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学习心得(14篇)
1.艺术鉴赏学习心得 篇一
音乐艺术特征及作品鉴赏心得
这几周上了一节有关音乐艺术特征及作品鉴赏的通识课,在老师的穿针引线的指导下,学到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欣赏了很多好听的,耐人寻味的歌曲,知道了许多音乐方面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同时学到了很多的有关音乐专业方面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真是获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这门课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音乐,有它自己的所长,又有自己的局限。就是说,音乐与其他同类艺术相比,有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所运用的声音,是从客观世界里的各种声音现象抽象、挑选出来的有组织的一群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依它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有时它还包括一些经过选择、加工的噪音。
二、音乐是属于听觉的艺术,要了解音乐的特性,必须了解声音、听觉感受和听觉表象的实质,也即从感性基础进入到音乐审美意识的全部过程。有时它还通过全身的感觉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
三、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特别是在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中表现得更清楚。一首乐曲,可能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发展,以及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
四、音乐是一种表演的艺术。音乐通过演奏、演唱,才能为人们所感知而产生艺术审美效果。表演,应该说是音乐的二度创作。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许多有意义的内容,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们也欣赏到了许多著名的曲目,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在后来的课上,我们又听了许多的西洋交响乐。我觉得听这些交响乐又和传统的民族器乐不同,应该有文化的差异,而且交响乐是很多器乐一起演奏,表现出来给人复杂的情感和磅礴的气势。当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每一个作品后,我懂得了要了解了一首歌或者一首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了解当时作者的心理状态,自己融入到当中去,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的阐明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唯有与作者当时心灵和心理距离的缩短,才能真正品味作者的作品。
除了欣赏音乐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官享受外,我们更要透过音乐思考背后深层意义。比如通过作品可以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一个时代的历史。而音乐给我们的更多的也是思想情操上的陶冶,培养我们高尚、健康的兴趣追求。在我们紧张大学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操的培养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我们的心灵清澈明亮,生活更加愉悦美好。
2.艺术鉴赏学习心得 篇二
1. 古代印章的起源
中国的雕刻文字, 最古老的是甲骨文、钟鼎文、刻石等。玺印: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 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 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的交流货物时的凭证, 后秦始皇统一中国, 印章范围扩大, 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印章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门艺术, 明清以来, 对古代印章的收藏与研究一直是金石学中自成体系的热门[3]。
2. 印章的历史及种类
2.1 战国古玺印
战国时期, 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佩戴过六国相印。传世的古代玺印, 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官玺的印文内容除“司马”、“司徒”等名称外, 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 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朱文古玺大多加边栏, 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 文字有铸有凿。
2.2 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之间流行的印章, 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 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 印面常有田字格, 以正方为多, 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 呈长方形, 作日字格, 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 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 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2.3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 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 文字较多, 用刀如刻如凿, 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 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 官印尺寸稍大, 文字凿款比较草率, 官印未见铸印。
2.4 隋唐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时代, 印面开始加大。随着纸的普遍应用, 朱文逐渐替了白文。许多官印印背上开始有年号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 并开始运用屈曲的“九迭文”入印 (古代的“九”为数的终极, 故有此名, 并不一定要九迭, 可以随笔划的繁简而变化) 以便填满印面。唐宋时代开始以隶楷入印, 清代官印满文, 汉文两体兼用, 同刻于一印之中。而明清代各代农民政权留下的官印, 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文物。
2.5 明清民国印章
明代皇帝、王府之宝用玉箸篆玉印。这种篆书“笔画两头肥瘦均匀, 末不出锋”, 乃“篆书正宗也”。御宝舍两宋九叠文而直溯唐以上之玉箸篆, 意味着九叠文禁锢公印的冰山已经松动。此外, 明代内阁印用玉箸文银印, 直钮, 方一寸七分, 厚六分;将军印用柳叶文, 平羌、平蛮、征西、镇朔等将军印用螭鼎文, 皆银印虎钮, 方三寸三分, 厚九分;其余百官印都用九叠文, 铜印直钮, 这类印比重最大。如故宫博物院藏明洪武二十二年造“朵颜卫都指挥使司之印”。
明代直钮已由两宋长方形板状钮变为上小下大的椭圆柱状, 加高到8厘米左右, 形成后世俗称的“印把子”。明代官印背款皆凿年款及编号。两宋之时, 九叠文中所谓的“九”是一个概数, 极言其多, 不一定确有九叠, 也可能只有五叠、七叠。叠即一字中横画的层数。但明代九叠文中绝大多数确有九层横画。
清代百官印等级区分同样十分严格, 印章普遍有所增大。其字体有蒙古文楷书、满文、汉篆等。最常见的是汉满文对照同时出现在印面上, 这也是清公印的一大特点。其中汉篆中, 九叠文不太兴盛, 出现了玉箸篆、悬针篆、柳叶篆、芝英篆, 等等。
3. 印章的鉴赏
印章的内容很广, 特征也各异。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鉴赏印章文字, 先要把握艺术表现手法的特征, 如书法、章法、刀法, 再要体会印文内容中蕴含的情趣、意味, 综合起来细细品鉴、慢慢欣赏。
3.1 书法
历来有成就的印艺家对书法都十分重视, 书法是写字的艺术, 对于鉴赏者来说, 识篆就成了一件首要任务。篆字初看起来有点陌生, 其实学起来很容易上手, 要精通却很难。篆字是以“形”为中心发展而成的, 虽然后来已经变为“意象”, 但探其本源, 总有形的影迹可循, 所以篆字从一开始就具备美术性。
3.2 章法
印文章法就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位置安排和整体布局的方法。符合情理的章法能给人以高品位的享受, 不合情理的章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底蕴不足甚至是冒牌货。章法的基本要求是平衡、老实、大方、端正, 汉印章法大多根基于此, 进一步要求自然生动、饶有情趣, 这样才可供鉴赏、玩味。
3.3 刀法
印章上使用的刀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冲刀和切刀。
3.3.1 冲刀
冲刀行进爽快, 一泻千里, 很像书法中一拓直下的笔法, 能表现出雄健淋漓的气势。
3.3.2 切刀
切刀则行进较慢, 用短程碎刀连续切成, 一步一个脚印, 犹如书法中的涩笔, 能表现出遒劲凝练、厚实稳健的气象。
有时冲刀和切刀这两种刀法结合起来使用, 效果更佳。
3.4 情趣和意味
历代许多文学家、诗人、书画家都对印章情有独钟, 许多印人同时也兼工诗书画, 他们常常取用一些典故成语、诗词佳句或者俚俗语言作为闲章内容, 往往能出奇制胜, 饶有情趣和意味[4]。当我们鉴赏到这类语句时, 也会觉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
3.5 边款的鉴赏
边款, 就是铭刻在印章面或周面的姓名、年月等文字记录。按照钟鼎等铭文的称法, “款是阴字凹入者, 识是阳字挺
WENJIAOZILIAO
出者”, 但是在印章领域, 不论阴阳, 通常统称为边款或款识, 很少有把印章阳文款识称为“边识”的。
印章款识除了可作书法碑帖艺术品来鉴赏外, 有些款识还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它可以或记事或抒情, 或谈艺或品味, 读之令人神往, 发思古之幽情。所谓“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 不单是指印文, 而且适合款识, 两者都具有金铸玉琢的微妙感觉, 同样引人入胜。
3.6 印谱的鉴赏
印谱是印文和款识的载体。钤拓精美的印谱不仅可以让我们尽情欣赏其中的佳作, 而且它本身是一件艺术品。印谱的钤拓, 在清道光之前, 都是只用印泥朱拓印章, 并不墨拓款识, 直到西泠印章艺术昌盛繁荣的晚期, 才有林云楼以拓碑帖的方法为赵之深墨拓印款, 置于印谱后面。此后大家都来仿效, 蔚然成风。印谱的钤拓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印底文字的钤朱, 一是印章款识的墨拓。濡朱钤印必须选用优质印泥, 好的印泥细腻光泽、不走油、不变质、厚而匀, 具有立体感, 钤出的印谱持久如新、光艳可人。墨拓印款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一方面要有熟练的技艺, 一方面要把握时间, 需要细心和经验。印谱的制作, 一般先拓墨款, 后钤朱印, 墨款又分为墨拓和蜡拓, 蜡拓不如墨拓精微清晰, 只能应付一时急需, 不宜制谱。墨拓根据墨色浓淡, 又有“乌金拓”和“蝉翼拓”之分, 前者对比强烈、富有光泽, 后者素淡清和、别饶雅趣。印谱传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印文、印款的表达, 故有“刻之功六、拓之功四”的说法, 可见印谱钤拓的重要性。考究的印谱装帧素雅, 纸选用净皮绵宣、单宣或连史纸, 每页每印每款, 朱丹玄墨, 交相辉映, 令人赏心悦目。
4. 结语
印章艺术博大精深, 经过对古代印章的起源、西夏和元朝的公印的研究, 对中国古代印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印章发展到了唐宋两代, 作为欣赏艺术不断发展, 用以收藏、鉴赏、校订的专用印记日益出现。
印章作为一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 犹如一朵奇葩,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里绵延不断地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吸引着人们进入这方寸世界。
参考文献
[1]大成.古代印章价值考成.华龄出版社, 2006.
