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兼职 演讲

2024-11-09

在校大学生兼职 演讲(精选7篇)

1.在校大学生兼职 演讲 篇一

在校大学生兼职简历

姓名: 王郡 性别: 女

年龄: 20岁 身高: 162厘米

学历: 本科及以上 工作年限: 在读学生

户口所在地: 北京 海淀区

电话: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期望从事职业:

前台 | 服务员 | 学生兼职

期望月薪:面议

工作经历

高考后曾经在家乡本地做餐馆服务生和接待员

为北京中国移动公司做3g卡校园策划和推广活动

教育经历

在北京邮电大学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自我描述

有丰富的.学生会和工作经验,较强的学习沟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能吃苦,责任心强,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应变能力强,性格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富有爱心

2.在校大学生兼职 演讲 篇二

基于以上原因, 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兼职这一途径去度过课余时间。但是, 在大学生兼职的过程中, 很多人直接以“赚取金钱”为兼职目的, 也出现过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上当受骗、利益受侵害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研究大学生兼职状况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带着这一研究目的, “胶东地区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采用便利抽样调查的方式, 专门针对胶东地区的在校大学生, 展开了一次专项调查研究, 以期为未来在校大学生兼职的良好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一、调研执行情况

本次调研自2013年5月23起到2013年7月28日止, 历时66天, 主要采用了街头拦截访问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山东大学 (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 (威海) 、威海职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烟台职业学院、鲁东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校的在校兼职大学生。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976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8%。为了保证本次调查科学性和有效性, 课题组随机抽取了15%的样本进行了电话回访复核, 复核结果有效、真实。

二、调研基本结论

(一) 大学生兼职比例随年级增加而增大

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兼职比例从大一到大四依次递增, 比例分别为14.4%、21.3%、26.2%和38.1%。由于大一学生刚踏入高校, 对学校和周边社会状况还不是很熟悉, 因此兼职比例较低。大三 (高职院校) 、大四 (本科院校) 学生因为学习课程已基本修完, 空闲时间较多, 会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兼职工作, 学生兼职现象较为普遍。

(二) 大学生兼职目的较明确———培养能力+获取收入

图1显示, 43.7%的大学生主要是出于“培养能力和获取收入”而从事兼职工作, 35.3%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 还有7.6%的学生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而从事兼职。

(三) 大学生兼职收入水平半数以上集中在“60元/天以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兼职收入集中在“60元/天以下”, 这个区间的比例为55.3%, 61~100元/天的占27.7%。这一调查数据表明, 超过八成的大学生主要从事低收入的兼职工作。

(四) 兼职工作类型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调查表明, 大学生从事的兼职工作类型多种多样, 很多大学生都参加过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兼职, 主要是短促、家教、发传单、实习、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等, 比例分别为32.3%、28.2%、30.5%、27.6%和26.8%。此外, 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其他兼职工作。

(五) “增加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是兼职的主要收获

图2表明, “增加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是大学生从事兼职的主要收获, 其占比达到了80.7%, 还有70.6%学生认为“充实大学生活”是其兼职的主要收获, 而“获得经济独立”的兼职收获占比也达到了38.9%, 认为“什么收获都没有”学生占比为7.3%。

(六) 大学生获得兼职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同学或熟人介绍”

图3显示, 超过七成的大学生主要通过同学或熟人介绍找到兼职工作中, 比例为78.6%, 29.7%的同学曾经通过传单、海报、网站寻找兼职工作, 有12.7%的人是通过校外中介机构寻找兼职, 还有11.6%的同学是通过学校兼职工作平台而获得兼职的。这一结果表明, 大学生获取兼职工作的途径主要依靠自己的人脉关系和社会网络。

(七) 大学生兼职存在问题较多

图4显示, 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个人安全无法保障、个人权益收到侵害、兼职与课程有时会发生冲突、兼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 所占比例分别为36.7%、23.8%、18.6%和14.9%。

三、调研小结与建议

纵观以上调查分析结果发现, 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的目的较为明确, 主要是为了自身的能力培养和获取经济收入, 但在兼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为了使大学生兼职工作得到进一步健康、理性、有序的发展, 丰富大学生社会阅历, 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 课题组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学校方面

