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倡议书

2024-08-01

新时代青年倡议书(15篇)

1.新时代青年倡议书 篇一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鸡迎春,红梅吐蕊。今天,我们迎来了第1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亦是第52个“雷锋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我院将与团州委同步开展“志愿四川青春同行”系列主题活动。说起雷锋,不禁会有想起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这不是口号,而是要我们将雷锋的奉献精神传承和发扬。

想想现在有不少人觉得孤独、无助、不快乐,·那么,你们想过为什么吗?因为你们还没有学会在关爱和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科技信息高速发展把世界连成一个地球村,空间的距离近了,然而,我们心灵的距离却开始变得些许疏远:亲情淡了,友谊变味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似乎成了达成某种目的的方式。难道我们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奉献精神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了吗?当然不是,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还有焦裕禄、任长霞、菊美多吉等等这样的好同志,他们只是千千万万个活雷锋的代

表,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这样无私奉献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出更加美好和谐的未来,才能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

奉献是民族乃至人类共同的事业,这就是雷锋为什么被世人称为民族英雄的理由。一个不知奉献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爱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无知的民族。

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一位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学习雷锋精神是我们的必修课,应该从生活点滴做起,学会帮助,学会奉献,·你就学会了快乐,找到了生活的意义。青春因奉献而绽放光华,时代因我们而前进!践行雷锋的志愿精神,让三月的阳光更加明媚,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让雷锋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老师们、同学们,一起行动吧!加入甘孜州万名群众工作志愿者的队伍,让我们用爱书写崭新篇章,让我们用心凝聚强大合力,让我们携手,在志愿服务中完善自身,砥砺品格,让我们携手,让“真诚、友爱、奉献、快乐”成为一种生活理念,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明天,我们都是志愿者!

2.新时代青年倡议书 篇二

1 新时代的涵义

时代的车轮从来都是奔流向前的,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 新时代有着不同以往的社会和经济特点, 下面首先分析新时代下经济和社会出现的新特点。

1.1 新时代下经济的新特点

新时期国民经济在依然保持快速稳健增长的同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的商业形态和新的商业模式。现行体制下国家积极鼓励青年人创业,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发展, 伴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和崛起, 必然会给国内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在这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总设想和总规划, 这一宏伟战略的提出使亚洲、欧洲、非洲联系的更加紧密, 互利和协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充分体现出世界经济共同体和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到来。

1.2 新时代下社会的新特点

新时代整个中国社会已经达到了物质的极大丰富,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市场上都可以提供琳琅满目的各式商品, 而且居民的工资水平逐年增长, 可用来消费的收入越来越多。那么现阶段居民消费的特点已经从以前的理性消费变为感性消费, 哪个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打动消费者, 消费者就会选择购买它。

新时代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 通讯电子产品和其他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人们更加注重提高精神生活品质。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 社会经济、法制、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越来越透明化和公开化, 通过网络平台人们的言论更加自由,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网络, 很多人在网络上都能找到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群体。而且新时代, 社会文化业呈现出多元化, 更体现了包容的特征。

2 企业青年员工的特征

青年员工是企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新时代下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 这些特点会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要有效激励青年员工就必须先了解青年员工的特征。

2.1 青年员工的学历相对较高, 工作更倾向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由于我国早年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和如今大学录取比例的提高, 新时代的青年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他们大多都毕业于普通高校或一些中高职技术学校, 有着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这使他们的工作能力相对较强, 容易适应工作环境。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给青年员工带来了丰厚的物质生活,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他们不再追求生理和安全的需要, 而是更看中工作能否实现自我的价值。

2.2 青年员工的抗压能力较弱

青年员工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发展的美好时代, 社会环境稳定和平, 经济繁荣发展, 文化多元并包;而且大多青年人的家庭环境也是富裕美满, 青年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父母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照顾。这种顺境除了带给青年员工自信乐观、开朗向上的性格之外, 也使他们很少经历挫折, 抗压和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差。一旦遇到压力和挫折, 就缺乏足够的处理能力。

2.3 青年员工更喜欢互联网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身处“互联网+”的时代, 大部分青年理所当然的成为互联网的狂热者, 网络改变了青年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工作中, 网络为信息传播带来便捷, 工作中需要通知的事项及需要提交上报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 且在信息化管理越来越普及的形势下青年员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当然互联网也可能给青年员工带来负面影响, 如上班时间上网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在生活中, 青年员工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 业余时间也更喜欢在网上购物、游戏及发表观点。

2.4 青年员工更喜欢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

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必不可少, 这对于规范和引导员工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也便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年龄偏大的中老年员工自我约束力教强, 他们大多已经习惯了这种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但对于大多数青年员工来讲, 他们更加崇尚个性,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他们不喜欢在他人的监督下工作, 更加喜欢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

2.5 青年员工对事业忠诚大于对组织忠诚

青年员工尤其是随着90后进入职场, 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较差, 对组织的忠诚度往往更难培养。青年员工更趋向于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事业的发展, 变换工作较为频繁, 和中老年员工不同的是他们中很少有人会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

3 对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激励措施

3.1 管理者绝不能忽视对青年员工的物质激励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物质需要永远是人的第一需要, 人只有在物质需要满足之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对于青年员工而言, 所获工作报酬的多少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企业的高薪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员工的加入, 另一方面对青年员工会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首先, 随着物价水平一直攀高, 买房、结婚、生子给青年人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他们大多数在生活中承担着按揭贷款, 所以高薪必然成为青年员工所追求的方向。其次, 青年员工和中老年员工相比, 他们的工作年限较短经历较少, 没有中老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高, 青年员工稳定性差, 所以物质激励必将成为企业管理者激励员工的一项重要措施。

3.2 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激励青年员工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工作和生活环境属于保健因素, 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会使员工不满意, 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会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由于现在的青年员工抗压吃苦能力较差, 他们很难适应和忍受较差的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体现在硬件设施方面, 舒适的温度、空气、光线、声音环境可以给人带来心情愉悦, 先进的办公设备和充裕的办公用品办公资源可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其次, 良好的工作环境还体现在工作制度和人际关系上, 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灵活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员工得到更多的关怀, 融洽的人际关系更能让员工安心工作和努力工作。

3.3 帮助青年员工成长, 对他们进行事业激励

青年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充满期待, 都渴望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得到同事和上级的认可, 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企业管理层对于青年员工要给出一个清晰的职业上升通道规划, 让青年员工能够非常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公司通过培训、进修、挂职锻炼等多种渠道帮助青年员工成长, 通过事业机会和成长机会来激励青年员工。

3.4 加大与青年员工的交流沟通, 通过人文关怀激励青年员工

青年员工同样渴望被尊重被关怀, 要激发青年员工的工作热情, 管理层需要对青年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 给予他们多一些的人文关怀, 也要创造更多的沟通渠道, 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以便给予更多帮助和关怀。通过交流沟通, 一方面青年员工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创业动机、传统、使命和目标,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也可以更多的了解青年员工对企业的管理建议和发展提议, 让青年员工增强自身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而青年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对工作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基于此, 本文阐述了新时代的涵义, 概括了新时代企业青年员工的特征, 最后提出了要重视对青年员工的激励措施, 即物质激励、事业激励, 以及人文关怀激励。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员工,激励

参考文献

[1]李玉, 聂亮.探讨如何有效发挥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J].职教平台, 2015 (1) .

[2]张力.析新时期青年员工的管理[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9 (6) .

3.时代的青年榜样 篇三

——2008年g月25日。随着“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圆满完成了四艘无人飞船和三艘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这每一次壮丽的腾飞都凝结着一位年轻副总设计师的智慧。汗水与心血。他就是宋征宇。“长征”系列火箭副总设计师。

洛桑次仁:劫难中的生命守护

2008年3月14日。洛桑次仁心中难忘的一天。

中午12时左右。值完夜班刚回家的他突然接到紧急电话。“请赶快到急救中心。有紧急任务!”等他到达医院。才发现事态非常严重。急救中心里挤满了正在接受救治的伤员和忙碌的同事。一批批伤员还在不断往医院涌。

刚刚走进医院大厅,还没等他缓过神来,便有人大声喊道:“吉崩岗请求120出诊!”民警受伤请求医疗救护?在场所有人的表情立刻凝重了起来。洛桑次仁开始渐渐明白发生了什么。院长迅速扫了一眼在场的医务人员。指派急诊室副护士长次吉。骨科副主任杨军。急诊科护工多吉。“你们三个组成救援组赶紧过去”!

