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名词大全

2025-01-29

英语名词大全(共8篇)

1.英语名词大全 篇一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3.适应(adaptation):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4.亚致死性损伤(sublethal cell injury):较轻的细胞损伤是可逆的,即消除刺激血子后,受损伤细胞可恢复常态,通常称之为变性或是亚致死性细胞损伤。5.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6.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7.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增多称为增生,增生可导致组织、器官的增大。细胞增生也常伴发细胞肥大。8.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9.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的蓄积,每伴有功能下降。

10.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或称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是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的胞浆。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是缺氧、感染和中毒。其发生机制是:缺氧时线粒体受损伤,使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 泵功能因而发生障碍,导致胞浆内Na+、水增多。病理变化:电镜下,胞核正常,胞浆内的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光镜下,弥漫性细胞胀大,胞浆淡染、清亮,核可稍大,重度水肿的细胞称为气球样变。肉眼观,发生了细胞水肿的肝、肾体积增大、颜色变淡。去除病因后,水肿的细胞可恢复正常。11.脂肪变(fatty change):细胞浆内甘油三酯(或中性脂肪)的蓄积称为脂肪变或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起因于营养障碍、感染、中毒和缺氧等。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纤维和肾小管上皮。

12.虎斑心: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13.心肌脂肪浸润(fatty change):心外膜处显著增多的脂肪组织,可沿心肌层的间质向着心腔方向伸入,心肌因受伸入脂肪组织的挤压而萎缩并显薄弱,称为心肌脂肪浸润,并非脂肪变性。

14.玻璃样变(hyaline change):又称玻璃样变性或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泛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或细动脉壁等,在HE染片中呈现均质、粉染至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15.淀粉样变(amyloidosis):是在细胞外的间质内,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处,有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蓄积,并显示淀粉样呈色反应,即遇碘液后变为棕褐色,再遇稀硫酸由棕褐色变为深蓝色。

16.粘液样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是指间质内有粘多糖(透明脂酸等)和蛋白质的蓄积。常见于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营养不良时的骨髓和脂肪组织等。镜下:间质疏松,有多突起的星芒状纤维细胞散在于灰蓝色粘液样的基质中。17.病理性色素沉着(pathologic pigmentation):有色物质(色素)在细胞内外的异常蓄积称为病理性色素沉着。18.脂褐素(lipofuscin):是蓄积于胞浆内的黄褐色的微细颗粒,电镜下显示为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其中50%为脂质。附睾管上皮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内正常时便含有脂褐素。19.病理性钙化(pathologic calcification):在骨和牙齿以外的软组织内有固体钙盐(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的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20.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继发于局部变性、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如血栓、死亡的寄生虫卵)内的钙化,称为营养不良性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体内钙磷代谢正常。

21.转移性钙化(metastatic calcification):由于钙磷代谢障碍(高血钙)所致正常肾小管、肺泡壁、胃粘膜等处的多发性钙化,称为转移性钙化,可影响细胞、组织的功能。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肿瘤破坏骨组织、维生素D过量摄入等可引发高钙,导致转移性钙化。22.坏死(necrosis):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细胞膜、细胞器膜等)崩解、结构自溶(坏死细胞被自身的溶酶体酶消化)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应。23.核固缩(pyknosis):表现为核缩小、凝聚,呈深蓝染,提示DNA停止转录。24.核碎裂(karyorrhexis):表现为染色质崩解成致密蓝染的碎屑,散在于胞浆中,核膜溶解。

25.核溶解(karyolysis):染色质中的DNA和核蛋白被DNA酶和蛋白酶分解,核淡染,只见或不见核的轮廓。

26.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坏死的细胞的蛋白质凝固,还常保持其轮廓残影。这可能是由于死死局部的酸中毒使坏死细胞的结构蛋白和酶蛋白变性,封闭了蛋白质的溶解过程。凝固性坏死好发于心肌、肝、脾、肾等。27.干酪性坏死(casepis necrosis):是彻底的凝固性坏死,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镜下:不见坏死部位原有组织结构的残影,甚至不见核碎屑,肉眼观:坏死呈白色或微黄,细腻,形似奶酪,因而得名。28.坏疽(gangrene):是身体内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较大范围坏死,并因有腐败菌生长而继发腐败。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三种。29.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是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态。最常发生于含可凝固的蛋白少和脂质多的脑和脊髓,又称为软化(malacia)。化脓、脂肪坏死和由细胞水肿发展而来的溶解性坏死(lytic necrosis)都属于液化性坏死。30.纤维素性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曾称为纤维素样变性。发生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是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火等)和急进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镜下,坏死组织成细丝、颗粒状的红染的纤维素(纤维蛋白)样,聚集成片块。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可能是肿胀、崩解的胶原纤维(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引发),或是沉积于结缔组织中的免疫球蛋白,也可能是由血液中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的纤维素。31.糜烂(erosion):皮肤、粘膜处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称为糜烂。较深的坏死性缺损称为溃疡(ulcer)。32.窦道(sinus),瘘管(fistula):由于坏死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称为窦道,两端开口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称为瘘管。33.空洞(cavity):在有天然管道与外界相通器官(例如肺、肾等)内,较大块坏死组织经溶解后由管道(支气管-口腔、输尿管尿道)排出后残留的空腔,称为空洞。34.机化(organization):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过程称为机化。最终形成瘢痕组织。35.包裹(encapisulation):坏死灶如较大,或坏死物质难于溶解吸收,或不完全机化,最初由肉芽组织包裹,以后则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36.凋亡(apoptosis):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凋亡的发生与基因调节有关,也有人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37.凋亡小体:光镜下,凋亡小体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胞浆浓缩,强嗜酸性,可有可无固缩深染的核碎片,故又称之为嗜酸性小体(acidophilic body or Councillman body)。

38.修复(repair):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

39.创伤性神经瘤:外周神经受损时,若断离的两端相隔太远,或者两端之间有瘢痕或其他组织阻隔,或者因截肢失去远端,再生轴突不能到达远端,而与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卷曲成团,成为创伤性神经瘤,可发生顽固性疼痛。40.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在任何组织都占有相当比例,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细胞连接在一起,借以支撑和维持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主要成分有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粘连糖蛋白。

41.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42.瘢痕疙瘩(keloid):瘢痕组织增生过度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扩延,称为瘢痕疙瘩。

43.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为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

44.一期愈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的愈合。

45.二期愈合(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的愈合。

46.纤维性骨痂:骨折后的2~3天,血肿开始由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继而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或称暂时性骨痂。47.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48.肺褐色硬化: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帮称为肺褐色硬化。49.槟榔肝(nutmeg liver):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50.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混合血栓多发生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往往以瓣膜囊或内膜损伤处为起始点,血流经过该处时在其下游形成涡流,引起血小板粘集,构成静脉血栓的头部(白色血栓)。在血小板小梁间血流几乎停滞,血液乃发生凝固,可见红细胞被包裹于网状纤维蛋白中,肉眼上呈粗糙、干燥的圆柱状,与血管壁粘着,有时可辨认出灰白与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这种血栓称为混合血栓。51.延续性血栓:混合血栓构成静脉血栓的体部。静脉血栓在形成过程中不断沿血管延伸而增长,又称延续性血栓。52.层状血栓:单一的混合血栓现于二尖瓣狭窄时扩大的左心房和动脉瘤内,血栓呈灰白色和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故又称为层状血栓。53.再通(recanalization):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逐渐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通道,血栓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再通。54.静脉石(phlebolith):长久的血栓未能充分机化,可发生在静脉内有大量钙盐沉积的血栓称为静脉石。55.交叉性栓塞:有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者,心腔内的栓子偶尔可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缺损进入另一侧心腔,再随动脉血流栓塞相应的分支,这种栓塞称为交叉性栓塞。

56.逆行性栓塞:在罕见的情况下会发生逆行性栓塞,如下腔静脉内的栓子,在剧烈咳嗽、呕吐等胸腔内压力骤增,可能逆血流方向运行,栓塞下腔静脉所属分支。57.白色梗死(white infarct):发生于动脉阻塞,常见于心、肾、脾等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血管细而少的器官,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出血很少,故称为贫血性梗死。梗死灶呈灰白色,因而又称白色梗死。58.红色梗死(red infarct):主要见于肺和肠等有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和组织结构疏松的器官,并往往在淤血的基础上发生。梗死处有明显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梗死。梗死灶呈红色,所以又称红色梗死。59.炎症(inflammation):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节。

60.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变质是致炎因子引起的损伤过程,是局部细胞、组织代谢、理化性质改变的形态学所见。

61.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变化。62.速发短暂反应(immediate transient response):内皮细胞收缩,并在内皮细胞间出现缝隙(宽约0.5~1.0um)。这是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升高的最常见原因。通常发生在20~60um口径的细静脉,不累及毛细血管和细动脉。内皮细胞的收缩是由于炎症时一些化学介质出现所致,如组胺、缓激肽、白细胞三烯和P物质。这些炎症化学介质半衰期短,仅作用15~30分钟,因而这种反应被称为速发短暂反应,仅发生于细静脉。63.穿胞作用(transcytosis):通过内皮细胞胞浆的穿胞通道而产生,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使富含蛋白质的液体溢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成这一机制发生的因素。64.速发持续反应(immediate-sustained response):严重烧伤和化脓菌感染时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使之坏死脱落,血管通透性增加迅速发生,并在高通透性上持续几小时到几天,直至血栓形成或内皮细胞再生修复为止,这种过程称为速发持续反应。这种损伤可累及所有微循环,包括毛细血管、细静脉和细动脉。

65.迟发延续反应(delayed prolonged response):如果热损伤比较轻度或中等度,或物理因素如X线和紫外线照射,或某些细菌毒素所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则发生较晚,常在2~12小时之后,但可持续几小时到几天,这种过程称为迟发延续反应。66.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指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移动的速度为每分钟5~20um。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67.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是指白细胞游出到炎症灶,吞噬病原体以及组织碎片的过程。完成此功能的吞噬细胞主要有两种: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68.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急性炎症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渗出这些炎症反应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因子的介导而实现的,这些化学因子称为化学介质或炎症介质。

