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管理制度(精选8篇)
1.幼儿园小班管理制度 篇一
幼儿园小班如何管理
一、示范、模仿法。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学习擦椅子时,教师先用对比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擦椅子的兴趣,出示两张椅子,一张干净的,一张脏的,问幼儿:“你喜欢哪一张椅子?怎样使椅子变干净呢?”然后,教师示范擦椅子,让幼儿掌握擦椅子的方法:“拿一块抹布放在椅子上,将抹布对折后再对折,变成一个小方形。用手抓住抹布,先擦椅子的面,要顺着从外侧向里侧擦,接着擦椅子的背,然后擦椅子的脚,最后擦椅子的横档。”(强调要蹲着擦,抹布的一面脏了,可换另一面。)然后请幼儿来练习擦椅子。再如,在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时,可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参与,让他们表演“早晨入园”和“下午离园”时如何有礼貌地和老师打招呼。小朋友看完后,很想学一学哥哥、姐姐的样子,老师就利用幼儿的这一想法,先教幼儿学习鞠躬,然后教幼儿运用礼貌用语。
教师还应鼓励幼儿相互学习,请能力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他的做法,这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例如,在教幼儿如何脱衣服的时候,老师让会脱衣服的小朋友示范脱衣服的步骤,即先解开纽扣,再脱袖子,然后将衣服摆放整齐。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规。
二、文学作品的妙用。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在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洗手的时候,我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甩三下,一二三,关好水龙头,擦干手指头。”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任务。在小朋友哭鼻子、想家的时候,我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念儿歌《幼儿园像我家》,“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然后问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跟老师在一起?”小朋友马上收住眼泪说:“愿意。”
在吃饭前,我利用休息时间给幼儿念儿歌《白米饭》,“白米饭,喷喷香,农民伯伯种的粮。我们都来珍惜它,浪费一粒不应当。”这样,在吃饭的时候,小朋友将饭菜弄得满桌、满地的现象就少多了。
我还利用故事、图片、木偶等文艺作品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唤起幼儿良好的情感,帮助幼儿记住常规的要求。
在鼓励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还利用木偶《有礼貌的小白兔》,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也学习小白兔,上幼儿园时有礼貌,见到老师说:“老师早。”回家的时候说:“老师再见。”
在教育幼儿进入寝室和入睡保持安静的生活中,我首先在寝室内准备好娃娃家的小床和会闭眼睛的娃娃躺在那里,并让小朋友们与娃娃比赛,看看“谁睡得最好”,谁就是“乖孩子”。
三、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地用教学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开学初,我组织幼儿玩“找朋
友”的游戏,让幼儿在各种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茶杯和毛巾。我还通过智力游戏“谁来了”,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练习“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练习洗脸、洗手的方法等。
四、小红花的作用。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我在班里开辟“宝宝学会了”专栏。把每个小朋友的照片贴在专栏里,并根据一个阶段的生活常规教育要求进行评价记录。如小朋友学会了自己吃饭,不挑食了,就在吃饭的那一栏里贴上一朵小红花;小朋友能遵守睡觉的规则,就在睡觉那一栏里贴上一朵小红花等等。这样,既记录了幼儿的表现,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又为幼儿积极上进增添了动力。小朋友为了争做好宝宝,努力、认真地遵守着各项常规。
五、个别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研究影响遵守规则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教师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我们班上有位孩子森森,睡觉时总有个坏习惯,就是手里要拿着块毛毯才能入睡。他妈妈讲,他从出生开始,手里就一直拿着毛毯,他对毛毯情有独钟,不时地闻它的气味。到了幼儿园以后,他妈妈希望老师能帮助改掉他的这个坏习惯。开始时,老师不让他拿毛毯,他就将幼儿园的被褥撕得一条一条的。于是,老师就采取了系列脱敏的办法,先换了块手帕给他拿着,他很不适应,还是睡不着觉,等他慢慢适应以后,就在手帕上洒些“风油精”让他拿着,结果他觉得很难闻,渐渐地,改掉了这个坏毛病。
还有个幼儿叫缘缘,从不在幼儿园大便。老师问他要不要大便的时候,他总说不,结果他有时把大便拉在裤子里,有时回家的时候就显得很急,要上厕所。老师跟他父母谈了好多次,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太紧张了,在家上厕所时,总有妈妈陪着,而在幼儿园虽然有老师,但是他总是不放心,还不习惯在幼儿园上厕所。于是,老师就耐心地安慰他,先带他上厕所,慢慢过渡到让他独自上,使他逐步知道幼儿园的厕所和家里的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可怕,老师时刻在他的身边,给他一种安全感。逐渐地,他开始自己上厕所了。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在幼儿期的可塑性是十分强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做个有心人,及时正确地引导幼儿,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幼儿园小班管理制度 篇二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年龄较小,进餐更是重要的环节,老师都会尽力去照顾到每一位幼儿,但是仍会出现一些如:离园回家之后还要吃很多;老师没有给孩子添饭;孩子没有吃好饭等“吃不饱”现象。作为小班的老师,本人也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不管我们怎样解释,感觉家长心里还是觉得是孩子没有被添饭,没有吃饱。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运用观察法,通过观察记录,对这一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帮助家长了解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
二、观察分析
案例1:
晨间入园时间,在班级门口接待幼儿入园,8:10分,xxx的姥姥,拉着xxx进入活动室,我像往常一样接待XXX,然后请他和姥姥说“再见”,然后xxx进入活动室,开始玩玩具,这时候,xxx的姥姥突然问我了一句:“刘老师,xxx昨天下午在幼儿园是不是没有吃饭回家了?”,听到这样的疑问,我赶紧解释说:“每一位孩子都是吃完饭,才接回家的,昨天下午吃饭给他盛了一碗面,吃完之后,又问了一遍,问他还要不要添饭,他确定不吃之后,才没有添饭”。xxx的姥姥说:“我还以为他昨天没吃饭回去的,晚上回去,又和我们一起吃了很多,我以为他没吃,还有就是下次,刘老师你不用问他,只管给他添饭就行,他自己不知道”。听了之后,我赶紧说:“阿姨,其实,孩子自己知道自己饿不饿,在园进餐,我们都会确保让孩子吃饱的,孩子现在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活动量又很大,离园到晚饭时间还间隔几个小时,会饿是很自然的,晚上回到家里,只用吃些水果喝点牛奶就行”,说完之后,xxx的姥姥说:“没事,你给他直接添饭就行”。
