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财政政策论文(共13篇)(共13篇)
1.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财政政策论文 篇一
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近两年多来,统一规范的财政资金收付管理制度、健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制度、相应的国库收付执行机构已基本形成。政府财务行政作为政府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改革的目标必定要有利于实现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即有利于在我国尽快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整体协调推进的新时期,各方面的改革都需要相互配套,进而整合地发挥作用,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为政府行政提供资金的一项制度保证,其本身就是政府的一项财务行政活动。因此,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必将对政府行政改革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以规范的国库管理制度规范政府财务行为
(一)我国现阶段政府财务行为仍不规范
政府的“经济人”特性导致了政府财务行为的不规范。按照一般的经济理论,作为财政资金支配者和使用者的各级政府部门,同时也应视为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人”的行为特性,使得各级政府部门总有谋求局部或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从而导致一些不规范的政府行为的出现。一方面,在组织收入时,一些政府部门热衷于搞不规范的创收来提高小集团的利益,他们利用手中的收费权,以政府名义或政府批准名义,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来谋取本集团和个人利益。另一方面,安排支出时,一些部门、单位为。
够,因为它不足以保证政府支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无法排除由于利益驱动而使支出部门与供应商相互勾结共同侵吞财政资金的可能性。所以还要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国库要严格按部门预算制定的用款计划拨付资金,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则可以切断支出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渠道,减少他们共同谋利的机会。
二、以规范的国库管理制度推动政府财务行政运转协调
(一)我国现阶段政府财务运转仍不协调
行政事业单位分账户管理制度造成了政府财务行政运转不协调。我国现行政府各部门、单位实行的是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的分账户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政府各部门、单位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如果他们不恰当地膨胀各自的利益追求,就存在为争取集团利益而各自为政的可能性,从而很容易导致诸如政出多门、执法程序不统一、部门利益相冲突等一系列政府财务运转不协调的问题的出现。
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脱节造成了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不协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我国过去是将资金直接拨入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至于预算单位是否按规定的预算执行,执行进度如何,只能在事后检查监督中才得以知晓,形成预算、执行两张皮,预算约束软化,预算执行中随意调整预算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造成了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不协调。
(二)以规范的国库管理制度推动政府财务行政运转协调
规范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有利于推动政府财务行政运转协调。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求改变原来的分账户管理制度,设立一套单独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要求进入其中集中管理和核算,它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收入一个口径,支出一个漏斗”。这显然有利于统一财权,消除政府各部门的局部利益干扰,正确协调好部门间利益关系,推动政府财务行政运转协调。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规范了预算执行,有利于保证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相协调。一是在资金管理方式上,由原来将资金层层下拨给预算单位改为现在财政部门只给预算单位下达预算指标;二是在资金支付方式上,由原来预算单位分散支付改为由财政国库中心根据审核后的预算单位用款计划直接拨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实现了以预算指标控制预算单位用款计划,以用款计划控制资金拨付,真正做到了预算是什么,就执行什么,保证了预算与执行的一致,有利于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相协调。
(三)明确相关单位在国库资金运作中的职权,进一步推进政府行政运转协调
我们知道,推进政府行政运转协调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我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地进行调整。现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要明确相关单位在国库资金运作过程中的权责。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便是制度完善、权责清晰。如法国对其中支出决策人、公共会计、财政监察专员等在有关国库资金的使用、支付和监督过程中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保证责任的执行和权力的实施。为了使我国政府行政运转协调,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明确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人民银行等相关单位在国库资金运作中职权。
三、以规范的国库管理制度推动政府财务行政公正透明
(一)我国现阶段政府财务行政仍不公正透明
预算编制过粗,导致政府财务行政不透明,资金分配不公正。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便是预算编制的粗放,没有细化到具体部门和项目,不透明,造成了在编制预算时,政府各部门“乱请款、乱要价”,虚报预算的现象很严重。在编制预算时尽量报高点,然后让财政部门砍削。从而导致了政府财务行政不透明,资金分配不公。
预算执行不规范,导致政府财务收支活动不透明。由于原来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资金流转环节多,在途时间长,导致了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财政监督。一方面,收入不及时,退库不规范,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另一方面,支出不透明,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为“暗箱操作”、“权力行政”等提供了便利条件,造成了政府财务行政不透明、不公正。
(二)以规范的国库管理制度推动政府财务行政公正透明
规范的国库管理制度要求细化预算编制,有利于政府财务行政的公正透明。规范的国库管理制度是以细化预算编制为基础的,它要求预算科目和预算编制都要规范化和细化,以利于每个预算单位编制详细的分月用款申请计划,国库部门再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分月用款计划拨付资金,使国库支付的基本程序透明,资金分配公正。
预算执行中采取预算单位只掌握预算指标而不直接办理资金支付的方式提高了预算执行的透明度。由于资金已不再从预算单位实存账户支取,而是从财政给预算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体系中直接或授权拨付,因此,无论是预算单位,还是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对每一笔资金的去向都很清楚。这对于推动我国政府财务行政的公正透明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2.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财政政策论文 篇二
1 会计科目的名称与核算内容应具有统一性
为了便于会计资料在基层财政所以及全国范围内汇总分析, 特别是为了反映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 基层财政所的会计科目应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会计科目的名称未经财政部同意不得改变和合并; 其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亦不得随意改变; 如因自身业务活动需要,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增设科目, 报请财政部同意; 对于明细科目, 可由各地区、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按一定要求自行规定。
2 会计科目要适应基层财政所业务活动的特 点, 符合预算管理的要求
基层财政所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一样, 业务活动也有各自不同, 如部分事业单位实行有偿服务, 有一定的业务收入, 行政单位只按规定履行公务, 没有自身业务收入; 有的事业单位要求进行成本核算, 行政单位则不存在成本核算问题等。因此, 基层财政所会计科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基层财政所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实际需要, 也便于将核算结果同政府预算进行对比分析, 加强预算管理。
3 会计科目要适应单位内部管理的要求
会计科目提供的信息既要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 满足有关各方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需要, 又要满足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为单位领导预测、决策和日常管理提供详尽有效的会计信息。因此, 会计科目的设置既有统一性, 又要因地制宜。如有些单位内部的二级单位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 设置内部资金结算中心, 进行成本核算, 这样就需要增设一些会计科目, 增加会计科目的级次。
4 增设 “待处理资产损益”科目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核算执行的是收付实现制, 因此都不进行对待处理资产的账务处理, 因而单位资产不能进行完整的记录和反映。笔者建议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 增设“待处理资产损益”科目, 确保账实相符, 这样也可以使得单位的各种资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或毁损在资产清查过程中能够清楚明朗。具体核算步骤是借方登记待处理资产盘亏或毁损数, 贷方登记待处理资产盘盈数。因为待处理资产损益具有双重性质, 所以它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在没有报经批准前, 它与资产有关, 应反映在资产类中。
5 增设 “上级补助收入”和 “上缴上级支出” 科目
行政事业单位现在实行的会计制度不能对上下级单位之间的经费补助收入和支出项目进行核算。笔者建议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中, 增设“上级补助收入”和“下级补助支出”两个科目, 这样既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对应, 也能够清楚地核算和反映行政单位的该类经济业务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6 材料有关业务处理设置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设置使用“库存材料”科目, 核算行政单位大宗购入、需要库存的物资材料等; 事业单位设置使用“材料”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库存的物资材料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低值易耗品等。在其他明细规定上, 由于事业单位种类的多样性, 涉及有关税款的问题, 而基层财政所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业务简单, 核算简单, 在对材料的业务处理上可以看作是事业单位的一种简例, 因此, 可以按照事业单位对材料业务处理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建议取消行政单位的“库存材料”科目, 设置和事业单位统一的“材料”科目, 其核算规定按照事业单位对“材料”科目的有关要求。
7 拨入预算经费设置
基层财政所行政事业单位设置“拨入经费”会计科目, 核算行政单位按照经费领报关系, 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经费; 事业单位设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 其中包括部门预算安排的基本经费、从主管部门获取的基本经费、从非本级财政获取的基本经费及其他内容等。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名称核算的内容不能涵盖其所列举的包 括的其他内容, 因此用“拨入经费”科目更为合适。建议取消事业单位设置的“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和行政单 位统一设置“拨入经费”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的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
8 支出经费业务处理设置的会计科目
行政单位设置“经费支出”科目, 核算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事业单位设置“事业支出”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采用“经费支出”比“事业支出”更合适。建议取消事业单位设置的 “事业支出”科目和行政单位统一设置“经费支出”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
9 拨出经费明细业务处理设置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均设置“拨出经费”科目, 核算行政事业单位按核定预算拨付所属单位的预算资金。所不同的是, 按照管理要求, 行政单位在“拨出经费”科目下设置“拨出基本经费”和 “拨出项目经费”, 而事业单位在“拨出经费”科目下设置“基本经费”和 “项目经费”明细科目。二者规定的内容完全相同, 应采用相同的明细科目。建议取消事业单位在“拨出经费”科目下设置的 “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明细科目, 在“拨出经费”科目下设置的“拨出基本经费”和“拨出项 目经费”明细科目。
综上所述, 笔者建议基层财政所应该对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会计科目进行梳理,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目前的会计核算要求及管理需要, 将现在实行的两套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 进行必要的归类与调整, 从而建立起一整套能够适用于基层财政所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体系,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这样做既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 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平稳有序健康的发展, 同时, 也能促进基层财政所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能够围绕农村改革发展主题, 转换角色, 创新工作思路, 创新支农机制, 拓宽财经职能, 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孙莉华.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合理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9) .
