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安全的演讲稿

2024-07-06

关于生命安全的演讲稿(精选8篇)

1.关于生命安全的演讲稿 篇一

小学生关于安全的演讲稿-珍爱生命,与安全同行;

生命,两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它如夏花般绚丽。生命之花是刚毅的,它让人思索,让人感受,让人倾听。只要有毅力,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然而,生命又如一颗弱不禁风的小草,那么脆弱,稍不注意,它便会从你手中消消溜走。安全是生命的保护伞,有了安全,我们才能快乐地成长;有了安全,父母才能放心的工作;有了安全,我们国家才会和谐安康、繁荣昌盛;.安全,就像一条长长的纽带,维系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生死存亡。

根据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打架斗殴、体育运动损伤、火灾火险、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一天,就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而导致这一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欠缺安全防范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同学们,为了让学校安全的警钟长鸣,为了我们能有一个舒心、优雅、文明的学习环境,向全体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和同学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争做文明小学生。

二、课间不做剧烈的活动,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抢道。

三、体育活动、科学实验课及其他户外活动要严格服从老师的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不擅自行动,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上学放学不要独行,要走大路,最好由

家长接送,或者和同学结伴而行。如果遇到坏人或突发伤害事件,要冷静、机智,及时自救或向身边的大人求救,学会打“110”求救电话等。

六、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做妨碍交通安全的事,12周岁以下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车,提醒父母骑机动车和自己坐机动车时要戴安全帽,不要逆行等。

同学们,为了家庭幸福、自己的生命安全,使爸爸妈妈放心工作,让我们牢记,生命只有珍爱才更加安全,生命只有珍爱才更加灿烂,让我们珍爱生命与安全同行!

2.关于生命安全的演讲稿 篇二

纵观西方2千年来对艺术的理解, 不难发现其关注的视角经历了从物到人、从人的情感到人的生存状态这样的一个过程, 可以见出, 人类对于艺术的认识愈来愈重视人本身的生命存在。事实上, 笔者认为艺术的归旨正是人生命的积极存在。

人们常常说艺术模仿什么, 再现什么或表现什么, 把艺术当成了具体物或具体形态的替代品, 笔者认为, 艺术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范畴, 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或某种预设, 也不再是一种认识工具或某种共同本质的知识形态, 而是一种生命的体悟过程。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 就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因此人们在很多方面不得不以委曲身体乃至心灵的自由为代价。人, 恰恰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并能不断自我调适、自我修复的灵性生物, 面对残酷的世界, 在另外的方面寻找到了一种生命得以健康存在的平衡。而艺术, 就是通过人们的想象、直觉的顿悟等构造出的另一个精神性体验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 人们感受到生命的跳动、心灵的震颤以及精神的自由。它让人们脱离生存的牢笼, 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无限的宇宙互相融合、互相对话。艺术无须以模仿为目的, 亦非表现情感的工具, 也并不仅仅是简单无意义的形式, 它以生命为主体, 以心灵的自由为方向, 模仿世界和表现情感等等只是其手段而已。

艺术作品的素材往往来自于大自然, 而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且神秘的, 先辈们对其怀有无限的惧怕和敬畏之心, 故而难免会造成这样的错觉:艺术即对自然的模仿。现在的理论界已经对这种有失偏颇的论断有了客观的认识, 它只是把艺术当成了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 勿庸置疑, 这种理论还停留在认识论的高度上, 显然是不可取的。然而笔者在此萌生了一个疑问:虽说“模仿说”以现象“掩盖”了本质, 但为什么这种理论能如此长久地迷惑人们的眼睛呢?在那些所谓的“模仿”过程中是否恰好经历了艺术之成为艺术的过程?笔者在此妄言:是的。艺术家显然并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 如果纯粹是为了模仿, 普通人的摄影就比大师的绘画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那么又是怎样的原因让艺术家有了“模仿”冲动呢?笔者认为, 被模仿的对象所透露出来生命的活力, 正是这种自由的生命活力让艺术家充满了蓬勃而不可抑制的创作欲望。

众所周知, 人是情感动物,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对朋友的忠诚、对爱人的依恋、对祖国的热爱、对弱者的怜悯、对恶人的憎很等等。并且, 这些情感只有以某种方式或通过某些途径抒发出来, 人才能得到一种平衡。而艺术, 因其无功利性轻而易举地直入人们的情感深处, 于是, 人们把艺术当成了抒发情感的一个极佳途径, 并且认为抒发情感即艺术的归旨。事实上, 很多, 特别是现代的一些艺术作品并不抒发任何感情, 如:凯其的《4分33秒》你能说它表达了什么感情么?等等。那么, 披着“抒发情感”外衣的艺术作品, 究竟暗含了怎样的“特质”才使其冠以艺术的称谓呢?笔者以为, 是生命力的迸发。人的情感, 饱含了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凸现了人们的生命在受到触动时的反应, 正是这种反应, 恰好证实了生命的存在及意义。艺术家在生活中以其敏锐的艺术触角发现了生命力的活跃并情不自禁地引起情感的抒发, 由于同构, 这种情感同时激发了欣赏者的情感, 因而也促使了欣赏者潜在生命力的迸发, 而生命力迸发的过程便是艺术的过程, 情感的变化只是艺术过程的附带表象而已。如:大家所熟知的肖邦《c小调练习曲》, 其情感背景是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入侵者的憎很, 作者的这种情感通过作品传达给了欣赏者, 使欣赏者产生了一种反抗束缚、对自由的渴望的情感, 而究其根底, 这种情感实为对生命自由的呼唤和索取。可能有人会质疑:依笔者所言, 情感通过生命对世界的回应从而肯定生命的存在, 而艺术亦是对生命的确证, 那么可以推断出:情感即艺术。笔者认为:情感的引发有这样几种可能:道德的熏染, 伦理的感触, 还有艺术的感性激发等等。前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不了外在的约束力, 以及人对自身的理性管制。而艺术, 则没有任何外在的强制及理性的自我束缚, 完全出于人自身的需要, 它所表现的亦来自于全然自身的感受, 从这一点上看, 艺术所引发的感情是自由的抒发, 带来的亦是生命力的活跃增长, 而前两种则显然未必是。

