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小英雄

2024-08-30

抗日战争小英雄(12篇)

1.抗日战争小英雄 篇一

今天,我给大家讲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于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沫源县上庄村,他英勇牺牲是在1941年9月16日,牺牲时年仅13岁。

1939年9月的一天,王二小和几个小伙伴正在山上放牛,忽听远处传来枪炮声。他们看到一些逃难的老百姓,推着小车,背着包袱,搀扶着老人,有的妇女还抱着孩子,由北向南走进了上庄。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二小把牛托付给铁旦,和几个小伙伴跑进了村子。只听一个中年难民嚷道:“日本鬼子从张家口往这边打来了,你们怎么不跑啊?”

王二小一听日本鬼子来了,急急忙忙跑回家里。

王二小的家是什么样呢?

原来,他们家不是本村的人,因为穷只得住在庄北一个破奶奶庙里。奶奶菩萨早就拆掉了,屋里只有一个破土炕和一张破桌子,几口缸里有点儿杂粮。

二小慌慌张张跑进破庙,一进屋就说:“爹,娘!日本鬼子打过来了,快跑吧!”

二小爹有病,正躺在炕上呻吟着,娘说:“你爹病成这样,往哪儿跑啊!”爹说:“还不快放牛去,丢了人家的牛,赔得起吗?”

日本鬼子真的打到上庄来了。

这天,天刚蒙蒙亮,日本鬼子一个中队开到了上庄村北头,中队长桥本拿望远镜朝村里瞅了一会儿,就下令开枪开炮。村里一下子像开了锅,子弹、炮弹一起飞进了村。好多房屋被炸塌了,着起了火,哭声四起。

二小爹正躺在炕上不住地呻吟,二小的哥哥王石头和二小俩钻到了破桌子底下。一颗炮弹打来落到破庙的房顶上,掀掉了大半个屋顶。房梁坍了下来,正好砸在二小爹身上,二小娘也被埋在了土里。二小和哥哥从桌子底下爬出来一看,爹已经断了气,赶紧把娘从乱士石里救了出来。

二小爹被砸死了,全家人痛哭流涕。好心的邻居齐存礼听到王家的哭声跑了过来,也难过他说:“别哭了!小日本真狠,不让老百姓活了。”他知道二小家里穷,又说:“俺家老爷子有一口棺材,先给你爹用吧!”

齐存礼和王石头把棺材抬了过来,在奶奶庙后面挖了一个长方形的坑,把二小爹入殓,埋葬了。

二小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二小的哥哥王石头又被抓去修炮楼。

这天一大早,村长冯进财和日本鬼子中队长桥本在村子里抓劳工。村里的人都恨冯进财,不叫他村长,叫他塌鼻子。塌鼻子村长把桥本领到奶奶庙前。

桥本拍了拍王石头的肩膀,说:“你的„身体„好好的„修炮楼去!”说着,两个日本鬼子就把王石头捆了去。

塌鼻子村长让两个村丁把二小家的粮食又抢走了。还把二小家的一根木头也搬上了车。王石头被抓去修炮楼,每天背石头,运木料,修路,砌墙,没有吃的,累死累活地拼着命干。

二小妈生着病,心里惦着石头:干那么重的活,不吃东西哪成啊!可是,家里没有粮食,只得熬了一罐稀粥,罐口上扣了一个粗碗,里面放了一点儿小葱和咸菜,让二小给哥哥送去。二小提着粥罐,来到修炮楼的工地。四面拉着铁丝网,20多个日本鬼子端着枪,手拿皮鞭。

二小找了半天,才看见哥哥和八、九个青年农民,每人背着一块长方形的石头,低着头,弯着腰,一 步一步艰难地向炮楼走去。他们汗流满面,汗水湿透了衣衫。日本鬼子发现谁走得慢,就上去用皮鞭子狠狠地抽打。一个日本鬼子朝王石头肩上使劲抽了一鞭子。王 石头一个趔趄没有站稳,石头掉在了地上。鬼子小队长又往石头身上狠抽了十几鞭子,还用脚踢他。王石头用力从地上爬起来,心中怒火燃烧。心想:你这个小日本这么狠,今天也让你看看中国人的厉害。说时迟,那时快,王石头突然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走到鬼子小队长身后,猛地朝他的头上砸去。鬼子小队长倒在地上见阎王去了。

王石头此时像一头猛牛,大声喊道:“乡亲们!咱们不给鬼子干了,快跑啊!”

王二小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看见哥哥朝对面山上跑去,日本兵开枪打死了好几个人。

日本兵把好多民工又抓了回来,继续修炮楼,二小也被抓了去。日本鬼子对民工看管的更严了。

这一天晚上收了工,二小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他走到工地北头靠铁丝网的地方坐下来,把罐口上的粗碗拿下来,端起罐子喝玉米粥,就着小葱和咸菜。一天没吃东西了,很快粥喝得差不多了,二小发现罐底还有7个鸟蛋。这是妈妈专门给他拿来的,妈妈一个也没留。

二小吃了一个鸟蛋,真香啊!他忽然想起,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了,妈妈什么也不吃,怎么行呢?想到这儿,二小下决心要逃回家去看看妈妈。

二小一直没有睡,他在仔细观察着工地上的动静。一弯明月升到了半空,繁星满天。民工们劳累了一天,都东倒西歪地倚着石头睡着了。十几个日本鬼子和伪军背着枪,打着手电在工地上巡逻,一个鬼子还牵着一条狼狗。

二小发现鬼子和伪军巡逻有一定的路线,从工地的一头到另一头来回走,走一趟至少有五、六分钟。这不是一个空挡吗?

二小趁着鬼子和伪军走远了,用一根木棍把铁丝网撑开,把身子缩成一条扁鱼似的钻了过去。

巡逻的鬼子发现有动静,立刻打开手电,军犬也奔了过来。敌人开枪了,军犬狂叫着。二小仗着路熟,钻过铁丝网,接连翻了几个跟斗,滚到了山坡下,抄小路跑回了奶奶庙。

屋里漆黑,一点地动静也没有。二小摸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火柴,把小豆油灯点着

一看,他惊呆了。他看到娘一动不动地躺在炕上,双眼紧闭着,用手一摸娘的头和手,冰凉冰凉,不由得痛哭起来。娘是活活饿死的啊!

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日本鬼子逼得逃跑了,妈妈又被活活饿死了。二小的心里对日本鬼子充满了仇恨。他默默地想,这深化大恨一定要报。

王二小从敌人修炮楼的工地上跑出来以后,鬼子到处抓他。二小在上庄呆不下去了,怎么办?

齐存礼叔叔说:“从咱们这儿往南一百多里地,是八路军的巩固区,你去找八路军吧!”二小想到他娘刚去世,为难地说:“俺娘„„”话没说完,齐存礼就说:“你娘的后事,俺帮你办。”

齐叔叔的儿子铁旦把一小袋贴饼子放在二小的手上,说:“二小哥,这点儿干粮,你路上吃吧!路远,多小心„„”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王二小向娘磕了一个头,走出了家门。

二小走在狼别沟里,天黑漆漆的,路上净是大大小小的石头,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地。起风了,又下雨了。二小摔倒,又爬起来,他找来一根树枝拄着。走着走着,二小听到了狼的嚎叫声,两条恶狼紧紧地追着他。他想起爹的话,看见狼不能跑,你跑他就追,你蹲下来拿块石头,狼就不敢过来了。想到这儿,二小蹲下拾起两块石头扔向了狼,狼果然跑掉了。

王二小在漆黑的山路上跌跌撞撞地走着,忽然觉得肚子饿了。他掏出一个贴饼子,一边走一边吃着,肚子好受多了。这时候,日本鬼子的巡逻队过来了。5辆摩托车,“轰隆隆”的响声越来越大,车上还架着机枪,闪亮着车灯。二小赶紧躲到一个山洞里。

山洞里冷飕飕的,还滴着水,二小想睡也没法睡,只好来回蹦达暖暖身子。天亮了,二小不敢在大路上走,等到天黑才继续赶路。秋雨又下了起来,秋风一阵阵刮着,二小顶风冒雨,咬着嘴唇向前走。他心里恨透了日本鬼子。

走着走着,他远远看见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亮着灯光,前边有人家。他已经非常疲乏了,但是灯光又给了他希望。他奔着亮光,艰难地来到一座茅屋旁,轻轻地敲了几下门。没有动静,二小耐心地站在门外。过了一会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开开了门,吃惊地 说:“哎哟,孩子,你咋弄成这个样子?”

