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免费

2024-10-28

绿色发展免费(10篇)

1.绿色发展免费 篇一

免费报纸:免费的午餐-以《东方卫报》为例分析我国免费报纸的发展

2008年7月3日,南京<东方卫报>与<北京娱乐信报>、上海<Ⅰ时代报>,广州<羊城地铁报>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全国地铁报联盟,拉开了地铁报进入主流的序幕.

作 者:谢星星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刊 名: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21 关键词: 

★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应用-以江夏学院为例

★ 加强校本教研建设???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 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个案研究-以郑州市某高校为例

★ 地方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功能浅探-以延安大学图书馆为例

★ 浅谈自然染色-以韩国纺织品为例

★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述评论文

2.绿色发展免费 篇二

2002年, 瑞典的免费报纸《Metro》登陆香港, 随后在同年4月, 其母公司地铁国际和香港地铁联手, 首度在香港创办了《都市日报》, 并通过垄断在地铁站派发的渠道, 在运作仅14个月以后, 就取得了盈利, 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随后, 在2005年香港又出现了另外两份免费报纸:一份是由星岛日报集团所创办的《头条日报》, 另一份是由香港中原地产董事局主席施永青创办的《AM730》。

香港免费报纸的现状及特点

存在一定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上述三份报纸目前每天的派发量一共在110万份左右, 而在香港其他十几份收费报纸的发行总量也不过是120万份左右。

香港中文大学200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 免费日报的报纸公信力排名在不少传统报纸的前面。《都市日报》排第8名, 比第9名的《东方日报》高, 《头条日报》排第11名, 《AM730》排第12名。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创新模式, 在短短几年内就可以在受众市场分得这么大一杯羹, 可见免费报纸在吸引受众方面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

有较稳定的读者群。虽说报纸是以一种免费的形式发放, 但并不代表其受众贪图小利、经济文化水平不高。相反, 这些报纸往往是派送到一些白领、商务人士或是其他中高级知识分子手中。他们的经济能力和文化水平在香港社会处于中上层, 具有一定的鉴赏力和购买力。以《AM730》为例, 它在选择报纸派发地点时, 颇具慧眼地选择了八大大专院校的入口处、一些学术机构及特选Pizza Hut店内。这些地方都是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地方, 有很强的传播力以及传播效果。同时, 这些受众的鉴赏力和购买力属于中上层, 对报纸吸引广告商也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此作用将会在下面作浅析。

目标定位较高, 广告版面比重大。香港的免费报纸, 通常格调相对一般收费报纸要更加高雅。另外, 免费报纸一般也不会有马经版、风月版、副刊等, 取而代之的是相对集中的广告。对于免费报纸来说, 广告是它的唯一商业模式。因此, 一份免费报纸的广告版面占较大比重不足为奇。由于免费报纸的受众定位主要是社会上的中高层人士, 如之前分析, 他们的鉴赏力和购买力必然可以吸引广告商的注意。当免费报纸很好地吸引到了这样一群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的群体时, 睿智的广告商当然愿意把广告投放在免费报纸上。

区别于传统报纸。对于传统的收费报纸, 它的盈利模式是二次售卖。从它的经济意义考虑, 不仅仅是获取报纸的销售收入, 更重要的是“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以及度量报纸的传播效能”, 是一种“为了获取更多广告资源做出的必要牺牲”。新闻媒体的内容是具有双重性的:一方面是读者在报纸内容上所消费的时间, 另一方面就是买下报纸内容所需要的金钱。不难看出, 我们的传统报业就是存在这样的双重市场, 而免费报纸只具有单一市场。而在香港免费报纸的盛行自然反映了报业市场从双重市场向单一市场的过渡。

香港免费报纸的预测与展望

市场过于饱和, 免费报纸的内部与外部竞争。就已有的三份报纸而言, 《AM730》由于是个人创办的, 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商业运作模式上都无法和另两家报纸抗衡。所以, 尽管业界对该报纸评价良好, 可是长此以往, 《AM730》的生命力显然也会受到重创。对于香港而言, 其报纸和人口比本身过于密集, 报刊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传统报业为了能够在与免费报纸的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 纷纷采用减价、抽奖或者赠送专题性、区域性报纸的手段, 这些对于免费报纸行业着实也有一定的影响。

寻求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AM730》的创始人施永青曾经在香港树仁大学作演讲时强调, 如果要更好地发展免费报纸事业,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 应该更加注重两个方面:其一是公司的盈利应该和工作者一同分享;其二是应该给予工作者较为自由的空间。当然, 管理方法多样, 找到适合免费报纸发展的方法也将成为其良性发展的切入点。

重塑自我。从报纸本身内容而言, 虽然免费报纸强调与传统报纸相比要有高格调, 可是过多的竞争, 难免出现报纸内容同质化现象。所以免费报纸应该再次考虑能够有何出众的地方。比如可以学习英国的免费报纸《THELONDONPA-PER》在设计的风格上作一定的转变。寻找一种更现代、更清晰、更亲和、更纯净的风格, 表达出一种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展现出香港免费报纸所独有的风格。

新媒体对其的冲击, 寻求与新媒体的合作。无论是免费报纸还是收费报纸, 都是纸质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对于纸质媒体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对于年轻人, 他们接触的更多新闻媒体是手机、网络而非报纸, 这无疑是一种崭新的新闻消费模式, 而这样的消费模式必然会对报业发展造成影响。笔者认为, 报纸这样的一种纸质媒体也有新媒体无法替代的一些作用, 而这时候也是免费报纸的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如果能够利用其相对收费报纸的优势, 并且通过与新媒体寻找创新的合作方式, 抓住青年受众群, 也许这将会是免费报纸的一个商业新机。

结语

免费报纸需要一个成熟的报业服务市场才能够长期生存。因此, 免费报纸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香港报业健康平衡的发展。它也需要很多元素成功结合, 例如创刊时机、独特观点、编辑部、广告商、受众群体等, 只有环环相扣, 才能达到良好的运营模式。