[2]方斌, 郭玉海.金石千秋.紫荆城出版社, 2007.
[3]陈根远.印章的鉴藏.万卷出版公司, 2001.
3.美术鉴赏学习心得 篇三
本学期,我选修了《美术鉴赏》这门选修课。短暂的美术鉴赏课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我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真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词典里找不到一个恰当的来表达我的体会。
我从小并非就非常喜欢美术,因为从读小学开始就有美术课,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我们交作业。一开始我觉得画画挺好玩的,在画上涂上缤纷的色彩,看起来心情会很好。但是久而久之变觉得很乏味、单一,所以渐渐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因此,在之后的美术课上,我都是敷衍老师在完成作业。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高三学的是素描,相对之前来说,有比较大的好奇心,所以比较用心地学,可是后来慢慢发现我的美术基础本身比别人差,素描的点线面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又没什么特别的概念,所以导致素描很差。慢慢地,学习热情就没有了。
来到大学之后,本身我的专业是跟美术没有挂钩的,自然慢慢遗忘原来还有美术这门科目。这次偶然的机会选修课选了《美术鉴赏》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很深。下面就谈谈我这学期学习美术鉴赏的感触吧。第一次上课给我的感觉是很舒心,因为和平时的上课形式不同,不用对着书学,只有带耳朵去听就行了。以后的每次上课我都感觉心情很好,课堂上也很轻松,在课堂上你不用记太多的笔记,课堂上老师会把每副作品的故事分享给我们,所以只要带着耳朵去听就可以了,慢慢地就学会了如何去真正地欣赏一幅画,体会画家在画一幅画的时候是抱着何种心情,还有作者到底在一幅画中所想要表达的意思„„渐渐地,我认识到我以前对美术的认识是狭义的,单一地认为它是绘画。其实,美术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和多彩的。美术除了以画得形式出现外,还有书法、雕塑工艺美术等。美术,浅意识地理解就是色彩,各种不同颜色的搭配,形成一幅幅画面。更深层次讲,美术的理解就是艺术,美术是一门艺术,同时也包含着作者在作画时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在一幅画中,使欣赏画的人产生共鸣。
很奇怪,现在对于“美”这个形容词有了新认识。觉得大自然什么都有其美的一面,是我们缺少去发现没得眼睛,无论是细微的还是宏观的,都需要我们有一双欣赏的眼睛去感受,善于发现美,渐渐地就会被这种“美”所感化,心情也自然舒畅乐观。
特别是从生活中小事物中也能慢慢发觉美术,小到一片树叶,大至一幢建筑物,都可以有很深的美术设计在其中。
4.教育影视鉴赏作品学习心得 篇四
地理科学学院
11地理
黄嘉明
1101100006、其实在这个课程之前,我很少接触跟教育相关的影视作品,所以对这方面的了解相当有限。跟着老师的步伐一步一步对每个相关作品进行鉴赏才发现,原来从这些影视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发现原来我之前对于教育的视角竟然是如此的狭窄片面;原来教育的学问如此之深,教育的作用如此之重要。
除了老师给我们播放的三个作品外,我还利用自己的时间看了一下相对应的作品。其中,特别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放牛娃的春天》。《放牛娃的春天》讲的是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的故事。
看过算得上多的教育作品后发现,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古典”、“传统”。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放牛班的春天》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心灵的沉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看了这个影片,我对教育工作以及教育素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被僵死的管理制度所束缚,永远不能以惩罚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放牛班的春天》中,“池塘之底”是一所再教育学校,这里“关押”着传统观念上的问题学生。调皮捣蛋、胡作非为、性格缺陷等等是对这群孩子们的写照。校长制订了惩罚制度对孩子们进行严格残酷的管理。关禁闭、被罚进行一个月公共服务、取消所有娱乐活动、打板子是校长对所有孩子们的不定期惩罚。因为只要他发现哪个孩子有问题,就要立即对孩子进行惩罚。在这里,教育的方式只有一个:惩罚。在这里,孩子们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因为自己永远被惩罚的方式进行教育,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就是一名问题学生。校方的唯一目的就是防止孩子们“出现问题”,用惩罚制度来维持学校的运行为自己谋利。当新来的学监马修让孩子们写下自己将来的梦想时,教室出人意料的安静,孩子们都认真的写着。其实,他们内心充满了对人生的渴望,只因为制度的束缚而将梦想深深地埋在心底。
第二,在教师工作中,要以人为本,狭窄地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和保护他们,并鼓励与引导他们有自信地向着自己的梦想进发。在该影片中,马修的到来刮起了思想解放和灵魂重塑的风暴。基丁让学生撕掉教科书刻板的条条框框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让学生们自由地踩上讲桌上换一种角度观察事物,让学生们大声读出诗歌并将球大脚踢出以激起和发泄出内心的活力,让学生们在庭院里自由的踏步来张扬个性。他的这些行事风格和教学方法不是叛逆,不是胡闹,他是要去引导学生们释放出被尘封的兴趣和天赋。他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自己的道路发展。
马修面对校长时永远试图去帮助和保护这群问题孩子。他容忍他们的捣蛋、包庇他们犯下的错误。他的行为让孩子们吃惊,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对他们如此宽容、善良。他让勒盖莱克去照顾被自己弄伤的大叔让他明白戴罪立功、将功补过的道理。他善意地对莫朗奇的妈妈撒谎好让她安心,同时保护莫朗奇。他偷来校长的私房材火为孩子们烧热水洗澡。他拒绝了惩罚制度,拒绝去批评和惩罚任何一个孩子。他用自己的宽容和爱去感染孩子们。
马修并没有认为这群孩子就一文不值,相反,他尽力去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面对校长的高压,他并不是奋起反抗,而是采取迂回战术,尽力周旋,给学生们留出一点自由的空间。最终他将孩子们组成了合唱团。他自己谱曲作词并耐心指导孩子们练习。他努力试图用音乐和歌词去净化孩子们的灵魂,引导他们健康积极的思想,激起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和自我价值的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惊喜地看见了孩子们的变化,他们有了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心态和眼神中流露出的对人生的希望。
第三,要珍惜每一个学生。现在的学生包括此时同样还是学生的我,都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习惯于被唯一的答案所控制,习惯于按着家长设计的人生轨迹前进,习惯于学习课本知识重于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习惯于被管理和惩罚。我们习惯了太多的条条框框、金科玉律才突然发现我们失去了独立的思想和充满人生希望的灵魂。其实,每一个学生的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学生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庄子说过,千里马因为伯乐的存在才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囚困折磨之中;然而面对那些孩子,我更愿意相信我不喜欢的韩愈说过的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修的好,不是因为他职业的“平凡”,也不是因为他出自天然的“善心”,而是因为他是真正能够听见并且尊重千里马的心声的“伯乐”。有一种“无为”,正是因为“懂得”,否则,我们不会看到莫安琦的眼睛在演唱会上闪烁的熠熠光辉。
5.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心得 篇五
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成功事迹。流行音乐即通俗音乐,比起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它更加融入大众生活中。可以说它是像我们这样的学生生活中的主流音乐。流行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白表达情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例如Westlife的《you raise me up》,首先从歌词入手,简单的语句,通俗易懂,稍微懂英文的人都可以看懂。它所抒发的感情也是很真挚很动人的,这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从来都是在我们思想中最主流的。尽管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是看待“孝”都是一样的。我想这应该也是这首歌在全世界颇受欢迎的原因吧。Westlife其他的专辑《coast to coast》、《back to home》等,这些思想和感情都是教人正确对待love、home、life 等等。然后歌曲的节奏轻快自然、旋律简单,特别适合学生传唱。在流行音乐市场上,这些都是上佳之作,可是也有不少低劣的作品。在课上老师举过一些例子,这些低劣性主要表现:曲调过于简单,甚至是长时间不断地重复,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毫无意义;歌词大意曲解正确的社会观、道德观,或者违背常理等。不过这些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可以分辨这些作品,吸收流行音乐中的菁华。
