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通报系统(精选8篇)
1.药物不良反应通报系统 篇一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二期)
本期通报内容:
警惕感冒通(片剂)的出血性不良反应
龙胆泻肝丸与肾损害
阿司咪唑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
酮康唑与肝损害
安乃近的严重不良反应
甲紫溶液的安全性问题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安全性问题
噻氯匹啶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氮平与粒细胞减少症
警惕感冒通(片剂)的出血性不良反应
感冒通主要成分为双氯酚酸(15mg),人工牛黄(15mg)及氯苯那敏
(2.5mg)。本品多年来广泛用于治疗头痛、发热等感冒症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关于使用感冒通引起的可疑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血尿、过敏反应等,其中血尿219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死亡2例。典型病例如下:
一男性患儿,5岁,因发热、流涕2天口服感冒通片,日3次,每次1片,服药第二天出现肉眼血尿,停服感冒通,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加5%碳酸氢钠40毫升静脉点滴,2天后血尿消失。
一男性患儿,5岁,因轻咳、流涕服感冒通1片,6小时后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瘀点及
瘀斑,次日再服一片,全身呈大片鲜红色瘀斑,伴有鼻衄,胃区隐痛,不适,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2次,约150毫升,小便色深如浓茶,血尿,蛋白(++++),红细胞(+++),大便常规:柏油样,潜血强阳性,入院后,停用感冒通,经输血、地塞米松、维生素、青霉素等治疗,痊愈出院。
现有资料提示感冒通可能引起血尿。鉴于此,建议感冒通的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大剂量、长疗程服用。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下降者、有出血倾向及对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组胺药过敏的患者尤应谨慎。
龙胆泻肝丸与肾损害
龙胆泻肝丸是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关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制备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长期使用龙胆泻肝丸引起肾损害的病例报告12例。典型病例如下:
一女性患者,48岁,因卵巢囊肿从1998年6月开始间断服用龙胆泻肝丸6g,每日三次,共服约20盒。2000年1月5日患者出现双睑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自觉乏力,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入院检查:血压200/100mmHg;尿蛋白75mg/d1,尿糖100mg/d1;Cr 392.60μmol/L,BUN 18.20mmol/L,HCO3-18.60mmol/L,24hCCr 24m1/min;尿浓缩功能:6AM 1.018 8AM 1.016 10AM 1.016。B超显示:双肾体积偏小,弥漫性病变。临床诊断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病。经治疗23天后,患者病情平稳。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关木通中的马兜铃酸深入研究,发现马兜铃酸有明显的肾脏毒性,龙胆泻肝丸处方中含有关木通,考虑龙胆泻肝丸引起的肾损害可能与关木通中的马兜铃酸有关。
建议龙胆泻肝丸的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避免大剂量、长疗程服用。肾功能不好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使用应谨慎,治疗期间应注意肾功能监测。
阿司咪唑(片剂)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
阿司咪唑是一种长效、无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阿司咪唑的可疑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心血管系统反应为主,其中严重的过敏性休克7例,心律失常5例,心律失常的患者中4例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典型病例如下:
一女性患者,1 5岁,口服阿司咪唑10mg/d,连用10个月,引起晕厥反复发作,持续3d;接着发生虚脱、伴室性早搏,QT间期延长,I级房室传导阻滞,随后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一女性患者,55岁,因慢性湿疹近2个月连续服用阿司咪唑10mg/d,10天来反复发生晕厥4次。体检:四肢满布红色丘疹,心率82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心电图示室早二联律,尖端扭转型室速。
据有关研究显示阿司咪唑有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禁忌与酮康唑、依曲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醋竹桃霉素、美贝地尔、或奎宁共同使用;与氟康唑、咪康唑、甲硝唑、氟西汀、氟伏沙明、萘法唑酮、帕罗西汀、舍曲林、雷通那韦(Ratonavir)、茚地那韦、沙奎那韦、奈非那韦(Nefinavir)、折通那韦(Zeleuton)、西柚汁、其他CYP3A4强抑制剂共同使用时应谨慎。此外,肝功能严重异常、QT间期延长或服用延长QT间期药物、电解质异常及使用导致电解质异常利尿药的病人应避免使用。
