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励志型的班主任(精选11篇)
1.做一个励志型的班主任 篇一
《做一个励志型的班主任》读后感
知道黎志新的名字,是我在网易博客游走的时候。一位位教育名家,借着网络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同时也知道了一个网名叫“沁心荷”的女子就是黎志新。
但我对她没有留意太多,倒是对她的“育女心得”倍感兴趣。她推荐的《不一样的卡梅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成为儿子最青睐的读物。
后来在班主任尖峰论坛再次见到了“黎志新”这个名字,其时我已知道了论坛各组组长个个身手不凡,志新是其中之一。又荣幸地听了她的一期关于班会的讲座,更让我对她熟悉亲近了几分。
但她的书是肖盛怀老师推荐读的,他说:“你试着看看,相信你会喜欢的。”
于是,放下了手头的书卷,我拿起了其中一本《做一个励志型的班主任》打量起来。
看封面,看简介,看出版社,直到被书中的文字吸引。
能把班会课上到如此出色,真的让人佩服。
人常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以“班会课”为突破口,志在创新,这就是志新吗?
我改变了以往的读书习惯,在笔记本上把书的目录工整地抄写下来:
第一章正确认识励志教育
第二章励志教育的丰富素材
第三章励志教育的重要主题
第四章励志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我试图先自己进行解读这几个并不难解的题目,却一时没有太多的内容补充。
我喜欢雄鹰,鹰的搏击与勇毅,凶猛与顽强是让人折服的;我喜欢蜗牛,这一小小的动物曾激励我的学生永攀巅峰。而这两种动物是唯一可以到达金字塔顶端的。
志新是什么?她有鹰的志向,有蜗牛的坚持,或许她自己就是励志的最好典范。
我摘录她书中引用的几段文字: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说:“很多年轻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中国人的创业,关键不是因为你有出色的想法.理想.梦想,而是你是不是愿意为此付出一切的代价,全力以赴的去做它,证明它是对的!”
“立刻行动!立刻行动!立刻行动!!”
“此时,此地。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此时,此地。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羊皮卷之九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立刻行动!立刻行动!立刻行动!!从今往后,我要一遍又一遍,每时每刻重复这句话,直到成为习惯,好比呼吸一般,成为才能,好比眨眼一样。”
——《羊皮卷之九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我知道,写完此书的志新又往前走了,她一直在行走中,走得很稳当很精彩,而我仍站在原地向她书中的高度攀登。
在看她的《班会课示例:双语警察刘文立的启示》时,我曾想,这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真的达到了吗?学生后来真的有变化了吗?(读后感 )班会后是不是学生就真的爱上了英语?这一系列问题才是值得我们真正思考的,教育就是为学生的长远人生考虑。
教育的至高境界是无痕,班会课也好,语文课也好,其他课也一样,少一些雕琢的痕迹,少一些教师的自我展示,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才是教育。
合上书,放在胸前,我知道,志新又走远了。
那么我呢?
人应该有一个自己追寻的高度,到达的唯一方法是:坚持不懈地行走!
2.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篇二
关键词:教师;反思;备课;课堂;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反思在教师教学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则“法”活,“法”活则知透、知透则求新,求新则进步。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倾注了自己的爱心、诚心、宽心与暖心,但光有这些是不够的,教师在带给学生温暖情感的同时,更要带领学生披荆斩棘,提升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时常反思、善于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反思课前备课
课前备课是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学法,做到四者的有机结合。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么完全忽视备课,要么敷衍备课、仓促备课,因此,备课效果极差,并不能为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奠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反思备课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好课前备课反思,一定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反思课前备课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反思备课的内容。反思备课是否做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几方面。(2)反思教案是否真实体现教学重难点。写教案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教案的科学性、秩序性与条理性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3)反思备课方法是否得当,效果是否明显,是否能起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导作用。
二、反思课堂现象
反思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都可作为教师的反思对象,故教师的反思要始终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关注自我。总的来说,教师要时常反思课堂现象,在对课堂现象的反思中取得进步。反思课堂现象,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反思课堂中师生相处的情况。在每一节课之后,教师都要反思在课堂中师生相处情况是否良好,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完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师生沟通与交流,是否实现了教学相长。(2)反思学生的学习现象。教师要反思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交流,教学是否存在着课堂混乱、教学秩序难以控制的现象,如果存在,教师都要及时优化教学策略。(3)反思课堂突发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教师每一节课都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要时常反思这些问题处理得是否得当。
三、反思课堂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反思教学效果能让教师对整个教学有一个大致把握,通过对教学成果好坏的反思,有利于教师不断改善自我、优化自我与发展自我,实现高效教学。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都要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反思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课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否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改善。系统地说,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反思三维目标是否完成。学生的知识目标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学生的情感与价值是否在该节课之后有了一定的改变,教师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否推动了其他两种目标的实现。(2)要对学生课堂测试进行反思。课堂测试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学生的课堂测试的反思很有必要。
四、反思课下实践
课下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每一科目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涉及的内容。例如,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课外读书活动;自然科学教师引领学生观察自然,近距离接触世界;数学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力等。课外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有效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增进学生知识、活化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鉴于此,教师应将课下实践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在每一次课外实践过后,对实践的过程、方法以及效果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反思,为下次实践活动的成功奠定基础。反思课下实践活动,要做到反思实践活动过程、反思实践活动方法、反思实践活动效果。
反思型教师一定具有虔诚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以及丰富的智慧,时常反思自我的教师总是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并完全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期待自己的反思为学生发展带来甘霖和雨露。毋庸置疑,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当下社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做教材的知心人、学生的知心人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丙刚.写教学反思日记 做反思型教师[J].中国教师,2011(15):59-61.
[2]罗日荣.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J].教书育人,2013(25):31.