案例2:
11:00午饭时间,xxx是第一个盛的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旁边的小朋友就说:“刘老师,xxx把青菜和香菇都扔到盘子里”,我走过去告诉他:“青菜和香菇是最有营养的蔬菜,我们的小朋友吃了才能长的很高,不会生病”,我怎么劝,怎么哄他还是不吃,米饭就吃了一半,汤也不喜欢喝,想着下午吃饭应该会多吃点,等下午吃饭的时候,他又开始挑食,把包子里面的肉馅吃掉,把包子皮扔到餐盘里,菜也不好好吃,基本上把一碗菜都挑完,一说让他吃菜,就开始哭,等到离园的时候,告知家长吃饭情况。等到第二天入园的时候,xxx的妈妈说:“昨天晚上回去,看到家里的吃的,就跟好几天没吃饭的样子,能吃很多”。我说:“他这就是挑食,知道回家有吃的,这样不好,在园的时候,挑食自然就不会吃饱”。
三、原因分析
1.幼儿正处于生长期,生长发育快,消化系统发展较好
从生理学来分析案例1的现象,家长所说的“吃不饱”主要是因为幼儿自身发展规律,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消化系统消化较快,所以就会出现家长看到的“吃不饱”的现象。就像xxx的姥姥说的“不用问孩子,只管给孩子添饭就行”,孩子对于自己的需求是有度的,如果不问孩子,长期就会造成幼儿积食,消化不好,体质减弱。另外,多数幼儿园吃晚饭的时间都是在下午5点左右,幼儿离园的时间早,距离家里晚饭的时间至少2个小时,幼儿此时活动量极大,生长发育快,对能量的消耗与需求很大。因此,幼儿在进行一定的活动之后,可以吃一些水果、喝点牛奶或者适当的吃饭就行,不能盲目的以为在幼儿园“吃不饱”,就给孩子狂补,对幼儿的健康会造成影响。
2.幼儿的性格对进餐也会有影响
从案例2中可以看出,影响幼儿吃不饱的原因主要是幼儿的性格问题。基本上多数幼儿园都会保证幼儿的进餐质量,保证每位幼儿足够的分量,案例2中xxx的妈妈所说的“吃不饱”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性格,xxx是一个比较腼腆的小女孩,每次问到“谁还要添饭”,她从没有回答过,当xxx的妈妈反映“吃不饱”的时候,才发现问题所在,原来xxx是因为不还意思跟老师说,所以,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因而,在进餐环节,老师也要多多注意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保证幼儿的进餐量,家长也要多多引导孩子,在进餐的时候学会主动。
3.幼儿挑食对进餐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从案例3中可以看出,xxx的妈妈反映的孩子回家吃很多,感觉在幼儿园就像没吃饭一样,挑食是很多孩子的通病,现在很多家庭都是隔代教育,老年人带孩子的时间较长,面对幼儿的哭闹,他们大多数选择的是妥协和退让,所以,造成幼儿严重挑食。在幼儿园,食谱的制定都是从营养和幼儿的发展考虑,幼儿本来就严重挑食,在幼儿园面对着自己不喜欢吃的,就不好好吃,影响进餐的质量,回到家里,看到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家里人又处处妥协,所以就会看到这种“吃不饱”的现象,对于家长,要家园一致,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
3.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篇三
关键词: 幼儿园 小班班级管理 管理策略
一、概念界定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中率先提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指领导者对组织成员进行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幼儿园班级的保教人员对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的目标,使幼儿获得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由此看来,幼儿园里的一切保教活动最终都要通过班级管理实现。它繁杂琐碎,既具有生活性,又要求科学严谨,具有教育性。
二、小班幼儿发展特点
身体发展方面,3-4岁幼儿的大脑皮质完全与小脑相连,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加强,大脑协调能力显著提高,可以实现对精细动作的控制和四肢的协调合作。比如自己洗手、如厕、穿脱衣服和鞋袜、用勺子熟练地进食、灵活地上下楼梯、平稳地向前跳。但受身体机能发展制约,有些行为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独立意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语言方面的发展,3-4岁幼儿词汇量年增长率最高,达到73%。累计词汇量达1730个。掌握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词汇增多,如3岁能使用描述外貌特征、个性品质和情感的形容词。这个时期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想到哪里说哪里,缺乏连贯和条理,大人往往要边听边猜才能听懂。
认知发展方面,小班幼儿独立性增强,常常离开大人自己活动,从而获得体会、印象、经验等。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加上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并简单地解决问题。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过程以无意识为主,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和记忆依靠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边做边想或者先做后想。比如在拼图之前,幼儿往往不会说出将要拼什么,而是拿到图板就开始拼,拼完之后,才说明自己拼的是什么、怎么拼的。
社会性发展方面,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增强,懂得自尊,如犯了错误会羞愧,怕别人嘲笑,喜欢当众夸奖不愿意当众责骂。开始主动寻找同伴,喜欢和同伴做游戏、参加活动,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和同伴的友谊脆弱易变,一般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此外,情绪不稳定,有很强的情感依恋。
三、小班班级管理的内容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特点不同,其班级管理的内容也有差异。对小班幼儿而言,一日生活都是学习的内容,而班级管理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前提,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结合3-4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处于从家庭过渡到幼儿园的适应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情绪波动大。加之小班幼儿的语言、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都不够完善,故小班的班级管理内容应聚焦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与生活,让幼儿对群体活动感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好奇,并喜欢上幼儿园,同时,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小班幼儿班级管理现状
(一)教师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
