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站心得体会

2024-10-24

警务站心得体会(13篇)

1.警务站心得体会 篇一

xxx警务站2017工作总结

2017年以来xxx警务站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反恐维稳“组合拳”和打好“三场硬仗”打赢“一场人民战争”的工作部署,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努力奋进。xxxx便民警务站按照无盲区、无缝隙、无空白点的要求,不断织密辖区网格化巡控,全面完善社会面防控体系建设,坚决做到高效震慑、快速处置暴恐活动,同时发挥便民警务站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专群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反恐维稳斗争中来,确保辖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一、xxxx便民警务站基本情况

(一)辖区基本情况

辖区为托里乡xxxx五队、六队,辖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辖区现有农场5家,企事业单位11家,清真寺1座(xxxx清真寺)网巡监控11路,警务站面积140平方米,内部监控9路。

(二)人员组成

目前我站共配备14人,民警1人,事业编民警3人,协警10人。

二、xxxx便民警务站工作职责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我站承担“治安巡控、接警出警、服务群众、动态掌控、法制宣传、备勤处突、消防管理、基层基础”八项职责,重点做好xxxx社会面的“治安巡控、接警处警、应急处突”工作。

(一)接警处警

一是一键报警接警出警,对辖区4家安装了一键报警,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按响一键报警,由我站巡逻力量进行快速出警、其他力量快速支援。

二是要求站内所有警力全面熟悉辖区农场、单位、视频监控位置分布,确保接到警情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调度视频监控,我站确保一旦接到警情,均能按照要求做到快速出警、快速处置。

(二)治安巡逻

按照我站辖区实际,按照“三位一体”模式开展工作。五位一体分为:巡逻处突警力,站内应急处突组站内留守以及站内视频巡逻监看组。实行“三查三巡”相结合,巡逻按照“xxxx警务站辖区示意图”,实现辖区无盲区,无缝隙,无空白点,在xxxx委会五队实行定点巡逻,确保警务站1分钟处置,1分钟到达。

(三)服务群众

对辖区群众的困难提供积极帮助,自2017年以来警务站,我们累计帮助群众

人次。在2017年2月27日清晨6时30分,辖区亚森农场吐鲁番籍外来务工人员苏莱曼·达吾提儿子向警务站报警求助,其父母苏莱曼·达吾提夫妇所住屋子因通风不畅,造成煤气中毒,便民警务站民警接到求助及时驱车前往救助,最终把中毒的夫妇二人送到化肥厂医院进行救治,保证了生命安全。

(四)动态掌控

对村委会工作人员和群众发现的各类不稳定因素进行科学迅速准确的分析研判与跟踪核实。当辖区群众向我站反馈线索时,警务站及时对辖区内出现社情进行分析研判,对陌生的民语系人员,运用警综平台、一体化平台对其身份进行仔细核查比对,并与原籍公安部门联系,了解其相关情况,做到辖区社会面管控全覆盖。截止目前共对来我辖区陌生民语系7人进行核查比对,未发现异常情况。

(五)法制宣传

警务站在每周安排警务站的工作人员,对辖区的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重点加强了对辖区群众的预防电信诈骗、禁毒、去极端化、消防安全、举报涉恐线索奖励办法等方面,以发放宣传单和讲解案例的方式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每周对警务站民警、协警进行《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枪支规范》、《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学习。2017年以来我站共开展法制宣传

余次,受教群众共计 1000 余人次。

(六)警务基层基础

一是我站每日安排警力与村、访惠聚工作人员共同对辖区农场、企事业单位、清真寺、自建房、建筑工地等场所内的消防安全、安全防范、暴恐音视频、常住人口、自建房屋、危爆物品、管控物品等进行地毯式滚动检查、清查。2017年以来,我站对存在消防(安防)隐患 10 家场所和单位予以责令整改,收缴废旧液化气钢瓶 111 个、氧气瓶 2 个、汽车瓶 6 个、子弹

发、柴油

升、汽油20升,对 22 辆大型工程车辆、17 辆大型运输车辆、18 台切割机、电焊机、打磨机等物品落实了实名制登记和动态掌控;核查手机1979 部、电脑 22 台、U盘个未发现异常。

二是加大对辖区人口管理,严格落实“369”流动人口管理法,2017年以来共计录入核查流动人口400余人次。严格落实常住人口清查工作辖区常住户268户699人,摸排出双国籍24 人,死亡为注销2人。

三是每日安排警力在街面巡逻,根据重点查查重点的指示,随时对进入辖区的可疑车辆和人员进行盘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果断快速处置。

四是推进群众工作,确保重点群体稳定,安排警力与村委、访惠聚工作人员对辖区6名收押亲属见面谈话,了解思想状况和动态情况,开展政策宣讲和帮扶,确保重点群体的稳定。

xxxx便民警务站全体人员有信心有能力,继往开来的确保xxxx辖区的稳定,坚决把xxxx便民警务站打造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为群众服务的暖心站。

2.警务站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灯光,舞美,视频,音频,后期制作

作为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最高奖项, “金帆奖”一直是电视技术人追求的目标。在2013年“金帆奖”节目质量评比中,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选送的《一站到底》获得了标清录制技术质量奖综合文体类二等奖, 这与全台上下对节目技术质量的重视, 与电视技术部坚持执行流程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设备改造投入、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并深刻贯彻总局技术标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通过介绍笔者在此次参评片前期录制及后期制作中的心得体会, 以及出现在标准清晰度综艺类节目制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希望能给同行们一些借鉴参考。

一节目源选择

现在的“金帆奖”评比竞争越来越激烈, 评委审美越来越高, 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但要求参评片要有绚丽多彩的图像画面还要有引人入胜的节目内容, 不但要有高难度的前期拍摄还要有融合高科技的后期制作。目前, 每个台用于节目制作的设备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此在客观测试方面丢分的很少, 那么评委的主观评价就直接影响到了最终的结果。什么是主观评价好?简单来说其实就是节目要好看。这里的“好看”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参评片的主观质量好, 图像通透, 层次分明;二是参评片内容好看, 画面表现的艺术效果好。这就要求所拍摄的节目, 无论是选题内容还是镜头衔接上都应流畅、新颖有创新, 并且每个镜头的动作、构图、色彩、清晰度等方面都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评委的注意与好感, 才有机会在众多的片子中脱颖而出。因此, 节目源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录制前的准备

1. 沟通协调

江苏台有个非常好的的习惯, 就是在节目筹备之初, 技术部门会和节目部门开技术协调会, 了解节目的录制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灯光舞美方案以及所需设备等问题, 这加强了与栏节目组的沟通, 使得灯光设计能体现艺术和技术质量、达到现场和画面都兼顾的效果。多年来的合作经验告诉我们, 介入节目的时间越早, 越能了解节目部门的实际需求,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出现问题能够及早解决, 提高节目的录制质量。

2. 设备调整

(1) 摄像机的调整

为了保证摄像机的色彩一致性, 我们会将所有摄像机统一进行黑平衡和白平衡的调整。首先, 我们先将摄像机的光圈闭合, 并将底电平置于20m V左右, 再调整黑平衡。而后, 我们会将光圈设置在600m V左右调整, 再在统一基准上进行白平衡的调整。

