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16篇)
1.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一
期末考试就要来了,在剩下的时间段里,如何复习成了学生党们最重要的事情!小学数学到了五年级,比之前增加了一定难度,在最后冲刺的时间里有哪些复习方法呢?接下来小编就在这里和大家聊聊如何复习小学五年级的期末考试?
作者 | 溪颜
期末考试的高效复习少不了计划的安排及方法技巧的使用,会学习,懂学习,用心学才能达到最终学习目标。该怎么做呢?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归纳知识点,形成复习思路。将所学一个学期知识点做好归类,哪些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要求理解的知识点?哪些又是常考知识点?这三个问题就是一个知识点的总归纳。在归纳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借助辅导书的知识结构图的方式来做一个总知识要点归纳。通过每一章的知识结构,从中整合并且添加相关知识点,重要知识点一定要进行标注及罗列出来。
接下来就是复习思路的形成过程,知识点梳理的时候就是一个总的复习思路,也是我们复习关键所在,思路需要多动手记,多思考,多总结。
第二件事就是做解题思路收集本。解题思路和上面的复习思路有所不同,解题思路是我们通过平时的练习形成的一个解题习惯以及解题思维。这件事的重点就是在平时练习中找特点以及对照答案思考,发现命题套路,学会自己总结解题步骤以及形成一个做题思考习惯。
这两件事都是离不开总结,思路四字,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整体复习和做题思路的养成,脑中清晰思路的形成就是数学学习的高峰所在!
2.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二
一、书写水平考查
书写丢分不容忽视, 作文卷面尤其重要。同学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无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 书写要尽量工整、规范, 需要改正的地方应使用橡皮小心擦去重写, 或者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切忌乱涂乱画和使用涂改液。书写过关了, 意义大于5分。
二、积累与运用考查
主要考查以下内容:“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义的辨析、词性的判断、关联词的使用、词语的感情色彩、修辞手法的判断、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经典诗词的默写、语文活动等。
积累与运用考查以九年级上下教材讲读课文中的重点字音为主。词语考查分两部分:一是九年级上下册讲读课文中的重点词义的辨析;二是词语填空, 要注意课文中重点生字词、关联词语、褒义词和贬义词以及近义词的运用。文学常识要注意梳理教材中出现的名家名篇及文章体裁的辨别。文学名著考查以九年级上下册推荐的作品为主, 即:《水浒传》、《傅雷家书》、《格列佛游记》、《简爱》、《培根随笔》、泰戈尔的相关诗集等几部作品。主要了解名著的书名、作者、国别、时代、主要人物、内容梗概、经典情节, 还要会写读后感和推荐语。背诵默写, 题型为超量出题, 选择答题, 内容范围较广, 所以要熟记初三要求背诵的古文和诗词, 还要注意梳理初一、初二学过的诗词名句, 答题时按要求选取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如数填写, 不要多写, 一来避免“言多必失”, 二来节约时间。语文活动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 与实践全面沟通”, 包括:对对联、写公益广告语、写赠言、写“凡人名言”、成语归类、读图等内容。复习时应将《考试说明》所涉及的题型都练习一遍。近几年中考读图题是一个亮点, 在完成读图题时同学们不能仅就图中浅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说明或描写, 而要以“在其中读到了什么”为答题指向, 以自己的感悟和解读为中心内容, 以对图丰富的联想、深刻的理解和完美的表达为质量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 我们不仅要关注文学类、艺术类、自然类、社会生活类的图, 还要适当在综合性学习中练习科学类的图———统计图、示意图、曲线图、坐标图等。
三、阅读能力考查
(一)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考查点的确定, 不管何种文体主要都以新版课标的要求为依据, 主要考查五种能力: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评价能力、实际运用能力。
1.所谓整体感知能力, 是指阅读文章能在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形成对文章的初步感受;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白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写作目的, 对文章有自己的初步认识。一般题型有:对句子内容的感知;对段落内容的感知;对事件过程的感知;对形象心理学的感知;对作者情感的感知。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揣摩题意, 领悟基本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大多能揭示全文内容的重点, 有暗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通过仔细推敲题目所蕴涵的信息, 可以感知到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中心。 (2) 辨识文体, 分析重点文章。不同体裁的文章其各自要素不同, 表现中心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阅读中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而有所侧重。记叙文可以按分清记叙要素、理清段落层次、认清文章主旨的程序来展开阅读和进行理解。议论文则可以从把握论点入手, 进而弄清论据、分析论证。说明文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 然后再辨识方法、归纳内容。 (3) 理清思路, 了解行文结构。如果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能大体辨明, 就能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印象。 (4) 精读首尾, 揣摩主题思想。人们常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还常说“卒章显志”“结尾点题”, 这说明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往往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 揣摩首尾, 体味题旨, 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大意。
2.获取信息能力, 是指阅读文章能够辨识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根据要求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一般题型有对文本内容所含信息进行提取与概括。在答题时, (1) 要明确信息筛选的标准, 也就是根据阅读的要求提取相应的信息或内容。 (2) 确认获取信息的区间, 题干往往规定了信息筛选区间, 要在确定的区间内进行取舍,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原则。 (3) 通过抓关键词获取主要信息, 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处”等提示语。 (4) 通过抓关键句筛选主要信息, 所谓关键句, 就是指过渡句、段首句、文末点题句等, 它们往往能给我们提供一些集中而有效的信息。
3.理解能力, 是指阅读文章能利用文中信息和日常积累对关键词句、重要段落、写作手法、情感认识等进行恰当的解释。一般题型有: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理解文中句段的含义或作用。 (1) 在解答词句理解题时, 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塑造,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考虑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紧扣中心思想思考这个词在体现文章主旨和塑造人物形象上起到的作用。 (2) 对于句段的理解, 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 (1) 从内容上分析, 在不同的文体中, 对句子的作用理解应各有侧重:记叙文中, 主要表现为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议论文中, 常表现为揭示中心论点及分论点;在说明文中, 大多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 (2) 从结构上分析, 不同位置上的句子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文章开头的, 有总领作用, 在文章中间的, 有承上启下, 标志行文思想的作用, 在文章结尾的, 有总结作用; (3) 从表达效果上分析, 在某些文学色彩浓厚的文章中, 有些句子还有升华中心, 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4.欣赏评价能力, 是指阅读文章能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能对文章所写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欣赏和评价, 从中获得美的体验以及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 常见的题型有:欣赏有表现力的词;判断并欣赏有表现力的句子, 欣赏品评写法。对于欣赏评价, 我们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 语言美的角度, 如用词之美、修辞之美、句式之美等。 (2) 从结构层次的角度。 (3)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进行欣赏。欣赏评价要特别注意描写, 如调动多种感官、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5.实际运用能力, 是指阅读文章能借助文章提供的内容和信息解决现实问题, 形成迁移并有所发展。一般题型有:谈由文本引发的认识;对作品的认识;能根据具体的生活情境, 对文本的知识或观点进行恰当的运用。在答题时, 完全可以在把握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性, 进行自由表达。当然, 这种自由表达并非毫无限制, 而是需要对材料内容、主题、情感等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现代文阅读是考试的重点, 我们在了解其命题的依据的基础上熟知题型, 并具备以上五种能力, 就能回答好此类题目。
(二) 文言文阅读
中考文言文复习要以课本为“本”, 注重积累, 强化训练, 对常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分类、归纳,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做到融会贯通。实词的积累要结合课下注解, 积累重要词语和关键字词。句子翻译要在实词积累的基础上, 关注虚词的用法及语气的一致。翻译以直译为主, 在字字落实的基础上, 兼顾全句, 还要根据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用语习惯, 采用“留”“换”“删”“补”“调”“扩”等方法, 力求使译文做到准确、完整、顺畅。以课本为主阵地, 精选重点句子进行翻译训练。内容理解要在疏通文章的基础上进行, 同时结合背景材料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等。要紧扣原文主旨, 多角度思考, 善于归纳、提炼、升华。
(三) 诗歌欣赏
赏析诗歌时, 要避免抛开诗歌内容进行中心思想式的感受或者架空分析, 应联系诗歌内容选取主题、语言、艺术技巧等二至三个角度写出“再创造”式的欣赏内容。如用词精辟准确、修辞运用巧妙、句式灵活多变、表现手法独具匠心等。
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
这部分内容在复习时, 要关注社会热点, 本土文化, 注意感悟人生、感悟社会, 关注自然环境, 注意学科渗透现象, 对材料进行探究、创新、评价、联想等。答题时要注意: (1) 运用平时积累, 有效调动知识储备。 (2) 仔细阅读题目, 揣摩题意, 提炼出简明、有效的答案。 (3) 注意联系社会生活, 准确表述与主题相关的感悟。 (4) 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要求, 抓住要点, 逐条表达。
五、写作能力考查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 分值为60分, 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败。作文题型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为主, 无论哪一种命题方式, 均不设审题障碍, 作文题型给同学们充分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
3.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三
一、端正态度,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携带教材和相关的复习资料,因此不少考生及家长就此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开卷考试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社会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不少考生认为语数外等科目对未来的发展更重要,中考分值也相对较高,因此不少考生将复习重点放在这些学科上,因而忽视了对政治科目的复习,不认真对待作业,不去深入思考政治。作为一个长期执教于毕业班一线教师,对此有深刻的教训。
