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

2024-12-19

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16篇)

1.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 篇一

生产技术部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春去夏来,2012年上半年已经过去,充满希望的2012年下半年即将到来。回顾过去的半年,在公司各级领导强有力的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在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下,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了一切不利因素,保证了*****有限公司矿区基建土建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此,我对生产技术部半年来的工作予以回顾和总结,同时祈愿我们公司的明天从此以后更加美好!

一、首先,简要介绍本上半年各项工程形象完成情况。

1、基建概况

目前,矿区正在进行基建土建工程施工,在建及未完工程项目为破碎厂区厂房基础及设备基础土建工程施工、3#矿山道路施工,已经完成的土建项目为厂区和生活区主供水系统施工、公司生活区办公住宿楼施工、破碎厂区进出场公路施工、破碎厂区原矿堆场和成品矿堆场施工、破碎厂区厂房场地平整施工等。设备及安装工程还未开始进行。

2、工程进展形象描述

1)节点工期:

(1)矿区基建土建施工开工日期:2012年3月1日。

(2)厂区进出场路施工开工日期:2012年3月1日。

(3)生活区土建施工开工日期:2012年3月5日。

(4)生活区房屋建筑施工开工日期:2012年4月5日。

(5)厂区场地平整施工开工日期:2012年3月6日。

(6)厂区场地平整基本施工完工日期:2012年4月1日。

(7)厂区场地铺填块石施工开工日期:2012年4月26日。

(8)厂区厂房后边挡墙施工开工日期:2012年4月17日。

(9)厂区厂房后边挡墙施工完工日期:2012年5月5日。

(10)厂区进场路进口处挡墙施工开工日期:2012年5月6日

(11)厂区生活区供水系统施工开工日期:2012年4月12日。

(12)厂区生活区供水系统施工基本完工日期:2012年5月8日。

(13)矿山3#公路施工开工日期:2012年4月11日。

(14)生活区公司办公住宿楼土建施工基本完工期:2012年6月5

日。

(15)生活区公司办公住宿楼装饰施工基本完工期:2012年6月20

日。

(16)生活区排污管道工程完工日期:2012年6月20日。

(17)厂区厂房场地平整施工基本完工日期:2012年6月5日。

(18)厂区进出场道路工程完工日期:2012年6月7日。

(19)厂区原矿堆场和成品矿堆场完工日期:2012年6月10日。

(20)公司正式进驻新建办公楼的日期:2012年6月21日。

2)完成工程量:

(1)厂区:完成场地土方开挖、转运、回填11600m3,此项工程已基本施工完成;完成石方开挖、转运746m3,此项工程已施工完成;完成场地块石铺填3800m3,此项工程已施工完成;完成道路土石方开挖2670 m3,此项工程已施工完成;完成道路块石铺填1090m3,此项工程已施工完成;完成厂区浆砌石挡墙砌筑施工1024m3,此项工程已施

工完成。

(2)办公生活区:完成场地土方开挖、转运、回填320m3,此项工程已基本施工完成;完成临建工棚和临时仓库施工;第一期办公生活楼土建、装饰及配套工程已施工完成,此项工程共完成土方开挖施工656m3,完成浆砌石施工132m3,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163.8m3,完成15空心砌块墙体砌筑施工845m2,完成土石方回填施工45.7m3,完成Φ75PVC排污管铺装550米,完成Φ63PE排污管铺装75米。

(3)供水系统:完成一座容量为65m3的主蓄水池施工,此项工程共完成土石开挖105m3,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52m3,完成15空心砌块墙体砌筑施工12m2,完成砂浆抹面粉刷98m2。完成Φ32PE供水管铺埋1300米,其中500米为Φ32PE管双管。

(4)矿山3#公路:完成土方开挖施工1250m3,完成石方开挖施工37 m3,此项工程还有约600m3土方、750m3石方没有开挖施工完成。

3)已完和正在施工工程进度分析:

(1)厂区:挡墙和场地块石铺填完工工期略有滞后。挡墙施工进度按计划推后了10天,场地块石铺填施工按计划推后了12天,这两项工程施工进度推后的主要原因是受天气和石料场的影响,因下雨不能进行施工影响6天,因料场爆破后料石质量和现场安全因数影响6天。目前因天气和石料的影响对完工工期和总施工进度没有造成较大影响。厂房基础土建和设备基础土建目前正在按计划组织施工。

(2)办公生活区:房建及配套设施施工进度略有滞后,主要是受下雨影响,因下雨影响12天,但因为采取了一定的赶工措施,对矿区基建整体工程进度影响不大。

(3)供水系统:已按计划完成了供水主管网和主蓄水池建筑施工。

(4)矿山公路:目前正在按计划组织施工。

(5)设备工程:正在按计划进行设备的订购。

3、工程质量

经我部自检,已完工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工序质量均满足设计图纸与施工规范要求。

4、投资完成情况

矿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建工程(含供水工程)共计完成投资约100万元,包括厂区、生活区、矿山道路、供水系统等土建工程。目前除生活区房屋建筑工程和引水系统工程与预算相比有所超支外(超支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发生了变更),其余工程和预算相比都有所节约,矿区土建工程总体投资不会超支。设备及安装工程还未开始进行,因此投资基本为零。

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我们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在过去的半年里,生产技术部将安全生产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做到随时对各施工区域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每月召开一次安全教育培训会,并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各施工区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强了对生产现场劳动纪律和劳保用品佩戴的监管,保证了施工的有序运行,本上半年未发生一起人身伤害、设备损坏之类的安全事故。

三、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生产技术部在过去的半年里虽然做了较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1、质量和进度管理方面:员工质量和进度意识淡薄,目前在部分员工身

上还存在质量和进度事不关己,漠然置之的态度。缺乏全员参与质量和进度管理理念,有时会出现一个真空地带,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而且在有的时候,施工现场有管而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2、人员管理方面

员工的精神面貌、紧张感、归属感、团队意识较为缺乏,在这方面我们正策划予以整顿、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施行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淘汰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今后发展的需要。另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矿山工程方面的技术骨干薄弱也是我部的弱点,必须加强改进。

四、几点建议

1、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快预订厂区设备和地磅,以便于及早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及相应配套钢结构加工。

2、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早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和县民爆公司相关专业人员到矿区现场详查并确定炸药仓库建筑地址,以便于尽早进行建筑施工。

3、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矿区电力系统建设宜尽早启动,以便于设备安装完成后能够及时调试试车。

4、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克服万难优先启动1#矿山道路及1#洞口土建施工,以便于公司尽早形成“造血系统”。

5、为节约成本,建议暂不启动厂区场地大面积砼硬化施工。

5、因公司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员工的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不强。长期以往必将影响生产和工作效率等、建议公司在企业文化、员工归属感及团队凝聚力方面加强树立与培训。

五、展望

面对即将到来的美好的2012年下半年,我们生产技术部愿以最饱满的热情对待充满希望的每一天,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与各部门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克服存在的不足与困难,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为企业的发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巴东县东金矿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

******

2012年6月25日

2.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 篇二

近年来, 我国水泥工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节能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 水泥熟料热耗已由原来的4 600~6 700kJ/kg, 降低到3 000~3 300kJ/kg, 但在很多水泥回转窑生产线中, 窑头、窑尾大量的350℃以下的低温余热未被有效利用, 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我公司结合建设条件、原料资源状况、投资环境等情况, 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后, 根据企业现有生产规模、技术条件, 并综合考虑2 500t/d新型干法窑所产生的余热及场地布置等因素, 为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余热资源, 建设了装机容量为3.3MW的低温余热电站, 运行效果良好。

1 装机方案

综合考虑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余热的分布情况和水泥窑的运行状况, 在充分利用余热的前提下, 以“稳定、可靠、技术先进、不影响水泥生产”为原则, 结合目前水泥行业的纯余热发电技术及装备现状和管理水平, 决定热力系统采用单压不补汽热力循环系统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装机方案为:1套3.3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窑头余热锅炉+1台窑尾余热锅炉。窑头余热锅炉的产汽量为7t/h, 窑尾余热锅炉的产汽量为14t/h, 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汽耗率约为6.15kg/ (kW·h) , 发电功率为3 300kW。

1.1 工艺流程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2 热力系统

在窑头冷却机中部废气出口设置窑头余热锅炉 (AQC) 。为减轻锅炉磨损, 在AQC炉前设置了沉降室。AQC炉分2段设置, 其中Ⅰ段为蒸汽段, Ⅱ段为热水段。在窑尾预热器废气出口设置窑尾余热锅炉 (SP) 。SP炉只设置Ⅰ段———蒸汽段。AQC炉Ⅰ段生产的7t/h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的一部分进入汽轮机做功。AQC炉Ⅱ段生产的热水19t/h, 其中6.5t/h的热水提供给AQC炉Ⅰ段, 其余12.5t/h的热水作为SP炉的给水;SP炉生产的14t/h过热蒸汽与AQC炉生产的过热蒸汽汇集到主汽母管进入汽轮机, 作为主蒸汽进入汽轮机冲动转子做功, 做功后的乏汽通过冷凝器冷凝成水, 汽轮机凝结水经凝结水泵 (45℃) 送入AQC余热锅炉Ⅱ段进行换热, 产出水送至除氧器除氧, 然后再经锅炉给水泵为AQC余热锅炉Ⅰ段及SP锅炉Ⅰ段提供给水。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 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热力回热循环系统。

2 设备配置及其特点

2.1 主要设备

根据热力系统方案及国内余热锅炉和低参数汽轮机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确定的主、辅机设备见表1。

2.2 设备特点

2.2.1 锅炉

(1) 窑头余热锅炉产汽参数为:产汽量7t/h, 压力1.35MPa, 温度300℃。采用上进气, 流速为5~6m/s, 阻力<800Pa, 受热面为螺旋鳍片, 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因其含尘浓度较低, 不设清灰装置。

(2) 窑尾余热锅炉产汽参数为:产汽量14t/h, 压力1.35MPa, 温度300℃。采用上进气, 流速为6~7m/s, 阻力<700Pa, 受热面为光管, 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其含尘浓度较高, 设机械排打清灰装置。

(3) 锅炉均采用立式锅炉, 以减少占地面积, 减少漏风, 提高余热回收率。

2.2.2 汽轮机

采用国产低压凝汽式汽轮机, 内效率为76%, 汽机汽耗率约6.15kg/ (kW·h) 。调速系统为505电液联合调节控制。

2.2.3 循环冷却水系统

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补充水量为813.6m 3/d, 其中584.1m 3/d由中水回用供给, 生活及生产实际用水量为69.4m 3/d。

