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

2024-09-18

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共10篇)

1.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 篇一

走长征路·树长征魂

——记赤水、遵义红色之旅

班级:物电学院2008级1班

姓名:陈 军

学号:20080341047

摘 要: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并促进其全面发展。7月10日-12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的带领下,由十三个学院推荐的33名优秀学生代表赴贵州赤水、遵义,参加2010年暑假“走长征路,树长征魂”的“红色之旅”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会址纪念馆、战斗遗址,重温革命历史,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与社会实际接触中更深刻地回顾党史,了解国情、民意。

关键词:精神 全面发展 重温革命 历史 教育

7月10日—7月12日,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老师的带领下,由十三个二级学院组成的共33人的我们,踏上了“走长征路·树长征魂”的红色之旅,来到具有悠久革命传统文化的赤水、遵义,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这些地方,我们重温了峥嵘的革命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众多动人的故事,收获甚多。

贵州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当年红军在这里艰苦转战、遇挫弥坚,足迹踏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留下许多宝贵的红色资源和财富,像闻名中外的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具有革命重要转折点的“遵义会议”等等,意义深远!

7月10日一大早,按预定安排,在学校大门口集结,整装待发。早上6点40分,随着客车的发动,我们也正式踏上了本次红色之旅的征程。从内江出发,经过泸州,直达赤水。终于,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跨过赤水大桥,进入贵州赤水。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省南部接壤,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

北边城”之称。另外,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赤水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同时,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而扬名中外。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首先参观了位于赤水市赤水河畔的大同古镇,参观了当时的石顶山武装起义大同战斗遗址。大同古镇现存建筑建于明末、清初,由古街、古码头、古井、古街房、古民居、古庙宇、古会馆、古碑、古牌坊等组成,大多依山而建,前殿、正殿、后殿、吊脚楼、岩穴等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古墓、古碑、古牌坊则结构严谨,绘画雕刻、书法文字一应俱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西方人称为“石头写成的历史”。

来到大同镇,当然还要看一下素有“万竹之园”之称的四洞沟风景区。所以,在景区外的一个苗寨用完午餐,稍作休整以后,在导游的引导下,前往四洞沟,去感受大自然所蕴含的魅力。景区是由四洞沟一段约四公里的山溪间,按大致相等的距离排列着四级跌水瀑布为主体,由低到高依次为水帘洞瀑布、月亮潭瀑布、飞蛙崖瀑布和最大的白龙潭瀑布。站在瀑布下面,感受瀑布飞泻而下的雄壮气势,在那一刻你会充分发现这大自然所展示出来的无穷魅力,其乐无穷!几个小时的四洞沟之旅,让我们大家在疲惫的同时也感受了那一份大自然的美丽,也为红色之旅第一天的征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接着第一天的旅程,第二天我们沿着赤水河上游前进,途经了全国唯一的红一军团陈列馆——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参观了红一军团当时作战的一些武器、工具,以及生活用品,回顾着当时的一些情景场面,感受着那里面所蕴含的大无畏精神!

离开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继续沿赤水河上游前进,进入遵义,来到位于遵义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的四渡赤水纪念馆。纪念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四渡赤水纪念馆展馆、实地的青杠坡战斗遗址、一渡赤水土城渡口及其它四渡赤水战役旧址文物点,突出介绍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以土城战斗、一渡赤水河为重点,真实再现历史,突出表现毛泽东等军事指挥家军事指挥艺术上的“神”,凸显“四渡赤水”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同时,四渡赤水纪念馆还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展,比较全面、生动、形象客观地反映了红军四

次渡过赤水河的战斗经历,并突出了“土城战役”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作用。在解说员一步步地引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展馆、实地的青杠坡战斗遗址、一渡赤水土城渡口及其它四渡赤水战役旧址文物点,深刻重温着当时这一场红军在遭受重重围困的情况下,四渡赤水,神出鬼没,巧妙周旋,歼敌数千,反败为胜,从而使这场战役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红色经典战役;四渡赤水战役,也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在战争棋盘上的一次对弈,处于绝对劣势的毛泽东,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将拥有绝对优势的蒋介石玩弄于股掌之上,成为毛泽东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参观完四渡赤水纪念馆,大家合影留念之后,还前往了青杠坡战斗遗址参观,宏伟的烈士陵园让我们大家都感受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回顾着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至此,第二天的行程也基本结束。接着发车前往遵义市,为最后一天的征程做准备!

本次红色之旅之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遵义会议会址所在地,跟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穿过了红军街,还参观了邓小平等革命领导人当时的住所,此外,还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遗物,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接着,我们还前往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以及红军山,三百四十步的台阶更显出它的雄伟„„此情此景,散发着一种强烈的革命年代气息,让人回味无穷、感慨颇深!

至此,本次“走长征路·树长征魂”红色之旅圆满结束。尽管只有短短 3天,却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无数的热血儿女铺路。一路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葱茏绿树、潺潺流水,透过历史的时空看到的是当年红军战士为了革命的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誓死拼搏的豪情壮举。从中所流露出的红军精神不仅是革命战争年代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更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财富。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弘扬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时代精神风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继续下去,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成才。

参考文献:

[1]龚自德、任昭坤.《重走红军长征路》(四川红色旅游系列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年8月出版.[2]《踏上红色之旅》(人文旅游之历史文化系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3]《红军长征大事记略》,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2.参加西柏坡红色之旅有感 篇二

——参加西柏坡红色之旅有感

陈建悦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现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此次学校党总支组织党员来西柏坡参观学习,作为一名党员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在参观前齐书记给我们上了一堂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党课,带着我们回忆了党对自身作风建设的历程。从传统的三大优良作风到两个务必的要求,一字一句都让人眼前浮现出革命胜利前夕我党我军保持清醒头脑,洁身自律,从严要求的良好风气。直到现在反腐倡廉也是我党一直长抓不懈的问题之一。从自身上找问题,从根本上找出路,而不是掩盖矛盾、回避矛盾。这些深深教育了我,让我认识到要始终保持一个党的先进性,成为优秀的执政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成绩,还要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党员我身上还有很多不足,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我应该继续改正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是否能成为一个先进的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党,人民都是从党员身上去了解和认识的。只有党员做到了,党员做好了,才能说明这样一个党组织是有约束力的,是能够担当得起重任的。

来到西柏坡,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等同志旧居,解放军总部旧址和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看到每一间简陋的土坯房子里家具极为简单。办公室里基本上就只有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寝室里的床是用两张板凳搭起来的,窗户是用纸糊上的。没有镜子,没有一样奢侈的用具。我们参观的时候赶上下大雨,地上积水很深,道路泥泞,没走几步路鞋已经湿了够透。我想当时的环境要比现在艰苦多了,我们的领导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运筹帷幄,高瞻远瞩,一步一步迎取革命的胜利,相比之下我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该成为阻挡我前进的障碍了,因为心中有目标,眼中就有路,困难暂时挡住了去路,却挡不住希望和梦想。回忆高三,这一年的工作是辛苦的,是艰辛的,是有很多故事的,但是有了希望和理想我们就有了无穷的力量。学生从过去厌学,叛逆,逐渐理解老师,信任老师,追随老师,有了很大的变化。成绩的点滴进步都让我们欢欣鼓舞,工作不再是负担,不再让人苦闷,反而成为了生活的乐趣和充满挑战的冒险游戏。每一个学生就是我们要攻克的堡垒,每一次 1

成绩分析都让我们心中豁然开朗,计上心来。也许就是党员那种迎难而上,坚韧不屈的精神帮助我成长。

西柏坡是革命胜地,让人崇敬,西柏坡更有一种精神让人敬仰。那是一种面对胜利稳扎稳打、不骄不躁的踏实谨慎精神,一种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勤奋进取精神,也是一种鱼水情深,植根群众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重温入党誓词的一幕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每一名党员字字铿锵有力,句句发自肺腑,面对党旗我们不仅用誓言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在日常的工作中也用行动践行了对党的承诺。

3.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 篇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体验革命老区的生活气息,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两校区学生处、校团委、各院系学生工作书记一行26人,于2011年7月12日至14日赴全国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冉庄、白洋淀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开展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校党委副书记邢宝君全程参与了教育活动。作为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教育科科长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红色之旅。

在西柏坡先后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瞻仰了五大书记雕像、西柏坡纪念碑,并在这里着重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重温了入党誓词。当我们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的时候,内心不由的生提起一种庄严、神圣、奉献的精神。

西柏坡纪念馆十几个展厅存列着大量的照片、信电、衣物、武器等记载解放战争历史的见证实物,展厅里那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记录的文字、一架缝纫机、一辆纺车、一支支步枪、一箱箱弹药、一门门大炮„„,以珍贵的史料,生动形象的向人们展示了那段历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再现了三大战役、群众踊跃支前、军民团结、共渡难关及当时一些重要会议的情景。

