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
1.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一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洋溢着许多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时值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园特举行中秋亲子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亲子活动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体验分享与同伴老师一起合作过的快乐。
活动形式:全园集团活动
活动内容:介绍中秋节、故事、儿歌、亲子游戏。
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绘画展,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关于中秋节的。
2、悬挂气球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家园共育
1、家长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讲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介绍中秋节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送走了炎炎的夏日,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有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小朋友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农历八月十五)古时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丰收节。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美,月色最皎洁,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做成圆形的,像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游戏一:《齐心协力吃果果》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全家齐心协力才能收获到丰收的果实。
游戏玩法:(中大班)
妈妈手持丰收果实(葡萄)站在制定位置,爸爸蒙上眼睛,抱着孩子,原地转三圈后,在孩子的语言提醒下,去寻找妈妈手中的果实,并用嘴吃掉果实,最先吃完跑回出发位置为胜利。
游戏规则:
(1)参赛选手必须是全家三口。
(2)爸爸妈妈不许发出任何声音。
游戏二《击鼓传花猜谜》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游戏,《击鼓传花》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谁家,谁家回答问题。
游戏三《抢板凳》
准备:(小班)12张板凳、鼓。
玩法:(家长抱着幼儿)把板凳摆成一个圆圈,每组10人分别站在一张板凳旁边。裁判敲鼓,参赛者在裁判敲鼓时,要围着板凳转,裁判说停,参赛者马上坐到板凳上,没有坐到的或坐的面积较小的被淘汰。最后一轮就剩4人和3张板凳,谁抢到了最后3张板凳谁就胜利了。获胜者可得印章一次。
游戏四《你抛我接》
准备:(小班)沙包若干、框。
玩法:孩子手持沙包,每人五个。家长手持框站在孩子对面来接球。最后谁投的多为胜。
规则:家长和孩子不能离开制定位置。
游戏四《两人三足》
准备:两人三足带
玩法:每组十位选手,一大一小。绕椅子回来谁最快谁为胜。
游戏五《滚筒游戏》
准备:滚筒6个
游戏规则:家长滚动滚筒,幼儿在桶内爬行,从起点出发至终点,快者获胜。
结束:向快乐出发(全体人员跟老师做律动)
2.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二
9月20日晚, 成都顺兴鞋材有限公司厂区内灯火通明, 彩带飘扬, 伴着欢快的乐曲, 一场主题为“我们是一家人”的中秋联欢晚会在该厂广场隆重开幕。顺兴鞋材全体员工欢聚一堂, 以自娱自乐的形式迎接传统的中秋佳节。该公司部分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 以及昊昌皮革、九宫会所、鞋世界网络等兄弟公司应邀参加了联欢晚会。
成都顺兴鞋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 位于成都武侯区西部鞋都, 主要以加工生产、销售鞋材为主。该公司自创建以来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员工爱岗敬业, 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
明亮的灯火, 欢快的音乐, 使得整台晚会显得轻松活泼、热情洋溢。男女主持人的幽默诙谐使人忍俊不禁;员工们的演唱给人以愉悦的享受;晚会的抽奖活动更是给来宾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最后, 在公司执行总经理袁祖磊先生的带领下, 顺兴鞋材全体员工共同合唱了一首《团结就是力量》把晚会推向了高潮。
3.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三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推进学校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二、活动时间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三、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
1.活动内容: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并从中解读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韵味。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3)组织同学们开展中秋节有关的诗歌背诵活动。
(4)开展诗词赏析讲座
2、参加对象:全体同学
3、活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第二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活动一:每逢佳节倍思亲——家庭欢度中秋节
活动二:共看明月皆如此——以“美好传统节日,多彩民俗风情”为主题写文章,可以是观察日记,节日游记,阅读体验,精彩创意等。
活动三:利用福建文明风、福清新闻网等网站,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过中秋活动,开展学生与远在异地打工的父母进行网上对话活动,引导学生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共度中秋佳节。
活动四:创意抒情。在校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活动五: “快乐体验”活动。开展文明礼仪我示范宣传活动,学习文明常识,践行文明礼仪规范。
第三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反思评价
4.我们的节日——中秋活动方案 篇四
一、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
二、活动目的: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推进学校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三、活动时间:2013年9月21日—9月27日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宣传
利用主题班队会、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开设专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讲述与中秋有关的民间故事。
(二)具体活动:
活动一:佳节诵月——晨诵活动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利用早操集会时间集体朗诵与主题有关的诗词。
活动二:佳节谈月——主题班会 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 在报刊、网站上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传说故事、经典文章,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或打印下来。各班举行一次“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在品月饼、谈中秋、猜谜语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
活动三:佳节忆月—实践活动
1、三—六年级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剪纸和绘画展览。要求:统一用A4纸,写明班级和姓名。
2、设计别致、精美的生肖图案。活动四:佳节赏月——亲子活动
中秋节当晚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事情带回学校与大家分享。
中秋节是展现亲情的节日,希望同学们传承民族文化,按照要求开展活动。
郑州市中牟外国语学校
5.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五
方案
社区“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中秋成为展示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培养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浓厚节日氛围。
二、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
三、活动内容、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请民俗专家讲述中秋节习俗,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氛围。
2、结合中秋习俗,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走访慰问、寄语祝福等形式的活动
3、开展“和谐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围绕清洁社区、文明护绿、维护公共秩序、扶贫帮扶、温馨关爱等方面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传统佳节为契机,把“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与创建文明城市、健康城市结合起来,开展植树绿化、节能减排、清理有害垃圾等环保志愿者奉献活动,大力营造“环境保护多一份责任、科学发展多一份保障、生态文明多一份参与的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
四、活动要求、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参与。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要求,寓教于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在社区叫响“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这个主题。
6.《我们在成长》活动设计 篇六
1. 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并体会到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学会尊重生命。
2.知道自己的成长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学会感激生命。
3.懂得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变化是正常的。学会正确的对待自己身心的变化,学会敬畏生命。
4.通过活动达到认识生命的真相,让自己生命健康成长的目的。
【活动准备】
1.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自己和父母的血型;收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和照片,并了解物品背后的成长故事。
2.教师准备:从“三生教育”网上下载“婴儿诞生过程”的视频资料;婴儿、幼儿、少儿、青年、老年的声音录音。一个5公斤左右的包袱;人体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从哪里来?”
