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扩散理论案例分析

2024-07-17

创新扩散理论案例分析(共8篇)

1.创新扩散理论案例分析 篇一

表演类选秀节目的创新扩散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颇为活跃。本文拟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切入,考察表演类选秀节目的发展轨迹。表演类选秀节目遵循创新扩散的S型曲线规律,在相互的碰撞和交融中不断挖掘“二次创新”元素,在追求差异化创新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制作理念和节目特色,由此推动节目迈向更高层次。

扩散过程的表现

国内的表演类选秀节目借鉴《流行偶像》、《美国偶像》。本世纪初,这种选秀节目在英国和美国已属常见,然而对中国观众而言,尚属新鲜事物,是“一项创新”。①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的传播过程可以用一条S形曲线描述。对于“一项创新”的接受而言,在早期阶段,能够接受的人很少,因此,创新的传播和接受速度也相应缓慢;当接受者人数扩大到10%~25%时,接受的速度突然加快,传播曲线迅速呈向上延伸趋势,即所谓的“起飞期”;在接近饱和点时,创新的扩散进程又会减缓。

2003年,湖南电视台《超级男声》首发先声,可谓创新扩散的早期。结合中外表演类选秀节目的发展,从《英国偶像》到《超级男声》出现,用时1年多,其扩散进展较为缓慢,符合创新扩散的早期阶段特征。随之,一些电视台敏锐地感觉到表演类选秀节目的发展前景,纷纷加入该类节目的扩散队伍,《非常6+1》、《我型我秀》、《梦想中国》等一大批选秀节目相继登上电视舞台,成为扩散过程的早期追随者。2005年是此类节目“起飞”的一年。《超级女声》、《残酷一町》、《星空舞状元》等节目“全面开花”,《超级女声》的成功更是加速了扩散速度。2006年,各电视台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真人秀节目,据不完全统计,总量超过200多种,仅表演类选秀就有数十种,曾被称为“选秀塞车”。②2007年,此类节目充斥荧屏,其数量已趋于饱和。据罗杰斯理论,当扩散接近饱和点时,速度必然减缓。相应的,选秀节目的扩散速度也呈减速趋势。同时政策干预更使扩散速度减慢,国家广电总局颁布法令,明确规定节目的播出时段、参与方式等,以“防止对这一„创新‟节目的过度使用”。③2008年选秀节目数量大大减少,表明其发展暂入低谷。此时扩散态势的呈现特征与罗杰斯的理论也是吻合的。

表演类选秀节目“二次创新”扩散现象透视

扩散研究中,罗杰斯将创新者和其追随者的属性特征分别称为同质性和异质性。由此类推,我们也可将电视节目制作观念的扩散,表述为同质性扩散与异质性扩散两种类型。同质性扩散指后继电视节目在某些特征方面相似,包括主题和形式的相同或相近;异质性扩散指的是后继电视节目在某些特征方面有差异,包括主题和形式的多元化、参考国内外已有节目模式等形成新一轮创新扩散,即“二次创新”。回顾我国表演类选秀节目的发展,笔者以为,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同质性扩散与异质性扩散兼容共生,交互发展,从而形成螺旋发展的S形曲线。

据经济学观点,同一市场的竞争会促使生产者通过创新,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差异性以确保市场份额,但在传媒市场的竞争中,却出现了“竞争性复制”的特例。处于竞争中的电视频道为了争得最大份额的收视率,纷纷制作能获得主流观众喜爱的节目,于是导致了电视节目同质化严重的现象。④回顾选秀节目几年来的发展,我们也可发现制作观念的同质性扩散程度偏高,如对《超级女声》节目形式的复制,造成大批“民间造星”运动,大大降低了该节目的新颖度,导致2006年超女总决赛的全国收视率(平均为3.38%)与2005年11%的盛况相比下降许多。⑤

有鉴于此,为保持竞争优势,一些电视台则采取异质性扩散方法,找准市场空隙,发掘自身潜力,以合理定位满足消费者需求,发挥“后发”“优势”,⑥在模仿中创新,从而形成“二次创新”的扩散曲线。《舞林大会》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借鉴美国《和明星跳舞》节目,以本台主持人替

代明星的角色,既解决制作成本的难题,又以其新颖而抢占人气和商机。该节目第一季复活赛直播的收视率高达15.9%,紧逼“春晚”在上海地区的收视率(17%),其影响力迅速辐射全国;第二季时,很多明星经纪公司看好《舞林大会》宣传艺人的作用,纷纷而至,自荐参与,⑦因而轻松升格为明星秀。《舞林大会》的成功又带动一批节目的生成,如《舞动奇迹》、《我要跳舞》等,进而形成了新一轮的创新扩散。

表演类选秀节目在扩散过程中也存在着“二次创新”现象,即节目主题和形式的不断更新。选秀的主题内容日渐丰富,不仅有歌舞秀,还有武术秀,如《武林风》;不仅秀唱歌,还可秀唱戏,如《非常有戏》;还有选演员秀,如《红楼梦中人》;选主持人秀,如《闪亮新主播》;家庭秀,如《全家总动员》;更有劳动秀,如《劳动最光荣》。选秀的形式也在进行组合改造,由单唱改为对唱,如《绝对唱响》;由明星秀舞发展为明星秀歌,如《名声大震》;由单纯的“独”秀改为“明星+民星”的组合秀,如《名师高徒》。

不仅如此,节目的传播渠道也在创新发展,日渐多样,从电视到纸媒,从现场投票、手机短信再扩展到网络投票,从实地的比赛到增设网络视频海选,如《绝对唱响》的选手可以通过上传音视频参赛,利用网络媒体,打破地域界限,实现更大意义上的“海选”。

虽然我国电视节目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但笔者以为这只是发展中的短期现象。我国选秀节目的发展进程,是在求同存异和求异存同交织中运行延伸的,由最初的秀歌发展到后来多元化的秀舞、秀戏曲、秀特长等。同质性和异质性的融通和借鉴,推动了多元化表演秀的发展,若用一条S形创新扩散曲线来描述它的发展轨迹,难尽其意,它应是多条S形渐进曲线的延伸,同时,时间轴的原点随着节目制作观念的创新而不断变化。每当扩散的数量渐近饱和点时,就会有新的创新者在原有基础上再度设计、变革,注入异质元素,刺激它再次生长,使得节目形态步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2.创新扩散理论案例分析 篇二

一、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是Rogers于1983年提出的, 用于描述技术创新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基本规律和过程。其中影响创新的接纳因素包括:创新技术特性、采纳决策者特性, 以及传播渠道。创新技术特性即个体对创新技术的主观感受, 包括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观察性、可试性。Rogers认为创新技术特性通常比其他因素更能预测个体对创新采纳行为。创新扩散理论最早应用于个体层次, 但是最近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组织层次上。对在组织层次的研究侧重于组织的采纳和扩散过程, 通过各种模型来描述或预测采纳决策和IT/IS在组织中的扩散程度, 其中包含和IT采纳和扩散有关的因素研究。这些II采纳的重要因素涉及了个体、组织和技术三个方面。国外研究最多的因素有:收益、规模、内部资源和竞争。其中有的针对一般IT, 有的是专门的IT, 如WEB挖掘、网站、数据仓库技术等各种技术。国内的黄国青等对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的分权程度、企业文化的变革程度、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ERP的采纳进行了研究。

二、制度理论

制度理论提供另一种视角来理解组织IT/IS采纳。该理论观点认为组织对结构和活动的修改有时候是对环境压力的反应, 而不仅仅从经济考虑。譬如法律、声望或者规范都可能迫使企业采纳IT/IS, 制度压力包括竞争压力、模仿压力和规范压力, 制度压力解释了技术同态现象, 即同一行业的企业倾向采纳相同技术。文献认为制度压力通过影响高层管理的信念和参与, 间接影响组织对ERP的吸收。

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决策不仅是一个技术过程, 更是一种社会过程, 其最终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献以决策者为中心, 通过其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感知, 分析了企业IT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 包括竞争性、潮流性、政策性、企业基本条件、企业文化和信息系统成熟度。

三、中小企业ERP采纳模型

中小企业决策更为个性化、集权化, 所以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采纳既有组织层次特点, 也有个体层次特点, 所以高层人员的某些特性通常会影响到企业的决策结果。创新扩散理论没有对组织间技术扩散提供完整的解释, 创新采纳决策应该考虑相应的环境和创新的特殊性。因此基于创新扩散和制度理论, 我们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 增加了CEO的创新性和ERP与组织的相容性两个因素, 围绕个体、技术、组织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 建立了中小企业的ERP采纳综合模型。

1. CEO的创新性

中小企业由于实力的限制, 更注重短期的利益, 重视的是看得见的回报, 而实施ERP不仅具有高风险, 而且投资不能立竿见影, 这就使ERP的实施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远见。CEO是中小企业的重要决策者, 采纳ERP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CEO对新事物的偏好, 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反映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 最终影响企业的ERP采纳。

2. ERP与组织相容性

ERP与组织相容性指ERP系统与组织的需要、组织文化等相合适程度。创新扩散理论仅仅考虑技术本身特性, 但是复杂的信息技术采纳, 采纳和扩散研究需要同时考虑组织和任务特性, 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 只有与组织的实际需要相适应时, 才有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不同的ERP系统其开发的侧重点不同, 其功能和所适用的行业也各不相同, 而且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 需要与其他系统集成起来, 不同企业已经拥有的系统也不一样。相容性越高, 意味采用ERP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小, 企业越容易接受。

3. 信息化水平

企业信息化水平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硬件水平, 包括网络、计算机和各种应用系统的使用, 第二是专业人才, 具备使用IT和管理IT的能力。信息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业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程度, 即信息倾向。如果企业的信息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那么企业引进ERP所需要的经验和人才方面都占优势。通过已有的IT投资, 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经验, 也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 基层员工的电脑操作水平都得到锻炼。这些前期积累, 可以减少企业对ERP的恐惧和抵触心理, 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采纳意向, 人们通常对熟悉的东西信心十足。