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那么, 何为有意味的形式呢?贝尔认为那些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感动我们的的排列组合即是有意味的形式。在此笔者追问一句:怎样的排列组合才能打动人呢?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人生命的存在, 人类社会所有活动的归旨亦是生命的活力。可想而知, 能让人的生命自然振动的, 莫过于生命力的增长与膨胀。也就是说, 贝尔的“有意味形式”所说的“有意味”正是生命力的体现。

与艺术活动整个过程密切相关的生命载体有两个, 一是艺术家, 二是欣赏者。他们在艺术的过程中对于艺术的阐释各不相同, 但相同的是:都经历了一种生命的体悟, 感受了生命的跳动与自由的释放。在现实生活中, 出于生存的需要, 人们压抑了太多本真的生命活力, 承受着诸多不可避免的重复与麻木, 生命显得疲乏和倦怠, 艺术家以其敏锐的艺术触角, 捕捉无所不在的生命活力, 并将其以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便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无论是艺术家, 还是欣赏者, 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生命的种种积极状态:精力的充沛、精神的亢奋、心灵的激荡、神情的欢愉、舒展等等。他们所体验到的是自己与另一个存在的交流, 而这种存在便是生命自由的存在, 自我与这种存在共同构建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人向自由敞开、自由亦向人敞开着。在这样的过程中, 人获得了更多自由的体验、生命获得了更大的空间与自由, 人的生命因此更加具有活力。

前卫艺术, 一般都被看出艺术的另类。它们存在于各种艺术活动中, 并且往往惊世骇俗。过去的批评中最常见的“荒诞离奇”, 在今天看来也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造型、色彩;审美、品评。而如今现实中的前卫艺术已经将艺术推到了一个挑战人性、道德、法律的可怕的边缘——烙印、放血、割肉、食人、喂人油、玩尸体、虐杀动物等等, 并且一切都以着艺术的名义。笔者暂且不去讨论这种艺术的真实性, 只想追寻一下前卫艺术产生的土壤。20世纪以来, 科技迅猛发展, 社会分工日益明确化、细致化。众多批量生产的物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大众文化日益繁荣, 笔者并非偏执地否定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 但也无法对其的负面效应视若无睹:人们被形式多样的大众文化扑头盖脸、日复一日地侵袭着, 被动地接受大量并不真实的信息。信息的变更日益频繁, 已然成为衡量工作生活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人们疲于接受、传输着这些信息, 而忽视了对它们进行真实的深层次的思考。信息以其现实的极大优势日益窜长, 已经“冲压”了人们的本真生存形态, 对信息的过度追求已经造成了深度的精神和心灵危机。更可怕的是:很多普通的民众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然, 同时也出现了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洞悉人们生存状态的危机并试图改变这一状态, 然而, 普通的说教已经无法进入人们早已有着厚厚一层过滤网的眼球与耳膜, 极端的前卫艺术便在这种境遇之下诞生了。一些优秀的前卫艺术最终目的显然不是获取利益, 他们通过惊世骇俗震动人们疲乏的感官, 唤醒并促使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进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讲, 最初的前卫艺术是有着其积极作用并符合艺术归旨的,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会引起人们的一些不适, 但笔者认为, 这样的艺术是特定历史社会条件下的必然和必需的产物, 在人们的生命被太多虚假物质包裹的时候, 它以异样的方式带领人们看清生命最本真的状态, 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生命意义所在, 有利于人们生命活力的重建及健康发展。当然, 笔者并不赞成过于极端、触犯刑法的前卫艺术, 如果以牺牲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 则违背了艺术的最初意愿。

众所周知,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更, 特别是自现代艺术以来, 艺术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宽, 艺术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这样的状况让很多人为之堪忧, 如此下去, 艺术将会成为什么东西呢?艺术还会维持其纯粹性么?学术界就艺术的边界问题产生了热烈而持久的争论。暂且置艺术有无本质问题于一边, 笔者认为, 这些探讨固然是有益的, 但每个时代都有其社会历史的局限性, 对艺术的限定也会有其相应的局限性, 现在做定性的探讨有点操之过急, 且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笔者以为, 与其正面对其做全面定性的探讨, 不如旁敲侧击从一个点去探索艺术的奥秘, 尽管那可能只是艺术冰山的一角一块, 却很有意义。而本文所阐述的“生命力的激发”, 便是艺术冰山的一块。从这一块, 我们可以窥探到艺术里最关乎人本真的部分。人类社会的存在即是生命的存在, 人类社会所有活动的归旨亦是生命的活力。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中最为自由的部分, 必然在人类的生命活力修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结语

只有人类具有了自我意识进而具有了生命意识之后艺术才能产生。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一种生命的自我意识, 人的生命既是自我意识的载体, 同时又成为自我意识的对象。因此人一生所有的思想、言行归根究底都是为了生命的自由存在, 在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自由便转向艺术, 这是人得以平衡健康存在的一种充满智慧的方式。

摘要:“何为艺术”这个问题困扰了古今诸多哲人, 本文不对其做定性探讨, 只是从艺术与其他范畴 (模仿、情感、形式、生命) 的关系中试图发现艺术共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生命力的激发。并且就前卫艺术以及艺术边界的问题发表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模仿,情感,形式,生命,艺术边界