循环冷却水泵采用2台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冷却塔采用组合衡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 另设半地下式循环水泵房1座。冷却塔下设循环水池, 其有效容积约1 800m 3。

2.2.4 水处理

水处理方式采用“过滤+软化”系统, 满足余热电站锅炉给水水质标准。其处理流程为:来自厂区生活管网、消防管网的水经过机械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清水箱, 由清水泵将水送至组合式软化水装置, 出水达标后进入软水箱, 再由软水泵将软化水送至汽轮发电机房供机组使用。要求出水硬度≤0.03mmol/L。

3 水泥工艺系统改造

因余热锅炉设置于水泥生产线最主要的管道上, 一旦发生事故 (如锅炉爆管、粉尘堵塞等) 将影响水泥生产的正常运行。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余热锅炉废气管道及发电系统汽水管道均考虑了应急处理措施。

3.1 窑头余热锅炉

(1) 设旁通废气管道, 一旦锅炉发生事故, 启用旁通废气管道。

(2) 将窑头余热锅炉的汽水管路从发电系统中解列出来。

(3) 增加降尘室, 降低AQC锅炉入口的含尘浓度, 以减轻熟料颗粒对锅炉的冲刷磨损, 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3.2 窑尾余热锅炉

(1) 设旁通废气管道, 一旦锅炉发生事故, 启用旁通废气管道, 保证水泥生产线能够正常运行。

(2) 窑尾风机位于增湿塔前, 余热锅炉设在出口与高温风机之间, 因此, 在预热器C1与高温风机原有管道间设隔断阀门 (余热锅炉旁通阀门) , 在余热锅炉入口设切换阀门, 通过切换阀门与旁通阀门的操作达到余热锅炉的投入与解列。当水泥窑窑尾废气温度波动时, 相应地窑尾余热锅炉的产汽量可随之发生变化, 保证排出的烟气满足水泥生产线的烘干要求。

3.3 启动方式

根据窑的运行状况, 及时启动发电系统运行。窑冷态点火投料正常后启动SP锅炉, 对蒸汽管道进行暖管一直到汽机自动主汽门前当蒸汽品质合格, 冲动汽轮机运转, 暖机升速, 再接带负荷。AQC锅炉则暖管到分汽缸门前, 当蒸汽品质合格后与SP锅炉并炉。启动时间需8~9h。

运行中, 要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冷却和运转情况, 并做好记录。

由于启动时间较长, 对启动方式进行了改进。窑点火时, 将AQC锅炉、SP锅炉废气来汽门打到一定开度, 使SP锅炉与汽轮机组成单气制, 采用定压滑参数启动。AQC锅炉暖管还是到分汽缸门前, 当AQC锅炉蒸汽品质合格后与SP锅炉并炉, 整体启动时间比以前缩短了3~4h。

4 效益分析

4.1 余热发电量

年余热发电量为2 066×104kW·h, 电站年总供电量约为1 917×104kW·h。通过调整公司用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并使现有供配电系统损耗减少, 公司每年可少向电网购电量约为2 018×104kW·h (线损按5%计) 。根据2005年1~7月全国电力生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统计结果, 平均供电煤耗按387g/kW·h计算, 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7 809t。

4.2 减少了热损失

(1) 窑头废气余热量为80 000m 3/h (标况) , 废气温度为360℃。利用余热后, SP余热锅炉废气排放温度降至110℃, 被利用的废气总焓约2 542×104kJ/h。

(2) 窑尾废气余热量为180 000m 3/h (标况) , 废气温度为325℃, 根据水泥生料烘干对废气温度的要求, 利用余热后, SP余热锅炉废气温度降至210℃, 被利用的废气总焓约3 099×104kJ/h。

4.3 减少了粉尘排放

窑头入口粉尘浓度由30g/Nm 3降至≤10g/Nm 3, 年减少粉尘排放量129.72t;窑尾年减少粉尘排放量210.8t。

4.4 节约了用水

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 间接循环利用率为97%。在窑尾增设余热锅炉后, 水泥生产线的增湿塔喷水不再使用, 日节水480t。

5 结语

3.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 篇三

【关键词】生产管理;实践与经验

稳煤固本是煤炭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目前世界能源主要还是煤炭,特别是近来石油危机冲击,煤炭的重要地位更显突出。我国对煤炭市场进行整顿,基本达到供需平衡,煤炭销售开始好转,我公司作为一个国家特大型煤炭企业,经过机制改革后,走上市场经济运营,实行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首先就是要抓好多出煤、出好煤,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全力推进“六大创建”坚定不移地实现“四个一”的奋斗目标),以经济质量的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进而带动职工收入增长,促进企业层次全面提高,本人根据二十多年对生产技术管理的实践和经验,对如何实现采面高产高效的办法及措施谈一下看法。

1.地质条件与采煤方法的确定

地质条件千变万化。但都有一定规律可循。一般我们通过地质勘探,井下测量来确定煤层的赋存情况,根据勘探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来选择矿井开拓设计和采煤方式,这主要是根据煤炭煤层的厚度,硬度、倾角,顶底板情况及水、火、瓦斯、采深等因素进行确定,世界各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实践和研究,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采煤方法。就我企业现有各矿的地质条件,我们的煤层赋存一般为中厚煤层为主,煤层生产能力平均为2.3吨/m2左右,煤硬度在F2左右,煤层倾角在10-20度左右,顶底板多数为中硬,虽然为高瓦斯矿井,实际瓦斯超限时间不多,水害和煤层自燃虽有但不普遍,地压和冲击地压现象也不严重。根据上述条件及我国对各种条件的煤层采煤方式应当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同时适合机械化采煤。随着采煤设备的不断创新,煤层厚度与设备选型及经济效益关系显得十分重要,根据我公司情况,一般2米以上煤层采用综采(5米以上可采用放顶式综采支架),1.3-2.0米适合用普采或炮采,1.3米以下如顶底板平直最好采用刨煤机采煤。

2.地质条件、工作面装备与采面几何尺寸关系

一般来说我们希望采面走向尽量长一些,工作面也尽量长—些、这样能保证采面开采量。减少搬家次数,减少作业工作量。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但由于地质条件变化,采煤及运输设备的有效性及矿山活动规律、工作面几何尺寸受限制。

2.1采田走向长度的确定

采面走向长度的确定主要有以下因素:a.运输设备的限制。如果地质条件很完整、走向长度可以自熊拉很长,过去顺槽运输为40T刮板运输机;如果走向长近千米,需铺8台以上刮板运输机,由于台数多不一定哪台设备出故障影响出煤,所以用刮板运输机运输,顾槽刮扳机不要超过5台为好,也就是说走向长度不要超过600米。而运输皮带的出现,每台可达300-500米,皮带最好是2-3台,走向最小要按800-1000米左右设计,所以条件好的采区走向要增加到1000米以上。

2.2采面工作面长度确定

采煤工作面长度确定主要有3个因素:a.面刮板运输机长度的选择,一般在地质条件较好时,工作面运输机型号根据煤层厚薄、工作面生产能力来选定运输机,运输机确定后工作面长度亦随之确定。而工作面长度应是运输机实际有效长度的85%为好,这主要是要考虑到井下作业条件及安全性、可靠性。b.矿山压力及顶底板状况确定。矿山压力随着采深而增大,特别是碰上顶板破碎及软顶、软底将对顶底板管理增加难度,造成冒顶等事故。为保证工作面顶板完整性,所以要缩小工作面长度,实现工作快速回采,减少矿山压力对顶板的承压时间。实现顶板完好,减少顶板冒顶和支柱钻底现象。这类条件,工作面长度应控制在100米以内。c、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工作面长度,要根据断层方向,其断层落差在1米以上的两个断层距离为工作面长度。

2.3设备选型与工作面支护方式对高产高效作用的关系

在采面几何尺寸确定以后,采面的支护方式和设备选择是高产高效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企业支护类型分为综采液压支架、单体支柱、摩擦支柱。液压支架是综采的一个重要标志,适合采高在2米、走向在500米、工作面长度150米以上条件下使用。同时根据顶板特点,有支撑式、支撑掩式和掩护式三类为主,4米以上煤层可采用放顶支架,由于综采设备价格昂贵。一套设备要几千万元。所以只有高投入后见到高产出才有效益。选择综采设备必须注意走向不要太短.支架不适应顶板也不要上,生产实践表示综采最怕常搬家和冒顶及压死架子,目前大型综采感动架设备搬一次家长达2-3个月,一年搬2次家,生产期只有半年多,不合算,另外综采搬家,冒顶、压架子对综采设备损坏很大,如正确选择一套架子正常使用5-7年,好者十年以上,累计产量能起过500万吨以上,而选择不好,使用期1-2年,产量只有50万吨左右,我企业的经验教训不少,单体支柱和摩擦支柱主要适用2米以下煤层,超过2米使工人无法作业,放顶时易推倒顶于,采面支护主要是根据采高和顶板状况确定支护密度,支护方式及排柱距,同时根据采高和顶底板状况确定五四排管理,煤层薄、顶板易落、采高在1.5米以下,最好实行三四排管理,以实现顶板完整,支柱使用量少的目的。

2.4组织好采煤接续面的准备及验收,对高产高效的作用

以上所述3个论点主要在技术上取决于个别决策人的意识,而生产准备需很多人根据生产要求作大量细致的实际工作,为采煤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来保证高产高效的实现。从过去出现的一些经验教训看,有些顺槽没有按设计要求挑顶拉底,巷道不直不平,运输顺槽运输机铺设质量不好,有些下顺槽有水,设备状态差等现象造成顺槽运输机和工作面运输机搭接不上,工作面运输机头抬起来,造成链子出槽,损坏机械,顺槽运输机出现链出槽、断链、皮带跑偏等。顺槽有水、水煤混运、烧电机、损坏设备现象不断,这样给新面投人生产带来了种种困难,这些原因主要是来自人为,所以必须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建立有效的规范和制度,要专设生产准备组,负责新面搬家准备协调监督工作,所以在新面移交时必须成立验收小组,要由总工程师负责采、掘、机电、运输、供应及地测、通风等有关部门都参加,做到责任落实。各负其责。

