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乡镇规划(精选8篇)
1.生态文明乡镇规划 篇一
创建生态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按照“突出特色、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工作思路,以天上王城景区为中心、沿线林果园区为基点连成一线,突出旅游资源和林果资源特色,不断加大对旅游沿线的改造提升,带动了全镇旅游特色村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强劲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生态高效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镇主要通过以下措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健康有序进行。今年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启动之年,工作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会议精神,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各项重点工作纳入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来,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责任、定时间、定进度,指标量化、措施硬化、考核强化,全面协调、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确保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
二、健全组织,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争创“五个好”党组织为目标,以实施“五位一体”工程为载体,开展“三高三强”活动,深化“三级联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四民主一考核”,为建设生态和谐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强化镇党委班子自身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措施,完善制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责任制,将党建工作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二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通过村级组织的落实来体现,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工作中,通过严把“三个环节”(即:严把宣传引导,依法选举,民主权利)、突出“三项重点”(即:突出公平、公正、公开,突出选拔农村能人党员,突出搞好选举督查),圆满完成了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女性委员职数均有了较大的改善,提高了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抓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组织保障。目前,全镇达到“五个好”标准的村18个,占60%;村“两委”成员中“三高三强”型人员125人,比例达到85.6%;达到“八有”标准的村10个,占30%。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促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为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通过报纸、电视、文艺演出、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重要意义,共悬挂横额105条,张贴标语8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组织干部群众到外地实地参观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带来的好处,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明确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原则、方法。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把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变成自觉行动。现在,全镇上下创建生态文明乡村的热情高涨,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创建活动,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加快发展,促农增收,为加强生态文明镇建设奠定物资基础。立足农民增收,依托林果资源优势,不断探索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新模式,按照“建基地、抓服务、促发展”的思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大做强林果产业,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以林果资源为载体,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推进了农业“三化”进程,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奠定物资基础。
2.生态文明乡镇规划 篇二
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建设基本情况
贵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排水工程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先后编制中心城区及各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基本已形成从雨、污水收集→处理→排放与回用的较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
1.1 城市排水管网
目前中心城区建成主要排水管道总长已超过1000km,已建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建成率达到77%,其中雨水管(渠)道占36%,污水管(渠)道占到41%,合流管(渠)道占23%。
1.2 污水处理
2009年中心城区污水排放量56×104m3/d,中心城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全市最大的新庄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25×104m3/d)已于2009年12月底投入试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总处理规模58×104m3/d,实际污水处理量40×104m3/d,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00年的零处理提高到2009年的71.4%。
1.3 污水排放与回用
目前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均按照《贵阳市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规定水域划类要求进行排放。由于贵阳市中心城区位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上,地处水系上游,河道径流量小,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水回用主要以补充河道环境用水为主。
2 回顾与评价
2.1 经验总结
1)规划对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指导与调控作用日益增强
2000年国务院批复《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在规划中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健全城市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确定污水处理应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贵阳市陆续开工建设小河、花溪、二桥、金阳、白云、新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前期论证、中期方案及施工设计中,规划多次参与讨论、厂址选择、现场勘查,建设业主及设计单位充分听取规划意见在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排水工程专项规划中深入确定了南明河、小黄河、麻堤河、小车河、市西河、贯城河、松溪河、鱼梁河、小湾河、三江河、大关、麦架河、百花湖及金竹14个排水分区、的规划方案,规划覆盖了中心城区1230km2,服务人口220万人。
2)明确以水环境治理为平台、大力推进城市排水工程建设规划要求
贵阳市自2000年实施“南明河三年变清”、“南明河长治久清”等水环境治理工程,极大的促进城市排水工程建设,通过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2000年的零处理大幅度提高到目前的58×104m3/d,管网建设达到近100km,城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3)坚持水源保护与污水治理相结合的规划原则
贵阳市是一座山地城市,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已进入水源地汇水区域,在对该区域进行污水治理、排水管网建设中,规划明确提出污水(包括处理后污水)应采取跨流域排放,确保水源地水源安全。目前金阳新区、花溪、龙洞堡、金竹地区的污水跨流域排放工程均已建成,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明显改善。
4)实施排水通道的规划控制与保护管理
在城市排水工程建设中,常因排水通道被侵占而导致管网建设困难甚至无法实施。自2001年开始实施严格排水通道规划管理,在建设单位申请规划审批时,涉及排水管网通道的建设物、构筑物必须退让规划断面两侧5m,并实行严格规划验收程序,从而确保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的顺利进行。
2.2 当前主要存在问题
1)城市截污干线处于超负荷运行的问题突出
中心城区主要河流沿线建成的污水截流管(渠)干线部分段由于年久老化、设计标准低、雨污分流不完善等因素,常出现管(渠)污水溢流入河道的情况,不仅影响截污干线安全运行,污水入河对河道水质构成极大的威胁。
2)雨污分流排水管网的建设和完善还十分艰巨
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经过长期的建设虽已基本建成较完善的系统,由于排水管网建设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等因素,目前尚有部分污水无法截入污水管(渠),同时中心城区雨污混接现象也较突出,加之贵阳市多年降雨量在1189mm以上,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COD、BOD浓度偏低,导致污水处理厂净化污水的作用还不明显。
3)污水资源化程度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
贵阳市人均水资源量1 288m3,仅约为全国水平的1/2,属缺水城市。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的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基本以补充河道环境用水为主,处理后的污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还较低。
4)初期雨水治理的规划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市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尤其是初期雨水对城市地表的冲刷形成的径流包含许多污染物质,有固态废物碎屑(城市垃圾、动物粪便、城市建筑施工场地堆积物)、化学药品(草坪施用的化肥农药)、空气沉降物和车辆排放物等,初期雨水也是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对河道构成污染威胁。
3 探讨与建议
生态文明的本质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最根本的宗旨“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其出发点与生态文明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在编制城市排水工程中始终要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追求的目标。