在中共中央旧址,先后参观了任弼时、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五大书记的故居。主席那补丁摞补丁的睡衣、总理那洗的泛白的被褥、手摇的纺车、朱老总那破旧的藤椅,无一不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最令人震惊的是那间不足十几平方米的军事作战室,据介绍这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军事指挥所,就在这小小的房间里,五大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决胜千里,以其雄才大略成功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消灭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当时是西柏坡中共中央机关的食堂,至今上面还保留着当时做饭时的天窗,十几条简易的木凳排放在里面,山墙上挂着两面鲜艳的党旗,正是在这简易的食堂中召开决定了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一西柏坡铸就的不朽精神,永久感召着一代代后人,伴随中国历史的车轮永久载入史册。

西柏坡是神圣的,如今的西柏坡已经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堪于日月争辉的,在领略了西柏坡的迷人风采的同时,我们被它经过历史沉淀的精神所折服。走进西柏坡,从陌生到熟悉,继而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对圣地的无限神往,那是为它在中国历史上立下的赫赫功勋,也为西柏坡的那种精神。西柏坡点燃燎原的革命之火,西柏坡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象征。离开西柏坡,心久久难平,用心回首,遥望心中的圣地,它还将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遥望的目光。西柏坡,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仅仅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所在。高山仰止的西柏坡,永远丰碑的西柏坡!

离开西柏坡,我们第二站来到了位于保定市清苑县的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聆听了冉庄人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身临其境体验了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它是华北抗日战争中留下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1937年,日军队对华北平原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侵略,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血案。为了防备敌人的袭击,冉庄的群众开始挖筑藏身洞,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以十字街口为中心,由4条主干线和24条支线,户户相连,村村相通,上下呼应,能进能退,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形成了能打能藏,可攻可守的地下长城,开展了震惊中外的地道战。在这长长的地道里,我们真是很难想象伟大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更加增强了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添砖加瓦。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白洋淀,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白洋淀由9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36个岛村组成。江泽民主席曾亲笔为其题词:“华北明珠白洋淀”。白洋淀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活跃着一只闻名中外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他们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谱写出一曲曲全民抗日的凯歌,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与不愿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

我们乘船渡水穿行在连绵不绝的芦苇丛中,在欣赏美丽湖景的同时,不由地追忆起当年雁翎队驾小舟神出鬼没于芦苇荡中的那段革命岁月。在“白洋淀文化苑”著名的“雁翎队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反映雁翎队员作战和生活情况的珍贵历史图片、文献、图表,以及雁翎队曾经使用的抬杆、土炮、枪排子等实物,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大家一边参观一边交流心得体会,无不为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所感动。英雄的雁翎队在抗日战争中诞生,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成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壮大,在人民群众支持与掩护下坚持战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人民抗日武装力量。雁翎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以说,直到今天仍然是激励白洋淀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走出“雁翎队纪念馆”,又在岛上参观了以电影“小兵张嘎”为原形而建造的“嘎子村”。村中“小兵张嘎”的塑像和“嘎子屋”让人不禁又回忆起那个机灵勇敢的小战士,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老区水乡人别有风味的文化气息。

此外,校党委学生工作部还精心安排,利用往返途中的时间,在行车内组织大家演唱革命歌曲,使同志们无不受到极为深刻地教育。

4.西柏坡考察调研报告 篇四

为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2013年7月3日-4日,在结束了一周的党校理论培训后,我们踏上了65年前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赶考之路”,捕捉着那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开天辟地的大转折时代的历史痕迹,受益良多,我作为第三调研小组的代表,写了考察调研报告。

以赶考精神点燃新区开发激情

一、考察调研的主要内容

7月3日上午首先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该馆以翔实的图片、资料、文物等系统展示了党中央在西柏坡十个月期间的卓越成绩,揭示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背景。在这里,酝酿出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标志着土地革命的开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前所未有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人们发自内腑的呼喊毛主席万岁!在这里,召开了九月会议,紧接着在142天内以电文形式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完美收官,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国体、政体,构建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在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提出了基本方针,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

当我们还沉浸在一桩桩一件件的革命硕果中的喜悦和赞叹时,又来到了复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睹物思往,当把革命硕果与伟人旧居、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等以及屋内原貌陈设的桌椅柜床、毛毯、电话等日用品联系在一起时,巨大的反差使我们对伟人们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就是在这黄土墙木屋顶下的昏暗灯光里,新中国创建先驱者们伏在破旧的木桌上,对着发黄发皱的地图指点江山,奋笔书写着治国方略,累了就着打补丁的薄被在简易的炕上睡上几小时。毛主席指挥三大战役的办公室仅约16平米,被周恩来称作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当即将迎来全面胜利时,毛主席依旧保持清醒头脑,预言可能生长的“骄傲、功臣自居、不求进步、贪图享受”四种情绪,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要“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从小事抓起,作出“不作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六条规定。在党中央进入北京前,毛主席语重心长的提出决不当李自成,进京赶考是为了继续干革命。

7月3日下午至7月4日,我们自西柏坡经保定宿琢州访香山双清别墅,身临其境的感受着清代保定直隶总督署的雍容华贵、双清别墅的幽雅古朴,对照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的简陋,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二、对赶考精神的理解

毛主席生动的将建国建党事业比喻为考试,把人民当作考官,把党和政府当作考生,把为人民谋福祉当作考试成绩。深刻的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和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赶考精神的引领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先后使中国从独立到富强到崛起,总书记又将带领全国人民缔造中国梦。历史已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找到方向不等于就能顺利走向成功,因为只要放松了警惕性,就会被无孔不入的糖衣炮弹给打倒,被妖艳的罂粟花诱离正轨。从建国初期下马的百名部级高官,到现在的“表叔”、“房婶”、“铺叔”,触目惊心的官场腐败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让群众普遍的仇官仇富,极大的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一代代领导人反复强调两个“务必”,要求广大干部加强与群众联系,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考察对新区开发工作的启示

自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以来,我区已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第六个国家级开发新区,在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形势严峻的条件下,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理想新城市,引领新型城市化发展方向,这是摆在广大干部面前的一份高难度的考卷。要想考出好成绩,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艰苦奋斗,发扬拓荒精神。新区现人口仅约70万人,要想在8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展为一个200多万人的城市,百业待兴,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任务繁重,许多部门都是一班人马几个牌子,饱满的工作量,再加之城市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对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水平都提出了很高要求。我们要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新区开发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投入工作中,敢想会干为人民。虽然国家、省市给了优厚的政策,但不代表新区开发成功就指日可待。没有拓荒牛,就不会有丰收的良田。我们付出了青春和热血,才能收获南沙的美好明天。

(二)锐意进取,把握发展战略。上一轮的全国城市建设热潮中,大城市的弊病已经日益凸显。GDp上去了,但是城市空间拥堵、环境脏乱差、食品安全问题、上学看病难等,降低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城市要发展,但不处理好被征地农民的权益是不行的,一味的填涌造地是不行的,让河涌发黑发臭是不行的,没有数量和质量达到群众需求的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是不行的……什么样的新区开发才是成功的?是看建筑的高度和密度吗?是看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吗?是看工业商业的繁荣吗?都不完全是,最重要的是要看是否能成为群众认可的宜居宜业的城市,是否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我们要急群众之所急,供群众之所需,引导群众广泛的参与到新区开发建设中来,让群众切身的享受到新区发展带来的好处,才能更好的促进新区的发展。

新区开发正处于时代的转折点,我们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外或其他省市的经验,要充分认识南沙自身的特点,将地理区位及优美环境等优势进一步扩大,把握好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开发、从容建设的理念去营造一个特色的岭南水乡、钻石水城、国际水都,最终缔造一个跨时代的国家级新区。

5.红色基地考察报告感受 篇五

2011级 2012年上学期

关于衡阳市红色景点的考察报告 2012年18日—19日期间,借着此次专业考察的机会,我们参观了衡阳市石鼓书院以及衡阳市烈士陵园这两个著名的红色景点,并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衡阳市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的第二大城市——衡阳。石鼓书院的文脉绵延千年,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从古至今,有无数的文人志士来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独具特色的楼、阁、亭、祠也使得石鼓书院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但不幸的是,石鼓书院在1944年7月的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寇炮火,由于各方面的原因,2008年衡阳市政府才得以仿照清代石鼓书院的格局重建石鼓书院。18日上午,我们来到石鼓书院,穿过大门,走过长廊,映入眼帘的便是禹碑亭。禹碑亭的柱子上题着一副对联:“蝌蚪成点通,天地衍大文”,此联为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史穆所题,在禹碑亭的中央放置着一块禹碑,为蝌蚪文所做,据说,禹碑为大禹治水功成时在南岳衡山岣嵝峰所刻。穿过禹碑亭,便来到石鼓书院的二门前,透过二门,看到眼前有两个祠堂,位居其右的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武侯祠”,位居其左的则是为纪念李忠杰的高风亮节而建的“李忠杰公祠”。穿过祠堂,大观楼跃入眼帘。参观完大观楼,便是合江亭,也称之为绿净阁。站在合江亭内,眺望书院,便可将美景尽收眼底。最后便是朱陵洞,朱陵洞在石鼓山东侧的悬崖下,据史书记载,南岳朱陵洞为道家第三洞天福地,相传为朱陵大帝所居。朱陵洞不过几平方米宽,两米多高,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地下通道,人们赞美朱陵洞,不因其虚无缥缈的仙迹,而只因其蔚然大观的诗词。“朱陵洞内诗千首”,朱陵洞是以诗词而闻名的,唐宋以来,便有许多的文人墨客在此乘兴作赋吟诗,抒发情怀。众所周知的是,现在的石鼓书院是由禹碑亭、武侯祠、李忠杰公祠、大观楼、合江亭、朱陵洞组成的,此行至此,参观完朱陵洞,我的石鼓书院之行也便结束了。那么,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此次石鼓书院之行的些许感想吧!

