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

2024-10-04

小村庄(16篇)

1.小村庄 篇一

洪水把小村庄吞没了后,幸存者后悔得说:“以前,我们不应该把树木砍光,”有一位小学老师说:“我们在(再)找一座山,我们在那生活,”大家点点头,他们流浪了几个星期,找到了一个树长得非常多,很高的山,他们是(在)山上砍了3棵大树,就修成了一个更美丽的小村庄,有一个人说:“我们把小学老师当村长,”又有一个说:“我们这样,到时候又被洪水吞没怎么办?”新村长说:“这里不远就是城市,张三带我们村的一半干粮和一半水,没关系,我们会把种子种在土里,我们就吃的了,”张三和他的队员就立马出发。

路上困难重重,他们很快就跑城市买大树苗回村了,村里头兴高采烈,因为土里的种子发芽了,还有村里的一个妇女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孩。男孩,张三回来了,村里人把三棵大树苗种到了土里,过了几年后,树长大了,村长生了孩子就去世了,孩子每天哭,因为她没奶喝,妇女刚好有奶,三个孩子喝了就睡了,从此,小村庄在也没有不几了,村庄的空气清新活润,天空湛蓝深远,河水清澈见底,树木郁郁葱葱,小村庄比前更美了。

2.小村庄 篇二

1. 走进情境听故事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我们一起去欣赏一番吧!(老师播放课件)美吗?让我们走进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聆听它的故事。

2. 认认真真读故事

词语读好了,那课文读得怎样呢?请五个孩子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即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请一位同学更简练地说一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 有滋有味品故事

师:早先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课文怎样描写小村庄的美丽?

学生找出句子,品读句子。(课件出示: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指名读;教师随机板书:森林、河水、天空、空气。)

师:同学们,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想象、畅谈。

师:带着自己的想象美美地读一读。(指生读)

师:是啊,这个如诗如画的小村庄让你生活在这里,你感觉怎么样?

生:幸福、惬意……

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全班共同交流。教师随即出示意义深刻的句子。

预设一:“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指生谈:从哪里读出了村民砍树的随意?(师板书:随意)

师:从“拎”和“谁”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你们家想去就去,我们家想去就去,家家户户都可以去,多随意,读出这段随意。(指生读)

师:他们想砍就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村民们从来没有想过 _,只是想着 _。多无知的村民呀!(师板书:无知)让我们一起读:谁家……就这样在村民毫无节制肆意的砍伐下,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可是他们还是没有想过 _,依然是谁家想……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拎”和“谁”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含义,让大家收获不少,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字里行间,看看又读懂了什么?

师:谁想读画出的句子,谈自己的理解?(生读句子,师出示句子)

预设二:“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不断”“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的环境仍然在村民的斧头下破坏着,他们从来没有想过 _,只顾着自己的 _。

从这句话当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小村庄的环境一直在遭受破坏。

生:人们一直在砍伐,没有停止。

师:是呀,小村庄的环境在一点点的破坏,在人们无休止的砍伐下——

生读: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森林不再 _,河水不再 _____,天空不再 ______,空气不再 _______。

师生接读:山坡上渐渐出现裸露的土地,可是尽管这样,村民仍然是谁家……当山坡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时,村民仍然是谁家……当小村庄的环境越来越恶化时,村民仍然是谁家……他们从未想……只顾着……看村民多无知呀,多愚昧呀!(师板书:愚昧)

师:(出示课件:把“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改成“树木变成了房子,变成了工具,变成了家具”。)

老师把这个句子稍微改一下,你能读出它们的区别吗?

生:第一句写得较生动、具体。

师:就是在村民无休止、大肆的砍伐下,小村庄终于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

生读: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师:“什么都没有了”,到底是什么没有了?

出示句子,进行口语训练:_没有了,______没有了,______ 没有了,还有 _____ 也没有了……

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擦掉板书。黑板上只剩下“无知、愚昧”两个词。

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的故事就此终结了,真是令人痛心啊!可是到底是谁摧毁了美丽的小村庄?

小结:砍树本身本没有错,可是村民无休止地砍伐、世世代代不停地砍伐,只是一味地向树林索取,不懂得回报,最终村毁人亡。

4. 深化主题续故事

又过了许多年,在这片山谷中,又迁来了几十户人家,他们该怎样延续小村庄的故事呢?拿出你的练习纸,继续编写这个故事。

汇报交流,学生展示续写的故事,教师作指导、补充。

总结:毁灭的小村庄在大家的笔下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小村庄的起起落落,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绿色地球,共创美好家园!

5. 宣传环保讲故事

3.我们的“小村庄” 篇三

这一家子对生态环境、户外活动以及艺术充满热忱,当设计团队第一次与他们交流设计思路时,两位业主并没有谈到房子的设计,而是与设计师畅谈了生活、艺术、政治、慈善、宇宙等种种话题,他们希望这座房子向人们讲述的不仅是这个家庭的故事,而是能传递出更多的东西。真正讨论房子设计的那天,大人们让两位孩子在一旁画画,他们则在讨论各种设计思路。正当他们感到迷惑和疲惫之时,双胞胎把他们的画递给了设计师,画纸上是两位孩子心目中的家,一座座尖尖的塔屋排在一起,仿佛是童话故事里的村庄。这些塔屋最终成为了设计师的灵感,整个“村落”的设计也由此展开。

在平常的扩建项目中,新建的体量往往像是与旧建筑相冲突的“独块巨石”,而在本案中,这种冲突不复存在,且形成了和谐的共融。从外部结构看,这些“塔屋”像是组成了一个村落,由一系列小建筑单元形成的外部结构突破了传统的房屋建筑逻辑,而内部则是相互连接的居住单元,并划分出了不同的功能区域。它们的结构就像是经典英剧《神秘博士》里的Tardis机器,外形小巧,却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套塔屋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整条街区的门牌从3号过了就到7号,而5号门牌却神秘地“消失”了。如今,塔屋以“村落”的形式填补了这块儿“神秘”的地带。

反思当代的私人住宅建筑,房子的设计过度注重隐私性,围墙越砌越高,居住者与邻居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比起家庭住房,它们更像是庇护所,而“塔屋村落”则兼顾了开放与隐私这二者的关系。如今的塔屋前院是一块儿公共菜园,业主可以时不时邀请邻居们来他们的花园,如果邻居愿意,还可以一起在花园里做一些小农活儿。花园虽被高栅栏围了起来,但屋里的人们依旧可以透过栅栏间的缝隙看到外面,这些栅栏还可以随时打开,与房屋外的空间建立起联系。整体设计让公共及私人区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也保护了居住者的隐私。

跟澳洲的典型宽敞平层住宅不一样,塔屋的结构更注重垂直空间的表现力。以男孩书房为例,书架从地面一直延伸至天花板,空中还悬挂了攀爬网供孩子们休息和娱乐,他们可以在此阅读和学习,并能透过窗户看到后院以及街道的景色。女主人S的图书馆则隐藏在花草丛林里的一个稍微下沉的空间中,这里是一个可以安静思考的地方,室内空间铺陈了颜色较深的木板,佐以复古优雅的彩色图案玻璃,流露出沉静而富有智慧的韵味,与男孩书房的活泼愉悦格调形成了鲜明对比。另外,厨房上方还有一个秘密空间,沿着橱柜旁的几何造型攀爬洞往上爬便可到达这个“秘密基地”,上面还铺设了人工假草。

房子的设计能够长期适应家庭成员的变化,考虑到孩子们长大后可能会离开这里,所以大房子可以随时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居住空间。设计师还在旧房子里安装了隐藏式滑门,轻松实现大空间与小空间的互换,既能让居住者乐享聚会时光,又能保证其拥有独立的私人空间。可持续性是塔屋的设计核心。大量的门窗设计能让房子充分吸收太阳能,由此减少机器供热和冷却的需求。白色屋顶则降低了吸热效果,让内部空间更加凉爽,良好的遮阳及自然通风效果也减少了空调的使用率。隔热以及隔音材料也被运用在房子的墙面设计上,整座房子都充分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性。

4.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CAI课件:小村庄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画面。

[课时安排] 第 1课时

设计思路:从学情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读题生疑,对比质疑、研读释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领会课文蕴涵的深刻道理。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创设朗读和感悟的情境,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语言训练与学生心灵的感悟融为一体,使语文学习具有审美性和趣味性。

第一课时

一、投影插图,导入

1、师: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

出示第一段: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1、)指名读读准确

2、)感受村庄的美丽,伺机理解划线词语

3、是呀,多美呀!今天,我们读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出示课题)

二、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指5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检查识字情况。

裸露——裸露的土地[ 播放视频,看,土地光秃秃的,没有花草树木做衣裳,它多容易受伤呀!]