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不能过于功利化,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的投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出现偏差,就不能正确认识政治试题所价值指向。
考前心态。我们不少同学都将希望寄托在最后的一个月上,希望通过补课,甚至背诵,大量的做练习来提高。事实上,那么多的内容又怎么可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充分理解,熟练运用。一旦感觉自己掌握得不透彻,或者一次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又开始担心害怕,患得患失。
二、熟悉课本,夯实基础
决定中考政治成绩好坏的首要因素是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种种能力的考核都必须以相应的基础知识为载体,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获得理想成绩的前提。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千万不能忽视对主干知识的记忆,尤其在新课学习之初,更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杜绝侥幸心理。
(一)全面、准确掌握重要知识点和原理的内涵,扫清知识点的障碍,解决点的问题
(1)对重要知识点,要注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把握它的内涵。
(2)对重要知识点,要注意从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四个方面进行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都是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的线索有机地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的相关内容。
(二)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形成知识网络,解决线面问题
1.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在珍爱生命的问题上,七年级教材侧重于从道德的角度告诉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肯定和尊重他人的生命,关爱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八年级教材则侧重于从法律的角度,从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角度,告诉我们要懂得维护生命健康权.在进行这样的复习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或者将相关内容打印整理出来,以备随时调用。
2.将考试内容进行条块分割,按照不同专题进行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在复习时,我们可以按照课程标准,将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整合的原则是相同相近或相邻。如将考试内容整理成“成长中的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交往的品德)、“我与他人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我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和社会秩序、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理想、成才)等专题进行复习。也可以把考试内容分成如下几个部分进行系统复习,即“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生命与健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时事政治”。
三、广泛涉猎,增强文科综合素养,提升解题的综合能力
思想品德卷面上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如对试题材料的中心意思把握不准确、审题不清,看不懂题目要求、语言表述不规范,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等,其根本原因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政治学科,而是因为考生文科综合素养差、背景知识不丰富,导致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不足造成的。
文科综合素养的提升,其实就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扩展学生视野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审题能力,要有意识地抽出时间多看一些与政治学习有关的文章、报纸、杂志等,多学习一些语文历史地理等大文科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提升自己的文科综合素养。
关注时政,是提升文科综合素养、扩展知识面的一个捷径。
由于政治学科的特殊性,时政内容在中考政治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既有专门时政测试,又有以时政内容为背景材料的非选择题。对于时事政治的复习,是中考政治复习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要学会收集和整理,主要是上一年度4月到本年度5月这一年左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将时事政治与课本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我们要多角度结合教材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说明这些热点问题
思想品德学科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品德教育,这种品德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渗透在中考的命题之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生命,意志坚强;亲近自然,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孝敬父母,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热爱集体,凡是与之相关的时政和社会热点话题,我们都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
四、科学训练,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只有平时刻苦训练,才能在考场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目前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试题基本以客观题和主观题为主。对于这两种题型,我们可以基本遵行如下方法:
(一)客观题的解题策略
客观题一般而言比较简单,但是想要得到满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做客观题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和策略。客观题一般有四个选项,在做客观题的时候,我一直向学生强调,要注意观察,多使用排除法。
(二)主观题的解题策略
主观题的解题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细读材料,审清问题。见到试题以后,很多学生都忙着动笔,这是一种不好的答题习惯。首先,认真阅读其次,弄清问题的限制条件,指向范围,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去理解,明确题意。再次,要找出问题与材料的内在联系。第二步,推敲问题,寻求与教材的结合点。在明确解题思路后,紧扣教材知识点,切记,寻找的知识点要多点,答案要完整一点。第三步,细致阐述原理,针对性进行分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全面性和逻辑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回答。
五、提高心理素质,应对考场突发情况
要想取得理想成绩,除了扎实的基本功之外,我们还要提高心理素质,从容应对考场突发情况。①正确处理答题流程,避免紧张心理。拿考场上,当我们拿到试卷之后,先浏览全卷,然后再去看具体题目,这样才能稳定情绪,做到心中有数。②处理好开卷与翻书的关系,避免盲目照抄照搬。要处理好开卷与翻书的关系,开卷不等于题题都要去翻书。③主动寻求帮助,顺利应对考试。对于开卷考试,不要带太多的参考资料,不要寻求这种错误的心理安慰。我们只需要带齐课本、时政材料一本、热点解读材料一本就足够了。如果带太多的复习资料,一是没有时间去翻阅;二是由于对复习资料不熟悉,翻阅资料会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4.期末考试前的复习计划 篇四
为了迎接期末考试,我也为自己定下复习了计划。
语文:
加强自词,每天进行听写或抄写。(我更喜欢听写一遍)
复习当天在学校老师讲的知识点。
每天进行对朋友的博文评论,积累好词好句和写作文的方法。
每天看老师制定的课内阅读片段,为阅读题打好基处。
数学:
数学周长、体积等重要公式,要记牢。
书上的定义要知道。
进行做题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英语:
英语书中的`重要知识点。(句子、单词)
把英语不会的句子、单词抄写。(记住)
5.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五
1、直接法
顾名思义,就是看到题目的条件与问题,直接通过计算和推理得出答案,当然这也是几乎所有同学都用到的方法。
2、特殊值赋值法
但题目的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这个范围里选择一个比较特殊的数字,比如0、1之类的,当然要这个 数一定要在取值的范围里。然后把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选项,最后留下正确的选项。
3、逐步淘汰法
淘汰法顾名思义只适合选择题里用,选择有4项,将错误的3项淘汰掉,剩下一项则是正确的,我们可以采用逐步进行推断和计算,每做好一步就将4个选项进行对比,也许就能淘汰掉一两个,也许不用做到最后就能将三个错误的选项给淘汰了。
4、数形结合法
6.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六
分数高的考生不一定就比其他考生懂得多,只不过是他们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把我的知识表达出来”是每个考生参加考试时的唯一心愿。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题型一般包括选择题(多项、单项)、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分录题)、简答题、综合题等。
各种题型的特点不同,答题的方法、技巧也不尽一致。例如,选择题是考试中极为流行的一种题型。这种题看起来很容易,因为答案都摆在卷面上,你只要将正确的答案选出来就行了。但参加过一两次标准化考试的考生都知道,选择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对考生的知识、素质要求是很高的。调查表明,分数高的考生不一定就比其他考生懂得多,只不过是他们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下面就选择题、判断题、计算与分析题的基本特点及答题技巧简要介绍如下:
1.选择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选择题有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之分,通常占卷面分数的30%一40%左右,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命题者常常使迷惑答案具有同等吸引力。因此,不把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吃透,你是很难回答有经验的命题者所设计的选择题的。
答好选择题,当然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如果再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就将使你如虎添翼。下面的提示有助于你掌握答题的技巧:
(l)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前已述及,采用选择题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份试题可以覆盖大量的材料。因此,选择题考试通常要求在短时间内作答。在考试开始时,你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并且对每道题应占用的时间迅速作出估计。也许你会发现,每道选择题允许作答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在某些情况下,这似乎不大可能。但你不必担心,有不少问题可能只需几秒钟就可作出选择。这样,你就有足够时间去考虑相对较难的问题。
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也是很必要的。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读并回答你知道的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问题。然后重新计算你的时间,看看余下的每道题要花多少时间。在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
通过对历届考试试题的分析,命题者在一份试题中所包括的题量,往往比规定的合理(正常)答题时间所完成的题量小,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答题速度,试题规定的考试时间应该有一定的富余。
