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共10篇)
1.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 篇一
读完了《看见》,这是一部非常尖锐,非常深刻的著作,来自一个调查记者近十年的经历和感悟。豆瓣评分8.8,它值得这个分数。书中有大量的金句,上面只是摘抄的一个非常小的部分,大部分都精彩而有哲理,不像《后会无期》一样矫揉造作。
这本书的主线是对一个细节的思考:作者在做《双城的创伤》的时候为留守儿童擦了眼泪被摄像师记录了下来并且在电视上播放了,这个举动引起了大家的争论,关于记者的角色,究竟应该完全客观理性,不带一点情感,还是说应该有感情的渗透才能浸润出一个好的采访作品呢。作者丰富的采访经历使得她对这个问题不断有反复的观点和视角。有时候真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了,很多人看到一个新闻的时候,先感性地判断好人坏人,或者强者弱者,然后对弱者同情对强者愤恨,以此为基础的采访必然是不客观不全面不理性的。
希拉里在耶鲁的毕业演讲中说我们首先要支持真相和逻辑,不仅仅在学术讨论中这样做,而且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践行这个理念。柴静也有强烈的这个理念,一方面追求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全面的真相,一方面用逻辑把整件事穿起来,这不仅是记者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情。
还有一点感受很深的是归属感,很多人纯粹是因为没有归属感所以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所以选择加入犯罪团体或者作出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归属感的重要性在于,当我在一个集体中的时候,大家做同样的事情,我会觉得我做的事是对的,从而有一种安心。有人说中国现在的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信仰,我深以为然。中国人曾经是很有信仰的,人们信仰共产主义,在五六十年代,一首国际歌,一本毛泽东语录就可以把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像雷锋焦裕禄那样的为了集体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人大有人在,人们在集体中愿意付出,他们是幸福的。宗教也有这样的力量,我觉得倒不一定是对神的信仰,而是每周聚集在一起祈祷或者一起唱歌给人们带来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会让人们觉得幸福。(广场舞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恐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特点是神父的制度,人们做了错事可以找到神父忏悔,这种忏悔是一种心理的排解,能大大减少人们发生心理疾病的可能。没有神父的我们,有其他人可以倾诉就还好,否则只能把所有的痛苦压在心里,就像弹簧一样,压得太紧可能会突然暴起,像药家鑫和最近的滴滴顺风车杀人案一样,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一方面是归属感的缺失,一方面是心理咨询制度的严重缺失,造成了现在很多人的心理疾病。出现心理问题最多的集体,一类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另一类是父母性格存在缺陷的情况。总而言之,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当自己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的时候不应该急着去做父母。做父母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自己是爽了,可以如果没有给孩子以良好的教育,那么对孩子的伤害是一辈子的。
还有一个感想是原来柴静也有很多缺点,原来她也为自己的缺点而倍感痛苦,比如矫情,比如暴躁,她问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卢安克说“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这里深深震颤了我,那一章叫做“无能的力量”,我们不是完美的人,必然的会有力所不能及的事,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事物自己会发展的,我们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我也觉得自己有很多缺点,比如短视,软弱,也对此感到很痛苦,但是其实没有必要,我会越来越好的。毕竟,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2.柴静《看见》读后感 篇二
这是一个关于故乡、环境、经济、健康的故事。柴静讲述的是临汾,我却想到自己的家乡。
小时候家里有一个燕子窝,早上常常被鸟儿叫醒。课本上说四季变迁,鸟儿会南北迁移,家里的燕子真的是春天来秋天去,自己常常想他们在南方是不是也有一个像我家这样的房子呢?后来去外地上学,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燕子再也没有飞回来。
小时候很喜欢冬天,因为冬天经常会下雪,很大很大的雪。上学的时候,从家门口开始攒一个小雪球,然后就在地上滚雪球,一边走一边滚,等到了学校,正好可以滚出一个雪人的头。每次下雪就会看到很多的雪人,我喜欢拿一些树枝插在雪人身上,一个好好的雪人往往被我搞的满目疮痍,那时候的自己真是邪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雪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记得有一年都没有下雪。
