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意义

2024-08-02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意义(共11篇)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意义 篇一

浅议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是《孙子兵法》之后,又一次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军事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真正科学地考察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南。

毛泽东军事思想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其指导下,中国人民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战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从南昌起义的失败再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成为毛泽东军事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毛泽东自幼熟读过的《孙子兵法》、《老子》、《论衡》等等,奠定了古代军事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和毛泽东一起起草过军事文献;有的参加过重大决策的讨论,其卓越见解被概括于毛泽东起草的军事文献之中;有的发表过自己的军事论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必要的补充。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包括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的理论,军队建设理论,战略战术,国防建设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大背景下,科技迅猛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及其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在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一方面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因此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有些人唯武器论,盲目发展高尖端武器,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始终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军事思想,完全背弃毛泽东军事思想,将会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当今非但不过时,对中华民族来说,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暗夜里的火把,照耀着前进的道路.当今中国的钓鱼岛事件、南海问题比较严峻,我们应该用冷静、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事实上,美国对于东海及南海的局势演进有决定性影响。日本在钓鱼岛问题、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和美国在背后支持不无关系。我们不能像舆论那样轻易的喊打或者不打,现在的中国可借鉴毛泽东“不打没把握的仗”的军事战略,掌握主动权,选择适当的时机出手,采取自强不息的发展政策,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意义 篇二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价值

1、有利于指导现代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先进军事文化的核心内容, 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 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思想体系, 对我国的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 并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 根植于中国本土, 并随着社会情形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毛泽东军事思想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我国军事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赋予了军事文化特有的文化品质, 要求其与时俱进, 依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创新, 为现代化的军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2、丰富了军事科学的方法理论, 并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战争观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体现, 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有关军事方面的方法理论。在战争观方面, 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其有着正确的认识, 并给出了科学的定义, 他明确指出:“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简短的一句概述揭示了毛泽东对战争、阶级、生产力之间的深刻认识, 其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问题, 是军事问题的普遍规律的正确体现,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战争问题的重要继承和发展, 为更好地认识和指导战争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并不完全照搬苏联等国的经验, 而是选择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武装斗争道路, 创造性地解决了我国当时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建设一支人民军队, 团结了工人、农民等一切力量, 具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保障了战争的胜利。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突出特点

1、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是基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发展起来的。在战争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立足于中国实际, 积极参加人民革命战争, 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进行国防建设, 为全国各民族的解放和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期间经历了失败和挫折, 但是并没有打倒他们, 在革命战争时期, 由于受到左、右倾思想的影响, 全党遭受了军事上的重大失误, 毛泽东力挽狂澜, 找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此外,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军事思想来源于中国土地革命的实践;像运动战、游击战、诱敌深入等具体作战方法都是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形成的, 这摆脱了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 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高超的军事胆略;像“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的十六字军事方针, 都是毛泽东在具体的战争实践中总结教训和经验得出来的,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的特点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革命战争时期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其具有很大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的特点, 可以被应用到很多方面, 像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经济文化建设等领域均能正确体现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应用。在建国初期, 党和人民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毛泽东高瞻远瞩, 提出“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 最终确立了现代化正规军的重要决议, 为我国的国防军队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出路, 有力地捍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

1、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军事思想

建设一支人民的军队是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充分表达, 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我党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的思想。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曾指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 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已经意识到了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这也是我军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决定因素。在这一思想下, 要求我军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及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重要准则。充分说明了在夺取政权中人民军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对于胜利后巩固政权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毛泽东军事思想又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目标, 这对于巩固我国的国防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思想

“以弱胜强”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对传统军事思想的重要突破, 这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是马克思中国化的创造性体现。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我军的力量和敌人的力量相差悬殊, 如果仅仅依据以强胜弱的普遍规律, 那么胜利将离我们很遥远, 然而事物总有它的特殊性, 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敌强我弱的客观情况, 这也是从实际出发的重要体现,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深刻应用。像游击战争就是这种战术思想的重要应用, 以至最后上升到战略高度, 促进了战争的胜利。战略防御、战略进攻也是以弱胜强的重要转化与应用, 这些都考虑到了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 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展现。

3、关于国防建设的军事思想

一个国家要想保证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不受外敌的侵扰, 就需要拥有坚实的国防基础。正所谓“国无防不立”。可见, 国防建设关系整个国家的安危。从鸦片战争的教训就可以看出国防薄弱给我国带来了多么大的屈辱与灾难, 值得深思。毛泽东站在战略高度, 指出了国防建设的重点, 并进行了国防部署, 加强了我们的国防力量, 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四、结语

毛泽东军事思想充分利用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并紧密联系中国客观实际, 形成了特色的科学体系, 对我国的革命战争以及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 毛泽东军事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它应历史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得到完善, 我们要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地位, 正视它的历史价值, 发挥其无限的理论光芒, 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李靖;军事教育思想;节制之兵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55-03

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北)人。唐朝伟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靖少负志气,有文武才略,其舅韩擒虎每抚之曰:“可与言将帅之略者,独此子耳!”[1]曾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著有多部兵书,大都亡佚。现存世者,有散见于《通典》、《太平御览》中的《卫公李靖兵法》部分内容,清人汪宗沂辑为《卫公李靖兵法》四卷。《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以及《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也有反映其军事观点的记载。李靖继承了孙子、吴子等兵家的军事教育思想并有所创新和发展。

