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共17篇)
1.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 篇一
1.三大自然区及其划分依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气候和地貌)
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
3.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热量差异)
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距海远近)
5.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地势高低)
6.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
7.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及其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自然原因、社会和经济原因)
8.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9.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10.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11.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交通和信息)、跨国公司的建立。
12.主要区域经济集团西欧、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13.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
14.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重视三农、计划生育、独立自主的外交。
15.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和旅游业(媒介)
16.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主体的大众化、空间的扩大化、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目的的娱乐性
17.旅游活动的作用满足人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扩大交流
18.旅游资源及其特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长存性。
19.旅游资源的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20.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以情观景。全面了解
21.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主配、层次、框景、借景。
22.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破坏生物资源、背景环境、文物古迹;冲击社会秩序。
23.文化的定义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4.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活用具)和精神文化(文艺)
25.文化景观的构成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固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
26.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功能性、空间性、时代性
27.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指示物(有一定的局限性)。
28.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了解当地物质文化环境(公交汽车站牌)和精神文化环境(地名)
29.文化源地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常点状)和文化系统(常面状)最初产生
30.文化区的空间特点范围有大有小、边界有实有虚、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2.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 篇二
说起初中地理会考, 大部分过来人的印象都不太深, 隐约记得集中一段时间死记硬背, 然后糊里糊涂参加考试, 要不是高考选了地理, 那次会考之后就没有更多的记忆了。
作为专业的地理教师, 我们自身也觉得处境既尴尬又矛盾。从地理学科本身来说,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在中学时属于文科, 在大学时属于理科, 这是我国几大学科划分中唯一兼具文理性质的。像这样知识面广、文理兼修的课程在国外是相当受欢迎的, 但在国内, 由于考试制度的根源存在, 存在“考试考什么, 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急功近利的思想, 地理地位好像总在底层。因而, 相当一部分学生忽略了地理会考的重要性。
二、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面对这样的处境, 我们该怎么应对呢?不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入手。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的时候, 我会和学生交流学习地理对我们的意义和影响。大多数学生会认为:学习地理能了解某个地名在哪里, 某个地方有什么特产, 能识别方向以免外出迷路……其实地理所涵盖的内容很广, 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如:学习了“地震”、“火山”、“台风”、“海啸”等灾害, 我们就可以解释日本3.11大地震, 面对类似的情况可以及时防灾、自救。再如学习了“地理环境”, 我们就会更加珍惜自然资源, 爱护地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实, 地理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 我们学习的只是一小部分基础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更重要。
地理思维是依据解析地理特点、原理、时空分布、综合性规律等的方式、方法、技巧进行的全方位思维过程。比如说时空思维, 重在分析时间和空间两方面,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地理思维来源于地理实践, 反过来又指导地理实践, 地理信息量大、逻辑性强、文理兼容, 需要有完整的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解析。如果培养好地理思维并能合理运用, 将有利于我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许多问题, 使人格更加健全。
三、如何提高会考通过率
地理会考还是离不了一个“考”字, 凡是考试就有竞争, 就有通过率,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会考通过率呢?
1. 安排合理, 提高效率。
地理会考复习第一轮以课本为主, 学生对书本知识必须熟悉, 每两个或三个单元做一次反馈检测。第二轮复习以《初中地理学习能力自测》为主, 根据考纲, 认真把握重点知识。第三轮复习, 进行模拟训练, 有针对性地找出还未掌握的知识点, 查漏补缺。
2. 态度端正, 积极准备。
一方面, 学校、班级、班主任的重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 地理教师本身要认真领会教学大纲、会考纲要的精神, 分析会考试题内容、形式、配分上的特点, 预测下次会考趋向, 这有助于地理教学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会考合格率。还要做个有心人, 在细节上关心爱护学生, 例如临近考试时, 关心学生的表现, 提醒学生准备考试用品, 教授学生如何填涂答题卡, 做题技巧等。
3. 关注临界生。
地理会考是通过性考试, 教师应多关心那些临近及格线的学生, 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比如在课堂上多提问临界生, 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与表扬。另外, 这些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较差, 还需要老师多监督。
4. 多读地图, 学会填图。
地理不像其他文科会背书就行, 有时更要学会记图。书上重要的图一定要多看, 特别是地形图、行政图、推理图。还要充分利用好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 练习填写空白图, 增强学生的位置方向感。学生通过读图归纳出的结论往往印象更深, 对记忆非常有益。比如学习台湾省相关内容, 一张台湾地图涵盖了台湾的地理位置、周边海域、岛屿组成、地形、气候、河流、交通、名胜等地理特征, 囊括了台湾的大部分自然地理和一部分人文地理, 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多的信息, 概括程度相当高。
四、关于非专业地理教师的教学
每个学校都有相当大的一支“外援部队”正在“支援”地理教学, 于是每次地理教研活动, 总能看到很多新面孔, 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那么如何让这些非专业的地理教师做好会考复习工作呢?
就我与非专业地理教师合作的经验来说, 我认为他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
1. 学习大纲, 钻研教材。
对于大纲中的知识深度、能力要求、德育目标, 要认真把握, 理清层次, 千万不能照本宣科, 读教材。要想知道事物的结构和联系, 就必须对其进行分解, 深入研究, 找出事物的联系, 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有很好的把握和了解。所以必须认真学习大纲, 深入钻研教材, 才能很好地进行地理课堂教学, 否则就可能对于知识处理上出现偏差, 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2. 学习教育理论, 提高教学水平。
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非专业地理教师要能够胜任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就必须提高理论水平, 以理论指导完成教学工作, 就必须广泛阅读各种教育理论, 虚心求教有经验的教师, 撰写教学心得, 及时总结经验。
我的工作经验不足, 但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引导学生学习地理, 每学期认真备课、编制复习试卷, 分享给非专业的老师, 希望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 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五、结语
地理会考, 既重要, 又不用过分看重, 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培养了地理思维, 学会了地理方法, 不用过分看重分数。就像那句话:“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不必在意目的地, 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让心灵去旅行!”愿你我享受好这一道风景, 这一过程。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初中地理会考的处境, 提出在当前形势下, 学生更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地理思维, 并探讨如何提高地理会考通过率这一问题, 最后对非专业老师的教学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3.浅议高中地理会考 篇三
关键词:会考纲要 精讲 教材 考点 单元习题 强化训练
05年开始我校招收高中生,注册高中学籍,意味着这部分学生要参加每年的毕业科目会考和高考,生源差是其突出的校情。高中地理会考是高中学生地理课的水平过关考试,对于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高中地理必修课开设只有一学年,授课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指导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会考复习。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就是摆在我们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怎样才能有计划、有重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地理复习呢?