因此, 笔者认为, 免费报纸在香港的发展空间尚存, 但是如何处理好它与其他媒体的关系, 以及在竞争中突破并寻找新思维, 才是它成为个中翘楚之关键。

参考文献

[1].陈昌凤:《香港报业十年回眸》, 《报海观潮》, 2007 (7) 。

[2].《回归十年——香港报业的变与不变》, 《报海观潮》, 2007 (7) 。

3.免费师范生职后专业发展需求 篇三

关键字:免费师范生 专业发展 职后

中图分类号:G455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规定, 免费师范生要“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等 。这些条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师资的作用, 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诸如:“ 免费师范生的违约权被剥夺” 、 “‘ 免费师范生,馅饼还是陷阱?”、“ 免费师范生牺牲了就业自由吗?” 等等。有调查显示, 52% 的学生选择免费师范专业的首选理由是“家庭经济困难” , 并非出于对教师事业的热爱, 而是“迫于无奈”。当前政策对于免费师范生个体职后生涯发展的关注较为薄弱。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服务和保障方面, 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的有关政策有待于跟进制订和实施。显然,免费师范生的职后成长之路并非坦途。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不断成长,学习知识以及提升专业能力的一个过程。一般情况下,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分为教师整体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两个部分,教师整体专业发展又包含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则推动教师整体专业发展。

免费师范毕业生职后专业发展需求也同样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教师整体经验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基于教师个体经验的教师专业化。教师整体经验是指教师通过相互学习获得且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经验,包括教师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等。理念主要指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专业道德和教育理念;知识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一般科学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等;能力是指教师维持良好教学所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如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监控能力等。教师整体经验是新手教师从事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教师个体经验是指教师通过体验、反思和感悟等活动形成的以教师个体为基础,并且不能被他人模仿和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这里的知识是指实践性知识,它是由教师在实践中主动探求而来,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来源,包括教学技术规则和实践化的学问知识、教学决策判断能力的知识等;能力指特殊能力,包括学科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交往能力和反思能力,科研能力等。教师个体经验是教师胜任教学岗位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形成个人风格的基础。目前师范生专业素质亟待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免费师范生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是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的工作之重。

二、满足职后发展需求的途径

为了满足免费师范毕业生职后专业发展的需求,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两个途径:一是接受大学的继续教育,二是职后培训。

由于免费师范生的职后学习主要是作为成人在实践场域中的学习,因而大学继续教育在促进这种学习方面所应发挥的是专业引领的功能。所谓“专业引领”之“专业”,主要是就大学继续教育的功能内容而言,指大学要借助其理论优势为免费师范生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主要表现为:(1)促进理论转化,即促使免费师范生将其在大学时期所获得的专业知识最终转化成为专业素质。(2)指导实践反思,即帮助免费师范生克服当地教学文化的束缚,并通过自己的反思积累起优良的实践知识。(3)提供同伴合作,即通过大学的帮助,建立起有助于同学之间进行专业互动的平台,使他们获得相互的专业帮助和启迪,弥补没有师傅的缺憾。所谓“引领”主要指大学在为免费师范生职后学习提供帮助时,主要不是直接授受知识为主,而是提供资源等方式促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大学教育中的讲授可以促使其了解相关知识,却未必能使其真正转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就效率和洞察力而言,这两者本身就是实践和反思的产物大学继续教育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提供案例或引导他们反思来促进这些素质的增长。

教师培训是在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主要渠道,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我,为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重要环节。具体而言,应在充分调研教师需要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之亟需,通过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方式的改革,教学条件和设施的改善等,确保培训既能解决所在区域教师整体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又能因材施教,解决教师个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教师发展的整体规格化与个体风格化的有机融合。

结语

“免费师范生”是一类特殊的教师群体,这一群体职后的专业发展问题不容忽视。然而,“免费师范生”群体承载国家和社会重任的特殊性,决定了免费师范生职后专业发展必然还将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政府、高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应共同搭建起免费师范生职后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主观实践努力与客观保障机制只有协同起来,才能有效促进免费师范生职后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文军,曾思远. 从“可学”到“不可学”: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4:30-32.

[2]王恩科,晓明. 大学继续教育在免费师范生职后学习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02:75-78.

[3]赵攀锋. 化学免费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鄭继兵.论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的成长参照[J]. 东疆学刊,2013,02:101-106.

[5]樊宝生,程学文. 试析我国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3:29-30.

4.绿色发展免费 篇四

时间:******

地点:******

主持人:***(一般为党支部组织委员或党小组长)

记录人:***(一般为党员,实在没有预备党员也可)

参加会议人员:***************

签名:***************(必须本人签名)

主持人讲话:

大家(上午/下午)好,今天将各位召集于此时为了开一个关于拟发展***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同志转正)的群众座谈会,下面请诸位各抒己见,谈谈你们对***同志平时表现的评价与看法。

与会者发言:

***:***同志————————————————————————————————————————————————————————————————————————————————。

***:***同志————————————————————————————————————————————————————————————————————————————————。

***:***同志————————————————————————————————————————————————————————————————————————————————。

主持人总结:

好的,谢谢各位的踊跃发言,党组织对***同志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座谈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参加。

与会者发言内容:

A(职务):**同志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良,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同志,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在生活中,时刻以一个积极分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但该同志有点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B(职务):**同志学习刻苦,勤奋上进,关心集体,爱护同志,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较强,思想觉悟较高,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生活艰苦,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我同意其加如中国共产党。

C(职务): **同志思想积极进取,生活朴素,品行端正,为人随和,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做事稳重,积极参加班级各项工作,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学习努力认真,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D(职务)|:**同志诚实善良,待人忠厚,学习刻苦认真,思想上积极进取,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团结同志,乐于助人,美中不足的是与人沟通不多,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E(职务):**同志在学习中认真踏实,勤于思考,成绩优异,在思想上要求进步,关心时事,有较高的觉悟,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关心集体,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F(职务):**同志品学兼优,具有良好的觉悟和素质,集体荣誉感强,积极配合班级工作,学习上积极进取,思想先进,生活中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G(职务):**同志学习勤奋刻苦,老实善良,思想进步,对同志热情真诚,热爱集体,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但该同志不太爱说话,沟通能力有待加强,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H(职务):**同志诚实老实,待人忠厚,学习踏实,能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与班级各类活动,生活中热情诚恳,有理想,有抱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学习上认真刻苦,脚踏实地,思想觉悟高,乐于助人,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I(职务):**同志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生活朴素,乐于助人,为人踏实,有责任心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思想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但希望该同志要进一步加强工作能力的锻炼,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J(职务):**同志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班级同志相处很好,生活简朴,能国认真学习党基本知识,与党组织保持一致,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J(职务):**同志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为人随和,待人诚恳,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思