军事教育是指以教育科学和军事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为根据,对现役和预备官兵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2]。中国的军事教育始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真正产生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有一些关于《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译注的著作,如黄朴民解读《唐太宗李卫公问对》[3]、戴庞海、阎睿、周媛注译《兵经百字 唐李问对》[4]、吴如嵩、王显臣《李卫公问对校注》[5]、《李卫公问对浅说》[6]、骈宇骞《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译注》[7]等,这几部解读、译注之类书籍专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以下简称《问对》)为研究主题;其次,有一些关于李靖军事思想研究的著作,如赵良《略论〈唐李问对〉对“奇正“思想的发展》[8]、刘巨《略论唐将李靖的战略和武德》[9]、黄朴民,徐勇《小议李靖对番、汉兵关系的认识》[10]、郭绍林《说〈李靖兵法〉论将帅的素质和职责》[11]等对李靖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们主要对李靖的兵法理论研究较多,包括用兵奇正、用兵虚实、探攻守之道等,提出了很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再者,有一些以“番兵”与汉兵关系为研究主题的著作,如黄朴民,徐勇《小议李靖对番、汉兵关系的认识》对《问对》中李靖回答唐太宗提问时,关于“番兵”与汉兵关系的若干论述作了深入研究,指出“番兵”与汉兵各有所长,应力求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整体协同作战的能力;并认为李靖在处理“番”汉民族关系方面向唐太宗提出的这个“治力”方法,集中反映了李靖战略思想高屋建瓴、辩证全面的本质属性;还有一些在研究中涉及到李靖军事教育思想的著作,如于汝波《关于〈李靖问对〉的成书时间及主要理论建树》在第二部分关于《李靖问对》的主要理论建树第二点提出“训‘节制之兵的治军思想”[12],认为《问对》十分重视对军队的训练和管理,其基本思想是训练“节制之兵”,并就如何训练“节制之兵”作了评述。郭绍林《说〈李靖兵法〉论将帅的素质和职责》指出将帅“重其名节”才能忠于国家和职守;“料敌制胜”取决于将帅的综合素质和主观能动性;“持军之急务,莫大于赏罚”;勤勉无懈,体恤士卒;气势、地势、因势是将帅临战必须把握和利用的三要素。

从前人对《问对》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前人关于《问对》真伪问题论述最多,但意见也最为分歧,至今对其作者及成书年代仍未得出一个比较公认的明确结论。从前人对李靖的军事思想研究成果来看,他们主要对李靖的兵法理论研究较多,包括用兵奇正、用兵虚实、探攻守之道等,提出了很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为后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这些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其本身所蕴含的军事价值,并没有将其思想延伸开去,关于其军事思想的现代价值和研究意义论述不多。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战争与政治之间以及中外战争比较的方面,而对李靖军事思想或军事教育思想,甚至《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国内外而对李靖的军事教育思想研究几乎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有的也只是在一些关于《问对》译注及李靖的军事思想研究中顺带提到。

二、军事训练教育

李靖十分重视军事训练教育,他为了不忘武备,竭尽全力地“训之以甲兵”,亲自向将士传授兵法。李靖对练将、练兵以及练阵法都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一)练将

李靖认为将帅在战争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练兵之前先要练将,要练就一支训练有素的“节制之兵”,练将尤为重要。在战争中,如果想要打败敌人,要想“致人而不致于人”,就必须建立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就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将帅是整个军队的核心,从而必须高度重视将帅的选择及任用。将帅作为战争的最高决策者、谋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强调将帅要具备忠义、持重、多谋等素质,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军队的强弱以及战争的胜败。

《问对》中李靖提到,侍奉君主应“当朝正色,忠以尽节,信以竭诚。”[13]侍奉君主应当是在上朝时端庄严肃,忠心耿耿,尽臣子的职责,竭尽真诚,求得君主的信任。故选将用人当推举“忠义之臣”,反对“外貌下士,内实嫉贤”[14]者,即选将用人最忌讳象长孙无忌那样表面上恭谦下士,内心实际上妒贤嫉能的人;领兵作战应做到“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15];这句话是孙武所说的,意思是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先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也不会失去战败敌人的机会,强调领兵作战的将帅要善于谋伐取胜,“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也;百战百胜者中也;深沟高垒以自守者下也”[16],不用战争就能使敌人屈服的人是上等的将领,百战百胜的人是中等的将领,深挖沟高筑垒以自守防卫的人是下等的将领。治国君主要善于将将,不但“能保全功臣”,而且能“任以吏事”[17],即保全有功之臣,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能有机会再立新功。李靖认为作为一名将帅不仅要忠、智、严、信,还要勤、仁和勇。可见,选贤任能,择材任将是组建军队的首要任务。将帅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三军的性命,战争的成与败。所以说,一名优秀的将帅不仅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以身作则,而且要懂得如何指挥战争,严于律己,要具备忠实守信,勇武智谋,克尽职守,竭诚待人的优秀品质及内涵,这对于加强军队建设,带领全军战士作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endprint

靖曰:“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18]。李靖说过,兵法千章万句,不外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罢了,我将用这条最基本的原理去教育诸位将领。

(二)练士卒

军队遵规章,守纪律,是确保战争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诸葛亮曾言:“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19]”《孙子》曰:“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20]”这都说明军事训练教育要有一定的章法,要把部队训练成一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即使将领无能,也能打胜仗;相反,如果军队缺乏训练、军纪松散,即使将领有才能,也会打败仗。

靖曰:“教得其道,则士乐为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21]”李靖说,训练方法得当,士兵就会乐于听从命令;训练方法不得当,尽管早晚不停地督促和责备,也必定无济于事。这说明教育和训练是否得法的重要性。《法》曰:“令素行以教其民者,则民服。[22]”《孙子兵法》说:“平素能够严格执行命令,管教士卒,战时士卒就会服从指挥,勇敢杀敌。”

唐太宗鉴于“旧将老卒,凋零殆尽,诸军新置,不经阵敌,[23]”军队面临着提高军事素质的这种实际状况,向李靖提出“今教以何道为要?”的问题。李靖回答道:“臣尝教士,分为三等:必先结伍法,伍法既成,授之军校,此一等也;军校之法,以一为十,以十为百,此一等也;授之裨将,裨将乃总诸校之队,聚为阵图,此一等也[24]。意即对“不经战阵”的新部队训练,要循序渐进,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把五人编成一伍进行伍法训练。伍法练好后,再进行军校训练。这是第一个阶段。军校训练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单位当作十个单位,十个单位当作百个单位,从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进行练习训练。这是第二个阶段。然后交给裨将(副将)训练,裨将再在训练好的各校部队的基础上,将它们集结起来进行阵法的训练。这是第三个阶段。

