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的论文

2024-07-27

设备管理的论文(精选11篇)

1.设备管理的论文 篇一

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关系

一、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关系

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问题在很多生产型企业中都普遍存在。一般来说,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工作目标是为生产服务。两者之间,那为什么会存在问题呢?本质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包括决策层)“重生产,轻设备”。因为企业看中的都是经济效益,而生产突显的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而设备管理,直接突显的更多都是成本增加。TPM咨询专家认为主要突显如下两点:

1.一出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影响了生产。大家似乎都在指责技术部工作未到位。生产未搞好,就是因为我们设备问题,而我们在很多管理上又不得不给生产让步,整个工作都是围绕着为生产服务。如果公司领导(包括员工)长久都有“重生产,轻设备”的思路,当然设备管理会难做很多。

2.公司未明确两个部门的管理任务及职责分工。当两个部门在协调不够或有冲突时,可能就会出现管理漏洞。一遇到问题就会踢皮球、相互推诿。比如:原材料控制方面,产量设定方面,参数修改与控制方面,带病生产作业方面,自动化仪表更改方面,操作工操作规程监督等方面。两个职能部门都还待沟通与明确。建议:

1、公司应灌输“设备与生产同等重要”的概念,这样底层员工才会重视设备,才会主动的接受并按要求的执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日常巡检。只要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落1 / 4 实,必会大大降低设备突发事故,以及大大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无形中给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公司领导应全面的分析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之间的漏洞及冲突,明确相关环节的监管任务与职责分工。特别是易诱发设备事故因素,以及管理薄弱环节做出明确的要求。

3、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要更密切的加强沟通与协调,包括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公司领导之间的协调,以及车间操作工与机修工的协调等等。

二、粗放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的关系

设备管理现各行业大都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层出不穷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实际上本质的管理目标都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我们公司的设备管理只是”粗放管理”,技术部重点工作在“修”而未在于“管理”。技术部不是不知道怎样去科学管理,而问题在于执行与落实。现有很多制度和规程都未能按规定执行,再多管理制度、管理要求都是纸上谈兵,谈何更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

运转近两年来,设备问题愈加凸显,一天都疲于处理已出现的问题。设备管理人员(包括技术部管理人员、车间机修工、巡检工等)逐渐对设备管理就很被动,失去热情。工作既累还不见成绩,不出问题就是万事大吉,上班多半都在被动的等待设备出现故障,出现问题就充当“救火员”的去修理。这样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导致设备问题更加的多。建议:

1、应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及主动能动性,努力建立一个个有干劲有战斗力,对设备充满热情,对设备管理有正确认识的团队。

2、可以针对性的学习借鉴兄弟企业或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是一门学问,不能固步自封,切忌纸上谈兵和空中楼阁。

3、管理的定义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所以公司在劳动2 / 4 保障、工资分配、指标考核等方面凸显出设备管理的直接效益,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技术部作为一个以设备管理为中心的职能部门,对车间所有设备管理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与领导。同样,我们也只是公司管理体系中的普通组成部分。

1、被管理方面:技术部工作总体是杂而繁多。我们大部分工作是按上级领导的布置来做。其它部门遇到问题都会首先找到技术部,很多与设备管理无关的事情我们也在做。当然,能解决公司的各种应急任务及各种临时工作或突发工作,我们技术部也很荣幸。但是毕竟现有的人员结构有限。另外,技术部开展本职工作,领导性与决策能力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限制。

2、主动管理方面:技术部与其它车间、部门只是平等的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价值导向,然而技术部是服务性的工作,很容易被忽视,不易直接体现出价值。这样很多时候,技术部处境或许有些尴尬。技术部与车间协同管理设备,车间作为设备的直接管理者,车间支配机修工、巡检工、操作工的日常工作。比如:若发现设备有问题,希望车间整改,车间整改不及时或不引起重视;若按照设备考评严格执行,与车间关系当然变得不和谐,不和谐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发生。建议:

1、上级领导在安排工作时,应更合理的安排分配。技术部应该把工作中心更专注设备管理上,尽量避免其它的事务。

2、部门与技术部应建立共同的价值导向,重视技术部工作,提升技术部的领导性与可调配性,合理设计有效的考核与考评体系。

四、影响设备管理提升的因素

设备管理是一门系统、长期的协调组织,同时也是一项枯燥、繁琐的工作,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当然经过近年来,技术部设备管理中突显出如下几点:

1、对设备管理认识不够,干劲不足,惰性较重 / 4 一方面是因为满足现状,责任心不强,所以就缺乏了干劲,嫌烦锁,怕辛苦。很多工作主要以应付检查,完成任务。另外一方面因为未能体现出个人价值,心态不平衡,慢慢的,愿意干的累死,能干好的也不想干了。建议:

加强团队协助精神的教育,另外适当的考虑一些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2、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待提高,自身掌握的业务能力还不强

要想管理好设备,必须有足够的业务认知能力及足够的丰富的经验。虽然新厂建厂近多年了,但很多问题还是不能很好解决。能解决的问题能很好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依然不能解决。这说明,我们员工自身的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若技术部的人员都在问题认识上不够,谈何实际解决问题呢?谈何领导设备管理呢? 建议:

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接下来将着重的强调技术部每个人对每一块的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不必每个人对所有问题都专研,但必须每个人对某个方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希望能得到公司的支持,获得一定的资源,把技术转为生产力,可以让技术部能在某些技术方面深入研究,最后能取得一定的突破和成绩。

3、设备管理体系还未健全

设备管理体系涵盖很多内容,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公司设备管理现状有:

1、“重维修、轻维护”。

2、很多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落实。

3、设备预案等基础工作未完善。

4、备件管理的经济性未体现。总之,管理工作还缺乏“亮点”。/ 4

2.设备管理的论文 篇二

生产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包括生产计划工作、生产组织工作和生产控制工作, 即根据企业的目标要求, 制订切实可行的生产管理计划, 设置合适的生产系统, 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并进一步优化生产过程。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企业利益。

设备管理又称设备工程, 是以达到生产经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的, 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 对设备从买回到报废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研究和管理, 从而保证设备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可使设备的使用效率更高, 企业的综合效益更大。

2 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关系

2.1 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统一性

在追求企业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的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卷烟厂的设备管理服务于它的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水平的进步提高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促进了卷烟厂的生产能力;生产管理是设备管理的物质基础, 良好的生产会促进企业设备的发展, 同时, 较高的生产要求会刺激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

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有相同的宗旨, 都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 大多数企业都是实行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企业管理, 这符合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竞争原则。因此, 卷烟厂运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水平, 都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多数卷烟厂均顺应市场的发展, 不断改进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从而为生产管理提供动力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4方面: (1) 实行设备全过程管理, 综合评价1台设备所能产生的价值, 以便正确、合理地利用设备; (2) 摒弃原有以时间作为维修设备的依据, 对设备维修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在合适的时间维修, 提高了设备的综合效益, 实现了从定期维修到预知维修的转变; (3) 结合设备的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 使设备管理的成果在企业管理的综合效益中充分表现出来; (4) 将工作人员吸引到设备管理的行列中, 增强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争取实现设备管理中的全员管理。

设备管理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卷烟厂具有连续加工生产、工艺复杂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等特点。为了满足这些生产管理上的要求, 设备管理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目前, 以大数据的管理信息为基础,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将信息运用到设备管理过程中, 实现了设备管理的信息化。通过监测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和噪声等参数, 并与设备生产厂家的数据相比较, 以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早期预测设备故障, 在事故未发生前进行维修保养, 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随着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设备的技术含量逐步加大, 专业性逐渐加强, 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和人才的引进, 从而实现设备维修专业化。