[2]婧婧, 郭爱平, 牛晓洁.浅议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改革[J].中国证券期货, 2013 (6) .
[3]邱婉玲.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 (下旬刊) , 2006 (7) .
[4]邓远倩.企业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借鉴意义[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11) .
[5]春霞.浅谈会计科目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运用[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9) .
3.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一、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启之年,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深入,改革的难度在增加。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体制保障。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财税制度。
二、现有财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府财政职能尚未转换到位,公共财政体制仍处于建立过程之中。各级政府尤其是多数地方政府仍将发展经济、开辟财源作为政府的首要职责,把公共服务作为第二位职责。不少地方政府直接筹划和投资竞争性项目,而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长期不足,缺口很大,越是基层财政上述表现越突出,矛盾也越尖锐。财政还没有从它“越位”的领域完全退出,“缺位”的领域进入不足。
第二,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还未完全理顺,“分税制”体制不健全,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正在建立的过程中,财政对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调节能力还很有限,过去十年间分税制的几次调整以财力向上集中为主。
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能够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十分有限,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及公共服务的差距不仅没能缩小,反而有所扩大。
第三,现行地方税制体系不完善,地方税制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间分配关系的需要,不能满足税收调节作用发挥的需要。地方税无论是税种的收入规模还是其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都比较小,且地方税收入受中央税收政策调整变化的影响较大,缺乏稳定性,地方政府对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依赖程度较高。
第四,财政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发挥不够。个人所得税通常采用累进税率,具有在经济高涨时自动增税、经济衰退时自动减税,对经济周期“削峰填谷”的功能。在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中,流转税所占的比重高达60%左右,而所得税的比重只有20%左右,个人所得税只占10%左右,个人所得税比重过低,以及个人所得税制度、财产税制度的不完善使税收制度发挥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受到局限。
三、深化我国现有财政税收体制的构想
第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明确政府支出范围,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要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政府资金要逐步减少直至退出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而投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
第二,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一步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理顺省级以下財政管理体制。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具有调节收入分配性质的支出责任,由中央政府承担;地区性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对具有跨地区性质的公共服务的支出,要分清主次责任,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对一般乡镇实行“乡财县管”方式;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财力不足问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合理确定对各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
第三,完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筹集财政收入,分配财政支出执行地方政府职能,而地方财政收入体系应依托较为独立的地方税体系来确保。建立独立的地方税体系,就要科学的划分地方主体税种、辅助税种。根据我国的税收经济实际,并结合国外的经验,需在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时,对营业税应本着“局部调整,扩大税源”的思路,仍维持其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财产税在地方税体系中的地位。
第四,运用财税手段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个人所得税制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手段,运行有效的个税制度,拓宽税基,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使法定扣除标准与纳税人实际生活负担相接近,同时可以考虑家庭人员的不同构成以及基本生活需求的实际情况,增加专项扣除,使其更有利于低收入阶层的纳税人;统一累进税率,减少税率级次降低名义税率。在税收征收管理上要提高征管水平,建立严格的双向申报和交叉稽核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和财产申报制度。逐步完善财产税,调整收入分配存量。可以对不同财产如土地、房屋、车辆以及一些其他特定类型的财产课征财产税。规范、完善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对存量房产开征物业税。在财产转让环节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调整收入存量的转移。对高收入者征收遗产税,同时为防止财产所有人在生前将其财产无偿转移给继承人而偷逃税款,应配合征收赠予税。
参考文献:
1、贾康,赵全厚.中国经济改革30年[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恩胡.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9(2).
3、邹东海,马海涛等.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与发展30年[M].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
4.改革单位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 篇四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财政单位管理体制及财政供给管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不仅制约了单位活力和效益的发挥,而且给财政部门的管理工作增添了困难和压力。因此,充分认识和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财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财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思路,是当前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行政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就当前财政行政单位财政管理体制的问题和对策谈一些认识,并提出建议。关键词:财政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行政财政体制的不断发展,以部门预算、财政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财政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我国财政管理部门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在推动我国财政单位管理体制及财政供给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1、财政单位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1.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现在很多单位都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管理程序不通顺,管理人员知识技能落后,并且缺少相关的培训,相关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与会计票据统计不负责任等问题出现。在体制管理上,很多单位缺少相关的责任与管理创新观念,使得财政输出财务调节上出现很多问题,繁多复杂的问题出现很不利于财政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很有可能折损国家财务利益。
1.2忽视财政预算作用
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财政预算都是正确的处理财务的一个必要手段。预算可以通过近期情况与将来将要发生的财政问题进行估测的一种手段,能有效的防范将来预期内的风险,得以在前期就执行补救措施,将风险最小化,可以说是将利益最大化。然而很多管理者都忽视这一点的重要性,无视预算的作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约束力不强,常常会出现预算把关不够严谨,从而造成虚假预算和超前预算,最终造成财务赤字,债务危机等问题。
1.3财务管理人才欠缺
现在很多财政单位出现管理人员老龄化,专业技能不过关,缺少专业人才去
做统计数据工作。很多单位在征用现代会计人员的同时,忽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导致技能不过关,素质不良等问题严重。由个人能力造成的财政监管不严谨,票据管理不当,资金流向不明,财政疏漏,乱开支,年结算不准确,结算透支等问题频频出现,导致财政损失不计其数。
1.4管理与监督机构欠缺
相关的财政监督机构不够完善,缺少内部监督体制,不易于建设现代财政单位的监督机构。由于财务管理机构缺少本单位的监督程度,让财政管理本身拥有的支配权利不受监视,长期对财务管理部门的松弛监督,造成资金流向不明,假账等问题的出现,最后损失的是国家财政财产。很多时候监督机构对于财务管理的失职,监督程度不够,检查能力有限,造成机构虚设。另外,项目支出预算编审监督薄弱,绩效观念还未普遍确立,很多时候监督机构在监督上缺少规章制度相关条例,造成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不断出现。
2、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2.1加强管理,创新现代管理观念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实现财政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一种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约束有力、讲求效率的财政管理新机制,从而在制度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因此,我国财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是必然的,现在的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深思,特别是针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必须要进行新构思,替换陈旧的管理观念。
2.2重视预算作用,充分发挥效力
加强财政预算作用,整顿财政预算中的问题,充分发挥财政预算的补救措施,防风险作用。预算反映了财政支出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公共性是其本质特征,任何部门和单位都必须服从预算公共性的要求。完整的预算应包括政府的全部收支项目,不允许在预算规定的范围之外,还有任何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只有单位本身知道预算的重要性后才可以给财务管理部门更多的权利和不断的人才输入。而人才不仅是企业的力量源泉,也是事业单位引进新思想,新观念,新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输入人才的同时也要不断的重视提拔培养他们,不断的让他们在工作中积累大量的经验。
2.3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问题,推进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灵魂,没有创新,改革将失去前进的动力。财政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坚持正确改革方向的前提下,应当允许、鼓励和支持各地结合实际进行创新,以此推动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2.4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职能已成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价通过明确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用一系列指标来细化、强调财政支出所要达到的效果和效益,探索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丰富了财政资金管理的内容,符合公共财政改革的发展要求。一方面,通过逐步建立起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奖惩配比的财政支出管理机制,减少并防止无效支出、盲目支出、不规范支出等行为发生,使整个财政资金的配置和运行合理、高效,能有力促进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效益,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另一方面,开展绩效评价,可以引导各部门、各单位提高行政效率和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障公共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加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2.5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是财政改革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无论是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管理,还是政府采购等项改革,都是以信息系统作为操作平台,信息系统已成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物质保障和基础,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保障和支撑。因此,要加快改革步伐,就必须以“金财工程”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财政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5.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财政政策论文 篇五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重视。由于我国目前财政管理基础还不够坚实,实施绩效监督将会面临观念制约、制度制约、技术制约,所以推进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需要明确绩效管理的层次、主客体,初步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Abstract: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all recently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efficiency about financial fund. Because at present the financial control foundation is not perfect in our country, government will be able to face the idea restriction, the system restriction, and the technical restriction. So we need to be clear about the main body and the object body of the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target system,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reform way.