3.1 全面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的建设
城市排水体制的确定是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重要基础,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的布局和规模的确定与之密切相关,因此,在排水工程规划中应重视对城市排水体制的研究,一般城市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见表1)。
雨、污分流制建设虽然在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是具有卫生条件好、利于防止水体污染的优势,但还存在建设难、管理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对是否采用分流制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城市排水工程其目的是保护水环境、消除水污染,建设城市雨、污分流制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然之路,结合城市发展可逐步推进城市雨、污分流建设,在城市新区应坚定不移的建设分流制,在城市老城区可先建设沿河、沿主要排水干线建设污水截流沟(管),再结合旧城改造逐步建设上游雨、污分流,并最终实现城市雨、污排水体制的建设。
3.2 实施管网统一管理和分级建设,有序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的建设
城市雨、污分流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建设单位和管理单位多,建设协调和管理难度大,错接、漏接等问题普遍存在,使雨、污分流效果不明显。在管理上应由一个部门或单位作为统一管理机构,协调管网建设、保存管网资料等,在建设中实施城市建设部门主要负责城市道路雨、污管网、沿河污水截流管(沟)、主要排水干线的建设;小区、社区由房开单位、社区负责雨、污管网建设,形成分级明确、管理有力的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体系。
3.3 着力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
污水回用的途径一般分为两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回用,小区、公建等源头污水回用。从理论上说,源头污水就近回用,减少下游管网、污水厂压力、减少投资无疑是最理想的,但由于源头污水水量水质不稳定、设施选址难、运行费用高等弊端。在近期应着力推进已建、新建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回用,其水量水质稳定、易于实施,能有效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小取用水库及河道的水量、减少对城市水体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开展雨水利用与初期雨水治理的规划研究
城市水体是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在规划中应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合理布局雨水集蓄设施、合理利用截流式雨污分流制截流初期雨水。使城市水体水面有所扩大、城市水体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4 结语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指导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编制中应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结合城市发展,使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能有效指导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有序、合理推进。
摘要:回顾与评价贵阳市城市排水规划建设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在规划编制中城市排水体制、排水管网建设与管理、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雨水再生利用和初期雨水治理等问题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排水体制,排水管网建设与管理,污水再生利用,雨水利用
参考文献
[1]山地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6(7):4-6.
3.生态城市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篇三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人类文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界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要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必须加强城市文明生态的创建和规划。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落实科学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且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体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和文化繁荣的统一,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方式的必然要求。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这样的发展损失其实是惨重的,近年来发生的气候变暖、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象,都与生态破坏有关,大自然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的唯一的出路。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方式的必然要求。
再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当前,很多城市存在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垃圾等污染现象,成为制约城市升级和发展的瓶颈。因此,立足当前,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着手,加快推进环境保护“民生工程”建设,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广的绿地蓝天、更多的碧水青山、更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于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引入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理念,但近年来,发展近年十分迅速,吸收和借鉴了国外一些国家的先进发展理念,打造了适合国内发展的独立的文明城市规划和创建理念,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约有20多座城市如广州、上海、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都分别开展了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和创建。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方面的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规划和发展。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很多领域还存在着只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和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有些城市规划的功能结构单一,城市的生态建设滞后。因此,城市的生态化必须摆上重要日程。
三、全面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对策及建议
1.制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制定生态文明城市未来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既要根据环保部门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要求,又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编写,体现出本地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生态文明城市规制要与本地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确定城市的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集中力量解决好当前环保生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要把自然条件和城市的特色结合起来,严禁乱砍、乱伐、乱占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城区周边丘陵和山头黄土露天现象。要充分利用的河流等水利资源,建设沿河沿江景观带,保障沿江两岸有一定绿化和景观,注重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丰富文化生活内涵;进行湿地开发与保护。湿地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景觀,还能为市民提供近水、娱乐场所,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过程中,水面也发挥了作用,同时,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中之重,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着力增加绿化总量和绿地总面积,城市的街区绿化、园林绿化、通道绿化、市域周边的环境绿化都要抓好。有条件的城市还要从单一的地面绿化向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着实抓好国道、省道、县乡公路的道路绿化,下大力气打造绿色文化长廊,提高森林和绿地覆盖率,为城市文明发展打下基础。
4.推行低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条,根本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按照高投入、高科技、高回报、低污染的“三高一低”的原则,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同时,加强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宣传,把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5.完善生态文明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一些相关规章制度。健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出台和完善一些地方性法规和保护环境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环境质量监控、污染物总量减排、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治理、清洁能源推广、再生资源利用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的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管,对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等一些违法现象严厉打击。
4.生态文明乡镇规划 篇四
验方案
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方案
农村在zz城市圈中占有较大比重。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建设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良好、产业发达、乡风文明的社会产义新农村,是武汉城市圈农村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发改委指导下,我镇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xx镇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
