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2024-07-07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精选18篇)

1.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一

医务人员安全注射及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卷

科室: 岗位:

姓名:

(回答以下问题时,可以单选,也可以多选。医生护士全做,其他人员只做18-23题)1.注射前应检查以下事项()

A注射器有效期; B药物有效期;C消毒剂有效期;D注射器和药物外包装;E药物和消毒剂外包装;F药品污染情况; G药品的价格。2.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其针头()

A只能使用一次;B消毒后可重复使用。3.皮肤消毒后何时可以进行注射()

A立即; B1分钟;C皮肤完全干后。

4.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每天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B每次更换一次性使用针头; C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5.注射操作前医务人员必须()

A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B戴手套;

C戴口罩。6.皮肤消毒后()

A可用手指触摸静脉;B可用嘴吹风方式吹干消毒剂;C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7.必须使用多剂量用药时()

A每天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B每次更换一次性使用针头; C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8.注射操作后应该()

A清洗现场;B立即为下一位患者注射做准备;C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手。9.以下哪项正确()

A可以单手回套针帽;B可以双手回套针帽;C禁止双手回套针帽。10.分离注射器针头时禁止用()

A钳子;B镊子;C手。

1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该()A穿工作服;B戴帽子;C戴手套。12.手持锐器时()

A可以向前走动;B可以向后走动;C禁止随意走动。13.传递针等锐器时()

A可以用托盘;B可以用手;C可以用钳子。14.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中()

A操作熟练时,照明光线一般即可;B操作不太熟练时,照明光线要充足; C不论操作熟练与否,都应保证充足的光线。15.锐器盒的要求()

A坚硬即可;B装满锐器后应立即更换;C应防渗漏、防穿透。16.锐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

A垃圾桶内;B医疗垃圾桶内;C锐器盒内。17.使用锐器盒时,以下哪项正确()

A注射器针头的收集:将针头伸进水滴形孔中,在注射器乳头与针头的接口处卡住,轻轻向外下压针筒,注射器针头就自动掉进利器盒内;B输液器的利器部分收集:手握输液器的软管,将利器部分伸进顶盖的大开孔中,用剪刀剪即可,其锐器部分即掉进利器盒内;C刀片或者玻璃等锐器,以及抽输血用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带血的污染物品可直接放进顶部大开孔中;D当利器盒被盛满至容积的70%时,应封闭利器盒;E锐器盒在转运过程中应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或溢出;F锐器盒放置的位置应醒目且方便使用。

18.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百分之多少的医院感染()A10%以下

B10-15% C15-20% D20-30% 19.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手卫生()A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E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0.手卫生包括()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消毒剂泡手 E手消毒剂使用 21.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22.什么情况下必须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A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时

B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

C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

D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前 23.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C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24.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C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手消毒剂

2.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二

关键词: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手卫生

大量资料显示,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控制病原体传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1]。特别是手术室内感染环节复杂,受感染机会比普通病房高,医护人员的手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与病人接触的几率也高。因此,为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及手卫生执行情况,对该院58名手术室医护人员感染知识及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该院手术室医务人员共58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在2015年1月至6月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所有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均工作满一年以上,调查阶段均在职工作,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国家卫生部2009年制定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结合该院及不同科室手术室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要求医务人员如实填写。同时针对调查问卷的内容,每个调查项目都要进行至少两次观察,以确定医务人员的执行情况。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一般资料、预防感染知识以及执行情况、手卫生执行现状。调查问卷中洗手指征[3]包括5个选项:(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从同一病人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以及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前,处理污染物品后。(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手消毒5个指征[4]判定:(1)进行无菌操作前;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前。(2)进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特殊传染病房等重点感染病房前及离开这些病房脱隔离衣后。(3)双手直接为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和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4)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分泌物之后,接触被传染性致病菌污染的物品之后。(5)需要双手保持较长时间的抗菌活性。调查问卷评定标准为:完全答对即为掌握,答对每一项目下的60%以上的内容视为了解,答对60%以下或不答即为不清楚,知晓率=(掌握人数+了解人数)/总人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和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

一般情况58名医务人员一般情况为:男20人(34.48%),女38人(65.52%),其中有21名(36.21%)医师,其余37名(63.79%)为护理人员。大专及以下学历有33人(56.90%),本科学历19人(32.76%),硕士及以上学历6人(10.34%)。工作年限5年及以下的有25人(43.10%),5-10年的有18人(31.03%),10年及以上的有15人(25.86%)。

2.2 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了解情况

在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知晓情况设置的17道题目中,知晓率在90%以上的为洗手指征、手消毒指征、标准七步洗手法(或外科洗手法)。而医疗废物收集时的包装袋要求、医疗废物流失应急处理措施、医院感染法规颁布实施时间这三项感染知识知晓率低于50%。58名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5.66%。见表1。

2.3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调查医务人员12项手卫生执行情况发现,执行率超过50%的仅有3项:从同一病人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接触破损伤口或皮肤后,处理污染物品后。其余9项执行率均在50%以下,而接触病人前后和接触不同的病人手卫生执行率最低。见表2。