小时候上学的路是一条土路,每到下雨的时候就泥泞不堪,非常难走。雨过天晴之后,地面的表层会被晒干,硬梆梆的,但是下边还是湿湿的泥,走上去软绵绵的,仿佛腾云驾雾一般,但是要小心,有时候表层比较薄,太过用力就直接踩到泥里去,那就回家等着妈妈骂吧。后来那条路变成了水泥路,下雨天也一样好走,但是汽车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差。整条路上弥漫着一层灰黄色,汽车过去,是难闻的尾气味道。以前可以在路上随意的跑来跑去,现在要小心各种车辆,有时候想要走到马路对面都要等个十几分钟。
柴静说,临汾很多地方因为挖煤地下都已经空了。我听别人说,我们那里因为挖铁也空了,国道上好多塌陷区的提醒标志。
柴静说,临汾的地下水已经被污染了。我想起小时候自己在河里玩,沿着及膝的河水,可以走一个下午,而现在那条河已经又黑又臭,靠近一点就恶心的想吐。
柴静说,临汾有在加强环保,但是效果不怎么样。我看到周围的工厂从冒黑烟变成冒白烟,但是大的工厂越来越多,整个城市的天越来越黄。
我明白很多不好的事情都有很复杂的原因,指责谁或者惩罚谁,都不见得有意义。我更加明白自己无法改变家乡所发生的一切。我只能做到逃离,逃得远远的。
第一次来到深圳,就喜欢上这个绿绿的的城市。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空气可以清新,一双鞋可以穿一个月都不用擦。
3.柴静《看见》读后感 篇三
看到了关于同性恋的章节,内心还是有点震撼,震撼于作为中国记者,柴静无疑是一个前卫又大胆的人,对于这个话题,很多人知道但并未有更深入的了解。作为被“尊称”为名记的柴静,选择了深入这个话题,当时的人们对同性恋的排斥程度也侧面反映了这个题材的难度,庆幸的是,虽然时隔几年,努力没有被雪藏,它被呈现在了大众面前。
听到同性恋这个词是在一步泰国的影片中,讲述的是一对女同性恋。当时的伦理道德不足以支持她们看似的举动,虽然有过侮辱,有过谩骂,有过冷眼旁观和众多人极力的的反对,整个过程很是曲折甚至离奇,好的是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还是有很多的人认可她们。虽没有一纸证书来见证她们的爱情,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多数人都会打着道德的幌子去指正别人,用道德去绑架别人,就觉得你是谁,你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我很讨厌这种无知的道德绑架。没有人有资格评论别人的人生,不管对错,不管如何选择,那都是当事人自己的决定,作为旁观者,你可以不支持,但也请不要用你无上的道德去反对。毕竟,你只能过你自己的人生,过得好坏还说不准呢,为何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硬要去参与别人的人生呢?大多数人的认知是非黑即白,但别忘了还是所谓的灰色地带,同理,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用对错来判断。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感想,不喜勿喷。当然,欢迎多多指教。
4.柴静《看见》读后感 篇四
陈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没留心,说:“随便。”他就眉毛眼睛拧在一起,中分的头发都抖到脸前了:“随便?!问你的时候你说随便?!你已经养成了放弃自己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谈自己愿望的习惯了!”这顿饭算没法吃了。但好好歹歹,他总看着你,楼梯上擦肩而过,我拍他一下肩膀,他都叫住我,总结一下:“你现在成熟了,敢跟领导开玩笑了,说明你放松了。”我哈哈笑。他一看我乐,拿烟的手又点着我:“别以为这就怎么着了,你离真的成熟还远着呢,就你现在青春期这小资劲儿,毛病大着呢,不到三十多岁,不遇点大的挫折根本平实不了。”讨厌的是,他永远是对的。
我觉得这么小小的一个篇幅就能明白了。
看见,学会去看,才能见到。
5.柴静看见读后感 篇五
花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感触良多。看书之前,看了很多介绍、书评,反映甚好。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介绍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是一本出入职场的心路历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本书很沉重,以致于我无法一目十行,速读完成。
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采访新闻和事件,但她并不是在简单的去描述这些片段,用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辉煌与荣耀,正如她自己所说,她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着不断犯错、不断推断、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她在写的,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柴静在十年中探索着逻辑,有一天她懂了,于是有了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写道:“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思考,独立的思考,摆脱“自我”影响的思考。何谓成功,在我看来便是平和,宠辱不惊。如何能够平和,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之上,自知自己是个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内心学会平和得制定目标和计划、判断得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平和很难达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这需要时间的历练,需要过程,不知十年后能否做到?