3.李镇西演讲稿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篇三
反思型教师的特征
实践:科研性,创造性
阅读:专业性,人文性
写作:日常性,叙事性
思考:独立性,批判性 其中,思考贯穿与教育的全过程。
一 我的实践:从教育浪漫主义到教育理想主义
不断地为自己树立新的目标,让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
未来班的实验,口语训练,大语文教育,青春期教育,阅读大自然,集体主义教育实验,班级民主管理,走向社会的教育,民主教育……
二 我的阅读:从《青春万岁》到《中国教育改造
《尴尬与自豪》-----
比起朱自清那一代中学语文教师――朱自清也曾在中学任国文教员,我们这一代语文教师有许多先天不足,无论我们现在如何“知名”,我们事业的“辉煌”都是有限的。我拿朱自清作为语文教师的典范,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太遥远,而且太理想化;那么,我就说一个近在身边的人,他就是我的岳父――乐山一中语文退休教师万鲁君先生。
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万老先生当作一个“参照物”,和他一比,我真是觉得现在的语文教师远不如他们那一代人。这种不如,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问功底。万老先生在小学时便接触了大量的传统经典,而我是在“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的喧嚣声中成长起来的。由此产生的文化差距,简直天渊之别。二是为人境界。有了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精华的滋养,哪怕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其人格也自成境界。我岳父那种善良、正直、坦荡、超然、淡泊,使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确有“纯粹的人”。三是现代意识。万老先生年轻时所处的时代,使他关于民主、科学、宪政、人权等意识非常浓厚,至今我和许多朋友聊的一些“启蒙”的“前卫观点”,在他看来都是最基本的常识。现代化、全球化、民主化……是我和他经常谈论的话题,但对话中我常常觉得自己捉襟见肘,而万老先生却游刃有余。
和现在的年轻人不同,我的启蒙读物大多是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影响着我的精神世界。回想我自己的中小学时代,虽然是在“文革”中,但一本本或没有封面或残缺不全的“禁书”:《红岩》、《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草原烽火》、《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旗飘飘》等等作品曾经是那样地激动了我一颗少年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这些书所浸透的阶级意识、政治信仰、思想观点等等,可能会渐渐在我心中蒸发,但通过文学形象所传递并最终过滤结晶的精神内核――正义、理想、气节、忠诚、刚毅、激情……则溶入了我的血液,化作了我一生坚贞的信念。这种信念,使我将我的教育视为实现我社会理想的途径。
我非常怀念80年代那“万类霜天竟自由”的人文学术氛围。正是那样一个宽松的氛围中,我读了大量的人文学术著作:《宽容》、《异端的权利》、《自我实现的人》、《中国思想史论》、《文化的冲突与抉择》、《第三次浪潮》、《六大观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心灵的探寻》等等。这些著作不仅开阔了我的思想视野,更主要的是,它们让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知识分子!”从那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尽管我也许一辈子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这不妨碍我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华,以行使一个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
再后来,我又读《顾准文集》,读《遇罗克:回忆与怀念》,读《风雨中的雕像》,读《殉道者》,读李锐,读邵燕祥,读王小波,读钱理群,读徐友渔,读谢泳,读摩罗……这些阅读不但赋予我独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让我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俯瞰语文教育。我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文章学、修辞学、语言学、考试学的分析家甚至只是教材与教参的熟练操作者,而首先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这些阅读对语文教学并非没有关联,相反它能直接让语文课变得丰满而更有深度。
比如《城市季风》会使我从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的角度理解中学语文教材中老舍、郁达夫、夏衍、巴金乃至叶圣陶、朱自清等人的作品;《东方诗魂——屈原与中国传统文化》使我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涉江》中体现出来的屈原个性和屈原精神;而《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则让我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情绪蕴含和人生哲理……
降生于封闭的社会但成熟于开放时代,文革入学使我们知识结构先天残缺但经历丰富使我们人文素养相对厚实,少年受骗于极左路线但成年后依然理想不灭,不是老三届但有老三届们多舛的命运和坚忍的品格,不是新生代但有新生代们开放的胸襟和年轻的心态,尴尬而不狼狈,遗憾而不惭愧,自豪而不狂妄,执著而不僵化,于漪们引领于前而年轻人激励于后,青春渐渐离去而激情依旧燃烧…… 我比较注意读四类书
1。教育经典:《别冷落了经典》
我曾经给一些青年老师推荐教育名著,他们往往说:“教育经典恐怕很难读懂吧?尤其是外国教育名著。再说了,现在什么时代了?那些过时的东西能解决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吗?”
这可能正是造成教育经典被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吧?而我要说,这种看法实在是对教育经典名著的一种严重误解。
教育经典名著真的“难以读懂”?如果比起当今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那么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真是平易近人。请打开孔子的《论语》,夹叙夹议,而又穿插着孔子与弟子之间生动的对话;请打开卢梭的《爱弥尔》,作者把自己描写成一个教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作者“自然教育”的思想;请打开马卡连科的《教育诗》,在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蕴含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
请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真是一种享受;更不用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了,他的教育著作也深入浅出,用老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他还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是的,今天的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是有不少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老祖宗的著作里也没有解决今天我们遇到的所有难题的答案,因此,我们的教育理论也需要创新,过去一些经典理论也需要充实、发展或修正。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应该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的主题是共同而永恒的,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对教育的人性、个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可以大胆地说,从不少教育经典著作中,我们甚至可以读到今天所提倡的新课程理念――
比如,“如果想使学生发生兴趣,我们就应用心使方法合口味,务使一切事物,无论如何正经,都可以亲切地、有人地方到他们跟前;比如用对话的形式,即诱导学生争相答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比如,“儿童也是爱表示自己是自由的,他们喜欢人家知道他们的良好举动,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希望人家知道他们是绝对独立的,在这种地方他们和最自尊的成人没有分别。”(洛克《教育漫话》)比如,“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比如,“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论语》中一句“因材施教”不是蕴含着今天我们所说的“承认差异”、“尊重个性”乃至“多元智能”吗?谈“师生关系”谈“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还有比《礼记·学记》中“教学相长”四个字更精辟的吗?
别冷落了经典!冷落经典,便是遗弃了我们应该继承的巅扑不破的真理。阅读教育经典,就是直接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就是请大师们走进了我们的心灵,就是让人类共有的教育真理之光照耀着中国今天的教育。
特别推荐: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
2。教育报刊:
《教育研究》《教育参考》《教师之友》《教师博览》《师道》《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
随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研究动态,了解教育同行们在思考什么
3。人文著作:不妨来点儿“非功利阅读”
何谓“非功利阅读”?就是不把阅读当作手段而是为目的本身的阅读;再说通俗点,就是“不为什么”的阅读。
据我观察,现在许多老师大多读新课程培训和教学改革有关书,因为新课程改革的形势迫使大家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这都是无可厚非的。这样“功利性阅读”没有什么不好。
我想说的是,对于一个有着更高追求的教师,恐怕不能仅仅只有“功利性阅读”。除了“有用”的阅读,我们能不能来点“没用”的阅读――这里的“有用”“没用”当然是就眼前的急功近利而言。教师,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能不能读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以致用”当然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人”!如果就生物学本身的角度而言,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但“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于是人便成了自然界“万物之灵长”。人之为人在于“精神”,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精神世界。
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茫茫宇宙,匆匆人生,“我是谁?”“我从哪儿来的?”“我要到哪儿去?”——对自己生命的追问,需要我们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需要读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书;但教师同时又被许多人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这“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是否饱满充盈,则更多地取决于“灵魂工程师”们是否有上面所说的“非功利阅读”,特别是读教育以外的书。其实,所谓“功利”也是相对的,教育本身就和时代风云、社会发展息息相通,所谓“教育以外的书”,实际上直接间接都和教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是教语文的,我就深感“非功利阅读”为我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广度、厚度和深度;我曾长期当班主任,不是《班主任手册》之类的专业书而是《平凡的世界》《傅雷家书》《风雨中的雕像》《谁生活得更美好》等作品让我和我学生的心灵走向纯净与崇高。所以我曾经在一次青年语文教师的座谈会上说:“我认为,教语文不能就语文论语文,要站在教育的高度打量语文;搞教育不能就教育谈教育,要站在社会的高度审视教育。”
朱小蔓教授曾在一次讲演中谈到读书的意义时说:读书“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的积极的情感。我常常想,人若没有这五彩缤纷、波澜起伏的情感体验,生命是那样干枯、生活是那样暗淡,而有着这些情感充盈的生命和生活是那样让人感到满足、享受和向往。”她进而呼唤:“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
当然,就目前而言,在“应试教育”压迫下的广大一线教师,每天都在起早摸黑地为应付考试、名次以及各种各样的检查而忙碌;在此情况下,别说“超功利阅读”,就是“功利性阅读”也难以做到。因此,教师读书时间的保证首先有赖于教育改革所营造的宽松环境,有赖于各级行政部门真正给老师们“减负”。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有更高的追求,在博览群书中使自己的生命和教育一起充满蓬勃的生机。我最近买的书:《外交十记》《往事并不如烟》《我的先生王蒙》《中国农民调查》 4。校园文学
写中学生的和中学生写的书:《青春万岁》《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三重门》《梦里花落知多少》……
读这些书,可以使我们在更广阔的背景上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同时使自己尽可能保持一种青春的心态。
三 我的思考:从反思“未来班”到“万炮齐轰假教育”
对教育实验的反思
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未来班”,是我第一次有意识比较系统全面的教育实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来班”的教育实践是成功的,其标志固然是它符合了许多通常教育评价的“硬指标”;但在我的心目中,得意之点主要在于:我自觉地发挥了“集体”的教育功能,注意了各种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有机融合,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开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其精神世界的充实,有意调动学校以外的积极因素参与教育……
然而,“未来班”教育模式的缺陷也是明显的。虽然当时我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但继续向前推进的教育探索,便逐步向我展示了“未来班”教育”的缺陷,这就是:重继承,轻创新。革命传统教育永远是需要的,革命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教育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德育永远不可缺少的,但是,面对变化了的社会和日益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及时更新内容,那就必然被社会和时代所抛弃;而且,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玫瑰色教育”,那么,所培养的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必然碰壁。
对教育失误的反思
对任何一个教育者来说,有些教育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原谅的:经验不足啊,工作粗心啊,方法简单啊,褒贬失当啊等等;但是,最不能原谅的教育失误,便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一双无法回避的眼睛》
对教育行为的反思
“老师,用我的笔吧!”