二小难过地说:“爷爷,我是上庄人,爹娘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抓去修炮楼也不知跑哪儿去了,鬼子还要抓俺,俺没处„„”

老人赶紧把二小拉进屋,说:“快脱了衣服洗一洗吧!”

屋里收拾得挺干净,墙上挂着一支猎枪,还有兔皮、狼皮、狐皮。老人看样子是一位猎人。

二小洗完澡,换上干衣服,挺舒服。这时候,天快亮了,老人端来了热粥、窝窝头。吃完了饭,老人问二小:“孩子,你叫啥名字?要上哪儿去啊?”

二小说:“俺叫王二小。俺要去找八路军,为俺爹娘报仇!”

老人说:“找八路军,还有一百多里地哪!先睡一觉,天黑再走!”

王二小美美睡了一大觉,直到天黑。

二小要上路了,老人拿出一些窝头、兔肉,让二小路上吃。二小心里感到暖融融的,说:“老爷爷,谢谢您了!”

老人笑了笑,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俺儿子也是八路军。日后,你打鬼子立了功,俺老汉还要给你庆功呢!”

二小背上包袱,在夜色中上路了。

一路上刮着风,还下着雨,二小也看不清路,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浑身是泥,两腿无力.他感冒发烧了。一不小心踩着一块石块,摔倒在地上,再也没力气爬起来了。二小已经来到了狼牙口村的街上,都半夜了。

狼牙口村的农会主任高林山开完会回家,发现街边躺着一个孩子,已经昏迷不醒了。他赶紧把孩子抱回家,让妻子去熬了一碗姜糖水。高林山给二小脱下湿衣服,替他洗了身子,换上干衣服。妻子端来了姜糖水,二小咕通通就喝了,瞪着眼睛问:“这是什么地方啊?”高林山告诉二小:“这里是二区南马庄乡狼牙口村。你淋雨晕倒在街上,俺把你抱回来,可醒过来了。孩子,你叫啥名儿,从哪儿来啊?”

二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也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二小才说:“俺家在六区上庄。鬼子打死俺爹,饿死俺娘,抓走俺哥,又要抓俺„„”二小难过得说不下去了。

高林山安慰二小说:“孩子,你别愁,这里是巩固区,俺们农会会照顾你。你在上庄干些啥营生啊?”

二小回答说:“俺给地主放牛。”

高林山说:“那好,俺家有牛,村里还有六、七户有牛,你就放牛吧。”

从此,二小就为这六、七户人家放牛。轮流在各家吃饭睡觉。二小放牛挺认真,大家对他也挺好,还送他衣服、鞋袜。

参加儿童团

一晃,王二小在狼牙口村已经好几个月了,生活得很好。这里和上庄不一样,上庄是敌占区,这里是八路军的巩固区。特别是,这里不仅有八路军、民兵队,还有儿童团。

这天,天快黑了。王二小放牛回村,看见村边大槐树下,儿童团长雷娃正在领着儿童团员练操。儿童团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有的戴着八路军军帽,有的用木棍或秫秸杆当枪,有的腰里还扎着一条;旧皮带。他们还高声唱着《儿童团团歌》:

我们是儿童团员,我们为抗日站岗。

手握着红楼枪呀,哪怕那个风雨狂。

你要想过路么?

请你拿出路条!

二小听着听着,心里不觉有点地难受。人家儿童团员多神气呀,自己来了几个月了,就整天放牛„„

回到高主任家里,二小还是闷闷不乐。高林山看二小这样,就问:“二小,有啥不高兴的事呀,嘴巴撅得比天高?”

二小低着头不言语,过了一会儿,他对高主任说出了自己的心事:“村里的娃娃们都参加了儿童团,就俺不是!”

高林山一听笑了起来,说:“我当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这好办,你写一个加入儿童团的申请不就行了?可有一样,参加了儿童团可要积极的干!”

二小在高主任的帮助下,很快写了一份参加儿童团的申请。

二小真的成了一名儿童团员,甭提多高兴了。在儿童团里,二小比谁都干得积极。除了站岗查路条,二小做了不少事。

骑兵连的战士接到命令到下壶关打鬼子去了。这一天,高林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一脸愁云。二小见了,忙问:“大伯,你有啥心事啊?”

高林山说:“部队走了两三天了,可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听不到枪炮声。他们带的干粮不多,你说急人不急人!”

二小听了也说:“他们的马草也不多。”

两个人都动起了脑子。二小灵机一动,说:“大伯,俺们现在就发动大伙准备口粮、军草,后半晌就给部队送去。我这就跟雷娃说一声儿,发动儿童团员上山去割马草。”

高林山听了直点头,心想,这孩子还真有点子。

全村人都忙着生火,烙贴饼子。20多个儿童团员都到村北的山上割马草去了。

二小挥着镰刀,数他割得快。你看,他把小布衫也脱了,只剩下红肚兜,光着膀子,弯着腰,手快如飞。他还挺有心眼,准备了两把镰刀,磨得光光的换着使。二小割满了两筐青草,又帮着别的女孩子割,还不到晌午,儿童团员们就完成了任务。

吃完晌午饭,民兵和儿童团员们就出发了。每个儿童团员都背着两筐草,天气又热起来,脸上直冒汗,可没有一个人喊累。

在下壶关的山头上,骑兵连吴连长首先从望远镜里看到老乡们和儿童团的送粮送草队伍。他骑着战马 飞快迎过来,拉着高林山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来得太好了!”他又转过身来对儿童团员们说:“你们立了一大功。咱们的军马没有草吃就不能打仗,你们的草 送的真及时,谢谢你们了!”

儿童团员听了吴连长的话都非常高兴,这草没白割,挨点儿累也值了。

战斗很快打响了,骑兵连消灭了鬼子的一个中队,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

日本鬼子不甘心在下壶关的失败。他们打听到我们的骑兵接受了新的任务,转移到别的地方作战去了,就由日本鬼子的中队长佐佐木带着一个小队日本鬼子和一排伪军来袭击狼牙口村。

佐佐木一伙来到狼牙口村,却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圈里猪也没有,村子里静悄悄的。佐佐木发火了,问道:“八路的没有„„老百姓、牲口„„统统的哪里去了?”

翻译官报告说:“老百姓都跑了,牲口、粮食全坚壁起来了。”

佐佐木举起战刀,下令:“搜!给我搜!“

日本鬼子到山沟里搜,也不见人影。过了一会儿,伪军排长来报告:“太君,烨树沟里发现了几十个老百姓!”

佐佐木的小眼睛一转,大叫道:“把他们„„统统的„„包围起来!”

群众被包围了起来,山头上架起了机枪。

鬼子中队长佐佐木站在岩坡上开始训话了,叽里呱拉不知说的什么。翻译官说:“太君说了,你们不要怕,只要说出八路军在哪儿,粮食、弹药藏在哪儿,就没事儿。”

没有一个人说话,山谷里静静的。佐佐木气得脸像猪肝,大声吼道:“快说!再不说„„统统的„„死啦死啦的„„”

半天,还是没人说话。佐佐木冲下岩石坡,抓住一个青年农民的衣襟,毗牙咧嘴地说:“你的快说„„八路军在哪儿?粮食藏在哪儿?”

那个青年农民“哇哇”地叫着,佐佐木使劲地打他、踢他,他叫得更凶,还是说不出话来。

高林山对佐佐木说:“他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佐佐木一把抓住了高林山吼道:“他是哑巴„„你的会说„„八路军在哪儿„„粮食藏在哪儿?”

高林山不慌不忙地说:“俺是个老百姓,俺不知道。”

翻译官帮腔说:“快说吧!不然劈了你!”

佐佐木气急了,举起军刀就要劈过去。

就在这紧急的时刻,王二小挺身站了出来。他想,高大伯是农会主席,是他把自己抱回家里,是他们一家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他不能死啊!

佐佐木收起了军刀,向二小问道:“你的小孩„„你的„„怎么知道„„”

二小沉着地说:“我天天在山上放牛,我怎么不知道!”

佐佐木狡猾地说:“你的„„小孩„„不骗人„„”

在鬼子威逼下,王二小只好走在前面带路。两个伪军在后面紧跟着他。

王二小东走西转,把鬼子兵领进了深山沟。远远的看见前面有一个山洞,二小指着说:“太君!你看,就是那个洞!八路军的伤员、粮食就藏在那儿!”

