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校史

2024-07-12

感悟校史(共10篇)

1.感悟校史 篇一

关于参观及打扫校史馆的实践活动感悟

在三周之前的五月十四日,我们2012级的第58期的积极分子,聚集在图书馆门前,带好了扫除工具,并以为小组为单位准备对刚修建完的校史馆进行了打扫,而且在打扫过后,有组织地对新建的校史馆进行一次近距离并且十分仔细的参观,我想,我们应该算是校史馆前几批参观者吧。在这次在校史馆里面的打扫与参观的实践,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用党政知识来说就是,群众的力量真的是不可忽视与小觑的。除此之外,就是校史馆里的历史印迹让我难以忘记。

自备扫除工具的我们,准时的在威严的图书馆门前汇合之后,便浩浩荡荡地向着图书馆地下一楼的校史馆行进,就以我个人为例,我真的是在当天才知道,地下一楼已经用来作为渤海大学校史的展出场所,所以听说要去打扫校史馆,心里便充满了对这个新建不久的校史馆的期待。来到校史馆,看见校史馆这几个大字镶刻在墙上,那种庄严的感觉便迎面而来。我们积极分子的对位也都压低了说话的声音,仿佛进入了某个重要的历史博物馆的感觉,尽管还没有走进里面。当然,手上的扫除工具也提醒着我们,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是带着重要扫除的任务来的,在校史馆的老师的叮嘱之后,明确了任务与分工的我们,大步迈进了校史馆,积极认真的清扫了起来。

在扫除伊始,说实话感觉校史馆还是有一定的规模的,觉得打扫起来应该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可是最后我们大家却干得很快,在一个小时之内便完成了校史馆的清扫工作。与我想的不一样的原因是我忽略了我们庞大的队伍,忽略了集体的力量。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众人拾材火焰高”,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扫除的过程中,虽然是有所分工,但是大家都互帮互助,相互合作,而且干得很仔细,就连花瓶的底部,我们都擦的仔细,湿毛巾擦过一遍,马上干毛巾再擦一遍。整个校史馆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就这样在我们的手下变得亮起来,扫除结束过后真的是有那种成就感。

洗过手之后,校史馆的一位讲解员,应在打扫之前的承诺,带领我们参观整个校史馆,并且会为我们进行讲解。于是,我们安静、认真地跟着讲解员,仔细地听着他细致全面的讲解,了解着渤海大学从前的那些我们不曾知道的历史,例如校名、校址、历届的校长、受过的奖项等等,这之间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挂在校史馆其中一面墙上的历届学生的毕业照片,那面墙上的照片有黑白的过渡到彩色的,好像在告诉我们这个学校的历史,也让我想起那句话--“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真的是在渤海大学里,走出了太多的毕业生,在看到那些一张张定格在照片里面的青春面孔的时候,我会联想到他们现在也许已经人到中年,也许已经头发花白,不知道他们大学毕业以后的生活是怎样的,是穷困潦倒还是辉煌耀眼,不知道在拍毕业照的那瞬间,他们都在想这些什么,是不是也会在担心着自己的将来,是不是在忐忑着抑或是在自信着呢?

我无从所知,但是看见那一张张毕业照的时候,就好像听见了很多声音,也许是因为自己也在走向毕业的关系吧,希望自己有一个可以自信安定的将来吧,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吧。

通过校史馆的打扫和参观的实践活动,让我真的是感触颇深,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的,可是真的是因为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想到了更多,当然,对于我这个总是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人来说,真真切切的认识到了合作的力量、团结群众的力量。与此同时,好像也因为校史馆的参观想到了自己的以后,毕业的以后,真的想努力的做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人。我想,我会加油努力的!

文学院 中文系

十二级 二班

高妍 12011073 2014年6月3日

关于参观及打扫校史馆的实践活动感悟

文学院 中文系 十二级 二班

高妍 12011073

2.感悟校史 篇二

今天,高校的校史研究工作逐渐成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的高校校史馆建设应运而生,并逐步纳入学校建设的范畴。在百年校庆之际,河海大学特别筹建了河海大学校史馆,旨在记载学校百年历史,展现学校办学成果,总结优秀办学经验,凝练百年大学精神,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激发师生“知校、爱校、荣校”。本文通过梳理河海大学百年办学历程,深入探讨了河海大学校史馆的建设理念、表现形式与陈列特色等,在此基础上感悟了百年河海的大学精神,为其他高校建设校史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样本。

一、河海大学校史馆的建设理念

目前国内的校史馆建设当中,依旧存在着许多误区,例如盲目求新求大,追求形式和功能的奢华,忽视校史精神内涵等问题。“但是值得欣慰的是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重挖掘文化价值的深层含义。”[2]22如北京大学校史馆、清华大学校史馆、复旦大学校史馆等都因为其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及深刻的校园文化内涵,而被赋予了独特的灵魂。

河海大学校史馆的设计建设以其百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为基础,注重历史的叙述和文化的传承,整体风格上力求简约大气、朴实素雅,并由此确立校史馆设计建设的理念为:“以学校百年发展历史为主线,以时间为节点,以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为基础”[3]126,记录河海大学百年求索的办学历史;再现一代代河海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风采;宣传展示河海大学创建以来,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多层次再现河海大学百年与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百年的生动历史。在上述大学校史馆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保存学校历史、展现办学成就、传承优良传统、提炼大学精神的目标。

二、河海大学校史馆的表现形式与特色

校史馆由学校20世纪50年代的老图书馆改建而成,给人一种朴素庄重、沉稳内敛、富有历史的感觉。通过深入解读学校百年校史文化,理清学校发展的脉络框架,陈列内容层次清晰、特色鲜明、亮点突出,采用多种表现手段,结合重要历史事件、史料实物,充分表现河海大学百年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同时,校史馆设计以人为本、朴实素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绿色、舒适的参观环境。

河海大学校史馆的陈列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用水流印象空间设计,突出河海大学的水利特色。作为我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为、顺水而长”,其发展与水紧密相联。在关中八惠渠、佛子岭水库、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小浪底工程、刘家峡水库、乌江渡水电站等一系列大型工程中,河海人务实严谨、勇挑重担;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港口和取排水口布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万家寨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河海人践行着赤心报国的中国梦。为了反映河海人始终情系河海的壮志豪情,展现学校的水利专业特色,校史馆的空间造型独具匠心地采用了单一贯通的水流印象空间设计,以及水流形式的单动线设计,见图1,这不仅显示了校史馆深厚的文化内涵,将本校发展历史轴线完整、个性化地展现给参观者,也有利于集体人群合理流畅参观,方便及时疏散。

在楼梯过道展出河海学子在校期间学习实习、文化体育、参与工程建设等活动的集体合照,见图2,可让参观者在行走的过程中调整思绪,放松心情,重温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

校史馆中的版面设计层次明确,质感突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底层融图、中间层大版面及上层小浮版,见图3。河海大学校史馆版面设计结合学校的水利特色,底层融图为描绘有山川江河的中国水墨画,既“融合空间环境,又独立于空间环境保持自身的可读性”[4]15,形成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图3河海大学校史馆“老河海”展厅版面设计(采用淮河的油画作为底层融图,反映学校创建之初的治淮之需)