走进石鼓书院,一方面,我觉得里面的景色很好,是很典型的山水组合景观,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那是因为山与水能让我们更加的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而,现时代,我们放眼望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全是一排排的大同小异的高楼大厦,并不能像怡人的自然风光那样带给人们视觉上

与精神上的享受。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整天为生计而奔波、而劳累,也许,有时候停下前行的匆忙脚步,去亲近自然,去尽情的感受大自然所带给我们的别样的生机与活力,领悟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岸,会让我们的内心得以洗礼,让我们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继续前行。另一方面,看到那些与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截然不同的独具特色的仿古建筑,仿佛来到了另一番天地,格外的宁静。在石鼓书院,我们还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由古代文人志士所留下来的诗、词、歌、赋以及对联等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一幅幅对联,一篇篇诗词,无不让人驻足,去细细品味一番。身临其中,透过刻在石碑上的古老的文字,仿佛刹那间便拉近了自己与大师们的距离,站在那里,感觉自己的文学素养也瞬间得到了提升。当我伫立在凉亭中,望着前面的那一汪平静无波的湖水,感受着石鼓书院的浓厚的书香之气,感觉此刻自己那颗略显浮躁的心也得到了洗涤,最终归为平静。

二、衡阳市烈士陵园

衡阳市烈士陵园坐落在衡阳市石鼓区黄沙湾,1954年由原中央领导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携专家勘考定址并命名为“衡阳烈士陵园”。现如今,园内共有68位烈士长眠于此。19日上午,我们来到衡阳烈士陵园,从入口沿着甬道,首先看到的便是路两旁的青松翠柏,那排列得整整齐齐的青松翠柏为庄严的陵园更添了一份肃穆。继续前行,便看到了革命红军干部墓、英烈苑,然而,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是“11^·3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位于纪念广场的东南面,是该广场的标志性 当我行走在那个庄严而又不失生机的烈士陵园,瞻仰着那一幅幅图片、一尊尊雕塑,我的思绪仿佛也跟着来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脑海中不断闪现着他们誓死抵抗的悲壮场面,仿佛听到了那些在抗战洪水中的伟岸身躯的竭力嘶吼,又仿佛看到了在那熊熊烈火中,消防战士们坚定无比的眼神与那视死如归的决心。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我顿时感觉到,这里,没有文本教材,却有丰富的图片资料,图文并茂;这里,没有教师的滔滔不绝与强行灌输,却有逼真的史迹以及鲜明的烈士形象,供游客们瞻仰感受;这里,没有校纪校规的约束与成绩的压力,却有来自一块块烈士丰碑的革命情怀的熏陶与爱国主义的陶冶??现如今,这里已是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为了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为了能让我们经常翻阅那些艰难历史的一页页,国家为我们修建这个陵园,让我们能了解历史,记住历史,共同缅怀那些英雄。

衡阳市烈士陵园是褒扬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传统,更是衡阳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场所。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有数不胜数的烈士,每个烈士的事迹都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光荣。坐在回校的车上,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烈 士陵园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时刻铭记过去那艰难困苦的历史,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知道烈士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成长的岁月中,鞭策自我,不断进步。作为大学生,当我们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高等教育时,应不忘革命精神,并把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化为现实中不懈奋斗的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我,尽自己所能的奉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意义

此次的红色之旅,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也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大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英雄们的英勇无畏。石鼓书院幽静的景致以及那悠久的文化沉淀令我们流连忘返;烈士陵园庄严的气势令我们折服,烈士们的精神令我们心生敬畏。我想,这次的参观,不仅具有极大地教育意义,更是对我们精神和心灵上的洗礼。篇二: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我们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党支部组织我们来到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我很荣幸自己有这份机会,去了解党的历史。那份喜悦的心情,此时此刻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的意犹未尽。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感受红色文化,陶冶爱国情操。

早晨九点,我们从学校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便到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看到眼前一幕幕那红色的景象,一下子感觉到战争年代那些过往的东西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都沉浸于思念的洪流中?? 讲解员对故居的建设象征意义、每一件革命纪念文物的来历、墙上每一幅宣传画的故事以及那段历史都进行了非常完整的回顾和精心讲述。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与期盼,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景仰,每个党员都认真聆听了讲解,还把在参观过程中看到的许多实物拍摄下来,以便回去让其他同事、家人也能感受到这段历史,并深刻体会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面对着墙上那一幅幅记录历史的画,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东西;看到当年王复生、王德三用过的衣物以及生活用品,真的不能想象,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艰难的生活着;他们都是有家、有父母的人,但为了全天下人的幸福生活,他们离开了家,离开了亲人,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战场?? 在红色光辉的沐浴下,我们认真学习着先烈们的每一个事迹,在每一个事迹中深切感受到他们为解放全中国所付出的心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王氏三兄弟不顾自身安危,全身心投入到革命的战斗中。哪怕是背负刑场,面对敌人的刀枪,王德三在生命旅途最后一刻,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中国共产党万岁”。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更让我深刻的理解了革命年代他们不畏牺牲的斗志,让我深深的认识到,引领社会进行革新,正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更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理解他们的精神,弘扬他们的精神。

参观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王德三被捕后在狱中留下的万言遗书。书中他这样写道:父亲,你的儿子是世界上最刚强,最有志气的人,他只知道人类,只知道社会,完全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习气。古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儿已处此境地,如果要偷生苟活,那就要做出些无廉耻的事情,你儿子又有什么脸活在人世上,天下人听见云南人就要骂王懋廷是无耻的人,云南人提着王字,就要指着祥云县说些不好听的话!儿现时只有拿定主张把身子献给人类了。”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牺牲后,费炳同志在《祭德三诸先烈》一诗中讴歌王德三:“少怀壮志走千山,一腔热血祭轩辕。传播马列扫腐恶,唤起工农开新天”。王德三是我们每个青年应该学习的榜样,正是他的志在四方,他的坚强和执着,成就了一个农村孩子的救国梦,这也让我们自信的告诉自己,农村人也可以做到出人头地。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我们每个青年都要明白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革命年代虽然成为了历史,可是革命精神没有离我们远去,也没有被尘封,他就在我们的身边,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着我们。参观了这些革命遗迹,让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内心,“高举旗帜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这不仅是一句发自内心的口号,更是一盏指我奋进的“明灯”。面对先烈的雕像,面对那一座座伫立的丰碑,我们郑重宣誓,以誓言来指导行动,以行动来服务社会。继承先烈遗志,紧跟党的旗帜,我将以一名合格的教师,饱满的姿态来肩负社会给予我的重任。当代的我们更应该把这些作为一种名族精神弘扬,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的榜样。

参观学习是短暂的,可以说大家用万分之一的时间看完走完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的一生,但是留在每个人心中的记忆却是永恒的。我将以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来践行我的教育事业!

