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我议论文(7篇)
1.善待自我议论文 篇一
演讲稿《珍爱生命,善待自我》
演讲稿《珍爱生命,善待自我》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四年级一班的陈梦蝶。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善待自我》
有人说: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是回忆,今天是人生的中心,只有把握好今天,才能让明天生活得更美好。
然而,怎样才算把握好今天呢?我想最关键莫过于——珍爱生命,善待自我。
鲁迅说过: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珍爱生命,善待自我,就是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参与竞争,勇于尝试。在坚持与奋斗,在不断努力之中,去获取知识、能力、智慧和思想。让生命如流水,在向前奔流的过程中彰显美丽和意义。
珍爱生命,善待自我,还要我们豁达处世,以乐观的心境面对人生。无论成功与失败、欢笑与痛苦,都是生活赐予我们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每天都应保持一份好心情。
珍爱生命,善待自我,还要我们远离危险,学会保护自己。在此,我特别想提醒同学们:有序上下楼梯,谨防拥挤踩踏;注意交通安全,不横穿马路、不乘坐三无车辆;注意饮食安全,不要购买“三无”食品;注意运动安全,在各项运动中要听从体育老师的安排,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作好准备活动,不做危险性的运动。
同学们: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美丽的生命。让我们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善待自己.让我们将一个最好最健康的自己展现给社会,展现给家庭,展现给自己最爱的人。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2.善待自我议论文 篇二
关键词:自我教育,必要性,培养途径
唤起学生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目前, 教育界对自我教育有较多的界定, 综合各家观点, 笔者认为所谓自我教育, 就是指个体根据社会的要求, 有目的、有步骤、能主动地对自己提出任务, 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 以提高个人素质、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能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是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符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 提倡大学生自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
1. 大学生自我教育符合人的成长规律。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每个人都想发展得更好,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 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当代大学生的低层次需要暨生理需要基本上都得到了满足, 因此有了更高的需要暨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体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动力, 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努力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 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 有利于树立更高的理想, 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2.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网络社会的发展要求。
当今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 网络无处不在, 电脑、手机等上网工具的普及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网上信息量大面广, 在接受海量网络信息的过程中, 他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传统, 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思想, 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们总会认为自己对社会某一热点的看法是对的, 对别人的看法提出质疑, 乐于与别人进行辩论, 善于批判。与以往的大学生保守、内敛、在公众场合不善表现相比, 他们个性张扬, 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比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社团活动, 表现欲强。在这种社会现状下,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被大学生接受, 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才能符合网络社会的发展要求, 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和终身教育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缺少兄弟姐妹的他们不善长与同学沟通, 遇到困难没有父母的帮助又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就出现了“宅男”、“宅女”, 平时待在宿舍打游戏, 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即使在一些公共场合, 出现沟通障碍后, 大家都会低下头用手机上网刷微博, 久而久之在宿舍对着电脑, 外出对着手机, 沉溺网络不能自拔, 因此, 在独生子女的时代, 缺少了朋辈教育的现状下, 鼓励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大势所趋。社会正在快速发展, 科技大发展, 信息大爆炸, 经济大繁荣, 以往生产力翻一番需要10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如今可能只需要10年左右就会翻一番。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 有很多新知识出现, 要求人们不断学习, 提高个人素质, 掌握生产和生活技能, 终身教育成为了时代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 更多的学习时间是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 因此, 终身教育的时代要求高校引导、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二、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途径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外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只有经过教育才能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对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自我教育。
