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2024-09-11

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精选8篇)

1.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当今时代,全球化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现在世界范围内也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交杂的局面,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大学生的各种爱国主义精神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如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愫弱化,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才能正确地认识到真正的爱国主义或者已经慢慢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就更加需要在观念、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创新爱国主义观,而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已经十分迫切。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 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 须考虑的问题.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爱国主义 国家 正文: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 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 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 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 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和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 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 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四,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任务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 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任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献身现代化事业,献身祖国统一的事业

五,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

(1)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 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2)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在全球化条件下,一些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 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称霸世界.但是各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这不仅是对别国的 侵害,而且是根本行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以,要弘扬爱国主义.(3)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 的发展需弘扬爱国主义.六,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 主体,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2)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自信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积极勇敢的参与世界经济 全球化竞争,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 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些都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作 为一个国民,需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用理性而积极的心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 力争互利双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 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不断开放市场,发达国家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利 用他的经济, 科技, 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观, 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 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 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更应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民族尊严, 促进祖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 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应该树立民 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坚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 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像过去一样, 再次创造辉煌.我们要放眼世界, 心系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使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高于一切,只有祖国繁荣,我们才 能自豪;只有祖国昌盛, 我们才能幸福.每一个公民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永远联结在一起.(3)正确处理好民族利益与世界利益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阶段我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必须关心 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与威胁:如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粮食耕地问题, 水资源供应问题,反恐,贩毒,卫生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等等.爱国主义在新的 历史 时期被 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一方面,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也应该放眼世界致力于解 决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正确处理好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 为祖国服务与为国际尽义务,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力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促进 经济 , 政治 ,文化,社会全面协 调的发展, 促进人与 自然 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处理好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 现代 化强国.(4)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义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思想观念和觉悟,更是 一种行动.爱国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建设初期,华罗庚,李四 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他们放弃海外优厚的物质条件,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 历尽艰辛毅然回到祖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 国之心不应有差别.无论是身在国内还是国外, 无论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 作为中华儿女, 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 阻碍,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 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明确自己 的历史使命,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用实际行动报效自己 的祖国.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认真理解,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处 理好各种关系,做一个新时代的爱国者.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我们要时时刻刻牢记祖国使命,为祖国争光,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总结:

以上我主要讲述了爱国主义精神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点认识,从以上的讲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由于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我们民族更好的向前发展的需要。不可否认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魂,无论是在以前相对隔绝还是在现在全球化背景下,而没有统一的思想和灵魂精神支柱,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干不成。当然爱国主义内涵也是与时代感、现实性相适应的,我们必须根据社会时代的现实需要,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教育实效。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走向世界,这要求我们更多地了解世界历史,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当然首先要做的还是我们更多地学习掌握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在我们的心中孕育出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情愫。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更好地开展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是真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年轻人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12.3.19

柯俊 45#

2.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二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及展现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环境条件下, 体现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及其发展途径和展现形式。观察当下新贸易形式的发展, 很多西方国家会将绿色的贸易壁垒制定成具有体系规范的制约性条件进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阻碍。主要先在出口市场中不断的增设不符合实际生产环境、条件的产品要求, 专注要求绿色的产品外在条件或者是降低环境生产资本等。其次, 新贸易保护主义会在技术层面设置壁垒, 主要是针对出口的商品设置更多的检验和认定标准, 检验项目不断增加, 名称也是不断变化。这种情况下的监管和检验并不是明确透明的, 严格的标准形成了产品生产技术上的阻碍因素。最后, 新贸易主义可以控制自身国家对外贸易的往来, 实现对经济的调整和监督。同时, 新贸易主义也可以表现为反倾销的情况, 通过反倾销的形式将原本存在的制度和体系逐渐消磨, 影响了世界贸易经济准则。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引导的贸易模式

1.资源整合协调发展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加速的过程中, 也推进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使, 在新贸易保护的体系中逐渐实现了对贸易方式的主观引导, 资源的整合、协调运作就是其中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引导新型的贸易方式主要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 首先需要增加我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 实现充分的合作交流, 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贸易发展方式迅速的与国际接轨, 实现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变。推动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改变传统的贸易环境, 在传统贸易经济往来的理念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以此实现对大环境的改革, 并积极推定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增强我国社会的经济竞争实力, 需要不断的关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实现对我国市场内部经济经营调整的宏观决策。另外, 观察到当下全球化经济不断融合, 我国社会发展国际贸易同时需要加速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下强化地区建设, 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积极发展, 也保证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2.集团化发展模式

新贸易保护主义引导新型的贸易发展方式不单单要进行资源的调配和运作, 另外一方面还需要针对经营的模式进行整合, 需要观察到集团发展的形式化科学有效性。如何建立科学的经营模式, 需要努力转变销售方向, 不光光需要进行内部销售, 还应该切实的将出口的贸易运作转变为向内部销售的需求。在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初期, 社会会将创造经济收益的希望寄托于出口贸易, 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将外汇充分的引入到国内, 但是适应的时间段是有限的, 仅限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开始阶段。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的转变, 积极的运作创造了更加优越的经济收益。这样的时间阶段, 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目标就应该从出口贸易的角度向内部回收, 考虑到内部需求的贸易量不断的再增加, 以内部销售的形式逐步减低出口贸易量, 是更加适合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式。出口贸易向内部销售的转变方式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是一种保护的政策, 同时能够增加内部的经济收益, 也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

3.贸易保护主义价值创新发展

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行使的过程中也在侧面推动新时代环境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同时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刺激我国经济价值不断上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今天, 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销售, 还需要不断的创新, 推定自主发展, 希望能够以全新的理念和生产模式巩固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根基力量。传统的经济运作模式停留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 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转变角度观察当下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下的经济运作模式可以发现, 当下的产品销售已经更加注重企业的品牌效应, 更加关注销售的策略和方式, 转变了传统的销售途径, 当下我国企业和产业链条希望以综合的实力提升品牌效应, 希望能够在管理的层面更上一层楼, 紧紧追随世界的先进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交流中可以发现, 我国产业链条管理层面上的缺失会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这是造成贸易壁垒的重要因素,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需要企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能够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 在世界市场竞争的舞台中以优越的质量战胜不断推陈出新的新时代贸易。

4.注重风险管理与控制

防患于未然是发展的基础, 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单单需要注意不断的创新和提升, 还需要关注到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产业链条的发展需要关注到风险的预防和管理控制。建立科学、及时的预警体系, 对于实际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有利, 从贸易交流执行的前期进行相关的出口贸易保护更加有效, 提前优化的体系对于贸易的监督和管控更加具有优势。伴随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可以发现, 出口贸易的经济收益额不断增加, 因此也加速了贸易壁垒的形势发展。如何解决当下出现的贸易壁垒问题, 需要进行严肃的考量和观察。关注贸易壁垒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 应该切实深入的发现造成贸易壁垒的原因,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可以制约和预防贸易壁垒的方式和途径, 进而实现归纳总结经济运作问题, 吸取经营缺点的预防和解决途径, 从深入内部的体会经验教训实现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预警体系建立, 进而实现完善体系增加经济经营参考价值的目标。其次, 我国社会产业链条应该也提供积极的辅助和协调运作, 实现对检验检疫工作的支持, 以全面、科学的途径辅助信息化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运作。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建议