三人快步跑出大厅登上了救护车。就在救护车即将开动之际。洛桑次仁一下子把杨军从车上拉了下来。“杨主任。你留下。我年轻。让我去!”未等大家回过神来。洛桑次仁已经跃上了救护车后座。洛桑次仁回忆当时的想法。“我想着自己是藏族,脸黑点,暴徒可能就放过我了。”

随着救护车开向暴乱的中心。洛桑次仁的心跳也越来越快了。从救护车里往外看去。眼前的大街一片狼藉不少商铺被暴徒纵火。一些来不及躲避的车辆被砸毁或焚烧。

“医生。救命啊。快救救我的孩子!”此时。一位中年汉族男子无助地站在街边向救护车求救。他的身后是熊熊火海。手中抱着的孩子满脸炭黑。脑袋无力地后仰着。“停车!”洛桑次仁对着司机大声喊。他迅速把孩子和大人接上车。孩子已经窒息昏迷。若不立即抢救将直接导致死亡。洛桑次仁当即决定对其进行人工呼吸,面罩吸氧等复苏措施。突然。二三十名暴徒拉开车门冲了上来。他们举起拳头。砖头。石块乱砸。顿时。洛桑次仁满脸是血。

“我知道他们在捶打我的背部。但因为当时面部非常非常疼。几乎感觉不到背上的疼痛。”洛桑次仁强忍剧痛。始终不放松紧搂着孩子的双手。事后他开玩笑说。幸亏自己块头大。不然背部就要被打成骨裂了。

好在司机比较机灵,驾驶救护车冲出了重围。但是。洛桑次仁却和这个汉族男孩一起躺下了。被推进了抢救室。

“医生把自己的安全头盔套在我的头上。还一直叫我趴下。最后。我只受了一点轻伤。医生却被打成这样。如果不是医生救我们。我们父子俩恐怕已经没命了。”获救孩子的父亲回忆说。

直到从抢救室转入病房后,洛桑次仁还惦念着被救的孩子。对同事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没事。你们放心。孩子的情况怎样?”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洛桑次仁的话朴实无华:“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换了别人也一样会这么做。我记得我父亲从小就给我说过一句话,‘孩子。一个人的名字是由父母给你取的: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说你的历史必须由你自己去创造。’这次,我父亲就跟我说,‘孩子。你是做对了的。’”

宋征宇:天宇征途上的青春足印

正当洛桑次仁奔忙于拉萨街头。抢救受伤群众的同时。宋征宇也刚刚离开北京,奔赴千里之外的戈壁沙滩。他要去酒泉卫星基地测试即将发射的火箭的最后安全性。此时的他。已是神舟系列卫星的副总设计师。

2005年。宋征宇荣获“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如何看待这个荣誉?面对记者的提问。宋征宇自谦地说:‘如果说有什么原因的话。也许正在于我对载人航天工程的热爱。对所从事工作的执著。对促进科技发展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当然。我获得了奖章并不是因为我本人有多出色。我只是一个代表。代表许许多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航天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对这个群体所取得成绩的认可与鼓励。”

宋征宇出生于1970年。当时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刚刚升空。父母兴高采烈地给他取名“征宇”。就是期望他能够为国家争得更多的荣誉。

在采访之前。记者随意翻看了宋征宇的简历。这是一份简单平凡的简历。由大学到研究生。再到毕业分配到航天部门。宋征宇的简历上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太多的故事。然而。这看似简单的人生却浸透着一位年轻赤子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的决心与努力。

1995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宋--征宇就担任了“长二捆”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天部门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

之后。他又开始了长F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选择控制系统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项目。对于这个选择。很多同事都为他提了一把汗。一方面,控制系统在当时依然属于冷门行业。主要应用于载人航天系统。而当时的中国载人航天还远远没有被提上日程。研究这么一个前景并不被看好的项目。风险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控制系统属于火箭系统中的高端技术。当时具备载人飞行能力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在技术上是封锁的,国内也没有先例。难度同样可想而知。

对于这个并不被看好的项目。宋征宇带领他的团队一干就是四年。在资金缺乏。技术空白的艰苦条件下硬是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火箭控制系统。为日后中国的神舟载人航天系统的一系列成功发射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6年。“长征3乙”首次任务飞行突发故障。星箭俱毁。这次失败对中国航天发展来说,打击是巨大的。提高火箭的安全性也由此提上中国航天研究的日程。

此时。宋征宇刚刚从“长征3乙”发射场回到北京。听到这一消息。悲痛之余。宋征宇更加坚信研究出一套成功提高火箭安全性系统的重要性。几天后。他得到了通知。要求他们务必赶在神舟三号发射以前完成火箭控制系统的全部研究工作。并立即应用到神舟三号的火箭系统中去。而此时。距离发射仅仅只有18个月的时间了。

宋征宇和他的团队毫无怨言。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科研试验中去。为了最大限度加快速度。宋征宇甚至把团队的每项研究任务完成日期精确到天。1 8个月来。他们开展了大量的故障仿真与模拟试验。控制系统共进行了1 287次不同状态,不同模式的故障仿真试验。以考核可靠性设计的效果:逃逸系统进行了多种模式的计算及仿真……1 8个月里没有周末、没有休假的辛勤努力。最终换取了‘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

由此开始,中国的神舟系列一次次顺利升空。谈到下一个目标。宋征宇自信地说:“我们下一步目标就是把“天弓一号”顺利送上天,建立我们中国自己的空间站。相信不久,中国航天员也可以长驻在自己的空间站里了!”

4.青年倡议书 篇四

五月的激情,昭示着青春的年华;初春的季节,鼓舞着奋进的脚步。在深入开展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建团92周年的活动热潮中,在农场全面开启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刻,作为农场作为最富朝气、最富创造性的青年群体,我们责无旁贷地担当着农场发展建设的历史使命,在此,我做为北大荒第三代青年,向创业农场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如下倡议:

一、我们将胸怀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争做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传播者。广大团员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头解放思想,勇于变革,自觉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同农场事业发展、同垦区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与农场共奋进,与垦区同发展,用青春、智慧和汗水铸就新的辉煌,唱响新时代更加嘹亮的青春之歌。

二、我们将不断追求新知,努力发奋成才,争做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先行者。广大团员青年是推动农场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积极进取、敢于争先的特点优势,把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探索新机制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备而为,足备而战,努力成为推动农场科学发展的先锋队。

三、我们将矢志艰苦奋斗,勇于求真务实,争做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牢记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把与农场齐奋进同发展的追求化作自身实际行动,努力做到诚信、务实、创新、卓越,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做脚踏实地的有志青年。

5.青年创业倡议书 篇五

为培养XX青年创业意识、增强创业本领,帮助青年积累创业经验,实现创业成才,我们倡议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筹建一个以联系服务青年、共同创业发展为目标,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能够整合区内资源,帮助和扶持更多有志青年自主创业的、依法登记具有社会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XX青年创业协会。

XX青年创业协会的定位:由XX团区委指导的公益性青年创业组织,致力于帮助和扶持区内青年把创业热情转变为创业行动、把创业梦想付之于创业实践,努力成为培养青年企业家、职场精英的发源地。

XX青年创业协会的目标:做出富有XX特色的创业扶持模式,打造XX青年创业的信用、资源平台,主要工作目标为:挖掘一批创业青年;组建一支导师队伍;形成一套帮带机制;整合一批创投资金;加强一个基地建设;构建一个孵化平台;打造一个创业论坛;选树一批创业典型。