2014年3月23日

马春雷篇三:参观红色基地心得体会

谨记红色历史不易 奋发图强党的事业 ——参观查尼皮省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2015年3月23日,在xx书记班子的带领下,与其他党员同志共赴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蒙自市查尼皮参观了陈列室中党的历史故事、英烈及遗留文物,观看回顾了1928年发生在蒙自地区的党的武装斗争历史,并重温了入党誓词,感想颇多,触及颇深。

一、学习优秀党员不畏艰难,忠诚党的事业的精神品质 回想当年,全省17名代表为全省党的事业发展,克服交通不便、经济不力、通讯不畅的压力,冒着生命危险在查尼皮秘密胜利召开了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顺利选举出省临委委员,认真分析了当时的省内形势及明确了党的工作任务,通过了多项与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决议,对云南省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由此事件,值得学习之处有二:一是为党砥砺奋斗的决心。17名党员为健全全省党的领导组织,确保云南省党组织的大局稳定和循序发展,克服各种艰难,如履薄冰地从全省各地赶赴查尼皮召开会议,研究党的工作,把生死置之度外,体现了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定,透露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其目标之强、决心之坚定,确让人肃然起敬,深思熟悟。二是对党坚定不移的忠诚。为人民群众谋出路、谋福址,为了党的事业发展,将会址选于人烟稀疏、偏僻难行的查尼皮,17名党员没有对党组织、对人民的绝对忠诚之心,没有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

仰,难以齐聚谋业、义无反顾、心神一致。置身当年的情境历历在目,每名党员须克服的困难之多、压力之大,难以想象。此般所行,堪为优秀党员之先驱,延续全省党的事业之星火,开启党的历史之新篇。

二、扭转轻飘浮躁的作风,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以此红色基地为参照,反观当前不良风气,令人瞠目。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信仰缺失,宗旨意识淡薄,奢靡浮躁、颐指气使、甚嚣尘上,形式主义滋生、享乐之风盛行、官僚主义蔓延,红色优良基因遗传受阻,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被遗弃,败坏了党的光辉形象,影响了党的事业发展。为此,党组织高度重视,力求彻底扭转不良风气,以维护党的纪律改进工作作风为始,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省委、州委相继出台相关规定严肃工作作风,继而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今年又重点在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结合云南实际又对云南领导干部提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新要求,全省上下扎实落实,认真贯彻。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又以典型的查处立威,严阵警示。和平年代易腐易败已成常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以坚强的决心,强硬的手段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清除发展道路中的荆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铺平道路,创造条件。传承了党的优良作风,振作了国人忠心护党的信心,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力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心更加坚固。篇四:红色之旅调研报告--刘一乐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红色之旅调研报告

刘一乐* 摘 要: 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 参观红色历史景点,了解红色历史 对历史革命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规划

关键词:大学生 红色之旅 西安 重庆 北京 爱国 独特观点和规划

一、前言

共产党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共产党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共产党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共产党是路,引你走向文明!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迎来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这九十年间,中共实现了冲悲惨境遇向着光明前途奋进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人民从积贫积弱向着全面实现小康生活迈进的伟大历史转变。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奇迹这一历史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这次暑假,也是中国共产党迎来九十华诞的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小组很荣幸的组织了

这次“红色之旅”活动。这次“红色之旅”对于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受益非浅。我们先后参观了许多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景点,让我们重温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艰辛道路,以及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开展“红色之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调研方法:小组调研

调查对象:革命老基地 提出的问题:红史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及关于历史革命基地今后发展的规划

二、实践的原因(一)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作为一个独生子女,自小就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中, 心无牵挂,手不劳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有机会自己独立生活,。1(二)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人人都说90后的孩子是毁了的一代人,我认为这很片

面,我们并不是不爱党不爱国,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流通发达的时代,接受了方方满面或是好的或许是不好的东西,但我们骨子里是充满激情与斗志的,我们决不允许别人看不起或辱骂中国,一点都不行。就像父母跟孩子一样,我们可以埋怨父母这不好那不好,但别人却不行,别人说我们的父母不好我们会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总是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参观红色历史景点,了解红色历史。感悟在特色社会主义下,中国的高速发展并对

历史革命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规划。

三、实践内容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重庆国共谈判: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经过40多天艰苦而复杂的谈判,国共双方正式签署会谈纪要。因为是10月10日签订,纪要又称“双十协定”。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白公馆: 白公馆位于重庆沙坪坝郊区,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8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

关当作秘密监狱。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2 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借是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说《红岩》便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关押于此。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审讯,关押的保密起见,将其选中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原白公馆大门终日关闭,从侧面一小门进出,原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在院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

白公馆的烈士遗书——红岩“狱中八条”: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 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敬仰那些为民和追求正义,不惜性生命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人。这浸透着先烈思想和鲜血的“狱中八条”。时下的意义丝毫不逊于当时,应把它作为培养干部品德和反腐倡廉的的生动教材。我们要牢记历史,追求正义,严惩腐败!不要在癌症晚期,才想起年轻时的健康理想。要坚决清除红岩中刘国定、冉益智式的叛徒,要严惩,防范现实中背叛党和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蜕化变质的假革命者和共产党人,以对得起牺性生命的仁人志士,不能让烈士们的血白流!

北京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谈判,始于1948年11月18日。当时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即将开始。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在华北“剿总”机关及军以上人员会议上,宣布了北平城内国民党守军接受和平改编。发出了《关于全部守城部队开出城外听候改编的通告》。同时将《协议》诸点经国民党中央社北平分社向全国发表。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并发表广播讲话。同时,城内国民党守军开始移到城外指定地点听候改编,到31日全部移动完毕。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北平的和平解放是震动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它胜利结束了平津战役,达到了歼灭和改编华北国民党军52万多人的预期目的,解放了华北地区;它创造的解放国民党军队的“北平方式”成为后来解放湖南、四川、新疆、云南的范例;它使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免于战火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的定都奠定了基础。

四、收获与感想

这次红色之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学习再学习革命先烈的那种英勇无畏舍家为国的崇高精神,在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活上上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树立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

革命烈士们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毫不吝啬地现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教育着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忆苦思甜,居安思危。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用红岩勇士们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我们今后的好日子,更需要红岩精神作信念支柱。

缅怀先烈,抚今思昔,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有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上下求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英雄儿女中王成那“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的豪迈呐喊;在军阀铡刀前毫无惧色的刘胡兰;在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为了不被敌人发现甘愿被火焚身的邱少云等等。正是有了

他们的崇高,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一直以来,先烈们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口号已然响起,行动就在眼前,让我们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端正人生态度,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确定正确的方向,秉承先烈们的精神,将它们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十五天的旅行,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可足够我受用一生。革命基地人民热情淳朴,忠诚老实,尽管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在这片沐浴在革命精神的土地上,困难仿佛都变成了大家伙儿前进的动力:越是困难越是艰苦就越要往前走。我想这也是当年老前辈们的信念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支撑,才能呈现出现在这般繁华的不断前进的中国。

五、关于历史革命基地今后发展的规划

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原则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同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寓教育于旅游之中,防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商业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2.坚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加强资源整合,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建设项目。按照以人为本、勤俭节约的精神,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把握好建设规模和标准,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尽量不拆或少拆房屋,做到朴素实用、功能完善,切忌奢华浪费。3.坚持统筹协调。注意做好与相关区域的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的衔接。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开发。4.坚持综合开发。注意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既要重点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要与本地及周边地区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性的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5.坚持多方参与。既要发挥中央有关部门的积极性,也要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既要发挥政府的行政优势,也要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属于公共性质的建设项目,投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属于经营性质的建设项目,投入通过市场运作方法加以解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6.坚持有效保护。按照真实性、完整性要求,在有效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对遗产及其环境造成损坏,坚决防止以开发名义破坏革命文物

(二)主要任务

1.建设红色旅游精品体系。2.建设红色旅游配套交通体系。结合国家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重点建设景区点与主要干线公路的连接线,切实改善通达条件。3.建设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加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4 遗产的挖掘、整理,加大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使重要的文物、遗址、纪念地、名人故居、文献、建筑等得到妥善保护。4.建设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优势,统筹策划,利用多种宣传方式,打造红色旅游的形象和品牌,形成组织得力、参与广泛、宣传有效的推广体系。5.建设红色旅游产业运作体系。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红色旅游。在统筹规划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经营。6.建设红色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相结合运作体系。从如今社会发现放向展望,单一体系很难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只有进行各种体系融合才能走得更远。

六、结束语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没有忘记那些伟大的领袖人物,有了他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首眺望走过去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两次的世界大战,翻天覆地的解放战争,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现在,我们的祖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我们的党,历经90年的风风雨雨,始终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她的旗帜下,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中华之强盛而奉献青春和生命。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当我们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怎能不对英雄们肃然起敬;当我们翻开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爱国华章时,又怎能不热爱他们。深思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更应用实际的奉献精神,回报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青春短暂,时间难返,任何个人的奋斗,都

应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才能折射出异彩光芒。

朋友们,让我们以党组织为指路明灯,紧紧跟随党的步伐,爱岗敬业,在我们平凡又不

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我们的青春,为祖国,为敬爱的党的生日献礼。

革命的圣火生生不息,中国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

光明!5篇五: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蒙自?查尼皮?红色教育基地体会

——樊超 在云南蒙自离滇越铁路不远的山峦中,有一个坐落在石岩上的小村庄,这里的彝族人民亲切地把她叫做‘查尼皮’。如果你是一位匆匆行路的过客,这样的村落一定不会引起你的驻足,因为在云贵高原上,这种依山而建的村子实在太多。可谁曾想到,就是这沉默于大山中的小山村,当年曾发生过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查尼皮就是这样一个被历史选中的村落,中共云南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一进入查尼皮村,我们就感到这里的庄严肃穆的气氛,层林雾霭环绕之中。在这里,一间极简陋、普通的茅草屋不断迎来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接受教育的党的儿女们,并用它那朴实无华的容颜将前来参观的人们引到了数十年前的血雨腥风之中。