(2) 大屏的调整

现在节目背景使用大屏幕、LED彩龙墙的比重越来越大, 它们与节目中面光的亮度比差距太大会影响画面的层次感。大屏幕亮度超过面光, 为避免超幅, 光圈必然下调, 从而导致人物肤色暗淡, 脸色无光;大屏幕亮度低于面光时, 为了保证人物的亮度正常, 光圈提不起来, 必然会使整个画面色调发暗, 缺乏层次感。这时就需要调整大屏幕的亮度, 使其在不影响人物正常亮度的基础上, 表现晚会现场的景物层次和氛围。

(3) 灯光调整

灯光设计人员往往只考虑到现场的视觉效果, 对电视的录制效果考虑不多, 特别是色光和烟雾。虽烘托出了现场效果, 但却影响了电视录制的质量:灯光打得太浓, 色光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质量, 烟雾多、浓又会影响到图像的景深和清晰度。因此, 与灯光设计人员的沟通就显得势在必行, 在节目彩排时, 把灯光对画面有影响的地方与灯光设计人员沟通, 在尽可能不影响现场效果的情况下, 请他们适当调整。

(4) 专业意见

江苏台于2011年成立了由技术专家组成的电视节目质量评审项目组, 他们对录制过程中的白平衡调整、底电平的设置和调整、摄像机 (清晰度) 参数的选择、摄像机色域参数的选择以及演播室灯光光比、层次、色温、大屏幕色温、亮度以及主持人服装、化妆对图像层次、肤色正确还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我们依赖这些建议, 进行不断的调整, 节目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节目录制

为了能有更好的节目质量, 节目录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光圈以及黑电平调整:我们从节目彩排时开始跟踪光圈和黑电平, 将节目变化记录下来, 这样就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保证整台晚会影调上的一致, 以保证画面质量;

大屏摩尔纹的避免:节目录制时, 摄像机拍摄人物, 背景大屏会产生摩尔纹, 这是我们需要提醒摄像在这个景别时稍微推拉一下, 就可以避免摩尔纹的产生;

纯高清录制时构图的把握:现在, 大多是纯高清录制, 我们以4:3构图为主, 兼顾16:9;

与后期网络的互联互通:录放服务器作为记录设备对节目进行录制, 直接形成120M码率的高清素材文件。通过演播室和后期制作机房之间的网络, 采用边录制边迁移的方式, 将高清素材文件迁移至转储空间上。这样做保证了节目素材质量的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后期编辑的效率。

四后期制作的注意事项

1. 节目内容的选取

对于综合文体类节目而言, 最终送评的节目由于长度要求, 我们会在后期进行调整, 剪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整台晚会图像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注意主持人串词的连贯性;

过渡场景的使用避免画面突跳;

多选取色彩绚丽能体现出制作难度的画面。

2. 下变换的选择

Kahuna是世界上第一台能直接同时切换高清/标清的视频制作切换台。考虑到采用高标清的上下变换器会带来图像质量降低, 因此Kahuna采用了非编技术中的Resolution Independence分辨率独立技术, 完全采用Wide Band宽带硬件, 以及史诺伟思独有的像素内插技术, 使得Format Fusion这个新技术采用并使用于Kahuna上。而有了Format Fusion, Kahuna便完全可以接受标清和高清的输入, 同时也可以输出高标清节目。我们利用Kahuna的Format Fusion这一独特技术作为下变换, 从而保证了参评片下变换后的节目质量。

3. 技术指标的调整

(1) 节目引带的制作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录制及载体交换规范, 规定引带区彩条亮度信号峰值电平为0.7V±0.02V, R-Y与B-Y信号幅度为0.525Vp-p±0.015V;音频采用1、2声道为1000Hz, 标准值为-20d BFS±0.5d BFS的千周震荡。由于是高清系统制作, 必须注意在下变换后的标清录像带上的引带区域使用100-0-75-0彩条。

由于要保证时间码在引带处连续, 并且在彩条起始位置置零, 我们采用了标清Sony DVW-A500P作为录制设备, 并且关闭嵌入音频选项, 采用视音频分离记录的方法, 最终确定上带时间为5帧左右, 我们将录像机时间码设置为23:59:59:19, 并且硬录, 这样保证了彩条与震荡聚在00:00:00:00~00:00:00:02处出现。

由于VITC为场消隐期间时间码, 插入在视频场逆程中, 所以在时间码0位置附近处, 由于视频信号的不稳定, 无法读取正常的VITC, 所以必须将时间码监看设置为LTC, 避免回放时时间码出现混乱的现象。

(2) 图像信号的调整

评定办法规定标清类节目的节目复合信号峰值电平不大于0.8V, 节目亮度信号峰值不大于0.721V, 黑电平与消隐电平差不大于0+0.05V, 节目基色信号峰值电平RGB不大于0.735V, 字幕电平不大于0.8V。我们采用泰克公司的WFM7120示波器作为我们的技术检测设备, 利用示波器自动报警功能, 对不符合指标的画面进行调整。

(3) 声音信号的调整

评定办法规定立体声音频电平的要求是CH1作为节目混合声左声道, CH2作为节目混合声右声道 (峰值电平正常值-9d BFS, 最高不高于-6d BFS) 。在声音处理上我们本着还原真实现场为原则, 经过音频工作站将图像剪辑过的地方重新拼接以保持声音的连续性, 同时保证一定的动态范围。

五结束语

3.警务人员健康告急 篇三

“去年我们为8000多名公安警务人员进行了体检,今年为朝阳区4270名警务人员进行了体检。我们发现这个群体的组成人员相对年轻,大致是从25岁到55岁,但是经过分析健康体检结果发现,其中高血压占26.63%,血脂异常占63.65%,尿酸高占26.49%,血糖异常占11.17%。在警务人员中,这些病症的发病率比一般人要高。这跟他们的工作性质有直接关系。”胡波说。

在警务人员中,普遍存在着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短等问题。生活的不规律和工作压力,使警务人员的精力、体力严重透支,工作效率下降,也使这个群体容易暴饮暴食,损害身体健康。

除了身体体检外,慈铭还对这个人群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检测,发现警务人员在这方面也同样不乐观。

由于警务人员接触的案件繁多,类型也比较复杂,其中不乏涉及到一些社会的阴暗面,有时还要遭遇辱骂和抱怨。这些负向的事物,会给人的精神和心理造成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压力就会累积,造成心理积怨。目前,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但警务人员的健康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应该受到重视。

朝阳区地处北京城乡接合部,面积大、社区多、人口杂,治安管理难度大。长期以来,由于基层派出所警务人员配备较少,维护管区治安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春节前后、“两会”期间,更需要大量的警务人员,现有警力明显不足。因此如何提高现有警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如何更有效地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迫在眉睫。

4.警务改革心得体会 篇四

一、概念释义

概述所谓“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是指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需要,根据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定位和改革要求,将各种警力资源重新配置,充实和调整派出所警力,使得警力向基层一线倾斜,警务前移到社区和街面,将下沉到派出所的警力整合成指挥研判室、街面警务工作站、社区警务队、治安工作队、刑侦队、巡逻中队、法制中队,分别赋予各队室相应的职权与责任。使派出所工作既有明确分工,又能相互协同的一种警务运作模式。“一室一站五队”模式在全国各地内涵、称谓不一,有的叫“一室一站三队”,也有为“一是一站四队”,还有“一室三队”、“一室四队”根据派出所工作实际而定,各地内涵、称谓虽有差异,但警力的基本架构与运作机制大致相似,故不作细微区分。最早实行“一室一站三队”警务模式的是在广州市的一些公安派出所,之后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城市派出所,现在西安市公安派出所也在探索推行,形式和内容上一直在完善。