2.2 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对立性

现代生产运营的投资费用昂贵, 在卷烟厂中, 很大一部分资金都用在了设备购买和维护上。如果设备与生产规模不相适应, 则可能造成企业的负效益, 对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造成影响。因此, 企业应正确处理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之间的关系, 既不能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 也不能出现设备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的情况。设备管理追求设备完好, 尽可能地不出现损坏;而生产管理追求设备能在运行状态下进行最大限度的生产。这使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之间出现了矛盾, 设备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其自身性能的限制。如果长期在超出设备额定工况的状态下生产, 将不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综合利益。卷烟厂在一定的生产规律下进行规模生产时, 必将限制设备的维修保养, 长此以往,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 则不但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也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和维修费用的增加, 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缩短。总而言之, 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具有较大的对立性,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忽略设备管理的情况, 也有因进行设备管理而导致生产要求没有达标的情况。

3 改善措施

为了保证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必须在以下4个方面努力: (1) 在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下,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计划, 根据预期、合理的生产要求, 购买现阶段的生产设备, 保证设备与生产要求相适应; (2)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做到“各项生产有人抓, 各台设备有人管”; (3)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性, 生产计划要符合实际情况、合理, 生产方法应科学、有效, 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合理安排, 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并通过科学监测, 在设备故障初期进行设备维护, 尽可能地保护设备; (4) 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统一性和对立性是客观存在的, 企业需要尽量消除二者的对立性, 提高两者的统一性, 找到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平衡点, 从而达到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

4 结束语

从烟草行业的现状看, 在行业繁荣的同时, 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市场需求多样化、加工工艺复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多等现象对设备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产品更新高速化使烟草行业高速向前发展, 企业不能以一种或几种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必须不断创新, 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满足客户不断升高的产品需求。只有这样,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企业管理中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之间的关系, 这需要我们不断了解、学习, 并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和设备管理水平, 妥善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青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关系[J].西部交通科技, 2010 (09) .

3.设备管理的论文 篇三

【关键词】天然气(CNG)站场;设备管理;安全管理

引言

天然气站场承载着天然气输送配发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特点的存在也含有巨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设备故障、管道发生腐蚀等状况,必然会造成恶劣的安全隐患,所以做好对天然气站场的设备管理及安全管理措施的运用十分重要。

1.CNG站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天然气站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天然气管道输送的介质大多存在腐蚀性,所以非常容易对管道产生严重的腐蚀伤害,影响管道的使用效果。

其次,由于天然气管道长期暴露在外面,非常容易受到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疲劳性断裂、管道腐蚀等状况,最终导致管道出现损伤,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天然气泄漏等引发安全事故。

第三,由于天然气站场内部存在大量的设备,所以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由于零件磨损疲劳以及认为操作失误等原因是极易出现管道泄漏、阀门松动泄漏等状况的,一旦发生这些问题就会使天然气站场无法继续安全运行,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爆炸带来人员伤亡。

第四,在天然气站场的内部存在大量的压缩膨胀机类的大型作业设备,这些设备的构造十分的复杂,在长时间的工作中需要承受巨大的载荷,所以很容易在运行中发生机械故障,给天然气站场的运行带来影响,严重时可能制造危险事故。

第五,在天然气站场的内部有一套放空系统,该系统属于重点操控管理对象,如果该系统发生故障,就会导致天然气输气管与处理装置之间的稳定性与平衡关系遭受破坏,最终引发严重的危险事故。

2.CNG站场设备管理的相关措施

首先应对建设设备日常管理制度工作进行加强。天然气站场中的天然气输气管线、阀门、自动控制装置等属于高精度、高危险性设备,在现场设备管理中必须严格仔细。所以相关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实施操作。进而在进行天然气站场设备管理中就需要对日常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将与设备管理有关的采购、维护、检修等工作纳入到设备管理制度的范围当中,并通过对天然气站场的实际变化以及需求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加强、完善,从而保证相关制度落实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应要求工作人员严格的落实相关设备管理制度,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其次应做好设备的检修与技术改造工作。由于天然气站场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有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以及检修。通过检修工作的开展,将有效的解决设备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设备使用的可靠性与耐久性。由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各型设备的更新速度也是飞速提升,为了使天然气站场的设备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技术升级改造已经成为了提高设备整体运行效率、完善生产工艺、降低施工资本的主要手段之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进行设备的技术升级改造中,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相关技术的运用必须是保证设备能够安全使用的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的实施。

然后应做好设备信息资料管理制度的建立工作。设备入场使用后需要对设备的使用、管理、检修等发生的所有事宜进行准确的记录,从而为保证设备技术升级以及状态调整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所以,做好天然气站场所有设备的资料管理与档案建立工作十分重要。在具体操作中,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对所有设备的日常使用以及检修等工作的开展做好记录,并按照设备的种类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以便于需要使用时可以及时的寻出。

最后应做好设备管理考核制度的实施。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优秀的员工,所以应该根据实际需求严格的按照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制定设备管理考核制度,从而对有人人员的管理能力进行检验,同时这也将帮助管理人员积累经验,避免工作中出现问题。由于在天然气站场的设备管理中受到设备维修、保养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采用的考核标准与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拟定,并将相关考核结果与企业奖罚激励机制联系到一起,从而激发工作的员工,强化设备管理的有效性。

3.CNG站场的安全管理相关措施

首先做应做好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应通过定期开展安全课程培训的方法为员传授安全知识及专业技能,并通过安全案例分析的方法提高员工对天然气站场安全工作的认识,强化员工的责任性。与此同时,企业应实行个人责任制,让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员工身上,激发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天然气站场要从主要负责人到基层每一个员工都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以责任书的形式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督促每一名员工时刻牢记自身职责,按照操作规程规范自身行为,做好各项工作,避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不安全行为规范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另外,除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还要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员工操作不当造成的,所以必须加以重视。不仅如此,所有员工必须持证上岗,监督人员也应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

其次应对天然气站场的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强化。第一应做好设备的日常轮检工作,在设备的检查中应按照规定逐步的对各部位进行检查,对出现问题的老化零件、电线等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另外,在安全工作的开展中应将设备的工作、使用、维修等状况进行及时的记录,从而为相关设备的安全稳定提供保障。

最后是燃气管道的巡检工作应该得到强化。由于天然气站场内部存在大量输送天然气的输送管道,所以一旦管道出现问题就一定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做好日常天然气管道的巡逻检查就变得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安排专业人员组成若干小队不间断的对燃气管道进行巡检,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高压输气管道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的对其解决。如果发现某些施工单位在工作中破坏了管道,应立刻与相关单位进行交流、调解,并在第一时间制定维修方案,避免发生安全应还。如果在巡检中发现管道遭到人为破坏或者由于自身原因出现破裂等现象,应及时与上级联系征求维修许可,从而避免燃气发生大规模泄露。总之做好日常巡检工作,面对突发问题采用针对性措施,才能够提高天然气站场管理的效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天然气站场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建设与发展。所以根据天然气站场在设备及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管理措施,并严格的执行落实,必然能够提高CNG站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危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解智堂.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1年11期.