2.5新技术的应用是提高高产高效的潜力所在

4.公司生产技术部职责 篇四

1、负责全公司采煤、开拓、掘进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煤炭生产法律、法规规定。

2、负责编制矿井采掘计划及长远规划以及月度生产计划。

3、组织制定采煤、掘进、调度规章制度。

4、负责组织编制、审批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各采掘工作面设计。

5、组织规程、措施复查复审工作。

6、严格掌握矿井正常采掘关系及开采程序。

7、掌握采掘动态,针对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时督促解决,对重大技术问题上报主管领导。

8、积极运用新设备、推广新工艺,努力提高矿井机械化开采水平。

9、当矿井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工作,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损失。参加事故调查和讨论,提出技术性防范措施。

10、负责调度系统的管理

11、负责本部门的安全工作

5.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 篇五

10月21日,铁法能源公司在企业文化中心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贯彻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希书记、陈求发省长的安排部署,深刻汲取阜新清河门区万达矿业透水事故教训,切实做好十九大安全生产和维稳安保工作。

公司副总师及以上领导,各单位党政正职,矿井单位和矿建公司安监处长、总工程师,地面单位分管安全工作副职,机关各部(处)室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部(处)室副主任工及以上干部参加会议。同时,在域外各公司设分会场,通过视频同步收看会议实况。

会议传达了10月20日省国资委安全生产督导组对公司的督导情况和10月20日全省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公司安全体检整改情况,进一步研究部署十九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安监局局长李井坤主持会议,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士伟作重要讲话。

会议认为,当下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的重要节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既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充分体现。公司上下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把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作为首要目标,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厌战情绪,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警钟常鸣。

会议指出,在安全自检自查上,各单位还存在工作不严、不细、不实的问题。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一体检组对公司及8个生产矿井进行了安全“体检”,共提出问题197条,其中因自检没有查出的有95条,占48%;因管理不到位产生的有33条,占16.8%;因对规程、标准的理解有误造成的有12条,占6%。

会议强调,认识不到位,工作就不会到位。要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认真汲取阜新事故教训,不传谣、不议论。强化监督问责力度,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有些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坚决停下来,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放心不生产,不托底不生产”。

会议要求,公司上下要把劲使在落实措施上,放在死盯死守上,绝不允许在十九大期间包括今后出现隐报、假报、瞒报、漏

报、谎报的问题,出现问题必须早报告、早处理。另外,吸取教训,转变作风,切实把安全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确保实现“三个绝不允许”,即绝不允许出现轻伤以上事故,绝不允许上省进京上访,绝不允许发生有影响力的事件。

一、落实安委办〔2017〕28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求,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严格贯彻国务院安委办10月13日下发的《关于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范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通知》精神,切实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监管监察责任、狠抓严格执法和责任追究”三个方面的要求,并严格落实辽宁省10月19日、20日两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严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好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坚决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深刻汲取阜新“10·18”透水事故教训,查摆问题,补齐安全短板

1.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无论是矿井单位还是地面单位,无论是井上还是井下,无论是煤还是非煤,无论是域内还是域外,无论是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还是非重点领域,都无一例外按照省委

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再动员、再检查、再部署、再落实,认真整改在各种检查中包括安全体检中暴露出来的各类隐患,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聚焦薄弱环节,补齐安全短板。目前,还存在“三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单位还存在工作不深不实、不细不严的问题。二是整改不到位,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还重复出现、反复出现,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隐患排查不到位,排查制度的落实还有要加强的地方,排查管理不全面、不细致、不彻底,没做到全覆盖,安全措施的落实还有薄弱环节。公司上下一定要高度重视,把风险当隐患看,把隐患当事故看,把小事当大事看,切实补齐各类安全短板。

三、再安排、再部署,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

1.全公司在10月底前按照《铁法能源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再动员再部署实施方案》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隐患排查治理。各生产矿井要由主要领导组织、分管领导带队,重点开展矿井防治水、“一通三防”、机电运输、顶板、火工品管理等安全生产大检查。地面单位重点开展交通运输、森林防火、煤层气安全运行、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有限空间作业、检维修作业、非正常作业,包括供电、供暖的安全,都要逐项开展隐患排查,完善措施,制定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拿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对安全隐患进行销号处理。

2.认真梳理并全力做好今年以来煤矿全面安全“体检”、安全

生产大检查及上级检查各类问题的整改工作,对能整改的问题,要加快整改进度,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和采取非常举措,确保安全。

3.落实安全包保责任。各安全包保组必须切实履行起各自的职责,主动履职尽责,深入生产一线去督导检查,确保安全包保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十九大期间安全包保工作、安全检查工作,要进行日调度、日考核、日通报,不能只唱喜歌、不报问题,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紧盯不放。

4.强化安全监管。公司各职能部室要落实各自的业务保安责任,深入现场,检查督促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督促各级干部安全责任的落实,特别是公司和各单位十九大期间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查找各类隐患,查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

四、“严”字当头,狠管、严管、实管,确保十九大期间安全稳定

1.对存在隐患没有整改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地点必须停止作业,重点工程没有矿领导带班的必须停止作业,零散工程没有安检人员现场监察的必须停止作业,井下维修地点没有跟班领导和安检人员的必须停止作业,无措施施工的必须停止作业。一定坚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坚决停下来,坚决稳下来,同时各类安全督导检查一定要严起来、硬起来、狠起来,这是硬要 5

求、硬措施、硬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要真抓真干,严抓严管。

2.各生产矿井必须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必须做到“三必探”、“三检查”、“四核查”、“三确认”,各单位要召开一次防治水专题会议,开展一次自检自查,组织一次矿井水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一方面,以防治水为重点,围绕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环节抓实抓细;另一方面,其他地面单位也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煤层气储运使用管理、森林防火、电力保障运行、食品安全、医疗安全等各方面,都要真正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各单位要加强班前会管理,认真组织开好班前会,基层单位班前会时间要适当延长,对当班重点工作要进行详细安排。安监局这段时间要对各矿、各机关处室的党政一把手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包保、督导、指导、服务安全维稳情况一天一统计,一天一报告,对各矿井党政一把手、非煤的各部门党政领导下井情况、深入现场情况要一天一报告,公司纪委监察部门组成若干工作督导检查组,对各个部室、单位落实省委省政府、落实公司安全生产维稳安保措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

4.与其事后汲取血的教训,不如在事前抓紧、抓小、抓严、抓实、抓细。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往前迈一步,再深入一点,工作再实一点,再严一点,再上心一点。干部成长不容易,十几年、6

几十年走到现在的工作岗位,履职尽责,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在一线摸爬滚打,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和汗水。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成绩不能置换错误,各级党员干部要入脑入心,真正把责任担在肩上、装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5.做好维稳安保工作。要严格遏制上访的存量,决不能再发生任何一起增量,死看死守,严防严管,及时跟调兵山市相关部门反馈,要日分析,日研判,紧盯重点事件、重点部门、重点人员。信访部门切不可放松,切不可有麻痹大意的思想,要把信访工作抓实抓细,要加强对各个部门单位的指导、督导、检查、巡查,要及时掌握公司情况,包括联发公司、社保中心等重点部门,要持续用力,不可放松调度检查。武保部门要进一步采取管用的措施,加强对员工特别是党员的教育,做到对党忠诚,履职尽责。

五、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制定行动计划,开展主题活动 1.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高潮,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十九大重要精神转化为推进公司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汇集各个方面磅礴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公司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建功立业。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三年行动计划和2018年的工作计划,对各项工作全面梳理,做好2018年的各项工作安排,做好三年的工作步骤谋划和措施安排。

2.开展三个主题活动。一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二要党委宣传部和工会在全公司开展 7

“贯彻落实十九大、我为发展献良策”的主题活动。三要由公司团委组织公司青年开展“三有”的主题活动。

会议指出,今年公司各项工作取得了好的成果,公司上下都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公司上下要继续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对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的原文反复读、反复学,真正做到学思践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今年全面实现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铁法能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2017年10月25日

此纪要发:公司副总师级以上领导,基层各单位,机关各(部)处室,存档。

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6.公司生产管理制度 篇六

1.根据部门主管提供的配方准确地称取各种原辅材料; 2.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把入库早的原辅料先称量使用;

3.称量时,必须经常检查原辅料的质量,禁止使用霉变的原料。发现有霉变情况应及时向仓库保管人员或生产主管汇报;

4.备料过程中要注意挑拣原辅料中的杂物,特别是条状、块状硬器以及绳索,以免损伤机器设备;

5.每种原材料必须堆放在指定位置,每次称量结束后,剩余部分必须放回原有位置,不能互相混淆;

6.保持仓库整洁,用完后袋子折叠堆放在一起,放在固定的位置,便于下次使用; 7.配料完毕后,从仓库至搅拌机的路面要清扫干净;

8.仓库内严禁吸烟,如被发现,给予记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搅拌岗位操作制度

1.必须严格遵守搅拌机操作规程,搅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可进入搅拌机中,发现机器故障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

2.配料前将储水桶内水加满至0 刻度。

3.木屑、玉米芯粉等若需要预湿的原材料,应根据主管要求提前预湿。

4.待全部原料倒入一级搅拌机后,先搅拌混合5 分钟使物料充分混合,然后边加水边搅拌; 5.根据配方要求加水至规定水量 90~95%时,应及时检查水分含量,若偏少,则加入剩余水量,适当搅拌后,立即输送到二级搅拌机内,搅拌15 分钟后使用;

6.向二级搅拌机输送时,应立即准备下一批料,一级搅拌机输送结束后,立即停机,倒入全部原料,进行下一批原料的搅拌工作。

7.搅拌过程中应保持高度警惕,防止跌入搅拌锅内,造成人身伤害。

8.保持搅拌机及周围区域清洁卫生,每批次操作结束后必须清扫地面,每周用水冲洗地面、墙壁,擦拭加水桶、水泵等;

9.因操作不当或不按操作规程引起的意外事故,公司将依据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制度

1.熟练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程序,防止误操作的发生,熟悉电气、机械动作的各个环节; 2.发现操作中的异常情况,如异常声音,异常电气、机械动作等,应及时向设备负责人汇报,以尽快排除故障;

3.对传动或转动机构等,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发现缺油情况应及时加注润滑油; 4.每次操作结束后应对设备全面清扫,清扫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气阀,如确有需要启动设备进行清扫时,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清扫时应仔细、全面,不留死角;

5.每次操作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擦洗,包括控制箱、机械部分、传动部分、探头等。