建设改革试验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镇情
xx县xx镇位于xx的中东部,大别山主峰xx的西南脚下,是进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门户镇。版图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1个林场、1个社区,总人口x万。XX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x亿元,农民人平纯收x元。镇区距县城x公里,距武英高速大别山出口x公里,距天堂寨景区x公里,武英高速接连线与罗九生态二级红色旅游路在此交汇。xx物华天宝。这里风光秀美,x、x、x三座高山顶天立地,义水河、汤河、横河三条河流贯穿其中。镇区建有大别山旅游驿站。西线义水河沿线大气别致,是连接县城与大别山景区的景观廊道——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线进士河沿线景色迷人,有湖北省内独一无二的森林漂流——进士河漂流,有日出水量x吨的汤河温泉。土地肥沃,是xx的传统粮仓、重要的板栗和畜牧生产基地。xx人杰地灵。北宋
平定西夏名相x,被康熙追封为“医圣”的明代医学家x,董必武亲自为之题墓联的“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的近代方志学家x,均出生于此。近年来,随着xx大别山旅游开发的蓬勃兴起,xx镇开始了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工作。
(二)必要性
1、改善农村环保状况的需要。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推行,农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广大农村的绝大多数地方,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垃圾污染问题。随意乱丢乱倒,没有垃圾清扫机制,更没有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系统。房前屋后、池塘、河沟等成为垃圾倾到堆放地,尤其是不可降解塑料垃圾遍地都是。二是污水污染问题。生活污水乱排乱倒,人畜粪便直排。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生活垃圾、污水及过量的化肥、农药等,形成了庞大的农业面源污染。四是工业
污染。一些作坊式的乡镇企业环保设施和手段跟不上,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物难以得到有效处理。
2、改变农村村庄面貌的需要。近年来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打工经济的兴起,xx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基本实现了楼房化。但由于机制上的原因,有新房无新村,农户屋里漂漂亮、屋外乱糟糟。建设无序,道路不畅,公共设施不配套,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村庄面貌。
3、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广大农村还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产业格局,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农村内部一二三产业的关联度不高,农民缺乏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守着金饭碗受穷的现象比较普遍。
4、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得到削弱。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在增加。迫切需要创新农村自我管理、自我
服务、自我发展的体制机制,找准着力点,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农民参与,建立农村社会专业组织,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诸如环境卫生、村庄整治、土地流转、乡村旅游等方面的问题。
5、建设“两型”乡镇的需要。农村社会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织部门。没有“两型”农村,就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两型”城市圈。以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为抓手,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农村模式,建设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的新农村,为武汉城市圈广大农村“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可行性
1、有良好的禀赋条件。一是区位条件好。毗邻县城,背靠大别山主景区,县城至xx的二级公路、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武英高速连接线交汇,交通区位得天独厚。二是资源条件好。全镇有水田x万亩、旱地x万亩、山林x万亩。沿河连片大田大畈土地肥沃,旱涝保收。
山林面积大,人均近x亩。板栗等特色农业突出。生态优良,河流交汇,环境优美,有漂流景区和温泉,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适合发展乡村休闲游、农业观光游、名人文化游。
2、有坚实的工作基础。从1999年开始,xx县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乡村自然湾落为单位,在全县广大农村开展了“村立新观念、培养新农民、倡导新风尚、营造新环境、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垸落”创建活动。重点是实施“xx工程”建设:一是“五小”改造,就是农家户户建成“五位一体”的小猪圈、小牛栏、小厕所、小沼气、小杂房,一揽子解决农村乱搭乱建附属建筑的问题。二是“五通”配套,就是湾湾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使村庄与外界实现全方位的高速联通。三是“五园”开发,就是农户湾前屋后建好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花园,使湾落内的生态经济与环境美化完美结合。四是“五治”固本,就是大
5.乡镇生态文明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五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下设创建办公室,抽调3名干部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乡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性研究部署和检查落实环保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环保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长期计划,使环保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轨道。二是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按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乡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__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实施方案》,报经县环保局审核同意后,印发给各村、各单位组织实施,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二、落实环保法规,坚持走可持续道路
结合实际按照国家环保的法律法规和“创建全省生态乡镇”的建设要求,一是把好建设项目初审关,防止新增污染源。在发展工业上,凡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项目,无论效益好坏,坚决不批;凡与环境规划不相协调的企业,无论市场前景如何,劝阻不办;凡须落实治理设施的轻污染项目,有过硬的环保措施才允许报批。二是抓污染源监督管理,确保排污达标。认真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制度,配合执法部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落实“三废”治理措施,确保环保设施运转率100%,排放达标率在92%以上。
三、广泛宣传动员,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电影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环保专题影片、电视专题讲座、领导专题讲话,在乡主街道设立跨街环保宣传标语二条,不定期出版环保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等,营造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培训。对干部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性、事业心。三是组织专题活动。在中小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让学生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以一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乡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发动社会成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护生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四是通过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对集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成立了文明劝导队,对“五乱”行为进行劝导,对整治出色的家庭户进行表彰;积极开展各类有益的文化演出活动,使创建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通过以上形式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绿化意识,自觉投入到了创建全省生态乡镇的活动中来,使全乡的环境卫生面貌不断得到改善。
四、严格实施规划,推进综合治理
(一)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近年来,__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态肥料,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__年化肥施用强度为260公斤/公顷,秸秆综合利用为93%,达到了省环境优美乡乡标准。二是加强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率。全乡现无大规模养殖场,仅有10家小型养殖场,养殖户通过循环种养经济模式,粪便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用于还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全乡从未发生过重大污染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经过近几年打造,我乡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大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__街道建筑清新明快,结构布局合理。按照生态乡镇创建要求,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日供水12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还投入50万元,实施人饮工程,在全乡建设集中、分散式饮水点100余个,解决了全乡群众人蓄用水问题。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100%。;投资4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池一处。安装了60盏路灯,使集镇群众解决晚上无亮的情况,现在,集镇的妇女同志们每天都在路灯下跳舞。丰富了群众的文娱生活。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环境设施不断完善,集镇和村庄的面貌进一步优化。