[2] 张泽文. 天然气站场的作业安全管理[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设备管理的论文 篇四

关键词:点检定修;设备管理;维修;TPM;标准

一、概述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是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主要标志,更是赖以正常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资技术基础,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管理好设备,用好设备,充分发挥设备潜力,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这是公司从筹建开始就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课题。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这一转换过程,宝新公司现基本上创立了适合实际的现代化设备管理方式。

宝新公司自施工开始到投产以来的实践充分验证了在宝新这个现代化企业,学习借鉴宝钢点检定修制这一管理方式的正确性。投产后的近三年时间里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设计水平。主要靠公司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全体员工推进TPM的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实物质量先进水平,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根本原因也是由于保证了设备功能和精度要求。设备运行四年来无明显劣化,充分体现了设备管理的良好效果。维修费用逐年降低,最关键一条也是故障少,运转率高,定修项目准确而产生的。产品合同率完成达100%与设备的可靠性 、维修适时性分不开的;因此正是设备管理取得良好效果使得宝新公司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总之,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WTO的加入,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二、推行点检定修制的必要性

宝新公司主要设备来自于世界各著名厂家,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如果不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设备管理理念,就无法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使之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无竞争力。所以筹建之初,公司领导就灌输设备管理学宝钢的理念。因此,我们的各级领导、广大员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强化现代化思想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具备管理现代化思想的员工和管理者。

三、设备管理推进的思路

推进设备管理工作可总结为:工程筹建期间的技术和管理准备工作,试运行期间的制度制定的完善阶段和生产期间全面启动阶段。

第一阶段即工程筹建期间:

主要是技术准备和管理培训,为了让将来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熟悉和掌握不锈钢技术和与之适应的管理,由各出资方派遣的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到国内外厂家学习不锈钢技术和管理,参与国内外厂家的设备选型、技术交流和谈判、培训、培养新分大中专生,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及以状态维修和预防维修为核心的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思想并为以后的设备管理发挥了作用。

第二阶段即工程建设期间:

在工程建设期间广大员工积极投入配合设备安装、调试、收集、测量了设备原始数据,为以后的点检标准的编制提供了依据。

第三阶段即生产运行阶段:

点检定修制的推进是以具有一套完善有效的制度为前提,在投产前公司成立了以副总经理为组长的TPM推进小组,强行推进点检定修制和TPM管理,使其管理方式和理念能在全体员工中落实。

四、建立点检定修制的理论依据和组织制度保证体系

1、理论依据:

所谓点检定修制,就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设备按照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进行预防性检查即(点检),取得设备状态信息,制订有效的维修策略,把维修工作做到设备发生事故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的管理方式。

2、组织保证体系

建立以作业长为中心,以TPM为重点、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工序服从为原则,按照PDCA循环方式推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基层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3、制度保证体系

编制、制定点检定修三大标准及与之相对应的各种管理台帐及标准,并将其纳入ISO9002质量体系之中,做到谁制定标准,谁就执行标准的管理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

五、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步骤及存在的问题

1、建立建全,完善基层管理组织体系

设备部基层管理方式的特点,主要体现现代化基层特征,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有扁平化,系统化、动态化、全员化,

2、编制完善点检标准

由点检员结合所管设备,编制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此三大标准是点检定修制度的基本,也是点检工作开展的理论依据,技术基础。

3、结合宝新实际,建立点检台帐

点检定修制的开展,采用PDCA循环工作方法,它要求对点检定修制的实践进行记录、分析、总结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故障时间和维修费用的目的,结合宝新设备实际,制定了20多种台帐。

4、建立以作业长为中心,点检定修制为重点的现场管理体制

在生产第一线,打破传统的直线管理方式,其管理中心下移,充分发挥作业长和点检员在基层管理的作用,部领导委权不委责,生产方作业长和设备方点检作业长,本着工序服从原则开展工作,确保设备点检和定修工作顺利开展。

5、建立全员参与TPM管理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以设备的高效运行为最高目标,开展各种设备管理的自主活动,制定生产和设备的明确分工及日常点检卡,定时、定点、定标准对设备点检,打破了生产方只管生产,不管设备的观念,使设备的日常保养良好,精度优良,遵守操作,功能性投入取得了决定因素。

6、结合实际,转变观念,勇于创新

根据宝新设备人员和设备实际,推行一日两检,周末共同点检制度,确保24小时设备稳定。根据定修要求,探索用项修方式,延长定修周期和延长年修周期,最终达到取消年修的目标。根据检修队伍的实际,确定定修点检员全过程跟踪和定修项目一个周期无故障目标,强化定修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四年来的设备运行状态表如下:

存在的不足

1、点检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故障分析流于形式,设备管理没有按分析―整改―完善―总结―提高流程有实效的运作。

2、原始数据统计分析不细,技术标准不全,不准,精细化不够。

3、全员设备管理理念,推进滞后于现代化设备要求。

4、定修项目的准确率,计划的精细化及技术方案的制定尚有缺陷。

5、基础管理弱化,标准制定布置的多,检查落实的少,总结提高更没有做到。

6、点检员、检修人员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普遍跟不上宝新发展的需要,备件管理仍需加强,许多设备资料图纸欠缺。

六、今后发展的思路

1、继续加强点检定修制的完善、改进、创新,提高全员设备管理理念和点检员管理水平,加大管理现代化、数据化的推进力度,教育和培养考核管理者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推进根据生产计划变化和要求及时灵活地调整设备检修计划柔性维修,在多品种生产条件下提高设备的适应性,提高设备柔性生产能力的方式。

3、推进以质量控制点为中心的设备管理思想,保证设备功能投入率100%和精度完好100%,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

4、加强点检员的技术能力的培养考核,提高故障分析能力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5、采用系统化、信息论、决策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理论探索设备的整体管理的完善、提高和改进。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企业条件的变化加以调整提练、提升,不断创研,逐步做到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6、推进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将使用过程的全员管理与社会大系统的维修管理相结合,实现重点设备三级管理网络,采用精度参数测控,将预防维修推进到预知维修,将定修推进到项修,将整合维修推进到无年修。

7、开展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实现故障倾向管理,不断掌握和积累故障诊断技术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分析判断设备故障的准确率,使设备管理由静态管理发展到动态管理。

8、加强定修项目的准确率,将定修与改善维修相结合,将年修与设备改造相结合,在维修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提高定修效率,达到设备可靠性维修的目的,最终达到延长定、年修周期的目标。

9、推进以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为依据,制订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标准和计划,严格执行各类设备的检修标准及精度要求,加强检修人员素质的提高和检修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防止设备失修和维修质量过剩的现象。

5.设备管理的论文 篇五

涉密会议的保密管理,是保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人员、载体、场所、设备等多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泄密。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均要求,为确保涉密会议安全保密,会议主办单位应采取保密措施,制定保密方案,落实场所、设施、设备保密管理规定。

会前做好预防措施

一般而言,机关单位内部有条件的,涉密会议绝大部分应在本单位会议室进行。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举办。在涉密会议召开前,主办单位应对会场及设施、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复印机和音响设备等)进行保密技术检查、检测;并根据会议需要,配备文件保密柜、碎纸机、手机屏蔽柜等。

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无线设备的传输信号是暴露在空中的,不法分子使用相关设备就可以接收。若涉密会议使用对讲机、无线话筒、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就有可能导致会议内容扩散泄露。因此,不仅要防止会场出现对讲机、无绳电话、无线话筒、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或装置,还要加装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屏蔽设备。

此外,主办单位还应在会议召开前,对参会人员、活动人员(含列席人员以及工作、服务人员)进行保密教育。要求大家严格执行会议纪律,不得携带手机进入会场,严禁未经批准对会议进行录音、摄像。

会中做好现场管理

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涉密会议的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一方面,严禁携带手机的规定在执行中常常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一些电子设备体积很小、携带方便、易于隐蔽,可能被用来录音、录像。对此,涉密会议召开时,对相关设备的管控不可掉以轻心。