1.在宏观层面上政府部门的举措

以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下我国社会经济贸易发展的先决环境条件, 展开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分析和研究, 采取切实有效的建设性对策希望可以提升我国经济贸易市场的价值, 并且不断的完善我国新型贸易的整体构架, 促进我国经济收益质量不断上升。在调整和执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宏观层面的指导, 政府职能部门在这方面的工作内容占据主要位置, 需要进行政策上的规划和调整, 并且积极的宣传和推广新贸易保护主义, 向下级积极传达保护主义理念, 实现对下层管理和培训的目标。政策的完善和推进主要是为了抵抗贸易壁垒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硬性, 通过积极的方式去观察和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发展市场经济的科学途径。政府在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关注到与社会产业相融合的发展需要, 不能单一的进行调整, 应该客观、科学的整合两者的整体参与程度。除此之外, 政府在作用还在于能够产生良好的指导和激发作用, 只有充分利用政府的职能才有助于提升预警系统的技术水平, 才能够提升产业链条的工作效率, 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我国经济增长的要求。

2.在中观层面上行业协会的职能发挥

如何强化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执行, 不光需要在宏观的制度体系上进行调整, 还需要进行中观层面上的协助, 如何行使辅助职能就需要行业协会积极作为。造成我国社会对外贸易出现壁垒的主要原因就是质量上的问题, 提升产品质量成为至关重要影响经济收益和市场价值体现的因素, 通过行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提升产业链条的完善, 才能够实现产品质量的完善, 进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往来。行业协会还需要在世界贸易经济往来的过程中积极的交流沟通, 通过合理的调解和信息传递解决贸易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并且实现增加贸易往来的需求, 实现对企业的高效管理。行业协会不单单能够推动经济贸易往来的成功, 还可以辅助政府推行宏观的制度执行, 实现了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兼行了监管的工作内容。

3.在微观层面上出口企业发挥市场的主体功能

促进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推广不光需要从宏观上进行监督和指导, 还需要进行中观层的协助, 另外还需要坚持微观层面的辅助, 以此确保出口贸易行业的稳定发展, 出口贸易企业的实际市场运营离不开技术的提升, 也不能脱离监督管理的需求, 只有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和销售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才能够充分的实现对贸易壁垒的控制, 从营销的多角度途径出发, 实现对生产链条的完善, 整合资源节约生产消费, 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价值, 也使企业的实际效益得到整体上的提升。目前我国社会对于企业生产技术和品牌效应的体系构建能力缺失, 影响了实际的企业职能维护工作稳定进行, 只有增加对企业品牌效应的推广, 并且积极的提升国内生产工艺, 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够改善当下世界经济贸易往来的现状, 促进与世界经济贸易往来的交流和沟通, 奠定我国综合实力的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和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及展现途径, 了解并掌握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引导的贸易模式, 希望通过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建议改善当下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进而实现对经济收益的提升, 也满足我国市场发展的需求。

摘要:观察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使现状, 可以发现, 事物发展都具有双方面的影响, 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迎接挑战都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准确的行使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技术。本文就针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观察展现途径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引导的贸易模式内容, 并采取积极思考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建议, 希望能够维护世界贸易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新贸易,保护主义

参考文献

[1]高虎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J].求是, 2011, 02:60-62.

[2]杨励, 韩倩倩.经济全球化与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历史脉络、根源与前瞻[J].国际经贸探索, 2011, 02:7-12.

[3]赵树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辨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2:85.

[4]封媛嫄.经济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及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 2010, 01:206-208.

[5]毛群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原因及对策探析——新政治经济学视角[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0, 06:1-6.

3.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普世伦理 篇三

[关键词] 普世伦理 经济全球化 普遍社会交往实践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是基于现实的原因和目的来探讨这个问题的,这个现实中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能刺痛全球人神经的事件: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车臣恐怖分子劫持剧院、到处发生的恐怖分子制造的爆炸事件、2003年的SARS病毒、2004年的禽流感;还包括一些不这么具有爆炸性和极端性但意义同样甚至更为重大的事情,这些有全球环境恶化、世界人口危机、温室效应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臭氧空洞等等,当然,这些表现有些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这些问题表明,在当今世界,有许多问题是全人类共同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的和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面对这样一些问题,如此问题被提出来了,那就是全球每一个国家、组织和个人,不论种族、人种、意识形态和财富,能否用普世的伦理道德约束自己而对全球负责?是否存在、能否找到或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全球伦理?普世伦理的问题早已引起了有良知有爱心的哲学家、宗教神学家、经济学家和人类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注意、重视、讨论和阐述,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理论见解和意见。

对普世伦理的提倡和支持者不少,但同样也不乏怀疑和否定之声。最有名也是最强大的怀疑之声来自于美国当代的著名哲学家、伦理家阿拉斯尔·麦金泰尔。麦金泰尔教授持一种文化多元主义主张,他利用“历史的”和“传统的”叙述方法,为当代道德论证的多元化追根溯源,指出“他们历史起源的多样性”且每一种传统都具有合理性。麦金尔教授认为“启蒙运动”的道德谋划之所以“彻底失败”而且“还将失败,”就是因为道德的“此种无公度性现象是真的,而非虚幻的,”但他也认为以下主张是错误的,即“无公度性必须被定为最终定论,因而它没有保留任何进一步的合理对话的可能性”。他主张“随着各对立传统的信奉者努力向对方学习他们一直不能从他们自己的传统中学到的东西——哲学的、理智的、道德的和科学的东西,他们之间真正富于探索性的对话才可能出现。”在麦金泰尔教授那里,整个一部伦理学史,特别是启蒙运动道德谋划的失败,充分地证明了谋求一种普世伦理的不可能性。

“全球化”这一概念自从出现以来,就从没停止过争论,这也反映了人们对“全球化”的内涵进行着不断的探讨和深化。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单一化”,它体现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超同化”;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是指人类以往各个领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隔绝的原始封闭状态走向全球社会的变迁过程;也有论者说全球化不仅包括经济全球化,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全球化。我们自知限于知识的范围和水平,没有能力给“全球化”下一个毫无争议的概念,但我们肯定会在这个问题上阐明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全球化既包括经济全球化,也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先导,是其他方面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的,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已经开始并在过程中,何时结束在马克思那里能找到预测性答案,那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过程,它的范围和程度都是逐步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全球化的初步表现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南美共同市场、东南亚十国联盟等。当然,他们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亦各自不同。欧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最高,它的绝大部分成员国都统一了货币——欧元,他们有着相互协调的关贸、税收、农业等等政策。当我们审视和比较区域经济一体化时,我们就会发现,经济一体化就会对政治和法律一体化提出要求,世贸组织就是典型,作出相应的政策和法律调整和调整承诺,是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自由经济,只有资本和商品能自由流通,货币能自由汇兑,商人能自由竞争,一体化的大市场才有望建立起来。所以说,经济一体化必然需要政策和法律的趋同化。