我们欣赏流行音乐,除了它朗朗上口、节奏轻快、亲切自然以外,还有它的表现形式。那些制作精良的MV,让你随着音乐融入它的风格之中,有时它强烈的节奏让我们身体跟着起舞,有时它的轻柔让我们感觉有人在耳边轻轻细语。在紧张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这是最好不过的放松方式了。流行音乐伴随着我们长大,特别是在那时出道的歌手们,他们的音乐和我们的想法真正的无代沟。等我们都长大了,我们也不会忘记老朋友的。就像父辈们一直喜欢如李宗盛、罗大佑、邓丽君等歌星,却总也无法理解周杰伦的歌曲好在哪里。不同年代的音乐应该也有代沟。这就是音乐,抓住了感情,音乐就有了灵魂。我们熟知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布鲁斯、爵士乐,布鲁斯俗称蓝调,蓝色在美国文化代表着忧郁、忧伤。真正将R&B引入中国的是陶喆,也有人称他“中国的R&B之父”。虽然说不清他的歌曲里的R&B风格,但是我们去KTV唱他的歌总是找不对感觉,而且也很难唱,对歌手要求很高,据我所知R&B是目前最难唱的音乐,歌手必须很有技巧地运用喉咙与声带来推、挤,要能够既暧昧又准确。尽管陶喆的歌非常受欢迎,可传唱他的歌人确实不多。因为文化和生理上的差异,美国的R&B并不是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直到周杰伦出了第一张专辑,开始我们一下子不明白这是什么音乐,但是唱起来很顺。这是周杰伦的带有本土特色的节奏布鲁斯,他摒弃R&B中一些美国元素,用本土的唱法,更轻松的诠释了布鲁斯。所以也有人说,不管陶喆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先前的个人专辑有多么的出色,周杰伦的出现绝对给他很大的压力。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
6.艺术鉴赏学习心得 篇六
审美教育, 是人类完善自身的一个重要工作
我们从科学家对脑功能的研究结论知道:左脑长于抽象思维, 右脑长于形象思维。而人的创造活动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同来进行的, 其中, 形象思维起着关键的作用。正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 苹果落地触发了牛顿对万有引力的发现, 由此可以看出, 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有赖于敏锐的知觉和丰富的想象, 而要培养敏锐的知觉和丰富的想象, 就必须加强审美教育, 这是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先导。
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情感获得解放。其特点是使人不仅在理论上认识到某一事物是正确、和谐和美的, 而且在情感上对它产生热爱。它能唤起人的丰富的想象, 激发创造的动力。这也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加强审美教育, 以致使其成为人的创造潜能以及不断开发创新的原动力。
审美教育, 是人类完善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其作用是: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鉴赏、创造的能力;营造、提升审美境界;完善人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而且, 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方面, 审美教育还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还知道:直觉、灵感、想象及潜意识等这些非语言、非逻辑并带有情感色彩的东西, 同样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最可宝贵的。我们说只有在人超越有限的功利目的, 身心处于愉悦、自由的状态中, 感性认知与理性认识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下, 才有可能产生。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更好地发现美、创造美。而这一创造是一个“无中生有”、“有中生异”、“异中生新”的曲折的过程, 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美的过程。美, 是人类所追求和向往的, 而在追求美的过程中, 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美, 在这一时刻, 人自身的创造潜能也同时又得到了新的开发。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具有美的价值
科学真理本身就是美。教育同样隶属于科学技术范畴。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每一门学科本身都蕴涵着许多审美因素。教师应对本学科中的各种审美因素, 做出相应的体验和评价, 并感染学生, 使之以审美观点来认识和学习科学;教师要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鼓励学生学习科学, 启发人们去感知科学的魅力, 即利用科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更多的人。
课堂带给教师和学生的应该是享受, 是欢愉, 是精神的升华。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着知识和感情的信息, 教师同时也应享受到通过自己语音的, 无言身形的、知识底蕴的、生动活泼的教授, 和学生一起从心底呼唤出“美的意境与情感的共鸣”, 引导学生进入欣赏、想象和对再创造设计的无穷乐趣中去。所以说, 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美的过程。
“美”的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得出, 都是由简单到复杂, 有层次地得出的教学要有韵律和品位, 这不单是专业水平, 而是一种文化底蕴, 教学本身就从属于一种文化, 越是基础教育, 越需要高深广傅的文化底蕴。有了相应的文化底蕴, 才能生发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审美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播撒爱心, 呵护创新的萌芽;激发思维, 点燃创新的火花;捕捉契机, 发掘创新的潜能;精心设计, 诱发创新的灵感;鼓励实践, 拓展创新的时空。
我们说:以美感人, 以美启智, 以美发展, 面对全体, 力主全面, 主动发展, 把审美教育渗透到各类教学的全过程, 使学科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将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也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更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美育自身的发展方向。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决定》正式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 使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确定, 美育由此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决定》还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 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一《决定》充分说明, 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对美育是十分重视的, 既明确了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强调加强美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指明了美育的发展方向, 那就是:旨在提高人的艺术鉴赏力的同时不断加强美育教育, 使德、智、体、美等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既然审美素质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作为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有较强的审美教育的意识, 充分认识美育的特殊职能。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人们完善品格, 荡涤心胸, 丰富感情, 开拓思路, 增长才干等。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要注意到4个方面的问题:
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审美不是自然现象, 而是社会意识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获得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要得到艺术的享受, 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同样人们如果要欣赏瑰丽的大自然的美, 欣赏、追求社会生活的美, 探求人们心灵美的奥秘, 就需要有相应的感受能力。美育的首要任务, 就是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和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
