽狂澜”。工作压力也大,编制好的外贸订单我都要重复几遍的检查,生怕哪里少了标贴或是纸箱下的不足,从接单那刻起到外贸发走,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有时,做梦都是关于外贸订单的。往往一切都很顺利,却又会有不期而至的问题出现。为了避免少出错误甚至不出差错,责任心驱使自己要细心细心再细心。
采购工作就是这样,很能锻炼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集体观念。在这一年多时间,我对光芒有了更深的了解,自己也成长不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自身能力的锻炼。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三、
亲爱的客户朋友们: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是一年一度的月圆时分,这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企盼团圆、庆祝团圆的节日。回顾多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时,我们特别想念你们!
我们莲盈人要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与莲盈公司的诚挚合作;感谢你们为千千万万用户送去了健康幸福,使莲盈公司的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与接受。
回首以往,我们与大家并肩携手,几经坎坷,依靠真诚与勤奋,莲盈事业在你们鼎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风雨岁月的探索追求中,我们凭借高科技含量,正确的健康和消费理念,凭借大家对莲盈公司产品及服务的由衷信赖,吸引了一群有识之士,服务了一大批热心客户,这是我们最引以自豪、最有价值的收获。我们为拥有像你们这样优秀的销售合作者,无限感激,无比骄傲。
10.中秋节真快乐 篇十
关键词:中秋节;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77-0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风俗,体验节日的快乐
3、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且各种各样
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
2、制作投影片或挂图
3、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
4、录像带:中秋赏月
5、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6、音乐磁带《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三、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在美工区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运用材料创造月亮和月饼。
2、在图书区提供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语言区让幼儿看月亮图片读有关月亮的诗歌。
3、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4、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
5、幼儿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6、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投影片或挂图
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这四张图片上的月亮形状一样吗?
小朋友:不一样。
教师:它们分别像什么呢?
小丽小朋友:有的像一块西瓜。
小刚小朋友:有的像咬了一口的月饼。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说得太好了。月亮真漂亮啊。
2、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习惯在这一天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还可以玩花灯、放焰火,温馨又快乐,人们把月饼做的像月亮一样圆,所以古时人们也叫月饼做“团圆饼”,中秋节也被叫做“团圆节”。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所以也可叫做“丰收节”。
3、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
羿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最著名的射手,曾经为人间除了许多凶禽猛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长生不老药。服药后,身子突然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口,越飞越高,升上了夜空,一直飞到了月宫……天上的嫦娥日夜思念人间。她叫玉兔为她捣药,希望回到羿的身边。可是玉兔失败了,于是嫦娥便成了月宫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这个故事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补充,嫦娥便成了月神和古时候人们中秋拜月的对象。
4、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教师: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月饼里面有馅儿,特别好吃。
教师:你们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吗?说说它是什么味道?
小朋友:金桔的、草莓的、蜜枣的……我们喜欢吃月饼。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爷爷对宝宝的关爱情感)
教师:这首歌曲好听吗?它讲述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故事,其中包含了爷爷对宝宝的关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宝宝对爷爷的敬爱之情。小朋友们要认真体会这份珍贵的亲情,回家后把这首歌唱给家人,尤其是爷爷听。
心妍小朋友:我喜欢这首歌,我也喜欢爷爷。
俊超小朋友:我也喜欢爷爷,他给我买玩具,还陪我玩儿。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2001年5月)
[2] 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M].中华书局出版社
11.关于中秋节演讲稿 篇十一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 家庭成员通常会聚在一起, 举行盛大的晚宴, 分享月饼, 共赏明月, 吟诗作赋, 寄托哀思。感恩节在美国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要节日, 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家庭成员会在这一天重新聚在一起共进晚餐, 同时人们还会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 举行化装游行和戏剧表演等。
二、 中秋节与感恩节的相似之处
