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精选8篇)
1.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
在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重要要作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好”与“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
由于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其中涉及到一些深奥抽象的概念、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加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普遍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因而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由于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使得政治学科的教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如果运用恰当,学生会对政治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提高道德水平和基本的辨证思维,从而实现政治学科的教育目的。笔者从事多年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践,感受到多媒体的运用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多方面的体现。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情 感受外部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开课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景交融,导入新课。如《珍惜劳动成果》一知识点,老师让学生和着《锄禾》乐曲轻轻吟唱,并配上锄禾动作,在看、听、唱、演中师生共同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境,在情感共鸣中,板书课题。这样,用一段音乐、歌曲等,创境育情,把学生引入“佳”境,增强讲课的感染力。
二、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情感
成功教学实践表明,一节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其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展现、情绪的感染,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时,才谈得上转变为学生的信念。而只有当知识转变为学生的信念时,才谈得上道德教育。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我巧妙地运用情境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特意、精心安排的,满含兴味、环节紧扣的程序中,不自觉的激起参与的欲望。如在教初一政治《珍爱生命》这一课时,一开始使用投影仪映出周总理的遗像;同时,教师用哀痛低沉的语调对学生说:“1976年1月8日凌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亿万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学生凝视周总理遗像,听着老师舒缓沉痛的话语,其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诵录音;那黑色的挽联,那白色的花 环,那阴沉寒冷的天气,那缓缓而行的车队,那满面泪痕的老人、青年、小孩„„此情此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通过对生命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生命,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到《情趣与志趣》时,先播放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小萝卜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放飞了一只蝴蝶,以他那童真的心灵,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的一段录像来说明人们的爱好、兴趣愈广泛,人们的生活就愈加丰富多彩,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会愈加深刻,人们就会对生活愈加产生浓厚的情趣,人们也就愈加热爱生活。即使是生活中最黑暗的时刻,也一样能找到心灵的安慰。
三、通过生动、具体的事物和形象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如在讲初一思想政治课第二册第十一单元——培养爱国情操中爱国情操的概念时,考虑到这一概念十分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我便找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录像,利用多媒体技术选取了其中的一些特殊片段,如威武的驻港部队进驻香港: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冉冉升起,同时英国的国旗悄然降下;江泽民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第一届特区政府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最后一任香港总督乘着“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艇从维多利亚港怅然离去。学生看后个个显得非常激动,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溢于言表。这时我让学生谈一谈观后的心情,学生们人人争着发言。发言中都谈到了看后心情非常激动,为祖 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就在这时告诉学生,你们这样就表明我们具有强烈而高尚的爱国情操。短短的几分钟就把这个抽象、难懂的概念讲得生动、易懂,学生轻而易举地就理解了。
又如在讲“开拓进取的品质来源于浓厚的兴趣”和“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内容时,两次运用英国闻名人类学家古道尔“爬在鸡窝里观察母鸡下蛋”和“与黑猩猩一起生活”的动画图片,使学生在趣味横生中,真正懂得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开启智力、不断进取、陶冶高雅情趣的金钥匙,是学业和事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从而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品质。
思想政治课讲述的概念、原理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往往对教师在理论上的讲解不感兴趣,因此在理论讲解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的矛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留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先组织学生观看录象片《神州吟》第四集《漫长的跑道》片段,使学生看到了新中国40年来的成就;然后看第五集《不平衡的舞台》片段,使学生看到了广大山区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在学生看完录象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四、丰富教学形式,转变了教学方法
在讲授新课和学生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选择教材中适宜的教学的内容,同时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补充一些适合自己学生的材料,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政治课堂上大家一起来解决。如:在政治第三册16课人字结构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平等待人的含义,笔者利用了《泰坦利克号》电影资料中的部分情节,轮船撞上了冰山,所有的人都争相上救生艇,但只有老人,有小孩的妇女才能上船,他体现了公平吗?引发学生自由讨论,深入的思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没有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很多学生都没有看过,就无从讨论回答。又如:第三册教材第7课师生之情,为了让学生体验老师的辛苦和不易,对一些对老师有不同看法的同学提出了建议,师生互换角色。体验时间为两天,给学生教材和教参,让学生准备给笔者和同学上课,同时对学生和教师的行为跟踪摄像,最后谈体会。其中一个班有三名同学进行了体验。感觉到老师的辛苦,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正是教学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拓宽了教师的活动空间,增强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具体、生动、形象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教无定法,但有规可循;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媒体运用方法很多很多。正如恩格斯讲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努力探索,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定能达到学生学习能力和思想品德双丰收,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2.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二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学物理教学,学生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优点