参考文献

[1]《美学三书》-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3.关于生命安全的演讲稿 篇三

Nature vs. Grace

《生命之树》的剧情很简单,影片围绕美国中西部的一个五口之家展开。Jack是家里三兄弟中的老大,母亲慈爱,父亲威严,父母的不同教育方式让Jack一直生活在矛盾之中。渐渐地,他也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突然有一天,Jack想起了过去,想起了死去的弟弟和自己的父母。他的思维开始超脱现实世界,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眼光和角度来重新审视社会和自己的人生。

不过,《生命之树》不是要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要呈现给观众一种对待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的态度。影片还没开始,屏幕上就出现了《旧约全书》“约伯记”中的一节:

Where were you when I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the earth? ... When the morning stars sang together, and all the sons of God shouted for joy? (Job 38:4, 7)

根据“约伯记”的记载,约伯(Job)是信徒的典范,他敬畏上帝,为人正直,是一个至真至善之人,因此也受到上帝眷顾,有七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牛羊成群,还有很多家产。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失去了拥有的一切:孩子、家产,甚至健康,连生命也受到了威胁。但他依然信仰上帝。影片后来的情节发展基本上就是约伯经历的翻版。

影片并没有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来讲述故事,也不是按照倒叙的方式,而是先将生命中那些转折时刻以及最重要的信息传达出来。影片开头,首先是Jack母亲的一段独白。

Mother: A man’s heart has heard two ways through life, the way of nature and the way of grace. You have to choose which one you’ll follow. Grace doesn’t try to please itself. It accepts being slighted, forgotten, disliked. It accepts insults and injuries. Nature only wants to please itself, gets others to please it too. It likes to lord it over them, to have its own way. It finds reasons to be unhappy, when all the world is shining around it, and love is smiling through all things. They taught us that no one who loves the way of grace ever comes to a bad end. I will be true to you, whatever comes.

整个影片的故事就是围绕着这段话展开的,也就是人对待这个世界的两种态度:the way of grace和the way of nature。故事里的母亲和父亲对待生活的方式分别代表了这两种态度。在这个典型的美国中西部传统家庭里,父亲在外工作,赚钱养家,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母亲的生活态度代表了the way of grace。尽管母亲在夫妻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但是她一直用爱与仁慈来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她反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但也是用她自己的方式默默反抗,就像上文说的,grace接受贬低、遗忘、伤害和侮辱,因为它不以取悦自己为目的。而父亲的生活态度则代表了the way of nature,也许可以译作“人的本性”,这和基督教的原罪说暗暗吻合。在父亲的世界观里,想要在这个世界里成功,就不能太仁慈,必须把自己摆在第一位。他也是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们的。

通过Jack母亲的独白表达出整个电影的内涵之后,影片接下来呈现给观众的是故事中的一个悲剧片段。就像约伯一样,这个五口之家中的一个儿子(Jack的一个弟弟)19岁时意外身亡,两位家长都很悲痛,但是他们两人对儿子去世的反应却截然不同。母亲伤心欲绝,甚至想和儿子一起死去。父亲虽内心痛苦万分但表现得十分坚忍,面对前来劝慰的邻居,他只是淡然地说:“We’re alright. We’re alright. Thank you.”其中,Jack的奶奶在劝慰他的母亲时所说的一番话耐人寻味。

Grandmother: Shouldn’t have your memories of him. You have to be strong now, and I know the pain will pass in time, you know? It might seem hard, my saying that, but it’s true.

Mother: I don’t want it to.

Grandmother: Life goes on. People pass along. Nothing stays the same. You’ve still got the other two. The Lord gives, and the Lord takes away, and that’s the way he is. He sends flies to wounds that he should heal.

“The Lord gives, and the Lord takes away.”这句基督教式的话语是整段对话的核心,它阐述的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怎样面对自己无法掌控的命运。

当旁人离去,家中只剩下两位家长时,严厉的父亲终于卸下伪装,道出了自己对儿子的想念和心底深深的忏悔。

Father: I never got a chance to tell him how sorry I was. I even punched himself in the face for no reason. You sit next to me at the piano and I criticized where he’d turned the pages. I might even feel ashamed. Why shame? Poor boy. Poor boy.

两人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此时,伴随着深沉的古典音乐,镜头开始在现实生活和超现实的宇宙、微观世界甚至跨时空的恐龙时代间交叉。在将近半小时的时间里,影片向我们展示了宇宙中的星云、恒星表面的火焰、天体的运动、无生命的天体表面、火山爆发、峡谷、海潮、精子和卵子的瞬间结合、生命胚胎,甚至还有两段神秘的恐龙片段。这些诗歌般的图景看似互不相干,但实际上是对影片开头“约伯记”隐喻的诠释:“我问你,我在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在那一刻,群星欢唱,众天使欢呼……”

nlc202309031052

影片似乎在说,比起浩瀚的宇宙、漫长的历史,我们人类的一生就像一道一闪即灭的火苗,微不足道。所以,我们应该用grace来接受这个不那么美好的世界,用grace面对人生的不幸,而不是依着我们的nature来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分是整个影片最精彩的部分。通过现实和超现实间绚烂的转换,影片所要传达的涵义似乎已经达到高潮。但同时,这也使随后展开的故事黯淡无光,也许这就是这部影片毁誉参半的原因。

世事无常

镜头在时空的穿越间定位至夫妇俩的大儿子Jack的成年时代。Sean Penn饰演的成年Jack西装革履,走在充满后现代感的豪华办公室里和同样光鲜的大厦里,周围的声音都被屏蔽,时间似乎变慢了,观众被带进成年Jack的思维中:“When you’re young, it’s all about your career. You don’t understand anything. I just feel like I’m bumping into walls.”