主办单位应加强保密管理,监督提醒参会人员不能携带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便携相机等电子设备参会,需按照要求将相关设备存放至设于会场外的屏蔽柜中;加强会场内外巡查(包括住地、场所及周边环境),检查有无违反保密规定、保密纪律的行为和泄密隐患;实时关注检测设备状态,若显示异常,第一时间排查可疑情况并予以解决。

会后做好设备回收

涉密会议结束后,在撤离场所前,主办单位还应对会议场所进行全面检查,防止留下泄密隐患。

6.浅谈恒隆广场物业管理的设备管理 篇六

作者:胡荣正

摘要:本文结合“恒隆广场物业管理的设备管理”这一工程实例,概述了设备管理的应用背景,推广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手段。通过分析设备管理的流程,来保证租户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和净化、美化生活工作环境。这样企业被认可,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竞争力得以加强。目前物业对现代化设备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以我个人的理解谈了恒隆广场设备管理的新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物业管理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体制 竞争

在跨进新世纪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物业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简单的粗线条的服务已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优势的、细化的综合性服务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学会服务,做精服务文章,用优质的服务产生更大的价值,是迎接入世挑战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有效方式,是物业管理部门参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基础,是推动物业管理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一、恒隆广场综合楼的物业管理简介

恒隆广场综合楼是南京西路上的一座超高层建筑,高度为288米,地下3层,地上66层,裙房5层,是目前浦西第一高楼,它与上海展览中心、波特曼酒店相邻,已经成为上海浦西的新一代标志性建筑。2001年5月竣工开业以来,目前商场店铺出租率已接近98%,办公楼客户入住率已经达到了100%。

恒隆广场综合楼主要由办公楼、商场、地下停车场三部分组成,裙房1-5层为商场。商场内有4个区域采用跳空结构和玻璃天顶(分别为中庭、圆庭、内庭、内街),每层商场划分为5个区,各个区域之间通过内街、回廊、天桥相互连通。整个商场由130多家店铺组成,各个店铺的面积可以通过隔断灵活调整,共计营业面积为57000平米。每天营业时间为12小时,日营业额在500万人民币左右。

一)恒隆广场综合楼物业管理特点

恒隆广场综合楼高度大、楼层数多,功能复杂,人口稠密,物业管理任务较为艰巨。综合楼包括停车场、商业、餐饮、娱乐健身场所、办公楼、流动人口极多。要管理好综合楼,确保综合楼各部分正常运作,确保物业和楼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任务十分艰巨。

恒隆广场综合楼设备多、结构复杂、管理起点高,对物业管理队伍的素质要求较高。恒隆广场综合楼设有中央空调系统、上排水、排污系统、高低压供电系统,煤气供应系统、电梯系统,还设有楼宇自控系统,通信系统、办公、保安、消防系统。物业管理需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队伍,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方法,对综合楼各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和管理,保证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转。

(二)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

由于恒隆广场综合楼的复杂性、混合性、综合性,给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恒隆广场综合楼的基本服务内容就是实现对物的管理、对人的服务。其基本内容按服务的性质和提供的方式可分为: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针对性的专项服务和委托性的特约服务三大类。

1、常规性的公共服务

这是指管理中的基本管理内容,是恒隆广场物业管理面向所有租用人提供的最基本的管理与服务,目的是确保物业的完好与正常使用,保证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和净化、美化生活工作环境。其中包括:

房屋建筑主体的维修管理。定期掌握房屋的基本情况,对综合楼的楼面、楼道等房屋进行经常的维修、养护和管理,使建筑物保持完好、整洁和美观。对租户、用户的房屋装修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使综合楼不因装修而影响寿命和危及他人安全。维持综合楼价值,创造增值潜力。

综合楼各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物业管理人员要经常对综合楼的供电供水及排水、电梯、消防、中央空调、公共照明等公用设施进行维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完好的运行状态。

清洁卫生的管理。清扫保洁人员应全面负责综合楼各房屋以及公共场所的清洁和保洁工作,保持公共部位不被占用,垃圾日产日清。一般由专业清洁公司承办。

绿化管理。绿化人员应对综合楼周围及内部的花草树木和景点进行养护和管理,为用户、租户创造优美整洁舒适的高雅的环境。

停车场、车辆及交通管理。管理人员要对用户、租户以及外来人员的车辆进行管理,保证停车场的车辆停放整齐、管理有序,保证车辆安全。

消防及治安管理。保安人员对综合楼及其范围内进行全天候保安值勤,设立监控中心和消防控制中心及固定保安岗位和流动巡逻岗。确保用户、租户人身财产安全。监控系统要保证24小时值班监控。做好消防器材的维护,对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处理。如有设备等报警或故障显示,需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人员,及时到场解决。

收费管理。要严格按照协议或合同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及时、定期收取租金及管理费用,并接受用户、租户监督。其中涉及:租金、水电费用、停车场收费及有偿服务收费。

全方位服务。物业管理应对用户、租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有效且经济的服务,使用户、租户更为舒适便利。可开设常规性服务,如:机车船票代办、办设储蓄所、速递公司等。

2、针对性的专项服务

恒隆广场物业管理为改善和提高租用人的工作、生活条件,面向广大租用人,为满足其中一些用户、群体和单位的一定需要而提供的各项服务。

3、委托性的特约服务

为满足物业租用人的个别需求受其委托而提供的服务,通常指在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未要求、物业管理在专项服务中也未设立,而物业使用人又提出该方面的需求,此时,物业管理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其需求,提供特约服务。并根据租户需要,提供特约服务。

二、恒隆广场综合楼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恒隆广场综合楼的价值不但取决于座落位置、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和室内外装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配备设备的品质性能、系统结构和运行状况。

物业管理的设备管理是一门发展中的应用学科,它包括系统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物业管理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目的,必须学习和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树立现代化科学管理的思想,结合物业设备的特征和具体实践,完善科学的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推广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手段,以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设备管理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竞争机制的引入,物业对现代化设备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事实上,设备管理几乎涉及到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归纳其功效与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系到声誉和生存

作为恒隆广场物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社会声誉乃至生存有着重要意义。物业设施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人们能安心方便地生活和工作,企业被认可,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竞争力得以加强,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反之,如果一些设备经常处于性能不良或停机待修状态,直接影响整个物业的功能发挥,降低物业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声誉。甚至无法再取得人们的承认,丢掉市场,丧失生存的根本条件。

(二)关系到服务的成本和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

设备管理对服务成本的影响,除了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外,还有设备的投资效果、停工损失、维修费用、能源和材料消耗等。加强维护保养,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节省维修费用和减少停工损失。树立经济运行的意识,注意节约运行中的能耗费用、操作费用,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来减少日常物料的使用量,杜绝“跑、冒、滴、漏”等缺陷,以减少相关费用开支,使设备一直处于最佳、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随着现代化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普遍使用,设备所占资金在固定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显然,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设法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程度,而设备管理的科学化无疑是关键。具体说,就是取决于设备经济管理的一系列环节是否达到最佳水平。

(三)关系到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

若设备的可靠性低,管理不善,在运行中发生意外,不仅破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同时也使国家和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家庭带来不幸。若设备陈旧落后,排放有害物质或噪声超标,就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和生物的生存,成为社会公害。因此,保证安全生产,消除环境污染,有效地预防设备和人身事故及社会公害,是现代设备管理的重要课题。

物业管理企业的迅猛发展,物业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在迅速上升,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物业管理企业竞争致胜的关键筹码。为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而先进的设备管理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根本保证。

