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译注》心得(12篇)
1.读《论语译注》心得 篇一
读《论语译注》有感
——孝敬之道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众所周知,“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而,在孔子心中,“孝”是做人之本,也是“仁”之本。做不到“孝”,就不称之为人;更不能做到“仁”。在文中,孔子已经详细的说明了,应该如何对待父母。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这个,是毋庸置疑。最基本的,是“养”。而犬马皆能“养”。所以“孝”之本就是要“敬”了。就如我们平时说的:孝敬。正所谓,孝、敬不分家。然后便是忧其忧,乐其乐,心系于父母。体谅父母,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如果都能做到这样,就不用“可怜天下父母心”了。至于“不远行”之类,我想,应该都是心
系父母的表现。最后就是,父母过世之后要厚葬他们,并守丧。古人很看重守丧,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形式。只有学会孝敬父母,用心爱自己的父母,才能学会爱别人,忠于君主。所以说,“孝”是为人之根本。
在现在这个经济,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小孩子们,在家都被宠着,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虽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们并不幸福。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只求一声问候、一起吃个饭、常回家看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回头看看那为我们而白了的头发,为我们而皱了的脸颊。
论语中的“孝”让我们拾起那颗久违的“孝心”吧!
统计学院
2010级经济分析二班
郭畅
2.读《论语译注》心得 篇二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 如果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 这就是谄媚。
心得:时刻要分清大小王, 马屁要集中火力拍到一个 (或者少数有效的) 屁股上, 否者适得其反。
子曰: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论语·八佾》)
译文:孔子说, 祭祀祖先时, 要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一样。
心得:形式是必要的, 个别时候造假也是必要的, 而且要造得真, 造得就像本来就是真的一样。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与奥, 宁媚于灶, 何谓也?子曰:不然, 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
译文:王孙贾问曰:与其向奥神讨好, 还不如向灶神讨好, 这话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样说不对, 要是得罪了上天, 就没有可以祈祷 (被保佑) 的地方了。
心得:只要是领导, 一个也不能得罪。丢开直接领导去讨好其他大领导, 搞隔辈烧香, 或者只认直接长老, 看不到其他帮主, 你小子离死不远了。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 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译文:子贡想减掉每月初一祭祀庙用的羊。孔子说:子贡啊, 你怜惜的是那只羊, 我所看中的是礼制。
心得:领导心中什么事最重要?大局。对于大局, 是不能考虑成本和计较代价的。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焉得知?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人若能待在仁德的地方是最好的。选择自己的居处, 如果不能挑选仁德的地方, 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心得:首先要挑个好单位, 选个好老板。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知人也。 (《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 别担心人家不了解你, 害怕的是你不了解别人。
心得:觉得领导不能了解你或者理解不了你的高论, 认为领导是笨蛋的才是真笨蛋。要始终相信, 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 一不小心, 立即看穿你的小马甲。
子曰:君子欲纳于言, 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 君子说话小心谨慎, 做事要敏捷勤奋。
心得:不要怕别人把你当哑巴卖了, 少说话多做事, 夹着尾巴做人准没错。而且, 你如果在难办到的事情上高谈阔论 (别人都不说话) , 这个烫手的东西一定会落到你的头上, 会让别人笑话死的。
子曰:邦有道, 不废;邦无道, 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谈到南宫适时说, 此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不会被罢免, 黑暗时也能免受刑戮。于是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3.《论语译注》读书报告 篇三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而《论语》也可算作是儒学的精髓部分了。《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论语》在初中、高中都有相关的课程学习,但终究只停留在浅尝辄止,拾人牙慧的阶段,所获有限而零碎。现拜读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更深入地认识了这一经典,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收获。
总体来说,以前对论语的认识只停留在“语录体”的书面概念中,而今细读,渐品出了其中况味,发现其中人物其实也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机敏善辩的子贡,率直的子路,潇洒曽皙。当然,形象最为鲜明的还是孔子。虽然书中对话体占绝大部分,极少有动作神态描写,但读过之后,觉得孔子不再是高高悬于庙堂之上的画像,遥远地立于时间深处的历史人物。有着鲜活的抱负追求、喜怒哀乐。
《公孙长篇》中“匿怨而与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可以看到孔子明澈的内心与坦荡的胸怀;《先进篇》记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可以看到孔子失去爱徒的悲痛欲绝;“朽木不可雕也”的训斥,可以看到恨铁不成钢的肝火,《子罕篇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以看出孔子的困顿和无奈;《雍也篇》“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可以看到孔子高远的抱负和不得志的孤寂,可以领略到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和气魄。正是这些,让我感到这位笼罩着神圣光环的至圣先师,也是位更为亲切可感的师者和榜样。
君子,是儒家理想道德规范的外化和集成。《论语》中,君子道德行为标准出现的频率极高。其中,“忠”、“恕”是反复出现的概括和总结。通过阅读,我对孔子这一伦理道德核心思想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刻地了解,这主要体现和应用与自己、他人关系的处理。
我的理解是,撇开政治,在个人修养上“忠”,主要是对自己生命和人格的负责。每个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生来对自己灵魂的保洁负责。“忠”就是忠于自己的本心,虔诚于人格境界的提升,克服锱铢世事加诸欣赏的虚妄。除了鄙弃“匿怨而与其人”之外,更多地体现在对待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遵时守信上。孔子说“过,则勿惮改”,《述而篇》记载陈司败指责孔子偏袒鲁君,孔子闻之,“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可以看出,孔子不认为犯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去避讳或掩饰,而是视错误为财富,视被别人指出错误为自己的收获。他把错误当作完善自身,致知修身的必须途径。《论语·为