社会实践是自我教育的良好载体。有些时候, 老师或朋友的劝导不起作用, 只有学生自己经历一些事情, 有所体验, 有所感悟, 才能有所收获。比如生活中牢骚较多、抱怨生活环境不好的同学, 在暑期社会实践参加支教活动后, 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努力学习, 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他们受到的触动很大, 对生活有了新认识, 心态变得平和, 学习也更加努力, 较以往表现有很大改观。再比如我们经常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希望学生到西部就业, 但是还是很少有学生毕业后投入西部, 建设西部, 这是因为学生对西部和西部企业认识不够, 简单的说教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笔者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带领部分学生走访西部城市和西部重点企业后, 学生对西部的看法有了改变, 对东部和西部进行了比较后, 部分学生认识到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 到西部重点企业工作对个人的发展会更加有利, 因此产生了毕业后到西部工作的想法。因此, 高校要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和途径,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自我教育, 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增加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2. 加强学生团队建设, 促进学生自我学习。
对学生而言, 团队的形式有很多, 包括宿舍、班级、社团或整个院校。事实表明, 一个气氛融洽的宿舍、班级、社团, 对学生的自我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团队有共同奋斗目标, 因此有良好的舆论氛围, 有能力出众的带头人, 因此团队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主体, 它不仅能向团队的每个成员提出严格要求, 而且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督促、相互检查和相互帮助, 成为推动个体自我教育不可缺少的外部力量。学生的成长过程, 就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一个参与的过程, 身处集体的个体之间通过自由交流情感和思想, 共同分享成长和进步的快乐与幸福。比如高校里, 经常出现一个宿舍的全体成员都获得奖学金的情况、集体上研究生的情况、全部出国的情况。
3. 家校合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助力学生自我调适。
当代大学生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 伴随而来的是竞争的压力也逐渐变大, 考入大学的同学在高中都是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 进入大学后, 成绩都很优秀的同学也会比出高低, 因此, 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加, 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也越来越大, 对于情感的困惑开始显现, 临近毕业时的就业压力、考研究生的压力又接踵而至,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原因, 有较大部分的大学生抗压能力较弱, 有少量学生甚至出现了焦虑症, 严重的甚至需要看心理医生, 因此, 高校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也要意识到,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 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 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取得家长的合作, 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 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 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 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最终要让学生学会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
4.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提供自我教育的参照物。
自我教育意识的养成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教育者应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抑制歪气, 使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心理效应。优良的外部成长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形成。
大学生自我教育作为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 既是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又是推进自我意识发展的力量。它不但是现有教育体制的一种有益补充, 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它将对高等教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大学时代需要增强自我教育, 投身社会后更需要自我教育, 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才能正确认识社会, 正视现实, 报效祖国, 服务人民。
参考文献
[1]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2]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孙其昂.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M].第2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4]冯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前沿, 2004, (3) .
[5]王长金.自我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2) .