四、装瓶(袋)区域操作制度

1.装瓶(袋)、压盖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2.装瓶(袋)、压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送瓶(袋)处要不断补充瓶框,每个框内瓶子不能缺少。使用旧瓶时,若发现瓶中有培养料,要倾倒干净。在出瓶处,把机器未盖上的瓶盖用手工盖上,把盖好盖的瓶框及时搬至消毒车上摆放整齐,以免引起压盖滚轴变形;

3.要经常观察装瓶松紧度和重量,每瓶之间的误差应不超过±50 克; 4.装瓶要迅速,连贯,每次装瓶控制在规定时间内,以免引起原料的酸败;

5.注意操作安全,禁止在运转时将手伸入机器内,以免引起意外事故。如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应按操作程序,先按“停止键”,切断电源后,再进行检修,待故障完全排除后再按“运行键”或者打开电源开关; 6.装瓶(袋)结束后,对装瓶(袋)情况及清扫做好详细记录;

7.保持装瓶(袋)区域的卫生和整洁,生产结束后,对装瓶(袋)机、搅拌机彻底清扫,不留任何培养料,地面清扫干净后,用水拖洗。瓶框堆放整齐,灭菌车、推车按序堆放在固定位置,不能碰撞墙面;

8.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的,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并给予相应处分。

五、装瓶(袋)室卫生制度

1.装瓶结束后,把传送带、料斗、机器的各个部位上的培养料清洗干净,并用抹布把整个机器、控制箱、周围墙壁擦干净;

2.机器打扫后,机器底部及装瓶区域的地面应扫干净,不能留有培养料; 3.杂物清理后,每天用水冲洗或拖洗地面,扫净地面的积水; 4.操作区域的灭菌车、推车、瓶框等摆放整齐,摆放在固定位置; 5.本制度由装瓶室人员负责实施。

六、挖瓶岗位操作制度

1.必须遵守挖瓶机操作规程,对设备经常保养,维护;

2.注意安全,机器运转时,手不能伸入机器内,以免造成伤害。如机器发生故障,及时按暂停键,切断电源后再进行检修;

3.挖瓶前,检查框内瓶子是否缺少,如有缺少,补齐后方可挖瓶; 4.挖瓶后,如瓶内还留有培养料,应全部倒出;

5.挖瓶结束后,把机器内的废料清理干净,清扫周围地面,把挖好的瓶筐运回到指定区域; 6.每周一次彻底打扫机器和周边区域,包括冲洗地面、擦洗墙面,同时用漂白粉消毒液喷洒挖瓶区域;

7.用于装载废料的运输工具和装载工具,必须在挖瓶区域清扫干净后方可运离挖瓶区; 8.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的,责任人须负担赔偿责任,公司将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七、接递搬运人员操作制度

1.进入区域的接递人员需换上专用的工作服和鞋子,以保证室内相对无尘的环境; 2.接递搬筐人员要相互配合,不准相互聊天,谈笑,不准坐在瓶筐上临时休息; 3.瓶筐从接种室出来以后,接递人员及时把瓶盖压紧,防止在传输过程中瓶盖掉落; 4.瓶筐须整齐堆放在垫仓板或手推车上,便于及时运输; 5.运输过程中防止瓶筐倒伏,不许撞击墙面;

6.接种结束后,清扫接递传送区域,用拖把拖洗地面,每周要将接递区域的墙面擦拭一次; 7.一切人员在离开此区域时,均要关闭相关照明;

8.操作人员必须遵守以上操作制度,对违反上述制度的行为将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八、搅拌室卫生管理制度

1.保持搅拌机及周围区域清洁卫生,每批次备料结束后,把装料袋子整理叠好,放在规定的仓库内,并把地面散落的原料清扫干净;

2.每次装瓶结束后,装瓶人员把搅拌机内的培养料打扫干净,每天装瓶结束后,应擦拭机器上的灰尘;

3.搅拌室内的料桶、工具摆放整齐;

4.每周对地面、墙壁等的卫生进行一次彻底的打扫;

5.卫生打扫以及工具、备品整理必须及时,不留死角,做到“人走场净”; 6.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九、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执行厂长负责制,各部门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三条 公司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给予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论处。

二、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成员: 安全员: 第五条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及相关实施细则,制订生产操作规程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安全员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各项安全指令,经常检查、督促本机(库)房、部门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设备、工具等安全检查、保养工作。及时向部门主管报告本机(库)房、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和保管工作,确保各机(库)房、部门的生产安全。

第六条 员工在生产、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和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护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劳动保护用品。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报告部门主管,迅速予以排除。

三、教育与培训

第七条 对新职工、公司建设期间的民工、实习人员,必须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才能准其进入操作岗位。对改变工种的工人,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才能上岗。

第八条 对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起重装卸、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严格考核并取得合格操作证(执照)后,才能准其上岗操作。对特殊工种的在岗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公司不定期举行全体职工安全演习让全体职工掌握一些基本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如何启动安全紧急方案等专项培训。

四、作业场所

第九条 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

第十条 电气设备和线路出现故障,该作业区的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断电措施,并报告设备部。设备部派专业电工到现场排除故障,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外单位需架设临时线路,须经厂长批准,并指定设备部专人进行操作及事后安全检查。

第十一条 设备部会同采购部门所采购的电器元件要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电气设备应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栽培房、搅拌区、仓库等产生大量水气或粉尘的工作场所,要使用密闭型电气设备;有易燃易爆危险的工作场所,应配备防爆型电气设备。

第十二条 凡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生产场地以及技术改造工程,都必需安排劳动保护设施的建设,并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简称三同时)。

第十三条 电器维修、登高作业、高温拖车或进入夹层屋面时,必须有两人同时在场方可操作,以防出现意外。移动或更换灭菌灯时,须先切断电源,然后轻拿轻放。灭菌灯工作的房间,员工不可停留。有毒有害的作业,必须有防护设施。

第十四条 各部门要使所辖的劳动场所布局合理,清洁、整齐、明亮,通道平坦、畅顺,要有足够的光线;为生产所设的坑、壕、池、走台、升降口等有危险的处所,必需有安全设施和明显的安全标志。第十五条 有外单位人员在公司的场地进行施工作业时,该场地的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严格限制其行动范围,并将公司有关的安全制度明示于对方,否则出现的一切后果,由该部门主管负责。对违反作业规定并造成公司财产损失者,须索赔并严加处理。

第十六条 被雇请的施工人员需进入厂区、机房、锅炉房、施工作业时,须到行政后勤处办理相关手续,并得到主管厂长批准;需明火作业者还须填写《公司临时动火作业申请表》,并得到生产厂长批准有公司设备部人员陪同下配备防火措施的情况下方可作业。

第十七条 厂区内实施地下施工,必须按照安全施工程序组织。对地下及平底电缆、地下管道、地下通信线路的埋深、布排方向等施工环境,都必须事先调查清楚,并相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八条 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贮存、使用、废品处理等,必须设有防火、防爆设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守则和定员定量定品种的安全规定。

第十九条 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地和贮存点,要严禁烟火,要严格消除可能发生火灾的一切隐患。

第二十条 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例,公司为员工配备或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各部门要教会员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不懂得防护用品用途和性能的,不准上岗操作。

第二十一条 在厂区正常作业时如果发现有外来人员在没有公司人员陪同情况下进入厂区、机(库)房、锅炉房则作业人员有权请外来人员离开工作区。

第二十二条 操作机器的员工要注意操作安全,遵守机器操作规程,机器运转时,严禁将手伸入机器内。如出现临时故障,应先关闭机器,待排除后,再启动设备。

五、检查和整改

第二十三条 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全公司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两次;各生产部门每周检查不少于一次;各机(库)房和生产科室应实行班前班后检查制度;特殊工种和设备的操作者应进行每天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如本科室不能进行整改的,要立即报告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整改。

六、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四条 对于各班组本月不发生安全事故的给予班组长奖励,分管区域的主管对分管区域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的予以奖励,公司成立《安全基金》对上述奖励进行管理。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应每年总结一次,在总结的基础上,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评选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第二十五条 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的基本条件: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落实厂长负责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安全生产人员措施落实,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3.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积极改善劳动条件; 5.一年内无责任性员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第二十六条 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条件:

1.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保障生产安全; 2.积极学习安全生产知识,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坚决反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纠正和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第二十七条 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贡献的,给予“厂长特别奖”。

第二十八条 发生重大事故或死亡事故(含交通事故),对肇事者相关处罚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开会讨论决定。第二十九条 凡发生事故,要按有关规定报告。如有瞒报、虚报、漏报或故意延迟不报的,除责成补报外,追究责任者及部门主管的责任,对触及刑律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对事故责任者视情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及刑律者依法论处。

第三十一条 工伤事故,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的事故。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从事本岗位工作或执行领导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任务而造成的负伤或死亡。

2.在紧急情况下(如抢险救灾救人等),从事对企业或社会有益工作造成的疾病、负伤或死亡。3.在工作岗位上或经领导批准在其他场所工作时而造成的负伤或死亡。4.职业性疾病,以及由此而造成死亡。

5.乘坐本单位的机动车辆去开会、听报告、参加行政指派的各种劳动和乘坐本单位指定上下班接送的车辆发生非本人所应负责的意外事故,造成职工负伤或死亡。

6.职工虽不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设备、设施或劳动的条件不良而引起的负伤或死亡。

第三十二条 各部门主管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有如下行为之一造成事故的,按玩忽职守论处:

1.不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条例、规程的或自行其事的。

2.对可能造成重大伤亡的险情和隐患,不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的。

3.不接受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不听合理意见,主观武断,不顾他人安危,强令他人违章作业的。

4.对安全生产工作漫不经心,马虎草率,麻痹大意的。5.对安全生产不检查、不督促、不指导,放任自流的。6.延误装、修安全防护设备或不装、修安全防护设备的。7.违反操作规程冒险作业或擅离岗位或对作业漫不经心的。8.擅动有“危险禁动”标志的设备、机器、开关、电闸、信号等。9.不服指挥和劝告,进行违章作业的。10.施工组织或单项作业组织有严重错误的。

