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考研择校

2024-10-02

计算机专业考研择校(共10篇)

1.计算机专业考研择校 篇一

2013年考研系列讲座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

一、考研的价值与出路

作为学生,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北大、清华、人大这样的名校学习,可高考时的种种因素是我们很多人不能跨越这个独木桥,而考研给予我们第二次机会。

作为学生,我们都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而在不知名的学校和不知名的地方,是很难实现的,更难为社会所认同。那就考研,来北京这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作为学生,我们深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当然未必就是跨入仕途,在大公司工作也非常理想。现代社会的功利取向,要求我们有高学历、高素质,那就考研,来实现它。

考上研,我们就有出路,就会有更多的机会,不断跨越,实现自己价值与理想!

二、社会需求的考量

社会的需求决定着我们考研的方向,一些冷门专业考了,毕业就失业,很现实,也很残酷。那我们就考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哪些地方工作机会多、工作好、收入高,北京无疑就是最佳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这个专业所学知识非常广泛,社会知名度高,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使我们最佳的选择之一。我们这个系的毕业的研究生,有很多去了国家部委、北京市政府、中国石化、中国人民银行、沿海的高校和一些跨国企业。

三、自己的实力与学校、专业的选择

很多同学考研时说学校很难选、专业很难定,整天没有目标,方向不清楚,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给考研带来很大损失。

如果你的实力在年级前10名左右,就可以冲击一流高校。如果实力稍差,最好不要冒着险。至于专业,文科专业最好选择文科专业来考,不论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理科跨专业,则比较容易。

专业很重要,学校所在地更为重要。在中西部地区,专业再好,也未必比在沿海地区找的工作好。所以实力强,就选择沿海地区的好学校、好专业。如果你实力稍差,可以选择好学校的竞争不是很激烈的专业。

四、信息与资料的掌握

信息最重要,没有信息就没有一切!信息和资料包括这个专业每年的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考人员的构成、专业参考书的变化、出题方向和重点地变化、老师的最近论文和研究方向、办公室的电话、往届研究生考研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考这个专业需要重点读的书目和期刊、历年真题和思路解答、参考书的重点、老师的讲义和研究生的笔记、复试的题目和注意事项等等。这些信息和资料决定了你的成功与否!

五、速度和质量

考研要有自己的节奏,没有必要攀比!不要比参考书看了多少变、题作了多少套,早上起的多早,晚上睡得多晚,或者中午都不午休,拼时间、拼体力。其实这样很不好,往往没有效率、没有质量,最终导致考研的失败。我们班有好几个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考好,还把身体弄得很疲惫。

考研复习要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不要整天就看几页书,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但要保证自己能够看懂、吃透,所谓贪多嚼不烂。质量最重要,一定要把知识经过思考变为自己的东西,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每天按时作息,一定要休息好,将自己的学习、休息、运动时间固定化,习惯化,这样最好,不容易疲劳,还能保持高效率的学习。

六、复习的时间安排和辅导班的问题

我采用“三三制”,就是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基础、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每一科目又各自进行三轮复习。经过实践调查、总结比较,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模式。

时段基础期强化期冲刺期

月份3-6月7-8月 9-10月11-12月 1月

专业第一轮第二轮模考期第三轮整理备考

当然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可以灵活掌握和安排。

最好报个考研辅导班,现在考研辅导班比较正规,资料很全,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比较及时、便捷、保证资料的完整、准确、真实。

七、心理调整、身体素质、人际关系和资料的共享

心理至为关键,在考研的过程中要始终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考上!不要被各种传言动摇自己的信心和决心,保持平常心,考研并不可怕,坚持下来就会成功,每天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切忌心烦意乱。考研的确很辛苦,多和自己家人、老师、同学交流,看看报纸、听听音乐,散散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劳累。

没有必要强制自己锻炼身体,每天慢跑一会,或者打打球都可以,要注意安全,切忌受伤,我一个同学打篮球时,不注意,受了伤,在考研最关键的时候耽误了半个多月,不但损失了时间,还打击了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复习。

人际关系很重要,它可以为你营造一个考研的良好环境。一个宿舍的、同班的、还有老师,处理好各种关系,会得到很多帮助,心情也好。如果人际关系紧张,也会大大影响自己的复习,整天心情不好,考研很难考出好成绩。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资料,大家可以共同分享,不管是心得、信息、资料,那时我们几个同学就互相交流,感觉自己提高很快,节省了时间、金钱和精力。那时比如英语、政治大部分资料都分享过,充实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开拓了思维,这也保证了我公共课取得了高分。对于资料分享,可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八、答题技术与技巧

尽可能一字不差的按照课本上的来答,在顺序、内容上和课本保持一致;字迹要工整,答题要有逻辑顺序、言之成理。保证要点突出,这个请参考我写的《从全国MPA阅卷看考研如何答题并取得满意成绩》。介绍的比较详细了。

九、考试的前后

准备好考试需要带的所有物品,包括钱、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铅笔、橡皮,多准备几支笔,防止不够用或者出现意外情况。暂时切断与朋友、同学的联系,忘掉分散注意力和精力的事情,全力备考;要提前区考场看看,熟悉环境,离学校比较院时,可和同学租个房间,找个安静的地方,防止耽误考试时间和休息不好。考试前后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考试前要学会自我放松,不要紧张;不要忘记带只手表,同时关掉手机,防止不必要的麻烦;答题时要保持适度紧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思维,取得好成绩。考完试后,不要再谈论前一门的事情,休息后投入下一门的准备,浏览相关的资料。一定要休息好,切忌劳累过度。