1. 要进一步有效监管和不断完善兼职体系和平台

每所院校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大学生兼职平台, 制定相应的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 定期向学生传递和发布兼职信息,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兼职指导和培训。如果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矛盾和纠纷, 学校应代表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沟通。

2. 应积极针对大学生实施兼职规划和指导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大学生兼职就业指导委员会等专门的部门, 定期给学生做一些兼职规划和指导, 尤其是对那些兼职选择较迷茫、欠缺理性的思考大学生, 要引导他们树立起科学的兼职理念。

3. 应主动吸取国内外院校成功的兼职经验

各院校之间应积极进行互访交流, 吸取各院校在大学生兼职方面一些较成功的经验, 可考虑将兼职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 列入教学计划, 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对学生的兼职表现进行评价。

(二) 大学生方面

首先, 大学生应认真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兼职两者之间的关系, 做到“学习为主、兼职为辅”, 树立起科学、正确的兼职理念。

其次, 大学生应以开拓视野和提升社交技能为目的, 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再次, 大学生应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 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组织举办的一些集体、公益活动, 学会处理好自己的社会关系。

最后, 大学生应在从事兼职工作之前, 系统深入地学习和了解《劳动法》、《经济法》等一些重要的法律知识, 增强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

摘要:大学生兼职已成为高校的一种常见现象, 但在兼职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为了使大学生的兼职工作健康、理性、有序发展, 丰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 文章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针对胶东地区在校大学生的兼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以期为大学生未来兼职市场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抽样调查,规划指导

参考文献

[1]小敏.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与分析[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b0302401019o7w.html, 2012-12-20.

3.在校大学生兼职 演讲 篇三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西华大学;兼职;利弊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80-01

西华大学校园内,四处可见招聘兼职的广告,兼职成为了很多大学生课余锻炼自己能力挣钱的主要方法。

一、大学生兼职的益处

(一)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通常在自己的亲人朋友等熟人面前表现十分活跃,当改变一下环境,四周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人时,就会变得十分拘谨甚至是紧张。大学生兼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这种时候很多人就会试着调整自己的状态去克服,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从而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锻炼自己的勇气、实践能力。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勇气去踏出第一步,倘若没有勇气去踏出第一步,那么你就永远做不出很好的成绩。首先,踏出校园到社会环境中做兼职就是跨出的第一步,然后,兼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更强大的勇气。另一方面,大学生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理论知识学得很好,但实践能力不足,兼职可以将自身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到了真正离开校园的时候再去接触社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相对于其他人就处于劣势地位。

(三)提高自己的社会经验。现在的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甚至以此作为招聘毕业生的一个门槛,大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兼职,努力使自己从学生的角色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因为这些和就业、前途挂钩,所以学生对于兼职的热情自然就空前高涨,哪怕报酬并不是非常丰厚,有些人也会不惜耽误学业而选择去兼职。

(四)实现自我价值。在大学,并不是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拥有中学尖子生时代的“荣耀”与“辉煌”,自我价值的失落是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一种彷徨而苦闷的心理。为此,一部分大学生另辟蹊径,选择了兼职道路,在这一领域中重新寻回那份“自我感觉”。

二、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

(一)分心学习、心里不成熟容易受骗。

大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兼职上,即便是上课的时候也会想着今天该几点去上班,千万别迟到了,甚至还想着逃课去兼职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大学生本来就没有多少社会实践经验,心里素质还不够成熟,平时接触的也就是老师或者父母再多就是不同的同学,所以说对社会上的真假话语还很难分的很清楚,对方一些花言巧语,毫无保障的承诺很容易就上当受骗。

(二)价值观会改变、兼职与专业的相关度较低。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处在人格塑造的黄金阶段,如果出去兼职,接触了社会的黑暗面之后就会很容易偏激,造成逆社会心理。在思想上若不把握好自己,增强自我的辨别能力,而只是一味想着挣钱,那样会很容易被金钱蒙蔽双眼。较大比例的大学生对兼职是否与专业相关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是导致这种态度的产生的重要原因,因而大学生在选择兼职时比较迷茫。只是得到了金钱,却没有锻炼自己。