69.细胞因子(cytokine)和化学因子(chemokine):细胞因子主要是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也可来自内皮、上皮和结缔组织,细胞因子介入、调整其它细胞的功能,参与免疫反应。化学因子是指那些特别还有激活白细胞运动、起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70.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通常是由于严重感染、某些恶性肿瘤、药物中毒、大量出血和溶血反应等刺激造血组织而产生的异常反应。表现为周围血中白细胞显著增多(可达50×109/L以上),并有幼稚细胞出现。

71.完全愈复:在炎症过程中病因被清除,若少量的炎症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溶解吸收,通过周围健在的细胞的再生,可以完全恢复原来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称为完全愈复。若坏死组织较大,则由肉芽组织增生修复,称为不完全愈复。

72.渗出性炎: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称为渗出性炎,多为急性炎症。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

73.假膜性炎:纤维素性炎易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组织。发生于粘膜者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纤维素、坏死组织和嗜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假膜,又称假膜性炎。白喉的假膜性炎若发生于咽部不易脱落称为固膜性炎;若发生于气管则较易脱落称为浮膜性炎。74.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75.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限局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分为感染性肉芽肿和异物性肉芽肿。76.肿瘤的异质化(heterogeneity):肿瘤的异质化是指由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

77.直接蔓延:随着肿瘤的不断长大,瘤细胞常常连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或神经束衣浸润,破坏邻近正常器管或组织,并继续生长,称为直接蔓延。78.转移(metastasis):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79.Krukenberg瘤:是来自胃肠道的卵巢转移癌,常为种植性转移,最具特征性是来自吸肠道的粘液细胞癌,此瘤特点为双侧卵巢受累长大,镜下见富于粘液的印戒细胞弥漫浸润和间质反应性增生。(小脑的髓母细胞瘤亦可经脑脊液转移到脑的其他部位或脊髓形成种植性转移)

80.肿瘤的分级(grading):恶性肿瘤的分级是根据其分化的高低、异型性的大小及核分裂数的多少来确定恶性程度的级别。Ⅰ级为分化良好,属低度恶性;Ⅱ级为分化中等,属中度恶性;Ⅲ级为分化低的,属高度恶性。81.肿瘤的分期(staging):主要原则是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的深度、范围以及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局部和远处淋巴结的转移,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等来确定肿瘤发展的程期或早晚。国际上广泛采用TNM分期系统。82.异位内分泌肿瘤:一地非内分泌肿瘤能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旁腺素、胰岛素、抗利尿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降钙素等十余种,能引起内分泌紊乱的临床症状。此类肿瘤称为异位内分泌肿瘤,其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称为异位内分泌综合症。

83.副肿瘤综合症:由于肿瘤的产物(包括异位激素的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沉着等)或其他不明原因,可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这些表现 不是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灶所在部位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上述途径间接引起,故称为副肿瘤综合症。 84.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有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乎二者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85.癌肉瘤(carcinosarcoma):如一个肿瘤中既有癌的结构,又有肉瘤的结构,则称为癌肉瘤。

86.角化珠(keratin pearl):镜下在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的癌巢中,细胞间还可见到细胞间桥,在癌巢的中央可出现层状的角化物,称为角化珠或癌珠。87.粘液癌(mucoid carcinoma):又称为胶样癌(colloid carcinoma),常见于胃和大肠。镜下,初时粘液聚积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该细胞呈印戒状,故一般称之为印戒细胞(signet-ring cell)。当印戒细胞为主要万分呈广泛浸润时则称印戒细胞癌。88.实性癌(solid carcinoma):或称单纯癌(carcinoma simplex),属低分化的腺癌,恶性程度较高,多发生于乳腺,少数可发生于胃及甲状腺。癌巢为实体性列腺腔样结构,癌细胞异型性高,核分裂像多见。

89.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病变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癌。

90.非典型性增生(dyplasia, atypical hyperplasia):指拉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镜下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可增多但多属正常核分裂像。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91.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原位癌一般指粘膜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几乎*累及或累及上皮的全层(上皮内瘤变Ⅲ级)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原位癌是一种早期癌,因而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可防止其发展为浸润癌从而提高癌瘤的治愈率。

92.肾胚胎瘤(embryonic tumor of kidney):也称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或Wilms瘤。由肾内残留的胚基组织发展而来,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肿瘤成分多样,除见胚基细胞呈巢状排列,及形成幼稚的肾小球或肾小管结构外,间质中可见疏松的粘液样组织,有时还可见到横纹肌、软骨、骨或脂肪组织。肾母细胞瘤的发生与位于11p13的WT-1基因的丢失或突变有关。

93.癌基因:具有潜在的转化细胞能力的基因称为癌基因。94.病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v-onc):某些逆转录病毒能在动物迅速诱发肿瘤并能在体外转化细胞,其含有的能够转化细胞的RNA片段称为病毒癌基因。95.原癌基因(cellular oncogene.c-onc):在正常细胞的DNA中也发现存在与病毒癌基因几乎完全相同的DNA序列,称为细胞癌基因,如c-ras, c-myc等。由于细胞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以非激活的形式存在,故又称为原癌基因。原癌基因的激活有两种方式:①发生结构改变(突变),产生具有异常功能的癌蛋白;②基因表达调节的改变(过度表达),产生过量的结构正常的生长促进蛋白。

96.隐性癌基因:Rb基因定位于13q14,编码一种核磷蛋白,Rb的两个等位基因必须都发生突变或缺失才能产生肿瘤,因此,Rb基因也被称为隐性癌基因。97.分子警察:正常的p53蛋白在DNA损伤或缺氧时活化,使依赖p53的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者p21和DNA修复基因上调性转录,细胞在G1期出现生长停滞,进行DNA修复,如修复成功,细胞进入S期;如修复失败,则通过活化bax基因使细胞进入凋亡,以保证基因组的遗传稳定。因此,正常的p53蛋白又被称为“分子警察”。98.端粒(telomeres):是一种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它控制细胞的复制次数,细胞复制一次,其端粒就缩短一点,细胞复制一定次数后,端粒缩短使得染色体相互融合导致细胞死亡。端粒酶的存在可使缩短的端粒得以恢复,因此生殖细胞有十分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

99.促癌物(promoter):某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性可由于其它本身无致癌性的物质的协同作用而增大。这种增加致癌效应的物质叫做促癌物,如巴豆油、激素、酚和某些药物。100.致AS性脂蛋白表型:目前认为,LDL(主要是sLDL)、TG、VLDL和apoB的异常升高与HDL-C及apo-1的降低同时存在,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血脂蛋白综合症,称为致AS性脂蛋白表型,对AS的发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01.脂纹(fatty streak):是AS的早期病变。肉眼观:于动脉的内膜面,见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宽约1~2mm,长达1~5cm,平坦或微隆起。光镜下:病灶处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圆形,体积较大,胞浆内有大量小空泡(原为脂滴,制片过程中被溶解)。此外,可见较多的基质(蛋白聚糖),数量不等的合成型SMC,少量T淋巴细胞,嗜中性、嗜碱性及嗜酸性粒细胞等。10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脂纹进一步发展则演变为纤维斑块。肉眼观:内膜面散在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初为淡黄或灰黄色,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多及玻璃样变而呈瓷白色,状如凝固的蜡烛油。斑块直径约0.3~1.5cm,并可融合。光镜下:病灶表层是由大量胶原纤维、SMC、少数弹性纤维及蛋白聚糖形成纤维帽,胶原纤维可发生玻璃变性。纤维帽下方可见不等量的泡沫细胞、SMC、细胞外脂质及炎细胞。病变晚期,可见脂质池及肉芽组织反应。

10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亦称粥瘤(atheroma))。肉眼观:动脉内膜面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切面见纤维帽的下方,有多量黄色粥糜样物。光镜下:在玻璃样变性纤维帽的深部,有大量粉红染的无定形物质,实为细胞外脂质及坏死物,其中可见胆固醇结晶(HE切片中为针状空隙)及钙化。底部及周边部可见肉芽组织、少量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粥瘤处中膜SMC受压萎缩,弹性纤维破坏,该处中膜变薄。外膜可见毛细血管新生、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104.AS性固缩肾:肾动脉粥样硬化时,可因斑块合并血栓形成致肾组织梗死,引起肾区疼痛、尿闭及发热。梗死灶机化后遗留较大瘢痕,多个瘢痕可使肾脏缩小,称为AS性固缩肾。105.稳定性劳累性心绞痛:指劳累性心绞痛的性质、强度、部位、发作次数、诱因等在1~3个月内无明显改变者,多伴有较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5%)。

106.恶化性稳定型心绞痛:指原为稳定型心绞痛而在3个月疼痛的频率、程度、时限、诱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者,常在原有斑块病变基础上附加有部分血栓形成和(或)动脉痉挛。107.自发型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变异心绞痛):常于休息或梦醒时发作,心电图与其它型心绞痛相反,显示有关导联ST段抬高,常由于靠近斑块的动脉痉挛所致。

108.Liddle综合症:由于上皮细胞通道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钠敏感性高血压,为单基因缺陷引起的高血压。

109.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又称细动脉性肾硬化,由于入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硬化,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小颗粒。肉眼观: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单侧肾可小于100g(正常成人约150g),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2mm,正常厚3~5mm),髓质变化较少,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填充性增生。具有以上特点的肾被称为细动脉性肾硬化(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或原发性颗粒固缩肾。

110.833+B细胞同种抗体:有研究发现风湿病患者B淋巴细胞表面有遗传性标记物833+,833+B细胞同种抗体,约72%的风湿病患者此抗体呈阳性反应,均提示内因很重要。

111.风湿细胞:病灶部位的心脏组织细胞聚集、增生。当他们吞噬纤维素坏死物后,转变成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Aschoff cell)。风湿细胞体积大,圆形、多边形,边界清楚而不整。胞浆丰富均质而微嗜双色。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集中于中央,横切面呈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稍后则核变得浓染结构不清。