三、恒隆广场综合楼现代化设备带来的新问题

现代化设备在恒隆广场综合楼的大量使用,使企业在服务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例如:竣工后的基础资料不齐全;早期无先进的设备管理体制;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可以获得高效率和高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故障损失大、磨损腐蚀加快、严重污染环境和能源资源消耗大等;设备的投资和使用维护费用大量增加,迫切要求注重设备与设备管理的经济效果;现代化设备技术综合性强,全过程环节多,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用现代化设备,岗位分工较细,经常是单工序操作,设备结构复杂,人的感官能力难以适应。

四、恒隆广场综合楼设备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先进的设备管理体制

1、按设备的数量、复杂程度和设备集中程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检修人员的技术力量和组织形式,结合企业的特性、功能及工作特点(运行班次、有无假日)等各种因素、实事求是地设置设备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力求理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体现先进性。

2、设备管理负责人必须熟悉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条例;必须熟悉设备的技术理论知识,必须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3、加强设备管理体系的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培训,对操作人员实行使用维护培训,对检修人员实行技能培训,并把各项培训工作列入设备管理工作计划中。

(二)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作为一个好的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度;设备基础资料管理制度;设备运行和维护保养制度;设备检修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制度;特殊设备管理及应急制度;各类机房、变配电机房的出入登记制度等。

(三)做好设备管理的基础资料工作

基础资料工作是设备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基础资料必须正确齐全。利用现代手段,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使基础资料电子化、网络化,活化其作用。

设备的基础资料包括:

1、设备的原始档案

设备的原始档案包括:基本技术参数和设备价格;质量合格证书;使用安装说明书;验收资料;安装调试及验收记录;出厂、安装、使用的日期。

2、设备卡片及设备台帐

设备卡片将所有设备按系统或部门、场所编号。一台设备有一张设备卡片,设备卡片上登记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基本技术参数、设备价格、制造厂商、使用部门、安装场所、使用日期等。

按编号将设备卡片汇集进行统一登记,形成一本企业的设备台帐,从而反映全部设备的基本情况,给设备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3、设备技术登记簿

设备从一开始到报废的全过程。包括计算、设计、制造、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报废,均应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每台设备建立一本设备技术登记簿,它是设备的档案材料。设备技术登录簿中有:设备概况:即设备台帐上的资料;设计参数和条件、技术标准及简图;设备运行状况;备品配件;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情况;设备大中修记录(包括时间、费用、人员);润滑卡;设备事故记录;更新改造及移装记录;报废记录。

设备技术登录应及时准确齐全,应反映该台设备的真实情况,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4、设备系统资料

恒隆广场综合楼的物业设备都是组成系统才发挥作用的。例如中央空调系统由冷水机组、冷却泵、冷冻泵、空调末端设备、冷却塔、管道、阀门、电控设备及监控调节装置等一系列设备组成,任何一种设备或传导设施发生故障,系统都不能正常制冷。

因此,除了设备单机资料的管理之外,对系统的资料管理也必须加以重视。系统的资料包括:

竣工图。在施工时原则上应该按施工图施工,但在实际施工时往往会碰到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变动,把变动的地方在施工图上随时表注或记录下来,尤其是管道及阀门安装的规格、位置、标高及走向等。如果在施工时没有把变动的地方表注或记录下来,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施工结束,把施工中变动的地方全部用图重新表示出来,这样的图纸符合实际情况,这就是竣工图。竣工图应由资料室及管理设备部门保管。

系统图。竣工图是整个物业或整个层面的布置图,在竣工图上各类管线密密麻麻,纵横交错,非常复杂,不熟悉的人员一时也很难查阅清楚,系统图就是把各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也称分系统),子系统中可以用文字对系统的结构原理、运作过程及一些重要部件的具体位置等作比较详细的说明,表示方法灵活直观、图文并茂、使人一目了然,可以很快解决问题。系统图也是对员工培训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参考教材。

(四)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做到专业管理同全员管理相结合越是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越应注意对员工的培训、教育。

专职设备管理人员应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及管理业务水平的人才。但是单纯依靠少数专职设备管理人员来管好企业的所有设备是不可能的,还应该发动企业全体员工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共同用好管好所管辖区域内的所有设备。因此,对操作使用设备的人员要加以培训教育,要求操作使用人员懂设备的用途、结构、原理、技术性能、使用要点、维护方法、故障的排除及报告等基本知识,教育大家正确使用设备、爱护设备。最后应该做到操作人员会检修设备、维修人员会操作设备,并要求只有取得了国家考核颁布的技术资格等级证书的人员才能上岗,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结论

本文结合恒隆广场物业管理的设备管理,对设备管理方面做了重点阐述。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各国经济日益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加速了资金、技术、商品和人才的国际流动。世界经济正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轨,产业结构正向高增值型与知识集约型转变。以现代高科技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结合国家和各物管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和方法加以消化和吸收,使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同国际接轨,以适应市场竞争激烈的要求。大力推行现代设备管理,积极学习和推广应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国家建设部房地产业司,《物业管理概论》,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年12月

沈瑞珠,《物业智能化管理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发行部,2001年8月1日

丁云飞,《物业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物业设备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1日

谢凯,《商场物业管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俞国胜,《高等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教材》,中国林业出版社发行部,2002年8月1日

陆伟良,《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1日

戴德梁行,《物业标准化管理丛书》,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1月1日

卜宪华,《物业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部,2003年8月1日

陈红,《楼宇机电设备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1日

7.论采油企业的设备管理 篇七

设备管理的任务及在油田发展中的重要性

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保持设备完好, 利用修理、改造和更新等手段恢复设备的性能, 提高设备的素质,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保证生产需要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降低成本, 促进企业生产持续发展,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设备是生产的基础, 生产是油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 设备管理是企业良好运营的关键之一, 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设备技术性能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 还关系到生产的成本和效益, 更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应用, 设备管理将在油田企业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 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工作。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主要依靠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来维持, 只有加强设备管理, 搞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现场管理, 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奠定基础。其次, 设备管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企业产品是通过机器设备生产出的, 设备的技术状态对企业产品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再次, 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设备管理既影响企业的产出, 又影响企业的投入, 因此加强设备管理是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最后, 设备管理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设备的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是导致设备事故、人身事故及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 就必须重视设备的现场管理和隐患整改。

油田设备管理与勘探开发水平、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劳动生产率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因此, 只有充分认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才能为油田的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油田设备的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是指从设备的购置计划, 选型调研, 采购运输至安装调试这一系列的工作。也是货币投资正式转化为固定资产前的管理工作。由于有些单位忙于要效益, 往往忽视了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这样, 设备正式使用时很容易出现与生产不配套, 与企业发展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因此, 设备的前期管理是设备管理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信息的收集管理。信息是具有高度可用的企业资源, 是科学管理的依据。在油田上, 设备的形式多种多样, 参数、性能也是各有不同。涉及的面非常广泛, 相互关系错综复杂, 有的有规律可循, 有的则随机性很大。要求设备实行有效的管理, 得到充分经济的利用, 就要求在设备购置之前要对设备的运行过程, 历史数据, 进行系统的处理。在此基础上, 收集设备的利用率、故障率、维修费用, 零配件供应等情况, 有时还要考虑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等, 从管理、技术、经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处理, 及时向主管领导们提供正确的数据信息, 为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全面的信息, 避免盲目投资。

(2) 拟购设备的考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单位内部的实地考察, 这主要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考察设备是否需要更新或者增加。其次就是拟购设备使用地点的考察, 直接接触操作人员, 考察了解该设备在实际生产性能及工作效率状况。