十、复试

去年复试是于3月26、27号这两天举行(一般都在星期六和星期天)。星期六上午是笔试,共两道论述题,100分。星期天全天都在资料楼九楼我系办公室进行面试。其中英语面试50分,专业课面试150分。这三样加一起总分为300分,考生的得分作为复试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0%,初试成绩占80%,最后加权计算结果并对成绩进行排序。

笔试:

去年复试科目是中国政府与政治,大家需要在这段时间把两本指定教材看一看,由于是论述题,因此不用太细,不用像初试那样背得那么辛苦,而要着重从宏观上把握框架、结构和一些重点问题。答题时也还是要像初试一样,以书本知识为依据。所以对付笔试大家把那两本书的内容基本掌握住就差不多了。

面试:

去年我们参加面试的同学按照初试成绩的高低分为四个组,上下午两个时段,分别为①组上午,①组下午,②组上午,②组下午,③组上午,③组下午,④组上午。④组下午。四个组分别在四个房间内进行,三、四个人一批进入房间。到时大家会在每个房间门口看到贴出的本组名单。不过事先我没注意看贴出的名单,上午八点就去了,和大家一起在系办公室门口等待,并询问出来同学的面试情况。每一组有一位主考老师,一位负责英语面试的老师,还有其他几位老师和两个记录员。一般说来,①、②组较松,而③④组可能会严一些,尤其是④组的承担着刷人的任务。而其它几组,只要不差得离谱或一问三不知,被刷掉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首先进行英语面试,一般是要求做一个自我介绍或说一个小故事,然后再问你几个问题如有什么爱好啊,课余时间都做些什么啊等等,也就三五分钟吧。对于这些大家可以事先做好准备,以便从容应答。

然后进行专业课面试,内容涉及到专业课和时政,由考生在一摞纸条中随意抽取题目(如觉得有难度,可以再给一次机会重新抽一次),思考几分钟后予以回答。

对于复试,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但对于刚刚上线或者分数不高的同学来说,认真细致的准备还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多数同学而言,如果有时间,最好也稍微准备一下,因为复试的表现可能会影响到最终成绩和排位,也最终决定着你是公费,半公费还是自费。

2.统考专业历史学考研择校黄金指南 篇二

历史学专业课辅导专家根据所掌握的大量资料,对在历史学方面颇具影响力的著名高校的历史学专业进行了点评,以供广大欲报考历史学专业的学子参考。

(一)北京师范大学

该校历史学研究生教育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高校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在博士点 6 个,硕士点 8 个,博士生导师 21 名,硕士生导师 21 名。

中国古代史学科拥有何兹全、黎虎、晁福林等著名学者,在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华民族史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本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中国近代史学科拥有龚书铎、王桧林等著名学者,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本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世界史学科拥有刘家和等著名学者,在古希腊罗马史、西方史学史、中外古史比较、欧洲中世纪史、西方近现代思想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史、英国史、俄国史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本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专门史学科现有文化史、社会史和中外关系史三个研究领域,在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理论与方法、华北区域社会史、环境史、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等方面,有学术影响。本学科招收博士与硕士研究生。

历史文献学学科在历史文献学和古籍整理等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学术影响。本学科招收博士与硕士研究生。

考古与博物馆学学科近年来在我院发展较快。本学科招收博士与硕士研究生。

历史教育学科招收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同时招收教育硕士(历史专业)研究生,面向具有 3 年级以上教龄的在职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

(二)南京大学

该校的历史学专业中世界地区、国别史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科研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学科优秀梯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设有历史学、考古学两个本科生专业,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边疆学、考古学 7 个博士点;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民族学 7 个硕士点。

该系与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有多名海外著名教授以及访问学者先后在此讲学交流或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举办了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史、当代台湾研究、英国史等国际学术讨论会。

现有教授 31 人(博士生导师 27 人),副教授 23 人,讲师 5 人,其中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11 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3 人,江苏省 “333”工程 4 人,江苏省“青蓝工程”4 人,南京大学资深教授 2 人。尚有博士毕业待评职称 5 人,其中 1 人为美国杜客大学博士、1 人为日本京都大学博士、1 人为日本九州大学博士。中青年教师有 90%以上曾到美国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奥地利、意大利进行长期或短期访问,仅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一年以上者即达 8 人。

就业情况良好,在国家外交部、安全部、新闻机构、高校研究所、部队等单位,都可看到历史学系学生的身影,他们工作勤恳、认真踏实,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现任国家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和国家档案局局长杨东权就是该系的杰出系友。

(三)北京大学

历史学系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8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中国古代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本系还设有欧洲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现代史料研究中心、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中心、人才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中国古代史:实力绝对强大,从先秦到明清,每一个断代都很强,但最突出的要数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两个方向了,不仅有周一良、田余庆、吴宗国这样的老前辈,还有阎步克、荣新江等一批后起之秀。当然先秦方向在有了朱凤翰加盟以后,实力也不容小视。

世界史:同样是学术上的圣殿,其中最具实力的要数世界中世纪史、欧美近现代史。马克尧、高毅等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良师。当然,愿意接收挑战的同学可以选择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这个方向,这绝对是一个困难与机遇并存的好课题。

中国近现代史:这是北大一个相对的弱项,但也不乏茅海建这样的名角。而且该专业良好的分配前景加上北大这块牌子,相信对每个考生来讲都是不小的诱惑。

(四)复旦大学

该校历史学系始建于1925年,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在最近教育部考核中获得优秀。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研究专业方向齐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历史学科中名列前茅。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谭其骧、周予同、蔡尚思、杨宽、耿淡如、田汝康、金冲及等长期在该系任教。现有博士生导师15名,教授20名,副教授26名。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该系为国内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近年来,该系教师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180余部,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史学理论与中外史学史研究、中外文化史研究、世界古典文明研究等领域颇有学术建树。

