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24-11-09

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精选16篇)

1.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一

探讨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管理方式的改进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会计机制的策略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给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出纳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出纳人员的地位变得日趋重要,虽然出纳只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分支,但其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文章先分析现阶段出纳工作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再探讨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出纳管理方式的改进。

【关键词】财务管理;出纳工作;管理方式 引言

许多人普遍认为出纳的工作简单、琐碎,在财务管理中处于次要地位,出纳岗位也比其他的会计岗位低一等。使得许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觉得“出纳”就等于“能力差”,如果自己被调入出纳,那代表领导对你的工作失望。实则不然,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出纳这份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出纳人员能力的强弱是保障事业单位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一、现阶段出纳工作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出纳作为财务管理中的基础工作,人们总是认为出纳就是专门管一些现金的支出与收入,这是对出纳工作的认知不正确。出纳工作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点:一是轻视出纳人员的地位,对其管理松散。在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对出纳人员的要求低于会计的要求,认为出纳就是管管钱,收款与付款就够了,这种散漫的管理方式导致出纳对自身工作的懈怠,工作质量下降;二是职责界定不清晰。在财务管理中存在两大风险,资金与税务,出纳人员是资金支出的第一人,更是资金风险承担责任的第一人,但是在事业单位中资金的支出并非是出纳人员一人的责任,在整个资金环节中参与的人都有责任,如果只将凭证作为唯一的标准,不将会计职能划分清楚,是对出纳人员的不负责任;三是将出纳岗位作为“处置地”,因为社会对出纳工作的误解,许多事业单位将工作能力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人员放置在出纳岗位,被安排到岗位的人员也存在自暴自弃的心理,限制了自身的能力发展。

二、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出纳工作只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在管好资金的同时也要认真处理好每一笔单据,具体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出纳是财务工作纪律的先行者

单位中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出纳工作是其源头。由于收款、付款是出纳工作的根本,所以出纳人员的一举一动也代表着财务纪律与会计纪律。在我国各项经济法制度并为深入人心的今天,出纳人员在工作中会碰到一些难以处理的情况,如会计急需拨款但是流程还没有走完。在这种情况下,出纳人员要依法办事,严谨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之所以将出纳人员作为单位的先行者是一位出纳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起到了监管的作用。而事实证明,一位思想品德高的出纳人员一定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让单位的财务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2、出纳是财务工作规范化的实施者

事业单位报账内容繁琐,出纳又管理者单位的票据、印鉴以及凭证,更要做到规范化实施,不断提升财务工作水平。首先是凭证的管理,出纳在付款前要观察会计给出的凭证是否真实有效,附件是否完成,有没有通过会计主管的审核在,在细心确认后才能付款,在付款后细心的将其粘贴好以防丢失,其次是票据的管理,每一张票据都要仔细核对,确认金额与编号,每月进行一次盘点,等级支票的使用情况;最后是印鉴的管理。印鉴作为事业单位最具有法律效益的物品,在管理中要严格依照制度,经过相关领导统一才能够加印盖章,确保印鉴不会被胡乱使用,同时做好印鉴的管理工作,防止印鉴丢失。

3、出纳是财务工作的依据者

清晰明朗的财务数据能够直接反应单位的盈亏情况,出纳人员最先接触到各类票据、凭证以及先进,在资金的收入与之处中,出纳人员能够为单位提出明确的财务依据,在这一阶段单位是否盈利,是否亏损,这些都是通过出纳对票据数字统计得来。基于此,出纳人员要保持对数字的敏感性,看似简单的出纳工作实际上能够给单位的重大决策产生影响,让领导清晰地看出财务状况,制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三、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管理方式的改进

1、转变思想,提高出纳工作的重视

出纳岗位管理方式的改进第一步,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领导对出纳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财务管理中,出纳是一样至关重要的工作,是记录管理货币资金的重要岗位。但是许多企业的领导对出纳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出纳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出纳的主要工作是现金收付、银行结算等,关系到了职工个人与单位的经济效益,需要有着专门的操作技术和工作规则,出纳的每一项工作环节都必须要依据国家的规定进行,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时间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领导要提高对出纳工作的重视,改进出纳工作的管理方式,为出纳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秩序,让出纳为会计工作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只有在领导的思想转变之后,才能够使出纳的工作岗位得到改善,改变传统中当出纳是劳苦地的想法,提升出纳工作的工作效率。

2、切实提高,保障出纳人员的待遇

出纳人员的待遇相对于会计人员是比较低的,许多人认为出纳工作不如会计工作,不愿意做出纳工作。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出纳工作已经不只是传统印象中的跑银行、点现金这样的简单工作了。出纳工作相比于以往来说,变得更加严谨规范,需要工作人员有着较高的工作素养。现代社会中的出纳人员除了需要负责货币资金的核算以外,还要需要负责各项票据、有价证券的管理,只有清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够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如果出纳人员的工作待遇不高,就很难吸收到优秀的职工,也无法调动出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不利于出纳工作的开展。因此企业要提高对出纳人员的工资待遇,采取积极的奖励制度,激励出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定期轮岗,确保资金安全

一个岗位不论有多么的重要,也需要定期的轮换,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中,虽然出纳工作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但在大多新入职的人眼中,出纳工作依然枯燥无趣。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第十三条规定“会计人员岗位应当有计划的进行轮换。”作为公司财务的第一线,出纳人员需要定期轮岗,具体可以从三方面来开展轮岗计划:一是让新入职的年轻群体进入出纳工作。新入事业单位的年轻人大多拥有雄心壮志,他们渴望在单位中施展拳脚,但是经验的不足以及性格太冲动导致年轻群体很难静下心来完成工作,而出纳需要工作人员认真、仔细、细心、负责,很适合用来打磨新入职人员的心性,当新入职的人员在出纳岗位上磨砺了一段时间后,自身的脾性以及心态都会发生改变,能够更加严谨的去处理其他工作;二是出纳与会计之间相互轮岗,让出纳人员与会计人员以不同的方式体验工作,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提升会计人员心中对出纳工作的地位,让每一个事业单位的员工明白出纳工作的重要性;三是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培训。社会上挪用公款、贪污等事情层出不穷,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控管的单位,更是要严于律己,杜绝这类事情发生,定期展开培训,能够提升出纳人员道德素养,确保单位资金安全。

四、结语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出纳人员更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义,在工作岗位中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同时领导要转变自身思想,认识到出纳工作的重要性,如果公司少了出纳人员,许多的财务工作都无法顺利开展,提升出纳人员在公司的地位,共同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参考文献

[1] 叶梅青.“探讨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管理方式的改进.” 新财经:理论版 3(2013).[2] 陈玲.“出纳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财会学习7(2017):70-70.[3] 韩勇.“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管理方式的改进研究.” 经营管理者 28(2017).

2.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二

1、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把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绿色消费等融为一体的经济, 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但与生态经济的侧重面不同, 生态经济主要侧重生态效益, 而循环经济既要求实现生态效益, 同时也要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 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2、循环经济的原则

(1) 减量化原则, 该原则针对的是环境资源利用的输入端, 要求用较少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 即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减少污染。 (2) 再利用原则, 该原则属于过程性原则, 要求产品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形式被多次使用, 尽可能延长产品和包装物的资源利用时间, 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再循环原则, 该原则是环境资源利用的输出端原则, 要求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通过回收利用或废物综合利用重新变成资源再一次进入经济活动的输入端, 尽可能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

二、循环经济理论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关系

1、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 充分利用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 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 构建农业生产体系内部的物质和能量闭路循环, 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 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2、农业循环经济的层次