在查尼皮村,我们逐一参观了云南省一大会召开会址小茅草屋。小屋前面的一草一木及草屋内的器具(摆设的党旗、马灯、黑板、石磨、桌凳等等)都按旧时的样子修复,看着简单、朴素的四壁和器具,和处于深山中的草屋,可以想象到那时每位共产党的艰苦和那坚定的信念,无一不给每个党员以强烈的震撼。但唯一遗憾的是由于陈列馆的装修,我们没能进去参观到每位抗战英雄英姿和事迹。

6.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篇六

【范文一】

为积极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团联合会的成员,我们一行6人自发组成“南京印记”小分队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该社会实践活动以“融入山水城林的记忆——南京革命遗迹寻踪”为主题,于7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我们选择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实践的开端。首先我们参观了纪念馆。纪念馆内的气氛是沉重的,黑暗下能看清的是一具具同胞的遗骸和一张张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资料。纪念馆外遇难同胞纪念碑上的数字——300000,足以证明日军的滔天罪行。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是在南京大屠杀中曾无私救助过中国平民的约翰·拉贝先生说的,这句话被刻在纪念馆内的墙上。的确,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追究些什么,但历史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千千万万个遇难同胞的鲜血我们不能忘记。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又向馆内负责人询问了相关情况。负责人告诉我们,遇难同胞们的资料至今仍不健全,希望通过我们,通过广大媒体群众,呼吁民众提供线索,完整遇难同胞的资料。

“可以宽恕,

但不可以忘却”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7月13日,我们来到了实践的第二站——梅园新村。刚来到梅园新村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馆内陈设以及资料,了解了这段历史,从中体悟到了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由于纪念馆内不能发放问卷,我们就到纪念馆附近的街道以及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也向被调查者询问了有关南京革命遗迹的.了解情况。有一些外地来参观梅园新村的游客表示南京的红色文化氛围很浓重,这份红色精神也希望我们学生能传承下去。

渡江胜利纪念馆

实践过程中最“艰辛”的事情就是去往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路途遥远且偏僻,我们一路换乘了3次车又步行了许久才到达目的地,那天的天气完全没有台风的踪迹,实在是酷暑难耐。好在终于到达了纪念馆,我们顾不上休息就进行了参观。

从渡江战役的胜利中我们感受到了胜利的不易与喜悦,体会到不畏艰险的红色精神。

另外,我们注意到,渡江胜利纪念馆虽然周边人烟稀少,但是馆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说明了南京市民以及来宁的游客都很注重红色旅游。

雨花台烈士陵园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两天。第一天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参观,针对纪念馆内外进行了记录。第二天,我们主要进行了采访以及问卷调查活动,针对雨花台的历史,我们设置了几个问题随机采访路人,并汇总这些问题写入之后的报告中。

雨花台烈士陵园

庄严肃穆

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但是从这次实践中领悟到的红色精神没有结束,我们需要传承的红色精神没有结束。生活在南京这样一座被红色文化侵染许久的城市,这是幸运,更是责任。通过此次革命遗迹的探访,我们对红色的理解又加深了,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把这份文化与精神传承下去。

【范文二】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十二·九”学生运动80周年纪念日做出宣传,传承革命精神,7月17日-20日,统计学院级杨润苗、吴婧玉、朱新宇、马雪聪、王玥雯五人由北京出发前往江苏南京,寻访抗战纪念遗址。

正式到达南京为17日上午,简单的休整过后,下午团队便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保持屠杀遗址的原型地貌,建筑成一座纪念性的墓冢。在纪念馆中,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无不感受到纪念馆肃穆沉重的氛围,在参观过后,无不被当年侵华日军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慨。在纪念馆出口处,团队随机调查了几位游客,他们都被纪念馆所陈列的历史感到悲哀与震惊。正如拉贝所说:“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设立,并不是为了宣传仇恨,而是让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

7月18日,团队前往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就义群雕、纪念馆和纪念碑是主要纪念性建筑。雨花台是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陵园既是在此原址上建立的。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脚步都十分沉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走出纪念馆,团队依旧随机采访了了几位游客,他们都表示这样的纪念馆值得参观,其对弘扬革命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得出南京市设立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南京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状况的影响。7月19日团队来到了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等四所学校发放“对南京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状况的调查问卷”,以便于团队得出南京市爱国主义基地对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的真正影响。19日晚团队在整理问卷中初步得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弘扬革命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日返程,统计学院南京革命教育调研团队外出行动圆满结束。

7.江苏名校之旅考察学习报告 篇七

——江苏小学特色典型名校考察报告

2012年3月13日到16日,我们一行11人在县教育局的安排下,前往江苏参加为期5天的“中国名校之旅——江苏省小学特色典型名校考察学习”活动。“全国基础教育看江苏”,的确,江南风景美,江苏教育更美!既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环境氛围、又融合了前沿的改革实践和创新活力。紧张的行程里,每到一所学校,通过实地参观校园环境、听取学校领导管理情况介绍、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教学等形式进行考察,都使我们对这些学校的环境设施、办学理念、管理机制、文化构建、课程改革等有了一定了解,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理念、启迪了思路。

一、特色名校的突出特色和经验

1、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创建于1934年,1982年起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坚持以科研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做“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为教育目标,实践愉快教育思想,倡导“活跃在校园,快乐每一天”,培养自主创新的小主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主人教育之路”。如今一校三址,学生2000余人.学校面积不大,甚至看起来有点小巧玲珑,设施条件也算不上十分优良,但学校以小主人教育为核心,进行了“课内外教育教学一体化”、“构建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教育模式”和“培养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三轮实验,在实验中,学校在课程设臵、教学方式、教材开发建设、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以及综合实践活

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校徽、校歌、校训、校园节日),精湛的课堂教学(活力课堂),成为学生趋之若鹜的名校。

2、常州市湖塘桥中心小学奚亚英校长提出了“平民教育优质化,优质教育平民化”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理念,其前身是一所只有百余人的农村中心小学,如今是一所辖八个校区、学生近万人、教师300余人的湖塘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他们主张“1+Ⅹ”的发展方式,八校合一、各具特色。他们着力构建以“向善向上”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道德讲堂、心智吧、书画长廊、课程超市、向善广场……无一不让人触摸到湖塘桥小学师生向善向上的道德风尚,无一不让人呼吸到校园浓郁的书香气息。

3、无锡市五爱小学是一所具有革命历史传统的名校,她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岁月,前身是彭雪枫干部子弟学校和华东干部子弟小学,1953年由中共华东局领导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社会公德为内容而命名,长期以来,学校继承发扬“五爱”光荣传统,把“五爱’作为立校之基,治校之本。近年来,在沈校长带领下形成了“五爱立校,和谐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以德为先,德的原点就是爱,学校规定每周三晨会为“五爱”教育日。同时开展向英雄致敬等活动,与历史牵手,寻找生命之源;开展的合唱节、童话节、卡拉OK大赛等与社会接轨,亲近生活之源。树立爱的楷模,演绎爱的故事。

4、苏州市苏苑实验小学高本大校长不带讲稿,侃侃而谈,以《举

着小旗和大家一起走》为题作了一场生动精彩的报告,具体清晰地阐述了“文化办学、专业治校、人文育人”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并用四个事例展示了把思想贯穿落实于学校管理实践的成效。四个事例一是彰显滴水穿石之功——每周寄语(根据校情,每周校长赠教师一句寄语,学校赠学生、家长一句寄语,必须原创,十几年从未间断)。二是助增课堂精彩——沙盘推演(教师把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新的思考在一块进行质疑、讨论、演绎和分享,把问题作为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训教师,把新课程改革推向纵深)。三是知能比翼齐飞——小记者站与学生议事会(学校以学生为本,事事处处把学生放在教育和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倡导学生自律自治,主动发展,不断使自我教育走向完善。)四是民主无处不在——临时工也可以大会交流、国旗下讲话(处处渗透教育,人人参与教育)。通过这些,一个骨骼健壮、血肉丰满、独具魅力的人文名校屹立在苏州大地。

二、主要体会和感悟

1、办学思想及其发展完善是学校发展强大的灵魂

四所名校都有各自不同的办学思想,这些思想和理念或来自于学校建校的历史传统,或源于校长自身的求学经历、性格秉赋和教育情怀,或生发于对某种突出普遍社会现象、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无论如何而来,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承载了教育的梦想,凝聚成校园文化,在坚持中历经风雨,在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在前行的路上丰富、完善、深化,把师生紧紧地团结在核心理念下,从而实现了学校的跨越、持续和稳定发展,成为小学校办大教育的典范名校。