一栋栋—— 一栋栋房子 [ 换词理解:还可以说一房子?(一座座一幢幢)]

咆哮——咆哮的洪水[ 理解:①听,洪水像猛兽一样在咆哮!(出示洪水咆哮的视频)②还有些什么声音可以用“咆哮”?]

(2)开火车认读“森林、造梨、盖房、扩大、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柴烟”等词语。

三、研读 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件出示小村庄变化后的那幅图)教师引导:山不再是(郁郁葱葱),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天空不再是(湛蓝深远),空气不再(清新甜润)。村庄(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出示: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教师引导感悟:

① 理解词语:“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儿?你能通过读把这没喘气儿的大雨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这段话)

② 想象情景: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指名说)透过这些词句,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指名说)

③ 再现情境:这是一幅多么凄惨悲凉的画面呀,让我们再来亲眼看一看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小村庄吧!看看抱头哭泣的人群吧![课件播放洪水冲毁小村庄的录像,教师背诵文中相关段落]

师:两幅画面的对比,你产生了怎样深刻的感触?让学生自由说说感想。

村庄为什么毁灭?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四、指导书写

“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黎”的上部右边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同样是“木”这个部件,在“森、栋、柴”中有很大的不同。

3、教师范写“葱、裸、黎”三个字。

4、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字。

五、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1、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小村庄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研读文本,读中释疑。

研读: 小村庄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1、默读思考: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把最能表现小村庄消失原因的语句划出来。

2、同桌交流:把你划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并说说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

3、全班交流: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哪些句子写了原因?

估计学生交流的句子有: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教师引导感悟:

① 说说大家从中读出了什么?

扣住两个“谁”和“拎”字理解人们砍树非常随意,不受约束和限制。

② 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原因,都能随随便便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这就叫做——乱砍滥伐。(板书“乱砍滥伐”),请同学们读读这个词。

③ 理解“裸露的土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看,这就是裸露的土地,还能怎么说,换个词来说说。(沙化、光秃秃)

④ 指导朗读:(a)看着这光秃秃的土地,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b)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生评——再次指名读)(c)从你的声音里,我听出了你的惋惜、着急,请同学们一起来读!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教师引导感悟:

1、这句话让你读出了什么?(板书: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长?从哪儿感受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来表示)

[课件演示: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看,森林面积不断地缩小,缩小,缩小,再缩小,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扩大,扩大,再扩大!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看到这些,你的心里又有些什么感受呢?

2、教师引读:就是因为乱砍滥伐,十年、二十年、几十年,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一代、两代、十几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教师引导感悟:

① 你们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点击课件,把重点词语“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变红]。这些不同的词语都说明了砍树数量非常多。

② 理解词语“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树木变成了哪些工具和家具呢?

③ 引读:砍下了这么多的树,到哪儿去了呢?它们变成了……

④ 交流:如果你是那一棵棵被砍的树,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⑤ 指导朗读:(a)多么让人惋惜!多么让人遗憾!多么让人心痛呀!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句吧!(b)指名读,评议。

⑥ 朗读第3自然段:请男同学把这一段连起来读读,(评议后)请女同学也来读读!

三、深入探究,读中悟理。

1、质疑: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消失了,是谁使小村庄消失的?请同学们再默读2-4自然段,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2、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结:是锋利的斧头使人们过上了自以为不错的日子,也是锋利的斧头使美丽的小村庄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锋利的斧头)

4、感悟第5自然段:

(1)请同学们齐读第5自然段

(2)思考: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指名说)

(3)小结:锋利的斧头(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5、交流启示:

(1)这就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叫人心酸的故事,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这篇课文仅仅是想告诉我们这个悲惨的故事吗?(不是)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2)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3)教师小结:这个故事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发出的严重警告: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四、延伸文本,升华情感。

1、拓展延伸:这个小村庄只是一个小缩影。在我们身边,仍有不少“锋利的斧头”,在无情地破坏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请同学们看屏幕——播放人们砍伐森林、捕杀动物、乱倒垃圾等污染、破坏环境的视频。

2、交流感受: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3、教师小结:让我们共同呼吁:让猎枪不再响起,让森林依旧茂密,让污染不再发生,让河流常年清澈……让我们和所有的动物、植物做好朋友,共同打扮我们的美好生活!(屏幕出示句子)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堂。(任选一项)

1、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5.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篇五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子,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的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便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还都过的不错。不知过了多少年,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大雨才歇了口气,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锋利的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这就是人们破坏大自然所受到的报应,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的家园!

6.一个小村庄童话作文 篇六

于是,在村长的带领下,小村庄的村民们开始不分昼夜的种树,也许是村民们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村民们种下的树都长得奇快,才一年的时间,树苗儿就已经变成了大树。村庄又变回了它以前美丽的样子——山上的森林又变得郁郁葱葱,村前的河水又变得清澈见底,天空又变得湛蓝深远,空气又变得清新甜润……一切似乎都回归到了它原始的样子。

然而,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村民们的后代似乎都淡忘了祖先们告诉自己小村庄的那一次惨痛经历。

当溪水在潺潺的流动,鸟儿在轻轻的啼啭,绿叶在沙沙的作响时,一群“先进青年”瞒着村里的老人们在一间小屋里悄悄策划着什么。

青年A:“我已经找到了一支伐木队,等再过几天,老人们去赶庙会,我们就把这些树木砍掉,能卖一大笔钱呢!”

青年B:“是呀!是呀!有了这笔钱,我们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过富日子啦!”

青年C:“要我说,就开个伐木场,现在伐木行业挣的多啦!够我们享用几辈子!”

青年D还是有些心有余悸:“这样合适吗?老人们不同意呀,而且,以前小村庄也是因为……”

青年A一声喝断青年D的话:“去你的!胆小鬼,你要不敢做就随你,到时候你也别想分到一分钱!”

青年D不吭声了。没有了青年D这个绊脚石,谈话进行得十分顺利,人们都已经下定要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久生存之道的“决心” 。

不久之后,又是一场倾盆的暴雨,这一次一连下了十天十夜,当黎明终于破晓时,小村庄却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一次,是真的无法再挽回了。

7.村庄精英与村庄治理 篇七

1.1 村庄精英的涵义

村庄精英是指村庄里那些比一般村民拥有更多社会资源并且通过此类资源获得并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村庄里的经济能人、政治能人及社会能人, 对村庄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他们一般都有思想, 有头脑, 人际交往广泛, 社会资源丰富, 应对市场能力强, 个人综合能力较强, 在村民中有一定的威望, 社会影响力强, 深得村民信任和认可。村庄精英在村庄权力结构中是居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 是国家与农村互动的桥梁, 是国家政策、意识形态的传达者, 也是村民执行政策、利益分配的庇护者, 因此他们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普通村民之间产生了互动与博弈。

1.2 村庄精英的分类

郭正临把村庄精英分为:经济精英、权力精英、知识精英。贺雪峰等人将当代村庄精英划分为传统型精英和现代型精英两类;项辉将乡村精英分为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贺雪峰、仝志辉、金太军、吴毅等人将乡村精英分为体制内精英和体制外精英。无论是哪种分类, 都涉及到村庄的政治精英 (主要指村干部) , 经济精英 (村庄致富带头人) 以及社会精英 (包括宗族精英、宗教精英等) 。就此讨论村庄精英在各阶段村庄治理过程中与国家和村民的互动及对农村社区所作的贡献。

2 村庄精英与村庄治理

村庄治理是通过公共权力的配置与运作, 对村域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 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政治活动。 (1) 村庄治理的核心问题是权力问题, 即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取得权力并以何种方式行使权力。 (2)