(三)大力整治集镇容貌。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集镇对垃圾乱扔、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房屋乱建等现象进行了治理,切实做到了座商归店、行商归市、摊点归区、垃圾归箱、车辆归位。集镇垃圾实行日清运处理制度,聘请保洁人员6名,负责集镇保洁工作。配备了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转运三轮车六辆,垃圾箱60个,垃圾池9个,垃圾房2个。实行了组集中、村分类、乡运输、县处理的模式。设立各种形式的生态创建宣传标语20多个。同集镇各门面户签订“门前三包”的责任书100多份。通过集镇容貌整治,有力的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达到了创建制度化,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的新要求。
五、今后工作的打算
(一)继续强化领导,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结合实际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争取县财政的支持,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二)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特别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乡的创建工作,形成全面参与的良好风气。
(三)继续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一方面从源头加强污染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另一方面增强环保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6.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篇六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就“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这一课题作一些探讨。下面,我先谈一谈我个人对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的一些思考和认识,希望通过交流,达成共识,更好地推进我省村镇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
所谓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少数生态学家提出的,到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接受,并已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路径: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
文明,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人类文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最早是原始文明,大概有2万至5万年历史。其次是农耕文明,一般讲有7000年至2万年历史。再次是工业文明,尽管工业文明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却根本改变了人类和世界。在此期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靠工业化和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人类第一次认为大自然并不可怕,可以“人定胜天”改造大自然。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们惧怕自然;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顺应自然;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挑战自然。但是这个挑战也让人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仅20世纪的100年间,全球GDP增长了18倍,石油、钢铁、铜的年消费量分别增长了170倍、29倍和27倍,也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1倍,造成了现在气候变化的难题。所以,有人说气候变化是有史以来对人类的最大挑战。工业文明既给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条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引发了人类在这个地球上能不能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性挑战。所以,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三)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内涵的内在要求
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2 但绝不是生态文明的后来者。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
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规律。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一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也是主客体的相融。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生长。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
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西方思想家越来越表现出对东方智慧的认同,东方智慧已参与到西方世界的思想文化建设中去,越来越多西方学者提出世界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会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二、中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更高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极大成就,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渐严重。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继续沿袭
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七大的报告第一次以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形式,把我国今后的文明发展阶段确定为生态文明,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永续发展。特别是十七大报告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五点新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有些人曾经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们的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无论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还是从发展的质量、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生态文明的提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把生态建设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正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
(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为推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相继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
如国家制定和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全国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并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11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确定为农村改革发展基本
目标任务。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所说:“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行动,并取得一定效果。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环境污染)和行动起来处理这个问题两个层面上,中国政府均值得加分。”
(三)云南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
1998年以来,我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编制并实施了《云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加强了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开展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云南的“三江并流”区域已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两个国家级保护区已被批准成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目前,全省已有12个国家级、5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00个左右的自然保护区。省政府加强了对土地、水、矿产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将全省耕地面积的80%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实现了占补平衡;加大了九大高原湖泊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制约我省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从总体上看,影响云南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表现为“四低四高”,即经济增长质量低,资源消耗程度高(云南仍处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决定经济增长的格局,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全省2/3的大中型企业都依赖自然资源消耗);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高(到2007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为31.6%,比全国低13.3个百分点。缺少大中城市支撑,城镇网络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灾害污染损失高(土地供需紧张矛盾突出,全省坝区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高达30%以上。据11月5日发布的统计信息,今年,全省因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受灾人口12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08万人;倒塌房屋6187间,损坏房屋1.84万间;电力、交通、水利、通信、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河流、湖泊水质下降,最典型的是阳宗海污染事件);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发展赤字高(全省城镇职工失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尚未实现应报尽保,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仅为24.2%,住房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逐步探索完善阶段;城乡基础设
