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开课简报

2024-08-26

数学公开课简报(19篇)

1.数学公开课简报 篇一

高二英语组公开课简报

2017年11月13日上午第三节课,彭秋敏老师在三教一楼上公开课,公开课的内容为“grammar—Subjunctive Mood”,第四节课,在高二英语办公室进行公开课评课。

首先彭老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陈述,本次教学的班级为C班,学生基础不好,所以针对C班的学生设计了较简单的教学内容,之让学生掌握if虚拟语气与现在、过去、将来事实相反的位于动词形式,再对本次课进行教学反思,因为这个班没有分小组,所以没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欠缺,以后把小组分出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接下来,各位老师对彭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大多数老师都提出了自己对此次课的看法,不足之处和进步的空间,希望彭老师在之后教学中能积极吸取各位老师的意见,争取在英语教学中快速成长。

2.数学公开课简报 篇二

一、分析教学内容

首先, 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时, 要注意分析它的前后章节的知识, 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以及对后续学习的作用.然后, 结合学生的实际, 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难点.

二、充分估计学生的学情

公开课通常是借别班的学生上课, 授课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及他们的数学老师的教学风格.这就要求上公开课的教师按低、中、高三个层次做好三份提问预案, 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修正.这样既可以避免出现所提的问题过于简单, 学生对答如流, 下课时间未到, 教学程序已经全部完成, 课堂教学达不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又避免因高估学生, 所提的问题过难, 学生答不上来, 出现课堂气氛沉默的尴尬.

三、提出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 且具有数学味

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公开课要以问题作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刺激因子, 促使学生产生合理的认知冲突,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源于生活, 符合学生的实际, 如:针对农村学生, 提出的问题要有农村气息;针对城市学生, 提出的问题要有城市生活的味道, 并且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另外,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数学味.教师千万不可追求花哨, 切忌引导学生探究与数学无关的问题.在探究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适当的引导, 保证学生的探究过程顺利进行.

四、尊重教材, 但不拘泥于教材

教材经过学科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共同努力、多方考虑、多次实验、多次修改, 最后才与广大师生见面.教材的编写凝聚了编者们大量的心血和智慧, 其中的内容值得教师去钻研.教师要理解教材内容, 就要以尊重的态度去对待教材.细心的教师一定不难发现, 现在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 所设的问题情境少了偏颇, 实现了大众化.我们不应完全抛弃教材中的内容, 自搞一套, 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整合教材, 创设问题情境, 添加一些更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问题.

五、尊重答题学生

在一些公开课上, 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 有些教师由于担心如果让学生继续回答会拖延时间, 影响后面的教学进程, 便中断这名学生的发言, 让其他学生集体说出正确答案.虽然这样做不会拖延时间, 但是会挫伤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自尊, 学生可能因此对教师和数学学科产生厌恶情绪和逆反心理.而其他学生也会担心回答出错, 得不到尊重而胆怯, 导致教师提问时, 学生不敢再举手, 接下来教师只能自问自答, 唱独角戏.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耐心听完学生的回答, 然后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举手回答, 再由全体学生评价这两名学生答案的对错, 并分析错在哪里.这样, 回答出错的学生就能坦然接受同学们的指正, 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而对于因为回答问题而拖延的时间, 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后续教学来弥补, 或在计划中预留答题时间.

六、把握好表演与实效的权重

作为赛课性质的公开课, 有别于平时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表演与实效的权重, 不能只顾展示师生的表演, 而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既要展示师生互动表演的过程, 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教师设计的问题, 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同时, 教师在表演中要把控好“度”, 千万不可逾越师德权限, 不能背离学生的认知规律, 杜绝做无数学味的、虚假的、庸俗的表演.

从上述六个数学公开课的设计策略中, 我们不难发现, 要使数学公开课达到优秀绝非易事.教师既要认真备教材, 备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要多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 做足预案.这样, 才能在数学公开课上做到游刃有余, 提高公开课的教学质量.

摘要:时下, 数学公开课成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渠道之一.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 并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 积极探索有效的数学公开课的设计策略, 提高数学公开课的教学质量.

3.数学公开课如何避免“华而不实” 篇三

如今很多公开课已经变成了“奢华花哨”的走秀课:老师在“表演”,每一个环节尽善尽美;老师是导演,把学生步步套入预定的“埋伏圈”;学生是“道具”。一次又一次地被彩排,学习好的学生被选中来专门回答问题……这样的课看起来师生配合默契,每个环节井然有序,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效率高。但失去了常态化和真实性,少了很多创新和生成内容。这样的公开课既没有了实效性,也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它的价值。如何还原课堂的真实,让我们的学生在真实中学习,在自由中思考呢?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公开课的意义

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主动把听课者看成是来交流切磋的,而不是来挑毛病的。既然是研究,就不怕课堂上出现问题,因为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更别说什么进步。课上“出丑”是难免的,是真实课堂的体现,应该承认这个事实。同时也要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忘记结果,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

二、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

在公开课上,我们不难发现,回答问题的大都是那么几个优秀生,而学困生,老师不敢,也不想让他们回答问题,生怕破坏了和谐的课堂秩序,也怕让授课者丢脸。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也要备学生。在注意学生的“普遍性”时,更要重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差异,允许不同。让学困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困生的“错”,说明他在理解上有了偏差,也许他的想法还代表了多个学生的想法呢。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中的练习“把三角形向上平移三格”时,就有不少的学生理解成“两个三角形之间要隔离三个格”。如果老师不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又怎么能知道他们的错误理解呢?

三、有效实施小组合作探究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于是。课堂上有些教师就有意识地把新理念引入课堂,动不动就让学生分组讨论,似乎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动”起来了。但从实际的讨论效果看,多数问题都讨论得不深、不透,合作是有形式而无实质。

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即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笔者就观摩过关于《角的分类》这样的一个片段: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多个“角”,让学生根据角的大小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给这些角起个名称。学生组成小组后,一致认为可以叫“锐角”“钝角”“直角”(学生在预习中早就知道了)。试问:这样的合作探究有何意义?即使学生起了一个好的名称,但你又能同意这个说法吗?

再看下面这个案例: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用竖式计算12×23,老师先在黑板上出示了三个算式:

师: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几条竖式有什么区别吗?哪条竖式是正确的?理由是什么呢?

学生进行对比、思考。

生1:三条竖式的第一步都是一样的,都是让23中的3与上面的12相乘得36。

生2:第三条竖式是错的。12乘23的积不应该等于60,太少了。

师:你觉得错在哪里呢?后面两条对吗?

生3:第三条是错的,在第二步忘记写0了。

生4:没有错!我妈妈说那是对的。那个0可以不写!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抢着回答,还为那个“0”争了起来。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建议:先在小组内讨论,找出“对”的有多少个理由,“错”的有多少个理由,然后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理由,看哪个小组的理由最有说服力。好吗?

生:好!