112.风湿小体: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共同构成了特征性肉芽肿即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Aschoff body),它可小到由数个细胞组成大到近1cm,以致眼观可见。呈球形、椭圆形或梭形。典型的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此期约2~3个月。113.疣状赘生物(vegetations):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瓣膜表面,尤以闭锁缘向血流面的具皮细胞,由于受到瓣膜开、关时的磨擦,易发生变性、脱落,暴露其下的胶原,诱导血小板在该处沉积、凝集,形成白色血栓,称疣状赘生物。114.疣状心内膜炎(verrucous endocarditis):单个疣状赘生物大小如粟粒(1~3mm),灰白色,半透明,常成串珠状单行排列于瓣膜闭锁缘,与瓣膜粘连紧密,不易掊落,故称疣状心内膜炎。

115.McCallum斑:当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累及房、室内膜时,可引起内膜灶性增厚,形成如左房的McCallum斑。

116.绒毛心:当风湿性心包炎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包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搏动牵拉而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干性心包炎)。

117.Roth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毒素和(或)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微小血管壁受损,发生漏出性出血。临床表现为皮肤(颈、胸部)、粘膜(如口腔、睑结膜)及眼底出血点(Roth点)。

118.Osler小结:部分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由于皮下小动脉炎,于指、趾末节腹面、足底或大、小鱼际处,出现红紫色、微隆起、有压痛的小结,称Osler小结。

119.Fiedler心肌炎:即为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心肌内有灶性坏死及肉芽肿形成。病灶中央部可见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物,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杂有较多的多核巨细胞。120.肺腺泡(pulmonary acinus):肺小叶内的Ⅰ级呼吸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被称为肺腺泡,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121.肺肉质变(pulmonary carnification):主要见于某些患者嗜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出的蛋白酶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纤维组织,称肺肉质变。

122.硅结节:硅结节为境界清楚,直径2~5mm,呈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质硬,触之有砂样感。硅结节形成的初始阶段是由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聚集组成,继而成纤维细胞增生,使之发生纤维化。123.胸膜斑(pleural plaques):是指发生于壁层胸膜上凸出的局限性纤维瘢痕斑块,质硬,呈灰白色,半透明,状似软骨。常位于两侧中、下胸壁,呈对称性分布。124.石棉小体(asbestos bodies):系表面有铁蛋白沉积的石棉纤维,其长短不一(长者可超过100um,短者仅数微米),黄褐色,呈哑铃状、分节状或蝌蚪形,铁反应阳性。在石棉小体旁可见异物巨细胞。在弥漫性纤维化的肺组织中查见石棉小体是病理诊断石棉沉着症的重要依据。

125.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指在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过程中,引起的一种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

12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指新生儿出生后已了现短暂(数分钟至数小时)的自然呼吸,继而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和呼吸衰竭。多见于早产儿、过低体重儿或过期产儿。患儿肺内形成透明膜为其主要病变,故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newborn)。127.疣状癌(verrucous carcinoma):少见,占喉癌1%~2%。癌组织主要向喉腔呈疣状生长,形成菜花样肿块。镜下,主呈乳头状结构,鳞状细胞分化较成熟,可见不同程度的局部浸润现象。大都不发生转移,手术局部切除效果良好。128.瘢痕癌:主要特征是肺腺癌中心区有纤维化或瘢痕灶(玻璃样变),并有大量炭末沉着,故有肺瘢痕癌之称。

129.燕麦细胞癌(oat cell carcinoma)肺小细胞癌镜下,癌细胞小而呈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有些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胞浆少而形似裸核。典型时癌细胞常一端稍尖,形似燕麦穗粒,称之为燕麦细胞癌。130.假幽门腺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出现上皮化生,在胃体和胃底部腺体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粘液分泌细胞所取代,称为假幽门腺化生。131.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在幽门窦病变区,胃粘膜表层上皮细胞中出现分泌酸性粘液的杯状细胞、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和潘氏细胞等,与小肠粘膜相似,称为肠上皮化生。

132.疣状胃炎(gastritis verrucosa):是指胃粘膜表面有很多结节状,痘疹状突起的一种慢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

133.Barrett食管:各种原因(如慢性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食管下段粘膜的鳞状上皮被胃粘膜柱状上皮所取代时,称为Barrett食管。134.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135.革囊胃(linitis plastica):典型的弥漫浸润型胃癌其胃状似皮革制成的囊袋,因而有革囊胃之称。136.CEA:大肠癌组织可产生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此种抗原称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

137.胞浆疏松化:由于肝细胞受损后细胞水分增多造成。开始时肝细胞肿大、胞浆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胞浆疏松化。138.气球样变性(ballooning degeneration):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胀大成球形,胞浆几乎完全透明,称为气球增变性。电镜下,可见内质网扩张、囊泡变、核蛋白颗粒脱失,线粒肿胀、嵴消失等。

139.嗜酸性变:嗜酸性变多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散在于小叶内。肝细胞胞浆水分脱失浓缩,嗜酸性染色增强,胞浆颗粒性消失。

140.嗜酸性小体(acidophilic body or Councillman body):嗜酸性变进一步发展,胞浆更加浓缩之外,胞核也浓缩以至消失,最后剩下深红色均一浓染的圆形小体,即所谓嗜酸性小体。

141.点状坏死(spotty necrosis):肝小叶内散在的灶状肝细胞坏死,每个坏死灶仅累及1个至几个肝细胞。同时在该处伴有炎细胞浸润。142.碎片状坏死(piecemeal necrosis):坏死的肝细胞呈带片状或灶状连接状,常见于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界板,该处肝细胞坏死、崩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称为碎片状坏死,常见于慢性肝炎。

143.桥接坏死(bridging necrosis):为肝细胞之带状融合性坏死,坏死常出现于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小叶中央静脉之间及两个汇管区之间。坏死处伴有肝细胞不规则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后期则成为纤维间隔而分割小叶。常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144.毛玻璃样肝细胞:毛玻璃样肝细胞多见于HbsAg携带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光镜下,HE染色切片上,此等肝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毛玻璃样肝细胞。这些细胞内含有大量HbsAg,电镜下为线状或小管状存在内质网池内。145.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急性重型肝炎肉眼观,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减至600-800g,质地柔软,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又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

146.假小叶:肝硬化病变镜下,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较大,染色较深,常发现双核肝细胞。小叶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147.小肝癌:早期肝癌也称小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直径在3cm以下或结节数目不超过两个,其直径的总和在和在3cm以下,患者常无临床症状,而血清AFP阳性的原发性肝癌。148.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opoiesis):在疾病或骨髓代偿功能下足时,肝、脾、淋巴结可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149.淋巴样肿瘤:将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来源于淋巴细胞的肿瘤称为淋巴样肿瘤。

150.R-S细胞:典型的R-S细胞是一种直径20~50um或更大的双核或多核的瘤巨细胞。瘤细胞呈椭圆形,胞浆丰富,稍嗜酸性或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呈双叶或多叶状,以致细胞看起来像双核或多核细胞。染色质粗糙,沿核膜聚集呈块状,核膜厚而清楚。核内有一非常大的,直径与红细胞相当的,嗜酸性的中位核仁,周围有空晕。151.镜影细胞(mirror image cell):最典型的R-S细胞的双叶核面对面的排列,形成所谓的镜影细胞,其在诊断此瘤上具有重要意义,故称为诊断性R-S细胞。152.霍奇金细胞:霍奇金淋巴瘤的肿瘤细胞除了典型的R-S细胞外,还有一些肿瘤细胞形态与R-S细胞相似,但只有一个核,核内有一大的核仁,这样的单核瘤细胞称为单核R-S细胞或霍奇金细胞。

153.陷窝细胞:主要见于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大,胞浆丰富而空亮,核多叶而皱折,染色质稀疏,核仁多个,较典型的R-S细胞小。154.“爆米花”细胞(popcorn cell):见于淋巴细胞为主型,这种多核细胞的形态特点为细胞核皱折,多叶状,染色质细,核仁小,多个胞浆淡染。

155.细胞期:在早期的结节硬化型,纤维化不明显,在富于淋巴细胞的背景中可见散在的腔隙型细胞,称为细胞期。

156.Burkitt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可能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细胞的高度恶性的B细胞肿瘤。临床上有非洲地区性、散发性和HIV相关性三种形式。EB病毒的潜伏感染和非洲地区性的Burkitt淋巴瘤有密切关系。157.满天星现象(starry sky):Burkitt淋巴瘤镜下特点为弥漫性的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浸润,分裂像明显增多,瘤细胞间有散在的巨噬细胞吞噬核碎片,形成所谓满天星图像。158.髓样肿瘤:向髓细胞分化方向克隆增生的形成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系统的白血病,统称为髓样肿瘤。

159.绿色瘤(chlorama):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除周围血像、骨髓、淋巴结、脾脏、肝脏浸润外,还可以侵犯皮肤和牙龈。非常少见的是在骨髓的粒细胞出现之前,在骨、眼眶、皮肤、淋巴结、胃肠道、前列腺、睾丸等处可出现局部的原始粒细胞肿瘤,称为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或绿色瘤(chloroma)。

160.Ph1染色体:Ph1染色体是由于t(9:22)形成的,在此易位中,原来位于9号染色体的BCR基因和原来位于22号染色体的ABL基因拼接形成的融合基因——BCR-ABL基因,新融合的BCR-ABL基因定位于变短了的9号染色体,此染色体称为Ph1染色体,其编码的210kd的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能和CML的发生有关。161.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通常是由于严重感染、某些恶性肿瘤、药物中毒、大量出血和溶血反应等刺激造血组织而产生的异常反应,表现为周围血中白细胞显著增多(可达50×109/L以上),并有幼稚细胞出现。

162.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也称恶性组织细胞病,是一种组织学上类似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进行性、系统性、肿瘤性增生引起的全身疾病,以系统性、不对称性、和不同步性的方式侵犯淋巴结、脾、肝、肺和皮肤等器官。