一、钻研会考纲要,扣“本”依“纲”精讲教材
高中会考着眼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为此,每年会考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毕业会考考试纲要》这个“纲”,规定考试范围、题型、标准,对不同知识点分别提出了“了解、理解、读图、应用”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个“纲”来源于课本并规定命题的范围。正因为如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不是机械地把教过的内容再重复讲一遍,而是尝试运用归纳总结方法,让学生首先能理解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较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
具体方法和步骤是,首先带领学生按顺序回顾各章节具体内容,教师补充并归纳出各章知识体系结构表。再帮助和引导学生搞清楚各章内容之间关系,列出整个高中地理知识结构简表,也大体上可用课本说明中的图解表示。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以宇宙环境为开端,因为地球是宇宙中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都离不开宇宙环境。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要素的特点、性质、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构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发展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构成地理科学的一对矛盾——人地关系,正是通过人地关系这一对矛盾体,把高中地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组成了高中地理知识的一个整体系统,它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这两个高级子系统组成,这两个高级子系统又由组成它们的要素次一级子系统构成等。然后,教师顺着系统层次再进一步讲解说明。这样,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在复习过程中也就能很自然地沿着系统层次去思维和记忆,不至于无章可循,无从下手,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地理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途径。
二、分析会考特点,了解试题导向
考试的内容、形式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科特点、教学规律及时代需求等因素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大纲》、《会考纲要》的方针和要求。因此,教师分析会考试题内容、形式、配分上的特点,预见下次会考趋向,有助于地理教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更有助于学生会考合格率的提高。我对近四年地理会考试题的分析发现:
1.会考内容基础面广,重点突出
历年会考内容涉及上下两册所有的章和节。考纲上40多个知识点中近40个点考到,覆盖面广大。但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体现了会考目的。在各章的配分上也有侧重点,人文地理重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中“大气”一章分值高出其它章1/3,可谓重点章。下册人文地理除“人类与环境”一章内容量少而配分也相应减少,其它各章配分都大,我改变平时对上册所花精力大而对下册所花精力小的局面,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值得注意的是试题覆盖面广,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在时间紧、学习内容多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我在复习时既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既精讲巧讲,又教给学生答题方法。
2.图像题多
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考生如果图像不熟悉或图意不了解,将会导致连环失分。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图反映这一张图,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
三、以《考试纲要》单元练习题为依据,强化训练
俗话说:“刀不磨不锐”,学习也一样,对学生不进行强化训练,成绩也不会提高。“强化训练”是给学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训练。过多会增加学生负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精神上的压力,还可能产生负效应。如个别学生因无法应付过多的练习题而干脆不做,这就达不到练习的目的。然而过少不符合我校的校情达不到要求。我在强化训练时是根据《考试纲要》的跟踪练习进行单元过关练,配合学校组织的两次模拟考试,集中精力分析一些典型易错题、知识迁移题、纵横联系题,对学生澄清模糊概念、灵活运用知识。练是实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必须通过学生的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在高中地理会考复习中,最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迁移组合,并在完成这些要素的同时,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具体过程中,对会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形成较清晰、深刻的认识。
4.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四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5.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 篇五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一)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二)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三)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③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④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6.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重点 篇六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处于地壳活跃地带
2、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1)泥石流:定义: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
①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
②冰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②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④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泥石流分布地区: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以西:呈带状或片状;以东:呈零星分布
(5)滑坡
①定义: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时间分布:6-8月
7.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 篇七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 (W.James) 在1890年与几个学生通过记忆实验探讨记忆训练的迁移问题时发现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 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 而在于记忆方法的改善。继詹姆士之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 (D·P·Au Subel) 发现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 知识能否发生迁移要看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结构里是否有与新学习的知识相关的概念和原理。若有, 则新知识容易被同化, 若没有, 学习后的新知识就会游离于认知结构之外, 并在一定时间后自动遗忘, 不易于记忆。同时, 他还认为原有相关的概念与原理的概括程度越高, 包括范围越大, 迁移的能力就越强。[1]詹姆士和奥苏泊尔的知识迁移理论都可被认为:具有记忆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是迁移的必要条件, 而知识的迁移又为记忆起到了促进作用。作为高中地理知识的教授者和研究者, 应准确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来促进地理学习的记忆。
1 人体的记忆系统和知识迁移的过程
Bjork和Bjork (1992) 的记忆失用理论 (new theory of disuse) , 从理论认为, 与人造记忆系统 (例如录音带或者计算机) 不同, 人类记忆系统里面的信息并不是简单对信息进行复制, 而是会根据长时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解释、建构;提取信息也不仅仅是读取的过程, 信息被成功提取后它的存储状况会发生变化, 变得更容易提取、记忆, 提取是“记忆的修改器” (memory modifier) 。人体记忆知识系统的迁移既可以同化新的知识, 也可以促进原有知识被更深入的记忆。Pyc和Rawson (2010) 提出了中介效应理论, 中介是指把线索和记忆目标联结在一起的词、短语或者概念等。从线索经过中介提取记忆目标包括两个加工过程:中介提取 (Mediator retrieval) 和中介解码 (Mediator decoding) 。中介提取是指当呈现线索时, 将中介物回忆出来;而中介解码则是指成功提取出中介后, 把与中介物联系起来的记忆目标提取出来。[2]知识迁移的过程则是利用中介进行中介提取, 进而实现中介解码, 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2 地理知识迁移对地理知识记忆的重要性
这是由地理学自身研究内容决定的。地理学并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各个要素, 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 综合地研究它组成要素及空间组合。它重点在于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人地相关性研究。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区域地理, 这三个部分的安排不仅紧扣地理学研究内容来编写, 同时遵循迁移规律。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各个知识点, 各个章节的信息都有很可能具有某些联结, 通过这些联结而形成知识的迁移。例如高中地理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一第一章中地球自转与计算地方时、区时及判定晨昏线之间的联结;地球公转与季节、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角之间的联结;第一章中地球偏转力与第二章大气循环以及第三章中水循环之间的联结;必修一和必修二中人地关系的联结;必修三和必修一、二中区域人地关系的联结等等。近些年, 山东省高考中的地理题没有一题是让学生背诵书上的知识和概念, 而是通过一道小题, 老考查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山东文综卷) 第Ⅰ卷第五题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 船员在图 (1) 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 此时为世界时 (中时区区时) 4时。
下列四幅图中, 与 (1) 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表示 (1) 处位置)
本题就是考察了地球自转与晨昏线以及区时之间的联结。如果看不到这其中的知识联结, 运用不到知识迁移, 在薄弱的记忆系统里根本找不出此题的答案。
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来提高记忆
现代地理教学方法要求由传统的“师传生受”向“师导生学”转变[3],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知识理解力和学习技能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任务。知识的迁移在学生的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贯通始终的, 如何使地理知识的迁移发生且运用好迁移来加强记忆和提高学习能力, 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其创造条件。
1) 掌握地理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系统, 找出各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结。按课程标准、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时既保证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同时有助于找出知识的联结。
2) 有重点、有层次、有顺序地讲解、授课。知识之间的联结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完全得以体现, 特别是在必修一中。跳过任何一节、任何一章来授课, 都会无法进行下去。最基础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渗透各章、各节。如果不能让学生全面掌握, 那么学生在继续的学习中必定无法适从。例如在学习季风环流时, 如果先前对地转偏向力这一知识点, 老师深入、全面的讲授, 使学生完全掌握, 那么在讲解季风环流时, 则完全可以蜻蜓点水, 让学生运用地转偏向力, 来自己学习这一知识点。
3) 教授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记忆地理知识。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教授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 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从而加强了地理知识的记忆。