(三)大学生简兼职人身安全问题、缺乏社会制度保障。大学生初入社会,自身防范意识比较弱,容易轻信他人。现在比较多的是去做家教,大学生因为家教而遇害或者被绑架勒索钱财的,屡见不鲜。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求职陷阱,涉世之初的大学生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由于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打工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普遍现象,不少中介公司以此为“契机”,抓住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并且盲目的的弱点,明目张胆地进行欺诈活动。大学生有着相当大的风险成为“免费劳力工”

(四)互联网兼职骗局。项目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兼职遭遇网络骗术。

陷阱:交完“保证金”才能获得工作。以前,很多兼职都会靠在学校公告栏里面张贴广告。现在,由于互联网的普及,骗子公司借用网络这个平台,在一些社交软件里面发布信息。例如:贴吧、QQ群。不难看见很多类似信息,招聘刷单员,刷一单可赚20-30元,每单耗时10分钟。但往往在开始工作前就会要求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很多学生在看似高回报的诱惑下,交了保证金。然而,结果却是被拉黑,手机打不通,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受骗了。

骗术:借用知名品牌包装骗局互联网兼职信息的发布,使得骗子公司更容易隐藏。很多骗子公司借用知名品牌招聘服务员,降低学生的防范意识,认为是大品牌就会有保障,殊不知,只是骗子公司冒用而已。

针对以上现象,为给今后的大学生兼职降低风险,得到更多收获,结合本次项目研究成果,提出建议:

1.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念。兼职,并不只是赚些钱,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更多的是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当代的大学生在兼职前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挣钱不是兼职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今后的前途做好铺垫。

2.分清主次地位,绝不能放松学业。对大学生来说,最难平衡的就是学习与兼职的关系。然而学习始终是重心,这句话是我们时刻需要牢记的。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是一生中最难忘的学习经历,利用它来充实自己的心灵与精神。学习是主要的,兼职是次要的,在必要的时候应当舍弃兼职来照顾学习。

3.学会自我保护。每个大学生在兼职前,首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兼职的大学生相对还是一个弱势群体,经常会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此时,要懂得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结束语:大学生找到一份兼职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兼职工作,无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一种心理满足感和实现自我兼职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兼职是大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的途径,可以在兼职工作中锻炼自己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我们应本着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看待兼职工作,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参考文献:

[1]李倩.大学生兼职的动因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2,(02).

[2]杨政,黄威伟,梅筱君.重庆地区兼职大学生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9,(01).

[3]李佳恒.当代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反思--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J].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01).

注:本文由西华大学 “西华杯”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

4.给在校大学生的兼职建议 篇四

昨天在微信与上大二的侄子聊天,他说最近暑期在家呆的时间长了感觉没什么意思,爸妈的事情自己帮不上忙,还得每天麻烦他们照顾我,虽然爸妈没有说什么?可是自己也感觉不像小时候在家那么自在了,要是有什么事情让自己做做,一方面可以打发空闲的时间,另一方面还能锻炼自己,如果这样的兼职经历还能为自己的将来做些铺垫就好了.最好是在网络上可以做的兼职这样开学后还可以接着,问我能否给些建议?

一边与侄子聊微信我一边在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提升自身素质和实力同时更好的接触社会,他想做份兼职一方面可以成为他交际圈的突破点,成为大学生活的润滑剂,同时也是大学教育在范围上的一种延伸。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进行兼职实践,那么未来大学生兼职就会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并日益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他们以各种不同形式的兼职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和勇气。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又很好地为家庭分忧解难。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侄子还说其实在他大一时就已经开始锻炼自己了,他在学校参与社团组织活动和交流,他认为大学就是一个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锻炼是关键。而且在他们学校:大一就做兼职的同学很多.由于大学的授课方式比较灵活、上课时间也远远少于高中阶段、自学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做一份兼职一方面可以摆脱枯燥乏味的书本文字走进社会,丰富自己的大脑,充实自己的生活,增加社会阅历。同时,在兼职过程中也可以积累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经验。为以后到公司谋职作就业准备,由于现在的就业压力过大使大学生们为了能更好的步入社会不得不过早的迈向职场,以便让他们更好的明确自身的不足,并以此来让他们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