3 讨论

为从源头上减少该院医院感染的发生,了解医院内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和手卫生执行现状,该研究选择与病人接触机会最多、感染环节复杂的手术室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7道感染知识题目平均知晓率为75.66%,知晓率在90%以上的为洗手指征、手消毒指征、标准七步洗手法(或外科洗手法)。而医疗废物收集时的包装袋要求、医疗废物流失应急处理措施、医院感染法规颁布实施时间这三项感染知识知晓率低于50.00%,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以提高知晓率。12项手卫生执行情况调查发现,执行率超过50%的仅有3项:从同一病人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接触破损伤口或皮肤后和处理污染物品后,表明在处理污染物后,手卫生清洁执行率较高,可见,医务人员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其余9项执行率均在50.00%以下,且操作前的手卫生执行率低于操作后,而接触病人前后以及接触不同病人的手卫生执行率最低。以上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普遍较高,特别是洗手以及手消毒指征知晓率高达94.00%以上,但是执行率却普遍偏低,特别是从患者角度考虑的手卫生执行率。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医院患者数量过多,医务人员工作量较大而导致执行率低。另一方面可能是医院规章管理制度不严格,个人忽略了医院感染的危害性以及对操作前手卫生执行情况认识不足等[8]。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机会:(1)加强医院感染和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管理,开展院内监测,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部门、易感高危人群和易感位置的医院感染管理。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2)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加强手卫生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6]。严格探视与陪护制度,避免外来病原体侵入。(3)加强感染知识与手卫生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定期对手术室及其他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知识讲座,加强对洗手和消毒指征知识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水平和保护自我及他人的意识。(4)增加洗手池、无菌毛巾等设施,并在显著位置张贴洗手标识,以及提供多样医用手套,便于医护人员在不同操作时合理应用防护措施。宣传教育树立全新、重要的手卫生观念,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将洗手法同速干手消毒剂合理应用,提高手卫生合格率。(5)加大医务人员投入力度,确保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医务人员因工作量大而不能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

参考文献

[1]吕春荣.医护人员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54-255.

[2]李六亿,郭燕红.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意义与价值[J].中国护理管理,2009,9(6):5-7.

[3]张燕平,陈洪芳,黄成兵,等.医务人员不同洗手指征下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9):33-34.

[4]马素霞,叶群英.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137-137.

[5]马锐,雷海粟.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及手卫生执行情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95-296.

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三

【关键词】 血透室 手卫生 管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 3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321-01

血液透析,是一种将患者体内血液利用相应透析器引导到体外,经过清除、过滤、净化等处理,将血液再次引回到患者体内的一种临床替代治疗方法[1]。由于这一方法对环境卫生情况的要求性较高,因此,必须要保障血液透析室内的环境消毒和医护人员手卫生清洁,从而有效保障患者血透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交叉感染、院内感染等问题[2]。本文对我院血液透析室中的21例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干预管理措施,并对他们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比较血透室医务人员实施干预前后的手卫生情况,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血液透析室的21例医务人员。其人员年龄基本在21岁~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3.5岁;男性医务人员6名,女性医务人员15名;工作时间基本为1年~11年之間,平均工作时间为5.9±1.4年;文化程度中,10例为大专学历,7例为本科学历,4例为硕士学历;人员职称中,8例为护士,6例为护师,7例为主管护师。经过临床对比,21例医务人员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的情况比较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手卫生干预管理

①结合我院血透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严格、规范、细致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并加强执行管理的力度和监督效率。②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他们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认识和掌握,提高手卫生清洁的自觉性。③加大血透室在手卫生设备上的支持和投入,完善卫生清洁的配套设施[3]。

1.2.2 问卷调查

对血透室的21例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具体内容包括:①干预前手细菌检测是否合格?干预后手细菌检测是否合格?②干预前在血液透析操作前、操作过程中、操作后是否洗手?干预后在血液透析操作前、操作过程中、操作后是否洗手?③干预前是否存在医院感染?干预后是否存在医院感染?[4]。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对21例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在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并进行X2检验。当差异值P<0.05时,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统计对比显示,经过手卫生干预管理后,血透室医务人员的手细菌合格率(90.48%)和洗手率(60.32%)同干预前(52.38%,31.75%)相比明显升高,医院感染率(4.76%)同干预前(14.29%)相比明显降低,前后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血透室的消毒以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清洁是患者血透治疗安全性和有效率的重要防范和保障措施。由于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的同血透患者及其污染物进行接触,导致病原菌侵入诱发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5]。所以,加强和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水平是尤为重要的。本次临床研究表明,血透室的21例医务人员在经过手卫生干预管理后,其手细菌检测的合格率为90.48%,洗手率为60.32%(血透前57.14%,血透中47.62%,血透后76.19%)明显高于干预前(52.38%,31.75%),且干预后的医院感染率(4.76%)较之干预前(14.29%)有显著的下降,前后比较均存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血透室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干预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帮助和促进医务人员养成随时洗手的良好工作习惯,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确保血透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可靠安全。

参考文献

[1] 贾会学,李玲,任军红,贾建侠,赵艳春,赵秀莉,姚希,李六亿.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1(07):1648-1650.

[2] 武向兰,檀敏,赵慧萍,雷娟,王颖,杨洪杰.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2011,08(04):216-218.

[3] 程莉莉,张秀月,臧彬,李国福,于晓江,赵鹤,张丹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0(15):3300-3302.

[4] 许红梅,黄莉莉,朱晓星,褚小玲,熊德华.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J].中国血液净化,2011,04(11):636-638.

4.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 篇四

医院感染与医院相随并存,并随着医院的发展日显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对感染的定义:“凡是病人因住院、陪诊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属于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是指在上述医疗机构中可能接触各类感染性病人及各种感染性物质的所有人员,而不仅仅指医生和护士。具体而言包括医院护士、助理护士,外科、内科等各科室医生,急救中心人员、口腔科医生、实验室技术人员,内镜操作人员、理疗师、药剂师、实习学生,还包括相关饮食制作、分发人员,维修人员、污物处理人员、清洁工、物质供应人员、防疫人员。

5.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 篇五

B.1 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B.2 采样方法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B.3 检测方法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等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细菌菌落数总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式B.1)

我院手及物表的采样用浸生理盐水的棉签涂擦,不加中和剂。细菌室人员告诉我用生理盐水与用加了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采样两者没有什么不同。请教各位老师,是这样吗? 外科手消毒或是卫生手消毒的采样,应该要用相应消毒剂的中和剂采样。单纯的洗手可以用生理盐水采样。物表消毒后清水擦拭干净后可以用盐水采样。