Key words: public expenditure;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target system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它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全过程进行相关分析,并将考评结果融入整个预算编制,从而使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进行,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
一、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的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绩效预算改革高潮,结合近年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念,将更多的注意力从财政支出过程的管理转到对财政资源使用成果的关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获得立法机构的广泛支持
许多国家已完成了绩效管理的相关立法。如美国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英国有《财务管理法》,澳大利亚有《计划管理与预算》,新西兰有《财政法》。这些法律明确了不同政府部门的权力与义务,保证了绩效评估的透明性、权威性与固定性。
(二)绩效评价成为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的新工具
绩效评价不仅成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也成为政府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绩效评价已经成为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的新工具。尤其在很多国家,地方政府的改革力度甚至超过了中央,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更能顾及地方社会公众偏好。
(三)政府设立了强有力的绩效审计机构
在美国,政府责任总署(原美国审计总署)不仅监督联邦资金的有效使用,还要对联邦政府进行业绩审核、项目评估、政策分析等。此外,很多国家都重视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也为绩效审计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的困境
早在 年4月财政部就下发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此后又下发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开始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的绩效考评制度。从这几年实践情况看,绩效监督工作的效果还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当前绩效监督环境基础还很不完善,实施绩效监督还存在较多的难点。
(一)观念制约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资金的管理往往是粗放式的。目前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是很多市场规范化的观念仍然没有深入人心。在财政资金的监督审计和考核方面,一些官员和民众仍缺乏一种公共性、效率化的现代财政观念。
(二)制度制约
1.预算管理模式尚未完善。目前我国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各方面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严重影响绩效预算的推行。首先,在预算编制方面,自主性和可预见性较差。其次,预算执行方面,我国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管理体系改革刚起步,问题颇多。第三,预算监督体系不健全。人大、审计、公众等监督乏力。
2.财政的基础管理水平较低。在管理水平较弱的时候推行绩效预算,不但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甚至会造成负面激励。目前我国缺乏必要的.预算信息和分析能力,财经纪律松弛,缺乏一个支持公共责任与追求绩效的预算环境,这些都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推行。
3.绩效管理法律框架不健全。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低,在绩效评价的标准、组织实施程序、跟踪问效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我国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行无法可依,推行不利。
(三)技术制约
1.绩效标准难以制定。政府追求的公共目标是多元的,这些目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且很多内容难以量化,导致公共部门及公共支出绩效指标和标准很难设定,为编制和实施绩效预算造成很大的困难。
2.数据搜集更加困难。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需要搜集被监督单位完成目标的各种方法及目标完成程度的有关数据,为有效完成目标而采取的程序和控制措施等资料。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搜集这些数据和资料的有力途径,也没有完备周密的数据分析系统,影响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财政管理部门的人员虽然普遍财务会计实务知识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理念较为陌生,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初探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已基本建立,财政管理日臻规范,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全面评价的工作也是刻不容缓。我国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
(一)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基本体系构建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一是项目支出各职能部门,即具体执行和实施绩效体系的部门。各职能部门需要制定策略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分析总结。二是财政部门和专家组织。财政部门负责作综合效益评价。专家组织协助财政部门做好调查、监督与分析工作。三是监督机构、中介组织及社会公众。审计部门应严格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绩效审计监督,其审计结果作为来年预算安排依据的因素。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也应树立绩效理念,成为支持和监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客体。一是对一般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即评价部门预算的总体绩效。主要包括政务信息管理、资源配置绩效管理、公务员业绩管理、财务质量管理等内容。通过评价加强政府责任制,并激励各机构完善其内部管理、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包括项目质量技术标准、项目资金效益标准、项目社会效益标准等内容。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的是对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能的评价,所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应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1.定量指标,指可以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的指标。根据财政活动的特点,首先,包括反映财政支出规模以及其是否适度的指标,如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等。其次,包括反映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其是否合理的指标,如反映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在行政管理、科教文卫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使用情况的指标。
2.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它是对定量指标的进一步补充。一是效益性指标。考查部门和单位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影响。二是创新性指标。考查部门和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不断根据外部环境进行的结构调整和创新的能力。三是合规性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是否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制度。四是人员素质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公务员的素质。五是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程度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办公条件、专业设备的先进程度、服务态度和质量等内容。
(三)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路径选择
在我国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1.短期任务。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奖罚措施,在政府部门内部形成追求绩效的意识。并且初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专门机构,可以考虑将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和绩效评价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专门分管领导负责本地区绩效评价的试点工作。其次,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法律框架。中央政府要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专门立法,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的绩效评价与管理规章制度。第三,根据部门和单位的业务状况,按分类评价思想初步建立较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
2.中期任务。首先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唤起全民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关注。其次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可以在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管委员会。三是进一步完善科学的指标体系。四是建立以人大、审计、财政以及社会中介评价为主的,并各有分工的绩效评价与管理模式。
3.长期任务。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后,财政支出绩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相关的管理体系已经日趋成熟,绩效评价与预算密切结合,此时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详细多层次的法律体系,并且引入中介组织开展绩效评价活动,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最终实现财政支出效率和公平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财政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霍素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J].财政监督,,(10):25-27.