4. 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常常被认为是技术采纳的重要因素。组织规模越大, 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资产可以分配。不仅可以吸引优秀的IT专业人员, 而且即使失败了, 企业所受的影响也较小。所以规模小的企业, 实施ERP所面临的障碍多, 承受风险的能力也更差。而且ERP作为一种IT投资, 企业规模越大, 在投资效益方面容易达到规模效应。

5. 外部竞争

组织通常尽最大努力来减少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 比如通过引进新技术创造竞争优势。各种压力促使组织和竞争对手在实践和过程方面非常相似, 竞争压力就是其中的一个, 竞争使得忽视先进技术的组织灭亡, 淘汰不适应的, 留下适应的。企业的一切需求都是竞争造成的, IT需求也是如此。中小企业常常是市场的跟随者, 当面对的竞争压力增大时, 为了维持市场地位, 他们更容易转向ERP之类的信息技术。而且中小企业的业务简单, 使得ERP实施周期短, 这样能够很快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映。

6. 政府政策

研究表明外部环境政策性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表现更为明显。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因此,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道路上, 政府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是很重要的。在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过程中, 政府可以组织专家组深入企业发现问题, 并与企业一起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难题, 举办“成果展示”、“论坛”, 通过示范、演讲、讨论等形式, 以点带面, 推动信息化工作。

四、总结

作为组织引进信息技术的关键第一步, 组织信息技术采纳受到技术自身特征、组织特征和所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综合创新扩散和制度理论的研究成果, 从个体、技术、组织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的六个因素, 分析它们对中小企业ERP采纳的影响。既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也期待为致力于中小企业ERP推广的政府部门和软件厂商, 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以上, 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 但是目前选择实施ERP的中小企业只占3.8%。本文综合创新扩散和制度理论的研究成果, 从个体、技术、组织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的六个因素, 逐一分析它们对中小企业ERP采纳的影响。

关键词:ERP采纳,创新扩散,制度理论

参考文献

[1]Beatty R C.Shim J P.Jones M C.Factors Influencing Corporate WebSite Adoption:a Time-based Assessment[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4, 38:337~354

[2]Liang H.Saraf N.Hu Q.Xue Y.Assimilation of Enterprise systems: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 pressure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top management[J].MIS Quarterly.2007, 31 (1) :59~87

[3]Benders J.Batenburg R.BlonkH V D.Sticking to standards;technical and other isomorphic pressure in deploying ERP-systems[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6, 43:194~203

[4]黄国青章勇:企业接受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7 (2) :81~84

3.农业创新传播扩散和推广研究 篇三

关键词:农业创新;传播;推广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08-1

1 农业创新传播、扩散和推广三者之间的联系

农业创新传播需要推广主体积极的进行宣传和示范,能够更快更好地被传播到广大的农村之中,农民就可以进行学习和借鉴经验并及时交流。当创新的精神流传到农村之后,就会很快的在成员和农民之间进行传播,并且有可能扩散到更远的范围,传播人员可以先将它下放基层进行实验,再向其他农民进行传播,从农业的推广中得到创新的方法。一般来看,传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推广,这样才能为更好的扩散打下基础。传播是创新的前提条件,扩散是农业创新的保障,所以,只有将传播和扩散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推进农业的推广工作。

2 将农业创新传播及扩散的特征进行比较

2.1 传播拥有较强的目的性,而扩散的目的却不明显

我国农业创新的宣传者大都是在农业作业中有经验的人员,包括各级从事创新工作的媒体工作者和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在进行宣传时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想要将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使从事农业的人员对这些进行了解、认识和运用,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进而促进农业的产量增加,提高农民的整体收益,使农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得到共同的发展。农业创新中农民是最主要的宣传者,虽然农民没有进行传播和扩散的义务,只是在田间进行操作创新时,被邻居看见进而被模仿,或者在进行交谈时无意识的交流这些经验。但是这只有在试验成功之后,才会在农业中广泛的传播开来。所以,在创新中进行扩散和推广的目的性较差,很多时候并没有有效的进行推广,因此,农业创新是无意识的推广和传播活动。

2.2 进行传播时有特定的一套方案,扩散时没有专门的方案

传播者在进行传播的时候,要想有效的完成传播的目的,就应该制定一套方案来开展传播活动。可以依照创新的特征和传播的接受者进行选择,选择一种适合的传播方法完成传播的任务,这些都是为了使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好。但是创新扩散中并没有对这些进行考虑,只是为了让被扩散的消息及时得到扩散,并没有考虑扩散后的效果,即便有意识的进行扩散,也没有对对方进行继续的追踪,对方是否有使用这种方法。所以,农业创新扩散和传播两者之间有所不同,不像传播的工作者一样注重传播的效果。

2.3 传播是由推广机构进行成本负担,扩散则是由机构之外的部门进行承担

推广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农业创新的传播,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而这些成本就需要推广机构承担。而将农业创新进行扩散只需要在农民间进行,这期间并不需要花费任何费用,为推广机构省下了大笔资金。如果没有农民之间的传播扩散,就需要推广工作人员进行传播,把创新的知识传递给每个农民,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并且这样也会花费大量的资金。所以推广人员需要在农村中选出一个领导者,由推广的工作人员先把农业创新传播给农民中的领导者,再由领导者向其他农民进行扩散,实现信息的无限扩张,这样不仅可以使传播比较全面,也可以加快传播的速度。实施这一方法的最主要优势就是可以降低推广成本,减少推广机构资金的成本输出。

3 进行农业创新传播的多种方法

3.1 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

在农业创新传播中,人与人的传播就是推广工作人员和农民之间单独进行交流,在进行交流之后有效进行农业创新的传播。农民与销售农业种子和肥料的销售工作者和经销商及代理商之间进行交流和传播,推销自己的产品,这一推销新农产品的过程属于农业创新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3.2 运用销售进行传播

在农业创新中通过销售进行传播和扩散,是农业推广部门根据我国的经济条件采用的新型传播方法。这种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销售传播是在获得利益的基础上对创新技术进行推广,使我国的农业技术快速发展。

4 结语

农业的创新推广是一个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也是农民将其应用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传播和推广的方式在不同的阶段和时间也都不尽相同,每次农业创新与推广都会形成新的经验和方法,为下一次的创新和推广提供借鉴和资料,更好的为我国的农业推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智勇,张琳琳.建立农业机械强制报废制度的有关问题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22).

[2] 马智勇,张琳琳.建立农业机械强制报废制度问题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05).

[3] 黄家章,李思经.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1,(01).

[4] 亢冰洁,吴改香,李琳,王少杰,薛永学,张林堂.农作物良种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种业导刊,2010(09).

4.西部技术扩散生产函数分析论文 篇四

1国内外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现状

1.1国外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现状

20世纪初熊彼特基于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而首先提出技术创新理论[1]。1943年,瑞恩和格罗斯有关杂交玉米扩散的著作发表后,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在学术界确立了地位。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潜心于扩散研究,在农业经济、地理学等多个领域都引入了其研究方法,扩散研究的基本范式也逐渐形成[2]。上世纪50至60年代,扩散理论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应用定量化研究手段和数学模型用以描述、解释扩散过程及其内在机理。技术扩散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人类学、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对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学派间缺乏对扩散研究的相互交流。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各学派扩散研究之间的传统壁垒开始消失,彼此开始借鉴、融合相互间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关于扩散研究的成果大量增加[3]。扩散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技术扩散的内涵、技术扩散影响因素、农业技术扩散类型、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和模型等。

1.2国内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技术扩散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技术扩散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工业技术创新的领域。直到目前,我国学者对农业技术扩散领域研究的广度、深度都还有待加强,远未形成系统化及规范化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农业技术创新内涵、农业技术扩散概念及二者相互关系的辨析。如对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等的阐述;除此外,研究者们对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间的关系也较关注。第二,关于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技术本身的效益性、自然环境等都会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第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主要集中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推广体系的作用及改进策略。第四,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模型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等。刘怫翔[3]提出了政府主导型和农户需求主导型两种模式。律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三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传播型、指导型和交互型;模式的选择主要依赖于该国或地区的政策制度、信息传播手段、农户素质及市场机制等因素。另外,国内有些学者对农业技术扩散进行了实证研究,例如林毅夫[5]对杂交水稻的扩散机理、制度因素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徐玖平[6]等建立了四川地区的旱育秧技术扩散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等。“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首先梳理了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关理论,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其次,通过引入在农业经济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四川省农业技术扩散的实际情况,实证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及农业技术扩散速度和区域农业生产增加值的关系;最后,根据理论的总结和模型的计量结果,提出了针对西部地区加快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相关政策建议及对策。

2农业技术扩散速度模型的构建

2.1农业技术扩散模型的建立

(1)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2)地区农业综合技术扩散增长速度模型我们应用(C-D)生产函数模型,根据农业生产部门规模报酬近似不变的特点,本文假设农业产出的技术影响因子为中性。

2.2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实证分析

2.2.1数据来源以及相关处理方法说明

本文把四川省农业部门历年的GDP值作为生产函数的产出指标,劳动投入量是四川省同期的农业劳动力人数,记为L;函数的资本投入量为四川历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记为K。我们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计算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地边际产出弹性系数α、β,数据来自《四川统计年鉴~》及《四川省199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所以采用Eviews软件对四川省农业人均生产率及人均投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

2.2.2农业技术扩散速度测定

应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线性化及非线性化方法对函数参数进行估计。

3加速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措施

(1)选择适宜扩散的农业新技术。首先,在区域农业经济带,应选用市场优势大的农业技术进行扩散,比如该产品具有的品质高、口感好、外观和色泽鲜、区位优势明显、耐运输能力强等特点;其次,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业创新技术,以适应该区域尽可能大的温差变化、土壤的差异性及虫害威胁等;最后,农业技术本身的复杂程度也是影响其扩散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尽可能选择种养、栽培技术复杂程度较小的进行扩散。