美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客观事物和客观的活动过程之中。科学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美的。我们学生的生活中同样无处不在存在美:“您好”、“谢谢”、“请”等的语言美;站如松, 坐如钟, 行如风, 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行为美, 干净、整洁、的环境美;遵纪守法、开拓进取、乐于助人的心灵美, 都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感受, 去体验, 去实践。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线条、形体、色彩、表现方法的知识、技巧, 必须训练他们的视觉器官, 提高其视觉感受力;要让学生学会懂得节奏、旋律, 提高他们发音、吐字等表现声音之美的能力, 必须训练他们的听觉;使他 (她) 们认识到:有能够感受美, 才能谈得上鉴赏美和创造美。对于学生来说, 这个时期正是他 (她) 们心理, 生理趋于成熟时期, 对美的感受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
美育的又一职能, 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地鉴赏美丑的能力, 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事物的美和丑, 并且不断提高鉴赏美的水平。这种对于事物美丑的鉴别力, 同样并不是先天具有的, 而只能在日常教育活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人们常说, “爱美是人的天性”,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但事实表明有爱美之心, 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学修养。世界纷繁复杂, 中小学生往往分不清真假、善恶和美丑, 有的盲目崇尚“哥儿们义气”, 有的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暴力动作, 有的盲目追求“流行”。由于缺乏对美应有的鉴别力和鉴赏力, 难免会出现美丑颠倒, 是非混淆的情况。由于人们的生理基础, 心理素质, 文化教养, 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 在各不相同的审美情趣中不但有高下之分, 而且有健康与病态, 进步与落后之别。因此, 对中小学生确实需要通过美育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地鉴别美丑的能力。只有如此, 才能使人们树立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从而满怀激情地去追求的美。
3.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是审美教育的又一重要职能。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同样地人们感受和鉴赏美是为了创造美, 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通过审美实践、审美教育所培养起来的创造美的能力, 既包括诸如音乐、美术、文学、影视、等艺术创作的能力, 也包括在科技、生产劳动、以及日常生活乃至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各个领域中创造美的能力。
4.注重克服“审美疲劳”
同样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从19世纪末起, 西方艺术界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到了20世纪下半叶即二战结束后, 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更是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加活跃纷乱、光怪陆离, 从创作观念到创作手法都出现了愈加偏离传统艺术的发展趋势。其中各种流派纷然呈现, 既体现了一种大胆创新和探索实践的精神, 也有沉溺于对疯狂、混乱、抽象、晦涩等肤浅的游戏化和走极端的倾向。
到了20世纪80年代起, 现代主义艺术开始重新大规模进入我国, 由此大大开阔了国内大众的艺术视野, 丰富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法和技巧, 出现了多种新的艺术价值取向, 并且对国内艺术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使国内艺术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格局。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我国大众对一部分现代主义艺术作品进行审美鉴赏时, 常常不由得产生了情绪烦躁乃至愤怒的心理现象。这种审美主体在对某些艺术作品开展审美鉴赏和审美判断的活动过程中, 感觉艺术作品无法促使自己生发审美享受和愉悦, 反而诱发出厌恶、烦躁和恼怒等心理抗阻反应, 导致接受、鉴赏活动演变成了一场强度不一的消极精神体验的心理现象, 这, 即是所谓的“审美疲惫”。从直观的感性理解上看, 不以人们意志能够转移的是各类文化、思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引进一并来到我们的面前, 且来势汹汹, 其震撼力不言而喻。在我国, 经过从古至今两千多年的传统艺术观念的积累沉淀, 已经在全社会中产生了一个较为稳定和普遍的审美心理范式, 它遵循既往的言说规律和传达规则, 契合于传统氛围中的接受者的期待视野。而大众生活、存在于这个社会里, 在自觉与不自觉、直接与间接中接触、接受着这种审美心理范式的熏陶、同化。因而在他们的意识乃至潜意识之中, 就潜藏着长期积淀下来的这种心理范式的影响, 以至或隐或显地表现在他们的审美活动中, 再加上审美者个人的见解、思考, 就形成了一个虽然有差异性和多样性, 但总体上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在大众审美活动中, 控制、调整着他们的审美态度、情绪、意志和判断, 并由此影响着审美震撼力对审美主体心理所产生的刺激的性质。一般认为, 在当今的审美观念中, 艺术作品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特性:“感召性”、“独创性”以及“卓越性”。因此, 注重克服“审美疲劳”, 同样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毫无疑问, 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21世纪, 着眼于21世纪的人才规格的要求,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从而适应未来的人才需求。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 审美在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的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 因此审美教育不仅成为了当今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突破口的趋势。
摘要:审美教育, 是人类完善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本文就如何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鉴赏、创新能力;营造、提升审美境界;完善人的心理素质和性格, 做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美,艺术,审美教育,鉴赏,教师
参考文献
[1]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晶.论审美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7.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
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成功事迹。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
感谢老师这一学期的教育,虽然在另一个校区,来来回回不是很方便,但学到了很多,很满足了。特别是音乐学院的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实在是享受。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新)10级7班孙雷
8.艺术领域学习心得 篇八
艺术领域学习心得
通过李老师对《纲要》、《指南》的解读,使我明白: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的过程。《指南》非常鲜明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艺术部分指出: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要让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艺术贵在创造,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我们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要让幼儿充分的发挥其自主性,不困住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多为幼儿提供机会,保护他们的天真与创造力。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引导幼儿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 而在幼儿活动中和设计课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对幼儿的要求过多,不要过重的`培养幼儿技术上的能力,我们应更重过程,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就要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艺术存在于生活,我们应该更加的注意生活中的艺术,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感受艺术。我们应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就注重对幼儿艺术的培养与启发,让幼儿自信大胆的进行表演与创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幼儿拥有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愿或能力。