循环经济要求在三个维度上去构建其产业体系:一是在生产者内部循环的维度, 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持续农业;二是在生产之间循环的维度, 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 这种生态链甚至可以扩大到包括工业、农业和畜牧业在内的不同产业领域;三是在社会整体循环的维度, 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在农产品的消费领域, 消费者应树立天人和谐观念和绿色消费理念, 自觉抵制非环保型农产品, 这样, 在节约农业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时, 也可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框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节约型农业是一个新的领域, 各级政府除了在政策、财政上给予支持外, 还要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给予保障,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场变革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社会经济活动, 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 没有明确的思想概念和价值观念为其指明方向, 没有可靠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来统一其行动, 发展循环经济就会陷入混乱。另外, 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 一是要研究起草《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 《循环经济促进法》着重规定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 明确政府职责以及经营者、消费者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为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上位法依据。二是要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规章, 抓紧出台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包装物等回收利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管理办法, 为各领域、各行业开展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三是在立法过程中,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外成熟的制度和先进的经验, 不断提高循环经济立法质量和水平。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以农业经营活动的市场化、集约化为主要内容, 是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 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农业内部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要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产”的原则,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形成立体种养加工一体化以及农林牧副渔各业互补的产业发展全链条, 以实现全面、多层次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清洁生产以及人类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综合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 有利于从总体上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做到“靠山养山、靠田养田、靠水养水”, 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加工业, 积极培育扶植, 发展绿色农业, 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突出区域特色, 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 既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 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地表残茬覆盖,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程序, 比如可以使用“免耕直播”法、免耕和少耕相结合的方法等, 通过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等综合措施, 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 不断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 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 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 逐步实现由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巩固并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水平。加强农村沼气和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信息化技术, 有关农业生产经营的政策、科技、市场、人气等方面的信息是经常在发生变化的, 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需要经常不断地收集、分析、整理、储存、使用这些信息, 开展农业生产经营, 增强生产经营的预见性, 减少盲目性, 避免损失及浪费。

摘要:本文主要对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概述了循环经济的定义以及三个原则, 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理论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关系, 最后探讨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农业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洁, 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西部农业的发展,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4期

3.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三

关键词:面子理论;礼貌原则;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73-03

在实际生活中,面子问题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视的事情之一。礼貌,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手段,具有减少矛盾和冲突、缓和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当然,礼貌原则的运用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中要采取不同的礼貌策略,这样才能实现礼貌的积极作用。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语境中,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要照顾学生的面子,使用礼貌用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使教学环境温馨,使学生身心愉快,能够更好的接受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

一、理论综述

(一)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

Grice于1975年提出了“合作原则”,用以解释在语言交际中人们是如何互相合作的。但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不但不能遵守合作原则,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会破坏合作原则。Brown & Levison认为人们破坏或违背合作原则,大多数情况是出于对礼貌的考虑,照顾听话者的面子。Brown & Levison建立了面子理论,他们认为面子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期望能够塑造的“个人形象”,在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人际交往中,这种形象可能受到削弱,保持或增强。

人际交往中的很多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s),采取礼貌策略就是为了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在人际交往中,理想的情况是每个人都要照顾他人的面子,而不是威胁他人的面子。

在Brown和Levinson提出面子理论之后,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Leech把礼貌原则表述为:尽量减少不礼貌言语的使用;尽量增大礼貌言语的使用。而礼貌言语和不礼貌言语的界定则是取决于对听话者和第三者来说是否有利和不利的言语。而何为有利,何为不利也可以用一些相关的价值尺度来衡量。这些尺度有:(1)得体准则(Tact Maxim),(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上述准则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得体准则和赞誉准则主要是针对听话者而言,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让听话者有一种被人尊敬、心情舒畅的感觉,表达的是说话人的礼貌;慷慨准则和谦逊准则是站在说话人的角度,对和自己相关的事物采取谦逊的态度,以此表达对听话者的尊敬,也就是说话人通过贬低自己来尊重听话人。一致准则强调的是对说话人的话语的附和,不表达对说话人话语的分歧,而同情准则则是认同说话人表达的看法。

(二)语境的概念

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是最早对语境这一概念下定义的人,根据语言在语境中使用与否的标准,他认为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或称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对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涵的界定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就从语用学的角度来下定义而言,王建平先生的定义是被引用较多的一种:“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语境是语言运用的条件,自然也是“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贯彻执行的前提。在英语课堂教学这一语境中,交际双方是居于优势地位的教师和处于劣势地位的学生,这是因为在中国这一尊师重教文化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对等的。而在西方文化中,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交际双方。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使用英语,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教师在这一特定的语境中要充分使用“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除了可以提高、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对象,是交际中的合作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了解学生,掌握不同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才能在英语课堂这一特定的语境中实现交际目标,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由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人才的需求及现在高校扩招的影响,高职高专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

(1)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不扎实,入学成绩不理想;

(2)大学学习方式和高中不同,部分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3)由于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一部分学生仍然抱着“六十分万岁”的思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4)学生心理问题日渐明显。进入大学后,由于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新变化的环境,同时学校对存在的各种问题也缺乏有效的疏导和解决,导致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日渐明显。

因此,教师在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语境中要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三、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课堂是教学工作进行的主要场所,要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使用礼貌用语与学生进行交流,除了可以在行动上对学生言传身教之外,还可以影响学生也注意对礼貌用语的使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一)“得体准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endprint

得体准则是Leech礼貌原则要表达的最重要的思想,其实质是让听话人处于“利益中心”,从中受益。在师生的言语交际中,教师往往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说学生在和教师的沟通中处于不对等的地位,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主动使用礼貌用语,解除学生的紧张感,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坦然自若,从容应对师生间的交流。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课堂上师生交流应该多注意的事情,使学生和老师处于和谐的氛围中。使用“得体准则”可以使师生的交流顺利进行,保证交际的目的顺利完成。

在课堂这一特定语境中,教师会习惯性的使用一些让学生有被命令的感觉的言语,如提问学生背诵课文、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等。教师在提问时,使用的言语除了要合乎语言规范、使话语直接易懂之外,应该多使用一些让学生更喜欢接受的礼貌用语,使语气委婉或是具有请求的成分在里面。如:“I wonder if you could …?”“Would you like to…?”等句式,这些句式既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完成了交际目的。此外,为了照顾学生的面子,教师应该用宽容的态度等待回答,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避免步步紧逼的提问方式,缓和学生的紧张感,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的回答发挥的更好。

(二)“赞誉准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

顾名思义,“赞誉准则”就是用来表达对听话人及和听话人相关的事物的的赞誉的,这是交际用语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如果使用赞赏性语言则会收益颇多。常用的表示赞赏、欣赏的用语如“Excellent!”“Wonderful!”“well done”等,这类用语简单直白,但对学生却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当学生的回答不能尽如人意时,教师不能直截了当地否定学生的答案,因为这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及积极性,可以先肯定其答案之中的合理之处,使用诸如“To some degree, youre right, but ...”,“your opinion is partly reasonable..”的句式,再提出正确的思考路线“Maybe you could consider the question in another way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没有丢面子,反而受到了鼓励,在老师指出正确的思考路线后,学生会受益匪浅。

在传统教育中,总是认为做教师的对学生要求的越严格越好,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甚至是到了一种严苛的程度,在与学生交流时严词厉句。其实,在面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时,这样的教育方式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需要被赞扬、激励,才能使他们鼓足勇气在课堂回答问题。在英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面对老师哑口无言的情况,作为教师来说,最好的办法是赞扬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心理障碍,从而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

(三)“同情准则”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

同情准则的核心是减少与听话人在情感上的对立,增加对听话人的同情。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反应和情感体验,要选择恰当的言语,把情感融会到言语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言语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进而实现交际目的。

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很少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为了让他们能够改变态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如进行课堂提问时,某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够流利或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时,教师可以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如:“It doesnt matter. We all will feel nervous when we are asked by our teachers. But we should work hard so that we could answer the questions next time.”这一类的话语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能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

(四)“一致准则”在课堂中的运用及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意与学生建立和谐温馨的关系,在言行上注意与学生保持一致。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观点时,如果观点正确,应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及时表扬,使学生有被认同感,如果学生的观点出现偏颇,教师也要先肯定其中的正确的方面,然后再向学生指出更好的解决方式。比如:“Yes, it is wonderful to think in this way..,but, I think…”这样做使教师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保持一致,使交际双方可以最大限度的进行沟通,相互理解。

四、结论

面子理论是礼貌原则在实际交际中的具体体现,面子是目的,礼貌是途径,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语境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把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结合起来,教师不但能够教授语言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当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语境中,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的含义也不尽相同,这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G. Leech.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1983.