XX青年创业协会的工作职责:组织开展创业讲堂、培训、研讨、竞赛、论坛等活动,帮助全区青年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发掘、表彰、推荐、宣传优秀创业青年典型,营造青年创业成才良好氛围;帮助青年创业者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工商企业、孵化基地、金融投资等的沟通联系和对接合作,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政策、法律、信息、技术、资金、阵地等方面的服务;反映青年创业者的意愿和诉求,维护青年创业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各类大学生、青年创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协会的筹备工作,我们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在外发展的XX籍青年、XX区大学生村干部、XX籍大学生以及在XX成功创业的各界青年企业家参与筹备或为筹备组提供宝贵的意见。

6.青年志愿募捐倡议书 篇六

募捐倡议书

各企业团支部:

阳春三月,热诚飞扬!自毛泽东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志愿者们的身影,志愿队伍在不断壮大,雷锋精神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深刻体现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理念。作为企业热情四溢的青年人,应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传承志愿服务理念,倡树文明新风,提升道德水平,引导广大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做贡献、奉献青春建家园,凝聚青春智慧,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服务他人、服务企业的同时,更能充分享受无私奉献带来的美好。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扶危济贫”的优良传统,为了更好地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当代的雷锋精神,团结凝聚佳域公司广大青年职工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发展,企业青年职工要以传承与弘扬志愿者精神为己任,并为此不懈努力,为佳域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在此,公司团委将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专项基金,去帮助需要帮助的职工。并向广大青年职工发出倡议:请伸出你们的友爱之手,省下你们的零花钱,奉献你们的真诚爱心。让温情的阳光撒满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们的心灵。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也许你的一小步就能促成别人的一大步,请大家快快行动起来吧„„

募捐金额不限,公司团委将收到的捐款进行统一管理,每一分钱都会落到实处,并及时予以公布。

募捐时间:从此倡议书发布之日起„„

募捐方式:各团支部书记收集后交由公司财务室

公司团委

7.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矛盾分析 篇七

一、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内部矛盾分析

(一)个性化与偶像化的矛盾。青年亚文化的一大特点是追求前卫怪异、个性潮流。而因特网所创造的虚拟空间的交往环境进一步为青年获取信息与个性化的言行表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服饰、网络流行语、电子产品等都成为青年亚文化惯常用的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在追求另类的同时,还存在着偶像化的倾向,他们喜爱、追逐明星。如青年亚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粉丝文化”,2005年的超女之后,“粉丝”为了心中喜爱的明星而疯狂。“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已逐渐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

当追星演变成一种时尚文化,个性化与偶像化便互相矛盾。另外,许多青年追星仅仅是为了不被“落伍”、“孤立”,他们把追星看做一件没有道理但时髦的事。由此看来,追求偶像、时尚本身就有一种去个性化、从众的特点。

(二)参与性与局限性的矛盾。网络意见或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一大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网络意见的集聚,取决于年轻人对社会事件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近年来,许多社会事件都是先在网络上引起年轻网民们的注意,随着围观和聚集的人数增多,之后才引起社会和媒体的注意。通过网络,青年人的关注能够对社会舆论造成很大的影响,青年亚文化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社会整体文化。

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参与也表现出极大地局限性。对于大部分网络事件,年轻网民关注的主要是事件的道德层面和真相,在网络讨论中也容易出现情绪化、语言暴力、谩骂等无所顾忌的现象,使网络参与呈现对策问题简单化、理想化,以至于激进化的倾向,无法提出具体的实质问题或决策方案。

(三)统合性与离散性的矛盾。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化存在的稳定程度和凝聚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价值观的统合力。由青年群体创造的亚文化也因其对主流文化颠覆的态度以及享乐、离经叛道等价值观而具有边缘性、批判性的特点。

然而,价值观的离散性也成为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特征。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社会主流文化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产生的价值认同弱化致使青年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性,“信仰危机”成为当代青年群体的一个严峻问题。再加上青年文化形态本身具有松散性的特征,又使青年亚文化要形成一种具有强大统合力的价值观十分困难。[2]

二、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与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依旧存在。抵抗性是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其强烈的反主流文化倾向,表达了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和经典权威的反抗与批判。他们通过亚文化的实践获得自己的文化领域,赢得亚文化资本,而主流文化怀疑、排挤亚文化。[3]

另一方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力量的干预下,亚文化内在“抵抗”意义也逐渐淡化。主流文化吸收融合亚文化的资本,发展壮大主流文化领域。这种既抵抗又不得不合作的姿态,让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与统一的矛盾关系。

总之,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内部与外部存在的种种矛盾成为我国青年亚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张力。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针对青年的亚文化消费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让青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使社会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摘要:网络时代,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使我国青年亚文化在发展中呈现出个性化与偶像化、参与性与局限性、统合性与离散性三对内部矛盾。同时,青年亚文化反映了亚文化群体从主流文化获得资源与启发,又通过各种手段对主流文化的抵抗。本文主要探讨了青年亚文化的内部矛盾以及与主流文化对立统一的关系。

8.大时代的青年潮 篇八

1918年冬天,23岁的李璜出夔门、经上海,跋涉大半个月来到北京。这一天,在米市胡同便宜坊的一家烤鸭店,北大教授李大钊设宴为他洗尘,同时在场的还有分设中学堂同学王光祈,北大学生邓中夏、易克嶷,以及李大钊的密友陈(氵育)。李璜记得,六个人刚刚坐下,又有两名青年冒雪而来。王光祈介绍说,他们也有意到法国勤工俭学。“闻我将往,甚喜,愿一谈”(李璜,《学钝室回忆录》)。

此时,欧洲大战已经结束,断绝四年的中法航线也行将恢复。李璜此来,正是应“留法俭学会”之召、前往巴黎勤工俭学的。后来,他这么回忆当时的情形:“我注视赵毛两会友,似较我辈年青……以小弟弟待之。”

这一天,与两位“会友”,李璜称兄道弟、极为亲热。尽管初初相识,但他们同属“少年中国学会”(以下简称“少中”)的筹备成员。他们年轻、纯洁,心中有着无尽的山河,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怀。

几十年后,李璜说,那个午后他永生不忘。因为在那张小小的圆桌边,他见证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残酷以及历史的分合。因为,那个高个子的“会友”是毛泽东,黑皮肤的是赵世炎。与李大钊、邓中夏一样,他们后来都成为共产党的主要首脑。此后十几年,除易克嶷不知所终外,陈(氵育)病逝、李大钊被绞死、赵世炎被枪决、邓中夏被枪决、王光祈客死他乡……最后活下来的两个人,一个走进了中南海,另一个却远走台湾,并被指控为政客、帮凶和“反动派”。

尽管如此,晚年李璜在写作回忆录时,依旧称呼他们为:“会友”。

初潮

“同人等欲集合全国有为的青年,从事专门学术,献身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俗。” 1918年初春,在北京北池子的一间“狭陋不堪”的小屋里,26岁的王光祈起草着发起少中的计划书:“……知改革社会之难而不可以徒托空言也,故首之以奋斗、继之以实践;知养成实力之需时而不可以无术也,故持之以坚忍、而终之以俭朴……”

这寥寥几十字,勾勒了一个温和、渐进、旨在改良社会的青年团体。

所谓“专门学术”,指的是近代学科。晚清以来,分工、专业理念渐渐兴起,学制革命更造就了一个基于分工和专业化、包含类别五花八门的新群体,“知识分子”。然而,兴办学堂十年,急功近利的心态,乃至“学而优则仕”的旧观念,无时不刻地笼罩着学界:以专业论,法政科多如牛毛、动辄万千,格致、化学、矿业、商科则几近无人问津;以学制论,后来成为教师主体的万余名留学生,普通班、速成科比比皆是,“入大学者仅百分之一而已”,以至得一本科学位,“社会尊之如帝天”……

清末兴学之弊,影响了民国学子。王光祈记得,他从前的先生中,“讲理化、数学的教员……浅显的教科书都读不断句”;而以北大为例,在蔡元培出任校长前,学生们上体育课,教员呼喊的口令是:“老爷,向右转!老爷,向左转!”……

专门人才的匮乏,使“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流于空谈;与此同时,民国社会之败坏、人心之沉沦,更几近病入膏肓、无药可治。

如果说,过往的年月,绅士、儒生、宗法和千年风俗,构成了这个国家惨淡经营的社会骨架,那么,随着乡村的衰老、旧政制的解体,绅士为“劣绅”替代,儒生为秘密会社替代,宗法为“族权”替代,而千年风俗也斑驳不堪、风雨飘摇……所谓“一盘散沙”,正是社会组织急剧恶化的产物。

正因此,构筑“新骨架”、奠基新社会,已成为这个国家的第一急务;也因此,举凡公会、社团、自治组织、民间团体、舆论机构、工商企业,乃至“社会公德”的培育、契约精神的形成……种种社会的纽带物、“民众的联合体”,无一不是不可或缺、百废待举。王光祈认为,少中应成为各种社会事业的发动机;他为此写道:“务使全国青年志士,皆具先民敦厚之风,常怀改革社会之志,循序以进,悬的以趋……”

那么,政治呢?

