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科普工作计划

2024-10-25

农村学校科普工作计划(精选11篇)

1.农村学校科普工作计划 篇一

我校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科教兴校,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的全面实施,学校特制订科普工作计划。

一、活动主题

“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机构

为了加强我校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成立以校长挂帅,政教处牵头,十二位老师组成的学校科技活动组委会,同时设立一名科技总辅导员,具体负责学校的科普工作。

三、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为3月至12月

3月~4月:科技活动准备,宣传发动阶段

3月~11月:学校相关活动,及参加区、市的各类科普竞赛活动。

5月:参加青浦区第四届学生科技节开幕式

五、活动内容

㈠学校活动

⑴要求“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活动,学校创特色”。学校除了积极参与市、区级活动外,还应当有一项本校的主题活动。

⑵力争做到“五个一”,即:阅读一份科技书报。参加一次科普活动,观看一场科技影视,制作一件小发明科技作品,参观一个科普教育基地。使学校90%的学生能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⑶要组建一支青少年科普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面向社区,面向校区开展科普普及及传播活动。

㈡区里活动

⑴积极参加区“环境保护主题教育”签名活动和科普知识专题讲座。

⑵积极参加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三模型制作系列竞赛活动。

⑶积极参加区举办的科技老师培训工作和科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

六、表彰奖励

校级科普竞赛分等第奖,此外对在科普活动中表现突出、成果显著的老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并在学校橱窗里公布,来促进学校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农村学校科普工作计划 篇二

如今在农民群体当中已经形成共识的就是科技兴农、科学致富, 农民逐步将科学作为自觉行为, 也掌握很多使用农村的技术。可是从当前农村科普工作的的现实情况来看, 依然存在着亟待改进加强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根据笔者的观点认为, 当前农村科普存在的问题有比较低的科技贡献率、农民整体科学素质、普及率以及基础等。这些问题的表现则是有着比较窄的普及科学知识面, 知识比较少的是生态与生活方面, 而多数是属于生产方面;农村整体科学素质比较差, 农村人口参与率与科学普及率比较弱;培育科普带头人与科普工作组织载体的力度不够;从方式与方法上与农民的联系不强, 依然停留在流于形式的科普活动与常规的科技下乡;先进的农村适用新技术往生产力进行转化有着比较差的总体效益, 这就导致有着比较差的科技贡献率。

二做好农村科普工作的几点措施

一是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做好组织实施。根据国务院在2006年所颁布实施的《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 要对全民科学素质大力提高, 从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逐步做到“崇尚科学、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和谐发展”的良好风尚的形成。农民是进行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广大农村地区必须要做到对《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的有效结合, 紧扣“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 相关责任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工作任务与目标进行量化细化, 使得各项具体措施得以落实, 从而落实好《纲要》。

二是找准科普对象定位于对科普工作内容创新。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背景下, 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就赋予农村科普工作更高要求与崭新内容。这就必须对观念更新, 笔者的观点认为, 主要应该做到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高度重视向农民科学理念与思想的传输。从现实情况来看, 在农村推广应用部分农业适用新技术效果并不好, 尚未形成产业链在农业生产中, 很多的农户家庭有着比较低的经营效益, 这些问题受到公众不到位或者缺位的影响之外, 还有的是在部分农民脑子并没有真正形成科技致富、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理念, 不会科学经营, 也不懂科学种田。在农村地区对科学知识普及, 做到对科学技术的推广, 从而往经济效益转化, 这就必须做到理念现行, 将思想作为统领, 如今已经被实践证明的就是理念决定效益、思路决定出路, 有鉴于此, 对于农村科普必须下大力气;另一方面在科学普及工作当中做到生态、生产与生活的共同注重。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必须做到“发展生产、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生活宽裕、村容整洁”。要做到对以上目标的实现, 这样就必须做到对农民的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农村适用科学技术继续下大力气推广普及,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当中, 做到以人为本, 对应用于普及农民在和谐共荣、科学生活、友好环境、生态文明方面的科学知识重视。将健康积极的文明新风的培养作为切入点, 积极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践行, 使得农村文化阵地得以培育, 让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对农村当中的陈规陋习与封建思想大力革除, 使得农村文明程度与农民文明素质得到持续不断的提高。

三是加强对农村科普阵地、人才以及组织等基础建设。对农村专业合作社、技术协会、以及科技经纪人队伍大力扶持与精心培育, 使得这些组织能够做到桥梁纽带作用的真正发挥。由于近些年在农村地区出现科普带头人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取得一定的成就, 农民对这些组织欢迎, 可是从规模上来看比较小, 带动性也比较弱, 管理与引导并没有做到统一, 而科技经纪人有着更少的数量, 其影响力比较弱, 这也是一项薄弱环节让农民走共同富裕、自身发展。政府相关部分要对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积极引导与组建, 特别是对于各类经纪人人才的发掘与扶持。通过在开展工作、培训以及政策等方面有着空间自我完善与发展。与此同时, 还应该对科普示范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通过在一定区域内试点对科普示范乡镇的建设, 而在所有的乡党政建设科普示范村, 而在村一级当中建设科普示范户与基地。在政策导向、资金扶持、技术引进、生产经营等方面做好支持, 使得科普示范基地的带动辐射功能得到有效强化。

四是对科普工作资源进行整合, 使得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科普工作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必须具备超强的整体性与广泛的涉及面。在新时期进行农村科普工作, 其重要环节就是必须借助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必须要让各个方面对工作力度加强, 针对过去那种部门与单位分散作业的做法进行彻底改变, 所采取的做法则是让科协部门牵头, 对于科普工作资源做好科学整合, 从而在安排活动、实施项目、编制规划、使用资金等方面做到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相互渗透、合力形成, 这样就能够取得实效在对科普工作的促进过程。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注意发掘科普工作资源, 充分发挥现有各类专业技术力量的资源作用, 改善用人机制和运营管理机制, 调动其科普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同时, 借鉴外地成功经验, 重视和充分发挥各类学会的科普作用。要鼓励和支持学会和会员, 深入农村, 服务“三农”, 结合建设新农村和农业产业化的实际需求, 以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 有的放矢地开展技术研究和普及新知识、推广新技术活动, 真正把科技送到农民手里。

摘要:由于农民整体科学素质比较低, 思想观念陈旧, 在发展“三农”问题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足够的人才与科技支撑。要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 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着, 这就必须下大力气做好农村科普工作, 以便做到对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 让农民科学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关键词:农村科普,三农,科学素质,认识

参考文献

[1]龚晓萱.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技协建设的调查报告[J].中国乡镇企业.2010 (01)

[2]谭中林.当前农村科普工作中的“断层”问题亟待解决[J].农村发展论丛.1998 (18)