虽然两个节日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中, 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的很多相似之处, 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二者的起源都和庆祝收获与感谢神灵的庇佑密切相连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与起源有很多, 其中之一就是中秋节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众所周知, 中国是农业大国, 很多传统节日都与农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秋节也不例外。土地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人们和土地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友谊。在春播时, 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 祈求土地神能带来风调雨顺, 保佑他们获得好收成, 这样的祭祀活动被称为“春祈”。等到了秋季收获的时候, 人们也同样会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来感谢土地神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收获, 让他们粮谷满仓, 这种活动被称为“秋报”。而农历的八月十五正是秋季收获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神以感谢他的恩泽和庇佑, 因此, 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美国感恩节的起源则与英国的宗教改革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些清教徒由于对宗教改革的结果不满意, 导致了以英王为首的英国国教教会的镇压与迫害。为了实现自己的宗教信仰自由和过上幸福生活的目的, 他们于1620年9月乘坐“五月花”号来到了现在的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然而由于到达的时候已是冬天, 很多人由于食物短缺、疾病肆虐和气候的不适应失去了生命。第二年春天, 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 他们得到了一些农作物的种子, 包括玉米和南瓜, 同时还从印第安人学会了种植农作物、打猎、捕鱼和建造房屋。因而在当年秋天收获时, 他们获得了大丰收, 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和上帝的保佑, 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来款待印第安人, 在接下来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庆祝活动, 这被认为是美国感恩节的起源。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感恩节的日期并不是统一和固定的, 每个州过感恩节的日期都有所不同。直到1941年, 美国国会经罗斯福总统批准通过一项法案, 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全国的感恩节。虽然中秋节和感恩节的庆祝日期以及出现时间的长短并不相同, 但是这两个节日的来源都和庆祝秋季收获以及感谢“神灵”的帮助和庇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都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2.2各有一个传统美食与两个节日相对应
在中国, 几乎每一个节日都对应着一种特定的食物, 端午节要吃粽子, 元宵节要吃元宵, 中秋节则要吃月饼。月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最初是用来祭祀的。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据说始于元朝, 朱元璋领导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统治, 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 为了不让元兵知道和截获起义的消息, 军师刘伯温命令人们把写有起义的纸条藏在饼子里以便更好地传递消息。中秋起义成功之后, 朱元璋就把当年起义的特殊饼子赏给各个将领, 从此之后,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逐渐的流传开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月饼的样式、风味、原料和制作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没有改变的是它的圆形形状, 因为圆形既与中秋明月相一致, 又象征着美满与团圆, 有着深刻的含义。
感恩节最重要的传统食物便是火鸡, 火鸡是美国人过感恩节时必不可少食物, 和月饼对于中秋节的重要意义是一样的。感恩节吃火鸡的习俗和感恩节的来历有密切联系, 当年清教徒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 把自己捕获的火鸡烤熟后赠与印第安人享用。从此之后, 火鸡便成了感恩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火鸡一般是整只被烤熟之后, 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 人们根据个人的口味加上盐和卤汁等调味原料后享用。当然除了火鸡之外, 玉蜀黍、南瓜饼也是感恩节重要的美食。因为这三种食物是清教徒来到美国后过第一个感恩节时款待和感谢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 因而成为美国人过感恩节时必不可少的美食。
2.3都有很多丰富的相关庆祝活动
中秋节的很多相关的庆祝活动都是围绕着月亮进行的, 因为在中国月亮被赋予很多的含义, 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天体。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便是赏月。赏月的风俗习惯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 由最初严肃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祭月主要源于对月亮的自然崇拜, 随着人类对月亮认识的逐步加深, 人们对月亮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 祭月逐渐被赏月所取代, 当然在中国一些地方, 祭月这种古老的仪式仍然存在着。人们在赏月之际, 还吟诗作词, 表达自己情感与哀思 , “但愿人才久, 千里共婵娟”便是其中最有名诗句之一。除此之外, 过中秋节时, 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庆祝活动, 如玩花灯, 虽然和元宵节相比, 中秋节的花灯规模要小很多, 但是仍然深受人们的喜欢与爱戴, 玩灯主要是在家庭和儿童之间进行。在香港还有一种别具特色的中秋庆祝活动, 即舞火龙, 从农历的八月十四晚起, 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当然在中国还有一种全民性的中秋庆祝活动, 这就是在每年中秋节的时候, 中央电视台都会举行盛大的中秋晚会, 这样大规模的集体庆祝活动也是中国人过传统节日的特色之一。
感恩节作为最具美国特色的节日, 其庆祝活动也是多种多样。除了举行家庭晚宴外最重要的就是去教堂做感恩祈祷, 举行化装游行和戏剧表演, 此外有些家庭还会举行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庆祝活动, 例如蔓越橘竞赛, 玉米游戏和南瓜赛跑。进行蔓越橘竞赛时, 人们把一个装有蔓越橘的碗放在地上, 参与比赛的4到10个人都围坐在周围, 用针线把蔓越橘一个个串起来, 三分内窜的最多的人为获胜者。进行玉米游戏时, 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 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 比赛开始, 五个人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 谁先剥完谁获胜。进行南瓜赛跑时, 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向前, 不予许用手碰南瓜, 否则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先到达终点人获胜。
这三种活动都和当时清教徒来美国的第二年秋天的大丰收有很大关系, 因为玉米和南瓜的收获都是在印第安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才得以实现的。这三种传统的庆祝活动实际上是为了让人们不要忘记晚辈们所受的苦难以及印第安人的巨大和无私的帮助, 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别样的感恩活动。
三、结语
中秋节和感恩节分别作为中美两国的重要节日, 二者在节日起源、节日美食和节日庆祝活动方面又有很多相似之处。了解和熟悉这些相似之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两国的文化。
摘要:作为两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和感恩节在中国和美国的文化里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两个节日之间的相似之处, 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两个节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秋节,感恩节,相似性,起源,美食,庆祝活动
参考文献
[1]熊海英.中秋节及其节俗内涵在唐宋时期的兴起与流变[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2]王颖.中秋节的起源与中秋月的文化意象[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 1.