6.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财政政策论文 篇六
发布日期:2011-08-08
(2011年8月8日)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在这里召开全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十分重要。等会,凌成兴常务副省长将作重要讲话,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财政部门如何支持和配合做好这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一要认识到只有综合改革,才能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二要认识到只有综合改革,才能科学核定编制、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进而确定其补助来源、理顺其收入分配关系。三要认识到只有综合改革,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把基本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对公共财政提出新要求的重要举措。
二、着力强化财政保障
确保综合改革补助资金,是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重要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克服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困难,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收节支和调整支出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筹措综合改革所需经费,切实做好经费保障工作。
一是要科学合理核定财政补助。对政府补助要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综合核定。即,在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核定其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对其经常性收入不足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财政安排补助。各地在核定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经常性收支时,要充分考虑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施绩效工资等合理的收支增减因素。在具体操作时,既不宜简单规定由医疗服务收费、医保基金补偿,也不宜简单规定由政府全额补偿,要综合改革,按编制、按任务,通过绩效考核,多渠道进行补偿。财政部门要配合卫生、发改委、人保等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外部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财政补助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对医务人员等进行内部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可拉开差距,进而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二是要统筹安排人事制度改革补偿资金。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赣人社字【2011】215号文件规定,统筹安排各项资金,配合人保、卫生等部门,通过六条途径做好正式职工分流安
置,通过三条途径做好非正式职工分流安置,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建立定编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全员聘的,高效运行的人事管理机制。
三是要及时拨付综合改革财政补助资金。今年省厅上半年下达中央和省级各项医改补助资金达91.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各市、县财政也要加大拨付力度,尤其要加大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本公共卫生、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等补助资金拨付力度,有些资金暂时无法计算分配的,要采取预拨结算办法进行拨付。
在这里,我还要谈两个问题,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准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进行化解,省里也正在研究相关政策,准备用两年时间将长期负债化解完毕。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按照文件要求,会同审计、卫生、检察等部门对每一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每项、每笔债务认真清理核实,剔除不实债务,锁定实际债务,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按照规范程序分类化解。2009年12底以前卫生财务年报反映的长期债务,中央和省将根据各地化债工作努力程度等进行适当补助。各级财政要按照文件要求,从六条渠道筹集偿债资金,要在预算中单列化债资金,相关资金不作为预算安排正常卫生支出的基数。从今年7月5日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律不得举借新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和设备购置要按程序申报,经批准后实施,所需资金由政府纳入财政预算足额安排。未经批准、资金未落实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经批准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在化债过程中,各地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财经纪律,不得借新债还旧债,不得向群众摊派,不得挤占挪用其它医改专项资金,不得影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综合改革。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套取补助资金及造成资金损失的,除追回补助资金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二是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省里也决定今年年底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各级财政要将省财政对村医的固定补助1800元和县财政安排的防疫经费300到500元拨付到位,要将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购买到位,要研究灵活补充机制,增加村医活力到位,在前面基础上,各级财政还要增加村医财政补助,保障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村卫生室全面推开。各级财政还要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对村医养老问题研究并拿出实施方案,要算好帐,留好钱,从资金上保障基本药物制度纵向深入到村卫生室,切实让广大农民百姓体会党和政府的关怀。
三、精心抓好组织实施
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各项组织实施工作。要主动履行职责,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配合做好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按照省里下发的《指导意见》要求,对本行政区域内编制情况、人员情况、岗位情况、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分析,为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和测算经费支出需求提供重要依据。按照《指导意见》和本次会议精神,积极配合人事、卫生部门尽快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综合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措施。配合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加强正面引导,确保这项工作平稳顺利推进。配合跟踪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化解矛盾,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二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省里上个月举办了培训班,各地也要及时举办培训班,贯彻落实新的财务会计制度。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确保资金拨付到位;要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坚决取缔未经批准银行账户,确保资金安全到位;要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到位。
三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绩效考核机制。要建立外部考核机制,确保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位,确保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落实到位;要建立内部考核机制,不同岗位、不同基础工资;不同考核结果,不同绩效工资,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确保老百姓受益到位。
同志们,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具体落实,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关键所在,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尽职尽责,扎实做好有关财政政策落实和资金保障工作,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落到实处,为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贡献力量。
7.关于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思考 篇七
一、我国财政国库管理改革概述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又称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是指财政在经办国库业务的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 所有财政性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所有财政性支出均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提供者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具体讲,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就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核算体系、以集中收付为资金收缴和支付方式, 以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政府收支分类制度、国债与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等相互配套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总和。目前我国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和扩大的阶段, 不断地进行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积极有效地推进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具有效益性、透明性和监控性等基本特征。效益性要求简化资金收入流程, 强化国库资金管理, 降低国债筹资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透明性要求提高政府资金支出的透明度, 特别是向社会、向纳税人披露各类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和使用情况;监控性要求实时动态地对财政资金的预算和收付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 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建立和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一项基础工作。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贯穿于整个财政预算执行的全过程, 对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检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监督预算执行的有效性等。
二、我国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 我国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经过顺利、平稳、扎实地推进, 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包括建立了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财政资金拨付层层转拨, 流经环节多的问题, 增强了财政部对财政资金的调控能力;提高了财政资金收付过程的透明度, 有利于从制度和源头上解决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强化了预算编制水平和财政监督力度等。然而, 我国财政国库管理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观念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财政国库管理改革过程中, 部分部门或单位可能由于观念的问题阻碍了改革向纵向深度推进的力度和进程,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模式问题。有些部门或单位过于依赖过去形成的管理模式, 认为改革会削弱本部门的管理职责, 损害部门或个人利益等, 特别是国库集中收缴制度的改革, 一些部门改革的积极性并不高, 影响了改革的进程。二是对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理解不到位, 不愿接受新的资金收付管理办法。三是相关部门之间在思想上的认识不够统一, 缺乏转变思想、“自我革命”意识。
2、体制性问题
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实际上就是对预算执行管理制度的改革, 随着改革的深入, 其所涉及的体制性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是金融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人民银行清算系统尚不能完全适应改革的要求, 相关衔接系统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实时资金汇划清算系统,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金的支付, 清算效率低下;清算时间过于缓慢,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推广速度等。其次是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后, 对于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求预算编制要尽可能的细致、精确, 但目前相关部门的预算编制和采购预算编制仍较为粗糙。例如, 部门预算流于形式, 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有待进一步规范;预算精确度不足, 预算编制和实际用款偏差比较大, 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 也可能造成财政授权支付的比例过高, 直接支付比例过低, 有悖于改革的出发点, 同时增加了相关人员和部门的工作量;在预算资金使用上, 对基本预算支出与项目支出的调剂使用的随意性较大, 且仍存在公用经费挤占人员经费, 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等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执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网络系统建设不健全
现代化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是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效率和准确性。随着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继续深入, 国库资金收付管理对现代化网络信息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目前我国财政仍缺乏健全的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首先, 系统功能不够完善, 仅局限于查询和业务流程的运作, 尚不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且系统的控制功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 财政国库、预算单位以及集中收付执行机构之间的系统建设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现象, 各级网络建设相对滞后, 系统控制功能不完善, 信息化程度不高, 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同时对信息共享也不存在促进作用。
4、有关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财政国库管理改革过程中还遇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问题, 主要包括:首先, 相关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 包括《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以及《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等, 相关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 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或是提出新的法规条例来适应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要求;其次, 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不适应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要求, 相关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包括账户管理不规范、预算项目间相互串用资金、人员编制不实等都反映出了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不适应。再次, 随着近年来改革的持续推进, 虽然已经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制度体系, 但依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需要对财政国库管理的某些操作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解决财政国库管理改革问题的对策
1、提高意识, 转变观念, 消除改革阻力
首先, 在思想上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公共财政是民主的、法制的财政, 要加大对公共财政的宣传力度, 让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公共财政的基本特点和内涵, 让相关部门从传统的观念和习惯中解脱出来。其次, 最大限度地消除改革的阻力, 例如通过部门的协作形成正和博弈的合作关系, 加强各利益主体的交流与沟通, 走出有关部门利益损失的“囚徒困境”, 从而降低改革成本, 提高相关部门改革的积极性和协调性。再次, 统一有关部门财政国库管理意识, 进一步增强有关领导层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决策上来。随着改革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和深化, 改革势必会影响到某些方面的利益, 因此相关部门及其领导层应以改革和发展为大局出发点, 统一思想, 为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提供思想保证。
2、完善体制性建设
首先, 加强制度建设, 明确国库管理在预算执行中的法律地位、职能和作用, 突出国库管理的服务功能和监督功能, 结合各级部门的实际情况, 建立与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并依法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同时, 以制度形式规范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行为, 使二者相分离;以制度形式明确规定财政支出方式以及相关部门的业务关系和责任, 为深化财政国库改革提供明确的制度依据。其次,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一是, 扩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的监管范围, 如扩大实有资金账户和零余账户的管理范围, 对预算单位所有账户资金收支情况实行动态监控;结合当前财政部对中央专项转移资金实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和动态监控, 对下级财政开设的转移支付账户的资金进行动态监控;实现财政国库内部动态监控, 将财政国库内部下达的资金支付、会计核算等纳入监控范围, 明确财政资金监控责任, 提高监管质量。二是, 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 包括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管机制, 以监管为重点, 建立核查机制、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相关的整改机制, 对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馈和调整, 加强和完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区分维持性项目支出和发展性项目支出, 建立预算单位现金提取限额管理机制, 要求使预算单位采用财政监控的转账方式结算资金。
3、积极推进财政国库管理信息化建设
完善财政国库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适应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发展的需要。首先, 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建设, 在系统功能上突破基本功能的设定, 应完善用款计划、预算审核等功能的升级, 以支持领导层决策的需要。其次, 统一信息化管理系统, 使各级部门系统之间能进行有效的衔接, 贯通上下级财政部门间的信息传递, 实现有关财政资金运行信息的共享和反馈。再次, 积极推行新模块系统的建设, 包括政府采购、债务与现金管理信息系统等, 以适应财政国库管理业务创新的需要, 并增强信息系统操作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4、协调推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首先, 完善《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要求相关法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避免纸上谈兵。其次, 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对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加强部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包括预算、用款计划、项目、资金使用等各类管理办法, 同时建立内部财务会计制约机制, 强化部门内部财务监督。最后,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推进, 应建立相应的国库管理新举措, 并考虑相应的操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总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类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传统的国库管理方式已逐渐显露出其弊端, 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已成为必然。因此,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 充分认识到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攻克的难关, 提出完善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对策, 促进改革向正确的方向行进。
摘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公共财政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和扩大的阶段。本文主要从我国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相关概述出发, 分析了我国财政国库管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秀红: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之我见[J].金融聚焦, 2008 (1) .