酮康唑(片剂)与肝损害
酮康唑为咪唑类抗真菌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关于使用酮康唑引起的可疑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损害和过敏性疾病,其中肝损害34例,死亡6例。酮康唑引起的肝损害主要为原发性肝细胞损害。典型病例如下:
一女性患者,37岁,因指甲癣服用酮康唑200mg/日,连服5天后,自觉疲乏,胃纳差,未停药,再次隔日口服4次,总剂量达1800mg。随之出现恶心、呕吐、肝区胀痛,皮肤巩膜黄染,瘙样剧烈,尿浓茶色。入院查体:患者急性病容,皮肤黄染,巩膜黄染,肝脏
肋缘下1.5cm,有触痛,脾脏肋下1cm,两下肢踝周凹陷性水肿,四肢、躯干有明显的搔痕。既往无肝胆病史,服药前检查肝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血象WBC9.5x109/L,N 0.70,L 0.25,E 0.05;尿三胆试验胆红素阳性;肝功能检查ALT 650u(正常值<40u),总胆红素202μmol/L(正常值2-18μmol/L),直接胆红素138μmol/L(正常值0-4μmol/L),AKP 61u/L(正常值30-120u/L),HBsAg、HBcAb、HbeAg均为阴性;肌酐测定1 33μmol/L(正常值50-110μmol/L);B超提示:肝脾肿大。诊断为药物性中毒性黄疸型肝炎。经保肝抗过敏等治疗,黄疸持续5个月,ALT仍>200u,8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现有资料提示酮康唑可能引起肝损害。建议酮康唑的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避免大剂量、长疗程使用,肝功能异常者禁用。酮康唑肝药酶抑制作用强,是引发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药物之一,使用时注意其药物相互作用,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肝功能监测。
安乃近(片剂、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安乃近系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20世纪20年代开始作为解热镇痛药用于临床。70年代本品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引起临床广泛关注,陆续报道指出安乃近临床应用有引发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据此美国1977年停止该产品多种剂型的临床应用。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有关安乃近引起的可疑药品不良反应数据中有过敏性休克11例,其中7例死亡;血液系统反应16例,1例死亡;皮肤及其附属器反应3l例,4例死亡;泌尿系统反应17例,5例死亡;消化系统反应9例,l例死亡;另有呼吸心跳停止、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反应8例,其中1例死亡。典型病例如下: .
一女性患儿,1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安乃近每日3次,每次1片,连续服用8片。患者自感周身不适,伴鼻衄来院就诊。入院查体:贫血面容,全身浅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87x1012/L,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比积35%,血小板70X109/L,白细胞4X109/L,中性粒细胞20%,淋巴细胞80%。第2日复查,红细胞3.07X1012/L,血红蛋白77g/L,红细胞比积30.7%,血小板70X109/L,白细胞2.4X109/L,中性粒细胞16%,淋巴细胞84%。第3日再次复查,红细胞2.66X1012/L,血红蛋白58g/L,红细胞比积23.5%,血小板65x109/L,白细胞下降至1.6×109/L,中性粒细胞15%,淋巴细胞85%。患者发热,体温38.7℃,一周后死亡。诊断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现有资料提示安乃近(片剂、注射剂)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安乃近注射剂应用易致休克虚脱等严重反应。建议安乃近仅限于其他解热镇痛药无效的患者短期应用,必须连续一周以上应用时,务必加强血象监护。
甲紫溶液的安全性问题
甲紫(龙胆紫、晶紫)是氯化四甲基氟玫瑰苯胺、氯化物甲基副玫
瑰苯胺、氯化六甲基辅玫瑰苯胺的混合物。最早以染料开发继而用于消毒防腐已历时百余年。在民间广泛用于皮肤、粘膜炎症和鹅口疮的局部治疗,亦有内服驱蛲虫的报道。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甲紫对大鼠、小鼠的致癌作用,在1—2年的长期毒性试验中,含0.06%甲紫的饲料可使受试鼠的死亡率上升1—2倍;肝细胞癌、甲状腺滤泡腺癌、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发生率上升呈剂量、时间相关性并有统计学差异;小鼠病检还发现泌尿生殖系统A型网状细胞肉瘤。实验结论认为甲紫是小鼠几种器官的致癌物。体外试验也报道甲紫对细菌、大鼠肝匀浆、中国田鼠细胞系有致突变作用,认为甲紫的促细胞分裂活性是可能的致癌原因。
甲紫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白色念珠菌,对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分支杆菌缺乏抑菌作用。曾报道由于甲紫被龟分支杆菌污染,其溶液用于标示整形外科切口造成一起手术室感染事件,8例在同一手术室接受面颊部、胸部整形的患者,手术伤口发生龟分支杆菌感染,局部脓肿难以愈合。近20年,国外文献报道甲紫的刺激性、致敏性引起用药部位的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皮肤/粘膜坏死、组织溶解破坏14篇。国内也有使用2%龙胆紫漏管注射显色引起组织坏死或局部涂抹导致皮炎及溃疡5例。