同样柴静的敬业令我折服,为了记者的职业道德,不断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打磨着自己的冷静和理智,但她热爱这份工作,她心甘情愿。我的第二个感触便是责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于只做一个旁观者,没有设备记录,没有同事陪伴,独自一人进入病区,承受着被传染的风险,和病人面对面交流。在山西采访时,一位官员带着讥笑的说:“你怎么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我办的就是。” „„她可以在不断的余震中走入地震灾区,冒着生命危险走入非典病区,顶着各种压力采访敏感话题,凭的就是一份责任感。在采访两会时,有个编导说柴静“看你采访,眼睛里都放着光,攫取的光”,这种“光”正是她的热情的所在。责任感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的职业教书育人,传到授业解惑意味着改变别人的思想,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责任感在我看来就是不愧对每一节课,不敷衍,言之有物,能让我的学生从每节课中学到一点内容,也许这种看法比较肤浅,但这也是我目前致力于达到的目标。
《看见》中还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之上,尊重不等于礼貌,理解也不是可怜。存在即合理,我们往往只看见受害方,一味的去谴责侵害方,却缺少对于他们的谅解。“一个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温柔”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话,即使她父亲经常殴打她母亲,她仍然相信父亲会温柔,只是没有被发现。Kim对孩子说“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不要恨爸爸这个人”。我们缺少的就是这颗包容的心。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可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但表示对他们错误行为的理解,这是我要去学习的。
6.柴静看见读后感(通用) 篇六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柴静看见读后感(通用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柴静看见读后感1喜欢这本书的封面。柴静温柔的看着眼前的生机活力,年老一代和新起一代注定的交替,而她融入其中,代表了另外一种气息。她的身边有和善,有无知,有无畏,也有细细探究的审视,在诸多目光中悠然自得,放松坦然,保持自我,这是一种气韵,也是一种风度。
干净爽朗的打扮,朴素亲近的穿着,或许不论她在哪,或是万众瞩目的颁奖台,或是阴暗破旧的小旅馆,或是草莽深处的原始农家,能在粗鲁威胁的缝隙中啄出真相,能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中唤出真情,我觉得她是这个时代的亮点,我能发现她,对我而言是老天给我的礼物。
最近脑子里一直在翻腾着以后从事新闻工作的念头,一直在幻想我能否保持住这一份或多或少、清淡却长绵的,追求柴静的热情和志向,更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像柴静、白岩松和崔永元一类的新闻工作者那般博学多识,谈吐之中自带淡雅,不疾不徐。
刚刚又看完了很多年前CCTV—10《人物》对柴静的采访,网上目前除新闻外,再少有关于她的片段。看着她对道路的摸索,只觉得前路漫长,心想如果你写一本明明白白的武林秘籍该多好!这样哪怕开始像你一样,错误追求见血封喉,也比丝毫无果好的多啊!
或许现在的种种思考和最近不安分的血液澎湃,在昭示我,嘿!管那么多干嘛!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走就是了!
我一定要看见这世界万样风景,遇见万般人物,淌过河流迈过高山,行下万里路。
柴静看见读后感2看了这本书后更体味到世事艰难和人生的复杂,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是多么的不容易,但对于一个电视公众人物来说更为重要,柴静在本书中就叙述了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电视人的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其中包括她在工作中也就是采访各色人物的访谈中的感悟,以及像陈虻这样的幕后电视人的激励下,逐渐成熟的。其实,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成长成熟的过程和岂不是如此呢?只是我们不是曝光在大众面前,被放大被众说纷纭而已,所以,柴静们的成长成熟尤为重要。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慢一点点儿成熟稳重,可以出点儿纰漏,作为公众人物的电视人就不是应该有那么多缺点不足甚至偏见的毛病呈现在镜头前大众前了!
人的成长成熟需要付出代价,柴静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不断在修正自己,更重要的是不断醒悟深思社会人生大千世界中的千姿百态,她们比我们普通人见多识广,认识也就比较深刻,同时也更复杂,面对复杂混乱危机等在镜头面前要真是呈现同时又要清楚所带来的影响后果,我们作为普通人的影响力就及了,所以柴静们的成长成熟形象尤为重要,我喜欢柴静把它写出来,同时,我也从中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总结记取,不断进步成熟,作为社会人,为国家社会家庭周围环境带来和谐友善一切正能量!