佐佐木逼着二小:“你先„„进山洞„„”

二小急忙钻进了山洞。鬼子们慢吞吞地跟着。山洞里的路二小很熟,他像一只小兔子,连走带蹦,把鬼子落在后面。左拐右拐,二小来到一个叫猫儿洞的地方,把身子缩成一条扁鱼似的钻了过去,气得佐佐木直跳,骂道:“中国小孩„„狡猾„„ ”说着,掏出手枪朝洞里开了几枪。

二小早就钻出洞,飞也似的跑到烨树沟,大声对高主任和乡亲们喊道:“赶紧钻到洞子里,鬼子要来了!”

乡亲们安全转移,骑兵连把鬼子和伪军包围起来。

乡亲们把二小围了起来,高林山抱起了二小,大家都夸二小机智勇敢。高主任说:“孩子,是你救了俺,救了乡亲们!”村妇救会曹主任也搂着二小说:“是你用调虎离山计救了乡亲们,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只想着大伙儿,就没想到自己的危险。”

王二小参加儿童团以后,经受了锻炼,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他在迅速、茁壮地成长!

血染南河滩

九月十六这一天,太阳快要落山了,二小甩着鞭子赶着牛要回家了。忽然呼隆一声响,二小一看,是鬼子兵踩响了南河滩上的石雷。

有40多个鬼子来抢粮食和弹药,还要消灭八路军的伤员。他们来到南河滩上,大摇大摆,还边走边观景。

鬼子要去狼牙口村,那里藏着粮食、枪支和弹药,还有八路军的伤员。

走着走着,一座山挡住了鬼子的去路。鬼子中队长高崎用望远镜看了半天,也闹不清前边的路应该怎么走,他们面前有3条路,走哪一条呢?

中队长高崎急得直冒汗,把大个子军曹喊来命令说:“这里有3条路,你去看看定哪一条?”鬼子们停下来,有的去河边洗手、洗脸,有的去喝水。高崎发火了:“不准洗手洗脸,快归队。”

大个子军曹跑回来向高崎报告:“中队长!路不好找,在那边山上有一个小孩。”

高崎大声喊道:“快抓来!”

二小被军曹拽着来到高崎面前。

高崎问道:“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

二小答道:“俺是放牛的!”

高崎又问道:“小孩„„八路的„„在哪里?”

二小说:“俺不知道。”说完就要走。高崎一把抓住他:“你的„„不要怕。说出来„„八路在哪儿„„给你金票。”

二小半天不言语,军曹上来吼道:“小孩„„不说„„死拉死拉的!”

二小一看,不给带路不行了。心想,也好,俺们的队伍在崖口两边的山头上埋伏着呢,我路又熟,把鬼子带进„„想到这儿,二小装作害怕的样子说:“太君!俺想起来了,晌午的时候,有不少八路军开到南马庄去啦!”

恶狠狠的军曹举起拳头,两个小眼珠滴溜溜转,吓唬二小:“小孩„„你不要„„撒谎!”

二小生气地说:“反正俺看见了,信不信由你!”

高崎看天快黑了,急着说:“小孩„„你的„„带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在沙滩地上向西走去。

河滩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几个鬼子踩在石头上,都摔倒在地上,哇啦哇啦叫道:“小孩„„你带的„„什么路?”

二小撅着嘴也大声喊道:“这圪塔就是这号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绕过河滩向南走去。河的东面是石岭子山,西边是香炉山。两座山都有几十丈高,在这两座山岭上埋伏着我们的骑兵连,一排在西边香炉山上,二排在东边石岭子山上。

鬼子兵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山沟。这时,石岭子山上的八路军骑兵连的战土开了枪,子弹嗖嗖地射向敌 人,七、八个鬼子应声倒地,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鬼子见左边有八路,又朝石岭子崖下躲避,右边香炉山上的八路军正好打个正着。鬼子兵成堆地倒下,鬼哭狼嚎地叫了起来。鬼子兵朝两边山上开枪,可是射程打不到,白费子弹,一个高个子鬼子兵朝崖上扔手榴弹,可是,手榴弹碰到崖边又呼拉拉掉了下来,在鬼子堆里 爆炸了。

鬼子中队长高崎气急败坏,连叫“上当,上当”。他一眼看见,王二小这时飞快地向西跑去,便拼命地追了上去。他掏出手枪朝二小射了过去,二小背中枪弹倒在南河滩上。军曹也跑了过来,用刺刀猛刺二小的胸膛,又把二小用枪尖高高地挑起来,摔在大石头上。我们13岁的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他的鲜血染红了大石头。

1941年农历九月十六,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在南河滩,八路军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传遍了解放区的每一个村庄,感动着每一个老乡。当时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也感动万分,他们立即进行创作,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写出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用叙事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充满无比崇敬与深

切缅怀的真挚感情,不仅使人听了无比悲痛,而且激励斗志,催人向前。

2.抗日战争小英雄 篇二

近日, 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外甥李龙同志将赵俊清编著的《抗日民族英雄传记丛书》捐赠给黑龙江省档案馆永久保存。

《抗日民族英雄传记丛书》由《赵尚志传》、《李兆麟传》、《杨靖宇传》、《周保中传》四册组成, 是一部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总计250余万字的历史人物传记丛书, 是东北抗联历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书中对在东北地区从事抗日武装斗争的赵尚志、李兆麟、杨靖宇、周保中四位将军的生平事迹进行了客观、详实的记录, 将东北抗日战争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和重大事件从当事者的角度加以分析阐述, 从而使东北抗联三路大军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历程尽显其中, 将东北抗战历史脉络清晰地展现给后人。

《抗日民族英雄传记丛书》以详实的史料做基础, 以史家治学的严谨态度做到“文直、事核、不溢美、不隐恶”, 真实还原了英雄本色和艰苦复杂的东北地区抗日斗争历史真相, 是研究中国抗战史的重要文献。

3.一对抗日英雄 篇三

华侨出身

张极生,又名张清、张清江,1916年4月25日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官桥镇岭兜村。

张极生的父亲张作成旅居菲律宾宿务市经商,母亲王晒守望家业。1925年,父亲将九岁的张极生接到宿务市华侨小学读书。1930年,张极生回到福建进入南安读初中,之后升入泉州培元中学高中部。这年夏,张极生的进步思想已被中共岭兜党支部成员关注。1933年秋,张极生被选为共青团晋南县委宣传委员兼团梅岭区委书记。1935年9月至10月,岭兜村遭受国民党两次惨绝人寰的围剿,党组织根据中央隐蔽待机的指示,张极生于1935年底前往菲律宾。

投奔延安

张极生虽然远离家乡,但心中时时刻刻惦记着祖国的安危。在失去党组织领导后,他独立战斗,不失时机地继续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丧权辱国的罪行。张极生请父亲资助,在宿务市开办书店,出售进步书刊,传播进步思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张极生怀抱赤子之心,组织宿务市爱国青年救国会,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向华侨募集善款支援祖国抗日。集资创办《烽火报》,他亲自编排抗战消息、写评论,印刷后分发各地华侨。

1937年11月,张极生满怀报效祖国的热情,号召宿务市爱国青年救国会成员返回祖国抗日,数十人踊跃报名。后经研究商洽,决定分批回国。第一批由张极生、杨志民、孙权裕、黄再成、蔡振声等五人,被称为“开路五先锋”。

1938年1月中旬,“开路五先锋”绕道马尼拉,乘英国轮船到香港,经广州到武汉,得到邹韬奋帮助,五人中除蔡振声留在武汉外,其他四位勇士到了延安。

各显身手

四勇士到延安后,经四个月的培训,黄再成分配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孙权裕分配到晋东南,杨志民分配到山西决死队,张极生分配到新四军。他们路经武汉时,正逢日军调动大部兵力进逼武汉,党组织改派他们留在国统区第九战区第二政工大队。第二政工大队由国民党将领陈诚统率。到国民党部队去,接受国民党的领导,这是张极生始料不及的,但他还是接受了工作安排。况且,这个政工大队的领导权实际上掌握在共产党人手里,它的前身是上海战地服务团,是抗战初期由郭沫若建议上海地下党组建的。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向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吴大群,这位正在著名教育家李公朴办的上海量才补习学校读书的品学兼优的小姑娘,毅然弃学参加上海地下党组建的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事情就这么巧,吴大群后被派往陕北公学学习后也被分配到第九战区第二政工大队工作。