在我的潜意识里,学生毕恭毕敬地把笔递给我,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是学生;而如果我把水杯毕恭毕敬地递给学生,则是有失体统的,因为我是老师!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前我没有这样问过,现在我却要问我自己。而且这样的“为什么”还可以问许多:为什么校园里师生相逢,往往是学生先招呼老师,而不是老师先招呼学生(而且有时学生招呼老师,老师还爱理不理的)?为什么上课前学生毕恭毕敬地向老师鞠躬:“老师好!”而老师往往只是敷衍地说声“同学们好”甚至只是“嗯”一声?为什么学生到医院看望老师不过是“应有礼貌”,而如果老师到医院看望病中的学生就成了难能可贵的“事迹”?为什么老师去家访时,学生总会为老师搬来椅子,而学生来到办公室很少享受“请坐”的“待遇”?为什么学生违反了校纪被处分是“理所当然”,而老师犯了错误接受班规惩罚就成了“品德高尚”……
一切都源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
对教育现象的反思
《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
一位曾经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春少女,一位由我们的教育一手培养起来的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竟然“没有勇气和毅力继续前进”而选择了死亡,而且我们的教育者居然对此毫无察觉,直到她死后才震惊不己──这,难道不令人感到一种德育的危机吗?
《万炮齐轰假教育》
种种假教育现象已经从令人触目惊心到让人见惯不惊了。
我当然知道,就作假而言,最严重的弄虚作假并不在学校。当整个社会都弥漫着虚假之风时,要让学校成为世外桃源,恐怕只能是幻想。我想到秦晖先生有句名言:“教育有问题,但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应该说,比起社会,学校还算是相对比较洁净的。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但我还是为我经历过的种种假教育而恶心!因为作为班主任,我常常不得不昧着良心亲自去作假,甚至指导学生弄虚作假,最后,我和我的学生都成为假教育的助纣为虐者!
对于社会上的假而言,我是旁观者;而对于教育上的假,我却是操作者。看别人作假是气愤的,但当自己也不得不作假时,这种痛苦是难以言说且无以复加的!
还是说我亲历的一件往事吧―― 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很久很久以前,我任教的学校要迎接上级的一次大规模检查。这次检查决定学校的地位与荣誉,所以,学校上上下下都极为重视。这种“重视“的具体表现便是认认真真地作假。
学校已经从提前拿到手中的纷繁复杂的检查项目表中,发现有一项是检查学校各班是否开设了“健康教育课”。本来,在激烈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这种课多半是不会开设的――不光我校,其他学校也是如此;但现在检查项目中居然有这门课!如果检查团发现我校没有开这门课,会扣许多分。怎么办?于是,学校决定马上“开设”健康教育课。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政教处火速召开班主任会,要求各班主任回到教室里,立刻把教室墙壁上课表中的“自习”改成“健康教育课”(当然,实际上是重新贴出经过修改的课表)。
可是,这次检查团是非常“认真”的:人家不但看课表,还要随机抽查学生,让学生说说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这样一来,简单的改课表是远远不够的!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于是,教导处又召集班主任开会,要求我们在班上找五名成绩最好(当然,记性也是最好)的学生突击背诵健康教育教材上的内容,主任特别强调:“这几天,这些学生各科的作业都不必做,他们唯一的作业就是背健康教育内容。一定要滚瓜烂熟!”
但人家是随机抽查呀!如何能保证抽到的学生恰好是有准备的学生呢?
这好办――指鹿为马!反正检查团也不认识学生,如果抽到没有准备的张三,班主任就叫有准备的李四去。这不就行了? 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我们都齐声称妙!我回到班上,按学校要求指定了五位学生,要求他们像背唐诗宋词一样背诵“佝偻病的起因”等等。
然而,正当我们陶醉在“下有对策”的喜悦中时,突然又听说人家这次要来“真格的”――不但抽查学生,而且还要看被抽查者的学生证,对着照片验证学生!
这下我傻眼了!然而,有人献计:“到时候利用时间差来个调包计!”
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如何“调包”?且看迎接检查那一天我的绝妙表演(当然,每一位班主任都是这样表演的,而导演则是我们英明的领导)――
检查团成员在学校办公室按各班名单划定抽查对象后,班主任们便拿着抽查学生的名单回教室叫人。回到教室,我按名单叫了五位抽查学生,再叫出已经将健康知识倒背如流的五位学生。十位学生来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开始拿出学生证并按我的吩咐小心翼翼的撕下照片,贴在另一张学生证上!
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不知各位看官看明白没有――张三是被抽查者,但他把自己的照片从学生证上撕下来贴到了李四的学生证上;李四不是被抽查者,但他是准备者,于是他的学生证上贴上了张三的照片,然后以张三的名义去接受抽查!
从我拿到名单回到班上,到我领着学生回到学校办公室,前后不过几分钟,但这几分钟,我和学校所有的班主任一样,向检查团表演一个张冠李戴的魔术!
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谓“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检查团就这样被我们轻而易举的糊弄了――就像当年送鸡毛信的海娃糊弄日本鬼子!
然而,检查团真的被我们糊弄了吗?我们焉知检查团不是心知肚明呢?说不定他们早就知道大家都在言戏,只是装作不知以表现他们的“认真”呢!