幼儿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等综合素质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直接因素。有的教师学历低,理论基础薄弱,并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教具准备不充分,甚至存在工作倦怠;有的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幼儿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只需要服从教师的指令,达到教师理想的整齐有序的班级秩序。幼儿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相关理论是管理和经营好班级的前提。但实际上,一些幼儿教师因为日常工作的繁重琐碎,基本没有时间认真系统地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知识,对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方法和重要性并不了解。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一日生活都是课,但有的教师仅对教学活动很重视,准备充分,讲究方法和策略,对课后幼儿的生活活动就较随意,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实时教育的意识和智慧比较欠缺,导致幼儿在卫生行为习惯、生活基本技能和文明礼貌方面的培养不足。
(二)班级管理中教师占主导,忽视幼儿主体地位。
小班幼儿因为身心发展的限制,非常柔弱,相对无能,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往往以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方式呈现。无论是在教学活动管理中、游戏活动管理中,还是生活活动管理中,幼儿总是处于依顺、服从的被动地位。比如在游戏活动中,通常是老师说今天我们玩什么、怎么玩、玩多久,幼儿只要照着老师安排的去做就好了,并没有参与游戏的选择与组织。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对很多问题充满好奇,凡事喜欢问为什么,有的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计划,有的教师认为这些问题没有价值,对幼儿的疑惑置之不理。对于幼儿犯的错误,一些教师忽略小班幼儿的心理特征,以教师的权威给予严厉的指责甚至体罚和恐吓,让幼儿慢慢失去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
(三)班级管理中家长参与度不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表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家长对教师的管理工作不了解、不重视、不参与,导致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表现存在脱节现象。比如在日常卫生行为习惯方面,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因为有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影响,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而在家里却表现不佳;有的幼儿在学校能做到乖乖自己吃饭,回到家不仅要大人喂,有的还要追着喂;有的幼儿在学校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在家却很任性,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小班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家长对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不积极、不配合、不参与,使幼儿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回到家得不到同样的重视和巩固,教育功亏一篑,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五、做好小班幼儿班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幼儿教师班级管理理论学习。
幼儿教师作为班级管理者,应紧跟幼儿发展的脚步,加强班级管理理论学习,把握时代发展的新思想,不断更新教育和管理观念。首先,要重视并加强幼儿园园长培训,因为园长的办园理念、管理水平是办好一个幼儿园的关键所在,园长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成为教师把握正确班级管理方向的引导者。其次,幼儿园应重视教师班级管理理论的探索,对系统理论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整体的思考。最后,应保障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建构健全的培训体系,积极组织教师进修,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培训制度。幼儿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深入领会文件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正确科学的幼儿教育价值观、学习观、发展观、儿童观。
(二)开展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
由于小班幼儿的幼稚性,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除了承担教育任务外,更多的还有保育任务,教师对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安全而舒适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交往需要、情感需和人格需要等。其次,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关心幼儿,给予幼儿理智的爱,并且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再次,教师要给予幼儿尊重和信任,让他们有自由活动和选择的权利;要多与幼儿协商、合作,多征求幼儿的意见。最后,对待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应该就事论事,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相信幼儿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绚丽的花。将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知识和爱的海洋中温暖地成长。
(三)家园共育。
优质的班级管理效果离不开幼儿园和家长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遵循家园共育的原则,将有效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效度,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比如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不可避免地出现分离焦虑,家长应该积极参与新生家长会,配合教师的家庭访问,陪幼儿参观幼儿园和自己的班级,熟悉班级的教师,认识新的小伙伴,带领幼儿和老师、同学一起做游戏,帮助幼儿消除对新的生活环境产生的焦虑和陌生感,拉近幼儿和教师的距离,使幼儿尽快接纳老师,爱上幼儿园。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应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可以利用入园、离园的时候或者电话、短信、微信、QQ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分享,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积极征求家长的意见,引导家长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使家园达成共识,互利互惠,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86-189;223-225.
[2]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227-229.
[3]张富洪.幼儿园班级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金晓梅.幼儿园班级管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曹佳琪.“三性并茂,阳光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研究[D].延边大学,2014.