张极生随政工大队辗转湖北阳新、通城、道山等离前线较近的地区进行宣传抗日活动,动员群众,保卫武汉,救护伤兵,以后又转到了湖南平江县。

1938年冬,日寇逼近长沙,造成长沙城内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烧毁房屋5万余幢,烧死2万余人,伤者无数,20万居民流离失所。第二政工大队接到立即赶往长沙参加抢救和处理善后工作的通知,全体队员日夜兼程赶到长沙时,大火还在熊熊燃烧,国民党的各级政府官员,早已逃得无影无踪。第二政工大队的同志们立即投入到被大火包围的伤兵医院进行抢救工作,张极生更是哪里有伤情就冲到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这时,他觉得第二政工大队的工作有意义了,实现了自己要参加的真正意义上的抗日救亡工作的愿望。

革命友谊

第二政工大队的工作业绩和作风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却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满、妒忌和排斥,他们寻找各种借口,从各方面施加压力,逼迫第二政工大队放弃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安排一些与抗日无关的演讲等活动。党支部根据形势,利用国民党上层之间的矛盾,及时安排党员张凯君、邬凌秋、孔湘桂等率领队内革命青年28人撤到桂林陈诚行营,编为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临时政工队。张极生、吴大群包含在28人之中。

1939年2月,临时政工队奉命从桂林步行到重庆,队员们意识到这是陈诚有意用这种方式消磨大家的抗日意识。党支部激励大家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不能就这样被国民党击垮。他们每天步行六七十里,沿途进行抗日宣传,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访问抗日家属及人民群众,调查国民党在征兵、优抚工作中的各种舞弊行为。到了繁华的县城,他们还利用戏院或简易舞台,演出抗日活报剧。就这样,两个月步行3000里,大家的热情始终如一,28人的坚强集体没有一个人掉队。到达重庆后,这支极具战斗力的坚强集体被强行解体。

张极生、吴大群虽然被国民党拆分两地,但他们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决心没有改变,在革命征途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没有改变,投身伟大的抗日战争的热情没有改变。吴大群边授文化课边教抗战歌,常常自己作词谱曲,有时相约与极生合作。有歌词代表作《我们都是小战士》为证:“四月四,四月四,我们都是小战士;小战士,小战士,我们不做摇篮里的胖娃娃,要做抗战的小战士;我们不做旧社会的寄生虫,要做新社会的小主人翁。”

共同抗日

1939年,吴大群与张极生在重庆以极其简朴的形式结为连理。

1941年1月7日,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为了接受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的血的教训,党组织决定部分同志紧急疏散。张极生与吴大群返菲律宾开展工作,他们在香港待机启程时,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被困香港,后转澳门。由于吴大群怀有身孕,在澳门一家医院诞下婴儿后,为集中精力回国抗日,婴儿交托院方抚养。

1943年,张极生在桂林文化供应社发行部工作,由于出版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发行部在广西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吴大群到桂林羊角山的东山小学任教。当时叶挺将军被软禁在羊角山,距东山小学只有百步之遥,吴大群和她的战友们为秘密保护叶挺将军及家属做了很多工作,为叶挺将军的女儿及其他孩子的教育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1944年,日寇把战火烧到湘桂。张极生携家带口,随机关向南迁移,辗转重庆,战乱中不幸丢失一个孩子。这年秋天,张极生被安排在重庆中外出版社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秉性耿直的张极生由于看不惯国民党当局的官僚作风,怀着对日军的深仇大恨和对国民党腐败的强烈不满,和吴大群决心到抗日前线去,并把身边唯一的孩子寄托友人抚养。

1945年5月,张极生、吴大群、龚若青三人经中共南方局同意被编为一组,张极生担任组长,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中原新四军第五师,一对抗日夫妻终于实现了到抗日根据地报效祖国的愿望。经信(阳)应(山)随(县)中心县委决定,张极生任县北区区长,吴大群先后任职《七七日报》及区政府秘书。

在新的岗位上,他们迸发出更高的热情,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

英雄远行

1945年8月15日,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终于迎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可是蒋介石在完成内战准备之后,捍然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调集军队22万人围攻中原解放区。在敌军重兵围困下,根据毛泽东“生存第一,胜利第二”,“巧妙避开敌之打击,分途突出包围圈”的指示,李先念、郑位三各率领一路人马分别突围,进行战略转移,史称“中原突围”。张极生、吴大群在这次转移中双双牺牲。

英雄的身影远去了,连英雄的三个孩子也流落四方,不知如今可安在?

英雄的身影走远了,英雄的形象将永远印在我们心间,英雄的精神将永远鞭策我们前进。

为人民共和国牺牲的英雄永存!

(责任编辑 徐银山)

4.抗日小英雄张嘎的故事 篇四

二(3)班七色花中队主题队会课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小子"。

张嘎只有一个惟一的亲人——奶奶,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但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地区队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突然之间,他变成一个家破人亡的孤儿了!但是,张嘎是个勇敢刚强的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使他消沉,敌人锋利的刺刀更不能使他屈服;相反,在他幼小的心里燃起了炽烈的复仇之火,一定要为奶奶报仇,要救出老钟叔!他要实现自己向往已久的理想——像老钟叔和罗金保叔叔那样,当一个勇敢而又机智的侦察员,狠狠地打击敌人。张嘎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勇敢刚强,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表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当老满父子为掩护他而遭受伪军的毒打时,他敢于大义凛然地挺身而出,沉着有力地告诉敌人:“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军,跟他们没有关系!”当他被敌人关在炮楼里进行拷问时,他敢于勇猛地咬敌人执着皮鞭的魔手„„

5.主题班会教案:学习抗日小英雄 篇五

1.追忆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用诗朗诵、歌曲、讲故事、说话等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起)

(二)回顾介绍英雄的事迹

听英雄故事介绍。

(三)介绍小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请听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学英雄、谈感想

生1:同学们,就是那一个个英雄伴我们成长,给我们力量,教我们去克服困难。

生2:英雄故事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英雄的精神永远伴在我们身旁,激励我们成长!

请听诗朗诵<<党是阳光我是花>>

6.抗日小英雄雨来的事迹简介 篇六

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著名的小英雄,他虽年纪不大,却积极与鬼子作斗争,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被鬼子抓住,面对威逼利诱和拷打也丝毫没有动摇,绝不出卖交通员李大叔,并掩护李大叔逃走;在老师被日本鬼子抓走时,雨来精心策划了大行动,以自己的聪明机智,设下陷阱,成功地救下老师。

看了这本书,我感触极深,雨来面对敌人时威武不屈,展现出铮铮铁骨,老师被鬼子抓走后雨来又从容、机智地想办法解决困难,体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勇敢。我被他深深感动,一想到他我就有了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的勇气和力量。

7.抗日英雄符浩见证中日缔约 篇七

符浩参与了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和签字全过程,还曾是抗日战场上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老八路”。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听来耐人寻味……

“亚洲通”背负重望沟通中日缔约之路

1977年,符浩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中国驻日本大使。其时,执政日本的福田内阁欲重开谈判问题却受到日本国内多方阻挠,尤其首相福田对于缔约的态度尚不很明朗。在这种情形之下,符浩被派出使东瀛,可谓身负重望。

符浩是中国外交部多年来主管亚洲事务的副部长和日本问题专家,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状况十分熟悉,在日本政界,享有“亚洲通”的美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符浩曾经负责接待工作。从和夫人焦玲登上赴日航班起,符浩心绪如潮,暗下决心一定要以史为鉴,开创中日关系的未来。

符浩的到任,受到日本朝野的热烈欢迎。符浩向日本天皇递交国书后,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就是日本促进日中缔约全国委员会的3位召集人。他们向符浩表达了日本朝野人士要求日中早日重开缔约谈判,协议签约,以利两国友好关系长久发展的良好愿望。之后,符浩又先后会见了大量的日本友人,在同他们交谈时,话题几乎都集中在日中缔约问题上。

符浩切身感受到日本各界有识之士对缔约的热情,深感中日缔约是大势所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的态度。到任不久,符浩在福田办公室拜见他,两人像老友一样谈笑风生。交谈中,符浩感到福田言谈大方,比较随和。为表示亲切,曾学过8年汉文的福田同中国新任大使首次相会,使用汉语请符浩就座和喝茶。福田先自我介绍学习过哪些中国经典名著,话题围绕中国文化,从“四书五经”谈到《战国策》。

当谈到从政资历时,福田说:“我早年曾在汪兆铭(汪精卫)南京政府担任过财政顾问。请问大使阁下当时做什么?”符浩微微一笑说:“那时我是八路军,正和日本侵略者作战。”福田顿感几分尴尬,喝了一口茶,然后又问符浩:“那么您在战后呢?”“做外交工作。”符浩坦然回答。