Jack开始了对往昔的回忆。故事从孩子们出生之前讲起,美丽的母亲,英俊的父亲,两人相亲相爱,之后Jack呱呱坠地,接下来两个弟弟相继出生,一切平和而美丽,一切都充满了诗意。下一个镜头,时间跨越到了三兄弟十来岁的年纪。像所有的男孩子一样,他们活泼而好动,他们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父亲充满敬畏。Brad Pitt饰演的父亲是传统的美国中西部大男人的形象。他深爱自己的孩子,抚育、保护他们,同时也控制、威吓他们。过着中产阶级生活的他向往更富有的生活,他希望孩子们能出人头地,所以过早地剥夺了他们童年的天真。

Father: Your mother is naive. It takes fierce will to get ahead in this world. If you’re good, people take advantage of you. Every one of these top executives, you know how they got where they are? Floated right down the middle of the river. Don’t let anyone tell you there’s anything you can’t do. Don’t do like I did. Promise me that. I dreamed of being a great musician. I let myself get sidetracked (转移目标). If you’re looking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that was it. That was life. You lived it.

父亲曾经有音乐家的梦想,弹得一手好钢琴,却又深陷世俗追求的泥沼。他从音乐中看到的也都是世俗的成功学。

Father: Toscanini (意大利指挥家) once recorded a piece 65 times. You know what he said when he finished? “It could be better.” Think about it. Twenty-seven patents your father has. It means ownership, ownership of ideas. You got to sew them up (确保⋯⋯成功). Be rich. You make yourself what you are. You have control of your own destiny. You can’t say, “I can’t.” You see I’m having trouble. I’m not done yet. Can’t say I can’t.

为了磨练孩子们的意志,父亲甚至教三个儿子如何打架,教他们怎样趁对方不注意偷袭对方。他说:“You act like you’re in trouble, you don’t wanna fight, and you don’t want any trouble. The minute you see him blink, crack him, okay?”

片中一家人去教堂做礼拜时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教堂里回荡着布道声,牧师的话又回到了“约伯记”,内容就像专门说给父亲听的。而他虽然也虔诚地祈祷,却听不进去这些哲理。

Pastor: Job imagined he might build his nest on high, that the integrity of his behavior would protect him against misfortune…. But no. Misfortune befalls the good as well. We can’t protect ourselves against it. We can’t protect our children. We can’t say to ourselves, “Even if I’m not happy, I’m going to make sure they are.”We run before the wind. We think that it will carry us forever. It will not. We vanish as a cloud. We wither as the autumn grass, and, like a tree, are rooted up. Is there some fraud in the scheme of the universe? Is there nothing which is deathless, nothing which does not pass away? We cannot stay where we are. We must journey forth. We must find that which is greater than fortune or fate. Nothing can bring us peace but that…. There is no hiding place in all the world, where trouble may not find you. No one knows when sorrow might visit his house, any more than Job did. The very moment everything was taken away from Job, he knew it was the Lord who’d taken it away. He turned from the passing shows of time. He sought that which is eternal. Does he alone see God’s hand, who sees that he gives? Or does not also the one see God’s hand, who sees that he takes away?

nlc202309031052

影片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通过某人的话语穿插一段这样的宗教宣讲来强化和重复影片开头阐述的含义。这些诗歌般的话语虽然充满了韵味和哲理,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显得过于宿命论,也过于刻意。电影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让观众跟随情节的发展在潜移默化间理解并接受导演和编剧的意图,而不是用宣讲式的语言直接灌输。这段话语虽然很好地诠释了影片的核心含义,但是着实有些拖沓冗长。

牧师的布道也许可以用佛教中的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世事无常”。所有的痛苦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你无法预知,也无法阻止。就像Jack的父亲,他想要磨练儿子,反而使儿子在情感上疏离了自己,这既让自己不快乐,也对儿子的成长不利。年轻的Jack只能在父亲出差期间享受和母亲以及弟弟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做完礼拜,从教堂出来时,父亲碰到了他的一位富有的朋友。对于这位富有的朋友,他既有些瞧不起,也有些嫉妒。他教导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要成功就不能当好人。在他看来,这个世界是扭曲的。

Father: That’s a friend of mine. He owns half the real estate in town, Frank Johnson. He started out as a barber. But he built something big. Now you’d think he’s the fourth person of the Holy Trinity. They never talk about their money. Wrong people go hungry, die. Wrong people get loved. The world lives by trickery. If you want to succeed, you can’t be too good.

在父亲威权的压制下,青春期的Jack变得叛逆。在他看来,既然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做自己痛恨的事情:“What I want to do, I can’t do. I do what I hate.”他开始做各种“坏事”:和一帮男孩四处捣乱;闯入别人的房屋,拿走女士内衣;把青蛙绑在小火箭上发射上天;用气枪打弟弟的手指头。他甚至一度希望父亲在修车时出事故死去。他心中对父亲充满了深深的怨恨,但他却越来越像自己的父亲,而不是他最爱的母亲。

后来,Jack父亲曾引以为傲的事业毫无预兆地遭受了打击。前一个镜头,他还骄傲地向孩子们炫耀为推销自己的发明而进行的国际旅行:“Your father went all around the world, all the way to China. That’s Pan American Airlines. That’s what your father flew on. The entire bathrooms are stainless steel, even the washbasin. I feel confident the deal’s going through. If not, they can forget it. I’ll tell them all to go to hell.”但没过多久,他竟然失业了。那一刻,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I wanted to be loved because I was great, a big man. I’m nothing. Look at the glory around us. Trees and birds. I lived in shame. I dishonored it all and didn’t notice the glory. I’m a foolish man.”回到家,他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孩子们的母亲:“They’re closing the plant. They gave me a choice. No job, or transfer to a job nobody wants. I never missed a day of work, tithe every Sunday.”原本快乐的一家人一下子陷入了痛苦和困窘中。

尽管Jack的父亲处心积虑地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里奋斗、打拼,但灾难和打击总是在他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袭来,而他之前所有的准备都毫无用处。既然他自己都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他教给儿子们的那些如何应对残酷世界的东西还有用处吗?直到此时,父亲才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错过了什么。他其实在心底里深爱着三个孩子,只是对他们有些过于严厉。

Father: You know, Jack, all I ever wanted for you was to make you strong and grow up and be your own boss. Maybe I’ve been tough on you. I’m not proud of that.