2.1 村庄的政治精英与村庄治理

村庄的政治精英主要指的是在村庄中拥有政治地位, 对上有上报工作责任, 对下有传达上级旨意并组织村庄具体日常工作的人, 具体表现为村干部, 他们与普通村民和上级乡镇干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交流与接触。村庄政治精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村庄治理中的结构功能和职权也不同。

人民公社瓦解后, 一些有能力的人或者与乡镇干部有一定联系的人被任命为村干部, 村干部完全由乡镇政权决定, 他们成为国家在乡村的忠实的代理人, 他们积极地响应国家的政策和号召, 努力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他们代表国家向村民收取各项税费、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负责征兵等事务, 而这些任务正是衡量村干部的标准。另一方面, 他们又是村庄的监护人, 带领广大村民进行村务建设, 他们是广大村民利益代表。然而当国家和村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村干部的角色就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 尤其是税改以后, 村民对村集体的依赖已大为减弱, 而村干部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 他们致力于培育良好的社会关系资源, 以获得村民对工作的支持。由于它重新起用了乡村的民间资源, 并实现了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性质的对接和融合, 无疑是国家对乡村社会整合成熟的标志。1998年以后, 村民自治制度的全面实行, 治理精英的产生方式有任命制改为政府主导的村委会选举, 乡政府与村的关系由领导转向指导。村民自治制度改变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一元化的权威性的村庄治理模式, 是中国乡村民主进步的一种表现。通过制度和政策来完善中国民主在乡村的良性运行和发挥, 实现真正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

2006年, 全面取消了农业税, 村干部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了计划生育和发展村庄经济工作上来。取消农业税虽然减少了乡镇政府乡村的干预, 减轻了与村民之间的矛盾, 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关系彻底的转变。村委会处理各项事务离不开各小组长、能人、及普通村民的参与和支持, 同时也需要借助传统的社会文化资源, 如有权威的人、宗族、长老等的人支持, 因为他们大多在其周围群众所形成的“熟人社会”或“半熟人社会”内具有较强的领导和干预能力。 (3) 在新农村背景下, 村庄的政治精英们以积极饱满的姿态带领着全村村民建设者农村社区。

2.2 经济精英与村庄治理

所谓经济精英, 是指农村社区中一些有头脑, 善经营, 交际圈广, 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强, 经济方面拥有比一般成员更多的优势资源, 他们利用这些资源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 并且对村庄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能够对社区成员甚至社区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的个人或者群体。

经济能人这一新兴社会群体具有特殊的社会影响力, 对农村社区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精英的成长速度是呈正相关的, 很多学者都指出: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 人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会逐渐提高, 更多地关注农村社区公共事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农村涌现出一批专业户、个体户、乡村企业管理者, 他们迅速富裕起来, 改变着农村的经济状况, 同时也影响着农村的社区结构。由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传统的村庄共同体格局被打破, 导致了村庄权力格局的相应变化, 同时为经济精英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村民自治, 为经济能人进入农村社区公共权力领域提供了制度可能, 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村庄中一批具有经济头脑的人和一技之长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很快就获得了成功。大批经济能人利用其拥有的资金扩大规模, 雇佣本村的村民为其打工, 付给他们一定得工资形成雇佣关系, 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也增强了经济精英在乡村中的地位, 从而为经济能人进入农村社区公共权力领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经济上的成功会让一些经济精英开始转向村庄政治精英。他们通过村民选举参与村民自治。一方面通过参与乡村政治事务的管理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保护并发展自己的切身利益, 在村庄政治格局中谋求一定地位;另一方面, 为了实现自身的抱负, 即改造和发展农村社区、造福百姓而积极参与村民自治。

2.3 社会精英与村庄治理

村庄社会精英包括宗族精英、宗教精英、文化精英及有威望的村民等, 主要指那些在有威望, 文化水平、个人能力、经验等方面高于其他普通村民的人。他们的产生主要是从村庄内部自发产生的, 属于民间协调性自治力量。宗族精英主要来源于宗族内部, 有着丰富的经历, 具备一定的才能, 可以聚集家族的力量带领本族人发家致富,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宗教精英主要指那些有一定宗教信仰并且通过宗教教义教化村民, 在村民中有一定权威的宗教教徒。文化精英主要指农村的教育工作者和乡村文化工作者, 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将自身的知识结构传授给农民后代, 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能够帮助农民利用科学发家致富。他们有思想, 有头脑, 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可以灵活运用新的市场经济理念和技术经营农业生产, 他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村庄文化工作者主要指那些村庄里有一定艺术天赋、擅长表演的民间艺术家。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活力, 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村良好社会环境。有声望的村民能够得到普通村民的尊重和信任, 也可以得到村庄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的尊重。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沟通村民之间矛盾的桥梁, 也是村民与村庄精英进行博弈的代理人, 他们在村庄治理过程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村庄社会精英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村庄社会生活, 他们在村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主要起到的是村庄社会整合作用, 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小结

村庄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共同治理村庄形成了村庄的“多元”治理模式, 多元化的治理模式有利于发挥村庄各种精英的积极性, 从而有利于村庄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 同时多元化的治理模式也是一种更加符合村民心理认同的治理模式因而是村庄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在其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和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必然导致治理协调性的问题, 因此就需要政府主导者、理论工作者及村庄治理者共同协调, 共同致力于村庄建设, 通过立法、政策和制度来构建村庄“多元”治理的合法性机制和协调性机制。

参考文献

[1]徐勇, 贺雪峰等.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J].浙江学刊, 2002 (1) .

[2]滕锡尧, 王朋琦, 麻福水, 董青.试论乡村治理结构在政治机制上的根本转型[J].新视野, 2008 (1) .

8.《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语文;小学;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激发学生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小村庄。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美丽)就是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不知在多少年,多少代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知道为什么吗?(揭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画出并体会优美的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2.读出小村庄的美丽。(多种形式朗读)

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可是最后却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那是为什么呢?

(二)请学生读第5自然段。(出示课件:一片荒芜的场景)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毁灭的?(同桌交流)(借此引出第2-4自然段)

(三)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毁灭的?画下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

1.学习第2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因为村里人砍树,山坡上才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师:你从哪些句子知道是村里人砍树的?(课件出示句子,板书:随意砍树)

2.学习第3自然段。

师: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人们在拥有了这些东西后并没有停止砍树、课文中说: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1)理解“不断砍树”(板书:不断砍树)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2)指导朗读。

3.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我们虽然生气、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可是最后,那个小村庄却被一场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理解“不错”是真正的不错吗?

(2)情境再现美丽的村庄,想象: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引导学生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话的含义。观看自然灾害录像。

(2)讨论交流:你想到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做?(紧扣“我们该怎么做?”这个话题,让学生知道立法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4)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课件出示)

三、总结全文

四、延伸作业

做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参考文献

9.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篇九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1.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导入)

1、激情创设情景。

同学们,老师今天送给咱们每个组一棵小树,但是它还没有发芽,想让它枝繁叶茂吗?(想)那么你的出色表现将为它填上一片绿叶,最后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小组的小树长的最茁壮。

【设计意图】利用树木生长分小组评价,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渗透环保意识,达到情感目标。

2、出示小村庄图片

问:说说这事哪里的景色?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吗?

3、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再次走进这个小村庄,去看看哪里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4、板书课题

(1)、指导书写课题(强调“村”与“庄“的写法)。(2)、学生说说自己对课题中的那个词语感兴趣,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题。

【设计意图】小小的课题却也蕴含着许多的知识,而对课题的分析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而这也是正体现了细节成就魅力。

二、整体感知

过渡语:那么这到底讲了一个小村庄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翻至课本第七课,有自己喜欢过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之后和同桌讨论讨论课文讲了一个小村庄怎样的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汇报

三、感知村庄的美丽

过渡:那么被冲毁的小村庄曾经什么样?(美丽)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吗?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说说你从这段感受到了什么?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小村庄的美丽?(相机理解“郁郁葱葱”等词语)

3、当你走进小村庄你仿佛还能听到什么?看到些什么呢?

4、有感情的朗读 小村庄的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鸟儿在林间欢快的歌唱,再闻一闻花儿的芳香沁人心脾,这时候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干什么?