这个案例,学生为了找出理由,对三个很容易弄错的竖式进行剖析,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分清对错。这样的合作,才体现了它的意义和价值。

四、课堂评价要体现真实性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现象:学生回答问题以后,不管这个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不管回答的正确还是错误,总能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甚至会得到掌声的奖励。听得最多的就是“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表扬自己”……总之,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不断。其实,教师的评价要确实出自真心,真诚激励,并要坚持做到“有错必纠”。要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

在课堂评价中,何不把“你真棒”换成“你的想法很好,思考很独到”;把“你真聪明”换成“你的算法既简单又易懂”;在“你真行”后面加上“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句“你的分类有一定的道理。谁有不同的、更加合理的分类方法吗?”既对这位同学给予了肯定,又引发了其他同学更深入地思考与阐述。“我特别同意你们的看法!你们运用了刚刚学的知识,很会动脑筋!”……老师给予的肯定与鼓励,将评价与提高学习效率同步落到了实处。

4.教师公开课活动简报 篇四

陈永林副校长执教三年级科学《制作热气球》,向我们展示了他那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落落大方的教态、运用自如的科学实验步骤、还有那活跃的课堂气氛,向听课教师呈献了一节精彩的教学示范课。

隋淑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道德与法制《我的家庭贡献》,让我们了解到道德与法制学科新的教改之后的教学理念。

示范课结束后的四位授课老师和听课教师进行了集体评课,在互动研讨环节教师们进行了激烈的点评、智慧的火花发生了碰撞。研讨后老师们把自己课堂中疑惑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当面解决,全体听课教师围绕课堂中的疑惑问题展开了讨论。借鉴优点的同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为授课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5.平桥幼儿园公开课活动简报 篇五

(第8期)

总第八期

妈姑镇平桥幼儿园 2018年3月23日

为了提高我园的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我园开展了教师公开课活动。老师们在课前都作了精心的准备。在教学中,老师们能将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特点,充分注意到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探究。教学思路清晰,展示了实际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小朋友们对课程的内容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表现积极活跃,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了发展。我们还组织了教研时间进行了集体评课,方校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及时点评和精心指导。

(图为李霞老师在幼儿中班上公开课)

(图为杨迪老师在幼儿中班上公开课)

(图为张珍老师在幼儿大班上公开课)

(图为吴迪老师在幼儿大班上公开课)

(图为中午集体在会议室评课)

公开课评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教师们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炼、提升,同时推进儿园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6.数学公开课简报 篇六

第 1 篇:《信息传送改变着俺们的生活》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信息传送改变着俺们的生活》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书信的身影吧,书信是写给具体收信人的私人通信。你所见过的书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传送改变着俺们的生活》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送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解信息传达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他人交流信息。

【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资料,同学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信息传送的故事。

2、搜集的有关沉浸于网络的严重危害的事例。

【活动开展】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浏览《信息改变着俺们的生活》的阅读资料,讨论和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内容 1、导语:

同学们,俺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让你们收集感动中国2005的有关人物的信息,你们的信息找到了吗?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的呢?(生答)

2、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谈到了自身获得信息的方式,很不错。同学们都知道,现在俺们已进入了21世纪,也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真可以说信息和俺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那么俺们应该怎样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从古自今,信息传送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俺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俺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去了解信息传送的改变对俺们生活的`影响。(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六组课文)

二、阅读单元导语,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 1、生自读单元导语,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2、小组讨论:

⑴本组教材对俺们的总的要求是什么? ⑵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3、班上交流。

三、阅读活动建议 1、采取自身喜欢的方式读活动建议,快速地浏览阅读资料。

2、小组内讨论:

⑴活动建议中提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⑵在活动时,俺们可以参考哪些资料?怎样去获取这些资料? 3、班上交流。

四、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建议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1、让同学自由组成小组。

2、让同学回顾并讨论活动计划的写法。

3、班上交流活动计划的写法,师引导并明确其写法。

(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与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效果的方法等)

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 资料收集:________________ 资料整理:________________ 展示活动效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4、师指导同学在小组内完成活动计划的制定。

(要求: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五、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一起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六、课外实践,搜集、查找、调查或其他活动收集并整理资料 第 2 篇:《信息传送改变着俺们的生活》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这个网站《信息传送改变着俺们的生活》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范文有很多,送你一篇。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 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送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解信息传达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他人交流信息。

【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资料,同学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信息传送的故事。

2、搜集的有关沉浸于网络的严重危害的事例。

【活动开展】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浏览《信息改变着俺们的生活》的阅读资料,讨论和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内容 1、导语:

同学们,俺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让你们收集感动中国2005的有关人物的信息,你们的信息找到了吗?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的呢?(生答)

2、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谈到了自身获得信息的方式,很不错。同学们都知道,现在俺们已进入了21世纪,也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真可以说信息和俺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那么俺们应该怎样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从古自今,信息传送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俺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俺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去了解信息传送的改变对俺们生活的影响。(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六组课文。)

二、阅读单元导语,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 1、生自读单元导语,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2、小组讨论:

⑴ 本组教材对俺们的总的要求是什么? ⑵ 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3、班上交流。

三、阅读活动建议 1、采取自身喜欢的方式读活动建议,快速地浏览阅读资料。

2、小组内讨论:

⑴ 活动建议中提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⑵ 在活动时,俺们可以参考哪些资料?怎样去获取这些资料? 3、班上交流。

四、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建议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1、让同学自由组成小组。

2、让同学回顾并讨论活动计划的写法。

3、班上交流活动计划的写法,师引导并明确其写法。

(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与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效果的方法等)

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 资料收集:________________ 资料整理:________________ 展示活动效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4、师指导同学在小组内完成活动计划的制定。

(要求: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五、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一起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7.数学公开课简报 篇七

一、成功之处

(一)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 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揭示知识的本质。能让学生先说、先做、先想的尽可能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我则尽量为学生的说、想、做营造恰当的氛围, 创设必要的情境, 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增长才干, 提高素质。

(二) 体现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教学中强化数学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应用于生活。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 通过应用既可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 产生兴趣。在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前, 我用生活中买菜时用四舍五入来去零头的现象导入, 练习时设计了一些求近似的光速、人口数问题, 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三) 体验成功的乐趣

首先,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 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识和力量。能“作为成功的学习者”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愿望。可见, 学习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也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因此, 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中, 我努力创设教学环境, 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 当学生成功地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 个个兴奋。我感受得到成功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其次, 对学生采取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例如, 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 但表述得不够清楚时, 我就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 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 如果说得更明确些, 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 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完全错误, 也尽量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 你正在积极思考, 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 没关系, 再想想。”有时, 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意料, 但很有道理, 我会欣喜地说:“真了不起, 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等等。第三, 精心设计有层次的练习,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对中下学生降低要求, 对中上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儿童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 而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 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外, 课前常虚心向同事请教, 与同事一起探讨教学方案。课后及时反思, 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及时弥补, 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如何改善新课程下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教学中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困惑需要我们去弥补和改善。