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相辅想成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大发展,特别是三次科技革命,是近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火车、飞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样,也为全球人的普遍的社会交往实践提供了可能。当然,鉴于经济全球化的水平,当前的这种全球普遍的社会普遍交往水平还很低,但即使如此,在普遍的社会交往中,不同的文明、文化、观念、信仰就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于任何文明来说,都存在开放性和封闭性两面,既会拒斥外来文化的入侵,也会吸引优秀文化以发展壮大自己,这样,按照亨廷顿的观点,就会出现不同文明的冲突,我们认为这样会出现不同文明的认同。在文明的冲突中,国家扮演了很多不光彩的角色,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为了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总是不惜一切力量和手段,直至武力,伊拉克战争就是如此,美国至今未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已经放弃了努力,伊拉克至今陷在一片混乱恐慌之中;美国对“为了石油或经济利益”发动战争的否认,又被不允许反战国家的公司参与伊拉克重建而自我否定了。

文明有冲突,亦存在相互交流、学习和认同,任何一个存续的文明,就有它存在的理由,有它的优点,有它值得其他文明学习的地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留学、互访、某某文化周、文化月、论坛等形式,每一种文化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其他文化学习并扩展着自己的影响。我们认为,在相同的生产力水平和其他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一种相似文化是完全可能的,历史上不乏此等例证,基督教并不是在现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产生的,当前局面是1000多年的传教结果;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继续有生命力,罗马法对大陆法系的深远影响,日本民法对《德国民法典》、土耳其对《瑞士民法典》的继受等等,这些都表明文化是能相互认同的,思想是可以公度的。当然,无可质疑,一种文化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文化,它的特殊性是肯定存在的,这有其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同样存在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我们有必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德国文化与法国文化的差异比德国文化与中国之间的差异肯定要小,德法两国交流的条件远远便利与德中交流,德法两国交流的历史亦远远久于德中交流,这无疑是这种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

通过我们的分析,关于普世伦理我们认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思想是具有可公度性的,普世伦理是可能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普世伦理产生的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是普世伦理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动力,且是通过社会普遍交往实践这一中介实现的,鉴于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水平,普世伦理的程度是很低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普世伦理的程度也将提高。就像伦理观念的普遍性是可能的一样,伦理观念的特殊性也是必然存在的,伦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存的。

在最后我们还需要着重提出的是普世伦理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那就是在防止和消解经济全球化出现的负面影响中的作用,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形式上公平而实质上不公平竞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性影响,发达国家拒绝负担与他们的利益对等的责任,如美国拒绝签订《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干涉他国内政,用武力为其经济利益开道;环境恶化,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臭氧空洞等等,这些都是负面影响的表现。如果我们面对这些问题,能有一个普遍主义的伦理观念来约束国家、组织和个人,使他们都本着对地球负责的态度行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减少,且必然会减少。当然。这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需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缩小。即使当今普世伦理不能发挥理想中那样的作用,但我们还是要对它抱有希望,用满腔的热忱去支持这一新生事物,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这一理想,为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做出一个思想者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德]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68

[2]罗斯特赵稀方译:黄金法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3

[3]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7

[4][美]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万俊人等译: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79

[5][美]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龚群等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1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

4.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四

——对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学解读

阿迪力•买买提

2012-4-9 13:35:49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哈尔滨)2011年5期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现代民族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面临着“去中心化”的威胁,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公民而言是认同危机,对国家而言则是安全危机。为了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后发展国家不得不同时完成构建民族国家和融入全球社会这两大任务。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变得困难重重。领土分割在后现代的全球化时代已不再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族存在于多层治理体系的世界之中,作为一个民族,我们是谁,我们代表着什么,这些问题都希望得到解答,这些问题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且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认同;爱国主义

作者简介:阿迪力•买买提(1959-),男(维吾尔族),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11)05-0029-07

自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媒体出现“全球化”一词以来,它已成为一个时尚的字眼,专家学者们更是对其非常关注。这大概是因为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任何国家、民族无法独立于这股强大的全球化浪潮之外,难怪人们对其格外关注和普遍重视。何谓全球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尚无统一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从历史上看,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大机器工业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由于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革命、冷战结束以及原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空前的全球化浪潮。

客观地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贸易的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提供了一个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后发优势”的难得的历史机遇。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合作中获得了短缺的资金和技术,从而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还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的发展。如果因此我们将经济全球化仅仅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福音”,那就大错特错了。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和风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如此。由于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发展的机会,但也必然会因此而付出昂贵的代价。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少数发达国家制定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利与弊肯定是大不相同的。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对任何人都有益的事物,经济的全球化并不能均衡地同时对每个人给予某种回报。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的严峻现实。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除了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还会面临较大的政治风险。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他们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技术、市场体制的同时,也强行输出西方的价值观,企图实现其政治霸权全球化。美国前商务部部长杰弗里•加腾就明确指出,“美国扩大经济交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商业利益,而且是为了在其他领域获取影响力,如人权和军事问题”,“今后10年,如果经济进步得以继续,这个世界将更加接近美国的价值体系”。他们自认为是全球民主、自由的代言人,向全球、尤其是向所谓“集权统治”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传播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是其“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它们以维护人权为借口,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以武力相威胁,强行输出西方版本的意识形态。全球化对传统民族国家的挑战,是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它表现在:第一,世界经济一体化,“地球村”的出现,使传统的民族国家的主权管辖的功能出现了某些式微。在从前的国际关系体系中,追求本国最高的国家利益与领土安全,天经地义,以邻为壑的领土纠纷、边界战争因此不断。但是,全球化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距离消失”、“疆域观的消退”。民族国家、文化差别在信息与资本的全球流通下,在跨国集团的冲击下,愈来愈受到冲击。国家政府的作用相对降低。而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逐步提高,与民族国家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需要相关国家领导人着眼于未来,用“地球村”、“睦邻友好、共存共荣”的立场处理国家之间的“邻里”纠纷、边疆问题、民族宗教问题。第二,现实国家利益的因素日益国际化、多元化,即民族国家的主权管辖的范畴相对式微。特别是在国家间的经贸摩擦、区域性环境保护与打击国际犯罪与国际恐怖主义、甚至国际卫生组织预防SARS、国际网络防范病毒的全球扩散等方面,单独的国家力量及其只在国家疆域内部发挥作用的权力范围,难以处理这些跨国性的复杂问题。这都需要国家间的合作。需要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甚至文化资源在超越国家与民族的更大范围里实现共同的利益。全球化因此呼唤着民族国家拥有“全球观”、“国际观”,要追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在国际合作中,互相妥协是必要的。这需要各成员国让渡部分主权给予国际组织,并透过国际组织达到国家间主权分享。第三,与全球化相对应,国际关系中的民族问题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民族、宗教问题抬头,西方国家所谓“人道主义干涉”增多,更多弱小民族国家得以诞生。而在冷战后诞生的20余个小国家绝大多数是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境内的边疆少数民族,从前都属国内的民族范畴。第四,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各民族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民族认同危机等问题。如国家认同意识的下降、族群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问题国际化等。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其所属民族或民族国家成员身份的认知以及由此引起的归属感、忠诚和奉献精神。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主义联系密切。民族意识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认同以及对其民族利益的认识、关怀与维护。民族主义则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忠诚的意识和实践活动,体现为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强调民族意识、民族特征和民族利益。民族主义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每一种民族主义都在不同程度上追求不同程度的民族认同[1],并以民族的身份,在政治上进行动员[2]。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是民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能够把人们凝聚起来。但民族认同也会表现出消极影响,会导致民族之间的对抗与冲突。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身份是民族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其核心内容包括特定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还包括该权利、责任和忠诚存在的合法化理由。如果这些理由发生了变化,民族成员的忠诚和归属就会发生变化,一些权利、责任就会被排除在行为效法之外,人们就会开始尝试新的行动规则。所有这些方面隐含在对民族身份的认识当中,被民族成员接受、承认、效法和(对其他民族的行为形成)期待。它包含了下述几种含义:

一是民族成员社会位置,它指一个民族成员在社会关系中的公共职位。比如政治掮客,是在两个利益团体的中间位置;而地方精英,则处于基层社会拥有资源或权威控制的中心位置。

二是民族成员社会角色,它指民族成员在某一社会位置(对于整体而言)发挥的公共作用。比如上述政治掮客角色,作用于不同利益(政治)群体的联系、沟通和斡旋;而地方精英角色,则发挥地方社会治理和整合作用。

三是权利,它指民族成员在某一位置上发挥某一作用所具有的法定或公共承认、授予的做事正当性。这些正当性写成条文就是法律,口传言教就是传统。权利的特点是公共性,如果违背(越权),必然受到某种处罚。

所谓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感情、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可以分为自我认同和集体(社会)认同。个人可以有多重的集体归属和认同。当集体认同主要建立在民族等基础上时,认同感会更为强烈和持久,而在以阶级和区域等为基础的认同,“只作为利益集团发挥作用并且因此在达到它们目的之后非常易于消融”[3]。

民族主义虽然有不同的表现,但“每一种民族主义都在不同程度上追求不同程度的民族认同”,并以民族的身份,在政治上进行动员。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是民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能够把人们凝聚起来。民族认同体现为民族以及民族国家中人们之间的一种“抽象的团结”[4]。但民族认同也会表现出消极影响,会导致民族之间的对抗与冲突。

民族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民族认同发展的层次性。就我国民族认同而言,可以从3个层面理解:一是各民族的内部民族认同(或族群认同);二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整体认同,即国家认同或国民认同,是指公民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国家主权等方面的认同,其中也包括对政党、发展道路和现行政策等方面的政治认同;三是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跨国的中外籍人士(包括海外华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这三个层次的认同在多数情况下互相重叠,都可以用“民族认同”来表示,但有时可能互相抵触,就需要加以区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可能会出现矛盾,但二者是可以并存的。费孝通先生指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高层次的中华民族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各民族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高层次的民族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互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5]。民族认同的层次及其变化与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民族关系状况。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并维持国家认同,是现代多民族国家寻求统一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各种帮扶和优惠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注意挖掘各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加强了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华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联系更为加强,共同点不断扩大。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得以巩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和利益结构的变动,各民族间由于资源利用、利益关系调整、人口迁移、风俗习惯差异等原因而发生的民族矛盾和纠纷,也对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国家认同带来消极影响。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落后的西部地区,西部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差距的拉大,使西部少数民族群众产生“相对剥夺感”。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发展差距也在拉大,这种状况也强化了一些少数民族成员的不平等感。在社会分化的条件下,民族矛盾实际上是社会阶层间的利益矛盾,由于民族成员之间相似性和认同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使“民族”成为社会动员的单位和力量,所以这些利益矛盾往往以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个人利益而利用自己的民族身份,通过民族意识动员引发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另外,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和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不足和公民意识、国家认同教育的弱化,使得一些民族地区人们的宗教等方面的认同强化,而国家认同有所弱化。再加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社会结构转型进程在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滞后,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结构性因素。从历史地理原因看,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又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因此,改革开放伊始,中央和当地政府便把稳定边疆、协调民族关系、维护安定团结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东部沿海地区则充分利用其有利的社会环境和优惠政策,先于民族地区进行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而民族地区则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结构上的转型劣势,既是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导致该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转型中的劣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使其成为影响族群关系的潜在区和多发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科学技术和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是不平衡和无序的过程,它为某些地方和群体提供了优势,促进了这些优势结构上的功过和他们的率先起跑。与此同时也使某些地方和群体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6]这一经验也不幸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了验证。全球化总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行。当改革开放将中国的经济迅速推向全球化的时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中国萌生和建立。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效益经济,要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换取最大的利润。于是,在中国既有的经济格局中,东南沿海地区优越的地域和人文环境首先获得市场的青睐,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初期的梯次推进战略也将突破点放在了这里。东南沿海地区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作出了示范,也带动了全国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的步幅是不一样的,其基本格局就是由东向西,发展状态由高向低,逐次形成落差。其中,少数民族聚居地西北地区成为这个梯状结构的最低点。在社会转型中,少数民族的这种劣势和弱势地位,不但没有加强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感,反而加强了自身的认同,这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带来潜在的隐患。全球化、市场化以极高的速度推进,并迅速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蔓延。由于全球化、市场化产生一种“优胜劣汰”机制,越是能力弱的人,越存在被边缘化的可能。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部分居民缺乏必要的适应全球化、市场化的能力和手段,在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下,快速地被边缘化。这些被边缘化的群体,在特殊时空环境下,形成对“中华民族”和国家、党的认同下降,“生活在更开放的现代化进程,相对剥夺感的加强催化了民族意识”,边疆不稳定因素由此产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就业问题比内地更加突出,特别是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除一部分在内地就业外,大部分回到原籍,实现就业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同时,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城镇就业问题成为一个焦点;随着户籍改革和其他因素,内地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也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转移,这将加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就业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这是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体现;是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的体现;是把民族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体现。