图3是河海大学校史馆实际案例(“老河海”时期展厅的进门处特别采用了淮河的油画作为底层融图)。

2.应用个性化色彩,解读百年河海的成长之路。纵观河海的百年发展史,审视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精神、办学指导思想,结合校史馆的建筑结构和布展空间特点,把校史馆展区结构与表现主题划分为“老河海”、“华水”、“新河海”时期三个展厅。校史馆三个展厅分别采用浅灰色、米黄色、深蓝色,从厚重到明亮的色彩应用,具有个性与现代感,与相应时期的校园整体环境和历史文化相契合,便于参观者深入了解不同展厅的展陈内容。

(1)“老河海”时期(1915—1952)。第一展厅“老河海”时期主要采用浅灰色调、黑白照片,见图4,表现建校初期河海沧桑的历史,河海人百折不挠、薪火相传的精神。

20世纪初叶,中国深陷内忧外患,国弱民穷,江河不治,水患频发,治水专才成为国家燃眉之急。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时代潮流中,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15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一批怀抱救国救民理想的志士仁人来到河海,将西方先进水利科技与中国传统水利科技相结合,授学子先进水利知识,辟近代水利发展之路。校园里走出了一批现代水利先驱,如汪胡桢、须恺、许心武、沈百先、黄文熙、胡步川等,执守于江河前线;亦走出了爱国志士张闻天、沈泽民等,投身于革命洪流。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并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河海工科大学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后又成立中央大学水利系、国立中央大学水利系、南京大学水利系等。虽几经变迁,但河海人始终砥砺前行,为我国培养水利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我国水利高等教育不断前行。

(2)“华水”时期(1952—1985)。第二展厅“华水”时期主要采用米黄色调、黑白彩色照片(改革开放前为黑白照片,改革开放后为彩色照片),见图5,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沐浴改革春风后欣欣向荣、走向中兴的主题,河海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精神。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组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独立的、规模最大的水利高等学府———华东水利学院,掀开了我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各方学子奔赴南京,与水结缘,共习水利。“华水”站在中国水利科研的最前沿,教学科研比翼双飞,人才蒸蔚起。“华水”人踊跃投身于水利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中,奔赴水利、能源、交通等行业建设一线,树立了一座座水利丰碑,奠定了水利现代化之路的坚强基石。“华水”人奋勉笃实、慎终于始、实学实践,传承老一辈河海人的精神真谛,开创了新一代河海人的精神源泉。

(3)“新河海”时期(1985—2015)。第三展厅“新河海”时期采用蓝色调、彩色照片,见图6,突出表现河海新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河海人不懈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

1985年,学校恢复河海传统校名,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把中国水利的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重任交给了河海大学,学校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围绕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跨越计划”,大力提升治校能力,入选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高标准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效率通过试办研究生院验收,高质量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成立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高起点建设科研基地和学术创新团队。学校学科建设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成果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形成了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成为满誉中外的著名学府。同时,学校各项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正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推进由河向海的延伸,向着“水利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而奋进!

3.使用艺术品设计,呈现百年河海的历史亮点。校史馆设计中的艺术品设计包括主题雕塑、场景复原、造型装置等,是展馆中的亮点部分,其好坏往往成为评价一个校史馆成败的关键。河海大学校史馆使用各种艺术品设计,有效地呈现了百年河海的历史亮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进入校史馆序厅,便可以看见一个雕刻有校训的古铜色砂岩主题墙,主题墙上的浮雕分别为四栋典型的代表性建筑——1915年江苏省咨议局房屋、河海大学工程馆、江宁校区图书馆和常州校区图书馆。这四个建筑揭示了河海的发展历史:江苏省咨议局房屋是“老河海”建校时的校舍,寓意了河海的诞生;河海大学工程馆竣工于1954年,是“华水”时期的第一栋教学楼,也是标志性建筑之一;河海大学图书馆是“新河海”的象征,由三栋建筑物组成,分别分布在三个校区,是学校的心脏,是知识的海洋,是学校文化艺术的象征,是一个高水平高等学府的特征,对整个校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题墙的正前摆放了一个雕刻了《百年河海赋》的方正石刻,反映了百年河海的河风海韵,气象泱泱。主题墙右侧的三个校区全景照片增强了序厅的立体感和表现力,让参观者对河海目前的发展蓝图一目了然。主题墙左侧为校史馆的前言和学校的历史沿革图,简要地展示了河海大学百年的发展历程。整个序厅提纲挈领、庄重有力,反映了学校深厚的办学精神和文化底蕴。

场景复原在校史馆艺术设计中应用频率很高,可使观众身临其境,深入了解历史。华东水利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独立的、规模最大的水利高等院校,严恺、徐芝纶、黄文熙、刘光文等一大批名师汇聚于此,掀开了新中国水利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学校建设之初,聘名师、建校舍、育英才,虽然条件艰苦,但广大师生们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方面弦歌不断,成绩斐然。“华水”是河海大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鼎盛时期,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展现这段令人振奋的历史,“华水”展厅特别复原了“华水”建校初期的校门,并设置了自动留影成像系统,参观者可以和“华水”校门合影留恋,现拍现取照片,以便永久保存。“华水”复原校门成为参观者集中留念的场景点,情感共鸣的牵动地,也为后续内容的参观作了很好的铺垫。

4.采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百年河海的辉煌成就。“多媒体技术借助声、光、电、图文、视频等多种媒体,可以全方位展示校史内容”[4]29,从而使展出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校史馆内容的展示质量,达到理想的展示效果。为了展现河海发展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校史馆大厅循环播放多媒体视频,通过历史画面、当事人的讲述以及学校各类活动的剪影等方式,向观众展现了河海百年的发展变化。同时,“华水”“新河海”展厅设置了电脑照相合成系统、触摸查询平台等,校友可通过杰出校友版块的“触摸查询平台”查询自己的毕业照,回忆当年的风采。这些设施大大提高了校友的归属与认同感,加深了参观者对校史馆的印象。

室内照明是展馆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校史馆为封闭型展厅,为了更好地控制光源的强弱与均匀度,校史馆主要采用人工照明,灯光设计采用黑暗式灯光设计和明亮式灯光设计。“老河海”展厅采用黑暗式灯光设计,氛围稳重,突出重点,使得观众能更好地聚焦在展品内容处,在斑驳的光影中回顾曾经时光。序厅部分和“华水”“新河海”展厅采用明亮式展厅灯光设计,营造大气磅礴的空间氛围,突出学校发展的成果。同时,为了保证展厅照明的基本需求,校史馆采用“局部重点照明与装饰照明”[5]48,顶部格栅根据展厅的设计风格安装“水流形”筒灯,此外还有“校徽形”、“水流形”天花灯饰、内嵌灯带等,从而营造了一种明亮柔和且富有层次感的参观环境。

实物展品作为历史的佐证,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可使得参观者更全面直观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河海大学校史馆展出了大型实物和小型实物,见图7。小型实物包括学生证、毕业证书、校徽、书籍、教学工具、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等,放在展柜内展示。大型实物包括教学设备、仪器、机械等,放在特质的水流波浪形展台上或者地面上展示。水流波浪形展台与校史馆的水流空间相互贴合,既能保护展品,又方便展品展出,增加空间的延伸性与通透感,营造出独特的展示氛围。

百年来,河海人始终情系河海,创造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的辉煌。河海大学校史馆以记载历史、弘扬精神、传承文化、展示成就和教育后人为宗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手段,形成鲜明特色。自开馆以来,校史馆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对校史馆给予了高度评价。校史馆因此成为宣传学校形象的文化名片、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加快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也成为河海人奋发进取,加快发展,推动学校新百年再创辉煌的重要精神资源。

摘要:校史馆作为宣传学校形象的文化名片、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加快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是一部浓缩的历史教科书。通过对河海百年办学历程的梳理,提出了河海大学校史馆设计建设的理念:记录河海大学百年求索的历史轨迹,展示河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宣传河海百年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多层次再现河海大学百年与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百年的生动历史。结合对学校百年历史的解读,就校史馆展区结构和表现主题进行了合理划分,体现了河海大学校史馆的展陈特色。

关键词:校史馆,理念,特色,河海大学

参考文献

[1]河海大学简介[J].华东水利学院学报,1986(6).