/ 3
政篇》孔子答子贡问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强调言行一致,也是强调表里如一,强调待人行事与追求完美人格的统一。
“恕”,则是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他人,留存人之初的本善,即满满的同情心,并将其实在化为具体的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行为表现。如杨伯峻先生在备注中提到的,其消极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积极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何对待他人的误解便是“恕”的重要体现。《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为“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人不知己,自是无碍,可这里的人,通常是和自己有交集的人,这些人若不知,误解就会产生,尤其无端的误解着实会让人窝气。此时,克服心头负气虚妄,做到“不愠”,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与心性,其实也是最终消弭误解,达到和谐愉快相处的最佳结果。
在《论语》中,孔子对“忠”、“恕”的结合也做了阐述和要求。《宪问篇》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说法,译为“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卫灵公篇》也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生命个体真正的自由与独立,是尊重他者的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完整,便是在“忠”、“恕”之间达到高尚的纯粹——直指本心的纯粹。
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对当前生活姿态很有启发的语句。时有豁然开朗,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
《卫灵公篇》孔子说道“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像是对我们高一新生语重心长的告诫。劝解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想法,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状态要有所规划。《阳货篇》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挥霍光阴中,看到这话,仿佛就听见“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啊”的话以亲友和自己的声音出现在耳畔。
《述而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不仅是孔子之忧,更应是每个在校学生之忧。有内在目标,有外在要求,要修德,要讲学,要求善。可是,正在做吗?做到了吗?这句话,提醒我们,永远在路上,可以放松,当不能松懈,上下求索之行不能断绝搁置。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这也是很多人畏葸不前、得过且过是找的借口。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吧,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意思是“如果真的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便会再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 鞭辟入里,道理温和中性却能让偷懒者无地自容。当没开始就打算放弃时,这句话能截断懦弱的退路。
那么,如何开步前行?我在这里找到答案:《雍也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原意虽偏向政治,但也能给予方法论的启示。目标在前,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近取譬”,就是从当前就近的必要之事做起,做好资本积累,一步步朝前迈进。
曾子的名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则是一盏指明灯。以厚实的担当为底座,散发着浪漫与理想的光芒,每一
/ 3
遍读完,都能给人以精神力量。
读《论语》让我收获很多,我会继续读下去。
4.论语译注读后感 篇四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
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
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论语译注》读后感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
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5.《论语译注》读后感 篇五
在慢慢咀嚼那些富有哲理的语言中;在静静地感受那些通俗易懂的译注时,眼前时时会出现几个鲜活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孔子、子路、颜渊、有子……
其中,孔子的言论对我的影响颇大。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很有智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无数,同学们又称他为“圣人”和“师仙”.在学生有困难时他总是乐于帮助并耐心讲解。他那么博学却始终保持谦虚,很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习,人们夸他他也从不骄傲。《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在《论语译注》中,我对于“仁”的理解尤为印象深刻。孔子的“仁”,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社交性、实用性等。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如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这本译注中不仅了解其中含义,更能深入内部奥妙,探求人生哲理。我们能够从《论语译注》不断挖掘出价值内涵,从而推导出人类和谐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根源。孔子的一系列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旧具有普遍实用性和永恒价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起源于孔子的孝道观。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孝是做人的基础,人之行莫大于孝,连孝都做不到,那其他的品质更无法说了。“子曰:弟子,入则孝,谨而信,风爱众,而亲仁。”可见孝之重要性,可谓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孔子的孝道思想分为很多层面,其中最贴近我们的则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孔子在与其弟子的讨论“三年之丧”的对话中这样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子女就算只念到幼时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之丧。可见父母无微不至地疼爱自己的子女,为子女无怨无悔地付出,子女自然会有报答之心,因而向父母行孝尽孝,子女对父母的孝,则是儒家文化极为重视的思想。
我认为这本伟大的著作,为我们解说了孔子思想的重要性与意义,阐释了生活中的种种都离不开这位伟大人物的思想。因此,当我深究孔子思想后,我开始思索,我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我是否具有思想中的各种品质?我的人生是否有价值?