Jack: I’m as bad as you are. I’m more like you than her.

Father: You boys are about all I’ve done in life. Otherwise I’ve drawn zilch (零). You’re all I have. You’re all I want to have. My sweet boy.

最后,一家人不得不搬离现在的住处。伴随着他们迁徙的脚步,旁白响起:“The only way to be happy is to love. Unless you love, your life will flash by. Do good to them. Wonder. Hope.”不管过去怎样,爱依然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尾 声

影片最后,成年后的Jack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那里有儿时的自己、年轻时的父母、幼年时的兄弟们以及很多陌生人。他身旁是美丽的大海,一切都充满虚幻的美感。影片导演Terrence Malick本身就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小时候受过正统的宗教教育,大学读的是哈佛哲学系,而影片结尾似乎就是他所诠释的人死之后的天堂。在这里,所有人都停留在了Jack印象中最美的年纪,他们又重新找回了失去的亲人。

我个人觉得,影片结尾其实是一个败笔,因为即使是《新约全书》最后一章“启示录”里有关于天堂的描写,其语言也是非常模糊的,牧师们也从不敢对天堂作细致的解读。但本片导演Malick却似乎给出了他自己对天堂的诠释。这种诠释注定是个人化的,大大限制了影片在哲学上给人的思维空间。如果说在结尾之前,这还是一部开放的、探讨人生哲学的影片的话,这个结尾的说教就使其成了一部封闭的基督教影片,这种刻意为影片定调子的冲动做法从整体上破坏了影片的哲学价值。但总体来说,《生命之树》无论在拍摄手法还是在叙事方法上都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有所创新,称得上是一部非比寻常的影片。

4.生命安全的演讲稿 篇四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安全托起生命这朵灿烂的花》。

安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答案。在我看来,安全就是出门前父母对自己的唠叨,嘱咐在外面注意安全,做事不要莽撞,多考虑一点。

我们在人生总有各式各样的奋斗目标,而生命和安全正是这一切美好目标实现的前提。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对于每个人来说,安全无疑是重要的。在安全问题上,谁都不能麻痹大意,只有时刻提醒自己,从细微处做起,形成一种习惯,生命才更有保障,幸福才会不断延伸。坚持从我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杜绝不安全行为,尽可能降低周边不安全因素,你的人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细节决定成败,安全长记心中。

不难发现,在很多时施工单位的门口,都有“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竖立在大门的两边,不仅是对单位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家人的期盼。那些活生生的安全事故事例让我们懂得了讲安全不能只在嘴上下工夫,一定要落实到实际当中。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确保工作安全;在生活中,时刻牢记安全连着你我他,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注意安全。

我记得我以前看过一篇杂志写的是关于一个留学生在英国切身经理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中国人在英国留学,租住在当地居民的房子里,有一天周末,闲得没事,就去厨房做菜,我们知道,中国人做菜的时候总喜欢放大火来爆炒,油烟特别大,最后引起了整栋楼的警报,把警察招来了。他一开始觉得没什么,不就是炒菜引起的油烟嘛,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警察一开始问他,警报响起的时候为什么不马上离开。他就对警察说:“我知道这是油烟引起的警报。”警察一句话把他说的哑口无言,“这栋楼上安装了上百个警报器,万一不是油烟引起的呢,你不是有生命安全危险?”是的,那个留学生大意了。最后,警察对他说:“对不起,先生,由于您在警报响起的时候没有及时离开,已经触犯了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法律规定,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的行为是违法的,请接受我们的处罚教育......”这件事在我们看来是非常诧异的,但诧异之后更多的是感动,生活中危险无处不在,在危险面前,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懂得安全,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才可能有完整的人格和人生。

在安全面前,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能酒后驾车、不能乱穿马路,不能不穿救生衣涉水,不能不按规程操作。。。这一些,很多人都懂,甚至很明白这个“不”字带来的什么后果,但是很多人却心存侥幸,觉得有这些毛病的人太多,后果不会落到我们头上来吧?于是,酿成了很多悲剧,出现了许多像杭州“5.7”谭卓事件、南京酒后驾车撞死9人甚至包括1名孕妇的“6.30”事件等系列不幸事件。许多应该避免的事情,许多不应该发生的灾难,都发生在我们的“侥幸”当中。

我每天下班都要经过城区像东胜山、健康路、文清路、文明大道与环城路交界等几个红绿灯路口,每次经过那个地方我都心有些不安,这几个地方无视红绿灯的人太多,有老人,有年轻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有中学生,有小学生,甚至还有大学生;有开车的,有骑摩托车的,有骑电动车,有骑单车的,他们很多人眼里就没有红绿灯的概念,看到前面没车就“唰”的一下冲过去了,有几次的时候我在下班的途中都被这样的吓出过一身冷汗来,他们这种行为真的是太危险了。我不记得我在哪一本书上看到的是一个小学生讲的话:“如果每个中国人都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话,那中国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交通事故了。”

生命中的幸福绝大多数是朴实无华的,他总是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时候,亲切地将我们包裹。幸福总是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流淌,她是建立在我们的安全基础之上的。没有安全,幸福也只是生命中的一颗流星,一闪而过,一瞬即逝。安全事件的发生很多时候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幸福不要我们了刻意去追求,平平安安即是一种幸福。当我们在享受买房的乐趣时,是不是不要忘记在家里放一个灭火器呢?