3.农村学校科普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社会教育;科技培训;重要性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这是以科学教育、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重要任务的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农村社会教育与农村科普工作的推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借助社会教育主阵地加大对农村科普工作的宣传与推广,惠及广大农户

墩尚镇无公害高效棚室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创建于2005年,被确定为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该基地中心面积600亩,有温室大棚500余个,其中项目实验区面积50亩,生产示范区面积550亩,其辐射面达周边10多个村庄,辐射面积达2000余亩。园区的试验项目由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6名技术人员承担,种植管理和技术培训由镇社会教育中心校和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两家承担,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同时负责邀请外地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基地建设以市、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依托单位,有稳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近几年各方投入了近500万元资金,还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技术服务网站,逐渐成为基地网络健全,科普设施完善,服务手段先进,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集技术、经济、服务于一体的经济实体组织。为更快、更高效地发展无公害棚室蔬菜的种植和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墩尚镇无公害蔬菜科普示范基地秉承“科技先导,绿色生产、科普惠农,务求实效”的经营理念,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范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科协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了无公害蔬菜技术的开发、试验示范、普及、推广、咨询和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活动。自主开发和推广西红柿、芹菜、辣椒、黄瓜、土豆等新品种,使农户基本掌握了蔬菜温室育苗、物理生物防控、保护地栽培等技术,发挥了基地和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推动蔬菜产业化、标准化、无公害化,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找准工作立足点,强化科技培训

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逐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创新转移培训机制。采取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办法,把集中培训、院村合作、挂图讲解、实地观摩、实地讲授、媒体宣传、能人现身说法、知识竞赛、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开展培训。每年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列入镇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实行目标考核。明确提出农村新增劳动力(应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实行100%培训。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强素质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培训就业一体化、技能培训规范化、农民教育终身化的体系和机制。

三、扎实开展农民素质培训,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供智力支持

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同镇农科站、科技推广站、建筑公司及其他有特长的人员共同合作,分期分批对全镇青壮年劳动力进行了各方面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重点搞好水稻、小麦选种推广种植、水稻、三麦的田间管理、高效无公害棚室蔬菜种植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蛋鸡的饲养和管理、淡水鱼的科学喂养、生猪的饲养与管理、实用建筑技术和裁剪缝纫技术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还邀请了苏州农学院和连云港农学院的专家在墩尚镇墩一村的大棚蔬菜基地对大棚蔬菜的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进行了现场指导,在指导过程中,不但墩一村的所有菜农都亲临现场,就连附近各村的大棚蔬菜种植户也都早早地来到了现场,悉心听取专家的讲解,通过现场指导,使菜农受益匪浅,懂得了只有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才能增产、增收。成教中心在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还多次组织参加培训人员到蔬菜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进行参观。同时,成教中心还和墩尚镇“和平服装裁剪技校”联合办学,举办速成服装裁剪培训班,每2个月一期,主要培训有关缝纫方面的技术,然后输送到外地服装厂搞缝纫。通过各期培训,不但使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还使部分劳动力学到技术后得到了实惠,每年向外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其中有700多人被输送到连云港、大庆、青岛、黄岛、哈尔滨、大连等地从事建筑工作,年收入都在8000到10000元左右,还有400多人被输送到无锡、苏州、张家港、常州、上海、南通、宁波等地的服装厂从事服装缝纫工作,每人每月的工资收入都在1000到1500元,为农民走上小康道路奠定了基础。

四、抓住实际关键点,开展科普宣传

除建立科普活动站,开辟科普宣传栏、添置科普设备和科普图书,经常自主性地开展不同方式的科普宣传咨询、科技扶貧、科技致富竞赛、送科技下乡、科技示范巡回报告等活动外,还积极参与配合镇农技中心组织开展的“科普活动周”等活动来扩大基地的影响和作用。根据每次活动主题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编印科普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受益群众逐年增多。广大农户通过不断学习,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些科学种养知识。

参考文献:

连玉明.2004中国数字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4.学校科普活动计划 篇四

一、教务处负责制定学校每年的科普工作计划,把科普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落实科普活动经费。

二、学校成立科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范本均

副组长:梁致远 姚于广 吴学锋

成 员:姚恒剑 李奎 何忠诚 宦梅 樊跃

明确职责分工,每季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布署落实学校科普工作和科普活动。

三、建立一支热爱科普教育的教师队伍,健全科普教育网络。设校长和科普老师及辅导员,努力为每位教师做到“三个一”(即订阅一本科普书刊,辅导一个科普课外兴趣小组,每周摘录一条科普信息)保障服务工作。

四、学校科普工作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满足全校师生的各种需要,为师生提供诸如科普、法律、健康等方面的学习。科普教育在教学中要有可操作性,可通过听课、讨论、座谈、相互连通等形式进行科普教育,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实于教育教学之中。

五、提升学校科普文化活动场所综合层次,完善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增加科普刊物,定期更新板报、园地的科普宣传内容,增加配备必要的现代传谋设备,提高科普教育的手段。

六、开展科学文明健康的活动,教育师生杜绝迷信,赌博活动,远离网络游戏,每年开展大型科普活动不少于三次,定期进行科普讲座,全年不少于六次,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参与科普活动。

七、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组织师生参观蚕桑、木耳种植基地,学习有机茶叶的加工技术,去县气象站学习相关数据的收集等知识。

八、办好气象、书画、网页制作、手工制作等各种兴趣班,聘请有关专家和校内专业老师讲预防和保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5.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的开展,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创建工作计划。

二、创建目标:

在市地震局、县地震局、教育体育科技局联合指导下,在今年内创建成为许昌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三、主要工作:

1、在全校广泛宣传动员,成立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2、以点带面,在教师中建立防震减灾教研小组(组员不少于10位),在学生中建立防震减灾活动兴趣小组,各项活动都要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保证落实计划,效果突出。

3、注意学科渗透,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教学计划,保证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4、确定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和宣传橱窗,利用好校广播站、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班会课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对最新地震及灾情予以及时介绍。

5、利用好“3.1”《防震减灾法》实施日、5月省科普宣传周、“7.28” 唐山地震纪念日、“5.12”四川汶川地震日、10月国际减灾日等特殊时间开展全校性的宣传活动,使学生参与率力求在98%以上。

6、在市地震局和科技局的支持下,图书馆添置一批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图书、光盘等资料以供学生阅览。

7、编制《学校重特大事故紧急预案》、《地震紧急疏散预案》,每年5月、9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应急避震、紧急疏散演习。

8、开发防震减灾校本课程。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培养全局意识,树立大教育观。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3、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行政、年级组要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使课程设置、兴趣小组、活动赛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我们坚信,通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一定能够达到 “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目的。这对增强广大师生自觉识别地震,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带动全社会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篇二:罗阳小学创建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罗阳小学创建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一、创建宗旨