2、校园文化是催动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

校园文化不仅包括学校的建筑布局、环境创设等外在的物质文化,而且包括师生的思想、行为的精神文化。四所名校,都为师生的学习和工作创设了优雅浓郁的环境和氛围,不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学校制度建设,都闪烁着人本管理的思想火花。校园文化能充分展示学校个性,整个校园环境的布臵,都有鲜明的人文特点。大到整个学校的布局、各种色调的搭配,学校制度的建设,小到教室及走廊的每一个角落的布臵,每次活动的组织,都要精心安排。他们为师生创建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园林式校园环境,也为师生创建了“家”一样的环境和氛围,把校园真正建成了孩子们的学园、花园、乐园。让老师们有归宿感和幸福感。“步步有景,处处育人”,使师生在环境和活动的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熏陶。最令人动心的是他们都特别注重自身“故事”的发掘和积累,随手撷来,都是引人入胜的“故事”,琅小的“老槐树故事”、湖小的“十大善人故事”、五爱小学的“师爱交通岗故事”、苏苑小学的“采访校长故事”等等,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文化书页,这里能读出教育智慧、师生感情和文明素养,正是一个个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动你我他”,凝成了师生内心无比坚韧的爱和力量,成为学校厚积薄发的发展之源。

3、课改是带学校驶入“快车道”的引擎

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因此,这些名校,无一例外都把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第一要

务,千方百计激发教师学习和进行教研的积极性,把课程改革的广阔天地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练兵场”,使教师放飞教育梦想,历练教育才干,收获教育成功。印象最深的是琅琊路小学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1+1的阅读月活动(一本必读书,由学校推荐,像苏雷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一本选读书)。同时开展“教学研究周”活动,每位教师都要就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遍阅国内对此问题研究论文,明确研究进行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确立课题,反复与同伴教师进行研讨、分析和改进,最后上报学校,推荐发表。每一项教研成果学校都要从精神、物质方面给教师做足了鼓励性的“文章”,分享成功与喜悦。还有湖塘桥中心小学的“名师工作室”、“课程超市”,五爱小学的校本教材《生活》1-12册等,都让我们感受到教师、学生、学校在课程改革的联结下,成为全面、个性发展的共同体,从普通走向优质,从平凡走向卓越。

4、集团化办学是推动区域教育均衡的有力抓手

集团化办学是基于扩充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破解区域“上好学”难的突出问题,实现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和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一思想而进行了一种办学模式的创新举措。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等。其运作形式主要为:以行政指令为主,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

共享。各名校集团以名校校长为领衔校长,由专家顾问、各校区校长组成的决策机构负责学校共同体的整体规划,并形成相应的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名校和各校之间既有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以保证同样的教育品质,各校之间又相对独立,追求各自的办学特色,实现互惠互助,共同成长。像南京琅琊路小学教育集团2007年11月16日成立,下辖琅瑘路小学、芳草园小学、双汇路小学、天正小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采取“统一+分散”的模式运作。“统一”即在学校管理上执行相对统一的标准;“分散”即各学校法人、财务、师资独立,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常州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下辖八个校区,师生一万人,“1﹢x”模式。“1”指的是主校区办学思想;“X”指的是各校办学特色。这种办学模式逐步使教育发展由单兵做战变为集团做战,由个体优质变为区域整体优质。

5、对外交流宣传是实现提炼升华的有效途径

自我封闭,使人固步自封;敞开交流,有利发展提高。四校的对外交流,已不同程度的走出了教育,跨出了国门,天地广阔,作为巨大,在交流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琅琊路小学在国内与六所小学结成“快乐教育”主题联盟,每学期开展密切的研讨交流活动,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外知名小学建立交流体验合作项目,定期互派学生体验交流,把教育放到文化交流碰撞的层面上丰富内涵。湖塘桥小学以非凡的勇气和魄力响亮提出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培养未来“地球村村民”,同时开设“百家讲坛”,源源不断地把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李吉林、窦桂梅等著名教育家和特级教师请进来讲课,让教师尽享“零距离”的学习培训之福。五爱小学的“合唱团”走进了香港,走上了维也纳音乐演奏厅。

三、今后设想与努力方向

大凡学习,可贵之处在于看别人的,想自己的,学以致用,在先进经验和自身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对接点,善加利用,灵活施行,促进自身工作。以此来看,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发展环境、硬件设施、师资水平、经济条件等显然与这些江苏特色名校没有可比性,有很多东西也无法“照猫画虎”或是“移植”,但是诸如思想、理念、管理等“软件”还是可以结合实际“拿来”,大有可为。

1、以人为本,特色发展的教育发展战略须坚持

目前,我县实施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在摸索前进的路上有迷茫、有困惑、也有问题。考察学习的过程也是且行且思的过程。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校比健康、比快乐、比进步。那种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学习分数比较的做法必须改变,发展学校特色与提高教育质量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质量不高的学校谈不上特色,真有特色的学校,质量一定不低。学校特色是什么,就是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就是要有利于学生成长,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适应学生实际,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学校创建特色,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也就是创出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

2、加强学习,让校长和教师带着“充电器”上路

参观学习中,各个校长、专家对教育理论的多次引述和精辟的论述常常赢得阵阵的掌声。在总结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时言简意赅,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理论可以为实践指明方向,寻找到可靠的依据。这正是我们所缺的,我们的学校缺乏特色,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缺乏个性和深刻,教师工作缺乏敬业精神和创新作为,从很大程度上看,是缺少理论的学习、文化的涵养和思想的积淀。学校是文明的园地,文化的摇篮,校长和教师必须不断进行学习的滋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亲近书籍。结合县局的“两学一读一创建”活动,各校都应把阅读作为一种责任和追求,广泛深入地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全体教师掀起读书热潮,让书香溢满校园,读出教育智慧,读出对教育的热爱情感,读出教育创新。

3、小处入手,坚持铸就学校特色品牌

苏州苏苑小学高本大校长就只校长寄语一项,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原创,雷打不动,积言四万有余,也终成学校一大特色。五爱小学通过一系列创意新颖、设计精细的活动(“五爱”教育大论坛、校园文化研讨会、红旗下的誓言、老校友校史报告、陶艺拍卖献爱心、童言文学社活动、合唱节、烛火晚会、童话节、美好家园邮票发行、新年音乐会等),把看似空洞和抽象的“五爱”教育理念变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形成学校的特色。因此,我们应该更切近实际地审视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着眼于学生“成人”,从德、智、体、美、劳任何一个方面都可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对学校特色创建要整体规划、理念推动、制度支撑、活动创设、积淀文化。特色特色创建不必好高骛

远,也不须花拳绣腿。只要立足长远,认定了干,干则求成,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4、强化课改,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提高教育效益

特色名校都把深化课改,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减负增效”作为重中之重,倾力而为。我们应借鉴其“名师工作室”、“教学研究周”、“教学效率月”、“沙盘推演”等做法,有效推进课改,壮大骨干教师群体。同时还应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开发研读出众多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帮助学生在合格的人才的基础上向优秀人才迈进,实现教育的个体与共性的和谐发展。我们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遗产、优良的文化传统,我们农村学校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方资源、乡土资源,发掘自身的特色资源,培植自身的文化内涵,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来开发我们的校本课程。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越丰富,在这个学校培育出的学生就越多元,越立体,越优秀。

5、加强对外交流宣传,尝试联合办学模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8.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 篇八

庆祝建党90周年信息工程系“重温党的历史,追逐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

——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目录

摘要········································3 正文·······································4 第一部分:大别山红色之旅·················4(一)认识大别山·····························4(二)红色的征程·····························5 第二部分:现代化新区的一窥················10(一)农村改革新面貌·····························10 第三部分:总结····························11

(一)鸡公山红色思想交流················11

(二)我们的感受······················12

(三)红色旅行在当下的意义···········12 致谢······································13 2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

关键词: 红色

革命

武装斗争

光荣历史

新区

改革开放 创新发展 正文摘要:

大别山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许多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这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旅游、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此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一个深入的调查,不仅能够掌握“红色旅游” 目前在中国的普遍性问题,还能摸清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一些特殊性问题,为此地的“红色旅游”的一些特殊性问题,为当地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尽一分力。

新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里又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蓝,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

山水间绿意盎然,放眼处生机无限。新县在“综合试验区”建设中,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不断创新“三农”工作理念,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焕发勃勃生机。

通过本次学习与考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经历了一次梦境般的心灵涤荡。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我们的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企业文化建设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感谢公司党组给了我们这次绝好机会,我们要把这次接受教育的经历与感受带到广大职工当中来共同分享,共同进步。我们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好各自的岗位工作。为明天而努力工作。