5.关于生命安全的演讲稿 篇五

“安全”这两个字

只是一个抽象的词语

可是,你享受了生活的赠予 就会明白它的含义。

“注意安全!”

一个普通的语句

就像一张通行证

把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多少次在你耳边响起

为的是不让你失去自己

安全,才有我们生活的丰富多彩 让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安全延伸生命的轨迹

让我们的脉博鲜活跳动

安全是妈妈心中的一根线

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一道栏

安全是学校、老师口中的禅 安全让我们的天空碧蓝水清 安全让我们平安快乐成长

安全,一个古老的话题 却是常讲常新 ……

全体:

安全的意义不仅如此

成长的路上,生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其实安全,成就了一串零前的那个一

因为——安全,能托起生命的重量!

可是,您知道么?有多少不安全因素悄悄潜伏在这多姿多彩的世界里,企图打破这个平静而又美丽的生活。

记得我曾参观一次事故展览,在触目惊心的一幅幅事故插图、一行行沉重的数字面前,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不注重安全,给自己、家人带来的无限痛苦。从这一幕幕人间悲剧不难看出,其中的许多事故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面对那些惨痛的教训,我们有何理由不讲安全呢?我们有何理由不去把安全牢记心间呢?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全关系到身边的你、我、他。

同学们,我们的学生时代是在校园里渡过的。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快乐的,但如果你不注意,危险又会随时光顾你!

教室是我们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教室内活动,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就会发生危险。所以我们要预防以下几点:

防磕碰。

我们的教室空间有限,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以防止磕碰受伤。

防坠落。

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防火灾。

不带不玩打火机、小鞭炮等危险物品,以免不必要的损失。

防意外伤害。

不带剪刀等锋利、尖锐的工具进教室,以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大课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候,希望同学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上下楼梯,安全第一;不要追逐,不可拥挤。

通过走道,不可拥挤;上操下操,特别注意。

不追不闹,不急不躁;靠右慢行,安全记牢。

现在我们学校为了我们同学们的安全正在加固楼房,施工现场有许多危险的因素,所以请同学们做到: 不玩施工材料、工具,更不要在施工的地方停留、玩耍,请远离施工现场。

为了预防不可预料的灾害,学校经常会进行疏散演习,演习时请同学们做到:

不喧哗,听指挥

人多秩序不能乱

前不挤,后不推

井然有序才平安

同学们放学和上学的时候,正是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同学们要注意:

1.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严格按红绿灯指示行走,要学会避让车辆,不与车辆抢道。

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同学们,紧握右拳,举起,和我一起宣誓:

我心中有根线

我脚下有道栏

——那就是安全意识

我做到 我安全

请爸爸妈妈放心!

请老师放心!

请学校放心!

同学们,让我们用实际行为一起来创建平安校园吧!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每天在学校里平平安安地生活,快快乐乐地学习,用安全托起生命的重量!

6.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演讲稿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李毓艳,来自白山市江源区交通运输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是交通运输的根》。

安全是我们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都关心的问题。那么安全是什么?有人说是“效益”,也有人说是“时间”。你们说得都没有错,但对我们交通人来说——安全是根!只有根深了,叶才能茂盛,只有根深了,才能结出甜蜜的果食。如何培植好安全这棵大树的根,公司领导班子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总结出在健全、严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运用了一个情,不管是酷暑严寒,还是雨里雪里,驾乘人员在发车、收车时总能看到公司领导关切的身影,这份情是亲情,是友情,是关爱生命之情!

有句警言说得没错“十次事故九次快,思想麻痹事故来”。如何使驾乘人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公司采取制度管理与亲情提示相结合的办法。在每台车上都有一块安全亲情提示板,上面是职工家属的照片,照片下还有家人对他们的“安全寄语”。“老公!警钟长鸣,安全最重要。愿你珍惜自己和旅客的生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我们全家每时每刻都在为你祝愿,盼你平安归来。”

这是一个妻子对丈夫最深情的嘱托。

他们的子女也在不停的祝愿“爸爸我们等你平安回

家。”……

父母关切的嘱咐、妻子深情的叮咛、孩子稚嫩的企盼,提醒着每位驾驶员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一位驾驶员师傅深有感触地这样说到:“看到亲情板上的话语,仿佛亲人就在眼前。为了家人的幸福,在岗位上,我会时时刻刻想着安全。”

亲情板建立后,公司的安全生产形式更加稳固,驾驶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了争做安全生产岗位标兵的高潮。

安全的种子已经种在每一名驾乘人员的心中,生根发芽,直至今天已经成长成为参天大树,公司收获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收获更多的是全体员工家庭的祥和、幸福、和喜悦。2010年年末,公司表彰了20名安全生产岗位标兵,分别为他们发放了一千元和伍佰元的奖金,为了感谢家属多年来无私的支持,公司把获奖者的家属也请到了台前,为她们带上了大红花,和安全生产标兵一起站在领奖台上接受公司全体员工的祝贺。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工作的快乐,是珍爱生命,更是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全上班,平安回家,会让亲人少一份牵挂,父母多一份宽慰,家庭多一份幸福。

安全是我们能够真正为人民出行服务的根,是我们交通人生存的根,是我们交通发展的根,守护好安全这个根,是我们最熟悉、最光荣、最自豪的使命。我们交通人会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把安全这个根深扎在我们心中,永远绽放。