[3]李明.感恩节的由来[J].写作, 2009, 22.
12.幼儿中秋节演讲稿 篇十二
大家好
我是xx中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节的故事》。
在传统的节日里,除了新年之外就是中秋节最隆重了,因为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目中,举家团圆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中秋节正值秋高气爽、不冷不热的,在晚间月色下,举头仰望,月亮的脸也圆圆的,在和我们一起欢笑呢!
小朋友,昨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你和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了吗?中秋节为甚么要吃月饼,你们知道吗?
很早很早之前,天宫里的玉皇大帝有十个太阳儿子,这十个小调皮鬼天天结伴在天宫游玩,你追我赶的,开心极了。可是,地上的万物生灵却遭了殃。十个太阳一起晒,河床烤干了,花草树木晒死了,人们没有衣服穿;没有粮食吃;就连水也快喝不上了。玉皇大帝知道后,赶忙派神箭手后羿下凡往救助百姓。后羿来到凡间,拿出玉帝赐给的神弓神箭,“嗖--嗖--”一口气就射死了九个太阳。天上只剩下一个太阳了,人们快快乐乐地过上了太平日子。
玉帝一下子失往了九个儿子,非常生气,下令将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贬到凡间。后羿夫妇在凡间过得非常清贫,西王母知道后,偷偷把自己的永生不老药送给他们。嫦娥一见到永生不老药,就起了私心,趁后羿不在,独自把永生不老药吞了下往。吃完药,嫦娥就飘了起来,一直飘到了没人居住的月亮上,从此就成了月神娘娘。
后羿回到家,找不到妻子,抬头一看,原来嫦娥独自一人孤伶伶地待在月亮上。后羿想念嫦娥,就做了好多饼献给她。由于嫦娥被称为月神娘娘,这类饼又被称为月饼。
后来,人们就把每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最圆的日子,称为中秋节。这一天,每家每户亲人团圆,一边吃着香甜的月饼,一边赏月。小朋友们要是仔细观察,或许还能看见嫦娥在想念亲人偷偷地抹眼泪呢!
13.中秋节演讲稿5分钟 篇十三
中秋节演讲稿范文1
中秋将至,似乎人们都在期盼着,或盼望着一家团圆其乐融融地观赏者中秋的圆月,或举头望月凭借着这个众人团圆的日子,彻头彻尾地将内心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宣泄一番。我从没有体验过远离自己的独自处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没法感受出门在外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思念心绪。
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寂静,我家的院子里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我的思绪我的心情像是被对月思乡的游子们传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孤独,那样纯洁,那样光亮。此时我的心中涌现了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的倾诉。
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我爱太阳,但我更爱月亮,那种白玉盘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阳是个豪放,热情的男孩,而月亮则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我爱这种恬静也爱这种优雅。再望着那轮明月,我感觉她如同天空中镶嵌着的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她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爱。瞧,天空飘来了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见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使劲想钻出来。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来,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丽的脸蛋,像小女孩撩开了披在额上的乌发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却觉得那穿于云层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诗意。我又发现月姑娘正用月光铺成一条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请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今天夜晚,我们一家人来到院子里,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静静的坐着,悄悄的等着,一轮明月的升起,终于,这个小女孩露出了小脑袋,看着人们,好像还有些羞涩,渐渐的,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她,呵呵,也胆大了起来,不停地爬向天空,我们一家人看着她,像看着一块宝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将眼神儿转移。
这是,姥姥拿出一盘月饼,给大家分开来吃,每个人都笑眯眯的,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心里美极了!