该系始终以教学与科研并重,强调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加强专业基本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潜能。通过四年学习,学生素质普遍有较大提高,适应能力强,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秦汉史、隋唐史、明清史、中华民国史等断代史;美国史、日本史等国别史;拉美史、南亚史等地区史;古典文明研究、欧洲社会经济史、世界文化史、第二次大战史、20世纪世界史、中国经济史、历史文献学等专门史;还开设史学论文写作、旅游文化、专业外语、方志学等。毕业去向都比较理想,各级科学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出版社和报刊等媒体,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文化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一部分毕业生可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五)南开大学

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伊始,即设置有历史学门。20世纪20年代初期,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历史学家梁启超来南开大学讲学,在历史班授课,著名的《历史研究法》一书,就是在其授课讲义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1923年,南开大学正式建立历史系。1994年,历史系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1996年,历史学科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的单位。

目前,历史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它们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下辖20个专业,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基本上涵盖了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历史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全院下辖,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个教研室、研究室。

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涉及相当广泛的研究领域,尤其在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含:拜占庭学)、美国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四个研究方向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史近两届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学人中,有四人的.博士论文在美国用英文出版,在美国史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就目前来说,在国内的世界史研究机构中,这是仅有的,可以说,南开大学世界史学科几乎涵盖了从断代史到地区国别史的各个方向。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涉及古希腊罗马史、拜占庭史、基督教史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史等研究方向。古希腊罗马史学科在国内的地位举足轻重,学术带头人王敦书先生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的理事长,史届泰斗雷海宗(解放前在清华大学与陈寅恪等大师齐名)的关门弟子,国内罗马史的权威。遗憾地是王先生已经退休,但仍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西方史学名著选读课程,所以我们还能听到老先生略带伦敦口音的英语授课。拜占庭学在国内首屈一指,学术带头人陈志强先生(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博士),是国际拜占庭学会中国首席代表,成为中国冲击这一世界显学的支柱。另外改方向组建了东欧拜占庭研究中心,汇集了国内相当丰富的有关拜占庭的英文、希腊文等外文研究资料和检索系统,为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哈全安教授主要指导阿拉伯史的研究方向,但近年来逐渐转向中东地区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伊朗、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现代化的研究,如果对中东变幻莫测的历史进程颇感兴趣的你,可以选择哈老师。

3.计算机专业考研择校 篇三

以下仅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相关词条来自百度百科,如有疑问或想获取关于相关词条的详细信息,请自行查阅百度百科。

一:院校实力

首先说说院校排名。至少目前为止,针对学校的官方排名还没有,只有民间的排名,而民间排名也多受诟病,他的优点是可以给大家择校给个参考,但是缺点是里面水分太大,不可全信,更加不可认真。教育部一般只有学科评估(一级学科),目前教育部已经给出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大家可以去网上搜搜就知道各学科的排名(这是最权威的)。官方虽未给高校进行排名,但是各种头衔、工程和项目的名额分配已经按实力排名划分下去了,大家看看各个高校的头衔就基本上知道这个高校的实力和排名了。

下面就高校的一些头衔或称谓予以介绍:

1.国家重点大学:这是上个世纪的称谓,现在已经由211工程,985工程等代替。原88多国家重点大学在有了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命运各有不同,绝大部分进入了211,但是211又考虑到地域等问题,像江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就没有进入211工程,而沦为省重点高校,虽然说没进入211不能代表高校实力不强,但是能看出这些高校的前途和国家对其重视度吧。

2.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工信部等部直属院校:共112所。部属院校的级别自然要比省属院校的级别高些,而且基本上所有的部属院校都是本一院校和实力较强的院校。同时还有些院校是曾经直属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如水利电力部门,央行,司法部,卫生部等,但是院校调整后,没有继续留在部属大学行列的院校,这些所谓的相关行业的子弟院校的对应专业在业内享有广泛的人脉和极高的专业认可度,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的学生将来在本专业就业必然会占尽优势。

3.省属重点大学:目前国内除了985工程和211工程外各省市各部委根据各自发展的需要,在非211高校当中重点扶持了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地方高等院校成为省部级重点大学或者特色重点大学。一般包括五类:

(1)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只针对中西部高校)。其中包括100所左右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民间又称“小211工程”。

(2)省部共建高校(非211高校共计有61+10所)

(3)中国ZF奖学金计划(含211高校共计181所)

(4)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只针对理工和综合类高校、含211高校共计133所)

(5)地方所属(省、直辖市)重点大学

4.“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到目前为止共有112所,并且以后不再增加。但是211工程里面也是良莠不齐,因为有些是为了照顾地域因素,必须每个省份都要有一个,所以有些实力还待提高,而且实力未必敌得过一些非211的省部属重点大学或省部属特色大学。112所211工程大学除去985和特色985外的院校还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教育部或者工信部等部属院校,一种是省属院校,如南京师范大学就是省属的211大学。

5.“985工程”:是我国ZF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985工程在211工程之后,是从211工程里遴选出的优先建设的高校,基本代表着实力位于第一层次的高校了。共有39所,这里并没有考虑到地

域问题,基本是实力的象征,所以有一些省份没有一所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一样,985工程院校数目以后不会再增加了。