江苏省是一个经济发达,城镇密集,人口稠密的地区,是国务院确定的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面临的防震减灾任务十分繁重。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及连云港市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文件精神,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响应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和市科协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活动的精神,特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形式

成立罗阳镇中心小学创建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领导小组,人员为: 组 长:张来震

副组长:吴大立 王绪才 李永刚

成 员:宋小波 仲启强 朱建宁 朱学快 宋随利 李 伟 王统法 焦 光 寇大波 蒋阳成三、主题口号

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积极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努力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四、时间安排

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

五、具体活动安排 1.在地震部门的指导下,编制震时师生避震、紧急疏散预案。(蒋阳成)2.设立专门的防震减灾宣教组织,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直播、在学校网站开辟专栏、在av教室集中宣讲等形式负责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工作。3.学校购买一定数量的防震减灾活动指导用书或科普资料,便于广大师生阅读与学习。(图书室)

4.结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导处)5.成立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并坚持开展活动。(蒋阳成)6.学校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活动,每学期利用重大纪念日如《防震减灾法》实施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省科普宣传周、国际减灾日等举办大型活动不少于2次,在校学生参与率不低于90%。(宋随利)7.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防震减灾手抄报和绘画比赛,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并评出若干奖项。(宋随利、班主任、美术组)8.每学期各班级至少办一期防震减灾为主题的黑板报,每个学生至少写一篇关于防震减灾方面的读后感。(班主任、语文老师)9.建成相对固定的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场所,并配备科普展板、科普图书、光盘等;室外设有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橱窗不少于10米,定期更换橱窗内容,每年不少于2次。(李伟、焦光)10.学校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的紧急疏散演练,要求沉着冷静、有序高效。(宋小波)

六、创建要求

1.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力求创建活动不走形式,务实高效。2.各环节的活动落实到人,并确保真实记载活动过程,留下各项档案资料。3.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宣传报道。

罗阳镇中心小学

二○一一年九月七日篇三: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3 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一、目的意义

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大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进一步在学生中普及宣传地震知识,增强学生防震意识,以期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目标,特制订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始终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为办好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打下扎实的基础。

2、继续加强与合肥市科技局的合作,建立兴趣小组,培养一批防震减灾科普尖子学生,并能在防震减灾知识中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3、积极参加市地震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多向市局反馈我校最新进展和最近工作重点,多向兄弟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学习、取经,扬长避短,以观测基地为阵地,形成本校特色。

4、进一步完善网站,多制作地震多媒体课件,着手编写地震科普教材,初步实现资源共享。

5、努力培养防震减灾科普小讲解员为兄弟学校和单位参观者作讲解,培养他们的讲解水平和能力。

6、加强领导。学校成立创建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工作,做到不断统一认识,转变工作理念,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7、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认识到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和演练工作的重大意义。

8、优化工作环境。积极建设科普工作基础设施,构建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9、健全制度。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做到人员落实,经费落实,科普活动落实。

三、具体计划: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狠抓落实。

2、、本,落实人员,组织教师着手编写地震科普校本教材,在3月末基本定稿。

3、、本,继续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班级黑板报、晨会课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利用科学课对最新地震及灾情等予以及时介绍,组织同学在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上课,让学生亲身体验。

4、、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及时公布最新地震消息及学校科普动态,增加课件制作方面的研究。

5、、以点带面,成立两个地震兴趣小组,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落实到实处。

(1)红领巾地震观测小组

由周本群老师带队,以五、六级学生为主,主要是搞好数据的处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布置观察小论文,老师给出写作提纲,学生在本学期结束时撰写,优秀文章予以网上发表。

(2)地震科普知识学习小组

由史宏菊老师带队,以六年级学生为主,要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辅导。

组织观看地震科普录像及浏览地震网站,学生在每学期结束时写地震方面的小论文,优秀文章予以网上发表。

以上两小组,在5月份做好组织工作,6月份开展活动。教师安排进度,做好记录。

5、本,在6月份分批组织师生观看地震录像,开展一次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并开展征文活动,7月份开展纪念唐山大地震系列活动,9月份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并做好总结工作。

6、坚持搞好 “合肥市地震观测站”的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及时处理好每一个数据。

7、“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面向全市各中、小学开放,扩大辐射面,努力提高全市中、小学生从小就有较强的“防震减灾”意识。

8、邀请市级以上地震局专家来我校作地震科普知识科普讲座。

9、在全校举行了一次震时紧急撤离演练。

10、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一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

11、学生在家组织一次家庭1分钟地震应急演练。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学校可与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主要活动可选择在有关重要纪念日进行,如5月科技活动周、7月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10月8日国际减灾日等。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积极探索,善于总结。

学校要积极探索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善于总结经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一年后,由市地震办组织验收,对优秀学员、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推广其经验,促进全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篇四:老凹坝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三年规划

老凹坝乡教育管理中心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三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及毕节市防震减灾局、毕节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毕震发〔2015〕2号)、纳雍县教育局《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纳教安〔2015〕18号)精神,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减少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师生的伤害。决定从2015-2017年在全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现就创建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防震减灾法》和《贵州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市县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地开展,以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市县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的有关要求,特制定三年规划。

二、创建时间:

2015年4月——2017年10月

三、创建目标:

从2013年3月开始,在县教育局指导下,用三年的时间在我乡逐年创建三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015年平寨小学,2016年武佐小学,2017年果比小学。其他未规划创建的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达到示范校标准。

四、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郑明贵

副组长:朱明、唐加品

组 员:杨晨、朱华东、余军、颜修兵、何奎远、程尤永

五、主要工作:

1、明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根据创建标准制定教管中心三年规划,同时三所学校制定创建计划,并将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中。

2、将省市防震减灾信息网站链接到学校的网站上,及时搜索信息用于创建活动。

3、动员教师全员参与,注意学科渗透。建立防震减灾活动兴趣小组,并制定活动计划,落实活动指导教师。

4、结合“全国中小学校安全教育日”、“5? 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等特殊时间开展全校性的宣传活动,并聘请有关专家或相关人员到学校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地震科普展览等,学生参与率力求在90%以上。

5、加紧编制应急避险预案,完成后组织学生开展演习。

6、各学校图书室准备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图书资料以供学生借阅。

7、确定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和宣传橱窗,根据“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可用班级板报替代。

8、创编一些“自选动作”,以丰富创建活动的内容。需要开展的活动内容有:地震的成因;避险急救常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依法维权,识别谣言。

9、加强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迎接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的验收。