周围依旧是那样的寂静,我也渐困了,悄悄进入了梦乡,唯独只有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优雅,温柔的光,依旧是那样纯洁、恬静。好美丽的月色。
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中秋之夜啊!
中秋节演讲稿范文2
月,世世代代,一如既往的挂在夜空中,如此耀眼,如此迷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啊明月,你为何会如此,如此不知疲倦的,往往复复的升起和落下?是为了感慨人世见的悲欢离合,还是为了祭奠已逝的灵魂,还是向在黑暗中孤苦的人带去一丝丝光亮?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啊明月,千百年来,你总是世人所咏赞的对象,你似乎注定成为孤独寂寞人的精神依靠,是落寞无助人的听诉者,仿佛人们已将世上所有的情感已寄你于一身。难道,你那阴情圆缺的变化,就是对人间人情冷暖,世事沧桑的感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啊明月,千千万万的人此时都饱含着离别之苦,只有抬头仰望天上的你,享受着月光浴,才能感受到自己牵挂的人与自己心心相印,不离不弃。是你,让寂寞的心不再无依无靠,让愁苦的思绪不再四处漂泊。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是啊,今晚是中秋啊!我早已盼望已久的月,此时如一轮金莹的玉盘,将人间大地笼罩在一片浅浅的金色光辉之中,月让所有的事物都像注入了情感一般,一切的事物都仿佛向月低声诉说自己无尽的心事。
此时,我的新似乎早已被月的美所震慑,我屏住呼吸,感受着月的纯美,温柔和静谧。就这样,静静地,让明月清风带走我无尽的思绪,缓缓飘升,最后消失不见。我无声了,我那绵延不断的情愫也被牢牢地定格住,时间也仿佛在此时停滞下来,不再流逝。
望着铰接的明月,让人不禁会联想到月饼。“明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西湖游览志〉〉曾这样说道。东坡也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嚼着月饼,更会让人感受到月亮的情怀,心中的亲切之感也会油然而生,让人的心也会感到一丝丝的甜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和我一样对月有着特殊感情的朋友能永远的幸福美满,像亘古不变的月一样,永远散发出金色的光辉,去走黑暗,即便是再微弱。
中秋节演讲稿范文3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去年的中秋之夜还历历在目,爸爸的那席话仍在耳畔回响。
去年八月十五,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是团圆节。夜晚灯火通明,火树银花,天空中礼花绽放,五彩缤纷,鞭炮声不绝于耳,团圆的笑声此起彼伏。中秋的夜晚是美丽的,中秋的人们是快乐的,幸福的。
我们一家也不例外,和姨妈全家聚集在外婆家吃团圆饭,饭后大家坐在院子里聊天,吃着月饼。其乐融融。
在我们的“千呼万唤”中,在我们无尽的期待中,月亮姐姐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露出了恬静的脸庞。她静静地站在天上,俯视大地,是那么幽然,又是那么安详。她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白玉,又像仙宫里升腾着云雾的一面明镜,颜色是那么柔和,月光又是那么皎洁。
没有读过书的外婆一下子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月下老人的故事,我们都听得入了迷,真没想到外婆肚子里竟能装下这么多动人的传说。在这些故事的感染下,我们拿出水果、月饼来祭拜月亮,忙得不亦乐乎。我情不自禁地抬头看月亮,月亮姐姐此时羞羞答答地遮住了脸。我仿佛看到了月宫里娇媚的嫦娥和洁白的玉兔,旁边还有不停地砍桂花树却永远不会砍断的吴刚。
做老师的爸爸又操起了老本行,说:“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一天给后人留下了著名诗句,如李白的《静夜思》。”爱插嘴的我接道:“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上幼儿园的弟弟憋不住了,奶声奶气地说:“还有今天老师教的关于月亮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大家谈笑风生间,不知不觉到八点整了。我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秋晚会。从晚会中我们知道了,地震灾区的人们也和我们一样在欢度中秋,“神七”即将升天,宇航员将在太空行走。
看着看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虽然科学家早给月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但有故事的中秋之夜是多彩的,有文化的中秋之夜是有魅力的。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中秋之夜会演绎出更动人的诗篇。”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有故事的生活才有滋有味。