爱国主义感情是民族成员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生活在共同地理环境之中的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所生成的共同心理状态,逐步形成本民族相对稳定的共同心理素质。这种心理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上。由于世世代代如此,便自然产生了一种爱故乡和爱故乡人的感情并逐步唤醒自我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的确立,就意味着一个人(一个民族成员)把对家庭的依恋和归属感扩展到对本民族的依恋和归属感。在国家形成之前,从定居生活开始,爱故乡、爱氏族和爱部落的观念就已存在。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便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民族意识和对中国的热爱之情。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域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族际交往历史等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单个或多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人类社会组织的特殊形式——国家。这种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条件,使得爱乡土的观念逐步扩大为对祖国美丽富饶河山的亲切感和热爱,爱氏族部落观念日益成为对民族和祖国命运关注的激情。

国家总是由一定的民族构成的,而一个民族对自己所属国家的认同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对该民族的社会地位的确认以及为该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的程度。尤其在多民族国家里,由于历史、地理和现实等原因,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存在着客观差异,各民族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关键在于国家必须实行民族平等,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增进地域社会中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经济联系、社会交往和互利合作,以促进各族人民以及多民族社会的共同发展,使各族人民在以国家为主导的政治条件下都得到改革开放的好处和实惠。民族作为一个社会认识群体,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环境中,通过不同程度的政治实践和体验,以及本民族在自身发展史上形成的知识和经验的沉淀作用,以推理、判断和想象等逻辑思维形式,对国家和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目的和政治手段加以认识,不断加深本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这便是民族对国家认同的政治认识倾向。这样的一种政治认识倾向,激发了民族成员在国家的政治情感倾向。民族成员在对国家认同观念的驱使下,在认识政治的心理活动中,产生一系列亲近、依恋、热爱、自豪、尊重等内心体验,表现出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制度、政治团体、政治决策和政治领袖的情感。这是国家政治文化中民族凝聚力特点的明显表现。

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情感,也是一种道德规范。爱国主义道德情感反映了民族的需要同祖国的依存关系。民族的需要是通过生产劳动来满足的,而民族的生产劳动总是在祖国所提供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中进行的。民族对祖国能够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的体验,逐步稳定化和深刻化,就形成对祖国的感激和热爱感情。爱国主义感情表现在民族和祖国、个人和祖国的关系上,就是在必要的时刻,能够为了祖国的需要牺牲本民族的一切,甚至生命。这就使爱国主义具有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当爱国主义感情支配民族作出行为抉择时,民族追求的不是物质需要,而是精神上的充实。民族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义无反顾地为祖国尽忠和献身的热情。

总而言之,国家的本质属性是它的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但除此之外国家还有民族属性。这样说是基于两点事实:一是国家属于特定的民族;二是国家代表和维护特定民族的利益。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国家解决跨界问题力所不及;市场力量和信息渗透已冲决的国家界限,国家无能为力等现象出现。然而,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民族国家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也改变不了国家的民族属性。亨廷顿因提出“文明冲突论”而名声大噪,舍去他的理论背后的政治动机和明显的不实之处,有一段论述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他说:在后冷战的世界里,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和经济的,而是文化上的。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可能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和体制来界定自己。他们认同部落、种族集团、宗教社团、民族,以及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认同文明[7]。这可以由冷战之后世界出现的“民族主义浪潮”和连绵不断的民族、宗教冲突得以验证,也可以由西方国家出现的以族群认同为主要内容的所谓“新认同政治”的升温得到证明。国家在全球化的今天仍将保持民族属性的另一个原因是全球化尚不能摧毁国家与民族结合的地域基础。民族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它的产生至迟不会晚于国家,国家始终与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民族结合在一起,这正是国家具有民族属性的根本。因此,国家要改变它的民族属性,其前提就是分离国家与特定民族的结合,改变民族原有的地域基础。但现在看来,已有的全球化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这种力度。且不说脱离母国移居他乡的人口占各民族人口的比例还很小,即便已经完成这种迁居的人口在几代之内都还是“根”缘不断,寻根访祖的感人事例不绝如缕。它们的境外认同同样维系着民族的故土和祖国。世界现代化的历程表明,“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自动消除弱势民族承受的不利和不平等”[8]。在现代化的开始阶段,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差距会加大,后者感到被剥夺;而在现代化的后一阶段,弱势群体则会向强势群体提出挑战。其中,同质社会表现为阶级对抗。而多民族社会则可能表现为族际对抗[9]。显然,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拉大,正是现代化开始阶段的典型现象。而能否避免后一阶段甚至前一阶段既有的对抗,取决于我们的应对正确与否,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又是能否处理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所以,当前的情况之下,提倡“强化公民意识,淡化民族意识”的做法不符合实际,这不但淡化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国家认同就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它是国家主权合法性的主要来源[9]。国家认同危机是国家安全隐患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的内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认同一个民族国家并不是因为不得不如此,而是因为他认为只得如此。对此,我们建议:

首先,以公民权为本位协调民族关系,培育理性的民族认同。多民族国家内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在与其他民族的族性区别中自我辨认的,民族群体之间充满某些自然鸿沟和隔阂是必然的,而鉴于各民族本身在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的固有特性,对某些民族的照顾未必能消除这些鸿沟和隔阂,相反,如果处理不当还会使之变得更加明显。扭曲的民族认同在多民族国家中易于导致国家认同危机。通过突出公民权来淡化民族差异性以构建现代国家认同,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成功范例:独立后的俄罗斯在解决民族矛盾方面也采取了突出公民权,淡化民族意识的措施,以公民权利的平等代替民族平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与独立初期相比,俄罗斯境内各民族对俄罗斯的国家认同感稳步上升;塔吉克斯坦强调各民族的公民意识,以克服独立后人口多的民族对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的排斥心理,弱化各民族之间的敌视和冲突,从而保障了国内的安全稳定。

其次,以保障公民生存权平等为契机,缔造现实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在全球化的今天,资源流动、信息畅通和交流合作成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赶超发达地区需要艰苦的努力。令人深感忧虑的是,某些少数民族根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与人口多的民族平等的目标,这种自然形成的生存条件差异以及其他因素往往被处于劣势发展地位的民族认为是国家忽视自己存在的表现。以我国为例,东部地区日益扩大的贫富悬殊、东西部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都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的,不利于增强我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不良的生存环境和一些生存发展权利的不平等,容易给民族分裂主义的恶意煽动和利用创造机会。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经济改革,国家应该注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注意切实让少数民族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独钟于极少数人,这样不利于增强各民族对国家和政府合法性的认同。