二、适用范围

“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主要是针对城市治安特点和要求提出来的,当前我国城乡“二元”格局依然存在,城乡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治安状况有着巨大差异,而且城市和乡村还存在地区差异。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下的今天,城市中人群居住密集,人员构成复杂,交通发达,信息交流和人员流动频繁,财富集中,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导致治安状况和治安要求复杂多变,对于城市公安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警务运作模式相比传统“划分警区,包片负责”的警务方式,能较好地实现打击有力,防范严密,管理有序,控制有效的工作目标,由于乡村村落分散,人们大多以同族同姓聚居在,经济以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交通战线长,人员流动缓慢,因而乡镇派出所警力投入较少,警力构成简单,职责权限大都集中在县城或市区的派出所,其警务运作方式显然不可搬用“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即使同是城市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在警力构成和勤务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别,不可死搬硬套。

三、职能及运作模式

公安派出所实行“一室一站五队”警务运作模式,警力资源按“打,防,管,控”职能目标进行专业分工,根据每一名民警的工作特长,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成立“一室一站五队”即:指挥研判室、街面警务工作站、社区警务队、治安队、刑侦队、巡逻中队、法制中队。其职责是:指挥研判室负责户政管理,情报信息收集上报,警务分析研判指挥,对外宣传、档案管理与警务保障;街面警务工作站负责街面、人流聚集区、主街主干线的人员盘查、现场应急服务、咨询救助、堵截查控;社区警务队负责社区警务室、安全防范宣传、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管控和服务群众工作;治安工作队负责110接处警,信访维稳、维护公共秩序,查处治安案件;受理群众在危难时刻的报警及接警;刑侦队负责辖区内简单刑事案件的侦破,配合刑侦部门破案;巡逻中队负责辖区内的巡逻,盘查及应急处突增援,工作可采用“网格化”包时段的网格化巡逻,增加见警率;法制中队负责执法工作培训教育、案卷审阅流转、执法质量考评、执法公开等工作。

“一室一站五队"既分工又协作,由所长统一指挥,副所长及派出所领导班子成员兼任主任、站长、队长,与室站队民警责任绑定,各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指挥研判室掌“情”,街面警务查报站管“面”,社区警务队攻“防”,刑侦队主“打”,治安队突“调”,巡逻中队司“控”、法制中队提“质”,各警种分工明确。战时指挥研判室统一指挥;街面警务查报站负责拦截查控、稳控社会面;巡逻队、治安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先期处置案件;刑侦队迅速展开调查,确定侦查方向和工作对象;社区民警队积极配合,摸底排查、收集挖掘破案线索;法制中队负责执法质量把关审批,这样就避免了多个警种各自为政,出现各干各,重复干的局面,而是捏成一股绳,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四、实践中的问题

“一室一站五队”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没有赋权赋能的前提下,只是将派出所的警力简单划分成几块,被基层民警戏称为“换汤不换药”。二是派出所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不能把转移的警力真正沉得下,留得住,用得好。三是综合配套措施跟不上,有关“一室一站五队”不是简单的机械组装,要使新的警务模式长期有效地运行起来,必须使“一室一站五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派出所警务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的警力、机构重组。

五、工作建议和意见

5.强化县域警务工作心得体会 篇五

当前,社会主要治安风险集中在基层,社会风险防控的主要任务由基层承担,加强县域警务,是夯实公安机关社会治理根基的强基之举、固本之举、增能之举。全面推动县域警务工作,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平安中国,应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不懈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下大功夫强政治、强改革、强素质、强作风,着力提升公安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

实践创新要做到“三个坚持”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县域警务要突出政治建设,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贯彻党对公安工作的全方位领导。县级党委要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政治、思想、组织等各方面和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

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底线思维”。县域警务要求基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执行总书记“凡事从坏处准备”的指示,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和防范“灰犀牛”事件;增强预判和忧患意识,以县域为单位,充分估计各类治安风险概率与程度,全面论证各类风险的因子,科学预测各类风

险等级;掌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主动,结合各县实际情况,针对各类风险等级和阶段,精心设计应急方案,打好防范和抵御县域治安风险的有准备之战。

始终坚持群防群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是县域警务的基本特征,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手段。县域警务要创新群众动员方式方法,推动公安民警、警务辅助人员、社区社工志愿者有机结合,建立监管、监控、教育、救助和支持的立体防控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在对重点人物、重点群体与重点场所的风险的识别与监控作用,打造公共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

机制保障要做到“三个加强”

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实现县域警务对于犯罪的防范策略从对犯罪者的惩戒矫治向建立在统计精算基础的犯罪风险管理转变。犯罪风险管理强调如何预防以及控制犯罪的技术,借助统计与精算的方式,识别高危险的犯罪者、被害者类型、高犯罪发生率之时间与地点,以及容易为犯罪者所利用的工具。犯罪风险控制的重点是对通过统计精算技术识别的高危险类型、地点、行为与工具进行监控与干预,使风险降低,以降低犯罪率、增进人民群众安全感。这就要求建立独立和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整合公安系统与其他部门系统信息,进行风险等级研判;建立专业认证制度,由具有资格的专业人员来进行犯罪风险评估与介入方式设计;建构对不同犯罪类

型的犯罪风险评估量表与程序,加强对犯罪以及再犯风险研究;大力支持发展刑事司法社会工作,为犯罪风险管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加强社会协同机制建设。面对警力资源不足、社会资源利用低下和预防效果有限的困境,县域警务要强调联动协同,加强协同机制建设。在加强不同警种间合作关系的同时,强化政府、社会工作者、社区与社会组织之间形成有机的网络关系,透过紧密的互动与互信,建立信息流通、资源互补、机动分工的平台,积极担负起风险治理的责任。基层公安机关要联动民政、应急、卫健等相关部门,与社区群众一起共同推进社区平安建设。

6.警务志愿者实践报告心得 篇六

xx年重庆的夏天,我开始了第一次具有真正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第一次作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一想到这,我就异常地兴奋,似乎再猛烈的阳光都无法减弱心头那份如火的热情。是的,这是一项多么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但是在警务志愿活动开始的初期我又感到一丝茫然,对于将要面对的一切,有些陌生,有些不知所措。可就在我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虎溪镇派出所时,一股由温馨、平和、热情融合而成的暖流便将我融化,使我很快地融入到这个团体中去,并投入到为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光荣群体中。

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努力学习好知识,掌握好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东西如何用于服务这个社会。因为当我们走出大学的校门,就将迈入这个社会,所以这次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所在的团队名称是“大学生志愿者沙区警务体验活动”。这是一个非常好活动,因为人民警察这个特殊的群体离我们是那么近却又始终带着一种莫名的威严与“神秘”,而这次活动正好给了我们一次走进人民警察的机会,和民警同吃、同注同工作。作为志愿者的我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感受到了很多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感受到的,我真真实实地体会到在生活中才能磨炼一个人,在实践中才能出真知。而对于人民警察,平时我们只看到了作为警察在侦破案件时威风勇猛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办理案件中,他们时常一连几天不能安稳地睡上一觉,只能挑空隙时在沙发上眯一会儿,而半夜三四点才可以回家却是家常便饭;在处理一般的民事纠纷中,我们的民警变得像一位居委会大妈,同居民村民真心交谈,排忧解难;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我们的民警又不遗余力的去解决,无论巨细,事必躬亲。