[6]钟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7]李艳荣.基于专业发展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管理心得 篇四
一、真诚互助,共同进步。
班级里的老师之间配合的是否默契,相处的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教育上保持一致性,不可一紧一松。所以同班级中的老师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帮助,要做到以诚相待,不做不团结的事情。如:有的家长对某位老师有意见时,不管跟自己有没有关系,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化解矛盾,而不是处处突现自己。俗话说:夫妻之间要有一个磨合期,更何况是两位老师之间呢?在工作中难免有发生矛盾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我们彼此之间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开诚布公的将内心的想法讲出来,不让矛盾积累。一切以工作为重。我和朱老师合作虽然不到半个学期,但是我们之间的合作很有默契,比如我的想法好可是速度较慢,可朱老师的雷厉风行让我叹为观止,及时弥补上了我的不足,这样‘取她所长,补己之短’,我们工作上可谓是黄金搭档。其实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因为只有齐心协力,班级工作才能有条不紊。
二、抓好常规,保证安全。
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以说常规教育是幼儿学会做人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现在“4、2、1”的家庭模式造就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孩子,而“不会等待”似乎成了他们的共性标签,让幼儿懂得规矩不再是旧观念中一根小棍做能解决的问题。如何养成,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着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刻意引导强调
小班是常规培养的关键时期,建立良好的常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入园之初,我就给幼儿灌输以下理念:
1、晨间活动时做到:进入幼儿园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选择区域活动的时候要懂得每个区域的规则,如不抢玩具、有问题时跟同伴协商、活动结束后将物品物归原位。
2、教育活动时做到:上课时好好坐在小椅子上,不乱跑、不乱说话。上课老师提问问题,如果你会回答,就举手,老师叫你的名字你再说,其他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听着。
3、生活活动时做到:如厕、洗手、喝水时要排队,一个一个轮流来;吃饭的时候不说话,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不乱丢,放到盘子的一角;午睡的时候不说话,不打扰其他孩子等等。
4、户外活动时做到:遵守提前讲好的规则,如玩滑梯时不推不挤,不跑到老师看不见的地方;玩沙时不独占工具,不扬沙等。
小班一日生活中有十几个环节及相应的常规,把常规转化成他们自觉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在每一种活动开展前都要向幼儿不厌其烦地重复要求,这样孩子的规则意识就会潜移默化的形成。(二)规则的生成建立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在常规培养中,有时运用一定的夸张语气、即兴编故事、转移注意力等是对幼儿比较有利的方法,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能使常规的管理工作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使幼儿能够顺利接受。如幼儿刚入园时班里的几个孩子总是哭闹不止。刘子衡是哼哼唧唧哭声不断,解一帆是嚎啕大哭,王雨霏是闭着眼睛大哭。通过观察我发现,刘子衡和解一帆自理能力比较强,愿意帮老师做事情,我就把他俩一直带在身边,故事示弱,打水的时候让他们帮我开门,抬着水壶,这种做法很好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很快消除了他俩的入园焦虑。对于王雨霏我则是和她一直不停的说话,运用夸张的语气引起她的注意,等她苦累了、停止了的时候没准就被我说的话给吸引了。
随着幼儿在园生活时间的积累,他们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意识,此时可以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建立规则,一起商议谁表现的好谁就当小值日生,相反如果三次违反规则就要坐在老师身边,取消游戏资格。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奖惩。使他们明确规则在幼儿园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细微之处的常规
老师是班级的掌舵人,班级常规如何和掌舵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是一群活生生的个体,常规也需要根据幼儿的变化有所变化,班级里细微问题的处理方法也关系到整个集体。如幼儿在等待老师分发彩笔的时候,为避免幼儿长时间的等待,我在彩笔盒上写上孩子的名字,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名字,自己去取彩笔,取的过程中遇到其他孩子的彩笔,就放在柜子上面排好顺序,名字朝外,方便其他孩子找到自己的彩笔。这样既锻炼了幼儿认知、合作能力,也做到了避免幼儿的消极等待。同样的方式,我们班在幼儿喝水的杯架上贴上幼儿的名字,避免幼儿总想将自己的杯子放在杯架最顶端而引起争执。在幼儿用书上写上名字,让幼儿自己找书等等。同时针对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与孩子商量办法,解决问题。如彩笔的盖子总是丢怎么办?吃虾时怎样避免虾头的刺扎手?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老师认真观察出端倪,发现问题就赶紧办法解决,实践后总结,总结后再实践。避免问题第二次出现,方便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
(四)持之以恒,强化常规
幼儿是白纸,立什么规矩就成什么方圆,让幼儿养成好的常规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要有“持久战”的准备,每次活动前提醒,活动后总结。作为幼儿教师,和幼儿在一起不停活动的同时,嘴也不能闲着,需要一直提醒幼儿要注意的问题,虽然自己有时也觉得有点唠叨,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美丽的唠叨婆也是值得的。
三、做好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
四、细心呵护,关爱幼儿。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每时每刻都需要我们的关心照顾,作为幼儿教师赢得了孩子的心就会赢得一切,小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更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因此,每天我都会找时间多跟孩子们说说话,特别是那些内向的孩子跟调皮的孩子,每天中午起床的第一件事,我都要坐在板凳上,为每一个孩子整理一下提歪的裤子,穿反的鞋子,没有整理好的衣服,每天给小女孩梳头后,我还会拿着梳子再给小男孩挠挠头发,这样,孩子与我越走越近,我成了他们的好朋友。孩子虽然小,但是谁对他好坏他们都能分的清,一味的对他们严厉会使其有逆反心理。当然我也不会放纵他们,该严厉时就严厉,因为我深知溺爱的严重后果,那是危险的爱,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5.幼儿园小班管理制度 篇五
庆教案
幼儿园小班国庆节活动方案:欢欢乐乐庆国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当生日来临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庆祝。祖国也有自己的生日,此次活动,我们通过“国庆节”主题活动,帮助幼儿知道祖国的生日,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的:
1、知道每年的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感受节日的气氛,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炮竹的图片人手一份、中国地图一张、五星红旗一面、关于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场景图片、解放军阅兵的光
碟或图片
活动时间:XX年9月29日星期二
活动内容:
1、谈话:观看解放军阅兵的碟子,为什么到处有鲜花?