6.“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务院决定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官方也称“特色985”,民间俗称“小985”。这是从112所211工程院校中的非985院校中另外选出有专业特色的38所。这是最容易和“985工程”混淆的称呼了。“985工程”是院校建设项目,“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学科建设项目。

7.9校联盟:代表着中国最顶尖的高校,在国家的教育建设战略中也是优先建设高校,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8.珠峰计划: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民间俗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培育21世纪科坛“三钱”即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而出台的一项顶尖人才培养计划。到目前为止共20所

9.31所副部级高校:是中国行政级别最高的31所高校(军校除外)。

10.34所研究生自主划线高校,是研究生录取的本一批次,也是考研的同学心目中的最佳理想院校组。

11.研究生院。全国共有56所高校有研究生院(还有24所试办单位)。研究生院体现了一所大学相应的教学规模、科研实力等指标。研究生院高校可自行审核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且保研比例为15%,而没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保送比例不超过5%。研究生院类似的建制还有研究生处、研究生学院、研究生部等,但都不是研究生院。所以很多高校虽然网站有研究生院,但是不是教育部认可的研究生院。

12.本一院校和本二院校:理论上有资格在本科第一批招生的高校都可以叫本一院校。但是我认为本一专业和本一院校的定义不同。比如说很多二本院校部分专业在本一批次招生,但是其学校实力是本二批次的。所以我认为本一院校是指112所211工程院校(当然包括985工程等了)和省部属重点院校。剩下的都是本二院校。这些并不矛盾,比如南京邮电大学大部分专业是在本一批次招生,但是他是二本院校。

注:如果非要给院校按综合实力划分档次的话,一般由高到低的顺序是:9校联盟》珠峰计划(20所)》31所副部级大学》34所研究生自主划线高校》39所985工程院校》56所含研究生院大学(还有24所试办单位)=38所特色985高校》普通部属211》省属211(省部共建211)》省重点高校》普通二本。(这里面的很多称谓是包含关系)

二:专业实力

好的学校不代表所有的专业都好,甚至很烂。特别是这个世纪初的高校合并GC,很多牛校和大专甚至中专合并了,所以他们合并来的这些专业有借壳上位之嫌,其实力我想不用我说你们心里也有数。

同时这里的专业实力是抛开就业因素的,因为就业这个东西不好说,行行皆能出状元,实在无法说哪个专业就业好,哪个专业就业差,总之对其感兴趣的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先说明一下什么叫一级学科,什么叫二级学科。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13大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比如,传统的中国语言与文学/中文是一级学科,而具体到下面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以及语言方面的专业都是二级学科。

下面我简要的说明一些专业好坏的鉴定标准:

1.重点(培育)学科:重点学科,有校级、省级、教育部级,国家级重点学科等不同层次。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立项的都是该校该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领先的学科,国家通过给予资金以及政策的倾斜保证该学科的发展,使其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向世界一流学科冲

击。一般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就代表这个专业在国内处于顶尖水平了,也代表这个学校的这个学科的建设到顶级了。所以选专业时先找国家重点学科,再选部级或省级的重点学科。当然一般除了名校和专业特色很强的高校,其他一般院校很少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2.学位建设:当一个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时代表这个学科的建设水平已经到很高的境界了,表示你读其中任何一个本科专业都可以在这个学校读到博士,如果再有博士后流动站,那就代表这个学科的学位建设已经达到顶峰,学科的建设水平也基本到顶尖了。很多特色院校可能只有二级学科博士点,而很多二本院校甚至没有一个博士点。其次是硕士点,如果没有博士点,对应的专业要是有硕士点也是表示这个专业建设的还算成熟,如果连硕士点也没有的话,这个专业的实力就乏善可陈了。所以看一个学校的实力只要看其博硕士点的数目就能看出个大概了。

3.重点(培育)实验室:有校级,省级,部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不同层次。是理工科的实力象征。这个和重点学科一样,国家级的一般院校很难有,只有牛校才有。

4.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有校级,省级,部级,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等不同层次,不仅代表其现今的学科实力,也基本上代表国家,省,校的重视方向,关系到这个学科的发展前景,战略地位。

三:地域问题

其实一个院校的录取分和这个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是息息相关的。一个综合实力强的的学校要是处在偏远的地区,他的高考录取分数可能没有在发达地区的低一层次的学校高。比如兰州大学是985,我想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录取分数可能有些年份没有只是211的苏州大学,上海大学的高吧。这有一个原因是高考报志愿时排名是以省为单位的,人数不多,录取分数波动也会较大。但是考研时全国考生在一起排名,可能地域的差距会比高考报志愿低很多,分数的波动也会很小。

再说学校的影响力,其实除了清华北大复旦级别的大学影响力能覆盖到全国外,其他的影响力辐射程度有限。打个比方,如果你家在南京,想最后回家乡工作,那么就算你能上西安交通大学,我建议你考虑一下学校的影响力辐射度和你的高校人脉,你最好选东南大学。四:综述

4.2016考研择校指南6 篇四

说到发达的大城市,我想起当年武大校友的一丝忧虑。那时候,学校的合并潮风起云涌,教育部和各省政府对地方高校的合作共建也动作频频。广东的头牌名校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以后,广东省政府豪气地宣布,每年教育部给中大投多少钱,广东也以同样数额再投一份——当时教育部给中大、武大这类学校都一视同仁地投了12亿,而湖北省只能拿出两亿给武大。两个名校的资金差距一目了然,而中大和中山医的强强联合更让武大倍感压力,校友不禁哀叹:不出数年,武大将被中大甩得远远的。如今已过经年,回头来看,武大这几年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但与中大相比依然不遑多让,甚至在许多专业领域,武大的学术地位与口碑仍在中大之上。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说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广东是个经济发达省份,广州也是市场经济异常活跃的大都市,作为广东的头牌名校,中大可谓少有资金匮乏之虞,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能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找到各得其所的生存之道,他们花在清苦的学术科研工作上的精力自然就会少很多,学术上的江湖地位也因此难孚众望,远低于世人当年对其强强联合的期望值。