你骗我,我骗你,大家心照不宣,都自以为得意,同时又维护着冠冕堂皇的“认真”与“诚实”――这才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
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记得检查团走后,我回到班上是这样对学生说的:“同学们已经知道,李老师今天作假了,而且还教同学们作假!我很痛苦,但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不可能违背学校的统一指令――我一个人违背也是没有用的!但这也不能怪校长,如果我是校长我也会这样做的,因为在所有迎接检查的学校都在作假的情况下,我们学校诚实,只会意味着学校种种切身利益的损失!据我所知,校长是非常痛苦的,但他也没有办法!甚至我们也不能怪教育局局长,因为局长也很无奈,他的上面还有厅长、市长;但我们能怪厅长、市长吗?好像也不能,因为他们也有许多违心和无奈!那么怪谁呢?我坦率的说:我也不知道该怪谁!
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但是,我现在只能对大家说:同学们!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我们面对的社会!我想,作为自认为心灵还比较诚实的人,如果我们不得不被逼迫着作假,我也希望在作假时,我们不是心安理得,而是内疚与痛苦,并在生活中尽量少作假。我还希望大家以后当了局长、厅长、部长,千万不要搞这种自欺欺人的所谓检查!千万不要弄虚作假!”
写到这里,我已经感到无语…… 万炮齐轰假教育(续)
我想,有我这种经历和痛苦的老师肯定还有许多许多。希望每一个教育者都行动以来――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者”首先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决策者们,让我们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抵制种种教育上的弄虚作假――
万炮齐轰假教育!对教育理论的思考
关于对话的思考:
对话的三重境界--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生存状态……
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充满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重视法治,提倡宽容,讲究妥协,激发创造
四 我的写作:从《教育漫笔》到《民主与教育》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在知青农场填报的志愿虽然全是“师范学院中文系”,但我看重的并非“师范”而是“中文”。填“师范”,是因为当时我以为这两个字会让我这个小学教师子弟在录取时享受“加分”的照顾,使我早日离开农村;而“中文”则的的确确是我由衷喜爱的??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诗歌”的我,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理应进“中文系”深造。但是,当时我很少会想到,那“动机不纯”的“师范”二字将决定我后来的人生走向,而“中文”则似乎永远不过是一个“文学梦”而已。四 教育书信 第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第一,我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各自的看法、观点决不强加于对方;第二,通信是自由的,什么都可以谈,是否继续通信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第三,我们的通信是保密的,内容决不让第三者知道。” 书信:心灵的桥梁
五十七封旅游书信
与陈露同学的书信往来
一本书和一个普通而美丽的灵魂
《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0封信》 2。教育手记
读到苏霍姆林斯基朴素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我感慨不已:没有令人敬畏的“理论框架”,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术语,通篇只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这样的文字,其实我也可以写呀!当然,我那时绝对没想过将来也要写什么教育“著作”,但用文字记录下自己青春的足迹,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于是,我也试着以日记的形式写我的教育手记了。
我当年的每一篇手记大多是这样一些真实而琐碎的故事:那堂自己感觉很好的语文课《小麻雀》,我和学生在春天原野上的一次次“疯狂”,我与一位陷入“早恋”而深感苦恼的学生的谈心……在写这样的手记时,我没有一点“写文章”的感觉,只觉得是在用笔挽住每一天平凡而纯真的日子,是在记录我生命的流程。
我曾长期跟踪记载我与一个后进生每一天的“亲密接触”。与顽童打交道,几乎每天都有“故事”,而故事跌宕起伏的发展,恰好反映出他在一次次曲折反复中不断进步。我每天晚上在灯下记录这些“可读性”很强的故事,从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全部酸甜苦辣。这个过程也是考验我教育耐心和毅力的过程,更是我探索、积累转化后进生的规律和经验的过程。
教后记:《我教〈荷塘月色〉》《我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文章
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3。教育论文
1985年寒假第一天,我带着学生来到了大渡河畔。我们在河岸的沙滩上斗鸡、摔跤、用薄薄的鹅卵石比赛“扔水漂”……除夕那天我回到了母亲家,心里还充盈着与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欢乐。想到三年来教育赋予我的激情与喜悦,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使我赶紧拿出笔,任激情在纸上燃烧!伴着窗外响起的阵阵迎接牛年的爆竹声,我不停地写呀写,直到傍晚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开始的时候,5000多字的《教育漫笔》终于划上最后一个句号。那时,我不知道这篇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算不算“论文”,更不敢相信后来在我偷偷地把它投寄到北京刚刚创刊的《班主任》杂志后居然能被连载!
我的这些所谓“论文”都不是纯理论的演绎或推导,而是源于我对教育的切肤之感,所以它们也可以说不像“论文”:没有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没有玩弄文字游戏似的拼凑这样“原则”那样“性”,更没有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我只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我想,即使是教育论文,也应该涌动着真诚的情感和诗的激情;因为真正的教育本身就燃烧着真诚的情感和诗的激情。4。社会随笔
《从谭嗣同到胡耀邦》
《面对张志新同志的遗像》 4。教育专著
第一本专著《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的100封信》
1997年的暑假,我从成都玉林中学调到成都石室中学,在搬家的过程中,我无意中又看到了那一捆尘封的教育手记。翻开我19年来所写的一本本教育手记,我自己都禁不住被自己感动了:那一页页发黄的文字,化作一张张老照片在我眼前变得清晰起来,分别多年的学生们正跑着跳着向我拥来,他们调皮的笑声萦绕在我的耳畔…… 正是在那砰然心动的一刻,我做出了一个庄严的决定:我一定要把我和我学生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分享这教育的幸福与美!
教育与文学共进,思想与激情同飞。我又陆续出版了《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教育是心灵的》《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与梦飞翔》《E网情深》《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教有所思》等著作。手捧散发着油墨芬芳的《李镇西教育文丛》,我有一种丰收的喜悦:教育和文学给了我双重的回报——文学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同时,教育正在圆我的文学梦。
20世纪的最后一个年秋天,我暂时告别了成都石室中学,来到美丽的苏州大学攻读教育哲学博士。在明亮的图书馆里,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卢梭,聆听裴斯泰洛齐;在高大的银杏树下,我披着金色的落叶与马克思对话,与杜威对话……大师们思想的潮水越过遥远的时空一泻千里滚滚而来,拍打着我的心岸。于是,《民主与教育》在我胸中开始孕育……
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同时又是一位思考者。而教师的写作,便是教育思考的很重要的途径。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走进学生心灵
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教师不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便不成为教师。……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 “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儿童。……倘使我们肯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乡村儿童,那末,无论如何困难,必有达到目的一日。否则天天背诵教学做合一,也是空的。我今天要代表全国的小学生向全国小学教师及师范生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1、爱,意味着理解
¨ 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
¨ “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陶行知)¨ 童心:师爱之源 儿童般的情感
¨ “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师生之间的互相依恋
¨ “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漫长的星期天
¨ 去南京出差前学生们为我送行 ¨ 车站惜别
儿童般的兴趣
¨ “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苏霍姆林斯基)
¨ 与学生保持共同的爱好 ¨ 读书中的心灵交流 ¨ 成为学生的网友 儿童般的纯真
¨ 用童心理解童心(女儿的故事)¨ 童心万岁:写给我永远的儿童节!
近年来,我越来越被人称作“专家”“名人”,但我从不因此而表现出“深沉”一点“学术”一点“稳重”一点“矜持”一点……不,我就是李镇西!