(2)按题目要求答题。在阅卷中发现,有不少考生连题目的要求都没看一下就开始答题了。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而我们有些考生,一看基干项,紧接着就被一个“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备选答案吸引住了,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从而失去了许多应该得分的机会。请记往,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择答案。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择答案可能都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时却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
(3)运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基干项与正确的选择答案几乎直接抄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要靠命题者自己去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为了凑数,他所写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你选对答案而得分的机率。请看注册证券期货资格考试《会计与审计》试题单项选择第8题:
如果控制风险水平初步评估为中等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
a.比评估为高水平时要多
b.比评估为低水平时要多
c.比评估为高水平时要少
d.与评估为低水平时一样多
7.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七
一、把握命题特点, 规划复习路径
(一) 流转税
就学习内容来说, 这几个税种一是要点多, 二是有难度, 就考试来说分值高, 基本都在10分以上, 计算与知识点较复杂, 考点多并且有相互的内容结合, 命题多为综合题与计算题。流转税的学习可以结合关税进行, 要求吃透教材。其原理并不复杂, 虽然税目和税率比较多样化, 不过基本方法比较简单, 理解上也不难。涉及到进出口环节是个难点, 无论是出口退税还是进口环节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计算都比较麻烦, 尤其是涉及到消费税计算问题。所以进出口环节需要特别注意, 多理解计算原理和方法, 尤其是出口退税, 了解为什么会有退税。比如进项抵扣不充分;还比如三大流转税比较近似的环节, 类似进项的抵扣问题, 以及是同销售问题, 都要能够区分清楚, 了解实质最重要, 必要要利用简单的方法, 比如增值税视同销售难以记忆, 记住外购的用于投资、分配、无偿赠与他人属于视同销售就可以了, 其他的都不难。其难点内容包括:增值税法中的特殊征税范围、出口货物退 (免) 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等;消费税法中的计税依据与增值税计税依据的关系;营业税法中的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及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划分;关税法中的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及适用税率的确定。
(二) 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是重点, 相比之下个人所得税计算比较复杂, 企业所得税项目比较多, 各有特点。个人所得税各种小规定很多, 但是考生平常接触的项目比较少, 也不太熟悉, 而企业所得税一直都是很熟悉的项目, 计算上不是难点, 掌握好经常考察的纳税调整项目就可以了, 命题多为综合题, 分值较大。但个人所得税则需要重点对待, 各种税目的计算要掌握好, 个人所得税由于优惠政策和补充文件比较多, 同时教材的作者过于追求教材体例上的统一, 没有考虑个人所得税分项征税的特殊性, 使得该章显得凌乱, 部分难点又没有例题说明, 初学者会明显感觉理解有难度。命题趋势突出计算题和部分计算型客观题。其难点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法中的按次征收的所得其次的确定、一些特殊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无住所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来源地判定及其应纳税额的计算 (由于2011年对个税工资薪金征税有所修改, 故该考点内容可能有所回避) 、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资产的税务处理等。
(三) 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等其他小税种
每章一般篇幅不大, 内容特点是难度小, 但是项目多, 优惠点也比较多, 需要特别记忆, 计算也比较简单和直接, 灵活性不是很强, 其中的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还是有一些计算问题需要大家重点掌握。就命题趋势来说, 考虑到主观题中越来越涉及到小税种内容, 注意对主观题的适当处理。总之这部分内容属于战术性重要层次的内容, 虽然不影响大局, 但是在局部会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 尤其是考试中的客观题部分, 影响有的时候比较举足轻重。一般这个层次各个章分值在2、3分, 最多不超过5分。大都为计算型客观题, 值得注意的是, 土地增值税经常出现计算题。其难点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增值税法中的扣除项目及速算扣除系数的运用以及印花税法中的税目与税率。
(四) 税务行政法制与税务代理
这几章的特点是难点较少, 比较容易掌握, 但是知识点较多, 题目可大可小, 可易可难, 可清晰可隐蔽, 可主观可客观。就考试来说, 这一层次的各章得分在2~3分之间, 一般为客观题。重点要注意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的法律责任和税务行政复议的内容, 考点很多。
二、讲究复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一) 全面复习, 吃透教材
紧紧围绕考试大纲, 全面吃透教材, 不可押试题, 在复习时一定要以教材为主, 并借一本上年度的教材作为参考。一般而言, 每年新增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考生在看书时要对教材逐章节仔细研读, 力争对所有内容都理解和掌握, 要将自己圈定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加以记录。在看书过程中切忌急躁、急于求成。通过认真看书, 在理解各知识点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增加对各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一定要把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化、立体化知识体系,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其前提是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 对知识进行横向比较, 找出各税种的差异和共同点,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做到心中有数, 在考试时方可游刃有余。
(二) 做好自我测试, 提高解题能力
正常情况下, 阅读、理解教材的时间应占总复习时间的70%~80%, 做练习的时间应占总复习时间的20%~30%。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 通过做配套练习来验证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正确程度以及对法规的具体运用能力, 首先在不看答案的前提下, 做一下习题, 然后对照答案及教材, 找出答错的题目, 更主要的是找出错误的原因。搞清是记忆上的错误, 还是理解上的错误, 或是计算上的错误, 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其次将近两年的考试题做一遍, 这样既可以了解每年考试的题型、出题思路、考试重点, 又可以使自己对题量、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在答题时做到抓紧时间, 先易后难, 以免时间到了, 会做的题还没有来得及做, 以致数月心血付诸东流。考生一定要潜心研究各年试题, 各年试题都具有代表性, 既能反映考试重点, 也能体现各个税种的难点。通过研究各年试题, 可以从中找出考试规律, 提高解题能力。
(三) 劳逸结合, 合理用时
复习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考生来说, 工作繁忙, 有时不可能获得较长时间段的集中学习。因此, 合理安排时间尤为重要。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 比如工作忙的考生只选报部分科目进行应试, 集中力量逐科突破。加大紧迫感, 教材拿到手后距考试所剩时间不多, 应马上进入状态, 自我加压, 设置阶段复习目标。其次, 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 合理安排, 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条件随时予以调整。可以抓住零星的时间看法律法规, 周末的时间集中做税法的计算题、综合分析题。充分利用时间不等于把一切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要劳逸结合、松紧有度, 保持良好的状态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重在理解灵活运用, 不能死记硬背
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 而不是简单的水平测试。因此, 考生在复习考试时, 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 而应注意对税收法规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掌握如何将各个税种的法律、规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其次, 考生应加强综合能力训练。某条规定在教材中是独立的。但在运用时既综合又交叉。综合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多个税种在一个题目中同时涉及, 如计算企业所得税时, 可能涉及到流转税、财产行为税的计算;二是一个纳税人同时涉及诸多业务内容, 如某纳税人有自营业务、联营业务、对外投资等, 计算其应纳税额时要考虑到各方面规定。
所以, 建议考生学习《税法》可分两步走。首先, 应掌握每个税种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不仅明确了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同时也指明了复习和掌握主要内容的基本思路。其次, 考生应掌握各税种的特点, 这样就可以把繁杂的内容简化, 使复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考试技巧, 通关不再遥远
(一) 做好考前准备, 避免低级错误
考前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位, 文具要带齐, 铅笔事先削好, 铅笔水笔最好带两支以上, 避免出现小意外造成大事故;客观题在涂卡时注意方法, 不要错行或填涂不合标准。
(二) 合理分配时间, 先易后难, 追求准确率
税法考试题量大、时间紧, 计算题和综合题的时间安排是非常紧张的, 没有过多思考时间, 因此选择题解题需要尽量快与准, 提高正确率, 为后面留些时间。有的考生一开始先做计算题和综合题, 耗时可能很长, 最后选择题做不完, 该拿的分拿不到非常可惜。建议按照试卷本身顺序做, 先易后难, 选择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思考, 如果不会做也不要空着, 可凭感觉填涂;计算题有不会的, 可以先放弃, 往后面做, 如有时间再回头做, 切忌在一道题上纠缠不止, 耽误时间, 经常有这样的考生, 只做了60多分的题目就及格了, 说明平时的积累很重要。
(三) 认真审题, 注意步骤
考试中要认真审题, 看清条件、发现隐蔽考点、答题时不要纠缠难解的难点, 尽可能先易后难。由于税法考试题量大, 考生不可能有检查复核的时间, 故答案填写要力求稳、准、快。审题要仔细, 看清题目要求, 题干中的重要信息可以用笔在试卷上画出来, 还要高度关注答题要求, 计算题和综合题的要求是非常明晰的, 根据要求答题, 不要答非所问, 不要漏写漏做, 也不要画蛇添足。还有, 注意算术精确, 避免低级错误, 有些题是环环相扣, 一步错、步步错。另外, 计算题注意金额单位的统一, 有的同一道题的题干中既有万元, 又有元, 考生应把其进行统一。计算关联性考点时, 前一步骤的错误会导致后一步骤答案的错误, 因此, 考生在遇到关联性考点时, 对每一步骤都要追求完整性和正确性。而有些考点之间没有延续性和关联性, 考生可以放心跨越顺序解答非关联性考点。这两年考题的计算、综合题型, 都列明了考生必要的解题步骤和给分点, 考试时可针对自己熟悉的步骤和给分点答, 避免在难题上耗时太多, 而没时间答简单题。考生还要避免只写公式不计算结果的现象出现, 这样只是浪费时间, 注册会计师考试对答题准确度的要求很高, 只有步骤和结果都正确的, 才能得到此步骤的分。
8.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八
1.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可分成哪大类?而降低人为失误的方法有那三大项?
2.如何从管理控制上减少工作时骨骼肌肉之伤害?
3.什么是反应时间?如何控制刺激信号以缩短反应时间?
4.生活中常见的水表显示装置的形式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其是否符合显示装置 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5.某小型零件装配在线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一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 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 向一字摆开。试分析此工作场地布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6.人在操作计算机时易产生眼睛干涩、身体疲劳等现象,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为 了舒适而高效的工作,请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你的一些建议。
7.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
8.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标有哪些?