另外,在个别化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我们应更好的营造气氛,鼓励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幼儿艺术教育,克服以成人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幼儿。重视音乐区的创设,活动室的不足应有幼儿的充分参与,美术区中应配备幼儿常用的创作材料和工具。
9.浅淡草书艺术的发展、特征和鉴赏 篇九
一、草书的产生与发展
草书形成于汉代, 从汉到唐,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如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和孙过庭《书谱》, 狂草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 都是现存的珍品。任何书体在使用中都有简便易写的要求, 发生省简笔画和潦草的趋势。这种趋势是文字演变的主要原因。每当社会变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 文字应用频繁, 个人随手省简, 异体字出现的速度加快, 为了使文字利于应用, 势必要加以纠正。“周宣王太史作籀书”、“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隶书”以及蔡邕以八分书写熹平石经等, 都是两周、秦、汉各自对当时流行的字加以规范化而颁定的标准字样, 也是公认已形成的新的书体为正体字的开端。但是要求简易的趋势并不因此停止。早在记录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里就有简笔和潦草的字迹, 史籍中“屈原属草藁”、“董仲舒藁书未上”, 说明战国古文和西汉隶书在急速书写时也非正体。据魏晋人记载, 东汉北海敬王刘睦“善史书, 当世以为楷则”, 刘睦死前, 明帝派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章帝时, 齐相杜度善作习字的范本, 章帝曾诏令杜度草书奏事。可见公元1世纪中叶以来, 草字已经不尽是出于匆促书写而是被珍视和仿习的字体了。从近世出土的汉简可以看到, 西汉武帝时字画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到新莽时期, 有更多省画和连笔的字。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 (公元46年) , 简就已经完全是草书了。但是从周代到新莽时期都不曾把草书列为一种书体。《说文解字》成书于和帝十二年 (公元100年) , 许慎在《叙》里说“汉兴有草书”, 是以草书为一种书体之始。东汉末期, 张芝被誉为草圣, 其同时以及稍晚的钟繇等名家辈出, 各成流派。当时赵壹有《非草书》之文, 蔡邕有类似之议, 以维护正体字的地位, 这反映出草书已极一时之盛。汉末直到唐代, 草书从带有隶书笔意的章草发展成韵秀宛转的今草, 以至奔放不羁、气势万千的狂草。历代对章草的名称有不同的说解。有见汉末以来《急就章》有草书写本而说, 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 最为无稽。有以章帝爱好草书或曾令用草书作奏章, 甚至说章帝创造草书的, 都属臆测。有以章法之章与章程书、章楷的章同义, 符合早期草书略存八分笔意, 字与字不相牵连, 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的事实, 近人多信此说。今草起于何时, 又有汉末张芝和东晋王羲之、王洽两种说法。从传世的表、帖和出土的汉简、汉砖看, 在汉末以八分书为正体字的同时, 已经出现近似真书的写法, 草书也会随之变异。略晚于张芝的草书家崔瑗作《草书势》, 对草书有“状似连珠, 绝而不离”、“绝笔收势”, “头没尾垂”、“机微要妙, 临时从宜”的描述, 可见汉末的草书笔势流畅, 已不拘于章法。书体演变本来没有截然的划分。说今草起于张芝是从新体的萌芽看;说今草起于二王, 是着眼于典型的形成。唐代以来真书沿袭至今。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 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
草书本来是由于人们为日常书写便捷快速的要求而产生的, 原是出于实用的目的。但一旦进入艺术的领域, 就逐渐超越了这种应用的功能而形成千变万化, 自由驰骋, 线条如行云流水, 点画始转, 舒卷自由。既有强烈之动感, 又有遒劲之力感, 气度磅礴, 神采飞扬, 特别适合于承当传达时代脉搏的载体, 这就是草书受到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草书创出不久, 就迅速达到了书法的最高境界, 很快脱出了实用范围。
二、草书的艺术特征与美质
(一) 艺术特征
书法是线条艺术, 草书则达到了线条美的极致。它不过是一些或长或短, 或粗或细, 或直或曲, 或柔或刚的线条, 但如何使这些线条“穷变化于毫端, 合情调于纸上”确非易事。
首先是“连”。唐代著名书法评论家张怀灌说张芝的今草“如流水速, 拔茅连茹, 上下牵连, 或借上字之下, 而为下字之上, 奇形牵合, 数意兼仓。”张怀灌说, 草书的写法是:“字之体势, 一笔而成, 偶有不连, 而血脉不断, 及其连者, 气候通其隔行。”笔墨相连, 指的是笔法和墨气, 以线条的妍美为务, 切不可追求破笔颤笔。那些苍劲老辣的笔法是书到老年自然成的, 那种哆哆嗦嗦满纸涂鸦的笔法是非常可笑的。草书在用墨上也要追求墨色的丰富之美, 浓墨要妍润净洁, 不可污浊滞沌, 松笔应厚重滋润, 不可燥若干柴。草书运笔迅速, 墨不能过浓, 过浓则滞笔。
其次是“变”。草书笔法, 乍看只是线条, 细看则见到千姿百态, 争妍斗艳。草书用笔的灵魂是使转和提按。使转是笔画转与折时的变化, 要求迅速自然, 绝不能用楷书的蹲笔, 圆转处如兰叶翻动, 出现自然的笔锋翻转;折处要刚健洒脱, 不浊不滞。提按是用笔的务实轻重, 这是莫测的草书中无疑是极端重要的, 它按时力透纸背, 提时笔断意连。用笔的变化是长期的训练之基本功, 使柔软的笔得心应手, 线条达到艺术美, 章法的千变万化, 才会使书法达到更高境地。
再次是“疾”。书法中论草书中迅疾的很多, 有诗曰:“驰谊骤墨刷奔驷, 满座失声君不及。”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在《自叙贴》中描写“粉壁长廊数十间, 兴来小豁胸中气, 猛然绝叫两三声, 满壁纵横千万字, ”其翰动若飞恍惚可见。我国书法史上, 用笔的快与慢, 历来争论不休。但草书家都主张用笔迅速, 且综观古来一切草书作品, 莫不是迅疾驰骤的。快和慢的是矛盾对立统一, 快要和凝重、沉着、准确、洗炼结合起来, 决不可虚躁漂浮。要行云流水, 流走机趣, 畅达和谐, 力求光洁洗炼, 以线条妍美为务。
(二) 艺术美质
1.飞动与变化
草书简易的形式与快捷的行笔, 极有助于书家艺术个性的充分发挥。古往今来, 忘情于草书创作的大有人在。成就卓著的草书名家、大家, 历代都有。他们以出神入化, 惊世骇俗的创造业绩, 使草书在书法艺术的天地里占有崇高的地位。飞动与变化, 可说是草书最突出的艺术自重。飞动带来难以穷尽的变化, 变化使行笔与形态都反映出难以名状的点而呈现极为强劲的飞动之势, 草书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形式, 从点画、结体到章法、笔法, 从速度、力量到韵律、情趣的种种表现, 莫不处在生动而丰富的变化上看, 每个草字都有许我互不雷同的造型。把握了草书创作艺术规律的书法家, 在毫无拘束地纵情挥洒的过程中, 顺应瞬息万变、追风逐电的运笔节奏, 于“势来不可止, 势去不可遏”的笔势往来间随机布阵、角遇成形的。
无论是书法家还是鉴赏者, 草书对他们始终都具有极大的魅力, 因为于变化飞动中创造美, 更能自由而充分地发挥人的个性与才气;于变化飞动中发现美, 更能获得强烈持久的审美愉悦与满足。
2.连绵与使转
草书在连续不断的运笔中组画成字、自然不会笔笔另起而更多采用化断为连的方式。连绵有两种, 一是“笔连”, 一是“丝连”。前者是指点画在草体形成中早由多笔边成一笔;后者是指草字内在笔画以牵丝引带构成的相互连接。连绵要求草书有相应的使转的笔法又使连绵成为草书独具的艺术特色。成功的草书所呈现的连绵之美, 莫不来自使转的妙用。使转中疾轻重的把握, 是决定草书成败的关键所在。
这种“笔断意连”, “迹断势连”的效果, 不仅可以穿上下, 而且可以“通其隔行”, 整幅作品也就若断还连、不粘不脱、神融笔畅、超逸绝尘。草书的笔往往构成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的字内之圈。这些圈眼, 使草书的结体和章法具有所谓“散乱之白”的特征。出色的草书在这钩环盘纡之处, 莫不显现出书家“草以转而后劲”的艺术功力。而圈眼的环形变化与配合, 则活泼生动、毫不雷同。字中之眼, 增加了草书盘旋钩边的动态美感, 也使字内字外空间的虚实处理更加富有节奏。
草书的字形结构, 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规矩可循, 如楷书那样的间架结构若干法则之类, 在草书是不适用的。但一切书法造型艺术的结构原则, 如均衡, 对比, 呼应, 变化等等, 草书也适用。不过不是从点画分布的“形”的方面去运用这些法则, 而是在“意”与“势”方面达到这些要求。例如均衡, 绝不应理解为在点面上的均匀摆布, 在空间上求四平八稳, 而是在意趣, 态势上达到均衡。或欹或正, 或密或疏, 或干或湿, 但在总的意与势上仍要实现均衡。草书统摄全局的关键是“变化”二字, 在规范的字形书法上, 力求推陈出新。字的各个部位, 笔画的穿插缭绕, 切忌平板雷同, 但无论怎样变化, 都不可变离草书的基本笔法。不可任意生造, 也不可曲折错落过甚, 满纸走龙画蛇, 胡乱涂鸦, 日后连自己也不能辨认, 这只能败坏草书艺术。元朝赵孟頫号称各体皆精的书法大家, 前人谓赵的行书分布如算子, 但他却不能草书。明朝的解缙笔画任意盘绕, 意味俗劣, 格调不高。有人写虎字, 末笔故作枯笔顿挫, 描作虎尾上有多少个节, 也是一种恶趣。为此, 取法必须高, 择经必须慎, 才不至于坠入魔道, 从而体现草书艺术的至真至美。
三、草书的艺术鉴赏
书法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趣有巨大的作用。在创作书法作品时, 不仅能给人带来愉悦和满足, 而且常常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使审美情趣得到陶冶与提高。此外, 书法艺术对创造社会的环境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例如名胜古迹区内, 众多的碑文铭记、摩崖石刻等重要文化遗产, 更是具有艺术鉴赏和历史文化价值, 体现出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草书自有其独特的章法和韵味, 有别于其他书体。正如不能以楷为篆, 以楷为隶一体, 也不能以楷为草 (以楷书的法则, 习惯, 趣味作草书) , 绝非把楷书行书写得潦草一些就是草书。这也如诗、词、曲各有不同的格律一样, 要仔细深入体会草书的独特风韵, 掌握其规律和法则。诸如“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等等, 在楷书不能适用, 在草书则可灵活用之。为此要学会草书的理解和鉴赏。