163.Langerhans细胞:Langerhans细胞中等大小,直径15~24um,核稍圆或不规则,有凹陷、折叠、扭曲或分叶,核仁小,单个,核膜薄,染色质细致,胞浆较丰富,边界较清楚,淡嗜酸性,在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细胞器称为Birbeck颗粒(这是一种呈杆状的管状结构,中央有一纵行条纹和平行排列的周期性条纹,形似一条小拉链,有时一端有泡状膨大似网球拍状)

164.Heymann肾炎:用近曲小管刷状缘成分免疫大鼠,使之产生抗刷状缘抗体,并引起肾炎,其病变与人膜性肾小球肾炎相似,因刷状缘与足突膜具有共同抗原性,抗体在GBM外侧足突膜处与抗原结合,并激活补体,形成典型的上皮下沉积物,电镜检查显示上皮细胞与基底膜间的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检查显示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

165.大红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炎肉眼观见双侧肾脏轻到中度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充血,称为大红肾。有的病例肾脏表面及切面有散在粟粒大小出血点,又称蚤咬肾。166.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 sysdrome):Ⅰ型RPGN为抗肾上球基底膜疾病,在GBM内出现IgG和C3的线状沉积,部分患者的抗GBM抗体与肺泡基底膜发生交叉反应,临床反复出现咯血,并有肾功能改变,此类病例称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167.新月体: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还可有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以上成分在球囊壁层呈新月状可环状分布。

168.大白肾:膜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双肾肿大,色苍白,故称大白肾。病变特点是上皮下出现免疫复合物。免疫荧光检查显示典型的颗粒状荧光,表明有IgG和C3的沉积,光镜下早期改变不明显,之后出现GBM弥漫性增厚,电镜下显示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上皮下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沉积物之间基底膜物质形成钉状突起,银染色显示钉突与基底膜垂直相连,形如梳齿。

169.嫌色细胞癌:约占肾细胞癌的5%,细胞具有明显的胞膜,胞质淡嗜碱染,核周常有空晕,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血管周围常有大细胞包绕。170.纳博特囊肿(Nabothian cyst):有时子宫粘膜的腺腔被粘液或化生的鳞状上皮堵塞,使粘液潴留,腺体扩大成囊状,形成子宫颈囊肿,又称纳博特囊肿。

171.真性糜烂:慢性子宫颈炎有时子宫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因炎症或损伤而坏死、脱落,形成表浅的缺损,称真性糜烂。

172.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将子宫颈上皮非典型拉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称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173.微灶浸润型鳞状细胞癌:少数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并浸润到基底膜下方的间质内,浸润的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没有血管浸润也无淋巴结转移。174.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肌壁内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异位的腺体周围有增生肥大的平滑肌纤维,多发生在育龄妇女,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增大、痛经及月经过多。

175.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可发生周期性变化,随月经反复出血,在局部形成所谓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76.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也称水泡状胎块,主要临床表现为闭经及阴道流血或阴道排出水泡状物,分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有三个特点:①滋养层细胞包括合体滋养层及细胞滋养层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②绒毛间质水肿,致绒毛扩大;③绒毛间质一般无血管,或有少数列功能的毛细血管,见不到红细胞。177.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滋养层细胞肿瘤,简称绒癌。其特点是滋养层细胞不形成绒乱或水泡状结构,而成片高度增生,并广泛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其他脏器及组织。

178.Call-Exner小体:卵巢颗粒细胞瘤在团索排列的肿瘤细胞中有腺样或花环样腔隙,其中有粉染蛋白样物质及1~2个固缩核,相似于正常滤泡分化,这种特殊的结构和为Call-Exner小体。

17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 PSA):是正常前列腺或前列腺癌上皮分泌的糖蛋白,此抗原具有器官特异性,对判断抗原产生部位特异性很强。180.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在乳腺增生性病变中有时间质纤维增生显著同时有小叶内管泡数目增多,没有囊肿结构,称硬化性腺病。

181.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来自小叶的终末导管及腺泡,主要累及小叶,癌细胞局限于管泡内,未穿破其基底膜,小叶结构存在。

182.APUD细胞,APUD瘤: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和散在于各系统或组织内的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能摄取胺的前体,经脱竣反应合成胺和多肽类激素,故称为APUD细胞;因其银染色阳性,又称嗜银细胞,有人认为其可能来自神经嵴或内胚层,故也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这种细胞发生的肿瘤称为APUD瘤。

183.Simond综合征:是由于炎症、肿瘤、血液循环障碍、损伤等原因使垂体前叶全部激素分泌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导致相应的靶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的萎缩,病程呈慢性经过,以出现恶病质、过早衰老及各种激素分泌低下和产生相应临床症状为特征。

184.Sheehan综合征:是垂体缺血性萎缩、坏死,前叶激素全部分泌减少的一种综合征,多由于分娩时大出血或休克引起,典型病例于分娩后乳腺退缩,乳汁分泌停止,相继出现生殖器官萎缩,闭经,甲状腺、肾上腺萎缩,功能低下,进而全身萎缩和老化。

185.纤维性甲状腺炎(Riedel struma):又称Riedel甲状腺肿或慢性木样甲状腺炎,原因不明,罕见,中年妇女为多,临床上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增生纤维疤痕组织压迫可产生嘶哑、呼吸吞咽困难。肉眼观:病变呈结节状,质硬似木样,与周围组织明显粘连,切面灰白。光镜:甲状腺滤泡萎缩,大量纤维组织弱生、玻变,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186.许特尔细胞瘤(Hǔrthle cell tumor):甲状腺嗜酸性粒细胞腺瘤,又称Hǔrthle 细胞腺瘤。较少见,瘤细胞大而多角形,核小,胞浆丰富嗜酸性,内含嗜酸性颗粒,电镜下见嗜酸粒细胞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即Hǔrthle细胞。187.砂粒体(psammoma bodies):甲状腺乳头状癌光镜下,乳头分枝多,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间质,间质内常见呈同心圆状的钙化小体,即砂粒体。188.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由嗜铬细胞(chromaffin cell)发生的一种少见的肿瘤。镜下:瘤细胞主要为大多角形细胞,并有一定程度的多形性,可出现瘤巨细胞,瘤细胞浆内可见大量嗜铬颗粒。电镜下:胞浆内含有被界膜包绕的、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神经内分泌颗粒。临床上除了局部症状外,可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出汗、心动过速、心悸、基础代谢率升高和高血糖等,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肾衰竭、脑血管意外和猝死。189.沃-弗(Waterhouse-Friederichsen)综合征:暴发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是暴发性脑膜炎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儿童,本病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和皮肤大片紫癜。与此同时,两侧肾上腺严重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称为沃-弗综合征,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大量内毒素释放所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情凶险,常在短期内因严重败血症死亡,故患者脑膜病变轻微。

190.卫星现象:乙型脑炎病变严重者神经细胞可发生核浓缩、溶解、消失,为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所环绕,如5个以上少突胶质细胞环绕一神经元,则称为卫星现象。

191.噬神经细胞现象:乙型脑炎增生的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神经元,这种现象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192.鬼影细胞:脊髓灰质炎运动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和坏死(中央尼氏小体溶解,核浓缩,溶解、核消失的神经元形成所谓的鬼影细胞,大量神经元脱失)伴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小胶质细胞增生。

193.PrP病:海绵状脑病的致病因子是一种称为Prion的糖脂蛋白,有称朊蛋白,因此双称PrP病,典型病变为大脑萎缩,镜下见神经毡(Neuropil),即神经突起构成的网状结构和神经细胞浆出现大量空泡,呈现海绵状外观,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元缺失和反应性胶质化,但无炎症反应。

194.缺血性脑病(ischemic encephalopathy):是指由于低血压、心脏骤停、失血、窒息等原因引起的脑损伤。

195.层状坏死:大脑皮质第3、5、6层神经元坏死、脱失、胶质化,引起皮质神经细胞层的中断。

196.Verocay小体:神经鞘瘤束状型(Antoni A型),细胞细长,梭形,境界不清,核长圆形,互相紧密平行排列呈栅栏状或不完全的旋涡状,称Verocay小体。

197.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原纤维增粗扭曲形成缠结,在HE染色中往往较模糊,而银染色最为清楚,电镜下证实为双螺旋缠绕的细丝构成,多见于较大的神经元,尤以海马、杏仁核、颞叶内侧,额叶皮质的锥体细胞最为多见,这一变化是神经元趋于死亡的标志。198.Hirano小体:为神经细胞树突近端棒形嗜酸性包含体,生化分析证实大多为肌动蛋白,多见于海马锥体细胞。

199.结核结节(tubercle):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郎罕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

200.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201.开放性愈合:肺结核体积较大的空洞,内壁坏死脱落,肉芽组织逐渐变成纤维瘢痕组织,由支气管上皮覆盖,此时,空洞虽仍然存在,但已无菌,实已愈合,故称开放性愈合。202.结核瘤(tuberculoma):又称结核球,是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结核球可来自:①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②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由于干酪样坏死物填充;③多人干酪样坏死病灶融合并纤维包裹。

203.干性结核性胸膜炎:又称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很少有胸腔积液,是由肺膜下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到胸膜所致,常发生于肺尖,病变多为局限性,以增生改变为主,一般通过纤维化而愈合。

204.伤寒细胞: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增生活跃时巨噬细胞胞浆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而吞噬红细胞的作用尤为明显。这种巨噬细胞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或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205.髓样肿胀期:伤寒起病第一周,回肠下段淋巴结略肿胀,隆起于粘膜表面,色灰红,质软,隆起组织表面形似脑的沟回,以集合淋巴小结最为典型。

206.凹空细胞:凹空细胞较正常细胞大,胞浆空泡状,细胞边缘常存带状胞浆,核增大居中,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深,可见双核或多核。表皮浅层凹空细胞的出现有助于尖锐湿疣的诊断。