9.一般情况下,人耳对多少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敏感?
10.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
11.眩光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12.作业位置与视距的关系?
13.建立人机系统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4.开环人机系统的特征是什么? 15.什么叫系统评价? 16.人机系统设计的步骤?17.简述工作场所通风的重要性及换气的方法?
18.描述你所熟悉的一个车间或办公场所的色彩环境,说明其特点和不足之处。
19.请提出如何才能克服体力劳动中单调感的方法,并举出具体的应用例子。20.试比较感觉与知觉。
2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22.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有哪些?
23.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立位操作? 24.立位工作有哪些缺点?
25.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坐姿操作? 26.坐姿操作有哪些缺点? 27.简述噪声的控制方法。
28.照明条件与作业效率有何关系?是否照度值越高﹐作业效率越高? 29.照度与事故有何关系? 30.简述系统的功能。
31.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32.信号显示有何特点?
33.信号装置有什么作用?
34.使用荧光屏显示信息有何优点?
35.简述目标的视见度与呈现时间之间的关系。
36.控制器为何要进行编码?常见的控制器编码方式有哪些? 37.何谓控制–显示相合性? 38.简述事故的特性。
39.事故控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对策是什么? 40.何谓系统安全分析?
41.简述系统安全分析的基本内容。42.对人体有影响的振动因素有哪些? 43.请简述噪声控制方法
44.简述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45.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46简述适应域与百分位的关系
47依据右图简答人机系统的运行过程 48照度和亮度的关系 49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50简要叙述人体测量的意义和方法。
51关于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 52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 53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54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55简述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56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57论述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针对其所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58视觉特征
59感觉的基本特性 60知觉的基本特征 61创造性思维方法
62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是什么?(8分)63、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8分)64、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8分)65、简述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8分)66、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8分)
67、论述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针对其所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68.改善高温作业环境的措施有哪些? 69.说明发生疲劳的原因。
70.如何运用人体热平衡方程式评价人体对微气候的主观感觉 ? 71.人体视野及视野范围 72.座椅设计原则?
73.某小型零件装配线上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一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向一字摆开。试分析此工作场地布置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74.若字符最小视角为2O’,字符高度为5mm,问最大视距为多少 ? 75.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 . 76.微气候评价的主要方法: 77.人为失误产生的原因: 78.眩光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79.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80.如何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 81.如何控制噪声传播?
82.显示器及控制器布置原则? 83.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5分)84.微气候评价的主要方法?(5分)85.如何控制噪声传播?(5分)86.降低工作疲劳的途径?(5分)
87.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5分)答案:
1.答: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可分成﹕任务复杂度、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三大类。
降低人为失误的方法有﹕选用适当人选、教育训练、设计。
2.答:工作轮调、工作扩大、人员筛选、教育训练、工程/休息安排
3.答:反应时间又称为反应潜伏期,它是指刺激和反应的时间间距,由反应知觉时
间和动作时间两部分组成。随着刺激性质和反应内容的复杂化,反应时间也将随之增加。其反应时间有显著的差异,选择反应时间长于简单反应时间。人对各种不同性质刺激的反应时间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性质的刺激,其刺激强度和刺激方式的不同,中等强度刺激信号的反应时间小于阈限强度的刺激信号。刺激信号与背景的对比程度也是影响反应时间的一种因素,信号愈清晰愈易辨认,则反应时间 愈短;反之,反应时间延长。当刺激信号持续时间不同时,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的增加而减少。刺激信号的数目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最为明显,即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数的增加而明显延长。
4.答﹕这两个表盘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正确的读数。此设计主要违反了两个很重要的显示装置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1)如果仪表是由几个表盘组成的,则每个刻度盘内数字的增加方向应该完全一致;(2)刻度盘的读数应顺时针增
5.答﹕此工作场地不足之处是:(1)工作台上零件及工具较多,一字摆开在工作台上,看起来整齐、清爽,实际上不方便作业,有些零件、工具可能摆在舒适作业范围之外;(2)待装件输送带位于作业者侧面,需经常转身,增加能量消耗而容易疲劳,且不易准确观察,影响作业速度。改进建议:(1)将零件与工具沿弧线设置在最舒适作业范围之内。(2)工作台面向输送带,减少转身,便于观察和拿取零件。(3)为了使作业者能方便的拿取前方的零件,工作台设计成凹进去一块,两肘部伸出可以取放零件,而且还可以使肘部得到支撑。
6.答﹕长时间地观看显示器屏幕可能会导致眼睛疲劳,长时间地操作计算机可能导致身体疲劳,不正确的坐姿、较差的照明环境、使用尺寸不合理的计算机桌及坐椅、长时间久坐而不活动、计算机设备位置摆放不合适、狭窄的作业空间等因素都是造成身体疲劳甚至损伤的重要原因。为了舒适而又高效地工作,在安装和使用计算机时,可遵循以下人机工程学原则:(1)将显示器和键盘放置在正前方。专用的工作台有助于将键盘摆放在正确的位置。(2)将显示器放置在可以舒适观看的距离处。(3)坐在显示器的正前方时,确保显示器屏幕与您的视线等高或略低。(4)调整显示器的倾斜度、对比度和亮度设置以及照明环境(例如吊灯、台灯以及附近窗户的窗帘或百叶窗),以尽可能减少显示器屏幕的反光和闪烁。(5)坐在可以对下背部提供良好支撑的椅子上。(6)在使用键盘或鼠标时,使前臂保持水平,手腕处于自然舒适的位置。(7)使用键盘或鼠标时,留出枕放手的空间。(8)使上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9)坐直,双脚放在地板上,大腿保持水平。(10)坐在椅子上时,确保腿的重量落在双脚上,而不是座位的前缘。如果有必要,调整椅子的高度或使用脚垫,以保持正确的坐姿。(11)经常改变工作方式。合理安排您的工作,尽量避免长时间打字。停止打字时,多做一些需要双手并用的活动。
7.答: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
8.答:人因工程学研究目标有两个,第一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如简化操作、增加作业准确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第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价值需要,如提高安全性、减少疲劳和压力、增加舒适感、获得用户认可、增加工作的满意度和改善生活质量等。
9.答:一般情况下,人耳能感受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 Hz的声波叫次生波,超过20000 Hz的声波叫超声波,次生波和超声波是人耳所无法感觉到的。
10.答:归纳工作房间要实现环境调节应有的全部目标,对这些目标进行分析,确定最终应实现的调节目标。根据色彩所具有的心理语义确定色调和配色,并概括语境确定调和方式。确定在工程上施色的材料与工艺,实现环境的色彩调节。
11.答:眩光的视觉效应主要是使暗适应破坏,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易造成视觉疲劳,长期下去,会损害视力,防止措施有,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分布光源、光线转为散射、避免反射眩光、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小亮度对比。
12.答:作业位置(座台的台面或作业的空间)高度应按工作者的眼睛和观察时所需的距离来设计。观察时所需要的距离越近,作业位置应越高,作业位置的高度应保证工作者的姿势自然,身体稍微前倾,眼睛正好处在观察时要求的距离。
13.答:目的:根据评价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发扬优点,改善薄弱环节,消除不良因素或潜在危险,以达到系统的最优化。原则:(1)评价方法的客观性(2)评价方法的通用性(3)评价指标的综合性
14.答:系统中没有反馈回路,系统输出不对系统的控制发生作用,所提供的反馈资讯不能控制下一步的操作。
15.答:系统评价就是试验系统是否具备完成既定目标的功能,并进行安全性、舒适性及社会性因素的分析、评价。
16.答﹕(1)明确系统的目的和条件﹔(2)进行人和机械的功能分析﹔(3)进行人和机械的功能分配﹔(4)对系统或机械的设计﹔(5)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
17.答:通风是把局部地点或整个房间内污染的空气排除室外,使新鲜的空气进入室内,从而保持室内 空气的新鲜及洁凈程度,而空气调节则是要求更高的一种通风。通风的目的主要是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和辐射的危害。按空气流动的动力不同,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按通风系统的作业范围。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18.答:以一个车间为例,将车间的墙壁、地点、机器设备、操作台面,操作者着装、各种标志的颜色描述清楚,即算正确。
19.答:(1)操作设计:使作业内容丰富化。(2)操作变换:用一种单调的操作去代替另一种单调的操作。(3)突出工作的目的性:在工作中设置中间目标,使人感到工作有进步。(4)向工人报告工作完成情况应用的例子要能说明上述方法。
20.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态整体的反映。
21.答﹕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1)客观事物是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被知觉;(2)感觉的性质较多取决于刺激物的性质,而知觉受人的知识、经验、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直接影响。