[2]张弘力:深化财政国库管理改革[J].中国财政, 2006 (1) .
8.深化县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八
一、天柱县财政现状
近年来,天柱县财政工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着力抓好财源建设,把促进农业增效、财政增收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认真分析县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强县,城镇带县、科教兴县”战略。
围绕这条发展思路,天柱县财政局努力寻求和发展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经济总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财政收入逐年增长,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4年的4513万元,增长到48765万元,增长9.8倍。财政总支出由2004年的20800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191481万元,增长8.2倍。县级财政状况逐年好转,较好地支持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天柱县当前财政管理体制情况
(一)落实“以奖代补”政策,确保财政收支平衡。1996年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后,贵州省财政厅对年终决算时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不拖欠职工工资的县实行奖补。“以奖代补”政策要求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以1996年基数测算,每年要控制在3%以内,2007年调整为控制在0.8%。“以奖代补”由原来的保工资发放逐步发展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天柱县积极落实“以奖代补”政策,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从1998年至2007年,长达10年的时间基本不招考与录用财政供养人员。按“以奖代补”政策核算,2014年全县财政供养人员为11093人,属高度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县。
(二)稳步推进财政改革。
一是完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理顺省、州、县三级政府间财税分配关系,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规范、明晰的主体税种分享体制,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按省、州、县实行2∶2∶6比例分成,对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三个税种实行州县2∶8比例分成。坚持存量不动,增量调整,对县级公共预算收入超2011年增量集中,2013年集中10%、2014年集中15%,2015年以后集中20%。州对营业税和“二土一资”以2011年为基期年,实行基数上解。坚持增强省级统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职能,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实施提供财力保障。
二是完善财政激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正面导向作用,调动全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启动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从2013年8月1日起,对交通运输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行主体税种分享、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量上划及州级2011年存量上缴州按2012年测算,改革上划省州税收导致全县2013年财力减少7300万元,以后年度财力也相应减少。
三、天柱县财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天柱县财政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先天条件的制约,财政改革中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是预算收支平衡难度大。随着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发展需求与财力保障的矛盾日益凸显,民生支出不断增加,刚性支出快速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收支平衡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二是国库资金调度极度困难。“保工资、保机构运转、保民生”的难度不断增大。三是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到期债务偿还资金压力增大,重点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最大的困难。四是面临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在“阳光”下安全有效运行的新课题,财政绩效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财政收入增速逐步放缓,税收收入比重较低,收入质量有待提高。
四、深化县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建立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财政转移支付和财源建设制度。一是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对边远地区贫困县的民族转移支付补助基数。当前,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主要是中央和省级财政按民族因素法分配数加上与上划中央和省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增量挂钩的分配数,2014年上划中央和省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增量控制数为9000万元。二是取消上划中央和省级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增量挂钩补助控制数,使边远地区贫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补助到相应的民族地区,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财源建设。三是加大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加大县级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民族地区民族民贸企业、民族产品的项目、资金、政策等的扶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四是坚持以“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壮大支柱财源,支持专业市场建设,培育后续财源,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做强基础财源”的新格局,打造县域财源新根基。
(二)建立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债务成本控制和偿债机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快速增长,为满足地方资本性公共产品的融资需要,客观上形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截至2014年底,天柱县及所属16个乡镇政府性债务余额152878.17万元,虽然比2013年底债务余额减少9595.6万元,但县级政府债务占财政支出比重仍较高,未来偿债压力较重,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将会影响全县财政的良性运行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采取制度约束与行政控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选择合理的举债方式,限制举债用途,保证偿债资金来源,全面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完善债务成本控制和偿债机制。
(三)完善县级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落实“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扩权强县的财政政策。要按照新《预算法》编制部门预算,加强财政管理,合理安排收支,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干部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县乡村机构的正常运转、民生支出及重点支出的需要;要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完善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严格政府采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强财政监督,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落实“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扩权强县的财政政策,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财力支持。同时,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降低行政成本,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
(执笔人:补丕海)
责任编辑:欣闻
9.财政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说明 篇九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行政处罚工作,准确使用财政行政处罚文书格式,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文书格式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此次制定的财政行政处罚文书格式,包括财政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财政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财政行政处罚决定书、财政行政处罚加处罚款通知书、财政行政强制执行申请书和送达回证等六种格式,主要用于规范财政行政处罚的告知、听证、决定和执行等过程中所应使用的行政处罚文书。
考虑到目前尚没有行政处理的专门法律规定,且行政处理在实际工作中种类较多,不宜统一规范,我们暂不制定行政处理的相关文书格式。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3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规定,在进行行政处罚的时候,涉及到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行政处理,如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等,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一并提出。在进行行政处罚告知时,可以一并告知行政处理的相关内容。
二、文书文号
财政行政处罚文书的文号按各财政部门的规定编制。如财政部印发的行政处罚文书,按财政部的规定编财政部的文号;某省财政厅印
发的行政处罚文书,按某省财政厅的规定编本财政厅的文号;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印发的行政处罚文书,按专员办的规定编本专员办的文号等。
三、文书送达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送达行政处罚文书。财政行政处罚当事人通常都是确定的,财政部门送达行政处罚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或委托行政处罚当事人所在地财政部门送交受送达人;直接送达和委托送达处罚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以用挂号的方式邮寄送达,并留好存根备查。
直接送达的,由受送达人将送达回证填写后交还送达人;委托送达的,由受送达人将送达回证填写后交还委托送达人。若受送达人拒绝签收的,经办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或其他相关人员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备注栏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经办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行政处罚决定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四、财政部门及其印章
财政行政处罚文书格式中所称财政部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
财政部门印章为财政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印章。如财政部印发的行政处罚文书,印章为财政部部印;某省财政厅印发的行政处罚文书,印章为某省财政厅厅印;专员办印发的行政处罚文书,印章为专员办办印等。
五、期间的计算