〔2〕Yule, G. The Stud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

〔4〕熊学亮,刘国辉.也谈礼貌原则[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5).

〔5〕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7〕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王英男,许炜.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师话语[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2).

〔9〕徐英.外语课堂教师礼貌情况调查浅析硕士论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

〔10〕王建平,西稹光正,语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语境研究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4.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四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表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每个人都会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总是对家乡的民俗风情、名胜古迹、轶闻趣事、名土特产有着特殊的情感。而且随着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乡土文化的内容已经进入了高考语文试卷。2004年的北京卷要求考生举出一个北京日常口语词语,并就其形象生动的特点作简要解说。2004年的广东卷要求就所给的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为岭南佳果”写下联,内容也涉及到乡土文化。而2005年的湖北卷则要求考生结合湖北人文地理特点,拟写一则推介湖北旅游资源的广告词,内容包含三峡、武当山和黄鹤楼等。又如2006年北京卷25题是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如果不清楚当地的风景名胜,风物特产、方言熟语等民俗风情,要做好这些题目恐怕非常困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乡土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而我们的面对的学生乡土文化知识现状却是令人非常着急的局面面笔者就来谈谈乡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课文

在《祝福》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我们郭镇一带的“童养媳”习俗。“童养媳”是当时普通流传的一种陋习。在郭镇“童养媳”方言是“新妇儿”,江南一带有首歌谣: 廿岁大姐十岁郎,夜夜闹觉抢上床。

说他头来年太小,说他儿来不喊娘。

等到郎大姐已老,等到花开叶又黄。

这首歌谣语言朴实平淡,但字字含泪含血,深刻地揭露了“童养媳”的悲惨命运。祥林嫂就是这样的童养媳,她嫁给比她小十来岁的丈夫,但当她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她的十五六岁的丈夫就死了,她成了寡妇。通过这首歌谣,我们就更好地了解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文中的乡土资源,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而且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向学生介绍乡土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肯定有很大帮助。

如岳阳方言有比较完善的语音体系。在继承传统汉语音韵结构上,普通话有一定缺陷。普通话声母结构迥异于古汉语。古汉语三十六母中的全浊音在普通话及其他一些方言中已被全盘清化,但也有一些方言依旧得到保留

柳永《雨霖铃》的上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阕一、三句和二、四句都用仄声韵。温州话“歇、噎”和“发、阔”都读入声,且都押韵。但普通话“歇”读xie1,“噎”读ye1,两字都成了平声,而“发”读fa1,平声。“阔”读kuo4,去声。两字也不押韵。

白居易《琵琶行》中最后三句: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此诗这三句为仄声韵。“急、泣、湿”温州话分别读jai213、qai213、sai213。均为入声。但普通话分别读ji2、qi4、shi1,“急”成了阳平,“湿”成了阴平。

在教学古诗词时,可选择用郭镇话来放声朗读,给人以朗朗上口之感;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当地的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知识。去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报为本国文化遗产的消息,让很多中国人震惊,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发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被联合国认定成别国的文化遗产。这件事至少让人们认识到,平时不经意的一些节日民俗,其实也是无价之宝,甚至可以作为文化品牌拿到世界上去为民族争光。

作为语文教师,传播传统文化责无旁贷,特别是当地的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知识。在课本中有很多反映屈原的文章。在平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投江之后,人们为了寻找他的尸体,就纷纷划船前去,为了使他的遗体不被鱼吃掉,便向河里投粽子,由此形成了我国传统的端午节风俗。我们岳阳地区的端午节也是相当热闹。在遇到这样的文章时,可以先告诉学生我们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对学生理解这个文化名人,特别是“求索”精髓是很有帮助的。

如端午节划龙舟,在岳阳广为流行,代代相传,历史上曾有许多记载:宋·叶适诗曰:“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清赵钧《过束语》“本岁闰月,龙舟甚多,兼之,邑有采虹,游人更盛。”

四、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乡土教育过程中,我们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家乡的地理人文和人文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中国的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分布广,数量又多,并且与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色彩。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只是向我们介绍了胡同的有关情况。其实,我国传统的民居种类可以说数不胜数,有陕北的窑洞、湖南湘西的吊脚楼、福建的土楼、蒙古族的蒙古包、云南傣家的竹楼以及朝鲜族人的大屋顶民居等。在我们岳阳也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之自豪的张谷英古村落文化。

我们郭镇本地的麻布山更是与历史挂上的钩。有许多令人神往的传说。如其来历、关羽磨刀。国民党官兵在麻布山、新墙河一带阻止日军南下进攻长沙的战斗等。

特别是八百里洞庭湖、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更应是我们的骄傲,李白、杜甫等著名作家,乃至神话中的湘妃竹、柳毅井、八仙传说等,就让每个人神往不已。

我们的乡土资源内容丰富,趣味盎然,虽编写者难以顾及各类乡土文化现象,但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5.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五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所积累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之前学习对之后学习的影响,也可以是之后学习对之前学习的影响,只不过前者被称为顺向迁移,后者被定义为逆向迁移.这种学习迁移理论在知识、态度、技能以及行为规范中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先学会自行车,当学习骑摩托车时就可以运用骑自行车的平衡感很快学会骑摩托车.又如学会中文中的拼音有助于学会英语中的音标.可以说只要进行学习,就可以运用学习迁移理论,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迁移理论.

二、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需要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所以学习迁移理论的教学方法将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产生积极的应用效果,那么该如何让使学习迁移理论更完美的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框架

前文提到,学习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但往往正向迁移应用比较广泛,能够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是应用学习迁移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教师就要发挥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某高中为了加强学习迁移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框架,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物理知识的全面理解.首先帮助学生搭建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只有在完成知识结构搭建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利用学习迁移理论帮助学生学习.一项研究曾经发现,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和右脑记忆的范围不同,但同样是记忆一项数据,人脑对图片的记忆速度会更快、记忆的时间更加持久.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可以通过表格或示意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框架,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中,这章首先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之间的关系,这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巩固,接下来依次讲解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讲完这三个定律,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这三个定律之间的关系,形成牛顿运动定律的知识框架.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物理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讲解惯性定律与惯性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举例子加以解析.个别物体相于另一物体参考系而言,它是相对静止的,然后教师以具体的实例加以诠释,一颗大树与飞驰的汽车相比,其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这样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对牛顿第一定律有全面的认知.因此,在健全的物理教学体系下,学生更加容易学习物理知识.总之,物理教师应用迁移学习理论进行教学,一定要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框架,从而为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做好铺垫.

2.加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通过归纳总结进行巩固,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向学生传授单元的物理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拥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所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这种总结能力应用技巧作用于学习的全过程,特别是能够将新的知识点经过总结之后融入到原有的知识框架中,形成新的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的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时,行星的运动遵循万有引力定律,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将万有引力与第六章第五节的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结合、对比,以防止学生出现思维误区.由于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定律,是由牛顿提出的,该定律中的内容是任意两个质点在连心线方向上的力而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治理乘积呈正比例,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且这两个物体化学及物理状态与中介物质无关;而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的性质则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此外,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该定律具有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和周期不变的特点.总之,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时行星的运动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与第六章第五节的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学生通过对两大定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可以提升其归纳的能力,进而对其学习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3.结合实际应用学习迁移

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开始接触物理,但只是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高中物理则是对初中物理的升华研究,虽然高中物理知识繁多,但每部分的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从一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实现学习迁移的效果.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中,才能确保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物理学习取得最佳的效果.那么,物理教师在教师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在设置的情境环境下,并依据学习迁移理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点.