想上积极进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党靠拢,生活简朴,如果该同志能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能力,会在班级发挥更好的作用,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K(职务):**同志在学习上刻苦认真,善于思考,成绩优异,生活上艰苦朴素,与班级同志能够很好的相处,热爱集体,能够积极参加班级各类活动,思想觉悟高,我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5.绿色发展免费 篇五

--以快递业绿色包装为例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课题。

发展绿色物流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更是将为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绿色物流的发展旨在降低环境污染,还人类一个清新干净的生活环境。同时,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中介,绿色物流的发展也势必会影响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发展。由此可见,绿色物流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物流业现在急需重视的一个方面。

绿色物流中不可忽视的就是快递业中的包装成本高昂,包装利用率低,包装浪费等问题。日前,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12月12日全天,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2.43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8%。与井喷的包裹量同步增长的,是人们对快递包装带来的环境压力的担忧。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今年我国绿色快递进展明显加速。快递企业为了响应绿色物流的口号,加大力度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产量化。据统计,目前我国快递电子运单占比已达80%,与传统快递运单相比,电子运单用纸量减少70%以上,而胶带正在变薄变窄且用量减少,单个快件使用封装胶带量同比减少1/3。

产品的绿色设计是企业绿色物流的第一个步骤,因此,在这个阶

段就应该充分考虑产品在后续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回收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采用相关环保标准约束并优化生产工艺以提高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保绩效。产品包装的设计也应该遵循相关的环保标准,包装材料应该采用可降解,环保的材料,减少一次性包装,实现包装的重复使用。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8件,共消耗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37亿个包装箱以及3.3亿卷胶带。在电商的快速发展之下,“纸箱危机”也越来越明显,快递业若能减少纸箱的使用和过度包装,对环境的保护则是非常可观和非常明显的。而从环保和社会角度考虑,逆向物流作为绿色物流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是保护环境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的必然要求。其中蕴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但在我国,很多企业认为逆向物流不但不能给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甚至会加重企业的运行成本,因此对于回收包装废弃物,以及一些产品废弃物都采取臵之不理的态度。事实上,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物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度包装和重复包装不仅对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包装废弃物该如何处理、利用也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说:“今年是绿色快递持续推进的一年”。快递企业也响应号召,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目前我国的龙头快递企业都在进行试行绿色包装,其中中通、韵达等企业推出了绿色可循环使用帆布袋。一条帆布袋可重复使用4-6个

月,平均下来一条帆布袋的使用率是以往单条编织袋的100倍;菜鸟网络联合物流伙伴和商家推出20个“绿仓”,从“绿仓”发出的包裹,将使用免胶带快递箱和100%可生物降解快递袋;京东则推出可循环抽绳包装袋;苏宁在13个城市试点投放5万个共享快递盒;蜜芽物流仓库今年“双11”首次采用拉链纸箱作为商品包装,不仅节省至少60%的包装材料,也使包装效率大大提高。

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是绿色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循环物流系统的重要步骤,它不但保证了企业自身内部物质的循环,也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物质的循环成为可能,更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企业应重视并加大力度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并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原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回收性能,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在这一点上,京东首创行业全新开放回收体系。京东物流最新使用的名为“青流箱”的循环快递箱,回收后经过清洗和消毒后,可以再次使用,这是京东物流“青流计划”的新动作,也是继冷链保温循环箱、循环包装袋后,新投入的又一可循环使用的物流包装。京东物流“绿盒子”与12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全国首批投放10万个。“绿盒子”单次使用成本相比纸箱来说节省30%以上,正常情况下可以循环使用20次以上,破损后还可以无限次“回炉重造”,对环境0压力,这一举措每年可减少使用纸箱1亿个以上;同时,更为“京尊达”投放了定制版的箱子,让大家正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不忘环保。此外,京东物流在行业中首次尝试引入第三方专业回收循环机构,打造物流包装的全新回收体系,让绿色物流形成可持续的规模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绿盒子”青流箱的回收利用,首次采用了行业全新的回收体系,也为行业包装回收循环使用探索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苏宁在包装回收利用上也有进步,今年“4.18”苏宁正式上线10000个小型循环料箱,代替纸箱,称为“票流箱行动”,寻找电商物流新的末端配送解决方案,方案第一阶段票流箱主打“3C品类、自提、送货上门、开箱验机”,消费者拿走商品,第二阶段漂流箱会扩展到更多商品,并利用社区代收点进行回收。据苏宁2017年发布的CSR报告,截止2016年底,共回收循环利用了200万个快递纸箱。12月11日,苏宁物流和灰度科技联合发布共享快递盒2.0版本,首批在北京、杭州两地共投放5万个,2018年计划整体投放20万个。新版共享快递盒拥有密度小、轻便易用、表面刚度高、抗划痕、柔韧性好、不容易开裂的优点,可有效循环使用60次以上,成品单次使用价格比纸箱低30%以上。在循环回收系统设计上,新版共享快递盒实现了入仓、分拣、包装、配送、回收的全流程在线,每个箱体码就是唯一的身份证,可以实现动态的盘点和回收管理,此外它还是采用一体化生产制造体系,中间成本大幅降低,原材料价格稳定,而且可以100%回收无污染循环再造,再生过程中不生产任何废水废气。不仅如此,共享快递盒的封箱扣由麦秆纤维制作,可以实现自然降解,保障了共享快递盒对自然环境的零污染零破坏。

菜鸟主推路径优化算法,利用大数据规划车辆配送,代替人工决

策,菜鸟网络的这种算法推广一年可以帮助行业节省十多个亿个纸箱,少砍伐300多万棵树木,相比人工可至少节省5%以上的包装耗材。

目前或许只是电视的“领头羊”们在践行环保快递包装之路,但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日益严峻,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电商包装管控的严格,在新技术新包装形式的冲击下,传统的且重复利用率低的纸箱包装形式终将会被替代。如何创新包装材料与形式、增强纸箱包装可回收性、不将多余费用转嫁给消费者更是纸箱厂和电商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

6.绿色物流发展思考 篇六

[提要]随着物流活动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由此可见,现代物流体系必须进行改进,从而形成绿色物流经营管理系统,这是21世纪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阐述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绿色物流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问题;建议;发展现状