207.隐性梅毒:少数人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后,在体内可终身隐伏(血清反应阳性,而无症状和病变),或在二、三期梅毒活动,局部病变消失而血清反应阳性,均称为隐性梅毒。820.树胶样肿(gumma):又称梅毒瘤(syphiloma)。此病变实为细胞介导的迟发变态反应,病灶灰白色,大小不一,从镜下才可见到的大小至数厘米不等,该肉芽肿质韧而有弹性,如树胶,故而得名树胶样肿。仅见于第三期梅毒,三期梅毒常累及内脏,故又称内脏梅毒。209.白色肺炎:胎儿或婴幼儿期发病的先天性梅毒,肺呈弥漫性纤维化,间质血管床减少,呈灰白色,称为白色肺炎。

210.Kaposi肉瘤:Kaposi肉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血管增殖性疾病,来源于内皮细胞,部分可能来自于淋巴管内皮,呈多中心性。Kaposi肉瘤主要有四种成分,即梭形细胞、血管裂隙、含铁血黄素和红细胞,有时有一定数目的炎细胞。Kaposi肉瘤分为三型:动脉瘤样型、经典型和肉瘤样型。

211.嗜酸性脓肿:急性虫卵结节肉眼观为灰黄色粟粒至黄豆大小结节。镜下见结节中央有一至数个成熟虫卵,虫卵表面附有放射状嗜酸性均质棒状物(称为Hoeppli现象),实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结节周围是一片无结构凝固性坏死区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此即嗜酸性脓肿。

212.假结核结节(pseudotubercle):急性虫卵结节经10天后,卵内毛蚴死亡,虫卵及坏死物质被清除、吸收或钙化,病灶内巨噬细胞衍变为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多核巨细胞,形成与结核结节类似的肉芽肿,称为假结核结节。

213.象皮肿:由于淋巴液淤积的长期刺激,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皮皱加深,皮肤增厚变硬粗糙,并可有棘刺和疣状突起,外观似大象皮肤,故名象皮肿。多在丝虫感染后10~15年方达到显著程度。

214.干线性肝硬化:血吸虫致肝硬化,肝小叶本身并未遭受严重破坏,不形成明显假小叶,但肝脏汇管区的纤维化特别明显,切面上见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树枝状分布,故有干线形型或管道型肝硬变之称。

215.腊样变性:伤寒患者的膈、腹直肌和股内收肌常发生凝固性坏死,亦称腊样变性。临床上出现肌痛和皮肤知觉过敏。216.阿米巴肿(amoeboma):肠阿米巴病的慢性病变,因肠壁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局限性包块称为阿米巴肿,多见于盲肠,可引起肠梗阻,易误诊为肠癌。217.含铁小结(siderotic nodule):血吸虫病脾脏病变可见由陈旧性出血,纤维化以及钙盐和铁盐沉积于胶原纤维所构成的肉眼观呈棕黄色的小结。218.无反应性结核(anergy tuberculosis):是指在机体抵抗力极差或用大量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时,发生严重的结核性败血症,患者常迅速死亡,尸检时在各器官内见无数小病灶,灶内含很多结核菌,灶周几乎无细胞反应。

219.肿瘤: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致瘤因素的消除而停止生长。

220.肿瘤的实质(parenchyma):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以及每种肿瘤的特殊性都是由肿瘤的实质决定的。221.肿瘤的间质(mesenchyma ,stroma):肿瘤的间质成分不具特异性,一般系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有时还可有淋巴管,起着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222.肿瘤的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形性,肿瘤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223.间变(anaplasia):在现代病理学中,间变指的是恶性肿瘤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224.间变性肿瘤:有的恶性肿瘤主要由未分化的细胞构成,称为间变性肿瘤。225.肿瘤的演进(progression):恶性肿瘤会在生长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称为肿瘤的演进,包括生长加快、浸润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等。226.癌脐:位于器管表面的转移瘤,由于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而下陷,可形成所谓“癌脐”。227.心内膜下心肌梗死(subendocardial myocardial infarction):指梗死仅累及心室壁内侧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和乳头肌,心电图一般无病理性Q波。228.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是由于中、重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引起心肌纤维持续性和(或)反复加重的缺血缺氧所产生的后果。肉眼:心脏增大,所有心腔扩张,心壁厚度可能正常,伴有多灶性白色纤维条块,甚至透壁性瘢痕,心内膜增厚并失去正常光泽,有时可见机化的附壁血栓。镜检:广泛性多灶性心肌纤维化,伴邻近心肌纤维萎缩和(或)肥大,常有部分心肌纤维肌浆空泡化,尤以内膜下区明显。

229.高血压脑病:由于脑血管病变及痉挛致血压骤升,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侯群称高血压脑病,脑部变化差异较大,可仅有脑水肿或伴有点状出血,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及意识模糊。

230.细支气管,支气管在肺内逐级分支至直径小于1mm处,壁上的软骨和腺体消失,称为细支气管。

231.呼吸性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的末段称为终末细支气管,以后管壁上有肺泡开口,称为呼吸性细支气管。

232.小气道:临床上通常将直径小于2mm的小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233.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组以肺实质与小气道受病理损害后,导致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统称。主要指慢支、支扩、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234.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为特征且症状每年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二年以上。235.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是指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过度充气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236.继发性颗粒固缩肾:慢性肾炎见两侧肾脏对称性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肾切面皮髓质分界不清晰,小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断面呈哆开状,肾盂周围脂肪增多,慢性肾炎的大体改变被称为继发性颗粒固缩肾。237.Von Hippel-Lindan(VHL)病:VHL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特征为小脑和视网膜发生血管母细胞瘤。半数以上的VHL病病人发生双侧且为多灶性肾癌。238.腹膜假粘液瘤(peritonel pseudomyoma):卵巢粘液性肿瘤有时可导致穿破囊壁,使粘液上皮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粘液,形成腹膜假粘液瘤。239.迟发性神经原死亡(delayed neuronal death, DND):大鼠颈内动脉30分钟的阻塞,可引起皮层3、4层单个神经元的坏死,甚至在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后28天出现,而且这种DND不激活胶质细胞,无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成为一种安静的缺血性脑损害(silent ischemic injury)。

240.软脑膜癌病(leptomeningeal carcinomatosis):脑转移瘤肿瘤细胞沿蛛网膜下腔弥漫浸润,脑膜依浸润肿瘤细胞的多少可呈略混浊至灰白色不等,甚至出现大片棕黑色,局部可呈现大小不等到的结节或斑块,脑底部、腰骶部、马尾处常明显受累,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脑积水明显。

241.老年斑:为细胞外结构,直径20~150um,最多见于内嗅区皮质,海马CA-1区,其次为额叶和顶叶皮质,银染色示斑块中心为一均匀的嗜银团,中心周围有空晕环绕,外围有不规则的嗜银颗粒或丝状物质,电镜下该斑块主要由多个异常扩张之轴索突触终末构成。242.含铁血黄素:组织内出血时,从血管中逸出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摄入并由其溶酶体降解,使来自红细胞血红蛋白的Fe3+与蛋白质结合成电镜下可见的铁蛋白微粒,若干铁蛋白微粒聚集成光镜下可见的棕黄色较粗大的折光颗粒,称为含铁血黄素。

2.英语名词大全 篇二

关键词:构词方式,词义,句法关系,复数

复合词(compound)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组合而成的。在英语的构词法中,复合法(compounding)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英语中复合词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复合词的种类很多,有复合名词,如classroom (教室);复合动词,如lipread(唇读);复合形容词,如dutyfree(免税的);复合副词,如somehow(用某种方法);复合介词,如throughout(遍及,遍布);还有复合代词,everyone(每个人,所有人)。其中,复合名词的数量最多。本文试图从构词方式、词义、内在的句法关系以及复数的变化这四个反面来分析英语复合名词,希望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复合词,进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复合词。

一、复合名词的构词方式

大多数英语复合词是由两个独立的词组合而成的,这两个组成部分的词类范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以,英语复合名词可以是由两个名词组成的,也可以是一个名词加上另外一个词类组成的,甚至还可以是两个非名词词类的组合。英语复合名词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名词+名词:windscreen (汽车的挡风玻璃),airplane (飞机),landlady (房东)

2.形容词+名词:fastfood (快餐),gentleman (绅士),goodwill (友善)

3.动词-ing +名词:swimming pool (游泳池),chewing gum(口香糖),diving board (跳板),ruling party (执政党),flyingsaucer (飞碟),developing country (发展中国家)

4.动词+名词:playboy (花花公子),callgirl (应召女郎),scarecrow (稻草人)

5.副词+名词:outline (大纲),off-licence (售酒商店),away match (客场比赛)

6.代词+名词:she-devil (恶毒的女人),it-girl (社交名媛),he-goat (雄山羊)

7.名词+动名词:thanksgiving (感恩节),bookkeeping (记账),weightlifting (举重)

8.名词+动词:daybreak (佛晓,黎明),haircut (理发),earthquake (地震)

9.副词+ 动词:outcome (结果),downfall (垮台),outlook (前景)

10.动词+ 副词:get-together (聚会),take-out (外卖食物),teach-in (座谈会)

在以上的十种复合名词的构成方式中,“名词+名词”是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同时也是构词能力最强的一种。

二、复合名词的词义

虽然复合名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组合在一起的,但复合名词的词义却不总是它的几个组成部分的词义的总和。有些复合名词的词义,我们可以很轻易地从它的几个组成部分的词义得出,如sunflower,fastfood,girlfriend等。而有些复合名词的词义,我们是很难推断出来的,如redcoat是指“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英国军人”,而不是“红色的外套”;bigwig是指“要人,大人物”,而不是“大的假发”;greenhouse是指“温室”,而不是“绿色的房子”。

通常,英语复合词以第二个组成部分为中心,第一个组成部分是修饰成分,但实际上英语复合名词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语义关系。第一个成分可以表明第二个成分的用途,如swimming pool (a pool for swimming),washingmachine (a machine for washing clothes);第一个成分可以表明第二个成分的时间,如daydream (dream made during theday),summer vacation (the vacation is in summer); 第一个成分可以表明第二个成分的材料,如apple pie (the pie is madeof apple),orange juice (the juice is made of orange);第一个成分可以表明第二个成分的状态,如flying saucer (the saucer isflying),falling star (a star that falls),等等。

三、复合名词内在的句法关系

上文提到英语复合名词的构成方式有多种类型,所以,即使都是复合名词,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表现出的内在的句法关系也不尽相同。英语复合名词内在的句法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主谓关系

earthquake (地震):The earth is quaking.

salesperson (售货员):A person sells things.

sunrise (日出):The sun rises.