最近网上有人发帖说,东南大学已经日益衰落,作为当年四大工学院之首南京工学院的继承者的光彩不复往日;由华中工学院发展而来的华中科技大学虽然地处中部城市武汉,近十年来却势头凶猛,俨然已成工科院校之花魁。

以上分析也许只能算作名校学生之间惯有的一种民间PK,不一定客观和权威,却也道出一个事实:学术意义上的大城市和行政经济地理意义上的大城市并不一致。

中国科技大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中科大由于文革原因落脚到欠发达省份安徽和中等城市合肥,其发展和招生等方面因此一直受限,如今为了笼络尖端人才还花大力气在上海建立了新的研究园区。但30多年来,偏居合肥的中科大不仅没有衰落下去,还以其雄厚的学术底蕴和稳健的作风一步步亮出许多响当当的学术成果,其学术地位日见稳固,学术名气远播海外,申请留学的科大毕业生一直是美国大学的不二之选。西安交大和兰大等地处偏远的名校与中科大的境遇相仿,若将其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名校作学术比较,往往会发现她们其实在仲伯之间,其差距远远小于地理上的距离,甚至许多学科实力还比一些深受市场经济浸染、作风浮躁的沿海名校要强,而她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也是有口皆碑。

前些日子,深圳大学校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深圳市领导曾经问他,什么样的条件和资源可以使深大在五年内成为全国名校,这位校长坦言,以目前的体制和深大的实力,50年内深大都做不到。诚然,深圳是不少人向往的淘金乐园,然而学术实力和学术地位并不是由金钱堆砌起来的,也不可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资金到位、人才到位之后,还需要文化的积淀和精神的传承,如果资源整合不好,学校产生不了学术凝聚力,资金流于挥霍,人才一盘散沙,再好的资源也孵化不出优秀的成果,更培育不出实至名归的名校。所谓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其道理同样适用于大学。

找研友系统公测 找研友系统公测

再拿我自己的专业来说吧。国内的两个山大都有科技哲学专业,但是圈内人都知道,山西大学这个学科的实力远在山东大学之上。这不仅因为山西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由此专业出身的学者当校长的大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山西大学拥有本学科全国高校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他们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学术成果很丰富,学术交流也很活跃——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也很多,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奠定江湖地位的成绩,是山东大学无法企及的。至于科技史专业,估计没有几个人会想到,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是两大学术重镇,国际上最权威的科技史专业期刊《爱西斯》所做的名牌专业文献索引,只收录中国五家刊物的文章,除了中国科协和中科院主办的两大权威期刊,其余三家分别就是山西大学科哲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以及内蒙古师大和广西民大的学报。

现在许多考研人报考时还是注重选学校牌子而不是专业牌子,也许他们还不明白研究生的学习、深造和就业针对性强,专业实力比学校牌子更重要这个道理。

于我而言,考研专业选择更是人生转型的最好机会。调剂到山东大学读研,屡屡被人惊讶地问起“为什么要从武大去山大”,我的答案是,虽然我深爱武大,但是在全国最美丽的校园学习那个在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时,我学得并不痛快,过得也不开心,而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以后,我的人生有了方向和激情,我有了快乐的理由。何况山东大学的实力虽然不济,但我导师的实力却是很强的,利用导师提供的读研机会,我一脚踏进了学术圈,从此明显感觉到加入学术大家庭与跨专业考研时独自一人在圈外徘徊摸索不得其门而入的巨大差别,学术视野打开了,学术圈中的人际关系也逐渐建立起来,许多在考研时苦寻不得的信息和资源,进入圈内后简直是唾手可得。这种找到先头部队的喜悦,是在济南的三年孤独苦闷也无法抵销得了的。

不过话说回来,城市的规模和氛围对学术发展确实也有不小的影响。由于中国学术文化资源的集中性,如果从这点考虑,去真正的大城市读书是有优势的。譬如济南,作为一个传统文化重镇和经济大省的排头兵,其学术资源依然相当匮乏。当时我们专业做研究,在山东省所能利用到的最好的学术资源就来源于山大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然而那里的馆藏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很多时候我还得自费跑到北京上海找资料,对于一个经济拮据的学生和一个经费寡廉的文科专业来说,所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惊人。在我眼里,济南的匮乏还不只是在物质层面,更多的是缺乏活跃的学术交流气氛——与北京相比,很难在同龄人中找到真正在学术上有抱负、学术视野国际化的志同道合者,“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那真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纵然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在环境和资源上有千般不足,但是如果能跻身于你钟情的专业的top rank,或者说该专业导师的top rank,付出读研几年的机会成本还是值得的。这是我的经历和我对身边人的观察得来的体会,希望能成为你重新审视自己的考研选择的新视角。

5.新闻传播学考研择校指导 篇五

考研择校关键因素

1.学校的地段

传媒事业一直和城市的发达程度息息相关,一线城市>二线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以下地区。所以传媒企业单位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中,并且一线四大城市占据近60%的传媒资源。所以为了方便未来的就业,要争取在这些城市中就读。其实无论什么行业似乎都适用这个定律。