(三)练阵法

李靖十分重视阵法训练,主张从实战需要来训练士兵,从而达到在战斗中“斗乱而法不乱”、“形圆而势不散”、“绝而不离,却而不散”的效果。练阵法是古代战争中常见且十分重要的一种训练方法。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统一队列阵形,使全军上下动作协调统一,以适应敌情变化,充分发挥军队整体作战的能力。靖曰:“臣本诸葛亮八阵法,[25]”《问对》中李靖指出他创制的六花阵是在诸葛亮的八阵法基础上创制出来的,其阵法原则为:“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是成六花,[26]”李靖创立的六花阵法的基本原则是,大阵包容小阵,大营包容小营,四方四角相互衔接,一曲一折相互对应。由八阵变为六阵,由方阵变为内圆而外方。外围六阵为正兵,中军为奇兵。并对八阵的名称赋予了新的解释,“八阵本一也,分为八焉。若天、地者,本乎旗号;风、云者,本乎旛名;龙、虎、鸟、蛇者,本乎队伍之别。后世误传,诡设物象,何止八而已乎?[27]”“方生于步,圆生于奇,方所以矩其步,圆所以缀其旋。是以步数定于地,行缀应于天。步定缀齐,则变化不乱。[28]”方是用来规定战场的范围,圆是用来连接各方机动的路线。步数固定,回旋整齐。“凡立队,相去各十步,驻队去前队二十步;每隔一队,立一战队。前进以五十步为节。角一声,诸队皆散立,不过十步之内。至第四角声,笼枪跪坐。于是鼓之,三呼三击,三十步至五十步以制敌之变。马军从背出,亦以五十步临时节止。前正后奇,观敌如何。再鼓之,则前奇后正,复邀敌来,伺隙捣虚。此六花大率皆然也。[29]”由此可见,六花阵法布阵非常严密的,阵形也是变化多端的,瞄准时机向敌人弱处进攻,从而取胜。为了使得六花阵法在训练中能按照将帅的意图练成功,并在具体的作战中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李靖还提到,军队在日常的军事训练中,就必须更加注重基本步伐和动作的训练,指挥信号的识别和正确使用,训练阵形的转换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旧唐书》卷67《李靖传》.

〔2〕胡志勇.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85.

〔3〕黄朴民.唐太宗李卫公问对[M].湖南:岳麓书社,2011.

〔4〕戴庞海,阎睿,周媛.兵经百字 唐李问对[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吴如嵩,王显臣校注.李卫公问对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吴如嵩,王显臣.《李卫公问对》浅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7〕骈宇骞.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译注[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8〕赵良.略论《唐李问对》对“奇正”思想的发展[J].学理论,2009(6).

〔9〕〔18〕〔22〕〔23〕〔24〕〔25〕〔26〕〔27〕〔28〕〔29〕刘巨.略论唐将李靖的战略和武德[J].社会科学战线,1994(6),中国古代史.

〔10〕〔15〕〔16〕〔17〕黄朴民,徐勇.小议李靖对番、汉兵关系的认识[J].齐鲁学刊,1994(2).

〔11〕郭绍林.说《李靖兵法》论将帅的素质和职责[J].军事历史研究,2003(3).

〔12〕于汝波.关于《李靖问对》的成书时间及主要理论建树[J].军事历史研究,1998(3).

〔13〕《李卫公问对》卷中.

〔14〕《李卫公问对》卷下.

〔19〕诸葛亮《兵要》.

〔20〕《孙子·地形篇》.

〔21〕《李卫公问对》卷上.

4.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些感想 篇四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继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之后,又一次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军事理论,是人类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军事思想全面通向真理开辟了发展道路。同时对我们平时的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面就来谈几点毛泽东军事理论中的几点主要内容。

一、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强调存在于民众之中”。在谋划战争力量时,把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广大农民群众这一伟大力量作为胜利之本。不断激励民众的献身精神。进行革命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政治教育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注重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些创造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开展人民战争的局面,发动群众,开创了“人民战争”。

二、枪杆子里出政权

坚持认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解决改善中国目前的境遇,决不跟敌人妥协。并在战争过程中运用出了“虚张声势、不战而屈人之兵、武装割据、敌进我退、隐势藏形山林中、草木皆兵、党与群众军事化、将来兵挡、游击战加运动战、诱敌深入、避其主力打虚弱兵贵神速、三步并作两步走、敌进我进、深入敌后之敌后”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方针。

以上这些在抗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打仗就要知己知彼,强有强的打法,弱有弱的打法。敌强我弱,那就先打敌人的薄弱环节。抗战中,我们利用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先打分散敌人和孤立敌人,慢慢地将敌人的强势转化为劣势,发挥我们的强势,尽量缩小敌我差距。然后打运动战,围点打援,把敌人从坚固的工事中引到没有工事的地方消灭之。

再比如,毛泽东提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每战中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我们应力避打哪些得不偿失或者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出于劣势,但在每个局部上我们做到优势。慢慢地,将局部上的优势扩展到全体上的优势,直到消灭一切敌人。

三、纪律是战斗力的保证

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意义 篇五

关 键 词:所有制;分配方式;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毛泽东分配思想

作者简介:周新城(1934-),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在讨论毛泽东思想的时候有一种说法:毛泽东不懂得经济学,没有经济思想。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新的、繁重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从理论上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以便指导实践,就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现实的任务。毛泽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959年12月10日到1960年2月9日,毛泽东带领几位同志一起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社会主义部分,边读边议。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苏联42年、新中国1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与现实,严肃地批判了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观点,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超越前人、启迪后人的卓越见解。他读这本书时的批注和谈话,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他所提出的许多理论观点,至今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仍有指导意义。我仅就社会主义分配问题,联系当前经济学界的状况,谈一些学习批注和谈话的体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收入差距(包括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如果分配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势必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党与群众的关系,处理不当,甚至会影响党的执政地位。邓小平在晚年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提出20世纪末应该把解决分配问题提上日程。

随着分配领域矛盾的暴露,人们对分配问题议论纷纷。但从学术界关于分配问题的讨论情况看,大多数只是在具体的分配政策(尤其是再分配领域的政策)层面上,就操作性的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仿佛只要调整一下分配政策,多搞点社会福利,就万事大吉。很少有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角度去探讨当前出现的分配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因而总感到不能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论述,就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能够拓宽眼界,找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毛泽东关于分配问题的一些论断仿佛是针对当前学术界流行的观念说的,切中时弊,值得认真思考。