22.答﹕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有﹕(1)工作空间大小与照明条件﹔(2)体力负荷大小及用力方向﹔(3)操作时起?坐的频率﹔(4)工作台面的高度合适的容膝空间﹔(5)工作场所各物的安放位置。
23.答﹕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立位操作:(1)须经常改变体位的操作,因为站着比频繁起坐动作消耗能量少;(2)常用的控制器分布在较大的区域,需要手足有较大幅度活动者;(3)在没有容膝空间的机器旁工作,坐着还不如站立舒服;(4)需要用力较大的作业,在站立时易于用力;(5)单调的作业易引起心理疲劳,立位时可以适当走动,有助于维持工作能力。
24.答﹕立位工作的缺点有﹕(1)不易进行精确而细致的工作;(2)不易转换操纵;(3)肌肉要做更多的功以维持体重,易引起疲劳;(4)站立时全身负担较重,尤其是下肢,长期站立后易以内器下肢静脉曲张。
25.答﹕在下列作业中宜采用坐姿操作﹕(1)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应尽可能采取坐姿操作,以免疲劳;(2)精确而细致的操作应采取坐姿,因在坐姿状态下,可完成较精确的操作;(3)需要手足并用的作业。26.答﹕坐姿操作的缺点有﹕(1)作业过程中不易改变体位,施力受到限制,工作范围有局限性﹔(2)长期久坐作业易引起脊柱弯曲等职业损伤。
27.答﹕噪声的控制方法有﹕(1)声源控制﹕降低机械噪声(如选择发声小的材料?改变传动方式?改进设备机械结构)﹔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2)控制噪声的传播﹕对工厂各区域合理布局﹔调整声源的指向﹔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措施﹔采用隔振与减振措施。(3)操作者听力保护﹕佩戴护耳器具等。
28.答﹕在临界照度值以下﹐随着照度值增加﹐工作效率迅速提高﹐效果十分明显﹔在临界照度值以下﹐增加照度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影响很小﹐或根本无所改善﹔当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
29.答﹕事故的数量与工作环境的照明条件有关。在适当的照度下﹐可以增加眼睛的辨色能力﹐从而减少识别物体色彩的错误率﹔可以增强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还可以扩大视野﹐防止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
30.答﹕系统的功能包括﹕(1)感测或信息接受﹔(2)信息存储﹔(3)信息处理和决策﹔(4)行动功能﹕实体控制和沟通。
31.答﹕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有﹕比较分配原则?剩余分配原则?经济分配原则?宜人分配原则?弹性分析原则。
32.答﹕信号显示的特点是面积小?视距远?引人注目?简单明了﹐但负载信息有限﹐当信号太多时﹐信号会显得杂乱﹐并相互干扰。
33.答﹕信号装置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指示性的﹐即引起操作者的注意﹐或指示操作﹐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其二是显示工作状态﹐即反映某个指令?某种操作或某种运行过程的执行情况。
34.答﹕使用荧光屏显示信息有其独特的优点﹐可以在其上显示图形?符号?文字以及实况仿真﹐既能作追踪显示﹐又能显示动态画面﹐并且随着这方面的软硬件技朮进步﹐它将在人–机间的信息交换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35.答﹕当目标呈现时间在0.01~10s范围内时,目标的视见度随呈现时间的增大而提高﹔在呈现时间大于 1s 的情况下,视见度提高的速度减慢;当呈现时间大于10s 时,视见度只有很小的提高。
36.答﹕在具有多个控制器的系统中﹐为了提高操作者辨别控制器的效果﹐应对控制器进行编码。常见的编码方式主要有﹕形状?位置?大小?颜色?标记?操作方法等。37.答﹕控制器与显示装置之间的配合称为控制–显示相合性。它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控制器与显示器在空间位置关系上的配合一致﹐即控制器与其相对应的显示器在空间位置上有明显的联系﹔其二是控制器与显示器在运动方向上的一致﹐即控制器的运动能使与其对应的显示器产生符合人的习惯模式的运动﹐控制与显示的相合性与人的机能特性?信息加工的复杂性和习惯模式有关﹐其中人的习惯因素影响最大。
38.答﹕事故具有以下特性﹕(1)事故的因果性﹔(2)事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3)事故的潜在性和预测性。
39.答﹕事故控制的主要方法有﹕(1)物质因素和环境因素危险源控制﹔(2)人为失误控制﹔(3)管理失误控制。事故控制的基本对策主要有3E 原则(技朮?教育和法制)和4M法(人?机械?媒体和环境对策?管理)。
40.答﹕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的角度对人—机—环境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的分析﹐它通过揭示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来查明系统中的危险源﹐以便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它们。
41.答﹕系统安全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源及其相互关系。(2)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它有关因素。(3)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源的措施。(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源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6)一旦对危险源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
42.(1)振动对人体作用的部位 因作用部位不同,可能形成人体全身振动或局部振动两种不同的后果。
(2)振动相对于人体的方向。对全身而言,沿躯干的上下方向或左右、前后方向的振动后果是不同的。对身体局部、例如对手和手臂系统而言,沿手臂方向或手掌一手背方向、拇指一小指方向的振动后果也是不同的,等等。
(3)暴露时间环境振动作用于人体持续的时间常称为暴露时间。当然,暴露时间长则对人体可能造成伤害的程度加重。
43.噪声形成干扰的环节是:声源一传播_接收者。因此噪声控制离不开从这三个环节着手,即①降低声源的声音强度;②在传播途径中加以阻隔或吸收使之衰减;③对可能受噪声伤害的人实施个体防护。其中第③个环节,只应用在劳动生产的现场,常是前两个环节不能充分有效时,“追不得已”而为之的。(1)降低声源的声音强度。改进机器设备的设计以降低运行噪声,如重视减振、润滑、选用摩擦与撞击声小的零部件材料,选用低噪声工艺流程等。(2)控制噪声传播途径这是三个环节中约束相对少、较易于施行因而采用较普遍的方法。(3)对工作人员实施个体防护给工作人员佩带耳塞、耳罩、头盔等 44.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①优先性,即把最重要的操纵器和显示器配置在最佳的作业范围内②功能性,即根据操纵器和显示器的功能进行适当的划分,把相同功能的配置在同一分区内;③关联性,即按操纵器和显示器间的对应关系来配置。
45.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从两方面考虑:减少机器本身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安全性。
1)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1)利用可靠性高的元件。(2)利用备用系统。(3)采用平行的并联配置系统。(4)对处于恶劣环境下的运行设备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5)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6)加强预防性维修
2)提高机器设备使用安全性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安全装置的设计,即在机器设备上配以适当的安全装置,尽量减少事故的损失,避免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一旦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可以起到终止事故,加强防护的作用。(1)设计安全开口。(2)设置防护屏。(3)加联锁装置。(4)设置双手控制按钮。(5)安装感应控制器。(6)设示警装置。(7)设应急制动开关,可在紧急状态下,停止机器设备的运转,以保证作业者的安全。
46答:百分位是指测量数据在测量之中所占据的位置而适应域是指设计数据的应用时的范围。适应域两端(或上限值下限值)的数值范围对应的是百分位的值。
47人通过感觉系统接受及其显示系统所传达的信息后,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判断推理,做出决定,再由运动系统传达给机器的控制系统,使机器按照人们的意志来运行。48照度:是落在物体表面的光通量。
亮度:是物体表面发出或反射光的光通量。亮度=照度X反射率 49
1、学科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具有多样性、应用性和灵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体特性的研究:主要研究在工 业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2)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合适的环境及信息传递装置,使人可以舒适高效的工作。3)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主要研究从长远利益出发,如何设计环境及进行安全保护以保证人在长期工作下健康不受影响,事故危险性最小。4)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人机系统工作效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即在整体上使“机”与人体相适应,解决好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和机器之间信息交流的问题可,使二者取长补短,各尽所长。5)人机工程学发展动向的研究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可借助摄影或录象2.实测法
借助仪器进行实际测量3.实验法
在实验室或作业现场进行多次反复观测4.模拟和模型试验法5.计算机数值仿真法6.分析法7.调查研究法
各种调查研究的方法(抽样/询问/问卷)注重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0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使设计更适于人。
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1.普通测量法2.摄影法3.三维数学测量法。
1.确定所设计产品的类型2.选择人体尺寸的分位数3.确定功能修正量4.确定心理修正量(为什么?)5.产品功能尺寸的确定
52(1)必须考虑到实际中人的可能姿势、动态操作、着装等需要的设计裕度,所有这些设计裕度总计为功能修正量;(2)为了消除人们心理上的“空间压抑感”、“高度恐惧感”和“过于接近时的窘迫感和不舒适感”等心理感受,或者是为了满足人们“求美”、“求奇”等心理需求,涉及人的产品和环境空间设计,必须再附加一项必要的心理空间尺寸,即心理修正量。
53笨重的、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支付大功率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恶劣的作业以及需要检测人不能识别的物理信号的作业,应分配给机器承担;而指令和程序的安排,图形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时,机器系统的监控、维修、设计、创造、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工作,则由人承担。
或:1)人能完成并能胜过机器的工作:发觉微量的光和声,接受和组织声、光的型式,随机应变和应变程度,长时间大量储存信息并能回忆有关的情节,进行归纳推理和判断并形成概念和创造方法等。2)目前机器能完成并胜过人的工作:对控制信号迅速作出反应,平稳而准确地产生“巨大力量,做重复的和规律性的工作,短暂地储存信息然后废除这些信息,快速运算,同一时间执行多种不同的功能。54 1)合理进行人机功能分配,建立高效可靠的人机系统;2)减少人的失误;3)对机械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4)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5)改善作业环境
1)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2)加强科学管理改进工作制度;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间;4)多种休息方式;5)轮班工作制度;6)业余活动和休息的安排