2、介绍国庆节。
3、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
4、幼儿作画,添画烟花。
5、将作品送给“祖国”。
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们认识“祖国的生日”,对中国地图也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国旗是红色的,有“一颗大星星,四颗小星星“,最后,幼儿纷纷给祖国”送礼“,表达庆祝,将活动推向高潮。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XX年9月28日
小二班
2016幼儿园国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2016幼儿园国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国庆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过劳动节的
情感,教育幼儿热爱劳动,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动准备:安全教育挂图。
设计意图:
放假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像出笼的小鸟;等到回幼儿园的时候经常有的孩子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五月一日是什么节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节的兴趣。
1.教师:
2.教师讲述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的过好这七天的假期。
1.教师引导幼儿:
3.创设情境,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三、教师总结假期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一)安全教育1.不能玩家中的插座、开关、打火机、尖锐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单独走出家门。若外出游玩时,不离开要牵着大人的手,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3.独自在家时,不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把门关好,不给家长以外的人开门。
4.不能摸家中的药品,不到厨房去玩耍。
5.不能在危险地带玩耍,不做危险游戏;6.熟悉三个特殊电话号码的用法。
(二)卫生保健1.教育孩子要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养成按时进餐和自己进餐的好习惯。
2.多喝白开水,不吃雪糕、不喝冷饮。吃东西以前要洗手。
3.勤洗澡洗脚,勤剪指甲。
四、活动延伸:请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有条件的可带领幼儿去旅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国庆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讲话
夏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天气渐渐炎热,游泳是广大中小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和消夏避暑方式,同时又是一项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每年青少年学生因游泳而引发的溺水事故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溺水事故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在每10个因意外伤害死亡的儿童中,有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因此,注意游泳安全,预防溺水事故是我们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这里,李老师就
等身体不适的状况时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三、无论在什么地方,当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要盲目下水营救,未成年人不具备救护溺水者的能力。而应立即报警,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营救,以免造成更多伤亡。第四、在游乐场所、旅游景区应回避刺激、危险的涉水活动,确实需要参加水上活动时,也要注意安全,需要有家长的陪同,应穿上救生衣,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同学们,明天就是国庆节了,在国庆假期里,同学们在游乐、玩耍的同时,要把安全牢记于心,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外出行走、乘车旅行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报废等非法营运的车辆;注意饮食安全,不要购买和食用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生日庆祝会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在庆祝生日的情境中,体验找朋友的乐趣,初步
2、在做客情境种巩固做客的礼貌用语和简单礼节,学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准备:创设PATRY情境。各礼物、幼儿扮演的动物角色、媒体。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生日会,我们给动物朋友打电话请他们一起来参加我们的生日庆祝活动吧。
谁来告诉我们怎么打电话?朋友接电话了要说什么?
小结:我们在打电话前要先按对电话号码,接通后能主动打招呼,说完后会说再见。
二:打电话邀请朋友:
1、(出示媒体电话本)
师:这是一本动物电话本,上面有许多动物朋友的电话号码,我们一起给他们打个电话,请他们过来参加吧。
问:你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这些数字是几?我们一起连起来读一读。
小结:原来这么多数字连起来就是小狗家的电话号码。
2、2016幼儿园中班国庆节教案
2016幼儿园中班国庆节教案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画表现自己在节日中看到的、接触到的或感受最深的事和物
2、引导幼儿合理地布置画面,初步学习处理远近的关系和画法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范例、幼儿绘画用品
教学流程:
导入活动交代任务、幼儿作画相互
讲评
教学重难点:
合理布置画面,处理好远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这几天国庆节过得真快乐,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把快乐的国庆节中经历的事情画在纸上,让大家知道你是怎么过节的
2、和好朋友讲讲你在节日里做了些什么事(参加什么活动?看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交代任务、幼儿作画
1、把自己的事画出来,画得时候要注意画面内容的安排,近处的东西画大点,画在下面;远处的东西画小点,画在纸的上边
2、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3、幼儿安静作画,教师指导
4、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处理远近关系
三、相互讲评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请幼儿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
教案二:
一、主题名称:快乐国庆节
二、主题来源
每年的国庆节前后,到处都张灯结彩,洋溢在一片欢乐之中,电视、报纸、广播等等各种媒体会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报道、介绍,给我们的爱国教育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由此,我们设立了
三、主题实施时间
三周(2016年9月22日10月10日)
四、主要教育教学目标
1、认识国旗、国徽、国歌,学习升旗。
2、知道祖国地大物博,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以及伟大的建设成就,能参与收集陈列各地特产以及风景名胜,有爱祖国的情感。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散文等,复述故事时会使用不同的语气,学习归纳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
4、爱护幼儿园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喊叫和奔跑。
5、能叙述自己的游览见闻,介绍自己熟悉的特产、民俗风情等。
6、了解国庆节的来历。
五、主题知识网络
快乐国庆节
我的国家
庆祝国庆节
祖国各地的特产 六、八大智慧活动内容
1、语言智慧
1谈话:我的祖国、祖国各地的特产
2诗歌:我去台湾岛
3诗歌:天安门
4自编儿歌:我的祖国
5幼儿英语
2、自我认识智慧
1庆祝国庆节
2我是中国人
3、人际关系智慧
1参观:民俗文化村
1)分类记录 2)立体图形分类 3)数的二级分类 4)复习分类概念
5、音乐智慧
奥尔夫音乐教育
6、空间智慧
美工:自制中国地图
建构:长城
7、身体运动智慧
1)我去台湾岛
2)小飞行员
3)小小奥运会
4)到北京去
七、主要活动内容及过程
活动一:学习与祖国有关的儿歌、歌曲等活动中,孩子们学习了诗歌
邻近国庆节的时候,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布置我们的活动室,增加一点节日气氛。
孩子们在粘贴国旗!孩子们用手工做的小花粘贴中国地图!
活动三:
庆祝国庆节
国庆节前一天,孩子们聚集在我们
幼儿园的音乐室进行了庆祝活动。进行了节目表演,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孩子们在表演节目,庆祝国庆节!