对于我而言,人的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精神上的胜利,譬如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其表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核心理念是“仁爱”主要指一种高尚的品德,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追求人生真正价值,应该以爱人为主要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真正的敬意在于精神上的,才能使我们感动,并为之震撼,正是因为孔子思想具有精神上的心境,才是我们永远追随,百看不厌,并为之着迷。论语译注》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哲理性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一滴水是小的,一块石是硬的,但一滴滴的水不断地滴在石头的同一地方,天长日久,水滴竟可穿石,同样我们一次努力的作用是渺小的,但是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终会成功。”这是我在看完这本译注后的心声。从这本《论语译注》中可见,孔子他的门人将孔子人生的言行和经历记录下来,长期久积,最终成为一部集子,一笔一划,一字一句,都来自孔子和他的门人不断努力,坚持不懈。
6.读《论语译注》心得 篇六
人是唯一不满足于有限生命而试图追求无限生命的存在物。因此, 生死问题成了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 无论哪种重要的哲学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孔、庄也不例外, 他们有关生死的谈话对于中国人具有普遍且巨大的影响力, 导致中国民众人格的膨胀或萎缩。
古代哲人中谈生死, 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 而非死后。《论语·先进》篇中有一段很有意思、影响深远的对话:“季路问及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1]孔子为何讳谈死呢?我想, 其中的原因应是孔子想让人专注于生前事业的开拓, 而忘却死亡的恐怖。儒家认为,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有限个体, 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正如孔子所谓:“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荀子所说:“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宋代大儒朱熹说得更好:“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 自然完具无阙, 须尽得这道理无欠阙, 到那死时, 乃是生理已尽, 安于死而无愧。” (《朱子语类》三十九) 以儒“道”价值的实现作为人解决死生问题的关键, 实质是让人走死后不朽之路。儒家的不朽就是“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明朝的儒者罗伦补充说:“生必有死, 圣贤无异于众人。死而不亡, 与天地并久, 日月并明, 其惟圣贤乎!” (《文集》) 他的意思是圣贤不同于一般人, 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 虽然和一般人一样肉体死亡了, 而其精神却可以“与天地并久, 日月并明”。这种不朽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永恒价值极其相似。
孔子的确是中国最伟大的哲人, 死亡悲剧里的大英雄。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 而是教人学会生活, 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 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孔子已经深刻领悟了自然时间的短暂与价值时间的长久, 因此他真正感到了自然时间的紧迫。他曾经站在黄河边焦灼地说:“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正因为他追求“不朽”, 自然时间才成为最珍贵的创造生命价值的资源。一个人越是努力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 就越感到时间太少, 而且过得太快, 因为要在每个人短暂的自然时间里创造出长久的价值时间, 是一种极其紧张、艰难的努力过程, 而越感到紧张和艰难, 就越深味时间之不足。胡适曾经自我安慰:“不做无益事, 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岁, 我活百五十。”我想, 胡适也正有类似孔子的时间危机。孔子的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主张和周游列国、开馆授徒的实践都是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都是对价值生命的塑造, 所以他最终走向了价值生命的“不朽”。他死后还活在历史之中, 还活在千百万后人的心中。儒者们追求的人生最高目标“不朽”正是对死亡虚无的反向思考, 正是从肉体的寂灭走向精神的永生。
古代哲人中, 谈生死最有趣的人是庄周。他在《大宗师》中说:“夫大块载我以形, 劳我以生, 俟我以老, 息我以死, 故善我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2]意思是生、老、死都应顺应自然, 无关苦痛。他甚至认为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 生时应安生, 死时应安死。所以当他妻子死时, 他才会“箕踞鼓盆而歌” (《庄子·至乐》) 。当他自己将死, 才会认为徒弟欲厚葬自己的想法实在可笑, 万物皆是自己的葬具, 又何必多此一举呢?面对徒弟“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列御寇》) 的担忧, 他坦然地讲, 尸体不被鸟鸢啄食, 也会被蝼蚁蚕食, 所以死后的事情, 就更用不着担心了。这是一般人对庄周谈生死的印象, 其实庄周是在故作“逍遥游”, 将生死问题虚无化, 其实本质上庄子并没照自己的话去做, 而后世的愚人却只能看到其外在的放浪形骸就仿效起来, 真正从死亡走向虚无。庄周发现了把虚无带入人生的正是死亡, 这一真理引起了他的恐惧和焦虑。正缘于此, 才使他猛然反省生命的真谛。为了摆脱死亡带来的虚无, 他便开始寻找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他用充满了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了对价值生命的雕塑, 他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他是中国最早道破死亡秘密的哲学家, 也是第一个真正消解了不朽与虚无对立的人, 是人类死亡悲剧里的真英雄。然而, 那些“东施效颦”者却意识不到由死亡引起的价值虚无, 因而成了没有恐惧和焦虑的人, 成了对自己生命真正不负责任的人。他们来到人世, 把维持生存本身作为存在之目的, 而不去追求超越动物生活的意义。他们把生命虚掷在粗鄙的享乐、懒惰、无聊和机械的劳动中, 糊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他们从虚无中来, 在虚无中生活, 又将生命复归于虚无, 就像河水翻起的一个泡沫或随季节开放凋零的花瓣一样。在他们眼里这正是庄子宣扬的对生命之超然态度:生无所喜, 不过是走完自然赋予的人生旅程;死亦无所哀, 不过是复归自然罢了。但正因如此, 这样的人必难有一种基于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而追求无限的一种对生命的真挚热爱, 也就不会像活出生命真滋味的人那样与死亡进行悲剧性的抗争了。他们追求长寿, 消磨时间, 等待死亡。他们的确回归了自然, 把自己归入了山花野树、灵猴猛虎一类了。他们完成了彻底的死亡, 不仅肉体归于寂灭, 价值也同样归于虚无, 不曾在人间留下任何印记。他们实在是上了庄子的当。