六、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培养全局意识,树立大教育观。

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新格局。要总结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推广到学校各个领域。融示范与学校管理之中,融示范于教育行为中,融示范课程改革中,融示范于无形之中,融示范于校园每个细胞中。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加强师资建设是实现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在教师中提倡“六讲”和“三种精神”。“六讲”即“讲奉献、讲爱心、讲学习、讲理解、讲方法、讲制度”、“三种精神”即“爱岗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勇于实践开拓进取精神”。认真组织老师业务学习,积极提倡自主学习,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培训、交流,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建立和完善各项常规制度。学校行政、班主任要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使课程设置、兴趣小组、活动竞赛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制度建设是学校实施科技教育的有力保证,因此学校要建立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制度。主要包括:

① 创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② 创建科技辅导员例会制度。③ 创建成果奖励制度。

4、多种途径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要使全校师生都知道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为此学校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2)经常在学校广播站播放防震减灾内容。

(3)邀请地震专家或相关人员来学校作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报告。

(4)在学校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防震减灾班队活动或手抄报竞赛活动。

(5)成立学校防震减灾兴趣小组,拓宽这些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面,培养尖子准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竞赛。

(6)每年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5、创建资料准备

按《毕节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评审标准(暂行)》的项目顺序安排和收集资料。

毕节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评审标准(暂行)

我们坚信,通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一定能够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这对增强广大师生自觉识别地震谣传,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带动全社会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七、每年各月主要活动安排:

四月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并明确职责

2、根据创建标准制定学校创建计划或方案

3、自制防震减灾科普展板

4、学校建立一系列创建活动制度。

5、建立防震减灾活动兴趣小组

五月

1、邀相关领导来校指导

2、地震知识讲座

3、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4、各班建设防震减灾宣传角

六月

1、开发防震减灾校本课程

2、学校图书室准备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图书资料

3、开展班级防震减灾宣传角评比活动

4、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八月

1、组织学生在暑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九月

1、教职员工应急避震与紧急疏散演练

2、填写《毕节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表》(附件2),经教管中心签字盖章后,上报教育局。

3、拟写工作总结

4、收集整理资料归档,准备迎接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的验收 十月

1、迎接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的验收

老凹坝乡教育管理中心 2015年4月13日篇五:防震减灾教学工作计划

防震减灾教学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小学公共安全 教育指导纲要》《科普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探索小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地开展,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各部门互相支持,积极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能力,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工作原则

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求实的原则,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开辟防震减灾教育第二课堂,全面提高我校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三、工作目标

在县消防大队、县教育局联合指导下,在近年内创建

成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

四、主要工作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科普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为学校高效、有序地应对地震突发事件提供指挥平台。

2、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和多媒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教育、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教育。

3、利用好“3.1”《防震减灾法》实施日、“ 5.12”四川汶川地震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10月国际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等特殊时间开展全校性的宣传活动,并聘请消防队专家到学校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地震科普展览等,使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4、确定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橱窗,利用好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班级黑板报、校会、班会课、少先队活动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利用对最新地震及灾情等予以及时介绍,组织学生参观地震知识的宣传图片。

5、班主任定期召开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主题班会或者讨论会,解决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各班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五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防震减灾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听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

6、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练,开展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学校的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学校的抗震救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技能。

7、开展“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科普宣传教育联动活动,向每个学生、家长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加强学生、家长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培养全局意识,树立大教育观。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的创建工作,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进一步在学生中普及宣传地震知识,增强学生防震意识,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师资建设是实现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在全体教师中提倡要注重学科渗透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工

作,除此之外,学校成立防震减灾教研活动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培训、交流,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在学生中成立地震兴趣小组,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落实到实处。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辅导。组织观看地震科普录像及浏览地震网站,学生在每学期结束时写地震方面的小论文,优秀文章在校园网站上发 表。

3、建立和完善各项常规制度。学校行政、年级组要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使课程设置、兴趣小组、活动竞赛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制度建设是学校实施科技教育的有力保证,因此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制度。主要包括:①创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②创建科技辅导员例会制度;③创建成果奖励制度。

4、多种途径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要使全校师生都知道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我校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 面准备采取以下做法:(1)开发防震减灾校本课程。(2)加强《科学》、《品德与社会》等课中有关地震的内容讲课力度,通过增加课时将防震抗震知识讲深讲透。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媒体软件、录象、投影仪等现代化教辅手段,努力将课上得形象生动,使防震减灾知识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3)邀请消防专家来我校作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报告(4)每年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防震减灾知识竞赛。(6)成立学校防震减灾

兴趣小组,拓宽这些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面。

我们坚信,通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一定能够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对增强广大师生自觉识别地震,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带动全社会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六、工作月历安排 九月:

1、建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2、开展一次全校性防震演练。

2、邀请县交警大队、消防大队领导来校指导。

十月:

1、10月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

2、各班建设防震减灾宣传角。

十一月:

1、开发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6.关于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提案 篇六

现状: 目前,我市农村科普工作存在五大问题:一是基层领导认识不高;二是乡镇(村)科普组织不健全;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四是农村科普人才短缺;五是科普投入严重不足。

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运行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如何建立完善运行机制,推进农村科普工作社会化、经常化、制度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科协组织和科普工作者面前急需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1、加强科普工作领导。认真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政策引导协调,把科普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科普工作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力开展创建活动。要围绕城乡一体化战略,深入开展科普示范镇、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强科普示范户、科技明星户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普示范户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在乡镇(村)大力开展“一站一栏一员”创建活动,努力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设施、有阵地、有经费、有活动,促使创建工作上档次、上水平,营造浓厚的农村科普氛围。

3、加强科普基地建设。通过科普示范,普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传播现代农业科技信息以及先进管理方法,是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科普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广大农村群众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载体。实现“建一个科普示范基地,普及一项实用新技术,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二)改进活动形式,丰富科普内容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科普工作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优化配置可利用的科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作用。

1、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农村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农村实用技能和科学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培训工作中,要突出农业主导产业,力争做到“四个结合”。即科技培训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科技培训与绿色证书工程相结合,科技培训与实用技术推广相结合,科技培训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2、开展科技对口服务。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及所属学会(协会)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的优势,组织有关学会本着因地制宜、自愿结对的原则与乡镇、村组开展长期的下乡帮扶结对子,及时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市场信息,开展科技对口服务。要以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重点,采取送科技下乡、技术讲座、科普示范、专家现场指导等有效形式,为群众提供全程系列服务,积极探索科技对口服务长效机制。

3、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以科技周、科普日、三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为载体,以科技兴农为主线,以科普宣传、科普示范、科技服务为手段,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服务。

7.农村初中科普教育师资配套新举措 篇七

一、闲置师资转岗从事科普教育

农村初中学校由于生源减少,出现了不少闲置教师,因此,我校在富余人员填补科普教师缺口方面进行了尝试,动员部分闲置教师转岗从事科普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闲置教师主要有这样几类:1. 年近退休的老教师,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2.体弱多病的教师,他们由于身体原因,不适合在紧张的教学一线工作。3.绩效考核处于末位的教师,他们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学校在征询这部分教师的意见后,动员他们竞聘一个、两个或多个班级的科学课,这样,他们既得到了一份没有考试压力的工作,又拥有了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还能满足绩效考核对其工作量的要求,一举多得。

