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

2024-08-06

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精选9篇)

1.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仁”的内涵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2.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3.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三、教学难点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启发、探究

六、教学过程 1.导语 设计一:

上节课我们谈社会责任感的时候说到“鸟兽不可与同群”,人是社会性的,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自生活,所以我们理应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做贡献,理应积极地入世。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那么,人与人之间怎样才能和平相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从书中寻找答案吧!

一部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的儒家经典,其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它的思想精华在今天是否还能够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设计二:

古代的前贤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幽默隽永的妙语箴言。这些格言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这千万条格言中的一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这句话的被人们熟知和推崇的程度。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厌恶,自己视为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今天, 1

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和实践前贤的至理名言。请大家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话表达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学生交流)2.文本解读:

(1)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4.“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 3

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当你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5.总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6.作业

学习了本章节,大家会有很多的感悟。请结合你对 “仁”理解,拟一份面向全校师生的倡议书,倡议大家都能以“仁”为行动准则,积极投身到和谐一中的建设中来。

要求:1.字数不少于400字。2.符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

2.先秦诸子散文教学 篇二

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学习先秦的典籍都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引导青年一代深刻领悟先秦诸子散文具有义不容辞的义务。

因为时隔久远,诸多的障碍给我们的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三

人物简评引入:

法家的创始人—韩非

韩非,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是韩国的公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周报王三十五年),卒于公元前233年(秦始皇十四年)【47岁】。他口吃,不善于说话,而善于著书。

韩非是君主中心论者,他的理论是给君主读的,教给他们怎样治国治民,所以多少年来,他一直是事实上的帝王之师。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提出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术,影响后世君主。韩非的成就不仅在法家中是最高的,就其理论本身的严密性、统一性以及深刻性而言,即使在先秦诸子中,也可以说是最高的。

韩非子是韩国的贵族,但他的富国强兵之策却像他讲述的“和氏璧”一样不被韩王所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写《孤愤》、著《说难》。当时,韩国有人曾劝他:“你现在向国君显示你的才能,这是很危险的。难道你希望当初吴起被肢解、商鞅被车裂的悲剧在你身上重演吗?”韩非子回答:“我之所以力劝国君废弃旧的礼制实行变法,是因为这么做对广大民众有利,我认为不怕昏君的迫害,只求为民众谋利,这才是聪明的行为……”韩非这样说,也想这么做,可惜,刚到秦国,正欲建宏业之时却被来自同乡的同窗李斯因妒火而伸出的黑手所害。

然而,这位中国思想文化的先驱,永远是一只无法折断翅膀的大鹏,始终在我们精神的天空飞翔。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韩非子寓言及故事的深刻含义。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2、把握体现文中的思想感情及高超的说理艺术。

3、链接高考,启发和引导学生涵养德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

翻译文中的重要语段,了解作者所表现的思想观点,领会韩非子语言的特色。【教学难点】

体会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家思想,进一步思考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剪辑《百家讲坛》韩非子精彩片段播放。

他是法家大代表人物,他的书中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他一生主张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结果却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请学生简述课本P112页《韩非子》选读中的人物简介。)

寓言具有巨大的魅力。一提起《孟子》我们就会想起那以五十步笑百步的逃兵,想起那帮助禾苗生长累的筋疲力尽的宋人。提起《庄子》我们就会想起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想起庄子在梦中变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韩非子》的寓言也有自己独特的招牌,比如那个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死的宋人,那个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双脚的郑人,以及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有时候,虽然我们对这些寓言耳熟能详,却不见得知道他们原本的寓意。今天让我们原原本本的来读《韩非子》吧!

二、初步了解:

检查预习,落实导学作业。

1、初读感知,重点纠正读音和句读。

不胜(shēng)蚌蛤(gé)啜(chuî)曩(nǎng)鲧(gǔn)决渎(dîu)

钻燧(suì)取火释其耒(lěi)麑(ní)通假字: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说”通“悦”)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请”通“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卜子妻写弊裤也(“弊”通“敝”)其子所以反者(“反”通“返”)而自知其益富(“知”通“智”)

2、检查预习,翻译四则选文。

要求:细读注释,落实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学生可分组进行,四组各重点检查相应翻译的语段,提出疑点、难点;也可摘录重点语段,字字落实翻译。古今异义: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古义:从而给„„;今义:介词,引进表原因的人或事物;连词,连接分句,表因果关系。)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古义: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词类活用: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曩将罪之(罪,名词用作动词,治罪)

故先以其女妻胡君(妻,名词用作动词,以女嫁人)其家甚智其子(智,意动用法,以为„„智)

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罪,名词用作动词,怪罪)以娱其意(娱,使动用法,使„„欢乐)

而自知其益富(知,意动用法,以„„为聪明)特殊句式:

(倒装句)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被动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乐羊以有功见疑。厚者为戮,薄者见疑。为人妇而出,常也。

3、概括评述

要求1:或用一句话概括所摘录语段的主旨;或用一句话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填补下面图表中的空白。

提示:文段一旨在说明治理天下,应当研究当时的社会实际,从而准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时俱进,不墨守陈规。)文段二旨在说明对于先王的言论后人难以确切的理解,根本没法拿来解决眼下的实际问题。因此,治理天下要重视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①批判盲目效古的做法②批判今世学者曲解古人之意③批判迂腐思想④讽刺死守教条的人。)

文段三旨在批评做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反对巧诈,肯定

拙成。(①巧诈不如拙成②讽刺自作聪明的人。)

文段四旨在说明人聪明不难,难的是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告诫人们要谨慎处置。(明白事理不难,难的是明白事后怎样处理。)要点图解:(多媒体制成图表填空题,更加直观清晰。)材料观点寓言成语

这几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分别反映了韩非的哪些观点?

寓意观点

卜妻为裤——讽刺盲目效法先王的愚昧

1、效法先王或古代要懂得变通

郢书燕说——批评当今学者曲解古人之意

2、理解古代帝王的话不能妄加猜测、穿凿附会

郑人买履——讽刺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的荒唐

3、要根据现实研究和制定治国方略

卜妻为裤

寓意:讽刺那些刻板守旧、不知变通、愚昧无知的人。

启示:世界在运动,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历史在前进。要想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势,人的思想也要随之改变。无论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还是提升自我,善于变通的思维和方法都是有助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变通决定出路,学会变通就能在种种困境、麻烦面前游刃有余。不变通就无法创造更高的价值,就只能守在原地,永远无法突破。

郢书燕说 寓意:

讽刺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的态度。

启示:我们应该正确全面理解书本或者他人的意思,不能穿凿附会,曲解其原意。

郑人买履

寓意: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的人。

启示:我们要根据事情的变化去处理事情,不能墨守成规。事情变了,处理的方法也要跟着变。

卫人嫁子

讽刺那种昏聩、自恃聪明、自欺欺人的人。类比为官者,借以讽

刺那些不择手段,敛财取物之贪官污吏。

智子疑邻:

说明“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这是韩非以法术之说说人生,通过实践而概括出的切身体会。这位宋人为什么称赞其子而怀疑邻人?只是因为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邻家的老大爷,因亲疏之别,便泯灭了是非之分。可见若放任私情泛滥,清明的理性便被淹没。

第一则上古时代圣人先贤起到积极的作用,时代变化了,以往圣明的做法不适合新时代了。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与时俱进、宜时治世守株待兔