10.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财政政策论文 篇十
------------------
财预[2009]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2号)、《国务院关于编制2009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8]35号)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中关于“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充实内容和形式,加强县(市)财政管理”和“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的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推动市县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有关条件,确定改革模式、步骤和进度,不搞“一刀切”;必须坚持科学规范、合理有序,要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事权划分及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保证市县既得利益,尊重实际情况,妥善处理收支划分、基数划转等问题,确保改革的平稳过渡和顺利运行;必须坚持协调推进、共同发展,充分调动各方发展积极性,增强县域发展活力,提高中心城市发展能力,强化省级调控功能,推动市县共同发展。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近期首先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民族自治地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基层财政的扶持和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主要内容
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就是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一)收支划分。在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确定市、县财政各自的支出范围,市、县不得要求对方分担应属自身事权范围内的支出责任。按照规范的办法,合理划分省与市、县的收入范围。
(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由省直接核定并补助到市、县;专项拨款补助,由各市、县直接向省级财政等有关部门申请,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市、县。市级财政可通过省级财政继续对县给予转移支付。
(三)财政预决算。市、县统一按照省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各自编制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和年终决算。市级财政部门要按规定汇总市本级、所属各区及有关县预算,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四)资金往来。建立省与市、县之间的财政资金直接往来关系,取消市与县之间日常的资金往来关系。省级财政直接确定各市、县的资金留解比例。各市、县金库按规定直接向省级金库报解财政库款。
(五)财政结算。年终各类结算事项一律由省级财政与各市、县财政直接办理,市、县之间如有结算事项,必须通过省级财政办理。各市、县举借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债转贷资金等,直接向省级财政部门申请转贷及承诺偿还,未能按规定偿还的由省财政直接对市、县进行扣款。
三、工作要求
为确保顺利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各地要认真开展相关工作,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省级财政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调整管理制度,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将有关工作延伸到县;要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财力薄弱县的支持力度,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目标;要规范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全面清理预算外分配事项,理顺政府间预算外资金管理和分配关系;要加强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省级与市、县的财政信息化网络,提高工作效率。市级财政要继续关心和帮助县级财政发展,加强对县乡财政工作的指导。县级财政要积极、主动配合省、市级财政做好有关改革工作,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意识,认真落实财政改革各项措施,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涉及财政利益调整,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各级财政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主动、稳妥地推进改革,细化方案,精心实施。已经全面实行改革的地区,要密切跟踪改革进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正在进行试点的地区,要总结经验,加快推进。尚未开展试点的地区,除民族自治地区外,要尽快制定试点方案,积极推进改革。
以上意见,请遵照执行。
11.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财政政策论文 篇十一
摘要随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林权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林业投资慢慢地有趋向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多样化、市场化发展,但是林业投资依然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森林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林业经济总体还是比较困难。本文对目前林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和林业投资体制的主要方式进行了思考,并对公共财政与林业投资体制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共财政林业投资林业公共财政制度建议完善
一、目前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总体还是在呈恶化趋势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共投入林业建设资金400多亿元,内蒙古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19亿亩,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实现“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减少”,全区2.4亿亩风沙危害土地和1.5亿亩水土流失土地均得到初步治理。虽然生态建设整体恶化趋缓、局部治理区稍有好转,但是干旱、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还很严峻,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依然很繁重。
(二)森林整理质量不高
最近完成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有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现在的18.21%。全国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
(三)林业产业结构不完善,市场需要量加大
对森林旅游,林内产品(药材和食品)等衍生性产业开发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由于缺乏中介媒体作用,往往使供、产、销之间相互脱节,难以抵御市场竞争带来的经营风险。
(四)林业发展基础薄弱
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少、科研技术手段等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发展需求,病虫害和外来生物严峻地制约着林业发展,而防火长效机制也不够十全十美。
二、目前林业投资体制的主要表现方式
为了促进林业发展,林业投资也一直未停止过,但是仍然存在以上问题,可见我们林业投资体制仍然不是很完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林业发展跟不上日常增长的市场需求和生态平衡要求。
据查,目前林业投资还是以政府投资和社会公益性投资为主,市场引导产业投资还只是占辅助性地位。林业投资资金来源渠道有如下方式:国家的专项资金和各级政府财政拨款、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林业建设基金、林业企业证券融资、外资等。
我国的林业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以公共财政为主,即使慢慢地向信贷资金、外资、社会自筹等手段靠拢,实际上,这些手段及方式只是占辅助性,其融资发展相对还比较缓慢,而且比重也非常小。整体上,结合目前林业发展现存问题来看,林业建设资金的缺口仍然很大,而且资金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三、公共财政与林业投资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根据目前林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和从林业投资渠道来源来看,我们要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市场引导为辅的林业投资体制,这是由林业本身的社会性、基础性、公益性所决定的。林业投资周期长,投资回报率相对在短时间内不能立竿见影提高上去,耗资量大和风险性过大,严重影响到了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因此,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林业投资体制在现阶段仍然要坚持下去,只是如何建立完善林业公共财政制度,逐步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才是关键。
(一)建立健全林业公共财政制度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指出要围绕重点发展林下经济这个中心,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四项制度、一个体系”。随着林权改革的深化,健全林业公共财政制度不但是响应国家领导号召,也是林业机构组织工作者都要思考的根本性和必要性问题。在此,有如下几点的建议:
1.建议林业投融资改革和产权配套改革要双管齐下
林权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要紧密结合,才不至于举步维艰,这就要求在配套改革过程中,需要逐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生态效益补助和财政补贴等方面的财政制度。
2.建议转化政府职能优化林业投资环境
完善林业产业法律和监管机制。加快信贷步伐,保证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尤其是林业投资监管法律和政策体系的健全至关重要,明确监管主体和职能以及监管方式,建立投资风险预警机制、投资效益和效率评价机制。
3.建议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有效的林业信息平台,及时有效做到信息化,建立起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经营和管制制度,做到让林业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林业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整个林业其他管理制度的完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辉映,不可分割的整体。
4.建议完善林业财政补偿机制
对于一些天然保护林工程纳入公益林保护体系,并给予林业工作者一定的经济补偿,要允许林农在发展林下经济或者生态旅游等丰富林农经济收入来源,并间接地提高受益人的内在环保和经济意识。
5.建议完善林业财政补助机制
鼓励林业机械化、土地改良化、品种优良化、林园生态化和能源化,并对创新性和珍稀树种的保护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因地制宜,发展本土优势。
(二)促使公共财政在林业投资中投入有效的策略
按照林业的分类(即生态林、商品林、重点工程),按照部门级别进行任务分配,实行领导责任制、财务公开化、监管方式灵活化,慢慢地投放入资金。对公益性和社会性林业项目进行公共财政无偿注入,对于经济性的林业项目等采取补助支持,政策扶持。
积极扩大融资渠道来源,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资本证券化、风险投资等来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注入,降低公共财政压力,以免财政紧张或出现赤字。
参考文献:
[1]秦涛,田治威,姚星期.金融视角下林业投融资体系研究思路及框架设计.绿色财会.2008(11).
[2]刘凤平.我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10.
[3]刘晓光.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林业投入保障研究.东北林业大学.2003.
[4]刘克勇.中国林业财政政策研究.东北林业大学.2005.