王光祈断言,只有造成“中国社会之基础”,并“基于社会之实力”,才能最后解决作为社会产物的“政治问题”。而在此之前,“勿为无意识之牺牲,宜作有秩序之奋斗”……

显而易见,王光祈的这些思考,有着深重的、梁启超式的改良痕迹。如果说,作为“支笔横扫千军”的天才报人,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的启蒙者,而《新青年》作者群被视为“第二代人”的话,那么,远离政治、关注社会、力主改良、强调渐进……则始终构成几代知识者通往现代中国之路的着眼点,也始终左右着几十万知识分子的个体选择。王光祈这一代人登台之初,并不例外。

1918年4月,王光祈完成了这份长达万余字、名为《吾党今后进行意见》的计划书。他将它寄给远在东京的曾琦,“商榷意见”。

曾琦,四川隆昌人,1892年生。这个时为日本中央大学学生,曾被旧日同学郭沫若讥为“补人”(四川方言,意为可笑之人)、“老夫子”的26岁青年,有着异常复杂、混沌的面貌:一方面,他守旧、固执,即使在白话文运动兴起后,他也旁若无人地写文言文、作旧体诗,并且言必称王阳明、颜习斋;另一方面,他又颇具大时代青年的气息,他的日记时常出现“生于乱世”、“力挽狂澜”的字样,他并公然以克来曼梭、墨索里尼自居。他混杂了新与旧、文明进化与因循保守的诸多色彩。

在几千名中国留学生中,他有着极广的人脉、很高的声望。他也正筹谋创建一个学会;他的《戊午日记》记载,“予思拟集会同志,提倡分业,为一真正之学会,各就所学,轮流演讲,要以根于学理、按诸事实……”正因此,接到王光祈《意见书》后,他当即委派同学雷宝菁前往北京,“接洽一切”。

那么,在曾琦的最初设想里,他是否计划以东京为中心、建立学会的日本分部呢?毕竟,还要两年多时间,他才能完成学业、回到中国;毕竟,三千余名留日学生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但,仿佛是他们集体命运的一个隐喻、一种象征:几乎是雷宝菁刚刚抵达北京、还来不及安顿下来的日子,在日本列岛,一场突如其来的救亡风潮爆发了。它不仅改变了曾琦的计划,迅速催生了少中、“国民”等青年社团;它并以令人悲欣交集的变奏,伏笔着“第三代人”未来的命运变迁。

自从签订《马关条约》,对这个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蕞尔小国,中国人曾经有过异常复杂的心态:一方面,怨恨、愤怒、屈辱、自卑,另一方面则是亲切、欣慰、追随、感激……它的战胜俄国被视为“黄种人的胜利”,它的庇护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它的容纳万余名留学生,也让人感受着“泛亚洲主义”的襟怀。而这一切伴随着欧洲大战的爆发,永远地成为了过去。

欧洲大战爆发后,亚洲的权力真空出现了。它化作了日本朝野的阵阵欢呼:元老井上馨说,“这是大正新时代的天佑”;黑龙会创始人内田良平的“特殊权益论”,则被视为“关于大陆政策的最大公约数”。此后几年,日本攻占青岛、抛出“二十一条”、执导西原借款、攫取北满特权……如果说,和日俄战争没有什么两样,青岛战役不过是又一场列强的狂欢,那么,1915年的“二十一条”、1917年的西原借款,以及1918年春天的《中日军事协定》,则意味着远东的新格局。在欧洲远东舰队纷纷撤离太平洋后,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旧世界,从此一去不再复返了;一强独大、吞并鲸食的可怕前景出现了。

它也化作了留日学生的暗哑呼喊、纷飞眼泪。

5月4日,《中日军事协定》签署前夕,在东京神田的一家饭馆,46名中国青年聚集着。他们代表了各省、各校的三千余名留学生。当夜,全体罢学归国、“一致对外”的决议作出了;作为与会代表之一,曾琦被推为“先发队”成员……

一艘艘轮船开往上海。在黑压压的人头中,夹杂了一名叫彭湃的广东青年,一名叫李达的湖南青年,一名叫王若飞的贵州青年,以及三名四川青年,曾琦、张梦九与郑尚廉……短短十余天时间,5月17日,“抵上海者已有一千四百余人”,他们筹集经费、建立机关,决心以“学生救国团”的名义长期活动;截至当年八月,“回国者共达两千余人,约占当时中国留日学生的三分之二”……

也是在沸沸扬扬的救亡风潮中,6月25日,曾琦与张梦九离开上海、来到北京。

“万类霜天竞自由”

“予当时所以毅然辍学归国,尚非仅为一时之外交问题……”后来,曾琦这样回顾参与救亡的初衷:“而实重在重振中原之士流,以期外抗强权、内除国贼……”

正因此,抵达上海后,曾琦事无巨细地参与“学生救国团”的筹组,张梦九也出任机关报《救国日报》总编辑。而他们前来北京,初衷也不过是游说梁启超、蔡元培,设立一所新学校以安置归国学生。但抵京第一天,王光祈的一席话打消了他的念头。

几十年后,在《学钝室回忆录》里,李璜追记了两人晤谈的情形:几乎刚坐下来,王光祈开门见山地说,“我有一议,思之已久,等着为你提出。……留日学生救国团的主张,明明在反对段祺瑞,要在京津发动,障碍必大。而即使发动成功,也不过是一哄之局,势难持久”……

换而言之,所谓“救亡”不能指望学潮。在这样规劝曾琦后,王光祈随即谈到:“应早日集结有志气的青年同志,互相切磋,经过历练,成为各项专门人才,始足以言救国与建国的种种问题的解决……”

这些立足长远、重在建设的劝告,让曾琦欣然接受。这一天,在一拍即合后,曾琦建议学会定名为“复兴社”;但在王光祈的力主下,它最终定名为“少年中国学会”。

也是这一天,包括李大钊、周太玄、陈(氵育)在内,六名发起人“公推王君光祈为起草员”,负责起草《意见书》之后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学会规约》。他们并议定,五天后也就是6月30日,在北京南郊岳云别墅举行少中筹备会议。

岳云别墅位于顺治门(今宣武门)外沟儿胡同55号,前身是浙江嵊县同乡会馆。从6月30日开始,七名发起人在这里接连会议;他们反复讨论、“修改数次”,终于拟定了共计八章、多达七十条的《学会规约》。

在“定名”之后,学会宗旨被归结为“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术”、“发展社会事业”和“转移末世风俗”。

一个不易觉察、但异常微妙的变化,悄悄地出现了。如前所述,所谓“专门学术”,指的是近代学科;而“真实学术”则无疑包括了儒学在内的传统学问。从“专门学术”到“真实学术”,应是旧学功底深厚、视儒学为安身立命之所的曾琦坚持的结果。