为了摆脱自己一时的被动局面,福田把话题一转,谈到自己名字福田赳夫中的“赳”字,据说是从中国经典中取来的,以此来表示中日同文、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符浩随即答道:“是的,是出自《诗经》中‘赳赳武夫,公侯干城’。阁下乃国家栋梁也。”福田听后,哈哈大笑。气氛随之又活跃起来。当谈到两国关系时,对日中关系的发展,福田表示满意。他强调,日中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体制,使两国关系长久持续发展下去。

福田提到“要建立一种体制”,符浩敏锐地察觉到这表明了缔结和约的意向。在随后广泛拜会各界知名人士和日本内阁有关大臣时,符浩的猜测得到了证实。甚至,时任内阁官房长官园田直就向符浩主动提起日中缔结和约,表示要积极促进,还热切地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福田和一些内阁大臣对缔结的表示,同符浩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更增强了促成友好条约尽快签订的信心。

经过深思熟虑,围绕着福田内阁能否同中国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问题,符浩向中央决策高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时,福田已向公众表明,为缔约事他正在做‘鸭子浮水’,意思是动作在水下”,那时,福田的一项重大举措便是把主张积极缔约的内阁官房长官园田直调任外相。

于是,符浩在给国内的报告中提出了福田内阁很有可能在近期同中国重开缔约谈判,并能够达成协议,同中方签订和约,并建议中方应持“因势利导,顺势而上,尽快促成”的观点。不料,符浩的报告还在馆内讨论时便遭到异议。受当时国内有关部门和学术界人士中流行的对福田内阁不够信任看法的影响,使馆有些人认为对福田内阁能否缔约应持慎重态度。面对不同意见,符浩耐心进行协调,最后给国内的报告中采用的表述是“福田内阁在任期内不排除同我签约的可能”。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几经周折,1978年7月21日中日双方在北京恢复了缔约谈判,且进展较顺利。到7月底,双方对条约的基本框架达成共识。与此同时,时任中央领导人华国锋、邓小平、叶剑英和李先念等亲自听取了中国谈判代表团的工作汇报。邓小平表示:“这个方案不错,要坚持按此谈。要坚持原则,不要怕破裂。但在方式上可以灵活一些。要争取谈成,也要做拖下去的准备。”他表示同意外交部的看法。令符浩难忘的是,叶剑英听完汇报后,热切地握着他的手说:“好好谈,争取谈成。”符浩则以自信的目光回敬叶剑英。

日本方面也加紧了步伐,8月5日,福田首相首肯了园田直外相的北京之行。园田直组织了17人的代表团,选定8月8日赴北京签约。符浩也再次回到北京参加全程会谈。8月9日中日外长正式谈判。园田直在谈判时说,美国总统卡特和国务卿万斯都希望日本积极地把条约搞好。美国希望中日缔约能成为中美建交的一个有利条件。黄华外长肯定园田外相对中日缔约的热情和努力及中日双方代表团会谈的成果,并表示中方同意把反霸条款有争议的一句改为:“本条约不影响各缔约国与第三国关系的立场。”

8月12日下午,日本政府向园田直外相发出缔约的训令。当天下午两国外长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条约文本上正式签字。

接受采访时,符浩感慨:“我参加了整个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是中日之间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见证人。‘友好条约’的缔结是中日百年来第一次,也是新中国强大的表现。”

感受邓小平的伟人气概与凡人情怀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签订后,当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赴日参加缔约换文仪式。翻开家中一直珍藏的邓小平访日全程相册,借着这些历史性的画面,符浩忆述起他与邓小平接触的珍贵点滴。

1978年10月23日10时半是中日两国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互换批准书仪式在日本首相官邸大厅隆重举行。那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深深印留在符浩的脑海,每当他忆起时,心潮便开始澎湃,“举行仪式的大厅布置非常精心,尤其是在大厅中央用白色、黄色菊花与红色石竹花布置成太阳旗和五星红旗,非常夺目”。邓小平与福田共同主持了条约换文仪式,园田直外相和黄华外长分别代表本国

政府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上签字,用的是东方传统的毛笔、砚台和芳香的墨汁。互换条约批准书的时刻,大厅里掌声雷鸣,经久不息。

符浩回忆说,夙愿得偿,当时他的手都拍红了却还不想停下来。激情满怀的他当即写下《浪淘沙·赠日本国外务大臣园田直阁下》一词:“八年八月八,过海星槎,壮心腾起一天霞。秋月春风无限好,日本中华。扰扰任鱼虾,往事堪夸,长安古柏奈良花。历史又开新一页,友谊无涯。”

23日中午,符浩陪同邓小平及其夫人卓琳来到皇宫竹厅。天皇和皇后与邓小平夫妇紧紧握手,然后宾主并肩而坐,亲切交谈。天皇在谈话中表示,“在两国悠久的历史中,虽然其间一度发生过不幸的事情,但正如你所说,那已成为过去。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这实在是件好事,今后两国要永远和平友好下去。”符浩后来获悉,天皇当天的谈话有的离开了外务省和宫内厅商拟的稿子,而日本共同社报道此次会见时写道:“陛下在首次会见中国最高领导人时,使用‘不幸的事情’这一措辞,是从天皇的战争责任这个角度,间接向中国人民表明谢罪之意。”

在东京访问期间,日程安排十分紧张,但符浩眼中的邓小平总是神采奕奕、笑容满面。符浩回忆,那期间日本刮起了“邓旋风”,从邓小平的言谈中,日本人不仅了解了他,并倾倒于他那充满智慧而又不乏幽默的“邓氏语录”。说起邓小平那次访日时的著名语录,符浩最先想起的就是邓小平就钓鱼岛问题妙答记者问的精彩一幕。

拿出一张当年在日本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大幅照片,符浩说,当时有日本记者提出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归属问题,这是缔约中的敏感话题。而邓小平却神态自若地回答,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归属问题中国同日本有争议,首先名字就不同,中国称钓鱼岛,而日本叫“尖阁列岛”。他表示,“这个问题可以把它放一下,也许下一代比我们更聪明些,会找到实际解决的方法。”符浩认为,邓小平的回答非常妙,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今当时紧张的空气顿时轻松许多。忆及此事,符浩不禁开心地笑起来。

鲜为人知的是,邓小平此次访日时,符浩为了向他面呈一份国内紧急电报而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就在邓小平访日第2天,一纸电报飞到了日本:“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约见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有要事相谈。”收到电报,符浩马上联想到美国驻日本大使曼斯菲尔德曾和他的一次谈话。一天,曼斯菲尔德给符浩打电话,告知他即将离任。符浩在中国大使馆设晚宴为曼斯菲尔德送行。谁知正在吃饭时,曼斯菲尔德忽然高兴地凑到符浩身边,在他耳边悄悄地说:“老朋友,我不走了。”符浩被搞糊涂了,瞪大眼睛望着曼斯菲尔德,只见他双手一摊说:“下午2时接到电报,改为留任。”恍然大悟的符浩一改往日的儒雅,举起酒杯大声说:“送行饭改为留任饭。干!连干三杯!”欢声笑语中,曼斯菲尔德向符浩询问对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的印象如何,并透露说,某人喜欢喝酒,某人可能担任第一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那一次好似随意的聊侃,却让外交经验丰富的符浩立即意识到其可能蕴含深意,捕捉到中美之间将有重大事情发生的蛛丝马迹——莫非中美将要建立外交关系了?

想到这,符浩不敢怠慢,因保密重要,在国外不能用声音来读这重大的事情,他即刻用大字将电报内容抄写下来。赶到邓小平下榻处时。警卫员告诉符浩:“首长刚起床。”符浩说:“有要事。”就这样,邓小平身着睡衣在卧室接见了符浩,并在电报的背面写下了8个字:“回答国内,回去就见。”11月,邓小平从日本回国,接着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三中全会。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符号”

符浩的“日本缘份”,还得从抗战时期说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外交家符浩曾在战场上与日本侵略军短兵相接,还是一个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

符浩原名符忠孝,1916年4月降生在陕西醴泉一个贫苦农家。苦难艰辛的童年生活没有磨灭符忠孝的志气,反而激发他求知上进的信念。10岁时,符忠孝入学校学习,他聪颖灵慧,刻苦努力,以优异成绩考进当时陕西最好的学府西安师范。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符忠孝参加了西安学联组织的工作团,赴乡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同年9月,钏中国共产党所办的西北青年训练班学习,一个月后考上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3期,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

刚进抗大,教育长罗瑞卿便来看望新生,点名到“符忠孝”时,其浓重的湖南口音让人听起来像是“符号”,同学马上纠正,而罗瑞卿却幽默地说:“小题大做,一个标点,一个符号,有什么不可以。”于是,“一个标点,一个符号”的典故就在抗大传开,符忠孝豁然有悟,索性取其谐音改名叫“符浩”。