消毒剂中和剂及浓度

甲醛亚硫酸钠(0.1~0.5%)

氨水

双甲酮(0.1%~1.0%)+吗啉(0.6%~1.0%)

戊二醛甘氨酸(1.0%);赖氨酸

亚硫酸钠(0.1~0.5%)

双甲酮(0.1%~1.0%)+吗啉(0.6%~1.0%)

过氧乙酸硫代硫酸钠(0.1%~0.5%)

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0.1%~0.5%)

季铵盐类吐温80-(0.5%~3.0%)

卵磷脂(0.3%)

硫代硫酸钠(0.1%~0.5%)

亚硫酸钠(0.1~0.5%)

碘(溴)制剂亚硫酸钠(0.1~0.5%);卵磷脂(0.1%~0.3%)

硫代硫酸钠(0.1%~0.5%);半胱氨酸(0.1%)

酚类吐温80-(1%~10%);卵磷脂(0.1%~0.3%)

氯已定卵磷脂(1.0%~2.0%)

汞制剂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半胱氨酸(0.1%)

醇类吐温-80

酸类碱类

6.XX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考核总结 篇六

XX年上半年,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六部洗手法”操作技能考核工作。

考核工作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手卫生考核评分标准”严格要求,通过现场提问及“六部洗手法”实际现场洗手操作,对存在动作不规范的操作者,现场提出并加以纠正。

通过此次考核,XXX名考生中绝大部分能正确掌握:“六部洗手”,但部分考生存在以下问题:

1.洗手液按压方式错误,直接用手心按压。

2.未打湿双手即直接取洗手液。

3.未取下手腕部饰物:手镯、手链等即开始洗手。

4.洗手时机未能完全掌握。

5.洗手时间过快。

6.洗手步骤错乱。

通过此次面试:“六部洗手”的考核工作,让我们及时掌握了新招编外人员对:“六部洗手”的掌握程度及存在问题,对我院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考核存在问题进行重点考核及培训。从而让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开始不断抓实不断规范化和得到提高。

XXX人民医院

7.产房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产房医务人员15名, 医生5名, 助产士10名;参加工作年限:3年~10年;年龄:22岁~45岁;职称:初级~高级。

1.2 调查方法

1.2.1 随机观察

随机观察过程包括产妇进入待产室待产到产妇进入分娩室分娩全过程, 产房助产医务人员在产前检查及接产前按照《手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洗手, 完成每一次洗手或手消毒的方法、步骤及洗手时间是否符合要求。观察时不对医务人员提供任何手卫生的相关信息。

1.2.2 采集手标本, 细菌培养

对准备助产的医务人员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附录B中《手卫生效果检测方法》进行标本采样, 由专业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检查方法进行接种培养。整个操作过程, 检验人员衣帽整洁, 无菌观念强, 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

1.2.3 手卫生合格率计算

细菌菌落总数 (cfu/cm2) =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 (cm2) 。

1.2.4 手卫生依从性计算

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实际进行手卫生次数/附合手卫生指征要求次数×100%.

2 结果

随机调查结果显示, 产房医务人员在接触产妇前洗手8例, 占53%, 接触产妇后洗手14例, 占93%.洗手时间≥15 s者5例, 占33%, 手卫生细菌监测合格率约44% (按标准≤5 cfu/cm2) 。

3 讨论

有循证医学证据证实, 医务人员的手上带有大量的细菌, 特别是产科, 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 病原体多而复杂, 助产过程中侵入性操作较多等多种因素, 产房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提高手卫生水平, 产妇交叉感染的概率就会明显增高。本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接触产妇前的洗手率约为53%, 此结果令人担忧;接触产妇后洗手率为93%, 说明产房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对产妇的保护。产房医务人员手卫生观念淡薄, 依从性较差, 尤其在接触产妇前, 接触两患者之间的依从性更低。护士接触患者前执行手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是保护患者至关重要的措施[3]。洗手是非常必要的, 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易行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之一[4]。本组洗手时间≥15 s, 占33%, 手消毒后细菌检测合格率为44%, 洗手达标率不高, 说明产房医务人员洗手操作方法和时间把握不正确。主要表现为洗手仍用固体肥皂而未使用避免二次污染的抗菌皂液, 有时仅用流动水冲洗;洗手的步骤也不符合要求, 遗忘清洗大拇指、指缝等部位;擦手时也存在问题, 共用毛巾、工作衣擦手等导致再次污染, 并在管理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监管。

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5]。以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RAS) 的流行、2009年西安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的教训为例, 暴露出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最重要环节, 产房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首当其冲之事。从调查中凸显出医院内应加强手卫生管理,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6], 制定有力的制度措施, 快速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与正确率,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强化宣传培训, 提高手卫生知识水平。根据不同的人群与需求, 利用专家授课, 用大量的事实、数据, 讲授手卫生的重要性。平时利用制作图谱、简报的方式进行宣教, 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将手卫生纳入三基三严考核内容,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责任心与依从性。 (2) 领导提高认识, 积极改善手卫生措施。在手卫生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 提供必要的清洁用品, 手消毒剂、干手设施, 最好使用一次性纸巾。据有关资料显示, 使用一次性纸巾比使用消毒小毛巾、吹风成本最低、最合算。 (3) 开展手卫生成本效益分析。手卫生需多少成本?能给医院带来多少成本效果?对医院有何影响?对医务人员有哪些好处?通过国内外相关报道资料数据对手卫生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 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4) 感染管理科认真履行职责, 做好监管工作。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对手的清洁与消毒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规范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与反馈。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可将手卫生的用品科室与院方各承担50%成本, 每月对科室使用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进行统计、反馈, 以此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4 小结

手卫生对于干预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 医院感染管理者应有计划地强化手卫生知识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与知识水平, 并将其纳入三基三严考核内容, 依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积极改善手卫生设施,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以控制医院感染,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韩黎, 朱士俊, 郭燕红, 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2) :140-142.