比如,如果按“专家”“名人”的要求,有些事情我可以不表态,但我偏要“跳出来”,于是难免得罪人,但我不悔,因为率性而为,何其快哉!
刚才还有朋友给我发短消息,叫我不要那么认真和某某争论,可我做不到呀!忠于自己的心灵,是最自然最愉快的事情!
¨ 那天韩军说我“胸膛内还流淌着少年布尔什维克的热血”,我承认这一点,并以此自豪!
至今我提起李大钊瞿秋白等共产党人还心潮起伏,从少年时代到现在,我对他们一直怀着由衷的敬意,而且这敬意将是永远的!
对一切真正的正直的共产党员,我都永远尊敬。比如胡耀邦、彭德怀、顾准、李锐……在我看来,他们是有童心的,因此,尽管他们都不是像某些人一样是所谓“完人”“圣人”,但他们因为有童心而把自己同那些生前老谋深算死后还享受顶礼膜拜的政客区别开来了!
¨ 何谓“童心”?童心是儿童天真纯朴之心。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他却可以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因为儿童的纯真与善良,在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那么,我们应怎样保持自己的童心呢?
¨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我小学时曾扶盲人过街,替迷路幼儿找妈妈,我愿意把这可贵的善良之心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而扩展、升华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并把这种爱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体现于我对每一位网友的爱。
¨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儿童的眼睛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儿童的嘴巴是很难说一句假话的。童话《皇帝的新衣》中,不正是一个小孩首先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吗?面对“四人帮”的谣言,张志新同志坚持真理,敢于直言。有人说她“傻”,我却认为她拥有童心!
¨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儿童对生活总是充满憧憬、幻想、拥有童心的人总是对生活保持着激情与乐观。有的人年纪轻轻,便对生活缺乏信心,而有的人虽已退休,却仍创造着生活的乐趣,正所谓“越活越年轻”。
我曾写过一篇散文《不愿成熟》,我愿自己永远童心不泯。
也愿教育在线每一位网友永远童心闪亮!
做有童心的教育者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
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2。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 师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应尽量不要伤害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
¨ “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
我的教训
¨ 如果我们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伤害学生的自尊感,那么,这好比是我们一方面热心播撒师生感情的种子,一方面又在粗暴摧残师生感情的幼芽。¨ 耿梅的故事 3。和学生交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
我总想和孩子们呆在一起,跟他们同欢乐共忧患,亲密无间,这种亲昵感乃是教育者创造性劳动中的一大幸福。我曾时时试图参与某个儿童集体的生活:同孩子们一起去劳动或到家乡各地区去远足,去参观旅游,帮助他们享受到一些不可多得的欢乐,缺少了这种欢乐就难以想象能有完满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
真正的学校,那是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与受教者联系在一起。一个只是在讲课是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而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对这样的人来讲,孩子们的思想、感情和意愿都是不可捉摸的。教师的一座讲台有时会变成一堵高墙石壁,教师在墙壁后面向他的学生“敌人”发动进攻。但更多的情况则是将台变成被包围的堡垒,“敌人”围攻它,而躲藏在里面的“指挥官”则感到手足无措。
我是这样与孩子交朋友的
¨ 野外活动:我爱和学生一起去玩儿,和后进生玩儿,手上的伤疤…… ¨ 请学生到家里来
¨ 利用特殊日子,与学生分享真诚的情感:生日,儿童节
¨ 多参加学生的课余活动:踢球等等
¨ 总结:“只有当教师在共同生活中长期做孩子们的朋友、志同道合者和同志时,才会产生真正的精神上的一致性。”(苏霍姆林斯基)
二 通过“集体”影响学生的心灵
¨ 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难忘的“第一印象” ¨ 一本音乐教材所发挥的教育启蒙作用 ¨ 第一天的调查
¨ 让集体舆论影响、促进后进学生的转化:邹冰的故事
¨ 文学作品的力量:在冉阿让的感召下
¨ “班级史册”的编撰:为学生铸造青春里程碑
三 与顽童打交道
¨ 建立感情,充满信心,降低要求,允许反复,集体帮助
¨ 陶奇同学的一封信
尊(敬)爱的李镇西老师:
你好!
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你在晚自习时对我说的那些话,我的内心感到十分愧疚,觉得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一次又一次给你摆“滩(摊)子”,给班级荣誉摸(抹)黑,但你却一次又一次地原谅我,可我一次又一次地欺骗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仍然十分关心我,我已不知如何感谢你了。
说句实在话,我对课间这个跑步是十分不情愿的,但因为这是学校的统一要求,所以不得不应付一下,能偷懒就决不放过偷懒的机会,能不跑那是更好,但我每次不跑都被你捉住了,这才破(迫)不得已的跑完。但我现在想改变您对我的看法,就因该从跑步这件事上来改证以往所犯下的毛病。既然我陶奇说了以后天天跟着卢星月跑,我就不会失言的。对于学习方面吗,我现在占(暂)时有此(些)落后,不过我要为了我以后的目标警校而奋斗。李老师,当你今天问我这两年多来跟着你是福还是祸时,你是难以想像当时我心里的感受,那是比我爸打我还难受啊!这两年来,您和同学们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已远远超出了我父母在我心中的地位,我是真想一年365天,每分每秒都与你们在一起(我说的全是内心话),只有跟你们在一起,我才觉得幸福。虽然有时我也很讨厌你,但我过一会儿又觉得你是为我好,自然心中的一千一百个“讨厌你”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将来有人问我我最幸福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我会不加思索的说是与你和初三·三班每一位同学在一起的时候!
李老师,请再相信我最后一次,好吗?
信封里的“力克舒”是治感冒的药,祝你身体早日康复!