[2]孙以栋,陈媛.高校校史馆室内设计分析:以浙江工业大学校史馆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崔岚,刘长友.阅尽百年沧桑感悟大学精神:中国矿业大学校史馆的建设理念与特色[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张桂凤.校史馆设计的文化定位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4.

3.学习清华校史有感 篇三

今天真聆听了有关清华校史的精彩报告,以下为简要总结,并谈一下我对清华历史和清华人文精神的感想。

清华的历史

清华大学的发展分为1911-1949年,1949-1978年以及1978年至今以下这三个阶段。

(1)清华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并于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并开设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于1938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并由清华校长梅贻琦出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任,实际主持校务。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2)解放后,1952年经过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后,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

(3)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目前,清华大学设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感想:从这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清华早期的历史诠释了“国之不强则受辱”,清华建校乃清政府利用美国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而办起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庚子赔款乃国耻之痕。国耻的痛楚和重负,与振兴国运的责任和决心,就这样交织着凝结在清华的百年历史和过去一代代清华学子的身上。如今这种社会责任感在祖国经过改革开放之后日益繁荣昌盛,国际地位与日俱增的环境下对于我们新一辈的清华人却更加强烈。经济是国家的命脉,而今国家间的新时代的战争就是经济的较量,我们作为清华经管MBA的学生,身上是更重的担子: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要为保持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平稳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华的人文精神

讲座中提到闻名世间的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起源: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

在这一校训的指导下,在过去的近百年中,清华培养了许多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英士和治国栋梁。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研究院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荟萃,文理兼容,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感想:

4.参观校史馆有感!!! 篇四

我们一进展馆就被讲解员的解说和大型的展板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校史馆讲解员一起回顾了东北农业大学自1948年建校以来的历史、辉煌成就以及今日东农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息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名牌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张张的奖状,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东北农业大学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东农的历史与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东农的辉煌与不凡!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学校于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

我校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东农是我们国家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学生10多万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创业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落地型”人才。

同时,从馆里的许多图片和文字可以看出,东农十分重视开放办学的理念,是国内最早与俄罗斯开展联合办学的高校之一,已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正是这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校的进步与发展,使东农真正成为一所名牌大学。

我从馆里的许多资料还可以看出,东农是一所十分重视科研的学校,那一项项的科技成果无不令我心潮澎湃。建校至今,东农承担的各类课题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7项。顿时,一种俨然的自豪油然而生,这是我们东农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东农人的荣耀。与此同时,学校也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同学们参加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人才。

四十多分钟的参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前辈们创造出光辉成果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东农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

5.大莫古小学校史 篇五

大莫古小学校史

大莫古小学位于大莫古村中央,校园占地面积3864平方米,现有教师15人,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人。

1948年办班,教师冯志勇,5个班,学生数35人,1973年办附设初中。班数3个,学生数140人,1993年停办。1978年至办附设高中,班数2个,学生数70人,1980年停办,1978年小学班数5个,学生数190人,校长孙德馨,教师数22人,1978年大队书记袁谷林和大队长袁兆才主持集资建校,建起两层土木结构教学楼一栋。一层土木结构教室一栋,两层砖木结构教师宿舍一栋,2000年,村委会书记袁小国主持筹资新建教学楼一栋,及围墙大门等学校基础配套设施,2008年,党委政府和村委会主任郭寿良主持集资建盖框架结构教师宿舍一栋,2007年学校被评为县级优秀家长学校,

6.撰写高校校史的点滴思考 篇六

关键词:编撰校史,文化传承,高校校史,语言运用

一、编撰校史的意义

高校校史是对一所大学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 是学校建立、发展和变迁的过程的文献资料。编撰校史的目的是鉴往知今, 承前启后,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其作用:一是为学校最高领导者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为学校的治理者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三是作为历史教材, 教育今人和后人正确认识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不忘艰苦创业的历程, 牢记国家赋予的重任, 继往开来;四是保存历史, 让后人有史可查;五是为新编地方志和教育志提供珍贵的史料;同时也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有利于强化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 增强凝聚力。

二、编撰校史的原则

第一, 尊重历史, 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原貌, 具体时间, 出处有据, 准确可靠。第二, 述而不论、科学规范, 不作总结性的评述, 坚持客观的立场;第三, 强调整体继承性, 不能割断历史。第四, 经纬结合, 横排竖写。以年代为经, 以叙述内容为纬的分类原则。第五, 既重视物质, 又重视精神层面, 如:传统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以上这些原则均是在校史编撰中常见的, 集中了国家教育部办公厅的规定、专家学者的主张、还有各高校在撰写过程中自己的经验教训。然而在全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史撰写工作的今天, 许多高校不按照此原则去写, 出现了许多问题, 比如: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青岛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的问题, 这说明有必要规范原则, 同时也说明有些原则是规范不了的。特别是在写作方法上, 不可能千校一律, 也不应该千校一律。

三、编撰历史的方式

众所周知, 史家记录历史, 方式是不同的。

(一) 因写作方式不同。

可分为:一是撰史:也叫著史。就是本人实地考察、走访, 收集资料而成的历史。如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所以历史上称司马迁写《史记》;二是修史:在原有的历史资料基础上增、删、改而成的历史。如孔子的《春秋》。所以历史上称孔子修《春秋》;三是编史:分门别类整理前人的史书而成的历史, 如班固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而编写的《汉书》, 所以历史上称班固编《汉书》。写史、修史、編史, 一字之差, 内涵相去千里。读者从中获得的信息也完全不同, 因而对史家的评价也相距甚远。

(二) 因史书的容量———记录的历史长短不同。

可分为:一是断代史:写的是某一段历史时期。比如《汉书》。写的就是汉代的历史;《三国志》就是三国时代的历史。二是通史:写的是“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整个历史。比如《史记》, 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一直到作者司马迁生活的年代。

(三) 因体裁不同。

可分为:一是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 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 以史事为纬, 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二是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 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 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体裁的形式上看, 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三是国别体。以各个国家为线索编写的史书。比如《战国策》就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顺序编撰而成。