想要在传媒圈有比较大的发展,北上广深,或者传媒较强的二线城市比如长沙、南京、杭州。如果想离开这个圈子去一些看重学校牌子的国企、事业单位,那就选择小城市也无妨。

2.学校是否名校、是否重本

这里指的名校是985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科研单位,重本指的是拥有211工程的学校。人们之所以会说985比211好,211比普本好,实际上根源是国家的投入。越好的大学得到的资助越多,请得动更好的老师买得起更好的器材,然后分数线越高收的学生质量越好学风就越好。师资、财力、学风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985多数是自主划线,公共课要求60分以上,及格线是最高的。好的新传985是最难考的,新传一般的985就比新传好的211简单考,新传差的211比新传强的普本简单考,但总体来说还是985难于211难于普本。

3.学校的新传排名

学科排名在行业内很被看中,因为圈内人都是新传院校走出来的,他们对自身院校的深刻认知和自我认同会形成一个价值评判体系。试想一下,一个理工大学出来的新传学生在传媒圈混,不会被看轻才怪。但是出了这个圈子,外面人不了解新传的排名和学科实力,就只认学校牌子了。如果你以后不想混传媒圈,直接根据前两点择校吧。

新传的学科实力决定了这个院校对新传专业的重视程度,决定这个院校是否有新传名师。专业强的新传院校有好些学科带头人,名字喊出来整个传媒圈都知道的,试想一下,在他手下学习以后出去工作自带名师光环啊。

综上,如果你不是很喜欢新传专业,不太想在未来从事和新传有关的工作,你的择校很简单。首先看地域,要在哪里工作就选哪里,在大城市赚钱就留大城市,回老家工作就选家那边的省会或者其他城市;其次选牌子,小地方的211/985不难考,性价比不错,适合回家工作的人;大城市的普本和新传差的211也不错,适合想借跳板在大城市工作的人。

考研院校难度梯度

如果你以后想继续在传媒圈混,你的择校会稍微复杂。我按照考研难度梯度分几个档次。

第一档:985+新传TOP10+一线城市

这一档是中国含金量最高的新传院校,考研难度基本处于1:50的报录比,可想而知难度,报考这类院校的多是本科重本的学生,自身资质和实力就很强劲,想要借考研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普通院校的孩子,就需要付出多好几倍的努力。但是难度越大,回报越大。

▲超一流: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一流: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第二档:211+新传TOP10+一线城市 ; 985+一二线城市

这一类的211属于专业性很强的院校,拥有强大的传媒资源,适合学习也适合拓展人脉;这一类的985属于地段很好的名校,能够提供良好学风和平台。这两者都是最佳的翻身或跳板的学校。在这个档次中,地域的重要性超过学校牌子和专业实力。

▲新传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

▲211新传名校:暨南大学(广东)、上海大学(上海)、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985新传名校: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其他东部一二线大城市985: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等等

第三档:其他211+一二线城市;普本+新传强校+一二线城市

在这个档次及以下档次的学校,地域因素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学校在本省或者本大区域(华南/华东/华西/华北/西北/东北)有竞争力,离开该地域就毫无作用。

▲其他985: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

▲省会211: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等等。

▲一线或省会普本: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深圳大学等等。

第四档:普本+新闻较好;其他211

北京印刷学院、汕头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等。

总而言之,选新闻学校,首先选档次,然后再选地域。地域不同,学校牌子和专业实力都没有可比性,企事业单位都有地域观念,外地学校自动降一档次,不划算的。

6.新闻传播学考研择校建议有哪些 篇六

一、新闻学

首先,要先纠正大家一个观念上的误区,即并不是学校越好越难考,关键是看题目适不适合自己,不同学校题目、方向和风格都会有不同。我们每个人的优势也不同,所以我们最好在比较各校真题之后,再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所新闻学考研上线率比较高的学校。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为报考人数少,所以有着较高的录取比例;

2、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的名气很响,但是给的分数很高,所以就算是不幸落败调剂到其他学校也比较容易。

其次一些好的选择是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西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等。

大家千万别以为这种专业性大学的新闻专业含金量不高,其实新闻人的知识要求专而博,如果我们有一个其他科目的专业基础,如法学或者经济学,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一)、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中国传媒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复旦大学

(二) 、优势学科单位:

1、武汉大学

2、暨南大学

3、南京师范大学

4、四川大学

5、南京大学

6、华中科技大学

7、厦门大学

8、浙江大学

9、辽宁大学

二、传播学

就考试难易来说,越好的学校竞争越激烈,无论是从报录比还是竞争对手。不过其出题方向常会受到学校大牛影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爱考传媒经济学,厦门大学爱考广告学,中山大学爱考公关等等。所以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就要持续关注目标院校学术大牛的论著文章等等。传播学中的广告研究方向比较好考的学校有广西大学、长安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深圳大学等。

其次对于一些理工科的跨考生来说,理工大学里的新闻传播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理工科学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一般比较重视媒介研究、媒介管理以及品牌策划等专业方向,在这些方面理工科同学的优势明显,比如新媒体研究方向,计算机、电子工程等学科的同学就有很强的竞争力。这类的理工科学校有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等。

附传播学重点院校介绍

(一)、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复旦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武汉大学