八、活动小结
通过认识国旗、国徽、唱国歌,通过分享交流自己对我们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老师的介绍,孩子们对我们国家的认识更加深入了。随着孩子们对我们国家认识和了解的深入,孩子们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了。活动中,孩子们还很有兴趣地在地球仪上找我们的国家,很乐意拼贴中国地图的玩具。通过一系列的手工粘贴国旗、粘贴中国地图的活动和表演庆祝活动,孩子们加深了对国庆节的认识。
活动中,孩子们坚持做环保卫士,在庆祝国庆节的公共场所不大声讲话,表演节目时也很认真!幼儿园国庆节教案
国庆节教案
活动内容:国庆节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2. 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回顾国庆节的欢乐.3. 活动重、难点:让幼儿知道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活动准备:国庆节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看国庆节照片
提问:小朋友照片上的你们在干什么?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2. 提问:
过几天就是国庆长假,国庆节是谁过节呀?
你们知道哪一天是我们的国庆节?
大家是怎么来庆祝我们国家生日的呢?
3.谈话小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大家很高兴,用彩灯、彩旗、彩球鲜花把我们的周围装扮得非常美丽。大家还开各种庆祝会,祝贺祖国的生日。”大家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三、结束部分
中秋节教案
活动内容:认识中秋节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活动重、难点: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活动准备:
1.月饼图片。
2.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月饼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见到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常娥奔月》。
三、结束部分
品尝月饼幼儿园小班教案案例漫游糖果王国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糖果王国头饰一个
活动内容:
一、进入糖果王国。
1.进入糖果王国。
T:“小朋友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T:“那请每个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个糖宝宝做朋友吧!”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T:“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T:“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你的糖宝宝是怎么样的?
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T:“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
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
T:“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衣服放在桌子上,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T:“我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你们闻闻看糖宝宝是什么味的?那用小舌头轻轻地添一下,是什么味道啊?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
T:“那把糖宝宝轻轻地送到你们的嘴巴里面,诶?这又是什么味道啊?
3.小结。
T:“今天,我们在糖果王国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三、体验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初步建立护牙意识
:“糖好不好吃啊?张开嘴巴让我闻闻,恩…好香啊,啊呀,糖都跑到你们的牙齿里面去了,牙齿里面藏着糖会怎么样啊?那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所以,我们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
:“你们看,桌子上还剩下什么啊?糖纸头有什么用啊?我们
可以用这些漂亮的糖纸头做各种各样好看的东西把教室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那我们一起把他压平了放到箩筐里面把它收起来。本文由童昕昕博客搜集
6.幼儿园小班管理制度 篇六
女节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熟悉幼儿园环境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游园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2、培养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前联系好活动场地;本班活动室、户外大型玩具、食堂、门卫等,与工作人员联系。
活动过程:
1、用简短的语言引起幼儿游园的兴趣。
欢迎小朋友来到幼儿园,我们的幼
儿园可有趣了,有许多鲜花,有可爱的娃娃,有漂亮的图画,还有儿童乐园,美食园,还有游戏室。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去玩玩?
2、带幼儿游园,引导幼儿注意幼儿园美丽的环境,引发幼儿游园的兴趣。
教师带幼儿来到户外场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美丽的环境。
教师带幼儿来到食堂,引导幼儿向食堂的叔叔阿姨问好。
教师带幼儿回到活动室,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加。
3、教师小结。
今天你们高兴吗?我们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真好玩,有好多好玩的玩具,还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以后你们还会认识好多新朋友、学到很多本领,你们一定会喜欢上幼儿园的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小,离开自己的父母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
紧张、不安甚至焦虑的情绪。不想上幼儿园,为了能尽快让还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消除紧张情绪,我们组织还参观幼儿园环境,初步了解幼儿园的一些人员与工作,并与他们问好,让孩子们感受到幼儿园处处都存在着温暖。能更喜欢上幼儿园。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熟悉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熟悉幼儿园环境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游园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2、培养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前联系好活动场地;本班活动室、户外大型玩具、食堂、门卫等,与工作人员联系。
活动过程:
1、用简短的语言引起幼儿游园的兴趣。
欢迎小朋友来到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可有趣了,有许多鲜花,有可爱的娃娃,有漂亮的图画,还有儿童乐园,美食园,还有游戏室。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去玩玩?
2、带幼儿游园,引导幼儿注意幼儿园美丽的环境,引发幼儿游园的兴趣。
教师带幼儿来到户外场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美丽的环境。
教师带幼儿来到食堂,引导幼儿向食堂的叔叔阿姨问好。
教师带幼儿回到活动室,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加。
3、教师小结。
今天你们高兴吗?我们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真好玩,有好多好玩的玩具,还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以后你们还会认识好多新朋友、学到很多本领,你们一定会喜欢上幼儿园的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小,离开自己的父母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紧张、不安甚至焦虑的情绪。不想上幼儿园,为了能尽快让还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消除紧张情绪,我们组织还参观幼儿园环境,初步了解幼儿园的一些人员与工作,并与他们问好,让孩子们感受到幼儿园处处都存在着温暖。能更喜欢上幼儿园。幼儿园小班家庭教育幼儿园真好教案
小班家庭教育教案
一.教学内容《幼儿园真好》
二.教学过程:1.让家长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新环境
2.让家长明确责任,认真对待孩子入园的各种情况。
3.家长能帮助孩子实现由家庭向幼儿园生活的自然衔接和平稳过渡。
三.教学过程
1.案例导入:见教材p5
案例中,贝贝刚上幼儿园大哭不止,胆小,不敢说话,不认识厕所,不认识自己的水杯,可以感受到孩子的焦虑心情,他所做的行为和语言,都是由
陌生的幼儿园,老师,其余小朋友造成的。
2.造成孩子上幼儿园大哭的原因?