在抗大学习期间,符浩思想进步很快,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被分配到八路军115师1团任政治处干事。1944年春天,符浩调鲁北渤海军区,先后任股长、敌工科科长,身经百战,多次死里逃生。他曾孤身一人深入敌穴,不费一枪一弹,硬是把王道的两千多伪军拉了过来。

当时,群众中流行最广的是,“符号”精通孙子兵法,善用三十六计战胜日伪军,并教育转化日军俘虏,使他们掉转枪口共同抗日。为此,日本鬼子对“符号”恨得要命也怕得要死,甚至对他的名字也闻之生畏。

长期从事对日军和伪军的工作,符浩积累了丰富的对敌工作经验,并和许多日本反战军人结下深厚友谊。从那时起,符浩的外交才能已初露峥嵘。

1945年日本投降后,符浩先后担任了渤海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等职。1946年上半年,符浩任渤海军区政治部联络部任部长时,被派到敌占城市德州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德州第15小组的中共上校代表,这使他有了第一次从事外交工作的经验。那时期,符浩与美国代表怀特中校、国民党代表刘金明上校等人围绕德州的停战换防执行问题谈判交涉近4个月,其中经过曲折多变。

符浩回忆,那时德州在中共解放区范围内,但城中的伪军一再袭扰。国民党企图收编德州城中的伪军,以抢占德州,美方代表则表面中立实际扶持国民党。符浩一面积极配合执行停战工作,一面小心防范城内伪军反扑,以及国民党军故意制造的摩擦,同时让美方代表无可挑剔。经过巧妙周旋,符浩维护了中共的胜利成果。这年7月,中共决定以武力解放德州城,国民党代表在感到形势不妙后提前逃回北平,美方代表虽然未能帮国民党抢占解放区,却不由衷心佩服中共的谋略与胆识。符浩的首次外交答卷颇为精彩,后来这段历史还被拍成了电影。

解放战争时期,符浩随华东野战军攻占济南、会战淮海、横渡长江、解放大上海,直至全国解放。1949年符浩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3军98师政治部主任。1950年,战功赫赫的符浩被抽调进入刚刚成立的外交部,开始了近50年的外交生涯。在他的外交生涯中,无论是出使外国还是任职外交部领导岗位,无不以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为生命。

8.王二小-抗日小英雄作文400字 篇八

我读过一篇关于王二小的文章,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天王二小在放牧,突然冲出来几个日本鬼子,叫他带路。王二小临危不惧,将他们带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里,日本鬼子知道上当了,怒发冲冠,一把用刺刀刺死了王二小。就这样,王二小为了祖国而壮烈牺牲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王二小还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放牛娃,本来他还有前途,有希望,却为了国家而早早地夭折了。当时的中国,像一只羊似的让日本这只大灰狼宰割。不像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和平下,从来不必为战争顾虑,可王二小呢?他生活在战争下,生命时时都受到威胁,可他却还用自己鲜活的生命,换取了更多老百姓的平安。他心知肚明自己逃不出日本鬼子的手掌心,却愿为保卫祖国出一份力,大人们说这是“后生可畏”,我们说这是“好榜样”。

9.【精品演讲稿】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篇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华家街道中心小学二年二班的_____。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二年二班给大家做一次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因为排行老二,所以大家都叫他二小。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又赶上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不断,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了,二小成了孤儿,以放牛为生。

二小是个聪明的孩子,深得当时晋察冀军区骑兵连吴连长的喜爱,后来,二小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的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个紧急关头,他灵机一动,有了主意,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就要二小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就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你不信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呢。”鬼子相信了二小。二小把鬼子带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并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了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极了。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传遍了解放区的每一个村庄,感动着每一个乡亲们。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0.美式战争主旋律《英雄连》 篇十

无论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款游戏,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无疑是它的画面质量。如果有玩家玩过《英雄连》的话,一定会有重温《拯救大兵瑞恩》中奥马哈滩头惨烈一幕的感觉,可以说除了少了汤姆·汉克斯之外,其余一切都是如此的似曾相识:颠簸的登陆艇、低级军官声嘶力竭的命令、士兵恐惧的眼神和蠕动的嘴唇,忽然舱门一开,还没等士兵们跳出船去,德军机枪的弹幕就像镰刀收割稻谷一样将士兵打得血肉横飞!的确是血肉横飞,因为你能清楚看到士兵的鲜血喷溅到身上和船舱上,甚至还可以感觉到被打飞的军服和武器碎片在眼前飞舞!随着游戏的镜头转上沙滩,奔跑中的士兵转眼间便被打倒在沙滩上辗转呻吟,卫生兵正要跑上来抢救,一颗炮弹把伤员高高抛起,炸得四分五裂……这一切都是由游戏本身的CG运算出来的,也就是说游戏运行时候的画质不亚于观看一部好莱坞大片!

《英雄连》的游戏画面非常优秀,不仅在目前的即时战略游戏中登峰造极,其人物和车辆造型、纹理和材质等具体图像品质,完全可以媲美主流的FPS动作游戏!由于是3D游戏,所以玩家在使用近景镜头时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名士兵的五官。更令人惊叹的还是游戏的光影效果,除了使用大量的光学特效来表现爆炸、射击和火焰外,这些效果在游戏中显得格外绚丽,各种投影的效果也非常值得赞叹,任何物体都可以在车辆上甚至人物身上留下即时演算的动态阴影效果,如此“豪华”的光影效果被使用在即时战略游戏中使人不由得感叹技术的进步。

特效方面,《英雄连》使用了“Havok”物理引擎,场景中的一切景物都可以破坏,游戏中的士兵和武器不但会被炸飞,更会依物理冲击方向的不同而呈现各种姿势,展现被冲击波和弹片撕得粉身碎骨的状态。重炮会炸出弹坑、坦克可以撞塌墙壁,而地形和建筑物的改变会持续发生物理互动,并进而影响到地面单元的移动和交火。

如果硬是要对这款游戏近乎完美的画面效果挑毛病的话,那就是超级的视觉表现带来了超级的硬件要求,笔者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如下:C P U为AMD3800、256MB显存的7300GT显卡以及2GB的DDR2内存。如此配置,当打开全部画面特效后才能运行流畅,但一旦将内存屏蔽成1.5GB后,游戏就变得卡滞而无法运行了!其实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令人“惊艳”的画面也是建立在打开全部特效的前提下的,如果玩家硬件配置较差的话,那就只好跟那些梦幻般的景致说Bye-bye了。

别具一格的连级战术游戏和资源策略

Relic公司独辟蹊径地选择了表现连级规模的战斗——这点毫无疑问是借热门影视作品《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的东风了。在《英雄连》的游戏过程中,要求玩家注重兵力的保存和快节奏的攻防转换。由于是连级战斗规模,所以游戏中玩家不会出现《红色警戒》之类的人海或坦克海战术,而是需要注意诸兵种合成,利用兵种之间的相克与地形地貌结合战斗。游戏基本上是在西欧乡镇的教堂、民宅、葡萄园等地展开的,没有一望无垠的旷野,当然,在以巷战为主的战斗中也没有狂热的集团冲锋,那样无异于自杀行为。

在游戏中普遍采用了班组这一概念,所有的单位都是以班组为基础来发挥作用的。例如1个步兵班、1个游骑兵小队、1个机枪组等等,而有些特殊的单位如狙击手、坦克等虽然是独自作战,但在实战中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班组。与一般战争游戏不同,《英雄连》中的班组是可以不断补充的,当班组只剩下1~2人,就可以回到大本营那里去补充,恢复成满员的单位继续战斗。在游戏中双方阵营的兵力配置并不相等,德军总体上要少于美军。例如同样的工兵组,美军由3人组成,德军只有2人,而步兵班美军有6人,德军只有5人。这也大致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因为诺曼底登陆时德军已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由于长期战争的消耗,他们连基本的人力资源都难以保证;而美国刚刚开始参战,各项资源都远远高于德国。

通过持续的战斗,玩家会不断得到经验值,并积累一定的点数来选择战略技能,这些技能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呼叫火力支援或援军,双方总共有6个战术风格可以选择,分别侧重防御、快攻和利用技术兵器取胜。利用不同的战术风格可以得到迥异的武器和战术,从而使得在同样的地界可以反复进行充满新意的尝试。游戏中可以选择美军或德军阵营,假如选择德军的话,只有在选择“恐怖学说”战术下的“英雄支援”一项时才会拥有虎式坦克,而选择另一子项“宣传”的话,会有威力无边的V1火箭支援。

在游戏中的装甲单位作战中,《英雄连》采取了很另类的模式:同类型坦克中德军坦克稍强于美军坦克,坦克之间作战时首先看击中了什么位置。装甲车辆的正面最牢固,侧面次之,背后最薄弱,所以坦克之间的战斗往往变成了彼此打转,看谁能转到对手背后去……此外,如果采取建造一大群坦克上去“群殴”的话,经常会发生“天才”的后排坦克炮手击中前排战友后背的情况——这个游戏中由于受地形和队形影响而出现误击的几率那是相当的高啊!