柴静看见读后感3总觉得这本书的书名起的很妙,叫“看见”,它确实也为我推开了一扇窗,使我看到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
有个朋友喜欢问我人为什么要活着,我每次都不以为然,告诉她吃吃喝喝就很快乐,所以活着这么高深的问题,交给胃来回答就好。忽然觉得自己实在懵懂无知,只看到了井口大的世界,就已满足。
如果叫我现在回答,我一定会告诉她:一切都已定,一切都未知,还有东西交给我们探索,还有东西能让我们感受,就蛮不错。
我不太了解记者这个行业,属于电视的时代也即将落幕,但记者所担负的责任是仍要有的,或许会由另一个职业继续承担下来。在这本书里,有很多可敬可爱的媒体人,他们也平凡,却更多了一分对职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认真。对我而言,他们从此不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无论过世还是仍在的,都会在我的世界中留下。谢谢你们,一直在为这个社会,为我们发声。
不用说,这本书文笔相当好,叫人对着手机哭哭笑笑,浑若痴狂。好几次不知为何潸然泪下,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这样的文字离人很近,所以一个情感的浪头,就直直的拍在心里。曾经有个老师常告诫我,别把文章写的连自己都看不懂了。终于明白,字还是要给人看的,甭瞎想什么艺术,艺术离了人也都是沫子。让自己感动了,让别人也看明白了,就差不多成功了。
零零星星看了几个月,到今天看完,还是蛮不舍。就像刚掀开锅盖,闻到了点儿香味,就不得不松手。期待下一部作品吧。
柴静看见读后感4柴静的这本书,其实一开始光看作者名和书名的时候,我是没什么太大的兴趣的,也真心没有太去在意,只是当做随意翻翻的心态去开始看的,可是当看到非典时期的这一章时,真的感受到了内心翻腾的情感,哭的不能自已;也激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全部的兴趣,用认真的态度去看,不得不说,越往后看,真的感触越多、越深;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毒的书,让人不由自主的会去思考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教育的`思考……
柴静是个感性的人,也许只有这样感性的人,认真的对待生活的人,才可以用这样细腻的文字来去描写出自己的经历,与人、与事之间的细节与感受;我不禁在想,我总觉得我的日常很无趣,什么都是平常与普通的,是否是因为我不曾像柴静一样,用心去看待、去感受?
我想起了我曾经的一大堆一大堆的日记本,我有多久没写过日记了?好像好多年好多年没有去提笔写过什么了,没有去记录过什么了~看了柴静的书,我在想,我要重新拿起我的笔、拿起我的日记本,我想也去用心感受生活,将自己每日的经历,每日的思考,每日的省悟,都去记录下来!这也是给孩子的一个教育方式……
其实,柴静还是幸运的,她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良师益友”,他们督促她成长,帮助她成长,也为她答疑解惑,也让她去从事实中汲取营养、经验。可以说,柴静的背后,站着一个团体,这是让人羡慕的,一个好的团体,一个好集体,真的是对人影响很大的。否则,总归是要多走些弯路的。
柴静看见读后感5看到了关于同性恋的章节,内心还是有点震撼,震撼于作为中国记者,柴静无疑是一个前卫又大胆的人,对于这个话题,很多人知道但并未有更深入的了解。作为被“尊称”为名记的柴静,选择了深入这个话题,当时的人们对同性恋的排斥程度也侧面反映了这个题材的难度,庆幸的是,虽然时隔几年,努力没有被雪藏,它被呈现在了大众面前。
听到同性恋这个词是在一步泰国的影片中,讲述的是一对女同性恋。当时的伦理道德不足以支持她们看似的举动,虽然有过侮辱,有过谩骂,有过冷眼旁观和众多人极力的的反对,整个过程很是曲折甚至离奇,好的是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还是有很多的人认可她们。虽没有一纸证书来见证她们的爱情,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多数人都会打着道德的幌子去指正别人,用道德去绑架别人,就觉得你是谁,你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我很讨厌这种无知的道德绑架。没有人有资格评论别人的人生,不管对错,不管如何选择,那都是当事人自己的决定,作为旁观者,你可以不支持,但也请不要用你无上的道德去反对。毕竟,你只能过你自己的人生,过得好坏还说不准呢,为何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硬要去参与别人的人生呢?大多数人的认知是非黑即白,但别忘了还是所谓的灰色地带,同理,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用对错来判断。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感想,不喜勿喷。当然,欢迎多多指教。
柴静看见读后感6用时18个多小时读完了《看见》这本书。只因柴静两个字!