一、绿色物流的内涵及范围

(一)绿色物流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一股绿色浪潮,如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绿色物流正是这种绿色化运动的结果。我国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英文直译则为环境友好的物流。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二)绿色物流的范围

1、节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2、绿色运输。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3、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

4、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5、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

6、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物流不仅包括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信息的搜集和管理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依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储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管理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较晚,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又不完善、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自动化及信息化水平不高、法制建设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物流管理人才等。要想发展绿色物流,必须排除物流发展中的种种障碍。

(1)思想认识障碍。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2)体制政策障碍。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而我国在此方面还非常欠缺,虽然也有相关的法律,但执法不严。

(3)基础设施障碍。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次,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第三,物流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4)技术障碍。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5)人才障碍。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快,但懂得物流管理的人才匮乏。据统计,全国获得“物流师”资格的不过数万人。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调查显示,四地物流人才缺口总数约100万人。

三、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建议

(1)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2)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将有限的资金合理规划,权衡使用,改变目前我国物流业基础设施落后陈旧的现状,以及改善交通拥堵,经营分散的严重问题。建立一些大型的现代化储存仓库、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全国性物流网络或物流联盟,以实现绿色物流便捷、高效的宗旨。

(3)加强对物流资源的整合。政府要加强对整个物流市场的调控,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封锁。要整合企业的运营流程和经济运行流程,提高整体效益,还可以扩展到区域间物流的协调。要整合现有的物流设施设备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实现绿色物流节约、环保的目标。

(4)积极利用高新技术。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实现物流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从而提高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水平。同时,先进的技术可以增加资源的供给,还能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科技进步能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途径,能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物中有害物质的情况,还能有助于人们提高环保意识等。

(5)建立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综合法律政策体系。物流政策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动力和基本保障。政策的实施具有目标明确、强制执行的特点,可以对绿色物流进行法律和行政调控,对企业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予以约束和限制。另外,政府还可以建立有效的绿色物流激励政策,通过经济杠杆来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

(6)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培养人才。随着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必须抓紧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开展职业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物流企业的职工,使他们熟悉国际商务规则和相关法律;熟悉物流方式;对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运行方式、发展规律等,都应该了如指掌,运用自如;熟悉现代物流管理;熟悉现代物流技术,成为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

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由于绿色物流理念、技术装备以及国家政策上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绿色物流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努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于实际情况,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更好地提高我国物流管理业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一个新的领域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周三元.绿色物流[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王长琼.绿色物流(第2版)[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3]谢泗薪,王文峰.绿色物流路径:物流绿色化改造的战略选择.中国流通经济,2010.5.

7.绿色发展免费 篇七

1 创新管理模式:围绕四个方向

完善管理制度。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通过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 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开发其工作潜能, 让图书管理员即使每天面对众多知识层低下的读者, 面对乱架错架、损书等系列不文明的阅读行为, 都能抱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 这是化解问题的关键。同样, 对于读者, 图书馆须加强相关借阅制度和管理制度, 并真正贯彻执行, 让读者充分意识到制度的存在性和严肃性, 并遵循相关制度, 使图书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强化服务意识。应从根本上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 服务读者, 传播文明, 通过服务来提高公众读者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乃是图书馆职业价值的核心价值。

注重分层服务。图书馆不能拘于原有服务模式, 而应该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 详细地说就是根据读者身份和读者对图书馆利用目的和深度来对读者进行分层, 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服务, 即所谓的分层服务。图书馆免费开放了, 什么人都会有, 身为图书馆员, 须懂得掌握读者类型, 分层服务和管理, 将有利于免费开放后的有序管理。

加强引导阅读。免费开放后, 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理, 而管理不是硬生生地去指挥读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而应该循循引导, 告诉他们在图书馆里应该如何找书, 找什么书, 授予阅读方法,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这对于以后的管理工作做了最好的铺垫。特别对于知识层次较低, 很少利用图书馆的读者, 引导阅读服务显得更为重要。

2 构建读者诚信体系:诚信教育与诚信管理的统一

读者诚信教育。图书馆对读者的诚信教育就尤为重要, 对读者进行诚信教育是构建诚信体系的基础, 也是提高读者诚信度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图书馆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来培养读者的诚信品德和遵章守纪的品质。一要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 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让读者自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 使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相协调, 与公共利益相符合。二是要加强图书馆自身宣传的力度, 打造声势, 扩大影响, 除了让读者尤其是新读者熟悉图书馆的馆藏布局、规章制度及服务功能外, 还要向读者们详细解说图书馆的相关规定。例如:借阅权限、借阅期限、书刊保护要求等, 强调读者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 让读者了解在接受图书馆服务中也要服从相关管理。三是通过标语和口号的形式来宣传诚信的重要性, 也可通过讲座、主题展览等活动形式告诉读者讲究诚信的重要性。

读者诚信管理。图书馆对于读者逾期、污损以及偷窃等系列失信行为都有明确的管理制度, 但是当前面临免费开放后更多的读者频繁地办证和出入图书馆, 我们需要一套更为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

2.1 建立读者诚信档案。

图书馆读者诚信问题存在已久, 图书馆也从来没放弃过治理, 制定很多的规章制度及相应的处罚条例, 并在读者入馆时实施教育, 让他们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期望树立起良好的诚信意识。然而, 失信的现象时有发生。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图书馆应该对读者加强诚信方面管理, 首先就要建立读者诚信档案制度:诚信档案必须准确无误地记录读者的个人详细信息。即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所在单位及部门的情况等;其次就是个人的诚信记录, 主要记录图书馆借阅文献以及使用其他服务的情况等。通过查询读者借阅记录, 掌握其处罚情况, 对于记录良好的读者, 列入高诚信类, 而对于记录不好的读者则可根据其程度进行必要的分类, 将其列为一次警告、二次警告、三次警告、限期整改、或勒令退证几类, 对于累次犯重大失信行为则可将其列为读者黑名单, 终生不得办证, 以警他人。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 系统最好能自动根据读者借阅奖罚情况, 判断识别读者诚信程度, 并用一星、二星至五星来代表其诚信程度。通过读者诚信档案的有关记录, 对其诚信状况进行相关的评定。这是读者一份宝贵的资源, 更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财富, 这会是读者产生珍惜它、维护它的愿望, 使读者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 努力做诚信的事, 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读者诚信档案也是一种特殊的隐性教育方法, 其建立的过程就是读者诚信反馈 (自我评价) 、读者诚信调节 (自我调整) 以及读者诚信再反馈等读者诚信意识形成的过程。