(一) 在物理课堂中, 恰当地选用多媒体可以图文并茂, 使课堂形象生动, 有很强的感染力, 能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 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弹力”这一节时, 教师可以插入运动员撑杆跳高的视频, 当学生看到运动员借助竹杆的弹力, 能跳过远于运动员自身的高度时, 在惊叹的同时, 马上对于弹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视频播放皮球落地时的慢镜头, 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球与地面接触, 发生弹力时的形变过程, 这些真实的镜头、图片, 会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二) 多媒体课件, 信息量大, 可包含更多的知识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 能够储存, 可以减轻教师负担, 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还能够将授课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 以便有更多时间进行讲解、与学生交流, 也可以加入大量的课堂练习, 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相比的。
(三) 有利于课堂重难点的掌握
课件能够把教师所要备的内容表达清楚, 在制作课件时, 教师会有意识的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授课时在课件的支配下, 更加有利于对重难点进行掌控。课件的制作与使用要符合学情,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做到前后衔接过渡自然、逻辑严密,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层次分明。
(四) 有利于优秀资源的利用和共享。
利用多媒体, 教师可以获得许多优秀的网络资源供自己选用。避免一人“闭门造车”的困境, 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用来搞教学研究等。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太大, 学生难以消化。
跟不上老师的进度, 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考过程或者说来不及思考。而且如果在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 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若从早到晚所有的老师老用多媒体上课, 就会使学生视觉疲劳。
(二) 只是用现代手段进行“填鸭式”的灌输, 穿新鞋走老路。
教师在上课时, 只是以课件的形式把实验结果展示给了学生, 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运用现代理念进行课堂教学, 但其本质仍是传统的讲授教学法, 反而由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结果, 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实验的结果必然是这样的。这样反而不利于对学生探究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 过分强调计算机的作用而忽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由于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很难以体现。师生的活动受制于课件的约束, 不利于创造性思维。
(四) 操作不熟, 延误时间
有的老师由于过份依赖别人制作的课件授课, 很是别扭, 并且有的讲着, 讲着, 讲不下去了, 原因是别人的课件上的内容与他所想、所理解的并不一致, 因此教师在运用课件时最好根据需要自己制作, 而不要随便的拿别人的课来用。当然, 制作课件要花大量的时间, 但在制作课件的同进也是熟悉教材、设计教法的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也是吃透教材的备课过程。至少, 对别人的课件自己还要二次备课。
(五) 授课时照“屏”宣科, 单调乏味
尽管从网络上下载的多媒体课件直接用在课堂上教学, 大大地节省了时间, 但是使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就无法发挥教师自己的思路和风格, 再加上教学对象的不同, 自己的思想、表现方式和技巧运用不能融于课堂教学中, 导致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而且有些课件相当于“教材搬家”, 或者是教师经常照“屏”宣科的话, 会使得课堂单调乏味, 导致学生慢慢地丧失学习的兴趣。凡此种种, 远不是学生们理想中的多媒体教学, 这样, 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
(六) 人机模式, 缺乏情感交流
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服助工具, 不能过份依赖, 另外, 在教学中不能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要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否则, 就会形成呆板的“人-机”模式。比如有的物理过程, 包含着严谨的推理、精确的演算和严密的逻辑判断过程, 如果用课件屏幕显示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 就会显得非常地机械、呆板, 无法体现师生互动, 其教学效果远不如师生边思考边推导, 教师边板书的效果。所以多媒体课件, 并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课程教学。
三、如何用好多媒体
3.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摘 要】本文通过大量教学案例,阐述了在历史教学中,辅以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意义和方法。作为一名历史中学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不断地了解和掌握新科技,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要求。
【关键词】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78-02
过去性、丰富性、综合性是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历史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人们头脑中全是一些模糊的面影,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画面都是干涩枯燥不甚清晰的棱角。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不可能再重新出现。这给学习历史者带来一定困难。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以电脑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日益盛行,它超越了教育、教学的传统视野,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把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以至上万年以前的中国或外国的历史现象“重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间距离,学生们宛如置于历史情境之中。
采用电教多媒体辅助中学历史教学,给传统的历史教学注入新的内容,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可以使历史教学脱离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开一个既陌生又隐约浮现的轻松、生动、富有朝气的崭新世界,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密度和容量,能创造出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为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使学生从浩淼的历史烟云中自由徜徉,在激情与愤慨中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带给我们的惊奇与震撼!