[2]熊薇, 赖晓全, 徐敏.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7, 24 (3) :276.

[3]韩黎, 张高魁, 朱士俊, 等.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10) :1135-1137.

[4]马文波, 韩静, 李魏华.临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9, 8 (1) :65-67.

[5]冯吉, 周待春, 孙立英.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现状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8, 25 (3) :278-280.

8.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八

【关键词】临床医务人员 持续质量改进 手卫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72-01

衡量医院质量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医院的感染控制,感染控制工作质量的好坏会对患者的安全以及整个医院的形象都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整个的医院感染控制中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措施。近几年来,我国的医院十分重视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但是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同管理要求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能够提升手卫生的依从性,本院成立了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成立质量管理的活动小组,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遵循PDCA循环,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来对目前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对采取这一措施之后手卫生情况进行分析。参加实验的人员包括了我院50个科室的临床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等[1]。

1.2方法: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开展了临床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专项检查,并且对他们洗手的依从性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检查的内容包括了检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作了何种的操作,有没有洗手或者是进行消毒,手卫生的方式是不是正确,对于那些手卫生方法不正确的医务人员要进行现场的指导[2-3]。还成立了CQI小组,针对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的检查结果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改进的方式和策略。

1.3临床观察:在观察和记录中发现,很多科室的领导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没有给予突出的重视,这就使得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不高,没有认识到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工勤人员来说。此外由于工作量比较庞大,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连续的静脉注射时,难以做到每一个操作都能够洗手。一个药师在为多个病人进行换药时,也只是更换了手套,不能够做到一一洗手。最后科室内部的手卫生设施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够完善,医院的宣传力度不够,难以形成良好的手卫生氛围[4-5]。

1.4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改进前不同科室临床医务人员的洗手执行率(%)

科室应洗手次数实际洗手次数洗手的执行率大内科33612537.20大外科32111435.51妇产科853440.0改进之后,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应该洗手的次数为997次,实际的洗手次数为631次,洗手的执行率为63.29%,其中正确的洗手有405次,洗手的合格率为64.18%。改进之后同改进之前洗手的执行率和合格率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

3讨论

CQI极大地提升了我院临床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提升了团队意识和科室内部的凝聚力,加强了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了手卫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这种改进方式中对手卫生意识比较薄弱的人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使得制定出的手卫生管理规范也能够加以贯彻和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CQI这种改进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我国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对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地改进的措施加以完善,可以使得手卫生管理工作更加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促进我国临床临床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和合格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琴珍,盛燕妃.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23:56-63.

[2]何晓英.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的持续质量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 2009,19:112-123.

[3]徐萍萍.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采血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9,8:89-94.

[4]李六亿,贾会学,朱其凤,陈新民,龚瑞娥,陈菁,曲绍蓬,胡霞云,赵艳春,贾建侠,赵秀莉.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1:117-125.

9.手卫生知识有奖问答讲稿 篇九

先自我介绍

楚:杨涌,先问你个简单的问题吧,杨:什么问题? 楚:今天是几月几日?

杨:果然很简单,今天是5月5日。

楚:恭喜你答对了,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所以没有奖品,下面咱们正式进入手卫生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的活动,还请省人民医院孙主任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课,那么第一个问题,大家听仔细,5月5日是什么日子呢?(世界手卫生日)

杨:回答正确。请。发奖品。第二个问题,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什么?(做好手卫生)

楚:第三题,请哪位讲一下什么是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杨:第四题,请听题,卫生手消毒指的是什么?(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楚:第五题,医生查房、护士在病房做治疗时,如果身边没有洗手池,怎么做手卫生?(答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或卫生手消毒都对)

杨:6.手上携带的细菌有哪两种?(常居菌、暂居菌)

楚:7.做手卫生洗掉的细菌是哪种?(暂居菌)

杨:提问几个问题,考验一下大家对数字敏感度吧,第八题,国家卫计委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正确性要求是百分之多少?(≧95%)

楚:第九题,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要求达到多少?(100%)

杨:第十题,请听题,我院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要求是百分之多少?(40%)杨:第十一题:做好手卫生能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多少?(30%)楚:第十二题,请听题,WHO规定手卫生有几个重要时机?(五个)杨:好,接下来,第十三题:手卫生五个时机分别是什么?两前、三后分别是什么?(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楚:在病房经常能看到一个很熟悉的场景,医务人员洗手后在工作服上擦手,这样对吗?如果不对,我们推荐的干手方法是什么?(干手纸巾)

杨:第十五题,我们的手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播致病菌的?(接触传播)

楚:第十六题,请听题,我们常用的手卫生设施有哪些?(洗手池、流动水、水龙头、洗手液、干手设施、速干手手消毒剂)

杨:第十七题,医务人员洗手时揉搓时间?(≧15s)

楚:十八题,请听题,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或者为传染病患者做诊疗、护理后,如何做手卫生?(先洗手,然后卫生手消毒)杨:十九题,戴手套能代替洗手吗?(不能)

楚:我们感染管理科张老师每月都会做环境卫生学监测,这其中包括对空气、物表、消毒液、手的细菌学监测,那么第二十题,请听题: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该≦多少呢?(10cfu/cm2)

杨:相比较而言,做手术要求的无菌水平就更高了,那么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的标准是多少?(≦5cfu/cm2)

楚:二十二题,请听题:外科手消毒的步骤?(先洗手、后消毒)杨:接下来,第二十三题:外科手消毒揉搓时间?(2-6min)

楚:为保证外科手消毒的效果,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哪个部位流向哪个部位?(手部流向肘部)

杨:第二十五题,速干手消毒剂开启后使用有效期是多长时间?(1个月)楚:二十六题,谁来简述下七步洗手法。

杨:再来一个发挥题吧,第二十七题,做好手卫生都有什么好处?大家自由发挥,只要回答有道理就有奖品赠送!