(2)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对农业技术扩散的政策扶持力度。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不适应新技术的扩散要求,必须改革现有僵硬的农业科技体制,用市场强大的推动力给农业科技扩散加速,加快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对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种养技术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一方面,多渠道促使科技成果直接与农民见面,尽快将先进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效益;另一方面,建立新的奖励制度,使农业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的科技活动直接与自身利益挂钩以提高其积极性,而且这样也能使双方的信息交流更及时准确,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加速科技扩散的速度。

(3)进一步提高农民掌握、运用农业技术的能力。首先,国家可以通过对农业专项资金的支持,通过涉农部门建立专业的农业培训机构,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农业基础知识及新技术知识的普及培训,努力形成农业技术源——农业科技人员—农民的培训网络。其次,通过农业产业化、政府政策吸引等措施,为广大农业企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到广大西部农村地区投资、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使农业生产逐步形成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高西部农民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

5.创新扩散理论案例分析 篇五

收藏

产业创新的层次不包括()(10分)

A.产品创新

B.流程创新

C.企业文化创新

D.功能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10

收藏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抓住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10分)

A.康柏公司 

B.联想集团

C.DEC 

D.DELL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DEC抓住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10

收藏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形成的跨国技术人员社区对产业创新有以下作用:()(10分)

A.带来了最新的技术

B.带来了最新的管理

C.增强了产业创新能力 

D.推动了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4 题

收藏

在以下哪些方面,产业集群比单个企业要优越?(

A.专业化的人才

B.足够的资金

C.有效信息

D.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分)(10分)

第 5 题

收藏

网络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从三个层次展开, 包括三个方面:()(10分)

A.设计规则的竞争

B.模块创新的竞争

C.集成创新的竞争

D.制度创新的竞争.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6 题

收藏

产业集群是由以下哪些单位所构筑的网络体系:(

A.企业供应商销售商)(10分)

B.大学与科技机构

C.中介机构金融机构

D.地方政府.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7 题

收藏

只有健全完善市场体系, 才能聚集各类资源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10分)(第 8 题

收藏

IBM之所以创新失败,根本原因是局限于线性创新模式,未来很好利用网络化创新模式。(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10

收藏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10 题

收藏

和网络化创新模式相比,线性创新在遵循统一界面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创新的分散化。(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6.《创新理论》教案 篇六

[教学单元] 第一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2)理解创新与创造,技术创新与发明,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的关系;(3)了解不同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特点,以及中国当前和各种国家创新战略及其效果。

2.技能目标:初步认识技术创新。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知识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新理论的概念 2.教学难点:创新理论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课时(一、二节2课时,三、四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新与创造

一、创新的概念 最初(熊彼特1912)

发明新产品或提供产品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即生产工艺);获得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产生新的组织形式。

广义的最新创新概念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熊彼特)、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

创新的特点:开拓性、开放性、风险性、连续性、创造性、新颖性、辩证性、超越性。

二、创新与创造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创造分为三大类: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改进。

案例:剃刀手机、识别假币手机 第二节 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商业化全过程为一体的经济技术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新产品的创意、研究、制造、包装、宣传、销售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活动体系,是从创新成果到商品化的代名词。

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科技行为,而技术创新是经济行为。技术创新推动是将科技变成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其行为主体是企业家,而不是发明家和革新者,以获取利润为动力与目的。

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营销环节的创新,也包含在技术创新之中。

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商业市场的影响程度以及实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检验技术创新成果的唯一标准。

技术创新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发明创造,也不同于一次生产过程和商业活动,有可能受到社会制度和发展、政府行为、企业环境、经济投入、群体协作、商业运行、市场背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是从创意到效益实现的诸多环节的整体活动。

案例:波导手机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在采用技术创新的企业中,技术创新的成果扩散得越快,范围越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二、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技术创新理论形成的初级阶段 20世纪70年代:形成独立学科基础理论框架的创建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专门研究初步尝到甜头阶段 20世纪90年代:技术创新成型、验证、再发展阶段 案例:863计划

单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一定能使国民经济保持连续快速的提高。只有将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以后,并得到市场的认可,甚至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时,才能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出了原本的含义。

三、技术创新的系统性及类型

基础科学--应用研究--企业家--制造--销售

《技术创新源泉》:除制造商外,用户可以在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供应商、客户也是重要的创新源。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在当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供不应求是不多见的,大多数商品都是处于一种饱和状态,即使某种商品出现了供不应求,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是客观现象,是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

案例:两家肥皂工厂检查是否有没装肥皂的空盒流出去 突变性创新、累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

突变性创新是指通过创新活动使某一项技术在相对较短的周期内产生质的突变;累进性创新是通过对若干次小规模的创新成功进行积累,而最终达到质的跃进;根本性创新使某一产品或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基础性创新与增值性创新

基础性创新:无多大技术含量,但市场效益却很好(MP3、PDM、MP4)增值性创新:商业利益不显著,提供便利(各种输入法)经验创新与科学原理创新

经验创新:以实践经验为依据,技术含量较低 科学原理创新:以某科学技术领域里的理论为依据 企业创新与产业创新 案例:U盘发明人吕正彬

四、技术创新与环境 创新环境

软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资源,金融人才,创新文化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一次展览会上,我有幸看到一个德国人用一套手工工具进行各种操作,制作过程和中国炸油条一样熟练。让人感受到劳动--创作--科学--艺术的享受。

硬环境:道路、通讯、电力、网络,基本工业水平,产业集群与供应商质量(北极卖冰箱)。

创新环境的培育

市场竞争机制的确立、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案例:德国稀有的怪缺商店 创新文化形成 案例:海尔

第三节 技术创新体系

发明不是创新,是创新的初级阶段。技术创新不只是企业行为,需要用户、金融、政府各部门的密切协作。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一、国家创新体系

1987年,英国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体系,他认为,人类历史上,技术领先国家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这种跨跃,是一种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

国家创新体系结构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国的国家创新系统

政府由主导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为社会依托,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本途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机制。

案例:袁隆平

二、企业是主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汽车工厂都是采用一个车型、一个平台、一条流水线、一个厂房的制造方式。惟有上海通用是另类,上海通用最多可以一条线上共线生产四种不同平台的车型。这种生产方式就是柔性化生产方式,能为厂家和消费者最直接带来的就是时间和金钱。

三、互联网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

20世纪60年代,超级大国为首的东西方阵营之间冷战逐步升级,世纪大战、核大战的危险似乎随时都要降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为了保证计算机通信、指挥、控制系统在经受核打击之后仍然能够进行不间断的工作,决定将数量有限,分散配置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进行网络式通信交换试验。

1969年11月21日,科学家和军事专家们汇集在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观看一台计算机,与数百英里外的斯坦福大学的另一台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试验,结果获得成功。同年底,又成功地将四个结点联网,这最初只有四台计算机的通信网络被称为阿帕网。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从此掀开了网络时代的崭新一页。

30年来,国际互联网完成漂亮的三级跳,从军事实验网到商业主干网,再到公众普及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容纳60多万个网络,连入互联网的主机有2900多万台,上网人数超过一亿五千万,有600多个大型互联网图书馆,900多种新闻报纸汇入因特网的信息洪流中。互联网用超越时空的无形之手,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种族、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国际互联网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异常迅速。1993年,我国第一条64K电脑国际通讯专线,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接通。之后以科研和教育为主的各种网络纷纷建立。

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在20世纪创造的科技神话,这种神话还将不断写下去……

我国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就目前而言,企业还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首先就研发投入来看,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其次,我国目前大多数科研成果

仍来自于科研单位,而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存在着脱节,这使得企业不能成为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最后,大多数企业内部创新氛围不够活跃。据有关调查,在我国2800家大型企业中,75%的企业没有技术研发机构,50%的企业一年都不开展研发活动,而国外企业中80%的企业都有研发中心。由此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断言,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力量是相当薄弱的,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迫切需要实施自主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重引进轻吸收,重短期轻长期

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低,与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有关。很多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一项没有短期经济效益的投资。《中国科技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0亿元,与当年GDP之比仅为1.4%,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5%左右。同时大中型企业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之比达9.7∶1,引进国外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之比高达12.1∶1,国有企业比例更高。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企业存在把大量资金投放到广告上面,而把少量的费用投到产品的研发方面的现象。而在这为数不多的研发费用当中,企业又特别注重产品外观等方面的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成本低、见效快、收益显著。

技术基础薄弱,资源配置不合理

与投入不足相比更令人忧心的是人员配置效率低下。国家发改委“中国技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项目”认为,中国创造一美元GDP所需研发人员数是日本的3.68倍,美国的4.48倍。同时如果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价值创造活动链条来看,中国制造企业呈现“两头弱,中间强”的态势。以渐进性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突破性创新和工艺创新很少。优势在生产环节,研发、工艺和销售领域的实力偏弱。我国的格兰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然而其关键零部件磁控管至今仍然依赖进口。同样,我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然而高性能柜机也仍要采用美国谷轮公司的涡旋压缩机,没能实现自主研发。

政府主导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特别是风险资本市场,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是受阻的,市场的缺位使政府必须发挥主导的作用。但我国政府起的作用明显不足:1)科技投入偏科研院所轻企业。这种技术创新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远离市场,其结果是越创新,国家对各大科研院所投入越大,其对市

场的创新贡献就越小,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就越低;2)产业政策和审批过多限制企业进行自主开发;3)知识产权保障体系不完善。企业研发出来一项技术很快被模仿,知识产权常常得不到有效保护,影响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坚持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基础