施欠账严重,特别是村镇脏乱差问题更为突出)。这些问题将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未来云南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省政府确定,“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资源管理,着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集约、清洁、安全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0年,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基本形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12%以上,万元生产总值水耗下降为300吨。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9.5%。基本遏制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0%以上。环境保护投资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形成了《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08-2012年)》和《云南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08-2012年)》。要求到2012年,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及清运系统,全省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化学需氧量(COD)削减量达到11.12万吨/年以上,再生水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全省城镇生态环境承载力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上述情况有力地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
三、全国全省的村镇规划与建设正在步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农民收入过低已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加速城镇化进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安居乐业,减少农民、减轻农村土地的人口负荷,从而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早在2000年,全国就掀起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高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采取了资金扶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等措施,先后组织了每年扶持10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105个中心小城镇建设和39个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开展了小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使
全省小城镇在短短几年建设规模持续增长的局面。一批小城镇完善了基础设施规模,壮大发展起来。但是,2004年,小城镇建设步伐逐渐放慢。小城镇建设忽冷忽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个问题我后面谈),导致政策缺乏连续性,实施的三次重点小城镇建设工程,都中途夭折了,计划实施5年,2到3年就结束了。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要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目标,对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做出了明确的安排部署,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了支农政策。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在财力紧张的条件下,每年拿出5亿元资金用于农村民居抗震加固改造。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会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对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其中,要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最近,中央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出台了10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在10项措施中,涉及大量的农村建设项目,包括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游牧民安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等。
11月21日召开的省政府14次常务会决定,关键时刻需采取20项重大措施,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工作的重点,坚决防止政策的不连续,导致建设发展中的忽冷忽热、大起大落。在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农村持续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在村镇规划建设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使我省小城镇和农村建设进入一个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发展轨道。
四、生态文明条件下的云南村镇规划与建设现状
(一)云南村镇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到2007年底,云南全省总人口为45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26.4万人,乡村人口3087万人,城镇化水平是31.6%,比上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
村镇发展现状:全省有1184个小城镇,小城镇人口为310万人。其中,有建制镇460个,乡集镇724个。全省有行政村1.3万个,自然村13万个,共有农户820万户。
村镇规划和建设情况:全省70%的乡镇有镇域规划、20%的小城镇有控制性详细规划,1‰的村庄有建设规划。近两年,小城镇每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亿元左右,目前,50%的小城镇有安全卫生的集中供水设施、20%的小城镇生活污水实现了有序排放,10%的小城镇有垃圾处理站,60%的小城镇有综合市场,5%的小城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约15%的村庄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8%的村庄做到了垃圾清运或集中处理,76%的村有沼气池,农村住户炊事使用能源62%主要使用柴草,约3%使用沼气。2007年全省农村住房完成投资约100亿元,竣工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建房户达20万户。全省集体土地上既有住房总量为11亿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133平方米,99.26%的住户有自己的住房。
(二)近几年云南村镇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1.一批旅游小城镇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几年,小城镇建设发展实施了重点带动战略,先后抓了一批旅游小城镇建设、105个中心小城镇和39个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根据“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永续利用”的方针,积极推进各具风格、特色鲜明的旅游小镇建设,探索城镇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受到了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的充分肯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腾冲县和顺镇被评为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剑川县沙溪镇的寺登街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贡献奖”,丽江束河古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村发展成为全国人居环境最佳魅力名镇。2006年盐津县遭受了三次破坏性地震,经过两年的恢复重建,成为我省恢复重建、旅游业二次创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示范。砚山县平远镇城镇人口已达3.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1%,高峰期赶集人口达10万人,充分发挥了中心小城镇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玉溪市22个工业型小城镇大部分发展到了年工业产值数亿元的水平。新平县戛洒镇作为新平县的中心小城镇,2007年完成产值35.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5亿元,经济实力强过一些县城;2007年戛洒集镇固定资产投资达7.5亿元;城镇人口规模
在3年内增加了1倍,城镇化水平达到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农村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迅速展开
2002年省里给8个民族自治州安排了专项资金,启动了特色民居建设工作。2006开始,已连续3年组织开展了农村住房建筑方案设计竞赛活动。民居通用图设计与推广工作在各地迅速推开,西双版纳、大理、临沧、迪庆、玉溪、曲靖、普洱、文山、德宏等几个州市和部分县的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有的出了图集,有的抓了试点。特别是西双版纳、迪庆的新民居建设试点,对我省农村住房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不仅解决了传统民居的耗材问题(建1户版纳传统民居需要60立方米木材,相当于一亩森林;迪庆藏族传统民居需要200立方米,需择砍十几亩森林。而现在基本不用木材,大家可以算一算,推广新民居能使我们少砍伐多少棵树),更主要的是这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减少了现场作业,有利于提高质量、缩短施工周期,是积极探索农村住房标准化、产业化的建设发展模式的开端。还有,按照发展绿色建筑的要求,以提升传统民居品质为主,在永仁县猛虎、中和等几个乡镇进行了彝族冲土墙、土坯墙传统民居改造,通过材料、构造改良和建筑设计,提高了防水、抗震性能,改善了居住光、热环境,提升了传统民居的品质,使传统民居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明显提高。该项目的设计获得了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全省农村特色民居建设工作,多次得到了秦省长的充分肯定。3.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成绩显著
云南是集山区、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省份,农村危旧房屋数量巨大。从建筑年代看,约有60%的民居为老旧房屋;从建筑结构上看,有72%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其中有330万户需要加固改造,有275万户需要拆除重建。特别是有605万户、3000多万农民居住在地震高烈度地区,一旦遭遇地震破坏,损失不堪设想。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在2006年试点的基础上,从2007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并作为改善农村民生的重点工作来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成效显著,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还改变了乡村面貌,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三)云南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实践仅三年,但已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盲目对农居进行改造,忽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盲目地进行牲畜的集中养殖,片面地进行人畜分离;盲目进行城乡无差别化的能源系统建设;盲目安排村庄整治的时