一、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来研究分配问题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我们引两段马克思的话,这两段话,人们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时经常会提到,然而在研究当前我国分配问题时却常常忘掉了。一段话是马克思在谈到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时说的,他指出:“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①另一段是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时说的,他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②“生产条件的分配”实质上主要就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两段话表明,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不是人们主观地选择的,而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人们可以改变分配的具体

做法,但分配的性质和方式却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除非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是不能改变分配方式的。因此,不能撇开生产关系,尤其是不能撇开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所有制形式,孤立地就分配谈分配。

马克思强调,如果撇开生产方式、尤其是撇开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一味“在所谓分配问题上大做文章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并“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围绕着分配兜圈子”,那就是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庸俗社会主义”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出现过这样的错误,而现在我国经济学界仍相当普遍地在重复这种错误。

毛泽东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这一基本原理。他在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研究分配问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来研究分配问题,即联系生产条件的分配来研究消费品的分配。他批评教科书中撇开生产资料的分配来谈论消费品的分配、并把消费品分配当作决定性动力的有关论述,指出:“这是一种分配决定论的错误观点。就以分配问题来说,按照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分配首先是生产条件的分配,生产资料在谁手里,这是决定性的问题。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品的分配。教科书在这里不讲生产资料的分配,只讲消费品的分配,并且把消费品的分配当作决定性的动力,这是对马克思上述正确观点的一种修正,是理论上的一种极大的错误。”他还指出,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不讲公有制,只讲涨工资,那是错误的。他说:“教科书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根本优越的地方就在工资不断提高,很不对。工资属于消费品的分配,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的分配,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的分配,有什么样的消费品的分配。前者是决定后者的。”④毛泽东这些论断对研究当前分配问题是有指导意义的。

我们运用毛泽东指出的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研究分配问题这一方法论原则,来分析一下当前议论最多的两个问题: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

我们知道,邓小平曾经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出现两极分化,他甚至认为,如果出现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到了晚年,他改变了看法,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极分化自然出现”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显然,这是他从实际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来的结论。围绕两极分化,在理论上必须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什么叫两极分化?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怎么对待两极分化?运用毛泽东指出的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来研究分配问题的原理,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人们往往把两极分化理解为收入差距过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这种解释并没有科学地回答问题。收入差距达到什么程度才叫两极分化,量的界限在哪里,根据什么定这个界限?谁也没有说明白这些问题。更何况两极分化指的是一种经济关系,它应该有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是什么,更没有得到揭示。一般来讲,人们在使用“两极分化”这一概念时,指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在这种对立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而两极分化则是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3章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⑥。

所以,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如果把两极分化仅仅看作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仅仅看作分配问题,那么,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现象的表面,而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只有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才能把握两极分化的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并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性质范围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两极分化必然带来许多社会矛盾。在目前条件下,我们既不能彻底消除两极分化现象,又不能听任社会矛盾的积累和发展,如果听之任之,有可能引发社会**的。这就形成一种复杂局面,必须谨慎处置。

那么,怎样对待目前我国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呢?按照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原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正确贯彻执行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政策。首先要强调坚持和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使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始终处于辅助地位,从而把两极分化现象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致蔓延到全社会。我认为,邓小平说的“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⑦,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公有制失去了主体地位,两极分化现象必然扩大到全社会,社会矛盾势必激化。其次要注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保障私有经济中工人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两条是主要的、根本性的措施。

为了缓解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在上述前提下,还必须在分配领域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实行差额所得税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等,改善民生,努力缩小贫富差距。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应该指出,在再分配领域采取措施,终究是第二位的。如果不坚持和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果不注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仅限于在再分配领域采取措施,那是很难完全解决两极分化所带来的问题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两极分化现象还会不断扩大、蔓延。

我们再来分析共同富裕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我们“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⑧。问题在于,什么叫共同富裕?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许多人追求的价值水平目标,但人们对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理解却很不一样。有人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提高了,那就是共同富裕了。于是他们把瑞典等北欧国家的福利主义看作共同富裕的典型,仿佛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他们认为不需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不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只要国家调整一下分配政策,就可以实现共同富裕。他们希望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甚至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口号。其实,北欧国家搞的“福利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自己统治地位所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它不触动垄断资产阶级私有制,不改变雇佣劳动制度,只是由垄断资产阶级从剥削第三世界以及本国劳动人民获得的高额垄断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实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因而至多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做若干改良而已。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共同富裕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它属于分配领域的事情,是由所有制决定的,因而必须从所有制出发来研究共同富裕问题。

在公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是平等的,谁都不能凭借占有生产资料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这就排除了剥削的可能性。虽然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由于为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熟练程度不同,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会有一定差距,但人们劳动数量和质量的差距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太大,这就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剥削与共同富裕是水火不相容的,有剥削就谈不上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消灭剥削。只有在公有制基础上才能消灭剥削,从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这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现在有一种理论:要把社会主义从“公有制的框框里解放出来”,社会主义不一定要搞公有制,只要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就可以了。既要“摆脱”公有制的“框框”,却又侈谈共同富裕,岂不南辕北辙了嘛!他们提出,在私有制基础上,通过发展生产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能提高,也可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从原始社会瓦解以来,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什么时候实现了共同富裕?从来没有!毫无疑问,在私有制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由于存在剥削和两极分化,根本不可能有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改善生活与共同富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取决于个人占有的生活资料的多少,后者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生活改善不等于共同富裕。例如,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我们可以看到工人生活水平在提高,这是事实。资本家是按照劳动力价值购买劳动力的,劳动力价值除了包含维持生活的生理因素外,还包含社会历史因素,它的物质内容客观上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增加的。但与此同时,剩余价值率也在提高,两极分化在加剧,工人生活的这种改善并不表明实现了共同富裕。