在为期四十五天的警务体验活动中,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户籍民警全面调查掌握辖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境外人口等基本情况,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奠定基矗经过了短暂的适应期,我们的志愿者活动才算刚刚步入正轨,进入了高速运转的志愿工作状态,上午我们在派出所里用电脑对前一天实地上门入户收集的人员资料进行整理,下午便到附近村庄统计信息,晚上骑着单车到居民小区登记居民信息,每天的工作充实而有意义,每天虽然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每天接触到的是不同的人和事、不同的状况。在工作中,我们遇到了来所里办理签证的外国人,我们就用英语同他们交流,为他们办理签证提供语言上的帮助;整理资料时,我们和社区、管委会、村委会相互合作相互协同,体会到了共同工作的乐趣;在入户登记居民信息时,我们遇到了很多乐于协助我们的群众,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人民的热情,也遇到了一些不太理解我们工作的群众,甚至有把我们当作传销、诈骗的,我们没有办法,只有同民警和保安一同再次上门解释。总之,在工作中我们有乐趣、有激情、也有委屈、不解,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在活动中,我一直铭记着自己在启动仪式上做出的承诺:我将努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牢牢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竭尽所能,切实为社区警务建设服务,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力量。让在社区中居住生活的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带给我们的温暖。在这个炎炎夏日,我有幸成为警务志愿活动的一员,在感到荣幸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压力,从单纯的加入此次活动到被人民警察被本次活动中的团队所具有的优良传统、责任心所感染,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份工作,尽职尽责的战斗在每一个岗位,用最美的微笑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7.浅谈警务访谈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 篇七

1997年, 公安部在苏州召开的会议上提出, 把“发案少, 秩序好, 社会稳定, 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然而,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并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格局。“大情报”逐渐成为公安工作的主旋律, 如何切实做好在群众中敏感地发现信息与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 是民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警务访谈为民警搭建了一个平台, 它不仅能使民警对辖区内的治安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及时地掌握犯罪动态, 认清治安局势, 同时也是民警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一、警务访谈的内涵

警务访谈是指民警通过与辖区内相关的各类人员接触, 对其主观阐述的问题进行分析挖掘, 了解群众热点, 把握治安局势, 摸清犯罪动态, 并为决策提供可行性与战略性的指导。将被动式工作形式转变为“警民互动”。

二、警务访谈的形式

警务访谈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单单限于访问、谈话等形式。笔者认为, 警务访谈的重点在于, 社区民警时时刻刻贴近群众, 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寻找并发现潜在的问题, 建立一个和谐友好的警民合作关系, 增加群众对警务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从而更好地保证辖区内治安的稳定。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进行挨家挨户的咨询访谈

作为一种比较传统的访谈形式, 挨家挨户的走访早已是社区民警的必做功课, 在走访过程中, 听取百姓的意见, 了解辖区内百姓关心的问题, 探其疾苦, 排其烦忧, 在此基础上, 把握治安局势, 发现潜在的威胁并予以打击, 做到“主动探索, 及时发现, 重点预警, 坚决打击”, 给百姓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

(二) 开展安全教育座谈

安全教育座谈是一种防范式的警务访谈模式, 针对社区内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问题, 开展主体性的安全教育, 使群众认识到如何进行防范, 把预警工作扩大化, 落实化。这种座谈可以是临时性的, 即发现问题后, 针对此问题进行安全教育;也可以是常态性的, 开展每周一次的主题座谈, 加强群众的安全意识, 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三) 民警参与到辖区内的各项活动

在社区举办活动时, 民警可以参与其中, 在保证活动安全进行的同时, 民警与百姓玩在一起, 乐在一起, 增加了民警与百姓的亲密度, 改变了以往民警在百姓心中严肃的管理者的工作形象, 改善了二者的关系。

(四) 开通辖区民警热线或民警信箱

相比较前几种主动的警务访谈形式, 这种方式较为被动, 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百姓一个与民警联系的渠道, 百姓可以通过热线向社区民警提供建议或线索, 如果有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也可以通过民警信箱发送匿名邮件的形式, 与民警联系。抑或建立社区内的交流网站或论坛, 发布预警信息以及通知等等。

三、警务访谈的优点

(一) 警民关系得到改善

公安工作的对象是百姓, 这也就决定了公安工作必须要长时间的与百姓打交道, 笔者认为民警与百姓与其说是管理与被管理, 不如说是互相合作, 高效合作的必要条件就是警民之间和谐的关系。社区民警和百姓打成一片, 在警务访谈的过程中, 彼此增进了解, 消除了工作中带来的隔阂。民警也知道了百姓之所想、所急、所盼。有人比喻警民关系就像鱼和水, 离开了百姓这条鱼, 公安工作必将成为一滩死水。因此一个良好的警民关系尤为重要, 关系好了, 百姓才会把心里话告诉民警, 民警才能得到出公安工作需要的情报。

(二) 民警更深入地了解社区情况

毋庸置疑, 警务访谈可以使社区民警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社区情况, 对社区内的重点人员、重点事件及重点问题有更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 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社区民警的预警能力, 以防为主, 先发制敌, 为建立一套完整的预警机制, 切实做好对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三) 信息收集的重要渠道

公安工作的信息来源广泛, 但是最及时、最准确的情报往往来自于“人”, 在警务访谈过程中, 群众反映的问题, 甚至是不经意的一句话, 都可能是民警需要的信息。民警通过特有渠道获得的信息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 但是对于打击预防犯罪来说, 它的作用也许不是最主要的, 很多真正高效的信息蕴藏在社区中, 在百姓中, 社区就像公安工作的前沿阵地, 它反映着最原始, 最真实的社会情况, 对社区中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利用, 将为公安工作提供有力证据。

四、结束语

随着犯罪手段的多样化, 公安工作要抓住以不变应万变的工作重点, 那就是深入社区, 了解百姓, 通过警务访谈加强与百姓的沟通, 信息虽万变, 但必不离其宗, 百姓乃其根本所在。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对社会管理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作为社会管理者, 民警的工作要以创新的方式满足百姓需求。应用并发展警务访谈工作模式, 以百姓的需求为根基, 在社会治安的各个环节防患于未然, 打防控一体化, 提高百姓满意程度, 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给公安工作以战略性的指引。

参考文献

[1]孟宪文、任翔、徐宏发:《公安情报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公安研究》, 2006年07期。

[2]彭知辉:《公安情报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辽宁警专学报》, 2006年05期。

8.虚拟化提升大连警务效率 篇八

大连市公安局承担着确保全市安全稳定,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等警务工作。

也正是基于这种多任务的前提,以及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下,大连公安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就是如何保障IT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系统对业务的及时响应和警务执行保障,以及和谐的警民关系建设等等。

缺少资源引“拥堵”

与多数公安机关一样——大连市公安局也是IT 维护人员较少,技术薄弱,但管理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大。人口业务系统使用频繁,应用服务器宕机事故(不响应)频发,无法前期预防,只能事后补救,面临着上级领导的压力和各个区县所的大量电话投诉;系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部分警务系统服务器空闲率较高,如查询、办公自动系统等。“大连公安也遇到了这样的挑战。”大连市公安局科技处技术负责同志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特别谈到了他们在采用虚拟化技术之前的状况。