1)随感觉通道不同而不同;2)与运动器官有关;3)与刺激性质有关;4)随执行器官不同而不同;5)与刺激数目的关系;6)与颜色的配合有关;7)与年龄有关
57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破坏视觉的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造成视觉疲劳。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分布光源 ;3)改变光源或工作面的位置;4)合理的照度
1.疲劳程度:水平优于垂直。2.视线变化习惯:左—右,上—下,顺时针。3.准确性:水平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更准确。4.观察情况的优先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视区
内的仪表布置必须考虑这一点。5.设计依据: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6.接受程度:直线轮廓优于曲线轮廓。7.颜色的易辨认顺序:红、绿、黄、白;颜色相配时的易辨认顺序: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
白字、白底黑字。59 1.适宜刺激:感官最敏感的刺激形式:(感官类型/感觉器官/适宜刺激/刺激来源/ 识别外界的特征)2.感觉阈限(又称为刺激阈),分为:1感觉阈下限,2感觉阈上限,3差别感觉阈限。3.适应: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少 以致消失的现象。4.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5.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6.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存在一极短时间的现象。60 1.整体性:在知觉时,把由许多部分或多种属性组成的对象看作具有一定结构的统一整体的特性。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接近/相似/封闭/连续/美的形态;2.选择性:在知觉时,把某些对象从背景中优先的区分出来,并予以清晰反映的特性;3.理解性:在知觉时,用以往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 觉对象的特征(语言的指导性);4.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印象却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大小/形状)5.错觉: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1.直觉和灵感2.潜意识3.形象思维和思维实验4.视觉思维和感觉思维5.想象力6.敏感和洞察力7.联想、侧向思维、转移思维
62笨重的、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支付大功率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恶劣的作业以及需要检测人不能识别的物理信号的作业,应分配给机器承担;而指令和程序的安排,图形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时,机器系统的监控、维修、设计、创造、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工作,则由人承担。或:1)人能完成并能胜过机器的工作:发觉微量的光和声,接受和组织声、光的型式,随机应变和应变程度,长时间大量储存信息并能回忆有关的情节,进行归纳推理和判断并形成概念和创造方法等。2)目前机器能完成并胜过人的工作:对控制信号迅速作出反应,平稳而准确地产生“巨大力量,做重复的和规律性的工作,短暂地储存信息然后废除这些信息,快速运算,同一时间执行多种不同的功能。63、1)、合理进行人机功能分配,建立高效可靠的人机系统;2)、减少人的失误;3)对机械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4)、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5)、改善作业环境 64、(1)必须考虑到实际中人的可能姿势、动态操作、着装等需要的设计裕度,所有这些设计裕度总计为功能修正量
(2)为了消除人们心理上的“空间压抑感”、“高度恐惧感”和“过于接近时的窘迫感和不舒适感”等心理感受,或者是为了满足人们“求美”、“求奇”等心理需求,涉及人的产品和环境空间设计,必须再附加一项必要的心理空间尺寸,即心理修正量 65、1)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2)加强科学管理改进工作制度;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间;4)多种休息方式;5)轮班工作制度;6)业余活动和休息的安排 66、1)随感觉通道不同而不同2)与运动器官有关;3)与刺激性质有关;4)随执行器官不同而不同;5)与刺激数目的关系;6)与颜色的配合有关;7)与年龄有关
67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破坏视觉的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造成视觉疲劳。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分布光源 ;3)改变光源或工作面的位置;4)合理的照度
68.答: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应从生产工艺和技术、保健措施、生产组织措施等方面加以改善。主要的措施包括:1)生产工艺技术措施:①合理设计生产流程;②屏蔽热源;③降低温度;④增加气流速度。2)保健措施:①合理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②合理使用劳保用品;③进行职工适应性检查。3)生产组织措施:①减小作业速度或增加休息次数;②合理安排休息场所;③职业适应。69.答:疲劳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或由于厌倦而不愿意继续工作的一种状态。肌肉活动所需的能量是由肌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分解提供的。当供氧充足时(中等强度肌肉活动时),糖和脂肪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提供能量来合成ATP的;当供氧不足时(大强度活动时),则主要通过糖的无氧酵解提供的能量来合成ATP,同时生成大量乳酸。在工作中的肌肉存在着一个能量释放消耗和贮存的动态平衡过程。如果对能量的需求大大超过合成能力,这个动态平衡便会受到破坏,使糖原大量迅速消耗,从而引起肌肉疲劳,甚至不能工作。
70.答:人体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是 S=M-W-H。人体单位时间内的代谢量 M,除了有一小部分用于生理活动和通过肌肉对外做功 W 外,将伴随产生大量的附加热 H 向体外散发。当 M = W+H 时,人体处于热平衡,此时人体皮温约为36.5℃,人感到舒适,当人体对外做功时,且 M>W+H,人感到热,若 M 71. 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示。一般把视野分成三个主要视力范围区:中心视力范围(直视区)。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视网膜中心窝处的视力,又称中心视力。1.5º~3º,其特点是对该区内的事物的视觉最为清晰。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º,其特点是通过眼球的转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获得该区内物体的清晰形象。有效视力范围,视角18º,其特点是利用头部和眼球的转动,在该区内注视物体时,必须集中注意力方能有足够的清晰视觉。72.答:(1)座椅的尺寸应与使用者的人体尺寸相适应。因此在设计座椅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的座椅供谁坐用。要把使用者群体的人体尺寸测量数据作为确定座椅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2)座椅设计应尽可能使就坐者保持自然的或接近自然的姿势,并且要使坐用者必要时可以在坐位上不时变换自己的坐姿。(3)座椅设计应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座椅的结构与形态要有利于人体重力的合理分布和有利于减 轻背部与脊柱的疲劳与变形。(4)座椅要尽可能设计得使坐用者活动方便,操作省力,体感舒适。(5)座椅要设计得牢固、稳定,防止坐者倾翻、滑倒。 73.解 此工作场地布置不足之处是:(1)工作台上零件及工具较多,一字摆开在工作台上,看起来整齐、清爽,实际上不方便作业,有些零件、工具可能摆在舒适作业范围之外。(2)待装件输送带位于作业者侧面,需经常转身,增加能量消耗而容易疲劳,且不易准确观察,影响作业速度。改进建议 :(1)将零件与工具沿弧线设置在最舒适作业范围之内。(2)工作台面向输送带,减少转身,便于观察和拿取零件。(3)为了使作业者能方便地拿取前方的零件,工作台设计成凹进去一块,两肘部伸出可以取放零件,而且还可以使肘部得到支撑。74.解 由公式 75.(1)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2)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7)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76. 目前,评价微气候环境有四种方法或指标:(1)有效温度(感觉温度)(2)不适指数(3)三球温度指数(WBGT)(4)卡他度H=F/T 77.(1)生理方面的原因(2)心理方面的原因(3)人的作业姿势和动作方面的原因(4)工作环境方面的原因(5)作业能力方面的原因(6)设施和信息方面的原因。 78.(1)眩光的危害:使暗适应破坏,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易造成视疲劳,长期下去,会损害视力。(2)控制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分布光源;3)光线转为散射;4)对于反射眩光,通过变换光源的位置或工作面的位置,使反射光不处于视线内。79.(1)调查法: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2)观测法: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3)实验法:在人力控制条件下系统改变一定变量因素,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化来做出因果推论和变化预测的一种方法。(4)感觉评价法;是运用人的主观感受对系统特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5)心理测验法:以心理学中个体差异理论为基础,对被试个体在某种心理测验中的成绩与常模进行比较,用以分析被试心理素质的一种方法。(6)图示模型法。是采用图形对系统进行描述,直观地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描述系统本质的一种方法。80.(1)合理选择感觉通道;(2)确定刺激信号特点;(3)合理设计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4)进行职业选择和适应性训练。 81(1)对工厂各区域合理布局。(2)调整声源的指向。(3)充分利用天然地形。(4)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措施。(5)采用隔振与减振措施。82.(1)按重要程度布置;(2)按使用频率布置;(3)按使用顺序布置;(4)按功能布置 83.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器。2..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对组织影响生产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3..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4..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范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域的特殊作用。 84.1)有效温度(感觉温度):它是对作业场所温度、湿度、风速的综合评价。2)不适指数:DI=(td+tw)×0.72+40.6,对温度、湿度两个指标进行评价。3)三球温度指数(WBGT):是用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黑球温度综合计量的,实际评价4个指标,即温度,湿度,风速,热辐射。4)卡他度:是一种对气温,湿度,风速三者综合作用的评价方法。 851厂总体布局要合理;2整声源指向;3用天然地形;4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措施;5采用隔振与减振措施。 86.1)合理设计作业的用力方法;2)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3)改善作业内容,克服单调感;4)改进生产组织与劳动制度。 