12.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十二
一、当前财政税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收入的规模偏大
由于对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我国的财政收入在总体规模上要大于国际水平,与国际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相比,我国的统计口径偏小,这样就造成大量的非税收入存在于财政收入在税收收入之外,因而形成了财政收入覆盖范围广,规模偏大的局面,整体上来看,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发展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大规模的财政收入对于居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削减财政收入规模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二)财政税收的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结构中,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所占比例不够协调,其中,税收收入的结构更是不尽合理,依据正常的税收原理来看,所得税和财产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力量,理应在当前的税收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而营业税、增值税等流转税作为筹措资金的主要手段,其比重应小于前者,但是,就目前的财政收入状况来看,我国税收收入的比例结构却恰恰相反,这样,税收在改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就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再加上重复征税及税种功能模糊等问题,财政税收体制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三)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在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涵盖范围过小和体制不够健全,前者造成的后果是财政资金非法挪用现象严重,后者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预算体制中没有全面包含年度预算和长期预算,难以服务于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另外,地方政府的预算体制改革严重落后于税收体制改革,预算制度难以完全融入政府财政收支工作,同时,监管机制的缺失也影响了预算体制的全面性,对于预算体制的改革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
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财政税收制度在国家经济体制的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适应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扭转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落后的局面有着双重意义,一方面,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增强了政府财政税收的稳定性,改变了政府财政收支不均衡的现状,便于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增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利于政府职能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能够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进而促进经济体制优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全面而长远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策略
(一)优化财政税收结构
合理的财政税收结构是健全财政体制,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的重要支撑,为此,面对我国财政税收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我们有必要适当降低流转税的征收比重,提高财产税和所得税的征收比重,精简重复税种,明确不同税种的功能和征收范围,例如,在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中,为了减小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应当适度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在资源税方面,可以通过拓宽资源税的税收范围及提省税负水平来制约资源的过度浪费等,这些针对财政税收结构的改革措施适应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对于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的改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各项财政税收制度的建立正是为了对合理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支持国家的各项经济建设,但是,就目前的财政支出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失衡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此,有必要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就目前的经济局势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应该加大财政支出对于服务型的公共行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重点工程的支出力度,例如,农村教育机构的建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发挥财政税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加强预算体制改革
预算体制是合理分配财政税收的基本手段,为了实现财政税收的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健全的预算体制是不可缺少的制度保障,针对于预算体制现存的问题,加强预算体制改革需要成立独立的预算编制和管理体系,在预算编制方面,适应于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增加财政税收的中长期预算,拓展预算的覆盖范围,使预算涵盖全部财政税收,在预算管理方面,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加强对预算合理性的审查和监督,确保预算体制的建立对于财政税收的合理使用发挥积极作用。
(四)平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关系
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关系的平衡有利于各自充分发挥对于财政税收的支配力度,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各级地方政府缺少对于财政税收支配的自主权,急需得到中央的适度放权,另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应当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划分,以平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分配,缓解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与此同时,中央对地方政府财政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是不可缺少的,财政税收收入的增加与监督的有效性相结合,才能保证地方政府对财政税收收入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避免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责任与财政收入不相符现象的出现,确保各项财政税收收入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四、结语
在国家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财政税收是国家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经济建设的全面繁荣有赖于财政税收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顺应于时代发展趋势,经济建设局势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对于财政税收体制不断地提出新要求和高要求,尽管就目前的改革现状来看,我国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也相应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恒久发展,继续不断地深化财政税收体制势在必行。
摘要:财政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以及社会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保证,作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财政税收为国民经济的恒久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是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执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调整,社会发展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伴随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顺应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继续发挥和加强财政税收的作用,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力度是势在必行的。文章将在分析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认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意义,进而积极思考和探索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勇.关于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08).
[2]崔绍光.关于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4(18).
[3]任瑞莲.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13.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与完善1 篇十三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1 1.1本文选题背景.......1.2研究目的和意义.....................................................................................„„1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 1.4研究方法........................................................................................„„6 第2章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改革进程.........................„.„17 2.1改革开放前财政支农政策1949一1977年)..........„„、............„„17 2.2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农(1978一2002年).............................„„18 3.3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财政支农政策(2003一至今)..................„„21 第3章...........„„24 3.1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初见成效................„„,.......................„„24 3.2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25 第4章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33 4.1美国的财政支农政策..............................................................................„„33 4.2日本的财政支农政策..............................................................................„„35 4.3启示与借鉴..............................................................................................„„38 第5章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建议.............................................„„40 5.1保障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提高所占财政支出比重 5.2根据公共财政和现代农业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5.3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5.4转变财政支农方式,逐步采取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办法 结论 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至“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发展态势已经形成,但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完全消除,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保护和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为了更好地做好“十二五”时期支农工作,笔者在分析总结以前时期财政支农政策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完善“十二五”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鼓励财政支农资金在机制和制度上创新,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导向作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Abstract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进程,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中也存在很多负面因素,不断影响着农业和农村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受阻、企业用工需求缩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造成严重影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基本建立,就是要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时期,如何充分发挥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最大作用,是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给予更多关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中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因此,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支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具体意义如下:
1.农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农业生产具有公益性,因而农业生产具有社会保障的性质,是一个典型的财政学研究领域,因而现代财政学对该领域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2.科学制定和落实支农政策,将有利于解决目前农村存在的种种问题,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发达国家财政在促进农村发展和农业经济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发达国家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比较充足,基本能满足本国三农的需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和中国一样具有二元经济的特点。但是农村公共事业关系着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看得很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虽然不完善,有值得我国借鉴的方面。2.国内研究动态
2004年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2005年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2006年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同时取消了农业税;2007年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实行了土地制度改革,2009年提出提高农民购买力,扩大内需。这些重大政策和措施,体现了以人为本、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的目标取向。在学者研究方面,刘尚希提出新农村建设应把改善农民“就业状态”放在首位;朱有志认为应注重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党国英研究了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夏杰长、李小热认为应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涂建明、汪金敖研究了如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四)研究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原则,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根本的研究方法,在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以农村市场经济为出发点,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在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将中国新农村建设置于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矛盾、联系和运动发展中去进行系统剖析与研究。既注意农村建设在当今世界各国存在的普遍性和共性,又关注在中国农村的特殊性和个性,结合中国农村及中国财政现状,探讨现阶段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二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进程
(一)改革开放前财政支农政策(1949一1977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力比较薄弱,恢复经济秩序、建立工业体系是当务之急,因此,财政主要支持工业,特别是规模大、周期长的重工业。农业则担负着重任,在农产品收购制度上,采取统购统销政策将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上去以满足工业发展的资金需要。这期间农业的财政支出很少,重点放在恢复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和农林水气象事业费支出方面,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的支出几乎空白。总体来说,从农业上取得的财政收入要远远大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施了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出台了《农业税征收条例》对农产品实施统购制度。尽管这一时期,国家安排了一部分资金支持人民公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但统购统销、实物缴纳农业税等方式取得农业的剩余远远大于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1978-2002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78-1987年,财政支农全面改革阶段。各级财政部门改革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办法,改革了国营农口企、事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了农业税征收管理办法。
2.1988-1997年,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支持粮食生产攀登新台阶的阶段。3.1997-2002年,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探索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背景下,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农机制和方式深化改革的阶段。
(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财政支农政策(2003一至今)1.2003年财政支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的阶段。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提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实施了以“四减免”(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四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支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对于农民与政府的“取”、“予”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