1. 交流“我们家的血型”
让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血型,通过“我的血型与父母的血型”引出:“我与父母有联系,我来源于父母”。(注意:要尊重孩子意愿,以自愿汇报交流为主,注意保护个别特殊家庭的隐私)
师:父母的血型决定着我们的血型,我们身上的骨血来自于父母,我们是父母精血的结合,我们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们的生命来源与父母。
2. 观看“我从哪里来?”的影像
视频:“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怀孕—胚胎———发育———出生———哺乳———爬行……”
教师配音:爸爸是种子,妈妈是沃土,爸爸把一个种子种在妈妈的沃土里,种子发芽了,那就是小小的我。我的屋子暖暖的,那是妈妈的子宫,妈妈时时保护着我,我想吃酸的,妈妈就给我吃酸的,我想吃甜的,妈妈就给我吃甜的。妈妈小心的走路,听美妙的育乐……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我一天天长大了,我不想再待在小小的屋子里,我带着亲人的期待和爱,用啼哭声向世界大声宣布:“我来啦!”。从此,世上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我”。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生:交流,谈感受。
师:我们的生命多神圣,我们要学会尊重生命。
活动二:“我来之不易”
1.体验怀孕的不易
师:我们出生前要在妈妈肚子里呆10个月,在10个月里,妈妈既满怀希望又担惊受怕,还承受着痛苦,特别到了我们快出生的时候,妈妈是多么的艰辛。下面我们体验一下妈妈怀孩子有多艰辛。
学生在腹部系一个5公斤左右有气球的包袱,要求在保护包上的气球的基础上完成“系鞋带”、“拾物品”等活动。从而体验怀孕的不易,妈妈的辛劳。
(注意;不是简单的游戏,活动目的和规则一定要明确)
师:我们用短短的几分钟,模仿体验妈妈怀孕的过程,你觉得容易吗?你有什么感受?
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学生(交流汇报)。
2. 讲述幼时物品的故事
学生展示幼时物品:小奶瓶、小衣服、照片……并说一说背后的故事。
师:我们还没有出生,爸爸就选好了奶瓶;还不知到我是男是女,妈妈织好了毛衣,爷爷搬出字典为我们取名……每逢生日有许多的亲人为我庆祝……,我们的成长倾注家人的爱、凝结着亲人的血汗,我们要学会感激生命。
师:为什么这些东西我们的家人一直还留着?
(教师引导学生感激生命的同时,让生指导幼时物品是我们成长的见证物,要珍爱父母保存至今物品。)
活动三:“我在长大”
1.听声音,猜年龄
随机无序播放“婴儿、幼儿、少儿、青年、老年的声音”。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听声音、猜年龄。
(让学生从声音变化引出声带的变化和身体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是正常的。)
师:我的声音变化是正常的,因为我的身体在变化,身体变化表示我长大了。
2. 悄悄想一想,我们身体的变化
师:我们的身体除了声带会变、声音会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身体还有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说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3. 小秘密,对谁说?