6.新时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篇六

首先,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并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和发展,在新时期毛泽东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源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可分为不发达与发达阶段的思想;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理论,来源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思想;目前开展群众路线的教育理论,来源于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一系列思想。在政治方面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主张;在经济方面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主张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改进经济体制的初步设想;在文化方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等,都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下来了。

其次,毛泽东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

对于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振兴和长远发展,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指导作用。由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时,应该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刻领会它的精神实质,着重学习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历史的视角看,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发生的影响巨大且深远。进入21世纪后,毛泽东思想还是我们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会贯穿这个世纪甚至更为久远,继续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后,毛泽东思想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指南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党处在农村,不能不吸收大批农民入党,使农民出身的党员成为党的主要成分。在这种情况下,党还能不能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当时,共产国际和斯大林都不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认为不过是一个“农民党”。可是毛泽东认为,一个党的性质不决定于党员的出身和成分,而决定于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因此,他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注意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而没有过分强调党员的出身和成分,处处从实际出发。由于党始终重视思想建设,终于把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党,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并且培育出了三大优良作风和清正廉明的作风,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现在,我们仍然面临着如何搞好执政党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继续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建党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意义 篇七

一、《论持久战》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基本理论和军事战略总方针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述的不是一般的军事问题, 而是从全局上驾驭抗日战争发展趋势, 融军事和政治为一体的, 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战略 (1) 。它科学阐明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理论和军事战略总方针,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军事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 存在“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思潮。为了回答人们一系列困惑, 毛泽东从理论上阐明了关于抗战前途及战争指导等重大战略问题, 回答和解决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及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持久战思想推向一个新高度, 并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认为抗日战争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3个发展阶段, 指出经过这3个战略发展阶段, 中日双方的强弱对比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即中国将由弱变强, 日本将由强变弱, 从而揭示了通过持久战最终战胜强敌的发展规律 (2) 。

二、《论持久战》是一种思想的力量, 它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 在世界的影响

1、世界十大军事论著之一。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论著之一 (3) 。这十大论著是:《孙子兵法》———孙武, 中国;《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德国;《机械化战争》———戴高乐, 法国;《军事战略》———索科洛夫, 前苏联;《制空权》———朱利奥·杜黑, 意大利;《制海权对1667-1783年历史的影响》———马汉, 美国;《论持久战》———毛泽东, 中国;《制胜的科学》———苏沃洛夫, 俄国;《军事教训》———毛奇, 普鲁士;《战争指导》———富勒, 美国。

2、一部“绝妙的教科书”。

当时, 美国派驻中国战区的美军司令史迪威将军, 只看了一遍《论持久战》, 就认定这是一部“绝妙的教科书”。他由此清楚地认识到, 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 终于认定, 抗战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为此, 他建议美国政府“加快对华援助”, “向中共提供有限数量的武器” (4) 。

3、外国记者的评论。

一位外国记者读了《论持久战》后评论说:“《论持久战》发表后, 不管是中国国内对共产主义的看法怎样, 不管他们所代表的是谁, 大部分中国人现在都承认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国人和国际的因素, 并且无误地描述了未来的一般轮廓” (5) 。

4、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 日本没有。

当时, 日本最高军事当局把《论持久战》译成日文, 作为绝密文件, 只印10本, 只能由日本首相、驻华最高军事长官、关东军最高指挥官和日本陆、海、空军最高司令官等人阅读 (6) 。到20世纪60年代初, 日本还有很多学者研究《论持久战》。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帮康说:“我很佩服《论持久战》, 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 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 日本没有” (7) 。

5、美国西点军校把毛泽东军事思想当作必修课。

包括把日本学者研究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文章当作选学教材。

(二) 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 《论持久战》在国民党中的影响

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 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时任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 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向蒋介石转述, 蒋介石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 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 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恩来的同意, 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 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5) 。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长陈诚, 他一开始认为这是毛泽东故意炒作, 因而不屑一顾。1938年下旬, 武汉失守, 继而长沙沦陷, 抗战形势的发展确如毛泽东预示的那样, 陈诚才意识到抗战的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 于是重新捧起《论持久战》仔细研读。他被毛泽东的精辟分析和科学预见所折服, 结合战例在该书书眉上写了许多批注, 并特地请周恩来到湖南衡山给军官训练班学员讲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据说这本有陈诚批注的《论持久战》, 至今仍存放在台北陈诚私人图书馆里 (4) 。

(三) 《论持久战》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国际中的影响

1938年, 时任共产国际总书记兼管中国事务的季米特洛夫, 仔细阅读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对毛泽东精辟的分析、科学的论断拍手叫绝, 对毛泽东的雄才大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在共产国际会议上向中共中央代表团表示:“应该支持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他是在中国革命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 王明等人不要再争吵了。”并在共产国际刊物上发表文章, 高度赞扬“有史以来, 还没有人把军事问题, 战争问题说得这样透彻过, 《论持久战》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1938年7月6日, 苏共中央《真理报》在头版登了毛泽东和朱德的照片, 表明了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支持, 使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得到确认 (4) 。

在中国共产党内, 周恩来在得到《论持久战》文稿之后, 立即研读, 并写社论在《新华日报》发表, 向大后方军民, 系统阐述毛泽东《论持久战》思想, 并在武汉作了多场报告, 各界听者云集, 还请宋庆玲找人出英文版。

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录中说:“《论持久战》的发表, 使毛泽东赢得了全党同志发自内心的、五体投地的赞许、佩服甚至崇拜, 从而最终确立了在党内无可替代的领袖地位和崇高威望”。他说:“虽然遵义会议从组织程序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但并不十分巩固, 许多来自各地的革命家自觉不自觉地将毛泽东看作是革命的后来者、小字辈。喝过‘洋墨水’的教条主义者们认为,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足, 内心并不服气。《论持久战》的发表, 毛泽东以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娴熟运用和对抗日战争的透彻分析, 征服了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心。全党终于锻造并筛选出自己的领袖, 这种感情上对毛泽东领袖地位的认同和拥戴, 与一般的组织安排绝不可同日而语” (4) 。

