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

2024-06-13

《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10篇)

1.《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 篇一

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3.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4.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养成认真倾听和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复习前面学过的.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即简单的用数字来表示,接着用学生的感兴趣的谜语引入今天的主题图。观察笑笑图,通过笑笑的铅笔演示,先让学生说说图意,接着试着提问题,然后让学生动手演示,最后说说数法。出示熊猫乐园图。还是让学生说说图意,试着提问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画一画,最后说说数法。归结两幅情景图,引入加法,认识加法算式。第二环节动手操作,体会加法的含义,教师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第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我巧设练习的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第四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最后联系生活,总结反思。

反思整节课,在教学中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我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世界一样丰富多彩。其次,教师能注重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掌握数学知识信心。

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教师对于课堂的生成不能很好的捉住并开发这有利的资源,在一些细节没有很好的去注意、把握。另外,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上尚需提高。最后,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合理,导致有些重要的知识的挖掘较为不够。

2.《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 篇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课, 通过其重点难点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少) 多少首先是建立在学生会比较两种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多几个、少几个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因此本节课在设计时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和现场辩论, 解决实际问题等环节, 让学生真正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 (或少多少) 其实就是求两个数的相差数, 运用减法将大数减去小数的进行计算。

一、预设生长, 开放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 我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和谐师生关系, 通过手势、眼神、语言不断地鼓励孩子敢于交流, 敢于创新,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课堂的一开始, 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地时候, 这是一定要抓住时机进行热身训练, 一系列的口算过后, 迅速出示两条彩纸, 彩纸颜色艳丽, 很能吸引学生, 但从肉眼上不能直接看出长短, 提问让学生怎么比较长短的时候, 很多同学都想到了要将一端对齐后看, 并让学生根据两张纸的长短用我们以前学过数学的知识说一句话, 学生很自然想到了红纸条比黄纸条长一些, 黄纸条比红纸条短一些。当追问到:你是怎么知道的?红纸条比黄纸条具体长多少呢?你能来示范一下吗?学生非常自然地想到将一端对齐后将一根长地彩带折过来后, 多出来的那段就是比另外一种颜色多的长度。随手而来的彩纸, 形象的实物操作, 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生动演示出来, 让知识构建成为可能。

二、预设生成, 开放学习内容

1. 提问。

课堂中例题出示, 展示情境图, (红花片13个, 蓝花片8个) , 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问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似乎有点难, 如果实在不会, 我们也可以先提问让学生仿照着提, 事实证明千万不要小看他们, 有时候他们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学生能根据条件提出譬如以下的问题来:

(1) 两种花片一共有多少个?

(2) 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

(3) 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

问题提得很好, 老师就要适时表扬, 谁都喜欢表扬, 只管说好话, 能表扬到浑身起鸡皮疙瘩最好, 我就是这么做的, 学生们上课听到开心的很, 情绪会传染, 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让他们愉快地成长, 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因此, 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 我的学生很愿意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

2. 摆演。

当学生借助小花片一一摆放的时候, 他们其实无意中已经在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了, 如果没有做到这样, 也没有关系, 我们可以将对应好的和没有对应好的拿出来比较, 看上去很明显, 如果对应的话, 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多了多少, 反之, 就不清楚。

理解数量关系后, 我们需要尝试着将这样的句子连贯的说, 反复说才能让自己的理解更加透彻。这时候一边提醒学生反思:红花片比蓝花片多了5个, 那么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呢?逆向思考能够让学生思维更加严谨。学生会思考到其实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几个, 实际就是两种花片相差5个, 直接点题, 学习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3. 抓摆。

展开开放式学习, 学生同桌合作, 两个同学抓一把花片, 数数有几个, 并比一比多少。学生合作时观察到有些同学是用一一对应比较后得出结果, 有的直接就能说出谁比谁多了几个?这时及时抓住学生中的学习资源, 让这些没有排就算出结果来的同学交流得出:实际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只要将大数减小数就可以得到相差数了, 算理算法自然水到渠成。

开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 发散思维, 开放的学习内容重点体现在课堂实践和习题的设计上, 教会学生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题目看似简单, 但每次都贴近生活实际, 恰好在他们够得到的高度, 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

三、预设理念, 开放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观察事物、理解事物和对事物作出反映所具有的独特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以及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感情上和生理上所产生的种种反映总和。学习方式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不同之分。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学习风格, 或喜沉思、或喜交流、或爱自学、或需指引……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展示自己个性的过程。我允许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灵活地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学习。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殊对象的共性, 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 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 从而取长补短, 灵活运用各种各式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在课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联想、发现;自主尝试、探究;自主讨论、交流;自主归纳、总结;自主练习、提高, 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我听见就忘记了, 我看见就记住了, 我做了就理解了。”我们在学习情境中就应该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 这样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学活动中才能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