三、学习迁移理论的意义

6.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六

1、高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概述

1.1、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内容

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教育领域中是指,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素质基础上, 针对学生的身心的身心组织结构特征或者属性, 进行从底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 将高校学生的素质构成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素质。从教育方面对学生渎职进行分析, 可以分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明行为素质等。而高校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指, 在自身知识基础上, 创造出具有特殊属性的且有价值的基本品质。

高校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含有三个要素, 分别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其中创新意识是指, 学生在个人追求上不满足于现状, 渴望通过自身变革来提升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培养中的核心内容, 创新能力的能够帮互助学生形成一种智能结构, 能够能够形成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有机统一。

1.2、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优势

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与其他课程相比, 具有三方面的优势:第一, 教育形式上。高校体育教学形式多样, 所包含的课程种类很多。第二, 教学空间, 高校体育教学空间不定, 可以是室内, 也可以是室外。第三, 教学精神寓教于乐。高校体育教学能够通过课堂活动来帮助学生锻炼身心。基于以上三点,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优势明显。

2、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实现策略

教育体制不断改革, 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安排, 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只能进行运动学习, 而不能具有创新素质的提升。换言之,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于学生创新素质能力培养方面有所缺失。而教育改革是提升教育教学成果的最佳方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 没有创新素质培养的支撑将不能顺利完成搞笑体育教学改革, 因此说, 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实现高校体育教改, 首先需要将创新素质培养应用实际教学环节中。

2.1、树立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素质理念

高校教育主要是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先进人才, 高校教育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 而高校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位置微乎其微, 通常是高校课程中的选修课。也就是说, 高校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要想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需要高校提升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教育发展逐渐向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向,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恰好实现了教育均衡发展学生的理念。在高校体育选修课程中, 体育教学效果不显著, 学生对于实际的课程安排兴趣不高。 实现创新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改中的作用机制, 需要高校帮助体育教学树立均衡化思想。将学生全面发展思想在高校教育中普及。

2.2、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从课程设计上入手。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并非是跟着教师做一些体育运动就能够实现, 而是需要教师创设新奇的课程设计, 通过科学的方法, 以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来, 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体育, 实现自身创新素质能力提升。 与课堂设计有直接关系的是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升, 如果教师思想比较陈旧, 认为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只是简单的锻炼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 那么,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将不能实现创新, 学生的创新素质不能得到提升。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 增加创新素质培养, 一方面是践行教育改革, 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帮助学生创新能力素质提升, 首先需要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第二, 提升教师思想品德素质;第三, 提升教师工作创新素质。从教师专业素质上进行分析, 教师需要通过锻炼与知识学习, 增强体魄, 并不断扩充自身知识结构。

例如, 篮球一直是学生体育活动中的重点项目, 在高校学生篮球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够参与学生活动中, 与学生一起进行比赛, 将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而教学中增加学生说服力的重要方式,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 当体育教师能够打得一手好球, 将在学生之间赢得众多好评, 能够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专业性。从体育教学的专业上, 体育教师应该规范其在实际教学中的示范动作, 如在进行体操教学中, 学生完全模仿体育教师动作来学习, 如果教师动作有误, 将会误导学生, 而教师对于每个动作的认真将会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从教师思想品德素质上进行分析, 体育教师具有积极的人生观, 其在实际教学中育教师在课堂上的可信度提升, 学生才能够遵从体育教师的教学引导, 进行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上向上, 教师能够在学生中间树立榜样, 进行各项体育活动。

2.3、体育竞技思维的转变

说起体育就会想到比赛、名次等词汇, 体育已经成为竞技的一种形式。 而高校体育教学的宗旨与竞技体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升。在高校体育教改中, 支撑其逐渐完善的关键内容就是对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内容, 无论体育教学改革以何种方式改革, 都不会与社会教育发展总体目标相背离。教育改革就是素质教学实现的基础, 而随着社会科技不断发展与革新, 创新素质能力培养成为教育中的主旋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将创新素质培养应用其中, 不仅顺应了教育总体发展的趋势, 同时还转变了传统体育竞技思维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影响。

2.4、创新体育教学活动, 增加教学设备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首先需要从教学活动上入手, 对现有学分制的教学活动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高校体育课程安排学时比较少,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跑步热身, 然后在进行不同选择的项目教学, 在课程安排形式单一, 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锻炼, 且不同项目之间的教学项目衔接不精密, 不能发挥出高校体育教学的优势。在教学活动设计上, 教师需要根据天气、学生状态等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 在课程学习中加入师生互动环节, 进而使得课堂固有教学模式得以改变。例如, 在女生较多的专业开设瑜伽、轮滑、棒球、排球、乒乓球等体育课程, 以多种形式供学生来进行自由选课, 并在学校中引进相应的教学设备,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此外, 为了增加教学上的灵活性,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进游戏式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场景来开展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 在操场上的集体拔河、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等。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提升并非在一次体育活动中实现的, 而是日积月累的创新模式影响下逐渐养成。因此, 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改中的应用漫长, 且需要教学课程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磨合才能够实现。

结论:综上所述, 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模式不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新时期教育发展逐渐趋向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在此基础上,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在实际改革环节中, 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体育课程教改中的核心, 是支撑教改的动力。为此, 在本文中首先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内容以及体育教改的优势进行分析, 并提出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改中实现的策略。

摘要:高校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重点内容, 高校教育改革关系到教育成果以及教育方法的变化。高校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教育阶段, 高校中的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其中高校体育教改的效果突出,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在教育教学中加入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而不是单一形式的身体锻炼。促进高性能体育教学改革, 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培养。基于此, 本文将对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改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创新素质培养,高校体育教改,作用探讨

参考文献

[1]龙亚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郑媖.高校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 2013.

7.多媒体课件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七

此外, 多媒体刺激强度大,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在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对课件进行精心设计,可以把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接受过程和单一的知识“储存”过程变为主动地思辨性的发现过程。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1.研究目的

本文分析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影响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合理选择及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建议。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如心理学、幼儿教育,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的效果研究等書籍以获取相关知识与资料。

(2)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多媒体课件使用的现实状况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3)网络查阅法。利用网络更多了解多媒体课件使用的的现状。

二、结果与分析

1.多媒体课件的概况

(1)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多媒体课件”是指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它可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扩宽孩子的知识视野,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的手段,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多媒体课件发展背景与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也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为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依据,赋予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和更丰富的创作空间。

(3)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如今,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直接介入“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成为现代幼儿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辅助工具,它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更生动的展现教材,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对幼儿园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优势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限制,多角度观察对象,图文声像并茂,突出要点,调动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后,可创设情景、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意、有序地观察事物,同时也可使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变得容易。

(2)增强教学过程的普遍性和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更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建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调用原有的经验储备、知识储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建构",在自我建构的同时,激发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新知识在最佳时间内科学高效地进入已有知识的网络,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3)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师教学的工作效率。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实施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内在的创新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性。"实施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情境的营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认识和领会。

3.幼儿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特色

多媒体课件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而设计的,课件的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来优化设计,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突破口,帮助幼儿理解较抽象的概念,化深为浅,化难为易。

多媒体课件在运用时,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征,把情景创设到幼儿身边,让每一个人都能融入其中,调动各种人体器官,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4.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对比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切都是教师决定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甚至学生的习题,学生只能被动的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原则

我们应明确教师才是处于课堂教学主导地位的,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电脑应处于辅助教学工具的地位。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要考虑实效性。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是通过屏幕上图像、录音中音响,将形、声、色三者结合进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但总不如直接观察能将形、声、色、味等多种刺激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感觉器官,可从不同角度更具体、生动、全面地感知事物。所以要注意两者的平衡。

(2)制作课件软件要讲究适用性。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估计教学进程中可能会发生的诸多情况,设定若干方案,让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掌握理解,幼儿的反馈信息,教学的实际进程随机选择,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多媒体课件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分层教学,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和练习,让学生都有所为,都保持学习的兴趣。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并早已显示出传统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我们也要从多媒体热的现象去冷静思考、去反思,多媒体的使用还有哪些问题。教师要注重对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论,要具有敏锐的对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洞察力。针对不同班级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高举创新的大旗,多媒体课堂才会越来越有活力。才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剑平,楼程伟,朱跃跃.多媒体课件开发与学习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高明;多媒体课年平台的设计[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3]烘烘《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k]