师:青春期来临,身体有一些变化,有些同学会有恐惧、害羞,不方便对别人说。我们的身体有变化或不适,“小秘密,要对谁说?”女同学要多和妈妈说,男同学多和爸爸说,不要害羞,更不要恐惧,更不能自己伤害自己。
4. 阅读材料,了解青春期知识
5. 初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师:青春期男生身高增长迅速、骨骼和肌肉开始变得粗壮和宽厚,声音变得低沉,腋下腋毛、脸上胡须也逐渐长出来,睾丸和阴囊开始增大,阴囊颜色变深,逐渐长出浓密的阴毛,出现遗精。女生臀部变大,阴部、腋下长出阴毛、腋毛,乳房变大,乳头颜色变深,出现月经初潮。
师:我们的身体变化是正常的,要正确对待并爱护好身体,女生要抬头挺胸。不要盲目的节食、减肥,男女生都要均衡营养,要少吃冷饮和各种碳酸饮料,锻炼身体。我们长得高、矮、胖、瘦、黑、白,都是世界上唯一的、独特的生命体,健康最美丽。我们要爱护、尊重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学会敬畏生命。
师小结:我们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是爸爸妈妈的杰作,是世界唯一的、独特的“我”,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很幸福。所以我们感激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活动四:延展活动
要求在家里和父母、亲人一起整理小时候用过的物品、照片或病历本等,向父母了解自己出生前后的情况,和一起家人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并向家人表示感谢。
7.“我们的中秋“主题活动方案 篇七
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服从领导安排,深入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升广大师生的文明素质,我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深入挖掘中秋节的浓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及社会干部群众共度中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爱国热情、提高文明素质。
二、活动时间
2018年9月17日——9月28日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高度重视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组织全校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活动,形成浓厚氛围。要通过开展活动提高学校的文化活动水平,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2.创新思路、多种形式。要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发展精神文 明建设的新模式,力求用更多、更新、更生动、更富有成效的形式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扩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影响力,努力提升地区文明程度。
3.加大宣传、相互借鉴。要及时总结此次活动的情况,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活动效果,积极营造和谐氛围,相互借鉴经验,创新发展。
四、活动内容
1、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活动影响力。积极通过旗下讲话、黑板报等宣传途径,加大舆论宣传,提高师生对活动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各班于9月28日前出一期“庆中秋,迎国庆”为主题的黑板报。
2、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学校学生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参与保洁义务劳动,积极投身文明创建。
3、七年级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八九年级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分别开展一期主题班会,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4、中秋祝福传递活动的开展。本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借助电子屏、班级微信群这些平台向广大师生进行宣传,发送中秋祝福信息;二是利用中秋放假的契机,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寄语、留言,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抒发感恩、爱国的肺腑之言。
五、活动成果 1、9月28日前,各班主任上交“我们的节日·中秋”或“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学生主题活动记录表。2、9月28日前,各班主任截屏3张学生中秋祝福、留言信息。
8.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八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的的文明素质,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中秋节日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秋节节日内涵,营造“和谐、和睦、团圆、团聚”的浓厚节日氛围,开展感恩教育,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文明校园、文明城市助力。
二、活动内容
1.开展“浓情中秋感恩相随”主题教育:又是一年中秋至!中秋佳节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节、感恩节。如果说团圆令人倍感温馨、升华亲情,那么感恩就让人更加成熟、懂得珍惜。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认真完成20xx年“浓情中秋感恩相随”中秋节感恩教育活动记录表。
2.开展以“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集活动: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等都是家风家训的永恒主题。好的家风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请同学们向长辈询问自己家庭的家风家训,完成“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集表。本项活动仅在20xx级开展,每班报送5份即可。
三、活动要求
1.各班要结合通知做好工作落实,认真开展相关活动,保证活动实效。
2.9月27日16:00前以班级为单位将本班实践记录表(20xx级为两项)交政教处、团委办公室。按时上交并认真完成的计班级量化分5分(20xx级共计10分)。
9.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九
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的, 它既可以是课堂语文学习的延伸, 又可以是课外训练的开端。基于此, 我与学生一起研究了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内容、形式, 制订出了一套多层次、多环节、多内容、有深度、比较广泛的课前三分钟的活动方案。这样就使学生充分地、自主地参与活动, 从喜爱语文开始, 踏上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之路。
周一、周二,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优秀习作盘点。学生首先将自己上周的优秀习作———可以是单元作文, 可以是随文练笔, 还可以是生活日记———进行盘点, 反思整理, 比较选择, 然后修改再创作, 内化积累, 在课前三分钟演讲。选文内容要求首先是鲜活的;其次是真切的;再则是有体验的、是自己经历过的;最后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是正在发生的、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东西。
学生在学会反思积累的同时, 逐步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 增强习作的信心, 而且选材广、视角宽, 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同时, 听者还要给予公正、公平、客观的评价, 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或者找到与自己的共鸣点。另外, 其他的同学也在听评价的同学的发言, 可以听到从不同角度作出的对同学文章以及同学阅读情况的分析的内容, 能听到弦外之音, 能听出其中的问题, 能产生共鸣。