(3) 设备的招标采购。这一环节可广泛征集投标者, 使投标者之间进行合理竞争, 从而使设备采购价格、保修及承诺等条件趋于合理, 可有效降低投资成本。经过油田公司组织的设备招标程序, 设备就能够按照我们的要求招得, 在招得厂家或供应商后, 便可经过相应的磋商签定技术协议。

(4) 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安装调试, 这项既是对设备性能质量以及设备安装好坏的检验, 也对今后设备的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设备安装过程中, 一定要厂家技术人员或自己单位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确保安装质量。

设备的管理与维修

设备管理的目的是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果, 也就是要充分发挥设备效率, 并谋求生命周期费用最经济。油田设备很多, 按照种类分为:车辆设备、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电器设备、工程用设备、抽油设备等等。根据设备的不同, 分别制定不同的维修策略, 作到预防维修、改善维修、事后维修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达到设备综合效率高, 停机损失小, 尽量作到物尽其用, 重点设备重点管理, 使设备管理井然有序, 有效地为企业生产服务。

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正确使用设备可以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 防止发生非正常磨损和突发性故障, 延长使用寿命, 提高使用率。而精心维护设备则起着对设备的“保健”作用, 可改善其技术状态, 延缓劣化进程, 消除隐患于萌芽状态, 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明确基层单位设备管理、维修与使用人员对设备使用维护的责任和工作内容, 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以确保设备使用维护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

(1) 制定设备使用程序。新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 必须经过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维护要求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教育和实际操作基本功的培训, 有计划地、经常地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 以提高其对设备使用维护的能力, 并通过实际操作考试, 合格者方可独立使用设备。

(2) 制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是设备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与维护的技术性规范, 是根据设备的特点、结构及安全要求而制定的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的事项、程序及动作等。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减少故障, 防止事故发生。

(3) 建立设备使用责任制。为加强操作工人的责任心, 避免事故发生, 必须建立使用者岗位责任制。操作工人为设备的第一责任人, 不但要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 还必须掌握设备的保养技能和管理知识。工人必须严格按照“三好”即“管好、用好、养护好设备”;“四会”即“会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会排除故障”;“五项纪律”即实行“定人定机,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 按规定加油, 保证合理润滑;遵守严格的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发现异常即刻检查, 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和设备操作规程等规定, 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设备。

(4) 建立设备的维护制度。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技术状态, 延长使用寿命, 必须进行设备的维护。此为日常工作, 也是操作工人的主要责任之一。设备维护好了, 就可以减少停工损失和维修费用, 降低成本, 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率, 为国家、企业、个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 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为此我厂将设备的维护分为每班维护和定期维护两种。每班维护要求操作工人在每班中必须做到:班前检查, 班中正确使用设备, 注意观察,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下班清理设备;交接班时要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定期维护由操作者和维修工合作, 根据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保证设备性能的优良。

8.设备管理的论文 篇八

关键词:电网公司;全寿命周期管理;配网设备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106-0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推进,县级电力网络改造的加深,电网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规模日趋的庞大,涉及的设备管理问题也愈加的深重。设备管理,强调的是设备服役期间的运行维护,注重的是设备的可靠性。而全寿命周期设备管理则不仅包含了设备管理,还包含了资产管理,整个的管理过程涉及设备管理及其价值的变动,在整个的全寿命周期设备管理中,必须加强对设备可靠性的重视的同时,还要注重其经济性。在进行全寿命周期配网设备管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生产经营为目标,通过有效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实现对配网设备从规划、设计到购置、安装乃至报废的全过程的管理,真正地实现配网设备最优化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

1.1 灰色理论预测

该分析方法的创建者为我国著名教授邓聚龙,这一方法至20世纪80年代诞生之后,已经逐步地为国内外学者所接受并广泛地应用,其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比较新型的理论分析方法。该理论是建立在生成数据的基础上,并通过生成数据模型、预测、关联分析后所得值逆推得到

结果。

在当前的配电网络设备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就是设备、材料的腐蚀,造成这一腐蚀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天气,由于设备材料的腐蚀会导致该设备、材料的绝缘性能、导电性能下降等,因此,在进行灰色预测的建模时候,必须对腐蚀这一影响因素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综合的预测,了解影响因素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灰色预测的建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作为原始数据分

析源:

结合公式,由此可以得出在腐蚀发展状况全过程中,其设备、材料的全寿命周期的整个状况。

1.2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又简称神经网络,其英文缩写为NN,就现代神经网络而言,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通过对输出和输入之间的非线性的数据统计进行建模,对系统变量的未来状态做出科学的定量估计,实现对复杂信息的统计分析。其基本的构成有三个部分:输入层、输出层、隐藏层。目前较为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BP模型为主,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于动态数据的统计分析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在配网设备中,我们也可以经由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对设备、材料腐蚀状况和使用寿命的预测分析。

2 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方法,结合电力配网设备的特殊性和现有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管理系统选择了灰色理论数学模型,其具体的资产全寿命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模块

包括:

(1)实时监控:采用RFID以及多种传感器采集技术实现设备资产的智能收集,实现实时监控、及时报警。研究电力资产编码规范;提供灵活丰富的接口设计,实现与各业务应用的资产数据的双向同步服务。

(2)资产手动/自动盘点:利用机房部署的RFID传感器实现资产的智能自动盘点;并结合手持式RFID接收装置完成人工定期资产盘点功能。实时发现资产变更情况,及时报警。

(3)巡检管理:通过对资产与人员手持接收装置的相互感知,实现资产巡检管理功能。

(4)出入管理:综合门禁、RFID数据采集,实时监视人员的移动线路,对特定区域的违规进入提供报警。

通过以上主要方向的研究,完成电力资产全寿命管理,实现资产盘点、自动化巡检、资源智能调配等资产管理功能。具体到配网管理中,其全寿命评估的流程优化改进建议如下:

针对以上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流程结构的缺失情况,建议建立资产策略流程、资产规划流程和年度计划/预算流程,实现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的流程完整,详见表1。

统一全寿命周期整体最优的管理目标,逐步建立完善电网资产管理规划和计划协调机制。在信息共享方面,需改进如下:

(1)加快构建电网规划信息平台、资产管理系统、供货商管理系统及备品备件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平台,为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2)改变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的局面,促进信息系统之间的开放透明,实现各业务的横向集成,为贯彻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信息收集、传递与反馈的效率。

(3)在全面梳理各流程对信息共享的需求基础上,建立规范的信息共享机制,明确需建立信息共享渠道的流程、部门、业务环节以及信息内容和时间要求等,并针对信息共享建立考核办法,实现信息的纵向贯通和横向

集成。

(4)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信息质量管理。

在决策机制和方法方面,改进方式如下:

(1)深化LCC方法的研究和运用。

(2)加快推进资产优化配置机制建设。

(3)加快研究建立提升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精益化水平的方法模型。

3 加强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内部机制

明确组织机构和实施计划。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庞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股风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整个公司的各个部门、各层次的人才参与协同合作,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才能真正地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有专门的组织体系,来保证工程项目运行的持续、协调,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分重点、分区域、分步骤地进行持续的改建,同时,公司上下各领导和部门人员要积极的配合。

建立管理标准。在建设初期,就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保证全寿命周期管理期间,每项任务都有有效的评价指标进行指导,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规划的初期,要充分地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每个地方都照抄照搬,要能够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规划不会出现对设备的利用、管理不足的现象,也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发生。在进行体系策划的时候,必须充分地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等来进行指标的建立,不能盲目地追求过高的标准,而忽视自身的能力,致使过量的投资拖累企业的发展且没有获得与之相应的汇报。