一是广泛阅读古今著名法帖, 用心揣摩, 积累感情上的认识。二是阅读书法史和古今书法, 从理论上指导和深化认识。其中最重要的是读帖, 直接面对古人原作真本, 有如古人在面前, 直观其风采。用心分析欣赏其笔墨与神韵之最精妙处, 领会怎样用笔理解神采飞扬, 吸取其营养, 而后对墨迹做大量的揣摩临习。首先“无我”, 涉猎各名家名帖, 孙过庭《书谱》, 智永《真草千字文》, 王羲之《十七帖》, 张芝《将军帖》, 而后怀素《自叙帖》以及明清诸草书名家样帖。同时不断拓宽视野, 融会贯通, 这就是鉴古和创新的过程。后来“有我”, 通过自己的理解, 在欣赏与创作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孜孜不倦, 殚精竭虑, 就会超拔出来。
诚然, “功夫在字外”, 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 更应通晓文字学、考古学、语言学以及建筑、雕刻、舞蹈、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这些艺术素养的形成为书法艺术的发展, 鉴赏和创作会提供更丰富的资料。同时也会真正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来。
摘要:草书是书法艺术当中最体现章法布局, 书法神采, 表达诸多情感的一种书体;均衡、对比、呼应、变化的原则;独特风韵, 规律和法则。
关键词:草书的产生与发展,艺术特质,美感鉴赏
参考文献
[1]任平.大学书法[M].杭州:西泠印社, 1999.
[2]史留俊.书法创作欲的形成和把握[J].中国钢笔书法, 2007, (8) .
10.领导艺术优秀学习心得汇编 篇十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做好领导工作要讲艺术、讲方法。领导的修养要具备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在工作中,领导要具有战略思维能力,在事物初露端倪时,就要敏锐地把握其本质和走向,从整体、系统、宏观上把握并驾驭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总观全局,组合局部,从战略高度去思考,筹划和处理工作。既要善于把握宏观,解决主要矛盾,也要善于抓住微观,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通过办好每一件小事,完成工作上的大事。还要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对细微小事不马虎,特别是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的关键细节,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高标准,严要求地办好每一件小事,力争实现工作中的“零差错”。
所谓的领导只是工作职能不同,领导的使命就是发现和培养合适的员工,帮助普通人产生卓越的绩效。只有平时与员工多沟通多互动,才能了解员工的优缺点,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沟通不能浮在表面,不接地气,不能以言取人,以貌取人。
在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时,更需要做好领导工作,发挥团队的力量,以诚行事,产品开发多和客户沟通,不能闭门造车,多集思广益,从而取得卓越的绩效。
作为铸造公司的一名财务人员,如何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价值,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要增加自己的附加价值及专业能力,日常工作生活中,多读书多看报,从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次要确定自己长期不可替代价值,作为一名财务人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会计机器人的发展成熟,我们财务人员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尽快从实际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以确保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既不被同行们替代,也不被机器人替代;
最后要持续不断的展现自己的成长价值,在工作中我们始终要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让自己的各项能力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提升,以满足公司对员工的期望。
11.视觉艺术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十一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期末作业视觉艺术心理学学习心得
2012 年05 月 19 日
视觉艺术心理学学习心得
从第一周开始上视觉艺术心理学这门课,收获的东西不能说很多,但至少也有某些值得记忆的内容,还不至于白上了这门课。在课程快要结束之际,略微整理一下学习此门课程的心得与体会,算是一个学习总结。
在选这门课程的时候,有些担心这个课会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会太枯燥无味。第一节课的情景现在还有印象,那时候坐在第一桌,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品牌的logo案例。有两张是伊利的在不同时期的logo,当时老师问同学觉得哪张比较好。第一排的同学都被提问了,我记得我当时有些紧张,回答说新的那张logo比较好。老师问为什么,我说比较抢眼。那时候真的是因为紧张随口做了回答,没有什么主见,潜意识里觉得新的就是好的。其实我对新的那张logo的第一感觉是很熟悉,很像某个洗衣粉的logo。可是那时觉得这种想法太滑稽,没想到老师在同学们回答后说道:伊利太强调”绿色”,做的是越来越像洗衣粉广告了。当时心想:这不是自己刚刚的感觉吗?为什么没有说出来呢?除了遗憾,当时就觉得原来这个在课上可以这么轻松,回答可以很自由,想什么说什么。老师也很可爱,淡定不失幽默。后来还有一个环节是老师问我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某个品牌或某本书,对这个品牌或书有什么独特的认识和理解。那时我也很紧张,因为我对品牌没有特别的概念,也没有钟情于某个品牌,看过的书也不多,所以更别提认识和理解了。后来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发现大家差不多,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失落。那堂课让我觉得自己挺肤浅的,懂得的东西太少了,没有谈资。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理科生,对我来说,谈论数理化知识还更容易些。来到这个专业,算是意外也是预料之内。自己的第一志愿并不是这个专业,但是这个专业也是我的志愿之一。自己当时是冲着兴趣报的这个专业,而实际上,对这个专业我了解的并不多。这是我上了大学后才发现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让我很迷茫。在还没分方向之前,任何一个方向都无法丢下置之不理,可是一旦分了方向,那么之前所学的另一个方向的内容就没有用了。更严重的是,我并没有清楚的选定一个方向,一直在徘徊不定,以至于两个方向都学的不精。因为没有办法做出选择,所以就没有办法下定决心认真去钻研。迷茫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选择这门课算是一个参考,对于选择哪个专业方向的参考。我希望能够通过不同的课程来认识自己,判断自己。到底是对哪个方向兴趣多一点,当然我也知道兴趣并不能当做主要因素,还得自己更擅长哪一方面。毕竟,俗话说,兴趣不能当饭吃。通过这门课,了解到了一些艺术和设计方面的知识,也从老师那里得知关于设计行业的一些规则和所需的基础,让我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确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之后的课,一如既往地,老师上得很有趣,并不是如当初自己的设想那样只是纯理论的东西。课上给我们分析了很多案例,给我们看了很多很有创意的图片,也播放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视频。他的讲解也很有意思,时常让我们发笑。最重要是老师每次上课都精力充沛,声音很洪亮,积极的情绪很能带动人。因为这门课是安排在星期三的下午前两节,那天我们一直满课,所以常常中午不能休息,到下午投两节很容易疲惫。我记得在刚开始,有一两次,自己真的因为疲乏时常走神。到后来渐渐不会了,因为你的情绪会被感染,被带动,这样两节下来基本是完整听完的。如开头所说,学习这门课,并没有收获特别多,但是也不是一无所获。
12.关于俄罗斯文学艺术的鉴赏分析 篇十二
一、俄罗斯文学的发展
俄罗斯古典文学从普希金到托尔斯泰、契诃夫。他们的作品, 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以前世界文学中最辉煌的文学。又由于它是过去时代的产物, 又有着历史的局限性。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先创, 从他开始, 俄罗斯文学开始走向世界, 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托尔斯泰、契诃夫是跨世纪的文学巨匠, 即为上世纪的优秀文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又为新世纪的文学开辟了新的篇章。高尔基是19世纪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发展的继承、创造性的继承、革新的继承, 而不是机械的、消极的继承。
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是到了出现托尔斯泰时达到了顶峰, 他在人类文化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是获有世界声誉的作家之一, 其作品是旧现实主义最有批判力量的代表。托尔斯泰善于深刻分析人物心理性格, 能够把人物内心活动最隐秘的东西显示出来, 这种显示主要通过人物动作与表现的微妙变化显现出来, 对事物细节的真实可达到可以触摸的程度。