3.《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 篇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24-P26 教材分析:加法就是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原型,如合并、移入、增加等。虽然笨节是学习运算意义的起始课,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遇到或经历这些原型,只是不知道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加法来表示。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和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加法来表示,并初步探索5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对于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分三个层次呈现的:一是创设多个丰富的现实情境,作为学生学习加法的起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意义,即把两部分合起来;二是借助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三是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生活中加法的原型,沟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

学情分析:一方面,在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中,加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在计算加法的时候已经很熟练,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和理解加法的现实意义,并且在现实中找到加法的原型。另一方面,这节课的一个难点是根据具体的情境提出加法问题,这在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中是几乎不存在的,但是这又属于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因此规范提问题的完整性和表达的准确性是在学生学习提问题中需要教师特别把握的一个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学习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2、过程与方法: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体会“合起来”的过程,体验加法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能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教学准备:课件(PPT)

圆片1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连续出示几幅图,图中展示的是几个学生熟知的物体,个数都在10以内。(如:4辆小汽车,6只金鱼,9个小朋友等)

1、每出示一幅图都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有几个。

2、学生逐一回答老师的问题。(个别汇报)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数数为情境引入,这个学生所熟知的情境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学习基调。也为后面通过数数来解决加法问题做铺垫。

二、动手操作,体验加法的含义

(一)有几支铅笔?课件出示笑笑,一只拿着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着2铅笔。

1、教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学生说出自己看到什么。(多请几个学生来说)

2、课件演示笑笑把那只手合在一起。教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

3、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情境尝试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和修正,并且让学生手里拿着铅笔一边演示一边把问题说清楚。再让其他学生也学着说一说。

4、实物演示,教师问一共有几支。并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数出来的)

5、交流数法(先拿三支铅笔再接着数第4支和第5支铅笔)。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说出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建立加法就是合起来的过程,初步体验到加法的实际意义。数铅笔的过程则是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计算的过程。

(二)有几只熊猫?课件出示:有三只熊猫在吃竹子,有两只熊猫在玩皮球。

1、教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学生说出自己看到什么。(多请几个学生来说)

2、提出问题,教师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补充,再让其他学生也学着说一说。

3、教师让学生在纸上用圆圈代表熊猫画一画。(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4、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画出来的结果,并让学生来解释。(教师问能不能看出来哪里是三只熊猫,哪里是两只熊猫)

5、交流数法。教师问合起来是几只熊猫,带着学生一起数一数。师生对学生的数法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解决有几只熊猫的问题,用圆圈代表熊猫在纸上画一画,从数熊猫到数圆圈是初步的抽象的过程。

(三)符号运算

1、教师让学生尝试把数铅笔和数熊猫这两件事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

2、教师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算式中的3、2和5在这两件事中分别表示什么。并带着学生认识加号和加法算式。

3、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以用3+2=5来表示。学生先思考然后发表自己的 看法。师生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评议,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前面两个具体的事例抽象到数学算式,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铺垫,再加上学生已有的认知,学生已经能够准确的说出数学算式。再通过对每一个数字在具体情境中的解释和在生活中找到能用3+2=5来表示的事,加深对加法算式意义的理解。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摆一摆,算一算

1、出示书本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摆一摆,算一算加法算式的结果。

2、请学生和同桌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字都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求学生借助学具圆片来解决实际问题,把具体情境和算式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4.汉字一共有多少个 篇四

汉字一共有多少个?英文单词一共有多少个?