三、《论持久战》的写作准备与写作方法

同学们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习毛泽东的写作方法和怎样做好写作准备。

(一) 写作准备

1、理论准备。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0个月时间内, 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 除了原著外, 还读了国内研究、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 如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 李达的《社会学大纲》等。

2、组织准备。

为了认真研究抗日战争, 毛泽东在延安成立了抗日战争研究会;其后, 又认真研读了世界军事名著、德国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等, 并专门成立《战争论》研究小组, 开展对外国军事名著的讨论。

3、材料准备。

除以上准备外, 毛泽东又自己独立地进一步研究理论, 研究《战争论》;并且, 全面收集了当时抗战的各种材料, 详尽的占有各种材料, 这些材料,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参考文献。

(二) 写作方法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写作方法, 从总体上说, 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 (1) 。

《论持久战》全文论述了21个问题, 有120段话, 非常复杂, 但由于在写作思路上, 能紧紧抓住3个环节, 即“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3条思路去写, 从而使全文思路清晰, 说理透彻。

1、提出问题。

这是全文逻辑展开的第一环节。从毛泽东写的第1个问题即“问题的提起”, 到第5个问题“亡国论是不对的, 速胜论也是不对的”, 共29段话。在这里, 毛泽东抓住中国会亡国还是会速胜这一涉及民族危亡的问题, 以中日矛盾基本情况的分析为根据, 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提出了“持久战”这个深刻的命题 (1) 。

2、分析问题。

这是全文逻辑展开的第二环节。从毛泽东写的第6个问题“为什么是持久战?”到第9个问题“为永久和平而战”, 共29段话。在这一部分论述中, 毛泽东通过对中日矛盾双方各自的优势和弱点及其复杂变动趋势的分析综合, 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必定会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这样3个发展阶段, 指出这是中日战争的自然逻辑和必然趋势 (1) 。

3、解决问题。

这是全文逻辑展开的第3环节。从毛泽东写的第10个问题“能动性在战争中”, 到第20个问题“兵民是胜利之本”和第21个问题“结论”, 共60段话 (加上“结论”的两段话, 共62段话) 。在这一部分论述中, 毛泽东首先指出:“以上说的, 都是说明为什么是持久战和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大体上都是说的‘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以下, 将转到研究‘怎样做’和‘不怎样做’的问题上。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就是以下要答复的问题。 (8) ”他依据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强调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 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 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为此, 他提出战争指挥员要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 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并且, 提出了一整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方针、具体战术和政治动员的要求、方法 (1) 。

(三) 写完后修改

毛泽东写《论持久战》, 一共写了9天9夜, 是一气完成。据警卫员回忆, 那时, 陕北天气还很寒冷, 毛泽东由于一心写作, 夜晚烤炭火时, 还烧烂了棉鞋。写完后, 毛泽东又连续作战, 一共修改了7遍。

综上所述, 《论持久战》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一个指导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正确战略, 就在于这部著作具有这样一个严整的科学方法论。《论持久战》这部论著, 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光辉范例, 是中国人民赢得抗战最后胜利的根本指针 (1) 。

《论持久战》的思想和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是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指导今天的专业学习同样有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论持久战》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基本理论和军事战略总方针;《论持久战》是一种思想的力量, 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科生学习《论持久战》一文, 要注意学习毛泽东写《论持久战》时的写作准备与写作方法。

关键词:论持久战,思想力量,写作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君如.思想的力量:《论持久战》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N].解放日报, 2005-06-03.

[2]、葛东升.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创新发展[N].经济日报, 2005-09-06.

[3]、小伟.世界十大军事论著及作者[J].教师博览, 1994 (9) .

[4]、周重礼.《论持久战》发表之后[J].党史纵览, 2002 (7) .

[5]、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 (下) [N].人民日报, 2007-03-14.

[6]、霞飞.毛泽东纵横论说持久战[J].党史博览, 2005 (8) .

[7]、余源培.掌握客观规律提高驾驭能力——学习《论持久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6) .

8.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演变 篇八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军事思想是军事科学的综合性基础理论门类,对军事科学其他门类的研究与发展具有总体指导作用,又从军事科学其他门类中汲取营养,使自身不断发展。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西周至清朝)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是别具异彩的珍贵遗产,它不仅曾经哺育了无数精兵良将,而且影响和指导了历代军事活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有其鲜明的特征:1、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是中国最早的兵书,它们虽然早已亡佚,或仅存只言片语,但已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一些有关战争指导的理性原则。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素有“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书”之称,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至战国时期,又诞生了《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兵书巨著,达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高峰;2、舍事言理,思辨深邃。中国古代之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素有从哲学高度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传统,因而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3、崇尚道义,以和为贵。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以战止战。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倡导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主张言兵议战必须谨慎,“临事而惧,好谋而成”。4、注重谋略,以智使力。有人说东方重道轻器,重谋轻力,此话不尽全面,却不无道理。在中华民族的观念中,羽扇纶巾,胸藏奇谋方略、锦囊妙计的诸葛亮向来是智慧的化身。讲究谋略,以智使力,一的确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大致经历了一个“屋顶”式的发展轨迹:萌生于夏、商、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进入迅速生长时期,达到了中国古代至世界古代军事思想的高峰;从秦王朝建立到清前期,则是其长时期缓慢演进时期。

第一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

据实物和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兵书源于殷商,但作为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军事思想,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即已开始萌芽。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也就是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这时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产生了一些萌芽的军事思想,但对军事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军事专著比较少。

此时并不重视和提倡军事中谋略的运用,视谋略为小人之举,不仁不义。如春秋时期宋、楚两国在泓水交战,宋国在战前已布好阵势,有人向宋襄公建议趁楚军对正在渡河及渡河后处于处于混乱的时机出击,但宋襄公“讲求仁义,耻于诡道”,结果遭到失败。

第二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军古代军事思想取得辉煌的成就,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7部兵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取得辉煌成就并趋于成熟的原因:1、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大变革。在新旧社会交替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的思想来指导新生力量的发展,军事思想也是其中之一;2、是这时候战争比较频繁。这些频繁发生的战争和会盟就为军事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3、是由于文化的普及。由于私学的兴起,春秋战国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文化教育普及于民间。这就为军事思想的成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4、各诸候国的重视和提倡。各诸候国出于生存和争霸的需要,也都争相招贤纳士,广揽人才,鼓励人们进行军事理论的研究,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客观上也促进了军事思想的发展。