再次,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本能的民族主义发展成理性的爱国主义。扭曲的民族认同和本能的民族主义一样,是缔造理性国家认同的严重障碍。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越强烈,整个国家的国民就越具有凝聚力,国家也就越发具有社会稳定、兴旺发达和繁荣强盛的前景。例如,出于减少民族矛盾和冲突的需要,新加坡把国内所有民族统称为“新加坡人”;基本上没有人口多的民族的尼泊尔为统合各族而提出尼泊尔族的概念——这实际上是通过强化“国族认同”以最终培育全体国民爱国主义的做法,冲淡了国内各族之间的民族意识,把民族矛盾降低到最低点。尼泊尔毛派领导的武装冲突不完全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而主要是国内经济发展和权力分配问题引起的,“是尼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落后族群对富裕族群的一种极端反叛”[10]。对于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国家而言,国家能否巩固”取决于各民族在保持自身民族认同的同时能否形成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即与国土和国民一致的“国族认同”[11],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认同。否则,国内的民族矛盾就会上升,危害国家的统一和强大。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家不仅仅是组成这个国家的每个民族族群的国家,同时还是每个个体的人的国家。从聚焦民族凝聚力的角度看,对国民根本利益的尊重有利于把这种易于分散的认同整合为一种国家认同,这就是一种积极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是推动国家统一和发展的聚合力及推动力。如果这种力量演化为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甚至民族分裂主义等本能民族主义,就会成为国家统一和发展的心腹大患。要想把本能的民族主义转化为理性的爱国主义,从而促进国家安全,国家就必须切实成为全体国民利益的代表者。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尽管说法不一,纷繁复杂,然而,解体前夕的苏联根本不能代表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则是难以否认的。当时苏联社会科学院民意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只有7%,有85%的人认为苏共代表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12],这个民意调查结果从侧面诠释了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这是苏联解体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最惨痛的教训。

最后,从坚持执政能力建设着手,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国家要用好自己的权力,不断加强妥善处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现实矛盾的能力,通过树立自己在各民族中的威望以振奋民族精神,避免民族走向神秘和虚无主义。国家执政能力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让国民看到自己的工作、生活等基本生存环境有不断改善的希望。为此,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应该成为制定民族政策和法规的首要目标,突出强调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拓宽“以民为本”的思路,真正把“执政为民”的立国方针长期贯彻落实,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和谐民族关系还要求国家的民族政策不受政治利益的驱使而随之改变,民族利益的保护不能因利益集团的影响而弱化,这些方面处理不好,容易造成民族矛盾。

参考文献:

5.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五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是一种“双向需求”的关系。由于目前我国在市场经济过程中道德失范等现象的出现影响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道德建设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当同国情相结合,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完成德治与法治的整合,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道德建设市场经济应然选择。

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能够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市场失灵、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因而需要一定的社会规范加以约束。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能够完善市场经营秩序和竞争秩序,对市场经济起到规范化、秩序化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道德面临着极大挑战。我国要及时构建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问题的实然表现。

(一)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引发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道德观念多元化,传统道德与社会生活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逐渐出现。同时,市场经济具有利益驱动性,能够激发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这其中既包括合理的利益,也包括不合理甚至非法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够完备,市场规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失,道德约束力弱化,经济行为过度凸显自利而忽视道德规则造成道德缺位或错位,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及其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双向需求”

现实中,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是一种“双向需求”、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同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相适应。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市场行为主体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在全社

会范围培育良好的经济信用和商业环境,协调经济发展,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道德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调节市场经济社会各种内在矛盾的任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同社会主义道德导向相吻合。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在不同价值观引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和目标需求。市场经济具有逐利性、自发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金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问题,需要道德原则的约束。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原则解析。

(一)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持续影响。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道德生活,人们需要相互信任的关系。所谓“诚信”,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不以坑蒙拐骗等欺诈手段和假冒伪劣产品从对方那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度出现严重的诚信危机,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这种风险难以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因此需要依靠市场主体的道德自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龙静云,2002)。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必须要构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体系,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培养公民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环境,来维系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二)公平原则。

公平是造就良好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关键。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要求人们按照特定的道德规范调解社会关系,从道德角度评价人们的行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所谓“公平”,“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习惯的道德的实施,每一个人都应得到属于他的权利”。这里的公平是同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就决定了市场竞争是平等的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也要改变平均主义的观念,清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把市场经济的竞争精神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既不能一味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也不能一味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要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效率与涉及重大原则的社会公平问题相冲突时,效率应服从社会公平,这也就意味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也是集体主义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且平等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每个人都拥有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利。

(三)利益兼顾原则。

道德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道德应该兼顾自利和他利。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考虑和顾及他人的利益,增进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市场经济必须以不同的经济制度作为载体,从而决定着市场经济所内生的互利主义必然向个人主义一端或向集体主义一端倾斜”(陶德麟,1999)。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但是如果市场行为主体只考虑“利己”不考虑“利他”,不顾其他行为主体的利益,市场经济将无法进行下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传统道德信奉的是“克己”、“重义轻利”,严重抑制了人们对利益的天然性的追求,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需要道德的影响力调节个人的逐利行为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协调一致。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的应该是理性的自利。

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社会理性的引导,重视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在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的约束下,实现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这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前提。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利己更要利他。集体主义将利己与利他相结合,既把社会集体利益摆在首位,同时又充分肯定和保障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努力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实现义与利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

“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这里的“全人类的利益”就是自利和他利的道德因素的统一,就是集体利益的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应然选择。

(一)道德建设与现实国情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道德建设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吻合。首先,道德建设应该正视和承认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形成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权益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并不反对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而是反对极端功利主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维护个人财产权益的道德共识,同时使个人通过努力后的收益同社会收益相匹配,从而提高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在承认个人权益的基础上,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使利己与利他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另外,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指出:“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将能够给那些既有益于个人完善又有助于其他人幸福的品质提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和行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推进需要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处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中,而且也处于一定的精神关系中。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各种利益关系,实践主体的价值定位往往是个人本位,使“经济人”趋向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对于这类弊病,必须借助于“道德人”的培养才能超越。因此,道德建设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该使行为主体达到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和追求社会利益的“道德人”的完美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所产生的道德激励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市场经济对竞争原则的公正性和遵守规则的严肃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经济人”的交易行为,人们才能逐步培养成守合同、重信誉的良好道德风范。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提倡文明经商,重视职业道德,讲究社会公德,使社会正气深入人心,形成市场秩序的良性循环。

(三)法治与德治的整合。

市场经济既是法律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没有法律,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将会遭到破坏;同时,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价交换等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道德建设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对市场行为主体的规范。法治与德治的整合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又不能完全离开伦理道德的支持。法律和道德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法律以强制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是一种他律的手段,具有强制性,是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往往需要相应的成本;而道德是市场行为主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自律的体现,具有自觉性。道德约束的力度越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越大,社会运行的成本就会越低。在实践中,法治是德治的重要保障,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德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因此,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协调将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与社会道德价值相吻合的“良法”,才能被社会成员所认同而产生实际的持续效力。同样,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体系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有配套的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内含新道德规范的法治经济,需要法治和德治两种手段的结合,行为主体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道德建设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而逐步提高,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和道德约束。这一环境下所培育的道德作为内在影响力可以塑造和强化人格的可靠性,作为外在约束力可以抑制不诚信行为的出现。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将为道德建设铺平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道德建设,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2.[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 9 9 1

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孙瑜译。伦理经济学原理(中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7

5.龙静云。以诚信进德立业。江汉论坛,2002(2)

6.陶德麟。治化之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道德建设。江汉论坛,1 9 9 9(1)