(一) 协调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时间与空间

新课标要求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讲的机会、做的过程交给学生, 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调控教学进程,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解决问题。因此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我虽有这一理念, 但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这样做, 这与现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产生矛盾。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抢夺了学生的自主时间。如何更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 进一步加强对中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一学期, 虽在中下学生身上花了许多心思, 学生学习的态度、习惯有所好转, 但还有个别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彻底养成。有部分同学审题不够仔细、严密, 审题能力还须培养。有个别同学仍旧字迹潦草。

(三) 积累资料,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创设更多情境

很多时候我也想把教学设计得不落俗套, 也想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但又苦于没有合适的素材。所以, 要想使教学得心应手, 就要有意识地多收集资料, 多看报刊杂志, 有意识地摘抄, 多与同事交流等。

(四) 积累经验, 提高驾御教材能力, 调控课堂教学的智慧和能力

8.剖析数学公开课中的多媒体教学 篇八

科学的不断进步,网络的日益普及,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亦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断深入而日益成熟。

笔者所观摩过的这么多节公开课,每一节公开课都清一色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伊始,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教师边唱边跳,拉开了“表演”的序幕。接着,各种网络资源轮番上阵,整堂课始终在声、光、影的交替中进行。丰富多彩的图片、影像不仅引来学生的阵阵惊奇欣喜,亦博得听众们的夸赞,多媒体给人们带来了一次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

剖析:

凡事皆有其两面性,如果片面夸大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就会偏离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少教师上公开课言必称多媒体教学,行必操鼠标键盘。自视扔掉了粉笔,握住了鼠标就是更新了教育观,解读了新课程。这种盲目追求看似高潮迭起的课堂假象的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见一斑,存在的诸多弊端我们应该伫步反思,引以为戒。

一、信手拿来,鱼目混杂

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日益成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带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平台、多媒体资料库、课件,其质量也参差不齐。由于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制作课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有的教师往往一看到网上有内容相关的课件,就全盘吸收,下载为己用,不知不觉中成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顶礼膜拜者,网络资源的拿来主义者。殊不知学情不一样,再优秀的课件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位教师、学生以及每一堂课的教学。因此有部分公开课,教师所使用的课件颇为牵强,大大削弱了教学质量。

二、影音交替,眼花缭乱

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影音功能,使之成为上公开课的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似乎没有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就谈不上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不断变化的图片、视频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听觉。也许一开始学生会感到新奇、刺激,求知欲望被激发,但频繁的影音交替难免不让人眼花缭乱,让学生出现感官疲劳,到后来至于学到了什么,学生却无从回答,一脸的茫然。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科学地看待、分析学生的要求和兴趣特点,积极科学的引导。在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演得好坏观众说了算,而一堂课的好坏由教学效果决定。所以,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是仅仅单纯依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喜好,而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参照学生的兴趣特点制作和使用,实用科学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多媒体课件,切忌摆花架子“喧宾夺主”,让热闹“形式”冲击了“内容”。所以老师必须对多媒体课件中的某些资料、素材加以限制,否则过分追求演员形象,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把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成缺点。

三、本末倒置,主体淡化

当课件亮相于课堂,学生即刻沉浸在了多媒体课件创设的光影世界中,感官只是一味地欣赏画与声的有机结合,动与静的巧妙配置,却很难“留一半清醒”关注所学重点、难点。而教师亦欣欣然陶醉于学生关注的目光里,关注机器的程度远胜于关注学生,这样极大地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人气”。粉笔、黑板这些传统教具也“退居二线”,成了落后的代名词,全被多媒体替代。在数学课堂中,不必非要强求利用多媒体讲课,教鞭、粉笔等传统模式有着多媒体无法替代的优点,绝对不能放弃。教师应把两种教学方式依据授课的内容做恰当的融合,这样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学习解方程时,解方程的步骤,最好由老师通过板书完成,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学其过程,学生的记忆效果远不如边书写、边强调记忆的深刻。在课后作业中,关于解方程解答步骤的书写前者比后者的错误率明显增高。

因此,无论多媒体的演示内容有多精彩,形式多美妙,都不能取代板书的作用。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会在课后成为学生关于课堂内容的记忆滞留点。反客为主,错把“辅助”当主流,这是小学数学公开课存在的最大的误区。

基于以上所述,教师应先明确使用多媒体的目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容量庞大的优势能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使教学任务高效率的完成。教师应避免为课件而教,为课件而学的本末倒置的非常态教学行为。另外,还应科学使用课件,通过此适时呈现教学内容,展示课堂实践活动材料,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重视学习过程,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

总之,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非常独到的优点。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多样化;在教育模式上,使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成为可能;在教育观念上,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角色无非是辅助教学而已,使用它的时候要认识到其局限性,它不是万能的。

9.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九

6、7的加减法》第二课时教案

执教者 温丽娜

一、教学内容:教材45~46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尽力根据一副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计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得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计算6、7的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比赛导入,增添兴趣。(课件出示)

1+1=2+2=3+1=1+2=2+3=2+1=3+2= 3+0=

二、知识迁移,学习新知。

1、学习加法:(1)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图片,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课件出示)板书:5+1=6

1+5=6(看得方向不同,所以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2)动手摆一摆,你还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实物演示)板书:3+3=64+2=6

2+4 =6(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3)观察图片,增加一朵花,让学生列出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板书:6+1 =7

1+6=7(看得方向不同,所以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4)对应练习: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颗星星?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B、说给同位听一听。板书:5+2=72+5=72、学习减法:

(1)课件出示,先让学生数出图片有多少朵花,再让学生摘花,你喜欢摘几朵花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板书:6-1=56-5=1

(2)变换图片,出示虚线,让学生列出算式

板书:6-2=46-4=2

6-3=3(不同的方向,但数都是3,所以只能列一条)

(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山羊?

B、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7-2=57-5=2

三、综合运用,发展思维。

1、游戏:打电话

师:喂,一年级的小朋友再吗?(教师做打电话状)

生:在!(学生学做打电话状)

师:今天咱们交朋友的密码是6,我出5!(打出5的手势)

生:我出1,5+1=6,(打出1的手势)

师:啊,密码对了!好朋友握握手。(下去和学生握手)

(1)师生之间打电话。

(2)学生之间打电话。

2、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课件出示)

3、做一做,(课件出示)

7-3=2+4=3+4=

1+6=4+3=7-4=

6-5=6-1=4+2=

3、智慧乐园(课件出示)

4+2=()4+3=()()+2=73+()=67-()=46-()=16-4=()7-5=()0+()=6()-6=14、找朋友(课件出示)

7-27-3

4+35-0

6-31+6

10.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十

1、区分数字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能用数字正确表示物体的个数和次数,并用”第几节车厢有几个“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底纸、2、3、物群卡、活动单

活动过程

教师组织和指导活动过程以”派派麦麦开火车送小象旅行“位情景,引出片判断”第几节车厢有几个“的问题。

1、介绍情景:

出示底纸2底纸3,:一群小象去旅行,看看他们带了什么玩具?派派麦麦负责开火车送他们。麦麦开的是火车,负责送小象,派派开货车,负责运送小皮球。

2、判断序数:

教师指着底纸:”小货车小客车每一节的车厢号分别是标在这里的,可视离得太远了看不清。“”你能猜出来每一解释第几节车厢吗?麦麦的货车从哪里开始算第一节车厢呢(最左边)派派的客车从哪里算第一节车厢呢?