期末考试复习技巧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都在忙着备考,想要短期内快速提分,在期末考试时取得好的成绩,不仅仅需要努力,更需要掌握技巧。没有技巧的努力,往往是事倍功半。合肥卓越教育总结期末考备考方法,助你迎战期末考。 第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善于安排时间的人往往能获得成功。谁吝啬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荒废谁。在复习时,卓越教育建议同学们要抓住分分秒秒,少讲空话多做实事,提高学习的效率,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这些复习课都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他们看似都在重复平时学过的内容,其实,已是一种浓缩,一种总结,更是一种提高。这些课有助于大家理清复习的思路,提高复习的效果。所以卓越教育建议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做好课堂笔记,听好每一分钟的课。 第二:制定科学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是复习工作的前提条件,制定复习计划,是实现计划目标的重要保证。卓越教育建议平常学习好的同学要善于归纳、总结,利用复习的机会巩固基本知识、技能,由此及彼,重在知识的迁移,在训练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使自己学习水平再上新台阶。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卓越教育建议要充分利用这次复习的时机,狠抓基础,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力争经过复习能有较大的提高。 第三:掌握考试技巧 卓越教育建议同学们掌握考试技巧,这是在考试时超常发挥的关键。 1、整体浏览,拿到试卷之后,先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分配的时间。 2、提高速度,考试时,题目有了思路就赶紧做,不要犹豫。 3、碰到难题时,可以先用“直觉”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如果“直觉”不管用,就可以用联想法找到解题思路;如果这样也不行,你可以猜测一下这道题目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然后尝试。 4、检查试卷,如果能够提前做完试卷,一定要细心检查看是否有遗漏的题目;重新快速浏览题目的要求,是否理解错题意,确保解题步骤和结果的正确。考试既是知识的检测,又是意志的磨炼。我们要有适度的紧张与焦虑,但更重要是沉着冷静,满怀信心。 第四:学会总结 考试过后总结往往是同学们最容易忽视的,而实际上这确是却很重要的一步。卓越教育建议同学们考试后要及时总结,查缺补漏,这样才能不会在下次犯同样的错误。每一次的考试都是很好的总结提升的机会。 一、教材为本, 整体复习 课本是复习的阶梯, 学习须有“本”可依。复习时以课本为主线, 进行系统的复习, 使所学过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 构架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 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课本为主线进行整体复习, 并非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知识, 而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对某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与对比。尤其对某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点, 在复习中一定要弄清楚, 并能灵活运用。 二、梳理教材、绘出知识结构网络图,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归纳知识的时候, 要有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找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再根据知识结构网络图去发散、联想基础知识点和每个知识点的基础题, 并学会自我检测。 三、看“错题集”, 温故而知新 将日常练习、考试中自己失误的错题、典型题分门别类地收集在一起, 制定一本“错题本”。期末复习中, 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依次为根据或线索, 突破难点, 这样做, 会比做几道题有更大的收获。按“错题集”温习, 除复习语言知识点外, 还要重视某些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错题集”的作用。 四、针对考点强化练习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练习中, 选题要精,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实际出发, 进行各种形式、多层次的练习, 练习要有步骤、有目的、有思考, 切忌一味做题, 陷入题海。 五、交叉复习, 提高效率 当我们同时面对多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 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如先复习语文, 休息后换成数学, 再之后又换成别的学科, 这样的复习能有效缓解疲劳、消除倦怠心理, 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六、团结合作, 共同提高 复习中也要和平时学习一样, 同学之间要多讨论、交流、解疑、帮助, 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做题一定要冷静思考,切忌分秒必争 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但是不要为了争分夺秒而粗心大意。尤其是审题过程中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做完一道题后不要过度急于进入下一道题,最佳的做法是先让大脑缓冲5-10秒时间,以便大脑跳出固有模式,以全新的思维去思考下一道题。换言之,“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一眼看过去答不出的题先放弃,“弃卒保帅” 众所周知,高考时间很紧张,尤其是数学和理综或文综,所以基本上没有时间能够被浪费,所以聪明人的做法是先扫描一眼题干,倘若毫无头绪,再仔细阅读一遍题目,还是毫无思路就先放弃;迅速进入下一题自己会做的,做完所有会做的题后再回过头来“啃难啃的骨头”,也就是做所谓的难题。 这样一来起码基础题该拿的分拿到了,而不是因为纠结于难题错过做本该能拿分的题而懊悔不已。高考获胜的战术之一就是学会适当舍弃,一定要舍弃那些你能力范围之外,绝对答不出来的题,否则花费大量的时间最后一无所获、徒劳无功。然而并不是说看一眼都没认真思考就放弃,而是讲究方法策略的,倘若你在一道题伤纠缠了五分钟,还是一点思路都没,这时候就果断放弃吧。 拿到试卷先浏览后做题 试卷发下来不要急着答题,可以先大概浏览一下题目,做到心中有数 试卷发下来以后,如果考试铃声不响,都不会让大家立刻开始答题。 但是,只是不让大家动笔,大家却可以动脑子,用眼睛看。 所以,在这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抓紧快速浏览一下试卷,相信,当我们看到这些似曾相识的题目以后,内心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具体科目的话,语文大家主要看诗词默写与作文题目,然后可以进行一些构思。 理综的话,学长自己的做法是看生物选择题,基本上可以不用笔把前四个选择题做出来。 数学的话,大家也可以看看选择题与填空题,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试着想一想做题思路。 试卷做三遍效果翻倍 第一遍,按照高考规定的时间完成。 平时自己做练习的时候容易跳入的误区就是没有做题节奏。最差的后果就是,时间安排一塌糊涂,简单题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后面的大题基本没有时间去写。这个坏习惯是一定要避免的,所以,要求做第一遍试卷的时候要合理分布时间和精力, 保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 做题前必须知道的关于 高考卷难易的题型 分布特点: 高考题可分易、中、难三个层次,一般中、低档题占80%,即120分,难题占20%,即30分。中、低档题耗时少、易得分;难题耗时多,得分难。难题得分率每年都保持在20%至30%左右。 第二遍,比原来时间少30分钟完成。 通过第一遍做题对答案之后,当然你需要时间对错题进行了分析错因,难题做了归纳总结,放大效果为3倍!对题目和解题的印象都很清晰,所以第二次做题和第一遍做题的时间要有一定的区隔,可以是3~5天之后再做。 但这次做题要强调准确率了,减少30分钟的情况下,对每一道题的分析和解题思路都应该了然于胸。避免第一次做题时容易掉入的陷阱和为什么这道题无法攻克。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效果放大 第三遍,要求正确率100%。 经过前两遍的反复练习,对于这套题已经是很熟悉了。当你研究过高考试卷后,平常的模考卷开始变得不堪一击。你都可以挑剔他们出卷的质量,或者一眼就看出来是改编自哪道你做过的高考题,放大效果为5倍 !第三遍的做题时间与第一遍可以相隔的更久一些,可以是半个月之后。 有句话道“得申论者得天下”。在湖南公务员申论考试中,一些考生由于没有深入领会申论精神和命题特点,总是陷入申论作答误区而全然不知,导致成绩低下,与公务员失之交臂,甚为可惜。中公教育归纳出考生在复习申论时的禁区。 1.僵化角色,没有政府立场 此种错误违背申论基本精神典型表现。由于申论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测试形式,因此,要求考生站在政府的立场上,以公务员的身份分析和解决问题。僵化角色的考生在做题的时候,仍旧带着大学生、群众或其他非政府部门意识对待申论,不能显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甚至出现啼笑皆非的情况。 2.脱离材料,仅凭主观发挥 申论是侧重考查考生驾驭材料能力,即测查应试者有效提取和整合信息能力的一种测试形式,加上其写作特点,一些考生仅凭日常经验和写作技巧答题,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脱离材料而全然不知,结果不能获取有效信息。 3.忽视格式,不能规范书写 1 作弊的形式 主要有小抄、手机、纸张复印、透明胶复印粘贴等作弊手段。学生将小抄剪小后压在试卷下面、放在衣服口袋里、坐在屁股下面、塞在衣服里, 或直接写在桌子、墙面上, 或藏在学生证、眼镜盒、笔袋里等;甚至有学生用宽透明胶复印好, 贴在大腿上, 用长裙盖住, 或写在卫生纸上, 装擦汗…… 2 作弊的特点 作弊已经成为期末考试普遍存在的行为, 而不是个别现象。原来只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弊, 现在很多优秀学生也开始作弊。另外, 不同年级的作弊方式也不一样。大一学生入学时间短, 作弊形式较简单, 作弊前总要抬头张望, 很容易被监考教师发现;大二学生经过多次考试, 胆子也大了起来, 作弊手段很隐蔽, 不易被监考教师察觉。若考试不及格需要补考的, 会找成绩好的学生替考, 蒙混过关。 3 作弊的原因 3.1 没有树立诚信观念 高职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由于其在思想认识上有局限性, 诚信意识不强, 受社会负面因素影响, 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 不能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将作弊作为取得好成绩的捷径, 于是选择这种投机行为, 非但不以作弊为耻, 甚至炫耀作弊方法的高明, 以作弊成功为荣, 助长了考试作弊的不良风气。 3.2 考核方法单一 各高校普遍采用标准化考试, 使得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化。教学围绕考试进行, 学生逐渐形成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过关的思想, 注重死记硬背, 忽视学习过程。教学中, 教师不注重学生对内容的全面掌握, 而将讲解重点放在考试内容上。考试形式单一, 考试内容呆板, 命题教条化, 仅凭一张试卷和分数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 在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 教师和学生都会出现应付的心态。 3.3 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 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缺乏深入了解, 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 感觉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所学专业有很大差距, 产生学非所用的想法。因为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将主要精力转向了社会活动、谈恋爱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复习, 考试时只能采取作弊的手段过关。 