如果说,四大宗旨以及四项信条,“奋斗”、“实践”、“坚忍”、“俭朴”,大抵来自王光祈《意见书》的话,那么,长达十四条、内容极其详尽的《会员》一章,则是七名发起人反复讨论的产物。后来,它被认为是“少中命脉之所系”。

入会须“由会员五人介绍”,并经评议部认可;会员须研习一种专门学科,不得中途休辍或自行更改;不得嫖娼、赌博、懒惰、浪费;不得“接近政党”;不得虚伪、冷漠、言行不一、“无悛改之心”;甚至,“介绍会员不加审慎”也或致警告、或予除名……后来,会员易家钺在《京报》上匿名发表了一篇骂文,被认为“吐词淫秽”、“不啻宣告青年人格的破产”,而决议让其自行出会。

连同不久后颁行的《本会征求会员之标准》,《学会规约》构成了少中“以传统之心、行改良之事”的鲜明气质。如果说,苛刻、严厉乃至略显琐碎的品行要求,让人想起传统儒生的修身进德、慎独自律,那么,征求会员的三大标准,“纯洁”、“奋斗”、“对本会表示充分同情”,以及“须俱备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的要求,则让人想到原典儒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力行精神。

更重要的是,在易家钺之外,此后几年会员违反《规约》、或被评议部警告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群群中国少年的百侣携游、“万类霜天竞自由”,让少中生活无比清新、令人难忘。一名会员后来追忆说,“在少中最初几年的会员间,实在没有给我留下半点不良的印象。这与我后来所过的党人的生活,和政治上一切勾心斗角的把戏,真是截然不同,而具有充分的人味”(左舜生,《近三十年见闻杂记》)……

不仅如此。在《会务》一章,少中明确了“发行报章”、“刊布图书”、“组织演讲”、“学术谈话”等日常活动;在《机关》一章,学会设立了评议、执行、编译三部;在《职员》一章,则规定了选举制度和选举办法……直到7月21日,《规约》才最终定稿。后来,王光祈回顾说,“岳云别墅者,本会成立史中最可纪念之发祥地也”。

也是在岳云别墅,七名发起人达成了一项意味深长的决议:学会先设立“筹备处”,以王光祈为主任,进行为期一年的筹备;一年之后,1919年7月1日,学会再正式召开成立大会。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1914年8月4日,面对窗外的璀璨灯火,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悲叹说:“在我的余生,我永远不会看见它的复明……”

熄灭的何止是灯光?巴尔干、莱茵河、英伦三岛……随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卷入大战,欧洲的心灵也急剧衰老着。当欧洲沦为一片废墟后,罗素说“欧洲已死”;而在断垣残壁之间,一本《西方的没落》成为众多市民的读物;巴黎出现了四万名职业算命者,伦敦更多至不可胜数,并且是“唯一兴隆的生意”……

熄灭的,还有大陆这一头的微茫希望。

1917年秋天,在一次演讲中,蔡元培情感复杂地谈到,“生存竞争云云,已成过去学说”。如果说,这个判断折射了众多中国人怅然若失的心态,那么,不久后梁启超的欧洲之行,更意味着中国近百年心灵苦旅的又一次大转折。在《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这么比喻过去的路:“我们……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向前赶,以为可以靠它做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

这是中国心灵最困顿、最苦涩的时刻:过去的七十年,西风东渐、效法欧美是这个国家渐行渐远的一条长路;沿着这条路,它已经走得太远,已经无法回头、无法再回去了;而欧洲之灯熄灭后,不仅政制、社会、“新民”的老话题,还有思想与精神资源的新困境:它已经一空傍依;它该走向何方呢?

从这里开始,“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最迫切、最重大的时代追问了。如果说,在梁启超、陈独秀那里,这一切无须作答、仿佛不言自明的话,那么,对初初步入历史的“第三代人”来说,无论李大钊呼喊的“青春中华”,还是王光祈心中的那个“光华”、“灿烂”、“雄健”、“文明”的少年中国,都更多地是一种意象,一种气质的书写;它远非具体、切实的社会蓝图。因为他们没有参照物,他们无法作答……

正因此,王光祈明确表示,十九世纪的少年意大利、少年德意志运动,“在当时视为少年者,在今日吾人视之,亦老大意大利、老大德意志而已”;而,“吾人所创造非十九世纪、十八世纪之少年中国,实为适合廿世纪思潮之少年中国也”。也因此,七名发起人一致决议,以一年为筹备期,寻求何为“少年中国”、“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

无论如何,伴随着高远寥廓、充满少年风华的气息,少中的第一轮成员发展开始了。

在成都,李劼人、胡助、何鲁之、李小舫等人入会;在南京,左舜生、黄仲苏、阮真、谢循初等人入会;在上海,魏时珍、李璜、杨贤江、郑尚廉等人入会;在日本,沈懋德等人入会……

自然而然地,分设中学堂旧友成为少中的主体了。而在分设中学堂诸生外,以卢作孚为例,这个后来的“中国船王”、民国最杰出的实业家,是李劼人在《川报》的同事;以周晓和为例,他是周太玄的亲兄;以左舜生为例,他是曾琦的震旦公学同学。至于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后来的大汉奸周佛海,救亡文艺家、《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田汉,则分别是曾琦、郑尚廉在东京的同学和朋友……

旧友、同乡、同学、同事,交织出了少中遍布全国、远及海外的会员群体。这一天,在南京玄武湖畔,左舜生又介绍两名被河海学校开除的学生入会。他们是后来的共产党总书记张闻天,以及茅盾之弟、早期共产党主要活动家沈泽民。

这一天,在李大钊的介绍下,一个高个子、湖南乡音浓重的湘潭青年,进入了王光祈的视野。他就是“新民学会”创始人、时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毛泽东。不久,王光祈这样评价他,“此人颇重实践,自称学颜习斋(作者按:清初儒学大师颜元)之学主实行”。

又一些日子后,由赵世炯引荐,一个皮肤黝黑、中等身材的青年也加入少中。他就是赵世炯的弟弟赵世炎……

无一例外地,这些青年处在最清新、最生机勃勃的年龄。古典情怀的滋养,此时尚未消褪;一空傍依的时世与人生,让他们一方面极目四野、“问苍茫大地”,另一方面,他们也由此进入了个体与友人、自然、天地无限交融的寥廓情境。以毛泽东为例,这一年春天,他和一群青年在长沙组成了新民学会。在橘子洲头,他们读书、辩论、抒情、咏怀;他们上山砍柴,到很远的泉边挑水,以蚕豆拌米饭充当一日三餐;他们在湘江之畔漫步交谈、登高眺远,他们到爱晚亭边通宵露宿、“野蛮体魄”……后来,毛泽东以这样的诗句,回顾咏叹那无比清新、异常广阔的日子:“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不仅如此。他还以“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情怀,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中国少年和自然万物融入了同一意象,从而挥发出生生不息、深邃高远的宇宙意识。你看,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就是少年中国旭日初升的景象么?你看,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不就是中国少年尽情挥洒、行走人间的比照么?……

这不是一个人的。这是“第三代人”的集体抒发、清新歌唱。在新旧交替、“百舸争流”的年代,“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让他们拥有恍若古代士大夫的广阔;作为初初崛起的近代青年,他们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清新。他们尽得新之美、旧之善。历史以最神秘的造化,在一个最惨淡、最苦痛的人间,生化了一群最自由挥洒、最意象寥廓的青年……

9.青年团契倡议书(推荐) 篇九

亲爱的弟兄姊妹:

主内平安!