学生:陶奇 1999年11月30日
结束语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如果承认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的的话,我们不能只是看到教师的教育艺术让学生日臻完美,也应该看到来自学生心灵的泉水也在洗涤、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人格,让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事业也日臻完美。
4.励志作文做一个有用的人 篇四
小时候不明白有用是什么意思,慢慢的长大了,我才明白了有用的意思,有用就是我们能自己养活自己,不成为别人的负担。
我们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付出劳动的过程就是在对社会付出力量的。
我们对别人有被利用的价值也正是我们的价值体现。
我们管好自己的同时,再去发挥余热,帮助别人。
这些都是我们活着时侯做一个有用的人。
可我问妈妈有用是什么意思,妈妈却说这样一番话:活着的时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死了后还是可以做一个有用的人。
人走了一定不要太自私的一了白了,只留给家人伤痛和未尽的职责。
来的时侯干干净净,走的时侯还是可以清清静静。
记得在上学时读过一句话“有的人死得轻如鸿毛,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
那是说革命战士那种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重于泰山。
今天的我们,一样可以。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没准备,没留下就走了的话,真是比鸿毛还要轻。
不要以为一了白了,您带走的是你创造价值的能力,带走了对父母的尽孝责任,带走了对子女抚养的义务。
不要让亲人除了眼泪就是伤痛还要帮你完成你未尽的义务。
在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本书叫《人生没有假如》。
在这本书里面我真正的明白了有用这个词的含义。
这本书的作者是王甲。
故事是这样的;他原本有一个平静的生活,当他很不幸,得了以十万分之四的罕有概率被确诊为“渐冻人症”(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英文简称为“ALS”。
这是与艾滋病,癌症并称的绝症。
一种这样的病,只有十万分之四的绝症突然选择了自己,怎能不感到委屈和痛苦,但他并没有沉溺于此,他很快的坦然接受这个意外。
在王甲的前方有一个更大的榜样,就是同样患有疾病的霍金。
他对自己说,一个不到七十斤的男人,他支配不了自己的身体,却拥有整个宇宙。
在给他的.信中,霍金也鼓励他;将你的,目光放到残疾不能阻挡的事业之上,并且坚定的把他做下去。
王甲用自己的眼神示意指挥助手移动鼠标。
设计出近百件构图纯美,意蕴刻意的作品,虽然很困难,但王甲不放弃,他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在他的病期间,四川发生了地震,王甲有自己的设计出的东西所得到的报酬捐给了四川发生地震的地方,他虽然没钱,但还要献一份爱心给四川的人们,还为他们设计了海报……
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有用的真谛:虽然你陷入了某个困难,但你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对自己梦想的追求,还用自己的劳动去帮助比你更需要帮助的人,在自己有生之年去帮助别人,在自己死去之后,还可以帮助其他的人获得新生活。
5.做一个励志型的班主任 篇五
今年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怀孕生孩子了,朋友圈里到处都充斥着产后妈妈抱怨体重不下降,身材不恢复的帖子。作为有过专业健身经验的人,虽然谈不上经验丰富老道,但深知产后的辛苦和母乳喂养虽然会让体重大幅度下降,但要完全恢复产前状态,并能获得一种有型有款的身材还是要靠健身的,无论是在产后3-6个月的时进健身房还是自己天天跳绳跑步爬楼梯。为了防止自己产后偷懒,我已经在健身房预定了产后恢复训练,还请了一个专业教练。我想把这个方法分享个抱怨的朋友,但无一例外总是听到:“带孩子忙死了,哪有时间健身啊。”
“就这样吧,反正我给老公生了孩子,他也不能嫌弃我吧。”“有没有不用健身不用辛苦的方法啊,你看我喂奶又不能节食。”在这方面,虽然我暂时没什么发言权,但我想起了王潇,就是豆瓣上很红的潇洒姐的故事。众所周知,潇洒姐在产后第36天启动瘦身减肥运动,用100天时间恢复了产前身材,在网上受到追捧。很多人追捧她瘦身的动作,她日常的饮食,以为这样就可以跟她一样漂亮一样瘦,但很多人忘了她高度的自制与自律精神。同样作为一个产后妈妈,难道她产后不辛苦么?难道她的孩子不是2小时就要喂一次奶么?难道她家就有10个保姆围着能让她脱开身去健身房么?虽然我不认识她,但我相信她和所有的妈妈一样,辛苦,忙碌,甚至有着对新生命的烦躁和焦虑。但她跟很多妈妈不一样的是,她想做,并且真的排除万难去做了。今天的她,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已经身材曼妙妆容精致的出任时尚COSMO杂志的新任总编,经常游走在世界各地的时尚尖端。有很多人羡慕她,说她运气好,说她一定嫁给了好老公,但不管你怎么说她,只要你学不到她对自己的严苛和要求,就永远只能羡慕她。
年轻的时候,我总觉得生活就应该是随遇而安的,只要在大事上靠谱,小事不需要太计较。比如家里地面三天一扫还是五天一扫,看书随便看还是规定好一天30页,晚上回家是学习一小时还是先看看点是再说,衣服要不要熨烫,反正出门倒垃圾也不会碰上前男友。可当自己慢慢成熟长大后发现,对生活小事马马虎虎的人,对大事也根本严肃不起来,比如重要的考试我依然会习惯性的迟到,项目汇报的时候穿着高级套装却不自在的发挥失常。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对自己的自由散漫放纵,内心便早已没有了自律这样的概念,等你想紧张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一切,都好像刚醒来时的被窝,凌乱不堪什么都找不着。生活中其实没什么大事,但每一件小事聚合起来,就塑造成了一个人的样子。想做成一件事,最怕的不是没运气,没钱,没伯乐,而是从头开始就对自己没什么要求。一个人对自己没要求,就没有资格对这个世界有什么要求。
每当路过家门口的幼儿园,看到门口一群胖胖的不修边幅头发随便一抓的妈妈,总暗暗下决心绝不要成为这样的妈妈。那位大哥去年结婚了,找了个一样对生活高要求的人,每天更是一尘不染的来上班,亮瞎周围的人的眼睛。其实生活并不需要每时每刻都有鸡血,但周围的每个比你我好一点的人和事,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对象;生活里也并没有多少大事,但对每件小事有点要求,就塑造成了一个最好的样子。
6.做一个“四心”班主任 篇六
屈指一数,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十九个年头了,自从我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时刻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话来鞭策自己,并努力去实践它。“有春种就有秋实”,2008年我被评为新洲区“优秀班主任”、2009年所任的五年级被评为武汉市“先进班集体”、2010年荣获湖北省教育报刊社第八届“天地杯”作文赛优秀辅导教师、2010年所任的四年级被评为新洲区“先进班集体”。多年来,我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诚心和信心去铺就了一条育人的道路,塑造了学生健康的人格,净化了学生的灵魂,力争做到先育人,后教书,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
一、用“爱心”来关心学生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爱是师德之魂,如果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已经是为人父母的人了,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但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一种神圣、无私、广泛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博爱,也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正是有了这种爱,才能真正认识学生,理解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成人、成才,使他们终生受益。“先做父母,后做老师”这也是我教书育人的前提。我们班有一名学生谭某,奶奶双目失明,父亲因为一次意外事故终生残疾,母亲另嫁外地,支离破碎的家庭,生活拮据的窘境让他觉得低人一等,学习上有种自暴自弃的念头,上课也不怎么听讲,有事干脆就睡上一觉,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成绩直线下滑。了解了这孩子的家庭状况后,我心也碎了,这孩子与我儿子一般大小,苦难的生活也够小孩承受,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应该随时给予他一些关怀和帮助,及时对他嘘寒问暖。比如问一下上课有没有听懂,看不看得见黑板,生活费够不够等问题,适时找他谈心,并积极为他申请了学校的困难补助,班级也多次捐款来资助他,在学校经常抽时间给他洗过澡,并把儿子的新衣服给他换下。让他随时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学校班级的温暖,现在他无论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爱是无声的语言,只要我们每个老师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博爱,就能拨开他们眼前的迷雾,让希望之火在他们心中燃烧,同时也会体会到快乐,学习也会上进。
二、用“耐心”来理解学生
教育需要耐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需要耐心。学生经常在不同的时期就