引进技术是缩短差距、节省投资、争取时间的捷径。对我国制造业更有取得竞争优势地位、占领国内市场、挡住外企入侵的现实意义。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战略关键是:首先,要有恰当的市场定位,对国内市场及可能的国际市场判断和选择准确。其次,要及时和有效的消化吸收。消化吸收是掌握国外技术,使其发挥效益的条件,是改进创新的基础和积累技术的必要途径。我国制造业在此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最后,要改进和创新。只有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才能创造出企业自身的特色,才能造就本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坚持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

产学研合作指以企业为主,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及政府的相关部门为追求发展目标在利益驱动下,运用各自资源相互协作所进行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目前产学研合作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大学、科研单位都是合作的主体,三者关系平等,都是从自身优势出发获得最大利益的需求。当主体各方以自身优势换取对方优势时,这种合作活动的动机便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应遵循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来进行。

重视虚拟生产战略的运用

虚拟生产(virtual manufacturing)战略目前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方式。这样的虚拟公司本身很少或基本上没有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企业将其大部分职能都外部化出去,只保留很小的一个总部,对整个生产、营销、设计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总部在这里实际上成为一个中间人,通过现代化的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而组织、协调和监督生产。虚拟生产战略比较适合我国高科技制造业,它们大都属于小而精的专家型企业,也是市场上技术创新很多的小而强的实力型企业,是属于开发强、产品小、市场大的哑铃型企业。我国制造业应借助虚拟生产这种组织形式,在战略上保留制造中的核心环节(诸如核心部件的是生产和技术设计),在具体生产制造上通过外包等措施逐步分流出去,而不能一味地把持低端制造这一环节。

发挥集群创新优势

集群创新实际上是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地理靠近为特征,以设施配套、机构完善为支撑条件,以文化融合为连接纽带的本地化的区域创新网络,地方网络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我们以形成了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多个制造业集群。由于创新资源不足是制约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众多的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我们的集群企业应利用企业之间的这种在地域等方面的优势,集成研发资源,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将注意力从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转向了更大范围的体系与制度。

寻求突破性技术创新之路

综观世界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确定明确的发展战略,由引进、合作、依附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和世界工厂转向成为技术创新领先的强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终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突破口在哪里?突破口就在于我们能否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里实现一系列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目前,由于长期习惯于模仿创新和集成创新,我国企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机会的识别存在先天不足,而在后续的集成研发和市场化上又缺乏理论指导,使得我国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必须把突破性技术创新提到战略高度,并从政府和企业的层面促进全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的长效机制。

案例:国家战略—211工程 美国企业的创新理论

内部组织结构创新:内部管理结构重组,企业将上下级之间实行的命令和控制,转向以知识型专家为主的信息型组织。

外部协作机制创新:美国企业在外部协作机制上也有所创新,技术开发正在取代传统的交易和产权,成为公司之间合作的新纽带。为此通常成立战略联盟公司。在这种联盟中,成员之间仍保持各自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彼此建立在各种协

议的基础上。战略联盟公司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协作模式。

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的机制上看,美国的特点是以企业作为技术发明和技术开发的主体,以市场作为技术的推进机制,以竞争形成压力,以价格赋予动力,给企业造就了技术开发的强大能力。美国企业主要依靠风险资本和小企业来开发高新技术。风险资本和小企业增长速度之快,开发高新技术中作用之大,在世界先进工业国家中美国是首屈一指的。美国正是依仗着这两项优势在技术创新中抢占先机,在世界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

美国《财富》杂志载文说,创新是一种对新思想、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欢迎和容忍的态度,甚至积极态度的企业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必须渗透于企业上下才能发挥作用。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从二战后期就开始通过实施一系列科技创新工程,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案例: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日本创新策略

日本企业注重研究发达国家工业的成功之举,把握和生产高技术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战后的日本,仅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使大批企业跨人世界先进行列,其工业技术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创新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先进性,均占世界首位。其主要的创新策略如下:

新发明快速转化为新商品

将发明变为商品,是日本企业以高新技术产品竞争的捷径,如索尼公司就走出了一条靠发明走红的成功之路。因此,企业运用发明成果,使之商品化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课题,谁在这方面先迈出一步,谁就最有可能成为成功者。

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任何新产品都有时效性,其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日本企业家的座右铭是:让我们快一点抛弃今天的新产品,这样我们会更强大并赚取更多的利润。正是这样一种创新理念的指导,他们才能不断推出新产品,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发近亲技术

日本企业善于广泛收集世界最新产品及制造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仿制、改进和创新,出新型产品。这样可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超越前人,超越自

我,抢占市场。这种创新观念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技术开发容易、选择面广、新开发技术产品专业性强、竞争优势明显等特点,是对原有技术的升华。

将社会需求作为开发的先决条件

产品创新需要了解社会需求,正所谓需求是创新之母,而掌握需求最有效的方法是收集信息,进行市场调研,比较研究同类产品,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

善于找到空缺

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而又无人生产的产品,优先开垦市场产品的荒地,独辟蹊径,出奇制胜。

比较:我国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功实施了一系列体制创新与战略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因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增强,但从总体上,中国在科技竞争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要尽快改变这种不利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不断缩小而不是扩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首先就需要尽快制定实施正确的科技创新战略。

我国生物技术在国际上仅居于中等偏上水平,电子技术处于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中期水平,制药业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20年左右时间,机械行业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不足5%,40%的机械设备依赖进口。

美国科技投资的四分之三来自企业,欧盟、日本企业所占比例也都在70%左右,而我国企业所占比例尚不足1/2。目前我国企业大量使用国外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状况,使我国产品在不少领域,尤其是高技术领域失去竞争力。因此,对我国科研体制进行调整,增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

第四节 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政策

一、指导思想

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政策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相吻合;技术创新政策的重点是从项目管理转到创新环境和机制上来;加快科研院所的改革,使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显著;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个人的技术创新活动,为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技术创新激励政策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改革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目前R&D投入占GDP0.5%,发达国家2.5%,中等国家1.5%。

R&D 即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与试验发展,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在部分技术创新快的行业实行全面快速折旧制,同时提高总的折旧水平;改进和鼓励原技术创新有效途径,提高其效率。

尽早形成企业家人才市场,并采用各种形式对现有的经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引导,同时在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与国企同等的优待。

政府应采取优先购买新技术、新产品的采购政策,为技术创新企业提供市场基础,为社会提供消费诱导方向。(比如华中数控)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写下你做的最有创新的事情。

写下听到创新想到的第一个词,并解释为什么?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二章 创造力及创造力的开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创造力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

(2)了解如何开发创造力。2.技能目标:开发创造力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开发创造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造力的开发 2.教学难点:创造力的开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一、创造力的涵义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心理活动。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创造力构成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记忆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它是在个人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优良的个性品质如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等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总之,知识、智能和优良个性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创造力的水平。

二、创造力和创造能力

创造力本身就是生物界长期进化中大脑进化的产物,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自然属性,他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并随之进化。

创造力只有显露出来,才能形成显性的创造能力,前者是依托,后者是一种社会属性。

三、创造力的分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特殊才能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创造力。特殊才能创造力:是指创造成果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来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也可称之为狭义的创造力。

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成果仅仅对于创造者本人来讲是一种新颖的事物,而对

全人类来说则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两种创造力的共同特点:它们都属于创新能力的范畴,即求新,新思想、新方案、新成就、新措施、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无论哪种创造力,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显露和提高的,都需要创造者的努力和奋斗;都强调首创原创前所未有,前者是对全社会、全人类,后者是对创造者本人而言。

马斯洛不低估前者,更推崇后者,他认为创造力不是特殊人物的专利和特权,而是全人类赖以进化的本原,文明发展的基础,生存品格的写照,他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是一种愉快的创造力,是深邃的自我及其价值的整合,是更新生命乐章的行板,也是很富有魅力的一种生活态度。

德国学者海纳特《创造力》一书中将创造力分为:创造力、类创造力、假性创造力。

我国学者刘道玉:类创造力、潜创造力、创造力、和假创造力。

创造力分类方法很多,了解分类,从而了解创造力人皆有之,人皆能得之。

四、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 普遍性:创造力人皆有之

人人皆尧舜 孟子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是每个自然人都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是人类亿万年来智力进化的结果,它蕴藏在人的大脑中,亟待开发。从生理学上讲事实就是如此。

可开发性: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专门的学习或训练,通过创造教育的实施而被激发出来的。

第二节 创造力开发的方法

一、推广实施创造教育

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一大批富有创造才能的成员,并通过其努力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国际水平的成果和众多的技术诀窍。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思维、增长创造才干、开展创造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造教育。

国际上把21世纪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

二、培养创造思维

首先要突破思维定势,摆脱习惯性思维;其次要善于提问题;最后要善于捕捉和驾驭灵感。

三、加强创造技法的学习

创造技法是创造学工作者们从历来的创造活动实践中,总结与提炼出来的帮助开展创造活动,消除习惯性思维障碍的辅助性工具。

案例—电扇

加一加 加电脑,电脑电扇

减一减 减立杆,吸附屋顶电扇 扩一扩 扩大送风角度,吹风全方位

缩一缩 缩小尺寸,迷你电扇

变一变 改变结构,球型电扇

改一改 改良使人着涼的缺点,保健电扇 联一联 联合音乐治疗,安眠电扇

学一学 新技术,太阳能电扇 代一代 其他材料代替,木叶片电扇

搬一搬 搬到电视机上,电视机电扇 反一反 冬天也可用,吹热的暖风扇

定一定 規定节约能源标准

四、培养创造者的个性素质

把精力投入到一个认定的目标去实现梦想,排除万难,就是成功的秘诀。这种个性并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造就的。

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勇敢、自信、热情、勤奋、乐观和幽默等。

第三节 创造力开发的因素

一、知识因素

任何创造都必须符合科学规律,都必须有正确的科学原理,漫无目的的创造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知识绝不是创造的全部要素,引经据典有时候也会束缚人的创造力。知识与创造之间既统一,又矛盾。