在《英雄连》游戏中需要拥有“人力、弹药、燃料”这3种资源,这3种资源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建造武器和征召兵力需要用到人力资源,例如1个步兵班需要若干资源,1个机枪组需要若干资源等;在游戏中军队使用炮击、投掷手榴弹等特殊技能的时候需要消耗弹药资源;燃料是生产装甲车辆的必备条件,那些“油老虎”们没有燃料可是会趴窝的……

获得资源的途径是占领对应的资源点——还记得琉璜岛战役中那张著名的美军竖旗照片吗?玩家只要通过抢夺这些资源点并竖立自己的旗帜,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资源,还可以在资源点修建自己的观察哨,以增加单位时间的资源流量。

旧瓶装新酒的《英雄连》

从上述描述就能看出,虽然采用了连级规模作战,不过《英雄连》在骨子里还是那种采集资源——生产单位——决战取胜的传统即时战略模式游戏。它虽有令人眼亮耳明的顶级声光效果、让人热血沸腾的超火爆战斗场面、精彩多变的任务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但根本上还是一款在“传统即时战略”旧瓶中装进“连级战术”等新酒的产品。《英雄连》在娱乐性方面下足功夫,让人大呼过瘾;在多人网络联机对战游戏中更是热门之选;游戏的战斗和各种效果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它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除了一样——真实性。平心而论,召唤V1火箭攻击或者是部署重炮阵地这些都远远超出了连长职权范畴,更别说一个连级战斗单位不仅可以呼叫源源不绝的援兵,还可以建造兵营和坦克工厂,并生产出大规模的步兵和坦克来,这不能不令人咋舌。有些人喜欢将《英雄连》与经典战术游戏《近距离作战》系列相比较,后者也是二战营连规模的战斗模拟游戏。说到画面火爆自然非《英雄连》莫属,但要论及真实性来,《英雄连》无论如何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对于战争游戏而言,真实性一直是把双刃剑。资深的军迷认为华丽的画面和火爆的场景都不过是肤浅的表面,只有在严格遵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才可以被称为一款严肃的优秀的游戏。而有些游戏玩家认为,不管是什么题材,也不管是否符合历史真实还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只要有火爆的战斗和精美的画面那就是好游戏。但是,对于更多的军迷+游戏爱好者而言,他们属于在游戏性和真实性之间的骑墙派,既为精彩火爆的游戏场面欢呼,也对其不符合历史真实的一面感到遗憾,笔者就是其中一员。希望这篇短文能让读者了解《英雄连》这款不错的游戏,虽然它也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编辑/刘兰芳

图5为正在进行CQB训练的海豹突击队员。4名队员全部身穿连体作战服,上身的黑色防弹衣外面套着海豹战术背心,可容纳6个MP5弹匣,乍看上去颇像SWAT特警队。不过,其他一些装具还是流露出很浓的“军队”味道,如M17防毒面具包、军用水壶、LC2急救包、M7刺刀和M12枪套及其内部的M9手枪。画面最右侧的破门手使用的是护木下加装了战术灯的意大利贝内利M3霰弹枪,8发的容弹量与半自动的发射方式使该枪成为近战利器。门上已经扭曲的金属门把手和门板上的大洞就是它的杰作。蹲在他前方的队员正在为自己手中的MP5K冲锋枪更换弹匣,他们两人都装备了单兵电台和空降头盔,空降头盔并不防弹,只是保护头部免受碰撞。头戴面罩和护目镜的突击队员手持MP5SD冲锋枪正准备冲入建筑物。他身后的战友手持加装了战术灯的MP5冲锋枪,头戴夜视仪,正准备随后突入。

国海豹突击队胸章

百威啤酒商标

图6为海豹突击队员的金属胸章,由于其形状类似百威啤酒的商标,因此也被美国士兵戏称为“百威啤酒章”。

三角洲特种部队

三角洲特种部队(DELTA FORCE)成立于1977年,其主要任务是处置影响到美国利益的恐怖活动。

图8的背景有些沉重。1993年10月,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三角洲特种部队与游骑兵合作实施抓捕当地军阀莫罕默德·埃迪德的行动,也就是哥伦比亚公司出品的军事大片《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所讲述的事件。

由于本次行动需要深入敌方控制的区域,所以这4名D boy(指三角洲特种部队的成员)全副武装,在三色沙漠迷彩服外穿上防弹衣,再在防弹衣外面套上战术背心。每人都携带了一部单兵电台以利于联络。两名手持M4卡宾枪的队员头戴防护头盔,可以在机降的过程中提供保护。M4卡宾枪上的双弹匣通过弹匣连接卡笋连接在一起,提把上还安装了光学瞄准具,但似乎与影片中使用的艾姆波因特公司的反射式瞄准具不同。图中抬手指向右方的队员所使用的LBV-D型战术背心的下摆系着黑鹰公司的速降腰带,腰带上的速降用D环清晰可见。绑在他左腿上的绿色帆布包,据笔者推测,应该是用于盛放夜视器材的。在他身后的狙击手使用的是M24狙击步枪,枪身还作了简单的伪装。画面最右端呈跪姿的队员手持MP5SD冲锋枪,其战术背心与其他3人的LBV-D型不同,是TACⅢ型战术背心。黑色绑腿枪套内的手枪根据无外露击锤这一点来判断,可能是格洛克手枪,具体型号难以辨别。

在这次行动中,三角洲特种部队的成员率先机降冲进目标建筑物实施抓捕,整个过程十分顺利、流畅。后来又协助护送伤员返回营地,再次步行绕过封锁进入敌占区、赶赴坠机地点保护伤员。最后上士兰德尔·D.舒加特与军士长加里·I.戈登自愿前往第二坠机点保护伤员,直至阵亡。其实,“黑鹰坠落”并不是三角洲特种部队完成的最出色的任务,但是在这次行动中,D boy们已经表现出了作为特种部队队员应有的较高素质与过硬技能,并且每名队员都在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游骑兵部队

游骑兵(RANGERS,也译作突击队、别动队)的历史要比前面提到的3支特种部队更久远,其来历可追溯到公元1670年代,在美洲殖民地时期就有名为RANGER的小型军队。当时英军为了应付善于突袭战斗的印第安人,组成小型骑兵侦察队伍在屯垦区四周巡逻以观察敌人活动并提供早期预警。由于他们的巡逻距离称为“RANGE”,因此人们一般称这支队伍的士兵为“RANGER”。此后,游骑兵这种编制就一直沿用下来。

然而,游骑兵并不是一支特种作战部队,而是一支常规的步兵部队。它是一支由战斗技能比较突出的士兵组成的轻步兵团,由于没有了重装备的羁绊,可快速部署到全球任何地点应对突发事件。虽然不是特种部队,却与其他特种部队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每年都会有一些士兵,在游骑兵受训后获得自己的第一枚资格章——游骑兵资格章,进而被选拔进入某特种部队,再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的训练之后,成为真正的“兵王”。这种关系再加上游骑兵自身在历次战争中付出的巨大代价与取得的辉煌战果,就足够为他们争得一席之地了。

图9为诺曼底登陆中的游骑兵,也就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中,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上尉所在的部队。在以血腥著称的抢滩中,游骑兵作为第一批攻击部队,承受了巨大的伤亡,个别连队几乎被打得仅剩番号。

图中的4名士兵都在滩头的战斗中幸存下来,准备向纵深挺进打开突破口,挂在他们胸前或大腿外侧的黑色袋子是防毒面具包。在1944年登陆前,美国军方为每一名直接参加登陆的士兵配发了包括防毒面具在内的各式装备,以应对登上敌方土地之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万幸的是这些装备都没有派上用场。图中最左侧的爆破手带着一根爆破筒,实际就是一段内部装满炸药的钢管,可首尾连接在一起使用,通过尾部的雷管引爆,他穿的可以说是美军最早的战术背心,由帆布制成,前胸与下摆处各有两个大口袋可以盛放装备。手持汤姆逊冲锋枪的战士左手拎着两个装满弹药的帆布包。蹲在最右侧的榴弹手正准备用M1半自动步枪发射枪榴弹。