8.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八

学科教学(语文)S100070913 李莉

“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由于其独特的视角在发现学习、指导学习和接受学习之间搭建了连接的平台,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支架式教学”是1976 年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及其同事在研究母亲如何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提出。“支架”原意是指架设在建筑物外部,用以帮助施工的一种设施,俗称 “脚手架”,在这里,用来比喻对学生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创建的社会建构主义,其中最直接相关的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心理起源社会说。这一观点认为任何高级心智功能从其起源上而言都是社会性的。二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是指在 “学生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水平”和“通过成人或者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可见,教学可以创造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最后再撤去支架的过程。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和内化技能。一旦获得这些技能,学生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根据这种理解,“支架式教学”可以分解为以下的基本步骤:搭 “脚架” →创设问题情境→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理论引自:王升.教学设计法[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高芹.“支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4))支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而构建了教师和学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这对新时代下语文教学的启发也是极大的。具体如下:

1.搭脚架—围绕学习主题搭建相关的概念框架。即要求打牢语文的 “地基”。“地基”不牢,大厦就必然要倾覆。如想让学生独立学习,就必须使其具备学习的能力,而扎实的基础是产生能力的重要条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3.探索—确立语文学习目标。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帮助他们制定循序渐进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用以引发情境的各种可能性,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可以做演示,可以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教师要逐步增加问题的探索成分,让学生渐渐独立探索。如:教会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中,常常可以运用“总体把握篇,深入剖析段” 的阅读方法,教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再精读精彩段落,最后又从全局再看篇章的中心。这种 “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方法,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学生容易掌握。教会方法后,让学生大胆地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只有实践中去体验,才会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4.独立探索—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同此,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养成写周记的好习惯。在不断地阅读与写作中学生对语文兴趣越来越浓,语文成绩也稳步上升。

5.协作学习—针对课堂上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小组协商、讨论,互相交流看法、观点。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9.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九

摘要:

护理伦理学: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护理实践和护理科学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即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则来解决护理实践和护理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护理团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实际上也就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一门学问。处在医疗卫生事业前沿的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各种疾病与死亡,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身心常不能得到有效放松。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高技术、高风险、高付出的从业者,医护人员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这可能会使他们体会不到自己的劳动价值,从而引发医护人员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伦理学冲突,甚至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精神躯体症状不但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还可能会影响到对患者的治疗护理。

正文:

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整个医疗工作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护理工作也应遵循整个医学道德的原则,但是,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也有一些特殊的道德要求:

1、树立高尚医德情操;

2、严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卫生法规;

3、一专多能,团队协作;

4、增强对病人负责的道德责任感。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美德论、义务论与功利论。义务论就是确定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把医护人员的行为限定在合理范围内的理论。护理美德与护理道德行为紧密相连。它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修养,锻炼而逐渐形成病人和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的伦理观。它的运用充分发挥医学的整体效应,更好地指导医学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本文以护理岗位的特殊性及其护理伦理道德要求进行探讨,从目前我国医护人员的护理伦理工作基本理论,规范,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护理工作者提高护士职业水平和护理伦理道德素质相结合的能力,并贯彻到护理实践中,以期达到促使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1、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卫生部门公布的一项对广州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37.02%的医护人员有挫败感,近六成医生和护士认为社会地位低。研究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医护人员,发现他们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多项因子得分都高于国内常模。调查发现,护士

组在身体与症状器官功能、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四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医生组。这可能与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更多、发生摩擦的可能性更大有关。总体来说,我国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2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

2.1焦虑和抑郁医护人员的焦虑和抑郁常来自于压力,这些压力与高风险的工作性质和高负荷的工作量有关。他们常面对疾病与死亡等负性情境,缺乏必要的放松,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研究表明,无论在健康人群还是轮班人群中,疲劳都通常伴随着焦虑。研究发现,医务人员是抑郁的高发人群。Ahmed关于医学生抑郁和焦虑发病情况调查显示,28.6%的医学生有抑郁倾向,28.7%的常常有焦虑感。这可能与课业负担繁重、角色转变适应不良和竞争过于激烈有关。

2.2人际关系不协调在医护人员的人际沟通中,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是医患关系。医学伦理学认为医患关系应是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而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逐渐缺失,个别媒体过度地进行负面报道,患者及其家属的过高期望与医疗水平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医患纠纷屡有发生,甚至发生暴力事件。有调查显示,全国有7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护人员的情况。

3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3.1对医学人文关怀的片面认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往的人文关怀将重点放在患者身上,而事实上,医务人员也需要社会对其心理状况和生存压力的关心。因为他们不但要完成日常高强度的工作,还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使得他们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繁重的任务加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并不能使他们的价值感和被尊重感得以实现。从伦理学的角度讲,医护人员在心理上并未得到社会各界的足够关心和充分的人文关怀,这是导致他们心理问题日渐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护人员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线,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证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务人员的情绪变化经历了从有破坏性或不愉快体验的应激,到有建设性或兴奋体验的过程。研究显示,非典事件中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以抑郁为主;高达80%的医护人员为自己不能有效治疗SARS而感到自责。认为,SARS期间医务人员与家人长期分离并冒着生命危险,常常变得焦虑不安。

3.3特殊的服务对象不同科室的患者不同,医护人员所要处理的问题也不同。在综合性医院,以精神科和急诊科的患者较为特殊。

3.3.1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有较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对医务人员常有言语伤害和身体攻击,且时常发生患者自伤、自杀和逃跑的现象,还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研究发现,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精神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但某些研究人员认为,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好,精神科医生的心理状况较精神科护士好,这与他们能够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有关。

3.3.2急诊患者。急诊科患者具有无规律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加上急诊科医疗缺乏连贯性,医疗纠纷较多,使得急诊科医务人员经常处于心理紧张状态。

3.4不规律夜班夜班打破了人正常的生物节律,使身体机能发生紊乱,对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调查表明,夜班护士与白班护士在躯体不适、抑郁、恐怖因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夜班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白班护士。

3.5缺乏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应激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可减轻应激反应。对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越多的个体,越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越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其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反之亦然。还有研究显示,已婚医务人员比未婚者心理健康水平稍高,这可能与来自于配偶的支持有关。

综上所述,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伦理学必要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医学的发展目标已经由治愈疾病转向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因此,在新医学目标的大背景下,健康伦理是医学伦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其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更是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并使之适应人类健康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加强健康伦理教育健康伦理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邈特别提倡的思想,他强调以德健身,要对全民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健康认知与健康信念,从而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预防疾病,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最终促进健康。孔子早在孙思邈之前也提出了“健康伦理”的思想。他认为健康伦理旨在培养人们守礼、以理制欲、中庸等道德规范。孔子与孙思邈都认同并强调“以德健身”。守礼可以使人和谐相处;以理制欲能够使人在利益和欲望面前保持清醒理智;中庸要求人们适度地表达情感,对外界各种刺激能及时调节和控制,保持身心平衡。由此可见,健康伦理学的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0.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十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认真地总结得出来的,人们无论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还是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都离不开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然而,单靠观察和实验,也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因为很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如关于分子运动及原子结构的知识,大气压强的知识,电、磁等场知识,光、声等波的知识。这些物理知识所涉及的物质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就无法直接观察到了。牛顿第一定律等规律所描述的则是一种用实验根本无法验证的理想情况。笔者认为,如果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与物理教学研究整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这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之所以如此,这也是由多媒体课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一、具体而言,它有如下一些鲜明的特点和作用

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强大的吸引力。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其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交互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也可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是在和计算机的交流对话中完成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计算机按照学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时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判断、调整或修改学习内容,提供新的教学信息。这种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传统的教育媒体很难做到的。

省时高效。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黑板 + 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加容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扩展了每堂课的知识容量,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使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及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或教师能够同时拥有无限的信息来源,以便实现教学信息交流,资源的高度共享。

二、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物理教学,则应视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分别设计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课件演示型课件

演示型课件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所具备的文字,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功能,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交互功能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演示一些变化过程复杂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以解决教学中用其它手段难以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分子动理论,磁场及其磁感线,声、光、电等各种波的传播等概念和运动过程,通过计算機来显示动态图形和过程,从而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模拟型课件。模拟型课件是指用计算机模仿真实现象或者对立理论上的“理想模型”,供学生观察,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这些规律与现象的本质。这种类型的课件一般设计成由使用者控制事件的某些过程,从而发展到不同的结果,这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利,而且克服了许多真实实验的困难。如质点力学,原子裂变,牛顿第一定律,行星运动等问题。都可以制作成模拟型课件来辅助教学。