周三, 以同伴的方式对语文教材进行积累盘点。语文学习的一大特点就是厚积薄发。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文质兼美, “回顾拓展”的“日积月累”中推荐了很多名言警句、古诗词语, 教师绝不能忽视教材, 忽视教材的编排意图。所以, 我们在周三的课前三分钟进行教材里的优秀段落篇章、“日积月累”的背诵积累, 引导学生在熟读精思、感受领悟的基础上, 背诵积累, 借鉴迁移。
周四, 以自由的方式进行即时口头作文训练。口头作文的表达, 是一项长期的训练。我们的课前三分钟口头作文训练, 力求体现“快”“准”“好”这三点。口头作文的内容多样, 一是根据学校活动出题, 如“今天我参加了合唱比赛”“读书汇报会”;二是根据生活节日出题, 如“老师, 节日快乐”“国庆阅兵”;三是根据教学内容出题, 如“废墟下的阿曼达”“我眼中的毛泽东”;还可以根据天气、季节出题, 如“雪”“好冷啊”。在教师出示题目的三分钟后进行口头习作。要求:一要“快”, 是说口头作文的表达要适应快速作文的表达要求, 张口就来, 而且言之成理、头头是道。二要“准”, 是说审题要准确, 材料要准确, 特别是语言要准确, 不能跑题。三要“好”, 是说口头作文的表达要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融理、情、趣于一体。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考虑表达中心, 选择材料, 安排顺序, 又要推敲词语, 思维活动是十分复杂、十分紧张的。但是长期的口头作文训练, 不仅有助于学生写好书面作文, 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周五, 以集体的方式进行中华古诗文诵读。诵读大量振奋精神、滋养生命的诗文, 将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一首首工整优美、寓意深刻的诗词, 宛如一只只短笛, 吹奏出诱人的曲调, 使人遐想, 让人感叹, 催人奋进。结合我校承担的“中华经典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实验, 保证周一至周五晨读为中华古诗文诵读时间, 在每周五的语文课前三分钟将一周背诵的中华古诗文进行温习、整理。仅中华古诗文这一项, 目前我班的学生已经将《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必背的篇目全部背诵完毕, 中学生必背的篇目已经积累到初二年级下册课外部分。从小让学生直面古诗文, 诵读古诗文, 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极为有意义的事。我们的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播撒传统文化种子的任务,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开花结果。诵读对学生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产生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诵读好的学生, 表现出的是性格开朗、自信乐观, 同学间、师生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更和谐。
10.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十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围绕迎接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1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现制定我中心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如下:
一、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大力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们的节日〃庆中秋迎国庆”主题活动始终,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热情。
二、紧扣迎接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1周年的主题。围绕庆国庆这个主题,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爱国歌曲大家唱”、“家家插国旗”、“迎国庆讲文明除陋习”等活动,激发爱国情感、凝聚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1周年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11.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十一
实施方案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炎黄子孙共有精神家园,按照区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对我委“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鉴于“中秋节”与“国庆节”接踵而至的特殊日子,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这个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机关全体干部广泛参与为关键,深挖节日内涵,在和谐团圆的节日气氛中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美丽家乡好的时代主旋律,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
二、工作安排
中秋节期间,以孝亲互助、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为载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坚持立因地制宜,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着力引导机关人员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营造喜庆祥和、团结稳定、家庭幸福的浓厚节日氛围。一是开展以“互助友爱、共度佳节”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倡导“回家看看”的中秋团圆传统的基础上,围绕敬老助残、扶贫帮困、清洁环保、文明创建等内容,集中开展
走访道德模范、慰问空巢老人、清扫环境卫生等活动,组织机关志愿者为他们赠送月饼,在居住社区与空巢老人、残疾人一起过中秋、吃月饼,让他们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活动,通过走访、座谈、联欢、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为他们营造快乐、温暖的成长氛围。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场所组织志愿者开展扶老携幼、帮困解难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善行如潮的人文环境。
二是开展以“传承文明颂中秋”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开展的中秋民俗文化展演、社区居民文艺联欢、中秋民俗灯谜竟猜等活动和书画比赛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三是组织开展“网上庆佳节”活动。围绕中秋节日主题,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网上寄语、微博原创大赛、推介节日经典诗文等系列活动,打造“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网上平台,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努力营造欢乐喜庆、温馨祥和、文明和谐的网络节日氛围。
四是集中开展经典诵读“六进”活动。抓住中秋“团圆”和国庆庆典这一主题,在节日期间,走进学校、企业、社区、广场、公园和特殊群体,广泛开展学习经典、诵读经典活动,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熟知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把深化“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同创建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紧密结合,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领域、丰富内容,不断提升活动的思想文化内涵。
(二)开拓思路,创新形式。要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模式,与国庆节各项活动结合起来,研究制定更新颖、更生动、更有成效的活动方案,分解工作任务,细化责任目标。要在保障广泛开展群众性活动的基础上,谋划本系统的示范活动,确保每个基层单位至少有一项重点打造的特色活动。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大“我们的节日〃中秋”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和节庆晚会等形式,多角度地宣传介绍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及时报道“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开展情况。要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网上主题活动,建立专门网页,开设网上节日论坛,形成网上节日宣传平台,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扩大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中共XXX委政法委员会