以上提示甲紫可能对动物致癌、体外诱导细菌及细胞突变、局部应用对破损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建议甲紫在粘膜和破损皮肤、创面上使用应谨慎;用于外科、放射科皮肤标记时应注意药品本身消毒;在有多种外用药可供选择的情况下,限制甲紫的使用;避免使
用甲紫作为食品着色剂。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安全性问题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系由健康猪脑(或牛脑)经酶水解制得的无菌制剂,临床用于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伴有的记忆减退及注意力集中障碍的症状改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本品的不良反应病例76例,主要是寒战、高热、皮疹和过敏性休克样反应。典型病例如下:
一男性患者,67岁,因脑梗塞于1998年2月25日将10m1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加入0.9%氯化纳注射液250m1中,静脉缓慢输注。输液过程中出现寒战,经处理寒战消失。2小时后又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且血压下降至75/50mmHg,呼吸急促,30分钟后体温升高至39.9℃。经多巴胺静脉点滴,地塞米松、肾上腺素静脉推注后,病人病情渐趋稳定。
有关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不良反应资料表明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建议生产厂家提高药品的质量;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临床用药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噻氯匹啶(片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噻氯匹啶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应用于临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关于使用噻氯匹啶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有白细胞下降1例,血小板下降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肝损害2例。典型病例如下:
一男性患者,55岁,因患冠心病于1998年5月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术后给予抗凝治疗,阿司匹林每天100mg,噻氯匹啶每日两次,每次250mg。连续服药40余天后出现畏寒、发热、伴头昏、乏力、全身肌肉酸痛,于1998年6月14日急诊入院。入院时血常规显示全血细胞减少(WBC 0.6X109/L,RBC 2.97×1012/L,PLT 44×109/L); 骨髓穿刺报告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异常升高,血清
白蛋白异常降低;血液培养报告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护肝、刺激白细胞生长等措施,但病情继续恶化,住院20余天后因全身重度感染而死亡。
鉴于噻氯匹啶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按说明书要求使用,避免扩大适应症,对不适于使用阿斯匹林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时应注意血液学监测,以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氯氮平(片剂)与粒细胞减少症
氯氮平为常用抗精神病药,疗效确切而应用于临床。氯氮平的不良反应比较多,以抗胆碱能症状为主,表现为流涎、心动过速等;易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有关氯氮平的数据中,氯氮平引起粒细胞减少24例,死亡9例。典型病例如下:
一女性患者,22岁,因偏执型精神分裂1995年5月7日开始使用氟哌啶醇、氟丙嗪治疗,疗效不显著,6月14日改用氯氮平,首次给予每日50mg,逐渐加至每日400mg。治疗69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8月22日出院。8月23日患者出现发热,在外院检查,血常规WBC3.9×109/L N4%L96%。8月31日病人返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血常规WBCl.7×109/L N4%L96%。考虑氯氮平所致粒细胞缺乏症,停用氯氮平,进行积极治疗。10月12日病人血象恢复正常。
现有资料提示氯氮平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且死亡率较高,故建议医务人员在使用氯氮平治疗的前三个月注意每周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2.药物不良反应通报系统 篇二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以下简称《通报》) 公开发布以来, 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期通报的是细辛脑注射剂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问题。细辛脑注射剂的主要成分是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提取物α-细辛脑, 临床主要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咳嗽、咯痰、喘息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 细辛脑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比较突出, 尤其是儿童使用细辛脑注射剂后发生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较多。