四、对撰写高校校史的点滴思考

(一) 应该不拘一格。

高校校史也是史, 比起中国历史来, 校史的规模、范围、内容小得多, 在编写的过程中不应该千篇一律, 千校一律。要不拘泥一格, 可以参照我国历史上成功的典型范例。现在我们见到的校史几乎都是编年体的。比如《北京大学校史》、《清华大学校史》、《浙江大学校史》等等, 却少有纪传体的校史。至于“别国体”, 《吉林大学校史》就是很好的典范。2000年6月5日, 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 (原长春地质学院) 、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吉林大学。2006年吉大合校六周年, 暨建校六十周年庆典, 编撰了这部校史。其是按照各个学校的线索编写的, 即:第一卷原吉林大学卷;第二卷原工业大学卷;第三卷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卷;第四卷原长春科技大学卷;第五卷原长春邮电学院卷;第六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卷;第七卷新吉林大学卷。各高校可以按照各自的特点, 采用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无论编年体、纪传体还是别国体, 只要事实准确, 实事求是, 不篡改历史, 怎么写都可以。

(二) 可以议论抒情。

在专家学者制定的《编撰校史的原则》中, 有“不做总结性的评述, 不用粉饰性的语言, 慎用比喻、象征型的语言, 形容词、副词也尽量不用, 科学规范运用校史编写文体, 坚持客观叙述的立场”的规定。其实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当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立场。所谓客观, “指的是人们看事物的一种态度。不以特定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也就是事物本身的属性, 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另外, 客观也指事物的本来存在状态, 指事物的一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存在。”坚持客观立场, 就是“其文直, 其事核, 不虚美, 不隐恶, ”但不一定不议论不抒情。作者的立场是无法隐蔽的。作者可以适当地议论抒情, 是非善恶应该是旗帜鲜明的。这与国家、民族的扬善抑恶的一贯原则是一致的。而且校史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要生动, 有血有肉, 具有可读性。这样才能起到教育作用。

(三) 自主选择载体。

撰写校史要根据自己学校实际的情况, 是采用通史、还是采用断代史来承载。通史也好, 断代史也好, 他们都只是载体, 承载着一段或长、或短的历史。通史可以完整、全面地展示一所高校的发展历程, 但读者要花费很长时间去看, 去分析、判断, 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而断代史, 可以集中表达学校最艰难的奋斗历程, 最宝贵的经验教训, 最辉煌的改革成就。读者可以用极短的时间, 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校史撰写完了, 不是要束之高阁, 而是要发挥作用的———供读者阅览, 要能够吸引读者, 感染读者, 才能达到校史育人的作用。所以把高校校史写成通史, 还是写成断代史, 不可硬项规定, 应该把自主权交给各高校。

五、结语

笔者在撰写校史的过程中, 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想法, 提出来抛砖引玉, 与大家共共同探讨、磋商, 提高思想水平、写作水平。撰写校史是高校的长期任务。因为学校在发展, 历史在延续, 只要高校存在一天, 校史就要写下去, 永不停息, 因此希望各高校能够写对、写好、写得顺利。

参考文献

[1] .刘海峰.中国高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7.校史馆参观有感 篇七

今天,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位于我校公益图书馆一楼的校史馆。校史馆展区面积为760平方米,分为分“金陵典学”、“五秩乃达”、“群星璀璨”、“学海无涯”、“桃李芬芳”、“雨露甘霖”等六大部分,分别展示了江南大学历史上不同时期的1000多幅图片资料和250多件实物。

江南大学的前身是,是爱国实业家荣德生在1947年10月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也是无锡近代唯一的一所包括文、理、农、工多学科的综合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江南大学奉命撤并,有关系科分别并入南京工学院、苏北农学院(今扬州大学)、苏南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等新建高校。

1952年夏,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其数理系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苏南师范学院,组建江苏师范学院)。1952年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浙江大学农化系以及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有关学科合并组建的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故在该领域有“网尽全国英豪,食品天下第一。”的美誉。198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无锡大学的基础上批准创办新的江南大学。1996年和1997年夏,顺利通过中国轻工总会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和立项 论证。1997年9月,中国轻工总会批准无锡轻工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项目学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 的近百所高校之一。至此,我们江南大学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现在的江南大学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1个博士专业点,59个硕士专业点,8个工程硕士点。全校18个院系中有15个院系具备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和部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建有科技部、国家计委等批准的“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2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实验室。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独特优势,实力雄厚,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现阶段学校的目标是: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培养高质量,尤 其是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轻工人才的基地;成为轻工科技领域某些重大课题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和信息服务的中心;成为轻工行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 成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江南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具有免试接收台湾学生资格的大陆123所顶级高校之一,全国统招一本生源高校,且为全国具有自主招生选拔资格高校之一。

在江南大学近代这么长的发展阶段里诞生了众多的杰出校友,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洪平凡,邓鸿勋,季克良,王骏,吴仁祜等人。邓鸿勋是工业工程管理系52届毕业生,曾为工程师、研究员。曾任无锡市委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海南省委书记兼省人大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正部级),曾被选为中共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并当选为中共十四届中央委员。于1994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洪平凡,纺织工程80届毕业生,现供职于联合国总部,新任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季克良,发酵64届毕业生。现为中国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常务理事,江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曾当选为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贵州省七届政协委员、贵州省八届、九届人大代表、贵州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王骏,发酵专业75级学生,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大学、政府部门、生物技术公司从事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逾25年。已发表国际学术论文数十篇;持有10余项中国、美国专利。吴仁祜,67届机械系毕业生,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少将。除此之外,我校还有众多其他著名校友。虽然他们与我们并不相识,但他们成功的例子无不激励着我们向着我们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执着奋斗。

8.科研处校史 篇八

一、科研概况

高职院校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重视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先后设立教科所、科研处统管科研工作,相继成立了19所科研机构以点带面全方位开展科研工作,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兴院的政策和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安排部署了一系列科研活动,鼓励全院教师走教学科研齐发展的道路。建院以来,我院取得了一批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创新的成果。

二、科研机构

2003年学院实质合并后既设教科所,作为主管学院科研工作的业务管理部门。2005年教科所更名科研处,下设办公室及学报编辑部,2010年增设高职教育研究所。科研处设处长一名,在科研处领导下,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学院充分利用专业特色、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先后获批成立研究机构19所:即8所6室3中心1站1基地。7所,即铜仁市旅游研究所、铜仁市茶叶研究所、铜仁市桃源文化研究所、贵州省铜仁市民族兽药研究所、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铜仁市民族文化研究所、铜仁市民族医药研究所、经济动物研究所;6室即6个专家工作室,分别是:侯长林专家工作室,樊黔江专家工作室,杨政水专家工作室,郁建生专家工作室,游明伦专家工作室,张华琦专家工作室;3中心,即铜仁市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中兽药工程研究中心;1站,即国家茶叶产业体系铜仁地区茶叶综合试验站; 1基地,即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生物制药实训基地。以下是我院各科研机构的简介。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及学报编辑部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系2003年9月由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创刊的连 续性内资出版物。该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文化、反映最新科研成果为办刊宗旨。2003年至2006年为季刊,2007年至2010年为双月刊,同时改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开设“黔东发展论坛”、“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民族”、“武陵文化”、“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版开设“生物工程与技术”、“医药与健康”、“信息技术”、“工业与工艺技术”、“教育教学”等栏目。自2003年9月至2012年8月铜仁职业技术院学报编辑部共编辑出版44期学报,每年均顺利通过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年的年检。2005年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2011年被华艺线上图书馆全文收录。系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理事单位。2006年、2008年分别被全国高职高专学报学会评为“全国高职高专特色学报”、“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学报主编由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侯长林教授担任,副主编先后由副院长樊黔江教授、副院长杨政水教授担任,顾问先后由学院前党委书记田必涛、现任党委书记杨春光担任,学报编辑部主任由陈慕鸿教授担任,编辑先后由勾文明、陈继尧、赖建波、陈煜、王禹军、李霞、彭雨生、覃伟、韩建军担任。主编侯长林教授、副主编樊黔江教授被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领导”。