[6]刘春雁.关于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22 (3) .
3.善待自我议论文 篇三
盱眙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胡会
在马斯洛的心理需求五个层次理论当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类的最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更需要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对于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高技能的人才比比皆是,但是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却成了“稀有物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管好自己的七亩三分地”成了工作的信条。我们经常也会碰到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工作缺少发展的平台,没有发展的机会,但却没有想到自己在工作中缺乏的责任心,没有能给人百分之百的信任。所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能做什么样的事情取决于你的能力,但是能在这个位置上走多远却取决于你的责任心。
所谓的责任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就是个体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把责任意识外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有责任意识,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意识,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意识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意识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对于我们个体来说,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平台。每个人不仅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工作,更要在有强烈责任心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来体现个体的能力,展现个人的价值。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工作能不能干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责任心。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就失去了干工作的根本动力,就不会有过硬的工作质量标准,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抓任何工作,都要注重强化责任意识。人们最熟悉的,往往也是最陌生的;最应该做到的,往往又是最难以做好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没有责任意识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一起起的安全隐患事故、一次次的重大污染、一例例触目惊心的车祸无不给缺乏责任意识的人们敲响一次次的警钟,这些灾难带来的伤痛、财产损失和大量资源的浪费无不对人们责任意识进行一次次的拷问和控诉。可见,有没有责任意识、责任意识能否外化为实际行动对我们的个体、家庭、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4.善待自我议论文 篇四
声乐表演涉及的方面多而复杂, 既用声音来传达艺术, 又要通过塑造的形象魅力, 传达情感、表达人生。著名戏剧家章泯曾说:“如果问我, 什么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艺术, 我说是表演艺术;可什么是世界上最难的表演艺术, 我说还是表演艺术。”1这就道出了表演的奥秘与复杂性, 因此, 个人修养的提高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 它直接关系着是否能够成功塑造活生生的、富于鲜明性格、独特灵魂的人物形象。
一、表演者应具备的素质
“好演员必须具备对歌曲的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三种素质”2显然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专业的演唱者必须具备对生活、对人、对艺术有较深的理解能力, 对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合理的认识, 对歌曲中的角色有正确分析的能力。要善于感受、体验其情感, 善于体会其内涵、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创造性。而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 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对于声乐表演者, 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在正确理解歌词的基础上, 发挥艺术想象力, 才能将虚构的艺术转为具有审美艺术的表演。“当我们研究有魔力的假设和规定情境的时候, 我曾经要求在想象虚构中必须有逻辑和顺序;”3想象中的动作必须是有严格的逻辑和顺序。成功的声乐表演最令人振奋的原因往往来自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演员对声乐作品表现力的强弱, 直接体现了声乐表演者音乐修养水平的高低, 因此在学习中我们要不断得聆听、感悟、欣赏, 加强音乐实践。
二、提高艺术修养与文化修养的途径
(一) 提高演唱技能与相关专业知识
1、歌唱技巧与专业理论的联系
从技能属性看, 声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要达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意境, 首先要求具备扎实的演唱技巧, 包括对咬字、呼吸、声音控制等基本专业技巧, 只有经过了正确和良好的歌唱训练, 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歌唱乐器, 使之更好得为歌唱所需。“不管哪种风格, 外国的也好, 我们民族民间的也好, 好的演唱是从不脱离内容的, 技术与内容的关系要摆得对, 技术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什么时候脱离内容专搞形式, 什么时候就出问题。”4技巧是媒介, 是通过歌唱技巧来传达情感。其次要有娴熟的专业知识修养, 比如对试唱练耳、和声、调性、乐理知识的掌握等。着手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旋律风格、节奏特点、语言韵律, 找出歌词中的逻辑重音, 才能合理得进行艺术上的加工、创作。
2、培养“好”耳朵