全新的环境,导致孩子焦虑失去安全感,孩子来到幼儿园面对完全陌生的的环境,尤其是当他的需要一次次得不到满足时,他感受到的是陌生,焦虑,不安全,于是只能是被迫选择等待与哭泣。
家长的入园准备不足,家长可能没有一个正确的入园准备观念,不知道入园怎样准备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家长缺乏与幼儿园老师的沟通与交流,不了解幼儿园,很难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向孩子介绍幼儿园,介绍老师,不能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孩子入园前到幼儿园活动少,孩子入园前到幼儿园活动的时间与次数直接影响孩子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
3.互动活动:家长填写幼儿园调查表p8,了解孩子对幼儿园的熟悉程度
4.如何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新环境,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正确认识孩子的入园准备,每一位家长都要知道,适应幼儿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正确认识孩子入园准备过程中家长的责任与作用,每一个家长都肩负着别人不能替代的重要责任,因为家长一直是孩子依赖的对象。
了解孩子入园准备的内容。
运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新环境。多与孩子谈谈幼儿园,多让孩子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多与孩子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入园前亲子互动活动。认真对待老师的家访工作。
5.日常生活教育:家长填写大作业p12p13p14p15p16p17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吹泡泡
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哪里有泡泡,引起幼儿探究兴趣。
2、通过游戏活动,了解泡泡的特征。
活动准备:
1、用纸杯装肥皂水若干,吸管,有图案的盆。
2、前经验准备:在平时洗手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搓洗肥皂时发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刚才你在洗手时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区分可吹出泡泡的肥皂水。
1、教师出示装有肥皂水和清水的杯子放在一起,提供材料,让幼儿用等感官,并通过搅拌知道两杯水不同,是什么水?
2、请幼儿介绍自己区分方法。
3、认识泡泡,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泡泡形状、大小、颜色。
三、吹泡泡
1、提供粗细不一致的管吹泡泡。
2、提供若干盆延伸活动:
1、选择有阳光地方观察泡泡,看泡泡颜色
2、教师用各类型小管吹泡泡。
活动目标:有用的垃圾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几个大篮子。
(2)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师:什么是
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三、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1.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1)观察“玻璃瓶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悦一说废旧玻璃瓶是如何变成崭
新的玻璃制品的。
(2)讨论:废纸怎样变成新纸?旧的易拉罐怎样变成新的易拉罐?
小结:垃圾并不是非丢不可,很多垃圾还是可以再利用的。有工人叔叔专门把废旧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和你在一起
活动过程:
㈠、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可以自己设计动作,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教师先念一遍之后,再提问:
1、小朋友,你喜欢念儿歌吗?
2、小朋友,你喜欢交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都做些什么事呢?
3、我们现在请几位小朋友来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㈡、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欣赏幼儿用书中的画面。提问:
1.小朋友,说说看画面中的小朋友正在做哪些事情呢?
2.你们喜欢做这些事情吗?会不会想和朋友一起做呢?画面中的小朋友
都很开心,你们可不可以像画面中的小朋友一样,互相友爱、开开心心地玩游戏呢?
㈢、教师将事先裁好的书面纸片给每个幼儿发一张。
提问:小朋友,你知道要怎么认识新朋友吗?如果让新朋友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会不会更加熟悉呢?
㈣、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片上,然后贴在自己人的胸前,开始播放儿歌。提问:
1.小朋友,请大家去认识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你觉得应该要怎么做呢?
2.小朋友认识新的朋友之后,可以怎样和新朋友一起玩呢?
㈤教师总结活动。提问:
1.因为是新学期的开始,所以适应幼儿园生活和认识新朋友是很重要的,今天,小朋友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呢?
2.请大家围成两个圈圈外圈和内圈的小朋友面对面。我们一起边念儿歌
边跳舞吧!
㈥字词句教学:学习写自己的名字。
活动评价:
1.能正确地念唱儿歌、做动作。
2.能大方地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儿歌,能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
2、能大方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同学是谁。
3、愿意主动地认识班上的小朋友。
活动准备:儿歌图片一张。
图意说明:
幼儿上学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好朋友一起学习、玩游戏了!
在上这个活动前,老师可以请幼儿说说看,他都会和好朋友做哪些事情呢?