4) 培养地理思维的灵活性。高考地理题并不会照搬课本, 它更多地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学生有灵活的思维, 能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通过迁移来解决卷面上的地理知识。
“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中的关键目标, 知识的迁移既是记忆地理知识的过程, 又是方法, 是促进记忆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焦秋生.实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2]罗良, 张伟.记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教育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
8.浅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 篇八
一年一度的地理会考又临近了,从三月到六月的这段复习期间,时间短,内容多,是每个科任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只拦路虎而有效的复习?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满意的效果,有效提高成绩,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就这几年一线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以课本扣紧大纲,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教师要深入学习《考试大纲》和《会考复习指要》,对考试的知识范围、能力和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知识点的要求更具体,侧重于“双基”。在这几年的会考中,主干知识比重大约占65%,内容涵盖面广,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难度值在8:1:1左右。而考试的内容要求最终要落实在课本上,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教师首先要熟悉《考试大纲》和《会考复习指要》所明确须掌握的知识点,弄清哪些是识记、哪些是了解、哪些是应用等。然后在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紧扣大纲,以课本为主,踏踏实实用好教材,不能盲目丢开课本,特别是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如复习中国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是需要识记的内容,主要地形、山脉及其分布是要了解的内容,而运用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是属于应用的内容。这三个内容各自要求不一,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前二者是后者的基础。其中的应用的内容又是属于基本技能的内容。这样复习,学生对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二、以地理图像为载体,进行有效的复习
地图是地理的语言,是本学科的特色。在历年的会考中,自始到终贯穿图文转化能力的考查。在复习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地理图像资源的利用,而且要充分利用地图为载体,把基础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进行有效的复习。使用地图来复习,可把教材内容高度概括,结果把知识化分散为集中,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教材知识整体化的认识,课本几页书,只记一幅图,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如复习八年级上册长江(概况、黄金水道、巨大水能、洪涝等)时,可以利用板图(有条件用多媒体手段效果会更好),在黑板上一一标注,这样学生不仅复习了基础知识点,而且加强了学生读图填图能力。还可以把八年级下册的的有关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带联系起来,做个专项的复习:黄金水道——“H”型格局;巨大水能——兴建了葛洲坝、三峡水利工程,重庆、宜昌以电力、治金为主工业基地;以重庆为主的上游城市群等。这样复习,有利于学生把一些基础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系统性知识的记忆。
在地理会考复习中,还要开展读图、用图专题训练,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增强学生的图文转化能力。例如在会考中,“地球与地图”这章知识点分值占15分,分值比重大,所以我们可以在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开展专题训练。从近几年来的会考试卷中,可以见到几乎年年考查到这两个知识点。而且到了八年级下学期时,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所以开展此项复习,学生大部分能够理解,功效显著。
在地理会考复习中,教师应把会考出现过的地图类型及特点,各类图像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教给学生,提高学生图文转化能力。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景观图的识记。通过景观图来考查地理知识,已经成为近几年的一种趋势。
三、适量强化练习,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学会考试
适量强化练习是为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检测学生基础技能的途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适当选择一些符合《会考考试说明》要求的资料,进行练习。我通常的做法是在第一轮每复习一章时,都会出一份相关的练习卷,这份试卷须突出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同时配套些相关中考有出现过的题目和题型。这样做,可以一举两得,一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章节基础知识点,二可以顺便让学生开开眼界,提高其应试能力。例如在复习中国的地理差异这章时,结合近几年会考试卷分析:联系时事热点,结合四大地理区域图文资料考查秦岭—准河一线的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是命题热点。
在第二轮复习中,为了使学生面临即将到来的会考不乱方寸,所以要身临其境的适应性训练。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做几套模拟试卷,以达到综合提高,查漏补缺的目的。强化训练不是丢掉课本,搞“题海战术”, 可以从历年来福建省各地市会考试卷中提练出较有代表性的试卷,针对重点突出、综合性较强的典型题目进行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做中考模拟试卷中,要指导学生答好题。要把答题的技巧、审题和检查的方法教给学生,力求答题的严密规范。这是在后期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34个省级行政区全称的书写过程中,学生容易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画蛇添足多个“族”,“香港特别行政区”省略成“香港”,七大洲的“洲”写成“州”等。这些貌似不起眼的小节,丢掉了很可惜的分数。又如做选择题时,可以根据题目确定知识要点,再对选择项目进行筛选等。
9.最详细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篇九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长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自转所围绕的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叫做北极,另一端叫做南极。北极是世界上最北点,站在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又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形成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
4、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习惯上,人们根据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西经21°位于西半球,东经161°位于西半球,180°经线位于西半球。
5、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地球上最在的纬线圈是赤道。
6、低纬度是0°至30°,中纬度为30°至60°,高纬度为60°至90°。
7、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8、北纬23°26′的纬线,叫北回归线。它是北半球接受阳光直射最北的界线,北回归线在五带中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9、南纬23°26′的纬线,叫南回归线,它是南半球接受阳光直射最南的界线,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可直射一次,在五带中,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发界线。
10、北纬66°34′度的纬线,叫做北极圈,它是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也是五带中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11、南纬66°34′的纬线,叫南极圈,它是南半球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最北界线,在五带中,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12、第年12月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23°26′纬线,这一天正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3、地球上昼夜的更替现象主要是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
14、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也叫海拔。
15、常见的五种地形是指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1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1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一般用褐色或黄色表示,
18、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19、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20、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2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2、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23、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24、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
25、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26、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二,中国地理
1我国领土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最南端在海南省,南北直线距离约为5500千米,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最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西直线距离约为5000千米。
2,我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南北跨度大,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
3,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地处亚洲的东部,在太平洋的西岸。由北而南,环绕我国大陆边缘的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我国陆疆长2.2公里,与我国大陆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面有朝鲜,北面有俄罗斯,蒙古,西北面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面同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南面有老挝,越南接界,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面是韩国,日本,东南面和南面是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5我国的海岸线很长,有1.8万多千米,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次是海南岛和崇明岛。
6我国现在的行政区,基本上划分为省,县,和乡三级,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7,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我国南部的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个省区。
8,我们伟大祖国有12.95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1%,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分布都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 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
(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_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_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达木 )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10.初中地理会考必背知识要点 篇十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温: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