第二则先王的言论后人难以确切的理解。盲目效古、悖行天下卜妻如裤

郢人燕说郑人买履

第三则乐羊食子,同一事件,不同结论;秦西巴释麑,不同角度,不同认识。巧诈不如拙诚

自作聪明人之可悲卫人嫁女

第四则郑武公伐胡,掩人耳目。人聪明不难,难的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智子疑邻

三、梳理探究:

1、如何理解文中几则寓言的比喻义?(要求预习中查成语词典整理成卡片)

2、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思考与练习一)

3、节选的部分选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和庄子寓言有何不同? 提示:

⑴善于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⑵总的说来,韩非清醒而实际,立足于现实寻求达到功利目的的有效手段是他最关注的。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儒、墨、道、法各派基本上都承认这一点。韩非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的社会,不如依据当今社会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治理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学派的迂阔或者理想色彩浓厚不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理论更能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毋宁说,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⑶韩非思想尖锐,又很自信,体察无微不至,思考深邃冷峻,表达幽

默风趣。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四。拓展研究

一个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到问题,懂得变通。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俗语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

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7、我从来不为自己确定永远适用的政策。我只是在每一具体时刻争取做最合乎情况的事情。——林肯

五、高考链接:

《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一)2003年的高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示范链接:

梦释韩非 赵剑敏

韩非是一个将法家学说集大成并发扬光大的人物,一个在诸子百家中名列前茅的人物,一个声闻当时传之后世的人物,一个称得上大

智大睿的人物,然这样一个历史大人物,竟一生不得舒展其志,无力转祸为福,最终连性命也不能保全。思想家生前多坎坷,多潦倒,多好无下场,韩非是开了先河的一个。先秦的思想家,数他最惨。

日读《史记》中的《韩非传》,夜梦韩非,晨起,不觉起了想写写韩非的念头。

出身正宗的贵族,来到人世便有朱门为依托,韩国公子韩非的人生,有着一个华丽的开头。然这开头,没开在歌舞升平的年代,而开在了乱世,开在了韩国生存危机的历史最低点,面临着强秦并吞的威胁。

待到长大成人,他的忧患意识与日俱增。他不愿像族中叔伯兄弟那样,把光阴费在铺着金鞍的骏马背上,把“力比多”耗在如花如似玉的女人身上,一心要救国,要让母国变弱为强。他拜大儒荀子为师,学那个时代最需要的帝王之学。

学成后,他以过人的悟性,伴以没日没夜的研究,将老师及慎到、申不害的思想提炼出精华,演绎发展为集大成的法家学说。

在著书立说的阶段,韩非自负,认真,充满着憧憬,认为一旦君王接受了他的学说,那韩国改变在天下的地位,指日可待。

他开始上言,与愿望相反,遭到的是韩王韩安的不屑一顾。兜头一盆冷水,他不甘心,忍着难堪,接二连三地上,说得唇焦舌烂,结果依然如故。

韩安不当回事,旁人飘来了白眼,没人响应他,支持他。他心寒了,从内到外透出了一阵阵的冷。

明眼人看得清楚,韩非上言着实献错了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韩安都不会接受他的学说。

韩安性格优柔寡断,器识低下,风骨委顿,属于那种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人,如若不是命运的眷顾,绝难成为一国之主。侥幸成为君王,面临江河日下的局面,他在作了差强人意的努力而毫不起效后,消极地承认了现实,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气势,采取了割地求和的苟且政策。

作为君主,即使是最无能的君主,国土就是家产,哪有割给别人而不心痛的?走到这一步,韩安认为这是没办法的事。

韩非曾说:问题不在外部,而是在内部,眼下儒者用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奸臣小人比比皆是,上下不顺,到处混乱,韩国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韩非又说:别看局面这样坏,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已寻到了,只是要从您这儿做起。您得打起精神,采纳我法、术、势三位一体的法家学说,用法改观法度纪纲,用术提高君王的尊严和权威,用势来加强至高无上的王权和统治力,以此提纲挈领地调整韩国的政治现状。只要这做到了,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听了韩非的上言,韩安暗忖:这个贵公子的话,从道理上说,确实是有些意思,然而和实际差得太远,眼下的韩国现状根本不可能允许这样做。你说,让我用你的学说从我做起,然而在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谋利的国度中,从上到下全已烂透了,靠我一个人又有何用处:如硬用你的学说,我会被搞得疲惫不堪,官僚不习惯,民众也不习惯,到头来,必怨言四起,使现存秩序走向更加混乱,乱得不可收拾,而加速韩国的衰败。

在君位上坐了些年头,加上长期耳濡目染的政治熏陶,虽说能力差点,但韩安对如何处理国家事务还是建立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政治经验告诉他:美好的想法毕竟只是想法,不能无视现实,当一个君主,不能想入非非,得务实,得结合国情国况考虑问题。

韩非的上言不能用,绝对地不能用,韩安想得很清楚。

他认为:韩非太年轻,太血气方刚,书生气太足,涉世太浅,还不大了解事情的复杂,人际关系的险恶,办事的难处。

他长叹:国家是我的,我如何不希望国家富庶强大,在天下事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能风风光光地受到各国诸侯的敬重。然现实允许么?根本无人能扭转乾坤,即使神仙下世恐怕也不行,唯有小修小补,作些小手术,勉力把国家维持下去。

走一步瞧一步,韩王安心如槁灰。

救国无门,韩非恨韩王昏聩,放着能将国家从深渊中拉出的学说不用,坐看韩国走向灭亡。

他一厢情愿地用强劲的猛药辅君救国,全不晓这药方开出后,病人不愿意接受。屡屡碰了钉子后,他幻想破灭,很是不快,愤懑,从精神的巅峰上跌了下来,赌气写了《说难》,明是探究上言方式,内里却怪对方不知好歹,以此来排解胸中的块垒。

君王不用,韩非退回家中,关起门来著书立说,在把思想变成文字的同时,排遣人生的寂寞和孤独。

韩非视韩王安为昏君,韩王安当韩非为书呆子,彼此瞧着对方不顺眼。

一个君王,一个学者,中间隔着糜烂透了的现状,彼此无法理解。韩非是孤立的,他没有四君子所养的那些门客,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和君王沟通,举行有效的对话。他也是低微的,缺乏应有的权位,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来影响君王。

如若不是后来的时事变化,和君主对立情绪越来越重的韩非,在母国的下场,大约很难令人乐观。

韩非的学说终于花开墙外。

一直运气滞蹇的韩非,忽然转运了,这运转得叫他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给他转机的是那个对韩国咄咄逼人的秦国,那个令韩王安谈虎色变的秦王嬴政。

有一次,嬴政随手浏览一册书,览着览着,逐渐被吸引了,他认真读了起来,越读越惊,读着读着坐不住了,读后脱口长叹:

“嗟乎,寡人得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他不知这部石破天惊的著作的作者是谁?站在一旁的李斯说: “此乃韩非所著之书。”

面对统一大业,嬴政早就需要一种思想作为理论根据,对他予以指导。这种思想须凌厉,狠辣,刚劲,能与强力、暴力、武力相适应,能消除缚人手脚的道德,能对抗碍人行事的中庸,能将血淋淋头颅乱滚的事业说得天经地义,能让自己至高无上唯我独尊,能把臣民治得服服帖帖听从指挥,能使秦国上下凝为一体,能打破目前的均势,能叫诸侯望而生畏,进而能统一天下。

这种思想实在难找,非超凡睿智的大手笔,绝对阐述不出来。踏破铁鞋无觅处,突然有关这种思想的著作不经意地找到了,这叫他如何不兴奋,如何不激动!