7.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 篇七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日前在北京会见了西屋电气公司新任代理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何睿泽先生。双方就共同关心的AP1000核电项目进展、中美核电及核安全合作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李干杰首先对何睿泽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 西屋电气公司是中美核电合作的重要一方, 希望双方能继续就核电项目的关键问题保持沟通, 扩大和深化合作, 共同发展。李干杰简要介绍了中国核电发展现状。

李干杰指出, 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而言, 发展核电有很强的重要性、正当性、必然性。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 是核电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中国一直以来与国际核电合作伙伴保持着紧密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未来中国与美国在核电发展与核安全等方面还有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8.关于生命的“大美”叙事 篇八

未识文博先生之前,先读过他的画,读他的画先识他的藤萝。藤萝是他绘画作品中的一个寓意和标签性符号一梁文博藤萝。

那是怎样的藤萝!有奔放,有内敛,有肆意,有娇羞,缠缠绕绕,低吟浅唱,柔柔软软地爬满了你的想象。

今年春天,在山东大厦气势恢宏的大厅里,不见文博,却见藤萝。这是一幅被收藏的巨幅画作《春雨初晴》,娓娓婉婉的藤萝好像一挂屏障,花繁叶盛,紫气东来。画面中,打伞的少女,肥硕的鸽子和喂鸽的少妇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春光图。就像打开了一扇天窗,让人听到天籁之音,人间物语,天境对话。

一幅画,灿烂了一座大厦,迷醉了一个春天。

站在这里一转身,窗外就是另一番景象:街道开膛,车堵人燥,熙来攘往,滚滚红尘。突然想起那个贫穷潦倒的梵高和他笔下铁血般的麦浪,燃烧的向日葵,它们穿越了饥饿和冷漠,打通了古往今来。原来,人世间总有那么一些人,化腐朽为神奇,化丑恶为善意,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即使一片绿叶。也灿烂成一座花园。

梁文博先生,他是怎样一个画家?怎样一个男人?

五十年前,梁文博先生出生在胶东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干部,曾担任一家工厂的党委书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被打成了右派;外祖父是胶东乡村一个有文化的地主,文化大革命被戴上高帽游街。梁文博小时候常住乡村外祖父家,他和许许多多的农家孩子一样,逮鱼捉虾,无比快乐。本是不谙世事的年纪,当他还不懂得父亲为什么丢了官帽。却又眼看着外祖父低下了高贵的头。

后来回到烟台上学。母亲是一个医生,医院相邻的桑园里有一座教堂,教堂里有一株很大的紫藤。这株紫藤就成了一个孩子的春天,并在他心里扎下来,一长就是几十年。

春天早晨上学,他会背着书包顺路去看漫延架子上的紫藤花,这时候,教堂里飘出了管风琴的旋律,赞美诗的颂唱。阳光打在脸上,春风扑在怀里,一个孩子最初的审美意识萌发了。放学后小文博常常会留连于紫藤下。就在去年,梁文博先生还专门回到烟台去寻找那座教堂,那株紫藤,教堂犹在,藤萝没了。就这样,紫藤和教堂蛰伏在早慧的少年心里,构成了梁文博精神原乡里最初的文化符号。

他说,他是个唯美主义的追求者,在创作的文化心理上,他不愿触动人类的丑恶,即使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他也不喜欢血淋淋的场面。他更愿意发据人性之美,比如,前苏联电影《战地浪漫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呈现出艺术家现代审美意识下的思考。在艺术创作的语境里,战争不仅残酷,也是养分。美学的本质在于审美而不是审丑,如同我们只愿意看到鲜花,而不愿意看到牛粪。

文博先生的画室,就是他自己的个展。墙上挂着画作,桌上堆着画册,案上铺着画稿。整个空间洋溢着暖暖的情调。读他的画,听他的童年故事,感受人间的美好,即使当他谈起打成右派的父亲,戴高帽子游街的外祖父这些一代人共同经历的苦难,也统统被他一带而过。在他的话语里,反复出现的是教堂,是紫藤,是童年的快乐,是沂蒙山老区的采风,是绘画的心得。多少年来,他心里一直有一座自己的教堂。从这飞出去的。是与生俱来的善意和美好。

作为艺术家,几十年来,他获过数次省级、国家级大奖,为社会呈现出大量的精美作品,如《赶场》《琴韵》《月上中天》《沂蒙小调》等画作,不仅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赞誉,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如果把他的《沂蒙山系列》《微山湖系列》《家园系列》《远离尘嚣系列》《童年系列》《母子系列》等等作品连接在一起,就是一部色彩斑斓,意味深长,关注当下,始于初心的人文情怀的生命叙事。

他给我看不久前新出的画作《高高的山岗》,一打开,就刷新了我的视觉,这幅作品虽然表现的是送郎参军的主题,但画面中的妻子没有悲伤,没有不舍,战士的娃娃脸上挂着微微笑意,挤在夫妻中间的娃娃也像在藏猫猫,这好像不是上战场,只是出一趟远门儿——这是梁文博先生笔下的抗战细节,他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化描述,将残酷的战争题材赋予了人性的温暖。

在创作此类作品期间,梁文博先生专门去老区采访,和老区人聊起他的画,聊起当年的情景,老人们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可见,人性之美原本就在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流淌着,你不过是换了一个思考的层面和审视的视角而已。