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音乐创设情境)【设计意图】从文字的感悟到体会词语的妙处,然后再回到情感的升华。这样的设计符合新课标中从内容到形式,又从形式到内容的教学策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兼顾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四、感受毁灭 过渡:这么美丽迷人的小村庄最后却被冲毁了,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板书:冲毁)

1、出示课文第四段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和相关的文字: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天,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1)、“大雨没喘气”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生再读课文

(1)、理解“咆哮”。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口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咆哮”是口字旁。从哪儿发声?从谁的嘴里?从猛兽嘴里发出声音,我们就说猛兽在咆哮。课文里可不是说猛兽,是说什么?为什么?

3、想象洪水过后的小村庄会是什么样?

【设计意图】从美丽到毁灭,让学生的情感形成巨大的落差。这样强烈冲击力才可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才可让学生真正的深入文本,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字感受能力。

五、品读小村庄毁灭的原因

1、引导学生质疑

小村庄如今是一片狼藉,但是他的曾经却是如此的美丽,当你了看到这些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呢? 学生自由质疑

2、自主探究

小村庄为什么会被冲毁呢?同学们默读可课文2、3自然段。(强调默读)将自己找到的句子画下来,之后与同学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让学生在强烈对比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1)、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A、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B、理解“谁”,体会村民的砍伐树木的随意。

C、.理解“拎”(换词方法)D、理解“裸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出示“裸”与“裹”。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分析两字的造字特点。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师:衣服在旁边是“裸”,在衣服里面是“裹”。那么想一想这些裸露土地的衣服是什么?(相机出示图片)

师:树木和植被就是土地的衣服,它们可以保护土地。因为植物的根可以紧紧地抓住土壤,下大雨时这些土壤可以吸收部分的水分,这样就可以减缓水流的速度,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洪水。那么这些村民有没有好好保护土地的衣服呢?(生:没有)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课文。

E、生有感情的朗读。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利用字理教学既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体会中国汉字的奇妙之处,又让学生在字理中顺其自然的理解了课文。

过渡: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课件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A、理解“一年年,一代代”

B、这么长的时间小村庄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句式训练)

一年年一代代,湛蓝深远的天空变得()

一年年一代代,清新甜润的空气变得()

一年年一代代,清澈见底的河水变得()

【设计意图】此处作者省略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在这设置空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同时,利用文章的补白对学生经行句式训练,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过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

(3)课件出示: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A、读读句子说说你对那些词语比较感兴趣?

B、相机理解“一栋栋”、“应有尽有”等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C、指导朗读

4、教师小结

村民们这样自私的、随意的、大量的、长时间的砍伐有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做“乱砍滥付”(板书:乱砍滥付)

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感到怎么样?(生气,可惜„„)

在读课文2、3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字的充分理解,学生对村庄的消失的原因的已全然了解,此时积蓄的情感急需释放,这样而后的表达也便会水到渠成。

六、升华情感 过渡:所以就在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一连几天的大雨致使山洪暴发,小村庄那些郁郁葱葱的森林没有了,生自由接答„„

师引导:小村庄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离开了。

生自由接答„„.1、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问:小村庄的什么都没有了?

2、当你读到这里你很„.?(学生接答)

3、学生用不同的情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如:伤心的朗读时可加入叹词“哎”。

4、当你看见这把斧头时,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说些什么?那么现实中我们们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创新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设计多种形式,任选其一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立足于刚掌握的知识,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勇于表达自我的能力。

七、总结评价

1、评选优胜小组

2、总结

树木可以帮我们净化空气,可以减少噪音,可以防止风沙等等。所以保护树木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希望我们今后能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校园、家园、地球再添一片绿色!

八.作业布置

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②、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最后,提供给学生探究学习的途径与方式,鼓励学生探究无止境,学习无止境。课尾,教师并不满足于学习的“无疑而终”,努力使其“疑无穷,疑无尽”,无数问号引研究性学习之路,再一次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小村庄的故事

冲毁

滥伐

美丽

一个

10.小村庄的故事续写作文 篇十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村庄的故事续写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村庄的故事续写作文1

幸存的年轻夫妻返回到小村庄,看着被摧毁的房屋,悔恨交加,抱头痛哭。

过了许久,男的说:“这一切都是我们乱砍乱伐树木造成的,悲痛、后悔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还是想想弥补的办法吧。”

夫妻俩讨论了许久,最后决定还是先种树。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了一些树苗,在山坡上开始种起树来。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小树苗健壮地成长。渐渐地小村庄又回到以前美丽的样子,空气变得清新甜润,森林郁郁葱葱,天空变得更加湛蓝。

几十年过去了,那对夫妻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经常对子孙们说:“你们要时刻记住保护好森林,保护好我们一手建立起来的小村庄。”

他们的`后代种了更多的树。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增加,裸露的土地不断减少,而且还栽培了好多种果树,培育了好多种花,招来了许多鸟儿。

有个偶然的机会,小村庄被外人发现了。一传十、十传百,不断有人来参观,最后小村庄变成了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小村庄的故事续写作文2

在洪水中逃生的人,又回到了那个小村庄,看见村庄里什么都没了,在眼前的只是一片裸露的土地.一个人说:“都是你们把树砍了。”又一个人说:“那你没砍吗?”他们吵了起来,一个小女孩说:“你们吵有什么用,又帮助不了小村庄,你们应该种多点树,不然,下次洪水来了,那怎么办。”

他们开始种树了,咦!石头怎么那么多呢?原来是洪水把沙子冲走了,可是这些石头太重,所以留了下来。一个女孩说:“我们可以用石头盖房子,那房子不就更结实。”

他们开始盖房子了,不久石头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美丽的房子,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

他们又开始种树了,种树可真累,他们种了一棵又一棵……

11.小村庄 篇十一

细沙村距县城68公里,海拔1480米,四周高山环绕,沟壑纵横,居于大山深处。过去,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仅凭几亩薄地种植马铃薯、玉米等维持生计,全村27个村民小组只通简易公路,户间道路等级低、质量差,弯急、路窄、坡陡,路面坑洼泥泞,基础设施落后成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就连人畜饮水也十分困难,人居环境没有得到治理。

随着扶贫项目的实施,细沙村被列入整村推进扶贫村。木杆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由扶贫、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深入各村民小组和农户实地调研,在充分听取村社干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制定了细沙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蓝图。共投入扶贫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饮水工程和户间作业路,主要采取政府出资购买材料,群众投工投劳,完成要求后,再由政府组织验收。此工程一实施,立即得到群众的响应和支持,群众的积极性很高,除政府给的水泥和沙子外,他们还自己出钱买材料加宽路面,现在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了。

路修好了,人们告别了稀泥路,下雨天相互窜窜门,再也不用穿水鞋了,现在可以和城里人一样,穿着拖鞋出门,不愁弄脏鞋和裤子,到地里干点活儿也方便多了。

依托木杆镇的立体气候,镇党委、政府在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后,将整村推进项目中的7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帮助群众发展方竹。为了保证方竹苗的成活率,木杆镇选择在当地的两个苗圃基地银吉和漂坝购苗,并强调群众要按时、按质打塘栽种。

在种植过程中,木杆镇还邀请技术人员对群众进行竹类资源现状、发展前景和育苗、林地选择、管理、病虫害防治、科学采笋、护笋养竹等技术培训,镇村干部也对群众关心的苗木选择、整地打塘、栽植、幼林抚育等进行实地示范。目前,细沙村规划的9000亩已基本种植结束。

木杆镇细沙村在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的扶持下,道路亮堂了、用水方便了,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要不了几年,细沙村的山会更绿,群众的腰包会更鼓,大家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红火。

(云南省大关县财政局王安才、徐仲琼供稿)

责任编辑:欣闻

12.小村庄 篇十二

会议明确, 2015年底前, 全省住建系统要完成21个试点镇的全部村庄和其他60%村庄的整治任务, 2020年以前全部村庄完成以上整治任务。

目标:2015年底前完成60%村庄整治任务

陕西省住建厅组织编制了《陕西省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2014年—2020年) 》。《规划》中明确了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五项任务: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改善住房条件。四是村庄环境整治。五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规划》还明确, 2015年底前, 要完成21个试点镇的全部村庄和其他60%的村庄的道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同时要建设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创建64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2020年以前全省所有村庄都要完成以上任务。