二、能力因素

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大学教育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才可能避免知识老化问题。

信息收集能力:信息是创造的基本材料

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准备、有组织、有目的的知觉。

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为创造提供创造方向,创造线索和条件,并促使人们去探索未知,纠正错误理论。

如何提高观察力:心理品质+观察习惯+综合观察与分析+方法 发现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

三、素质因素

自信、质疑、勇敢、意志、勤奋、热情、好奇心、兴趣、情感、动机

四、环境因素 环境与创造力开发

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工作生活环境 机遇与创造力开发

机遇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对待机遇

捕捉机遇:有准备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勇敢的创新精神。案例: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身边有创意的人或事。

关于创造力的想法和观点(自己的观点)?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分类;

(2)了解创新思维在学习、生活、就业、乃至创业活动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3)了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技能目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一、思维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它是在表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逻辑思维:从人的认识活动来看,是经过感觉和印象的多次重复以后,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和抽象等逻辑方法而形成概念,最后用一系列的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

概念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没有概念的人就无法进行思维。为此,有人把概念比作思维的细胞或逻辑细胞。

非逻辑思维:包括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

人的价值不在于躯壳有力气,而在于敏锐而深刻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打工黄帝与打工仔的区别)

二、创造性思维

所谓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简称创造思维)。

知识是个人产生创造思维的必要前提,经验是个人产生创造思维根本基础。两层意思:创造精神,求知欲、创新意识、勇敢精神、顽强精神、科学态度;创造方法,各种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特征:具有特别的想象力;完整的独立性;具有新颖性;具有实用性;具有科学性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准备

创新

验证 发现

分析

解决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一、想象思维

案例:对比中没儿童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一个人想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才会成为这样的人。

二、灵感思维

灵感是一种思维形式,它不同于逻辑思维。它是实际存在的。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突变性、突破性、顿悟性、机遇性、偶然性的特点。

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具有非逻辑性、整体性、经验性和知识性、推测性、突发性

直觉思维同一般思维活动的区别:直观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快捷方式而不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地进行。

案例:爱迪生与阿普顿

四、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也称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它是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系统思考、研究,力求认识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每当人们说到立体,总会联想到立体几何学的概念。立体几何学是研究包括立体图形形状、大小、位置等性质的学科,它虽然利用了空间的概念,但没有涉及时间、背景、作用等其它因素。

点思维:从某一点出发来建立思维目标,习惯于寻找唯一答案。

线性思维:沿袭某种规律性的思路,过分依赖于传统的延续性和经验的有效性,不注意上下左右、前前后后相关因素。

平面思维:纵横双向构成的线性思维。立体思维:多点出发,进行多层次的思维。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透过现象,追寻根源;善于比较,辨异求同;立体思考,纵串横联;突出重点,归纳整理;集思广益,智力激励;信息相关,趋势外推;成果借鉴,类比模拟。

第四节

思维障碍及其克服

一、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

案例:列举砖头的用途 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强化

1、思维定势来自于传统社会

2、思维定势来自于以往的成功经验

3、思维定势来自于人们的习惯

4、思维定势来自于人们固执的性格 思维定势是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案例:玻璃缸里的鱼、拴在树上的牛

当然,思维定势也有有益的一面,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在碰到任何问题时,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及不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解决,多听别人的意见。当一个人自以为什么都懂的时候,一定会失利;反之,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欠缺,很多东西都不懂,则一定能进步。

二、权威定势

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话来评判别人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的是与非、对与错的思维方式。

任何权威都是人,都是暂时的、某个领域的权威。我们要有选择的接受权威的建议,不要被权威束缚。

三、从众定势

事事处处都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四、唯书本定势

五、唯经验定势

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能力,做亚洲学生无法做的事情。

学习智力是初级智力,应用智力是中级智力,创造智力是高级智力,传统的教育是培养对旧的知识的记忆和继承,现代的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案例:火箭中的方向舵、独特的砂轮、茅台酒参加商品展览会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盲人上网解决方案。

50年后石油没了,你的能源解决方案。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四章 技术创新技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当前企业创新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并行设计、集成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等新技术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与促进。

2.技能目标:学习技术创新技法。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技术创新技法 2.教学难点:技术创新技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课时(一、二节2课时,三、四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广义上说创新技法是某种操作(比如头脑风暴,小型会议)创新成果=创新欲望+创新思维+创新技法

创新技法的掌握不能只靠别人讲授和自己念书、听课,而必须靠自己和群体的多次练习和体验才能牢固掌握。大家应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和学习本章所介绍的创新技法。

第二节

常用技术创新技法

一、智力激励法

智力激励一般是通过一种特殊的会议,使参加的人互相启发,填补知识空隙,从而起到创新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众多的创新性设想。

智力激励法的做法大致可分准备和召开小型会议两步。

默写式智力激励法规定:每次会议由6 个人参加,每人在5分钟内提出3个设想,所以又称635法。在举行会议时,由主持人宣布议题,即创造发明的目标,并对到会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释。之后,每人发几张设想卡片,在每张设想卡片上标出1、2、3编号,两个设想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可让其他人填写新的设想,填写的字迹必须清楚。第一个五分钟内,每人针对议题在卡片上填写3个设想,然后将设想卡片传给右邻的到会者。在第二个五分钟内,每个人从别人的3个设想中得到新的启发,再在卡上填写3个新的设想,然后将设想卡片再传给右邻的到会者。这样,半个小时可以传递6次,一共可产生108个设想。

时间上都作了限制,在紧张的气氛下,使参加者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利于激励出新的设想。

二、设问法

用设问开发新产品的方法,就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创造技法——设问法。

案例:日本编席小厂

三、检核表法

这是奥斯本(创造学之父)提出来的一种创造方法。意在引导主体在创造过程中对照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启迪思路、开拓思维想象的空间、促进人们产生新设想、新方案。

四、组合创新法

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功能元素合并,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新功能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方法。

案例:收录机、电子表笔、闪光装饰品、香味橡皮、音乐贺卡、电子秤、自动照相机、全自动洗衣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中药配方、瑞士军刀

综合:是将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类型的事务以某种目的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一种更为高层次的组合。

综合方法在科技发明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如:中西医的结合;综合万有引力理论和狭义相对论,形成了广义相对论。

案例:阿波罗登月飞行

五、类比法

用待发明的创新对象与某一具有共同属性的已知事物进行对照类比,以便从中获得启示进行创造发明。

案例:欧姆定律

六、特性列举法

特性列举法是根据事物的特征或属性,将问题化整为零,以便产生创新设想的技法。例如,想要创新一台电风扇,若笼统地寻求创新整台电风扇的设想,恐怕不知从何下手。如果将电风扇分解成各种要素,如扇叶、立柱、网罩、电动机及速度、风量等,然后再分别逐个地分析、研究改进办法,则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创造性思考的方法。

特性列举法的操作程序: ① 确定研究对象;

② 从三方面进行特征列举,包括名词特性——整体、部分、材料、制造方法等,形容词特性——颜色、形状、性质、状态以及动词特性——功能、作用;

③ 对三方面属性的各项目提出可能的创新设想,引出新方案。以尼龙绸折叠式花伞为例

确定研究对象:尼龙绸折叠式花伞。特征列举如下:

名词性特征:伞杆(铁的)、伞架(铁的)、伞尖、伞把、弹簧(钢的)、开关机构(铁的)、伞面(尼龙绸)

动词性特征:手举、折叠、打开、闭合、握、提、挂、放、晒、遮雨 形容词性特征:圆柱形的(伞把)、曲形的(伞把)、直的(伞架)、硬的(伞架)、尖的(伞尖)、花形的(伞面)、圆的(伞面)等

提出创新设想、引出新方案:

将直的、硬的、铁的伞架变换为软的充气管式伞架以便于携带; 将伞边的伞面改用透明材料,以扩大视线;

将用手举的伞变换为用肩固定的伞或用头固定的伞,以方便骑车人或抱小孩者;

可否让伞成为可放音乐的伞或带手电筒的伞? 可否再增加一些新功能,如散发香味、发光?

新方案有:带透明伞边的伞;带在头上的充气型小伞面伞;伞中内藏收音机或手电筒的花面金属架的伞。

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是通过挖掘产品缺点而进行创新的技法,即尽可能找出某产品的缺点,然后围绕缺点进行改进。

缺点列举法的操作程序为:① 确定对象,做好心理准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物都有缺点,用显微镜去观察。② 尽量列举“对象”的缺点、不足,可用智力激励法,也可展开调查。③ 将所有缺点整理归类,找出有改进价值的缺点即突破口。④ 针对缺点进行分析、改进,创造理想完善的新事物。

以电冰箱为例 确定对象为电冰箱。

列举缺点并整理,有改进价值的缺点如下:使用氟利昂,造成环境污染;高血压患者给电冰箱除霜时,冰水易使人手毛细管及小动脉迅速收缩,使血压骤升,造成寒冷加压现象,危及人身安全;使冷冻方便食品带有李斯特氏菌,可引起人体血液中毒、孕妇流产等。

提出改进创新方案:开发不用氟利昂的新型冰箱,例如,磁冰箱,这种电冰箱没有压缩机,采用磁热效应制冷;改进冰箱的性能,研制自动定时除霜、无霜冰箱;研制一种能消灭李斯特氏菌及其他细菌的¡°冰箱灭菌器¡±,作为冰箱附件。

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是指通过提出对产品的希望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寻找创新的目标的一种创新技法。

希望点列举法的操作程序为:① 确定对象② 提出希望点③ 提出创新方案

七、形态分析法

也称信息组合法,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彼此独立的因素,用网络

图解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以产生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或发明的设想。