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⑴、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⑵、举例说明。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运动方向转动中心方向转动周期产生的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
注:认真看世界地理(上册) P49 图。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
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
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
⑴、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⑵、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
大陆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澳大利亚中部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温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耐寒的针叶林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俄罗斯和加拿大
4、寒带气候:
⑴、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 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
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比较亚洲和欧洲:
亚洲欧洲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
海陆位置东南北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北临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
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中部高、四周低①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低;②地面起伏较小;③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大陆性特征和海陆差异特征显著①、温带气候显著(热带气候没有);②、海洋性气候显著。
河流特点①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长,水量较大。③、多内流河。如长江,湄公河,塔里木河。①、发源南部山地、是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如: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
人口特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36.72亿)人口过亿的国家有6个东部、南部人口稠密人口居世界第二位(7.27亿)人口增长率最低,西部人口最稠密。
2、需要识记的一些内容
⑴、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⑵、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⑷、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
⑸、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
⑹、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8个国家),注入黑海。
⑺、亚洲、欧洲的湖泊:
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
里海(中亚)——世界最大的湖泊;
死海(西亚)——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
巴尔喀什湖(中亚)—一半咸水,一半淡水
第二节、非洲
1、地理位置:
⑴、地理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地跨南北两半球。
⑵、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相望,东北和东面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分界。
2、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54个)。二战前,只有三个国家独立: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3、非洲地形:⑴、地形多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
⑵、势东南高,西北低。
⑶、主要地形区:
①、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②、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的山峰;
③、刚果盆地-----世界最著名的盆地;
④、东非大裂谷----世界最长的裂谷带;
⑤、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
⑥、几内亚湾-------非洲最大海湾;
⑦、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4、气候:⑴、非洲绝大部分在热带,平均气温高(25℃以上)称为“热带大陆”,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国家。
⑵、气候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气候类型见下图)
A、G地中海气候
B、F热带沙漠气候
C、E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M、高原气候
注: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适于栽柑橘、葡萄、橄榄等。
5、河流:⑴、尼罗河——世界上最长河(6000千米)注入地中海;
⑵、刚果河——水量次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
6、物产丰富(“富饶大陆”):
⑴、矿产资源:非洲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几内亚湾的铝土,南非的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赞比亚的铜,尼日利亚的石油也非常有名。
⑵、名贵树种: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
⑶、农作物:咖啡、枣椰、油棕的主产地。
⑷、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居世界首位如狮子、大象、斑马、长劲鹿等。
7、经济:
11.高中地理课外知识的学习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外知识 获取途径
现行高中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并且教科书中的地理知识信息有些是动态的,需要不断更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把各种地理事项割裂开来,孤立理解,没有搞清这些“零散”地理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在头脑里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框架结构,没有理解地理知识系统中的逻辑关系。而高考试题涉及的地理知识方方面面,知识面远远超出课本内容,学生有时在做题过程中对出现的新知识点感到茫然,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现在的高中地理成为了大多数高中生头痛的学科,甚至成为很多学生放弃的学科,他们没信心学好。为了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的迁移组合,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地理素质,适当补充一些地理课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经过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思考,整理总结出地理课外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
一、地理课堂上教师适当补充课外知识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紧,课下时间非常有限,他们获取地理课外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依赖教师课上的讲授。同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外知识的选择和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专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地理教师把地理课外知识有侧重的、分阶段地穿插在地理课堂中,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处理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课外知识的关系,避免出现学生在课堂上热热闹闹,课下什么也没记住的现象。教师选用的课外知识要与教科书自然地融为一体,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学习地球运动部分时,课本中没有关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没有最短航线的阐述,故需要教师及时补充,适当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地理题中给出一个区域让学生描述其自然地理环境概况的试题较常见。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节时,教师补充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的主要要素: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自然资源、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等,再通过讲解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形成过程,把这些要素的基本含义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关系明了地呈现给学生。人文地理部分需要教师补充的内容也很多,比如课本中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的阐述很少,学生只是学习课本的话,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很难全面,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存在疑惑。教师可以把这部分知识以我国的珠江三角洲产业的转移及产业升级为例进行系统讲解,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及时活跃课堂气氛,讲一些有趣的地理常识或者地理奇闻趣事。课堂上教师不断地补充课外知识,学生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扩大知识量,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地理素质及地理成绩。
二、阅读地理方面的课外书籍
现在的地理试题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学生没学过的地理事物,如果教师没有补充,靠学生现有的知识是很难做出正确答案的。比如,有两道选择题,一是问巴基斯坦的调水工程的主要目的;二是问该调水工程早期出现的主要问题。这样的选择题,只是直接问地理事物的目的和出现的问题,而没有该事物的相关介绍,学生都是毫无依据地乱选,在教师给出正确答案之后,学生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道文综试卷上的综合题,问我国北方竹子种在山脉的南坡,而南方竹子种在山脉北坡的原因,几乎没有学生能全答对的。在学生不了解竹子的生长习性,不知道竹子不能暴晒等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做不对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学生阅读过以上问题的有关文章,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作为一名一线的地理教师,我感觉应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地理课外知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以弥补课内知识的不足。学生要进行地理课外阅读,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有阅读的意愿和需求,这是地理课外阅读必备的首要条件。在教学期间,我不断地和学生交流,了解到许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总是力不从心,很多题的知识点都不知道,感觉到了自己地理知识的贫乏,想读一些课外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希望教师介绍有关书籍等,可见高中生有阅读的意愿和需求。
第二,有阅读时间。我们知道高中生课外的时间是比较少的。学生自己虽然明白考试与阅读之间并不矛盾,但很多学生很难正确处理自己时间的分配。在家里,家长往往不支持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觉得是浪费时间。