为了让转岗教师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学校定期安排他们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或专业机构组织的科普教育技能培训,要求他们不断学习,尽可能多地了解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和最新的科技信息。

二、学科教师兼任科技辅导员

在农村初中学校,由于生源减少,部分学科教师相对过剩,许多教师只能承担一个班的课务,工作量严重不足,学校管理层必须设法为他们弥补工作量的缺口;教师要晋升高一级职称,都需要有从事班主任的经历,但学校班主任岗位数毕竟有限,有的教师从教多年都不曾有过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学校管理层需要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的成果在绩效考核和晋升评优中占有不小的权重,可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知识竞赛早已叫停多年,与此同时科普类的竞赛近年来却大量增加,学校应该为教师搭建相应的平台。

因此,学校专门辟出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动员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这些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全都折算成工作量,管理工作抵算班主任工作经历,学生参加竞赛获奖还能为辅导教师带来荣誉。有限的学生社团辅导教师岗位成为香饽饽,每学期都有许多学科教师竞聘各兴趣小组的兼职科技辅导员,他们要通过递送规划书、演讲,并经过学生选举才能上岗。

三、特长教师闪亮“校园百家讲堂”

农村初中教师当中藏龙卧虎,每一位教师的兴趣爱好和自身修养都不尽相同,有许多除教育教学工作以外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色的特长教师。我们应该把这些资源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特长,为资源稀缺的农村初中科普教育工作添砖加瓦。据此,我校早在几年前就进行了“校园百家讲堂”的探索和实践,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我们通常提前一学期就制定好下学期的“校园百家讲堂”内容规划,把有关科普教育的组稿方向和档期公布出去,然后动员教师申请或直接邀请有相关特长的教师参与。利用寒暑假或更长的时间来策划和准备某一期的“校园百家讲堂”,在正式开讲之前,学校会成立专家组,对讲稿进行多次审核并提出修改建议,精益求精,确保所讲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性和普及性。在每一期的“校园百家讲堂”开讲之前,我们都会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有时请家长参加并邀请媒体报道,尽可能把教师的形象和特长高调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四、聘请专业人士担任校外科技辅导员

初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毕竟有限,因此我们需要面向社会开放课堂,向各行业和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农村初中的学生没有机会到科技馆、研究所、大学实验室等科普场所去参观和聆听专家的指导,但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就是可以方便地走进乡镇企业的生产车间、养殖场所和农业大棚等科普教育基地,接受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科普教育。

学校聘请专业人士担任校外科技辅导员,把他们请进校园,让他们通过“校园百家讲堂”向学生传递科技知识,或者辅导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排忧解难;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上述科普教育基地去参观考察,接受专业人士手把手的教导。

科普教育师资管理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和谐发展的精神,采取灵活和弹性的柔性管理,又要注重制度保障,奖惩分明。刚柔并济,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初中科普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农村初中科普教育师资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四项基本原则:

1.教师的幸福 观。教师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责任人,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实际管理者。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是教师的家园。学校管理者应该营造温馨的家庭式的氛围,让每个教师都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依赖感。要让每个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力有大小、分工有不同,但不能让任何一个教师感到自己是被忽视的。利用开展科普教育的契机,为闲置教师提供新的岗位,弥补学科教师工作量的缺口,就是为这些教师创造一个为学校作贡献的机会,同时也能让他们从学校的人性化管理中得到实惠。

2.任务的挑 战性。设置科普教育岗位并不是为了发福利、搞救济,学校在开设科普教育校本课程时,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也要参照其他学科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这项工作对于任职教师来说,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科普教育有别于学科教学,不能以考试的形式来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要以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看看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有没有明显的进步。科普教育的成果,如竞赛获奖、手工作品和活动报告等,也是体现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3.工作的成就 感。有希望才有动力,成就感是促使教师做好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竞赛获奖的表彰、外出学习的机会、工作量考核、班主任经历等,能让教师得到实惠,成为获得工作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学校管理者应该灵活运用这些调节杠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科普教育质量。

4.岗位的竞 争性。科普教育毕竟属于校本科目,不可能、也没必要占用大量的教学岗位,所以竞争上岗就成为提高科普教育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每学期,我校都要采用竞争上岗、考核评比、末位淘汰等策略,确保科普教育教师的质量,保证科普活动有序、高效地运转,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普教育成果。

8.农村学校科普工作计划 篇八

为达到这一目标,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科技馆实行“走出去”原则,把科技送进学校,通过手把手教会学生做科学实验,向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养成青少年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此次活动同安科技馆本着“因地制宜、重点辐射”的原则,着力面向农村及农村边远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科普资源缺乏,学生受科普教育水平较低,有必要使科技教育资源向相对匮乏地区的未成年人倾斜和流动。

立足趣味科普,吸引青少年探究科学

玩转迷你科学小实验

迷你科学小实验,是运用一些简单的科学器材,制作有趣易懂的小实验。为了使农村孩子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同安科技馆特意把活动安排在仅有100来名小学生的乡村小学。科技馆事先安排6名科技辅导员参照《未成年人科普活动100例》,每人从中选2个迷你小实验为同学们进行现场演示并组织小学生参与互动,做到每名学生都能实际动手。活动共设12个小实验,分别为会发笑的杯子、鸡蛋没碎、希罗喷泉、自动吹气球、过滤水的乐趣等。比如:只需3个塑料瓶、3根吸管、几块橡皮泥,就能制作成喷泉,简单又有趣,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1个瓶子、些许白醋和小苏打,不用嘴吹,就可以使气球自动吹起来;一瓶浑浊的水只要1小团棉花、1把清洗过的细沙和粗沙砾、1张纸巾就可以变得清澈。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各个摩拳擦掌,纷纷向科技馆辅导员要科学材料制作自己心仪的小实验。小实验所需的材料在生活中唾手可得,非常适合农村孩子自己动手制作。简单容易制作的小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农村孩子对科学的追求,还能激发他们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让“流动科学工作室”跑起来