实施步骤:确定问题及相关因素——选出独立变项——绘制形态图——判断价值。

案例:公园游船形态分析表

八、信息交合法

对某一事物所包含的基本信息分解出若干信息点,把同一基本信息或多个基本信息上的两个以上信息点进行交合,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方法。

实施步骤:确定中心(所要创新的目标);画标线(根据中心需要确定画几条坐标线);标注信息点(根据需要确定数量);信息交合;评价、筛选方案

信息交合的主要形式

本体交合:原信息标系中的信息点相互交合。

立体动态交合:原信息标系中的任何信息点都可以分解,从而把交合引入多维空间,信息间的关系呈现出更复杂的交合趋势,会产生更高级的成果。

第三节 利用专利进行创新

据统计,全世界最新的发明成果,几乎有90% ~95%均首先见于专利文献。专利权有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我国规定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20年,保护期限届满后,专利权自行终止,任何人均可以使用。

种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讨论上一章作业加以改进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五章 新产品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产品、新产品概念;(2)了解新产品设计原则、过程。2.技能目标:新产品设计过程。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新产品设计。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产品设计过程 2.教学难点:新产品设计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产品与新产品 产品=使用性+经济性 经济性

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产品,产品不单是指根据市场调研后第一次设计制造出的产品(老产品),同时也是适应新用途和市场需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的产品(新产品)。

国家政策把具有以上特征的产品列入国家新产品项目。

第二节

产品创新

一、产品创新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品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贯穿市场调研、构想、设计、制造、营销。

狭义的产品创新过程包括设计创新和工艺创新 老产品

改进型产品

全新型产品

创新来源:技术推动+市场推动

二、产品创新的方式和一般过程

基本方式:研制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模仿与改进;改变和完善产品的全过程。

产品创新过程:技术开发、生产开发、市场开发、方案创意、方案设计与验证

三、实现产品创新的新技术——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

当前机械产品发展和开发的新趋势是:以光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高新技术大量渗透到机械领域;产品小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低成本化;产品易于制造、生命周期缩短,易于更新换代。

辅助创新技术将发明创造方法学TRIZ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相结合。

发明创造方法学TRIZ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件发明专利,综合多个学科形成。主要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

根据TRIZ理论研制的计算机软件:Techoptimizer、Innovation Workbench。案例:新型扳手

第三节

新产品设计

一、新产品设计的特点及定位

特点:1)有新的目标

2)进行价值比较和市场前景预测的设计

3)具有必然性

4)综合性强

定位:1)需求定位

2)功能定位

3)技术规格与性能的定位

设计定位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设计过程,直接成果是新产品设计建议书、新产品开发设计划任务书等技术文件。

二、新产品设计的相关基本要素

1)功能

2)造型形象

3)物质技术条件

4)市场要素

5)新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功能是产品的主要因素,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造型形象是体现产品功能的具体形式;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产品功能和造型形象的基础和保障;市场则是产品设计的评价。

三、新产品设计的作用 对人的作用 对企业的作用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新产品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

四、新产品设计的原则

创新性——磁悬浮(抛掉有车必须有车轮的传统观念)适用性——数码相机(代替胶卷)可靠性

艺术性——现代汽车(陆上公务舱)

经济性——设计、制造、储存、运输、维修、报废处理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总费用

五、新产品设计的内容

(一)新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化艺术相结合,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的一门新兴实用学科。

工业设计的宗旨——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

基础——现代工业

核心——产品

特点——多学科综合

(二)新产品设计与材料 材料与造型

特性:物理性能、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环境耐候性、环保性 材料发展的方向:高质量、低成本、耐高温、高强度、高性能、复合。新材料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三)新产品设计与工艺性

工艺包括: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装饰工艺

(四)新产品设计与四化设计 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简单化

六、新产品设计程序 产品需求与调查 调查汇总与界定

需求、理由、时间、地点、方式、方法

七、产品试验、使用与鉴定 测试

用户使用——新药试用 破坏性实验 产品鉴定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进行一款新产品设计。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六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创新过程中的先进制造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2)了解先进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系统综合管理技术;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2.技能目标:熟悉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方法。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对本专业的准确认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方法 2.教学难点: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课时(一、二、三节2课时,四、五、六、七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时代背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供求关系变化频繁,产品革新日新月异,各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纵横交错,竞争对手林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广泛应用,跨入制造业新纪元。

美国制造业竞争策略:智能制造+设计集成+基础设施 日本制造业:精益生产+客户关系+智能集成与快速开发

我国的发展:九五计划-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应用+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数控系统及装备研究

二、先进制造技术定义

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现阶段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及现代化系统管理等方面优秀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验、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第二节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分类

基础技术:优质、高效、低耗、少污染的基础制造技术,精密下料、精密成型、毛坯强韧化、少无氧化热处理、气体保护焊及埋弧焊等。

新型单元技术:制造技术与电子、信息、新材料、环境科学、系统工程等高新技术结合而形成,极限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等。

集成技术:对上述两个层次的技术局部或系统集成而形成,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系统等。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动态性、广泛性、集成性、实用性、系统性、先进性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

CAMFMS(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ERPCIMS 并行工程网络制造虚拟制造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 第一次技术革命:看走得更远 第二次:看谁研究更深 第三次就是现在:看谁更蓝 CAXCADCAMCAECAPP CAE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强度、刚度、屈曲稳定性、动力响应、热传导、三维多体接触、弹塑性等力学性

能的分析计算以及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等问题的一种近似数值分析方法。从60年代初在工程上开始应用到今天,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理论和算法都经历了从蓬勃发展到日趋成熟的过程,现已成为工程和产品结构分析中(如航空、航天、机械、土木结构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数值计算工具,同时也是分析连续力学各类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不断提高,CAE系统的功能和计算精度都有很大提高,各种基于产品数字建模的CAE系统应运而生,并已成为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计算机辅助4C系统(CAD/CAE/CAPP/CAM)的重要环节。

CAE系统的核心思想是结构的离散化,即将实际结构离散为有限数目的规则单元组合体,实际结构的物理性能可以通过对离散体进行分析,得出满足工程精度的近似结果来替代对实际结构的分析,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工程需要解决而理论分析又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其基本过程是将一个形状复杂的连续体的求解区域分解为有限的形状简单的子区域,即将一个连续体简化为由有限个单元组合的等效组合体;通过将连续体离散化,把求解连续体的场变量(应力、位移、压力和温度等)问题简化为求解有限的单元节点上的场变量值。此时得到的基本方程是一个代数方程组,而不是原来描述真实连续体场变量的微分方程组。求解后得到近似的数值解,其近似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单元类型、数量以及对单元的插值函数。

根据经验,CAE各阶段所用的时间为:40%~45%用于模型的建立和数据输入,50%~55%用于分析结果的判读和评定,而真正的分析计算时间只占5%左右。针对这种情况,采用CAD技术来建立CAE的几何模型和物理模型,完成分析数据的输入,通常称此过程为CAE的前处理。同样,CAE的结果也需要用CAD技术生成形象的图形输出,如生成位移图、应力、温度、压力分布的等值线图,表示应力、温度、压力分布的彩色明暗图,以及随机械载荷和温度载荷变化生成位移、应力、温度、压力等分布的动态显示图。我们称这一过程为CAE的后处理。针对不同的应用,也可用CAE仿真模拟零件、部件、装置(整机)乃至生产线、工厂的运动和运行状态。

CAE软件按研究对象分为:静态结构分析,动态分析;按研究问题分为线性问题,非线性问题;

主要有:Hyperworks,主要做前处理(分单元加载荷加约束)和后处理(看输出结果和仿真)

I-DEAS,同时也做CAD

Ansys,很经典的CAE,国内应用最广,客户成熟度最高,尤其是在高校科研领域。

Abaqus,强大的非线性复杂动态问题求解器,专门汽车分析模块,LS-DYNA,强大的动态问题求解器,专门汽车分析模块,Nastran,线性问题求解器

Pam crash,专门的碰撞研究软件

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

AutoForm,钣金冲压,特别是拉深分析软件

Madymo,汽车安全系统,如气囊,安全带整车碰撞性能分析软件

CAPP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是指借助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支撑环境,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逻辑判断和推理等的功能来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借助于CAPP系统,可以解决手工工艺设计效率低、一致性差、质量不稳定、不易达到优化等问题。

CAPP是将产品设计信息转换为各种加工制造、管理信息的关键环节,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联系设计和生产的纽带,同时也为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是企业信息交换的中间环节。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CAPP的开发、研制是从60年代末开始的,在制造自动化领域,CAPP的发展是最迟的部分。世界上最早研究CAPP的国家是挪威,始于1969年,并于1969年正式推出世界上第一个CAPP系统AUTOPROS;1973年正式推出商品化的AUTOPROS系统。

在CAPP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CAM-I于1976年推出的CAM-I’S Automated Process Planning系统。取其字首的第一个字母,称为CAPP系统。目前对CAPP这个缩写法虽然还有不同的解释,但把CAPP称为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已经成为公认的释义。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的作用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订,把毛坯加工成工程图纸上所要求的零件。它是通过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几何信息(形状、尺寸等)和工艺信息(材料、热处理、批量等),由计算机自动输出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内容等工艺文件的过程。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认识。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七章 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学习技术创新。2.技能目标:学习技术创新。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白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2.教学难点:明白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利用反求工程进行机械创新设计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大论文:

1、美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创新战略比较。

2、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谈谈对你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与某个获得市场成功的新产品进行分析以(创新点、市场前景预测、缺点与不足)。