下面结合本人运用电教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体会,谈谈电教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感受历史真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产生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历史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其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例如,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必修)第六章“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节,中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极“左”错误都比较生疏,难于理解。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将当时一些情况投影出来,如报纸舆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夸张的宣传画“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图文资料:土高炉炼钢,还有当时报纸里面提出的过高粮食亩产指标,人民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民公社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影响群众的积极性等。同时,放映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情况的视频,通过这些生动的事实,学生对极“左”错误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也看到脱离客观经济规律的严重危害,既有助于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课的目的任务,就是系统地讲解人类社会历史各阶段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历史知识,阐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规律性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他们认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坚定的信念。我认为,上面所说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来实现。而多媒体的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辅助作用。
如讲《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这一内容时,可播放录像《武昌起义》片断。提问:该片断中包含了哪些关于武昌起义的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可以答出:时间、地点、主力军、领导人物、起义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等一些基本史实。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在此之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先后组织了数次武装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为何武昌起义一举而成?联系时代背景,武汉地区特有的优势等方面知识,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纷纷主动发言,思维活跃。
这样,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锻炼和培养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增加人文关怀
历史课最基本的功能是“学史使人明智”,因此,历史教学中应该飘扬着一面大写着“人”字的旗帜。通过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单靠语言的描述,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若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通过放映一些影片、演唱歌曲、欣赏音乐等形式,则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如在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必修)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第四节《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高涨》的第四子目西安事变时,将电影故事片《西安事变》和纪录片《西安事变》进行精心剪辑,用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实践,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事变发生的背景、全过程和结果,以其特有的动态性再现了历史形象,配上《松花江上》的悲怆音乐,创设历史情境,激荡广大学生的心扉。通过不同画面的层层展示,详细分析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以宋美龄、宋子文为首的亲英美派及中国共产党对事变的不同态度,进一步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的英明。最后教师用杨虎城将军在1949年9月17日在四川重庆被国民党特务刺死、张学良将军被囚禁的两组图画,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背信弃义的丑恶嘴脸。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战争是使文明衰落的最大因素,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先让学生欣赏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圆明园》片段,堪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审美情趣,之后出示节选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和当今圆明园残景。最后播放伊拉克战争后的乡村和民众的视频。同时指出:电脑可以复原建筑图片,但无法复原曾经的辉煌与灿烂。结合时下的新闻热点“是否应该重建圆明园”让学生进行思考,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圆明园是不应该重建的。我们无法重建过去的文明与辉煌,无法因重建而抹去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和耻辱。战争是人民的头号敌人,是人民生活困苦的主要因素。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要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珍惜当前大好安定团结的状况,坚决拒绝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
四、运用电教多媒体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其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实质和规律。电教多媒体的运用强化了学生思维的力度,提高了记忆效果,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耳目一新,正如心理学所说的那样,视听并用的学习效果更好。通过电教多媒体的声、光、形、色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其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为深刻的历史现象的痕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质量。