在学习实践中, 要善于用耳, 注重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 或者用录音笔把唱的歌曲录下来, 对声音的细微变化要有客观的分辨力, 对歌唱问题要有正确判断。有的学生在演唱时过分地注重模仿歌唱家的声音, 模仿他表演的神情, 却忽略了应该用耳朵去分辨, 是否是科学的发声状态, 所以好的耳朵是学习声乐的关键。要善于用脑,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3、演员与角色相适应
声乐表演艺术的核心就是在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演员是不变的个体, 却根据歌曲中所要扮演的人物作出不一样的表演。他们的性格特征、形体姿态、思想、气质、心态等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构成了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差异。而表演者实际上就是在不断研究、模仿、探索中, 去感受不同歌曲中的不同角色, 去适应不同的人物具备的性格。实际上, 我们试着去适应歌曲中的角色的时候, 可以帮助我们吸引想要与之相关的特性。比如有的表演者, 在演唱《不幸的人生》时, 似乎把听众带到了她内心深处, 能够聆听到来自心灵的呐喊, 说明她对痛苦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而有的演员他习惯适应悲剧的作品却不能较好的适应节奏欢快的歌曲, 这就需要在学习中缩短这种差异。从自我出发, 对角色进行从内到外的分析、体验、想象等。要解决演员与角色差距的问题, 还涉及到演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功力。正如俄罗斯著名艺术家泰依罗形象地论述:“唯有表演艺术, 无论是创作人、材料、工具, 还是艺术作品本身, 全都是有机地结合在同一客体之中, 彼此无法分开。”
4、情感体验
声乐表演者要在实践中深入体验作品内在的意蕴, 既要鲜明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 又要注入演唱者对作品体验的个性特点。通过表演, 呈现出表演者心理结构在特定时代、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个性情感特征, 就要进行主客体情感流的相互交融、彼此作用。“作为我们体验艺术的主要基础之一的原则是:‘通过演员的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天性的下意识的创作。’”5“体验艺术要求演员不要演示现成的创作结果, 而是要善于在每次演出中, 根据预先深入研究过的人物形象的生活的逻辑, 重新创造生动的有机过程, 而不重复自己过去的表演, 每次演出都要创造新的、真正的‘今天的生活’”6
(二) 提高文化修养的必要性
从文化的属性来看, 声乐作品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 歌词大都是文学性强, 思想深刻的诗词创作的文学基础, 浸透了人类的智慧、音乐观念、生活态度等, 旋律和歌词常常表达着强烈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韵味, 这就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可以说, 一个文学功底深厚的表演者才能够深入理解创作者的深刻思想, 才能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色、歌词意境有合理的把握与分析。因此想要驾驭这门艺术, 就要不断得学习文化知识, 不断得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培养高尚的情操。尽可能多地涉足有关文学、戏剧、诗歌、美术、舞蹈等人文方面的知识, 汲取其养分, 文学使人们的内心更加丰富, 艺术使人们充满激情与灵感, 必然促使演唱时的表现力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浩瀚、微妙、敏感的学科, 舞台艺术家必须主宰自己的灵感。因此, 不但需要娴熟的歌唱技巧, 还要学会将丰富的生活积累转化为富于感染力的艺术积淀。对自我修养的积累越广博越深厚, 声乐表演艺术的境界就会越高, 人物塑造就会越鲜明多彩, 也就越能提高音乐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之演员学习手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2】格·克里斯蒂著李珍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演员的培养》1985年9月第1版
【3】林陵史敏徒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1959年11月第1版
5.善待自我议论文 篇五
贫困大学生, 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 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相对于非贫困大学生而言, 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许多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犹豫不决、自我怀疑、患得患失等, 并由此引发一系列消极的行为反应和情绪体验。决策困难成为贫困大学生择业期间面临的主要困扰之一, 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 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课题。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
职业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职业选择行为的主动性, 对择业范围产生影响。一个人的择业效能水平越高, 择业行为就越积极主动, 敢于涉足的择业范围也越广。同时, 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越高, 那么他的职业选择余地也越大。虽然个体实际具备的职业能力会制约他的职业生涯发展, 但职业发展的自我局限更主要地产生于自我无能感, 而不是实际能力的不足。职业自我效能感高者往往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妨碍他进行职业选择。而且, 在首选职业计划不能顺利实现的情况下, 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偏好进行二次选择。而职业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 在求职择业中, 往往试图回避主观认为竞争难度大的工作岗位, 甚至会误认为找不到或者是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要再遇上一次失败的经历, 求职择业的范围就更要缩小, 而且往往会做出并不十分合适的职业选择。
根据邵国平等人的研究, 贫困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偏低, 择业过程中焦虑水平较高。因此, 增强贫困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十分必要。
2 增强贫困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2.1 提高与职业选择过程有关的能力