7.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 篇七

2009年11月6日,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10 万t/a乙苯脱氢装置建成投产, 并生产出合格的苯乙烯产品。该装置是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10万t/a干气制乙苯装置的配套装置, 采用美国Badger专利技术, 应用高温、低压、固定床反应器完成乙苯分子内脱氢得到苯乙烯单体。装置采用了目前苯乙烯行业中最先进的CST和耦合塔技术。这2项技术的应用分别可以延长脱氢催化剂的使用周期和降低精馏过程能源的消耗, 能够大幅度降低苯乙烯产品的成本, 能耗、物耗指标都低于国内同类装置。该装置投产可生产苯乙烯单体10万t/a, 苯688t/a, 甲苯1720 t/a。该装置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 除压缩机采用进口, 其余设备均采用国产设备, 使装置国产化达到99%以上, 大大降低建设成本, 装置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8.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 篇八

关键词:机制创新 技术创新 节能 降耗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004-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武钢作为中央直属的特大型钢铁企业,理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节能减排,既是武钢必须履行的企业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是武钢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转变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全行业的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总体上存在20%左右的差距。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钢铁企业的大型化装备同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装备普及率低,而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对于化学热、物理热的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低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武钢充分认识我国国情,不断增强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在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投资项目计划的安排中,经济、合理、优化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武钢每年都投资几十亿用于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既加快了企业发展,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源与资源利用率,受到了社会和用户的肯定。实践证明,企业发展与资源节约结合是一条节约能源资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各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武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1开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1.1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建立资源节约管理体系

武钢成立了由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节约型企业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从集团公司到子、分公司和生产厂、车间、班组的四级资源节约管理网络,分层次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1.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责任、奖惩体系

武钢制定和完善了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管理制度。完善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指标体系,并严格进行目标分解,使资源节约成为各单位和各级领导班子经营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份,武钢在与省政府签订“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状后,将135万吨标准煤的节能总量分解到14个主要耗能单位,由公司总经理与这些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确保节能任务落实到实处。

1.3倡导节约文化,营造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氛围

武钢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努力为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提供制度和文化支撑。以“创建节约型单位”为主题,组织开展“挖掘节约潜力”的合理化建议、节能攻关等主题活动。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针对钢材价格下跌和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形势,武钢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块布、一斤煤、一张纸的“六个一”竞赛活动,利用各种媒体集中宣传节约资源、加强管理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设节约型企业,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氛围,形成了良好的节约文化体系。

1.4加强资源动态管理

继续坚持公司资源例会制度,及时解决资源工作中呈现的各种难题。并加大资源检查监督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坚决执行考核。

2优化生产工艺,挖掘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潜力

钢铁企业生产工艺的更新对能源消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炼铁系统着力改善原燃料条件,烧结矿与焦碳质量稳步提高,原燃料条件的改善保证了高炉炉况稳定,炼铁工序利用高风温、高富氧、高煤比等条件,强化冶炼,提高产量,降低焦比。

另一方面,充分重视挖掘生产过程中节能潜力。公司和各二级单位在安排生产及检修计划时,尽量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待机能耗。

烧结厂开展降低固体燃耗攻关,同时制定大型电机开、停管理制度,减少大型抽风机的空转时间,使烧结固体燃耗下降了2.56%、电耗下降了1.81%、工序能耗下降了1.43%。

轧钢工序针对公司适应市场和整体经济效益的需要,品种钢、高附加值等高能耗钢种比例要达到甚至超过80%要求,节能降耗难度加大情况,重点开展降低加热炉燃料消耗技术攻关,各类炉窑做到经济运行,调整好空燃比,降低煤气消耗。

3坚持开展节能技术创新,提升武钢节能水平

3.1积极建设节能项目,为武钢增添节能后劲

近几年,武钢用于节能项目投资20多亿元,新上了一大批节能项目,如高炉的TRT和热风炉烟气废热回收装置、高炉烟煤喷吹工程,转炉煤气回收技术,连铸坯热送热装工程,鼓风供热工程,热轧厂层流冷却水系统改造,焦化干熄焦装置,以及节水示范工程等。同时每年还实施一批投资省、见效快的“短、平、快”节能项目。

3.2走自主创新之路开发节能新技术

加大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推广使用力度。如蓄热式燃烧技术具有节能效果显著的特点,武钢计划“十一五”期间将10多座轧钢加热炉全部改为蓄热式。由于国内目前蓄热式技术还不十分成熟,武钢决定自主开发该项技术。另外公司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开展冷轧厂引进的氮氢罩式退火炉改造为全氢罩式炉技术开发工作也取得良好进展,第一批两台炉已投产。

2008年,虽然武钢加大节能环保投入,调整产品结构,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升节能降耗水平和环保整体装备水平,在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企业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主要能耗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所以2009年武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创节约型企业的要求,继续坚持技术进步,走自主创新之路,为武钢早日迈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际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琦.以节能降耗为抓手调结构促转型[N].杭州日报,2009,(2).

[2] 李新创.转危为机-振兴钢铁[N].经济日报,2009,(1).

9.公司生产经营会议制度 篇九

编号:

1.目的作用

1.1 通过会议,各职能部门汇报工作情况,使管理决策层掌握生产经营各项计划任务完成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关应对策略。

1.2 集中一起讨论工作中所发生的部门协调配合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达到共识,使今后的工作得到改善,实现统一指挥,完成目标任务。

1.3 通过会议,将公司最高层的经营思想、方针政策和下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传达下去,使各部门按照具体的要求,发挥好职能作用,做好各自的工作。2.管理职责

2.1 公司生产经营会议是公司高层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会议,一般情况下总经理应主持会议,听取报告,下达工作指令。总经理不在由总经理委托其他人主持。

2.2 总经办负责会议的召集,会务准备、会议记录、印发会议文件、督察会议贯彻情况等方面工作。3.参加会议部门及应准备的资料内容 3.1 总经办

3.1.1 由总经办主任参加会议,并安排秘书人员做会议记录及有关会务工作。

3.1.2 应为总经理准备的资料:

a.最近一次上报的经营各项统计报表。重点应放在营销与生产方面,公司生产经营会议制度

编号:

如“产销状况旬报记录”、“产销控制表”等。(见附件)b.上次经营会议的决议执行情况。c.总经理需了解的其他有关资料。3.2 市场营销部

3.2.1 由市场营销部长参加会议,必要情况业务科长可列席参加。

3.2.2 应准备的主要资料: a.最新接订单情况。b.客户抱怨情况。c.销售出货情况。d.订单变更情况。3.3 生产部

3.3.1 由生产部长参加会议,必要情况下计调科长、动力科长及有关车间主任可列席参加。3.3.2 应准备的主要资料: a.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的差异情况。b.产品出产超前和落后原因分析资料。c.生产能力及生产各要素的状况资料。3.4 财务部

3.4.1 由财务部长参加会议 3.4.2 应准备的主要资料: a.预算与实际的差异。

公司生产经营会议制度

编号:

b.资金运行状况。

c.需要与各部门配合的有关事项。3.5 物控部

3.5.1 由物控部长参加会议,必要时采购科长、仓储科长列席会议。

3.5.2 应准备的主要资料:

a.物资供应渠道及供应商的变动情况和物价波动情况。b.供需之间的平衡事项。c.物资库存及物料管理事项。3.6 技术研发部

3.6.1 由技术研发部长参加会议。

3.6.2 应准备新产品开发及技改进度情况资料。3.7 其他有关部门

行政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质量管理部及信息管理中心等均应由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4.会议时间及内容 4.1 时间安排:

每半月一次,若特殊情况,可临时召集。每次半天。

4.1.1 每月中旬召开的生产经营会议,主要讨论各项计划任务执行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4.1.2 每月底(一般在最后一天召开)的会议,主要内容是总结当月的工作,并对下一月的目标计划和工作任务作布置。

公司生产经营会议制度

编号:

4.2 会议报告及讨论的重点内容范围 4.2.1 产销控制异常的解决办法。4.2.2 客户抱怨的情况及改善措施。

4.2.3 产品质量的保障措施以及当前应解决的重点事项。4.2.4 确定及协调新接订单的生产排程或生产计划的调整。4.2.5 供、产、销之间如何衔接配合,以及应急措施的决定。4.2.6 有关人事调整的方案和意见。4.2.7 其他生产经营中发生的重大事项。4.3 会议的程序安排

4.3.1 首先由主持人通报上次会议的决议贯彻落实情况。执行好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反之,则要提出批评或追究原因。4.3.2 工作情况汇报,由主持人安排发言顺序。4.3.3 会议讨论阶段。

4.3.4 领导作总结性发言,对相关事项作出决定及下达工作指令。

5.会议注意事项

5.1 因会议重要,规定参加会议人员必须亲自到会,不能参加者应亲自向总经理请假,并委派一名助理人员到会。

5.2 除了秘书人员对会议作总记录外,各职能部门均应带记录工具对与本部门有关的工作事项作好记录,以便会后执行、备忘。5.3 汇报工作时一定要语言精简,不要拖拉,影响时间进程安排,应抓住主要问题和近期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事项。

公司生产经营会议制度

编号:

5.4 注意会风,不得因工作意见的不一发生冲突,在讨论阶段可以发扬民主、畅所欲言,一旦作出会议决议,则必须服从集中、统一的指挥。

5.5 非生产经营会议讨论的事项不应在此会上提出,有些事项牵连的范围广、细节问题较多,需占用时间太长,也只能在会上简约通报,具体解决还应另行召集专题会议。6.会后跟进工作

6.1 每次会议结束后,总经办应对会议记录进行整理,编制出“会议简报”,交总经理签批后,下发到各职能部门。

6.2 会议作的决议,及总经理批示的工作要求,各部门会后应遵照执行,由督察预警部负责跟踪检查,并随时将情况反馈到总经理。6.3 各部门在执行会议决议时,发现实际情况及效果与决议不相符合的情况时,应立即填写“会议执行情况反馈单”(见附件三),总经理批示和解决。7.附件

10.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体会 篇十

“以祸为戒,安全发展”。6月3日—6月9日,是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周,我公司按期集中组织观看了主题宣教片系列《生命的红线》、安全警示教育片《盲洞.迷途》、安全生产微电影《生命刻度》、美国获奖安全故事片《事故与原因的关系》,以达到警示教育的作用,通过对典型事故进行剖析,讲解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认真汲取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公司领导指出: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安全氛围,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从而做到人人要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重安全,处处保安全。深刻吸取安全生产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认真严格排除各项事故安全隐患,始终把排除隐患作为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要手段和重中之重。强化“红线”意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企业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红线就是生命线、高压线、警戒线,是抓一切工作的底线。