铜仁地区民族兽药研究所(贵州省中兽药工程研究中心)

铜仁地区民族兽药厂成立于1992年,是融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原铜仁农校)院属科研生产机构。2003年,在原兽药厂基础上由原地区科技局批准成立铜仁地区民族兽药研究所。2011年,在铜仁地区民族兽药研究所基础上,由省发改委批准立项“贵州省中兽药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所自创办以来,先后开发、研制了“铜农”牌兽药五大剂型50余个品种,对促进贵州兽药生产工业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变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为经济优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研究所是铜仁职院药物制剂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的重要教学实训基地及培养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场地,并被评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制药工、化验工的培训基地。

研究所以省管专家郁建生教授为领衔人,拥有“植物药生产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及“贵州省中兽药研发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从事兽药新产品研制开发的科技人才队伍;依托铜仁职院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的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生物制药实训基地”等,融教学、科研、生产、应用为一体;有片剂、颗粒剂、水针剂、粉散剂、药用成分提取分离及分析检测等教学科研设备;具有良好的药物研制开发及中试生产所需的仪器设

备及场地。

自创办以来,先后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开发研制的兽药新成果先后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四项;铜仁地区科技进步奖八项;国际农牧科技成果及新产品博览会金奖一项;申请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六项。这些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教学效益。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地厅级科技项目三十余项,研究所三次被评为地直科研部门先进集体。

铜仁职院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

成立于2005年3月成立,是在学院的领导下,根据铜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和学院发展的需要,对职教方针、政策法规和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为学院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的部门。同时,它也是对国际国内的职教发展,对企事业参与联合办学,对高等和中等职教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对职业考核、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加强与国内、港澳地区和国际相应机构的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部门。高职教育研究所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0余人。在学院领导下,高职教育研究所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工作,以服务地方经济和学院发展为目标,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律及办学模式,努力探讨“办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怎样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不断探索适合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为学院的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依据。高职教育研究所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学院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相继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省部、地厅级研究课题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省地成果奖10余项。

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生物制药实训基地

2006年以兽药厂及兽药研究所为基础的铜仁职院制药实训基地通过省及教育部专家评审被批准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生物制药实训基地”,2007年被“湘鄂渝川黔五省边区职教集团”指定为“五省边区职教生物制药实训示范基地”;2008年被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全省“贵州省职教生物制药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并完成培训任务。该基地整合动药、医药、中药、生物技术等专业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专业技术群基地,为我省生物制药领域的建设开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得到省、地教育主管部门、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现

正建设天然药物提取纯化技术生产实训车间;药物分析检测技术生产实训车间;药物制剂技术生产实训车间等中试、生产车间。正努力建成国内先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示范全国的制药实训、研发、生产基地。

铜仁地区民族文化研究所(桃源文化研究所)

铜仁地区民族文化研究所是2006年6月经原铜仁地委宣传部批准成立的一个学术研究机构。研究所挂牌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研究人员18人,其中院外研究人员5人。民族文化研究所的主要研究范围为: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铜仁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研究;铜仁地区民族文物、民族古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研究;黔东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铜仁地区傩文化研究;铜仁地区民族教育史、文化史、文学史研究;铜仁地区民风、民俗、民居及民情文化研究;铜仁地区民族企业文化研究;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色研究等。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已出版了《文化笔记》(侯长林著)、《风雨两板桥》(侯长林著)、《三山谷诗集》(李朝安著)、《春秋文集》(李朝安著)等专著,并发表相关科研论文多篇。

铜仁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

2007年10月由原地区科技局批准成立,由樊黔江教授负责。研究所以弘扬民族医药,促进民族医药的学术交流和发展为工作核心,以民族医药的教学与科研和土家族、苗族医药为研究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医药政策,团结、组织全区土家族、苗和中医药工作者,通过加强学术交流、学术和科普刊物出版、开展崇尚科学、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等方面工作,使民族医药发扬光大,为我区民族医药事业做出贡献。研究所成立以来,根据各民族医药的实际情况,在科技创新的新形势下着力加强研究所的学术交流和人员培训职能,充分发挥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聚集优势,开展了接皮透骨制剂、风湿药酒、男性不育酒、《周易》十二消息卦与疾病发生、转归的相关研究、针灸埋线治疗痤疮、牵引状态下同时点按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的临床研究、我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等研究。对铜仁地区土家族医药进行发掘和整理后出版了《土家族医药》,编写了适应高职学生学习中医药的教材《中医诊疗技术》,先后多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北京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等医药院校进行学术交流。研究所成立以来,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普通期刊发表论文7篇,获省厅立项课题1项,地、局级课题8项,院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1部,主、参编民族医药相关书籍6部,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院级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

铜仁地区旅游研究所

2009年成立,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文化和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方向主要研究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旅游景区景点规划设计、旅游形象策划与塑造、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旅游文化主要研究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途径与方法、文化资源的旅游评价与开发、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旅游对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文化开发战略等。旅游企业管理主要研究旅游企业(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游船公司)经营战略与营销策划、旅游景区(点)的经营管理、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含旅游业务培训)等。研究所现有主要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由谭子安教授负责。

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009年9月由原铜仁行署批准成立,是一个综合性、群众性、学术性、非赢利性的区域型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组织。研究人员由铜仁职院和武陵山周边地区地(市)县从事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等相关研究的理论界、实业界、政研干部自愿联合组成,由铜仁地区地管专家文卫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目前,该中心现有研究人员23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12人;硕博士研究生18人;研究中心围绕武陵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就武陵山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研讨,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搭建理论交流的平台,为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为武陵山地区的大发展做贡献。研究团队在课题承担、论著发表、决策咨询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批成果。

研究中心设有“武陵人”经济与社会发展论坛并编有区域经济发展内参报告。致力于以“巫楚遗韵”为代表的武陵民族特色旅游文化研究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重点研究领域有:武陵山区农产品供求和农村市场变化、农民收入与消费状况;乡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乡村财税问题和社会保障、财务会计与管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科技进步;乡村村非农产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工就业与权益保障、小城镇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农村基层的民主制度与法制建设等。

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一方面致力于会计、金融、投资、营销、管理与旅游等

本专科专业培养和课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注重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问题。目前,研究所已累计承担了多项国家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发表和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并且针对有关单位和农村金融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了多批次的专题培训。