2.2 签订诚信服务公约。

在读者走进图书馆申请办证那时刻起, 读者就要遵守图书馆所有规章制度。在办证申请单上要求读者签名, 但是众多读者没有认真阅读借阅细则和说明就随意签名。待发生纠纷时则表示当初没仔细看, 表示不知者无怪, 因此而发生的图书馆与读者纠纷也时有发生。实际上对于个人的签名, 具有法律效用, 每个读者应珍视自己的签名。图书馆在为读者办证时, 应郑重其事跟读者签订诚信服务公约, 公约应明确规定图书馆与读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图书馆其他各方面得规章制度, 待读者仔细阅读并理解公约上所有的服务细则, 并表示接受后, 方可郑重地签下名字, 那么在之后的阅读行为中有失信行为, 图书馆便有依有据, 管理起来就不难了。

2.3 加入社会诚信系统。

在某些国家都建有社会诚信网络, 对于不诚信者, 他的行为将受到全社会的惩罚, 这会让人们认识到诚信的至关重要, 诚信是每个人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它无处不在, 无处不需, 它是与人们如影相随的事实, 不诚信寸步难行, 不诚信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试问如此一来, 谁还敢弃诚信于不顾呢?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形式来看, 各行各业的诚信信用制度都在进行拟定、立法阶段, 终有一天会进入社会联网阶段, 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交流系统互传信息, 让全社会每一个人都直面自己的信用问题, 让每个人的信用成为个人信息一部分公布在网络平台上, 接受各个方面的监督。图书馆也可将读者的诚信度融入整个社会诚信系统, 当一个读者在图书馆缺乏诚信, 社会各个系统都可以了解到他的诚信情况, 进而会对他今后的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 让他在社会寸步难行。如此严重后果, 有谁会不重视自己的诚信呢?这样即使在图书馆, 即使对一本书, 读者也就不敢做出什么失信之举了。

2.4 建立读者激励机制。

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和提高读者诚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图书馆对于记录良好的读者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图书馆设立公示栏, 让那些守时守信的读者出现在表扬栏里, 让那些屡禁不止、故意破坏制度的读者出现在曝光台上, 或延长诚信读者的借阅期限, 或提高他们的借阅册数, 以此来传递诚信行为会有所回报, 鼓励读者人人争取, 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此外, 还可以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评选优秀读者的活动, 召开读者联谊会、座谈会, 还可以与相关部门联合行动, 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来加强对读者的管理。

摘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大势所趋, 只要对读者加强管理和教育, 办证取消押金也是指日可待的, 那时图书馆将真正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作用, 为提高全民素质而服务。本文探讨了免费开放条件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策略包括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读者诚信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曹雪梅.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大趋势下的两大课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 (9) :82-84.

8.绿色发展免费 篇八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生涯发展 成长参照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郑继兵,男,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及应用。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质量跟踪研究”(11YJC880167)阶段性成果。

免费师范生是我国当前教师群体中肩负重要使命的一类特殊群体。自2007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以来,免费师范生群体已经成为国内学者普遍关注和研究的对象。随着免费师范生步入工作岗位,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问题已开始引起学界关注。职后生涯发展阶段是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探寻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的成长参照,对于促进免费师范生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生涯发展是指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成就和职称等随着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及其相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1](85)对于教师生涯发展的理论研究,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成长性规律,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然而从教师个体所处的时空点来看,这些理论对于教师个体生涯发展的现实指导作用仍然十分有限。对于成长参照的研究,正好可以弥补当前教师生涯发展理论的不足,有利于拓宽教师个体在某一时空点上的视野,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探寻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道路。

一、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的特殊境遇

(一)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免费师范生要“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这些条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师资的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诸如:“免费师范生的违约权被剥夺”、“‘免费师范生’,馅饼还是陷阱?”、“免费师范生牺牲了就业自由吗?”等等 。

随着首届免费师范生步入职业生涯,相关的配套政策渐渐开始发力,与此同时,当前政策本身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一是当前政策对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的“束缚”过于生硬。十年服务期、服务期内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等条款的限制,令一些学生觉得前途发展受限,甚至失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有调查显示,52%的学生选择免费师范专业的首选理由是“家庭经济困难”,并非出于对教师事业的热爱,而是“迫于无奈”。[2](87)。据悉,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免费师范生的录用和退出机制。二是当前政策对于免费师范生个体职后生涯发展的关注较为薄弱。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服务和保障方面,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的有关政策有待于跟进制订和实施。

(二)发展路径难以确定

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对免费师范生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未来教育家”。然而,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免费师范生而言,他们究竟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职后生涯发展道路才能够顺利成长为“未来教育家”?这不仅是免费师范生遇到的最大困惑,同时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未来教育家”标准的模糊感影响到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路径的选择。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教育家办学时,曾对“教育家”作过解释:“我这里所说的教育家,他们可能不是某些专业的专门家,但是他们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要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是一时而是终身。” 温总理的解释既揭示了教育家的标准,同时也为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提出了要求。伴随着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出现,多数免费师范生对于“未来教育家”标准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感。访谈中当提及“未来教育家”时,多数免费师范生认为:“要成长为教育家难度很大”、“教育家的称谓似乎离自己有点远”、“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模糊感的产生,使得免费师范生对于职后生涯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认识,从而影响到他们职后生涯发展路径的选择。

从理论研究情况来看,教师职后生涯发展的路径探寻仍在艰难进行中。中外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的教育名家,一些研究者致力于研究以往教育名家的成长之路,希望通过研究找寻到教师生涯发展的现实路径。但由于时过境迁,当前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已不可能再重复以往名家的成长之路。正如费斯勒(Fessler)所言,教师生涯发展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教师自身的个人因素,也有组织因素。[3](27)当前教师生涯发展的理论成果表明,对教师生涯发展的研究早已突破了一维静态的研究,转向于关注多维动态和个体能动性的研究,逐步丰富并符合教师生涯发展的实际状况。[4](281-318)