安全重于泰山

11.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 篇十一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4+1”;化工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018-02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对于化工生产技术类专业而言,则为化工企业输送生产一线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他们是化工企业日常生产、运营和发展的主力军。化工生产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得好与坏,既决定着能否为企业输送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也决定着能否为企业、区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至关重要。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化工生产技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多是单独开设理论课程、化工仿真课程和单元操作实训课程,进厂实习也只是为了辅助教学,集中进行几次。这样一来,虽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较全面,但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仿真与实际脱节的弊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4+1”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学效果良好,适应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符合化工生产岗位技能标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高职院校在设置理论、实践课程时,往往都是形成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课程,讲授完理论课程之后再系统地进行实践训练。虽然目的是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时间差造成脱节。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由于没有及时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实践训练时,由于前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再加上学习完理论知识后经过了较长的时间,不免有所淡忘,导致理论基础有所缺失,实训效果固然也不理想。

2.化工仿真与实习实训脱节。将化工仿真技术引入教学,既弥补了校内昂贵的实训设备不易健全、不易更新的弊端,又弥补了校外实习因生产设备连续、复杂、高危等因素无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缺憾。但是,这样仍然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方面,由于现阶段的化工仿真界面多是二维简化设计,动态效果不够逼真,学生在进行化工仿真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设备、生产运作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化工仿真软件,学生只需要使用键盘和鼠标便可以顺利模拟完成设备操作。如果操作出现错误,系统会提示或自动执行中止、联锁等动作,这样不利于切实强化学生的安全、规范操作意识。虽然化工仿真教学的缺陷可以通过单元操作实训和进厂实习来弥补,但化工仿真与实习实训往往分别独立开设,缺少有机结合,不能很好地形成互补。

二、“4+1”教学模式的提出

就以上问题,本文从岗位技能需求出发,将化工生产全过程分解成单元操作过程,以操作单元为依托,将课程进行整合,尊重认知规律,提高教学科学性,创造性地提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4+1”教学模式。其中“4”即每个操作单元的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课程→化工单元仿真→单元操作实训→进厂针对性实习,四步走;“1”即学生在学习了所有主要单元操作以后,要接受化工生产操作的综合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每个操作单元的四步教学要密切结合、有效互补,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化工生产操作综合培训使学生操作技能得以升华,更加符合岗位要求;职业技能鉴定以行业、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客观评价,合格者授予相应技能证书,便于持证上岗。下面详细介绍“4+1”教学模式:

1.讲授生产单元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图示、动画、视频或实物教学,让学生对化工生产单元形成感性认识,讲授生产单元的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基础、工艺流程及控制方案等。通过图示、动画、视频或实物的演示,学生直观地掌握了生产单元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了生产单元的工艺流程及控制方案,为下一步的仿真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生产单元进行仿真教学。使用仿真软件对学生进行仿真教学,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生产单元的操作规程(开车、正常操作、停车及事故设置),使理论过渡到实践,知识转化为技能。本部分采用讲训一体、重在实训的教学方式。学生仍处在理论知识的记忆时间段内,对所学理论知识记忆犹新,因而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将理论知识与仿真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仿真实践过程中得以强化和升华,由于理论教学为仿真实训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学生对化工生产单元操作规程的掌握非常得心应手,实训效果良好。

3.对生产单元进行操作实训。使用按照实际生产单元设备成比例缩小设计的单元实训装置,并仿真化工厂生产配套环境进行单元操作实训,学生犹如在实际岗位上进行生产操作,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单元操作实训,学生从仿真实训的二维模糊认识过渡到三维真实认识,强化了对化工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安全意识和理性操作,从岗位实际要求出发,为学生化工生产操作技能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针对所学生产单元进厂实习。学生进厂实习,将在校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工厂实际中,与工厂实际情况接轨。在生产现场的感染下,提升对化工生产的认知,进一步完善化工生产操作技能,并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感性认识和心理准备。

5.进行职业技能综合培训与鉴定。化工生产往往是连续、复杂、多变的,学生仅仅掌握单元操作技术还不够,必须根据化工生产工艺要求将化工单元有序组合、综合操作,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所以,在学生学习完所有的主要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之后,必须开设化工生产职业技能综合培训课程,使学生的化工操作技能得以升华,真正达到职业要求。在综合培训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以行业、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客观评价,合格者授予相应技能证书,便于持证上岗。

高职院校化工生产技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实用化、实际化、技能化,以适应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生产过程的“4+1”教学模式以化工生产岗位技能标准为纲领,以技能培养为总线,以单元操作为分支,通过课程的科学整合,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学效果良好,适应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符合化工生产岗位技能标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雨龙等.高职《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4).

[2]童孟良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开发研究[J].广东化工,2010,(7).

[3]李志松.高职《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实现[J].考试周刊,2009,(16).

[4]张良军,韩志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开展“双证”融通教学的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8,(5).

[5]周波.创示范专业 育技能人才—高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7,(1).

12.矿井生产掘进工作现状及技术研究 篇十二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煤矿资源的利用率与需求量越来越高, 煤矿生产中也运用到越来越多先进技术, 其中矿井生产掘进技术的应用对于煤矿生产效率提升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然而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 例如掘进设备机械化水平不高、巷道支护速度慢、费用高、缺乏有效爆破技术等, 导致中国矿井生产快速掘进工作受到了一定阻碍, 为此, 必须严格控制这些影响因素, 采取相应措施, 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1 矿井生产快速掘进的影响因素

1.1 掘进设备机械化水平不高

中国岩巷机械化作业线主要包括高档机械化作业线与普及型机械化作业线[1]。其中高档机械化作业线包括打眼、装岩、转载、运输等多个环节的机械化配套, 打眼主要使用凿岩台车或钻装锚机组配大功率高效导轨式凿岩机, 全断面装岩主要使用无轨装载机。此外, 普及型作业线中打眼、喷浆等仍然用人工方式进行作业, 这种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 且需耗费大量时间, 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同时井下运输大多采用单轨轿车运输, 需使用大量挂钩工人, 该系统具有复杂性, 工作效率低下, 且难以及时运出放炮后的矸石, 对掘进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1.2 巷道支护速度慢费用高

现阶段, 许多矿井生产中在巷道掘进后采用锚喷支护, 然而受打锚杆速度与巷道喷浆速度影响, 使其难以得到良好效果, 巷道掘进的平行作业程度不高, 对巷道掘进速度与支护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3 缺乏有效的爆破技术

目前, 中国岩巷掘进爆破存在缺少自由面的问题, 岩石会受到较强的夹制作用, 再加上现场施工存在一些不良现象, 例如少打眼、多装药、乱放炮等, 进而使得爆破效果不理想, 炮眼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无法获得较高成型质量, 围岩存在较为严重的松动破坏。

2 矿井生产高效掘进的有效措施

2.1 做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矿井生产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不管是岩巷还是煤巷, 在实际施工中断层及构造带都十分常见, 这不仅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同时也威胁到矿井生产安全, 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所以, 做好矿井地质勘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必须充分利用物探技术进行超前探查, 例如三维物探、钻探等, 确保能及时了解并掌握地质信息及构造情况, 为巷道连续施工、快速高效掘进提供强有力支持。

2.2 完善运输系统提高排矸速度

岩巷掘进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矿车排矸出货速度的影响, 如果排矸运输不流畅, 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 必须完善矸石运输系统, 出货可采用皮带机链板机系统, 或在采区岩巷几种区域采用皮带机系统和梭车集中出货。如此不仅能将单进提高, 同时施工环节也得以简化, 在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使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

2.3 采用深孔爆破多循环作业

岩巷掘进中应采用深孔爆破技术, 布孔应严格遵循“抓两头, 带中间”的原则[2], 确保循环进尺得以有效提高, 炮眼得以充分利用。不同的矿井巷道应采用相应的措施。

2.4 优化各工序的安排实现平行化作业

为确保掘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必须加强设备维修与保养, 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来维修与操作, 确保设备完好率得以提高, 为其良好的运行状态提供强有力保障。同时还要强化服务意识, 加强掘进生产服务。定期召开协调会议, 确保掘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实现各工序平行化作业, 使掘进速度得以有效提高。

3 矿井高效掘进技术应用研究

随着城市建设与人们生产生活中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 煤矿开采工作量也随之增大。为使采掘效率得以提升, 就必须针对煤矿生产中采掘工作提出有效措施, 提高矿井生产巷道掘进施工速度。而为了保证矿井生产巷道掘进施工速度得以有效提升, 除了采用上述有效措施以外, 还必须采用先进的掘进技术, 这是提高掘进速度最关键的手段。目前中国矿井生产高效掘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于矿井生产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现阶段, 矿井生产中高效掘进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

3.1 煤矿巷道综采掘进技术

煤矿巷道综采掘进采用了刮板输送机、悬臂式掘进机、转载机及单体锚杆钻机等机械化设备[3]。其中整个掘进技术的核心设备为悬臂式掘进机, 其具有强大功能, 包括行走、切割、装载、运输等, 主要由履带、切割臂、装转载机、渣板、回转台及输送机组成。按照工作机构切割煤岩的方式可将悬臂式掘进机分为横轴式与纵轴式掘进机, 按重量可将其分为四种, 即特轻型、轻型、中型及重型。相比于其它掘进机器, 悬臂式掘进机优势明显, 其能实现无爆破震动, 能连续开挖、使超挖得以减少,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自由性, 能选择合适的时机决定支护岩石, 且任何支护类型、任何断面形状的隧道都能使用, 同时岩石支护与衬砌的费用得以节省, 投入成本不高, 此外不需较长的施工准备时间及具有较高的利用性。然而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就是利用率不高, 这是由于掘进机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掘进速度影响, 掘进工作速度取决于掘进机的品质, 在条件最优情况下, 通常能达到大约60%的利用率, 然而煤巷中存在很多方面影响因素, 要实现最优利用率比较困难, 例如掘进速度过快导致辅助工作无法跟进或岩石需要支护等, 这些因素往往就会使悬臂式掘进机难以得到充分利用。目前, 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研究人员已研制出更加先进的巷道掘进机, 例如EBJ-120TP型掘进机[4], 这种新型掘进机在各种巷道中都能适用, 且具有合理紧凑的整体结构、较强的破岩能力、稳定性及灵活性, 此外还能进行故障诊断及工矿检测, 可见其功能强大。这一机型大幅度提升了煤炭开采技术, 使煤矿巷道掘进开采效率得以有效提高。

3.2 掘锚机组掘锚一体化掘进技术

掘锚联合装备的开发, 促进掘锚一体化作业, 能实现掘进与支护的有效结合, 这一技术能使锚杆支护与煤矿巷道掘进速度得以有效提升, 在煤炭行业得到了高度认可与广泛应用。目前, 掘锚机组一体化掘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得到了中国的高度重视, 在高效掘进技术中属于重点发展对象。掘锚机组掘锚一体化掘进技术的优势明显[5], 该技术达到了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具有较快的掘进速度与可靠性, 工作效率极高, 同时不需投入大量人工劳动。该技术对于开采流程优化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同时能有效减少掘进与支护时间, 保证了掘进工作效率, 使煤炭开采工作速度加快。掘锚机组掘锚一体化掘进技术在高产、高效的煤矿巷道掘进中比较适用。然而由于该技术起步较晚, 在许多方面仍有待提升。

4 结语

目前中国煤矿生产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在实际生产中受多方因素影响, 导致煤矿掘进速度难以提升, 煤矿生产效率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为此, 必须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并提出相应有效措施, 采取更加先进的矿井生产高效掘进技术, 提高矿井掘进速度与工作效率, 为煤炭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持, 以此促进中国煤炭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大为, 龚宝奇, 刘磊, 等.煤矿井下巷道高效掘进的有效措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15) :367.