汉字: 从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汉字一共有多少个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古文字研究的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先生说,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商代文字字头已有4100多个,能和今天的字联系起来、仍然“活着”的字有1250多个。中国历来重视编写出版字书,最早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共收汉字9353个,《说文解字》的出现,使汉字书写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宋代丁度等编纂的《广韵》,收字达53525个,是古代收汉字最多的字典,清代张玉书奉诏编纂的《康熙字典》,收字达47035个,辛亥革命后,欧阳溥存等编的《中华大字典》,收入汉字达到48000多个。近年来出版的《汉语大字典》,共收录汉字56000多字,是迄今为止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堪称当今汉语字典的“世界之最” 英文单词: 几类考试的单词量要求 四级 4200 研究生 5300 6级 5500 专业四级 8000 TOEFL,IELTS 9000 专业8级 13000 GRE,GMAT 20000 至于总量么.新东方一个老师背下了8万多个单词,还经常被制造出新单词.近日,新华社公布了最新的统计信息,目前汉字的总数已经超过了8万,而常用的只有3500字。虽然常用字的数量没有多少变化,而字库总量却变大了。另地方抄来的,根据“世界观察”组织及美国“夏季语言学研究所”的估计,全世界最通行的语言是中国的普通话,其次是西班牙语,使用人数达33200万人,英语第三名,全世界能说英语者有32200万人,接着是阿拉伯语,使用者有22000万,然后是孟加拉语,18900万人使用。至于语言的发源地,全球6800种语言当中,有32%源自亚洲,30%源自非洲,19%源自太平洋诸岛,15%源自美洲。源自欧洲的只有4%,但其中的英语和西班牙语经过殖民手段,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语言。巴布亚新几内亚有832种语言,是全球语言最“丰富”的国家,其次是印尼(731种)、阿尔及利亚(515种)、印度(400种)。墨西哥、喀麦隆、澳大利亚各有约300种,巴西有234种,也算是语言繁复的国家。语言最繁复的地方应属新几内亚岛,这个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尼的伊利安加雅州重叠的地带,人口只占全球的0.1%,语言总数却是全球的六分之一。人少语多的另一个地方是太平洋上的万那杜群岛,那儿只有19万人,语言却超过100种。少人讲的语言很可能灭绝。“世界观察组织”指出,全球6800种语言当中,有90%面临消失的危险。该组织说,语言虽然有那么多种,但其中一半,使用的人不超过2500人,这种语言最可能消失。在加拿大,土著居民语言有50多种,但只有三种——克里族、伊奴族和欧吉卜威族的语言算是“安全”无虞的语言,其他都可能因为通晓人数太少而被淘汰。天灾、人祸和强势语言如俄语和英语的传布,加上有些政府禁用某些语言,都是造成许多弱势语言遭到淘汰命运的原因。加拿大萨斯卡其万省印第安语言教授沃芬格雷说,每种语言都表现出一种世界观、处世观,你丧失一种语言的时候,就丧失了一种知识基础,一种世界观,这只会让我们更贫乏。

5.《一共有多少天》集备教案 篇五

一、备课标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2、、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3、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6、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7、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二、单元总目标及训练重点:

(一)单元总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6—9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发现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2、能正确运用6—9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二)训练重点:

1、熟记6—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正确计算表内乘法。

2、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能够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学的。教材通过“一共有多少天”这一情境,一到学生独立编制7的乘法口诀。在7的乘法口诀中,前6句是学过的,只有后3句是新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先要让学生看懂图意,在提出:“7个星期有多少天?”引导学生先探索“7×7=?”的算法,特别是利用学过的口诀来计算,如从7×3=21、7×4=

28、得7×7=28+21=49等,体验算法的灵活性。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策略和方法。本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延续。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所以学7的乘法口诀应该不是很困难。

五、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7的乘法口诀。过程与方法:

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7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难记的口诀:五七三十五和六七四十二。易混的口诀:六七四十二和四六二十四。

六、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的教学法及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诀卡。

八、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师:

1、同学们,一个星期有几天吗?

2、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我们的课堂,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与星期有关的信息,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多媒体)

3、请学生读一读淘气和笑笑的话,从而引出问题: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有几天?(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编制口诀:

1、填表格:

(1)大家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你们能指出这个表格上所要

求的内容吗?

(2)出示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这张表格的每一栏表示什么,要求什么。

(3)学生独立填写,小组内交流一下。

(4请学生汇报一下算出的结果,并说说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2、编写7的乘法口诀。

(1)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表格,说一说每个算是表示什么?(2)学生独立编口诀,然后小组内交流。

(3)谁愿意把你列的算式告诉大家,并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

(4)谁愿意把自己的口诀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3、寻找规律。

(1)今天编的口诀里,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哪些是今天刚接触的?(2)那刚才你们是怎样算出后面三句口诀的结果的呢?你为什么只加7,不加其他数字呢?(引导学生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口诀的得数7个7个的增加。)

4、记忆口诀。

(1)哪些口诀难记?你们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吗?(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记忆方法,并用喜欢的方法记忆口诀)

(2)对口令、记口诀。

5、交流编制口诀7×8=?的其他办法。

师:刚才经过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和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整非编

制出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可真棒。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也和我们一样,现在也正学习7的乘法口诀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书80页图)

(1)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2)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编口诀,虽然需要更多的时间,但学生通过积极动脑整理、汇报总结、各种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三、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1、应用口诀完成练习题:1、2、3、4。

2、口诀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语文中也能有数学问题呢?那位同学来背古诗《山行》,你们猜一猜老师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诗中有什么地方与7有关?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能用一句口诀来解决吗?