2.动宾关系

carryall (大旅行包):to carry all the things

cutthroat (谋杀者,凶手):to cut the throat

firefighter (消防员):to fight the fire

3.限定关系

bookstore (书店):The store is about books.

gentleman (绅士):The man is gentle.

countryman (乡下人):The man is from the country.

4.同位关系

policeman (警察):The police is the man.

chairperson (主席):The person is the chair.

girlfriend (女朋友):The friend is a girl.

5.并列关系

northwest (西北方):the direction halfway between north andwest

pros and cons (利弊):both pros and cons

joys and sorrows (悲欢):both joys and sorrows

6.主宾关系

power station(发电站):The station produces power.

air rifle (气枪):The air operates the rifle.

gaslight (煤气灯):The gas produces the light.

7.动状关系

sleep-walking (梦游):to walk during the sleep

sun-bathing (日光浴):to bathe in the sun

gun-fight (枪战):to fight with the gun

四、复合名词的复数变化

1.以不可数名词结尾的复合名词没有复数的变化,如:drinking water (饮用水),pocket money (零花钱,零用钱),sunshine (阳光)等。

2 . 以“名词 + 名词”构成的复合名词,通常把后面的名词变成复数形式,如:classroom→classrooms,a i r p l a n e→a i r p l a n e s , f l o w e r p o t→f l o w e r p o t s等。但是,如果第一个名词是man或woman时,则两个名词都要变成复数形式,如woman doctor→women doctors,manteacher→men teachers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boy/girl+名词”构成的复合名词,boy和girl不需要变成复数,如:boyfriend→boyfirends,girl student→girl students.

3.以“其它词类+名词”构成的复合名词,复数的变化表现在名词上,如:hot line→hot lines,playboy→playboys,afternoon→afternoons,swimming pool→swimming pools等。

4 . 以“名词 + 动词”构成的复合名词,通常在词尾加-s,如:earthquake→earthquakes,sunset→sunsets,handshake→handshakes等。

5 . 以“名词 + 介词或副词”构成的复合名词,复数的变化表现在名词上,如:looker-on→lookers-on,passerb y→p a s s e r s - b y , b r i d e - t o - b e→b r i d e s - t o - b e , s i s t e r- i n law→sisters-in-law等。

6 . 当复合名词中没有名词时,通常在词尾加 - s ,如:s t a n d b y→s t a n d b y s , g r o w n - u p→g r o w n - u p s , g o o d - f o rnothing→good-for-nothings,forget-me-not→forget-me-nots等。但是也有例外,如:carrying-on→carryings-on,goingon→goings-on等。

3.中考英语名词考点归纳 篇三

一、 对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考查

1. How many ________are there in the international village?

A. ChineseB. RussianC. American(2006年汕头市)

2. The restaurant is so popular here. Look, there are so many________ here.

A. foodB. dishC. peopleD. waiter(2006年徐州市)

3. —Can I help you?

—I’d like________ for my twin daughters.

A. two pair of shoesB. two pairs of shoe

C. two pair of shoeD. two pairs of shoes(2006年滨州市)

4. Mrs Jenny gives us________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A. some advicesB. many advices

C. some adviceD. an advice(2005年天津市)

5. —Are there any________on the farm?

—Yes, there are some.

A. horseB. duckC. chickenD. sheep(2005年吉林省)

[考点归纳]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区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以及修饰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常用词语,并掌握将可数名词由单数形式变为复数形式的基本方法,还要熟记 dear, sheep, Chinese, Japanese 等单复数形式相同的名词,以及一些不规则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如 manmen, womanwomen, childchildren, policemanpolicemen, mousemice, footfeet, toothteeth, stomachstomachs 等。

二、 对名词所有格的考查

1. The computer on the desk is________.

A. twinsB. the twin’s

C. the twinsD. the twins’(2006年孝感市)

2. Mrs Black is a friend of________.

A. Mary’s mother’sB. Mary’s mother

C. mother’s of MaryD. Mary mother’s(2006年资阳市)

3. It is over________ from Shijiazhuang to Beijing.

A. three hours’ driveB. three hour’s drive

C. three hours’ drivesD. three hours drive(2006年河北省)

4. Today is September 10th. It is________Day.

A. TeachersB. Teachers’

C. the teachers’D. Teacher’s(2005年常德市)

5. —Do you know the woman over there?

—Yes. She’s________aunt.

A. Lily and LucyB. Lily’s and Lucy’s

C. Lily’s and LucyD. Lily and Lucy’s(2005年济南市)

6. After playing football for more than half an hour, the students took________ rest.

A. a few minute’sB. a few minutes’

C. a little minute’sD. a little minutes’(2005年天津市)

[考点归纳]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名词所有格的构成及其用法。名词的所有格一般在词尾加“‘s”,这种形式的所有格主要用于有生命的名词以及表示时间、距离等名词的后面。注意:如果名词本身以表示复数意义的s结尾,构成所有格时直接在词尾加上“‘”即可。另外,注意“A’s and B’s”型名词短语所有格表示两者分别拥有某物,而“A and B’s”型名词短语所有格表示两者共同拥有某物。

三、 对名词作定语的考查

1. There are three________ assistants in that________ shop.

A. women; shoeB. woman; shoe

C. woman; shoesD. women; shoes(2006年孝感市)

2. —Where are the________?

—They are playing________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A. boys students; theB. boy students; the

C. boy students; ×D. boy student; ×(2005年乌鲁木齐市)

3. Bill said they would have________ holiday.

A. a two-monthB. two-months

C. two-monthesD. two-month’s(2005年天津市)

[考点归纳] 一般情况下,名词作定语修饰主体名词时,常用单数形式;主体名词为复数形式时,作定语用的名词一般用单数形式,如 boy friends。但以 man, woman 等名词作定语修饰主体名词时,若主体名词为复数形式, man 和 woman 也要变为复数形式,如 men doctors。由“基数词 + 连词符号 + 名词”或“基数词 + 连词符号 + 名詞+ 连词符号 + 形容词”构成的复合词作定语修饰主体名词时,复合词中的名词只能用单数形式。

四、 对易混名词的考查

1. At the foot of the hill you could hear nothing but the________ of the running water.

A. shoutB. noiseC. voiceD. sound(2006年天津市)

2. Beth has a beautiful________. Listen! She is singing very well.

A. voiceB. lookC. soundD. smell(2006年杭州市)

3. —What happened to you this morning?

—The teacher asked me for my________ when I was late again.

A. meaningB. ideaC. excuseD. answer(2006年武汉市)

4. —Oh, there isn’t enough________ for us in the lift.

—No hurry. Let’s wait for the next.

A. floorB. groundC. roomD. place(2006年黄冈市)

5. Tom regards Nanjing as his second________ because he has been here for over ten years.

A. familyB. roomC. houseD. home(2005年南京市)

6. Football is a popular________around the world.

A. matchB. goalC. gameD. play(2005年安徽省)

7. Excuse me, waiter. We’re leaving. Can you bring me the________, please?

A. moneyB. noteC. billD. list(2005年杭州市)

[考点归纳]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一些语义相近而极易混淆的名词。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见易混名詞的用法区别,如: family, home, room, house; problem, question; match, game; note, bill; door, gate, entrance 等。

五、 对名词所表示的相关意义的考查

1. Once upon a time we Chinese made the first kite. People used kites to send________ to other places, because they didn’t have telephones, computers, or even radios.

A. languagesB. newspapers

C. messagesD. magazines(2006年临沂市)

2. Heilongjiang is in the________of China.

A. northeastB. northeastern

C. northwestD. northwestern(2006年天津市)

3. Lao She is the________of Tea House(茶馆).

A. doctorB. actorC. scientistD. writer(2006年陕西省)

4. —I want to go to different places, but I don’t know the________.

—A map is helpful, I think.

A. priceB. wayC. timeD. ticket(2006年江西省)

5. Thomas Edison never gave up. During his lifetime, he had 1,093________.

A. instructionsB. competitions

C. inventionsD. injections(2006年盐城市)

6. The TV________ on Channel Five are about sports.

A. experiencesB. performances

C. programsD. problems(2005年天津市)

7. —Please give me a________ when you get to Beijing.

—All right. I’ll tell you everything when I get there.

A. newspaperB. ticket

C. presentD. ring(2005年宁波市)

[考点归纳] 这类试题常常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只要考生能读懂句意,把握语境,一般不难作出正确的选择。

六、 对含有名词的固定短语的考查

1. —Sorry, Jane. I took your school bag by________.

—It doesn’t matter.