[2]尹建英.煤矿井下巷道高效掘进的有效措施探讨[J].科技创业家, 2013 (6) :104.

[3]袁立志.煤矿高效掘进工作的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 (6) :104.

[4]杨旭东.我国煤矿高效掘进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 (2) :11.

13.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体会 篇十三

“以祸为戒,安全发展”。6月3日—6月9日,是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周,我公司按期集中组织观看了主题宣教片系列《生命的红线》、安全警示教育片《盲洞.迷途》、安全生产微电影《生命刻度》、美国获奖安全故事片《事故与原因的关系》,以达到警示教育的作用,通过对典型事故进行剖析,讲解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认真汲取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公司领导指出: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安全氛围,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从而做到人人要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重安全,处处保安全。深刻吸取安全生产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认真严格排除各项事故安全隐患,始终把排除隐患作为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要手段和重中之重。强化“红线”意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企业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红线就是生命线、高压线、警戒线,是抓一切工作的底线。

安全重于泰山

14.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篇十四

为了强化“谁管理,谁负责”的全员安全管理制度,激发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施工的自觉性,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安全奖惩工作。

3 引用文件(无)

4 术语与定义(无)

5 职责

5.1 公司最高管理者或指派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安全奖惩管理办法,并负责安全奖励资金的落实。

5.2 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违章罚款及事故惩处细则的制订,并监督实施。

5.3 公司计划财务中心负责建立安全奖惩资金专用帐户,确保专款专用。

5.4 各级安全监察部门是安全奖惩管理的具体实施部门。

6 具体内容

6.1 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公司应给予奖励:

a) 认真贯彻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规章、制度,在预防事故、安全施工过程中作出显著成绩的;

b) 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

c) 发生事故时,积极抢救并采取措施防止了事故扩大,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免受或减少损失的;

安全奖惩管理制度

d) 在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方面积极采取先进技术,提出重要建议,有发明创造或科研成果,成绩显著的;

e) 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在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

6.2 对于按照公司要求,认真开展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事故的项目部和专业公司,公司应给予其领导班子一定的奖励。

6.3 按照公司要求,分包单位认真开展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并接受公司在安全施工方面的监督管理,全年安全管理工作成绩显著且未发生因工死亡事故,公司应给予一定奖励。

6.4 奖励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奖励可发给一次性奖金、奖品或晋级,精神奖励包括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6.5 公司及项目部应从工资总额中预留百分之一至二作为安全专用奖金(此奖金不包括月、季、年度安全考核奖金),由公司计划财务中心建帐,公司安全监察部直接控制使用。

6.6 公司应建立健全电力建设“安全风险、监督制约、教育激励”三项机制;制订违章罚款和事故惩处办法。公司应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办法,强化个人安全风险意识。

6.7 违章与事故罚款应纳入安全奖金专户,不得挪作它用。

6.8 安全施工具有一票否决权。凡发生人身死亡事故或其他重大事故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取消当年参加有关评优、评先进活动或获得其他荣誉称号的资格。

15.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 篇十五

林季红:毫无疑问, 强调自主创新, 并且把自己创新作为我国长期的发展战略是非常正确的。我认为自主创新并不等于自己创新。把自主创新与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自主创新应选择开放的创新模式, 即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 利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所提供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机会来实现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事实上, 在工业化过程中,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的自主创新而不接受其他国家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产业的高度分解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形成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和经营的技术基础。而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吸收跨国公司的扩散技术将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之一。

记者:您在刚才的谈话里讲到了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 您能进一步谈谈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推理吗?

林季红: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进步作用主要取决于跨国公司与本国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本国企业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的吸收能力。本国企业研发投入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 而且企业研发投入也增强了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学习和模仿的能力, 使企业拥有更强的技术能力去吸收外部技术扩散。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一般通过四种形式实现:前向和后向一体化、模向关联、人员流动以及国际技术溢出。关联的建立与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的特征、东道国及其不同行业的特征都有关。而吸收能力是建立有效关联和转移企业特定优势的前提。这些能力可以是技能、技术性的知识、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掌握一种引进技术所需的外部关联和支持体系, 这些能力的发挥要看东道国是否具备使其适应当地的要素和市场条件, 使其升级和保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并改进这种技术使其实现多样化运用的诸多因素。跨国公司技术外部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 国内企业可以轻易地将其吸收和利用。即使跨国公司拥有较强的企业特定优势而且愿意转让, 但是他们对当地企业的技术转移并不是可以自动完成的, 这需要当地企业具备相当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之所以很重要, 是因为它能够使国内企业获得那些宝贵的隐性知识。比如, 同样的技术之所以在不同区位的运用及其效果会大不相同, 是因为不同区位的技术能力水平的不同, 也就是东道国的吸收能力水平的差异。

吸收能力的决定因素以及技术溢出的可能性主要受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技术差距、文化和心理距离、技术接受者与转移者的理念差异、地理邻近、产业或东道国的特性、外国所有权的比例、东道国的发展水平、企业的相对规模、贸易保护的程度以及制度体制的框架等等。企业吸收技术的能力一般可分为四部分:企业———产业吸收能力、基础设施、先进的基础设施以及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而且每一种因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其中, 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更显著的乘数效应。从企业层次看, 只有那些具有较高吸收能力的企业才有可能从外资的溢出效应中获益。吸收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技术流入的使用缺乏效率, 而知识的累积一旦在吸收能力越过门槛之后就会变得很快, 因为企业一旦学会学习之后, 技术的学习就更容易了。还有, 如果技术转让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对技术能力的差距越小, 东道国从与跨国公司建立的关联中获益则越大, 反之则越小。

要认识吸收能力的重要性必须将经济当作一个系统来看, 也就是说, 一个产业的所有企业和非企业机构都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制度缺失或发展不健全, 系统内的企业就无法吸收和有效地利用知识和技术。吸收能力包括将别人创造的知识内部化的能力以及对其加以改进以适应自己特定的需要、过程和惯例。吸收能力还包括通过非模仿的方式创造新技术的能力。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的可获得性, 而这往往不是企业本身可以解决的而是与非企业部门相关的。非企业部门如科研机构和大学能为企业特定创新提供知识型基础设施, 他们是国家知识储量的重要来源, 它可以为所有企业提供潜在的知识和人力资源以促进企业的创新。

值得强调的是, 由于技术中包含许多隐性知识, 吸收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这种稳性知识往往是包含在生产经验当中。技术和知识也可能根植于企业组织之中, 这些技术和知识不可能被当地企业轻易获得。因此需要企业对培训进行有目的投资以寻求新的技术和其他知识, 而且要通过实验来更好地掌握, 最后还要发展一种组织能力来创造、交流并使知识在内部加以扩散和使用。新技术的吸收还需要进行大量独立的研发活动。因此, 除了企业内部的努力之外, 还有赖于更广泛的社会的投资, 包括教育、培训和提供信息等诸多方面。而且, 能力的形成还需要企业之间的互动以及各种技术服务、标准化实验室、技术推广服务、研究中心、质量控制中心等服务机构的共同参与。总之, 与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相关的要素以及高质量供应商的存在可以统统归为“技术能力”, 这种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外资流入的性质和投资的效应。

记者:林教授, 请您谈谈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中, 我国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学习, 提高创新能力。

林季红: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许多学习、模仿、消化和吸收的机会。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投资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 而且更多地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这为东道国的产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机遇。因此, 利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及其全球生产网络来扩大技术扩散和溢出是一种较有效率而且成本较低的选择。首先, 通过市场交易购买技术和技术诀窍的代价很大, 对国内缺乏资金的企业来说不可行。而模仿创新可以依据领先创新者的思路和行为模式, 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高度的针对性, 可以降低技术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模仿创新可以将资源更多放在工艺创新和生产过程优化方面, 从而生产出适应当地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其次, 跨国公司总是想垄断其技术的竞争优势, 不会将最先进的技术出售给发展中国家。况且, 技术中所包含的许多隐性知识是无法通过购买技术就掌握的。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创新, 只有通过边干边学才能做到。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和技术扩散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其一,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雇员进行培训, 经培训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通过流动向其他企业转移。其二, 跨国公司往往与当地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系, 从而产生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一方面, 与出口导向型的跨国公司联系可以使当地企业获取更多国际市场的信息;另一方面, 为适应跨国公司对产品标准的要求, 东道国供应商会不断地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其三, 跨国公司在带动当地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同时, 还会吸引其海外配套企业进行跟随性投资, 从而在特定区域形成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实质上是建立在外部化和网络化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和新型专业化分工体系, 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技术的学习和创新。