楚:我们的奖品还有很多,大家还想要吗?想要的话,我们还有一些有关标准预防的问题,那就继续有奖竞答,请听题: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哪些?(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

杨:第二十九题,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什么手套?(清洁)楚:三十题,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时、接触患者破损皮肤、应戴什么手套?(无菌)杨:第三十一题,请听题,操作时戴手套的目的是?

10.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篇十

1,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全科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2,全科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正确洗手与手消毒的指征。3,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4,手消毒剂的包装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纸巾等)或设施要方便使用,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对无菌物品存放区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如发现不合格情况及时寻找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监测结果与整改措施存档,有记录可查。

6,工作人员的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1.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十一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58-0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已在国内各大医院逐步开展起来,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1]。美国一项研究证实,1/3的医院内感染能通过手部卫生预防[2]。有调查显示,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45.7%[3]。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将手卫生作为一项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措施。本院于2014年9—12月开展QCC活动,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16个临床病区的医生、护士、保洁员,每个病区10人,共计160人。医生52人,护士84人,保洁员24人;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师)50人,初级职称(士)62人,工人24人;中专32人,大专118人,本科10人。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 以自愿报名方式产生3名医生与5名护士共8人,组成一个QCC小组,小组遵循PDCA原则开展活动,感染科、护理部给予大力支持,院感科科长为辅导员,护理部干事为圈长。选定主题: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选题理由:医院内感染控制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利于医院内感染的控制。

1.2.2 手卫生现状把握 根据2009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14年6-8月,院感科使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对全院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卫依从性的调查,调查表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较差,50%以上的科室不达标。

1.2.3 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 (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通过现状调查得出7项洗手指征的平均洗手率为43.5%,改善重点即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为0.9,圈能力为0.8,最后得出目标值为84.2%,即通过QCC活动,将全院医护人员的7项洗手指征的平均洗手率提高到84.2%。

1.2.4 原因分析 由圈长组织所有圈员开会讨论得出本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得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认识不足。

1.2.5 对策实施

1.2.5.1 理论培训,强化手卫生相关知识,增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 由1名圈员在2周内分4批以理论学习的方式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培训内容为手卫生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的概念、手卫生的洗手指征、手卫生消毒原则。要求全院医护人员对这些知识知晓率达100.0%,由负责理论讲解的圈员不定时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理论抽问。

1.2.5.2 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 由辅导员院感科科长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演示,要求人人学会并熟练运用六步洗手法,且每次洗手和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时都应正确采用六步洗手法。由1名圈员按照六步洗手法标准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随机抽考。

1.2.5.3 改善手卫生设施,为全院医护人员提供便利设施,经圈员一起开会讨论,针对工作繁忙,跑回洗手池洗手浪费时间,且洗手后手湿,无干手纸等因素,每个临床科室在治疗车、病历车、病房走廊以及每个病床床旁桌上都摆放了速干手消毒液。让大家触手可及。且各科室在醫生与护士办公室洗手池旁边放置了干手纸,改正医护人员洗手后在衣服上擦干的不良习惯,以提高洗手的合格率。除此之外,还在每个洗手池旁边以海报形式张贴洗手指征及六步洗手法图,以时刻提醒大家正确洗手。

1.3 评估工具 参照(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和《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标准。

2.结 果

通过为期4个月的QCC活动,QCC活动前洗手率为43.5%,QCC活动后洗手率为86.6%。

3 讨 论

3.1 QCC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 医护人员关注手卫生,不仅关系到自身的防护,也关系到他人的健康,而且能有效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通过QCC活动,大家认识到了手卫生的重要性,正确理解了手卫生的概念,很好地掌握了洗手指征,也接受了洗手时采用六步洗手法。

3.2 QCC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手卫生在临床工作中无论是保护患者还是自我防护都是相当重要的。虽然一直在号召手卫生,但执行效果却令人失望。调查结果显示:QCC活动前全院洗手率只有43.5%,有50%的科室不达标,这离医院评审的要求规定的手卫生的依从性必须达到90%差很远的距离。因此,通过QCC的活动,在调查的基础上,以头脑风暴的方法让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圈员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找出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正确的对策去实施。付诸实践,让圈员在活动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使医护人员从认识到实践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使手卫生的依从性提高到86.6%。

4.小结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通过QCC活动,强化了手卫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培训,规范了手卫生;加强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使医护人员掌握了正确的洗手和消毒方法,熟记并正确运用洗手指征,保证洗手效果,达到手卫生目标;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确保了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杰,曾范慧.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3):103-104.

[2] 高小杰.医院感染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8):152.

12.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十二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院内感染,清洁效果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 其中手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1]。2007年第34届美国医院感染年会会议要点为“医院感染零宽容”。专家认为相当多的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Larson的回顾性研究证实了增加洗手次数可以明显降低医院内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通过加强手部卫生的管理可降低院内感染30%~50%[2].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3], 而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洗手。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和速干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查找存在的问题以进行有效的干预, 特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手卫生效果监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选择外科系统、重点科室如ICU、NICU、产科、烧伤科、血透室、感染科等医护人员、进修及实习人员作为手卫生依从性观察对象; (2)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每月随机对临床各科室的医务人员采样。

1.2 调查方法

(1) 每月到各科室2次, 时间为08:30~09:30之间, 由院感科专职人员现场观察他们换药后、接触不同患者前后、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穿脱手套等防护物品前后等执行手卫生情况。当手部有血液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应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在做任何操作前, 要保证手的干燥。 (2) 每月采样:1份用皂液洗手, 1份用速干手消毒剂, 被采样者都要求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要求的六步洗手法洗手 (用洗手液) 或速干手消毒剂 (采用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洁芙柔消毒凝胶”) 取适量产品涂抹手的所有皮肤揉搓至干。采样方法及面积:被检者五指 (已干燥) 并拢,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1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 一只手涂擦面积约为30 cm2, 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 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 投入含10 m L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表2.