Crites在职业成熟理论中提出了五种与职业选择过程有关的能力, 分别是:自我评价能力, 即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能力;收集信息能力, 即个人对工作世界的特定职业的职责、任务的了解程度;目标筛选能力, 指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的特点进行匹配的能力;职业规划能力, 指在做出职业决策后, 对决策的实施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指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 如个人选择与父母意愿的冲突、缺乏所喜欢的职业的能力、决策犹豫和不现实等。这五种能力同时也是在择业过程中所要求能力的具体内容。因此, 对贫困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能力方面的训练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而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科学、完善的就业指导。
贫困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往往偏低, 缺乏对自身职业能力的有效探索, 高校可以通过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促进贫困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探索, 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合理定位, 培养他们的自我接纳和自主意识, 增强就业的自信心。同时要开展职业测评, 将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在科学测量的基础上。学校应对贫困生进行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为主的心理测试, 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开设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也是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培训、实习活动, 通过专项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择业前期的收集信息能力和目标筛选能力, 帮助他们有效解决职业选择过程中的问题。最后, 还应注重职业技术资格
和职业技能培养, 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2 提高职业自我效能信息源
自我效能的形成具有四个先行条件, 即四种效能信息源:直接经验 (主体行为经验) 、替代经验、社会说服和生理心理状态。在职业自我效能理论中, 这四种信息来源同样是职业自我效能的有效信息来源。
(1) 强化正向的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实际上就是指通过主体自身的直接活动所获得的经验。在直接经验中, 主体成功的行为经验对提高职业自我效能非常重要, 是职业自我效能形成的最有力的影响因素。高校在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基础之上, 应该创造机会帮助贫困生积累正向的、成功的体验。注重提高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这是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设定较低水平的目标, 逐步提升个体的自信心, 通过肯定其在各个方面表现出的兴趣和取得的成绩来增加其成功体验。
(2) 获得积极的替代性经验
替代经验是指观察榜样或他人的行为, 而获得的行为经验, 这也是职业自我效能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特别是, 观察学习其他条件类似的同伴榜样而获得的替代经验更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职业自我效能。因此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在特定职业上与杰出表现的人物具有某些特征相似性, 有助于其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让贫困生多了解本专业中平凡人物的成功经历, 特别是具有贫困背景的成功人士的典型案例。通过向他们提供这种替代强化, 能激发其信心和斗志, 提高普遍自我效能感。另外, 榜样还为他们提供了相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巧。当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个体做出成绩时, 会极大地提高自己从事类似职业的信心。在平时的教育中注重对本专业中成功典型的挖掘和传播,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加强校友的回访工作, 开展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充分发挥校友的引领作用, 树立成功的榜样。同时也可以采取经验交流会等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的活动, 培养贫困生的自我效能。
(3) 提供有效的社会说服
社会说服主要是指来自社会的鼓励、劝说等, 如来自父母、老师、权威偶像的鼓励等都十分有利于个体职业自我效能的提高。在进行言语说服时要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避免简单、空洞, 应该在事实基础上, 密切联系个体实际情况, 通过激励消除贫困生在自我意识方面的误区, 消除不合理信念, 从而激发信心, 促进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4) 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生理心理状况也影响职业自我效能的形成。疾病、身体不适或焦虑、抑郁等会降低个体的职业自我效能, 而轻松愉悦、适度紧张等有助于职业自我效能的提高。要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情况, 保证各项资助措施顺利落实, 使贫困生在校期间生活无后顾之忧。同时还要特别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态, 帮助他们克服紧张、焦虑、自卑、沮丧等消极情绪,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摘要:职业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职业选择、工作绩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而当前贫困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偏低。本文对影响贫困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 并对如何增强贫困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决策困难
参考文献
[1]狄敏, 黄希庭, 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5) :22-26.
[2]邵国平, 王水珍.择业期间贫困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焦虑的变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93-97.
[3]彭永新, 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1 (2) :39-43.