嬴政想办的事,必须办成;他想要的人,也必须要到。为了把韩非要到手,他发兵进攻韩国。对方吃不住,提出和谈。他让人捎去话:和谈可以,只是要韩非入秦来谈。

秦王居然要韩非去谈,韩王安不仅重新打量起韩非,顿时觉得这个书生不是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可能是个人才。他似乎有些后悔,后悔没早点用韩非。但时间紧迫,不容他多想,没有余地地任命了韩非为使者。

国家有难,君王有命,韩非别无选择,只能上路。

踏进秦境,他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受到秦王高规格的接待。他疑惑不解,希望主人能尽快安排会谈。然对方轻描淡写,不作正面回答。

过了几天,他才通过谈话了解到,秦王要他来谈判,不过是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是秦王看上了他,要他充当高级智囊。

秦王需要韩非合作,不仅需要他的书本指导,更需要他更灵活的口头指教,需要他在身边解释他的思想,并提供新思想、新策略。

不管韩非愿意不愿意,他既然来了,要走也走不了,只得服从主人的安排。从强迫留下,到慢慢适应,他经过了一个心灵煎熬的过程,理想和现实斗,感情和理智斗,斗得他梦寝难安,斗到最后,他顺从了命运。

自己的学说在自己的国度中碰了壁,却得到了原先视为最大的敌人嬴政的最高赞语,对此韩非的心情是复杂的:他遗憾韩王安有眼不识人才,使他不得意了多年,高兴终于有人赏识了他,使他脱颖而出;他遗憾被声誉不佳的嬴政所赏识,不能为国家效力,高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在遗憾中透出的高兴,这高兴中夹着极端的痛苦。

在痛苦的心灵生活中,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很少有种理论能被所有的人接受,很少有种理论可放之四海而皆准,一种理论,不管它是多么的深邃有理,都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须适得其时,适得其地,适得其人,才能适得其用,否则,只能是一堆无用的废竹简。

他的学说在的遭遇,使他还认识到一个事实:他的学说气势太宏大,具休操作过于复杂吃力,一般君王的性格、素质、水平、文化倾向,使他们很难采纳它,韩王安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能欣赏并使用他的学说的君王,除了雄才大略的嬴政外,环视天下,竟无第二人。

他的学说被秦王看中,韩非是尴尬的:多年来,他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怎样让韩国强大,让韩国有效地对付秦国,对付虎视天下的嬴政,阻止对韩国的蚕食。为此,他遭到了韩王的冷淡,被视为迂阔夸夸其谈的书生。没想到,到头来,命运开了个玩笑,兜了一个圈子,把他的学说送给了嬴政。

世事的变化,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对造物主的安排,韩非除了苦笑,还能说些什么?

在令人不能自主的环境中,韩非只得走上嬴政合作的道路。说是合作,其实是为嬴政效力。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双方的地位就决定了两者的主从性质:嬴政需要什么就可问什么,韩非则不能干预对方的总体政策;嬴政可视韩非的效力态度及质量以作赏罚,韩非却无法凭自己的心境来定去留。

主从关系,根本不可能公平共事。

和颜悦色,待若上宾,在初起的一个阶段中,嬴政对韩非的态度是没话说的。他盼着韩非见面,盼得愿用生命相换,也许是期望值太高了,可真的见了面,相处了一段日子后,渐渐觉得对方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有能耐。

在面对面的谈话中,韩非再次陷入了困境,情况不比当年在韩国强。他擅长静心屏气的写作,他的思想基本都已写在了书里。侃谈不是他的长项,他口吃,结结巴巴说得吃力,对着嬴政,他把书中的话照搬了一番,未说出什么新东西来。他口才太差,不像游士,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把烂铁说成金,只是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拐弯抹角,不会相机行事,说话缺乏技巧,缺乏感染力,无力激发听者产生强烈的兴趣。

说难!韩非无力跳越口头表达的障碍,无力征服要求甚高的嬴政。嬴政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兴师动众弄来的这个人,只会研究宏观理论,一遇上实际问题就没辙了;此人的书有用,而人本身没啥用处。

得出结论后,嬴政依然客客气气地待韩非,可客气中少了当初的真切。

敏感的韩非感觉到了,知道嬴政再也不会信用他。

当一个君王需要一个人才时,总会拿出最好的态度,使后者产生对他的好感,以便解决迫切的需求,过后,又当别论。在这方面,嬴政做得更加出色,他对待所需的人才,能把君王的架子彻底的放下来,问寒送暖,低三下四,卑躬屈节,待此人的作用消失后,则一改从前的态度,冷眼相待,甚至一脚踢开。对此,他做得毫无顾忌,相当地自然。不这样,他觉得包袱太重,将没有精力去接纳新的人才,解决新的问题。

为嬴政制定过大战略的尉缭,生动地说过他对嬴政为人的看法: 吾细察秦王为人,高鼻长目,鹘胸豺声,内怀虎狼之心,残忍少恩,用人时能屈已,不用则轻弃。今天下未统一,故不惜屈身求布衣,若得志,天下皆为鱼肉!(《史记·秦始皇本纪》)

尉缭曾靠着他的机智,以退为进,用出走要挟嬴政,重新调整了彼此的关系。而书生气极重的韩非,虽能对人际关系的奥妙有深刻的见解,却无法作为自己处世的指南,在和嬴政关系走向低谷后,束手无策,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

被嬴政看中,这是韩非人生中唯一的辉煌,然而这辉煌犹如昙花,瞬现瞬败,很快地暗淡了下去。

韩非没得到嬴政的信用,却不能走,成了秦王身边有着特殊待遇的“囚徒”,沦落异乡的孤客。

他和嬴政是有缘的,然这缘浅得很,也短得很,缘尽处化成了劫,且劫中套着劫,李斯和他的劫。两种劫合成了一场大劫,一场让他陷入灭顶之灾的大劫。

李斯不是外人,是韩非的同学,一起在荀子门下受业。两人各有千秋,在老师有方的教授下,悉心揣摩了帝王之术的精髓,韩非擅长做学术深层研究,李斯善于将理论运用在实际之中。

毕业后,韩非回国效力,李斯来到秦廷,经过一番不易的挣扎和努力,终于站住了脚,受到嬴政的信任,当上了首席客卿。谁知,山不转水转,由于嬴政的一句话,两人又做了同事。同窗多年。彼此太熟悉了,太知根知底了,自被迫共事那日起,两人在同学情谊的客气后,产生了不经意的互相轻视,进而产生了冲突。

4.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四

自主学习篇--自主,新课标理念的精髓

卡片摘录

【作者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 “名”;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