去年那个中秋,全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意犹未尽。中秋之后,在人们的期待中,举世瞩目中,“神七”发射成功,神秘的太空也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节演讲稿范文4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中秋节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就像人们手中那甜甜的月饼,久看不厌,久吃不腻,还是那么地令人回味无穷。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这到使我想起了那个月宫孤栖的嫦娥,那一个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也许这一则略带悲剧色彩的传说在于流传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带进了这一轮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们无论再怎么忙,也一定要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让人奇怪的是:在中秋节,人们为什么都会做同样的事呢?就为一家团聚?对!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是珍贵的,中秋节的意义正是团团圆圆!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有多少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的领土,在我们度过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时,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使亲人快乐幸福的度过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个不眠之夜。望着圆圆的月亮,即使远在他乡异客,也会感到节日的欢乐。
每当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洁的月光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霜,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身边不时还有几朵云彩,秋风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风。在这样悠闲的环境下,能与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谈谈最近的生活,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层银纱。房屋、树木都睡了,它们像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觉了,圆圆的月亮伴着我进入了圆圆的梦。
中秋节演讲稿范文5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中秋月圆,学海情缘。在这特殊的夜晚,我校的大一新生,汇聚在美丽宁静的校园操场,沐浴着融融月光,沉浸在浓浓情意中。
一个月前,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海,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又从相知到相亲。感情的升华,使我们对我们的学校,对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同学更是难舍难分。一声声“老师好”“同学好”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让我们这种抒不尽、道不完的情怀融进今晚的月光里、祝福中、歌声中!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我代表我们学校,祝你们中秋快乐,万事如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景色迷人的中秋夜晚,自然牵动着我们的血肉亲情。家中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今晚很有可能和我们一样,围坐在这柔和温馨的月光下,为我们祝福。这里,我也代表我们的全体老师,全体同学,通过我的声音,向远方异地的亲人们,送去一片温情,遥祝他们身体健康,中秋愉快!我们也真诚地禀告父老乡亲:师生们,你们的亲人在这里生活安定,心情舒畅!我们向你们表示,一定牢记你们的嘱托,不负你们的厚望,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请你们放心!
我相信,在之后的学习道路中,学生们一定会不断进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最后,祝大家中秋快乐,永远年轻。
14.关于中秋节演讲稿 篇十四
在世界各个国家发了疯似的研制太空技术,一心想要登月时。殊不知,几千年前,中国有个大美女早就奔月去了。没错,这就是嫦娥。嫦娥姐姐是神话中的人物,她的故事最早见于出自汉代《淮南子 外八篇》: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说的是嫦娥姐姐本是后羿之妻。神话中为救苍生大地而偷食后羿自西王母处所盗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民间多有其传说以及诗词歌赋流传。在道教中,嫦娥为月神,又称太阴星君,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反正管你是不是神话,嫦娥姐姐的确是有据可查第一位登月的人,而且去了就没回来。当年,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时候还说起嫦娥姐姐,至于找没找到,世人不得而知。对于中秋节的产生,民间传说每年八月十五,嫦娥姐姐可与夫君后羿天地相会,隔天地而团圆。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和这段不完美的爱情,就有了中秋节,这是中秋节诞生的一个重要版本。
吴刚——酿制第一坛中秋美酒
吴刚是和嫦娥姐姐一起生活在月宫里的人,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龙颜大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月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虽然,坎不倒桂树,但此君也做了件大好事,据说,他曾被杭州城一名号称“酒仙娘子”的酿酒高手的事迹所感动,于是就把桂树种子第一次带到了人间,从此人间在中秋时节有了飘香的桂花,也酿出了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中秋节喝桂花酒的习俗,据说也是来源于此。