“我们的职责是要在少投入的基础上,运维管理好每一个业务系统,这种经常需要进行维护的警务系统有 10多个。”技术人员谈到:“但我们的技术人员编制是有限的,以前的状况是值班人员每天早、中、晚对系统进行三次检查,除此之外,在这三次检查期间还会接到故障电话求助。技术人员充当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救火队员,凌晨两三点起来重启服务器是家常便饭。”

公安系统具有公共行政管理和执法办案两大基本职能。在这两大职能板块下的具体工作对IT系统资源的需求不均匀。比如户籍管理工作属于公共服务部分,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段,系统处于高峰期,但多数时间内系统资源处于空闲阶段;而警务工作平台在月底考核时会处于系统“井喷”状态,如果这两部分的系统资源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自动实现动态调配,对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升资源利用率大有好处。

据技术人员介绍,在大连市公安局信息处的原有环境中,人口系统、警务综合系统和查询系统是由10多台HP和IBM 服务器所承担的。2007年~2008年,全国集中办理居民二代身份证的时候,大连公安系统就遇到了前所未见的应用高峰。“其实,在平时,我们的系统还是够用的。但当时很多分局都出现了拥堵,状况直接反应到总局这边,就是资源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大连公安希望能拥有一个以服务质量为中心、可以自适应管理并支持在线动态调整的基础设施管理工具。

虚拟化技术“解围”

面对从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转变的新挑战,大连公安开始谋划现代警务战略布局。

大连市公安局的人口系统、警务综合系统和查询系统是最重要的一线系统,由一些应用服务器所承担,它们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一旦遇到个别系统应用高峰,就会出现有的系统因应用“井喷”而宕机,有的系统却因为应用极少而处于闲置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并没有单纯地依靠增加硬件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谈到:“而是通过将闲置的资源释放出来,满足繁忙应用的需求,提升计算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做不仅降低了用户的IT投入成本,更重要的是,也减轻了日后长期的运维管理的负担。”

帮助大连公安实现根据业务需求动态分配资源的是IBM 的WebSphere Virtual Enterprise(WVE)工具。它能保证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首先确保重要的应用获得关键资源和服务,并且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被自动监控。管理员通过运行平台定义异常状态的应急预案,当检测到异常状况时,应急预案将在第一时间被自动执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据介绍,WVE是帮助优化WebSphere应用服务器网络开发环境,智能化管理工作负载、应用程序部署和健康状况的工具,使得应用服务器形成一个更加弹性和有效的平台。

WVE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节点之间转移容量,满足工作负载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将闲置节点上未使用的空闲容量动态用于需要CPU资源的应用程序。技术人员同记者分享道:“WVE的实时调整能力非常强,调整之后的运行也比较稳定,自动调节应用程序的时间非常短,基本上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资源的调配。而在WVE环境下,我们的服务器实际可用数可以达到28个,比之前的18个多出了10个,这大大缓解了我们在高峰时段的系统应用紧张情况。”

“WVE中的健康管理特性也改善了应用服务器环境的弹性,”技术人员谈到:“它可以自动检测健康条件,比如内存的泄露等,并且可以采取自动化操作,使信息数据跳过不健康的服务器,基本上消灭了单节点故障的问题。”

虽然这个过程可以自动实现,但是需要配置合适的“健康策略”,也就是必须要定义符合实际的服务水平协议,以便于评估服务是否达到了理想状态。“我们在这个环节会对应用程序进行负载测试,来确保应用程序的可伸缩性和稳定性,”技术人员认为:“根据性能测试的可靠数据和收集到的历史统计数据,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准确定义实际的服务水平协议。”

观点

微博改善警民关系

大连公安除了在企业级应用方面勇于试水虚拟化技术之外,在一些新兴应用和技术领域,也敢于尝鲜。

从去年以来,微博成为所有人或企业的新宠。利用微博,可以宣传企业的产品,塑造企业品牌,也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事实上,很多企业都开始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来宣传自己。而大连公安也赶了这个“时髦之举”。

下面就是大连公安微博为广大网民提供网上服务的一个缩影。

“你们孩子的出生证、独生子女证什么的,可千万别弄丢了。到时候像我这样,没有任何法律文件证明我是我妈亲生的,导致现在连户口都迁不了。”一个叫“寂寞小志”的网友在网上发微博抱怨。

看到这条微博,“大连公安”立即回复:“看看我能帮上什么忙。”经了解得知,“寂寞小志”和其母的户口都是挂靠在舅舅家,因为买了新房子,想把户口迁走,但到派出所办理户口时出了问题,原因就是“寂寞小志”的出生证明弄丢了,派出所户籍内勤按有关规定无法认定他的母子关系。“大连公安”立即与“寂寞小志”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户籍内勤取得联系,确认果有其事,经反复沟通,最后户籍内勤提出可以从“寂寞小志”所在单位的人事档案上找到证明。“大连公安”立即通知了“寂寞小志”。

通过微博,大连公安进一步加强了警民关系建设。通过官方微博,大连公安还会出台相关的公安法规、政策、侦破的案件、典型人物和事迹,及时宣传出去;同时,对广大网民的咨询、求助、答疑、提供的案件线索,大连公安也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加以解决。

9.110出警繁忙非警务报警过半 篇九

事实是否如此?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3月5日《法治进行时》派出4路记者分别在110接警中心和派出所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一】非警务报警占60%地点:北京市公安局110接警服务台

王叶今年26岁,在110接警中心担任文职接警员已经两年多了,当天她的值班时间从中午12点到晚上6点,记者从下午三点开始,跟随他一同接警。

王叶告诉记者,一个班六个小时,一名接警员平均要接200个左右的报警电话,其中一多半是非警务类报警。王叶举出接过的各种不靠谱的警,有的接听后对面没声音,也有因拖欠工资报警的,还有打错的。“比如银行卡被吞的,只能帮他联系相关单位,或者让他联系相关的部门。”

李长明是接警中心的带班科长,他告诉记者,比起正常的报案、投诉和求助报警,非警务报警的接警处理时间更长,为此他们专门设立了指导民警席,指导民警负责接听疑难报警和引导报警人联系相关的负责单位,可有些人的报警还是让他们难以接受。比如有个男性报警人居然让民警帮忙打蟑螂。当天中午12点到晚上6点,接警中心共接到6093起报警,其中无效的2365,包括错打或无声的;有效的当中,真正需要民警到现场处置的有1033起,仅占报警总数的1/6。

李科长说:非警务报警占了60%左右的呼人量,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警方正常接警,造成了很大的出警压力。

【调查二】纠纷警情占80%地点:海淀公安分局上地派出所

3月5日上午十点半左右,上地派出所接到报警,在中关村软件园附近发生了—起退房纠纷。

报警人姓宋,是附近一所学校的学生,因为弄丢了租房时开的收据,房东拒绝退还他的700元押金。

上地派出所民警反映:十个报警中,这种纠纷类的就得五六个。民警告诉记者,类似的经济纠纷应该通过法律诉讼解决,但有些人怕麻烦,选择直接拨打110报警。接警后,民警会对此进行协调,“协调好了可以阻止好多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如果协调不好两边都有火、都有气,就容易发生打斗。”

下午三点,民警再次接到了报警。是一起保安与出入门的社区群众的纠纷。民警处警时得知了缘由。原来,当天车主开车出小区门时,由于刷卡机故障,和保安发生了争执。车主说保安在争执中带了脏字,保安不承认,双方火药味儿十足。

这边,民警刚把双方接回派出所,又接到了新的报警。比起此前的纠纷,这个报警更让民警有些无可奈何。报警人小张说,他觉得朋友经常受到邻居欺负,替朋友来报警。两个小时后,小张来到了派出所。看到小张情绪激动,民警一边安抚他,一边赶往小张朋友的住处,见到了双方。那位邻居有些激动:“那天因为我擦地,这布有点脏,后来就抖落抖落,他就骂你有病啊什么的,特别难听,我还想报警呢!”