国家茶叶产业体系铜仁地区茶叶综合试验站

铜仁茶叶综合试验站2010年由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十二五”审批立项,是在我区50个产业中唯一的一个试验站,由站长、4名团队成员、15名示范县技术骨干依托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茶叶研究所组成的研发团队,其主要任务是在体系岗位专家的指导下,以产业体系重点任务为核心,调查、收集本区域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监测分析本区域疫情、灾情、产销信息,为茶产业决策、信息及技术提供服务。

铜仁地区茶叶研究所

2010年成立,是融教学、科研一体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属科研机构。研究所现有科研工作人员 10 人、其中教授 2人、副教授 2 人、高级农艺师1人,讲师 5 人、硕士研究生6人。研究所结合本地区茶叶产业发展的特色及研究所的学科优势,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如下:茶叶机械化生产与配套加工技术研究;适于区域茶类的茶树品种筛选研究;茶树养分优化管理技术研究;茶产业经济研究;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研究。

研究所一直不断地加强与国内茶叶研究机构和学校的联系,并鼓励科研人员参加国内茶学领域的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今后,研究所将加大人才引进及现有科研人员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研究所的学术水平。加快茶叶试验站的建设,全面开展茶叶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提高铜仁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

特种经济动物研究所

经济动物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是集科研、教学、技术推广为一体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属科研机构。全所现有科研工作人员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高级畜牧师2人,讲师6人;博士2人,硕士6人。研究所的成立是为了适应铜仁地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针对当地大力发展的特种野猪、鲟鱼、竹鼠及其它经济动物开展研究,为当地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所把“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技术推广”作为本所的三项基本任务,利用高

校的人才和科研条件优势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特种经济动物生产中的难题,在科研过程中培养人才,在与当地养殖场的合作中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研究所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主要包括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特助项目1项,铜仁地区科技计划项目3项。

铜仁地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2011年由原地区行署办批准成立。其主要职责是:凭借我区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发挥部门职能,围绕我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业要素合理配臵、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产业规模的扩展壮大等方面做些理论性及应用性研究,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中全局性、综合性、长期性问题进行产业发展的超前研究和跟踪研究,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专家工作室

2011年组建,以学院首批“武陵学者”命名,它们分别是:侯长林专家工作室,樊黔江专家工作室,杨政水专家工作室,郁建生专家工作室,游明伦专家工作室,张华琦专家工作室。

三、科研管理

(一)科研部门和岗位职责明确

科研处设处长一名,设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岗、科研成果管理岗、高职教育研究项目及资料信息管理岗3个岗位,由专人负责,科研处、科研处处长和各岗位负责人职责明确。

1、科研处职责:①编制学院科技工作计划,制定科技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科研项目申报工作。②负责每年度国家、省部、市厅有关项目的联系申报及学院课题的评审立项,组织科研成果申报奖励工作;③负责每年度国家、省部、市厅有关科研成果申报奖励的联系申报及学院成果的评审奖励工作;④负责“铜仁职院学报”的组稿、审稿、编辑和出版发行工作;⑤负责学院学术活动、学术讲座、茶研会组织管理工作,加强院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对各系开展的学术讲座做好检查督促统计工作;⑥负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学院知识产权工作开展;⑦负责科研项目、推广项目、开发项目等的计划、经费、实施、检

查及成果管理;⑧负责科技合作、科技开发、科技咨询服务及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等组织、协调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学生科研活动,促进学院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⑨负责省、市各级科技年报、月报统计、调研工作;⑩建立学院科研课题项目库,随时供省、市各级部门选用及申报立项;○11负责科技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及科技档案的管理及建档工作。

2、科研处处长岗位职责:①主持本处的全面工作,加强本处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建设,关心本处同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②拟定学院科研工作改革与发展规划、年度科技工作计划,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好总结工作;③负责院内外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实施、结项和校内外重大科研项目的协作攻关工作,处理院学术委员会的日常事务;④负责全院科研成果验收、鉴定,评审、报奖及专利的申请和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⑤组织全院科研、学术交流和对外学术活动、指导和协调各学术团体和研究所的工作;⑥会同教务处做好重点专业建设的规划、论证、审定和管理工作;⑦对学院科研人员的科研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建档,并组织科研奖惩工作;⑧负责编制、审查科研计划经费预算、分配和使用情况。协同院财务科做好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工作;⑨会同学生处、院团委做好学生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⑩会同教务处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组织管理;○11组织好每学年一度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12做好省、市各级科技年报、月报统计、调研工作;○13负责科技合作、科技开发、科技咨询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等组织、协调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14建立学院科研课题项目库,随时供省、市各级部门选用及申报立项;○15严格执行科技保密条例,做好保密工作,对因失、泄密造成的损失者,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或经济赔偿。

3、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岗位职责:协助处长做好以下工作: ①进行长远规划及年度计划的编制,做好科研年度计划并负责科研计划的落实工作,提出新开发研究项目的建议;②协助处领导做好科研规划、科研管理文件及有关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协调好院内外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③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组织有关系处和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厅级的各类科研项目,为项目的申报疏通渠道,提供服务;④对已立项的项目实施全程管理,中期检查,协助

课题组及时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协调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督促课题组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合同所规定的任务,并协助做好课题结题工作;⑤协助做好全院学术活动的组织、安排工作以及院外专家、学者来院学术报告和技术座谈会的组织工作,完成各种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的资料准备和会务工作,负责校内外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工作;⑥做好对外联络及科研宣传工作,负责本院科技成果的宣传、报导以及对外投稿等宣传和通讯工作;⑦ 负责科技信息咨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等工作,做好科研资料的管理和使用工作;⑧做好科研工作量的年度考核工作,年报统计工作;⑨协助做好有关科研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的联系工作;⑩积极配合、做好与其他科室协作和交叉工作,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11负责各类研究机构的管理,做好各研究所日常管理工作;○12在相关学科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4、科研成果管理岗位职责:①负责科技成果验收、鉴定,成果评奖、请奖等行政事务及准备工作,组织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的申报、评审工作。查新信息检索;②协助处领导做好科研成果管理文件及有关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协调好院内外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③负责科技成果技术档案的形成及科研档案管理,按档案室规定和要求做好全院科研成果的技术资料搜集、整理、统计与归档管理工作,做好科研工作量考核归档工作;④负责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转让和科技开发等及科技信息收集和咨询服务;⑤ 负责各类计划科研项目的结题、科研成果管理,负责各类横向课题管理;⑥协助做好各类课题的申报、中期检查、各研究机构的管理工作;⑦负责做好省、市各级科研年报统计、成果汇编;⑧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内部管理及安全,文件及资料的收发、传阅、归档工作,负责有关的对外接待、联系、交往的具体事务工作;⑨负责全院科研成果专利的申请和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⑩严格执行科技保密条例,做好保密工作,对因失、泄密造成的损失者,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或经济赔偿;11做○好学生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组织管理。

5、高职教育研究项目及资料信息管理岗位职责:①负责职业教育类的文件、资料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科研处文书、资料、工作要点、工作总结的撰写;②负责国内外科技情报信息的收集、交流、发布工作,开展学科前沿信息资料库的建设工作;③负责项目申报、成果鉴定、成果报奖等方面的咨询、查新信息检索;