图片新闻: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建设风貌

方式:试点先行, 分类推进

陕西省住建厅根据陕西省村庄特点, 将全省的村庄分为特色村和一般村两种类型。特色村主要包括新型农村社区、具有历史遗存的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有特色景观和民俗文化的村庄。一般村是指特色村以外的其他村庄。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中, 将坚持试点先行, 分类推进。

据悉, 21个整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镇, 辖区内所有的村庄将从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危房改造、开展环境整治和产业培育等五个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整治建设。对具有历史遗存的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以及具有自然山水、田园风貌等特色资源的村庄, 主要是以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特色景观资源为重点, 传承历史文化, 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 尽可能在原有村庄的形态上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道路硬化、垃圾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绿化美化等措施, 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一般村庄环境整治应以各市、县主干公路沿线综合整治为重点, 带动全域治理。

要求:“科学规划就是最大的节约”

会议指出, 规划是导向、是龙头, 七分规划、三分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要规划先行。本次规划编制包括县域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两个层次, 各地要按照“节约集约,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完善功能、传承文化”原则科学编制, 建设升级版的农村, 不能建成缩小版的城市, 引领全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各级规划住建部门要严把规划审查关, 用好用优这些资金, 要把科学规划就是最大的节约这种理念贯穿到规划编制整个工作中来。

13.小村庄的变迁初二作文 篇十三

今年春节,我再一次回到河北栾城县老家,与爷爷奶奶一起过年,这期间爷爷奶奶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故事,跟眼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也让我感受到了这60载的变迁与中国的日益强大。

奶奶说赵村的过去,一家五口只住着不足50平米的`小西屋,泥制的房子里冬凉夏暖,到了下雨天房子里就成了免费的浴池。那时棉花产量并不高,而且也舍不得自己用,数九天的晚上人们就只能抱一堆茅草放在木板床上取暖。那时村子小,奶奶还给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磨剪刀的骑车进村,一进村就开始喊:“磨…剪…”刀字还未出口,就已经出村了。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变迁,虽然还是以前的小山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奶奶家原来在村的东南角,但现在因村里化山平地已成了村里的中心。放眼望去一栋栋欧式的小洋楼成为村里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迎来无数观光者赞叹不已。谁还能看到昔日贫穷的身影。

现在党和政府的惠民工程更暖人心。村村通工程乐的奶奶合不拢嘴,爷爷更是讲了一遍又一遍。是啊,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爷爷与我们虽相隔千里,但一个电话奶奶仿佛就在身边一样情切。这不正是社会发展变化的见证吗?

14.美丽的小村庄作文 篇十四

早晨,小鸟的歌声唤醒了山村的农民们,大家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妇女们在灶旁准备着中午的饭,农民和他的儿子在田间农作,姑娘从溪边上挑回担担甘甜的山泉水,儿童都约着朋友一起玩耍,撒欢,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

中午,妇女们坐在树荫下聊家常,聪明点的农民在家门口的小亭子里下着象棋,十七八岁的男孩在家里玩着悠悠球,儿童在溪边玩耍,卖水果卖肉的人都开着汽车往山上爬,边叫人买东西边开着车,一切都开始热闹起来。

傍晚,各家各户都能听见那炒菜的声音,还能看见那慢慢飘起的缕缕白烟,农作的农民回到了家里,儿童也跟朋友们道别,妇女从锅里打饭起来放桌上,一大家子都边吃边聊天,家家户户都充满着欢声笑语,一切都边热闹了。

晚上,每家每户的人们都很早入睡,一家一家灯光都开始熄灭,一切的一切都回到了原来的宁静。

15.村庄的语言 篇十五

一个人如果在村庄住久了, 就能听懂村庄的语言。 如果离开村庄太久了, 就会想念村庄的语言。

东风拂嫩柳, 那是自然唤醒村庄的语言;夏雨打芭蕉, 那是大地滋润村庄的语言;秋霜染百草, 那是画工装点村庄的语言;冬雪落阡陌, 那是天使亲吻村庄的语言。

布谷鸟在天地间“布—谷, 布—谷”般清脆地啼唱;蝉站在高枝上, 扯开嗓子唢呐般地长鸣;蟋蟀们趴在草窠里, 休闲地弹奏起舒缓的小提琴;啄木鸟抱住光秃秃的树干, “笃笃”地敲打着键盘。 这些, 都是村庄的独特的语言。

一条小河沿着村庄潺潺地流淌, 哗哗啦啦的水声就是它的语言。 游鱼玩得不耐烦了, 调皮地向水面吹一口气, 浮出水面的气泡就是它的语言。 蜻蜓在一根水草上立久了, 撑开那蝉翼般透明的翅膀, “咝”的一声轻颤, 便升空了, 水面上留下一圈圈荡漾开来的花纹, 这是它与水草告别的语言。 蜜蜂们采完花粉之后, 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其实, 它们在用双臂拥抱花蕊的时候, 就早已留下了或感激或告别的语言。河水结冰的时候, 孩子们在冰层上滑冰车, 赶冰猴, 会听到冰层“喀拉喀拉”的裂响, 这就是孩子们说的“冰咬牙”, 它是村庄向顽童发出危险警告的语言。

村庄里, 桃花红了, 李花谢了, 菊花黄了, 梅花白了。 这些都不需要发出声音, 它们永远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这些, 又都是村庄默默的语言。

村庄的傍晚, 是一个语言的聚会。

麻雀成群结队地躲在矮树丛中, 嘁嘁喳喳争论不休。 夕阳让红光铺洒了满地, 把土壤里烦躁了一天的小生灵抚慰得熨帖而安静。 一只蚯蚓, 拖着笨重的身躯, 正躲在红光当中做着美梦, 那是一种安详的语言。

仔细听。 猪吃饱后吧嗒着嘴巴的哼哼声, 鸡在架上挤来挤去的咯咯声, 羊找不到妈妈的咩咩声, 骡马在土地上踏出的哒哒声, 狗有点不满意的汪汪声, 牛急切的哞哞声。 各种各样的语言, 交织在了一起, 活跃一阵。 当夕阳落山, 夜色渐浓, 一切又都陷入沉默。 有时候会出现一阵莫名的骚动, 各种声音接连地响起来, 像没睡熟的孩子们的呓语。

月亮伸出她柔软的双臂, 安抚着村庄的一切安睡, 这便是最温柔的肢体语言。第二天, 旭日东升, 当红光再次泼洒, 雄鸡报晓, 村庄的新的一天的语言就又被唤醒了。

村庄里还有一些很特别的语言。比如, 那些悠长婉转的吆喝声。

有走街串巷卖冰棍儿的; 推着车架子卖糖葫芦的, 卖棉花糖的;打着铛铛卖香油的, 卖豆腐脑儿的;尖着嗓子卖油条的, 卖小鱼儿虾米的。

各种方言, 各种腔调, 汇聚在一起, 俨然成了一门深奥的村庄语言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 尽管有些吆喝声已经在村庄里消失了, 但它们却化作了村庄独特的语言符号, 永远珍藏在了能听懂村庄语言的人们的记忆中。

村庄里还有一种语言, 是最令人难忘的。

天刚擦黑儿的时候, 顽皮的孩子们还在街上疯跑。 大人们把饭做熟后, 就会站在村里的主街道上, 或者热闹的路口, 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喊, “XX, 快点回家吃饭。 ”这种语言, 从村西头传到村东头, 再从村东头传到村西头。无论当时父母的喊声里, 蕴含的是渴求, 是责怪, 还是呵斥, 多年之后, 它都会成为记忆中最值得怀念的最温暖的乡村语言。

实在找不到, 村庄的大喇叭 (村庄官方语言) 就会喊话了, “XX家的孩子, 听到广播后, 赶紧回家吃饭”。

村庄的语言, 其实, 是一门很简单的学问。 有的只是一些独特的声响, 一个温柔的动作, 一种特有的眼神, 或者一份独特的意境。

就像村庄里老人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咳嗽, 需要懂它的人静下心来去听它, 读它。