6.善待后进生 篇六
如在进行“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时, 依据向光性运动的原理, 设置如下问题:如何设置这个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不同变量可选择哪些?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以下可行性方案。
第1种实验方案:变量为光照方向的不同。实验组单侧光照射,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对照组均匀照光, 胚芽鞘直立生长。
第2种实验方案:变量为胚芽鞘尖端的有无。实验组去掉胚芽鞘尖端, 均匀照光, 结果是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对照组不处理, 均匀照光, 结果是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第3种实验方案:变量为受光部位的不同。实验组胚芽器鞘的尖端遮光, 照射单侧光, 胚芽鞘直立生长;对照组胚芽鞘的下段遮光, 照射单侧光,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给学生提供自由广阔的思维空间, 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独创性、应变性, 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复合思维。
以上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互换, 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是相对而言的, 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发生质的飞跃。
三、解题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练习时,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题多问、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计等类型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类习题从某个知识点出发, 向有关的知识点辐射, 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思考和联系, 帮助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 摆脱惯性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想象, 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
如下面这道习题:基因型为Ccff G g (无连锁) 的个体自交, 求后代性状与亲本不同的几率为多少?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 可以用多种方法去解决。
1. 类推法
基因型为Ccff G g的个体, 其中ff这对基因是纯合体, 因而只含2对等位基因。联系孟得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 F1自交F2中性状分离比为9∶3∶3∶1, 其中9为双显性, 即F1的性状, 其他皆与F1性状不同, 因此后代 (F2) 中与亲本 (F1) 性状不同的几率 (3+3+1) / (9+3+3+1)
2. 直接法
先考虑Cc×Cc, 后代显性C-∶cc=3∶1;G g×G g后代表现型为G-∶gg=3∶1;ff×ff, 后代皆为隐性性状。将其组合, 后代与亲代不同的有C-ffgg占3/4×1×1/4=3/16;cc ff G-占1/4×1×3/4=3/16;cc ffgg占1/4×1×1/4=1/16。共有3/16+3/16+1/16=7/16。
3. 间接法
已知亲代的表现型, 后代的表现性型不外与亲代相同或不同2种。与亲本相同的为C-ff G-的几率=3/4×1×3/4=9/16, 则与亲本不同的几率=1-9/16=7/16。
另外, 用棋盘法和综合法也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除上述几方面外, 与生物学有关的实践活动也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因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活跃,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 教学中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础, 挖掘各种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采用科学灵活的形式, 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1.汝南幼儿师范学校, 2.汝南园林学校)
善待后进生
●尹作鹏
一、个案情况
张某是这学期我刚接的四年一班的一名高个子男孩儿。孩子不认真听讲, 上课睡大觉, 作业从来不交, 学习成绩较差, 打架骂人, 有时还拿别人的东西, 爱找一年级同学玩。班里的同学对他敬而远之, 因此他在班里也没有朋友, 像离群的雁, 老师们对他的态度也是只要他不惹事就行, 学不学习无所谓。
开学第一周, 通过与家长交谈, 得知张某住在他爷爷家, 受家庭传统影响, 属于抱养的孩子, 小时候感冒打针大脑受刺激, 落下了一些病, 一时给父母带来一些苦恼, 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也就落在了他爷爷身上。听他爷爷讲, 孩子原来在市某重点实验小学上学, 因为学习成绩差, 转了几个学校都不理想, 后来又转到我校从头上一年级, 1992年10月出生的孩子, 本应上初中, 可还在上四年级, 家长也真是心急, 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从未放松, 面对这种情况, 家长的愿望是不成材便成人。
二、教育过程
宽容, 就是不计较或追究学生过错, 同时承认学生有个别差异, 作为一名教师, 帮助特殊学生进步, 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决定用一些宽容手段、激励手段, 给他以充分的信任, 从而激发他内心深处的进步动力, 给他以帮助、支持、疼爱、信任, 更加的宽容和理解。我相信他会进步的。