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背景剖析】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得不到重视。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秩序,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反对暴政,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所以他一方面教授各国弟子学习礼仪,一方面积极入世,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真是踌躇满志。他最初做中都宰,一年之后,升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先是用外交手段,收回了被齐国占领的鲁国的城池,后又诛杀了乱臣少正卯。治理国家仅仅三个月,路不拾遗,四方之客都宾至如归。齐国害怕孔子执政,会使鲁国强大,威胁自己,所以送了一些美女给鲁君,鲁君于是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孔子见自己抱负难以施展,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开始了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常遭困厄,但都不受重用。最后只得返回鲁国,专心修订《诗》《书》《礼》《乐》,教授弟子。鲁哀公16年(前479年),孔子卒。

孔子的一生,总的来说,是郁郁不得志的。这是因为那个动荡的时代,诸侯崇尚武力,大国君主希望通过武力建立霸业,而一些弱小的国家要想自存,也不得不重视武力,这样诸侯之间的战争就在所难免了。而孔子提倡的“礼治”、“文教”,则未免太过温和了,他提倡大家遵守周礼,自己“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只能使人感觉很滑稽,不符合时代潮流。理想与现实这样格格不入,他的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了。

基础积累

【识字记音】

①木铎(   )    ②桀溺(   )   ③长沮(    )

④执舆(   )    ⑤荷(   )    ⑥黍  (    )

⑦怃然(    )   ⑧殆  (   )     ⑨八佾(   )

⑩见其二子(    )  耦而耕(    )

i而不辍(    )

答案:  ①duó  ②nì  ③jù  ④yú  ⑤hè  diào  ⑥shǔ   ⑦wǔ  ⑧dài  ⑨yì  ⑩xiàn  ǒu  yōu  chuò

【解释实词】

①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②使子路问津焉:

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④往者不可谏:

⑤今之从政者殆而:

⑥不仕无义:

答案: ①担忧  ②渡口  ③参与  ④匡正,挽回  ⑤危险  ⑥出来做官

【通假举要】

①长沮、桀溺耦而耕:

②是鲁孔丘与:

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答案:  ①“桀”通“杰”,形容高大  ②“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③“而”通“尔”,你;“辟”通“避”,躲避

【一词多义】

(一)实词

悠然见南山

项伯即入见沛公

吾未尝不得见也

于是见公输盘

汝真女子之见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其二子焉

才美不外见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答案:看见,望见/会见/谒见,拜见/召见,接见/见识,见解/表被动,被/介绍,引见/显露/出现

(二)虚词

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植其杖而芸

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吾恂恂而起

⑦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⑩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答案:①表并列  ②表递进  ③表承接  ④表转折  ⑤表假设  ⑥表修饰  ⑦表因果  ⑧表目的  ⑨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⑩句末词气词,相当于“罢了”

【词类活用】

①i而不辍:

②子路从而后: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答案:①名词活用为动词,用i耕地  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落在后面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留下  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使……乱

【古今异义】

①遇丈人

古义:

今义:

②子见夫子乎

古义:

今义:

答案:①古义: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岳父。 ②古义:旧时对老师的称呼。今义:是指因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文言句式】

①子路曰:“为孔丘。”

②而谁以易之?

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④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答案:①判断句  ②宾语前置句  ③介宾短语后置句  ④省略句

【名言名句】

①                  ,来者犹可追。

②士志于道,                  ,未足与议也。

③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④不以言举人,                  。

答案:①往者不可谏  sp;③敏于事而慎于言  ④不以人废言

合作探究篇--合作,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

重点剖析

【中心主旨】

本课5则选文均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别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与坚韧的品质。

【问题讨论】

1.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赏析: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正因为社会**,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辞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2.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赏析:儒家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人与他的儿子的关系尚且仍然保持着,却抛弃了君臣之伦;想要使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样做完全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这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是缺乏社会责任心的表现,历来为儒家所反对。

【艺术特色】

1.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选文1、选文4和选文5,通过对仪封人、荷丈人和晨门等人的语言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品质;而选文2、选文3和选文4将长沮、桀溺、接舆、荷丈人等人的消极避世与孔子的积极入世进行对比,从而更加突出和丰满了孔子的形象。

2.相关人物的动作或行为富有个性。

选文2中用“i而不辍”四个字来描写桀溺的情态,使人物格外生色。接舆劝孔子一段,在他唱完之后,写了这样一个场面:“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之后戛然而止。孔子想说什么,接舆又为何躲避,都不得而知,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

点拨迁移

课文内容 ※点拨※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比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

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发散迁移 ※思考※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nn乎?莫己知也,斯则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孔子与荷蒉者以及本课中长沮、桀溺、荷丈人有什么不同?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 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2、阅读本段,结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参考答案:

1.荷蒉者、长沮、桀溺、荷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2.孔子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圣人之所以为圣,皆出于此。

训练落实篇--听来终觉浅,绝知要躬行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仪封人请见(jiàn)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

B.长沮、桀溺耦而耕(ǒu)  i而不辍(yōu)

C.夫子怃然(wǔ)          趋而辟之(pì)

D.以杖荷(hè)         杀鸡 为黍而食之(sí)

答案:B

解析:A项“见”读xiàn;C项“辟”通“避”,读bì;D项“食”读s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仪封人请见       见:引见

B.而谁以易之       易:改变

C.往者不可谏       谏:匡正

D.趋而辟之         趋:快步跑

答案:D

解析:D项“趋”,快步走。

3.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B.何以战

C.作《师说》以贻之

D.遇丈人,以杖荷

答案:C

解析:C项“以”为连词,其余各项皆为介词。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而谁以易之?

B.晨门曰:“奚自?”

C.孔子曰:“何陋之有?”

D.子路宿于石门。

答案:D

解析:D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其余各项均为宾语前置。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5-8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杖荷             荷:背负

B.植其杖而芸           芸:除草

C.明日,子路行以告     明日:第二天

D.行其义也             义:正义

答案:D

解析:D项,义:道术或主张

6.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路拱而立

②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③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④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答案:B

解析:B项,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③助词,的;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下列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三言两语,少数几章也只记了谈话时的场景。上述文段不仅有时间的推移、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B.丈人带讽刺的话语,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出他的态度倨傲,自认为比孔子高明,德行比孔子高尚。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孔子师徒风餐露宿周游列国的同情。

C.子路认为自己对隐者恭敬有礼,隐者便款待自己,并让儿子出来相见,这说明隐者没有废弃“长幼之节”;但他不出仕,放弃了臣子对君主应尽的责任,即君臣之义,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D.孔子的话(包括子路根据孔子的意思说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出他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的感情,而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不仕无义”的处世态度,却给予严历的批评。

答案:B

解析:B项,“又表现出他对孔子师徒风餐露宿周游列国的同情”不正确。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答案  他便留子路住下来,杀鸡、做黍米饭给子路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叫来拜见子路。

(2)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答案  孔子说:“他是个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看望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却走开了。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9-12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②。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l③,爵之大夫,起累绁④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释:①帐目清楚,收支平衡。②⑤:官名。③l:公羊。④累绁:用绳索捆绑。⑥粥:卖。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其嗣懿子曰               诫:告诫

B.已而去鲁,斥乎齐           去:到达

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           辟:偏僻

D.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乡:向往

答案:B

解析:去:离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斥乎齐,逐乎宋、卫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B.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孔子遂行              遂拔以击荆轲

D.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答案:A

解析:介词“在”/介词“对”;B都是介词“把”;C副词“于是,就”;D都是副词“将要”。

11.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说明孔子“执政才能”“好礼有才”的一组是(    )