医生、护士、进修及实习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有显著差异, 通过2008年进行手卫生干预, 2009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

速干手消毒剂擦手比洗手液洗手合格率更高, 医生比护士洗手合格率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洗手液洗手, 医生比护士合格率低, 但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1) 护士比医生手卫生依从性更高, 进修及实习人员更低, 说明医生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的医生认为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 应重点加强进修及实习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加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 (2) 速干手消毒剂擦手比洗手液洗手合格率高, 可能是手消毒剂含有醇类消毒剂以及洗手液洗手后未干手即采样的结果;用规范的洗手方法医生与护士手卫生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合格率;速干手消毒剂是指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比肥皂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小, 作用快, 不需要水和干手设施, 有更高的依从性。 (3) 从2007年起为提高手卫生卫生依从性我院采取的措施:a) 领导支持, 科室主任起模范带头作用;b) 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和经常持续性的在职培训;c) 积极进行手卫生促进活动, 手卫生依从性奖惩制度;d) 院感科的经常性督查, 手卫生的长期干预, 同时加强其他方面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2007年—2009年院内感染率分别为6.52%, 5.92%, 4.8%, 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院内感染关系到医务人员、患者、患者家属的健康, 不合格的手卫生消毒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4]。来自卫生部2007年的有关数据:我国每年约有400万人发生院内感染, 直接经济损失达160亿~240亿元, 而医院感染率只要降低1%, 就可支付医院感染监控人员及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和研究所需的一切费用, 可见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 不要让你的手成为细菌传播的载体, 全体医务人员行动起来共同营造“医院感染零宽容”。

参考文献

[1]韩雪玲, 史锋庆, 胡淑芳.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J].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 2009, 26 (2) :204.

[2]李庆虹, 戚扬, 赫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 (2) :455.

[3]林金香, 陈妙霞, 周小香.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2) :185.

13.检验科工作人员手卫生制度 篇十三

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医院感染要求特制定检验科人员手卫生制度。

一、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1、所有检验科工作人员加强手卫生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和手消毒达到规定的要求。

2、严格按照洗手与手消毒指征、手卫生方法认真洗手或手消毒,洗手或消毒后应防止手部的再污染。

4、静脉穿刺时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二、手卫生设施

1、流动水洗手,非手触式水龙头。

2、肥皂和皂液。滤水功能肥皂盒;每周清洁,有污染随时清洁;皂液一次性包装。

3、热风吹干机。

4、速干手消毒剂;

三、洗手与手卫生消毒指征

1、洗手:当手部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时,处理体液标本后;微生物接种、鉴定、药敏前后,要求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操作微机前、静脉穿刺前,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可代替洗手。

3、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进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四、洗手方法和原则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五、速干手卫生消毒方法和原则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方法和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六、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14.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十四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13~2015年对我院手术室采取多项手卫生干预措施,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各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9.55%、62.135和65.16%,呈逐步增升高趋势(χ2=10.018,P=0.002);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3、1.48和1.06,呈逐渐下降趋势(χ2=82.377,P<0.001);2015年共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指征2029例次,实际手卫生1322例次,手卫生依从率为65.16%;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低于护士,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97 vs 65.97,χ2=5.241,P<0.05);不同时刻的手卫生中,操作前(接触患者之前和无菌操作前)与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的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及脱手套后)的依从率为57.54、67.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54,P<0.01),接触患者之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最低(41.32%),接触患者的体液后的依从率为最高(76.47%)。结论 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说明改善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医护人员;医院感染

临床实践中,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程度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手卫生的感染管理作为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经济、简易的防护方法因而受到医院感染部门的密切关注[1-2]。为提高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2013~2015年连续3年我科采取多种手卫生临床干预方法,进行手卫生干预,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3~2015年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1.2手卫生的干预方法

1.2.1手卫生知识培训 严格按照《医院手卫生规范》的规定要求,邀请我院感染管理质控专家,定期组织我科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1~2次/月,采取互动形式进行。

1.2.2实施考核机制 各外科护士长和相关手卫生检查员负责具体的科室手卫生的定期考核工作,并且不定期抽取医护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考试,同时选派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进行手卫生督查。

1.2.3加大手卫生的传播力度 为科室提供六步洗手图,发放手卫生的宣传教育海报,加大手术室手卫生的传播力度。

1.3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成立以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为核心的手卫生监督小组,对2013~2015年医护操作过程中的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制成表格。手卫生依从率=实际手卫生例数/手卫生指征例数×100%。

1.4临床资料 采用医院感染率公式:新发的医院感染例数/同期住院患者例数×100%。记录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住院治疗的患者病例数和医院感染的相关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2013~2015年我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013~2015年期间手卫生依从率逐步升高(χ2=10.018,P=0.002),见表1。

2.2 2015年不同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015年总共考核医护人员手卫生指征2029例次,实际手卫生1322例次,手卫生依从率为65.16%。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显著低于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41,P<0.05),见表2。

2.3 2013~2015年医院感染情况 2013~2015年医院感染率逐步下降(χ2=82.377,P<0.001),见表3。

2.4 2015年不同时刻点手卫生依从性 时刻点分别为与患者接触之前、进行无菌操作之前、与患者接触后,与患者的环境接触后、接触患者的体液后、手套脱掉后,见表4。操作前、后的依从率为57.54、67.41,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4,P>0.05)。讨论