例如,八年级下北师大版《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学生对中国近代以来衣、食、住、行和生活习俗的变化缺乏感性的认识。在讲述这一课时,运用电教多媒体,投影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和生活习俗各方面变化的大量图片。如服装方面,有清代的男女服饰、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中山装、旗袍、解放后50年代的列宁装、60年代的绿军装、70年代末的碎花衣裳、改革开放后的西装和休闲服装等。学生通过这些图片就可以清楚看出: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习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逐渐与世界接轨,说明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4.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外语教学理念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手段也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较大程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具体形象。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从两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以教师讲授、使用粉笔加黑板为主的传授方式。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
1、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创设语境,使教学变得深动形象。现代外语多是功能式话题,新课标也强调任务式教学。把二者有机的结合我们便可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也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如:我在 教学Asking the way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一个模拟小城市,一个卡通警察,一位路人等。通过立体直观的真实生活演练,便把问路,指路及其重要交通习语一网打尽,让学生学得轻松,乐在其中。
2、优化教学手段、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我在教学学生介词“in”
“on”“under”“behind”“above”“below”时画上个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天使,分别使其位于一个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位置,学生既轻松印象又深刻。
二、虽然多媒体技术有很多优点,但我同时也发现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也
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脚本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
2、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 “放映员”,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
3、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
5.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24时计时法研究课例 山神庙小学
杨金来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双休日笑笑遇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她要去车站接同学欢欢,欢欢打电话来说明天7:00到站。可第二天早上笑笑在车站却没有接到欢欢.笑笑可生气了.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清楚是上午7点还是下午7点。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可问孩子如果是你你会什么时间去。〕
一天中会出现两个7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晚上7时又可以叫做什么? 师:你是说19:00就是晚上7:00对吗?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时刻?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说早上几时,中午几时,晚上几时,可我们却发现了一个19:00,这个19:00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计时方法呢?你知道吗?
二、借助已有知识,初步建立认知联系 师:那你在生活中见到过24计时法吗?在哪?
我也找到了许多,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看来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还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那咱们今天就和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板书
瞧,这是我调查的咱班同学及家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及这上面的播出时刻都是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的,找到你喜欢的节目了吗,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节目是什么?它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播出呢?
6:00 朝闻天下 9:07天天饮食 12:00动漫世界 12:45百家讲坛 13:00走遍中国 18:18智慧树 19:00新闻联播
20:00《老大的幸福》
三、对比教学,深化认识
1、认识和比较两种计时法
教师提问:节目单中的节目播出时间与以前学过的时间表示法不相同.你知道对应的时刻各是什么时候?学生汇报。2.我们把以前学的方法叫普通计时法,也叫12时计时法,今天学的叫24时计时法.大家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同桌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a、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区别?< 一种计时法要写清楚早上 中午 晚上这些修饰语,另一种计时法不用写.> b、怎样把12时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 <凌晨 上午的数字不变,下午 晚上的时间要用12时计时法的时间加上12.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2、借助钟面,强化认识
(声音课件:等一等,学习24时计时法怎么能忘记我呢?)谁家?出示钟面。原来是我们的老朋友钟表,咱问问他想干什么?课件播放:你们能不能在我指针停下来的时候,用24时计时法表示那一时刻呢?
学生观察钟表说出时刻
钟表停到晚上12时后,教师提问:这一天呀,钟面上的时针要转几圈共24小时?
24时,它是这一天的终点也是新的一天开始,而作为新的一天开始它就应该是几时。见过吗?播放春晚零点报时录像。
教师小结:一天中从0时到24时,我们把它分为四个大的时间段, 内圈的数分别叫凌晨和上午,外圈的数叫下午和晚上.把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用原来的时数加上12。有了钟表的帮忙,大家是不是对24时计时法有个更清楚地认识呢?
3、练习
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知识你都弄清楚了吗?那它们混到一起了,你们能分清楚吗?