例如,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了“两减免、三补贴”的惠农政策,2005年底,全国28个省区市及河北、山东、云南三省的210个县(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加快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文件规定各级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70%,同时对中西部地区财政困难的县、乡大幅度增加转移支付的力度。
三、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成效与主要问题
(一)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初见成效(最新资料)
2003~2007五年间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1.6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8000多亿元,年均增长17.80%;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595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9%;2009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安排72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见表2)。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落实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合计达13.4亿元,比上年增加930.3亿元,增长12.8%。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增幅明显,从2004年的975.6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072.8亿元,2009年达2693.2亿元,增加了2.76倍。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对农民的四项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科,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从2004年的116亿元,到2008年达1030.4亿元,2009年达1230.8亿元,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惠及7.28亿农民,实现水稻良种补贴全覆盖,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场),品种基本覆盖了农业生产急需的各类机械。补贴资金发放进一步规范,建立了补贴资金专户管理、村级公示、基础档案管理、联合督察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一卡通”,直接将补贴发放到农户的卡上,并通过补贴网管理监督补贴发放情况。总体来说,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在增加,范围由只注重农业生产向注重农村全面发展转变,投向社会事业的资金大幅度增加,资金运转管理的规范性也不断增强。
(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1.规模方面:支农投入总量持续增长,但所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一直偏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绝对量是逐年增加的,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力保障。1978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为151亿元,而到了2008年,这一数额达到5529.5亿元,三十年间增长了近四十倍。但是由于支农投入增长幅度小于中央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并且没有建立长效的增长机制,财政支农资金在中央总投入中所占比重大多数年份都在8%以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的比重要占财政总支出的30%~50%,而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10%~20%。所以,我国支农投入仍然偏低,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求。
2.结构方面:主要支出项目比例不合适
按目前的统计口径,财政支农资金可分为以下几部分: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费用支出、农业救济费用及其他。李焕彰、钱钟好指出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项目中边际产出效应高低的次序应当是:科技三项费用最高,基本建设支出次之,支农支出最低。而我国支农资金分配情况是:支农支出最高,基本建设支出次之,科技三项费用最低,出现明显的本末倒置。
3.资金管理方面:管理分散,监督失位。
首先,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目前我国支农款项达160个左右,从中央到省、市、县有20多个部门参与资金管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这导致负责资金分配的部门之间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上很难协调和合理配置,造成项目设置重复、政策目标及内容交叉、项目资金的管理监督困难,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其次,资金的运用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在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监督和管理”状况。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与措施,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被滥用、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大有存在,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应该强化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努力控制机构人员费用的支出。4.投入方式方面:方式落后,不够科学
我国目前政府支农资金对农产品的补贴和贴息主要在流通领域和金融领域,即“暗补”,还没有建立起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财政补贴机制。这样农民真正享受到的补贴还很少。以农业生产流通补贴为例,这项补贴涵盖范围广,几乎涉及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但是资金容易分散。政府对农业补贴习惯采取“暗补方式”操作,即财政补贴资金不直接以财政拨入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流通渠道间接地给予补贴,例如出口退税。直接补贴给农民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农业补贴往往通过补入流通、服务“折射”给农业与农民,这种补贴方式并不为广大农民所知晓,这不仅失去了从农业补贴政策措施调动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还造成补贴资金的流失。
四 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许多国家的农业都是由不发达阶段发展到发达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支农政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分析不同国家的财政支农政策,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支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的财政支农政策
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国家,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第一、相对完善的农业立法,为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美国农业陷入困境,罗斯福政府制定了以保障农民收入为目标的《1933年农业调整法》,规定政府拨专项资金,设立专门机构,从农业投资、粮食储备、农产品销售等方面保护本国农民利益。而后,美国的农业政策几经调整和修改,维持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利益。进入新世纪后,为保证农业基础性地位不动摇,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2年农业安全及农村投资法》,宣布在未来十年里将联邦补贴提高67%,总计达1900亿美元。由于有一系列的法案的保障,美国的农业支持政策一直相对稳定,可见通过法律形式保证财政资金流向农业,对于整个国家农业生产的稳定,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宏观政策,其宗旨和目的主要在于保护与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维护与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美国于1996年4月颁布了《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案》,逐步降低农业的价格支持、出口补贴和关税,转而对农民实行直接收入支持。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和世界谷物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于是美国政府重新推出两项保护农民收入的政策,一是恢复以前的“作物收入保险计划”;二是“市场损失补助”,提高农民补贴水平。在补贴方式上主要以“绿箱”政策为主,补贴范围上覆盖了几乎所有主要农产品,使过去基本得不到政府拨款支持的畜牧产品、水果和蔬菜生产者等获得政府的支持。
第三、财政支农资金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有大量投入,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教育科研以及农村社会事业方面都有大量的投资。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例,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开始向干旱的西部地区推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显得越来越重要,但作为一项公共产品,水利工程周期长、数额大,效益回收慢,私人投资公司往往不愿意涉足,国家担起了项目组织、资金筹备和管理指导的角色。农业科研方面,美国联邦政府除对各州办的农业大学和农业职业教育给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财政支持外,还设立众多的农业实验中心,鼓励农业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并雇佣大批农业科学家通过在全国广泛设立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为农民提供技术导。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农业科技投入达到150亿美元,而收益高达6000亿美元。除此以外,农村的教育、用水、公共卫生、垃圾处理、路灯、道路建设以及农村住房改善政府都通过赠款、贷款和担保等方式进行服务。
(二)日本的财政支农政策
日本的农业政策在明治维新后直到二战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基本上是采取掠夺农业的财政政策,即政府通过高税收从农业部门抽取资金;战后重视农业发展,不断的增加农业投入,使得日本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如今,日本本土农业生产的效率很高,品质一流,科技含量也名列前茅。日本的农业政策如下:
首先,财政支农力度很大,1960年农业预算占总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1975年财政农业投入绝对额为13180亿日元,农业支出在国家预算总支出中占9.6%。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比重的下降,农业预算比重有所下降,但到1991年仍在4.4%的水平上。
其次,政府通过投放各种补助和长期低息贷款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一项稳定的政策。长期低息贷款主要是“农林牧渔业资金”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前者是根据《农林牧渔业金融公库法》由政府的农林金融公库按政策贷放的长期低利贷款,目的是发展农林渔业的生产;后者是政府通过农业协同组织(农一协)发放的低利贷款,目的是降低“农协”的贷款利息率,促进农户购买机械、设备、建筑物、家畜和果树等。
财政支农的重点是:(1)支持农业基本建设。(2)支持农业机械化。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及其他农业设备的采用投放了巨额补助金,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由半机械化向全面机械化的转变。(3)干预农产品市场。政府对一些主要农产品规定最低价格,对低于最低价格的农产品给予价格补贴,以保护农民的利益。(4)支持农民成立合作机构。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引导农民扩大经营规模,成立各种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由这些合作组织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启示与借鉴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农业发展,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或“只予不取”的高补贴、低税收或无税收的财税政策。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产品的供应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需要。据测算,目前我国的农业综合支持量只有2%,而美国为91.5%,欧共体为25%,日本为41%。针对我国现状,政府不仅要增加支农资金总量,提高农业补贴水平,还需要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金自发的、有序的投入农业。加强农业立法,使财政支农政策法制化、规范化,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法律法规虽在不断完善,但仍然有一些遗漏之处,知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较为普遍,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清理和修改有关法规、规章,建立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能有效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开发,以科技促农业高效发展。我国人多地少,土地的单位生产效率不高,依靠科技进步带动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更应该切实提高财政对农业科技投资的比例。加大财政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投入的力度,实现农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而财政的支持又是必不可少的资金的来源,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入,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五、财政支农政策的对策及建议
(一)保障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提高所占财政支出比重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使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在现有水平上逐年按比例适当提高,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增长的速度。我国目前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朝着有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向调整。为此,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与国家财力增长相适应,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第二,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促使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的资金投入农业。
稳定和开辟筹资渠道,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奖励促进、担保、政策优惠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以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调动和引导各投资主体增加农业投入,探索农业资源开发和资本营运的有效形式,支持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项目,逐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投入体系。
(二)根据公共财政和现代农业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首先,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着力加强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支持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水利灌溉系统,乡村水电和道路建设。
其次,加大对农技推广和农业科研的投入。增加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品质优良、效益显著、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示范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以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对于公共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技术推广,可仿照公共物品供给的机制运行。
再次,逐步推进财政支出向农村覆盖,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和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这包括财政支农资金重点保障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逐步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最后,支农支出和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行政费的现象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改观,这直接导致支农资金严重有效不足,严重阻碍了农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扭转这种现象。建议把这些部门的行政事业费从财政支出中划出去,使项目含义名副其实,更为科学合理。
(三)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立足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理财观念,创新监管方式,应从六个方面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一是切实落实和完善“三农”投入政策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的各项三农政策,继续落实三个优先、两高于、一确保的政策和考核要求,做到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举措更多惠及农民;二是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惠农管理制度平台,进一步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责任明确、支农惠农资金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加强各项支农政策和资金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避免出现各制度之间交叉和相互矛盾的现象,真正实现在财政支农管理制度上无缝对接;三是构建支农资金安全高效的运行通道,继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直补以及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建立完善财政支农结余 结转资金的考核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四是深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管理,对财政支农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全面梳理,并合并同类项,以规划为引导,加强协调,将财政资金整合引导,落实在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五是探索建立财政支农政策绩效考评制度,根据项目特点,选择支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考评指标标准,完备考评办法,并形成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六是加强基础管理,有力提升财政支农管理水平,加强支农资金基础信息统计和管理,完善财政支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市区县纵向两级财政,财政与市农口部门横向的网络贯通覆盖。
【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财政政策论文】推荐阅读:
市财政局依法行政的工作汇报09-06
代理记账机构——财政部门操作手册10-15
财政局依法行政汇报材料07-06
财政局依法行政专题发言09-22
浅谈深化我国乡镇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研究10-10
关于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的几点思考07-12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手续费有关问题的通知10-16
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的思考论文09-02
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的作用论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