12.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十二
2008年暑假, 小名“龙龙”和“果蛋”的两位一年级学生决定卖白糖冰棍, 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他们各取小名中一个字称自己为“龙蛋组合”。很多家长知道后也让孩子加入, “龙蛋组合”变成了“龙蛋营销团队”。“龙蛋”们一个假期卖了1396根白糖棒冰, 计209.4元利润。孩子们商量后, 将所得全部捐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开学后, 学校大队部发起开展“龙蛋行动”倡议, 孩子们反响热烈, 由此开始了自力更生献爱心的历程。在全面启动“龙蛋行动”的半年时间里, 先后有1500多网民在论坛里发帖, 1700多名小学生参加了活动, 筹得善款5245.3元。
作为学校, 该如何进行科学引领和有效组织, 以保障活动的持续深入?如何充分挖掘其实践价值和育人功效, 使之成为推动全校性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学者鲁洁认为: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 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要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 道德教育要培养的是不断去生成新的道德世界, 并不断自我超越的生成性的人。可见, 德育不仅必须而且要率先回归生活世界, 努力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来培养德性, 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只有融入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 才能真正找到当代德育改革创新的智慧源泉。
由此, “龙蛋行动”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契机。从2009年起, 我们开始了对“龙蛋行动”的系统研究, 以期构建起学校开展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新体系, 走出一条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生活化德育之路, 研究构想如图1。
一、“龙蛋行动”德育目标体系的确立
“龙蛋行动”的源起是爱, 而爱的教育正是学校德育工作最核心的内容。根据《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标准》, 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弟子规》等对小学生道德培养所提出的目标要求, 为做足、做深、做透这篇爱的文章, 我们从小学生生活世界出发, 结合当前城市独生子女特点和学校实际, 依据“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维度分别提出了“龙蛋行动”实施的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
遵循德育心理要素“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顺序性和多端性规律, 注重实践体验内化过程“定向—认识———评价—认同—内化”的基本环节, 我们确定了不同年段循序渐进实施“龙蛋行动”的相关德目, 即:“自理-自立-自护”“友善-合作-诚信”“守则-尽职-奉献”“护绿-低碳-环保”, 并形成了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德育目标体系, 见表1。
二、“龙蛋行动”活动内容体系的设置
传统的学校德育大都是以既定的伦理目标为中心, 以与之相关连的系统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为基础而组织起来, 更注重的是以成人视界为基础的价值目标与相应伦理知识框架体系, 对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内容设计往往强调的是严谨的逻辑性。①“龙蛋行动”作为一项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实践活动, 须“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 变传统的说教为活动体验, 最终形成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实践活动模式”。
根据“龙蛋行动”的分段德育目标, 为贯彻“活动促发展”思想, 我们围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四个目标维度, 按照儿童几个方面的生活和逐渐扩大的生活圈 (场域) 来建构活动内容, 而不是从以往的学科概念中导出, 力求将“龙蛋行动”尽可能地走出知性宣教层面, 使活动经常化、多样化、生活化, 由显性德育活动变为隐性德育活动, 有效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具体活动内容见表2。
三、“龙蛋行动”实践操作体系的建构
近年来, 学校着眼于对学生自主性、体验性、生成性道德实践活动的精心策划与组织, 着力构建了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三位一体的“龙蛋行动”操作模式, 形成了“一主多元”“换位上岗”“小队模式”的德育实践活动体系, 见图2。
1.全校联动:一主多元———学校主导的“龙蛋行动”
几年来, 我们立足校情和学生实际, 以“龙蛋大义卖”为主打活动, 融合了“春泥蔬菜园”种植、“龙蛋小社团”活动、“龙蛋小记者”采风等主题实践活动, 逐渐形成了主题鲜明生活、形式新颖活泼、内容生成体验的“一主多元”的校园德育活动系列, 有效规避了以往学生活动多而散乱、小打小闹、缺少实践的现象。学校主导的“龙蛋行动”, 其操作程式一般为: 学校总体策划—部门组织管理—项目组具体实施—各班集体参与。
2.家校合作:换位上岗———家庭参与的“龙蛋行动”
家长是学校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 家庭也是学生道德养成的重要阵地, 只有家长参与的学校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只有融入家庭生活的“龙蛋行动”才是真正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我们通过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 引导家长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龙蛋行动”队伍中, 从“爱孩子”走向“爱别人”、从“爱学校”走向“爱社会”、从“小爱”走向“大爱”。在学校引领和家长参与下, 孩子们在“龙蛋义工岗”“家庭服务岗”“假期实践小作业”等“龙蛋行动”中感悟了艰辛、懂得了付出, 更体验了快乐、收获了成长。家庭参与的“龙蛋行动”, 其操作程式一般为:学校倡议引导—家长监督指导—学生自主实践—班级汇总反馈。
3.社校协同:小队模式———社会支持的“龙蛋行动”
在打通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的空间之后, 我们还通过“小队模式”尝试社会德育网络的构建。我们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和实践内容, 从学校层面、班级层面组建了许多“龙蛋小队”, 同时打破年级组界限, 以居住区域为单位组建了若干个社区“龙蛋小分队”。几年来, 队员们活跃在校园内外, 深入社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磨练意志、体验情感, 把文明向善的种子撒向了千家万户, 也使“龙蛋行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其实施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组建“龙蛋小队”—聘请校外辅导员—建立监督体系—小队分头行动—活动总结表彰。
四、“龙蛋行动”支持保障体系的健全
1.三位一体:构建立体网络
学校成立了“龙蛋行动”领导小组, 下分课题研发小组、部门管理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和宣传保障小组, 分别由科研部门、德育与教学部门、年级组长与学科组长、办公室与总务处负责, 教师全员参与。在此基础上, 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联谊会组建了家长义工、家长志愿者队伍, 让有爱心、有能力、有时间的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的组织管理中来, 并吸引其他家长的共同参与。为发挥德育的整体合力, 我们还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 与街道、社区、派出所、企事业单位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金华广众网、漂亮宝贝摄影室全程参与了活动的宣传和策划, 金华晚报派驻首席记者对活动做了全程跟踪报道。由此, 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2.双管齐下:打造智慧团队