二、代表人物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 涌现了一大批著名作家。例如普希金、肖洛霍夫、高尔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等, 他们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文学艺术家, 追求自由是普希金整个创作生涯的主题, 他早在作品《致恰达耶夫》中就呼吁人们响应挽救祖国的召唤, 并把心灵美好的激情献给祖国。在俄国历史最黑暗的时期, 他作了许多诗歌来抨击俄国反动派, 其文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他的作品将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供世界人民研究。
肖洛霍夫是俄罗斯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他又是革命人员, 他的作品反映了坚信生活与不屈的胜利意识。在其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静静的顿河》, 对世界文学产生重要影响。
高尔基的童年生活使他广泛而深入的认识了人们的生活并进行了研究, 从而激励他寻找生活的真理和改造生活的途径, 这些为他的早期文学作品奠定了基础。晚期作品则歌颂新国家、新社会、新人、新事, 抨击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的剥削制。
三、作品分析
《静静的顿河》是肖霍洛夫悲剧史诗的代表作, 它写出顿河边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国内战争等动荡的岁月里经历的风暴和哥萨克中农的悲剧命运。揭示苏维埃政权在顿河地区建立的艰辛和取得最终胜利的道理, 和哥萨克人在动荡中走向革命的艰辛和坚强。描述了哥萨克贫农们、中农们、富农、地主等各阶级的关系及在革命中的斗争与升沉, 以及各种人的思想感情在革命中的变化。
《静静的顿河》这篇作品又写了世界大战的战场, 战争与革命的激烈场面, 扩展了雄伟的规模与气魄, 真实的描写了战争与革命的历程, 以无情的真实, 体现历史的矛盾。史诗的主人公是一个最终走向灭亡的哥萨克中农为代表, 具有复杂而曲折的经历, 最终落得灭亡的悲剧, 性格的矛盾是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文中一方面说明主人公自己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热爱故乡的一草一木, 他勇敢、诚实、有对生活真理的追求, 他反对落后与残忍, 对阿克希尼娅的爱情是真诚而热烈的。另一方面, 他不能摆脱旧的束缚, 对哥萨克的传统留恋不已, 私有制观念决定他企图寻找第三条道路, 在关键时刻他动摇、不自信、糊涂的精神。
俄罗斯文学, 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它在当时俄国产生过重要影响, 但今天它仍有重要价值。不过, 从现代正确的理论分析, 也有许多作品在当时是落后和反动的, 例如, 托尔斯泰的作品反映了俄国广大农民反对专政和暴政、反对官方教会的强烈抗议情绪。同时里面又有极为反动的宗教训诫。所以, 对俄罗斯文学, 我们应该发扬好的方面, 批评落后的思想。
四、总结
俄罗斯文学就其历史意义来说, 有着进步的的因素, 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 对俄罗斯文学艺术的鉴赏分析应该有理有据, 这样才能创造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文学, 从而带动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
摘要:俄罗斯文学主要是19、20世纪的俄罗斯古典文学和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 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有着巨大影响。本文主要对其代表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进行鉴赏分析。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艺术,肖洛霍夫
参考文献
[1]高尔基著.缪灵珠译.俄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113-115.
[2]马家骏.俄国文学史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0-17.
[3]郑体武.俄罗斯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27-28.
[4]李辉凡.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10-13.
13.魏书生教学艺术报告会学习心得 篇十三
2018年9月13日和14日,我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有幸到市委党校参加“班主任核心能力提升暨魏书生教学艺术思想报告会”,其中有幸聆听了魏书生老师、余国良老师和董文华老师的智慧分享,深感受教之余,我也从中总结了几条经验。
第一,学习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在苍茫宇宙中,我们都是一粒微小的尘埃,要始终怀着一颗谦逊的敬畏之心,不傲慢,不自卑。眼睛向内,淡泊明志,去开发自我,对学生对自己都充满信心,带领孩子打开心门,去发现外面的日月星辰、花鸟草木。语文的教学,归根结底就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要享受读写过程中的小快乐。善于发现小快乐,才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学习就是一个享受人生的过程,我们都要细品人生,乐在其中。就像魏老师讲的,即使是一碟萝卜条,也要榨出清香,品出甘甜。
第二,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魏氏课堂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告诉我们的是需要养成的一些学习习惯,比如:①,让学生给自己定一个目标;②,做好课前预习,自己画知识结构图;③,让学生写适合自己的作业,不做无效的作业。已经会的不要写,写了还不会的不要写;④,养成积累错题集的习惯;⑤,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养成尝试互相出考试题的习惯;⑥,养成大事做不来,小事赶紧做的习惯;⑦,培养筛选有效信息的习惯,现在垃圾信息太多,要带领孩子从泡沫信息里解放出来。
第三,新型师生关系下,我们应该做到和学生心理相容,少问怎么办,多用心灵去感受。孩子难教不要泄气,不要抱怨,俗话说:“差秧苗也能长出好谷子”,差秧苗只要侍弄得科学周到同样会有好收成,老师最好的状态就是像农夫去耕田那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在等待中期待又在期待中等待的细活,我们要凝神静气的做个麦田的守望者,相信三分投入七分等待的自然规律。孩子难教该怎么办?要多用心去感受,用脑子去思考,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多花点时间和孩子相处,99%的问题都需要寻找“是什么”,当我们明白了是什么,为什么,那么怎么办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夸奖是门艺术,对孩子多点赏识,少点批评。给孩子一个肯定,尤其是不露痕迹的肯定,它就好比一碗参汤;给孩子一个否定,尤其是直面狠厉的否定,它就好比一碗砒霜。但是,仅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只能算是刚入门,要懂得“好孩子是被会夸孩子的人夸出来的”,这才算得上入路。不要太相信语言功能,只要在表情的“真”与“善”上,状态的“正”与“美”上多下功夫,语言再短都有用。赏识不花钱,听者像过年。再差的学生听到夸奖,也会卯卯劲往前赶一赶,再好的学生听到夸奖,也会开心笑一笑更加努力,所以,永远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和鼓励。
第五,习惯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好习惯不是逼出来的。养成好的习惯不容易,但是改掉孩子的坏习惯更不容易。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简单的说教是没有用的,硬性灌溉更是无效,现在孩子逆反心比较重,硬性逼迫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有效的做法是着力于培养孩子的新习惯,以新习惯替代旧习惯,就好比一根有裂痕的扁担,只有经常在裂痕出缠上新的小麻绳,它的裂痕才不会继续增大。小学低年级正是各种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尤其是书写的姿势,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事不依赖大人,讲文明懂礼貌不骄纵,良好的作息时间,少吃零食膳食均衡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远远指望老师督促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家长的配合,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甚至干预纠正,因为一个习惯很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一生。
第六,谈心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随时随地和学生谈心交流。做老师的要经常找学生谈心,而怎么谈心也是有讲究的。谈心的秘诀就是要把与心合得来的,喜欢的话谈进心里去,老师能与各种各样的学生谈得来就等于做好了一半。天天说教,训斥就等于念经,让一个个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段的孩子天天听人念经,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一个好的例子就是一个好的榜样,一个好的故事就是一个有用的道理。例子和故事是谈心和交流的两只桨,双桨同时划动,教育这艘大船才能成功启航,快速的开进规划好的航线,抵达理想的彼岸。
第七,努力提升做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语文老师的自身修养。首先,带领孩子与阅读共成长,在自己爱读书多读书的同时,督促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在自己爱文字爱写作的同时,让孩子养成多观察勤动笔的习惯;其次,身正为师,人格濡染,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者。低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就是学生成长的范本,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把影子树到学生心里去;最后,细微体贴,做学生眼中的“校园父母”,构建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把爱变成看得见,关心学生学习,更关心学生成长。