游戏:A两种计时法,(男同学代表普通计时法,女同学代表24时计时法,听到自己代表的计时法,就起立,17时,下午3时,早上7时,9时)同学的反应真快。
那进入实战练习,打开书完趁成54页1题
a、出示54页1题,你们还能分别用另一种计时法表示这些时刻吗?比如: 打开书54页找到这一题完成在书上,巡视、订正 b、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
(1)、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2)、深夜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c、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也可能晚上8时。)
师:两种计时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计时法呢?为什么?
师:两种计时法,各有优势,在日常生活中平时我们说话时喜欢用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以特有的简明、方便被广泛应用在邮电、广播、交通等方面。
4.时间的计算
师:同学们去过乐购超市,从这张营业时间告示牌上你看出了什么?你能不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呢?
那它的营业时间是多长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算 你通过算的方法的得出了营业时间。
四、课堂小结
那今天课上的40分钟即将过去,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片断:
借助钟面,强化认识
(声音课件:等一等,学习24时计时法怎么能忘记我呢?)谁家?出示钟面。原来是我们的老朋友钟表,咱问问他想干什么?课件播放:你们能不能在我指针停下来的时候,用24时计时法表示那一时刻呢?
学生观察钟表说出时刻
钟表停到晚上12时后,教师提问:这一天呀,钟面上的时针要转几圈共24小时?
24时,它是这一天的终点也是新的一天开始,而作为新的一天开始它就应该是几时。见过吗?播放春晚零点报时录像。
教师小结:一天中从0时到24时,我们把它分为四个大的时间段, 内圈的数分别叫凌晨和上午,外圈的数叫下午和晚上.把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用原来的时数加上12。有了钟表的帮忙,大家是不是对24时计时法有个更清楚地认识呢?
组内交流
陈静:由闫冬梅老师执教的《24时计时法》一课的教学重点是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的转换。教学中教师重视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问题、场景等的呈现更加直观,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起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的作用。
王旖旎: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教学设计新颖独特,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引导者。
李珊珊:课件出示一天的节目单,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让生醒目的观察发现出两种计时方法的不同之处与联系之处。再用课件演示一天时钟走两圈,每圈走12小时,同时利用课件的背景颜色的变化很好将白天与晚上的效果体现出来,从而体会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于洪建:24时计时法是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电视节目表引出问题“怎么会有14:00呢”引出新知。理解并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根据本班学生特点进行施教,帮助学生发现一天里有两个12时和两个8时的基础上初步领会24时计时法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讨论16:00是下午几时,18:30是下午几时几分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初步掌握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与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转换的方法,然后通过一些日常的生活中的计时法来表示时间的例子,帮助学生丰富认识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调整了缩小教材练习内容、扩大了生活知识的外延范围,在每道题里都将对比、替换的知识隐射其中,学生能放松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敢于回答问题、提问题、及进行质疑,在步步引入、层层答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又提出疑问,整节课学生的思维较活跃,教与学的上课常态被师生互动相互学习所代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又带着问题准备上下一节课。
教学中个别学生对12时前的时间转换还混淆等还需要各位能提出宝贵意见,便于本人在修改中进步。
教学反思:
6.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焦作市修武县城关镇一中
赵海霞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焦作市修武县城关镇一中 赵海霞 邮编454350 论文摘要: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辅助课堂教学的媒体,只要能说明问题,越简单越好。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一种不能被代替的教学媒体。采用录像实验教学,效果显著,真实可信。计算机软件模拟化学反应原理,可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原理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科学。因此,化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透过实验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奥秘。辅助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就应当围绕上述化学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其中那些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难点来开发。那么,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化学科,更有其特点。