这本书中柴静写了发生在我国一些城市不同地方的很多事件,有些我听说过,有些不知道。
通过《看见》的人和事,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在书中你看到千万年来的世界何以如此,降临在你身上的事不过是必然的一部分,还是那句话:“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这本书里,看到了我生活范围之外的很多“不可思议”的事,让我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上,了解和理解着现在我生活的这个社会大家庭。并让我更清楚的明白每一件事的发生,不仅仅是你眼前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那么简单。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你不是他(她),就无权去猜测和臆想别人,更无权去批判和指责别人!只因你不是他(她)。
“这世上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谢谢!
柴静看见读后感7二零零三年,“非典”爆发。
而现在,“非典”对我来说,不过就是教科书里一个好像听到过的名词,一个要背的年份日期。
直到,我本周读到了柴静的《看见》里,一篇关于她做“非典”新闻调查的文章。
本文通过许多真挚动情的环境心理描写,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非典”,看到了“非典”的背后——那是人类坚强的意志,“我要活下去”,那颗最温热的跳动。
如果,死到临头,活着的日子屈指可数时,你会害怕吗?你会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吗?如果,你面前有无数人在倒下,一个接一个倒下,就如多米诺骨牌,你会惊慌吗?你会担心下一个是自己吗?
当每早,太阳升起,睁开眼能看到万丈金光,是否会感叹“活着真好”?
封面是一张照片。有三种人。小孩,中年人,老人。小时候经常猜一个谜语:“什么东西小时候是四只脚,长大了二只脚,老了以后是三只脚?”谜底是人。现在的我们,有时会有“当一个退休老人多好”这样的想法。可当我们老了,转回头看自己的漫漫人生路,又是一种什么感受?是羡慕之前孩子时的青春活力,还是享受快到终点了?
有一种人,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活着。不管成功与否,有意义与否,即便处在社会底层,即便人生不如意,只要能活着就行了够了,哪怕当牛做马。
有一种人,比如革命英雄,认为活着必须要有尊严,否则还不如死亡,所以才会宁死不屈。他们坚持认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他们的人生哲理。
活着,真好。活着,真不好。
柴静看见读后感8看完这本书大概花了两周,抽空写了一点感想,但又觉得过于矫情,一字字的删去。还是来天马行空想到啥写啥。柴静说,每个生命都是有很多个个体组成,我经常听到小学生甚至大学生轻生的现象,每每听到这种新闻心中无限的悲悯,不禁感叹,生命真的好脆弱。谁能拥有一帆风顺的人生,要想成功,只能不断的抗击抗压,只要不忘初心。
当然,说这个不只是为了鼓励别人,同样说给自己,现在的生活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有时候很想改变但是会恐惧到退缩。朋友说我很会规划自己的生活,其实他只说对了半句,但我不会经营生活啊,走着走着,就迷失了自己。想想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是自己变得更优秀,看看这句话说的那么没底气,“更”有界定吗?还是对自己过于温柔,事事留有余地。
陈虻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如果哀痛中,我们不再出发,那你的离去还有什么意义?”且行且珍惜,时光匆匆,容不得自己时时迷茫,希望这一次能把自己所决定的事坚持下去,不抱怨,不遗憾。
柴静的《看见》也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真情,她,温柔平和,眼里无限的悲悯与温情,很好的平衡了工作与情感所需要达到的境界,我看到了她,她也看到了整个世界。现实中我总容易被太多愚昧蒙蔽,所以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善良的人在公正的要求下以宽松的视角对待每一件事。时常勉励自己,不娇柔做作,不阿谀奉承,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在这复杂美好的世界中绽放我自己的青春。
在《看见》中我看见了柴静看见了世界,更重要的是看见了自己,我要拥有我自己的十年之期,好好经营我生活,十年之后的自己一定是幸福的。
柴静看见读后感9三年前自己读高三看了人生中第一本长篇小说《看见》,第一次这么深入的了解这个社会的问题,第一次发现原来社会上存在着如此多复杂问题。认为社会远没有想象中的美好,高三时期蠢萌的想要过当记者,只是自己的自身能力不足最后上大学也只是读专科,三年后我再次翻看这本书时,自己已经大学毕业,此刻的自己犹如这段话语,腹中空空,徒有脾气,急于褒贬,回头看不免好笑。
大学刚毕业的自己,一事无成的伟大。急迫的想要证明自己而妄自菲薄,每次翻看柴静的看见,第一次发现内心原来可以这么安静的有定力并全神贯注的看书。这两年时常在网络上找关于柴静的影像资料,观看她曾主持过的栏目看过震撼人心的《穹顶之下》,遗憾的是随着时间流逝网络上关于柴静的影像资料越来越少,就连央视App里也很难找全柴静的访谈视频。或许遗憾不完整也是另一种美,柴静在自己人生中充当着正义使者,教导自己不要肤浅的了解每件事情。永远不要现在道德制高点看待任何问题。
7.读柴静《看见》有感 篇七
——读《看见》有感
综合科谢旺