第一部分 大别山红色之旅

一、认识大别山

大别山,单纯从地理学上来讲,意义或许不是太重要,但她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这是由于大别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以巨大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为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大别山与井冈山、韶山一起,并称为“中国革命三大策源地”。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3省边界地区,南接长江可威逼宁汉,北向豫皖可俯瞰中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党的创立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即成为创立党组织较早、受党的影响较深、工农运动高涨的地区。因此,大革命失败后,鄂豫皖3省党组织根据“八七会议”所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在探索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相继把武装起义的重点放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大别山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实行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构想。随着这个战略构想付诸实施,大别山相继爆发了黄麻起义、商城起义和六霍起义,形成了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1947年,国民党军队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将战争引向解放区。因此,党中央决定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在外线大量歼敌。邓小平说过:“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遵照党中央的指示,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二、三、六纵共11.5万余人,迅疾南下,一举突破了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接着向南实行无后方的千里跃进,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心脏。刘邓大军抢渡黄河,越过陇海铁路,通过黄泛区,渡过沙河、汝河、淮河,于8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月27日胜利进入大别山区。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举扭转国内革命斗争局面,揭开解放战争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是国务院公布的12个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大致包括今天湖北省东部的武汉、黄冈、红安、麻城、大悟等地,河南省东南部的新县、信阳等地以及安徽省西部的六安、金寨、霍山、岳西等地。在2006年6月9日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该地区共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新县)、李先念故居(红安)、董必武故居(红安)、大冶兵暴旧址(大冶)、红三军团革命旧址(大冶)、中原军区旧址(大悟)等6处入选,加上以前五批公布的项目,此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近20处。此外还有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武昌毛泽东旧居及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二七纪念馆、罗田石桥铺刘邓大军遗址等一大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可见,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别山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许多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这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旅游、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此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一个深入的调查,不仅能够掌握“红色旅游” 目前在中国的普遍性问题,还能摸清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一些特殊性问题,为此地的“红色旅游”的一些特殊性问题,为当地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尽一分力。

但由于经费问题,我们仅仅是选择了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游览考察。

二、红色的征程

我们的社会实践是从这个暑假的七月七号开始的,历时三天,先后走访了新县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许世友将军故里和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等地,并聆听了当地红色旅游文化专家的精彩讲座和当年革命前辈对往事的追忆。

新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88万亩,自然特点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辖17个乡镇,197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

新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既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又有景色迷人的绿色旅游资源。全县保存完好的革命历史文物旧址有73处,其中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鄂豫皖军委兵工厂等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许世友将军墓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既有以天台山、香山湖为代表的名山秀水,又有以西山寨、虎头关为代表的雄关险隘,使新县成为一个风光旖旎的旅游乐园。

抵达新县的七号凌晨和第二天全天,我们都是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度过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

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占地1980平方米,前后有五进大院,七栋老式阁楼,共有房屋61间。1931年2月,红军攻克新集(今新县城),鄂豫皖苏区党政军机关先后迁到这里。5月,党中央在此建立了鄂豫皖分局,同时成立了鄂豫皖军委。鄂豫皖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之后,这里便是其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党在此领导边区军民进行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连续粉碎敌人一、二、三次“围剿”。1932年9月9日,第四次反“围剿”失利,新集城陷落,鄂豫皖中央分局机关随红四方面军撤离。当年分局下设机构鄂豫皖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少共分局及部分领导人的住室及其生活用具至今保护完好。大门上方悬挂徐向前同志题写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匾额。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鄂豫皖军委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位于新县城首府路,共有房屋50间,砖木结构,大门上方悬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挂李德生同志题写的“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匾额。1931年5月,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在新集成立。军委主席由分局书记张国焘兼任,曾中生、邝继勋为副主席。军委下设参谋部、政治部、秘书处、经理处、军医院、航空局、彭杨军政干校等机构。同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方面军总部设于新集。红四方面军成立后,在中央分局及军委领导下,连续取得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战役的胜利,使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遭到失败,确保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创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极盛局面。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县城北第一中学校园内,原为“普济寺”,有前后两栋房屋,每栋三间,东西各有两间耳房,构成一座四合院。后栋正殿内举办有“列宁号”飞机陈列展览。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现有房屋三排18间,占地面积680平方米。1931年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新集召开,成立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权。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原为曾姓地主的住宅,始建于清末年间。房子为三排两进院,19间青砖瓦房。1931年7月,在鄂豫皖省苏维埃成立的同时成立了鄂豫皖省苏维埃政治保卫局,局长周纯全。下辖执行、审讯、保卫等科。保卫局当时在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保卫苏区党、政机关的安全以及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鄂豫皖省税务总局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现有清末民居式房屋12间,占地面积364平方米。1931年8月1日,鄂豫皖省税务总局在新集成立,首任局长尹良太,总局下设有罗山、光山等七个县级税务分局和霍邱河口、大悟河口两个海关及箭厂河税务所。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步入烈士陵园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由于是阴雨天气,整个陵园的气氛让人感觉既庄严又沉重。

烈士陵园大门为高大牌坊建筑,坐北朝南,绿瓦红檐,庄严宏伟。陵园内遍植松柏兰竹,四季长青,馥郁芬芳。进入陵园之后,由林荫大道前行约百米,高25.7米的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碑身四面镶嵌汉白玉,碑座正面五星碑徽,台座正中饰汉白玉雕成的光环,左右分别嵌有再现黄麻起义和苏区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场面的浮雕。碑座前刻有中共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共同撰写的碑文。碑前左右各有雕塑一座,左塑武装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象征黄麻起义;右塑红军战士,高擎钢枪,奋勇向前,象征着根据地军民坚持武装斗争。

接着,我们还到了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厅,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和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大家感慨万千。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烈士们牺牲时,大都把生命停留在了人生本应最灿烂的年华,那些年轻甚至略带稚嫩的面孔,被永远定格在了墙上。烈士们带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让大家深切的感受到,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战、舍身忘我、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用英雄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一定要记得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一定会记住他们的精神,将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

目前,陵园的后半区正在修缮之中,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参观。由纪念碑北行约百米,便是烈士祠。祠内为烈士灵堂,陈列着全县英烈名册及党、政、军、民及各界敬献的花圈。祠后20米处有骨灰堂。烈士祠东西两侧有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李先念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以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最后,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在英烈广场宣读入党誓词。许世友将军故里

告别了新县县城,我们前往了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故里游览区位于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是一代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出生地,也是许世友将军谢逝后的埋骨之地。许世友将军赫赫的战功、特殊的个性、“忠国孝母”的情怀的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传奇的人生经历,深受世人敬仰,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拜谒、观瞻。许世友将军故里游览区已成为大别山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许世友将军是我国倡导火化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特许土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军生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未能很好的孝敬父母,成为他一生的缺憾。为此,他多次提出死后加老家土葬,以实现其“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夙愿,许世友将军生平事迹展厅以将军传奇的一生为主线,用图片、文字、遗物反映将军光辉一生和独特个性,其中着重体现了将军的四大特点,即对党、国家、领袖的无限忠诚,战场上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战士、群众血肉相连的亲情和将军的深深孝母情怀,为人们参观和了解许世友将军其人提供了更翔实的资料。许世友将军生前珍藏万枚毛主席像章展厅,展示了将军生前收藏的 10295 枚毛主席像章,着重反映了将军与领袖不同寻常的关系,体现了许世友将军的赤胆忠心,再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段风云历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及文物收藏价值。此外,五凤松、习武场、纪念广场、砺剑池等景点都记录着许世友将军传奇人生的一件件传奇故事。随着红色旅游的深入开展,许世友将军故里游览区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许世友将军独特的人格魅力将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

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坐落在英雄山畔,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庄严。南北两侧分别为凤凰山和英雄山,苍松翠柏,风景秀丽。

全馆占地面积230亩,始建于1985年10月,2001年再次扩建英雄广场及大门和对陈列内容进行调整,陈列水平已达全国县级同行业先进水平。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了馆名。

馆内基本陈列为《风云大别山》共分四个部分,即:鄂豫皖苏区的基本形成;空前发展,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的斗争;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馆内专题陈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将军的摇篮》,共分2个展厅,第一展厅为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高厚良等43名新县籍将军的事迹陈列;第二展厅是吴焕先、高敬亭、张体学、程坦等5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人的生平事迹陈列;第二部分是《崛起的新县》,反映新县人民在中国共产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党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创业,实现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展示新县的今日新面貌。馆内陈列有国家一级文物,全国唯一一块保存完好,写在墙上的《中华苏维埃土地法令草案》。博物馆内还专题陈展了曾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7位开国将帅的丰功伟绩,也陈列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 和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当年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等珍贵文物。