“流动科学工作室”是一辆传统大巴,根据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的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车上配备了微型机车床、百变创意套材、科学模具、展板等科技活动器材,车内设置24个座位和6张操作台,后排有1个专门的科学器材储物柜,车下经过空间拓展,可容纳200名左右青少年同时进行机械组装、模型制作等活动的器材设备。这辆科普车由厦门市科协提供,同安科技馆选择在偏远农村同安云洋小学开展活动。活动当天科技馆辅导员先向学生介绍流动科学工作室的由来及活动任务。随即,学生分成3组,1组进入科学工作室,另外2组在教室里进行百变创意。在科学工作室,科技辅导员教会小朋友操作简易切割机的方法后,孩子们学着利用切割机对木片上的模型轮廓进行切割,并对切割下来的模型碎片进行加工组合,拼成了一只只类似远古翼龙的模型。而在教室里,另2组学生正紧锣密鼓地完成百变创意。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零零散散的雪花片、支架、小车轮等器材拼装成各式各样的模型,如小汽车、小床、小钢琴、小青蛙等。寓教于乐的创意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送苏颂文化展板,赠小奖品

同安科技馆不仅是科普教育基地,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苏颂纪念馆主要讲述的是苏颂在天文学、医学、文学、勤政亲民等方面的伟大贡献,特别是在天文学——水运仪象台的贡献。苏颂为同安人,他所领导创制的水运仪象台高12米,宽7尺,将天文观测、天象演示、计时报时集为一体,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天文时钟。为纪念苏颂,同安政府根据《新仪象法要》记载,还原复制1:1比例的水运仪象台。1∶1:例的水运仪象台全世界仅3台,大陆唯Jl台位于同安苏颂公园,由同安科技馆负责管理。为了把苏颂的爱国情怀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了解苏颂,同安科技馆定期把苏颂文化展板送进农村学校。科技馆辅导员根据需要到指定的学校进行展板讲解。讲解之前每个学生手中都会有1张试卷,学生在听完讲解后在规定时间完成题目能得到相应的奖品。1支笔、1个本子、1把尺子,小小的奖品能使农村孩子得到很大的满足。科技馆经常把苏颂展板送进农村学校,无形之中在农村孩子的脑海里形成苏颂的画面,使大山的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苏颂,为传承苏颂文化奠定了基础。

快乐科普,深受农村孩子喜爱

趣味科普活动给农村孩子们提供了亲近科学、了解科学的机会。活动大部分采取动手制作,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平时不常见的、课本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极大地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动手能力,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为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提供了积极的帮助,趣味科普进农村学校,受到了孩子们的极大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同安科技馆趣味科普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已有多家边远小学,甚至城市周边学校主动要求我们把小实验、科普车、苏颂文化展板带入学校。科技馆的使命是宣传科普,把科普的乐趣带给大家,同安科技馆全力配合每一所有需要的学校,将进一步更新制作小实验和宣传苏颂文化,把最有趣、最易懂的科普知识呈现给大家。

【基地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科技馆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和地方特色为重点的综合性科技场馆,具有集科教、娱乐为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该馆占地1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展区面积2500多平方米,以“科学·探索·大众·公益”为主线设置了6大展区,分别是儿童科学乐园、苏颂纪念馆、科普智慧墙、基础科学馆、4D影院、水运仪象台。展区涵盖古今,既有宋代的苏颂科技文化,又有现代科技气息;展品覆盖面广,既有走在科技前沿的蓝光技术、4D影院技术等,又有普及性极强的数学、力学、声学等知识。

9.农村学校科普工作计划 篇九

为进一步宣传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深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普特色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学校科普教育活动氛围,现把我校2013年的科普活动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主要工作有:

(1)完善科普活动管理机构,加强领导小组在科普活动中的监督、调控能力。

(2)落实工作安排,特别是要利用好校园电视台、校内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做好科普宣传工作,争取每期校报上均有科普活动的报道。

(3)配套完善科普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

(4)对科普活动的各活动小组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有计划、有安排、有过程记录、有经验总结。完善过程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积极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与对外交流,提高教师业务能力。11、建立与上级、兄弟学校的密切联系,聘请高水平专家,来我校交流,培训。

2、组织科技活动指导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3、组织优秀辅导员走出东莞,考察科技活动。推荐我校教师参加省市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竞赛与中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

三、组织全校性常规性学生科技活动。做好传统项目组织工作,不断创新科技活动形式,组织更适合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质。主要活动有:

1.11月份举行全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

2.学校社团活动力求办出实效;

3.做好科普宣传栏的更新工作;

四、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社区科普学校工作计划。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对科学知识了解的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工作作风,使科学知识的普及率得到加强,科普意识得到提高。

五、建立、健全科普领导小组和科普志愿者网络,利用辖区单位的资源优质、挖掘辖区内人才资源,将热心于社区科普工作的人员充实到科普工作队伍中来,达到科普教育联抓、科普活动联搞、科普设施联建、科普基地联办;定时定期传播科学知识的良好效果,六、以各种节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每月有活动、有小结、有记录,抓落实突特色,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反对邪教,崇高科学,加大对伪科学,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反击力度,利用社区已有的宣传阵地,组织居民观看碟片、宣传画等,使居民民自觉加入到反对邪教,反对伪科学的队伍中来。以丰富多彩的科教文化活动,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把社区的科普工作搞得更加有声有色,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形成人人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的新局面。

2013年学校科普活动工作总结

我校作为苏家屯区科技特色示范学校,几年来,扎实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在努力体现职教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学校树立起科技兴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了科普教育的投入和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培养。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创设科普文化氛围

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动手能力锻炼的有效手段,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人员、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各专业组配合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很受学生欢迎。

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加科普活动,在活动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我们以专业为主线,挖掘各种蕴涵于专业教学、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宣传阵地,耳濡目染、自然相机地渗透科普教育,使得科普教育看得见,摸得着,不仅具有雕塑的代表性而且更有实践功能。

一件件科技作品展示了学生不断更新的科普意识和科技能力,更加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开展科技创新的强烈欲望。

二、加强师资队伍和科教园地建设,确保科普活动顺利开展

教师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强化科技实践活动,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每年保证投入一定的科普活动经费,确保科普教育和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专业建设,学校组建了局域网、广播站,增添了大量的科技活动设备设施。

由于客观的原因,学校校园场地十分紧张,尽管如此,我们仍把科教园地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即将动工的综合实训大楼已规划建立科普活动基地。

二、搭建活动舞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新生的科技产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为调动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我们组织了三个层次的科普活动,诱导学生在科普方面的智力和创造力。

第一层面普及型科学活动

1、组织科普知识讲座

一方面,学校(每周星期三下午)定期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科普知识讲座。由各教研组轮流推荐业务素质高,科普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讲座。本年度,我校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演练、禁毒、预防艾滋病、法制等讲座,同学们通过听讲座、观摩,大大地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安全防范、远离毒品、远离浸害的思想意识。

2、组织开展常规性课外科技活动。

学校每周有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活动指导老师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设计、指导和服务。

平时的双休日,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学考察、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层面技能训练型活动

学科教育渗透科普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它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发明创造才能。

为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

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制作的动漫作品、卡通人物、游戏软件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工艺节上大放异彩。