14.民族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四
商学院 农经1202班
唐婷
可以说,我从小学到高中音乐课从未间断,断断续续我接受了近十年的音乐熏陶,古人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接受了近十年音乐熏陶的我学会了最基础的的识谱,对音乐也具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因为自身的信心的缺乏,在原本唱歌机会少之又少的音乐课上,得到锻炼的机会几乎为零。
进入大学之后,有幸得以选择到了陈老师的音乐鉴赏课,陈老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让音乐课堂变的轻松幽默,我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越发的浓烈。在课堂上老师更是积极与同学互动,给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多的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对我来说,上陈老师的音乐鉴赏课就是一种人生的陶醉,更是一种享受。
当然在民族音乐鉴赏课上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首先我对民族音乐鉴赏这个概念有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认识,民族音乐鉴赏分为“民族音乐”和“音乐鉴赏”两大部分进行理解。
“民族音乐”顾名思义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生活的音乐,因而它是具有民族性的音乐。民族音乐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民族音乐同时也是扎根于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音乐鉴赏”和作曲家作曲,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整套表情达意的体系。这种体系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元素、旋律、节奏(有规律的音乐的长短的结合)、节拍(有规律的强弱)、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调式、调性、和声、复调、配器。
其次我对民歌也有了一些了解。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河北民歌《放风筝》、新疆民歌《美丽的姑娘》、山西民歌《汾河流水哗啦啦》《五哥放羊》、湖北民歌《清江放排》、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湖南民歌《叫我唱歌我就唱》、《良宵》、《夏夜》、内蒙民歌《牧歌》、东北民歌《月芽五更》、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和汉族民歌《绣荷包》带领我们领略了祖国各地的好风光。
再者,我对民族唱法也有了一些了解。民族唱法是在我国民族艺术土壤中孕育成长,在继承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唱法,戏曲唱法和曲艺唱法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欧洲传统唱法的科学训练手段和技术方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风格和特点的歌唱艺术。在了解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民歌《康定情歌》等的学习以及演唱,进一步贯彻落实了民族音乐唱法,提高了我们自身的音乐素养。
更重要的是在了解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我还学会了如何结合民族情感来分析来进行对民族音乐的鉴赏。好比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由《黄河传输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的四个部分组成的协奏曲描写了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同时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最后陈老师还带领我们现代歌唱家的风采,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在水一方》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邓老师甜美温婉的嗓音;毛阿敏的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唱进了无数儿女的心田,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王宏伟的《西部放歌》、《敦煌千里》带我们领略了西部的辽阔无垠、敦煌的宏伟壮丽;李娜的《青藏高原》带我们飞越到数千尺高的云端,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从我自身来看,我觉得学习一些基础乐理和试唱知识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从小学到高中,我从未系统的完整的学习过乐理和试唱知识。其次,学习一些基础的乐理可以让我们初步领略音乐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激发我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音乐素养,对自身音乐方面的发展有所帮助。最后,对一些对音乐感兴趣的大学生来说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全面化学习音乐的平台。每每看到人家唱歌时歌声嘹亮神态自信,我也很想成为他们那样,学习基础的乐理和试唱知识让我向梦想迈出了第一步。
另一方面就试唱知识其自身而言,在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试唱调整自己的发音位置,锻炼自己的嗓音,调整自己唱歌的音准,激发我们唱歌的兴趣。作为和试唱知识同样重要的基础乐理和试唱知识相辅相成,同是音乐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共同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和音乐素养和我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通过这一学期的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民族音乐是中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通过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在精神上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上网民族性。当我们听到某首民族音乐时,很快就能辨别出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这就是民族音乐的神奇和魅力所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造就不朽的民族音乐。但在当前,民族音乐在很多大学生身上逐渐缺失,大多数学生只是一味的盲目的追求着那些所谓的 好听的动感歌曲。在他们意识里,民族音乐是上一代该听的,现在已经过时了。可见,民族音乐虽然充满魅力,但却不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究其原因,很多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不为大学生所知。就我对在我身边同学的观察来看,也有部分同学喜欢民族音乐,但又怕大家嘲笑,所以追随大众,盲目听一些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心理特征,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民族音乐,坚决抵制庸俗不良歌曲的侵蚀,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先辈们从劳动生活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优美的歌曲。尤其是劳动号子,听了让人浑身精神抖擞,倍感活力。
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确实需要学习音乐。首先从情感方面来说,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又无法排解。在这种情况下,学学音乐,通过试唱排解心中的烦恼,愉悦自己的心情。听听民族音乐,把烦恼放在一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自己心情好一点,充满动力,这也是我的亲身感悟。更重要的是学习民族音乐能够让自己烦躁的心灵静下来,让我自己重新审视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其次从学习方面来说,很多大学生都被自己的专业绕的头昏脑涨,提不起学习兴趣。像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成天和高数奋斗,确实没什么兴趣积极学习。可能这时候更适合学一学音乐放松一下心情,对学好自己的专业是很有帮助的。
【艺术鉴赏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鉴赏课学习心得08-31
艺术鉴赏 京剧06-18
开国大典艺术鉴赏10-06
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11-01
岳阳楼记艺术鉴赏09-09
古代艺术品鉴赏作业10-12
诗歌鉴赏之艺术技巧:表达方式08-14
设计艺术鉴赏湖南大学09-30
高中美术鉴赏(人美版)-6艺术美和形式美(试讲稿)08-03
大学音乐鉴赏学习心得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