目前,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基地, 这是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中国作为新兴大市场等诸多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必然趋势。鉴于我国潜在市场巨大, 许多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主要是为我国市场进行生产, 这些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当地购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比例也相应较大。如果我国企业能够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 成为其合格的供应商, 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参与全球性的国际分工。因此, 培育零部件供应商并使其融入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 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的一个战略环节, 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跨国公司在全球各有利区位布局并进行全球性战略运作。近年来, 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跨国公司, 特别是当地市场寻求型的跨国公司投资越来越愿意扩大对当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 与当地企业建立更多的供应关系, 而不是从其母国或他国进口零部件。当然, 另一方面, 跨国公司也在使其供应基地现代化, 减少其所依赖的供应商的数量。现在跨国公司从世界范围选择最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而且可以让本国或他国的供应商跟随其到新的地区投资。这样, 当地或本国的供应商事实上必须与全球性的能够提供一揽子供给和服务的供应商进行竞争。全球供应商就可能对当地供应商产生挤出效应, 使跨国公司装配商减少与当地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以及转让技术诀窍的倾向。但是, 如果供应商发展战略和中小企业政策能够加大力度的话, 那么供应商的发展状况和竞争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技术先进的供应商还可以使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利用外部技术和技能, 增强创新能力。当然跨国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条件也十分严格, 只有那些在成本、质量和交货等方面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生产和经营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供应商, 才有可能进入到国际生产和贸易的潮流中去。因此, 在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本国企业之间建立关联是非常必要的。当我国企业能力更大, 供应商特殊化和专门化的时候, 跨国公司就会和我国供应商建立持久的商务关系。如果这些关系很密切, 就更有可能发生技术的扩散和传导效应, 从而更有利于我国企业所有权优势的升级, 因为跨国公司会鼓励他们的分包商对其生产能力进行升级以达到所要求的标准, 并且给他们提供技术、信息和生产流程, 还提供技术学习辅导来帮助他们达到目的。

实践证明, 哪个地区的企业能够成为跨国公司的分包合作伙伴或配套企业, 哪个地区就会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地区。我国目前已形成了几个产业集聚区, 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苏州和昆山等地吸引了大量IT产业前来投资, 因为当地的民营企业的发展相对集中在与IT的有关产业, 使跨国公司容易找到有效的配套企业, 从而形成有效的产业关联效应和聚集效应, 而且这种集群将进一步强化该地区的区位优势。再如顺德的家电聚集群和天津的微电子和移动通讯产业集群都是卓有成效的城域集群。产业集群不仅在一国范围之内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竞争态势和企业竞争力。将研究与开发、零配件制造、组装、市场营销、客户支持甚至相关的业务集聚到同一地点, 可以在寻找资源、分享技术和信息方面提高内部效率。将业务活动聚集到大学校园也使公司将更深的基础拓展到当地的集群, 从而改善它们获取潜在利益的能力。对我国来说, 产业集群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到集群区内投资, 并可以通过技术扩散效应、边干边学等加速企业的成长, 通过合作竞争使优秀企业脱颖而出。

记者:我国企业在融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 引进外资, 引进技术, 引进技术创新的进程中, 政府应该发挥哪些作用呢?

林季红:我认为, 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政府对跨国公司子公司与当地企业建立研发联盟的活动可以给予一些政策倾斜和优惠, 比如通过税收、信贷以及政府采购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联合研发的创新产品等措施来激励其关联的建立和技术的溢出。政府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产业集群和生产服务网络的形成。要进一步改善区位优势, 增加对公共物品 (比如基础设施) 的投资和管制条例的制定, 而且要从与产业相关的分包机制、投融资和保障措施、研发合作、技术政策以及对企业国际化活动的政策支持等方面来考虑。

第二, 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 改善当地企业的技术能力, 提高当地企业的质量并强化制度建设, 具备稳定、透明和高效的管理机构和政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通过直接的融资支持、财政激励以及投资保险鼓励企业引入技术进行创新。发展政策要与外资政策、技术政策和竞争政策等相一致。

第三, 政府必须在跨国公司与国内的供应商之间起桥梁的作用, 应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 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减少企业由于独自搜集信息造成的巨大成本和信息的不完全。同时, 要加强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互动的公共机构和交流手段的建设, 鼓励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公共机构。此外, 要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培育各种中间组织机构。

第四, 政府还应该有选择地促进那些包含动态比较优势的幼稚产业的发展。有选择地干预对加速和深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政府的干预可以非常有效。特别是那些面临严重市场失灵的复杂的技术更需要政府的干预。有选择的干预不仅包括产品和资本市场, 也包括教育、技术、信息和体制的发展等方面。有效的产业政策应该在这些方面进行有选择的干预, 并且要围绕一个确实的战略目标将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干预有机结合起来。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您的谈话, 使我对自主创新的认识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提高。您的谈话一定也会给广大读者, 特别是企业界的朋友们有新启发。

16.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制度 篇十六

关键词:酿酒业上市公司;生产效率;DEA模型;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酿酒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深刻变革,中国酿酒工业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以其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等突出特点成为政府扩大内需、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然而,近年来外资酒业生产商或经销商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或并购中国本土酿酒企业,或在中国拓展经销网络。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中国酿酒企业进行生产效率评价,探讨如何提高我国酿酒业的生产效率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对有效培育和保护产业民族品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1.一阶段DEA模型。

DEA(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用数学规划模型来评价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技术和规模是否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该方法最初由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 and Rhodes提出,即CCR模型,后经Banker提出规模报酬可变的假定,发展出BCC模型。DEA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目前已在制造业、服务业等生产效率研究以及生产函数效率的测评中进行了许多成功的应用。DEA方法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它不需要指定投入产出的生产函数形态,因此可以用来评价具有较复杂生产关系的决策单位的效率;其次,具有单位不变性的特点,即DEA衡量的DMU的效率不受投入产出数据所选择单位的影响;再次,DEA模型中投入、产出变量的权重由数学规划根据数据产生,不需要事前设定,不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最后,DEA可以进行差异性分析、敏感度分析和效率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决策单位资源使用情况,可以供管理者作为经营策略参考。由于近年来我国酒类制造企业兼并势头迅猛,很多企业资本、人员等生产要素在样本期间内变动较大,因此要对采用投入导向(input-oriented)的BCC模型进行研究。

2.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Malmquist指数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Malmquist作为一种消费指数提出,此后与Charnes等建立的DEA理论相结合,普遍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评估。Fare建立了用于测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TFP),并应用Shephard距离函数将该指数分解为技术变动与技术效率变动。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是在假设固定规模报酬下所衡量的指数,它可以分解为综合技术效率变动及技术变动的乘积,即:

Mi(Xt+1,Yt+1,Xt,Y)=EC(CRS)*TC(CRS)

代表的效率变动指数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到时刻之间组织管理水平的变化——“追赶效应”,衡量了生产单位是否更靠近当期的生产前沿面进行生产,若EC(CRS)>1,表示正确的管理方法与决策使得效率改善;若EC(CRS)<1,表示错误或不当的管理方法与决策使得效率恶化。TC代表的技术变动指数描述了两个时期内生产前沿面的移动——“前沿面移动效应”,这种效应表明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若TC(CRS)>1,代表技术进步;若TC(CRS)<1,则代表技术退步。

二、实证分析:效率评价分析

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DEA分析法将决策单元(DMU)的投入产出数据作为衡量要素,结合中国酿酒业上市公司的投入和产出特征以及现有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三个基本的投入变量:主营业务成本、固定资产净额和在职员工人数;产出指标则选取主营业务收入和税前利润总额。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酿酒业上市公司共有24家,剔除样本期间内ST公司以及同时在A股和B股市场上市的公司,最后选取16家样本公司。所有数据均来自于16家上市公司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公布的年报。

2.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基本效率评价。

限于篇幅,本文所选取的中国16家酿酒业上市公司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的各项投入和产出指标具体数据在此就不再列出,而将经由Deap2.1软件得到的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各年度平均生产效率的数据整理为表1。

BCC模式将综合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部分。其中,纯技术效率衡量的是在现有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企业提供产出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决策者的管理水平;而规模效率则用于衡量企业是否在固定规模报酬下进行生产。由表1可以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偏低。但是,除了2007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之外,酿酒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进一步分析可知,样本期间内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规模效率平均值不高,主要是因为中国酿酒工业企业数目众多,但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且竞争力较弱。而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的规模效率在样本期间内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国内酿酒企业之间兼并重组进程的加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样本期间内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在逐步下降,这意味着酿酒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且管理水平在逐步下降。由此可见,进一步促进酿酒企业扩大规模或兼并重组以获取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促使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当前中国酿酒行业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

3.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动态效率评价。

本文研究方法部分表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可以分解成综合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变动,其中综合技术效率变动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综合技术效率变动表示企业管理方法的优劣与管理阶层决策的正确与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而技术变动表示行业的技术进步程度。限于篇幅,本文仅将经由Deap2.1软件得到的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各年度平均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及其分解项的数据整理为表2。

表22004年—2007年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及其分解项均值

由表2中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平均值可以看出,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效率在2004年—2007年期间以年均10.9%的速度提高,且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样本期间内15.1%的显著技术进步。进一步分析可知,在规模效率略有提高的情况下,调查样本期间内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仍有所下降主要归因于纯技术效率的降低。这同样表明,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虽然通过企业规模的扩大或者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其规模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是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需要比以前投入更多的资源,亦即酿酒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所下降。表2的结果还显示,各年度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均大于1,这表明中国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总体上呈现提高的趋势,且提高幅度均保持在10%左右。分析可知,酿酒企业在各年度生产力的改善均得益于行业技术的进步,在各年度纯技术效率均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在各年度规模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纯技术效率下降对行业综合技术效率的不利影响。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对中国16家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在2004年—2007年期间的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基于非参数DEA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样本期间内主要酿酒企业的效率变化进行了动态评价。基于以上实证研究结论,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酿酒业的生产效率、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并发挥其在政府扩大内需、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酿酒行业规模经济水平。鼓励酿酒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和收购等方式有效整合行业现有资源,合理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提高酿酒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水平,致力于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之路。尤其对葡萄酒企业而言,更应该重视行业规模经济水平的提高,进而借此有效地提高行业综合技术效率。

2.着力推动酿酒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通过内部扩张或外部整合重组以提高规模效率、获取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中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加快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以减少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快外部信息沟通,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以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资产周转率。

3.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与中国其他制造业一样,酿酒业也存在能源消耗过多、污染环境严重等诸多问题,因而酿酒业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实现集约化生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研究(07AJY0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Banker, R.D., A. Charnes, and W.W. Cooper.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 1078~1092..

[2] 金志国.啤酒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青岛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 刘志彪,马健.酿酒企业的产业成长路径[J].酿酒.2002,Vol.29(2):13~14.

[4] 王廷惠.我国啤酒行业市场竞争与发展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0(7):41~44.

[5] 张若钦.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白酒类上市公司效率分析[J].时代经贸,2008,Vol.6(8):21~23.

上一篇:小班玩沙教案下一篇:毕业设计任务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