序;忽视小城镇建设。
检查分析云南的实际,我认为云南村镇建设普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村镇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小城镇投资环境差、建设发展缓慢,规模普遍偏小,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弱,农村落后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二是村镇规划编制滞后,管理机构不健全,规划和建设管理跟不上,建筑技术力量及服务缺乏,导致村镇盲目建设和发展,居住分散,增加了基础设施配套的成本。特别是农村新建住房,不按规划选址、不按图纸施工、不规范施工、不竣工验收。三是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衡量,最突出的是各种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存在农民建房自己找地难的现象,另一方面存在超标准占地、乱占滥用耕地的情况。而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是资金短缺、资源紧张、技术不足。
五、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
我个人理解,生态文明时代对村镇规划建设的最基本要求是要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效益。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和传统的村镇规划与建设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城乡规划方面,要更加强调强化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科学编制城镇规划,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从源头上把好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关;在推进城镇化方面,要更加强调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优美的城镇环境放在首位,走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建设管理方面,要更加强调用全新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城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自然环境为依据,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以社会体制为经络,形成人与自然、社会三者高效和谐共生互惠的城镇发展模式;在建筑节能方面,要更加强调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推广和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促进节能减排;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要更加强调引导广大农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广大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因此,云南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和省委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安排部署,有序推进小村镇的健康建设,实现我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促进全省城乡经济的繁荣发展;进一步加强乡镇村庄规划工作,加快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完善规划体系,严格规划许可制度;加快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引导农民有计划、分步骤地新建和改造住房,加强村镇建设的技术服务,提高建设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改善农村住房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我省广大村镇又好又快的发展。
具体来讲,村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是:
(一)优先扶持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小城镇,促进全省城乡协调有序发展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对我省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年8月15日,秦光荣省长全省城乡建设工作现场会上提出了加快云南城乡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即:“做强大城市、做优中小城市、做特乡镇、做美农村”。他指出:“在继续抓好旅游小镇建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发展其他类型的特色城镇”。按照这个要求,我们正在研究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问题。我们初步提出,在全省优先扶持230个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每个县集中培育和壮大一个三农服务型小城镇,其他为旅游型、口岸型、工业型、商贸型、生态园林型和历史文化型等小城镇。
扶持发展一批重点小城镇建设是实现我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省要不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思想分歧。有的同志主张人口集中,优先发展大城市,有的同志主张分散,优先发展小城镇。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现代新昆明,滇中、滇东、滇西、滇南4个区域中心城市,州市政府所在地,县城,中心小城镇和一般集镇等六个层次的全省城镇体系建设发展思路。这是符合我省实际的。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山区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边疆稳定、民族聚居、特殊的地理条件以及农民家庭的经济条件都对小城镇有较强的依附性,但是,单纯优先发展小城镇,由于人口密度和经济效益都相对较低,对全省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不利。所以,过渡的集中和分散都是不符合省情的,其他国家和省份也有不少经验教训。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就是优先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导致城乡连片发展,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而集中发展大城市的,大城市病也造成了难以缓解的交通问题、社会问题。
因此,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个层次的城镇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小城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杜绝小城镇一哄而起、齐头并进的做法,应当分期分批有序推进。现阶段要通过选择有一定发展规模的小城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小城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更好地发挥小城镇在城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变当前小城镇经济越繁华、脏乱差越严重的现象。
(二)进一步强化村镇规划管理,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进一步提
出了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在《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中,也对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要求用3-5年的时间,编制完成《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中心村和重点自然村的建设与整治规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提出每年编制完成30个村庄整治布点规划和1500个村庄的建设与整治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15000个中心村和重点自然村的建设与整治规划。目前,麒麟区和呈贡县已经分别完成了90%和70%的村庄规划编制,大理州计划用两年时间编制完成644个村庄规划。为此,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加快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进程。
去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建设厅制定了贯彻实施指导意见。各地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依法加强村镇规划许可管理,规划区外禁止规划许可审批,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要依法办理“一书两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村镇国有土地实行“一书两证”许可制度,集体土地办理实行“一证”许可制度。保证村镇建设按规划选址。
(三)全面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省84%在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高烈区,870万户农户,其中49%属于危旧房,约410万户。重视和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和堵截新危房的产生,是保证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全面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是科学防震、主动减灾、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重大民心工程。省政府提出,要通过努力,力争到2011年完成100万户的建设任务,到2020年,使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衡6级以上、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紧开展这项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建设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全面推进工程建设。
二是要加强对农村建设的技术服务。积极开展民居通用图设计与推广工作,农民新建住房要逐步做到按图纸施工、按规范施工,每个县要结合本地住房建设的实际,编制具有本地民族建筑文化特色、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民居通用图,免费提供给农民建房使用。要积极开展建筑工匠培训,做到规范施工,保证质量。
三是要依法加强新建住房开工许可、验收管理。全省要按照《云南省村庄和集镇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建设项目特别是农村新建住房的准建和验收管理。新建项目要取得准检证后方可开工,准建证要明