第三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鸦片战争,我国为封建社会时期。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水军。但历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其统治,限制人们对军事的研究和探討,影响了军事思想的快速发展(秦朝谈兵论法是杀头之罪)。大约从公元960年到1840年,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这是封建社会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这时的战争火器逐渐普遍使用,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时代。

此时军事思想的特点有:1、战略思想成熟、完善。三国时的诸葛亮隆中一对;明朝的朱元障,采用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取得了天下。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由农民起义领袖转化而来的只有刘邦和朱元障,而他们二人恰恰是在战略构想方面高人一筹;2、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的形成。由于骑兵、舟师的出现及火器的应用而出现相应的军事思想;3、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先秦兵书的特点是内容繁杂,无所不包,同一本兵书可能包含战略、战术、气象、地理、兵器、训练、编制等不同的内容。而这个时期的兵书除了总体性的研究外,还有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专题性的兵书增多。从一些兵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这种发展倾向:《历代兵制》《守城录》《练兵纪实》《神器谱》《火攻挈要》《海防图论》等。

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意义 篇九

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结合新的实践,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断地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和智慧力量,在新时期看来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利于加强我们党的建设。

现如今,全国共有八千多万中共党员。在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的前提下,加强我们党的建设成为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站并逐渐富了起来,但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贪污腐败、假公济私等现象也出现在我们的党员队伍中;许多党员都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有些党员甚至和群众划清界限,背离人民群众,这不仅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感情,也一定程度上败坏了我们党的名声。这些党员的所做作为,正与我们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背道而驰。值此之际,正是我们深入学习毛泽东“让党内同志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资本主义”等思想的重要时期。只有让广大党员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才能保持我们党在执政之路上走的稳走的远,也才能最终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之上。

其次,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利于加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经济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如今看来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处理好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党派间的关系,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间的关系,我们才能顺利进行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才能使共产主义社会早日到来。

再次,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利于指导我们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提出的“独立自主”的方针,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为党沿着中国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天看来,毛泽东思想仍对我们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意道路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只有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出中国自己的特色脚印。

10.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意义 篇十

学院:内蒙古大学大鄂尔多斯学院

专业:08级旅游管理

学号:00860018

姓名:韩曦

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指导老师:程宝华

全球化背景下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08级旅游管理专业 韩曦 00860018)

【内容摘要】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存在多维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之维,近

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转型之维,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及其实践运动发展之维,等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这多维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而毛泽东思想则处于这一宏大的历史定位中。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科学价值/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正 文】

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这些新的变化,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考验。能否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关系到党能否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形成的理论基础,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因此,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系列新变化,导致一些人对诞生于革命年代的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产生困惑甚至怀疑。因此,还必须把握变动中的现实,理解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度,找准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切入点,在观照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正确把握衡量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尺度,并在理论上厘清毛泽东思想与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一脉相承之联系,从而明确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使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旗帜上永不褪色的内容。

一、现实与毛泽东思想的生命力:开放的理论与变动的实践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显著特征的当代中国现实,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面对这些深刻变动中的现实,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恒久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诞生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而当代中国所处时代的主题和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显然,这两个时代是不能也是无法割裂的,后者是前者历史演绎的必然结果。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毛泽东思想连接了前后两个不同的时代。

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理论,系统回答了包括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道路、步骤、前途等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至今仍然发挥着指导作用。尤其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将起着长远的指导作用。可见,时代主题的变化,不仅不会导致毛泽东思想的不合时宜,反而会更加充分地层现其持久的生命力。

(二)毛泽东思想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问题凸显,网络的普及导致强势国家、民族与政治团体之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辐射效用剧增。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弱势的国家与民族,一方面必须主动实行对外开放,以积极应对全球化之大潮,从而通过跨越式的发展来赶超现代化的先发国家;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的全球化中被“边缘化”,沦为大国的附庸,并导致与

发达国家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曾经成功指引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毛泽东思想,同样可以正确指引当代中国在全球化境况下,通过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成功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毛泽东思想与改革

1978年以来的改革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目共睹。从模式选择来看,改革显然是对延续二十多年的苏联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否定。但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决不意味着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苏联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但是,几乎在实施苏联模式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已经开始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索中所取得的正确的理论成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内在逻辑来看,毛泽东思想与当前的改革的关系,并不是相悖的,而是相一致的。

从毛泽东思想与改革的历史关联来看:毛泽东思想直接指引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革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使中国社会实现了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新民主主义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巨变;而1978年以后的改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当然是关联于而不是脱离于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的。改革以毛泽东思想及其当代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也是毛泽东思想生命力的鲜活体现。

二、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直接的价值与意义

如果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的标尺来量度毛泽东思想的价值与意义,可将其分成四类:第一类,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领导权、动力、对象、性质与前途、道路等问题的论述,主要是一种存留于历史的珍贵遗产;第二类,如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活的灵魂”,具有长久的指导价值;第三类,如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由于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联,需要进一步梳理与解读,以发掘其中曾被忽视的价值,澄清被误解的问题;第四类,是针对中国社会而提出的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等方面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则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构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来源。

第一,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此外,近年来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也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第二,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只能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各项不可移易的基本制度之上,而关于这些基本制度的阐述,正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三,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毛泽东思想中的文化观点主要包括:关于“向科学进军”,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关于知识分子工作,关于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等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外交。毛泽东外交思想主要表现在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三个世界的划分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

关系的改善集中体现了上述外交思想的灵活应用,而这又为1978年以后的中国外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结合当前党的执政条件的变化,毛泽东党建思想中一些理论观点值得关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还适时提出了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重大问题,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其中包括“两个务必”、反对官僚主义,防止特权阶层,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等等。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施,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切入点:“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能否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找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能否在现实中得到展开与广泛认同。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其必然选择;相应地,也应以其作为权衡毛泽东思想价值的切入点。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存在多维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之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转型之维,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及其实践运动发展之维,等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这多维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而毛泽东思想则处于这一宏大的历史定位中。