感谢神的恩召让我们相聚在这里;

感谢神的带领让我们时时仰望神;

感谢神的救恩让我们灵魂得救赎;

感谢神的同在让我们在地如在天。

主的恩典,神白白的赐给我们。作为神的儿女,我们不只满足于追求神的恩典,更当致力于“在圣工上有分”。亲爱的弟兄姊妹,神家需要你和我的加入,让我们一起手拉手行在神的旨意之中。青年团契服侍工作需要弟兄姊妹加入,现面向广大爱主青年发出倡议:

一、周日接待组

工作职责:************************

要求:热情、大方,甘心做服侍工作。

二、周日卫生组

工作职责:负责周六圣堂卫生打扫、洗椅套、收发圣经、引导作为,整理诗班物品、浇花等。

要求:热情、大方,甘心做服侍工作。

三、报名方式

************************************

主耶稣说:“趁着白日,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作工了”(约9:4)。人生短暂,有志于为主作圣工的,当尽早趁时而作,不然,要错过作工的条件与机会了(传12:1)。

青年团契宣

10.青年创业扶贫倡议书 篇十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实现共同富裕,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愿望。为认真贯彻团中央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誓师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汇聚社会扶贫力量,为我市率先完成农村精准脱贫任务,实现在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青岛和全省前列贡献青春力量,团市委、市青年联合会向全市的团员青年和青联委员发出如下倡议:

一、参与青春励志行动,加强对贫困青年的观念引导。大力弘扬“三上”精神、“三干”作风和“大度、坚韧、创新、超越”的平度精神,帮助贫困青年树立奋斗改变命运的信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通过勤劳开源、节俭积累,率先脱贫、带头致富。动员贫困青年参加团市委“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事迹分享会走进乡村活动,提振贫困青年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二、参与青春创业行动,促进贫困青年创业就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结对帮扶、“授人以渔”上找出路、想办法,帮助贫困青年掌握实用技术和提高实用技能,支持贫困青年发展好农林种养、传统手工等特色产业,参与投入乡村生态旅游业建设,帮助广大贫困青年实现产业脱贫致富。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以众创空间和农村淘宝合伙人等形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和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促进和带动农村贫困青年增收成才致富。青联委员企业、青年创业之星在用工方面要优先雇佣贫困青年,带领贫困青年脱贫致富。

三、参与青春关爱行动,帮助贫困青少年成长成才。一是通过团市委希望工程品牌项目,资助一名或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捐助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及桌椅、电脑等各类设施;参与团市委在全市开展的“捐出手边废纸 奉献一片爱心”公益活动,为希望工程筹集爱心助学金。二是参与共青团 “牵手关爱行动”,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在外务工人员子女的帮扶力度,加强对他们的安全自护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四、参与青春志愿行动,为贫困青少年、贫困家庭提供各类扶贫志愿服务。走进贫困家庭参与调查访问、政策宣传、科技服务、服务民生等工作,改善贫困家庭生产生活环境。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大学生等要深入贫困家庭,开展智力支持、产业对接、结对帮扶等活动,为贫困家庭提供智力、项目、信息、资金等帮扶。

五、参与青春帮扶行动,帮助贫困村庄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青联委员、历届“平度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创业之星、青年文明号、青年社会组织等,要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为团市委帮扶贫困村庄捐助资金和物资,帮助贫困村庄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11.网络空间呼唤青年的时代担当 篇十一

当前,作为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聚集联络的重要空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已经与现实社会紧密融合,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空间成为我们的共同家园。同社会秩序一样,它的建设、维护要靠每个成员担责尽力。有调查显示,80%的网民是青少年,80%的网络从业者是青年,以互联网为第一信息源的青少年比例高达90%以上,青少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的主人。因此,只有广大青少年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建设安全、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才具备强有力的保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络环境至关重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以至于有人说,“有什么样的青年,就呈现出什么样的互联网;有什么样的互联网,就培养出什么样的青年”。然而,今天的网络空间并非清澈如水,依然泥沙俱下,各种假恶丑现象还较为普遍,粗话脏话、挑衅谩骂、网络谣言、网络诈骗,低俗色情、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呼声和期待。

“清朗网络·我来护苗”主题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大行动,倡导青年自觉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广泛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坚决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在全社会唱响青年好声音。这正深刻把握了青年与网络互相影响的关系,把准了互联网空间的脉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会成为捍卫网络秩序的先锋力量,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会成为一種新的网络时尚、网络潮流。

曾几何时,连这种正能量满满的志愿行动竟也被少数不明真相的人们所误解,甚至遭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抹黑和攻击。

有人攻击共青团组织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是“拉壮丁”“强迫学生当炮灰”。而事实上,众所周知,志愿者最大的特点在于他们的自愿性。我们看到,在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动员过程中,共青团只有倡议和激励,没有任何强制。广大青年团员、学生积极报名,展现出良好的担当精神,令人备受鼓舞。恰恰相反的是,个别人竟造谣恐吓,称“如果加入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毕业了找不到工作”,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有人质疑共青团为什么要采取组建队伍的方式开展活动。而事实上,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志愿者行动的专业化、组织化、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正朝着注册志愿者的方向发展。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青年在进步。新形势下,共青团的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出一条可量化、操作性强的工作路径。组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正是共青团组织以互联网思维创新青年群众工作的有益探索。

基于这些,我们可以坚定地说,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是网络文明的播种机、宣传队。他们针对不文明现象进行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广大青少年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清朗网络·我来护苗”主题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大行动还仅仅是个开始。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任重道远,每一个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都应该行动起来,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要能慎独。网络空间虽然张扬个性,也具有私密性,但决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秩序。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更应该加强自律,不论有无监督,我们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个人美德和网络秩序,决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和极端情感而无所顾忌地在网上宣泄,混淆是非,唯恐天下不乱。

我们要敢担当。网络空间还存在大量乱象,不真实、不理性、不安全、不文明的信息依然较多。我们要积极主动发声,敢于向不文明网络行为说“不”。“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坚持弘扬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网络有序发展的正能量,网络上那些怪力乱奇终究会原形毕露、遭人唾弃。

我们要扬爱心。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空间,还有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身处其中。小弟弟、小妹妹们天真无邪,幼小的心灵尚不能有效辨别真伪是非,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伤害。我们要怀着一份真诚的爱心,尽心尽力做些事,为他们积极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馨的网络环境,呵护他们快乐成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一个文明法治和谐的网络空间必定能构建起来。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6月24日,有删改)

本文呼唤青年担当起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呼唤青年时代意识的觉醒,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12.新时代青年倡议书 篇十二

关键词: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单位,方法

青年强则国家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倾听青年心声, 鼓励青年成长, 支持青年创业”。青年人是未来, 是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的主力军, 我们要重视青年人员的成长成才;然而,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等众多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正深刻影响着中国青年的行为与观念, 因而做好青年工作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我所科技人员思想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 我所45周岁以下青年占全所职工人数的84.7%, 已经进入了一个以青年科技人员为科研主体的时期, 但伴随着经济发展, 移动互联网崛起的迅猛势头, 体制改革等问题, 分分钟影响着改变着当代人的生活, 青年科技人员的价值观也由单一到多样, 由传统走向现代, 由困惑走向自觉, 由解构走向整合。他们思维活跃, 精力旺盛, 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 求知欲强, 广闻博学, “触角”灵敏, 信息灵通。但这一系列的变化中, 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思想、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本人的观察, 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不安心、专心本职工作。有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刚进科研单位就急着考研、读博, 甚至占用工作时间, 并在短期时间内, 把心思放在自身的进修, 提高学历学位上, 没有把心思放在科研工作中;有的青年科技人员热衷于在外搞兼职活动, 例如风靡朋友圈的微商、代购, 这也使得青年科技工作者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在科研工作中。

(二) 工作自觉自律性较弱。由于事业单位不像企业单位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 一些青年科技人员就认为进入研究所如同进入了保险箱, 缺乏忧患意识, 缺乏理想与奋斗目标, 缺乏对自身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 工作仅仅满足于日常工作的完成, 业余时间主要放在上网、打游戏, 交友等娱乐活动, 生活碎片化, 看手机成为了当代的精神鸦片, 导致一些青年科技人员对自己的事业, 对自己单位的发展方向前景认识不清, 对单位未来的发展缺乏坚定的信心, 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此将严重影响自身的发展与单位的发展。

(三) 自我意识凸显, 奉献意识薄弱。现代的青年科技人员价值观念也在悄悄改变着, 以自我为中心, 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占据着青年价值观的主流, 一些青年更多向生存、发展和自我成长努力, 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前, 多了些现实实惠的选择, 大多强调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 奉献意识较弱, 注意物质生活的实在性、精神生活的充实性, 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敬业的精神意识淡薄。