本文研究表明近3年来手卫生依从性的实施在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中正逐步提高,2015年我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甚至高达65.16%。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比仍处于平均水平[3-6]。本研究还表明,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普遍高于医生,其原因可能是医生手卫生等操作未经系统全面的培训,也无专门的监督部门加以考核。并且绝大多数病房未固定配置手卫生消毒液,医生检查患者时也不可能随身携带手卫生消毒剂。而护士经常参加医院护理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其操作水平已基本达标甚至符合标准化状态。此外,本文研究还发现医护人员在不同的手卫生操作执行中,在接触到患者体液后手卫生的依从率最高,而在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率却最低,由此可见医护人员在接触肉眼可见的体液、血液等污染后,存在明显的自我保护意识,因而对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因此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意识层次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对于我科医护人员而言,在对手卫生执行情况、力度等方面尚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进一步实施相关改进措施:①需要改善手卫生实施的硬件设施,如在患者床头放置便携式手消毒剂[6],改善手卫生条件。②对重要的手卫生时刻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如重点操作环节(清创、缝合、换药、有创性操作前后),重点部门(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等)的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近来研究发现,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对医院感染的低发生率密切相关呈线性相 关[7]。因此,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手卫生的严格实施可显著减少病原菌、微生物的传播,降低患者感染率,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节省医疗开支,从而保护了患者的人生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手卫生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近3年来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理解增加了,从而发现手卫生的依从性的提高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十五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查高压氧舱工作人员、卫生员、护工共160人作为调查对象, 每天抽查32人, 5天完成,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80人。一组为对照组, 按本人平时洗手习惯, 在洗手时间、步骤、范围无明确规定;另一组为实验组, 由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示范按要求规范洗手;具体方法是;在流动水下, 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肥皂 (皂液) , 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 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包括指背、 指尖和指缝, 按六步洗手法操作进行,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3]。

1.2采样方法

被检者五指并拢, 用浸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 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 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 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 剂的无菌 洗脱液试 管内, 及时送检[4]。

1.3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按规定高压氧室医务人员手指皮肤细菌菌落≤ 10cfu/cm2为合格, 大于10cfu/cm2为不合格。洗手后细菌培养取材统一由高压氧室工作人员操作, 必需戴口罩、工作帽, 按要求取标本。80例对照组手部细菌培养合 格为60例, 占75.0% (60/80) , 不合格25.0% (20/80) 。实验组按六步洗手法操作后行细菌培养[1], 结果合格为78例, 占97.5% (78/80) , 不合格2.5% (2/80) 。两组细菌菌落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讨论

3.1高压氧舱医务人员手卫生及手细菌培养取材存在许多问题

本院2012年1-12月份院内感染分析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一直居首位。如果高压氧舱医务人员不重视手卫生及空气流通, 很容易造成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5,6]。但在实际工作中高压氧舱医务人员洗手次数、步骤、时间、范围都不规范;操作前后不洗手现象相当普遍;洗手后细菌培养未按要求操作, 如做培养时工作人员不戴口罩、工作帽, 洗手后不用一次性干手纸巾擦, 拿棉签随便在手部涂几下就送检。主要是因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与医院院内感染关系认识不足 , 认为院内感染与手术室、呼吸科、监护室关系密彻, 与高压氧室关系不大;担心频繁洗手或使用手消毒液对皮肤产生刺激;对送检标本培养规范认识不足。

3.2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切断传播途径减少院内感染重要环节

洗手是医院感染控制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高压氧室工作人员在操作前后均应洗手, 特别对一些抵抗差、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患者注意无菌操作。采用流动水洗手, 按照六步洗手法操作, 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 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 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手卫生设施的位置应当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工作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 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作用快, 杀菌效果好, 使用方便[7]。

3.3保持手卫生的有效措施

医院感染与医护人员的手携带的细菌量密切相关, 加强监测管理, 定期对高压氧室工作人员手部卫生进行采样监测, 有洗手设施与用品, 有洗手图, 干手方法正确;在干燥的过程中避免污染, 湿手更适合微生物的传播, 仔细干燥双手是降低手清洁后相关细菌接触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8,9]。并查看洗手液与手消毒剂的领用量, 及时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1]曲双双, 黄海鸟, 王步军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关系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8 (4) :508-509.

[2]程益荣.医院放射科感染的预防与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6 (20) :575-576.

[3]马惠兰.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21) :2853-2854.

[4]涂颖.多点分布压取式手消毒装置提高医务人员手消毒的依从性和消毒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 (5) :37-39.

[5]邢红霞.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8) :639-640.

[6]卫生部.WS/T31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S].2009.

[7]李六亿.我国手卫生的现状、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 (1) :17-1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S].中国护理杂志, 2006, 6 (7) :5-7.

16.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十六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根据市教育局开展活动的通知精神,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小学生健康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

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我校小学生的健康素质,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防病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参赛人员: 在校小学生

三、活动安排

(一)竞赛形式

1、一、二年级为口头抽测,2、三至六年级举行以年组为单位以“卫生小常识”为题目的手抄报比赛。(每班推荐10人参加全校总决赛。)

(二)竞赛内容

1、预防近视等卫生健康小常识

2、传染病防治知识

3、安全应急与避险

各班级可到网站下载。

四、时间安排及实施办法

(一)宣传发动(11月15日—12月15日)

学校利用广播站、校园网站、宣传栏等阵地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号召所有学生积极参加本次活动,普及日常卫生健康常识,提高健康行为能力。

(二)初赛(11月25日)

初赛由各班级自行组织,从班级所有学生优秀作品中选取10幅作品参加全校评比。

(三)决赛;(12月5日)

组织艺术老师,对各班所上交作品统一评选,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对所获奖项参赛者颁发纪念品。

五、活动组织

成立竞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安

组员:王晓伟

徐宏彦

曹喜军

范瑞霞

高亚梅

李欣良

韩艳华

希望各班主任,看到此方案后,严格按照方案具体时间执行!