一、辅助教学多媒体、越简单越好
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每节 45 分钟的课,选择的媒体太多太复杂,花时太长,那么将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媒体的选择,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
二、释微观粒子上体现辅助性
宏观物质是微粒构成的,而微粒的构造和运动却无法直接观察。常规教学通常用挂图或投影片、模型等媒体示意,由于其僵化、固定而缺乏直观的效果。那么,教学时可借助计算机电教媒体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例如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构造、电子的得失等等。
三、化学实验教学上体现辅助性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出化学反应的结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的理解和掌握。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反应装置规模小而课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所以,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益于在课堂上演示;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那么,怎样解决这个在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呢?配以放映实验录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现阶段各地发行的实验录像带只能线性播放,难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心选择某一片段、某一镜头,更不便在画面中穿插对实验的探索性思考,所以效果不佳。在制作课件的实践中我有以下心得:
1、对传统实验中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的要保留下来,亲手做演示实验。
2、用电教手段在课件中穿插实验录像,在录像中设置控制按钮,实现教学中能动地控制讲课内容。
3、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如工业生产流程图,爆炸实验,反应时间快的实验的慢镜头,反应时间长的实验的压缩过程等等。如水分解反应速度非常慢,课堂上难以演示;再如浓H2SO4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都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
四、辅助教学多媒体,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居指导地位的要素。现代化教学媒体在课堂中适时运用,可以使教学目标圆满顺利完成。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多媒体创设的活泼、形象、直观、审美的情景,可以激活联系,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刺激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为师生在互动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多媒体展示的直观动态的画面,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例如,讲解排空气法集气时,由于空气没有颜色,学生不易理解集气原理和操作要点,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瓶口向下的集气瓶,导入的气体为密度比空气小的有色微粒,微粒扩散聚集到集气瓶底部,并把“蓝色的空气”逐渐挤排出来。接着演示导气管插入到集气瓶底部与不插入到底部收集的两瓶气体,是否纯净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利用多媒体提供的“素材”结合排水法集气原理便很易理解排空气法集气的原理,掌握操作要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要求学生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确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教材叙述简练,学生理解及记忆都有一定难度,用多媒体简单的重现制氢气、氧气实验过程,以及选择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的确定,图文并茂,交互性强,教学过程轻松。教学重点突出。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则拍成录像,于课堂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如讲《CO的性质》时,可把家中的煤炉燃烧过程拍成录像用于上课,既节约时间又使现象形象直观。又如讲“碳还原二氧化碳”时,很多同学很难想象这个反应实验该怎样做。如用确定采用铁管作为木炭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器,然后把实验拍成录像,这样把一个复杂、反应时间长的实验带到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辅助教学多媒体,促进知识掌握。
在课堂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投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首先应认真写好教案,将投影次序,提什么问题,讲解分析的内容都编定。还必须把握投影时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才能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知识的掌握。另外,媒体的运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情趣在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 篇七
多媒体元素是“情趣”的演员, 教师则是导演
多媒体教学, 特别在大课室进行多媒体教学, 学生距离教师较远, 难于看清教师用来诠释知识吸引学生的演技;长时间盯着屏幕大脑也容易疲劳, 上课就会走神。视徒如己, 反己以教。强制人不如吸引人痛快。借鉴于电视节目的“引人”, 教师也要解放思想, 不但是幕前出色的演员, 还应是幕后煸情的导演。以导演的创意策划课件, 用情布趣同时串联教学内容, 吸引观众;用多媒体元素做演员, 传情酿趣, 意境化教学内容, 大脑才会在刺激物下联想。