综上可见, 无论是儒家, 还是道家, 他们的理论面对生死都存在一种推向极端的倾向。自两派创始者之后, 这种倾向愈演愈烈, 造就出越来越多的对死亡近乎或完全麻木的人。儒家从“弃郑声”一直发展到宋明理学的“存天理, 灭人欲”。最终发展成一种极端桎梏人性的价值主义 (纯粹社会伦理型) 生死观。他们为追求死后不朽而蔑视鄙弃肉体的生命和感官的享乐。而道家从“大道自然”一直发展到炼丹修仙, 甚至走上淫邪的道路, 他们整日做着白日飞升的美梦, 形成了一种纯粹自然主义的生死观。中国道教的产生, 使死亡愈趋形式化、表面化, 从而失去了生命本该具有的深度。他们为此甚至自动放弃肉体的存在而追求虚无中的虚无。
时至二十一世纪, 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死观呢?我觉得应该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 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既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 又肯定生命死亡的存在与这一存在所带来的虚无, 即从肉体短暂存在中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存在, 以此消解在头脑中因肯定死亡导致虚无而带来的极大恐惧和绝望。就这个意义层面来说, 孔子和庄子都是这样的悲剧英雄, 他们用自己的学说和实践最终完成了价值生命的雕塑, 从而新生了一个历千年而不死灭的精神生命。
摘要:古代哲人中谈生死, 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 而非死后。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 而是教人学会生活, 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 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庄周是谈生死最有趣的人, 他用充满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对价值生命的雕塑, 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时至二十一世纪, 我们应该追求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 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既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 又肯定生命死亡的存在与这一存在所带来的虚无, 即从肉体短暂存在中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存在。
关键词:不朽,虚无,《论语》,《庄子》,生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7.论语译注读后感 篇七
有语曰:“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孔子说过,想得太明白未必是好事,糊涂一点也未必是坏事。正是这个道理。一天10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已经够我们受了,如果还整天的胡思乱想,疲惫的不只是我们的身体、精神,我暂且认为那样是叫“心累。”老师常讲只要自己忙起来,我们就会想得更少。我也同意这句话。忙之所以会让我们想得更少(强调这里的想是指一些与现实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关的胡思乱想)是因为这会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甚至会麻痹我们的神经。所以对于学生,对于公职人员,治愈“心累”的方法,只有“工作”。唯有不断地学习、工作,才会探索出新知,才会得到你想要的问题答案。
这周我看完了《孔子》这部电视剧,虽然只有16集,但是它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任何天才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并不是说他具有天赋,而是他善于让自己成功,这才是我理解的天才。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是他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他留给我们的知识大道。我看到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奔赴于各国,处处碰壁,最终能实现自己的大道了,可楚国君王逝世,自己终也未实现他的最高理想――大同。虽“大同”在现如今还是古时候都不太现实,但他在逆境中的生活追求、生活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无论在学习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论语译注的读后感 篇八
(统计学2班林汉明)很早以前就知道孔子与论语,孔子的理念一直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像“三人行,必有我师嫣”,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等等,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其中道理更是待人深思。
读《论语译注》这部书,让我感受很深,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读《论语译注》,让我深刻的了解孔子,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读《论语译注》,让我了解孔子在治学方面,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
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我记得《论语译注》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我想,如果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
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9.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 篇九