A. handB. mistakeC. bikeD. heart(2006年盐城市)

2. Brian is so kind that he often gives me a________ when I’m in trouble.

A. replyB. seatC. handD. reason(2006年安徽省)

3. There will be many kinds of shoes________ this Sunday. I’ll go and buy a pair for my daughter.

A. on dutyB. on show

C. on businessD. on watch(2005年南宁市)

4. We should have________ in ourselves and we will make it if we have a try.

A. successB. confidence

C. progressD. knowledge(2005年大连市)

4.英语名词大全 篇四

it is time for bed. 是睡觉的时候了。

i’ve put the children to bed. 我已安置孩子们睡觉了。

he sat by the bed, watching tv. 他坐在床边看电视。

比较 go to bed(上床睡觉)与 go to the bed(到床边去)。如:

he went to bed at 10 last night. 他昨晚10点钟上床睡觉。

he went to the bed and found a red box on it. 他走到床边,发现床上有个红盒子。

有时用不用冠词与搭配有关,比较:

it’s a bad habit to read in bed. /it’s a bad habit to read

on a [the] bed. 躺在床上看书是个坏习惯。

5.英语名词大全 篇五

it is reported that a great number of ________ died in the drought.

a. cattles b. polices c. peoples d. poultry

此题应选d。其余几项均可能被误选。 此题主要涉及集合名词的用法,下面将集合名词的有关用法作一归纳:

Ⅰ类:这一类包括 cattle(牛),people(人),police(警察),poultry(家禽)等,其用法特点为:只有单数形式,但却表示复数意义,用作主语时谓语通常也用复数;不与 a(n)连用,但可与the连用(表示总括意义和特指):

the police are looking for him. 警察在找他。

people will laugh at you. 人们会笑你的。

Ⅱ类:这一类包括family(家庭),team(队),class(班),audience(听众)等,其用法特点为:若视为整体,表示单数意义;若考虑其个体成员,表示复数意义。比较:

this class consists of 45 pupils. 这个班由45个学生组成。

this class are studying english now. 这个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

Ⅲ类:这一类包括 baggage / luggage(行李),clothing(衣服),furniture(家具),machinery(机器)等,其用法特点为:是不可数名词,要用单数形式,不用不定冠词 (当然更不能用数词),没有复数形式:

our clothing protects us from [against] the cold. 我们的衣服可以御寒。

6.中考英语名词复习 篇六

(1)语言(language)

Chinese(汉语)

Egyptian(埃及语)

English(英语)

French(法语)

German(德语)

Indian(印第安语)

Japanese(日语)

Russian(俄语)

Spanish(西班牙语)

(2)洋(ocean)

the Pacific ocean(太平洋)

the Atlantic ocean(大西洋)

the Indian ocean(印度洋)

the Arctic ocean(北冰洋)

(3)洲(continent)

Africa(非洲)

America(美洲)

Antarctica(南极洲)

Asia(亚洲)

Europe(欧洲)

Oceania(大洋洲)

(4)国家(country)

Australia(澳大利亚)

Canada(加拿大)

China(中国)

England(英国)

France(法国)

Germany(德国)

India(印度)

Japan(日本)

Mexico(墨西哥)

New Zealand(新西兰)

Peru(秘鲁)

Russia(俄罗斯)

Spain(西班牙)

the United States(美国)

(5)时间(time)

second(秒)

minute(分钟)

moment(短时间)

hour(小时)

day(天)

night(夜)

week(星期)

month(月)

year(年)

century(世纪)

(6)月份(month)

January(一月)

February(二月)

March(三月)

April(四月)

May(五月)

June(六月)

July(七月)

August(八月)

September(九月)

October(十月)

November(十一月)

December(十二月)

(7)星期(week)

Monday(星期一)

Tuesday(星期二)

Wednesday(星期三)

Thursday(星期四)

Friday(星期五)

Saturday(星期六)

Sunday(星期日)

(8)季节(season)

spring(春)

summer(夏)

autumn(秋)

winter(冬)

(9)气候(climate)

cloud(云)

fog(雾)

freeze(冰冻)

lightning(闪电)

snow(雪)

thunder(雷)

rain(雨)

wind(风)

(10)方位(direction)

east(东)

south(南)

west(西)

north(北)

left(左)

right(右)

(11)交通工具(transport)

bicycle(自行车)

boat(小船)

bus(公共汽车)

car(小汽车)

plane(飞机)

ship(轮船)

train(火车)

truck(卡车)

jeep(吉普车)

(12)饮食(meal)

breakfast(早餐)

lunch(午餐)

supper(晚餐)

dinner(正餐)

picnic(野餐)

(13)食品(food)和饮料(drink)

apple(苹果)

banana(香蕉)

bean curd(豆腐)

beef(牛肉)

bread(面包)

cabbage(洋白菜)

cake(蛋糕)

carrot(胡萝卜)

chicken(鸡肉)

chips(炸土豆片)

chocolate(巧克力)

coffee(咖啡)

cookie(小甜饼)

corn(谷物)

dumpling(饺子)

fish(鱼肉)

fruit(水果)

juice(果汁)

meat(肉)

mooncake(月饼)

milk(牛奶)

mutton(羊肉)

noodle(面条)

nut(坚果)

orange(橘子)

pea(豌豆)

pear(梨)

pork(猪肉)

porridge(粥)

potato(土豆)

rice(米饭)

sandwich(三明治)

sugar(糖)

sweet(甜食,糖果)

take-away food(可带走的熟食)

tea(茶)

tomato(西红柿)

vegetable(蔬菜)

wheat(小麦)

(14)颜色(colour)

black(黑色)

blue(蓝色)

brown(褐色)

gray(灰色)

green(绿色)

orange(桔黄色)

red(红色)

white(白色)

yellow(黄色)

7.浅议英语抽象名词的篇章衔接功能 篇七

抽象名词相对于具体名词而言, 不可直接感知, 而是表示“从典型性上来讲是观察不到和不可测量的”[1]行为、品质、状态、情感等抽象概念。英语抽象名词包括行为抽象名词、表语性抽象名词及固有抽象名词。行为抽象名词具有动作、状态等意义, 由动词加后缀派生或直接转化, 如:realization, alcoholism等;及love, control等由动词直接转化的抽象名词。表语性抽象名词表示品质及状态, 由形容词加后缀构成, 如:humility, delicacy等;及部分表示身份的名词派生而来, 如:heroism, collectivism等。抽象名词还包括固有抽象名词, 它们是英语语言中的固有部分, 不是由其他词类的词派生或转化而来, 如:truth, view, philosophy等。

抽象名词由于具有动词及形容词的某些功能, 因此通常可以代替动词或形容词表达句子的含义。用抽象名词加以表达的形式被称为“名词化”形式。这种名词化形式被功能语言学称作语法隐喻 (grammatical metaphor) 。“韩礼德借用了congruent (一致性) 和metaphorical (隐喻性) 两个术语, 认为用动词、形容词等来表达的是一种‘字面的’、‘一致性’的表达方式, 而用抽象名词来表达的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形式”[2]。这种隐喻性的表达方式由对应句子的深层结构中派生而成, 隐含自己的逻辑主语或宾语, 常以名词性短语形式出现。如the survival of species相当于our species survive, an expression of life through the medium of language相当于to express life through the medium of language。上述抽象名词短语结构就可以视作一种隐喻式的表达方式, 并都包含了各自的逻辑主语。

二、抽象名词的简洁性及概括性

英语在各类文体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 具有明显的使用名词表达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正式文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以培根的《论读书》为例, 短小的篇幅中常用名词化表达 (包括介词的大量运用) , 使文章洗练睿智。

例1.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ability.Theirchiefusefordelight, is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例1句中频繁地使用了抽象名词, 体现了严密及简约的特点。句中共使用了九个抽象名词, 其中delight, ornament及discourse由动词直接转化, 而ability, privateness, disposition及judgment分别由形容词及动词派生。抽象名词在英语中的大量使用, 主要是由于抽象名词具有的各种修辞功能, 包括简洁性、概括性、生动性、平衡性等。其中, 简洁性和概括性是其主要的修辞功能。

1. 简洁性

抽象名词在代替动词及形容词表达语意时, 不仅是另一种可供替换的表达方式, 而且还是一种简洁的表达方式。如上所述, 抽象名词是一种语法隐喻, 隐含了自己的逻辑主语或宾语, 用抽象名词方式表达思想可以将大量的内容囊括在一个小范围内, 因而更为抽象和简洁。如improved concentration相当于concentration has been improved, 这里的主语没有出现, 但我们可以根据其对应动词的习惯搭配了解其隐含的意思, 从而增加了表达的简洁性。

例2.It was sharply different…disappointed anticipation or else in sheer nervous dread of the moment itself.[3]

例2句中抽象名词anticipation和dread的习惯搭配都是人, 因此不用表达出主语, 读者也能了解此句的意思。如果用动词的表达方法, 则需要出现具体的主语及宾语。无疑用抽象名词表达增加了语句的简洁性。

2. 概括性

除简洁性外, 抽象名词还具有概括性的特征, 可以对前述内容加以总结归纳或对将要叙述的问题做出相应概括, 避免重复使用某些词或某些具体现象。汉语中也常用名词的这种功能, 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认知, 即简化复杂的概念为笼统的概念, 方便语义的下一步展开,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汉语中常用“上述问题”、“这种态度”、“下述情况”等。

例3.The lesson from 1914 is that economic integration alone does not guarantee that nations will agree to cooperate or even avoid trying to destroy one another.The forces of nationalism, tribalism, and ethnic rivalry are still much part of the human condition.