3、创新设计----新造型、新功能、新理念、新体制。

7.创新扩散理论案例分析 篇七

近年来, 创新对集群发展及升级的作用已被普遍认同, 集群技术创新与扩散和集群发展升级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关系, 因此, 集群技术创新与扩散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扩散问题进行了研究, 普遍认为企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技术扩散[1,2,3,4], 直接或间接地造就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扩散, 认为知识的特性使得其在空间边界范围内效果较佳[5,6], 因而产生集聚的技术优势;更多学者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扩散进行了实证研究, 从现实中观测到产业集群所产生的技术优势以及对劳动力流动、新技术、新产品等的有利作用[7,8,9]。从研究方法上来说, 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一类是宏观数学模型, 基于对行为人行为的总体统计, 如Fourt、Mansfield、Bass等人建立的模型[10,11,12];第二类是微观仿真模型, 基于对行为人微观行为决策的研究, 如Agent模型、元胞自动机 (CA) 模型等[13,14]。

通过研究发现, 自然界中的传热现象能深刻地反映产业集群网络节点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行为, 因此,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首先分析了集群创新及其扩散的内在机理, 根据自然界所存在的热传递现象, 利用热动力学理论, 建立集群网络背景下的企业创新与扩散模型, 考察不同发展阶段集群网络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集群扩散的过程与机理及对集群升级的影响, 不仅充实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扩散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且通过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及扩散过程和机理的探讨, 加深对集群创新过程的理解, 为政府和企业加快集群产业创新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现实参考。

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扩散过程和机理

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基于集群背景实现, 企业创新及其扩散实质上就是知识的创造、传播与扩散的过程。由于集群内存在多个创新主体, 主体创新行为并非同时进行且创新能力不断积累, 因此, 伴随集群企业的发展, 企业间会形成创新———扩散———创新……的技术创新和扩散周期, 企业间的创新能力势差会经历变大———缩小———变大……的阶段, 其创新的水平不断提高, 扩散的时间和范围也不断变化。

曼斯菲尔德著名的“S型扩散模型”将“传染原理”和“逻辑斯谛”运用于技术扩散的研究中, 认为技术的创新与扩散类似于流行病的传播:技术扩散的开始, 企业对新技术了解微乎甚微, 采用者为数不多;而随着时间的增加, 采用新技术的企业不断增加, 扩散的速度不断加快;随着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比例增加, 剩下的一些较为落后的企业的技术扩散速度下降至停止[15]。但在集群环境下, 技术创新与扩散是多次发生的, 基于技术扩散的S模型、结合集群成长及企业技术扩散的特点, 本文通过图1所示模型说明集群成长过程中技术创新与扩散过程与机理[16]。

在图1中, A点表示集群形成的起点;A-B阶段, 集群形成初期, 集群企业或个人生产同类产品, 企业创新行为少, 创新水平低;B-C阶段, 集群进入成长阶段, 围绕同一产品在产业链条的分工合作关系逐步形成, 集群内部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并与其他企业形成创新势差;C-D阶段, 部分企业创新成果在集群内扩散, 企业间创新势差减少, 当集群内企业间近乎不存在技术势差时, 集群将维持零增长, 即遵循ABCDE所刻画的路径一;G-H阶段, 集群融入更多元化的创新主体, 集群内知识网络关系逐步形成, 部分企业在原有的创新能力和集群网络基础上孕育出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 即G-H的过程, 这一过程导致集群的创新均衡再次被打破, 形成新的创新势差;H-I是新一轮技术在集群主体间扩散的过程, 其中包括A-B、C-D及H-I阶段, 刚开始, 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 技术扩散速度较慢, 随着时间的增加, 采用新技术的企业不断增加, 技术扩散的速度不断加快, 最后, 随着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比例增加, 企业间的创新势差减小, 技术扩散的速度下降至停止。

当然, 产业集群为企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提供良性环境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恶性循环, 如创新机会主义、创新能力僵化等, 这种恶性循环很可能导致集群的衰退和消亡, 集群从C-D或H-I的平缓发展状态转为D-K或I-L的下滑状态。

3 模型的建构

3.1 理论基础

热动力学理论研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已形成了比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在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中, 物料受热后热传递现象广泛存在, 物料以对流换热、辐射换热或热传导等换热方式从加热介质中吸收热量, 使物料内部产生温升, 最终导致受热物料温变。物料的热传递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它不仅和物料本身结构特点、材料性能有关, 而且受到众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图2是一个典型的热传递模型示意图, 它表明, 在某一区域内存在不同性能物料 (共同组成受热物质) , 它们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构成了区域热传递环境的初始边界, 在一定的热传递环境下, 对这些物料加热, 物料间形成温度差 (因物料本身结构和性能差异) , 导致受热物质内彼此之间进行热交换, 因物料材料、性能以及介质等的不同, 物料间热传递的速度和程度等受到影响, 但是, 在一定介质环境下物料间的热传递最终会使得区域内物料间的温度得以均衡并实现整体提升。

这个过程与集群网络背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与扩散过程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对应关系。集群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集聚, 构成了集群的初始状态, 在一定的环境下, 某些企业通过自身知识积累或获取外部知识和技术, 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 与其他企业形成创新能力势差;同时, 空间集聚、产业关联、创新能力差异等导致彼此之间发生创新扩散。该过程由图3所示。

因此, 本文借助于热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 通过合理定义和假设进行模型移植, 研究不同发展阶段集群网络背景下的企业创新与扩散过程及对集群升级的影响。

3.2 模型定义与假设

借助于集群的网络背景, 企业技术创新及扩散得以实现;同时, 企业技术创新及扩散导致集群的创新升级。在借助传热理论建立集群企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模型时, 基于下列定义和假设使问题简化, 以便进行语义描述并建立数学模型。本文进行如下定义:

定义一: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定义为模型中的内热源, 其创新能力大小用内热源强度Pi描述;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是集群内不同企业创新行为的综合, 是不同强度内热源间的融合∑Pi。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在网络中表示如图4所示。

根据定义一, 模型中的内热源表征为企业创新行为能力大小。在企业进行创新扩散时, 集群网络对其影响可用能量衰减理论得出。能量衰减理论是指内热源在物料中的耗散随物料深度而呈指数下降, 即表明集群网络中个体消化吸收知识和技术的能力随网络的延深而呈指数下降。根据这一理论, 在集群网络某一坐标位置 (x, z) 处的某企业创新能力强度方程可由Lambert’s能量衰减方程来描述[16]:

式 (1) 中:P0 (t0) 指内热源初始强度, 表征集群企业初始创新能力;H (x, z, t) 指内热源渗透深度, 表征某时刻、某空间位置下的企业创新能力在集群网络中的渗透程度。

在产业集群内的某一时刻, 企业技术创新必须拥有技术、资本和市场三要素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 则其初始创新能力可表述为:

式中, η、μ、v分别表示为技术创新系数、资本系数和市场系数, 取值范围为[0, 1], 且有η+μ+v1;Te、Ca和Ma分别表示技术、资本和市场三要素。

定义二:集群内不同企业之间知识的传递、扩散与共享是一个传热过程, 可由傅里叶热传导模型描述。在自身内在属性和各种外部环境作用下, 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扩散过程发生变化, 集群主体间的网络关系也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集群的创新升级。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和绩效可用热力学模型中的温度T来描述。

定义三:材料的物性参数具有温变特性。所谓温变特性, 是指材料物性参数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换言之, 热力学模型中各项参系数在集群成长过程中随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和绩效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本文建模假设如下:

假设一:在集群升级的不同阶段, 集群网络表现出不同特征。在集群形成期, 表现为以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社会关系为主的横向同质网络;在集群成长期, 表现为以异质企业为主体, 纵向上以经济关系为主 (局部存在横向社会关系、知识关系) 的异质网络;在集群成熟期, 表现为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院所、资本市场及中介机构等多类成员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为主的异质网络。

假设二:根据定义一, 企业创新能力是模型方程中的内热源, 其内热源强度大小代表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集群内每个企业都具有内热源, 所不同的是内热源大的企业, 其创新能力愈强, 企业对整个集群创新绩效的贡献越大;反之, 内热源较小的企业, 其创新能力愈小, 需要集群其它企业支持越大, 对整个集群创新绩效的贡献越小。

假设三:在集群升级的某一阶段, 集群网络成员数目相对稳定, 网络中的节点数和网络连边数量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显著变化。

假设四:企业技术创新和扩散既是长期的, 也是有期限的, 集群网络系统从非稳态向稳态的转变是主要原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后, 系统处于暂态热平衡, 即, 集群企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 集群网络进化, 产业集群升级。

基于以上定义和假设, 结合如图4所示的坐标系建立模型, 研究在 (x, z) 平面内 (集群网络下) 集群企业 (各网络节点) 的技术创新与扩散在上述物理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及对集群升级的影响。

3.3 热力学模型

根据定义二, 由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来描述企业技术创新与集群网络模型。根据傅里叶热传导规则[16],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扩散、集群网络和集群升级阶段三者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式 (3) 中, 各参 (系) 数表述如表1所示。

4 模型解析

产业集群环境下的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特征和规律不同, 所产生的创新影响和效果也不同, 在热力学现象中, 存在与集群升级不同阶段相对应的热传递现象。

4.1 集群形成期企业创新与扩散模式

在集群形成阶段, 企业主要借助于社会网络获取知识和技术资源, 企业的创新行为多表现为模仿创新。集群内部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建立在集群内部社会网络关系上[17], 形成集群内部横向的知识获取和传播网络途径, 这个时期的网络特征表现为网络规模较小、网络范围有限、节点的相对中心度平均、结构自治程度小、结构对等程度高, 同时网络密度较大。由于此阶段集群良好的社会网络关系, 集群企业知识交流的频率较高, 知识扩散效益较明显。可用图5描述集群形成期企业创新与扩散的过程。