6.经济全球化下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篇六

现如今社会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如何体现爱国情怀,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成为了新世纪的重点任务,也成为如今社会迈进更好未来的关键所在。

经济的高速发展牵动着社会的进步,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经济的持续增长,使中国面对世界更加宽广。同时,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也要求当代大学生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理解力。在这种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行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何根据形势要求,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爱国主义的实效性,就是现在的实践问题。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全球经济化时,需要具有把认识自我,端正心态,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并且要充分的理解到爱国主义价值的重大性。在这种情况之下,爱国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经济全球化给了我们的经济的一次挑战。全球的经济正趋于统一,经济的整体性更为重要,与外国的经济联系也变得更加的紧密。所以,要想稳固中国的经济,就需要加强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改善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作为新一代的祖国的未来,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不仅要为祖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注意中国所处的环境地位,做到知己知彼。维持国家的和谐发展,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平定,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展现爱国情怀的关键因素。

作为大学生,有应该怎样爱国呢?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不仅要学习好文化知识,还要做好自身问题的处理。现今的大学生要努力地学习各种技术能力,满足国家对于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同时,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方面上应该更加充分的准备,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当然,爱国主义也是需要有核心价值的,是需要有时代意义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经济全球化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需要结合当今中国的特色进行的。而大学生们应该注意自身的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注意到维护民族国家自身的利益,保护民族工业,同时,在面临西方强大的经济压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这完全是对别国的侵害,是会危害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的行为,所以更要弘扬爱国主义。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意义。与此同时,正确处理好全球化经济与国家利益的整体关系,树立自信心,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大学生只有积极地勇敢参加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维持国家的安全,这些都需要爱国主义进行支撑。作为一个公民,需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用理性而积极的心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力争互利双赢。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面性,我们大学生必须正确面对这种情况,更应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保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民族尊严,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并且,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树立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理念,提高自身独立生活的能力,完成对自身价值的体现,也是一种爱国情绪的表现。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挑战,要有远大的理想,勇于追求真理,善于创新,注重自身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事业开阔,胸怀宽广,脚踏实地。首先完成对自身的重新包装,提高自身的实力,努力踏实的学习,学习真正的本领,看清社会的现实情况,并通过自己的所学所得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然后为祖国的理想事业献出力量。

7.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七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美元硬着陆

0 前言

全球经济失衡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提出的新概念。2005年2月23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正式使用了全球经济失衡 (Global Imbalance) 一词。拉托在演讲中指出, 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样一种现象: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 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拉托还进一步明确表示,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 债务增长迅速, 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在这一轮全球经济失衡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中国利用优惠的税收政策、稳定的政治环境、坚挺的币值和廉价的劳动力要素这些国际投资者理想中的投资环境缺一不可的特质吸引了蜂拥而来的境外投资者, 事实上成为了现阶段全球经济的“世界工厂”, 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场全球经济失衡最大的顺差国和债权国。从表面上看, 中国正从这轮全球经济失衡中获得巨大的好处, 国外旺盛的直接投资和商品需求提供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很大一部分动力。然而, 全球经济失衡毕竟是一种非均衡状态, 不管是通过政府主动的政策措施还是借助市场自身的力量回到均衡, 如果这种调整是以一种剧烈的方式发生的话, 中国将面临巨大的调整风险。如何认识和应对这种风险, 有赖于对这一轮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进行深入的探究。

1 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

由于全球经济失衡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运行失衡状态, 牵涉到几乎所有主要的经济体, 因此用单一的因素很难完整的解释世界范围内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的经济失衡现象。学术界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众说纷纭, 但却可以大致概括成以下三类。

1.1 美国与中国政策制定者的失败

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不是源于美国政府紧缩本国需求的失败就是源于中国对本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失败。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因为减少了政府储蓄而加剧了贸易赤字。由于维持长时间的低利率, 美国货币政策促成了房市的大涨。私人部门由于虚拟的财富效应而减少储蓄, 没有考虑到房市可能在瞬间就崩溃的风险。不仅如此, 美国资本市场还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储蓄, 这些资金不是用于直接投资, 而是为私人和政府部门的过度消费融资。中国没有致力于本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增加内需, 而是满足于实行干预外汇市场维持低汇率的“贸易主义”政策维持本国经济的高增长。

1.2 美国向中国的要素聚集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要素集聚, 是要素集聚这种全球化经济的特有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方面, 全球化要素流动使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集聚了大量的国外要素, 与其低成本劳动力相结合进行生产出口;另一方面, 跨国公司构造了全球的低价供应平台, 美国等发达国家从国际投资中更多获利, 从而导致这些国家更高的消费和更大的贸易逆差。具体来说, 要素和生产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集聚, 必然导致其出口能力的迅速提高和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中国等亚洲国家迅速提升的出口能力, 实际上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各类高级要素在这一地区集聚的结果。同时,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投资增加了其高级要素的收益, 扩大了其财富积累和进口的能力。

1.3 美元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遗留下来的“特里芬两难”没有因牙买加体系的建立而得到根本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由于实行的是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国际资金流动受到限制, 使得国际收支逆差国无法通过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或外部资金流入来缓解国际收支状况, 而只能通过成本巨大的支出增减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这使得各国在与其它国家的经济交往中追求国际收支顺差, 积累美元储备。而美国只需要简单地以输出美元的方式来弥补逆差。在牙买加体系下, 大部分的东亚国家事实上仍在延续着原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的边缘化和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客观上仍然要求这些国家积累大量美元以备不时之需, 从而促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

2 中国面临的挑战

尽管这种失衡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良好的增长模式:美国长期的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需求动力, 而中国大量的并不断增长的经常项目盈余给全球经济增长充足的供给。通过给其他国家的出口提供一个皆大欢喜的市场, 美国为其他国家追求出口拉动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然而这一切都可能在瞬间就不复存在。如果对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可维持性和美国政府是否会对现有的不均衡采取调整的质疑开始出现, 为美国双赤字融资的境外资金可能瞬间抽走。如果这种资本项目的盈余变成平衡, 就要求美国的经常项目的赤字也要回归平衡。资本流出意味着对美元资产的减持, 由此导致的包括房地产的美元资产价格下跌将使美国居民感觉不再富裕, 并重新开始储蓄。同时, 资本流出也将使美元贬值, 更高的进口价格将导致“进口通胀”, 最终有可能迫使美联储把利率提高到现在难以想象的高度。这一切都将促使美国走进一轮极大的萧条之中。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美国能及时对美元进行贬值促进出口, 那么美国经济的萧条将得到缓解。然而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为对这些国家出口产品的需求将被转移。