(三)成长养分天然不足

教师职后生涯发展的历程错综复杂,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养分”就是一种影响教师职后生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特殊因素。像花草树木一样,免费师范生要成长为“未来教育家”,他们也需要一定的“养分”补给。这里所说的“养分”,主要是指教师职后成长所处的环境和遭遇的特殊事件,如学习训练机会、社会变迁、家庭等非个人所能控制的因素,以及人际环境,它对教师个人的学习与抉择有很大的影响。[5](72)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毕业”不等于“成才”,因为从合格毕业生到“未来教育家”,他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入职”也不等于“成才”,无论是到农村学校任教,还是到城市学校任教,他们要成为“未来教育家”,都需要在特殊的“养分”补给下循序渐进方能历练成才。

nlc202309020116

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鼓励他们到农村学校任教。 然而,农村学校往往教学条件简陋、观念落后、信息闭塞,教师待遇偏低、生活艰苦、培训机会少,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导致农村教师职后成长的养分天然不足。部分免费师范生认为农村学校的客观条件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不利,便违背了当初的诺言选择了到城市工作[6]。据2011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全国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城市就业比例达61%;另据人民日报记者对首届免费师范生在17个省区的就业情况调查,超过51.8%的毕业生留在了城市工作,而真正在农村任教的只占受调查总数的4.1%。[7]另有研究表明[8],选择在城市就业的免费师范生,同样也会面临另外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城市生活节奏较快、竞争激烈,以及时下城市房价飙升、物价上涨等因素给城市教师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生活压力过大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学校对于教师职后成长也缺乏一定的天然养分。

二、免费师范生职后成长参照的价值探寻

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人们判断事物总需要靠参照物来进行,因此参照物的作用至关重要。免费师范生职后成长参照,即免费师范生在职后生涯发展过程中的成长参照物。这里提到的参照物,按照物理学学科界定应称之为“参照系”,它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或物体系。对于免费师范生的职后生涯发展而言,成长参照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时空定位、自我调适和路径对接等三个方面。

(一)时空定位

从教师职后生涯发展的历程来看,时间和空间是两个重要的组成要素。时间是指教师职后发展历程在时间轨迹上的不同时间节点。空间是指教师职后发展历程中在不同时间节点所处的社会组织、地理环境等位置。时空定位就是免费师范生在职后成长历程中的一系列节点上的时间和空间定位。随着时间的增长,教师年龄逐渐增大,教龄越来越长,教学经验一般会变得更加丰富。同时,教师所处的空间位置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对周围环境越来越熟悉,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由于职后发展路径的不确定性,他们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节点上就容易出现“消极定位”或“盲目定位”的现象。“消极定位”的思想表现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政策和岗位国家都已经安排好了,按部就班教书自然就会成才。“盲目定位”的思想表现为:“有奶便是娘”,只要是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育名家,照搬照学就能成才。无论是消极定位,还是盲目定位,都是定位不准的表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成长参照。就某一个时间和空间节点来看,免费师范生成长的时空定位是否准确,取决于成长参照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时空发展与生涯发展的二维关系示意图(见图1),有助于我们理解成长参照与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曲线③是理想的生涯发展取向。由于生涯发展路径的不确定性,因此该曲线用虚线表示。虚线上的一系列连续的点表示时空定位点,也就是成长参照节点。曲线①和曲线②分别表示因消极定位和盲目定位可能形成的生涯发展曲线。教师在成长中如不能找准时空定位点,将无法走出一条理想的生涯发展道路。

(二)自我调适

由于受到政策、环境、生活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免费师范生在职后生涯发展中难免会遭遇到各种挫折。自我调适是指教师个体在面对挫折时,主动调节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寻求有效出路的策略选择。职后成长参照的确立,有助于教师开展自我调适。在自我调适过程中,成长参照主要发挥着认识自我和引领自我的作用。

1.认识自我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真正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便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俗话“当局者迷”也在告诫我们:陷于具体事物之中,我们往往难以把握事物全貌。因此,教师在认识自我过程中,应重视角色学习,提高角色认知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角色适应能力,积极寻求契合自身的角色系统[9](35-39)。成长参照的确立,犹如一面镜子置于面前,可以让我们置于身外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在与成长参照的对比中,我们容易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也容易看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为个体进行自我调控与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2.引领自我

自我调适的关键在于自我调控,教师在全面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必须实施有效的自我调控。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成长参照为教师实施自我调控引领着方向和道路。借助上述时空发展与生涯发展的二维关系示意图(图1),我们可以看出:成长参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由一系列连续变化的具体参照系组成。教师生涯发展的理想曲线③上的每一个点都是教师在成长中的一个具体参照系。一个具体的参照系,不仅在某一个时空点上,对教师成长发挥着引领作用,而且在整个生涯发展历程中也发挥着引领作用。在具体的某个时空点上,一个参照系的确立为教师个体的发展在这个时空点确立了奋斗目标,引领教师为之奋斗;在整个生涯发展历程上,一系列连续的参照系依次发力发挥作用,引领教师朝着理想的生涯发展目标前进,逐渐走出一条符合教师个体实际、最佳的生涯发展道路。

(三)路径对接

目前,直接针对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路径的研究还比较少见,而针对专家型教师成长路径的研究已有探索。由于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的特殊性,按照温总理的解释“未来教育家”又不完全等同于“专家型教师”,这就为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路径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免费师范生该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成才之路?

在成才之路难以确定的背景下,找准自己当前的成长参照,走好自己眼前的路,这对免费师范生而言,既是他们职后生涯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选择,也是他们对接理想发展路径的明智之举。在这个意义上,成长参照发挥着重要的路径对接作用。借助图2我们可以对成长参照的路径对接作用作以说明,假如某教师处于消极定位曲线上的任一时空点A,如果他找准了成长参照点A’,那么他就可以实现从消极定位曲线到理想曲线的对接,从而走向理想的生涯发展道路。同样,假如某教师处于盲目定位曲线上的任一时空点B,如果他找准了成长参照点B’,那么他也可以实现从盲目定位曲线到理想曲线的对接,从而走向理想的生涯发展道路。

nlc202309020116

三、免费师范生职后成长参照的维向建构

由于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对事物的把握就需要许多共同起作用的维向来进行,这些共同起作用的维向按一定方式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即我们所谓的参照系。[10](40-44)参照系的维向构成,为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成长参照的内部组成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实践指导。为充分发挥成长参照的价值意义,结合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实际,我们尝试对成长参照的维向组成进行探寻,从政策、理论、角色、自我等四个维向提出了四种参照,四种参照互相联系、有机结合,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维向建构。