为使医务人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了解细辛脑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特别是在儿童患者中的用药安全问题, 特以专刊形式通报此品种。本通报旨在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在选择用药时, 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 并进行充分的风险/效益评估, 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药风险;相关生产企业应尽快完善产品说明书的相关安全性信息, 加强产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及不良反应的跟踪监测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警惕细辛脑注射剂的严重过敏反应
细辛脑注射剂的主要成分是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提取物α-细辛脑, 剂型包括细辛脑注射液、注射用细辛脑、细辛脑氯化钠注射液三种, 临床主要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咳嗽、咯痰、喘息等。
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细辛脑注射剂的病例报告共计5631例, 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其中严重病例710例, 占所有报告12.61%。严重病例报告中6岁以下儿童患者较多, 占所有严重病例的半数以上, 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等。
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细辛脑注射剂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占51.45%, 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 (168例) 、过敏样反应、紫绀等, 呼吸系统损害占29.59%,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喉水肿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6.00%, 主要表现为、面部水肿等;心血管系统损害占4.64%, 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典型病例1:患者, 女, 25岁, 因支气管哮喘给予细辛脑注射液16mg+5%的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10分钟后患者出现胸闷, 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血压60/40 mmHg。立即停止用药, 给予吸氧, 肌注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非那根25mg, 多巴胺40mg+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半小时后, 患者症状缓解。1天后症状消失。
二、儿童严重病例分析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细辛脑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中, 14岁以下的儿童患者达466例, 占严重病例的65.64%, 尤其是6岁以下儿童严重病例较多, 共387例, 占全部儿童严重病例的83.05%。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等;其中过敏性休克107例, 占细辛脑注射剂过敏性休克报告总数的63.69%。
典型病例2:患儿, 男, 4个月, 因急性支气管炎使用细辛脑4mg静脉滴注, 10分钟后出现寒战, 皮肤潮红, 四肢发凉, 血压80/40 mmHg, 心律150次/分。随即停药, 吸氧, 给予氟美松4mg静推, 非那根4mg肌注, 半小时后, 患儿面色转红, 皮肤转暖, 1小时后症状完全消失。
典型病例3:患儿, 男, 1岁5个月, 因喘息性支气管炎给予5%葡萄糖100ml+细辛脑注射液8mg+地塞米松3mg静滴, 约2分钟患儿出现面色发白、牙关紧闭、大汗淋漓、四肢厥冷, 血压下降至0/0mmHg。立即予吸氧, 肌注肾上腺素1mg, 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扩容, 多巴胺改善微循环, 40分钟后患儿意识逐渐恢复。
三、相关建议
1、细辛脑注射剂易发生过敏反应, 建议医护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对本品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在给药期间应对患者密切观察, 一旦出现过敏症状, 则应立即停药或给予适当的救治措施。鉴于细辛脑注射剂严重病例报告中儿童患者较多, 尤其是6岁以下儿童, 建议6岁以下儿童慎用。
2、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 不得超剂量使用, 并在使用细辛脑注射剂时尽量单独用药, 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3.留心药物不良反应 篇三
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哪些药物会引起血压升高?