4、中国传媒大学

(二)、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云南大学

4、上海大学

5、浙江大学

6、厦门大学

7、河北大学

8、安徽大学

9、南京师范大学

10、四川大学

7.计算机专业考研择校 篇七

2018医学考研择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

院概况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一所具有九十多年历史和优良办学传统的高等医学院校。1914年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协会联合创建,是我国创办较早的一所西医高等学校。90多年来,先后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医学院和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秉承“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院训院风,造就了张孝骞、汤飞凡、谢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专家,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湘雅医学院坚持“稳定规模,适当发展,提高质量和注重效益”的指导方针,确定了以研究生为重点、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并重、积极发展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模式,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功能的教育体系。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通读)教学名列前茅,2004年成为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科学研究在国内占有较高的学术地位。1994~2006年,全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741项,其中参加国家“863”高技术项目19项,973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3项,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项,获得多基因遗传性肿瘤多阶段发病过程转录组学规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8项。发表科研论文16169篇,出版学术专著362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88项,独创了“基因家族-候选疾病基因克隆”新方法,并于1998年成功地克隆了人类神经高频听力下降耳聋的疾病基因,实现了我国本土上克隆遗传性疾病基因零的突破。

学院现占地面积77万多平方米(不含附属医院),图书馆藏书661231册,中外期刊141912册,为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中南地区中心馆和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咨询定点单位。三所附属医院共有编制病床3000余张,开放床位4000余张,年门诊量200多万人次,急诊20余万人次,年出院病人7 余万人次。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中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为全国“百佳”医院。另有8所临床学院和24个稳定的教学基地,为临床教学和生产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学院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十分活跃,与美国雅礼协会、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美中友好协会、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不断发展,与美国、日本、西欧和非洲等25个国家、地区的学术交往日趋扩大加深,先后聘请了近100名外籍专家和教授来校任教,接待前来考察、讲学的外国专家学者1400余人次,1600人出国进修、讲学、科研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获各种资助千余万美元。

8.计算机专业考研科目数学 篇八

一、须使用数学一的招生专业:

1、工学门类中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20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2、授工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二、须使用数学二的.招生专业:

工学门类中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三、须选用数学一或数学二的招生专业:(由招生单位自定)

工学门类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专业选用数学一,对数学要求较低的选用数学二。

四、须使用数学三的招生专业:

1、经济学门类的各一级学科。

2、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

9.计算机专业考研择校 篇九

2017考研择校:历史悠久的王牌院校简介和院校发展概况——湖南大学

一、院校简介

湖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校区位于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她不仅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现任党委书记刘克利教授,校长赵跃宇教授。

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新中国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秀成果二等奖3项。学校还组建了科技园有限公司,在长沙高新区麓谷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建立了53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与32 个省(区、市)和4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10.2018会计硕士考研择校宝典 篇十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很多同学下定决心要考会计硕士,但是不知道报考哪所院校比较好。为了帮助大家尽早解决这个纠结的问题,确定目标,一位考研过来人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请参考。

对于在学校能全日制学习的同学来说,还是建议大家珍惜机会,提高成功率,力争一次拿下。研究生学历在中国这个制度环境下还是比较重要的,在国企,尤其垄断行业还是很吃香的。Mpacc的各校实力是依托学术实力的,师资力量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都很重要。

对于会计专业择校,我心目中的选择顺序如下:

1.清华。

毫无疑问,清华不仅是牌子过硬,依托清华经管的实力,加上会计系优秀的师资,早期有谢德仁教授,后有杜兰的李志文教授对清华会计贡献很大,带出了陈晓(现会计系主任)等优秀的杜兰博士。此外,清华经管不差钱,大批海归的引进,动辄年薪百万从港校以及斯坦福等校挖人过来,高手云集。清华在职和全日制的mpacc都招,全日制的招的忒少,4个,实力超强的同学可以试下。

北大。很可惜,现在只招在职的mpacc,但还是想谈谈。Mpacc专业本来就是依托会计学学术实力较强的院校开办的,北大最近几年的上升势头非常之快。个人认为,用不了几年北大清华的会计实力会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当前,北大的会计实力是强于清华的,北大汇聚了现在学术界的精英,如吴联生、陆正飞等国内屈指可数的青壮派大牛,还有姜国华、岳衡、罗炜等伯克利、罗切斯特等的牛校博士。他们的科研效率之高,是国内其他院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翻开最近两年的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权威期刊,光华会计系的文章之多真的让人吃惊,姜国华这些海归更是能发到JFE等国际权威期刊,国内同行几乎是没人能做得到的。学术实力的强悍加上光华的品牌效应,现在的学费是8万多,比MBA要便宜,在职的同志们可以考虑下的。

2.上财、厦大、人大。

若是学硕考生且欲致力于学术的童鞋,个人认为按上述顺序选择较好。上财会计实力突飞猛进,领导层视野开阔、在教学科研上不拘泥旧的一套,在从海外积极挖人的过程中还将本校会计系的大批博士生送往港校读取博士后,取得了显著成果。当前青壮派的几位大牛,如原红旗、李增泉、夏立军、陈冬华几乎都是走了这条路。原红旗已被复旦挖走,陈冬华也到了南京大学,夏立军因为在JAE的论文迅速评为博导,都是非常不错的。厦大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大,底子非常扎实,有葛家澍、常勋、余绪缨、吴水澎等老前辈坐镇,青年一代的沈艺峰、杜兴强、陈汉文、曲晓辉都是很有实力的,在国内会计界厦大可谓巨无霸。由于位置欠佳、高水平师资及顶尖科研成果出的节奏较慢、略显后劲不足,后期老大位置可能不保。人大也是老牌会计院校,阎达