教师:谁能指一指派派麦麦各自的火车上第二节车厢是哪一个?那他们各自的火车上第5节车厢是哪一个?

教师:你是怎么来确定第2节车厢和第5节车厢的?

3、演示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演示,操作前,教师分别提问:这节车厢你想放几个皮球(或小象)教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他们个第1节车厢放了几个皮球?几个小象?

教师出示活动单2,:派派麦麦还想请你帮他记下每节车厢装了几个皮球,我们可以把车厢号写在这里(指记录车厢号的一排位置),把每节车厢装的皮球记在这里(指着记录皮球数量的一排位置)。请幼儿尝试记录。

4、梳理规则:

想要给每节车厢放什么?然后从车头开始记什么?记完说一说第几节车厢有几个皮球或小象。

5、提出操作要求

6、介绍巩固活动:

出示“数得快”活动材料并说一说玩法。

7、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8、集体交流、评价、整理。

户外活动集体游戏活动:传球竞赛目标:培养幼儿抛接球能力,并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与灵敏玩法: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六队,排在场地四周成米字形,并在队列最后一名幼儿处放好人数相等的球。场地中间放置一个能容若干球的大筐。游戏开始,教师发出“传球”信号,各队最后一名幼儿向前一名幼儿传抛。第一支传出后,第二只、第三只……,中间幼儿依次往前传抛。各队对首幼儿接住球后,立即将球掷入筐中,直至全部抛掷完为止,先掷完为胜。

规则:只能取一只球,传一只球,传接中失球要重新开始传接。向筐中掷球要在规定的标线后,不得跑到筐处相框里放球。

注意:幼儿之间的间隔距离要合适指导要点:持球幼儿从胸前把球抛向下一个小朋友,对方用双手接住。

分散游戏:指导幼儿双手交替拍球。

活动反思:

11.公开课最好是常态课 篇十一

就在我感觉得意洋洋时,身边一位同事悄悄地问我:“小蒯,你这节课有没有试教啊?”我一愣:“这个真没有!”这位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课你有一周的准备时间,一定要试教,请学校老师把把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我心头一紧,刚开始的那点小得意烟消云散,只有不住地点头称是。

从心底讲,我真诚地感谢这位老师对我的关心与指点,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样的指点比起课堂上的指导更加宝贵、更加重要。因为试教,有时候不是专业的需要,而是一个姿态,是一分诚意,更是我们身边特有的交际文化。但,要放回教学的真实状态,我还是愿意踏踏实实去钻研教材,去想象课堂,最后在那一节课上尽情挥洒。精彩也好,失败也罢,都算是常态课堂的一部分。记得接到这次公开教学任务时,我把教材反反复复读了十多遍,法布尔可爱淘气、酷爱昆虫而且无比执著的样子深深地印入脑海。那又该怎样教学呢?再读文本,课题一下吸引了我,“装满昆虫的衣袋”,在法布尔的衣袋里,表面上装满了昆虫,还“装”着什么呢?不就是他对昆虫的热爱与对兴趣的执著追求吗?如果从课题切入,把这个问题作为统领教学的核心问题,就能引领学生从表面到深层的阅读感悟。想到这里,我也不禁兴奋起来。我是一个动态思维的人,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要不断地走动。双休日,我带着课堂上的问题在小区边一连走了四五个小时,一遍又一遍地想象着课堂教学的情景。随着细节一个个饱满起来,教学语言一句句清晰起来,不仅不觉得疲倦,反而特别期待课堂时间的到来。就是带着这份期待,我走进了课堂,这大概就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高峰体验吧!而事实上,这节课上也有不少的瑕疵,比如一些引导的语言指向还不太明确、PPT字体颜色影响学生阅读、有个别课后问题没有落实等等,但这才是真实课堂的常态。

在不少老师眼里,要上一节公开课,不试教一两次,跟没备课就去上课的感觉差不多。不可否认,试教也能让我们从课堂上了解更多孩子真实的状态、想法,也会让我们在设计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但每一堂课我们面对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堂课都有无法预约的精彩。这让我想起眼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春晚。有位著名主持人,凭借自己主持的《星光大道》吸引了大量粉丝与积攒了超高人气,成为春晚主持人之一。但大家总觉得他在春晚上的那个幽默和抖的那个包袱不是原来的味道,一点儿也不好笑。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春晚上那是经过彩排的“幽默”,而不是临场发挥的。可见,比起裸课上那份独有的期待与体验,试教的价值也是有限的。

为“裸课”点赞,并不是说我们反对磨课,反对改进课堂的不足,而是强调要尊重每一堂课的正常形态,因为每一堂课都要有自己的精彩。我曾经在不同场合听过薛法根老师执教《鹬蚌相争》,每次教学都有所不同。有一回,是借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教学,竟然同样精彩纷呈。课后交流时,薛老师真诚地说,课前听主办学校介绍了情况,自己也作了一些调整。说是“一些”,其实从整体设计到问题引导都作了许多改动。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进行试教的,课堂上的精彩一定是来自他精心的预设、多次同课教学的经验,或许也有一份在课堂上对于民工子弟的期待。

裸课,褪去的是繁复的准备,留下的是对自我的挑战,展示的一定是常态课堂下难以预见的精彩。

12.数学公开课简报 篇十二

1. 主要教学目标的对比

第一次授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第一次的目标更多的是从知识的学习方面来确定的, 着眼于让学生探索当节课的知识内容:掌握当节课的解题方法。但本节课是第2节最后一课时, 与前3课时共同完成了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系统研究。

所以第二次的目标除了完成对知识本身的学习外, 还增加了更高层次的目标:如何对一个数学对象 (二次函数) 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显然这一目标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对数学对象的研究意识。事实证明, 第二次授课让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所以,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数学味道”首先应具备的是“研究味道”。作为初中数学教师, 除了数学思维、解题能力以外, 也应忽视对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初中生已具备初步的数学研究能力, 因此, 在数学课堂上渗透研究意识, 其意义不仅在于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 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升和可持续性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 主要教学环节的对比

“探究新知”是本节课最重要和关键的教学环节, 第一次授课这一环节实施如下: (1) 教师直接提出问题:“你能研究二次函数y=2x2-4x+5的图象和性质吗?”; (2) 学生思考, 讨论, 得出方法:将表达式化为:y=a (x-h) 2+k的形式; (3) 教师讲解如何将表达式化为:y=a (x-h) 2+k的形式, 得出本节课的重要方法:配方法。

第一次授课发现这样的设计缺少了对一般形式与前面特殊形式的对比联系, 也不能体现

重要的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次授课这一环节改进如下: (1)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特殊类别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y=2x2-16x+25的图象和性质如何? (2) 教师作如下提示: (1) 要研究哪些具体问题?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 为什么? (3) 教师引导学生以独立研究再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完成研究;

从授课效果来看, 学生在研究y=2x2-16x+25这一具体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 部分学生根

据已有的学习经验, 利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来研究, 也有学生根据前面三节课的方法采用平移函数图象的方法来研究, 也有学生利用上一节课的知识, 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的方法来研究, 多种思维火花的碰撞, 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良多!