第三层面创新作品制作活动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许多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为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并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导师。学生的小课题一旦得到导师的确认,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给予时间、空间和经费的支持。学生们只要向自己的导师提出申请,就会得到导师的全程指导。导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项目。但导师不会给学生直接的指示,而会用问题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制作和改进中去。

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全校掀起一股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也落实了普及科学的目标,提升了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

学校科普活动工作总结的延伸阅读——学校科学发展观学习阶段总结

10.三明市农村科普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十

依托技术资源促进生产发展

——三元区科协在新农村建设发挥“八个方面作用”中的实践体会

三元区科协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按照区委关于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组织网络优势和科技人才技术优势,注重帮助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会会协作”活动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建立科普示范基地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结合“科普惠农工程”扎实落实,凸显特色,较好地体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八个方面作用”中的科协定位和作用。现将我们的实践体会汇报如下:

一、发挥科协资源的优势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协的优势有什么?一方面,科技人才、专家多分布在各个涉农学会,科协作为学会的主管,拥有农业专家资源库,又是科技工作者之家,对农业发展的科研新成果和动态有较好的了解;另一方面,农村的专业技术协会也是科协管理,这样一来便于了解农民在生产第一线所需的技术和问题。通过科协可有效地把双方联系起来,进行协作,实现农业发展中科技供需直接对接,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加大与省市科研部门、涉农学会、公司、专家联系合作,建立长期协作的机制,针对生产需要引进所需人才和项目与协会(或农村专业合作社)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发挥农民在农业发展主体作用,优化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要求,强化农民组织化建设,建立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型经济组织对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具体地说:我们在农村建立健全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花费较大的精力和力量。几年来采取有重点选择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经济组织和基层科普协会组织面上铺开发展的办法开展工作。

1、强化农民组织化建设,成立农技科普协会。

首先在行政村,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建立统一名称的农技科普协会。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的自我服务管理的村级农技科普协会具有运作成本低(办会场所可放到农户家中,不须支持人头工资等)、汇集民间资源(人力、资金)、覆盖面广、操作灵活、群众便于接受的特点,是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有效工作平台和载体。三元区现已成立13家村级协会、会员达1600多人、服务涉及农业生产中的果树、粮食作物、蔬菜、畜牧、食用菌等多产业,年创农业产值达1000多万元。

2、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拓科协工作新领域

1)、成立专业技术协会。目前已有5个协会在民政局登记注册。典型实例一:三元区油桃协会,在三元区组织会员发展油桃新品种,2007年建立连片300亩无公害油桃生产示范地;推出标准栽培技术方案;通过农信机发布有关信息、技术指导,服务会员;申报无公害产品品牌,已取得无公害产品认证书;即将进行品牌包装,拓展市场,带动3000亩油桃产业发展。典型实例二:三元区西际柑桔协会,几年来积极推广“宫本”早熟蜜桔,发展会员256人业务涵盖三元区23个行政村,带动周边1600户柑桔生产户2.3万亩柑桔的发展,年销售蜜桔1000万斤以上、产值1200万元。

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07年10月以来,在区科协的帮助指导下,全区已成立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均在工商局注册),各个合作社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有效地把生产农户整合起来,共同发展,努力实现品牌效益。例如,在拥有原始生态林蜜源植物丰富的资源、群众有养蜂的传统习惯的中村乡白水村成立了三元区莲花峰蜂业合作社,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天然绿色蜂蜜产品,依托农林大学蜂学院,培训村民的养蜂知识水平,村民的蜂蜜产品从每箱平均不到5斤提高到20斤以上,新增300元,效益可观,刺激村民的养蜂积极性,推动蜂业发展。2007年9月26日,在蔬菜专业村岩前镇忠山村建立三元区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后积极组织蔬菜销售,仅在2008年春节其间2个月售菜1600多吨,产值150万,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推广应用蔬菜嫁接技术。2007年在忠山村、富源村、乌龙村建立苦瓜嫁接示范点有效防治枯萎病,对恢复苦瓜规模生产意义重大。

今后将大力支持三元区油桃协会、三元区莲花峰蜂业专业合作社快速成长,跨区作业,定位作为“市级”组织,力争在三明市打响。三元区丰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三元区西际柑桔协会、三元区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三元区隆丰脐橙专业合作社定位为“区级”组织,引导带动本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推进“会会协作”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明市科协近几年推出“村会协作”活动,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三元区科协在此基

础上深化发展为“会会协作”活动,在运作机制上操作更可行和方便。例如:三元区油桃协会就是依靠“会会协作”活动与三元区农学会、三元区丰宇果蔬技术研究所协作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已建立300亩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苗木繁育基地,成为我区油桃产业发展的龙头。三元区乌龙农技科普协会通过“会会协作”活动,与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农嘉种业公司协作建立基地,连续3年保持300多亩新银辉甜瓜生产规模。三元区莲花峰蜂业专业合作社正与农林大学蜂学院进行的“会会协作”活动快速提高村民养蜂技术水平,改变传统养殖观念,增加村民收入,养蜂可为该村户增收3000元。2007年在福安召开的全省农村科普现场会上,三元区南坑农技科普协会、三元区西际柑橘协会2家单位受到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科协的联合表彰,分别被授予“福建省百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称号。

四、抓住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符合国家的政策,能起典型示范作用,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也得到省、市科协的扶持。2007年三元区丰宇果蔬技术研究所、三元区恒祥农牧公司受到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科协的联合表彰,分别被授予“福建省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称号。三元区科协2007年7月开始进行南坑堵垅无公害油桃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建成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标准化生产(300亩)基地与观光一体化的果园。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将促进油桃发展,同时解决果农受柑桔黄龙病为害被迫“转产、转行”的现实问题,对调整我区中高海拔区域果树生产结构发展的方向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元区科协挂点莘口镇沙阳村,这是我市的蔬菜基地。我们瞄准蔬菜苗木工厂化生产发展前景看好的机遇,进

行菜苗生产基地建设。2008年初,组织菜农在沙阳村建立农丰蔬菜苗木繁育场,为菜农提供苦瓜嫁接苗为主的蔬菜苗木生产基地,带动附近各村建立示范点,解决老菜地病菌多,种菜难的问题,并加强对良种良法种植技术推广的力度,为5000亩的蔬菜产业服务和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新渠道。

五、拓宽科普宣传教育面,加强科普硬件设施建设 实施“科普惠农乡村行动计划”,农村科普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普网络组织更加健全,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区科协着力抓好以“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为重点的“科普惠农乡村行动计划”,投入2.6万元,新建了黄砂、楼源、忠山、西际、沙阳、莘口等6个村科普宣传栏,加上荆西、乌龙、岩前、吉口,全区有10个村级科普画廊,计划陆续建好南坑、回瑶、中村、星桥、曹源、富源、下寨等村科普画廊(科普惠农宣传栏);在建好科普宣传栏的行政村设立一名科普惠农信息员,依托村级协会、村文化中心户建立科普工作站,由会长、秘书长、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或村级农技员兼任科普宣传员,给30名农村科普宣传员免费订阅《福建科技报》;建好了6个科普惠农工作活动站。通过加大农村科普工作力度,提高了科普惠农服务质量,广大农民的科学素养在整体上有较大幅度提高。