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药源性高血压。可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常见有以下几类。
一、非甾体消炎药 长期或大量服用布洛芬、消炎痛等非甾体消炎药,可引起血压升高或加重高血压的危险。这是因为非甾体消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目前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 固醇系统是体内的升压系统,而激肽-前列腺系统是体内的降压系统,二者相互制约,共同调节机体的血压平衡。所以当长期大量应用非甾体消炎类药物致使前列腺合成受到抑制时,机体的血压平衡便会失调,引起血压升高。
二、口服避孕药 在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中,发现有些人的血压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这是由于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雌激素可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长期大剂量使用时能升高血清甘油三脂和磷脂,引起水钠潴留,促使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其他能引起高血压的药物,还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利他林、多虑平及中药甘草等。另外,某些降压药也可引起高血压,如常用的甲基多巴、胍乙啶等,当静脉注射时就有引起高血压的可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降压药物优降宁时,如果进食含有酪胺的食物,如干酪、动物肝脏、巧克力、牛奶、红葡萄等,血压不但不降,反而会大大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而突然停用某些降压药物,如心得安、氯压定、甲基多巴等,也可引起同样严重后果。
因此,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经常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有升高趋向,应根据情况减量或停药,或加用其他降压药。服优降宁时应忌服含酪胺食物;对于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已正常的高血压病人,可逐渐减量,切忌骤然停服降压药,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如何减少感冒药的毒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感冒可在1~2周内自愈。这期间不必加用抗生素,只有当出现继发感染时,才加用抗菌药物治疗。要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服用抗感冒药,切忌超量、长时间服用。
禁止同时使用含有同类药物成分不同商品名的多种药物,以免超量。小儿、老年人、有出血疾病的人,应慎用感冒通。
从事驾驶、高空作业和精细操作的人员禁用含有扑尔敏、苯海拉明成分的泰诺、力克舒、感冒通等,以免引起嗜睡、头昏而肇事。
高血压、心脏病、甲亢、青光眼、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泰诺、白加黑等感冒药。
哺乳期慎用速效伤风胶囊,以免引起闭乳;孕期头3个月禁用抗感冒药,全程避免使用速效伤风胶囊。
有溃疡病的病人不宜选用含有阿斯匹林、双氯芬酸等成分的药物,以免引起或加重溃疡出血。
易引起声音嘶哑的药物
当患了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声带外伤、手术或咽喉部长有息肉、小结、癌肿以及用嗓过度时,均可能使声带充血、水肿而影响发声,并可使声音变得嘶哑。
可是,服药也可引起声音嘶哑却鲜为人知。例如临床上用以治疗胃肠平滑肌痉挛的解痉镇痛药,如复方颠茄片、胃疡平等,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副作用,那就是抑制唾液等消化液的分泌,使声带振动缺乏必要的"润滑油"。这样一来,口腔、咽喉部位的黏膜就会变得很干燥,以至影响发声或使发出的声音变得沙哑。
某些镇咳祛痰药,如咳必清、咳美芬等倘若应用不当也可出现咽干、口干、唾液分泌减少、语言不清、声音嘶哑等副作用。
不仅上述西药会影响发音,使声音嘶哑,某些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细辛、干姜、仙茅、红参、石决明、苍耳子、石菖蒲等,在用于驱邪风寒和发汗解表时,若是剂量过大,服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咽喉干燥,影响发音甚至导致声音嘶哑。
4.药物不良反应通报系统 篇四
(香港)卫生署今日(六月十八日)呼吁市民不应购买或服用一种标示为「维C银翘片」的口服产品,因为该种产品可能含有多种未标示及已被禁用的西药成分,服用后可能危害健康。
卫生署接获医院管理局(医管局)通报一宗涉及一名四十一岁女病人的个案后,即时展开调查,并作出以上呼吁。
该名病人去年十月因横纹肌溶解及低血钾被送往玛嘉烈医院接受治疗。其后,病人在覆诊时被发现血钾水平偏低。她最近一次在六月覆诊时向医生表示曾服用上述产品,因此临床诊断怀疑她的征状可能由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所引致。
医管局今日的化验结果显示,该种产品含有两种未标示及已被禁用的西药成分「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然而,在产品的樽上标示的成份,包括「维生素C」,「对乙氨基酚」及「马来酸氯笨那敏」,并未被验出。初步调查发现,病人从内地购买该产品。卫生署没有此产品入口香港作销售的记录,亦没有其申请药物注册的记录。卫生署的调查仍在继续。
卫生署发言人解释:「「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曾被用作止痛之用,但因其可引致严重副作用,已分别於一九八三及一九八四年在香港禁售。「非那西丁」会引致溶血性贫血、变性血红素血症及硫血红素血症。「氨基比林」则会引致粒性白血球缺乏症。」
5.药物不良反应学习心得杨 篇五
药物不良反应学习心得
最近我参加了区药监局举办的药品不良反应培训,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它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也就是说此药品是合法生产,合法经营,合法贮存的情况下按照国家药典,说明书,教科书的正常用法,用量使用下与用药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包括副作用,不良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等。药品不良反应是不属于医疗,药疗上的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的。是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