听完侄子的讲述,我给到他的建议是:兼职工作就是要为自己将来做铺垫这点是对的,用自己所学的网络设计专业做为工作的敲门砖。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晚上和双休日,各种节日如国庆和暑假来利为汇学习SEO网络优化,有一台电脑有时间就可以做的淘宝客.相对大学生开网店少了成本少了选择货品环节.只要用心学习自己建立一个网站.就可以松轻赚到钱,把在校学到网络知识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接合.充分利用两者来充实自己。

菀昀博客也提醒侄子以及跟他一样在校的大学生们虽然兼职已经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但应该慎重考虑。不要把赚钱作为首要目的,一定要分清主次,专业课程学习万万不可丢。最好根据专业特点选择跟本专业就业方向相关的兼职。

5.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文献综述 篇五

摘要: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兼职队伍不断壮大,课外兼职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流行趋势。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兼职状况的文献调查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在从事兼职情况,大学生如何处理学习与兼职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

引言

本篇综述主要是通过阅读、摘录、总结有关大学生兼职情况的文献资料对大学生兼职的现状进行以下分析,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在兼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文献内容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文献资料部分结果:

1.兼职的性别比例:从性别来看,分别有 14.3%的男生,11.8%的女生经常兼职;75.5%的男生,78.4%的女生偶尔兼职;10.2%的男生,9.8%的女生从未兼职,各年级差异性不大。

2.从事兼职原因及目的:大学生兼职的原因是多元的,在回答“兼职原因”这一多项选择时,有 49.3%的同学选择了“减轻家庭负担”,有71.6%的同学选择了“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做兼职的其他原因如“充实大学生活”和“努力自立”各占 46.6%和 45.2%,可见减轻家庭负担已不是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原因,兼职的动机由相对单一向多元转化。在调查“你做兼职的目的”时,选项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丰富自己的阅历、减轻家庭负担。可见,大学生兼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处事经验以及减轻家庭负担。这也体现了如今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等特点。(根据问卷的回答显示,大多数同学兼职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约 30%的同学选择了为金钱而兼职。可见,做兼职不仅仅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接触社会,提高自己交流的能力,做兼职可以拓宽交流面,锻炼自己,为今后找工作打下基础。但是也应看到,有些家境比较困难的同学选择兼职则是出于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总之,大部分同学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其次是为了赚钱,缓解经济负担)

3.寻找兼职的途径:从性别来看,分别有 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寻找兼职,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与此同时,各年级差异性不大,基本与总体情况相符。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在对“大学生获得兼职的途径调查”中,48.3%的同学是通过同学和老师介绍找兼职工作,30%的同学是通过校园海报或广告,有20.4%的人由中介机构介绍工作的和17.5%的由学校机构和社团介绍的,只有9.6%的人是通过网络找工作的。)

4.兼职收入的用途:在对“你的兼职收入主要用在何处”问题调查中,41%的同学将兼职收入作为生活费,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48%的同学将其作为额外的零花钱;6%的同学将其作为恋爱开支;其余 5%的同学将其积累,作为长久投资(例如旅游等)。

5.大学生兼职和学习的关系:在做过兼职的同学中,当被问起“当兼职与上课时间冲突时,你怎么做?”这个问题时,42%的同学选择了放弃兼职。他们认为,兼职作为一种提高自己能力的方法,应当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进行。作为学生,还是应当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不能因为去做兼职而影响了学习。有 32%的同学选择了“视情况而定”,比如调整兼职与学习的时间,或根据学习时间来安排兼职活动。但也有 26%的同学选择了逃课,其中男生人数居多。可见,为了兼职而逃课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仍需要加以重视。总的来说,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很好的处理学习和兼职的关系,能分清学习与兼职孰轻孰重。

对于兼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文献指出:

1.不法机构对大学生利益的侵害。大学生兼职市场目前处于管理混乱、鱼龙杂的状态,各种各样的“黑中介”、“黑单位”让人防不胜防,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中介不但赚取较高的费用,而且并不能高效地对想兼职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工作信息;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滥用试用期从而获得廉价劳动力,也是当今普遍的行业乱象。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对中介公司和用人单位的警惕性不高、在遭遇侵权之后的维权意识不足,造成大学生利益不断遭受侵害。

2.勤工助学的岗位供不应求。

3.勤工助学岗位不够固定,大多为临时性或一次性的,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相对固定的工种,需要不断地“另起炉灶”、“找米下锅”。

4.勤工助学活动缺乏统一管理。

5.学生对勤工助学的思想认识不一。

根据文献内容可知大学生课外兼职与性别、年级无关,从此能看出大学生对于兼职都有一定的热情,这与性别年龄无关;兼职的目的主要是增加自身社会经验,这一点表现出大学生对社会的潜意识恐惧,所以大学生选择兼职这种易行的方式增加社会经验,以减轻潜意识里对未知或少知社会的经验,以求在未来踏入社会时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寻找兼职的方式偏向于自己寻找(不是经熟人介绍),这同样是一种增加社会经验的方式,但这样相对于经熟人介绍来寻找兼职更加不受自身的控制,容易受骗,这也导致了兼职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收入的主要用途用于生活费和零花钱,由这一点可以看出兼职能减轻家庭负担对贫困家庭来说是件好事,零花钱同样也起到减轻家庭负担的作用,但相比贫困家庭,该负担较小,收到的效果也较小;有关兼职与学习方面,大多数大学生不选择逃课去做兼职,说明学习的地位在兼职之上。

针对文献中出现的兼职过程中的问题,我有一下建议:首先,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安全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念,减少不法机构对大学生利益的侵害;学校可以开设更多勤工俭学岗位,或者提供学生一些校外安全的兼职项目,保证岗位供给;岗位可以对同一个人相对固定,若上一个人不再做后再由新人顶上,保证岗位的稳定性;学校制定一系列管理勤工俭学的措施,以便统一管理;学校组织讲解勤工俭学的问题,统一思想认识。参考文献:

[1]李轲,段雯祎,郑文静,郝建华.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435:104~105

[2]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分析[C].见:王爽.理论.203~204

[3]马鋆龙.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年:136

[4]王晓伟,李清清.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及分析[J].农业教育研究,2008年,57(4):41~43

[5]张至邈.某学院大学生兼职情况浅析.大 众 科 技[J],2009年,123(11):178

[6]大学生兼职,影响学习吗[J].CAREER DEVELOPMENT,2005:53~55

[7]郝庆禄,张瑞霞.邢台学院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研究[N].邢台学院学报,2010-3(27)

[8]郭晓宁.乌鲁木齐高校大学生兼职情况探析[N].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8(27)

[9]庆淑梅.论大学生兼职[J].科教纵横,2012年:263

6.在校大学生社会兼职调查报告 篇六

A自认倒霉

% B与公司交涉

% C向有关部门反映

% D诉诸法律

% E其他

% 总和

小结

有很多人认为很多学生兼职是由于高额的学杂费跟生活费无法负担,但是现在大学校园里兼职的许多学生,他们兼职的目的并非完全是因为高额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或者是贫困家境。大多数同学做兼职的主要目的还是通过这个过程锻炼自己,增加自己的阅历,使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加深了许多,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但是这样盲目的去兼职有的时候也未必是件好事情,有的时候会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而入,因而有的时候会发生一些惨剧。我们可以从大学生自身跟学校以及社会中寻求一些解决的办法。

我主要是从学校方面看:

7.在校大学生兼职 演讲 篇七

1.大学生兼职、实习现状

根据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校大学生有过兼职经历的人数占大学生总数的60%以上, 而且近几年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说明大学生校外兼职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在这些兼职的同学中, 大二大三学生是兼职的主体。兼职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家教、促销、餐饮服务等方面, 礼仪、导游等行业也占一部分比例, 当然也不乏一部分利用专业知识“干私活、挣外快”的情况。