第三,有必要的课外地理读物。从阅读方式看,最受学生欢迎的是电影电视形式,其次是书本。但是学生没有时间去看电影、电视;从书本来看,地理阅读内容的界定,比较困难,纯粹的地理课外阅读书籍很少,大量的阅读书籍中都或多或少涉及一些地理知识,如果把这部分也算作地理阅读,地理阅读方面的书籍很多很多。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地理课外阅读给予科学的指导。指导的方法主要有:结合学生实际介绍合适的地理类阅读书目;教师自己或请电教教师帮助把课外地理知识进行剪辑制成短片或课件在课堂上播放;选取地理类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推荐给学生,以方便节假日学生观看;适时布置精当的地理阅读任务。通过阅读了解民族的优秀文化、世界各地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三、参加地理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地理有关的单位,如天文台、气象台、地震预报台、水文站、自然博物馆、地质陈列馆、海洋水族馆、植物园、动物园、污水处理场以及车站、港口、油田、矿山、钢铁厂、发电厂等。通过观察观测,如天象观测,可以利用天文设备测定本地地理纬度;观测日出日落的时刻和方向以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观察星座和寻找北极星等。沿江沿海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江海滩涂的观测,观看海岸侵蚀的情况,了解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思考宜于发展哪些养殖业等。教师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根据条件组织学生开展旅游活动,一方面饱览祖国的美丽风光,另一方面观察、了解旅游区内的地质、地理、气象、生物和文物古迹与构景的关系,通过旅游获得知识、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抒发美感,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教师还可进行野外考察,组织学生亲眼看一看没有见过的地理事物。如地质地貌考察,选择典型的考察点,考察特殊的地质构造、奇异的地形和石灰岩溶洞、小型冲积扇等,观察它们的形态,分析它们的成因,评估它们的作用。学生还可考察地质灾害,了解灾情,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教师通过多媒体放映地理幻灯片、录像片、电影等,让学生观看一些介绍中国或世界的纪录片,如《美丽中国》《野性俄罗斯》等。
学生通过参加地理课外活动能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还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解原来只是抽象概念的一些事物。比如,很多学生只是知道有一种地貌是冲积扇,但不能和实物相联系起来,以至于不会应用,在做题时根本不知道冲积扇什么形状,在什么地方形成的,每次遇到相关的试题都不能顺利完成。如果实际考察过或通过多媒体看过有关视频的话,他们就会有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相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地理教材改革的实施,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有目的有系统地给予学生有关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指导,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欲望,真正会学、会探究、会从事有关地理的思维和实践,从而实现学生地理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发展。教师课堂上适当补充课外知识,学生课下阅读有关书籍,多参加课外活动等课外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与地理课改相适应,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需要。
12.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 篇十二
一、语文知识与地理知识有机融合,构建高效课堂
运用语文知识能有效调动学生情绪,促使地理知识记得更牢。如,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了地球自转一周的路程,即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不仅告诉我们洞庭湖最大的支流湘江的流向,还告诉我们湖南省属于亚热带气候,盛产柑橘。教师可利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收集地理相关资料的好习惯。
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
有些让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数学知识息息相关,教师如果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课堂上渗透,可有效架起学生思维的桥梁,这些难点就会迎刃而解。如,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表示正午时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即是正午太阳光与过太阳照射点的球的切面所成的角。这个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所处的纬度有关。又如,黄赤交角的理解可用数学二面角,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球面上两点间距离等。这些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就显得容易得多。
三、用物理知识为地理学习搭建平台
高中地理和物理交叉的地方比较多,如行星的运动、日食和月食、极光的成因、太阳发光的机理等,高中地理学科还用到不少物理概念(如:力、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参照物等)和物理规律(如:开普勒定律、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等)。然而,目前高中地理学与物理学之间的知识还存在脱节现象,使得部分教学留下一些知识的空隙,这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出现学习地理障碍。例如,关于日食和月食问题,地理课上要回答这一问题好像有点无从下手,然而如果我们从物理角度来分析一下会使问题变得容易理解。日食、月食的发生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日食是地球进入太阳照射下月球的影子中产生的现象。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能同时看到日全食和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偏食,而不能同时看到日全食和日环食;月食是月球进入太阳照射下地球的影子中产生的现象。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不能同时看到月全食和月偏食(即发生月全食、月偏食时地球上能看到月食的都是月全食或者都是月偏食)。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地理难题,不仅可使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和物理的兴趣,认识到各学科平衡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不要发生偏科现象,使他们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四、注重历史与地理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比如,利用二战期间德国与盟军在地中海地区的战争史话,说明密度流在航海方面的作用;利用地理大发现和历史上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知识,理解历史上国际人口迁移方向和目前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现状。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综测试命题,其综合性的特点更加突出。
此外,生物和化学学科与地理的关系也十分紧密。如:全球变暖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用生物学科知识理解更容易;地壳的物质组成、理想土壤的结构、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等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
13.浅谈高中地理会考的复习策略 篇十三
复习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思想不重视;学生的分化严重,后进生令人担忧;答题思维方式,学生对文科试题答题固化,缺乏延展性。期末复习的策略主要有:分析会考试题导向,明确会考复习策略;攻心为上,创造良好学习环境;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强化训练和加强个别辅导等。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复习过程,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强化所学过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在认识上达到新的跃变,从而真正落实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复习目的在于对所学教材加以综合,掌握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以便更好地运用到解题过程之中。
然而,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方方面面,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既有许多深奥难懂的地理基本原理,又有许多看起来繁杂冗长的地理事象描述;既需要深刻透彻的理解,又需要花大力气去记忆。因此,许多学生在复习中常常感到高中地理知识比较零散,甚至有点无章可循,无从下手,尽管下了很大功夫,但复习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学生为此甚至产生厌学、弃学思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学习这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把各种地理事象割裂开来,孤立理解,没有搞清这些“零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在头脑里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框架结构,没有理解地理知识系统中的逻辑关系。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而在复习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去走捷径,只对着会考大纲带学生画重点,学生也就按照教师画的重点去死记硬背书上的“零散”内容。这样的复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倍功半,不会理想的。
所以,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新的高度,以新的教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迁移组合,让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具体过程中,对会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形成较清晰、深刻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在复习过程中,就不能机械地把教过的内容再重复讲一遍,而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较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具体的方法是,先带领学生按顺序回顾各章节具体内容,并形成各章知识体系框架,再帮助学生搞清各章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以宇宙环境为开端,因为地球是宇宙中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都离不开宇宙环境。而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要素的特点、性质、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就构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所以高一地理上册分别讲了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发展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下册又分别讲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构成地理科学的一对矛盾——人地关系,也正是课本最后一个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正是通过人地关系这一对矛盾体,把高中地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在复习过程中也就能很自然地沿着系统层次去思维和记忆,不至于无章可循,无从下手,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地理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途径。在上述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引导学生去寻找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对一些难度不大的知识点,学生只要熟读了教材,把握了要点,可不必多讲。教师着重讲清难点,并通过分析、归纳揭示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系统地认识到这些章节知识间的联系,而不是去孤立、机械地识记这些知识点。
高二地理会考对于大多数差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翻阅了近几年的地理会考试题,觉得这些年的会考试题除了遵循《考试说明》所提出的“为了发挥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减轻学生负担,命题将紧扣教材,不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的基本原则外,而且在掌握试题难度方面表现了如下特点:
1.覆盖面广,起点低
历年会考内容涉及高中地理所有的章和节。考纲上的知识点基本都能考到,覆盖面广大。但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体现了会考目的。这些年地理会考试题,大约有20%~30%的试题是课本最基础、最基本的内容。我省各地发展不平衡,试题要照顾各个地区,特别是要照顾那些师资力量、设备和生源质量较差的学校。这类试题难度小,只要学生有课本,老师讲一遍,学生复习都可答出来。这类试题在各种题型中都有,特别是选择题中常有这样的试题。如: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美国英国德国 法国)等。这些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答对一部分,能给他们以鼓励,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信心。
2.难度小,着重考查双基,突出重点——
这些年来,每年的地理会考试题,难度虽高于起点,但难度不是很大,内容在课本上都有,着重考查双基。这样在大部分学校,只要教师坚持正常教学,学生坚持正常学习,并学完学会全部课程,试题基本都可答出。同时试题内容重点较突出,特别是读图部分,图大都来自课本之中,但又有一定灵活性,这样既考“地”又考“理”,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类试题比例较大,基本保证全省范围85%~90%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及格水平,这样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3.有一定区分度并适当提高难度