实践过程中, 我们在不同教师层面开展了专题讲座、理论研讨、实践指导、活动观摩、QQ群沙龙、经验介绍等各种学习培训活动, 更新了教师德育理念, 增强了对学生德育活动的指导能力。同时, 我们还聘请了省、市教育专家定期为课题把脉, 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实施与推进。家长是实施学校德育的另一支重要的团队力量, 我们通过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校作讲座、举办家长素质提升培训班、家长义工进校园、家信交流会、才艺展示会、十周岁生日会、野外亲子活动、我为“龙蛋行动”献一计、“龙蛋”好家长评选等创新性活动的开展, 使家长的德育观念和教育智慧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既密切了家校联系, 也为“龙蛋行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多措并举:优化实践平台
学校首先从优化物质环境入手, 扩建了新的教学楼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实践活动场所, 精心开辟了春泥蔬菜园、装点美术室、“龙蛋”科学实践基地、“龙蛋”图书角等社团活动场地, 通过广播、网站、报纸、校刊、橱窗、黑板报、走廊、墙面等, 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展示的机会与空间。其次, 通过加强各班“龙蛋”中队、“龙蛋”小记者工作站、“龙蛋”小分队、“龙蛋”梦想创造屋第二课堂等阵地建设, 为“龙蛋行动”的深入开展搭建实践平台。另外, 学校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和社会力量, 成立了“龙蛋”小记者采风基地、“龙蛋”小课题研究基地、“龙蛋义卖”基地等各类实践基地, 提供了一个个社会实践小岗位, 为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参与活动提供了便利。
4.特色争章:探索多元评价
“龙蛋行动”重在道德实践, 重在活动体验, 其评价意义在于追求一种动态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境界, 使之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因此它更注重的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我们一是建立“龙蛋行动”争章体系, 根据“龙蛋行动”分年段的德育目标, 尊重人成长历程中“组织归属”的需求, 依据《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 (试行) 》有关规定, 制定了“龙蛋行动”争章方案, 编印了《“龙蛋行动”争章手册》, 将“龙蛋行动”纳入了少先队雏鹰争章考评体系;二是完善“龙蛋行动”考评体系, 逐步建立了点—线—面的综合化、立体式、全方位的考评体系, 评价着重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形式多元, 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的全面提升。
结语
回归生活的“龙蛋行动”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探索,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还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 更新了教师和家长的德育理念, 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教育内涵的发展。同时, 对如何有效推进小学德育工作, 也给了我们几点启示:
首先, 能基于学生、基于生活、基于实践的学校德育才是真德育
学生是道德教育的实施主体, 实践表明, 一项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 必须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 并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 也必须是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在生活中加以实践。任何脱离学生、背离生活、远离实践的道德规范教育、社会知识等教育都不可能取得实效。要让小学德育真正实现回归生活,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孩子们喜欢怎样的活动, 怎样的活动才是他们内心所真正需要的并乐于参与的。“龙蛋行动”从产生到发展壮大, 星星之火能不断燎原, 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这一活动本身就是源于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自发性的草根行为, 作为学校我们所能做的是正确引领、有序组织、积极推动, 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亲历道德实践, 并实践内化道德品质。
其次, 能真正触发孩子内心深层次体验的德育活动才是好活动
在德育回归生活的道路上, 学生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活动, 但作为一个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 应该要用长远的眼光、科学的方法引领儿童在活动中真正经历过程、体验过程、享受过程, 在具体的行动实践中, 从知、情、意、行融合的整体来理解道德的含义, 发展完整的道德品质。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应该精选与他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 抓住有利教育契机, 创造性地设计开展主题鲜明、有吸引力、时代感强的活动, 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只有真正为儿童所喜欢, 注重生活实践, 触动内心感悟的深层次的体验活动, 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也才能让孩子在感受、认知、理解、体验、感悟内化和交往的过程中, 经历心理结构的平衡—失衡—新的平衡, 产生渐变与突变、渐悟与顿悟、触及灵魂深处, 才能真正内化他们的品质、德性和人格。
再次, 只有科学谋划、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才有生命力
小学德育工作事无巨细, 如果缺乏长效的德育机制, 缺乏有效的实践载体, 缺乏科学的活动规划, 结果只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陷入补救、被动的尴尬境地也便不足为奇;需要从学校育人的宏观层面来科学规划德育工作, 设计德育内容, 形成德育系列。同时, 要有效推进当前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管理应整合各方面力量, 对于校内, 需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育人工程, 避免分工分家、单打独斗、重复“打架”的局面; 对于校外, 需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社会的认识、关心和配合。我们要做的就是拓宽育人渠道, 创设适合学生道德发展的环境, 整合一切可以开发利用的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服务于学校德育中心工作, 构建一个立体的、系统的、全方位的道德生态环境, 如此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由点及面、纵深发展。
摘要:学校在生活德育理论指导下, 以“龙蛋行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抓手, 通过确立德育目标体系、设置活动内容体系、建构实践操作体系、健全支持保障体系, 初步架构了基于“龙蛋行动”的学校开展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新体系, 走出一条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生活化德育之路。同时认识到, 能基于学生、基于生活、基于实践的学校德育才是真德育, 能真正触发孩子内心深层次体验的德育活动才是好活动, 只有科学谋划、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才有生命力。
关键词:龙蛋行动,生活德育,德育实践
参考文献
[1].鲁洁, 朱小曼.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修订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张艳红.德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5].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 2010, (6) .