李白——月诗之魂
中秋时节,人们都会想起几句李白的诗。这是因为这个唐代大诗人的确是把月亮爱到家了。出去几乎人人都会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诗中写月亮与中秋的佳作还有很多。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的《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古朗月行》等等,李白的月诗题材广泛,情感丰富。说他是月诗的集大成者,一点不为过。是他让千年中秋节有了诗歌的风雅,不管是何年的中秋节,吟上几句李白的月诗,永远都会那么应景。
张九龄——天涯共此时
中秋诗词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几乎是华人共知的一句。制造这首诗的人,就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政治家张九龄。这句诗正是出自他的《望月怀远》 全诗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首诗寄托着深深的思念之情,成为千年以来,中国人每到中秋之时的一种情感寄托和写照。 张九龄是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人物,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王建——秋思落谁家
唐代诗人王建写过一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霜。树上的鸦鹊已进入了梦乡,秋夜的露水冷冷地飘洒下来,沾湿了庭中的桂花。这一幅清雅、静美的图景不禁诱人遐想:今夜,普天之下的人都在仰望那一轮明月吧,可是不知道秋天那浓浓的愁思落在了谁家?这首诗将中国人的秋思刻画的入木三分。它向我们展现的千年之前的中秋之情,和千年之后的我们竟是一样的相同。王建是唐代以写乐府诗闻名的诗人,其诗反应田家、水夫、海人、蚕农、织妇等各方面劳动者的悲惨生活,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爱憎分明。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所以他的诗歌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和民间生活的重要材料。
杜牧——风月制造者
晚唐诗人杜牧,史书上记载说他“性疏野放荡”,又担任过淮南节度使幕府,长期生活与当时著名的风月大城扬州。在扬州时他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有个叫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杜牧,身在风月之城,还经常制造风月。诸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首《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但无论如何,明月照在扬州名胜二十四桥上,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杜牧想起这样的月色、这样的夜色,着实是多么浪漫而令人眷念啊。写这首诗写的大概就是中秋前后,也正是因为这首诗,让中秋节多了许多风月之气的浪漫。更让扬州城的月亮名气大增,今日的扬州有二十桥景区,便是最具风月气质的赏月胜地。
苏轼——无限相思寄水调歌头
苏轼同样是写中秋诗歌的高手,而他在熙宁九年(1076),于密州写下的一阕《水调歌头》早已经成为最著名的中秋宋词,几乎没有之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这是一首华人世界几乎人人会唱会背的词。据说,在那年的中秋苏东坡在密州通宵欢饮,豪兴大发。望月思亲,想起在远方的弟弟苏辙,于是赋词放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位“坡仙”旷逸的情性和深邃博达的人生思考。这首词,现在经常被作为中秋节的代名词,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寄托中秋情怀的常用语。而我们的这位东坡先生,在杭州为官时,在西湖中间修了三座石塔,每到中秋月圆便在石塔中点灯,后来,又发现中秋时节,月光会穿过三座小石塔印于湖面。东坡先生的这一手笔,便是如今闻名中外的中秋月景——三潭映月。
柳永——秋之凄美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江湖词人,他一生屡试不第,常期混迹于青楼画舫之中。他的词因为生活化、世俗化,在北宋民间非常流行,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明星。只可惜,流行明星在那个时代注定上不了台面,所以,柳永一个大男人一生中竟写下无数缠绵郁郁,风情万种的诗词。《雨霖铃》是他在中秋节写下的一首催人心扉的凄美名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一首送别词。在柳永以前,抒写离愁别绪的词非常多。但因为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独特的体验,因而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就不同于传统的送别词那种红楼深院、春花秋月的狭小境界,在凄美中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其实,据考证,这是北宋年间首都东京一个带雨的黄昏,与柳永分别的人叫做虫娘,是京师最著名的歌妓,也是柳永的恋人。只可惜,柳永注定不可能和虫娘厮守终生,这让这首千古名词多了无限的惆怅和凄美。时至今日,这首词扔被恋人们一次次念起,只因为那场千年之前的中秋送别实在太美,太过缠绵。那场爱情纵使无奈,却是那么的纯真!