我是个平时不怎么爱看新闻的人,因此,对柴静这位大记者竟然一点儿都不了解,直到最近看了她著的一本名为《看见》的书后,我才对这位中央台大记着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从书中学习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
柴静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她曾经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她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她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看见》这本书用坦诚的语言陈述了柴静十年的成长历程,记录了一件件我们了解,但又不熟悉的事实,尖锐地剖析了现实的社会现象。柴静经常深入采访第一线,用“出生入死”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一件件事件的真相,揭露了事物的本质。我常常被书中的情节所同化,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我就像是被作者带进了她所描述的场景中,真实地感受着作者真实的情感,体会着事件的本质,感悟着人生的真谛。在感受作者真实的情感的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如何
正视和解决生活的矛盾和“痛苦”,体会到了如何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正如柴静的导师对柴静的教诲一样:“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有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和“痛苦”。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不会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它。就拿我个人而言,虽然我现在还在为还房贷而发愁,也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努力,但是只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境遇,把这种所谓艰难的生活经历看成是自己人生中的一种财富,才不会感到生活的痛苦,就不会在人生这片海洋中失去方向。正如白岩松对柴静所说:“往事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或许当自己拥有现在希望拥有的东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之后,回想当初追求理想的过程的时候,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这就是我看待生活一种释然的态度吧。
8.柴静《看见》读书笔记 篇八
慢慢地开始对《看见》所记录的前面几个事件印象深刻起来,读着读着我跟着每个事件的人与事,难受、感动、沉重……每个大事件都让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被震撼了。佩服柴静,能用这样强大的内心进行记录,以此自传性的叙述,对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刻画,生动地还原了这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从初出茅庐、无工作经验到明白作为记者的意义,从看见到用心感受讲出所见所想的成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突然很想跟着她的心路历程而成长,虽然和她的距离很大很大,但还是很希望。
柴静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于是她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复的事实和因果——她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影响的人。就因为她的积极寻找,尽力发掘,才让许多事情的真相以及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一次次地真实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刚进台里,她按原来的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走不来,便褪去了那一身洋洋洒洒,重新包装。起初,还令人为她着急,就像一位握着不稳方向盘的司机,回不到正轨上,陈虻的话“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让她明了做新闻也必须有常人之心,解常人之情,做出来的节目才会有人情味儿,才会与人产生共鸣。她妹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不去的权利”。让她更深刻地意识到,记者的身上担负了责任,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记者需要一种刨根问底挖掘真相的精神,她感悟了,她也是这么做的。
在第二章中,她记录非典时期的一句话”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很特别,耐人寻味。敬佩非典时在前线用生命相搏,坚守原地默默奉献的医生们。佩服柴静的勇气,在危难的时候不顾安危,奋勇当先。她说“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务必明白”。