A.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孔子适齐,为高为高昭子家臣

B.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

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C.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

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D.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吾即没,若必师之

答案:B

解析:A项中“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说明的孔子的经历,并未说明“好学有才”;C项中“于是反鲁,鲁复善待”说明的是鲁国对孔子的态度,并未说明“好学有才”;D项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说明的是孔子对职位变动的态度,并为说明“执政才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厘子的赞誉,厘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B.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的小官等等,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

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受到了善待。

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然而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情不自禁和痴迷以及齐国人对此的赞赏,却让齐景公感到了宝座的倾危而没能重用他。

答案:D

解析:齐景公不重用孔子的原因是齐大夫欲害的影响使齐景公感到自己年事已高,不能保证他所喜爱的孔子在自己退位后仍能被赏识而受到迫害。

【参考译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时,鲁国的大夫厘子病重,快要死了,厘子告诫自己的后代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当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能显达的人出现。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 定要拜他为师。”

孔子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贱。成年后,曾经在季氏的门下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出纳钱粮计量公平准确;又曾担任管理牧场的小官,畜牧繁殖增长。由此,担任司空。不久,他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到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于是又返回鲁国,鲁国又很好地对待他。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已经三十岁了,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予:“从前秦穆公国家小,又处在偏僻的地方,他能称霸是靠什么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小,但是他的志向很大,虽然处于偏僻的地方,但施政却很得当他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百里溪,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和他谈了三天的话,然后让他执掌国政,用这种精神治理国家,就是称王于天下也能做到,他只称霸还小了一点。”景公听后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孔子到了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触景公。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音乐,听到韶乐,就学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齐国的大夫想害孔子,孔子知道了。景公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你了。”孔子于是辞行,返回了鲁国。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了,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脸上露出喜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惧怕,大喜来到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个话,但不是还说‘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吗?”于是杀了扰乱政治的少正卯。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别人丢失的东西;四方的游客来到鲁国的城池,不必向当官的求情送礼,都给予借贷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孔子七十三岁时,鲁岁时,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去世。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

写作审美提升篇--世事皆学问,人情即文章

角度一

如何认识孔子

角度分析:孔子为圣,圣者之圣。纷争之春,多世之秋,乱世间,圣人傲立。其对自身的感怀,对社会的关注,对文化的贡献:仅有一项便可傲立于天地,何况全才乎!

【写作示例】

至圣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传至今日,是因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孔子七十二门生为贤人,另有三个人感其教化。孔子身体力行的教学,是无愧于先师的称号的。他的学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潜心学问,有的能通灵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庙堂。孔子注重文化的传承,其修《春秋》《诗》虽是为儒家而修,对《诗》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无疑将中华的文化传了下来。否则哪有“关关睢鸠”的千古绝唱?孔子是个文化人。他回望是历史,低首是现今,远望是将来。汉代的独尊儒术使其学术的传承初见成效;传至宋代,程朱理学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续扬。一门能傲立千年的学术以其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以及能代代相传不断创新,证明了它在华夏的生命力,无人可挡的生命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的精神,他的学说也随川前行,奔流不止。

孔子为圣,圣者之圣。纷争之春,多世之秋,乱世间,圣人傲立。其对自身的感怀,对社会的关注,对文化的贡献:仅有一项便可傲立于天地,何况全才乎!

角度二

话题: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角度分析:“变”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话题,其基本意思是“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写作时可就人、事、物、理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写深写透,只要与“变”相关就“符合题意”。要学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世界(包括人、事、物、理各方面),在我们的生活中,“变”的结果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它比起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总是一种进步。“文章合为时而著”,写“变”这话题,要在思想上、意识上、精神上、风貌上表现出新的时代气息,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求进步,求发展,求创新。

【写作示例】

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阔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自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受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我想,孔子不会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中国是稳健中发展的仁者。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这,才是最大的智慧。寿哉,仁者!

5.先秦诸子语用观 篇五

先秦诸子对语言使用的研究表明,中国哲学自先秦便具有浓厚的语用倾向,对语用研究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对后世语言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正名 无名 控名 语用观 言语行为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建立标志着语言研究从追求普遍语法转入关注具体语言实践。

语用学兴起的促成因素是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语用研究虽然未能建构一个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中国哲学自先秦以来对语言使用的智慧性思辨便不曾间断,甚至显现出更为浓厚的语用倾向。

本文从共时视角,探讨先秦儒家“正名”,道家“无名”及名家“控名”理论所蕴涵的丰富语用思维,以期展现中国哲学传统文化构架下所孕育的独特而永恒的语用景观。

一、儒家“正名”的语用观

“正名”是儒家思想体系核心准则之一,通常被解释为“对名称的校正”。

但这一解说不足以诠释孔子“正名”思想所蕴藏的深刻语言洞察。

孔子“正名”思想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

子路问政,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孔子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讨论名实关系。

“正名”思想包含着对语词(名)与世界(实)关系的深邃洞悉。

(一)言语乃实施行为。

孔子认为,语言的功用包括描述事实和实施行为。

合适的言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依据语词所规定的意义来使用语言;二是言语可以作为产生适当关系的有效手段,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工具。

“正名”思想指出了语言能表达什么(名不正则言不顺),也指明语言具有成事的能力(言不顺则事不成)。

这一将语言功用等同于实施行为的理念与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思想――“语词是用来做事的”不谋而合。

不同的是,奥斯汀是通过将语句(命题)划分为陈述句与施为句,显性施为句与隐性施为句的路径来达到这一要旨,而孔子是根据自身所处环境从经验角度来讨论语言这一本质。

(二)言语与行为关系。

奥斯汀指出,一个语句(命题)同时具有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指说出带意义的语词和语句本身这一行为;言外行为指说话者意欲通过该语句传递的含义;而言后行为则指该语句对听话者产生的事后效应。

[2]孔子反复申明,言与行无法割裂。

与奥斯汀主要关注言外行为,或者说言语的“行事语力”不同,孔子既强调说话者通过语句恰当表达了说话者意义,也重视语句事后效应(即语效)。

在儒家思想中,言语主体间交际及其行为效应被赋予重要意义。

得体有效的言语交际也被视为是在那个时代衡量君子的规范之一。

(三)言语行为“恰当性条件”。

儒家“正名”思想还凸显了言语行为的社会性,指出“正名”乃人际意义生成和理解之路。

但是如何做到有效交际呢?孔子认为,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需要满足言语行为的“恰当性条件”。

这一系列条件包括说话者、语境和言语本身等因素。

在说话者方面,孔子强调言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此外,孔子认为说话者除了要坦诚有礼,还要注意观察恰当的时机、主题和选择适当的方式。

而如果话语未经琢磨,时机不当,则不如不说。

在语境方面,儒家认为,恰当的言语行为是依据不同的语境来灵活使用语言。

对于语言本身,孔子强调使用规范和质朴达意。

在言说的内容上,孔子还指出,好的.语言要“文质彬彬”。

概言之,“正名”准则表明儒家已敏锐察觉到语言的行为属性,指明通往有效言语交际的路径。

在论述言语行为的“恰当性条件”时,儒家还认识到,言语交际中听话一方的重要和复杂性,因此,在实施言语行为时,主张要对听话者的需要和期望作出反应(即言后行为),并将这一反应纳入意义的生成和考察。