会出现不同的状况和问题。因为青少年在心里和生理上发展还不成熟,可塑性很强,学校、社会、家庭等客观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又不断影响他们,这就决定了教育的反复性。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就得有耐心。为了把耐心发挥得更精致,我认真要求自己做到“六个勤”即:勤观察、勤交流、勤鼓励、勤表扬、勤记录、勤和家长联系。教育是一项工程,也是一门艺术,除了勤以外,我还经常告诫自己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怨气;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耐心去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倾听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行为,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我们班有一名学生余某,平时就特别好动,上课时注意力从来就没集中过,喜欢做一些小动作,遇事斤斤计较,还十分固执,多次教育也不怎么见效。后来通过家访才知道,该生在家也是这样,因为家长长期忙生意,对他的行为也约束不了,对此很头疼。了解这些情况后,我经常找他谈心,帮他分析不足的地方,并寻找他身上的优点,用一些闪光点来激励他。比如他的表现欲望比较强,我就让他来当班上的劳动委员,当他做得好时,及时给予表扬,让他知道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师都注意到了,老师每时每刻都关注着自己,使他能渐渐的发生变化。
三、用“诚心“来感化学生
真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每位学生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我们能够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以真诚相对,就会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过程及班级管理中,我总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沟通、交流,用自己的真诚来打动学生,用实实在在的诚意来感染每一位学生,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老师宽广的胸怀、宽容的心灵,潜移默化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学生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意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沈某性情孤傲,与同学的关系紧张,认为本班所有的老师都不够优秀,上课不爱听讲,总是喜欢独自在下面玩耍。我想,以诚心与人便没有攻不破的堡垒,相信自己会赢得她的信任。于是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找她谈心,了解她的学习动态,意想不到她的态度依然还是很冷漠,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自己的真心付出而得到的是她如此的冷漠,我很是心痛。痛心之余,更多的是那一份责任,一份让自己的学生走出冷漠的责任,那么,又该怎样让她走出冷漠来呢?于是我尝试了一些做法,其中有一种是给学生布置的一份家庭作业,每人用三天的时间去发现身边人的优点或者是某一件很感人的事,然后在那个星期的最后一天开一次“可爱的同学”的主题班会,让每位同学上台交流,在第一位同学腼腆的讲述后,发言的同学此起彼伏,那一个个可爱的形象都被描画出来了,再看那发言,听讲的学生一个个脸上都绽放出了笑脸。我的真诚虽然沈某有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领情,但是我对她的关心呵护从未改变过。但在两个月后我的真诚终于收获了感动:有一次我在批改语文作业时,无意间在她的作业本中夹着一张很小的纸条,上面写着:“这段时间来,你真心教给我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做人的本分——真诚,请相信我一定会变好的!”相信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学会用今天和明天的行动重新书写自己今后的人生。
四、用“信心”来鼓舞学生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成绩优异已不再是衡量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任何学生都有上进心,他们渴望成功,渴望进步,而成功和进步的重要点是信心。为了能给学生树立信心,我们应尽可能的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制造展示自己的空间,使他们获得成功,获得阶段性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本班有一位同学林某,智力记忆力都行,学习能力也强,但学习懒散,对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也没信心。他平时喜欢看一些寓意深刻的书籍,我意识到这样的同学如果老师能正确的引导,学习兴趣和信心可以逐渐增强,成绩也可以提高,于是利用班会、晨会经常让他讲一些励志的小故事,他便从愚公移山讲到卧薪尝胆,从破釜沉舟讲到去武汉春游等,他的讲话同时也赢来了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没想到这样的方法却彻底的改变了他,他的学习兴趣和信心真的提高了不少,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现在他担任我班的语文课代表,工作积极主动,深受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喜爱。这大概就是心理学上称的“孔雀开屏”的现象吧!
7.学做一个智慧班主任 篇七
今天把《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这篇文章看完了,前半部分看的比较仔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的东西,而且运用到自己的班里也确实好,大家就是大家,善于积累,善于应用。后一部分还要抽时间再仔细的读完。
看了前半部分,感受比较深的是:班级名片。当别人提到自己所带的班级时,都会说,某某班的什么很厉害,这样无形之中也会给学生带来自信,同时也会影响到班里的其他事情,在其他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再有一点体会比较深的是,班主任切忌,在班里千万不要孤军奋战。在教室里时,老师的孤独的,学生有许多的“同盟“,这样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在气势上多少的会弱一点,同时学生的背后站着的也是学生,这也就让他们在心理上有壮胆的效果。所以在和学生谈心或者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最好是能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位置上,可以是在办公室,也可以在许多的老师面前,这样,在环境和气势上都会给学生一个很大的暗示。
在班主任做决定时,要给自己留后路,千万不要把路给堵死了。刚开学时,班里有一个学生家离得学校特别的进,但是到校基本上都是最晚的,要求过他很多次,但是不是很起作用,有时在班里,我会直接告诉他,明天务必不能迟到,如果迟到,就会叫家长,等等的话,可是,明天他还是按照他自己制定的时间到校,这也让我很头疼,同时也很难解决,也是没有给自己留一个后路,以后要加上一句话:特殊情况除外。这样就有一个缓冲的时候了。
8.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篇八
在我来这里实习的那段时间,我就发现当班主任的老师都是忙得连吃早餐的时间都没有,往往去一趟课室后回来,都接近放午学了。而且我也没想到,一开始加入工作我就担任四(2)班的班主任,我以为只要办事效率高一点,就不会出现以上我所说的那样——没时间吃早餐。而事实上我是预想错误了,我一开始就忙得团团转,被我班60个学生的繁琐事弄得焦头烂额了,学生到现在还没喜欢上我当他们的班主任,于是我也就心急了,多亏了莫老师一开始就借给我看《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拿到书后我一直在读这本书,读后感触颇深:要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真的不容易啊。
看这本书,我发现里面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道出了很多普遍现状,作为一个新班主任,重点应该放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年轻时不付出点辛苦,不学点真本领,以后只能是一事无成。本书的背后表明了写作宗旨是: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王老师道出了写作的宗旨,令我耳目一新!它是由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集40年教育经验总结而写的一本适合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优秀读本。阅读之后,我受益匪浅,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最重要的是明确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由于我是新手,而且还当班主任,一开学就遇到很多管理上的问题,例如每天都有同学向我打小报告,谁谁谁怎么了,谁谁谁又怎么了,我还没完全认识他们,更别说了解他们,于是遇到这些事我真的着急了,但是书中第一章关于班主任的六种角色要求的论述对我触动特别大,很有说服力。如在“教育型的管理者”这一节中,王老师指出:“一位老师管理能力差,他有十分的知识也许只能教给学生三分,另一位老师管理能力强,有七分的知识能教给学生五分,从教学效果上看,后者可能比前者好。管理能力似乎是青年教师的弱项,他们的学历往往比较高,但工作效果欠佳,原因之一是不善于管理”。在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是真真切
切的言语,说得我心服口服,不禁感叹——学会管理一个班级太重要了!在此王老师还强调班主任不是一般的管理者,他是“教育型的管理者”。一直以来,我们班主任工作中信奉的是一个“管”字,并且想方设法让孩子怕你,这样自己就有威信,这样才能让学生听话,服从,遵守纪律。王老师在书中指出:管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要教育学生服从真理,而不是怕某个人,否则就不是正确的管理方法……王老师认为班主任应该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采用“帮”的方法上来,管孩子时,教师是指挥者;哄孩子时,教师是鼓动者;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说得真好啊!因为我们的管理跟别的单位的管理不同,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我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要帮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怕你,不是让孩子对你惟命是从。王老师说到:能管住学生是一种本领,但不等于有水平。看一个教师是不是好教师,不能光看他是否管住了学生,还要看他的“管”中有多少教育因素。读了之后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感!