唐玄宗——月宫第一游客
在中国神话里,自从嫦娥姐姐和吴刚哥哥上了月宫,除了那只玉兔和金蟾,就没人去过。不过到了唐代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说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那位唐玄宗——李隆基,去过月宫,而且收获不小。这也许就是月宫的第一位游客。这个故事记载在唐代蒋防《幻戏志》里,说的是八月十五夜晚,玄宗望月入迷,起了游月宫的念头,就请天师作法,一同来到月宫游玩。月宫中的仙乐分外动听,仙女告诉玄宗这叫《紫云曲》。玄宗默记曲调,回到凡世后就把仙乐传了下来,就是后来杨贵妃排练的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从月宫回来途中,一行人经过潞州城(今山西长治),玄宗用玉笛演奏乐曲,还向城中投撒金钱。过了十几天,潞州官府上奏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城市上空有天乐传来,并有金钱撒下。这个故事一看就是神话瞎掰,但唐玄宗梦里神游却的确有可能,由此灵感创作的《霓裳羽衣曲》成了中国古典音乐最具成就的大曲,此曲几度失传又几度寻回,人们从中歌舞曲似乎确能感受到月宫的美妙与奢华,今天中国的许多地方,很多古乐班子(如纳西古乐),这首乐曲便是中秋必演曲目。
辛弃疾——“送月”词人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同样是一位颇爱写月亮颂中秋的词家。他最绝之处就是,第一次写到了“送月”。词缘起于一个中秋之夜,辛弃疾与朋友开怀畅饮,一位朋友突然说: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意思是“前人诗词有赋月者而无送月者,你能不能写一篇。”于是这首送月名篇《木兰花慢·中秋饮酒》便诞生了。“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这首词从“送月”这一新的角度,探讨了词人朦胧猜想到的,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宇宙观,是一首想象奇、构思新颖的送月词。送月,怎么送法呢?本词与一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不同,既不思乡吊人,也不怀古伤今,而是把握黎明前刹那间的月景,仿照屈原《天问》的写法,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比喻交织在一起,对月亮提出一系列的疑问。他先问,可爱的月亮降落到什么遥远的地方去了?继而问,是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们刚刚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词人的大胆想象,与今天月亮绕地球转的道理相近,表现了他的聪颖灵悟,也说明由于他对客观自然观察细致,因此才具有这种可贵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这首词直接引发了一个天文问题,文学之外,竟还有了科普价值,这说明中国人研究月亮应该是很早就开始的事了。
张岱——懂中秋节的人
明代末年的大散文家张岱,或许可以看成时最懂得在中秋节怎么玩的人。1629年10月2日,是崇祯二年中秋翌日,张岱带着他庞大的家庭戏班,自杭州沿京杭运河,行经长江南岸北固山。此行他是前往山东兖州,为在鲁王府供职的父亲祝五十大寿。深夜时分,船过金山脚下,从船舷一侧望去,金山寺大殿的飞檐虽在山树掩映之下,却也翼然可见。此时月光愈加皎洁,照在露气凝重的水面上,江涛吞吐,气象更是万千。张岱心中忽地冒出一个孩子气的想法,他命令船改变方向,驶向金山寺。他决定去金山寺过这个中秋之夜,于是一行人趁着夜色,停舟系缆,施施然穿过龙王堂,进入大殿。上岸时,张岱特意关照随身小仆,把灯笼、道具、服饰全都搬了过来。刚到大殿不一会,锣,鼓,铙,钹,在大殿里次第响了起来,渐如疾风骤雨。幢幢的灯影中,那粉墨登台的人,皆拖了长长的影子,这情景真是诡异莫名。被鼓乐声惊醒的僧人们从寮房跑出来,他们循着声响的方向来到大殿,眼前的一幕不由让他们目瞪口呆:只见一群伶人正在庄严的佛像中间咿咿哦哦地唱着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的戏剧,观众只有一个30来岁的男人,没错,他就是张岱。他在别人的地盘上给自己来了一场中秋节的个人包场演出,只是可怜金山寺的那些和尚,直到戏演完他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完全懵了。用今天的话说,这简直HIGT爆了!难怪他张岱在多年以后的《陶庵梦忆》中回忆起繁华靡丽年代里自己一手炮制的这场中秋“金山夜戏”,还是掩不住一脸得色:“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除了金山寺中秋夜戏,张岱还在名篇《虎丘中秋夜》中描述过苏州虎丘的中秋夜,那十丈红尘的喧嚣,他玩的甚是精彩。但既为艺术家,就算他最为陶醉之时,也还保有着一份自觉,也就是说,他看月,更看人。关于赏月,张岱在《陶庵梦忆》里另一段评语更绝:他把西湖边的赏月之人分成五类,也真是后人说的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窗上看你了。你道是哪五类?
——“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伪风雅派;
——“身在月下实不看月者”,狎游派;
——“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装B派;
——“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心一看者”,短衫派;
【关于中秋节演讲稿】推荐阅读:
关于中秋节学生演讲稿09-19
关于中秋节传说06-15
关于中秋节作文:中秋随笔08-01
关于中秋节的文案11-08
关于中秋节作文:中秋节到了09-24
有关于中秋节的诗句08-11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简短介绍07-22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800字08-07
关于中秋节的唯美经典语录09-27
关于中秋节员工慰问信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