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推算,每年因药害和ADR致死的人数达到20万人,药源性死亡率约占住院死亡人数的40%左右。由此可见,药物不良反应给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同时也发出一个警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81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这在法律上更明确了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方面所担当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医院是使用药物最密集,医、药、护与患者接触最频繁的区域,因此,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防止药疗事故,保证用药安全意义重大。我们作为一个医务人员,为了使患者用药达到安全,有效,就更应有义务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也是一项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与义务,也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及时地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国家,省,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收集到的某些药品可能隐患的信息,就能提醒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注意被通报的药品品种的安全隐患,生产企业就会对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避免一些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进一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6.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篇六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颁布的《药
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为了加强药品管理,做好药品的安全监测工作,保证病
人用药的有效和安全,建立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二、医院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由业务院长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药剂
科负责宣传、组织和实施。
三、医院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在医院各药品使用相关科室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联络员,负责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收集,及时认真地填写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四、每月由各科将本科室的不良反应报告表交药械科,并由药械科将每季度的报告情况
上报给有关部门。
五、药械科具体承办对临床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鉴别,负责
汇总本院药品不良反应资料,向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六、药械科指定专人负责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日常工作。收报员接到临床
医师填写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后,与医师一起共同进行因果关系评价分析,提出对药品不
良反应的处理意见。填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由药械科专人负责存档、上报。
七、药械科负责提供对本院全体医务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咨询指导,组织
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讨论、解答。
八、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围:报告所有可疑的药品不良反应。应特别注重:1)临床试
验阶段的新药和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报告由其引起的所有可疑的不良反应;2)上市5年
以上的药品,报告由其引起的严重、罕见和新的不良反应;
九、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罕见和新的不良反应病例,须用有
效方式在10个工作日内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十、发现群体不良反应,须立即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考核制度
为了及时掌握安全用药信息,全面提升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及控制能
力和应对突发、群发不良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严重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确保医院
病人用药安全,现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考核制度如下:
一、医院配备ADR监测工作需要的办公场所和相关的办公设备,地点设在药剂科,保障
ADR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各科室应成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小组。小组设立1名负责人、2名收报