五、王庆成老一辈会计和财务学家在国内也有重要地位,但目前的学术实力感觉不及上述两校。王化成教授在财务管理领域影响不错,还是全国CC教育委员会的秘书长,人大也一直是在职CC和全日制CC的热门院校。人大的地理优势加上社科领域的强大实力,发展后劲和空间还应是很大的。对于报考CC的同学来说,上财和人大都是很不错的学校,就业基本全国通吃,但考研难度也是很大的。

3.上海交大、复旦、中山、南开、南京、湖南大学、西安交大、浙大。

部分985综合性高校的会计实力异军突起,尤其中山、南开、南大。这些院校的会计系一般都是依托管理学院的。上交和复旦的就业一流,上交的安泰经管非常霸气,记得当年参考保研信息和报夏令营时交大点名只要国内部分985高校的学生,就业灰常好。复旦管院的有几位实力很强的教授,如原红旗、吕长江。方军雄副教授10年11年在经济研究连发两篇关于薪酬激励的文章,实力可见一斑。南开有李维安的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是国内最一流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基地,此人刚调到东财当校长,是南开商学院一大损失,当然,东财一大收获。南京大学陈冬华也是当前国内会计界的实力派,本人很喜欢看他的文章。另外李心合教授的文章虽属规范研究,但都是经典,很值得一读。中山会计系和港校联系紧密,博士生培养质量很高。辛清泉、王兵、罗党论等博士有一定名气,辛已到重大、王已到南京。中山的会计博士能到国内知名985任教,也从侧面说明了其实力。湖大的上升势头也很快,伍忠信从产权角度研究会计问题,独树一帜,建议大家读下他的文章。伍忠信和王善平都出去当校长了,但会计学院的实力在国内很是很强的。浙大、西交总体实力的强大不解释,西交管院的强大实力也不解释了,它的CC性价比很好。李志文在浙大办了个李志文班,办得非常好,大家可以在人人网加李教授,感受下那个班的风采。另外可以看下李志文的博客,非常喜欢他的文章。可惜浙大不招CC,不然我肯定报那。

4.央财、对外经贸、东财、中南财、西财。

论学术实力,几大财经院校大差不差,各有千秋。央财和贸大属后起之秀,央财名字取得很好,身在帝都也会吸引大批优秀师资,近些年积极引进了邹恒甫、黄少安等大牌,会计学院作为招牌院系自然也不甘落后的。贸大以英语要求高著称,近年有雷光勇(全国百篇得主)加入,去年有光华的祝继高博士加入,实力也与日俱增。央财和贸大位置好,帝都的精华型院校,考研难度较大,在北京就业非常不错。东财在东北及华北一带名声在外,校友广布。中南财大的郭道扬教授德高望重,会计史研究功勋卓著,所带团队治学严谨、气氛非常好,郭老的博士生在当前国内学术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西南财大系老牌财经院校,最近几年开始大批引进海龟博士,收效显著。芝大、哥伦比亚的双料博士叶建明是会计学院的海外院长,想在西财至力学术的同学不妨多和叶院长交流交流,很可能有到纽约城市大学学习的机会。有幸在西财听过几次课,西财老师也不错,彭韶兵幽默风趣、蔡春教授也很可爱,几位年轻的博导也很有魅力,如马永强教授。西财会计学院据彭院说亚洲最大的会计学院了,人数很多,但就业依然很好,成都很休闲,是个不错的选择。几大财经院校里,东财、中南财、西财的mpacc都是国家线,招生众多,性价比很好。

5.其他985及211院校。

太多了,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总结一下:

1.对于想从事学术的同志,建议大家能保研的最好直接保,保研了可以节约一年复习考研的时间,一年里可以读相当一部分财务会计的经典文献,为研究生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若保研不成,则只能考了。这时我倒不建议大家冲击过热门的院校,一是因为清北复交这样的名校几乎全部是保送生,统招名额十分有限。二则因为硕士阶段所在院校的作用远不如博士时的择校,不必过于在意。硕士阶段选择几个财大的性价比还是很好的,几大财经院校在学术界有广泛的人脉,你若真是块学术的料,老师也会把你推到顶级院校读博,博士阶段的扎实训练对一个人可研能力的提升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了解到的几位大牛本科硕士阶段院校都一般,博士阶段到顶级院校后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2.对于想从事实务工作的同学,可依据个人实力尽量选取优秀院校。首先,若能保送,还是直接保比较好,可以节约时间拿下注会。若不能,则扎实复习,现在不必过分纠结于学校选择,9月10月掂量一下自己的复习效果,再定也不晚。风险偏好者可冲击一类名校,求成功率者选择几大财经院校也很好,招生多,分数线也不高,性价比很高(不过明年的情况难料啊)。其实,尤其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建议大家不要把眼光只盯在会计硕士上,今年可能推出的审计硕士、税务硕士也可以关注下。报学校时机遇和技巧也很重要,其实清华、人大、南开等的金融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也都很好,对于只想拿个名校学历的同志来说,可以考虑下这些专业,分数线很低,比今年笔国家线还低。看看人大专硕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只有会计硕士顶的老高,其他的几乎都是330。人大的很多专硕是经济类联考,看过考纲的同志会发现,这个联考和管理类综合联考几乎一样,只有数学部分不一致,而他的几十分数学比起学硕还是简单得多的,性价比依然很好。这些都是机遇,应届的朋友们可以仔细对比下再选择。就算是很多学校的金融、资产评估等专硕要靠数三,但你看看它的分数线都是吃惊的低,这些专业都是不错的机会。近些年的新增的专硕里会计硕士几乎是最热的,没必要在最热门高校的最热门专业上碰钉子,多了解下院校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复习,相信大家都会有个不错的结果。

上一篇:急诊科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下一篇:教学设计与反思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