二、道家“无名”的语用观

与儒家重视名实关系不同,道家的核心理论是“无名”。

道家创始人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4]他认为,“道”是万物存在的始源,具有无穷潜在力和创造力,是恒久不变的。

但是“道”无形无声,难以言说,因此也难以命名,因此,能“道”的“道”不是“常道”(恒道),能命名的“名”不是“常名”(恒名)。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5]老子和庄子基于对“道”的论述,提出了“无名”的论题,自成一派,形成了道家极富有特色的语言和语言使用思想。

(一)“言”“意”关系。

庄子更进一步认为,既然“道”只能由“意”来把握,那么相对而言,“言”便是“糟粕”,主张“得鱼而忘荃”。

庄子认为,语言文字本身并无价值,有价值的是语言文字表达的“意”,而“意”又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在他看来,语言文字是象征性符号,是人们领悟意的手段和工具。

庄子还用各种手段来揭示他眼中“意”的复杂,“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5]毋庸置疑,老子和庄子对言与意间内在深层关系的分析,成为后世各种言意之辨的思想来源。

(二)言语交际原则。

格赖斯合作原则认为,人们通过遵守或违背质量、数量、关系和方式四个准则来实现对会话含义的理解。

庄子也曾考察言语表达的“质”和“量”。

这里庄子强调言语交际中的基本原则:要传递真实的情况,不要传递过分的言辞。

在《庄子・渔父》中论述了人的八种毛病,其中四种与不遵守言语交际的“质”与“量”原则有关。

可见庄子主张有效的言语交际应该是提供真实而恰当的信息。

(三)言语交际误解。

成功的交际离不开语言的使用。

由于语言字面意义与说话者意义的不对应,所以言语交际中无可避免会产生误解。

庄子对误解产生的缘由有过论述:“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5]意思是,言论不同于无心而吹的“天籁”,发言者各执一词,他们的言论出于机心,并不能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此外,庄子认为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当人们认识一种事物并将其用语言表述出来之时,事物本身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人们的认识是不准确或不完整的,这就是产生言语误解的原因。

他还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5]在庄子眼里,人们出于不同环境、场合、目的和用途,在把事物的本真用“言”说出来时就可能“失真”,从而导致交际中的误解。

三、名家“控名”的语用观

名家的核心是“控名”。

“控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针对名不当实的现象,引名就实,使名字恰如其分地描述事物;二是针对实不当名的现象,改正那些实不当名的现象。

[6]名家的“控名”思想侧重言语在论辩中的具体使用,体现了丰富的语用思想。

(一)动态语境。

语言学家利奇指出,语境包括交际参与者、话语的目的、言语行为以及作为言辞本身的话语。

[7]名家另一代表人物惠施的辩题同样反映出言语使用者的目的和视角的不同,可能导致对意义的不同理解。

惠施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在常人眼里,天地山泽都是有高低之分的,但若从无穷宇宙空间的视角看,天是无形的,地之上的空间都属于天,所以没有天高地下的区别,如此类推,山与泽也无高低的差别。

据此可以看出,名家已经意识到语词的意义与语境参数的变化关系密切。

语境并非是静态的。

在言语中,即便是一个语境参数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对同一语句意义的不同解读。

(二)语用策略。

言辨是名实相应思想的运用和深化,因此名家特别重视言辨中的语用策略。

名家论辩的目的是说服和晓谕对方,因此尤为关注言语交际的语效行为。

邓析将言辨的对象分为聪明的人,见闻广博的人,地位高的人,有钱的人,穷人,勇敢的人和愚笨的人。

在此基础上他指出针对以上不同的言辨对象应使用不同语用策略。

不难看出,名家已将目光扩展到交际中言辨对象的不同地位、性格和特点上,强调因人施辨,指出如果不顾及交际对象的实际情况,就难以取得满意的语效行为。

四、结语

先秦诸子在“名”“实”之辨演变过程中所彰显的语用思想,一方面说明中国哲人对语言和意义有着非凡的洞悉,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哲学自先秦就具有浓厚的语用倾向,在语言使用研究上堪称一个早熟的国家。

哲人们以独特的视界对言语的实施行为、语言与行为关系、言语行为恰当性条件、言语交际原则、言意关系、动态语境和语用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后世中国哲学和语言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考察先秦儒家、道家和名家对语言使用的研究,对于人们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和深刻理解中国哲学与语用研究的关系等方面,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孔丘. 论语[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1、223.

[2] 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2nd ed.)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3] 孔健. 孔子全集[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

[4]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 楼宇烈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 :152.

[5]. 张采民, 张石川.《庄子》注评[M]. 南京:凤凰出版社, :332.

[6] 庞朴. 中国的名家[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7]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8] [战国]吕不韦. 吕氏春秋[M]. 王晓明注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6.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教学设想 篇六

【教学设想】

1、重视挖掘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内涵。诸子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学习先秦诸子散文,要引导学生领悟其深邃的思想,“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走进诸子。如孔子的“仁”、“义”,孟子“民为贵”和“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及“仁义礼智”,庄子的“尊生”,墨子“兼爱”“非攻”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对优良传统的热爱,陶冶身心、涵养德行。

2、学习经典,注意联系现实。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思考,至今仍然富有现实意义。因此教课时要发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阐发经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思考人生。

3、体会先秦诸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要体会《论语》言简意赅、质朴含蓄的特点,《孟子》运用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的方法,《庄子》想象奇幻、行文汪洋恣肆的特点,《韩非子》锋芒锐利、说理透辟的特点。

4、加强名句名段诵读,重视文化知识积累。

每个篇目后都有背诵要求,教课时要落实背诵的基本要求,识记一些名句,如孔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

5、不必篇篇都学,面面俱到。在篇目和语段的取舍上,删繁就简,选学简易浅显、有故事、有情节的文章,不必在佶屈聱牙的文字上耗费时间和精力。

6、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要上成古汉语知识课。

【课时安排】

31课时

概说 2课时 第一单元“”和《论语》选读,7个小专题,7课时。第二单元《孟子》选读,7个小专题,7课时。第三单元《荀子》选读,1个小专题,1课时。第四单元《老子》选读,1个小专题,1课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5个小专题,6课时。第六单元《墨子》选读,3个小专题,2课时。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2个小专题,5课时。

【课文进度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习全文)1课时

二、《当仁,不让于师》(选学1、9、10段)1课时 附带解析其他词句: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莞而 /割鸡焉用牛刀 /单瓢陋巷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全文)1课时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学文本)1课时 附带解析词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杀身成仁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选学1、3段)1课时 附带解析词语:见义勇为

六、《有教无类》(选学1、5、6、7段)1课时 附带解析词语:切磋琢磨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选学7、10段)1课时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学习全文)2课时

二、《王何必曰利》 1课时

三、《民为贵》(选学1、2、3段)1课时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选学第1段)

附带解析语句:乐民之乐者„„未之有也 2课时

五、《人和》(不学文本)解析和背诵语句:(课后第一题)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学文本)解析和背诵语句:(课后第一题)讲析名句: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课时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学习全文)1课时 第三单元《荀子》选读(不学文本)1课时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选学1、3、6、7段)1课时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一、《无端崖之词》(学习全文)3课时

二、《鹏之徙于南冥》(必修本已学,用于自读,灵活处理)

三、《东海之大乐》(选学第一自然段“秋水”)1课时 四《尊生》(学习全文)2课时

五、《恶乎往而不可》(不学文本)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一、《兼爱》(选学最后一段)1课时

二、《非攻》(学习全文)1课时

三、《尚贤》(不学文本)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学习全文)3课时

7.先秦诸子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篇七

先秦诸子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先秦诸子提出的人格美学范畴,对环境美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环境艺术(建筑、园林)的`基本趣味.如非礼弗履、阴阳和谐、有无相生、道法自然等等.从这些美学趣味中,可以看出中国环境艺术的一个根本特点:环境与人相通.从而为我们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找到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把环境美与人格美联系起来理解.