情趣化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名词、概念、要点是知识的主干, 教师的添枝加叶会让其有形有色、添情加趣会让其有花有果, 引发情趣;在这棵智慧树下, 师生共同演出采摘、品尝知识果实的心情, 你来我往, 互动情趣;在这棵智慧树上空有游走的闲云野鹤、旁边还有潺潺的流水、萦绕的微风…美丽的自然最能陶冶情趣。
1. 情景化文字介绍, 引发情趣
有些新的专业的名词、概念在生活经验中被挖掘而提取, 有些要点在案例情节中被分析而总结。情景再现, 说事拉理, 引发情趣。
(1) 情景化抽象的名词、概念
新的专业的名词、概念, 用语言介绍或解释需要学生个体浮想生活情景来帮助消化。但如果我们先给它们插入不但典型而且有趣的情景图片, 就可变静态为动态, 化抽象为形象。就象词语“五彩缤纷”, 图片展示自然色如“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美丽的菊花…”更能表情达意。再拿学习“多媒体”概念来说, 书上是这样描述的“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集成和利用, 这些媒体可以是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的综合表示形式”, 纯文字介绍需要想象, 可用逐步集成媒体的方法表达如“我很高兴”这种生活情景。先用文字“我很高兴”表达, 学们显得很木讷, 再出现一个裂开嘴笑的图片, 同学们受到一点感染, 再将图片换成一张笑得牙快掉的动画, 同学们都笑了。简单的生活情景, 简短的笑, 笑纳了“多媒体”这个名词。
(2) 情节串联要点
情节是藤, 知识要点是瓜。将知识要点放在有情或有义或有趣的情节中, 用情节的情、义、趣为主线串起知识点, 初学者才能顺藤摸瓜。这种教学方法在《英语》科目教学中是老经验了, 我们读一篇有趣的文章学到了新单词、新语法, 其实, 就是把新单词放回它的语境中去理解、使用, 目的是回味文章情节能联想到新单词。而在其它科目, 有些看起来无瓜葛的文字要点也可参照这种方法去串联, 只是要教师自己去编导情节。在陈述“网络的主要功能:信息通信、资源共享、远程传输、…”, 可将它们放回它的环境中去分析并小结。QQ聊天过程就是它的案例情景, 因为你言我语信息在通信, 你推新闻我荐好歌资源在共享, 你看我我见你视频在远程传输, 将大道理 (网络各功能) 放在生活片断 (QQ聊天) 的情景对话中讲出来, 听起来真实记起来容易。还有, 在安排这个情景的图片时, 可以出现一只猪和一个人在对话或其它但不要放帅哥和美女图片就好。总之, 挑选的情景图片不但要有趣还要客观体现网络是虚拟的世界, 为的是隐教育意义于趣。
2. 表情化师生情绪, 互动情趣
讲台上的教师也是一个演员, 会用自己肢体语言 (包括面部表情) 来演绎知识流露情感。剪辑多媒体课件时, 用多媒体元素去表演这种肢体语言, 解决了大课室上课教师只是课件的解说员或播音员的尴尬, 并体现课件交流的不只是知识, 还有师生学习知识过程中共同的心声。作为正常人的老师用肢体语言表演“精神病人”或“怒发冲冠”不及一些图片、动画模拟“精神病人”、“怒发冲冠”惟妙惟肖;还有一些肢体语言也可用表情图片代替, 如有了悬念使用疑问表情、鼓励动脑应用思考表情, 遇到难题选用困惑表情、收获喜悦采用开心表情。很多表情图片在网上可以下载。下面是插入表情图片的一个例子:excel公式输入的错误值有“#####、#VALUE!、#DIV/0!、#NAME?、#N/A!、#REF!、#NUM!、#NULL!”不同的值标记不同的错误, 这一串标记初看起来让人头都发晕, 就用上一个发晕的表情图片, 那转动的圈圈写真又贴心, 贴心了才能开启心窗, 心窗开了才听得进去。
3. 意境化多媒体对象动作, 陶冶情趣
“美”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怦然心动。自然美、质朴美的课件, 也能渲染教学效果。课件制作注意背景图片烘托了主题、前景色亮于背景色, 还要考虑动画效果的设置。动画效果设置不难, 难的是让多媒体对象能秉承各自“动”的天赋, 还原自然的天性, 营造有意境的表演环境, 陶冶情趣。从而避免怪动作东拼西凑, 看来花里胡俏、不知所踪, 让人反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舒展的画卷就给人“动作自然”的意象。看媒体对象星星闪烁、小球弹跳、太阳缓慢上升、…, 大自然是最好的样版。《数学》除法列竖式运算, 可设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为左下阶梯状或左擦除, 横线为左擦除, 除号为右下阶梯状, 目的是还原黑板演算时书写的动作及顺序。
当然, 情趣化课件内容, 只是为了吸引注意力、愉快地学习。有些图片, 特别表情图片要插到妙处, 忌表错情;也不宜太多, 以免喧宾夺主, 转移了注意力。同时, 虽以导演的理念策划课件, 但别忘了教师的身份, 教师的宗旨是不但教书还要育人, 所有选用的图片、情趣都要积极、健康。
摘要:聚焦学生情趣, 反射到课件内容, 刷亮教学效果, 展示多媒体教学的魅力。本文探讨了教师也是多媒体课件策划的导演, 从而剪辑引人、动人、怡人的多媒体课件, “激”情“逐”趣, 精彩课件内容, 渲染教学效果。
8.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44-01
我们作为一名物理老师首先要熟读《物理课程标准》,《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多媒体渗透于物理教学中。”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多媒体的加入可以创设物理情境,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多媒体并不能取代实验教学的功能。因此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利多媒体,使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得到辅助性合理利用。
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1、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学好物理,首先要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导入新课时,应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迅速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摩擦力》的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播出世界锦标赛滑冰运动时的场景,让学生仔细观察滑冰运动员滑冰时脚与地面之间的产生的摩擦,随后,提出问题,运动员为什么能在冰面上自由的滑翔?脚与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是什么摩擦力,引入课题摩擦力。