大家知道,《论语》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的弟子及其后人对孔子,孔子弟子言论的记载的整合所成。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一是“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二是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例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对于《论语》,我们通过这些了解到它最根本的来源,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它是很有帮助的。读了《论语译注》对其中的孔子的许多言论和主张肯定是有或多或少的感悟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孔子这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更多的了解。
下面我就说说自己感触最深的几则吧,但绝对是不只是这些的。 春秋时代重视“礼”,“礼”包括礼仪、礼制、礼器等,却很少讲“仁”。《左传》“礼”字被统计一下,一共讲了 462次,但讲“仁”不过 33次。《论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言的;讲“仁”却 109次。由此看来,孔子批判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而且认为没有仁,也就谈不上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仁”并不是孔子所认为的更高境界,“圣”才是更高境界。“圣”的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这个目标,孔子认为尧、舜他们都未必能达到。“孔孟”经常被我们说在一起的,可以说孟子
是对孔子的继承吧。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孔子讲究孝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我们的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一直以来被许多人传颂着,孝感动天、、鹿乳奉亲、百里负米、芦衣顺母、亲尝汤药、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尝粪忧心、弃官寻母等。现在,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关于子女对父母的不赡养越演越烈,这在迫切的要求人们对于孝道的发扬是不可懈怠的。这儿还有一个小故事,是很久以前在某个杂志上看到的,很具讽刺意味:一对夫妻父母早逝,家中无长,缺憾承膝之欢,妻子便责令丈夫外出寻亲。另外一对夫妇,家中有一耄耋老母,口流涎眼生疮,越看越令人生厌,于是妻子责令丈夫将老人送至野外,盼其“自然”死亡。 从这些故事我们感悟到了什么呢,大家自己可思考。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
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据说有一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试问,乌鸦尚会反哺,那么人呢。
作为每一个莘莘学子,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不耻下问的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闹着也要去。妻
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对,这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不只是古时候的故事在教育我们诚信的重要性,现代也是的。“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这样,朱家4口人,除了朱邦月本身一条腿被截肢,后来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吃喝拉撒全靠他照料。为了一个承诺,他付出了一生。
“仁义礼智信”,这些是对《论语》的总体内容的总结,不要小看这五个字,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成为当代和未来都有用的人。
10.读《论语心得》有感 篇十
三岔乡甘溪坝小学郭辉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顿时有一种沐浴在春风里的感觉,心里敞亮无比。对人、对事、对工作,对人生的态度也有了新的感悟,在修身养性、锻造自己的同时也拥有了一份难得的快乐和从容。《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即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而于丹老师能把一般人很难读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我们过去总是喜欢与他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起参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辉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
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以启发:
心灵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用一种乐观、善良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对待各
种事情,就能悦纳人生。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在生活中,我常有这种认同感。
处世之道。于丹教授对人生中最难相处的人际关系进行了透彻的解析:与人交往要把握“度”。确实如此,我们无论与家人还是同事之间,如果真正能做到交往适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来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会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却不让学生喜欢,甚至招致部分学生背后的谩骂;对学生和蔼可亲,却又会招来部分学生胆大妄为、有令不行。于丹老师讲了一个名叫《豪猪的哲学》的寓言故事:有一群豪猪,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他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经过很多次磨合,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这是于丹教授告诫我们的做人哲理。