确建设要求,工程竣工后按照准建要求验收。严格执行准建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这里我要多说几句:提到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总有人会发表反对意见,认为增加了农民建房的负担。我提几个问题,希望能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一是城镇周边的农民住房,因为没有履行规划和准建许可手续,自己找地建房导致选址不当,有的失地农民用征地补偿费建起了高达8层、甚至10层的房子,在城镇实施整治和改造中要求其拆除,无论政府给农户补偿多少,都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二是因为缺乏规划指导,一些农户新建住房因选址不当,从动工之日就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还有城中村改造中,一些农户为了多争取点补偿,抢建住房,改造中又要拆除的资源浪费。我想说的是: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住房质量,保证居住安全;更有利于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据媒体报道,仇和书记在昆明依法创新了189项制度,其中就率先制定和出台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四)加快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全省小城镇和村庄要统筹规划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道路、给排水、市场、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上的差别,切实改善村镇生产生活条件,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措施,初步匡算共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进度,国务院决定在今年第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按照省委白恩培书记关于“现在突出问题是抓项目准备,抓项目审批”的批示,我们一方面组织上报项目,积极争取今年的资金,同时正在制定《村镇建设发展纲要》,明确全省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工作步骤、建设任务,做好项目储备,争取明、后两年的建设项目。各地也要开展村镇各项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做好项目储备。
全省要完成上述工作任务,当务之急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项。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科学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排除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这就是农村多年就这样,不要管的太细,农民的房子自己投资自己建,安全不安全自己负责。这种观念违背中央对新时期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是轻视农村、轻视农民的表现。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民经济不宽裕,要加快发展,在资金、资源等方面都十分有限,要实现小
康社会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推进农村建设的意识,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正确的决策,提高村镇建设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切实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实行激励措施,增强宏观引导和推动能力。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编制村庄规划和辖区内农村住房通用图的设计、试点、示范、推广工作;用于助理员和建筑工匠的培训;引导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用于补助农村经济适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试点、示范与推广项目。对到农村从事住房建设的规划、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对参与节能型住房等绿色建筑建设的试点、示范项目的单位给予政策扶持。
三是健全管理机构、充实人员。建议州市、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内设村镇科室,人员不少于2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都要设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直属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配专职助理员,人员编制2-3名。每个行政村在村民中选配1名协管员。
四是加强建设用地管理,节约利用土地。进一步严格土地管理,保护耕地资源,合理调整用地需求结构,大力节约用地,不断增强土地供给能力,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农村住房建设要严格执行一户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的政策,禁止超标准用地,禁止在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和占用耕地建设住宅。对一户多宅、超标准占地问题要逐步清理调整。鼓励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农民自愿腾退宅基地,凡本省农转非人口、腾退了农村宅基地、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租住廉租住房条件的,申请购买或租住均实行优先安排政策。同时,允许宅基地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内部流转,鼓励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户购买村内空闲住房。
7.生态文明乡镇规划 篇七
城市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负荷消纳中心, 同时也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对城市配电网进行科学的规划, 可以提高城市供电的可靠性, 为城市生活和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供应, 更好地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同时可减少重复投资, 提高电网建设和运行的效率和效益[1,2]。当前, 城市配电网规划主要考虑经济性, 强调可靠性, 往往忽略电网规划与人、周围环境的契合,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应用, 经济社会在注重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三者的长足共生发展。因此, 从电网与人、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城市配电网的规划变得愈发重要。
在人与自然关系不断优化调整的历程中, 生态文明逐步成为城镇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 同时对城市配电网规划和建设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因此, 从生态文明视角来考虑配电网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也是城市配电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 生态文明与城市配电网规划
从广义上来说, 生态文明是指人、自然、社会长足共生、持续发展的一种形态, 在工业文明不断激化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要求人类自觉尊重并保护自然, 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强调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简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及系统和谐性。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为了应对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和谐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旨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3]。
城市配电网规划就是根据城市总体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要, 结合用地规划考虑城市电网布局, 主要解决远近期电力通道、电力设施的走向以及用地等问题。城市配电网规划和建设需要适应城市的长期发展, 规划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供电网架结构, 合理安排城市电源和电力设施建设用地的位置、规模和形式, 以及各电压等级线路的走廊宽度、方位, 重点是为电力设施建设预留长足的发展用地空间[4]。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1) 满足电力市场发展的需求, 并适当超前。配电网规划要与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
2) 配网建设应统一规划, 要与输电网的规划、分布式电力规划相衔接, 城网规划要从改造现有电网入手, 技术改造与新建相结合;
3) 配网规划应遵循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的原则, 简化电压等级, 优化供电半径, 优化负载系数, 优化电源密度, 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4) 配网规划要方便用户, 服务用户, 有利于电力市场管理与监督;
5) 实施科技兴电战略, 提高城网的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 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6) 配网规划应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
7) 配网设备要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
8) 电网建设与管理体制要协调一致。
2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配电网规划策略
1) 结合城市土地规划的“分级分区”原则, 因地制宜多种方式推进配电网规划, 节约集约利用电力走廊和电网设施用地。对分级分区后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和高科技区以及历史文化风景区等的电网规划, 在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同时, 考虑不同形式的规划和建设标准。如商业区和历史文化风景区对风貌要求较高地区, 可以采取地下敷设方式;园区、物流园区以及城市外围地区新建供电线路可釆用同杆多回架空形式, 以达到电网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目的。
2) 考虑电网成长的渐进性和周期性, 远景规划一次成型, 中期规划分步骤逐次递进, 近期规划不断细化调整。引入自然界植物生长周期理论, 将城市配电网近、中、远期规划视为植物的萌芽、生长、成熟。结合负荷需求合理规划电网规划近、中、远期建设规模和时序, 通过分期分批实施, 最终形成完整的多分段适度联络的坚强配电网, 促进电网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3) 注重电网规划宣传, 引导全员参与。及时公开配电网规划方案, 积极收集城市规划、建设有关部门以及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采纳。加强配电网规划的宣传工作, 争取市民的支持, 营造人与电网和谐相处良好氛围。
4) 建立科学有效的配电网数据平台, 收集整合各种电网规划建设所需要的各类数据, 提前做好配电网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储备工作。结合市政工程的实施, 将配电网通道的建设同步规划实施, 避免重复开挖, 破坏路面。
3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电力规划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可靠性清洁能源供应的同时, 也注意到电网发展与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问题。因此, 从生态文明视角来改进配电网规划, 倡导配电网发展与人文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结合城市电网规划及环评的特点,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 考虑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的属性及特点, 探讨城市供电规划策略, 为配电网规划与环境和谐相处提供理论新视角。
关键词:配电网,生态文明,规划
参考文献
[1]陶宇.生态文明视角下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15.