高中地理会考是面对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的学生能顺利通过,题目不可偏难。但是,在稳定题型的基础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分度。这些年来,每年地理试题总有10%~15%的试题难度相应大一些(但是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题,没有偏题怪题)。学习好的学生对这部分试题,也感到难答,或很难全部答对。这类试题在各种题型中都有,但读图填图题最显著。如这些年曾在试题中出过的某月某日太阳光照图,大气环流图、季风图、洋流图、地质构造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让学生认识到,经过努力各科成绩“过关”(即及格)不难,但要达到“优秀”就不容易了,特别是要达到“百分”,就更不容易了。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博大精深的,要学好它都需要努力。
4.读图分析题多。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图像题分数比例大,占试卷总分数的46%左右;图像题中,既考显性图也考隐性图(即无图考图)。而且显性图题的图幅与分值较大,表明考题配分大,综合题为主。甚至填空题,部分选择题变为读图填空、读图选择或“无图考图”。这样,不仅加大地图内容考查的比重,也提高题目的灵活性,进一步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以上启示我们,考生如果不熟悉图像或不明确图意,将会导致连环失分。所以平时教师要重视地图、插图、再造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识图、析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在会考中打不败之仗。5.以情景作为切入点,充分联系实际
以海峡西岸的材料和图作为背景材料,考察其地理位置、区位条件、产业转移等问题或相关的实验题和研究性题目等
高中地理是高中阶段理科会考的其中学科,所以,研究教材、改进教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地理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鉴于会考命题的上述特点,我们要提高会考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与复习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要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会考《考试说明》,并落实到课本和教学之中。
高中会考着眼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每年会考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会考说明》这个“纲”,规定考试范围、题型、标准,对不同知识提出不同的识记、理解、运用等要求,这个“纲”来源于课本并规定命题的范围。分析会考特点,了解试题导向是提高会考合格率的关键所在,考试的内容、形式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科特点、教学规律及时代需求等因素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大纲》、《会考纲要》的方针和要求。因此,教师除认真吃透、领会教学大纲、会考纲要的精神外,分析会考试题内容、形式、配分上的特点,预见下次会考趋向,有助于地理教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更有助于学生会考合格率的提高。《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估教学的重要标准,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
会考《考试说明》,即会考考纲,它是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制定的,在范围上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考试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都有明确规定。《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二者要求掌握的知识范围相同,能力要求基本相同略有差异。而且会考说明对知识点的要求更具体,把考试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由于会考是水平考试,侧重于“双基”考查,所以在会考试题中,识记要占50%,理解占35%,而应用只占15%。目前,我省高考实行“3+X”,所以理科地理只作为会考科目,这就要求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学好会考《考试说明》上,并要落实在课本和教学之中。课本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材料,教学大纲也好,考试说明也好,内容要求最终都要落实在课本上。所以,教师在讲每一章、每一节内容时,首先要熟悉《教学大纲》和会考《考试说明》所明确规定掌握的知识点,目前特别是会考《考试说明》提到的知识点。弄清这些知识点,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应用”,要了如指掌,必要时要按类型圈注在课本上。
2.抓住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
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本身规定较少,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 副课”,课外给地理复习用的时间也很少,这迫使每节课的容量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安排好每一节课堂教学。既不能满堂灌,又要完成教学任务,既不可讲得过浅,又不可讲得过深,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课堂抓住会考考纲,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双边活动。同时还要辅以现代教学手段,加强电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3.了解学生情况,吃透底子,帮助差生转化。
帮助差生转化,这是保证会考“两率”特别是及格率的关键。学校生源素质、学生基础知识及初中地理知识底子如何,一定要做好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近几年,由于学校扩招,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太差,如有些学生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有些学生连“武汉”、“哈尔滨”在哪一省都不清楚;“悉尼”、“伦敦”不知在哪一国,更谈不到在哪一半球,当然判断不出昼夜长短。要提高会考的及格率,必须帮助这些差生,这也是会考的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完、学会全部课程,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对这部分学生,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启迪他们的内在因素和内在潜能;另一方面要补课,给他们“开小灶”。这部分学生成绩提高了,会考的及格率就会大幅度提高。4.认真做好平时的复习巩固和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工作。
高中地理由于课时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要事先计划好授课、复习、考前训练的时间分配,先跳出地理科不作为普通高考科目而认为就不重要的思想低谷,在备课上狠下功夫,严格按照《会考说明》将全书多个知识点划分到每一节课中去。复习巩固是在新课全部结束后,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每个学生可做3套~5套模拟测试题,做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本,并告诉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老师在讲题过程中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综合提高、整理知识、查漏补缺的目的。为了提高会考应试能力,应在考前两星期进行2-3次模拟考试,试题以稍高于会考水平为准,查漏补缺,突出基础,目的是通过考试了解整体情况,分班对个体进行分析,做好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5.运用各种图形、图表进行复习,是地理会考复习的特色。
首先,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图形、图表,如地理原理图、分布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等在教材中的具体运用。其次,选择典型图形作专题复习,如光照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水循环图、工农业布局图等。掌握读图、填图、绘图及分析图表的一般方法和技能,训练学生进行由图变文的知识迁移;发挥图表在地理复习中第二语言的功能。每节复习课都会涉及到若干幅地图,教师尽可能做到边讲边画,充分发挥板画、板图的作用。
14.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十四
1、地球自西向东转,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
2、地表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至零;
3、除南北极点外,地表任一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为15°/h;
4、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大小即为当地的.纬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5、在地球公转运动中,近日点(1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大值,远日点(7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小值;
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7、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直射赤道;
8、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约每天移动0。26°,每月移动8°;
9、晨昏线的判读:
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线为昏线;
在侧视图中,左夜为晨,右夜为昏;
在晨昏线上的点,如果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晨线,如果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昏线;
10、太阳高度判断:
昼半球中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中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11、在光照图中,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12、在光照图中,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即转折点)所在经线地方时要么为0时或24时,要么为12时;
如果该转折点所在纬线刚好出现极昼,则过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如果该转折点所在纬线刚好出现极夜,则过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质地形
⑴ 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 断块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 洲:
①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 洲:
① 欧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广布
北 美 洲:
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 美 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 洋 洲:
①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 极 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 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15.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策略研究 篇十五
关键词:教材分析;复习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3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11
初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共有四册,新授课大约到八年级第二学期才能完成。会考时,由于教材章节多,授课及复习进度快,往往导致学生的会考成绩合格率不高。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采取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谈一下初中地理会考的复习方法。
一、教材分析
让学生对四本教材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在复习刚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四本教材让学生进行解剖式的认识,这样就能使学生有一个总体认识,对复习会起到一个总领作用。
纵观四本教材,可以概括为总分关系。七年级上册主要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及概括的认识世界地理,为下册的学习做铺垫,没有具体到某一地理区域;而七年级下册,是挑出区域中的典型代表,分开认识世界,具体讲解某一区域(大洲、地区)或某一国家的人文、自然地理。八年级的上册也是概括地认识中国的人文、自然地理,而下册则具体到某一区域或某一省级行政单位来具体认识该区域的人文、自然地理特点。所以,四本教材都是总分关系。学生在复习时,对教材应该有一种总体的认识,从而有效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利于复习的具体时间和步骤的安排。
二、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穿插进行