从思想发展的线索来看,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其中,毛泽东思想是这个一脉相承的思想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既令马克思主义真正植入中国大地,并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又为新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次飞跃提供了前导。概括来说,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所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基本原理、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实现此二者相互结合的思维方法,这表现为下列六个方面的同一。

证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关系,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毛泽东思想所具有的恒久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正如其所前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亦如其所后启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源于其科学体系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参考文献:《毛泽东文选》,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1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意义 篇十一

[关键词]孙膑兵法;军事;哲学思想;启示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下)《田忌赛马》一文,讲述了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故事。故事不长,却折射出孙膑的兵法智慧,令人眼界大开——注定失败的赛马,结果却以两胜一败而稳赢。此文不仅为小学生开启了兵法的智慧之门,还为那些有志建功军旅的同学,奠定了对古代兵法的兴趣与梦想。

一、孙膑与《孙膑兵法》

孙膑,战国齐阿鄄人(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世子孙。据《史记》载,约晚于孙武一百余年。年青时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来庞涓做了魏国的将军,因妒忌孙膑的才学,故将孙膑骗至魏国,处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此人称孙膑。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臣的相助下逃到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赏识,并推荐给齐威王,任军师。孙膑协助田忌打了许多胜仗,最著名的有两次,一次是“围魏救赵”,一次是擒杀庞涓于马陵。这两次战役,使孙膑“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所著《孙膑兵法》,宋明以来关于传世的问题,争议颇多。直到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竹书《孙膑兵法》三十篇(上下两编,共一万余字),才使得此书在失传1700年后重见天日,争议至此结束。

二、孙膑膑刑后的成名战役

孙膑受任军师后,协同田忌打了多次胜仗,其中最著名战役有两次,一次是在公元前353年“围魏救赵”的桂陵战役,一次是在公元前341年败魏军于马陵使庞涓自杀的战役。孙膑指挥的这两次战役都打得十分漂亮,由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围魏救赵”已成为中国军事史上著名战例和“三十六计”之第二大计。对于这次战役,《史记》有比较详细的记栽:说孙膑到齐国不久,适逢魏国庞涓带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求救于齐国,齐王派田忌和孙膑率兵救赵。赵兵来到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使双方都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内部空虚,我若直攻其都城大梁,庞涓必然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就自解了。同时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的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在直奔大梁的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被打得溃不成军,大败而逃。事隔十二年,齐国与魏军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双方的主将仍然是老对手,孙膑所运用的基本上仍然是“避实击虚”的战略战术,取得了活捉庞涓(说法不一)的巨大胜利。

三、《孙膑兵法》的军事哲学思想

孙膑的军事哲学辩证法。孙膑在“积疏”中写道:“(积)胜疏,盈胜虚,径胜行,疾胜徐,众胜寡,佚胜劳。积故积之,疏故疏之,盈故盈之,虚故虚之,径故径之,行故行之,疾故疾之,徐故徐之。众故众之,寡故寡之,佚故佚之,劳故劳之。”其意为:兵力集中胜于兵力疏散,兵力充实胜于兵力空虚,走捷径,胜于走大道,行动迅速胜于行动缓慢,以多对付少,兵力多胜于兵力少,精力安逸胜于过度疲劳。该集中的就让它集中,该疏散的就让它疏散,该充实的就让它充实,该空虚的就让它空虚,该走捷径的就要走捷径,该走大道的就要走大道,行动迅速的就让它迅速,行动缓慢的就让它缓慢,多就让它多,少就让它少,安逸的就让它安逸,疲劳的就让它疲劳。矛盾的主次之别与转化。孙膑认为军事行动充满着矛盾,这些矛盾不仅有主次之别,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切莫小看了这一哲学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超然洞悉上述军事哲学观点者,实为罕见。尤为可赞的是,孙膑将这些观点细化为具体要则:一是或存的矛盾转化,如:集中与疏散可以互相转化,充实与空虚可以互相转化,捷径与大道可以互相转化,迅速与缓慢可以互相转化,多与少可以互相转化,安逸与疲劳可以互相转化;二是稳操胜券的对敌之策,如:不要用集中对付集中,不要以疏散对付疏散,不要以充实对付充实,不要以空虛对付空虚,不要以迅速对付迅速,不要以缓慢对付缓慢,不要以多对付多,不要以少对付少,不要以安逸对付安逸,不要以疲劳对付疲劳。应该用集中对付疏散,用充实对付空虛,用捷径对付大道,用讯速对付缓慢,以多对付少,以安逸对付疲劳。

四、孙膑军事思想的当代启示

孙膑的军事思想受到法家和早期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他十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战争的影响,指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至今仍有着不可磨灭的诸多启示:①要正视现实的矛盾性。须知,人生在世,可谓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在矛盾面前,不应回避,而应认真地分析矛盾,超前洞悉主次矛盾及其发展规律。②科学预见矛盾的转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存主变为次、优变为劣、利变为弊、强变为弱、好变为坏,或次变为主、劣变为优、弊变为利、弱变为强、坏变为好。这是矛盾斗争的或然性规律,但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比如强与弱的对立双方,强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弱,弱也不一定会转化为强。③积极促就矛盾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转化是人推动的,也是一种积极的选择。因此,面对优劣悬殊、利弊各异的种种矛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促就事情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

五、结语

小学五年级《田忌赛马》的故事,看似一则小故事,实则是中国古代兵法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兵家思想与策略,远未引起世人的关注。《孙膑兵法》及其军事思想,虽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但从军事人才的早期培育审之,可谓意义深远。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如能熟读相关兵书、史册,将孙膑其人其绩,巧融课文,无疑更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兵法的了解与认识。

参考文献:

[1]陈相灵.《孙膑兵法》的理论贡献及现实意义[J].滨州学院学报,2010(01).

[2]吴显庆.论《孙膑兵法》中的政治辩证法思想[J].战略决策研究,2011(04).

[3]李萍.《田忌赛马》教学设计[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02).

上一篇:四年级一次活动经历日记下一篇:房地产建筑工程师面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