开展设备状况清查和系统改进。在进行配网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改造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设备状况的清查和统计,从完善企业的设备管理流程和制度出发,理清配网中的设备的状况,为全面地实施全寿命周期管理做好前期工作。

4 结语

总之,要做好配网设备管理的研究,需要根据配网设备的特点结合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介绍并总结有关于配网中的设备如何实现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作者简介:张子文(1978—),男,广东顺德人,广东电网公司佛山顺德供电局电气工程师,研究方向:配网

9.关于设备管理的问题及建议 篇九

2011年大半年工作里,总的来说,工作兢兢业业,但基本没有“亮点”,取得过些许成绩,更突显出很多问题。本人分析技术部管理工作中主要出现的几点如下:

一、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矛盾

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的矛盾在很多生产型企业中都普遍存在。一般来说,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工作目标是为生产服务。两者之间,那为什么会存在矛盾呢?本质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包括决策层)“重生产,轻设备”。因为企业看中的都是经济效益,而生产突显的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而设备管理,直接突显的更多都是成本增加。我公司在这点上问题还是很多。主要突显如下两点:

1.一出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影响了生产。大家似乎都在指责技术部工作未到位。生产未搞好,就是因为我们设备问题,而我们在很多管理上又不得不给生产让步,整个工作都是围绕着为生产服务。如果公司领导(包括员工)长久都有“重生产,轻设备”的思路,当然设备管理会难做很多。

2.公司未明确两个部门的管理任务及职责分工。当两个部门在协调不够或有冲突时,可能就会出现管理漏洞。一遇到问题就会踢皮球、相互推诿。比如:原材料控制方面,产量设定方面,参数修改与控制方面,带病

生产作业方面,自动化仪表更改方面,操作工操作规程监督等方面。两个职能部门都还待沟通与明确。

建议:

1、公司应灌输“设备与生产同等重要”的概念,这样底层员工才会重视设备,才会主动的接受并按要求的执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日常巡检。只要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落实,必会大大降低设备突发事故,以及大大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无形中给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公司领导应全面的分析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之间的漏洞及冲突,明确相关环节的监管任务与职责分工。特别是易诱发设备事故因素,以及管理薄弱环节做出明确的要求。

3、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要更密切的加强沟通与协调,包括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公司领导之间的协调,以及车间操作工与机修工的协调等等。

二、粗放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的矛盾

设备管理现各行业大都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层出不穷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实际上本质的管理目标都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我们公司的设备管理只是”粗放管理”,技术部重点工作在“修”而未在于“管理”。技术部不是不知道怎样去科学管理,而矛盾在于执行与落实。现有很多制度和规程都未能按规定执行,再多管理制度、管理要求都是纸上谈兵,谈何更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

运转近两年来,设备问题愈加凸显,一天都疲于处理已出现的问题。设备管理人员(包括技术部管理人员、车间机修工、巡检工等)逐渐对设备管理就很被动,失去热情。工作既累还不见成绩,不出问题就是万事大吉,上班多半都在被动的等待设备出现故障,出现问题就充当“救火员”的去修理。这样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导致设备问题更加的多。

建议:

1、应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及主动能动性,努力建立一个个有干劲有战斗力,对设备充满热情,对设备管理有正确认识的团队。

2、可以针对性的学习借鉴兄弟企业或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是一门学问,不能固步自封,切忌纸上谈兵和空中楼阁。

3、管理的定义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所以公司在劳动保障、工资分配、指标考核等方面凸显出设备管理的直接效益,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三、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

技术部作为一个以设备管理为中心的职能部门,对车间所有设备管理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与领导。同样,我们也只是公司管理体系中的普通组成部分。

1、被管理方面:技术部工作总体是杂而繁多。我们大部分工作是按上级领导的布置来做。其它部门遇到问题都会首先找到技术部,很多与设备管理无关的事情我们也在做。当然,能解决公司的各种应急任务及各种临时工作或突发工作,我们技术部也很荣幸。但是毕竟现有的人员结构有限。另外,技术部开展本职工作,领导性与决策能力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限制。

2、主动管理方面:技术部与其它车间、部门只是平等的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价值导向,然而技术部是服务性的工作,很容易被忽视,不易直接体现出价值。这样很多时候,技术部处境或许有些尴尬。技术部与车间协同管理设备,车间作为设备的直接管理者,车间支配机

修工、巡检工、操作工的日常工作。比如:若发现设备有问题,希望车间整改,车间整改不及时或不引起重视;若按照设备考评严格执行,与车间关系当然变得不和谐,不和谐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发生。

建议:

1、上级领导在安排工作时,应更合理的安排分配。技术部应该把工作中心更专注设备管理上,尽量避免其它的事务。

2、部门与技术部应建立共同的价值导向,重视技术部工作,提升技术部的领导性与可调配性,合理设计有效的考核与考评体系。

四、影响设备管理提升的因素

设备管理是一门系统、长期的协调组织,同时也是一项枯燥、繁琐的工作,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当然经过近年来,技术部设备管理中突显出如下几点:

1、对设备管理认识不够,干劲不足,惰性较重

一方面是因为满足现状,责任心不强,所以就缺乏了干劲,嫌烦锁,怕辛苦。很多工作主要以应付检查,完成任务。另外一方面因为未能体现出个人价值,心态不平衡,慢慢的,愿意干的累死,能干好的也不想干了。

建议:加强团队协助精神的教育,另外适当的考虑一些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2、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待提高,自身掌握的业务能力还不强

要想管理好设备,必须有足够的业务认知能力及足够的丰富的经验。虽然新厂建厂近两年了,但很多问题还是不能很好解决。能解决的问题能很好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依然不能解决。这说明,我们员工自身的业务

能力还有待提高。若技术部的人员都在问题认识上不够,谈何实际解决问题呢?谈何领导设备管理呢?

建议: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接下来将着重的强调技术部每个人对每一块的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不必每个人对所有问题都专研,但必须每个人对某个方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希望能得到公司的支持,获得一定的资源,把技术转为生产力,可以让技术部能在某些技术方面深入研究,最后能取得一定的突破和成绩。

3、设备管理体系还未健全

设备管理体系涵盖很多内容,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公司设备管理现状有:

1、“重维修、轻维护”。

2、很多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落实。

3、设备预案等基础工作未完善。

4、备件管理的经济性未体现。总之,管理工作还缺乏“亮点”。

建议:加强自身部门管理,不但要尽快完善不足之处,更希望在管理中能拥有独特的“亮点”。比如:“ABC管理”,“预知维修、预防维修、事后维修的有效结合”,“5S管理”,“备件零库存”,“点检定修管理”等。

备注:

1、以上问题仅限个人观点,若有不对之处,望谅解。

2、虽然暴露出很多问题,但技术部整体的努力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认可。

3、个人能力有限,分析不够之处,望领导批评指正。

技术部

10.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的探究 篇十

关键词 多媒体 设备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内容直接展示在屏幕上,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教学的直观性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运用这种方法传递信息比较直观,可以从视听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观察、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巩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结合多年从事多媒体教室管理实践,对当前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多媒体设备主要配置

教室使用的多媒体设备其主要配置有三大部分:投影机、电脑、展示台,这三大部分有机的联接起来主要是通过中控设备。目前学校配置的多媒体教室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模式是讲台式一体化多媒体教室,其主要配置的设备有计算机、DVD、中控、音响、功放、投影、扩音系统、实物展台、教师显示器等。第二模式是一体化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其主要配置的设备有电子白板、计算机、短焦投影、支架等。