于是民警将双方带到派出所调解。到晚上10点记者离开时,民警仍在对双方进行调解。据统计,当天从上午11点到晚上10点,上地派出所共接到报警20起,其中纠纷警情占到了80%。

【调查三】醉酒者连续三次拨110地点:丰台公安分局大红门派出所

3月5日晚上10点,大红门派出所接到一名出租车司机的报警,称与乘客发生纠纷。“他说走错了,就开始嚷嚷。我说我刚开始开出租车不熟,他就骂了我。”

民警赶到现场后,那位乘客辩白说:“我就说走京沈高速,可聊着聊着就走到大红门这边了。我就说走错了,他就急了,把车停在了一边,我没有骂他。”而司机也毫不让步:“把车费给我,我不拉了!”就这样,因为30元钱,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民警只得把双方带回派出所调解。

记者采访报警人:“你觉得这事归警察管吗?”对方理由充分:“归啊!他就是因为几十块钱车费,刚上车我就说我不认识路,他说他给我指路,走错算他的,可现在又这样了!”

民警刚把两人接回派出所,又接到了新的报警。报警人称,自己的三轮车被人砸了。可赶到现场后民警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只见报警人满嘴酒气,反复重复一句话:我的车胎没气了……这次他连续拨打了三次报警电话,民警告诉记者,他是派出所的常客,平时靠收废品为生,每次喝完酒就报警。民警帮他把车胎打满气后提醒他:反复报警将承担法律责任。

当天大红门派出所共接报了25起警情,其中非警务报警占到了70%以上。

民警表示: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警力,如果真遇到突发警情的话,这种无效警情肯定会耽误很多时间,警力的配置和出警速度都会受到牵制和影响。

【调查四】很多人为求助拨打110地点:朝阳公安分局新源里派出昕

晚上八点多,朝阳公安分局新源里派出所接到居民报警,称家里的门锁坏了。

民警告诉记者:“我们和开锁公司是联动的,我们是去核实一个身份,做个登记。像这个属于求助。”

报警人李女士说,半个小时前,他正准备出门,结果发现门锁坏了,出不了门。

记者了解到,新源里派出所110报警最多时一天有79个,不少都是居民家中水管爆裂、漏水、纠纷等。

一个小时后再接一警。报警人姓张,今年60多岁。张大妈说,两天前,她刚刚从老家来北京打工。当天下午,她和四个老乡出来找工作,走着走着就走散了。按照张大妈的描述,民警带着她足足找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找到。晚上11点,记者采访结束时,民警仍在查找。

当天,新源里派出所共接到报警30个,其中非警务报警15个。

非警务报警有些是因为不了解110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110接警的范围究竟有无明确界定?这些非警务报警增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造成了哪些影响?该如何解决?就此记者联系了相关专家。

“110的职责公安部出台过相关文件,但是是内部规范,老百姓不了解。”魏永忠教授说。这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副院长、从事公安管理教育工作35年的专家告诉记者,其实早在2003年,公安部就出台了《110接处警工作规则》,其中明确规定了110报警服务台负责受理的范围是:警情类报警、紧急救助以及投诉三个方面。

既然12年前就出台了相关规则,为何仍有大量非警务报警?魏永忠认为,这是因为群众对于110的期待非常大,但并不清楚哪些是110的职责。还有一些是恶意骚扰。

据统计,在全国每年2亿多个110报警中,非警务报警占到六成。魏永忠觉得这些非警务报警大大浪费了警力,占用了社会资源,而且导致警民关系不和谐。

可对于百姓来说,并不知道110受理的范围,国家也没有明确的立法。也就是说,报警人很难分辨究竟哪些应该报警,这才让非警务报警所占比例上升。

由此,有关部门应加大立法力度,细化哪些事归110管,同时加强宣传,强化老百姓的法律意识。

还有一些是恶意骚扰

对有些非警务报警,民警没有受理,引起了当事人不满,有人就开始恶意拨打110报警。恶意拨打110报警是少数人的极端行为,国家对于恶意拨打110报警的行为也有相应的法律约束。

2013年3月,深圳一男因不满交警的處罚,恶意拨打110一千余次,被当地警方刑侦拘留。

2014年7月,四川一男子饮酒后报假警,谎称成都地铁内有炸弹,被公安机关抓获后,获刑两年。

2014年9月,大连一男子因恶意拨打报警电话并辱骂接警人员,因扰序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

王青据BTV《法治进行时·北京110》编辑整理

10.流动警务室亮相武汉街头 篇十

据悉, 这17台“迷你”警务室是东风扬子江汽车 (武汉) 有限责任公司为武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提供的新型的电动流动警务车。这种车也叫卡点车是属于巡警、特警、武警等多警种的工作平台, 方便多警种联合作战。该车配有视频监控设备, 增加了流动城市监控点, 视频信息可以适时地传输至指挥中心, 后台工作人员可以坐在指挥大厅内清晰地“观看”街头的治安状况。

卡点车配备的公安无线上网笔记本电脑, 可实现对人、车、物信息的实时上网查询, 方便卡点的民警在街头进行信息化办公。配备的GPS定位系统, 可以让指挥人员随时掌握车辆所处的位置, 根据街头现发警情, 及时调度近距离车辆快速出警, 同时便于勤务管理。配备的无线集群电台, 以保证卡点与指挥调度部门及其他警力的无线通讯。

除此之外, 卡点车还配有减速板、检查引导立式牌、路锥、停车示意棒等盘查拦截防护装备。一类卡点车还配有“过车拍”, 可以实现对过往车辆的实时抓拍, 并将车牌与盗抢车辆数据库进行查询、比对, 发现嫌疑车辆后及时报警。

11.新加坡警务机制刍议 篇十一

新加坡警察部队隶属新加坡内政部, 新加坡警察与我国警察在警种建设上差异较大。在我国, 警察属性相对单一, 统称人民警察。根据任务和性质又可分为公安民警、武装警察等。在实际工作中, 我国公安机关还雇佣一定数量的辅警人员, 这类人员与人民警察不同, 不具有法定执法权。而新加坡警察的种类有五种:正式警员、志愿警员、战备警员、非制服人员、全职国民服役警员。新加坡共设6个警署、33个邻里警局 (相当于我国的派出所) 、65间邻里警岗 (相当于我国的社区警务室或警务工作站) 。