图10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游骑兵。如图所示,游骑兵使用的是当时美国陆军标准的阿丽斯装具,包括Y带、S带上挂的急救包、水壶、弹匣包、M7刺刀、M17防毒面具包和中型背包。最左侧的榴弹手头戴AN/PVS-5双目夜视仪。他旁边的战友肩带上挂了一支L形手电,背包右侧面是三折工兵锹。

影片《空中监狱》中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游骑兵队员,头戴黑色贝雷帽

11.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演讲稿 篇十一

——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班的***,今天我要讲的是《临危不惧——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当时海娃只有十三岁,是龙门村儿童团团长。他每天一边放羊,一边放哨,监视着前方敌人的炮楼。

一天,海娃的爸爸急匆匆地把一封信交给他,满脸严肃地说:“这里面是攻打鬼子炮楼的路线图,你一定要想办法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三根鸡毛,知道这是十分重要的消息,他拍拍胸脯说:“您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任务!”说着他就藏好鸡毛信,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没想到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海娃着急了,要是鬼子搜身,搜走了鸡毛信可就麻烦了,这可怎么办啊?海娃冷静了片刻,看着羊群,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羊尾巴下面。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站住!你的,小八路的干活?”鬼子吆喝起来,哗啦一声举起枪,对着海娃的小脑袋。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傻愣愣地说:“我就是个放羊的。”鬼子不相信,把海娃全身上下搜遍了,结果什么也没搜着。后来,鬼子又打起了羊群的主意,要海娃给他们带路,并且想吃羊肉。

到了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出了几里路。鬼子发现海娃跑了,很快就追了上来,他们又用枪逼着海娃带他们上山。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了羊道。歪嘴鬼子在底下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吼起来:“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装作没听见,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开枪了。在乱枪中,海娃的左手中了一枪,扑倒在乱草里,他忍着剧痛,放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八路军叔叔,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

山顶上突然响起一阵排子枪声,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爬起来拼命向山顶上扑去。海娃终于把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根据信上的情况,成功地捣毁了敌人的炮楼,击毙了猫眼司令,打了个大胜仗。

海娃也因为他的机智和勇敢成为抗日小英雄。革命战争时期,像海娃这样的少年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12.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 篇十二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爱国革命家----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02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走。最后,杨靖宇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流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将军死后,经日军解剖,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我难以想像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犹然而升。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时生活条件这么艰苦,而杨靖宇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呀!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克服困难,我们要像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英雄人物

_<<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夜静悄悄的,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老师带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它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英勇跳崖的故事。

每当回想起五位战士的壮举,我便感到十分惭愧。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问题就逃避。怕困难、怕坚苦、怕挫折。。。跟他们相比,我们战胜的一顶点的困难,算得了什么?

五位战士的壮举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气节深深感动了中国人民,他们被人们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为纪念表彰五位抗日英雄,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三烈士碑”,1959年5月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英雄人物,名扬天下。小兵也是英雄

1937年中国暴发了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抗日战争,日本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我们中国人不怕,张嘎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张嘎很聪明也很勇敢,他恨日本人心如刀割,最佩服的是那一次被日本人抓进司令部,聪明的小脑袋就想办法逃出,在这么多的日本人面前爬上树逃走,还留了一句“司令部我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带走微笑讥怒小日本走了。还有一次在日本人包围,带着最重要的任务。日本人包围了村子寻药。八路军把药品放上马车运走,张嘎把药品放下马车,独自空车跑,小日本被张嘎骗得很可怜。这部小说:“中国在落后武力下赶出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在日本军的追击下组织游击队,说明当时全中国都积极抗日,团集起来保卫祖国。我对张嘎是又担心有依赖,他做事完全不像小孩,做其事来都很严肃,在我的心目中他算是一个小英雄。他把八路军当做自己父母,把几个小八路军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作者把张嘎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写出了对张嘎的重要性。还有他带领几个小八路抗日。表现出张嘎的作战经验。在战场中牺牲的部队对于张嘎来说很悲伤,内心充满报仇,有时候冲动得去找小日本报仇,但八路军们不给去,此时他的表情和动作显示出恨日本人无法形容。我们心目中的小英雄能理解祖国面临的危机和民族内心里的痛,能感受老百姓的心情,可以说是人小鬼大。在战争和压迫中能克服种种困难,在生活方面不斤斤计较,既然是一个小孩就有这种爱国精神,那么作为大人后该比他做得好一小点也不会有多大困难吧!但是有些人做小日本的英雄,那种人真是可怕而最讨厌。中国人的儿子去做日本人的走狗,我为他那种人悲伤,更为他们羞耻。如今中国有了好较,趁着这个机会再努力一点。或相信生活会更加好。我把这篇小说拿到这个时代来说就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回答所有的读者。比如从我说起;我在学习方面总是漏洞百出总是有一科目在拉分,所以总分上不去,别人能全面进攻,而我为什么总是淘汰者,每次考试语文不及格这有点像故事中的汉奸总是跟在别人的屁股,真是悲哀啊!又如,现在满街都是贴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但是有些人染上了毒品,自己的心也随着想歪了。身体不是自己控制,是魔鬼控制就像故事里的软弱无能的人。就像我们曾经背过考过的名言句“有的人死了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了比鸿毛还要轻”他们这类人就是比鸿毛还要轻,飘在寒风中充当自然界的数量。真为他们丢脸啊!现在中国又出现了一种重大问题“领土不能够完整,祖国不能够统一”有些反华势力想把台湾从中国界内分裂,但我相信它最终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当中,因为中国的先驱者播下了胜利的果实“坚持一个原则,只有一个中国”就像故事里的张嘎胜利是属于他的。指导教师:张勇 书,我的精神家园

问世间,书为何物?只叫人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书,是台灯一盏,在迷惘的黑夜,让我眼前一亮,我跟随这光亮去探索世界的奥妙;书,是香茗一杯,轻啜一口,茶香绕齿;书,是一把钥匙,带领我打开蕴藏了无穷力量的智慧宝库。_书,是我温暖的家园。

从小,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小书橱上,堆满了《十万个为什么》,《说岳全传》《三国演义》《水浒传》,《成语故事》„„是它们,砌成了我的精神家园!我喜欢沉浸在静谧的夜里,沉浸在书的馨香中,安静的去思索,去与横卧在书中的每一个灵魂自由自在地交流„„

翻开《三国演义》,我犹如进入一个处处勾心斗角,刀光剑影的战场;翻开《西游记》我犹如进入了一个腾云驾雾,变化多端的神奇境界;翻开《水浒传》,眼前出现了一个个疾恶如仇,除暴安良,集正义于一身的梁山好汉;翻开《红楼梦》,我哀叹林黛玉悲情葬花,陪她闲逛于荣国府花圃,与刘姥姥共进大观圆„„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故事,让我迟迟不肯放下手中的书,尽管我的双眼早已疼痛不已„„ 书呵,我美丽的精神家园!

走进我的家园,翻开厚厚的历史书,古今中外的一幕幕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看我国闻名中外的四大发明,一种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看抗日战争,既为日本鬼子的恶行感到深痛恶绝,同时也为那舍身报国,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的抗日将士们而感到敬佩„„ 书,我的精神家园,它不但是一本记载着历史的书,也是一本教人道理的书哇!不由想起一句话:“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而我认为,书本不但是人类的精神粮食,还是使我的精神家园一片葱绿,使我心田变得肥沃的养分。书,让我充实,给我快乐。

翻开一篇篇的散文,立马给了我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读朱自清的《背影》,文中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不流露着父亲对儿子那深深的爱;质朴的词汇和细腻的感情,在轻翻书页的过程中,缕缕书香化作空气,在我的精神之家中飘荡,使我沉迷于此间,流连忘返„„

翻开书本,在这家园里畅游,此时的我几乎“与世隔绝”,时间观念亦停留在书中,即使泰山崩于前我也未必知所谓何事,这时,我正与书中人物同喜共悲,笑可耻之徒,同情苦难之人,赞英雄好汉„„与作者共鸣,何等的自在,惬意,我乐此不疲!书,就如一根细丝,不经意间,与我相连,连住了我的心灵„„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的精神家园里,让思绪飞扬,让激情荡漾,让青春永驻!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小学四年级作文300字400字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上一篇:188班禁毒防艾教案下一篇:幼儿园毕业典礼园长经典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