(一)政策参照

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制定的具体行动准则。[11](1670)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推出伊始就明确提出,“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免费师范生的职后成长与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密切相关。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免费师范生的职后成长具有一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一方面,它为免费师范生职后成长带来了阳光,如“就业有编有岗”、“服务期内可以在学校之间进行流动”等;另一方面,政策规定了一些限制性条款,如:“不履行协议须交违约金”、“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等。

免费师范生要建立职后发展的政策参照,必须做到关注政策、熟悉政策和把握政策。关注政策,就是要了解政策的动向,关注政策的取向;熟悉政策,就是要熟知政策条款,理解政策内容;把握政策,就是要从当前实际出发,找准个体当前成长的政策比较点和结合点,即政策对接点。在免费师范生职后生涯发展历程中,个体的政策比较点和结合点也会随时空变化而变换。为保证政策参照的有效性,免费师范生个体要积极了解政策初衷和背景,主动向政策靠拢,深刻认识政策约束性条款的意义所在,要避免政策的约束性成为教师个人生涯发展的绊脚石。

(二)理论参照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生涯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逐渐丰富起来。朱旭东等人总结了当前教师生涯发展理论的四种理论模型,即按照教师年龄或教龄发展的周期论、按照专业成熟的阶段论、社会系统论下的循环论和自我更新的实现论,认为随着新的理论视角的不断出现,教师生涯发展理论必定走向多元化阶段。[4](281-318)理论的多元化走向,使得教师职后生涯发展问题变得复杂化,但同时也为教师职后生涯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参考和选择。

免费师范生要建立职后发展的理论参照,必须做到主动学习理论、深入领会理论和贴身实践理论。主动学习理论,就是要充分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各种教师生涯发展理论;深入领会理论,就是要深刻理解各种教师生涯发展理论的内涵,熟知理论优缺点、产生背景和应用环境;贴身实践理论,就是要结合职后成长实际,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时空点选择参考理论进行实践。理论参照并非绝对相同和一成不变,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中,建立的理论参照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免费师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借鉴相关理论,建立符合自己需要的、对职后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参照。

(三)角色参照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关系群体中的身份标识,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教师作为一种典型的职业,有着明确的角色规定性,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公正、无私、善良、正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这种角色的规定性既是社会关系群体对教师职业的共同认识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国家对免费师范生成长提出的角色期望是“未来教育家”,这是一个远景角色定位,而这一远景角色定位却需要免费师范生在成长中时时关注和不懈努力。找寻和建立职后成长中的角色参照,有助于免费师范生最终实现远景角色期望。

免费师范生要建立职后发展的角色参照,必须学会找寻角色、对比角色和赶超角色。找寻角色,就是要寻找身边可以作为自己角色参照的角色对象,比如富有经验的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等等;对比角色,就是要与所选的角色对象进行比较,学习对方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赶超角色,就是要树立竞争意识、勇于进取,争取达到和赶超自己所选的角色对象。免费师范生一般应选择身边的榜样或与自身成长环境基本相符的榜样,同时把握循序渐进原则,这样便于发挥角色参照的引领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角色参照也可能会发展变化。免费师范生还应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参照,让自己在不断地赶超和超越中逐步走向和实现“未来教育家”的远景角色期望。

(四)自我参照

1977年Rogers等人发现,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成绩比其他编码条件好,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简称SRE)。[12](677-678)继Rogers等人的研究之后,自我参照效应后来又得到了大量的研究证实。我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资讯或者事情时最不可能忽略或者出现遗忘,因此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免费师范生在职后成长中建立自我参照,对于实现个体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师范生要建立职后成长的自我参照,必须努力做到自我认知、自我实践和自我反思。自我认知,就是教师对自己个体存在的洞察和理解,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自我实践,就是教师对自我发展提出行动规划,并将行动规划付诸实践,通过实践努力实现规划目标;自我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总结出成功经验或者失败教训,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13](36-37)在职后成长过程中,免费师范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努力自我实践、自我反思,往往就会产生自卑感、空虚感,甚至丧失前进的动力;如果过高地评价自己,骄傲自大,盲目实践,也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难以实现专业发展。因此,建立良好的自我参照,不仅是免费师范生职后成长的重要前提,也是他们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李莉:《免费师范生为何不愿做教师?》.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8期.

[3] Ralph,F. & Judith,C.C.著.董丽敏,高耀明等译:《教师职业生涯周期》.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4] 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5] 吴伦敦:《教师专业发展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6] 刘锦:《人下去了,心能留多久?——我省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去向调查》.陕西日报,2011-11-16.

[7] 吴齐强,黄娴,银燕:《首届免费师范生去了哪里》.人民日报,2011-9-28.

[8] 王晓宁:《城市中学教师压力问题分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0期.

[9] 刘要悟,朱丹:《教育相关群体的教师角色期望之社会调适和教师自我调适》.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10] 蒙爱军:《维度之维度——参照系的意义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3期.

[11]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

[12] Rogers T B, Kuiper N A, Kirker W S:《Self- Reference and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Gener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 1977(9).

[13] 孙瑞欣:《自我反思,反思什么》.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10期.

[责任编辑 全红]

9.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 篇九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

姓名:注册单位:身份证号:培训单位: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

引 言

提起绿色,映入我们脑海中的是吴承恩笔下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的“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还有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参天巨树、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和各种还会发出光,就如同梦中奇幻花园的动植物„„

绿色在滋润着我们的生命。漫步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耳边仿佛传递给自己的只是城市无尽的喧嚣和莫名的浮躁,此起彼伏的鸣笛和刹车的声音充斥着眼前的世界,远方还有数根参天的烟囱在肆无忌惮的吞吐着烟雾。蓝天白云对于我们就是一种奢侈,青山绿水更是要到人工雕琢过的景区才可以看到。自然在慢慢离我们远去。这难道就是我们孜孜追求的进步?这难道就是我们向往的工业文明?这难道就是我们花费几代人心血换来的高新世界?这一切好像是剥去了灵魂的行尸走肉,带给我们的只是物质的初步满足,可我们似乎失去的更多。历 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90年代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

40多年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社会的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得到了行业人员的重视和支持。