练习型课件。练习型课件是通过练习的形式来训练,做必要练习,使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这种类型的课件通常是计算机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等待学生回答,当学生输入答案或做出回应后,计算机再判断正确与否,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反馈。例如,力学中的浮力,电学中的电功及电功率等知识点在物理上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练习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到好、中、差各种层次的学生。若采用练习型课件既能节约教师在课堂上的大量板书时间,又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做有选择的练习。很容易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游戏型课件。游戏型课件是指利用计算机创造一种竞争性学习的环境,基于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将游戏内容与教学目标相联系,把科学性、教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有形有色地把授课内容形象地表述出来,而且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那么如何去制作一件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呢?总体来讲,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的环节

确定教学目标。制作多媒体课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例如:设计课件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还是解决某一重点,难点问题;是为了帮助理解、加深印象、促进记忆,还是为了使学生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是扩大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启发想象力,还是培养某方面的技能技巧等等。其内容的选取则要以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又不能为课本所束缚,要充分增加课件的含金量。

11.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十一

一、我校海藻学课程简介

上海海洋大学的海藻学课程最早是在1958年开设的, 当时藻类教研室的王素娟和朱家彦老师带领1959届和1960届海养专业数十名学生在浙江蝦峙岛参与海带苗运输和首次养殖海带生产实践活动, 同时在现场开展海藻学、海藻养殖等课程的教学与科学试验。课程以初步掌握海藻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了解经济海藻的生物学特征及分类为主要目的。主要讲授海藻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繁殖方式、生活史、生态和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介绍经济海藻人工养殖的过程。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日后参加生产、科研等工作打下基础, 也为开发祖国丰富的海藻资源服务。

二、海藻标本的种类

海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低等植物, 不开花不结果, 以孢子进行繁殖。同植物标本一样, 海藻标本依据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分为实物标本和电子标本[5]两种。

实物标本也称实体标本, 根据制作方法和保存形式的不同, 又可分为腊叶标本、液浸标本、玻片标本和化石标本等[6,7]。蜡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 属干制标本的一种, 是海藻分类工作者常用的, 也是最常见的标本类型。采集带有海藻生殖器官 (如生殖托、生殖窝、囊果等) 、气囊、分枝、固着器等重要分类依据的一段, 或整株海藻藻体, 装贴在台纸上后经标本夹压平、干燥和编号后即成腊叶标本。液浸标本又称浸渍标本, 主要用于藻体结构解剖研究用, 其采集部位及编号与蜡叶标本完全相同。一般的藻类, 特别是褐藻类, 可将标本放入合适的标本瓶中, 用5%的福尔马林海水固定液浸泡即可。对于绿藻、石灰质藻类和多粘质藻类, 特别是某些红藻, 应使用福尔马林酒精固定液。另外, 在上述两种固定液内应加少量小苏打以中和由福尔马林分离出来的蚁酸, 少数重要标本还可以加入1%甘油, 以防固定液蒸发而引起的组织破坏。标本一般不超过固定液的2/3, 瓶内放入标签 (采集号、日期、地点、采集者等信息) , 按号顺序排放, 放入标本柜内保存。目前标本的保存、陈列所用的甲醛固定液, 长期放置会发生聚合反应, 产生多聚甲醛的白色沉淀物, 使固定液变浑浊, 并且标本会失去原色[8]。如果制作的海藻标本是用于陈列、展示和艺术观赏, 则可参考高等植物选用原色固定液[9,10,11], 以保留海藻本来的颜色。

电子标本是指利用数码照相设备对海藻个体进行拍摄[12], 然后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编辑, 从而形成与普通海藻标本具有同等功效的图像标本, 也包括直接拍摄植物标本而形成的影像标本。严格意义上说, 电子标本并不属于标本, 是一种影像资料, 但电子标本与实物标本一样同样具有识别和鉴定海藻的作用[5]。由于海藻实体标本制作和保存的成本较高, 并且在保存过程中会发生色泽变化、虫蛀和破损等, 另外在野外鉴定工作中携带和使用实体标本都极为不便, 所以构建植物电子图像标本库, 已经成为当今植物分类鉴定参考工具中的主流[13]。当然, 电子标本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蜡叶标本和液浸标本, 在许多方面, 实体标本仍具有其独特的作用[14]。

三、海藻标本在海藻学教学中的功能

1. 使海藻学教学更为直观和形象。

海藻学知识是人们在海藻利用、栽培等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或是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海藻标本能够真实地反映海藻的形态和构造, 将其作为教具运用于教学中, 能使讲授内容更形象, 有利于学生迅速地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紫菜属的分类时, 课堂叙述是:根据边缘类型可分为三种: (1) 全缘紫菜组, 其边缘细胞平滑; (2) 刺缘紫菜组, 其边缘细胞呈锯齿状突起; (3) 边缘紫菜组;其边缘由数排退化细胞组成。书上的解释大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 当把三种不同边缘的电子标本一起投影出来之后, 区别十分明显, 印象十分深刻。“百闻不如一见”, 枯燥的理论知识很难记忆, 但是当学生看到标本时, 加深了印象并强化了理论知识。

2. 活跃海藻学课堂气氛。

海藻学课堂教学主要讲授具体的分类依据等。例如, 真红藻纲的课程中, 重点是果胞受精后形成产孢丝的途径及产孢丝形成囊果的途径, 会比较沉闷, 学生容易开小差或打瞌睡。此时如果先介绍不同颜色的红藻标本, 再介绍其不同的发育途径, 效果会大不同。特别是在展示不同颜色的红藻标本, 学生们就会有疑问, 为什么红藻拥有不同程度的红色, 甚至还有绿色的?通过解释红藻细胞内色素的组成, 就能在消除疑问的同时活跃气氛。另外, 如果能在讲授海带属的时候展示一条1米多长的标本, 同学们就会惊呼“哇, 这么长啊”。同学们平时吃的海带基本上是加工好的, 难以了解海带的真面目, 根据标本进一步学习海带藻体分为叶片部、柄部和固着器等三部分, 一般长2~4米等形态特征, 印象会十分深刻, 也加深了对海带生物学特性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学习海藻学的浓厚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海藻学这门课以分类学的理论知识居多, 涉及实用技术较少, 有些学生不大感兴趣, 甚至认为学习海藻学没有用处。但是, 青少年的好奇心总是很强的, 参观海藻标本以及动手制作海藻标本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海藻标本的颜色和形态各异, 有红褐色偏绿的叶状体海藻, 有黄绿色的圆柱状软骨质海藻, 有红褐色的肥厚多汁的海藻, 有藻株高大、枝叶繁茂的黄褐色海藻, 有呈树状、具明显气囊的海藻, 还有2米多长的带状海藻等[3]。标本制作训练是提高学生野外实习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利于克服“重理论、轻实践、轻能力”弊端, 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 又有实验技能的大学生。通过开设“海藻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海藻原色标本的制作”等选修实验项目,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海藻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为我校海洋生物学野外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观察和制作种类繁多的海藻标本, 同学们了解到海洋里的生物和陆地上的生物一样是丰富多彩的, 甚至比陆地上的种类还要繁多。因此, 通过观察、采集和制作海藻标本, 能极大地增加学生学习海藻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摘要:海藻标本在教学、科研及科普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我校海藻学的历史和教学大纲出发, 根据海藻学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在总结海藻学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分析了海藻标本在海藻学教学中的作用, 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12.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十二

论语义指向及其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

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关系密切,因此语法研究要全面深入地揭示隐藏在表层语法结构背后的、深层语义关系.语义指向是一种与句法结构有着密切关系的语义现象.语义指向对汉语句法结构中复杂语义关系的.解释有重要作用.语义指向的研究重点是结构内语义指向关系,主要属于结构分析.