17.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十七

我科于2014年2月1-26日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暗访调查。此次共调查9名医护人员,共有手卫生时机59次,执行手卫生措施17次,手卫生方法正确有4次,本月手卫生依从率达到28%,方法正确率达到44%。

一、存在问题

㈠手卫生时机未掌握。㈡手卫生方法不知晓。

㈢不知道手卫生指征及原则。

二、整改措施

㈠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加强手卫生规范培训,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规范要求。

㈡清洁洗手认真,部位达到要求,时间符合。

㈢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培训,人人知晓洗手指征、掌握手卫生方法。

18.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 篇十八

1 与手卫生有关的知识

1.1 手部皮肤细菌情况

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菌落数量不同。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为3.9×104~4.6×106。手的细菌分为暂居菌和常居菌。暂居菌位于皮肤的浅部, 存活时间短但致病性很强, 这种细菌通常在医务人员和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后获得, 其是导致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但易被常规的清洁法除去;常居菌位于皮肤的深层, 只有通过侵入性操作才能进入人体, 常居菌很难被机械方法清除, 但致病性较弱。手卫生可通过清洁消毒手来减少暂居菌群。

1.2 手卫生概念和洗手指证

我国于2009年4月1日正式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范规定,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洗手的指证为直接接触每个病人前后, 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 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 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1.3 目前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尽管手卫生可以去除手部的细菌, 然而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根据有关医院手卫生的研究, 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为40%。因此, 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2 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因素

2.1 个人重视程度

在平常的监督检查中发现, 医务人员重视操作后洗手, 忽视操作前洗手;重视保护自己的洗手, 忽视保护病人的洗手。有关研究表明, 接触病人及进行相关操作后手卫生执行率明显高于之前, 特别是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执行率最高, 可达100%, 说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保护病人的意识。

2.2 洗手设施不完善

多数医院洗手池数量不足且仍在用手触式水龙头。有报道, 对病房手拧式水龙头进行微生物检测, 合格率仅为28%[3]。无干手设施, 毛巾反复使用、不定时清洁消毒, 造成清洁后的手再度污染。固体肥皂不能保持清洁干燥而造成多次污染, 多数科室没有洗手液, 医院未配置速干手消毒产品。梁玉红等[4]研究显示, 49.1%使用中的肥皂细菌含量超标, 说明肥皂保存不当的情况下肥皂不但不是清洁用品, 反而成为良好的病菌传播者。

2.3 对手卫生的认识误区

周艳霞等[5]的报道指出, 被调查的医务人员普遍认为, 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手上的细菌可能是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 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后手上都携带大量的细菌, 带菌率100%。一般用流动水、肥皂洗手可除去手上60%~90%的微生物, 有些医务人员认为手上没有可见污物且不与传染病病人接触, 就没有洗手的必要, 造成洗手的依从性差[6]。医学院校没有设置手卫生相关课程, 影响正确认知。

2.4 手卫生技术掌握较差

虽然已进行六步洗手法的培训, 而且每个水池处也张贴六步洗手法, 但真正按六步洗手法洗手的很少。熊薇等[7]研究显示, 只有70.4%的医务人员掌握六步洗手法, 洗手后用工作服、公用毛巾擦手占56.2%。还有研究显示, 操作后洗手率为44.6%, 而有效洗手率仅为23.21%[8]。

2.5 洗手剂造成的皮肤问题

在执行手卫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也是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原因之一。肥皂等洗手剂, 可使皮肤角质蛋白变性, 降低角质蛋白水分的含量, 使皮肤粗糙、干燥;洗手剂对皮肤的刺激也使皮肤菌群失调。有报道, 29%的医务人员认为洗手会影响皮肤[9]。17%的医务人员认为快速手消毒液黏手、有刺激性, 不宜过多使用。

2.6 人力资源不足

工作繁忙是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之一。1978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 (试行草案) 》规定的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比例为1∶0.4的标准。而2004年卫生部对全国400家医院的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 发现护理人员与病床比为1∶0.33[10]。护理人员严重缺编, 工作量大, 没有时间洗手, 洗手次数减少。研究显示因工作顾不上洗手的高达85.5%[11]。

3 对策

3.1 加强手卫生培训

用知识改变观念, 用观念改变行为。医院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 尤其要重视新上岗人员的岗前手卫生教育, 弥补学校手卫生教育的不足, 使医务人员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3.2 完善手卫生设施

医院应设非手触式水龙头;最好使用洗手液 (如用肥皂必须清洁干燥保存) 洗手, 并应注意干手时的再次手污染问题, 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纸巾、干手器等, 如使用专用毛巾擦手时应一用一消毒;门诊诊室、治疗车上等集中诊治及处置的地方应配置快速手消毒剂。手上有明显污染时, 应当洗手;当手部没有明显污染时, 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据报道, 使用含乙醇的无水洗手液, 只需要20 s就可完成洗手过程, 而且这种洗手剂添加了护肤成分, 对皮肤刺激性小, 有保护皮肤的作用,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3.3 制订有效的控制制度并加强管理

管理者应明确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因素,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 制订明确的制度。将手卫生纳入全院目标责任考核范围, 定期进行考核。

3.4 洗手设施到位后培训还应持续进行

薛欣盛等[12]报道, 采取床旁配设皮肤消毒剂、擦手纸, 改换感应水龙头, 加强手卫生教育, 同时专人巡视、监督, 结果手卫生执行率由40%提升至70%, 但一段时间后出现反弹, 提示培训应定期持续进行。

3.5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医院应按照卫生部床位编制要求, 合理配置人员, 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4 小结

上一篇:2020年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下一篇:公司项目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