新加坡警察部队担负打击犯罪、管理交通、维护新加坡水域及海上设施安全等方面的任务。根据新加坡法律规定, 警察部队中的正规警员均来自新加坡警察学院。他们经过专业训练, 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并熟悉多种制式武器的使用, 是新加坡警察部队的骨干力量。根据新加坡法律规定, 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要服兵役, 期限为两年半。在服兵役期间, 他们中的一部分会被分配到警察部队。这些服役者虽然没经过警察学院的正规训练, 但和正规警员一样执行各种任务, 退役后成为警察战备人员, 遇到重大警情可随时接受调遣投入警务行动。志愿警员则由社会热心人士组成, 不论他们是什么职业种族, 比如企业老板, 大学教师, 寻常百姓等, 都有权利和资格申请做志愿警察。一旦被新加坡内政警察部队录用, 他们会利用业余时间为警察部队工作。这些志愿警员不穿警服、不佩戴任何与警察有关的饰品, 一般只做辅助性的工作, 而政府只以象征性地方式支付这些志愿警员每小时3.5新元补助。志愿警员的设立, 一方面从主观上满足了部分公民有志于短期或业余时间服务警察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 也为那些愿意了解警察、走近警察的市民创造了机会, 这为创造警民和谐的氛围提供了机会。非制服人员, 主要指那些在国家技术鉴定机构工作的从事技术鉴定的正式工作人员, 他们承担警察部门提供的样本检测、实物检验、技术鉴定等工作。总之, 从新加坡警察体制的构成来说, 正式警员、战备警员、志愿警员、非制服人员以及全职国民服役警员等共同组成了新加坡特色鲜明的警察队伍, 也是新加坡警察部队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二、新加坡警务机制的特点

(一) 激励性警务培训机制强化了新加坡警察部队积极的进取精神和不断创新的专业化水准

新加坡特别重视在警察部队培训领域的激励。根据新加坡警察部队有关法律规定, 一般警察通常要进行6个月的基本训练, 方能正式从事警察工作。在每一期警察培训结束后, 新加坡警察部队培训局还要召开专门会议, 组成专门的专家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课程的评估。同时, 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警员, 培训局还设有专门人员来联系服役警员所在的工作单位, 了解警员的工作表现和业务技能从而来检验培训工作的效果。

在工作中的激励机制更显著。新加坡警察部队采用激励性警务机制来激发警员的工作热情。新加坡警察部队在普通的工作部门和岗位上设定若干激励机制, 明确激励目标, 比如职位竞争、年终“花红” (奖金) 、带薪休假、房屋补贴等激励目标, 应用多种方式督促警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 预防性警务建设机制铸就了新加坡警察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出色的战斗力

预防性警务机制是新加坡警察部队建设的主导思想, 也是新加坡警察部队的显著特色, 这也是推动新加坡警察部队不断创新队伍建设、持续提高警察部队战斗力的力量源泉。

在加强行动能力方面, 新加坡警察部队主要通过自身队伍建设提升警队战斗力。警察部队的主要职责在于保障新加坡公民的人身安全和维护新加坡的繁荣稳定。在具体工作目标上, 新加坡警察部门要求警察在工作时, 诸如调查、诘问、取证等工作方面, 发扬专业主义精神, 以警察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 严肃认真, 以优秀的专业素质依法办案提高破案率。新加坡警察部队紧紧跟随国际先进警察科技的发展, 及时引进世界上先进的警察队伍建设和管理理念, 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警察队伍, 实现警务现代化和国际化。新加坡警察部门充分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拓展和强化警务信息化的信息源建设, 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和尖端设备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同时, 培训和招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专门进行信息分析研判等工作, 从而加强新加坡信息情报建设工作, 做到及时掌握犯罪线索, 实现预防和精确打击违法犯罪的目的。

(三) 富有特色的“邻里警岗”建设机制创建了新加坡警民和谐的安全居住环境

邻里警岗即是新加坡警察部门按一定的区域建立警察工作办公室的制度, 这和我国的警务室类似。邻里警岗是新加坡推动警察部队走向基层, 走向民众, 走向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举措, 这也是新加坡警察部队与民众构建良好警民关系的基础和平台, 是构建新加坡警民关系———伙伴性警民关系的关键和实质所在。在建设良好的伙伴关系能力方面, 新加坡警察部队把“加强与社区的伙伴关系”作为警察队伍建设的重大指导方针之一。从2001年开始, 新加坡警察队伍全面推行邻里警局制度, 按一定的人口数量或区域为单位, 建立新加坡警察队伍的前方基地———警局;再依此向下推行, 在警局辖区内建立若干警察执勤点———警岗。新加坡警察部队以邻里警局、邻里警岗为依托, 通过建立互动和谐的警民关系, 从而实现惠民便携的柜台服务、省时便利的网上服务、上门走访的社区访问以及警情快速反应等多方面的警务工作模式, 这些不断创新的警务工作模式为新加坡社会提供了快捷、方便、高效的优质服务, 从而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民众也成为帮助警方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力量。

在增强组织适应能力方面, 新加坡警察部队主要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 通过集体领导、知识性管理、革新文化等途径, 不断改进行动方式和运作方式, 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要。警察的人数有限, 而实际情况却在基层掌握, 因此, 警察必须依靠社区的力量, 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治安。新加坡首先实行邻里警岗制度, 把警察岗位前移至社区, 使警察和社区居民更好地融为一体, 共同打击犯罪。新加坡警察骑自行车在社区巡逻的制度就是社区警务的生动体现之一。正是新加坡警察部队这种良好的警务机制和出色的行动能力, 为新加坡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也成为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三、新加坡警务机制对我国警察队伍建设的借鉴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入警程序和政策, 从制度上保障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新加坡警察部门在人员招录和辞退方面建立了较为有效的制度。除了个人申请加入新加坡警察部队外, 新加坡警察部队每年都会举办招募推介会, 在一些好的优质的大学中召开警察招募宣传会;同时, 还制定招募警察推荐措施, 对于成功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警察部队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在警察队伍管理方面, 新加坡警察部门对予表现不称职和不适合在警察部队工作的人员, 进行两个阶段的评级警告和9个月的考察期, 到期如果仍不能达标将予以解雇。我国的警察队伍招警改革仍在探索中, 当前应该认真总结招收警察的经验, 针对存在的问题, 不断加以改进, 探索出新的途径和方法, 从实际出发, 理性设定招警人员来源, 完善公安院校警察培养机制, 合理简化招考程序, 科学设置考录职位, 从源头上确保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 要加大清理、辞退不合格警察的力度, 组织专门力量,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清理辞退工作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 确保清理辞退工作有章可循, 规范可行。可以这么说, 我国公安机关内部, 有部分警员责任意识淡泊, 腐化变质, 从人民安全的守卫者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 也正是这些人, 给公安机关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 必须加强公安机关队伍建设, 尤其要加大清除不良分子的力度, 从而保持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和战斗力。

(二) 重视加强警民公共关系建设, 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新加坡警察部队非常重视与社区群众的沟通与交流, 警察在市民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当前, 我国公安机关还需要加强警民关系建设, 塑造更加健康和积极的警察形象。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公安机关的神圣宗旨, 公安机关不仅要把各项公安保卫任务完成好, 也要积极宣传广大民警忠于职守、敢于奉献的精神, 向社会展示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三) 建立健全警察培训机制, 持续提升警察部队的综合行动力

新加坡警察部门特别重视警察队伍的教育培训, 组建了专门的警察部队教育培训机构。新加坡警察部队在组织机构中设有专门的培训局, 培训局下面设培训发展与控制组、基本训练中心等若干机构, 国家警察学院院长出任培训局局长。这些培训机构设备先进, 教学人员经验丰富, 教学方法先进, 通过长期或短期的培训教育来提升新加坡警察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执法能力。对我国警察队伍来讲, 要针对不同警种、不同地区的各自特点, 设置不同的警察培训课目, 在整体上形成制度性的警察培训机制, 通过警察培训机制持续性地、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的提升警察的专业水平。随着公安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公安机关应加大公安信息化应用能力方面的警务培训, 提升广大公安干警新型警务技术的使用水平和意识。在专业培训方面, 为了提高效用性和专业性, 强化按需培训和菜单式培训。同时, 对整个公安干警应强化培训媒体应对、群众工作、群体性事件处置等内容。在培训过程中要严把训练考核关, 将培训效果与警衔晋升、职级提拔、立功受奖等挂钩, 确保警察教育培训能充分发挥出提升警察队伍战斗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启刚, 周立秋.新加坡教育培训工作的运作模式及启示[D].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15 (6) .