君子之道。于丹老师说: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防小人不如做君子,将自己打造成为君子,以君子的更高的心灵层级去应对所有的世故。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的社会环境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理想之道。于丹老师说理想就是给我们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人生之道。于丹老师说:《论语》告诉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先要把我们生命中能够把握的东西尽可能掌握,只有这样一点一点学起来,到了该立的年龄才真正可以立起来。孔子面对席前的子弟,循循善诱,建立心灵的智慧,传递着温柔的思想力量。儒家思想看似高深莫测,其实再也简单不过了,只是我们把事情过于复杂化,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这本书也正是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调整心态,不要被世事所累,独善其身,拥有一份宁静而淡定的心情,坦然地面对一切人和事。如果达到这种境界了,快乐还会离我们那么遥远吗?我看到我的朋友每天都笑得那么灿烂,我便会努力去寻找快乐,创造快乐。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身为教师,在阅读时本能地对论语中孔夫子的教育理念倍加关注。在孔子看来,所有人都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应该自重的。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利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我们教师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就不会对自己的学生声色俱厉,不会大声指责他们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真正的好老师会象孔夫子那样,心平气和地跟学生商讨问题,和蔼可亲地和学生交流思想。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他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把孔子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智慧广为传播。我想我们也应该这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帮助我们的学生,感染他们,把中华民族的光辉传统发扬光大。
11.读《论语心得》有感 篇十一
我和父亲一起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通过我自己的理解与父亲的解释,我了解到了《论语心得》的内容以及《论语》的.道理。
《论语心得》主要讲述的,就是于丹对于孔子的《论语》的感悟。内容分别有: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孔子一生最看重的,就是“恕”、“仁”与“智”。然而,快乐也悄悄地隐藏在这三个字中。
“恕”,宽恕他人的错误行为,机能体现出自己博大的胸怀,又能感受到在宽恕了别人之后,心中的那份愉悦和清爽。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2.论语译注读后感 篇十二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也是一位热爱阅读的读者。近期利用在家时间,我仔细地阅读了《论语译注》这一本书。这本书籍是杨伯峻的研究心得。它出版于20xx年10月1日的中华书局。
杨伯峻原名杨德崇,是湖南省长沙市人,著名语言学家。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译注等方面。他卓越的成就离不开他的祖父对他的教育。他从小足不出户,由祖父亲自授读古书。读过《诗经》《左传》《东莱博议》等书籍。祖父对他的启蒙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的影响力很大,家喻户晓。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看得人并不多。如果你仔细阅读这部作品,就会受益匪浅。
全书共20篇,首创“语录体”,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它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每个人物描述地都十分鲜明,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在于刻画人物方面,在内容上也让我获益多多,深有感慨。“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教育了我们要孝顺父母,尊重师长,诚实可信,多学习知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个人每天需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每天坚持做这样一件事情,你就会把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所以,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言与行。
在学习方面,也有很多让我难忘的名言。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教导我们要善于学习并且多加思考。“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要善于反省,取长补短,并且要多向优秀的人学习。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在生活上,因为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差异,也都有自己特有的习惯。对待同一件事情,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此时我们不应该怀疑自己,或者是一味的去迎合别人的看法。我们应该有独立的思想,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就好。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所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重要。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侍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所以对于很多事情,我们大家都要有自己的分寸和属于自己的原则,适可而止,尊重一切事物,不多加干涉。
【读《论语译注》心得】推荐阅读:
寒假《论语译注》读书笔记09-23
读论语心得09-12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09-13
读论语名著读后感作文09-25
读《中国文化名著之论语》有感10-31
《论语》心得08-09
论语5到8章读书心得06-28
读于丹论语心得后感07-13
论语德育06-15
论语发展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