对于集群形成阶段网络背景下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过程, 其热力学解释为:不同性质的材料 (如大量砂子、少量石子、部分泥土等) 混合在一起为一个整体, 形成一个以节点互连形式表现的网络区域, 在初始条件和外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 (如微波辐射) , 由于材料自身的介电特性不同, 其接受微波的能力有大有小, 从而引起的内热源强度有大有小 (如石子的吸收微波能力强, 其内热源强度大) , 内热源强度大的节点温度较周围内热源强度小的节点温度上升得快, 从而通过温度场网络由温度高的节点向温度低的节点进行热传递, 此时, 对于整体区域内各节点之间的热力学参 (系) 数ρ、C、k和H统一。换言之, 在该区域内 (集群) , 密度是均匀的, 节点与节点间的比热容与导热系数是相同的, 具有统一的渗透深度。这一时期, 由于内热源强度大的节点数相对较少, 其对周围节点影响范围受限, 因此整体区域传热规模较小, 整体区域所形成的网络整体温度上升较慢;对集群而言, 此时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或少数企业当中, 其他企业或个人通过与这些企业或个人存在较强的社会关系, 通过社会关系进行技术模仿与学习, 从而掌握产品生产技术。此阶段, 集群企业创新能力较低, 导致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较低、提升较慢, 集群处于初始形成时期。

4.2 集群成长期企业创新与扩散模式

在集群的成长阶段, 集群内集聚了诸多的上下游企业, 他们往往围绕同一产品在产业链条上分工合作;同时, 集群内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同质企业, 他们在产业链的某一环节进行相同或相似产品的生产。

基于产业链的劳动分工使得集群在产业链上就某个环节进行生产, 其技术创新对象主要是产品的某一中间产品或零部件, 形成这一时期集群企业的局部创新模式。此外, 这个时期集群网络结构和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 由原先的以社会网络关系为代表特征的网络形态向以经济网络为代表特征的网络形态转变, 网络结构趋于纵向化, 但在产业链某一生产环节上同类企业之间存在横向的知识关系、社会关系[17]。由于集群网络中经济关系、知识关系、社会关系的存在, 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行为受到影响。可用图6描述集群成长期企业创新与扩散的过程。

对于集群成长阶段网络背景下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过程, 其热力学解释为:为了加快区域内温升的速率, 对上述这些材料采用分类聚合并采用不同加热方式进行加热 (如将石子全部聚合在一起, 采用微波加热;将泥土全部聚合起来, 采用明火加热;将沙子全部聚合在一起, 采用红外加热等) , 从而形成了石子加热区、泥土加热区和砂子加热区。在各自局部加热区域内部, 其节点之间的热力学参 (系) 数为ρ、C、k和H是统一的, 其温度上升较快。对于由若干个加热区域组成的整个区域,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热力学参 (系) 数为ρ、C、k和H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中表征热传递效率的比热容系数C变大而K变小, 而表征温度场网络关系的H变大而ρ变小 (如区域与区域间物理上通过空气相隔) , 局部区域之间存在热传递, 但较局部区域内部而言, 热传递效应较弱, 因此, 出现单个区域内温度上升较快, 进而整体区域温度逐步上升的状态。对集群而言, 在这一时期集群内出现明显的产业链条, 在产品同一生产环节, 同质企业集聚, 同质企业之间彼此通过模仿改进或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此时, 上下游企业间也存在知识学习与知识共享。在这一时期, 同质企业间的技术创新与扩散效应明显, 而建立在纵向经济网络上的上下游企业间技术扩散与共享效应稍弱, 集群企业因此实现局部创新, 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也得以提升, 进入成长期。

4.3 集群成熟期企业创新与扩散模式

在集群成熟阶段, 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和压力更为浓重, 创新的方式更为多样化, 集群企业可以获取集群内外部的创新资源, 集群企业的创新模式从局部创新转变为集成创新。这一阶段, 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核心能力, 核心企业拥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和经验, 逐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在集群成熟时期, 集群的网络形态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网络主体不断增多 (高校、中介、公共技术服务部门等相继出现) , 主体间网络关联更多地体现出知识的内涵, 集群网络体现出以知识网络为代表的网络特征[17]。同时, 因知识网络的存在, 使得知识溢出和共享程度大大提升, 集群整体创新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集群进入新的升级阶段。图7描述了这一阶段集群网络背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与扩散过程。

对于集群成熟阶段网络背景下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过程, 其热力学解释为:为了改善整体区域温升速度, 将上述分别加热后的材料重新混合, 并向其中加入具有较好吸波性能又与区域材料性质相似的材料如铁磁性粉末, 且只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此时区域内又重新混为一个整体, 其热力学参 (系) 数为ρ、C、k和H重新统一, 只是由于加入了易吸波材料, 此时表征热传递效率的比热容系数C变小而K变大, 而表征温度场网络关系的H变小而ρ变大, 因此整体区域温度快速上升。对集群而言, 在这一时期, 集群企业不再拘泥于对某一零部件或某一中间产品进行创新, 随着自身及外在因素的推动, 企业更倾向于借助于知识网络获取更多创新所需的知识资源, 实现集成创新。此时, 集群网络主体更为多元化, 政府、大学/科研院所、资本市场及中介机构等多类成员对集群企业的创新都产生影响。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使得集群企业的知识通道非常通畅, 集群集成为一个新的整体, 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此时, 集群进入成熟期。

5 结束语

8.创新扩散理论案例分析 篇八

【关键词】创新;农业技术;发展

农业技术创新是通过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和开发所得出来的成果,其成果首次介入到商业阶段,并被不断地传播和扩散。农业创新扩散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从开始创新的时候向外传播的一个过程,是被农民或者企业采用的一个过程。是农业创新技术的一个新起点,被理解成为了相对扩散的一个过程。能够更好地促进相关地区还有人群的收益的提升。所以说只有将重点致力于农业创新当中,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现实的指导意义。

1.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

在20世纪初期的时候,国外就开始对于农村创新技术开始进行了扩散研究。其著名的心理学家将扩散概括为模仿定律。到了1920年的时候,扩散研究在美国开始进入了一个非常繁荣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很多学者对于扩散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到了1943年的时候对于杂交玉米开始了研究,直到90年代中期之后,传统的扩散方法已完全消失,扩散研究成果开始稳步的上升。扩散研究在社会中不同的领域进行着,其与农业技术有关的主要集中在社会早期、人类学、农村社会学、地理以及经济学几个领域当中。在早期阶段,社会学者对于农业技术创新会在某一区域内进行扩散。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并利用不同的采用者进行分析,这给后面接手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经验。然而农业技术创新在进行扩散的时候,可以就两点说起,一个是以农户为研究对象进行农业创新技术的研究,另一个就是以扩散总体特征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规律以及变化进行研究,这对于扩散的研究有着相当大的意义。影响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创新体本身的性质还有特点,时间和传播渠道还有社会系统。将农业技术创新分类的时候,会根据其不同的标准而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扩散的技术的含量,归类为简单的技术扩散和复杂的技术扩散,按照扩散的属性的不同,分为公益性技术扩散、经营性技术扩散以及中间性技术扩散等等。

相对于国外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来说,国内的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比较缓慢。直至1980年之后才开始有相关学者介绍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成果,到了1990伴随着相关技术创新以及扩散的出现,我国政府和相关学术界开始重视创新扩散。直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相关方面的扩散研究成果仍然非常少,没有形成系统化,没有一定的规模。尽管是这样,我们仍然对于现在所有的成果进行规划。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来说,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农业技术的创新、农业技术的扩散以及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等。对于创新和扩散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就是扩散是创新接下来的步骤,第二种就是创新和扩散没有什么关系,扩散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其自身的规律,其自身的范围相对来说也非常的广泛。为什么创新并没有进行扩散,其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技术本身的效益性、扩散区域的环境还有农民的素质等。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来说,隶属于国内研究的一个项目,伴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又因为政府的主导推广作用,造成了我国对于农业的扩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中国坚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以政府为主导作用的时候,实行了农业创新技术的发展,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来临,这种推广工作逐渐出现了很多弊端和问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农业市场的发展需要。部门学者对于农业推广开始了重新的审视工作,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对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提出了改革手段。提出了政府供给主导型和农户型两种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三种创新扩散模式,其中包括传播型、交互型以及指导型。对于传播型来说,它是一种以扩散内容为单一的农业技术,其扩散渠道为大众媒介,在方式上是以面对面的模式进行传授的、以示范为主要形式,其传播的速度比较慢、周期非常长、而且其受众面还不是很大。目前我国的所有农业技术创新都属于传播型,它是需要逐渐向指导型和交换型过度的。

2.国内外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比较以及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展望

对于国外来说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特点可以从几个方面说起,分别是国外关于扩散对象的研究始于农业,并从农业开始进行扩散,其研究内容相对比较广泛,逐渐就形成了新的扩散学,其技术扩散成为了研究对象中的一个。多门学科都参与到了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当中,比如说人类学、经济学以及地理学等。这就从多个方面扩散了扩散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从而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对于国内的研究来说其成果也是非常显著地,到了2004年之后我国的关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方面的成果已经有很多了。虽然如此,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说我国关于工业技术的扩散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却非常少。针对成功扩散的研究非常多,然而对于失败性的研究却非常少,对于已经完成的扩散比较关注,然而对于农业技术创新却非常少,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研究的非常广泛,但是对于微观角度的研究不是很多等。

对于目前我国在农业技术创新上面存在的问题的弊端,本文给予了一些建议,着重注意实证研究,提高成果的针对性以及科学性。其次就是应该对于扩散现象的空间过程进行研究,改变对于研究过程一边倒的现象,加强对于空间过程的研究。在这方面,地理学应该积极地介入,并且应该发挥其学科专长,做出先赢得贡献。不仅如此,还应该注意发挥多个学科的优势,将学科并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研究,改变只能局限于经济和农学等狭窄的研究。

3.结语

对于目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来说,我国应该进行不断地加强和改革,将扩散与各个学科结合在一起,将扩散技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致力于世界的前沿,从而真正地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与应用。 [科]

【参考文献】

[1]徐玖平.旱育秧技术扩散模型与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1,(01).

上一篇:关于购买财务软件的请示下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