另外, 在国家教育部的倡议下, 各大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为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都积极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也有学生为了提高实际的工作能力, 自己寻找机会进行实习。由此又产生了另外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 即在校大学生校外实习的现象。由于顶岗实习已成为在校生的一门“必修课”, 所以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

2.侵权情况

在兼职和实习已经日益深入人心, 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的同时, 一些大学生也经历了很多的辛酸和骗局。归结起来, 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的侵权情况大致包括:缺乏安全保障, 恶意拖欠工资, 劳动报酬偏低, 借故被辞退、骗取手续费和抵押金等情况, 而在实习过程中常常被当做廉价劳动力, 劳动保障、工资标准等问题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问题焦点。

3.维权情况

在面对这些侵权和压榨的时候, 大学生们的态度差异很大, 他们的做法大概包括:与雇主协商、找相关部门投诉、寻求学校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自认倒霉等等。而这些途径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协商的办法, 极少部分同学会选择诉诸法律, 甚至有不少同学选择息事宁人, 不了了之。

二、大学生劳动维权难的原因分析

1.主观方面的原因

(1) 学生法律意识欠缺。

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 在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的同时, 法律意识却不尽人意。大学生一直接受着学校里的法制教育, 日常生活中从影视作品、媒体报导等途径也会接触很多法制教育和宣传。但是有时可能只是走马观花, 流于表面, 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更缺乏真实的体验。当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 由于没有法律习惯, 甚至于缺乏法律信仰, 并不具有身为“劳动者”的意识, 因此, 主观上放弃了寻求救济和保护的念头和想法。

(2) 对于工作的需求。

对于大学生校外兼职, 不同学生持有不同的心态和目的。有的学生是因为家庭贫困, 需要通过工作挣钱维持生活, 因此无法过分计较工作的待遇、环境等因素, 为了维持现状, 对于一些不公正待遇只能忍气吞声, 更没有过多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维权诉讼之中。另外, 还有些大学生在生活上并无困难, 只是抱着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体验增加社会阅历、打发空闲时间等心态进行兼职, 这些学生并不把挣钱作为主要目的, 所以也不会过分看重待遇问题, 当权益被侵害时, 往往因为害怕麻烦不予追究, 只当是积累社会经验, 自认倒霉。

2.客观方面的原因

(1) 用人单位的刻意行为。

纷繁复杂的社会完全不同于单纯的象牙塔, 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 打工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 一些缺乏诚信和道德的用人单位漠视法律的存在, 刻意设下重重陷阱, 让那些初出茅庐、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难以应对和处理, 往往挣钱不成, 反而受骗。最后因为没有证据等原因, 陷入讨薪无果、投诉无门的困境。这也正是很多居心不良的用人单位之所以愿意选择大学生的原因之一。在如此明显的强弱对比之下, 大学生们的维权道路确实艰难。

(2) 激烈的就业竞争。

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激烈, 这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共识, 找工作俨然成了大学生一种迫切的忧虑。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大学生们都在积极储备能量, 提早适应社会。而兼职和实习无疑是一种直接接触社会的途径, 这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们参加兼职和实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但是由于岗位竞争的激烈, 导致了大学生们过分关注如何保住岗位, 从而无暇顾及权益的维护, 造成了无力维权的现状。尤其是急需兼职以维持生活的大学生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以权益的退让 (或不争取) 来换取工作机会。

(3) 法律存在缺陷漏洞。

目前我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中都没有关于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规定。法律条文中明文规定的相关条款只有原劳动部颁发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的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 不视为就业, 未建立劳动关系, 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此项规定把大学生排除在劳动者范围之外, 也否认了大学生兼职及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因此, 导致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无法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也不在劳动监察部门的受案范围之中。这使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法律的漏洞和空缺在与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时不签订劳动协议, 拒绝承担法律责任。导致兼职学生在权利受到侵害后无处寻求帮助, 权利无法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

三、解决大学生维权难的对策

1.确认大学生的劳动者主体资格

大学生是否可以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主体是保护在校大学生劳动权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大学生的劳动者身份得到法律的承认, 那么, 其他制度的跟进将会水到渠成。这不仅是对大学生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而且对推动我国法制的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大学生应该成为劳动关系主体, 原因如下:

(1) 从对劳动者概念界定来看, 大学生符合劳动者条件。

对于劳动者这一概念, 不同的领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 具有劳动能力, 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 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作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 劳动者必须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即公民依法能够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劳动行为能力即公民依法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资格。根据劳动法的平等性原则规定:“在我国, 凡有劳动能力的公民, 其劳动权利能力就不因种族、民族、信仰、性别、财产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受限制或剥夺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由此可见, 在校大学生具有劳动权利能力。

至于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主要从四个因素进行考察:

一是年龄条件。我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也就是说, 满16岁, 但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 在特殊情况下, 在劳动合同的权利义务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 可以成为劳动者。在高校里, 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年满18岁的成年人, 已达到《劳动法》规定的年龄条件。

二是健康条件。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必需的健康条件。而一个健康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符合这一条件的。

三是智力条件。包括精神健全、具备相应的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在高校的系统教育和学习之下, 已经积累的不少的文化知识。而且在一些专科学校, 学生已经具备跟社会上的职业人员差不多的职业工作水平。

四是行为自由。即自然人是否具有人身自由, 这主要是从自然人是否有权支配劳动能力的角度来衡量的。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 完全具备自我支配劳动能力的权力。

综上所述, 大多数大学生满足劳动法所要求的劳动行为能力。

既然大学生兼具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因此应该确认其劳动者的主体资格。

(2) 我国的现有劳动法并没有排除在校大学生的劳动者资格。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规定了五类不适用于劳动法的人群, 即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农村劳动者 (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 、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 并不包括在校大学生。因此, 从劳动法的角度来讲, 并没有排除在校大学生的劳动者主体资格。

2.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要使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 首先要学习和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识。因此学校的法制教育就成为基础性环节。这需要学生和教师都能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提高认识, 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自觉地学习和了解一些我国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仲裁法》等法律文件。在兼职前对这些内容有个大概了解后, 在兼职过程中如果遇到以上问题, 就能从容应对了。

另外,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还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 同心协力, 构筑起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 以多种形式加强法制教育。例如媒体的宣传报道、社会正气的弘扬等等都能营造法律意识教育的良好环境。司法机关秉公执法, 彰显正义与公平, 也能使大学生增强对现代法制的充分信任感和依赖感, 从而确信在涉及法律问题时, 依靠司法机关解决是可信赖的。

3.加强立法, 制定相关法律来填补空白

对于大学生维权难的问题, 一个很大的瓶颈就在于没有法律依据的尴尬。由于大学生校外兼职和实习在客观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一定的社会价值, 所以兼职和实习现象仍可能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存在、发展。然而, 其健康有序的发展是需要国家通过一定法律形式的干预、调控予以保障的;任其自生自灭, 不予理睬的后果只能是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针对现今大学生兼职、实习普遍化这一全新的社会现象, 及早制定相关法律, 规范大学生兼职与实习, 填补法律空白, 使大学生劳动维权做到有法可依。

4.设立专门机构, 加强对大学生兼职、实习的监管

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有着一些不同于普通劳动者的特点, 比如社会经验少, 时间精力不充沛、财力不足等等, 因此, 当出现侵权问题时通过法律途径走司法程序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成本很高的选择。很多时候, 大学生们正是缘于这些考虑才放弃了维权。因此, 国家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 负责对大学生兼职和实习问题进行管理。这个机构即可以对大学生兼职进行有效的、正规的指导, 也可以进行事后监管, 成为兼职大学生的“保护伞”。这样那些居心不良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肆无忌惮的压榨就会有所收敛, 大学生的维权也有了简便易行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朱青青.浅析在校大学生能否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J].法律经纬, 2009, (7) .

[2]钱小敏.论“兼职大学生”的法律身份[J].时代经贸, 2008, (2) .

[3]胡琼天.劳动法的限制性准入——论如何维护准毕业生的合法权益[J].法制与社会, 2009, (1) .

[4]陈信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5]陈小君.合同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关爱妇女儿童演讲稿下一篇:部门岗位试用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