3、师:生活中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乘法口诀的用处可真大,智慧爷爷也想考考大家!他为我们准备了两道考题,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7×2+7×7=7×()7×2+1+2+3+4+5+6+7=7×()

【设计意图】两道题的难度不一,目的是使优秀生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6.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 篇六

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 100 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 100 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这些词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觉得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契机,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语言说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老师买来了一些不同颜色的三中金鱼,分别把它们放在了三个鱼缸了。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三缸鱼的多少,先引出“……比……多、……比……少。”再根据多的程度和少的程度不同引出“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让学生理解这四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接下来再建模一个游戏――猜小棒的根数。游戏过程中,老师有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引导学生猜,猜出来之后再请学生用着四个词描述三袋小棒的关系。此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性很高。由于一年级学生有好动的特点,所以接下来给学生听一分钟音乐进入休息阶段。为了让学生学后能灵活的运用,我又大量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以不同的体型训练学生说。在拓展部分,引申到“贵得多、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效果十分显着。

7.《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 篇七

1、对于“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这样的问题能正确的列算式。

2、明白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是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难点是:理解减去的部分是两个人套中的同样多的部分。

一、本课大致的流程是:

1、复习。选用上学期的《比多少》的几幅图,唤醒学生已知的经验。

教学空间:选取三种比多少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比多少的知识和方法。

2、新授。重点突破“小华比小雪多几个?”这个问题。通过摆磁力扣,找出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用虚线隔开,再找出小华比小雪多出来的部分。让学生尝试列式、说每个数代表的意义。明确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后,再提问“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和“小华小雪套中的圈相差几个?”

教学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找出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以及小华比小雪多出来的部分,并且尝试列式,说出算式的意义。

3、巩固练习。做一做和23页的5,7,9题。

教学空间:选取了三道比多少的练习题和一道提问题的题。让学生在充分练习中巩固比多少的知识。

二、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基本上都能正确的列式解答,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在23页第9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出错。但是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上和练习题的层次上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怎样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比如在复习的部分,我在课上的操作是:小猪和苹果比多少,大家看,一只小猪对应一个苹果,每只小猪都对应了一个苹果,我们就说小猪和苹果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引导,留给学生的教学空间是很小的。和韩主任研讨时,韩主任提醒我,这里既然是复习旧知识,就更应该给学生比较大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观察,再提问“这是谁和谁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追问、反问的效果肯定要远远高于讲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较小华和小雪套中的圈数同样多的部分时,我问:“小华这部分(同样多的部分)是多少个?”一个学生很快说道“7个。”我紧接着追问道,“你都没数,怎么就知道是7个呢?”她说,“因为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个,那小华的这部分也是7个。”这里的追问就非常有价值,学生能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关注个数转移到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适时的提问、追问、反问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虽然“小”却能激起“千层浪”!

(二)、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课堂的练习题在选择与呈现的方式上,要有针对性和层次。

8.《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 篇八

1、复习引入自然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思路作为铺垫,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的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解题思路与方法,然后通过解题思路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学生对这类应用题能更好的掌握。

2、练习设计有层次

(1)先进行练习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

(2)进行用百分数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问题,并尝试根据这类题的特点试编这样的题,并计算。

(3)知识拓展: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并尝试编一道这一类型的题。(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二、不足之处:

1、拓展不足,也可以设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基础上再去思考、去解答可能效果会更好。

2、上课语言不够简洁,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教学过程进行的略显匆忙,总结不及时,这是以后一定要注意的。

3、个别学生不细心,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9.诗经全书共有多少篇? 篇九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名称由来】

《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用的也是这个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三百一十一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产生年代】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已在春秋时期,整部诗经的时代,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也是西周时代的诗,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创作者】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

【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宜于农业却是实情。“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宗教信仰与社会政治融为一体,这就是《诗经》中为什么会有许多祭祀性颂诗与雅诗的社会基础。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是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流传下来的诗,有三千首之多,后来只剩下三百一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他传诗。到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如今只剩外传10卷。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的毛诗。

【注本】

重要的注本有《毛诗正义》、宋朱熹的《诗集传》、清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清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今人程俊英的《诗经释注》、今人余冠英的《诗经选译》等。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风篇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秦、齐、韩、赵、魏),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十九篇、鄘[yōng]风十篇、卫风十篇、王风十篇、郑风二十一篇、齐风十一篇、魏风七篇、唐风十篇、秦风十篇、陈风十篇、桧风四篇(桧即“郐”kuài)、曹风四篇、豳[bīn]风七篇。其中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诗经》中人生本真的体现

2.诗经:頍弁

3.诗经:青蝇

4.诗经:四牡

5.诗经:破斧

6.《诗经:清人》全诗赏析

7.诗经:芄兰

8.诗经:泉水

9.《诗经:旄丘》全诗赏析

10.公元前一共有多少年怎么算 篇十

公元前是个纪年法,公元前年数并没有确定的数,以公元为界限,往前数几年就是公元前几年。

所谓的公元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两千零一十九年,那公元前的意思就是距公元前壹年以前两千零十七年,距离现在四千零三十六年。

公元前距今怎么算?

具体的算法公元前1年过后是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并没有公元0年,所以算公元前X年到公元Y年的时间段,算法是X+Y-1。

上一篇:建湖法院四项措施推进巡回审判工作下一篇:国庆70年华诞祖国颂的现代诗歌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