16.回望那一个村庄 篇十六

这个人身份暧昧,形迹可疑。他在村庄里生活了一些年,后来离开,先在乡政府当农机管理员,接着去了县城,最后又去省城当了编辑。他不是纯粹的乡民,也不是纯粹的市民;不是纯粹的农人,也不是纯粹的工人或文化人。看他的照片,有点土气,也有点狡黠,有点质朴,也有点自负。额门开得很高,是很有智慧的那一种。眼神可不怎么坦荡,有鹰鹞的凌厉之气,得悠着点儿,别跟他瞎套近乎,免得自讨没趣。

在他呆在村庄的日子里,他什么也不跟我们说。等到他去了城里,而且找上了城里的媳妇,却开始向我们唠叨着村庄的故事,唠叨着那儿的草木、虫畜和风雨的故事。他也不怕我们的耳朵会听出老茧,把风的故事说上三四遍,把狗的故事说上三四遍,把虫的故事说上三四遍……我们的耳朵还果真没有听出老茧,而是听着听着,渐渐着了他的迷,感到我们的心和他的心跳到了一块,我们的生命气息和他的生命气息相贯相通了。

失去的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忘记了是谁说过这样的话。写乡愁的作家都生活在别处,是“别处”照亮了“故乡”,是“别处”确认了“故乡”。刘亮程说:“我中断了这种生活,我跑到了别处。远远地回望这个村子我才更加清楚地看清了它们:尘土飞扬中走来走去最后回到自己家里的人、牲畜,青了黄,黄了青的田野、树。”

故乡不是地理学意义上的某个处所,它跟经度纬度无关,跟土地肥瘠无关,跟贫富无关,跟人口多少无关。它只跟人的心灵相关,跟人的精神相关,是远离之后难于割舍的眷恋,是五步一回头的伤感,是对韶华不再生命流逝的慨叹,是追怀往事的怅惘。故乡是心灵的寄寓之所,是精神的栖居之地。

那个村庄原本怎么样,我们不知道。那个村庄在别人眼里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刘亮程以他特殊的目光打量着的村庄,以他敏感的心感受着的村庄,以他的回忆、 联想和想象重构着再造着的村庄,以他的文字描述着的村庄。我们差不多是站在他的背后,看他把头时而抬起时而低下,时而左转时而右转,我们循着他的视线捕捉视点,指认视角。他注视着村庄,我们注视着他的注视。他感受着村庄,我们感受着他的感受。他描述着村庄,我们也想描述他的描述。谁要是抱着实证主义的态度,以那个地理学意义上的真实村庄为蓝本,为依凭,去实地考察一番,来验证刘亮程的散文,肯定会大失所望,也会大煞风景。

细节的聚焦和放大

已经消逝的人、事和物,我们凭借记忆把它们重新唤回,用文字符号向它们招魂,把它们从过去的时光中带回到眼前,变为活生生的、当下的存在,重新建构我们与这些人、事和物的关系。照我看,这就是写作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记忆。记住什么忘掉什么,是一个人记忆的秘密,它把一个作家与另一个作家区别开来。有的作家记住了生活宏大的一面,有的作家记住了细微的生活情景。刘亮程属于后者。他说:“那些存在于角落,没有被人留意的琐屑事物,或许藏着生存的全部意义。”他会记起“早年贪玩没留意的半句话和一个眼神”,他要在记忆中寻找“早年掉落在地上的一根针”。对细节的聚焦给他的每一篇散文烙下了特殊的印记。村庄里的人、畜、树、风、阳光以及其他事物都在他的散文中充分演示各自的细节:

他正从西边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已经伸进家。他的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进来,先是一个头——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她喊孩子打洗脸水:“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快准备吃饭了。”

孩子打好水,脸盆放在地上,跑到院门口,看见父亲还在远处的田野走着,孤独的一个人,一摇一晃的。他的影子像一渠水,悠长地朝家里流淌着。

公驴像腰挂黑警棍的乡村警察,从村东闲逛到村西,黑警棍一举一举,除了捣捣空气,找不到可干的正事。

狗追咬一朵像狗的云,在沙梁上狂奔。

我拿过多少回的那根木棍,抓手处的木节都已磨光磨平。

西风进村时首先刮响韩云家的羊圈和房顶。

小饭店没有窗户,他们一个接一个进来时,像风中的门一开一合,小饭馆里一下一下地黑了七八次。

刘亮程似乎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轻而易举地逮住事物的细节,那些我们往往熟视无睹的细节。这与他有着锐敏的、精细的感觉分不开。在我们没有感觉的地方,他有感觉。在我们有轻微感觉的地方,他有强烈的感觉。在我们有强烈感觉的地方,他已经被感觉击倒在地了。

为了突显细节的逼真,营造细节的“现场氛围”,他频繁地使用数量词。“我在第七声鸟叫之后,悄悄地爬下草垛”。“我确实听见了鸟总共叫了八声。”他告诉你鸟叫了几声,很准确,好像一个小学生掰着手指在数着。“听见动静人大喝一声,狗狂叫两声。”人的叫声和狗的叫声是一比二,一点不含糊。他要点燃一蓬蒿草,连划三根火柴都没点着,“第四根终于划着了,点着了。”请记住,是“第四根火柴”划着了。刘亮程就是这么说的。“蚂蚁得三年后才敢把家搬到新来人家的墙根,再过三年才敢把洞打进新来人家的房子。”你最好别问这里的“三年后”是否真实可靠,他可没说自己是昆虫学家。“我见过一只老鼠抱着一棵草,摇来摇去,落下七粒草籽。”老鼠真行,摇下七粒草籽,要是每天吃一粒,正好吃一周。跟着刘亮程,我学会了算术。村庄里有一户人家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 “面袋抖了三遍,灶上空沸的半锅水,浮着几片枯叶。”如果这一家的主人背着刘亮程“再抖一遍”,那么面袋应该是抖了四遍。“那根直端端指着我们家房顶的横杈上少了两个细枝条,可能入冬后被谁砍去当筐把子了。”河边一棵树上的细枝条,他也数过了。你知道半下午的时候一堵土墙的影子有多大吗?你我恐怕都不知道,但刘亮程清楚:“它的影子里顶多能坐三四个人,外加一条狗,七八只鸡。”

普鲁斯特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艺术描述对象的伟大还是渺小,而在于作家对这一事物的感受。他说:“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毫无意义的东西,只要被感受到,得到再创造,就再也不是微不足道了,就成为整个生命,成为艺术。”〔1〕

刘亮程对重大的社会事件不感兴趣,一双眼始终盯住村庄中的细节不放。当他的笔墨偶尔牵涉较大的事件时,他也是作了“细节化”的处理,转移我们的视线和关注事物的焦点,让我们的目光从大处回落到小处。比如村里选村长,他不写别的,却大写狗的反应:“那几个想当村长的,一人拉一把子人,整夜整夜拉选票,挨家挨户敲门,闹得狗彻夜吠叫,许多狗捱不到村长选出来,就早早挣死了。剩下的狗叫到最后也没声了,嗓子叫坏了。狗一叫坏嗓子,不几天就急死了。”

在他笔下,时间也是由村庄中细小的事物来刻度的,你无法从他的文字获得那种由外部重大社会事件来刻度的时间,诸如1949、1966、1978等。他要让细小的事物给原本空洞的时间注入内涵,他从细小事物的变化和衰朽中领悟时间。“锨刃磨钝,镰刀变成一弯废铁,墙倒塌水井枯竭,木门和家具被虫蛀朽,虫老死,牲口剩下出气的力气。”一条麻绳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使用,由粗磨细,“麻绳扔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人最后也把麻绳给扔了。”有一条路被走坏了,废弃了。有一棵树由小长粗了。他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描述着这一切,向我们传递属于村庄内部的时间意识。他说:“一个村庄的一百年,无非是草木枯荣一百次,地翻耕一百次,庄稼收获一百次。”

聚焦细节的同时,放大了细节。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张小嘴就占满了整个画面。在科技影片里,甚至人体的一个毛孔就占满了整个画面。特写镜头的作用,就是放大事物的局部和细节,扩展和延伸事物存在的空间。刘亮程用了类似的手法。他放大了村庄一个又一个的“毛孔”,而后隆重邀请我们走进这些“毛孔”。这里的一个人,一只虫,一个木桩以及其他事物仿佛比别处大了几十倍、几百倍:

木桩上绑一根麻绳,细细的,顺着绳摸去,是一颗牛头,牛一动不动,鼻孔里的气沉缓又均匀。顺着绳摸回来,摸到木桩上的树疙瘩,脚踩上去往上摸,有一个斜杈,滑溜溜的,杈的根部一道斜斧印,已经磨蹭得不刺手——这是韩云家的拴牛桩。

有人从屋里端出一盏灯,一只手遮住灯罩,半个院子里晃动着那只手的黑影。

我侧过身,清晰地看见枕在炕沿上的一排人头。有的侧着,有的仰着,全都睡着了。我突然孤独害怕起来,我觉得不认识他们。

村庄是小的,村庄中的人、事和物更小,但是当一个又一个的细节被聚焦,被定格,被放大,我们就走进了一个无比丰富、无比阔大的世界。想像的真实和诗性的话语

刘亮程曾在那个村庄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身上留有与他一同生活过的“许多事物的珍贵印迹”,“我成了记载村庄历史的活载体,随便触到哪儿,都有一段活生生的故事”。村庄的一草一木,一虫一畜,一事一物早已渗入他的皮肤、骨血和心灵。

然而,我们现在读到的文字,绝不是一个锁闭在村庄中的人有关他个人以及村庄中其他人和物的刻板记录和生硬报告。这些文字内在地包含了三种距离。一是空间的距离,他是从城市遥望那个村庄。二是时间的距离,他是从现在回望过去。三是想象与现实的距离,散文里的村庄与实际的村庄是两码事,它已经过了想象的变异和变形。

简单记录外部世界的物象、景象和事象,不能成为艺术。这样的事也无须由作家来完成,只要一部傻瓜相机,就可以做得更好,最多外加一部摄像机。艺术的创造,需要的是自由的想象。哲人爱默生说,生活的真实包括想象的真实。想象拓展了狭窄的生活,想象给生活注入了新的内涵,想象展现了事物不同的可能性,想象开启了另一个不同的视域。

一只蚊子吸了一肚子血,血太重了,蚊子的翅膀驮不动,蚊子摔在地上,死了。一头牛吃了春天的绿草,又去河边饮了水。春草枝枝叶叶蓄满了长势,尽管吃到了肚子里,在水的滋润下又长了一截子,牛便撑死了。一个梦游的人走到另一个村庄,被狗咬醒。是不是生活的巧事,都让刘亮程遇上了呢?显然不是,问题的答案只有在他的想象中去寻找。

“在西边的一个墙角上,我的尿水年复一年已经渗透地壳深处,那里的一块岩石已被我含碱的尿水腐蚀得变了颜色。看看,我的生命上抵高天,下达深地。”刘亮程不可能用肉眼看到地壳的深处,他是用想象的目光去看。

在野外,一只狼朝他瞪着蓝幽幽的眼睛,突然又跑开了。一个偷苞谷的贼,一条腿断在地上,用另一条腿追他,他惊惶失措。这些童年少年的往事未必真的发生过,大抵不过是心灵深处恐惧意识的产物。他说:“或许许多事情都没有发生,但被我经历了。”“随着岁月日长,我越来越分不清哪些生活情景是现实,哪些是梦幻。”

当作家以强大的想像力穿透外部事物,化物为“我”,寻常的东西就会产生不寻常的意味。刮风时院门一开一合,“我站在门外,等风把门刮开”,“我一进去,风又很快把门关住了”。一块经世多年的木头和经世多年的一个人“经年的相依中一些木质已进入掌纹和身体,人的气息和心境也渐渐磨进木头”。一棵树被砍倒了,但刘亮程说大树的影子还保存在天空中,“整个天空满满当当地浮现出一棵树,天空在用我们不清楚的方式念记天空下消失的每一样事物。”“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叶子和李家杨树上的一片叶子,在空中遇到一起,脸贴脸,背靠背,像一对恋人和兄弟,在风中欢舞着朝远处飞走了。”树叶似乎也通人情,通人性。

在想像中,人和物的界线模糊了,想像在人的世界和物的世界之间构筑了一条通道。许多动物在地下挖洞生存,小虫子会避开大虫子,大虫子会避开更大的虫子,“我们家是这块地下最大的虫子”,“我们的说话声、哭喊声以及别的声音”改变了虫子挖洞的方向。“我和驴子是一条绳子两头的动物,说不清是谁牵着谁走。”在村庄,“鸟在天上乱叫,人在地上胡说。”刘亮程常常以人来观物,写一根木头:“木头张开许多口子,离近了能听见木头开口的声音。木头开一次口,说一次话。等到全身开满了口子,木头就基本没话可说了。”写一阵风:“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她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满地都是风声。”写狗:“狗却不会像人,年轻时咬出点名气,老了便可坐享其成。”他也以物来观人:人的一生像一株庄稼,熟透了也就死了,另有一个收获者“在时间深处的无边金黄中,农夫一样,挥舞着镰刀”。

刘亮程写的那些事物本身一点不新鲜,风啊树啊虫啊畜啊,不外乎这一些,都是我们日常习见。但是,经由他的文字,我们却获得了全新的感觉和全新的认识,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意识被搅动,被唤起,被激活了。我们就像熟睡的婴儿,忽然张开了惺忪的睡眼,打量着呈现在眼前的一个新奇的、陌生的世界。

他的语言,很有个性,很有特色,并不像有些人士说的那样朴素,在貌似朴素的背后其实是万分的考究,表面覆盖着一层灰土,底下却有着银子的成色和质地。他骨子里是个诗人,有一颗诗心,有一双诗眼,感受着,张望着,而后写着,写着,熟坠了一地的诗行。刘亮程散文中诗性话语的密集和丰富,在别的作家那里很少见到。他说:“诗永远是文学最高贵的尺度。”他就是揣着这样的尺度苦心经营着他的文字。

刘亮程笔下的自然物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物,而是经过了作者情感的点染和思想的浸润,转换成了内涵丰富的意象。我们且以他常写到的“风”为例。风有时象征着生命的变幻不定,“我们不知道刮过一个人的这场风什么时候停,不知道风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已经刮歪了几棵树,吹倒了几堵墙”。他借“风”来表达生命来去无踪,生命的每一刻都与前一刻不一样,表面平静,内面却在呼啸着,变化着,直至衰朽,死亡。风有时象征着社会变革的力量,“那个夜晚可能起风了,也可能村庄自己走动了。屋顶上呼呼响起来,是天空的声音,整个天空像一块旧布被撕扯着。”“我不知道村庄正朝哪个方向移动,是回到昨天呢,还是走向冬天的另一个地方。”这里不仅“风”是一个意象,“树”、“墙”、“天空”、“昨天”和“冬天”也是意象,组成了相互关联的意象群落,意象也就向意境过渡了。有些话也许我们会感到更亲切:“西风和东风在大地上比本事。西风过来推倒一堵墙,刮歪几棵树。东风过去掀翻一座房顶,吹散几垛草。西风东风都没把这个村庄当一回事,我们也没当一回事。西风东风都刮过去了,黄沙梁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大地上总有一些东西被一场又一场的风漏吹,多少年后还保持着原初的样子。”风有时又象征着一种时尚和潮流,“我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等多年,再也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风在哪停住哪就会落下一堆东西。我们丢下后找不见的东西,大都让风挪移了位置。”生活中多的是赶潮的人,在追赶中真实的自我丧失了,有一天想重新找回自我,但物是人非,为时已晚了。在刘亮程那里,感性的形象掺和着深邃的智性。智性不是哲学的雪花膏,不是思想的釉彩,涂抹在事物的表面,而是强有力地穿透事物的内部,又自然而然地从感性中生发开来。

刘亮程频繁地使用隐喻。“睡眠是一根长绳子,能把黑夜完全捆住。那个晚上我的睡眠又短了一截子。”睡眠是无形的东西,刘亮程用绳子来比,让无形的东西具形,变得可感可触可摸。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距离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能让人产生奇异的体验。“我那时看见死亡一个人一个人往我这边排。”“死亡”不仅能看见,还能“排列”,这与前面一个隐喻同样微妙。“村庄就是一艘漂浮在时光中的大船,你一睡着,舵便握在了别人手里,他们像运一根木头一袋麦子那样把你贩运到另一个日子。”从一个日子,到另一个日子,原来是时间的概念。以船的航行来比,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就转换成了空间的概念。在这个隐喻中时间的概念和空间的概念交叠在一起。刘亮程的散文里精譬妙喻俯拾皆是,无须在此多废笔墨。