例3句中的condition一词具有高度概括性, 通过了解前文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它的确切含义。

三、抽象名词的篇章衔接功能

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说法, 语篇是在一定语境下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衔接是语篇内部各个构成部分之间语义上的联系。通过语篇衔接这一表现形式上的特征显示出其在结构及功能上的整体性。如果篇章中的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 这两部分之间就存在着衔接关系。衔接类型分为五类:照应 (reference) 、替代 (substitution) 、省略 (ellipsis) 、连接 (conjunction) 和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其中, 词汇衔接是“通过在篇章的上下文中选用一对或一组具有某种语义联系的词而取得的。”可以表现为同义、近义、上下义词衔接等[4]。

抽象名词可以在篇章中起到衔接功能, 主要是由于抽象名词的词义宽泛, 以及它的简洁性与概括性, 因此可以起到归纳或预示作用, 承上启下, 使语义连贯。如前面的例子所示, 抽象名词除了一些具有确切含义的词, 如art, knowledge外, 一般词义丰富。这些词在表达时往往指称具体的事物, 其具体的意义常常需要根据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和语境才能具体地确定。“正是这种和上下文有着某种语义被确定和确定的关系, 它们就获得了和一般指示代词如this, that, it, these等相同的属性, 即具有很强的衔接连贯的功能。此时, 它们与指示代词一样, 只是一种符号”。按照上述衔接手段的分法, 抽象名词的语篇衔接功能可以归类为其中的词汇手段中的近义或上下义词衔接, 其具体的篇章衔接功能表现为段内及段间衔接。

1. 段内衔接

抽象名词的篇章衔接功能可以表现在段落中, 具有归纳或预示作用。如Francis在其Anaphoric Noun著作中专门把hypothesis, realization, misconceptions等这类词划出, 指出这些词在前面加上this, the, such等指示代词后往往能概括或归纳前文的语义, 因此它们在篇章中有较强的衔接性前指功能。Francis进一步解释, “这些前指名词归纳总结了前一话题, 为接下来的话题确立了框架”。

例4.Down fell half a dozen times…her speed but not her determination[5].这句中抽象名词determination的意思是通过前一句的意思来明确的。这种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将这两句话衔接了起来, determination在这里是对前部分的归纳。

2. 段间衔接

抽象名词还可以起到段间衔接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段内衔接的一种延伸, 与段内衔接有些相似。

例5.An American will build a house…Thus he will travel five hundred miles in a few days as a distraction from his happiness.

Death steps…this futile pursuit of that complete felicity.[6]

这两个段落中, pursuit的意义由前一段的各种事例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这个词将两个段落衔接了起来。

综上所述, 抽象名词具有简洁性及概括性等主要的修辞功能, 在英语中使用频繁, 而且由于其词义宽泛, 还是篇章衔接的重要手段, 可以分为段内衔接及段间衔接。

参考文献

[1]Quirk, R.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London.Longman, 1985.

[2]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蔡基刚.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8.英语动词名词化现象及翻译 篇八

关键词: 动词名词化 成因 翻译策略

一、引言

根据《现代语言学词典》的界定,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英语动词名词化这一现象并非现代英语特有的产物,它可以追溯到古英语时期。通常情况下,动词在经过名词化之后,所表达的意义更客观,文字表述部分也变得更简洁。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学者们对英语动词名词化这一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得出了不同的理论成果。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派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出发,阐述英语动词名词化形成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通过实例探讨这一语言现象在翻译时可使用的方法和策略。

二、动词名词化

1985年,韩礼德(Halliday)在其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中首次提出“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一概念。隐喻化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具体的事物去认识另外相对抽象的事物。而语法隐喻则可以把事件、活动、情绪、思想等转化为实体(entity),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Lakoff & Jonson 1980)。Halliday指出,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语法隐喻的实质即为名词化。因此,可以说,英语的名词化结构这一现象旨在运用隐喻手段,将一种语法类型或者语法功能转换成其他的一种,从而衍生出新的经验类别。从这个层面看,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可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

1.抽象名词。在英语中,抽象名词通常被用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如:arrival,patience,freedom,recovery,knowledge,disappointment等。另外,抽象名词还具有极强的概括能力,能够使原动词或形容词传递的意义更加抽象虚幻。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

a)Lewis ran fast,performed consistently,was honest, and he desired success so much, so he defied not only the stopwatch but also the march of time.

b)With speed, consistency, integrity, and above all desire, Lewis defied not only the stopwatch but also the march of time.

凭着速度、稳定的发挥、诚实,尤其是对获胜的渴望,刘易斯的表现非秒表所能计量,甚至使时间也停滞不前。

从上述句子的对比不难看出,运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不仅能够使表达更为简洁,行文比较自然,而且更容易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2.动词派生而成的名词。例如:以-er或-or结尾的名词既表示施事者,又保留原来动词的意义,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例如:sing-singer(one who sings);teach-teacher(one who teaches);cook-cooker(a device used for cooking);silence-silencer(a device used to reduce noise)。一种派生是指将后缀-ment,-ation,-tion,和-ion接在动词后面构成名词。词义本身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词性却完全不同。如:manage-management,inform-information,produce-production,decide-decision,educate-education。

另外一种形式便是在动词后面加上-ing,构成动名词的形式。由于这类名词是由动词加上后缀这一形式演变过来的,因此,它保留了动词的某些特征和变化形式。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主要是用来表达比较抽象的概念,而这种抽象的概念又是名词无法表达的。例如:fish-fishing,shop-shopping,swim-swimming,climb-climbing。这种变化形式在科技英语中不胜枚举,事实上,在科技英语中,-ing结构的衍生义还可以简化句子或词组结构(如“校正定时”译成correct timing比表达为to set time correctly效果明显更胜一筹)。尤其是人们在给新术语命名时,往往喜欢用旧词新义的方法,但是又担心出现歧义,便将旧词新义与加-ing词尾配合起来使用。因此就出现一系列计算机术语的英译,编码coding,自动对中automatic centering,桥接 bridging,键控 keying等。

3.英语中还有许多名词是动词直接转化的,即和动词同形的名词。例如:conduct,动词:进行,实施;名词:行为,举止;probe,动词:调查,研究;名词:探针(医生检查伤口用的钝头细长工具);elbow,动词:用肘推(或撞)人,名词:肘;fuss,动词:(因小事)抱怨;小题大做;名词:小题大做,大惊小怪。这类词在运用的时候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其词性,进而断定其词义。例如:句子Can you can a can as a caner can can a can?(你能像装罐工人那样把罐头装进罐头瓶子了吗?)出现了6个can,第一和第四个can为情态动词,意为能够;第二和第五个can为实义动词,意思是:将……装入密封罐中保存;第三和第六个can为名词,表示罐头;虽然是同一个单词,且动词和名词的形式是一样的,但由于词性不同,在词义和用法上自然有着一定的差异。

三、英语动词名词化的翻译

在翻译英语动词名词化这一结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进行相应的转化,将静态意义通过动态的形式表述出来,具体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换为汉语动词

汉英翻译的时候,多数英语名词可转换成动词,尤其是动宾短语的结构,通常会采用此类方法。例如:The nurse gave the little girl a pat.护士轻轻地拍了下小女孩。此外,介词加上名词构成的固定搭配经常采用类似的翻译方式。例如:(1)I was surp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o many people at the meeting.这么多人出席会议,我觉得非常吃惊。(2)Several people nodded in approval.好几个人点点头,同意了。另外,英语当中有些由动词加后缀构成的名词(如reader,teacher,observer,repairer)用来表示人,而不再表示行为和动作。但是由于汉语中词语的分合伸缩比较灵活,因此在对这类词进行翻译时往往并没有采用相对应的汉语名词,而是将其转换为动词。例如:(1)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C.Eckersley)他能吃能睡。句中eater和sleeper分别对应汉语动词吃和睡。类似的句子还有:(2)He was a nonsmoker and a teetotaler.(E.Snow)他既不吸烟又不喝酒。句中nonsmoker和teetotaler分别译为汉语动词不吸烟和不喝酒(毕淑敏,1993)。

2.转换为汉语形容词

为了节省版面,会尽量省略虚词和其他次要的词,把具有刺激性的词语(stimulating words)挤压在一起,这种用法在报刊阅读中非常常见。例如:500-Metre-Long Flood Prevention Dyke Built(五百米长的防洪坝建成);Face-to-Face Negotiation(面对面的谈判)。此类用法也可见于文章的标题,例如:Rich meeting His Future Mother-in-law里奇拜见未来的岳母。用连字符把几个单词连接在一起构成形容词含义的现象,在英语中并不少见,He is a five-year-old child.他是个五岁大的孩子。He approached our decision with a father-knows-best attitude.他用一种知事莫若父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决定。此外,“be of+抽象名词”结构,对这类抽象名词翻译时,可采用对照的形容词。例如,(1)The meet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译作:这个会议是很重要的(importance 重要的)。(2)The medicine is of no use.译作:这药是没有效果的(no use 无用的,无效的)。

3.转换为四字结构

一部作品的理解即是主客体视域的融合,如何使主体视域很好地与客体视域相融合是英译汉的过程中通常要考虑的问题(刘彧,2012)。要了解一个视域,就要充分了解该视域中的文化及语言因素。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四字结构,在内容上言简意赅,形式上工整匀称,行文上严谨客观,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在英语名词化结构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译者可以试着采用四字结构,将主体视域与客体视域有意识地融合,不仅能使译文格式工整,还能充分考虑文化的接受程度,使译文读者更容易接受。例如: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可译为毛遂自荐,what done is done可译为木已成舟。另外,汉语的四字结构既包括成语又包括非成语。在翻译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如:The casts brilliant acting drew stormy and lengthy applause from the audience.可译为:台上演员演技高超,台下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诚然,演技高超,掌声雷动不属于成语的范畴,但是这样的四字结构依然工整对仗。

4.转换为汉语句子

英语动词名词化结构本身可以使句子更简洁,客观严谨。因此,将名词化短语翻译成句子的现象不是很多。但是在翻译过程中,有些名词结构可能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字词结构,或者相应的结构不能够清晰地表达原文的含义,这时候通常采用句子翻译,从而使意义表达得更清楚明白。例如:He is no smoker,but his father is a chain-smoker.句子smoker为抽烟者,chain-smoker为一根接着一根抽烟的人,译为:他是个不抽烟的人,但他爸爸是一个一根接着一根抽烟的人。意思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不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译为:他倒是不抽烟,但他爸爸却一支又一支不停地抽。将smoker及chain-smoker译为句子形式,表达更地道。再如:在句子“There were various possible players for the role.”中,various possible players如果译成各种各样可能的人的话,也会让读者不知其所以然,译成可能扮演这种角色的有几个人,表述上就更贴切。

四、结语

英语动词名词化是英语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通常动词在名词化之后,在意义上更抽象,表述上更客观严谨。在翻译的过程中,理解名词化现象的构成和特点,能够使译者在翻译时更加有的放矢,译文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Arnold,1985.

[3]李容萍.英语动词名词化的应用与翻译[J].考试周刊,2009,(27):52-53.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8-111.

上一篇:学习小组公约下一篇:浅析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