1.首先帮助张某改掉拿别人东西、爱找一年级同学玩的毛病
我决定抓住有利时机创造有利条件去帮助他改正错误。开学不久的一天早上, 一到校有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找我来了, 说是我班张某拿他孩子的东西, 不给就揍, 我只好对这位家长好言相劝, 并说事后我一定好好教育这个孩子, 以后绝不再拿您孩子的东西。一上班级我就找到张某, 劈头就是批评, 以为张某会改正, 可事过不久, 又有两个一年级小同学哭着找上门来。这次, 我径直找到张某, 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又想, 这次的出现, 说明上次我的教育是失败的, 是工作粗暴导致而成的。这次应吸取上次的教训, 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谈, 以赢得他的信任。经过交谈, 他终于敞开了心扉, 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低下了惭愧的头。从这以后, 他不但从未拿过别人的东西, 而且还将拾到的东西交给老师。
2.帮助张某改掉打架骂人的不良行为
张某在班里个子最高, 年龄最大, 学习不入门, 自然出现欺负弱小同学的现象。因此, 同学都不愿和他同桌, 甚至有几位家长对我郑重提出, 他的孩子和谁同桌都可以, 就是不和张某同桌。每次排座次最头痛的就是安排他和谁一桌。有一次, 张某把同桌的手腕反扭过来, 同桌大哭起来, 我得知后, 首先了解那位受伤同学的情况, 对张某并没怎么批评, 只说了今天我先不批评你, 如果这位同学的手腕出现问题, 责任得你来负责。谁知, 我这么一说, 不但问题没有解决, 反把问题弄大了。只见张某手持小剪刀, 做出要剪自己手的姿势, 这下我可吓坏了, 连忙把他手中的剪刀夺下, 我这一夺, 他像发怒的小狮子, 提起我的手就咬, 嘴里不住地说, 谁拿我的剪刀谁就是小狗。我见状惊呆了, 心想, 这孩子有如此个性, 有错误吃软不吃硬, 看来今后真得把工作做细做巧, 真正使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至此, 我便当做若无其事的样子, 在学生面前从未提起这件事。可喜的事终于发生了, 一个星期的早上, 我刚上楼, 远远看见一位同学站在办公室门口, 走到跟前, 原来是张某, 他支支吾吾地说:“老师, 那天是我不好, 我今天是来承认错误的, 这是我的检讨书, 请您原谅我吧!”说完就走了, 走后我打开检讨书一看, 短短的几行字, 字写的那么认真, 比平时写的作业还认真, 虽然里面出现了不少错别字, 但他是认真的、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应是中考的主要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充分认识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纵观中国的历史, 古老的中华民族曾称雄于世界千年之久, 而今强国之梦任重而道远。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重挑战, 以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 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纪, 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任何一个国家, 任何一个人, 不管其主观意志如何, 都必然卷入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发达国家靠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开发, 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了我们, 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所有进步与落后的差异都是由创新所致, 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教育要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个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推进, 必然会带来这个国家的巨大进步, 提高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 创新水平的高低, 创新能力的强弱, 创新人才的多寡, 已成为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
二、必须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改变衡量学校优劣是以升学率高低为标准, 学生好坏是以考试分数为分界线, 教师工作成败是以教学成绩为依据的片面做法和理念。消除陈旧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 重新认识和端正教育思想和理念, 明确学校培养学生不只是埋头读书、死记硬背的书呆子, 而应该是胸怀大志、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且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抢占科技发展高地, 有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所以,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明确改革的方向、目标, 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应对和完成的重要责任。
三、创造适合各学科以及综合性要求的创新能力的考查办法
由于创新考查还处于探索摸索阶段, 我们要以创新精神来实验探索, 可以先按创新能力的几条标准对学科的创新考查确定如下原则:
1.多向自然。充分利用各学科教材, 从多角度考查学生创新的思路:历史演变的原因分析、地理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文学作品的欣赏评论、词汇典故的融会贯通、数理化生 (物) 的发现发明、习题求解的多种方法以及对各种图形的多向思维等……可以说, 考查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非常丰富, 在学科考试的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合其中。千万不要为考而考, 故弄玄虚, 一定要过程与教育过程和谐一致, 不要生贴硬加;考查过程要流畅, 使学生不仅能从中得到教育启迪, 还能得到精神和心理的享受。