2、利用多媒体扩充教学信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都是利用常规教学,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画图,这样常常会出现冷场的现象;运用多媒体,只需把所需要的内容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按照教学流程把要学习的课题图片和画面投影出来就可以了,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加大了课堂传递的信息容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以前老师在进行复习时,教师很难把要求学生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更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遍。现在利用多媒体,再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复习以往学习过的旧知识,再现过去的学习内容,容易使学生掌握过去的知识结构。
比如: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死记硬背学生很容易忘记,重新利用光具座做实验也不现实,也达不到预定的复习效果。现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一倍焦距的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熟记于心。
3、使课件和实验有机结合起来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我们的大部分课堂内容都是通过实验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实验探究教学是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物理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实验或过于复杂,或时间过短,或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学生都无法将过程看清,影响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将小空间变大,大空间变小,将长时间变短,短时间变长,将死知识变活,从而突破难点,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4、为学生能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多媒体不仅仅是给老师上课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深的物理知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物理课堂上来,主动探究新知识,多媒体应该成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例如利用物理仿真技术的功能,进行虚拟实验操作演示,特别是对那些费时又难以控制变量的物理实验,采用多媒体虚拟实验就可以达到我们的实验目的。可以让学生在网上虚拟的实验环境中进行观察、操作、分析做探索性的实验,这样学生对物理实验就特别的感兴趣,他们就会自主的探究学习,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新知识的目的。
二、在教学中我们要有选择性的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的生动性、形象性,科学性,合理性,能辅助老师教学,增强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但不能因此而喧宾夺主,对这些资源我们要选择性的使用。对于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帮助学生理解而又必须要弄清的知识,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协同其它教学手段,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物理课堂接近实际生活,所以教师要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的积累的学习知识经验以及学校的实验室条件都是有限的,也不可能让学生做太多的现场参观,因此,切合学习实际地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同时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课前多收集学生直观不能看到的,又有重要物理意义的。例如:我国的航天发射、三门峡的大型船闸、蒙古包外的风力发电机、古时候的水磨、医院的激光手术等能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
(2)教师要会利用快录慢放、慢录快放技术手段拍摄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的体会物理知识,享受物理乐趣,从而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利用慢录快放展示色光的混色原理;用快录慢放展示足球受力后的形变及运动方向的变化。
(3)把课堂上无法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制成课件流程。例如托里拆利实验是个很危险的实验,课堂上去操作很容易伤到学生,制成课件流程让学生观察,学生即学到了测量大气压的原理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4)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动画对科学知识进行补充说明,让学生通过动画体会物理知识,这样更加吸引学生,但动画不能过多,多了学生就会厌烦,没有了新鲜感,甚至不愿意再看了,它的主要功能应该是帮助学生现实中的一些科学知识。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推荐阅读: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0-13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0-10
浅谈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09-16
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08-11
多媒体课件在小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08-10
初探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10-30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代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07-12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07-19
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オ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