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

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这一切标志了绿色建筑的兴起。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这里所说的“绿色”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教育和艺术内涵。主要包含三点:

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绿色建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通风方式,它具有节能、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优点,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赖以调节室内环境的原始手段。自然通风可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且可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带走潮湿污浊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太阳能利用

现阶段的太阳能建筑设计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即现代生活中常见到的被动式太阳房和主动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不采用其他辅助能源、完全依靠太阳能采暖,是依靠建筑围护结构本身来完成吸热、蓄热、放热功能的采暖系统。此类太阳房的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较大的热阻,室内要有足够的热重质材料,以保持房屋有足够的蓄热性能。在冬季,被动式太阳房日间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并存储太阳能,夜间围护结构放出存储的热量满足部分室内需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屋在冬季的采暖负荷,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从形式上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雨水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径流收集后,根据用户水质要求经适当处理后供用户使用;雨水间接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强化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一般讲,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的40%。因此,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人类实现永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恰恰是在这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工作最难推动,最难取得成效。但是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将绿色建筑作为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有个较为突出的案例。作为绿色建筑经典的澳大利亚堪培拉国际机场的一座新办公楼比标准建筑节水43%。这座办公楼每年能够节水687000公升。大楼内部安装了数台节水装置和12座无水座便器。办公楼的三层都会安装这样的节水座便器。他们没有蓄水池,不用冲水。专门的下水管将排泄物吸走,防止气味散发。其他节水装置还包括自动出水的龙头、双水流的洗池和受到控制的淋浴喷头等。

对我们国家而言,坚持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任务迫切,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增长迅速,而许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在46种支持性资源中,到2010年我国只有20种资源能够自给,而到2020年就只有6种资源能够自给,其余大量要依靠进口。也就是说,我国国土内的资源不仅不能满足后代的需求,甚至许多资源都满足不了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界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随之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02年年底,国家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进一步引进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民大众。

总之,我国对于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认识日益完善,绿色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时尚,从理想到现实,发展较迅速,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做出了成绩。据报载,上海市崇明岛陈家镇的“生态示范楼”通过捕风、追光、集雨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这栋三层办公楼的综合建筑节能大于7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于50%,运行过程中基本上能实现零能耗和零排放。这说明,发展绿色建筑,增加建筑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通过较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可以明显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的设计将向环保型材料和绿色设计两方面发展。

一、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亲和环境。环境亲和的建筑材料应该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很少散发有害物质(同时也得兼顾其他方面的特性,如艺术效果),当前建筑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类、板材类、涂料类及水泥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催生具有更优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来取代这些“垃圾”建材。现代基础工程中环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虽然这些材料造价相对高一点,但是,伴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执著追求,这些材料也将被广泛应用起来。

2、环保型建材要求节约资源。有些材料一旦制造出来,其生命周期几乎是无尽的,如以前在中国普遍使用的黏土砖,只要其质量未被破坏,几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这必然蚕食日益缺少的耕地。因此,要尽可能地使用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固体垃圾,这样才符合绿

色建筑的发展道路。

二、绿色设计

1、绿化走进建筑。屋顶花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城市的“呼吸”。在建筑物外墙面上种植攀缘植物同样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温度,甚至对外墙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和屋顶花园一起让“绿色”建筑真正实现了视觉上的绿色,使建筑物亲和自然的效果更加突出。

2、进行节能设计和使用清洁能源。概括起来,未来建筑的绿色设计将体现在以下几点:a.最大限度地使用被动式能源系统。

b.建筑的最主要的立面最好不要朝向主风向,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c.实现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以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开机时间,降低能耗。

d.尽可能地使用自然采光。

e.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在建筑物立面上安装太阳能板。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景和优势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一是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至2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3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20%。如果切实执行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执行65%的节能标准,那么,到2020年就能每年节约3.54亿吨标准煤,占同期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的30.7%。绿色建筑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代表着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前景十分广阔。然而,截至2010年11月底,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能效标识的建筑项目仅85个,在既有建筑中所占比重极低。推行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二是发展绿色建筑比较效益高。据测算,达到同样的节能效率,建筑比工业投入少。此外,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要低得多,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

三是绿色建筑技术相对成熟。欧盟学者针对80项减少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调查结果表明,就投入和节能效益而言,高能效照明技术是几乎所有国家建筑物温室气体减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节能量而言,改进寒冷气候区的隔热和分区供暖系统,实行分户供热计量,在温暖气候区提高制冷和通风能效,注重遮阳、自然通风、隔热措施,以及改进发展中国家炊事炉灶等,均是有效的节能措施;高能效比的设备、太阳能热水装置、节能型家用电器和能源管理体系等,均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在逐步推广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利于推行绿色建筑。我国从南到北,有一大批与地域气候相适应的建筑,如安徽的民居、陕西的窑洞,都具有巧妙利用通风、浅层地热能实现冬暖夏凉的特征。南方的一些园林建筑,更是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中国园林在形态上是自然的缩影、建筑物的延伸,园林在建筑中,建筑在园林里,是共生的:西面的墙上爬满了藤蔓,遮挡了烈日;正厅外开辟了花园、草坪,南侧种了落叶型的树木,冬天落叶后阳光可照射进来,夏天树叶长出来又能遮阳。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赏心悦目,又调节气候。所以,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结 语

目前,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及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绿色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绿色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手法。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建筑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建筑工作者要不断的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好的切合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需求。

10.绿色发展倡议书 篇十

一、争做“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宣传者,低碳生活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走低碳之路,建设美丽新乡,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广大师生要学习掌握、宣传低碳知识,提高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向身边人传递“低碳环保、绿色出行”信息,大力宣传绿色交通理念,在全社会营造绿色出行的良好氛围,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行动中来,让我们的家园多一片蓝天,多一片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点文明,多一些健康,力争形成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争做“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践行者,环保见于细节,环保贵在坚持。全体师生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每天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就餐时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居住在城区范围内的师生在不影响上、下班制度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选择步行或骑行的方式出行,真正把环保行为、绿色出行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中。

三、争做“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倡导者,我们倡议广大师生树立“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自觉遵循“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倡议内容,尽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为广大居民作出表率,切实减少城区交通拥堵。广大师生们,您的每一份努力,都会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环保。绿色出行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

上一篇:广东专业的网店托管网店代运营有哪些淘宝天猫的经营策略下一篇:贷款用的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