(四) 眼高手低, 大事做不来, 小事不愿做。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搞笑的笑话, 讲得是一组领导与员工关于专业问答的对话:“小唐, 听说你大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是的, 领导。”“那好, 去帮我把那堆砖搬过去。”“领导, 请你尊重这门专业, 土木工程是……”“请你谈谈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理论。”“领导, 砖在哪?”这则笑话深刻反映了一些青年职工对自身认识不清, 眼高手低的自我定位, 虽说现在刚入职的青年科技人员都有较高的学历水平, 但也切不可好高骛远。

(五) 走捷径思想严重、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 基础工作不扎实。浮躁乃是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 在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当然也存在或许更加严重, 职称评审要求的科研成果科技奖励这一因素促使青年科技人员急于求成, 一些青年科技人员也热衷于追风赶浪, 出名挂号, 什么研究出成果快搞什么, 什么研究周期短就搞什么, 什么流行搞什么……子曰:欲速则不达。再者, 由于有了走捷径思想就导致基础工作不扎实,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 没有基础数据, 想出科研成果是空谈。

二、青年科技工作者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工资偏低, 生活压力大。科研本质上是公益事业, 大部分科研机构是非盈利性的, 工资制度也是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的标准执行的, 各单位再按科研创收提成, 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商业系统, 不能与社会建立起连接, 科研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短时间内体现不出价值。而青年人员工资低, 处于成家、购房的巨大生活压力下。

(二) 互联网的诱惑、价值观念的改变。当前社会中西方思想高速碰撞, 信息化快速发展, 微博、博客, 还有应用最为广泛时效性最强的微信平台, 大家发表言论, 进行互动, 整个地球村的村民每天都接受着最快最新的资讯, 各种思想理念形形色色, 良莠不齐地充斥着人们的大脑, 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复杂多样的情况, 一些青年人员经不起诱惑, 自控能力较差, 享乐主义加上虚无主义对精神的侵蚀, 逐渐释放出欲望, 产生了大量的道德失范的行为。

(三) 对自己的定位认识不清。现在刚入职的青年科技人员都有较高的学历, 自身的高学历优势势必产生一种优越感与高姿态, 让做一个简单的工作就感觉自己大材小用, 导致了眼高手低, 大事做不来, 小事不愿意做。加之心态不成熟, 期望值过高。

(四) 学术氛围不浓厚。我所从事的信息软科学研究, 科研人员学科跨界大, 涉猎范围广, 这有利于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 有利于跨学科的研究, 但进行学术交流起来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大家的研究领域研究范围不一样, 导致我所学术交流效果并不理想。再者, 我所地理位置偏僻, 很难邀请到学科界的知名人士来我所进行很好的交流, 上档次的学术性活动不多。“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力度都有待加强。

(五) 信息时代下的双刃剑。互联网是一种知识信息载体, 存在于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值得庆幸, 它带来地球村的概念, 是世界相互了解并紧紧联系在一起, 它已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及思维与行为方式。但有利必有弊, 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发展成为青年科研人员知识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努力搞研究不如输入几个关键词轻轻松松就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促使青年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刻苦钻研、创新的精神。

三、新媒体时期做好青年工作的措施

(一) 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 激励青年工作人员。针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生活压力大的问题, 我们要另辟蹊径, 探索一些激励青年人才的方法, 建立激励青年人员的分配机制, 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分配制度, 包括内在和外在的奖励, 通过认可给予激励, 完善科学研究绩效量化考核, 并向青年科研人员倾斜, 减轻青年科技人员的生活压力。

(二) 加强宣传工作, 对青年人员的思想工作常抓不懈。针对青年人员自我意识凸显, 重收入待遇的思想现状, 我们要针对青年人员此类思想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青年科研人员展开教育工作, 向其宣传重实绩, 更要发扬奉献的精神。多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创业精神、典型榜样、理想信念教育, 使青年科技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走向更正确的轨道。

(三) 做好传帮带, 关心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成才。去年, 我院推行了《青年导师制实施暂行办法》这是采取了“老带新, 师带徒”的方式, 进一步加快培养造就年轻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科技管理人员。做好传帮带, 要注重青年人员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 不断更新青年科研人员的知识技术, 从而打造一支科研能力强, 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在生活中关注青年人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所忧所盼, 在政策允许与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开展一系列“暖心工程”活动。

(四) 深入农村基层,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去年我院出台了《青年人员基层锻炼暂行办法》, 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青年科研人员, 更要有深入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 多与农业、农村、农民打交道才能为自身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下, 勤劳实践也更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与进步, 在农村这个广大的试验场中不断挖掘、思考、探索出新鲜事物, 以便及时调整思路, 促进自己科研水平的提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的影响既是潜移默化也是广泛深远的, 它在群体中相互影响, 是可以导致同化的力量, 一个人长期置身于一种环境和氛围, 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熏陶形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由于我所以前是以图书、档案、期刊为主的研究所, 学术领军任务缺乏, 加上地理位置偏僻, 急需打造积极向上学术氛围, 要多邀请软科学界的领军人物来所做学术交流, 也要多派人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加大“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力度, 与国内外经济类与科技信息类科研单位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地合作与交流, 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

(六) 加强所创新文化体系建设。构建以“不断学习, 学以致用, 倡导奉献, 扎根热土”为基本内涵的创新文化体系, 通过加强组织与制度建设,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宣传典型, 表彰先进, 组织系列文体活动与下基层服务“三农”活动, 加强科研团队团结协作, 引导青年科技人员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积聚正能量, 努力营造青年成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婷,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青年工作[J].国企, 2013 (6) :106-107.

[2]http://www.icaijing.org/wemedia/article1192029.[EB/OL].

[3]吕杰珍.浅谈如何进一步调动青年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J].农业科技管理, 2011 (6) .

[4]朱文伟.新时期加强青年科技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技向导, 2014 (23) :116-118.

13.创建青年文明号倡议书 篇十三

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是团中央提出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工程,旨在组织和引导青年职工立足岗位,诚实劳动,守信,文明从业,树立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争创佳绩的意识,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效益最佳,服务最优的管理理念,增强竞争优势,展示当代青年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别人的精神风貌,塑造行业与职业文明,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在公司各级领导的讲话中所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等都向青年朋友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青年职工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实施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挑战意识,打造新精品,创出品牌,实现公司做大做强,跨越发展的最高理念。

我们的目标是;超越别人,超越自我,争创一流

14.青年企业家倡议书 篇十四

今天,我们满怀豪情,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的胜利召开;我们壮志凌云,众志成城,共同携手在推进舟山新区“一中心四基地一城”建设的征途上昂首阔步、再立新功。

当前,新区建设已经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央“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先后提出,特别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设立,不仅使舟山成为了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更是成为了连接长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今年市委提出了全面加快“一中心四基地一城”建设的目标。实施国家战略、加快新区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担当,是我们每一个新区人的担当,更是我们新区广大青年企业家的担当。为此,我们借此大会召开之际向全市青年企业家发出倡议:

一、服务国家战略,融入新区大局中有担当。企业的命运与新区的发展紧密相连。当前,恰逢实施国家战略、加快新区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青年企业家们是幸运的。而推动新区又好又快发展,我们青年企业家责无旁贷。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与市委、市政府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把国家战略高高抗在肩上,把发展机遇紧紧攥在手中。主动融入新区发展大局,全力服务国家战略的实施,以“时不我待、四干争先”的胆魄和勇气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二、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创新改革中有担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改革创新刻不容缓。青年企业家必须先行先试,敢为人先,在推动新区经济转型升级中担当有为。我们要恪守诚信为本、实业为基、创新为魂的理念,大力挖掘和提升具有舟山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企业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我们要更加广泛地团结新区青年企业家的力量,组团发展、抱团投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破解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广泛吸引、凝聚更多人才来新区发展创业,积极寻求对接项目,在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履行社会责任,造福社会大众中有担当。服务社会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与经济利益紧密相联,还要同社会效益、社会责任紧密相联。我们要把企业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不图安逸,不计功利,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广泛吸纳社会青年就业,扶持创业青年,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弘扬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公平,树立起新区青年企业家的良好形象。