对比两种不同的设计可知, 数学课堂的“数学味道”还应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如本节课, 学生通过画y=2x2-16+25的图象发现:按原来方式取点, 所画图象无法发映出函数的性质, 于是能够进一步思考并找出问题的原因, 从而结合顶点式过渡到配方法, 体现了“化归”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而对比前3课时的教学又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课堂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摆脱重解题技巧轻知识原理的功利化的应试教学, 从而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3. 课堂小结的对比

第一次授课的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解题方法主要有哪些?第二次授课的小结则改为: (1) 回顾前三节课和本节课, 回忆二次函数y=ax2+bx+c (a≠0) 的图象和性质的整个研究过程是怎样的?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 (2) 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解题方法主要有哪些? (3) 本节课所渗透和主要思想方法有哪些?

从课堂小结可以看出, 第二次授课, 教师将本节课的课堂小结与前三节课的内容相结合, 这样的小结让知识点不再孤立, 而是将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整体性的归纳。而通过这样的课堂小结, 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也有了整体的更加系统完整的认识。

笔者认为, 数学课堂的“数学味道”还应具备知识的横向联系或纵向加深。数学知识不是单个而孤立的, 而是点、线、面相结合的, 数学课堂如果仅就知识讲知识的话, 整个课堂是枯燥而沉闷的, 也是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的提高的!

以上是笔者从一节公开课的两次授课得到的一些思考,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加具有“数学味道”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的课堂充满浓厚的“数学味道”时, 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必定会更加精彩和有效!

参考文献

[1]顾泠沅.主编.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上海教育出社.2009, 9

[2]曾大洋.主编.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

13.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十三

执教人:蒋飞

执教时间:2018年10月11日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学情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但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

教学重点:概括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和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师:学习新课之前,老师邀请大家先做个游戏。请同学们听好游戏的规则:我说一个词语或一句话,你们把词语颠倒说。(蜜蜂、来到、学科、上海自来水)

师:刚才,我们做的是文字颠倒的游戏,你们觉得有趣吗?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字有这样的美妙,其实在数学王国也存在着这样的美,如果把数字颠倒,会是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精彩赏析:通过文字颠倒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为探究“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做好铺垫。)

二、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一)寻找算式共性、初步感知特征。

1、分组比赛计算,初步体验特点

A 3/4×3/10= 3/5×10/9= 7/15×5= 0.45×7/15 B 3/8×8/3=

7/15×15/7= 5×1/5= 1/12×12= 师:B组同学做得快,发现它和A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2、观察比较,发现特点

师:这样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1)学生讨论,全班交流(2)师小结:其实呢,在我们数学当中呢,把乘积是1的两个数说成是互为倒数。(边说边板书:乘积是1,并出示小黑板:倒数的认识,揭示课题,齐读课题。)(3)出示例7,找出乘积等于1的算式。(4)出示倒数的概念,学生自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8是8/3的倒数,8/3是3/8的倒数,3/8和3/8互为倒数。

师:在找一找,哪些算式也可以这样说呢?

3、举例说明,深入理解概念。

(1)师质疑:能否说成3/8是倒数,8/3是倒数?为什么?(2)生讨论,并总结。

倒数一定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一个数单独存在,只能说成“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你认为在这句话当中,哪几个字比较重要?(有轻重地读这句话两遍,加深理解。)

师:你自己还能找到哪些数的倒数,在纸上写一写。(写出乘积是1的算式)

4、联系旧知,沟通比较。在以往的数学学习或生活中中,也用“互为

“来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例子你呢个举出一些吗?(课件出示图:互相垂直,互相平行,倍数与约数关系)

(精彩赏析:通过让学生计算,观察算式的特点,使学生自己逐步发现倒数的特点,理解倒数的特点,知道倒数的含义。)

5、回顾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三、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1、举例观察,讨论求倒数的方法。师: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

2、教学倒数求法

(1)出示: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3/5 6 7/2 5/3 1/6 1 2/7 0(2)学生尝试说出3/5 和 6的倒数

(3)尝试求剩下几个数的倒数。(讨论:1和0的倒数各是多少?)预设:(生1:整数的倒数是用1做分子,用这个整数做分母。所以1的倒数是1。生2: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

预设(生1:0的倒数还是1。生2:因为 0的倒数是1/0,就是1。生3:我认为0的倒数是0,因为0表示一个也没有,它的倒数当然还是0了。

生4:。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不可能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生5:因为0不能作分母,不能出现1/0,所以0没有倒数。

师:综合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到结论,0没有倒数。(精彩赏析:这是本课的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探索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并且在探究中发现0和1的倒数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四、闯关练习,巩固提高 闯关一:你出题,我来做

1.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出全题型(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小数、整数)

师根据题目及时小结求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的方法,并对求各种数的倒数的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出:先变形再换位的方法

闯关二:小马虎的日记

今天,我认识了倒数。我知道了乘积是1 的两个数叫做倒数。比如 6/7 × 7/6 =1,那么 6/7是倒数,7/6也是倒数。1/2 × 2/3 × 4/3=1,所以1/2、2/3、4/3 互为倒数。你知道了吗?

我还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任何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a的倒数是1/a , 整数和小数是没有倒数的。

瞧!我学得不错吧?