梁文博先生有着浓浓的沂蒙情节。在亲情上,他是沂蒙人的女婿,在文化上,他是沂蒙山的儿子。沂蒙老区在梁文博的精神世界里,不仅是一个文化地理,也是他绘画创作的一个宝库。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爱上了沂蒙山。几乎每年他都跑到山里采风、写生。《沂蒙小调》《家园》《远离尘嚣》等系列作品都是沂蒙山对他的慷慨回报。如果说,这些作品在他绘画艺术和思想表达上已经达到一个高度的话,他近期创作的抗战系列作品《沂蒙六姐妹》《高高的山岗》等,让我们看到了梁文博先生对社会重大题材的创新和思考。

抗战胜利70年了,对于战争的思考我们本应该从浅表性的表达直指人性深处。我们打败了日本鬼子却过不了自己这道坎。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分裂。人性扭曲,导致了我们内心的彷徨和挣扎,如果再打一次战争我们能赢吗?我们还会送子参军吗?社会越发展,文化的审美功能就越强大,外化的视角,内化的审视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高高的山岗》是昨天的山岗是今天的高度,是生命的赞美,活着的思考,画面上的妻子和丈夫不是别人,是你是我是我们。

纵观梁文博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整个的人物链条都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无论是大山农夫还是市井小民。特别是他笔下的女人们,几乎个个丰乳肥臀,面若满月。他推崇少妇之美,尤其喜欢由女人变成母亲的女人。他说,中国绘画其实就是一种养生文化,追求生命的本质和美感,人类的生命和文明都需要阴性文化的滋养,男人对待女人的态度就是一个社会文明的坐标。他曾调侃自己的朋友,懂女人吗?还画女人?画不好还泛酸!去读读《金瓶梅》吧,读懂了《金瓶梅》就会画女人了。

nlc202309010400

梁文博说,不懂画面的人不懂生活。他有一个温暖的家。贤淑美丽的妻子和聪慧活泼的女儿,还有一只猫。这些可爱的家庭角色经常出现在他的画面里,如《有猫的人家》《雨后初晴》《晨妆》等。阴柔之美阳刚之气互为观照,生活创作融为一体,使梁文博的生命叙事在社会题材的广阔背景下显得更为生动,更为丰满。

朋友讲了这样一个笑话,说,一次梁文博和几个同学约好聚会,梁文博不会开车,同学电话里问他:你怎么走啊?梁文博答曰,你来接我呀!同学说,我是你的院领导,能接你吗?梁文博说,院领导又怎样?你是院领导也得来接我,我还是省领导呢!对了,忘了说,梁文博先生还是山东省的政协常委呢。此事一时传为段子。

几天前,和朋友聊天,又说起文博,她说,有一次,文博女儿回家,一本正经地对父亲说,爸爸,报告你一件高兴的事儿,我今天在马路上碰到一个男人,比你还丑,你不是最丑的!

读梁文博的写生日记,你看不到半点儿的“一本正经”,字里行间都是风趣幽默。你甚至不觉得他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顽皮的大男孩。活的自然,活的简单,也是对待生命的另一种深情。

我们赞美自然,而恰恰忘记了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同一棵树,一朵花。我们破坏了环境,破坏了文化,也弄脏了自己。任何艺术,对于美的创造和守望,最终就是创造和守望着人类自己。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相对于宇宙而言,所有的美都是短暂的,包括我们的生命。因此,对美的留恋和渴求在人类文化审美中是苛刻的,就像我们谈论生的美好而回避死亡一样。

梁文博先生说,追求完美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宿命。在他的《家园》、《远离尘嚣》等系列作品中,无论是一介山民,一条小狗,一片山林,一丛野草都让我们读出了人和自然的和睦共存,相依为命,同时也读出了许多失去的忧伤和无奈。梁文博喜欢沂蒙山,他喜欢那里的红色符号,也喜欢那里的落后和平静,说起山里的石磨和毛驴,就像说起自家的宝贝一样。尤其说起山里的美食,文博就手舞足蹈,看人家招待我们吃饭吧,就从后院里摘根黄瓜,拔根萝卜,拿刀一切,吃吧。这情景,难道不是我们过往的生活?就艺术而言,距离产生美,就文化而言,落后也是生产力。但现实之下,所谓的“唯美”却无法抗衡生命本身的困惑。就如同我们打败了日本鬼子却解放不了自己一样。

有一次,梁文博先生约我去看他学生的毕业作品展,其中有一幅表现民工题材的画作,画面是高楼大厦倾压下的一排排脊背和头盔,这些脊背和头盔既像高山又像坟墓,这幅画的题目叫做《我们到哪里去》,看着这幅画,我和文博先生一时无语。

我想起那幅著名的十一世纪唯美主义画派的代表作《戈黛娃夫人》,戈黛娃夫人是一位美丽的贵族千金,嫁给了统治英国的考文垂伯爵,他认为丈夫征收的税负太高,让丈夫减税,丈夫说,可以啊,你只要裸身骑马穿过考文垂的街道。本是一句玩笑,戈黛娃夫人就真的裸骑穿过了考文垂。伯爵减少了税负,《戈黛娃夫人》成为了不朽。

其实,让我反复回味儿的不是这幅画,而是构成这幅画面的人物故事。画家描绘的岂止是戈黛娃夫人之美?是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使她穿越了历史,耀眼了好几个世纪。

中国的先秦道家认为,自然无为的“道”是最高境界的“大美”,现实之美、艺术之美是“道”的外化。而西方美学的起源来自于哲学和宗教,可见,东西方美学在本质上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初秋之夜,在写完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又一次打开梁文博先生的画册,紫藤、教堂,沂蒙山、微山湖,这些文博笔下的文化地理幻化出五彩缤纷的符号,洋洋洒洒,挥之不去。冥冥之中,飘来一首民谣:南山南,北海北,南山有谷堆,北海有墓碑……眼睛一阵潮湿,我看见了“自己”的轮回,一个新的“我们”从远古走来。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案下一篇: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