15.新时代青年倡议书 篇十五

一、“微时代”: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当代语境

何为“微时代”?学界观点众多,莫衷一是。“微时代”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2]。它是以数字化技术与媒介为基础,以“微博”出世为节点而演变开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微介质”传播“微内容”的“微生活”时代。还有人认为,它是指借助数字化通信技术,将文字、图像、音频及视频等集成一体,使用小型的、移动的显示终端,进行即时互动和快捷的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时代[3]。有人说,它是一个信息高度开放、资源高度共享,信息传播零门槛的时代(李文汇,2014)。不同的人以其不同学术背景界定它,但究其本质,它是网络时代发展的新形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大众化。它不属某个人,更不只为“精英”所有,主体与受众极其广泛,各自根据自身需要获得信息,人人都可以方便、快捷使用并拥有,只要通过写几个字或发一张图就能操作起来。第二,碎片化。“微”即“小”,“微时代”往往呈现只言片语,信息以短小简洁居多。以“微博”为例,140字的限制无疑是导致“碎片化”的直接因素,但根本还是源自当下“快餐式”的生活方式。第三,开放化。“微时代”基于互联网,早已打破时空界限,人们可以全球互联,资源共享。特别是以手机为代表的信息终端与3G技术成熟应用,人们可以无障碍交流、互动。第四,及时化。“微时代”带来信息传输高效率,传播活动也随之具有瞬时性的特点,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林群,2010)。最后,多元化。“微时代”信息海量,各种内容相互激荡、鱼龙混杂。

二、“微时代”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微时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新特点:价值取向日趋多样、价值主体性与自我意识凸显、追求物质改善的同时,注重精神意义的追寻、责任感增强,创新与进取精神升发,但“成长”中也存在价值迷惑[4]。在不少青年大学生中存在方向不正、是非不分、善恶不明、荣辱不辨等问题。他们在价值选择中不知所措,极度迷茫。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指导,导致价值观偏差与扭曲,甚至产生价值虚无主义,使理想信念失落、道德责任淡化。“微时代”,一切正有走向全面娱乐的危险,价值意义的追寻苍白无力。波兹曼说:“如果文化生活被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稚童言语……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5]核心价值观正是一个社会文化最深层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中国共产党郑重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国家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青年大学生承担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必须确保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认定。为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显重要,关系到党与国家的前途命运。

三、“微时代”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局

“微时代”俘获了青年大学生的“心”,“微博”、“微信”、“微电影”等风靡至盛。它虽名“微”,但作用巨大。这给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严重挑战。

第一,冲击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青年教育主要依靠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主渠道。但单纯、抽象的理论灌输与呆板、僵化的说教已难以激起学生认知兴趣与共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微时代”,快速便捷的信息获取,多样化资源共享与互动使大学生主体意识迸发,他们的参与度、表达力都大大提高。很多教育内容与材料的选择与呈现,学生早已通过“微博”、“微信”等获知。脱离学生实际与需要的教育很难跟上“微时代”步伐。“过于形式化和内容空洞的政治教育活动,将会受到大学生越来越严重的排斥和抵抗。在新的传媒时代,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正在被逐步化解和消亡,师道尊严日趋没落。”“微时代”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因循守旧与教育形式的僵硬、被动必然降低教育活力,冲击教育者话语地位,影响教育效果。

第二,威胁了价值观教育的生态环境。“微时代”使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整体引控力在降低,面对“您当前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时,有40.43%的学生选择了微博、微信等“微时代”产品,而只有9.18%的学生选择了报纸报刊电视(付用兰,2014)。这些传播、宣传核心价值观的原有主阵地范围缩小,主流思想舆论导向能力力不从心,直接影响教育的舆论环境改变。令人担忧的是教育舆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无障碍涌入,使并不成熟的大学生极易被蛊惑、被误导。在缺乏理性辨别与思考下,他们容易被错误思想价值观念牵着鼻子走,出现核心价值观的迷茫、偏差与扭曲。

四、“微时代”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突围之策

“微时代”是大势所趋,“微时代”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唯有顺势而上,因势利导,将教育与时代主动对接,弃“微”之“危”,借“微”之“威”,化“危”为“机”,以科学、合理的路径与举措加强与改进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自觉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先导。“微时代”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任务重且急,教育主体必须趋利避害,适应时代要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突出人本化、生活化教育。首先,在“微时代”,人人都是主体。传统观念中,大学生是受众,是客体。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的话语权威与主导地位,大大破坏了青年学生的能动性,导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深,认同度不高。为此,要充分肯定青年学生主体作用,尊重主体地位,平等对待他们,激发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其通过主动思考、辨别来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主性与超越性的价值主体。其次,强调生活化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2008),在“微时代”,需要通过“微博”、“微信”等微媒介走进青年大学生的“微生活”,以不断理解、帮助与引导他们。只有联系其在“微时代”的现实境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价值观教育与生活实际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感染力,收到较好效果。

第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革新教育方式。在“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加强。首先,教师要及时提高素养,尤其要提升媒介素养,学会运用“微媒介”技能,开放教育思路、拓宽教育视野,使教育更接地气。通过加入学生“朋友圈”,面对其“真实的、还原的自我”,适时融入其生活世界。以“关注”功能了解其微言微语,及时捕捉、把握思想动态。通过就热点问题的讨论,实现思想交流与沟通,以“评论”、“转发”功能进一步交换意见,消除误解,澄清事实,引导正确舆论,化解价值困惑。其次,加强教学内容与形式创新,改变偏狭于硬性灌输的弊端,强调“交往”、“互动”,更尊重学生。“微时代”,追求自由、平等,求新、求变,青年学生更不愿接受“一言堂”的教育。立足“微时代”,就是重视结合青年学生生活中的价值困惑与矛盾,充分利用信息优势,选取有利于教育的鲜活资源,更新与丰富教育内容,把他们自身体验引入教育过程,变枯燥、空洞的理论为感同身受。要通过有效利用“微时代”一切有启发意义的工具,借助其感兴趣的平台,灵活多样地通过“微媒介”实施讨论式教学,冲破保守的价值知识性讲授形式,融讨论、探究、参与一体,实现课堂上下即时互动,扩大教学覆盖面与影响力。

第三,全面占领舆论阵地,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条件与基本前提,是隐性教育的组成内容。在“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环境发生了重要转变已是不争的事实,舆论生态正在重塑与调整。针对传统媒介发挥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作用弱化趋势,必须紧密联系处于“微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实际,重点利用“微时代”媒介的立体式信息交流特点与优势,发挥“微信”、“微博”等渠道在大学生接受与传播信息中的突出作用,以正面的、先进的、富有吸引力的主流思想与价值观念占领新兴舆论阵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一方面,要积极做好“微时代”的信息监控和引导,严厉阻截、制约与打击不良信息,使有害的思想无处遁形。坚持以先进思想和真善美的言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顺应“微时代”潮流,运用“微时代”的话语,以有意思且有意义的“微作品”,不断感召与引导青年学生价值观向正确方向发展,及时抢占并巩固“微阵地”,牢牢把握住舆论主导权。

摘要:当前,“微时代”成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语境,加强与改进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唯有因势利导,以“微时代”为契机,将教育与时代主动对接,以科学、合理的路径与举措加强与改进:自觉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突出人本化、生活化;积极改进课程,提升教师媒介素养,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全面占领舆论阵地,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优化教育环境。

关键词:“微时代”,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2).

[2]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10,(4):28-30.

[3]杨军,陈根.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消解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4,(6):111-112.

[4]葛晨虹.当代青年价值观透视[N].人民日报,2014-05-11(05).

上一篇:劳动部门内部退养规定下一篇:一上音乐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