作 者:伍永忠 WU Yong-zhong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社科部,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YINSHAN ACADEMIC JOURNAL(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5)分类号:B83-02关键词:先秦诸子 环境美学 人格美学

8.0《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目录 篇八

第一部分、实话孔子、夫子何人

2、学而优则仕

3、君子固穷、头号教书匠

5、谁是好学生

6、伤心事与玩笑话

第二部分、儒墨之争

1、儒与侠

2、孔子的药方

3、墨子的药方

4、两位侠士

5、三大分歧

6、儒墨再评价

第三部分、儒道之争

1、隐士哲学家

2、从杨朱到老庄

3、无为之谜

4、道之谜

5、老庄之别

6、儒道再评价

第四部、儒法之争

1、血染的思想

2、谋士的哲学

3、横行霸道

4、两面三刀

5、人性是个问题

6、儒法是非

第五部、前因后果

1、事出有因

2、以人为本

3、新文化与新制度

4、命运呼叫转移

5、士人的崛起

6、魅力所在第六部、继往开来

1、灰色的般票

2、墨子与杨朱

3、老子与庄子

4、再说法家

5、爱的呼唤

9.先秦诸子语录翻译 篇九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我国教材由于长期来使用单一的社会发展理论,往往有失公正,不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本文尝试引入文化学上的“轴心时代”理论,揭示出先秦诸子思想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

关于先秦诸子百家的背景,目前国内许多大学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①说“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进,变化急剧”。这显然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即人类社会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现在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还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但是按照这种理论,先秦诸子百家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因为那只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进”时代的思想,封建时代今天早已超越,而且还应该受到批判。所以教材说“(诸子)有些见解因受历史的局限而带有明显的封建印记”(p1),“从总体上讲,老子的哲学思想带有唯心色彩”(p5),“有论者以为,老子是以退为进,从利己主义的立场来对待辩证法”(p6),“从主观上讲,孟子提倡‘仁政’,有维护当时封建统治的意图”(p47),“孔子(关于世界大同)的这一理想固然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想改变现实的意愿,但在小生产生产方式和私有制社会制度的基础上,这种理想,实属无法实现的乌托邦”(p47),墨子倡导“兼爱”,“这反映了当时一般劳动人民和小生产者改善生活的愿望。动机可嘉,但却不切合当时的社会实际”(p48),庄子“对一切功名的绝对否定也会导引人们消极避世,逃避应负的社会责任”(p16)„„

这样的评价,显然不利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所以有必要换一种历史的眼光。马克思从来不把他的理论视为惟我独尊,而且即使马克思在划分历史时,也不是仅此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等一种,比如,他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就以“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的标准把社会划分为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人类历史当然还可以有别的划分方法。

我注意到如今史学界比较认同的“轴心时代”的划分,对于我们理解传统、继承传统也许是一个更好的理论框架。

“轴心时代”(Axial Period,又译作“枢轴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1883-1969)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949)这本书中提出的。他注意到一个奇特的历史现象,即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个时代可以称为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

关于“轴心时代”的理论有以下几个要点:

1.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地理横亘,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原来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但却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突然发生了一种飞跃,形成了现代各主要文明各自的文化轴心,使得各个不同民族都“获得了全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的东西”,人类从此被“一个共同的起源和目标”联结在一起。这种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巧合,让几代研究者百思不得其解。

2.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问题,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②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古希腊而使欧洲文化重新燃起新光辉,从而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受到印度佛教冲击后,再次回归孔孟而把中国哲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③中国文学史上多次掀起的“古文运动”都提出“宗经明道”的口号。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人文精神讨论,虽然有人不承认与轴心的关系(如王蒙说:中国压根就没有人文精神,你失落什么呀?又何须重建呢?),但还是有不少学者回到了“轴心时代”,从周易等著作寻找思想能量(如“文明以止,人文也”,文明人要懂得约束自己的欲望,不能在物质追求方面贪得无厌)。甚至我们的主流文化也在不断回归轴心寻求治国方略,比如“以德治国”、“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目标,都可以看做对中国文化轴心的回顾。

3.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在形成一次新的“轴心时代”,或者称“第二次轴心时代”。关于这一点,我们要有相当的警惕,假如我们在今天处处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现实下,贸然抛弃中华文化的“第一次轴心时代”,而接受“第二次轴心时代”的说法,是不是会重新导致“西方中心主义”?况且,是否真的出现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需要较长的历史来验证,“轴心”的意义在于其向着后世辐射,我们不能贸然判断一个缺乏历史发育的“点”已经是“轴心”,当年的“毛泽东时代”不是能给我们提供了这种教训吗?

所以,我认为“轴心时代”理论最具价值的部分还是其第二个要点,即轴心的回顾和辐射。从这一理论推论,先秦的意义就没有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而终结,人类文化的划分就不是什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是前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后轴心时代(轴心辐射的时代)。今天,轴心的火焰依然没有熄灭,轴心的能量依然在辐射,这是我们依然要学习先秦经典的理由。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主要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百家争鸣,从而发生重大的转折(“轴心理论”称之为“超越”),成为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但是轴心不是突然形成的,所以还要讲到春秋战国前的殷商西周之际(大约公元前1000年前后),即所谓“前轴心时代”,这个时候中国历史已经发生了大的转折,即从神本到人本,从君本到民本。中国社会发展到商代,还一直是一种“神本”社会,《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为了祭祀鬼神,商统治者大量地杀生,遭致人民的怨恨。而周人从古公亶父起即不忍杀人父子④,又能从商的覆灭中汲取教训,认识到“惟人万物之灵”,“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左传·曹刿论战》所记的那次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正处于“轴心时代”初期,也深刻反映了前轴心时代对于轴心时代人们观念的影响。其第一段: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从这一则记载中我们看到,在当时人的观念中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已经认识到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少数的统治者(“肉食者鄙”“小惠未徧”),也不是天上的神(“神弗福也”),而是人民,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可以一战”。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而曹刿只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通过他来反映这种观念的变化,更说明这种观念在当时已经普遍深入人心。

“轴心时代”一方面肯定了“前轴心时代”的人本主义民本主义,一方面又有重要的超越。周人把眼光从天下转到人间,于是制礼作乐,安排人间秩序。然而仅仅到了东周,这个人间秩序就开始毁坏,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使“轴心时代”的文化精英们认识到仅仅注重现实世界的秩序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人心的秩序。正如孔子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于是把目光转向人的内心世界,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越。这是一种精神的境界,一种对于终极价值的追求,人正是在这种终极追求中成为一个文明的人。我们在孔子关于人的伦理道德、人的自身修养,尤其是关于“仁”的表述中都看到了这样的思想。其他诸子的思想精华部分也无不在于此,比如庄子的《逍遥游》,看似在追求一种永远无望的目标,其实正是暗示着人的生命发展的无限性、终极性与完美性。