由于复习时间较为紧张,很难做到先进行章节复习,再进行专题复习。所以在复习中可以两者穿插进行,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节约一定的时间,而且相对单独进行专题复习来说更为有效。
例如,“气候”这一知识点,在四本教材中均有涉及,七年级上册是对气候的概括认识,下册是具体某一地区的气候,八年级上册则主要介绍中国气候类型,到八年级下册介绍各个区域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等。那么,何时进行这一专题复习呢?我认为可以在复习完七年级下册时进行,因为此时学生对七年级内容刚复习完印象较深,而八年级地理学完时间还不长,印象更为深刻,所以此时对气候进行复习,是很有利于承前启后的,而且效果显著。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答题技巧的掌握
分析往年的地理考试,可以看出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基础知识至少占了70%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适度训练,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尤其在八年级夯实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做减法,把很多内容大刀阔斧地删除。重视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不要热衷于题海战术。
四、以地图为载体,综合章节之间的内容,提高学生空间判断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理读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地理学习的效果。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内容与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比如,在复习完七年级地理时,我们只需要在前面摆一幅世界地图,就可以将七年级全部内容让学生在地图上进行回顾总结,而且有助于使学生将图文结合在一起,更加牢固的掌握内容。
首先,要做好图文转化工作,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正确、有效地从图像资料中获取信息,能将图像及图表中的内容准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二是学会运用地理图像表现地理事物和现象,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
其次,搭框架,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应督促、鼓励学生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线索,搭建知识框架,绘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也就是 “知识树”。对于一节知识来说,学生勾勒出的可能只是一两个小树杈,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节与节、章与章之间的联系会使一棵棵知识树逐渐变得枝繁叶茂。学生也会在归纳、整理过程中,使所学知识体系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五、更新观念,改进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实施,地理教学面临新的实践和考验,要求教师、学生更新教和学的观念,改进教学与学习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选择一些生活化、乡土化的情景案例(要接地气),开放、延伸、拓展课堂,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实施开放式教学,强调开放、互动、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增强地理问题意识,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立足于考察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典型的试题进行案例分析,指导学生构建学科的学习模式,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夯实基础,突出能力。
16.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 篇十六
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资源普查:矿产、生物、水资源。
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
特点和优点
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在定位导航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
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
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1)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2)地理信息系统
17.浅析高中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 篇十七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和学习类型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表征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和组织方式,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或图式来表征。
(1)命题。命题即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是词语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是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其中“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形容词和介词等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通常由名词、代词等表达。如“江淮准静止锋造成长江中下游出现梅雨”是由“江淮准静止锋造成梅雨”、“长江中下游出现梅雨”两个命题组成。其中“江淮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梅雨”是“论题”,“造成”、“出现”是“关系”,用概念图(图1)表示。
(2)命题网络。几个命题通过共同成分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科林斯和奎琳的一个经典实验支持“知识是以命题网络的层次结构加以储存的”观点。如“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内容,是以煤炭的开发利用为核心,其它资源利用为辅助,彼此联系、综合利用。从陈述性知识内容看,该部分内容主要是“煤炭开采利用” 、“铁矿开采利用”、“铝矿开采利用”三个命题组成的命题网络(图2)。
(3)图式。D.E.鲁梅哈特认为图式是表征储存在记忆中的一般概念的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网络形式,人们在记忆中储存的一般概念的各个成分是相互联系的。被表征的概念成分是图式的变量,如气候影响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其中“气候、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都是变量,随不同情境发生变化:热带雨林气候—正午太阳高度大—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大陆西岸—植被稀少……图式具有等级结构,高一级的图式可包含低一级的图式,一个图式可以由于图式的网络构成,如“天气系统”图式内容(图3)。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图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客体的图式,另一类是关于事件或做事的图式(也称脚本),两类图式都存在上下位的层次组织。
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类型
加涅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类型分为三类:符号(或名称)学习、事实(或单一命题)学习和有组织的知识学习。
(1)符号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即学习与记住事物的名称。如“太阳”、“恒星”等。
(2)事实学习。即命题学习,因为一个事实就是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客体或事件之间关系的言语陈述,学习一个事实相当于学习一个命题,如“冰川是淡水的主体”。记忆事实就要通过与先前知识的联系使之产生意义。对事实孤立的、没有意义的记忆不作为学习目标。事实学习也可能是学习个别事实,似乎与其它知识没有联系。但学生一旦具有相关知识,就更容易将现有知识融入原有知识结构中。随着知识网络和知识基础的扩大,同化现有知识也就变得更容易。
(3)有组织的知识学习。即学习由许多单个事实连接成的整体,相当于命题网络的学习。
二、高中地理陈述性知识主要类型
1.表示事件的陈述性知识
这些事件包含某一或某类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学习此类知识应善于运用地理概念的上下位关系,找出概念之间的共同要素。
(1)因果变化类知识。由因到果的变化过程,就是一个事件的发生过程。高中地理必修1~3教材中涉及到要求学生掌握的陈述原因类知识占有很大比重,主要包括:地球存在生命、气温高(或低)、太阳辐射能多(或少)、大气水平运动、风能丰富、降水多(或少)、旱涝、全球气候变暖、径流量大小、径流变化大小、水资源短缺、水能多少、地震多发、泥石流多发、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变化、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变化、自然带垂直变化、自然灾害损失严重、自然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城市化推进速度快慢、聚落选址、交通选址、交通方式选择、环境问题产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区域环境差异形成、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形成、产业转移、资源调配等原因;气候特征、季风、洋流、渔场、褶皱、断层、背斜谷、向斜山、平原、褶皱山脉、某类地貌、非地带性自然景观、城市空间结构等成因。
此类知识学习首先要了解“原因”的概念结构,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分析。其次要把握概念“因子”,理解概念“因子”之间“因”与“果”的关系。如关于日本北海道渔场的成因分析:“a—鱼群”生活依赖于“b—食物(饵料—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依赖于“c—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生长需要“d—营养盐类”,营养盐类来自“e—海底”,海底由海水上泛而来,上泛由“f—寒暖流”交汇形成;浮游植物生长需要“g—阳光”,需要浅海条件。其中字母a—g对应文字代表的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图4)。
■
(2)影响(包含危害、意义)类知识。影响是事件结果的表现,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此类知识在地理必修教材中也有大量体现,主要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洋流的影响、水循环的意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交通线路修建意义等。
此类知识较原因类知识学习更容易,有明显的框架可遵循。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展开,即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构建“影响或意义问题”概念框架。具体思路如下: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含使某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变化,某类典型环境问题出现或加强等;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含使区域产业活动类型、结构、效益的变化,影响基础设施——生产活动及生产设施、生活活动及生活设施,就业、住房、生命财产等。如例题1“产业升级”概念从经济角度出发得出,“改善环境”概念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得出;例题2“城市用地”和“交通拥挤”概念则从社会因素不同视角展开。
例1:(2011江苏地理)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力影响是 。
答案: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例2:(2011山东文综)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将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
(3)措施类知识。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因果知识,是不让“果”出现的“因”—行为或条件,和因—果构成一个整体框架。此类知识在地理必修教材中不少,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工业区综合整治措施、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措施、环境污染的防御措施、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等。
此类知识掌握需要有整体框架,要在了解区域区位、历史开发利用等状况的基础上,从对症下药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得到问题解决的措施。如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措施”(图5)知识的获取就体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表示地理位置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包含要掌握某点(或线、面)的地理位置知识,也包含作为隐性知识了解区域状况的知识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命题框架,根据框架和学习材料适当提取概念信息。