(精彩赏析:以闯关的形式出现,在课末对学生的兴趣调动有

较好的效果。)

五、课堂小结,分享收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生:略)

师: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像倒数这样有趣的知识,希望同学们积极探索,爱思考、善发现,你一定可以感受到数学的“趣”与“美”。

六、布置作业

1.与同桌互说倒数练习。

2.练习本上写出一组(3个)真分数,一组(3个)假分数,一组(3个)整数,一组(3个)分数单位,然后分别写出他们的倒数,你能发现什么数学秘密,请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14.公开课大班数学活动 篇十四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爱探索、勤动脑及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各十颗)。

2、纸板;大书4本、小书五本。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看看桌上有什么?幼: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幼:种子。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幼:南瓜子,因为有南瓜子标记。师:那第二、第三条线呢?幼:葵瓜子、西瓜子。师:排队的时候要从黑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师:南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葵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西瓜子呢?(幼: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幼:不一样)(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幼儿A:因为西瓜子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为南瓜子大,所以排得最长。幼C:因为葵瓜子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5)老师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幼:种子标记,线。师:这三条线怎么样?幼: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师: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幼A:一样,幼B:不一样。

(3)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幼A:不一样多。幼B: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最少。(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用得最少呢?”(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1)师手拿大书、小书。

提问a:如果用相同数量的大书和小书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幼:小书小,排的队伍短;大书大,排的队伍长。

提问b: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大书和小书谁用得多?为什么?幼:队伍一样长时,大书用得少;小书用得多。(2)游戏《过小桥》。

师:老师和幼儿一起走独木桥从起点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师生游戏)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小,你们用的多呢?(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幼儿脚小,用的步子多)

5、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也很爱动脑筋,现在我们一起去玩《过小桥》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特别是孙海昕,以前上公开课总会“出状况”,这会儿喜欢动手的他可谓是“如鱼得水”,操作起来一丝不苟,小脑筋也动得特别快。在得到我的肯定与赞许后表现也越来越棒了。

在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们的发现,同样非常精彩。这次活动虽然我考虑到了材料的准备,选取的种子也是南瓜子最大,西瓜子最小,但是在幼儿操作过后,我发现情况并不是我预想的一样,有的幼儿把南瓜子竖着排队,把葵瓜子横着排队,结果发现葵瓜子排的队比南瓜子长。讲评的时候,我没有把这个现象拿出来讨论,只是在幼儿操作中帮他们重新排了一下,个别指导了一下。

观察实录:

李佳旭是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孩子,还有就是比较粗心,只要老师布置什么,他总能很快完成,今天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种子排队的游戏,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李佳旭的动作十分迅速,他一会儿就给种子排好了队,并走到我面前向我炫耀“老师,我已经好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其中他给葵瓜子排队没有都排上去,但线已排满了。我示意他自己重新检查一遍,这回他又仔细地进行了比对,发现自己没有让葵瓜子一个靠一个站在线上,因此又返回座位上重新操作。

15.话说公开课 篇十五

然而,公开课对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

但凡能站在教坛上面给学生授课的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具备了一定的课堂教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技巧、熟悉课堂教学艺术的人,在学校学习时就已经观摩、研究了不少名师上的公开课,再加上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毕业后基本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了。但毕竟是新手上路,在深入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然还会发现自己存在诸多不足,与有经验的老教师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时候多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定有一定的启发。这时候“能上好一节公开课”,对新上岗的教师而言,是必需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其教学风格形成以后,外在的影响起不了多少作用,再去听公开课,尽管别人上得如何的好,对其而言也仅仅是觉得好而已,潜意识里很难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上课时还不是依然故我地按照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这时候无论是上还是听公开课,公开课都已经成了一种形式而存在了,对其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而对于老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老教师上公开课,无非是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而已,而老教师所谓的“评课”,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说穿了,无非是一些掩耳盗铃式的理论而已。据《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平台上发表的《赛课,究竟给老师带来了什么?提升还是折磨?》一文所述,有教师说公开课“是一种秀课,实用性值得反思,是理论上的成功,设计了每个环节,实际上课很难这样的。”有教师说:“上好一节课也许不难,但上好每节课是很难的。”有教师更为直接地说公开课是“不实用的。脱离了教学的实际,……”吉林省抚松县教育局原局长陆世德也认为:“现在的很多赛课,老师成了演员,后面有导演、编剧、舞台设计,像演一台戏似的。教学流程都设计好了,上课不再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新课改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赛课如此,平常公开课何尝不是这样呢?以此观之,一些学校想借助公开课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只是徒劳无益的口号罢了,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顶多只是作为学校相关领导写总结的材料。

既然公开课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那么公开课能提高教学成绩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首先, 大多数的公开课,几乎都是表演课,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和问题答案的预设等,教师都已经事先安排给学生了,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安排提问和回答就行了。这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所选的黄蓓佳小说《心声》中已有揭露:区教育局在程老师的班组织公开课教学,事先程老师安排六个同学读课文,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说,“上课时,我说‘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你们就举手。一个一个按顺序来。”小说中的程老师是这样,而现实中曾经上过公开课的老师,又有几个不是这样的呢?对此,每一位教师心里自然也都会明白。像这样事先做了“彩排” 再上的公开课,学生其实没有发挥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预设答案,机械地接受,这会提高教学成绩吗?其次,就听课教师而言,受学生的素质以及课堂教学生态中的情景氛围和师生心理关系作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运用公开课中学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就算这种教学方法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成绩,但是教师无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这对于提高教学成绩的说法,岂非成了一种自以为是的美好梦想?

由此观之,就目前的公开课教学生态来看,公开课对于新上岗的教师来说,有一定的学习价值。但对于大多数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而对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的说法,从学校实际的考查效果来看,毫不讳言,这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诚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曾在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上所说:“当前的‘赛课之风’,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批学生。”陶西平先生说的虽然是公开课比赛,而批评的,实质仍然是公开课教学。

不仅如此,公开课教学还存在诸多弊端。

一、不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几乎所有科目的课程标准,都把课堂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种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反观我们的公开课教学,公开课前师生共同“彩排”,公开课中师生共同“表演”,大多把公开课上成了表演课,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大行其道。身历老师如此这般的“言传身教”,学生亦步亦趋,“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能够形成吗?且看学生抄袭作业成风、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种种蒙骗家长、欺骗老师的行为,很难说与公开课的教学没有一点关系吧。社会上有的人指责老师“把孩子教坏了”, 虽然说这是一句不无偏颇的话,最起码凭良心说教师绝不是有意为之,但像公开课一类与学生一起“造假”的教学行为,无形中确实是“把孩子教坏了”,能不引起我们警觉吗?