[2]高琨, 李静, 吴艳丽.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与发展探讨[J].水利水电, 2015 (38) :148.
[3]么军.城市配电网规划理论研究与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 2012.
8.生态文明乡镇规划 篇八
为了全面贯彻市县两级 “关于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 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 真正把我村建成一个起点高,标准好,效率实的文明生态村,拟制定如下规划:
一、基本情况介绍: 跃龙村位于浏阳西部,镇头镇东部,辖 9个村民小组, 21。8平方公里。临 靠长沙株洲。全村人口 1408户, 5231人, 耕地面积 5000多亩, 果地 1000多亩, 山林 17600亩。全村主导产业为粮食、茶油、楠竹、蔬菜、生猪、家禽、黑山羊 和花木。现有企业 9 个,以烟花、鞭炮、沼气发电为主。年上缴利税 200万元, 解决了全村 75%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二、指导思想
依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指导思想, 在镇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下, 提升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标准,积极实施“一体三化”战略。以提高农民素质和改善农村人民 环境为切入点, 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为 重点,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 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把我村建成一个富裕、文明、生 态、诚信的新型农村务实工作。
三、规划目标。
1、建设生态环境。抓好村庄周围环境、村内环境和家居环境建设,做到 “ 五化 ” :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 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 三通 ” :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两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一所:文化 体育 场所
2、形成生态产业。
①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使庭院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
③积极推广沼气池建设, 通过建沼气池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畜牧业, 帮助村民增 加收入;④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链 经济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实现功能分区
①生态环境种植区:本项目位于跃龙村塘湾组, 占地 82000平方米, 主要种 植烤烟、辣椒、反季蔬菜和养鱼等。在种植区,按照“二肥二地一养鱼”进行 规划建设,即配置有机肥和设置肥水池,建设人工湿地---蔬菜种植系统和人 工湿地----鱼草种植系统,开发生态养鱼。
②生态环境养殖区:本项目位于跃龙村塘湾组, 总占地 20000平方米, 养猪规 模(存栏猪 30000头。本项目设计为零排放养猪工艺, 在养猪棚内根据保育、中大猪等不同类型猪群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木和“多功能核心垫料” 等混合物, 猪饲养在上面, 其所排出的粪尿(普通猪舍粪经人工收集后投入发 酵舍猪棚内镜微生物完全发酵迅速降解、消化,从而达到免冲洗猪栏、消除 主要粪便污染物,实现源头污染物减排,无公害养殖的目的。
③生态企业区:本项目集中规划于跃龙枯石片, 总占地 38000平方米。在此区 域集中搞好企业落户工作, 严格把好环保关,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 境,千万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指标而忽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④集中居住区:以传统村民村落为单元,按照“新农村、新环保、新生活”的 要求,经济实用,污染和利用相结合,联户治污,环保自治,在改造和整理的 前提下,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4、建立生态。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法律 法规等各项学习教育;着力抓好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 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完善 农村文化设施,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 切实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 质,丰富村民的精神 文化 生活。
二、具体工作措施:
1、造林绿化。全村 2005至今新植树 20000株,投资 3万元,通道绿化 4公里, 新植树 4000株, 投资 1万元, 森林覆盖率达到 70%以上, 去年, 新建油茶基地 200 亩,投资 8万元。
2、村街净化。今年我村新建公厕 1个,公共垃圾点 3个,农户门前实行“三包” 做到了有制度有落实。同时成立了专门的环卫清洁队, 定时清扫, 做到了 “六无” , 全村整洁卫生,院落干净。
3、道路硬化。2005年到 2008年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和市、县两级有关部 门的大力支持,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完成了通村公路和村内主要街道的硬化工 程,共硬化通村公路 6。4公里,新增公路 4。3公里,改造村级公路 6公里,新 标准水坝 2300米,标准水塘 18处。解决了以前村民行路难的问题,为全村经 济增长打下了基础。2009年开始,村支两委着手准备投资 40万元将所有街道全 部硬化,做到户户通。
2、精神文明及卫生创建。我村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九年制义务教育入 学率达到 100%,五保户供养 100%,计划生育率 100%,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 92.85%,村集体有办公场所,有宣传、村务公开版面。
3、农田水利建设。投资 5万元,修建容量 200立方米的水洞一个,蓄水池 2个,投资 10万元,使 80%的农户用上旱井自来水。完成田间公路 2公里,总投 资 2万元。
4、发展教育事业。在新建校园的基础上,积极改善教育环境、美化环境, 操场硬化、学校的教具配套更新, 在本村上学的学生学费及书费全免, 减轻村民 负担,对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帮扶工作,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5、文化建设。投资 2万元,组建党员活动室,村民科技普法文化室,老年 娱乐活动室,今年准备投资 4万元,争取做到 80%农户通有线电视,丰富村民的 娱乐生活。
【生态文明乡镇规划】推荐阅读:
创建生态文明乡镇工作汇报08-04
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建设11-13
生态文明问题07-24
浙江生态文明11-29
生态文明 道德讲堂06-18
学习生态文明心得07-12
道德讲堂生态文明07-30
创建生态文明新村08-27
教育生态文明论文09-07
生态文明建设由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