“女记者也能干好”,柴静用自己调查外贸诈骗公司官员洗钱等一系列经历证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一旦下定决心看真相,读书笔记。就会在调查中不断深挖,绝不会退步。谈到了对吸毒,同性恋者被误判的“犯人”这些常被选择忽视的群体,这一些听起来很边缘,实际上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他们跟普通人一样,努力地生存,他们不需要怜悯,只想得到平等的对待。
柴静认为,真实的力量才是重要的,采访不一定要刻意追求什么,如果在采访中过于渲染情绪,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在灾难的报道中,柴静真正用心和采访对象接触,真实的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人性自然会从片子里流淌出来。有时候也要做一个甘居寻常的人,报道北京奥运,她走着和其他媒体相反的路子,她把目光投向了哪些不起眼甚至失败的运动员,她坚持着她自己关于新闻人的价值和信念。
9.读柴静《看见》有感 篇九
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篇文章。看过后,我心中立即荡漾起一波涟漪。
安德鲁·波切利,12岁时,因为踢足球发生意外,导致自己双目失明,陷入苦恼与迷茫。他听了父亲的一句教导的话:“这个世界属于每个人。虽然,你看不见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让这个世界看见你!”之后,他重振信心,不再陷入失明的痛苦,奋发努力起来。经过他一番不懈的努力,终于让他一举成名:成名曲《告别世界》风靡全球;《托斯坎尼的天空》销量过百万;著名女演唱家席琳·迪翁曾经评价他:“如果上帝也会歌唱,那听起来一定像他的歌声。”他创造的辉煌不计其数,获得的好评也数不胜数,还被评为“第四大男高音”!
从安德烈·波切利的成功上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是绝非偶然的,他的成功源自于他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什么成就了他的成功呢?是不幸。的确,不幸也能使人成功,能使人发奋图强,成就辉煌。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正视不幸!有人遇到挫折,把它当成前进的垫脚石,勇往直前;而有人却把它当成前进的绊脚石,难以跨越,甚至竟把生命轻易交给死神。由此可以看出,不幸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缺了它会骄傲过度;但有了挫折,我们也要正视它,把它化作前进的动力,不要只因一个小小的挫折而丧失信心!
纵观历史长河,可以看出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经历过挫折才获取成功的!贝多芬是德国一位出类拔萃的音乐家,被评为“乐圣”。但“乐圣”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的,他双耳失聪,但并未放弃,反而更加热爱音乐创作,更加喜欢音乐!在耳聋期间,他还创造了《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举世闻名的曲目,可见他是多么地顽强,不向命运低头。
霍金在大学时身患“卢伽雷氏症”,身体瘫痪,但他毫不放弃,潜心思考,写出了许多有名的科学巨著,闻名于世;史铁生,双腿瘫痪,身患尿素症,但他不屈不挠,潜心写作,《我与地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10.柴静《看见》读后感 篇十
十四五岁的小女孩,正处于爱美的阶段,关注的是青春时尚流行,“深度”对她们来说,更像“偏门”。但看看李凯京是怎样评价柴静的吧――知性优雅、浑厚大气、独立自主……尤其是她说:“一本424页的《看见》,引发了绝对不止424页的深思”,这让记者甚是吃惊,一个孩子的思想竟如此成熟!
记者的评价,也得到了语文老师的确认:有想法,勤奋踏实,从不认输。李凯京说:“喜欢读书,最喜欢契诃夫的作品,还有最近看的柴静的书,这些书都有深度有思想……”
这,是一种成长,就像一株小草获得了额外的阳光,优秀于同伴。
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了这样一本书,遇到了这样一个人。我们无法判断,一本书、一个灵魂、一个思想对孩子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是大是小。但我们坚信,当你说出“渴望像她一样”,渴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时,这种影响一定是良性的,也是有益的。青春年少,壮怀激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对于一个人来说,遇见一本好书,无疑是在迷茫的时候,一个最好的指引。
或许,她会成为第二个柴静,成为一名思想深厚的记者,即便不能成为和柴静一样的人,这样深邃的浸润,也一定会使她成为一个自立而坚强的人。
一本书的厚度真的无法量度,但书的厚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深度,所以书读得越多,眼界越宽阔,看得越高远。
【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推荐阅读:
柴静《看见》语录10-03
看见读后感作文06-22
《看见》读后感高中09-14
看见500字作文08-06
看见700字作文11-23
柴静阅读答案06-09
以看见为话题作文600字09-19
看见元旦那些事的作文600字初一08-29
我看见的最美的风景线作文500字06-26
柴静《苍穹之下》中运用的六大前沿媒体技术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