员。负责人具体负责ADR监测的管理、协调、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工作;收报员做好医院ADR
信息的收集、核实、评价、上报、反馈等技术工作;信息员主要负责医院临床科室的ADR
收集、评价、填写ADR报告表等工作,并将所填的ADR报告表上交到ADR监测办公室。
三、临床科室要加强对医院重点品种、新上市品种及普通药品说明书以外ADR的监测,有针对性地开展药品安全性再评价。
7.犬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篇七
1 药物中毒性疾病的分析
中毒性疾病涉及的药物较为集中, 主要以驱虫药和抗菌类药物为主, 其他种类药物相对较少。
驱虫药类: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杀虫净、畜虫净、通灭、左旋咪唑、敌百虫、敌敌畏、敌癞净、除癞灵、枸橼酸哌嗪、球杀死、肠虫清和三氮脒等, 其中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类中毒占中毒犬数量的67.7%, 其次为有机磷类杀虫剂, 如敌百虫、除癞净、敌敌畏等, 占5.1%。
抗菌药类:硫酸庆大霉素、菌必治、头孢哌酮钠、链霉素、林可霉素、酮康唑、吲哚美辛、吡哌酸、氯霉素、过氧乙酸、清热解毒注射液, 其中硫酸庆大霉素、头孢类、甲硝唑、吡哌酸等药中毒约占18.5%。
其他药物:阿托品、胃复安、吗丁啉、新斯的明、84消毒液、盐酸氯丙嗪、利多卡因、康泰克、扑热息痛、叔丁喘宁、士的宁、盐酸山莨菪碱、维生素A、亚硝酸盐、萘唑啉等药物中毒约占总中毒药物的8.7%。
从报道中可以发现, 使用过量、用药时间过长是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而误用、误食是次要原因。而药物的过量使用和用药时间过长, 多是在兽医指导下或治疗过程中发生的, 这一结果提示, 要避免犬类药物中毒, 一方面兽医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临床病理学检测结果, 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另一方面, 兽医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从中毒药物种类可以看出, 驱虫药中毒占药物中毒报道的2/3以上, 抗菌药中毒约占1/5, 这两类药物中毒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药物, 表明临床上这两类药物的使用不够规范。另外抗菌药配制的浓度过大和静脉注射速度过快, 导致血药浓度急剧升高, 也是抗菌药中毒的因素之一。
2 药物中毒的解毒方法
从对报道的分析看, 药物中毒除了少数有特效治疗方法外, 如敌百虫等有机磷中毒可选用阿托品和解磷定等胆碱酯酶复活剂解毒, 亚硝酸盐中毒可用美蓝或甲苯胺蓝解毒, 其他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疗法, 一般均采取常规解毒治疗, 在停止用药的基础上, 常用的解毒药物如维生素C、25%~50%的葡萄糖注射液、谷胱甘肽、细胞色素C、ATP、辅酶A、利尿剂等, 出现呼吸困难的可选用尼可刹米、氨茶碱等, 出现心衰可选用强尔心、肾上腺素等, 出现痉挛抽搐可选用镇静药如安定、氯丙嗪、硫酸镁注射液等。
3 药物过敏性疾病分析
对报道的药物过敏性疾病分析可以得出, 犬药物性过敏最多见于中药, 约占138个报道中的37.7% (52个) , 抗菌药约占18.1% (25个) , 生物制品过敏约占10.9% (15个) , 驱虫药约占8.0% (11个) , 其他药物34.1% (37个) 。常见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如下。
中药制剂: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瘟见愁、鱼腥草注射液、炎毒王、伤湿宁、板蓝根注射液、“三七二”止泻灵、穿心莲注射液等。
抗菌药:青霉素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乙酸螺旋霉素、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氯霉素、洁霉素、吡哌酸、氟哌酸和阿莫西林等。
生物制品:五联高免血清、人血白蛋白、三联血清、乳蛋白、免疫球蛋白。
驱虫药: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肠虫清、左旋咪唑、三氮脒等。
其他:B族维生素、果糖酸钙、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阿托品、解氟灵、盐酸普鲁卡因、维丁胶钙、葡萄糖酸钙、维生素K1、亚硒酸钠维生素E、胃复安、止吐灵、止喘灵、急救灵和犬特安注射液等。
8.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 篇八
1.副作用:是药物本身具有的作用,指在药物规定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它给服药者可能带来的不适或痛苦,一般都较轻微,而且是可以恢复的。如人们常用的感冒药,服用后能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但也可能给患者带来嗜睡的副作用,驾驶员服用感冒药后最好不要开车。
2.毒性反应:绝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毒性,其性质、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但一般是药物应用过量后作用的延伸,是可以预知的。因此,企图增加剂量以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是有限度的,甚至十分危险。如治疗慢性心衰的强心药,服用过量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3.后遗效应:后遗效应是指停药以后药物残存的药物作用,可能非常短暂,如服用催眠药安定后到了第二天早晨仍精神不振;但也可能比较持久,如服用四环素后可能导致日后严重的“四环素牙”。少数药物甚至带来永久性的器官损害,如对患儿误用大剂量庆大霉素后可导致永久性耳聋。
【药物不良反应通报系统】推荐阅读:
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检测09-08
药物不良反应死亡调查规范11-12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二期)09-16
输血不良反应演练07-28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0-05
输液输血不良反应12-18
药品不良反应整改措施10-11
2016不良反应监测培训试题09-13
输血不良反应流程图01-09
药品不良反应办公室职责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