地理教学中,地理位置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及对空间格局觉察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立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依托。一般情况下,地理学科中地理位置的教学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进行,认知结构概念图如图6所示。
3.表示事物特征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考查时往往是变化区域情境,并未改变概念主线。此类知识学习相当于命题网络的建构,要熟练掌握各类地理事物特征并分析要点(子命题或概念),依据情境变化,取舍概念信息。
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表示事物特征类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城市化特点等。如2009年福建高考地理第37题的解答,围绕河流水文特征的概念图(图略),结合题中材料分析,由“气候上看区域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大”推出“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概念信息;由“纬度4°~10°”推出“无结冰期”;由位置逐步推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好”、“含沙量小”。
4.表示地理事物分布的陈述性知识
主要是描述某种或某类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此类知识在高中必修教材中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分布特点、降水分布特点、风能分布特点、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特点、洋流分布规律、人口分布规律、聚落分布特点、农业布局特点、工业布局特点等。
此类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以不同的问题形式出现,通过高度合并概念,并列上位关系同化、构建概念要点框架进行学习。概念要点框架主要有:①按方位,分布在某地理事物(或某区域)的某一或几个方位;②按与某地理事物的依托关系,表现为沿某地理事物分布;③按形状,表现为圆形、放射状、条带状等,其概念框架如图7。如2008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第33题,按照概念图体系结构,分析得出“城镇地理分布特点是a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b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
地理陈述性知识内部有很多知识交汇点,学习过程中应把握陈述性知识特征,利用整体性、区域分布等将各地理要素整合,形成新的地理知识,并注意归类总结,概括出基本类型的地理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概念体系。▲
此类知识较原因类知识学习更容易,有明显的框架可遵循。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展开,即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构建“影响或意义问题”概念框架。具体思路如下: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含使某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变化,某类典型环境问题出现或加强等;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含使区域产业活动类型、结构、效益的变化,影响基础设施——生产活动及生产设施、生活活动及生活设施,就业、住房、生命财产等。如例题1“产业升级”概念从经济角度出发得出,“改善环境”概念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得出;例题2“城市用地”和“交通拥挤”概念则从社会因素不同视角展开。
例1:(2011江苏地理)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力影响是 。
答案: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例2:(2011山东文综)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将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
(3)措施类知识。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因果知识,是不让“果”出现的“因”—行为或条件,和因—果构成一个整体框架。此类知识在地理必修教材中不少,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工业区综合整治措施、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措施、环境污染的防御措施、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等。
此类知识掌握需要有整体框架,要在了解区域区位、历史开发利用等状况的基础上,从对症下药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得到问题解决的措施。如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措施”(图5)知识的获取就体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表示地理位置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包含要掌握某点(或线、面)的地理位置知识,也包含作为隐性知识了解区域状况的知识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命题框架,根据框架和学习材料适当提取概念信息。
地理教学中,地理位置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及对空间格局觉察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立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依托。一般情况下,地理学科中地理位置的教学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进行,认知结构概念图如图6所示。
3.表示事物特征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考查时往往是变化区域情境,并未改变概念主线。此类知识学习相当于命题网络的建构,要熟练掌握各类地理事物特征并分析要点(子命题或概念),依据情境变化,取舍概念信息。
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表示事物特征类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城市化特点等。如2009年福建高考地理第37题的解答,围绕河流水文特征的概念图(图略),结合题中材料分析,由“气候上看区域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大”推出“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概念信息;由“纬度4°~10°”推出“无结冰期”;由位置逐步推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好”、“含沙量小”。
4.表示地理事物分布的陈述性知识
主要是描述某种或某类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此类知识在高中必修教材中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分布特点、降水分布特点、风能分布特点、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特点、洋流分布规律、人口分布规律、聚落分布特点、农业布局特点、工业布局特点等。
此类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以不同的问题形式出现,通过高度合并概念,并列上位关系同化、构建概念要点框架进行学习。概念要点框架主要有:①按方位,分布在某地理事物(或某区域)的某一或几个方位;②按与某地理事物的依托关系,表现为沿某地理事物分布;③按形状,表现为圆形、放射状、条带状等,其概念框架如图7。如2008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第33题,按照概念图体系结构,分析得出“城镇地理分布特点是a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b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
地理陈述性知识内部有很多知识交汇点,学习过程中应把握陈述性知识特征,利用整体性、区域分布等将各地理要素整合,形成新的地理知识,并注意归类总结,概括出基本类型的地理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概念体系。▲
此类知识较原因类知识学习更容易,有明显的框架可遵循。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展开,即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构建“影响或意义问题”概念框架。具体思路如下: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含使某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变化,某类典型环境问题出现或加强等;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含使区域产业活动类型、结构、效益的变化,影响基础设施——生产活动及生产设施、生活活动及生活设施,就业、住房、生命财产等。如例题1“产业升级”概念从经济角度出发得出,“改善环境”概念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得出;例题2“城市用地”和“交通拥挤”概念则从社会因素不同视角展开。
例1:(2011江苏地理)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力影响是 。
答案: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例2:(2011山东文综)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将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
(3)措施类知识。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因果知识,是不让“果”出现的“因”—行为或条件,和因—果构成一个整体框架。此类知识在地理必修教材中不少,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工业区综合整治措施、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措施、环境污染的防御措施、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等。
此类知识掌握需要有整体框架,要在了解区域区位、历史开发利用等状况的基础上,从对症下药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得到问题解决的措施。如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措施”(图5)知识的获取就体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表示地理位置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包含要掌握某点(或线、面)的地理位置知识,也包含作为隐性知识了解区域状况的知识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命题框架,根据框架和学习材料适当提取概念信息。
地理教学中,地理位置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及对空间格局觉察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立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依托。一般情况下,地理学科中地理位置的教学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进行,认知结构概念图如图6所示。
3.表示事物特征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考查时往往是变化区域情境,并未改变概念主线。此类知识学习相当于命题网络的建构,要熟练掌握各类地理事物特征并分析要点(子命题或概念),依据情境变化,取舍概念信息。
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表示事物特征类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城市化特点等。如2009年福建高考地理第37题的解答,围绕河流水文特征的概念图(图略),结合题中材料分析,由“气候上看区域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大”推出“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概念信息;由“纬度4°~10°”推出“无结冰期”;由位置逐步推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好”、“含沙量小”。
4.表示地理事物分布的陈述性知识
主要是描述某种或某类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此类知识在高中必修教材中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分布特点、降水分布特点、风能分布特点、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特点、洋流分布规律、人口分布规律、聚落分布特点、农业布局特点、工业布局特点等。
此类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以不同的问题形式出现,通过高度合并概念,并列上位关系同化、构建概念要点框架进行学习。概念要点框架主要有:①按方位,分布在某地理事物(或某区域)的某一或几个方位;②按与某地理事物的依托关系,表现为沿某地理事物分布;③按形状,表现为圆形、放射状、条带状等,其概念框架如图7。如2008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第33题,按照概念图体系结构,分析得出“城镇地理分布特点是a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b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08-25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洋流分布06-18
高中地理知识点11-29
高中地理竞赛知识07-13
高中地理知识点全汇总08-07
高中地理中国工业知识点11-29
高中地理知识点必背口诀08-14
高中地理复习考点总结11-18
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11-23
学习高中地理的个人总结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