2多媒体设备功能

多媒体教学是以其生动的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手段创设情境,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经过实践、调查,教室多媒体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用视频展示台投影幻灯片进行教学,进行常规的板书和挂图讲解。

(2)使用视频展示台投影实物、文本资料等,进行现场实物演示及图表等的分析讲解。

(3)输出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进行投影,如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与演示,运行网络课件及视频点播等。

3多媒体设备使用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发挥的作用是明显的,但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就必然受到它自身规律、使用条件和周围环境的严格限制。根据我们平时掌握的情况和随机对200名教师和12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个别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并非得心应手。应用传统媒体,也就是利用投影机、电脑、展示台展示,绝大多数教师都得心应手,但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術,少数教师感到难以驾驭,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2)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少。高效率靠的是高技术,高技术靠的是高投入,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找到学校的共享资源库,这样一来,提高了资源共享的优势。但大部分的学校这种条件都达不到,远不能实现教师的交互学习资源并对资源获取和利用,可见,缺少必要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影响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因。

4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责任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素养标准,学校应该有一支强干的教育技术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设备,让其发挥较大的效能。既要有先进的设备,又要重视相应的人才和管理,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没有高技能的教育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再好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建议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中心(信息教育中心与网络中心),负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信息教育中心制定《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和使用规定》组织各班班主任、上课老师和电教员进行学习和宣传,并张贴到各班教室,力求让他们清楚自己在多媒体设备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到的义务,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人。

多媒体设备的管理设置了管理机构,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人明确了多媒体设备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到的义务,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人,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特别是人为因素带来的损失和破坏,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5培训专业管理人员,提高设备使用率

培训全校教职工,每个学期在开学之前进行三级培训,就是培训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管理人员中最重要的是培训班级电教委员,班级电教委员是管理中的中坚力量,也是主要的管理人员。每位电教委员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及责职,如《设备操作流程》、《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和使用规定》、《多媒体设备管理方案》。

培训专业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要清楚多媒体设备各部分是如何工作、如何连接在一起、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出现问题如何解决。

通过对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形成了管理的一般流程,以期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隆庚.谈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和管理.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5.

[2] 马进宝.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引进与咨询,2005.03.

11.煤矿机电的设备管理分析 篇十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不少企业机械化程度有很大提高, 但却不重视机电设备的管理环节, 对煤矿企业长期发展产生隐患。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 必须加强机电设备管理, 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理论和技术减少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 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性发展[1]。

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机电设备管理理念不成熟

中国煤矿企业在引入大量机电设备后, 大部分精力用于提高经济效益, 忽视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为达到产量目标, 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考虑甚少。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部门只是辅助生产的非主要部门, 该部门的职责被逐渐淡化。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执行力度也远远不够。企业管理层对机电设备的性能比较了解, 但对设备的检修工作认识严重不足, 这使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落实情况差, 只有当设备出现直接影响使用的大问题时, 才进行维修工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损坏很多时候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使检修成本十分高昂。企业有关机电设备的理念严重落后, 使机电设备造成生产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如何实现从一味追求产量到可持续性生产的理念转变, 是改变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2]。

1.2 机电设备使用隐患较多

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管理重视不足, 使机电设备老化和损坏现象严重, 同时保护装置配备不齐全, 使用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不匹配, 设备带“病”运转的现象十分常见。由于煤矿开采环境大多十分恶劣, 腐蚀性气体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对设备都是严峻考验, 机电设备长期暴露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下, 极容易出现锈蚀、受潮等现象, 不管是设备运输还是存放都难免受到环境影响, 使设备使用寿命大打折扣。部门企业针对机电设备没有设置专门的保护设备, 设备缺少必要的缓冲、电控、制动等设备时, 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使设备受损严重。由于煤矿开采中绞车、主扇等设备都采用使用时间很久的设备, 参数无法满足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 从而产生诸多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 企业的设备管理技术不全面, 测试不精确, 也会延误问题的发现, 使设备的安全隐患加重。

1.3 机电设备管理团队素质不高

煤矿开采工作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脏、累、差”的典型, 而且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多, 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所以煤矿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长期以来煤矿企业都是粗放型增长, 在人员选拔方面重视程度也不足。企业缺少高技术人才, 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引入困难, 使煤矿企业缺乏活力和先进动力。煤矿企业对这种现象也持消极态度, 改变该现状的意愿不强烈, 待遇和思想上都没有为机电人员多考虑, 导致部门技术人才纷纷跳槽, 人才流失现象明显。调查表明, 在乡镇煤矿企业中从事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学历较低、经验不足, 甚至无法解决较为常见的机电设备故障, 经常错过最佳维修时间, 不利于设备安全管理, 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3]。

2 优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2.1 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为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力度, 首先应当提高企业对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 从国内外先进的煤矿企业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 把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开采过程的关键一环, 不断推动机电管理发展。企业管理层要充分意识到机电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敢于批判传统设备观念, 将全新、科学的管理理念引入企业, 使其深入人心。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每位员工做贡献, 机电设备管理的优化也需要建立在提高每个人责任意识的基础上。企业工作人员应把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视为自身的任务去完成, 更加积极主动地解决机电设备的问题。优化机电设备的运输、操作和维护各个环节, 真正提升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 最大程度减小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企业必须逐步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 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的操作规范性, 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老、旧设备, 企业应当按规定、规范及时报废, 加大对重要设备的资金投入。应当保证每月检修一次, 1 a至少保证有四次大修, 从技术、组织构成、检修内容等方面加大检修力度, 增加检修维度, 从各方面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2.2 加强机电人员素质培养

人是一切活动主动性最强、最富创造力的因素, 为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必须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充分挖掘人才潜能, 为机电设备的管理注入新鲜活力。企业要真正地发挥机电设备的用途, 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年限, 必须从人才培养入手, 让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理论, 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效率。企业要认识到人才对于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性, 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以往设备、资源的竞争转变为人才的竞争, 专业技术人才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企业必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对企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应当给予适当奖励, 企业要设定新的员工培养标准, 组织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工程师给新入职员工授课, 使员工对于机电设备的检查和管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企业甚至可以定期进行相应的考核或考试, 成绩与奖金挂钩, 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企业在引进新设备的同时, 需要及时为员工开展培训工作, 使员工了解新设备的操作及保养,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企业要自发形成人才小组, 对于技术上的难题有自主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3 加速建设信息化管理网络

由于机电设备管理涉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仅通过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协调平衡。因此必须加快信息化管理网络的建设, 可以对某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 第一时间全面地掌握设备状况, 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投入, 而且可以节省大量设备开支, 通过信息更新及时管理网络, 明确设备维护责任, 提高员工合理使用设备的责任意识。借助网络可以方便地建立质量监控及检修体系, 便于确立统一的标准化设计, 从购买环节就严格把关, 及时对不符合标准的设备进行质量调试, 加强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结语

当今时代背景下, 煤矿企业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大量引进新技术和新机电设备, 使煤矿开采更加简单快捷, 但是机电设备在恶劣的运行环境中极易老化或受损, 因此机电设备管理问题必须得到企业的充分重视, 否则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行。若干能够优化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从多个角度为企业实现更好的机电设备管理提供建设性建议, 希望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煤矿产业是中国各大工业产业的支柱,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是确保煤矿开采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实际开采过程中, 时常由于管理不善, 导致煤矿企业正常开采受到影响。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也可以减少安全事故。分析了目前机电设备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苏睿.新时期煤矿机电的设备管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14 (8) :277.

[2]思治茂.煤矿机电的设备管理分析[J].地球, 2013 (7) :42.

上一篇:幼儿园周末祝福语下一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