想到自己刚毕业做老师不久,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不怎么年轻也不怎么力盛的“大孩子”,我必须时时刻刻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学本领、学技巧。做了一个星期班主任了,如今我觉得班主任要擅用个人的魅力和威信,让学生真正钦佩,并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反思,切实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技能。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我是一个管理者,我希望我的管理中有更多的教育元素,我的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把每一天的班主任工作,把与学生、家长的每一次对话与交流,班级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作为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用心享受其中的乐趣。因为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和任务无法选择,而完成任务的方式和工作态度是可以选择的,即“心态决定状态。”
9.做一个懒班主任范文 篇九
2010年的暑假与往年的感觉很不一般。这样的感觉不光是表现在温度和感观上----连日的阵雨洗去了夏日的炎热与漂浮在空中的层层扬尘。凉爽和清新,让人如同置身于春天,惬意无限„„
而最让我心悸动的却是7月16—18日聆听县教育文化局举办的“班主任培训”的各个专家们的讲座。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身体力行的做法,使我在教育理论上受益匪浅。尤其是成都市锦西实验小学赵老师的讲课,让我的心豁然开朗。她的那句:我很懒,但我的学生却很行,不但让我感同身受,而且让我确定了今后的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班主任。今后的我仍要做一个“懒”班主任。
有句古话说:“懒妈养个勤快女”,我想,懒妈之所以能教育出一个勤快的女儿,那是因为她先教会了女儿做各种事务的方法。不然,勤快女从何谈起?我也希望用我的“懒”换一批全能的学生。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要想做一个懒班主任,你便要先教会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法。
-----班级小干部,班主任的左右手。
我是一名乡村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我班六十个孩子都来自农村,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留守孩子。由于大部分学生离校很远,所以只能住校。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授以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朋友,还是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上全是班主任在负责。如果事必恭亲,我想,我不只是要累得半死,还会事倍功半。所以,我得找帮手。
首先,毛遂自荐竞选班干部。
自我推荐选出来的班干部,责任心会更强。因为同学们会牢牢记住他们在就职演讲上说的话,在他们管理同学之时,同学们也会以此来管理他们。小孩子最怕人家嘲笑自己说话不算数,他们便会严格要求自己,管好了自己才能管理别人。
回想上学期竞选班干部时,一位平常很调皮的男生选自己做劳动委员。想到他平常纪律较差,又胆大调皮,说实话,我当时不太相信他会做好劳动委员。但他演讲时说:“虽然我学习很差,但我热爱劳动。”这句话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同学们,于是,大家同意他做劳动委员。没想到他后来果真如此,不但做好了本职工作,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劳动,最让人感动的是他把教师宿舍上的劳动也做得很好,每次垃圾车来时,他便会主动去倒掉教师宿舍上的垃圾,无一例外。
其次,定期培训班干部。
定期利用班队会或者下午的休息时间,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处理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的能力,再由他们去带动其他同学,以一带十,事半功倍。
班干部相当于榜样,榜样的力量的确无穷。
仅有一批得力的小帮手还不是目的,得把渔授给每位学生。
-----激励学生,放手自主
那就是要激发每位学生的潜力,激励每位学生的行为能力。
首先,增强自信心。
居里夫人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把每节上课时学生呼的“老师好”改为“我学习,我快乐,我能行。”用这句话来作我班的班号。每天上课时,值日生叫起立后,全班学生大声齐呼此口号。
此以往,学生在心理上便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既然自己能做好,那就没有理由不做或不做好。
其次,激励学生
在学习上我是这样激励学生的,当学生有了一点进步时,除了口头表扬,我还会和他们握手。当学生了有了很大进步时,我便和他们拥抱。有人说,高年级的学生不屑这样的奖励。其实不然,我曾听一个六年级学生的家长说,她的孩子一次考试后回家高兴地告诉她:“妈妈,我今天太高兴啦,因为我考试成绩上升了,周老师拥抱了我。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再和她拥抱。”孩子的喜悦和自信溢于言表,言为心声啊。
再次,放手自主
当学生懂得了如何“渔”时,班主任就要大胆放手。
让学生参与班级工作。激励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自觉地为班级体出点子,想办法,积极主动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在学习上,只要懂得了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田恒平教授曾说过:“做班主任要解放自己,潇洒一点。你累学生也累,享受教育,快乐生活。”
10.做一个幽默的班主任 篇十
班主任的幽默,不仅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教育,也会让繁忙的工作变得轻松。
幽默有助于班主任恰到好处地引出议题;幽默有助于创造明快欢乐的气氛;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巧妙摆脱窘困与尴尬;幽默有助于班主任把严肃的批评变得亲切;幽默有助于及时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
案例1:女同学王丹丹因到英语老师处问一个问题而迟到了一分钟,气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门外,不知何因,竟一时叫不出“报告”两个字。在教室外急得脸都红了,双手紧紧地抓住教室的门沿,好在班主任老师及时发现了她的窘状,于是幽默地说了句:“我一看就知道,你特别爱我们的班级,看!把我们教室的门抓得多紧呀!进去吧。”王丹丹笑咪咪地进来了,自然没有刚才那么窘迫了。
11.做一个励志型的班主任 篇十一
林徽因在一首诗中写道:别跌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在似水的流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生命是永远充满活力的,是精神饱满的,然而所有的活力,都来自于一个人对周围人和事的热情。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要丢掉自己的热情,因为热情,将会是一个人无穷魅力的展现。
生活,不管给我们怎么的渺茫和黑暗,我们都要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穿梭在尘世之中,保持一份属于自己的热情和纯真。热情,是一把火,可以燃烧一切冷漠,让你在黑暗里感受明亮,在愁郁中感受到火一样的暖。
遇到好的和快乐的事情,记得与朋友分享,用朋友的眼睛带着你奔赴在遥远的风景和事物里。用一颗热情的心与朋友交流,会让你的心灵熠熠生辉,让你的精神领域开阔。
当你用热情和朋友交流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彼此的共鸣而震撼灵魂;用热情的心和家人交流,你会发现家人之间是那么的温暖和幸福。有人说:“热情是一种优良精神特质。”真挚的热情,不是虚情假意的奉承和敷衍,它是根植在内心的真诚,真正的热情,给人正能量,给人以鼓舞。
有位哲人说过:“你的`热情将会感染和吸引人,他们将为此而爱戴你,他们将此愿意伴随你。”每一个热情的人,他都有恒久的凝聚力,他可能不会对你高谈论阔,但是他一定会在交流中,恰到好处展现自己。
在生活中,尽量不要让自己做一个高傲冷漠的人,放弃那些不可一世的孤傲,用你的热情和真诚去感动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它,它自然如何的回敬于你。
孤傲不可一世的人,多半都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久了,心思慢慢如井底之蛙般狭隘。当你的热情用在工作上,会有更好的效率,用在生活中,便是幸福的人。热情会让身边的人更愿意亲近你,让你收获更多的温暖。
【做一个励志型的班主任】推荐阅读:
做一个励志好少年07-18
一个月的开始励志句子08-16
梁凯恩下一个奇迹励志演讲10-03
一个贵州男孩的高考励志故事10-20
做一个阳光班主任08-30
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06-18
做一个快乐幸福的班主任06-13
做一个好班主任真难08-25
做一个有素质的班主任09-24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爱的班主任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