④负责学校各级各类项目、成果、科研机构、优秀专家的档案管理;⑤负责科技情报、科技档案的保密、划密工作;⑥负责科技成果技术档案的形成及科研档案管理,按档案室规定和要求做好全院科研成果的技术资料搜集、整理、统计与归档管理工作,做好科研工作量考核归档工作;⑦负责做好省、市各级科研年报统计、成果汇编;⑧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内部管理及安全,文件及资料的收发、传阅、归档工作,负责有关的对外接待、联系、交往的具体事务工作;⑨做好对外联络及科研宣传工作,负责本院科技成果的宣传、报导以及对外投稿等宣传和通讯工作;⑩ 负责科技信息咨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等工作,做好科研资料的管理和使用工作;○11 好科研工作量的年度考核工作,年报统计工作。

(二)科研管理理念先进

1、强化服务意识。科研处无论是制订科研发展的战略规划,还是设计科研管理制度、实施科研管理计划, 都要将广大教师置于科研工作的核心,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包括精心组织,对教师申报课题积极服务,与各级科研管理机构有效沟通,利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为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激发和调动教师进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强化市场意识。科研活动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研究成果作为支撑,还需要有面向市场和企业的应用性研究成果,这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关键点。科研处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寻求市场信息的重任,积极主动加强与社会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探索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三)创新科研管理体制

1、建立了良性竞争机制。学院通过组建科研团队,组建专家工作室,推行武陵学者计划,通过对科研能力较强的团队、专家学者给予优势科研条件和待遇,用适度的竞争倡导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 一方面激发了优势科研团队、个人的潜能和合力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在全院形成了重视科研、比拼科研的良好氛围。.建立了有效激励机制。在《铜仁地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2009)》基础上,科研处制定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和体系,在坚持物质激励第一的前提下, 注意对激励对象的公平

性,重点领域优先发展, 注重引导科研人员为培育科研特色有目的自觉奋斗,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科学考核机制。学院将各系处室年度科研工作纳入绩效目标考核内容,年初由科研处对各部门下达目标任务,各部门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学院督导室负责追踪督查任务完成情况,并每月对各部门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年终考核时,对完成较好或超额完成科研任务的部门进行奖励,并要求未能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查找原因,进行整改。自对科研工作实施绩效目标考核以来,我院各部门均能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学院的科研成果得以逐年攀升。、建立了协同合作机制。制定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纵向科研计划管理办法》和《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横向科研计划管理办法》,保证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中与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之间的相互协作,整合科研队伍,凝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科研资源,促使突破性科技成果的产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了协调平衡机制。一是协调好教学与研究的平衡,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科学研究、知识应用和社会服务三管齐下;二是协调好学科间发展的平衡。加大对优势学科的支持力度,协调好各学科间发展的平衡。三是协调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平衡,在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努力承担省、市重大科技项目,为企业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创新科研管理组织模式,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随着我院科研实力的逐步增强, 科研规模和对外联系网络逐渐扩大, 我们创新了科研管理组织模式,把科研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 推行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赋予各系更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让各系和研究团队承担更多的项目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科研处管理人员更了解学科优势和科研人员的学科背景特长,科研服务的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并能在服务的过程中争取更多更丰富的社会科研资源, 从而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四、科研团队和人才

1、科研团队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精品团队一览表

2、专家、教授、武陵学者、学术带头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学者一览表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一览表

五、科研成果

1、立项课题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科研课题一览表

(截至2011年7月)

2、获奖成果及专利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获奖(政府奖)项目一览表

(截至2011年7月)铜仁职院专利一览表(截至2011年7月)

3、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及教材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专著教材出版一览表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览表

4、精品课程

9.“校史资源观”的确立及运用 篇九

一、“校史资源观”的提出及意义

不管是有形的校史资源, 还是无形的校史资源, 均为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对这些客观存在的认知、看法、态度等便成为“校史资源观”。观点乃是一种主观认识, 它的出现总是源于客观主体之间的一定矛盾和主体的急切需要。现实学校需要发挥校史资源的作用, 但在对待学校历史资源的态度上, 往往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立场, 一种是“虚无论”, 一种是“占有论”;虽然也会出现介于二者之间的某种立场, 但“虚无”和“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校史资源?这便导致了“观点”的产生和争辩。而在“校史资源观”的提出意义上, 当有以下要点。

1. 校史资源观是对科学历史观内涵的补充

之所以提出“校史资源观”, 而不是简单地说研究利用校史资源, 是因为研究、利用只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本身, 这种态度和行为未必是客观的、系统的和有意义的, 而在特定观点尤其是正确观点指导下的研究利用却相反。科学历史观讲究客观、全面、唯真、唯实, 在现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史资源观也应当体现科学历史观的精髓, 以使作为“历史”构成成分的“校史”的研究利用也能粘附科学历史观的要义。学校虽是社会组员中高度“圆融”的细胞, 但其目前的校史资源研究利用, 仍有其自觉与不自觉的偏执性, 随意将校史资源当做“小姑娘”一样去“打扮”。因此, 郑重地提出“校史资源观”当为合宜之举。

2. 校史资源观作用于学校现时教育

首先, 从教育观点构成的角度看, 校史资源观像教师观、学生观等诸多观点一样, 是学校主体观点的组成部分, 反映了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育人价值取向, 其正确与否,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育人结果。人们热衷于把子女送入名校求学, 即说明名校的校史资源尤其是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积淀, 对于学校发展的良性影响, 名校隐含的校史资源观无形中发挥着作用。其次, 从课程构成的角度看, 校史资源不仅本身就可作为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 而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可对许多现时课程的开发起到补充、深化、润色作用。[1]如果能够在课程的开设、运作过程中, 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定会为新的教育改革活动注入活力。同时, 教师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教材的整合及使用中, 可以锻炼能力, 有利于专业化成长。

3. 校史资源观服务于学校未来发展

正如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学校发展一样, 校史资源观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学校的现时发展。同时, 一旦学校确立了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并在其引导之下致力于学校建设, 且取得优异成果, 那么该种校史资源观也将会穿透历史的时空, 在将来发挥其潜在的影响力, 且可能代代相传, 不断铸就办学业绩。因为校史资源观是建立在校史资源这种客体层面上的“主体精神”, 它有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校史资源有可能因为自然或社会因素遭到破坏, 校史资源观却会因为有“人的永存性”而长久流传。

二、校史资源观的正确确立

校史资源观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总要带上社会性和时代性特质。因此, 校史资源观的确立应在科学发展观宏观理论的指导下, 注意务实求真、统筹兼顾和适当利用。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 客观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客观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唯真、唯实”的原则,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首先, 要用唯物的眼光看待校史资源, 既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亮点, 以便从正面提取精华, 用来鼓舞人, 激励人, 又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暗点”, 以便从反面吸取教训, 用来警醒人、鞭策人。有的学校一路激昂, 凯歌高奏, 总结出成功的经验, 便于将其发扬光大;有些学校路途崎岖, 屡遭踬踣, 总结出受挫的教训, 便于匡偏纠错, 力促学校从今迈入正常发展的轨道。总之, 要讲求一个“真”字, 不忽视成绩, 也不回避问题, 尤其要注意从学校历史问题中挖掘出解决现时问题的策略与智慧, 服务于学校发展。其次, 要用区别对待的态度利用校史资源。除了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要适当兼顾外, 还要根据现实学校发展及育人目标的确定, 有选择地加以科学的提炼。既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提炼反映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的办学理念等重点元素, 也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抓取反映特定时代教育往事的琐细枝节, 以产生“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平凡细节发人深思的效果。由此可见, 不重视校史资源的“虚无论”和囫囵吞枣的校史资源“占有论”都不是客观对待校史资源的观点。