[6].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9) .
[7].黄书光.在儿童“生活世界”中寻觅德育的真谛[J].基础教育, 2009, 6, (4) .
13.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十三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8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喜迎中秋佳节,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文明校园,特举办“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我们的节日﹒国庆中秋”主题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迎国庆颂祖国”主题活动
.作品围绕“迎国庆颂祖国”这一主题,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内容,可以歌颂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可以描绘祖国山川的美丽;可以展现人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表达对祖国的深切热爱。
2.形式多样,体裁不限。可以采用文学报告形式,也可以选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等。
3.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不得抄袭。
4.各年级在下周一前,交教师类作品两篇、学生类作品三篇,将电子版发送至xx。届时优秀稿件将在学校校报和微信刊发。
二、“迎中秋筑和谐”主题活动
.作品围绕“迎中秋筑和谐”这一主题,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颂亲情的意义,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营造欢乐、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添彩!
2.形式可以为征文、微信美篇、摄影等形式。
3.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不得抄袭。
4.作品于十月九号前,将微信美篇发送到学校微信群,征文和摄影作品电子版发送至xx。
三、奖项设置
以上两个活动均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和奖品。同时对年级评出优秀组织奖给予奖励。
14.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十四
为大力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弘扬传统文化,让村民们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丰富精神娱乐生活,积极享受节日的快乐,东联村将以庆祝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为主题开展活动,并通过共庆佳节与村民建立血浓于水的亲情,形成健康和谐乡村风尚。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挖掘中秋的深厚文化内涵,通过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培育广大村民对传统文化节日的现代化认识,推进乡村的移风易俗建设,积极提升我村道德风尚。
二、活动主题:
悦圆中秋 情暖老人
三、活动时间:
初定9月23日
四、活动地点:
东联村活动室
五、参加对象
非公企业联合支部党员6人、东联村1、2组70-80周岁老年人约28人
六、服务人员
东联村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等
七、活动内容:
1.“中秋故事会”:邀请村民们到村委活动室,让大家分享各自经历的各种人和事,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2.“DIY月饼”:故事会结束后,由非公企业联合支部党员及志愿者带头演示,教授大家自制月饼,感受节日氛围。
八、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实施。要把中秋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和丰富群众节日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圆满顺利。2.突出思想内涵。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节日活动始终,在项目设计、活动开展、群众参与、舆论宣传中都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养德的理念,通过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3.广泛动员参与。坚持让人民群众成为传统节日活动的主角,多设计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项目,增强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九、经费预算:
15.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十五
一、“与桌子的约定”专题研讨——转变座位形式,走近生活教育
座位是幼儿园中供幼儿和教师坐的地方,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多么平常,但幼儿坐哪里,怎么坐, 并不是小事,体现出一定的教育理念。提出“与桌子的约定”是基于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对桌子的依赖感很强,近十张桌子安置于活动室的中心位置,占据大片空间,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桌子,严重束缚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和自主,也束缚了师幼之间该有的平等和尊重。生活教育崇尚的是自然的教育,即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游戏。所以, 对座位改革的意义重大,于是,我们与桌子约定:教师不依赖桌子安排幼儿的座位,而是根据教育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合理安排幼儿的座位,如双马蹄、 半圆形,也可以紧紧围绕在教师周围,幼儿可以是坐在小椅子上,也可以是坐在地毯、地板上……总之, 幼儿座位的安排要方便活动的开展,既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又能为幼儿自主、自由地互动与操作提供充分的空间。
“与桌子的约定”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讨,大家一致认同灵活多样的座位形式适合幼儿身心特点和活动的需要,教师们还创意地运用图片、手势等方式,提示幼儿自主变换座位形式,不仅提升了活动成效,还养成了幼儿的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使教学氛围更宽松和谐。研讨中教师也提出一些异议:各班教室的布局不同,空间大小不一,统一安排座位的形式较为麻烦。因此,我们决定不“一刀切”,给教师自主安排座位的空间,同时和教师共同探求不同活动室座位合理安排的形式。
研讨会后,我园的业务园长和教研组长组成调研小组,走进各班进行考察与调研,发现各班幼儿座位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席地而坐的自由式,有半圆形或圆形的游戏式,还有围站在教师身边的亲切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多媒体设备设施是固定不变的,使得屏幕高度和角度难以变化,造成处在某些座位形式中的幼儿有观看视频的障碍。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座位形式虽然丰富多样,但教学活动中的许多时间幼儿都是坐着的,是“坐中学”。所以, 我们不仅要把幼儿从桌子旁边解放出来,还要从椅子上解放出来,由此,我们生成了新的研讨专题“与椅子的约定”。