第二部分 现代化新县的一窥

一、农村改革新面貌

信阳新县走过了艰难的大革命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带领下迎来了一片新天地。产权流转转出新天地。新县山多田地少,独立经营,难成规模。针对这一问题,新县出台了“五权”流转意见或办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农村房屋、水面经营权等农村“五权”流转的确权、颁证、流转、抵押作为农村改革的重点;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中心,开通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网站,与16个乡镇的农村产权流转中心和县直涉农部门进行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其中,将土地经营权向种养大户、种田能手集中,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新县农村改革的一大特点。截止目前,全县流转土地60.2万亩,其中,林地56万亩。全县规模养殖场户已发展到455户,户均收入6万元;蔬菜种植大户78户,种植户亩均收益8000元以上。发展茶叶种植大户323户,亩均收益达4000元。

农村合作组织方兴未艾。要想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是关键。新县用市场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企业+农合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扶持创办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区域主导产业迅速形成。新县的茶叶、山野菜、中医药、保健品、生物制药、土特产品等6大主导产品60多个品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强力引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和销售网点实现了“强强联合”,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程度和市场主体地位,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截止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08个,注册资金达2.7亿元,注册社员1.1万人,入社农户年收入户增4000元以上,并带动2.2万农户实现增收。

资金下乡“试水”支农新模式。新县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筹建新县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农行将服务向乡村延伸,扶持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户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阳光信贷。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分别开设了“三农服务站”和“信贷服务中心”,构建各自的乡镇金融网点。解决了制约发展的资金难题,农民在广袤的田野中大展拳脚。截止目前,县内金融机构已向9700户农户发放小额贷款1.24亿元,占需求农户数74.35%。针对蔬菜和畜牧产业,开发了“菜篮子”信贷产品,先后发放贷款5000万元,全县新增规模种养户800多户。

保障有力幸福指数“节节高”。农村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农民受益。新县以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为宗旨,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围绕“提标扩面、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加强监督”,新县农村低保由原来的9418人增至12996人,享受低保人数占农业人口的4.5%;全县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699人,集中供养率达30%。新建的千斤、泗店两所光荣敬老院主体已完工,新增床位50张,11月底可入住,集中供养率可达45%。新县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提前4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民新村”工程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民医院、中医院、15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了改扩建,新农合全面铺开,预计年内参合率达到90%以上,169个村卫生室高标准完成,老区群众看病不再难。

第三部分 总结

一、鸡公山红色思想交流会

告别革命腹地--新县,在七月九号我们来到鸡公山上,有此行的老师负责召开红色思想交流会。老师们给我们讲述红军革命的一些传奇故事,学习一些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及实践学生通过感受、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做一名优秀的共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产党员,提高自己的爱国情操。此次红色之旅,让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用鲜血为我们换来的今天是多么的不易。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发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今年建党90周年,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让我们满怀豪情再创新世界的辉煌。

二、我们的感受

在这两天的红色之旅中,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心情,跟着讲解员的脚步,一处处红色的足迹、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遗留的物品、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一段共和国的革命史,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

走进信阳新县,中国共产党的历程仿佛就像放电影般在我们眼前闪现,我们去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许世友将军的故居,感受到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我们中国工农红军是多么的步履维艰,但是他们用坚强的心,非凡的智慧,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翻天覆地的解放斗争,英雄烈士的泪水与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将把这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食粮,化作行动的动力,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勤于学习,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今年建党90周年,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让我们满怀豪情再创新世界的辉煌。

三、红色之旅在当下的意义

河南新县作为此次红色之旅的重要一站,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受益良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新集(今新县县城)是鄂豫皖苏区首府。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先后诞生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苏区共走出了349位将军,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诗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然而,在当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意味着“抗战”远没有结束!

民众一方面高呼“咱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之类的话,另一方面则无日无夜的讨论美国和日本的狼子野心,好像时时处在被威胁甚至灭国的危机中。这两种矛盾的情绪其实是同一块硬币的两面,都是无法确切把握中国在国际上的位置,没有正常自信心的表现,而且是同一种民族主义的体现。

这种民族主义就是学者所说的“雪耻型民族主义”,他的来源自一连串的“国耻”和创伤记忆,是百年来无数的苦痛塑造出“中国一定要强大”的民族凝聚驱动力,是因为现今中国社会的集体记忆里有着太多消散不去的创伤经验,犹如受伤的童年记忆阴影般缠绕终身,因此“抗战”似乎仍未结束,中国也没有一种战胜国的气度。

如果要治愈这段创伤经验,应大力开展和推动爱国教育,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的心坎里,引导广大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寓教于红色之旅,是人们自我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确实有效的举措,在当今创建和谐社会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致谢

本次社会实践,我们走访了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在两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对实践的基本情况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但是能够得出这样的实践成果,写出一份实践报告,与当地的红色旅行单位与学校的支持和教导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们向曾在实践中帮助我们的各家单位致谢。这些单位和个人分别是: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报告

9.西柏坡之旅 篇九

这次,我校组织学生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通过导游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相关的历史及西柏坡的概况。1948年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离开延安,从陕北吴堡川口东渡黄河,辗转千里,来到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一个小山村。从此,全中国和全世界都知道了西柏坡。在这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然后进行自由参观,我和我的同伴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西柏坡旧址。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后,将机关留下的办公用具、日用品及房舍等移交给了当时的县政府。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原来位于西柏坡村东头,有房屋40多处。1955年,因修建岗南水库,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旧址及西柏坡村一起搬迁。1970年冬在距原址北500米、海拔提高57米的地方开始对旧址进行复原建设。主要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和苏共代表米高扬的旧址,中央机要室旧址,中央机关小学旧址及防空洞等。在复原过程中,基本保持了原貌,屋内陈设按原状进行了布置,展品主要是当年领袖们的办公和生活用品。

然后,老师们又让我们去西柏坡纪念馆,观看着纪念馆中大量的照片、信电、衣物、武器等记载解放战争历史的见证实物,不由得使人想到了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描写三大战役的纪实小说与影视剧,想到了当年领袖们在此小小指挥部内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昼夜景,心中充满了敬佩,感激与动力。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有助于我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毋庸置疑,“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强调号召全党要结合新的实际,继续坚持“两个务必”,这就是

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的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带头作用,认真贯彻和实践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从而为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奋斗终身。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知要时刻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各个方面起到先进模范带头作用,而通过西柏坡的参观学习,让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伟人们那种清贫但节俭的生活作风却能做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的倔强不屈的精神,留存下来的文字和资料更像是先辈们谆谆的教诲叮咛,始终萦绕在耳边,这些更加坚定了我自己的信念。今天我们面对的不再是硝烟滚滚的战争年代,而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得综合国力的竞争,为了早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做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脚踏实地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西柏坡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10.延安红色之旅实践报告 篇十

一段路,一段旅程,一处风景,一段历史,时如飞逝,转眼间,我们的延安之旅已近于尾声,我们的延安之旅虽然为时不过几天,但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仿佛我们也曾跟随前辈们的脚步,走过那心酸的岁月,踏过那艰辛的人生,我们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感概革命,感恩前人,憧憬未来,奋斗现在。

2013年7月12号,我们一行怀揣内心的那份激动,那份按捺不住的喜悦,踏上前往延安的列车,一路上大家高谈阔论,朗朗笑声,对这次延安调研之旅充满期待,充满向往,充满信心,充满热情。

到了延安,那瓢泼而下的大雨,给这次红色延安之旅,又笼罩了一层沉重的氛围,仿佛是为我们此行奠定了严肃庄重的基调,淅淅沥沥的雨声,模糊了车窗的玻璃,也模糊了我们的视线,我们不再嬉笑不再吵闹,声声入耳的雨声是此刻最动听的音符,奏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聆听,又似等待长辈们的循循善导,为我们讲述我们今日的安逸的不易,就这样我们渐渐亲近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延安。

延安之旅第一站便是红色革命之地王家坪旧址,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并为战胜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的准备。

天空依旧瓢泼着大雨,我们按计划撑伞而行,仔细观摩这里的每一分土地,每一寸草木,那些长在旧址房上的枯草和青草俨然成为这雨天的一道风景,那随风摇曳的身姿仿佛在展示他们的坚强,又似饱经风风霜的老人在诉说这今日幸福生生活的不易和劝导我辈势必要倍加珍惜,我望着那些因年久泛白泛黄的照片,仿佛时间静止般伫立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思索着,党八年奋战的不易与沧桑,眼角不知不觉景流下了那温热一丝咸意的泪水。是啊,那红色已经不再是红色,更因这革命前辈们的付出变得更加庄严,具有内涵,就这样一路走,小心翼翼,生怕遗漏了前人呆过的每一份土地,感受着每一丝红色的气息,雨浸湿了我们的衣裳,也荡涤了我们的心灵。红色革命之旅第二站便是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是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

【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06-26

西柏坡有感08-18

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09-04

115班西柏坡观后感06-16

上一篇:再见你好2022作文800字下一篇:打假申诉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