2. 系统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系统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和“层次”的观点, 避免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首先, 校史资源的一体性特征决定了在开发校史资源时必须进行通盘考虑, 讲求全面性。不能雾里看花, 只抓亮点;不能断章取义, 敷衍成“趣”;不能因难生畏, 割舍要义;不能道听途说, 不明就里。现时一些学校的教职工乃至一些校长对本校校史资源要么茫然无知, 要么知之甚少, 要么曲解舛讹, 既与对校史资源的重视程度有关, 也与先前开发整理的片面性有关。其次, 在利用上要讲求层次性。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所有师生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的过程中, 要根据教师入校时间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 体现出受教人员的层次性;要根据师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现时所需, 选择校史资源中的有效性内容, 有的放矢地教育, 体现出施教内容的层次性;要根据校史资源的范畴类别和现存形式, 使用多种手段对师生进行教育, 体现出施教方式的层次性;要根据已开展教育的效果, 拾遗补缺, 逐步提高, 力争教育效果的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体现出推进过程的层次性。

3. 适用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适用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坚持“为我所用”的观点。校史资源的最大适用意义在于正面的鼓舞激励和反面的警醒鞭策, 在影响人、教育人方面发挥效益。因此, 校史资源的适用性首先对师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要坚持开发利用“四个有利于”的思想: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 有利于开展“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活动, 有利于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有利于学校品牌的宣传。在内容选用上, 应注意由校史资源到现代理念的“顺向联系”, 不能“唯‘史’独尊”, 忽略了校史的时代意义;应注意由现代理念到校史资源的“逆向联系”, 不能“数典忘祖”, 忽略了现时思想的历史渊源。重视校史资源的思想性和育人特质, 是开发利用校史资源的初始态度, 也是永久态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开发利用校史资源, 建设符合国家规定、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点的教育资源体系, 不失为学校的良好选择。因为校史资源的校本性、亲切性、说服力, 决定了校史资源对于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和适用性。课程开发的作用对象是师生, 而所谓校史资源“为我所用”, 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唤起毕业学子对母校的追忆情怀、热爱感情、帮助心理, 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吸引其他社会成员对学校的关注意识、恋慕情意及支持心态。

三、校史资源观的实际运用

校史资源观内涵上的客观性、系统性、适用性为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原则依据, 适用性是前提, 系统性是保障, 客观性是灵魂。所以, 校史资源观在实际运用上当在考虑“需要什么”的基础上, 重点考虑“怎样获得”和“怎样运用”的问题。

1. 校史资源的获取方式

在思想意识上, 要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把校史资源当做可贵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在组织领导上, 要把对校史资源熟稔的同志包括一些老同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 进行适当的投入, 保障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产出。在具体运转机制上, 应建立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讨论制度、查访制度、研究制度、收集制度、展示制度等, 依照规制, 保证各环节的正常进行。讨论:主要是制订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查访: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散佚收复;研究:主要是校史资源的真伪辨析;收集:主要是校史资源的合理归类;展示: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成果彰显。

2. 校史资源的恰当运用

建立校史资源宣传的有效载体。可根据学校现实条件, 建设朴素大方、内容翔实、形式生动的校史馆, 集中展示学校的特殊历史、办学得失、经验教训及各种实物, 使校史馆成为校史校情教育的基地, 成为校本课程开设的平台, 成为呼朋引伴、会聚雅意的温馨园地。可编制图文并茂、线索清晰的校史年鉴, 突出办学传统、育人精神、师生风采等。可适时举办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的校庆活动, 展母校今昔风采, 抒母校炽热情怀, 鼓励在校学生奋发向上, 感染毕业学子反哺施恩, 吸引各界人士倾力助学。可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中开辟空间, 追溯学校历史名人, 歌咏其德行, 挖掘其精神, 传达其魅力。可成立离退休教师校史宣讲团, 向在职教师和各届学生传递校史信息。可利用社会媒体平台, 刊发通讯报道, 以学校现实成就的宣传为契机, 寻觅取得非凡成绩的近因和远因, 等等。

建立校史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首先, 可将校史教育纳入学生的始业教育、青年教师的上岗培训、干部的专题培训、学子聚会的相关活动,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确立结合实际的校史校情教育的工作制度。其次, 要探索长期而稳健的校史资源开发机制, 保证人力物力持续投入, 力促校史资源的开发不断出新, 力促校史资源的利用始终贴近师生员工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再次, 要探索建立校史资源进课程的工作模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寻找合理的空间, 确保德育工作中的校史资源有用武之地。[2]要着力在学生的情感升华上下功夫, 确保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校史校情教育的平台上得以升华, 将朴素的爱校情感上升到个人价值实现与祖国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高度。要克服校史校情教育的单纯性弊端, 探索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学校与社会互动的模式, 努力把校史资源变为一种更具广度的社会资源, 努力把校园文化演绎为一种更具深度的社会文化。

就目前来看, 从多种角度评说校史资源“可用性”的文字不在少数, 而对于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观点性”论述却为数不多, 甚至说论者颇鲜。笔者认为, 加强校史资源观问题的研究, 逐步促成校史资源观的“立体性”, 以指导实际工作,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徐继存, 等.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 2002, (2)

10.传承百年校史文化 篇十

传承校史文化,我们在行动

8月7日 早上七时半,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之后,我们校史研究宣传实践队的14名队员身着统一队服,相携前往台州临海的崇和门广场,积极地为本次传承校史文化做好宣传工作。

我们的宣传工作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践行中国梦”活动展板的展示,以及面向广大市民发放有关台州学院发展历程和本次实践活动的宣传单子。其目的.是让台州临海本地区的人对台州学院发展历程加深了解。着重是了解其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其发展前景,并对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认知,以期藉此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可、支持和配合,为传承校史文化和展望台院前景做好准备工作。

其二,是在新华书店门口拉设横幅,进行“卡片上的校园”明信片赠送活动。但凡在横幅上签名的参与者,即赠予一张印有我校标志性建筑或风景一角的明信片。这样让他们在感受美丽的台院风景图之外,对我校丰富的文化底蕴又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宣传。在活动中,有不少的家长领着孩子参与其中,进行了签名活动并向队员们询问了关于台州学院和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信息,队员们热情自豪的讲解,参与者积极的参加,使得本次活动再掀高潮。

宣传活动取得的良好成效,宛如一丝凉风拂过脸颊,让人在这连续几天的高温天气中,感到一种宽慰。活动期间绝大多数的参与者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积极意义并希望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入的了解。我坚信有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我们校史研究宣传实践队接下来的活动实施一定会变得较为顺利,并期许获得令人可喜的成绩!

作者:高阳光

来源:台州学院

来源地址:台州临海崇和门广场

关键词:践行中国梦 卡片上的校园

上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重要性下一篇:机关工作六大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