作 者:赵明琴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 “”(2) 分类号:H1 关键词:语义指向   句法结构   作用  

13.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十三

化学计量及其在固体推进剂研制中的作用

介绍了化学计量的`概念、化学计量标准和化学量值传递方式的特点;论述了在固体推进剂行业中,化学计量的标准物质、标准方法和计量测试仪器的应用及其对推进剂研制质量保证的重要作用.

作 者:范传新 FAN Chuan-xin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四院四十四所,西安,710000刊 名:固体火箭技术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LID ROCKET TECHNOLOGY年,卷(期):22(3)分类号:V448.15+1关键词:计量学 计量管理 分析化学 标准样件

14.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十四

1 麦门冬汤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1 慢性支气管炎

崔惠娟[1]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阴亏耗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30例, 治疗组患者予以麦门冬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连服2个疗程后,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张建忠[2]通过总结黄宗湘老中医运用麦门冬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经验得到了这样的体会:麦门冬汤加减治疗肺胀之阴虚或气阴两虚之证能收显效, 并指出用麦门冬汤治疗肺胃阴虚或气阴两虚之肺胀时, 麦门冬必须量大, 同时认为肺胀多虚实夹杂, 故用该方时切记一味滋补。

1.2 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 时间大于8周, 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常见的慢性咳嗽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ACS)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ERC) 和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 (EB) 等。杨志强[3]将肺胃阴虚所致的慢性咳嗽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 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 治疗组予以麦门冬汤加味, 两组均治疗12周后停药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1.2.1咳嗽变异型哮喘

杜勤等[4]观察了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34例的治疗效果。基本方为:麦门冬、姜半夏、太子参、甘草、薏苡仁、红枣。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显效15例, 有效16例, 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2%。结果表明麦门冬汤具有甘寒润肺以清虚火、降逆化痰、降肺胃虚逆之气、滋而不腻、清补脾肺以及益气生津的作用, 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

1.2.2喉源性咳嗽

刘朝芳[5]在临床中观察了麦门冬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疗效。对此组病例均以麦门冬汤加味为主治疗, 随证加减, 热象明显者加连翘、黄芩;肺气不足者加黄芪、诃子;大便不畅加当归、厚朴;食量减少加神曲、内金;病程长者加青果、五味子、诃子。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的52位患者中, 治愈38例占73%;好转9例占18%;无效5例9%。总有效率为91%。

1.2.3感染后咳嗽

吴学苏[6]观察了麦门冬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中药治疗组38例, 采用加减麦门冬汤治疗, 西药对照组31例采用化痰片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14例, 显效16例, 有效4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痊愈2例, 显效6例, 有效5例, 无效18例, 总有效率为41.9%。结果表明麦门冬汤具有使脾胃自健, 痰气内消, 虚热自清, 少加驱邪之品, 以清宣肺卫, 则胶结于气道的痰湿与余邪内外消散, 治疗咳嗽疗效较好。

1.3 特发性肺纤维化

于龙[7]将6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30例, 对照组予以泼尼松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治疗1个月后,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及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情况,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P<0.05) , 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 (FVC、DLco) 均较治疗前改善 (P<0.05) ,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疗效相当。李瑞琴等[8]用平阳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后, 用药组每天灌胃麦门冬汤, 分别于第7天、第14天后处死各组大鼠, 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和肺组织中TNF2α、IL210的表达。结果显示第7天和第14天麦门冬汤组肺泡炎、肺组织中TNF2α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肺组织中IL210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第14天麦门冬汤组肺纤维化程度低于模型组。提示麦门冬汤能明显减轻平阳霉素所致大鼠的肺泡炎, 提高肺组织中IL210的表达、抑制TNF2α的过度表达。

1.4 肺结核

赵郴等[9]用麦门冬汤结合短程化疗治疗肺阴虚型肺结核113例, 治疗组62例, 对照组51例, 治疗组采用麦门冬汤加减联合2SIRP/4IR化疗方案。对照组用2SIRP/4IR方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56例, 治愈率90.3%, 好转6例, 好转率9.7%, 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32例, 治愈率62.7%, 好转19例, 好转率37.3%, 有效率为100%。治疗后第2、3、4个月两组病灶显著吸收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第6个月吸收率均为100%。空洞改变情况, 两组空洞病例 (治疗组11例, 对照组9例) 经6个月治疗后全部闭合, 其闭合率、闭合速度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用麦门冬汤结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对病灶的吸收以及症状的改善有明显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方案是值得探讨的途径。

2 麦门冬汤的现代药理作用

2.1 镇咳作用

研究表明麦门冬汤中的主要成分甾类皂苷沿阶草皂苷对呼吸道平滑肌的过敏性收缩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制作用;同时亦可提高呼吸道内中性肽链内切酶 (NEP) 的水平, 而NEP活性的强弱对速激肽所致的咳嗽有重要调节作用[10]。麦门冬汤既能拮抗咳嗽反射触发部位速激肽受体 (NK1和NK2) 水平, 也能抑制速激肽的生成、游离和分解等变化。麦门冬汤正是通过对速激肽的调控起到镇咳作用[11]。

2.2 改善呼吸道高敏状态作用

研究发现麦门冬汤可抑制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Ach) , 降低气道高敏状态[14];同时麦门冬汤能兴奋呼吸道平滑肌β受体,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促进cAMP的生成, 进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稳定肥大细胞, 减少过敏介质释放, 进一步缓解气道高敏状态[15]。

2.3 增强呼吸道净化作用

药理研究表明麦门冬汤可以增加纤毛运动频率 (CBF) , 从而可改善气管黏液纤毛输送系统功能障碍;同时该方还能抑制人中性细胞弹性蛋白酶 (HEA) , 减少黏蛋白的分泌及降低气道表面液体 (ASF) 流动性, 提高气管黏膜纤毛转运速率 (MCTV) [12,13]。麦门冬汤中的主要成分甾类皂苷沿阶草皂苷能明显抑制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及其H2O2诱发的呼吸道上皮细胞黏液分泌[12,13]。这些都是麦门冬汤改善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机理。

2.4 调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作用

麦门冬汤可增加肺泡II型细胞cAMP生成和抑制cAMP的降解, 进而促进肺泡II型上皮细胞肺表活性物质 (PS) 的主要成分磷脂酞胆碱 (PC) 的分泌, 降低肺表面张力, 增加肺的顺应性, 减少呼吸阻力;同时随着麦门冬汤对cAMP依赖信号系统的激活, 可增加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mRNA基因表达, β受体具有调节呼吸道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张力, 维持正常呼吸道清除功能的作用[16]。

2.5 抗肺纤维化

宋建平等[17]通过对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平阳霉素所致肺纤维化的研究发现, 麦门冬汤能有效降低平阳霉素所致肺纤维化模型的肺系数, 减轻其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 提示麦门冬汤有一定的抗肺纤维化作用。

3 结语

15.浅谈“探讨”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五

关键词:探究;题材;语言;修改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当下备受关注,语文教学的手段也日新月异、方式众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不仅在语文教学中被推崇,在其他学科中也不断发挥其优越性。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结构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学生知识积累、应用、创新、实践以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主要领地,应首先尝试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现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探讨”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探讨,使作文拟题多样化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使读者过目难忘,使文章的文采倍增。那么,怎样才能快速拟出醒目新颖的标题呢?传统的作文教学,在指导拟题时,习惯于给学生指定文题,即使有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范围,也大多是提供名目繁多的范例,局限了学生思维的开拓性。我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时,拟题前,将话题提供给学生,小组内展开讨论,各人自主拟题,然后集体交流。题目新颖而又能紧扣要求的,可以推荐给全体学生借鉴。“人类本质上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文题被选中的学生创作的欲望被激发,肯定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如,上学期进行一篇习作教学时,对于同样的话题——游大运河,话题抛给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学生拟出的题目精彩纷呈:《运河捉蟹》《可爱的运河,我还会再来》《童年的乐园》……许多新颖的文题是我始料未及的。在后来的多篇习作中,我也是运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探讨来拟定文章的题目,学生的文题越来越新颖,拟题的技巧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二、探讨,使写作题材与语言丰富多彩