3.4 入学门槛低 有极少数学生从上学开始就不好好读书, 基础薄弱, 到学校学习也是以玩的心态, 家长也没办法管教。这种风气影响到了其他学生, 导致考试作弊现象普遍。 3.5 约束力差 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 没有了父母的管教, 没有了高考的压力, 就完全放松了自己, 到了期末面对多门考试课目, 平时没学好, 更没办法复习好, 考试时只有指望抄袭了。大二学生社会活动较多, 没有时间和精力好好学习, 为通过考试纷纷选择作弊。 3.6 评定制度不够合理 原来成绩优秀的学生考试不作弊, 但后来发现, 平时不学习的同学抄来的成绩比自己还好, 再加上学校评定奖、助学金以及党员推优等都要与成绩挂钩, 于是也开始作弊。 3.7 监考不严 现在学生的报复心理很重, 有些教师也很担心, 监考时持“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的态度, 加之当前就业压力大, 受处分学生不好找工作, 因此监考时放松了许多。 4 对策 杜绝学生期末考试作弊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需要学生、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有序竞争环境。 4.1 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 是当代公民的道德规范, 有利于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需求。高校是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任课教师、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齐抓共管, 在各方面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表率, 在高校形成以诚信为荣、以作弊为耻的文化氛围。平时要加强考试纪律教育, 考前组织诚信考试动员大会, 举行诚信考试签名活动。考试作弊与学生素质水平低下及集体舆论错位有关, 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 提高其对作弊及其危害性的认识, 形成良好品格, 树立诚信意识。 4.2 科学改革考试方式和教育方式 打破原有考试方式的束缚,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将平时测验、论文写作、课堂表现、口试、开闭卷结合等形式相结合。同时, 考前教师不划定考试范围, 这样学生就不会带夹带抄袭。多考些综合分析题目, 让学生在书上找不到标准答案, 主要靠平时知识积累来答题。这样既可以敦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 不再考前临阵磨枪, 也能对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有更加科学、公平的反映。 高校任课教师应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 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填鸭式、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 给学生课堂讨论的机会, 提高课堂吸引力, 激发学生求知欲, 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将专业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纳入教学内容中,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4.3 积极深化素质教育, 建立科学素质评价体系 学生为了给就业增加砝码纷纷参加各类考试, 而考试又以具体分数的多少为合格标准。“以分数定终身”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唯文凭是举”的用人制度是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因。高校应改变目前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 评定奖学金、三好生以及发展学生党员时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 综合德、智、体、美等因素,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发挥特长。用人单位招聘时应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改变学习成绩好就意味着综合素质高的陈旧观念。 4.4 健全并严格执行考试制度, 加强监督管理 学校应建立健全考试的相关规章制度, 规范考场秩序, 对命题、试卷印刷存放、评卷、登分等各个环节周密部署, 严格把关, 防止试题泄露和工作失误。要加强考试过程的监督, 把重点放在防止作弊上, 比如考前清场、排座位、宣布考场规定、提醒学生将手机关闭等。此外, 还要加强监考教师管理, 促使其正确履行监考职责, 对考试有违纪行为的学生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一视同仁, 改一站式处罚为渐进式处罚。如考试看夹带、交头接耳、偷看他人试卷等, 一次扣卷面分20分;对有交换试卷、顶撞监考教师、替考等较恶劣行为的学生, 取消考试资格, 必要时开除学籍, 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调查发现, 大多数学生认可这种惩罚。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的题型分为四类:基础知识、默写、阅读、作文,所以同学们复习主要从这四个板块入手。 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是最简单的,分数也最容易拿,所以大家尽可能在这一部分多拿分。复习时要回归课本,把课本课后的字词记熟,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默写 初中课本必背的文言文、古诗词较多,建议大家在复习这一块做到背、写结合,先把内容背诵一遍,相当于温习,然后再默写一遍,使其在脑海中的记忆更加牢固,正所谓“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另外,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三、阅读 期末考试的阅读题由文言文(古诗词)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组成,文言文(古诗词)一般会在本学期课本内选取一篇文章来考,所以大家要回归课本,熟记课文里的内容。现代文阅读一般是课外的文章,这就考查大家平时的积累了。 四、作文 作文这一块考的是大家的写作水平,靠大家平时的积累,平时多搜集写作素材,学会合理利用素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不妨备个错题本,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第三,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根据同学们平时易出现的情况,建议大家从这些地方检查: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一定要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而且要规范使用草稿本,不要以为是草稿本就可以乱写乱画!往往一些数由于书写不规范,抄答案都抄错! 5.检查单位和答有没有填写齐全。 6.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一、研读《考试大纲》,通读教材 《考试大纲》规定了中考的范围和要求,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对于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考试大纲》的研究,明确考试的要求,了解题型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使自己的复习有方向、有目标,从而有利于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在研读《考试大纲》的同时,还要仔细阅读教材,因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所以,考生特别要注意教材中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在最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此类题目的分值要占到10%左右。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如,速度、压强、比热容、电功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物理规律的得出等,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 2. 教材中的实例分析。 3. 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探究过程。 4. 相关的物理学史。 二、整理知识,熟知内容 物理知识涉及的面较广,中考物理试卷中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学生要对每个章节中的知识按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思维敏捷,得心应手。 三、归纳题型,掌握方法 中考前考生本已做了大量的模拟试题,在临考前的有限时间内大量做题,并不是明智之举。考生应把所做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薄弱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近几年,中考命题人员锐意创新,设计出了不少新题型,现列举如下: 1. 估计、估算题。 如,估计考场内空气的质量,估算杠杆的最小用力等。 2. 动态问题分析题。 如,杠杆的转动分析等。 3. 故障问题分析题。 如,电路故障分析及检修等。 4. 科学方法题。 5. 情境信息题。 如,材料阅读题等。 6. 开放性试题(包括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果开放等)。 四、查漏补缺,规范答题 从多年中考阅卷中发现,失分原因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点: 1. 未认真审题、看图,导致思路不清,误入圈套。 2. 在答题过程中,关键字、词写错。回答问题不能用物理语言,不能抓住主要问题,条理不清,回答不全面。 3. 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过程、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认识不足。 4. 作图不规范。如实线、虚线的表示,两线是否垂直,是否用规定的字符表示等问题都不重视。 5. 解答计算题时乱套公式,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深入、逻辑混乱。做题时物理单位不统一,对题干给出的条件不知如何取舍。解题过程只有数字运算,没有物理公式。 为了在中考中不丢分或少丢分,考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审题要仔细、认真,抓住关键词和数据,寻找突破口,可先阅读一遍题目,再带着问题阅读一遍题目。答题语言要准确、完整,单位的使用要统一。 2.解答计算题时,可先从文字、图象、表格、装置中找出有用的物理信息,认真分析物理过程,努力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关系,同时步骤要简洁、规范。 3.保持卷面清晰,检查时切莫随意更改答案。 【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推荐阅读: 期末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07-02 吹响期末考试冲刺的号角中学生国旗下讲话稿09-18 初二学生期末考试复习计划12-15 小学生期末考试语文作文写作技巧06-14 外国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试卷Word 文档07-30 重庆南开中学2008—2009学年度(上)期高2011级期末考试12-19 2018中学期中考试家长会发言稿与2018中学校长演讲稿07-01 小学生期末复习技巧09-039.期末考试复习技巧 篇九
10.高效复习,决胜期末考试 篇十
11.高考考试答题方法技巧 篇十一
12.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十二
13.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十三
14.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十四
15.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十五
16.中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方法与考试答题的技巧 篇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