亚洲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主要的风险是美元可能硬着陆进而引发美国经济增长的大幅减缓, 特别是减缓了美国净进口需求的增长。届时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需求的剧烈紧缩将不可避免。如果境外流入资本抽走所有的资金, 美国资本项目盈余对GDP的比值将下降6.5个百分点, 根据收支平衡的原理, 这就要求经常项目盈余也要迅速恢复平衡。这种金融层面的冲击将使美国的需求, 特别是净进口需求下降6.5个百分点, 考虑到世界经济现在维持5%的增长率并且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世界的总需求将下降三分之一。需求下降导致的第二轮的投资的下降将更加恶化总收入和就业。这将有可能成为重大的世界经济紧缩事件。

美元的硬着陆对开放程度较高并且出口极大地依赖美国的国家造成最大的伤害, 其中最大的受害者理所当然是中国和日本。根据2007年的数据, 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在众多国家中高低不等, 包括香港、新加坡和台湾的东亚经济体的这一数字为25%, 而在欧元区和日本, 这一数字仅为3%。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盎格鲁撒克逊经济体, 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韩和泰国在内的规模较大的东亚经济体, 中国和拉丁美洲这一数字则处于中等水平。总的来看, 东亚经济体比拉丁美洲更为开放, 与美国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3 中国的出路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风险, 本文主要有如下6条政策建议:

(1) 人民币应该继续对美元升值从而减少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进而减少中国由于美国经济的突然恶化所要面临的风险。在更大的调整压力积聚之前, 允许人民币汇率在更大的范围内波动将有助于缓和美元的信心危机从而给予央行所需的更大的货币政策灵活性。

(2) 加快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在美国需求大幅缩减的情况下, 这将使中国避免剧烈调整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结构, 并且为亚洲国家继续利用比较优势创造条件。

(3) 为了抵消人民币升值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紧缩效应, 中国政府必须利用财政政策刺激内需。当然这里需要澄清一些误解。任何一项财政拨款都必须建立在对具体项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这种分析包括:某一项目是否是解决具有优先地位的问题的正当支出项目, 对这一项目的公共支出管理是否有很好的实践经验, 对项目的或有负债和债务可持续性问题要有清楚的认识。这样的反面教材比比皆是: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急剧的财政扩张就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尽管如此, 面对不断升值的人民币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仍然需要财政政策在刺激需求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4) 加快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放宽信贷限制, 进而降低积累大量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这最终将解决中国的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问题。然而, 由于这种需求机制只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区间内发挥作用, 而美元的硬着陆在短期内就会给中国出口带来冲击, 因此对于纠正需求缺失来说这种措施的效果在短期内不会很大。事实上, 如果仅仅依靠这些措施将增加调整过程带来的破坏效应。这样的对国内金融发展的考虑和以往亚洲对整合地区金融市场的重视大不一样, 以往整个亚洲更重视“亚洲储蓄在区域内的流动”。现阶段, 以持有美国国债方式从亚洲流向美国的资本以国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回流到亚洲特别是中国, 如果把相同数量的资本从中国储蓄者流向中国投资者, 将不会对经常账户余额有任何的影响。换一种说法, 这种尝试阻断亚洲储蓄向美国的流动而留为己用的做法将不会对全球经济失衡产生任何重大的影响。

(5) 由于美元硬着陆的冲击所带来影响的差异以及亚洲各国政策空间的不同, 客观上要求亚洲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浮动。特别是由于美国经济放缓给亚洲各国带来的冲击和留给各国的补偿性政策范围的差异, 这种货币安排上的调整也就相当必要。认为整个亚洲的货币兑美元的集体升值是有道理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限制亚洲各国货币内部的汇率浮动。

(6) 尽管第五点建议认为亚洲各国应该拥有更大的政策自主权, 但如果面对这种冲击的调整是在亚洲各国政策协调下进行的, 那么这种调整就将更加容易和有效。具体而言, 就是要求各国对亚洲国家货币集体升值以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达成共识, 因为这两种政策都存在先动优势和搭便车的问题。完成亚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的共同努力和在金融发展上的协同合作也是相当必要的。另外一个可行的关于国际政策协调的建议就是亚洲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外汇储备互相透露的协议, 从而有助于外汇储备调整的有序进行, 降低外汇资产重组所带来的不稳定风险。

参考文献

[1]余维彬.全球经济失衡:起因、可维持性与应对[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张幼文.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 2006.

8.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八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社会化、集约化、国际化、大生产的现代化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严格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运作的法制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法律制度建设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是同以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紧密相连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也必须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密切相关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处于关键时刻的今天,为了堵塞不法之徒可以利用的法律漏洞,杜绝权力进入市场、权钱交易现象得以滋生的跳剑,防止计划经济的弊端和市场经济的消极面结合起来成为一种落后经济的可能性产生,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则更具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通过法律来治理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具体表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政府行为等方面都以法律的形式全面规范,即一切经济活动法制化。

1.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需要法律规范

市场主体是经营企业,它有两个方面需要法律规范:一方面企业的产权问题,企业能够行使全部法人财产而不受侵犯地自主经营需要法律保证;另一方面企业在自主经营中,必然要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那么,一旦企业对利益关系采取非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自主经营的企业或国家的利益时,这也需要法律规范。不然的话,市场经济就难以正常运行。

2.市场运行的规则需要法律来构筑维系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运行就是市场经济的运转,而市场运行的各种规则要靠法律来构筑。市场运行有众多的规则如生产资料市场规则、金融市场规则、劳动力市场规则、技术市场规则等等。这些规则都要用法律手段加以规定。因为法律手段具有严密性、规范性、公开性,以及国家的法制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可以从根本上规范经济和社会生活运行。

3.市场的公平竞争需要法律保障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就是自由、等价交换。商品生产者要求平等、自主、自由地等价交换,进行公平竞争,就要求法律保障。同样,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求法律保护,因此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用法律确立起来。

4.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需要法律来强制体现

市场经济的一般表现为在各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发挥作用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一旦为人们所認识,就将在理性的度上用法律来规范,使遵循经济规律成为具有法律性质的行为,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反映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制度的要求。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的意志自主性。这就要求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明确产权,充分尊重和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及其意志自由。同时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力的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力的程序。

5.市场经济的契约性需要法律来确认保护

市场经济的基础在于市场,而市场交换或市场经济的具体动作,主要是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经过自由、平等的协商订立新的契约来进行的。契约是市场的法律原形,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法律特征就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契约成为经济交往的主要形式,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建立经济关系和实现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

6.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需要法律来保障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命脉,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这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之一。但竞争必须是公平合法的竞争,否则,市场经济就可能失灵或扭曲。

7.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平等原则需要法律来确认和维护

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是通过契约发生关系的,这就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因此,必须通过法律确认所有人的平等地位,至今在形式上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8.市场经济开放性要求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以适应加入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的需要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当今中国经济制度下,完善经济法律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更加繁荣稳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史际春.经济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公丕祥.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M].北京出版社,2000.

[3]王建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M].法律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陈诚(1995~),男,甘肃张掖人,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本科在读。

乔骞(1994~),男,甘肃成县人,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本科在读。

上一篇:高考政治生活复习下一篇:环保的名言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