2.灵活适度。要结合各学科的不同特点, 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考查题目要适度, 难度要合适。杜绝无论什么内容都搞创新考查的错误倾向。
3.科学准确。命好考查创新精神的试题是一项新事物, 要认真学习和钻研, 要认真揣摩题型、题量、题目的表达, 认真研究准备有关的器具, 努力把握好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和信度, 保证考查的效果。由于相当数量的题目答案不唯一, 答案的创新程度完全靠教育主观判断, 这就要求教师严格掌握创新精神的几项特征, 把握等级标准, 克服主观倾向, 真正给予科学准确的计分, 使考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 借鉴创造。在认真学习借鉴国外创造
性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 要敢于独创、敢于设想别人没有采用过的方法。既要防止拒绝学习闭门造车, 又要防止简单模仿不敢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一个提高过程。在学科教学的考试中, 只要学生的做法和答案相对于学生是新的, 就应认为学生有创新。创新有不同的层次:从无到有、推陈出新、打破常规、有独到见解, 而且要精益求精。
成功实施创新精神的考查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得什么是创新, 努力提高学习的创新精神, 而且要善于通过一切可能又适合的问题或方式考查并准确判断学生的创新水平, 进而激励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创新精神也能大大增强。
四、创新考查的目标要与教学目标一致
中考既是为高中和中职选拔人才, 又是检验初中的学习质量, 因此, 考试目标不能脱离初中的教学目标。中考的创新考查应是“依据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 充分利用教材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 借鉴国内外各种测量创造性的技术和方法, 努力创造适合各层次、各学科以及综合性要求的创新精神的考查”。考查对象或目标可以找到, 考查目标可以作出信息标记。即可以对教学目标制定出考查的内容和测量方法, 可以按照有无创新初步分出等级, 若有创新, 再按创新多、少或好、一般细分等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考核是新事物,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 坚定信心, 利用中考进行创新考查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大城县教育局招生办公室)
真心的, 字里行间透露出他那纯洁的童心。信中说, 事后我知道错了, 下午放学我便看望了那位被扭伤的同学, 向他赔礼道歉, 那位同学也原谅了我, 我们成了好朋友。
3. 特殊学生的不良行为改掉了, 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是教师的主要职责
张某由于成绩差, 三年级升级考试也逃学未考, 家长硬拉也未拉到考场。记得第一次语文测试, 我好说歹说才肯做试卷。可只得了2分, 这么少的分, 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是仅有的。面对这般学生, 这样的成绩, 是放任自由, 还是特殊帮助。对此, 我还是采取多表扬、多鼓励的方式, 鼓励他你劳动行、学习也会行的。原来上课就睡觉, 现在能听讲了, 这就是进步;原来作业一字不写, 现在能写作业了, 虽然写得潦草、数量不够, 但比原来强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张某的成绩分别是14分、19分、24分, 有一次竟考了34分, 在这份34分试卷签字中, 家长流露出从未有过的感
激和喜悦, 孩子毕竟进步了。张某自己也高兴起来, 好像在同学中也有了地位。是呀, 成绩虽少, 但对张某来说来之不易, 值得珍惜。
三、研究的收获与启示
7.善待失败 篇七
听了这个故事, 我深深被这个老板的开明、豁达的性格和善待、宽容失败的精神所感动。说实在的, 我们每一个人, 无论是干事, 还是创业, 谁都希望成功, 谁都不愿意失败。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 不管是“两弹一星”的胜利升空, 还是杂交水稻的试验成功, 或是千千万万新产品的研发面世, 无不经历了一个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 无数次反复推敲、反复研究、反复验证、反复改进的试验过程。在这其中, 如果相关领导者见到失败就“泼冷水”, 就横加指责, 就停供研发经费, 甚至责令研发者赔偿损失, 那研发还进行得下去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必“胎死腹中”。因此, 失败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能善待失败。
正因为如此, 所以, 在鼓励创新中, 我们既要关心、爱护、支持创新的成功者, 向他们祝贺, 为他们请功, 给他们嘉奖。又要善待、宽容、扶持创新的失败者, 更重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允许失败的创新机制。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造就一批敢试敢闯、敢于探索、敢于开拓、敢于攀登、敢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
【善待自我议论文】推荐阅读:
爱护自然善待生命-议论文07-27
高中善待生命议论文800字07-07
善待他人是一种美德议论文作文08-12
善待对手就是善待自己11-18
善待自己善待生活作文800字10-30
教师要善待学生06-12
善待人生初中作文07-27
要学会善待他人09-26
善待我们的家园作文07-24
善待生活正能量句子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