二、“与椅子的约定”专题研讨——以“做中学” 走进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重视“做”的重要,指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得做得好”。但实践中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会将孩子能否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作为好好学习的标准,而对那些爱插嘴、爱动手的孩子会觉得有些麻烦。我们不全盘否定“坐中学”——很多时候需要幼儿的倾听和思考,但我们又如何落实“做中学”呢?以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坐” 多长时间,需要“做”多长时间,两者有机结合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于是,我们与“椅子”约定:教学活动的形式多样,使幼儿更多地做中学和玩中学,彻底转变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从开始坐到结束的局面,不要让椅子陪伴幼儿的成长。
和“与桌子的约定”相比,“与椅子的约定”内涵要深刻得多,实施的难度也要大得多,我们组织和开展了以下研讨活动。
1. 网络论坛。我们通过园内网络开展“与椅子的约定”研讨,对于“做中学”大家是认同的,但同时又认为“坐中学”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教学活动中很多时候需要孩子们安静地倾听和思考,必须“坐中学”,一位教师还用我园教师共同观摩过的、上海名师吴佳英老师组织的社会活动“屋顶上的秘密”加以佐证。在“屋顶上的秘密”活动中,孩子们基本都是坐着学习,但他们依然兴致很高,学习效果也很好。但更多的教师加以反驳说:“在吴老师的活动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对现代高楼屋顶的再利用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如他们详细地介绍了空中百鸟园和屋顶停机坪。 吴老师说课时也强调上课前她曾组织幼儿调查身边各种屋顶再利用的情况,这说明这节课是‘做’在了前面,为课上的‘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最后,大家获得的共识是:教学活动中的“坐”与“做”是辩证关系, 是“做”在先“坐”在后,幼儿是通过“做”获得经验,借助“坐”对经验进行分析、推理得到相应的知识,所以就本质而言幼儿是“做中学”的。教师不仅在教学前要指导幼儿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耳获取经验,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要为幼儿提供更多“做”的空间和时间,帮助他们从经验中提取知识。
2. 案例研讨。我们组织教师设计和实施体现 “做中学”的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研讨。如在小班绘本教学活动“大卫不可以”中,教师运用多种方法, 突破绘本教学中常用的讲一讲、说一说、演一演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个教学环节更具活动性,更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自主学习。当然也有些教学活动的“做中学”“玩中学”只是一种形式,如在一个科学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地操作,看似是有序操作,本质却是机械模仿,幼儿没有自主探索的机会,没有真正“做”起来。“做中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把“做中学”演绎得更好。
三、“与教室的约定”专题探索——“没有边界的教室”让生活教育充满活力
通过前面两个约定的研讨与实践,我们逐步摆脱了桌子、椅子的束缚,但是否真正体现了幼儿学习的开放化和生活化呢?我们又开始新的探索与实践。
1. 学习《指南》提出“与教室的约定”。我们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迫切感受到幼儿园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价值和意义。于是,我们设计和开展了“与教室的约定”专题探索活动。根据这个约定,我们首先把“教室”变成幼儿进行各种活动的“活动室”。一段时间后,我们受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教育的要求,如“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的启迪,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沈佳慧根据自己孩子在德国就读小学的经历和感悟而撰写的《没有边界的教室》一书。在德国,花园, 草地,森林,野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教室的延伸,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组织小足球队……这些都是小学生的学习。我们还了解到澳大利亚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户外的,游戏的”。这些都让我们深受启发,于是,我们将“与教室的约定”拓展到户外,将幼儿从教室中解放出来,能在户外进行的活动就不在室内进行,尽可能让幼儿接触更多的阳光雨露,而不是受控于图片、多媒体,我们追求的是“没有边界的教室”。
2. 尝试实践“没有边界的教室”,让生活教育充满活力。在把“教室”变成“活动室”的实践中,我们以一个班级作为试点,由园长主持,全体教师参与, 全面调整这个班级的空间,将“教室”划分为多个活动区域,把桌椅分散在各个区域内,让幼儿的游戏、 餐点、学习等活动都在区域中进行。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又推广到所有的班级,将每个教室都变成活动室。实践“走出教室”的第一步尝试是设计和开展 “户外寻宝”活动。当孩子们手中拿着寻宝图,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来到大自然,像放飞的小鸟一样, 叽叽喳喳说着、笑着,激动着,兴奋着……孩子们十分疑惑地问:“老师,今天怎么不上课了?”“这就是在上课呀!”孩子们惊讶又兴奋:“太好玩了!”孩子们的反应让教师们感触万分:“看来,上课在孩子们心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分量,并且只有坐在教室中,那才是上课,才是学本领,他们不知道从自然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从“户外寻宝”活动开始,户外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多,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在“没有边界的教室”中体验生活教育的真谛。
【我们的中秋节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07-02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活动方案11-30
农业局“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方案06-23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总结10-27
“我们的节日――中秋”活动计划07-08
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10-08
小学中秋节征文:我们的节日06-10
中秋我们的节日演讲稿12-05
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主持词11-30
小学“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