11.农村学校科普工作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学校安全     农村寄宿制学校     安全管理制度

人们常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句貌似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正由于此,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置于首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下面就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实际工作,就如何做好学校安全工作谈谈自己的管之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学校自上而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把安全教育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学校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层层分解责任,政教、总务、班主任各负其责,全员参与,安全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到人

学校安全工作千头万绪,因此,学校与各室的专任教师和各班班主任以及生活指导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职责细化分明,使广大教师能与学校领导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同时,学校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工作应急预案,让学校安全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以活动促养成,以組织保安全

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开展安全第一课活动,组织学生安全学习,撰写安全征文,并进行评比展出,营造了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学校专门建立了巡查组、红领巾监督岗、早晚值班等安全检查队伍,24小时确保校园安全,并积极与车巴派出所联系,保障校外安全,并聘请车巴交警支队队长吾见久美为法制副校长。

四、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冬季取暖安全、夏季防汛安全和防突发自然灾害等安全演练工作,努力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学校总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消防安全工作,经常组织检查督导,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总务处加以解决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加强了电气设备、电路水路的保养和维护,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有过载、短路、接触不良、漏电等现象和水路是否疏通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组织人员检查和维护各室的照明设备、电器设备、冬季取暖设备,检查尽量做到细而实,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消防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立健全了冬季取暖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安全须知等规章制度,使冬季取暖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除此之外,还加强了突发自然灾害防护措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五、加强食品卫生,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

首先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管理,做到定点采购食品,并要求食堂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与食堂管理人员签定食品卫生责任状,学校每天对食堂的各项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和监督,并每月至少自查一次,及时整改和弥补自查中存在的问题。

六、防盗工作重视防微杜渐

学校十分重视防盗工作,各类电教仪器,尤其是电脑、电视机、摄像机等贵重仪器均有专人保管。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学校制定了值班制度,节假日均有人值班,值班为24小时制,特别加强了夜间的巡视。学校对防盗工作从细处、实处入手,力求万无一失。

七、抓好交通安全教育,抓实学生路队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我校地处交通沿线,交通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同时加强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了保证学生出入安全,我校严格执行路队护送制,将全校教师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划分上对和下对两个路段进行护送。学生周五回家时,由值周教师和学校校警在校门口的马路中间安放上下车辆禁止通行的警示牌,并指挥车辆能否同行;学生周日返校时,由值周教师和值周领导在校门口值班守候,负责学生返校时的安全。截至目前,学生路队安全管理安全工作良好,未发生一起事故。

八、规范寄宿生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寄宿生管理,我校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成立了由三名女教师和三名男教师组成的学校宿管组,专门负责寄宿生安全管理工作,并担任生活指导教师;同时制定了相应的住宿生安全管理制度,签订了生活指导教师责任书,执行早、中、晚一日三查制度,查人数,查卫生,查安全隐患 ,以便使寄宿生管理工作日臻完善。

九、注重学生课间活动安全、外出活动安全和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工作

为了加强学生课间活动时的安全管理,我校建立了值周教师课间巡查制和教师候课制,候课教师提前候课,负责本班学生课间上下楼梯安全和游戏安全,学生中午休息、课外活动和学生晚饭前的课间活动安全由值周教师负责,一日各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均按学校安全管理流程进行,努力做到无事故发生。学生集体活动时的安全由活动组织者和跟班教师协同负责,学生外出参加活动要必须向学校报告请示,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外出活动,并由学校政教处做好学生外出安全管理工作,责成活动组织者和跟班教师负责好学生安全。

十、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校维稳工作

学校在重点时段严格执行领导带头坐班的24小时维稳值班制度,实行“一日一报”制,严格出入登记制度和维稳巡查制度,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并作好定期检查记载,做好维稳值班记录。同时,组建了学区维稳联防队,以便加强学校保卫工作,这些安全设施及措施,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十一、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检查,立马整改

开学初,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涉及安全的各个部位进行了排查。

1.学校领导率领后勤人员,检查了教学楼内及各班教室门窗、电路及照明情况。

2.学校领导率领后勤人员检查了教学楼、师生宿舍的用电、防火、防盗情况,督促教职工注意安全用电和防火安全,防盗安全。

3.后勤人员检查了学校厕所、围墙、旗杆、教学楼外饰、门窗等处。

4.后勤人员检查教学楼内消防设施、应急灯、安全通道等,应急照明设施是否齐全,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5.体育教师与后勤人员对校园的体育器械了检查。检查体育器械是否破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6.后勤人员检查了学生饮用水的水质水源是否合格,并教育学生杜绝吃“三无食品”。

7.学校领导率领教导处人员检查了微机室、图书室、仪器室,教学辅助室的管理是否到位,能否按要求去做,有无安全隐患。

8.开学初,校长率领后勤人员检查了教学楼、师生宿舍冬季取暖设备煤炉的安全状况,并在各宿舍张贴了用藏汉两文书写的冬季取暖安全须知,要求包舍教师(即生活指导教师)逐项进行讲解,向学生详细说明冬季用火炉取暖时应注意的事项,切实抓好冬季取暖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十二、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安全措施

1.门卫值班制度

我学区建立了规范的门卫值班制度,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认真对进入校内人员查询登记,防止校外不法分子混入校内,干扰学校秩序。为了做到人防技防,在学校的主要部位安装了三台电子监控,昼夜进行监控。

2.校值日、夜值班巡逻制度

由学校领导组长,白天由值周教师检查,晚上由夜值班负责,消除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盲区。

3.严格学生请假制度

学生请假必须经班主任批准,方可离校。

4.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对学生可能遇到的突发性事件,学校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并积极进行演练,提高了学生的自救能力。

5.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安排分管校长和总务主任以及相关人员,监督并检查食堂食品的安全卫生情况,严把食品采购关,防止出现食物中毒事故。

6.安全责任追究制

安全责任层层负责,签订责任书,人人有责任,全员参与,增强了安全责任意识。

7.增加安全设施

安装了灭火器、应急灯等设施,并安排学生上下楼梯的顺序,保证学生安全。

8.组织发动安全教育月活动,造成强大声势,让学生主动树立安全意识。

9.用安全教育征文,群策群力强化安全,使安全深入人心。

10.对于周五离校、周日返校,学校统一安排,重点路段由老师护送。

上一篇:创新举措,倾力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下一篇:教育的短句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