看看图,好朋友可以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可以一起聊天说笑,可以
7.幼儿园小班绘画教学艺术探讨 篇七
一、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常规
小班是孩子从家里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在此之前都是以家庭教育为主的,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但是, 进入幼儿园后老师就要进行一系列的常规培养。小班孩子刚入园以自我为中心, 自由散漫, 我行我素, 常规习惯较差。例如:每次绘画活动刚开始, 老师在交代时, 大部分的孩子就早已把绘画盒子打开, 两手抓满了油画棒急切地等着作画;还有一种现象是:一根线条没有画出, 油画棒盒子内早已清空, 趴在地上捡油画棒的忙得不亦乐乎, 要么就是将油画棒上的纸撕得一丁点不剩, 丢得满地都是, 活动结束后的桌面、地面一片狼藉小朋友的手、脸也变了样, 这种现象在开学初更是见惯不惯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良好的常规是开展好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
在之后的教学中, 我一改以往的做法, 每一次绘画活动前都与孩子们进行常规谈话。如: 怎样珍惜和爱护自己的油画棒, 画盒子里有许多油画棒, 整齐地排好队, 五颜六色的画棒很漂亮, 告诉孩子要学会爱护它们, 需要的时候要一支一支地拿出来, 用后要轻轻地送“回家”, 运用拟人化的语言使孩子们记忆犹新, 并能较快地学会取放油画棒, 也能很好地爱护自己的油画棒了, 通过不断地强化, 孩子们在绘画活动中已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
二、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将绘画教学游戏化
绘画教学中, 运用趣味性语言及游戏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特别是针对小班的孩子更有效, 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好模仿、好动, 行为易受情绪的支配, 凡是新奇的事物, 都会产生好奇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语言, 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所学的知识。如:画小鸡我是这样说的:“可爱的小鸡身体圆圆大大的, 脑袋圆圆小小的, 大圆小圆碰碰碰, 碰在一起拉着手, 圆圆头上画眼睛, 小小嘴巴尖又尖。瞧, 它们急着找虫吃, 快快画上小腿脚, 小小腿像小飞机, 画好了小鸡就去捉虫吃。”孩子们在趣味性语言的引导下, 积极地投入到绘画中, 他们全身得到放松, 心理压力也大大减轻, 我在教他们绘画的时候, 总鼓励他们边讲边画, 无论是老师在范画, 还是幼儿作画都是如此;又如:画“西瓜”, 我是和幼儿一起画, 鼓励幼儿说出:“大西瓜, 圆溜溜, 穿上绿衣裳, 扎着金丝辫, 涂上颜色更美丽。”每到涂色时, 孩子们会积极地和老师互动:“涂涂涂, 涂呀涂, 一笔一笔慢慢涂, 不要涂到线外去”。就这样, 孩子们边说边画, 很快一个大西瓜就画出来了, 孩子们看着画好的西瓜还在兴奋地交流着:“看, 我画得西瓜又大又绿, 老师会夸我画得好。”“我画的西瓜可甜了, 画好了, 我要送给好朋友吃。”
三、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绘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 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 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兴趣, 而对枯燥单一的临摹不感兴趣。虽然幼儿对绘画很容易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 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是浅层的兴趣, 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因此, 在教学中, 我用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 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掌握绘画教学的技能和方法。另外, 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考虑到其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 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 除了涂涂画画外, 还进行其他形式的绘画活动, 让幼儿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浓厚兴趣。
四、运用多种材料, 从视觉角度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良好的美术活动环境和材料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时, 幼儿会为材料所吸引, 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 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 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 才能使幼儿既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又轻松获得成功, 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 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 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 等等。如在印章画“喂小兔吃青草”活动中,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长短不同的小棒棒等, 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小兔的周围, 一棵棵小青草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 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喂小兔吃青草, 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 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五、运用游戏的口吻评价幼儿作品
8.幼儿园小班绘画活动研究 篇八
一、有效提升幼儿的绘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绘画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绘画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绘画的热情,使绘画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1、绘画内容情景化
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我常常把绘画要求渗透在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中。如我设置了“小鸟小鸟飞来了”的情景,在油画棒顶端贴幅小鸟图,启发幼儿以画纸为天空,用油画棒在纸上画直线、曲线以表示小鸟飞行的路线。有趣的教学情景引领着孩子们沉浸在绘画活动中,乐此不疲。
2、绘画材料多样化
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重复单一的操作材料不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这样不仅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而且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在游戏。例如:为幼儿提供各色的剪成条状的皱纹纸,让幼儿揉成团进行粘贴、装饰绘画作品;提供各种形状的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等。
二、探索有创意的教学方式
1、教学活动的题材选择
小班幼儿的观察力比较直观,生活经验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产生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活动的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有了幼儿感兴趣的教材,才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2、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
(1)借助材料,加强幼儿的握笔姿势训练。
为了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要经常让幼儿进行撕纸、剪纸的练习,这对增强幼儿的手部力量和手的灵活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设计合理的“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绘画活动应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将颜色和形状合为一体,才会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其“导入”部分,从而有效的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运用故事、儿歌游戏化教学。
在绘画活动中,要经常将语言渗透在绘画活动中,把绘画主题编成一个个故事或一首首好听的儿歌,幼儿在自由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绘画内容,陶冶情操。如画点苹果时,让幼儿学习点画方法,可以编成一首儿歌:
“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亲亲,苹果树上变变”。
概括地描述点画苹果步骤,使幼儿知道第一步画什么,第二步又画什么……点画时应注意什么。幼儿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进行绘画活动,开心极了,也兴奋极了。
(4)运用游戏化的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游戏化的绘画活动更需要游戏化的评价过程,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让幼儿学画小鱼时,我们对幼儿说:“谁画的鱼儿最漂亮,小猫就会来钓鱼。”这时幼儿的绘画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游戏化的评价可以避免单纯的评价作品的好与不好,而且还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技能,从而让幼儿始终对绘画活动充满着向往和迷恋。
三、創设宽松的活动佳境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环境首先是信任幼儿,也就是在相信幼儿能力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能充分进行美术活动的机会。其次,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念,实践其观念;要尊重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肯定其想法和想法的价值,不因为其想法幼稚而盲目否定。
2、提供自主空间,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美术活动时还可以让幼儿共同研究,共同设计,集体作画,操作。使幼儿处于互相商量、全作、互助、彼此协调的气氛中,增强合作意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主动发展,在相互绘画中发现新的创意,让绘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3、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
我们在集体活动中许多尚未完成的目标可以再区域活动中得到拓展,同时区域又是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的重要环节。有一些能力强或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现象。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在创美区域活动中我们就实施了分层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都能体验到创作的成功。
四、抓住幼儿一日活动时间,不断强化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幼儿一日活动排得满满的,如何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绘画活动呢?经过教研组老师们的商量后,觉得利用午睡起床的等待时间和下午游戏时间,给幼儿提供白纸、彩色纸让幼儿自由画、折叠、撕贴,让幼儿自己去摆弄,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在不自觉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近乎一年的绘画学习,小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这也标志着我们前一阶段的培养计划得到了有效地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