二、助长教师的形式主义取向

任何人都有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取向,这种心理取向,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上,就是要尽力上好一节公开课,以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有成功感,活得有尊严。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教师在备课时就不惜弄虚作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就已事先安排好学生做好应对准备。 这些,从教师的情感需求来看,我们都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 但是,从教师的工作态度来看,教师既然能公然在学生面前作假,那么可以想见,在其他教学工作中,是否会尽职尽责呢?只追求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作风,必将贻害无穷。比如,教师上课只管“教”而不管“学”,抱着“爱听就听,不听拉倒”的态度来上课,只要学生不在课堂上胡闹就行。把“教”与“学”师生联为一体的工作,纯粹当作教师一个人的任务来对待。而对其他的工作,比如作业的批改、教案设计、教学计划及教学总结等,无不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对待,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这当然不能说完全是由上公开课所造成,但与上公开课的做法,却是一脉相承的。

三、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

上一节公开课,教师必定要提前几天做准备。比如研读课文,吃透教材,背熟教案,查资料、做教具,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乃至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如果要反复试教,所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的全部精力都已经放在公开课上,对其教学进度和正常上课,势必会造成影响。譬如,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赛课是这样毁了我的教育理想》一文所披露的,作者为了在一次公开课比赛中取得佳绩,“我和其他几位教师已经奋战了将近一个学期。”可见,投入的时间和花费的精力是何其的巨大。如此巨大的“公开课训练工程”,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吗?公开课比赛是这样,平时上的公开课也还是这样,只不过程度和规模有所不同而已。我们常听说的“炒冷饭”式的公开课,教师之前反复上了多次,这样的公开课实在是占据了太多正常的上课时间,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很让学生讨厌,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对学生不但起不了好作用,反而会造成坏的影响。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进度来上公开课,教师上的是日常课,与公开课有本质上的不同。

四、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

公开课对于那些胆大、善于表演、口齿伶俐的教师来说, 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对于胆子较小而又不善于表演的教师而言,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然而胆子大、善表演、口齿伶俐的教师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教师还是属于“不善于表演” 这一类。但不论是谁,他们面对公开课的压力,表现出的紧张、 焦虑和担忧,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紧张得夜不成眠,整日神思恍惚,食不甘味,为了在公开课中不丢人现眼,几乎豁出去了。如一位刚刚结束公开课比赛的老师,在博客上心有余悸地说:“赛课累惨了我,到现在脸色还灰暗着。”且看他是怎样描述自己上公开课前夜的情况的:“周三晚上,我独自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加班到半次日2点,终于勉强做好课件。夜太深只能在办公室睡了,我躺在躺椅上心凉凉的。也不敢入睡,倒不是怕小偷啥的,是担心自己这周已经两夜没睡,怕心脏不好的我累死过去。眯着两眼混混沌沌一直熬到凌晨5点方敢入睡,早晨6点多就起来继续修改课件,忙了一上午,吃了几口饭中午就去比赛了”。又如上文《赛课是这样毁了我的教育理想》是这样描绘公开课比赛前后的自己:“从前的我,开朗活泼,天天乐呵呵;而现在,我表情麻木,眼窝深陷。”公开课对教师造成的身心伤害,由此可见一斑。从此点上来说,公开课不是对老师的提升,而是对老师的折磨。

五、偏重于过程而忽略了结果

公开课与日常课是有区别的,公开课是预先准备好的课。 一般而言,教师上公开课前不管如何精心构想,无非是希望造就某种课堂效应,得到听课者的青睐;或为了追求某种新奇, 博得好评;或为了演绎某种教学理念,展示教学能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据笔者多年来的听课经历,发现以后者为最。 上课老师按照其所接受的教育教学理论修为来精心组织公开课,比较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上得也比较得心应手,可以说是大众化公开课,这就造成了许多公开课落进了某种程式化的窠臼中。但不管上课者的目的如何,都有一个最终目的,就是在上课过程中,把课上得生动精彩。为了把课上得生动精彩, 就要想方设法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为了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要在上课过程中调动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为了调动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就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胸有成竹”。如此一来,教学过程确实是热热闹闹、生动精彩了,但结果呢?可想而知,学生什么也得不到,得到的,仅是上了一节 “快乐”的公开课。众所周知,绝大多数人的知识或技能的获得,必要经过多次不断的重复。而每次重复,都是经历一个“学习—思考—感悟—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沉潜其中,经过长时间的积淀,知识或技能才会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像这样热热闹闹浮于表象的公开课教学结果,真如上面陶西平先生所说的,确实是“耽误了一批学生”,因为这样不仅在行为上误导了学生,而且在学习上,使学生容易趋向于浅尝辄止的态度。

16.网友公开课 篇十六

问诊台

LILY:男友一时糊涂被关进铁窗,他求我等他5年,我现在22岁,可以赌掉青春等他吗?

蓝蜻蜓——别傻了。你能确定他出来一定是个圆满的结果?找个良人好好恋爱顺当结婚,就当他是你的一场噩梦好了。

亚娜:未婚夫的父亲去年病逝,他母亲和我们一起住有半年了,未婚夫的工作非常忙,几乎每个周末只能休息半天。想让他陪我,可又不好意思丢下他母亲。半年来我和他几乎没有一天单独相处过,更别提什么浪漫了。我知道孝顺是美德,可我们怎么办?再坚实的感情也架不住这样琐碎的磨砺吧?

大口妹——你的要求不过分,每个人都有权利和必须去寻找自己的精神世界。媳妇把精神世界完全寄托给男人不妥,老妈把精神世界完全寄托给儿子,也不妥。你得跟你男人好好说道说道。当然,这得花时间,更得看你婆婆的悟性。如果你家里形成了寡妇独子、功高盖主的格局,以你未嫁之身,尽情去追求健康妥当的家庭格局,也未尝不可。但,世事无完美,唯变才永恒。

包装工:刚认识老公时他就爱玩游戏,那时候我只想结婚有小孩就能收心了。可现在结婚四年了,只要休息他就足不出户,一天到晚待在电脑前,游戏就是他的一切,有时游戏玩得不顺,就会说脏话或者拼命叹气,还会因此对孩子不耐烦,我们之间越来越无话可说。以后可怎么办啊?

好了——玩不要紧,瘾太重,就会出问题。不能说让你去观摩戒毒所,但去幼儿园总可以吧。有不良习惯的小朋友,阿姨的做法一般是分散他的注意力。

巴拉子:我跟老公都是离异后再婚。当初离婚,他儿子判给了前妻,实际上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本来,双方在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并无矛盾。但是,最近他前妻以自己是法定监护人为由,要求一次性补偿离婚后11年的抚养费。我老公认为孩子这11年都是由他父母在抚养,没道理再给前妻任何费用,但前妻不讲道理,三天两头到我家来闹,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就跟她说有什么事儿可以通过法律解决,结果她把矛头指向我,很恶毒地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我认识老公时他们已经离婚8年了,现在搞得我好像破坏了他们的家庭幸福似的,对这种不讲理的女人,我该怎么办?

宝信一法律上的问题,最好还是交给法律去解决。理性上。你该取证:感性上,她不讲理,那么,你对她,也就不讲,不理。穷凶极恶、蛮不讲理的人是你安忍的导师。为难你的人一定是可怜人,谨记这条原则。你比她幸福,所以请你宽恕她。

互助台

不爱我的男人却总问我要裸照

粉粉红:有个男人,朋友介绍认识的,很喜欢他,总忍不住跟他发短信。但他明确说我们在一起可能性不大,又绝对不是不喜欢我,让我想放手却又欲罢不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总是不想退缩。他对我也一直若即若离。我们的联系基本上都是短信。时间久了,内容也涉及到男欢女爱。有天晚上我喝了点酒,给他发了一张三点式的“裸照”,从那以后,他就没完没了。每次不给就生气。其实我发了以后就觉得后悔了。有一次吵架,问他为什么我们之间不可能?他说这一点他早就告诉过我。见我生气他又道歉……我真的很痛苦,他既然能跟我发那么脸红心跳的短信和视频,为什么不肯承诺跟我有未来呢?