读刘亮程的文字,还能发现视觉听觉触觉的联通。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算不得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但通感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同时也是诗人感受事物的一种方式。在刘亮程那里,听觉与触觉是相通的:有一丈厚的虫声;踩灭的虫声在我们身边响起来,水一样淹没到头顶;我能将不小心弄出的一点声响捉回来,捏死在手心。听觉与视觉也是相通的:脚步声在马路上渐渐走远,像一朵花开败在夜里;我已听见阳光刷刷地穿过遥远大地的树叶和尘土,直端端奔向这个村子;言语黑糊糊地波动在空气中。刘亮程在视觉听觉触觉之间往来穿梭,回旋自如。他有着特殊的感受力。如果离开了心灵的特殊感受,把通感当作一种外在的技巧去追求,很可能会弄巧成拙,显得生硬,乃至令人作呕。

看取乡村的精神立场

写乡村,很难回避乡村与城市的矛盾,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作家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会有一种看取乡村的价值判断,会有一种或隐或显的精神立场。

鲁迅是我们最重要的参照点。他用两只眼看取乡村。一只眼带着同情、关怀和悲悯看待乡村的人、事和物。另一只眼冷静地、犀利地剖析着乡民的愚昧、狭隘和自私。这使鲁迅避免了民粹主义的毛病,也由此划定了与民粹主义的界线。无条件无原则地美化乡村,丧失批判的立场,这是民粹主义的致命弱点。

当代作家张承志口头上认同鲁迅,但并没有真正汲取鲁迅的精神,承继鲁迅的血脉。他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一度还去日本谋求发展,偶尔去偏远落后的乡村走一走,便写下系列散文,美化乡村,美化一切落后的风习。嗓门太大,调子太尖,姿态太高,那真实的面目究竟如何,就很可疑。从他的散文中可以看出,他奔赴偏远的乡村,不过是去接受乡民的“叩拜”,仿佛领袖的巡视,甚至有点像救世主降临彼方。其实,他一直固守着大都市。与其说他依恋乡村,不如说他想占据有利的地形,以便更有效地攻击都市文明。与其说他关心乡民,不如说他想从乡民那里获取道德的优越感和精神的制高点,以便更好地抨击他所看不惯的人们,也借此满足隐藏在精神深处的领袖欲和救世主意识。

同是写偏远的乡村,但刘亮程与张承志很不一样。不仅是文字更为平和,细腻,更有诗情画意,而且对乡村的思考、判断和所持的精神立场也迥然不同。刘亮程既没有简单美化,也没有故意丑化,而是在一种矛盾和冲突的状态中感受着乡村,理解着乡村。

他一面向我们描述乡村生活的朴野、粗放和盎然的诗意。在这里,虫叫,驴鸣,狗吠,猪嗷,人畜虫一家。“一般时候出门,碰见两头猪遇到一个人,闻五句驴叫听一句人声。”炊烟在村庄的上空袅袅娜娜地飘着,颜色各不相同,要看哪家烧什么样的柴。麦香阵阵,当麦香经过王铁匠的火炉时,就会发出烤熟了的诱人的香味。

但同时他又诉说着乡村生活的孤寂、单调和荒凉。他说,在黄沙梁,过了三十岁就可以闭着眼睛活了,永远是同样的一些事物,不会有任何新奇的事情。庄稼黄了青,青了再黄。劳动,劳动,无休止的劳动,象“永远需要擦掉重做的习题”,摆在面前。人们的叹息是老的,欣喜是老的,失望也是老的。“生活单调得象篇翻不过去的枯涩课文,硬逼着我将它记熟,背会,印在脑海灵魂里。除了荒凉这惟一的读物,我的目光无处高栖。大地把最艰涩难读的一章留给这群没啥文化的人。”他想做一点什么,来确认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在村庄里又能做些什么呢?他所能做的是用一条绳子把一棵长歪的树拉直,同时把另一棵长直的树拉歪。他赶开了一头正要交配的黑公羊,让一头白公羊爬上去。这样,本来要生黑羊羔的这只母羊,就只能生白羊羔了。有时,他钻进别人的玉米地,拉了一堆屎,“到了秋天就会有一两株玉米,鹤立鸡群般耸在一片平庸的玉米地中。这是我的成绩,我为这户人家增收了几斤玉米。”在类似黑色幽默的文字背后,我们读到的是乡村生活的无奈、无望和无告。

他同情农人的处境,铭记着他们的纯朴和勤劳,但是对农人的狭隘、短视、斤斤计较以及别的习性他又毫不留情地作了精细的描画。他们因一个鸡蛋亲戚结仇,邻居反目,为了半截麻绳大打出手。决定胜负的不是公理,裁断是非的不是正义,而是谁家的儿子多,劳力强。一户河南人家占了一块又一块的地,但别人拿他家没办法,因为他家“有两个壮实的儿子”,“父亲只好咬牙切齿,等待我们长大”。韩元家与邻居闹不和,不许自家孩子与对家孩子一起玩耍,甚至不许自家炊烟与对家的炊烟纠缠在一起,“他看着不舒服,就把后墙的烟囱捣了,挪到了前墙上”。有人要离开村庄,舍不得把路留下来让人走,怕人占便宜,就“在路上挖了两个坑”。有的农人会偷人家的鸡来吃,而后把鸡毛挖坑埋掉,在坑上撒些干土,扔些草叶,让人神不知鬼不觉。被偷的人家也很狡诈,趁人不备,突然闯进人家,说是要借麻绳,“装得很亲热,抱起人家的孩子亲亲,闻闻嘴里有没有鸡肉味”。刘亮程对农人的习性了如指掌。

对现代都市文明,他明显怀有怨恨的情结,时有愤激之言,讥讽之语:

一根扎入土地的钢筋,带给土地的将是永久的刺痛。

牛只是作为肉和皮子被运到城市。他们为了牛肉的新鲜,才把活牛运到城里。一头牛从宰杀到骨肉被分食,这段时间体现了城市的胃口和消化速度。早晨还活蹦乱跳的一头牛,中午已摆上市民的餐桌,进入肠胃转化成热量和情欲。

浑厚无比的牛哞在他们的肠胃里翻个滚,变作了一个嗝或一个屁被排掉——工业城市对所有珍贵事物的处理方式无不类似于此。

看到牛粪运到城市做肥料,他也不满。“这些本该养育伟大事物的贵重养料,如今只能育肥城市人的闲情逸致了。”刘亮程本人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农人的狭隘和偏执。

尽管对城市有些不满,但他并不愿意守着乡村。他说他和别的农人不一样,“天一黑他们便蒙头入睡了,撇下怎么也睡不着的我,整夜地孤守着村庄”。有一股力量要将他从村庄推开,“我不是十足的农夫,种地对我来说肯定不是一辈子的事,或者三年五载,或者十年二十年,迟早我会扔掉这把锄子”。

他真的离开了,变成了城里人,变成了市民。这个时候他又感到有一股力量召唤他回去。“我是在黄沙梁长大的树木,不管我的杈伸到哪里,枝条蔓过篱笆和墙,在别处开了花结了果,我的根还在黄沙梁”,那里的“每一声鸡鸣,每一句牛哞,每一片树叶的摇响都是我的招魂曲”。他想重回故里,“接着那时的声音说笑,接着那时的情分与村人往来,接着那时的早和晚、饱和饥、手劲和脚力”。但这仅仅是“想”,他不会真的回去,想回也回不去了。

在刘亮程的散文中,始终回荡着两个声音:我要离开/我想回去。两个声音交织着,纠结着,呈现了刘亮程个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印证了乡村与城市、自然与文明、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和“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

注释:

〔1〕《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80页。

上一篇:阅读《共产党宣言》感悟心得精彩下一篇:2022预备党员优缺点及党支部考察意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