题材,是作文的骨骼与血肉。日常习作中,学生往往会遇到这种状况:文题拟得很有新意,可是,提起笔来却无从下手,找不到创作的着眼点,还有的是动笔写作起来觉得无话可说,或是写作的语言苦涩,缺少生动性及表现力。写作中,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发掘生活中细小的写作题材,学生才会创作出更多淳朴、真挚的作品。在文题拟定后,小组内或同桌探讨写作题材,于是,每组内都会拥有许多妙趣横生、洋溢自然之情的可供写作的丰富题材。

在写作语言与词语的积累中,许多学生程度不一,有的学生平时阅读量大,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精美语段,而有的学生平时很少阅读课外书籍,词汇储存也仅仅来源于课本和生活,因此,学生的信息储存差异很大。而通过探讨与交流后,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无生命的词汇、信息会活动起来,会丰富词汇贫乏者的语言信息,会让相等水平者的信息相互交流,那么,参与探讨的群体在短时间内词汇信息都会得到有效性的提升,这对学生写作效率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是在习作一的教学中,在对描写捉蟹这一细节描写的探讨中,涌现了众多的生动逼真、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所以,在批阅习作时,凡是设计这一情节的语言文字无一不生动而又引人注目,因此,对写作题材语言的探讨,能够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多起点、立体地发现学生生活中细小的写作题材,开掘主题,激发学生写出童声、童心、童韵。

三、探讨,让习作修改更富实效性

“玉不琢,不成器。”习作也是這样,拟题写作后,还需对最初的作品进行雕琢修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也是众所周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是,当前学生修改习作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有的学生修改时无从下手,有的学生进行修改时仅仅停留在对字词的替换上,有的只注意到错别字等现状,都与平常惯用的指导修改习作的方式有直接关系。鉴于此,在日常习作修改时,我总是让合作小组内的成员互相修改习作,发现问题,小组内及时提出,组内集体修改,集思广益,一般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组内解决不了的,教师再帮助解决,对于典型性问题,及时组织全班学生参与修改,这样的于探讨中修改习作的方式,既提高了习作修改的实效性和效率,又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使习作修改兼顾结构、段落、语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更具全面性,也有利于促使学生借鉴他人的创造,有意识地运用写作技巧,解放个体的思维模式,使作品修改出心声、改出个性特色。

探讨,在作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会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发散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自由表达自己的生活与世界,写出更富有真情实感、生动活泼、个性飞扬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刘印堂.浅谈写作技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未来教育家,2012(2).

16.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篇十六

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一种。它是以岩石、矿石的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即激发极化特性、介电性和导磁性的差异为物质基础,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地壳周围物理场的变化和分布规律。进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的一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用于寻找金属、非金属矿床、勘查地下水资源和能源、解决某些工程地质及深部地质问题。

1 电法勘探的特点

电法勘探主要特点:利用的场源形式多,方法变种多,能解决的地质问题多,工作领域宽广,如地面、航空、海洋、地下等都可以用不同的电法勘探进行探测。电法勘探发展历史悠久,由于应用广泛,所以发展前景良好。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例,其具有以下特点:电极布设是一次完成的`,为野外数据的快速和自动测量奠定了基础。其次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扫描测量,因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地质信息。第三是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大约每一测点需2~5s,而且避免了由于手工操作所出现的错误。第四是可以对资料进行预处理并显示剖面曲线形态,脱机处理后还可以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最后与传统的勘探方法相比,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勘探能力显著提高。

2 电法勘探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

电法勘探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为电阻率剖面法,中间梯度法和电阻率测深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下面简析其应用及优缺点。

2.1 电阻率剖面法

电阻率剖面法常用的装置有,联合剖面装置,对称四极装置,偶极装置等几种。

这些装置各有最佳适用的情形,分清其最佳适用情况,合理选择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偶极剖面法视电阻率特征:最佳电极距与矿体埋深有关,埋深大,电极距大;异常较复杂,曲线形态和大小均与电极距密切相关;电极距增加,曲线由单峰变为双峰,幅值由小变大再减小;深度增加,拟断面等值线异常变宽,据闭合等值线图可确定低阻球体的大致空间位置;高阻球体异常与低阻球体类似,仅曲线的高、低是相反的,且高阻球体的异常幅值较低球体的幅值小。由于偶极装置对低阻敏感,所以在探测金属矿物时比较适用。但其缺点为假异常大、不易分辨,不均匀及地形影响大,耗能大即费电等,所以在选取装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同样,联合剖面法的优点是异常幅度大,分辨能力强,异常曲线清晰这点就比偶极剖面曲线好,但是其缺点为生产效率较低,地形影响大。

对称剖面法的特点是异常大,易读数,装置轻便、效率高,不均匀干扰和地形干扰小。其缺点是不易发现陡立薄脉状良导体,异常幅度小。那么在实际生产中,如果根据其他地质资料我们可知矿床的产状是陡立的薄脉状金属矿床,我们就要避免用这种方法进行下一步的勘探。

2.2 中间梯度法

中间梯度法对于不同的地质体,有不同的作用。对于直立良导薄脉上,图像异常幅度很小,除非直接出露地表;对于直立高阻薄脉:异常幅度很大。对于水平良导薄板:图像异常明显,且薄板的水平宽度愈大,异常愈明显;而水平高阻薄板:图像异常很小。高阻和低阻倾斜脉状体的图像异常曲线形态特征有明显差别。对于高阻倾斜脉,图像异常极大值坐标大约位于脉顶在地面投影处,两侧有不对称的极小值,倾向一侧极小值明显;对于良导倾斜脉, 脉顶于地表投影附近r图像异常为零,脉体倾向一侧出现异常极小值,反倾向一测为极大值。总之,对于中间梯度法来讲,其优点是不均匀及地形影响小且生产效率高,但是其缺点很明显,为勘探深度小,不易发现直立状低阻脉。由于这些特点,中间梯度法通常用来追索高阻陡倾斜岩脉;而陡倾斜低阻脉如断层破碎带等的追索就很少用到。

2.3 电测深法

即电阻率垂向测深法,其实质为改变供电电极距来控制测量深度,通过由浅入深测量,获得测点处垂向上电阻率变化;通过沿测线定性和定量解释获得各测线地电断面资料;最后通过全区测线综合分析从而获得水平、垂直各向变化综合资料。电测深法常用于定性解释,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工区内地电断面的类型和地电断面与地质分界的关系、建立测区内地电断面变化的初步概念以及获得地质断面、地质构造的定性认识。电测深法的主要工作包括:电性资料研究,钻孔资料和孔边测深曲线对比。绘制和分析各种定性解释成果图件。定性解释是定量解释基础,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定量解释结果和地质结论的可靠性。在实用中,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有时甚至交叉进行。以使推断解释结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3 电法勘探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材料工艺的进步,电法勘探设备向小型化,轻型化,智能化趋势发展。电法勘探技术更趋向专业化,各方面不断创新。其中创新意义尤为重要,电法勘探的创新在于我国在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积极和国际上展开交流与沟通,并对技术进行引进,并对技术进行全面的创新。电法勘探的前景十分广阔,其在传统的探矿工程中具有传统的优势,比如找煤,石油天然气,或者深部固体矿产,在此不再列举。电法勘探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以及环境工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曾用电阻率法找水,现如今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的电法勘探找水队伍,对解决我国广大群众的生活水资源问题做出突出贡献。在工程地质中,常用地质雷达来探测与工程相关的地质问题。同时,该方法可以借用地震勘探中已有的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使其迅速发展,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而瞬变电磁法逐步向工程检测、环境、灾害等应用领域发展。

4 結束语

电法勘探技术在我国地质资源勘查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在使用该技术过程中需要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保证该技术向着经济化、智能化的方向,实现人才、技术、科研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资源勘查以及水文,环境工程等工作的稳定开展。

引用文献

[1]云美厚:汇聚科技创新篇章,引领石油物探方向——2010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评述

[2]钱德松:常用电法勘探的原理及优点分析

上一篇:语文选修理解名句默写下一篇:《晏子辞赐驾》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