我们要用这样的眼光来学习《先秦诸子语录》,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下面我们用“轴心时代”的理论来分析教材中几则先秦诸子语录。

孔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论语》,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论语》,书名,按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说法:“论者,纶也,轮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也就是说,“论语”的“论”字有经纶世务圆转如轮的意思,而这正暗合了“轴心”意象。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这三则语录看似是在讲学习,其实讲的都是人的道德修养,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做人功夫。《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学习知识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如果不学习,连做人都会“罔”,都会“殆”,还谈得上什么治国平天下呢。所以教材把包括孔子这几则语录在内的先秦诸子语录都编辑在“品格·胸怀”这一个大单元,是有道理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而人的学习和修养是永无止境的,也就是“轴心超越”关于终极追求的认识。这不能不令人发生一种紧迫感,所以孔子来到川上,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孔子把这种终极追求概括为“仁”,认为君子一刻也离不开仁,匆忙急促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这样。为了“仁”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孔子自己是如此,他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学,无论是陈蔡断粮也好,惶惶如丧家之犬也好,都能够始终不改其道。他还用这个标准褒贬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什么是“仁”?教材说仁就是爱,这个解释过于简单,它还应该是精神领域的一种终极追求(“轴心时代”理论称此为“内向超越”),包括人的全部道德意识和理想情操,也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修养,从这个修养出发,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克己复礼”。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再说《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老子,春秋末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据说生年略早于孔子,故有孔子问老之说。从表面上看,道家学派与儒家学派不同,儒家主张克己复礼,恢复人间秩序,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回归自然。但从“轴心时代”理论看,他们又是相通的,即都是认为在我们通过感官和智力所了解到的现实世界之上,还存在着一个更高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努力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个精神境界,用孔子的话来说是“仁”,用老子的话来说则是“道”。

我们常人对于世界的知识常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常识,而“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道”的世界里,许多现象许多知识都和现实世界不同甚至相反,所以,要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就必须要有辨证的眼光,认识到世界的多维,不但要看到正面,还要看到反面,不但要看到它现实存在的一面,还要看到它超越的一面。《老子》一书就充满了这样的机智和辩证法思想,《老子》可以说是最早对我们民族精神进行辩证思想启蒙的一个读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第二章)

“美”与“恶”是现实世界中最常见的两种现象,所以老子在第一章开宗明义之后,第二章便举出这一对现象来进行讨论。我们所看见的现实中的美真的就是精神世界的美吗?我们所看见的现实世界的恶真的就是精神世界的恶吗?老子点到即止,引而不发,我们可以到庄子那里看故事。比如《庄子》中有一篇《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

对马进行修饰,在天下人眼里,恐怕正是一件非常美的事情,而庄子则认为这是最最丑恶的事,正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后世龚自珍《病梅馆记》亦有类似表述。)美是一种最不确定的东西,美学是研究“美”的,可是研究了几千年越研究越糊涂,有人说美是主观的,有人说美是客观的,又有人说美是主客观的相互作用。有人说美是有用,马上有人反驳说一幢楼房最有用的地方是厕所„„即使是汉字“美”的意思,几千年来也是众说纷纭。有人把“美”看成是会意字,说“羊大为美”(东汉许慎),有人则看成是象形字,是一个头戴羽冠舞蹈的人(我比较倾向后者,因为前者重视的是物质之美,后者重视的是精神之美,更能体现“轴心时代”的超越。况且,按许慎的分析方法,我也可以说天上掉下人民币“”才是美)。

美是主观,美是客观,美是有用,美是好吃,美是好看,美是有钱„„是不是越争论越糊涂呢?所以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据说现在西方人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美学不再讨论“美是什么”这种抽象的命题,而是改为研究各门艺术的具体的美了。这也就认同了老子所说的“美”是不可言说的观点。

“善”亦如此,历史上对于人性的争论,有说性本善,有说性本恶,也是争论了几千年。到1993年上海复旦大学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学生辩论赛,抽到的决赛题目就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从中国的国情看明明应该是维护性善的,却因为抽到了反方而来维护人性本恶,居然也把台湾学生驳得人仰马翻。由此可见这一概念的不确定性。

是不是只有“美”与“善”的概念才这样说不清呢?不是的,老子认为天下的事情大多都说不清,他接下来一连举出六对矛盾关系: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同上)

一部《道德经》,就是由这一系列矛盾范畴组成的,老子提醒我们,只有看到矛和盾的两个方面,才能把握矛盾背后那永恒不变的“道”,也就是周易所说的“一阴一阳之为道”。所以圣人的“无为”和“不言”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而是懂得避免陷入现实世界的矛盾,避免陷入自相矛盾的言说。所以假如要批判老子,也不适合说是什么唯心主义,还不如说是形而上学,因为他超越形下物质世界,直指形上“道”的境界,而这正是“轴心时代”诸子理论的基本精神。

《孟子》

《孟子》,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孟子言行,由孟子与其弟子编撰而成。孟子,战国时人,孔子以后先秦主要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而孟子与孔子又有区别,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若用西方政治学说的名词,我们可以说孔子的,是‘爸爸政策’;孟子的,是‘妈妈政策’。爸爸政策要人正经规矩,要人有道德;妈妈政策要人快活安乐,要人享受幸福。„„这是孔子,孟子不同之处(孔子有时也说富民,孟子有时也说格君心,但这都不是他们最注意的)。”胡适这话,假如后来不加了括号补充,便不完全了。因为民本思想(也就是所谓“妈妈政策”)是前轴心时代便已达到的,孟子假如仅止于此,便称不上是“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他必还要有精神上的超越,也就是胡适补充说的“格君心”,我们不妨再说得明白一点,是人格理想。这两方面加起来,才是完整的孟子。下面分而述之。

孟子发扬了前轴心时代的人本主义民本主义思想。他说: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

敢于当着梁惠王的面指责当时的国君“率兽食人”,质疑他们的行政资格;敢于直说“民为贵,君为轻”,这都是非常鲜明的民本思想。教材说孟子“有维护当时封建统治的意图”,我们前面说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不过话说回来,民本和民主确实还有距离,民本是为民作主,民主是人民作主,为民作主是诉诸于统治阶级的,因此属于主流文化范畴,而轴心时代的意义,还在于它产生了一个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超越,它更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在有机会的时候把这种修养普及到整个中华文化。《孟子》一书记载,有一次学生问孟子说:“人和禽兽到底有何分别?”孟子回答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就是界线非常细微、模糊,也就是说人和禽兽的分别,其实只是一线之隔。这一点也被现代基因研究所证明,据说人和黑猩猩的基因区别只有百分之一点几。正是这百分之一点几,决定了人和禽兽的区别。用纯物质的眼光看,精神应该是没有份量的,或者有,也是“几希”,或如西方电影所说人灵魂的重量是21克。⑤然而正是这“几希”或“21克”的东西,成为轴心时代思想家努力超越的目标,构成孟子人格理想的重要内容。教材中能体现孟子精神超越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和“大丈夫”两则语录,不过我认为还应该补上“浩然之气”一则,才算比较完整。孟子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

上一篇:老师诗歌欣赏下一篇:表达看破红尘的句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