亲爱的朋友,一起来帮她想想办法吧。您可以将您的奇招妙想发Email至wuhou2008@126.com或致电

0531-82027191帮她出招儿,我们会选出最好的解答刊登在下期杂志上。

17.数学公开课教案(等分) 篇十七

1、学习形状等分

2、感知等分的实际意义 活动内容:

1、感知等分

2、判断等分和不等分

3、学习形状等分 活动重难点:等分的概念及应用

活动准备:幼儿经验准备:已认识简单图形

实物准备:熊大,熊二,披萨实物卡2张(老师提前把披萨饼剪开分好,再用透明胶条粘在一起)、等分图形卡及不等分图形卡若干。教学过程:

一、打招呼问好及课前游戏:(1分钟)师:小朋友好

幼:老师好

师:欢迎来到老师的思维乐园,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像我这样做

二:导入(2分钟):

师:今天还有两个好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呢?(老师边说边从背后拿出熊大熊二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幼:(熊大、熊二)

三、新授:(15)

1、讲解等分及几等分 师:今天早上熊大和熊二买了一张披萨饼(老师拿出一张披萨饼)他们两个想要分着吃,但是他们想要吃的完全相等,一样大小。可是他们自己分完之后他们觉得不公平,小朋友们看看分的相等吗?(教师出示披萨图片)幼:不相等

师:我们来比一比,确实不相等,一块大一块小(老师把披萨饼拿在手里进行比较)谁都不想要小块的所以他们想请一个小朋友帮他们分一分,愿意帮他们分的请举手。请Xxx小朋友来说一说怎么帮他们分或者请幼儿来分 师:我们来看看这名小朋友分的是完全相等吗?(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把两部分重叠在一起,展示幼儿看,两部分完全重合在一起了,他们是完全相等了)熊大和熊二非常高兴,他们可以吃到美味的披萨了。

师:我们刚把一个物品分成的完全相等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做等分。等分的小秘密是要分的完全相等,那是要分成完全相等的几部分呢? 幼:两部分

师:我们来数一数 1,2 是的两部分,把一个物品分成完全相等的两部分叫做二等分,判断是几等分的小秘密是分成的完全相等的几部分就是几等分 2.验证等分及几等分

老师今天还带了个魔法袋,里面有很多个图形宝宝,我们来看看他们是等分吗?老师边说边从袋子里面拿出二等分的三角形,他们是等分吗?(幼儿:是)等分的秘密是什么?(每一部分都完全相等)老师拿这两个三角形的每一部分比一比,他们完全重合了,是完全想等的,所以是等分,那他们是几等分呢?我们一起数一数有机部分,一、二、两部分把一个图形分成完全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他们叫做二等分,同理验证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六等分、及证不是等分(老师在请出我们的最后一个宝宝宝,他是谁?是不是等分然后验证为什么不是等分即每一部是不是完全相等的)

3、总结归纳怎样判断几等分:我们把一个图形分成完整的两部分我们叫二等分,把一个图形分成完全相等的三部分我们叫做三等分,我们判断是不是等分就是把一个图形分成完全相等的几部分即是几等分。

四、游戏操练:(10分钟)

分组进行,分熊大熊共二组 1.在等分图形小面画对勾(将图片粘贴在黑板上)

2.拍一拍:等分,分别是几等分,老师说幼儿拍(将图片粘贴在黑板上)

五、总结(1分钟)

18.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十八

时间:2013.4.24

班级:大四班

活动内容:《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活动目标

1、能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初步掌握编加法应用题的结构。

2、能根据生活经验自由编题。活动准备

大幅教育挂图一副、1—10的数字卡、问号图卡、算式卡,情境图、集合图若干。活动过程

一、根据图片内容编加法应用题。

1、出示教育挂图,幼儿观察。

引导语:图片中有什么?你们可以根据图片中的情景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吗?

2、师幼互动编加法应用题。

二、幼儿尝试根据图片内容编加法应用题。

引导语:老师还带来了很多不同的图片,想请小朋友看看图片上有什么,你们能根据这个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吗?

1、幼幼交流,根据自己手上的图片内容互相编加应用题。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把根据图片的内容编加法应用题编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

2、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你的图片中有什么?你是怎么编加法应用题的?

三、师幼共同梳理编加法应用题的结构。

结合背景图、数字卡、问号,梳理编加法应用题的结构——编加法应用题时,讲的是一件事

执教:陈霞(出示图谱),要有两个数(出示两个数字卡),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出示问号图卡)。

四、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轮流编加法应用题,教师倾听,及时纠正幼儿的编题中出现的错误。

2、师幼分享交流:你是怎么编的?说给大家听听。

3、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加法应用题的结构,共同评价幼儿的编题情况。

19.大赛公开课教学反思 篇十九

第一:Greetings.通过打招呼和老师与学生正站着和坐着的对比, 引入图片上的男孩正在看电视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Learn the Key Vocabulary由于课文内容简单扼要, 没有情境铺垫, 学生难以进入学习语言的状态, 因此创设循序渐进的情境非常必要。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学生熟知的明星和他们的老师及同学日常生活中的照片, 比如打球唱歌跳舞吃饭睡觉打电话读书等等, 把学生从轻松的情境里带到学习新知中去。通过问答方式, 以旧引新。

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提供信息, 引出本单元的重点短语和句型。

重点短语:watch TV、do homework、eat dinner、read、talk on the phone、and so on

重点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What’s he/she doing?

He/she is….

Is he/she doing…?

Yes, he/she is.

No, he/she isn’t.

紧接着通过图片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的练习中。

第三:Guessing Game接着通过猜测所呈现的图片中的人们正在做的动作进一步巩固了现在进行时的疑问句否定句以及回答。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课堂气氛。

第四:Listening Practice and Pairwork文中安排的听力练习由易到难, 能让学生展示捕捉特定信息的能力, 轻松完成给对话排序, 从而使学生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主动运用语言, 引导学生初步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项目。

第五:Learn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要求学生课前作好准备, 通过自主学习, 搜集与现在进行时相关的资料图片;再通过合作学习, 相互交流自己的资料与课本资料, 通过探究、模仿练习得出现在进行时的规律, 达到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的目的。然后叫学生归纳出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句型。

主语+am/is/are+动词的现在分词 (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找出记忆的规律。) 最后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但我在这一环节中, 由于时间安排与题量不当, 没有发挥好小组与搭档的互助学习精神, 缺少生生互动, 仓促释题, 没有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同学。影响教学质量。我会吸取经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 进一步改善自己的课堂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事迹学习体会下一篇:老年沟通心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