[2]龚少雄.新加坡警察队伍建设经验及启示[N].珠海特区报, 2013-09-08.

[3]刘波.新加坡警察队伍管理的经验及启示[J].公安教育, 2009 (6) .

12.论警务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 篇十二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ESP)、警务英语、课程、学科、教材、国际警务

中图分类号:G623.31

引言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与学科相关联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在语言学理论框架下,语言学从解释语言特征转向发现语言在实际中真正使用方法(Widdowson,1978;Hutchinson and Waters,1991),语言教学重心转向学习者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在国际犯罪和跨国犯罪现象日益突出的今天,国际警务合作日益呈现出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在国际警务合作中越来越需要公安业务和外语能力兼备的复合型警务人才。

一、我国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发展

当西方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达到繁荣阶段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改革开放推动了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跨入二十一世纪后,不同学科专门用途英语开始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从1994年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制度的确立、2007年商务英语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的本科专业、2007法律英语证书全国统一考试推行,到2008年北外专用英语学院的建立,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步入了新阶段。

二、加强我校警务英语教学的迫切性

1.国际警务合作、涉外警务工作的迫切需要

在跨国犯罪日益猖獗的形势下,我国公安部门的涉外警务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涉外案事件处置工作急需具备扎实的公安实战能力和英语实战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警务人才,我校作为公安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院校,有责任把警务英语教学推向更高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涉外警务人才。

2.我校警务英语教学的发展

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发展在我校经历了从繁荣、削弱、到重新发展的过程。从1978年起的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外语系时期就已开始招生“专门用途外语(英、俄、日、德、法五个语种)命名的本科生,于1998年与当时的公安大学合并,经历了从法、德、俄、日语专业的被取消到“专门用途英语专业”于2004年为“涉外警务专业”代替的过程。

3. 我校警务英语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外语系时期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目前很多活跃在公安系统各级涉外警务部门,是国际警务执法交流与合作的中坚力量和警界精英。与其他普通院校毕业生相比,他们因具备良好的公安业务素质和外语实用能力能更快投入到涉外警务业务中。最近十年,因英语课程学时不断减少,大部分学生的基本功逐年下降,这一影响已凸显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在教材建设方面,除了多年前的世界妇女大会安保工作手册、申奥英语培训教材、以及首部《汉英公安词典》,教研室没有再进行教材编写工作,这极大影响了我校警务英语教学的长足发展,远不能满足国际警务交流与合作对警务英语人才的需要。

三、加强警务英语教学的措施

1.警务英语学科定位和范围界定

警务英语需要满足如下条件方可确立学科定位:自身的研究边界的界定;本学科研究的学术规范(研究方法、评价指标等)的规定 ;一批学术成果(尤其是经典著作)的认可等等。它融合了与涉外警务相关的知识。《警务英语四议》一文对警务英语做出了狭义和宽泛的定义(王卫平,2005)做了详细区分,指出狭义和宽泛定义有利于警务英语教师根据不同警种人员的需要选择和编写不同专业内容的教学材料和内容, 宽泛定义可以加大警务英语的研究和教学的包容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发展警务英语。

2. 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规模

我校公安类综合性大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培养的目标是着力培养“忠诚可靠、业务扎实、敢于创新、精于实战、一专多能、作风优良、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一专多能”包括具备一定的外语特别是英语的实用能力。因此,在遵守教学原理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可重新制定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基本要求、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教学模式和形式等,例如,减少普通英语课程学时、增加警务英语课程学时。

1.教材建设

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材编写都要建立在满足学习者特殊要求的基础上(Cunningworth,2002),因此警务英语教材的编写要以需求分析为基础。要把教学效果和技能的提高放在首位,这要求在教材编写的每个阶段都要充分考虑学习者本身及其语言学习需求。教材可分为普通警务英语和专业警务英语教材,前者是根据各个不同专业而编写的教材,后者内容使用者也可以根据业务类型进行细分。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专业内容为基础(content-based),后者以语言技能为基础(skill-based)。

4. 测试与评估手段

警务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与测试与评估制度的建立密不可分。建立一个科学的考核指标以衡量警察特别是涉外警务部门警察的英语水平,可大力推动警务英语教学的发展,提高公安院校在校生和公安战线在职警察英语实用能力。

结束语

公安一级学科在我校的设立和创建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目标的确立,迫切需要从警务英语着手,针对目前警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制定实际、具体而有效的整改措施。以全校规划教材的编写、公安一级学科的设立和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目标的确立为契机,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重新修订警务英语教学大纲、修改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以快速促进警务英语的教学和发展、推动我校国际化进程、尽早实现我校跻身国际一流警察大学行列的目标,培养出更多符合国际警务合作需要、既有过硬的警务实战能力、又有较高的英语实用水平的复合型警务人才。

1秦秀白,2010,外语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ESP研究》(1):

2朱梅萍,2010,外语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ESP研究》(1): (88-98)

13.英国新一轮警务改革的启示 篇十三

一、英国新一轮警务改革的原因

英国此次警务改革最直接的原因是社区和地方警察机构对英国政府和内政部过度干预地方警务不满, 要求国家和地方各司其职的呼声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

(一) 社会治安形势恶化, 公众参与热情不高。尽管英国政府近年来在刑事司法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 但和周边国家相比, 英国仍然属于犯罪率相对较高的国家, 社会治安形势持续恶化, 公众普遍感到不安全。

(二) 过分依赖科技手段使警务远离了社区和公众的需求。警方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不断提高警务工作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 汽车巡逻、无线电通信、计算机分析系统等一方面帮助警方跟上了犯罪分子的步伐, 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警察在社区的能见度和可信度及其对社区的责任感, 使警务远离了它所赖以生存的社区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社区和民众对此极为不满。

(三) 警务活动的服务对象存在偏离。中央政府对地方警务的过度干预严重影响了地方警务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导致公众不再是一切警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警察局长只对上级而不对百姓负责。

(四) 警察专业化建设滞后, 实战能力不强。英国警察近年来专业化建设严重滞后, 一线警员实战能力不强。一方面, 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大包大揽使专业指导部门逐步萎缩, 专业人士在其意见和主张得不到应有重视的情况下被迫放弃专业追求, 逐步发展成为只惟上不惟实的“行政附属品”。另一方面, 政府的过度干预和警局自身日益严重的机关化倾向把警察从街面和社区拉到文山会海之中, 把警察从打击犯罪的“斗士”变回了各类文件和表格的“写手”, 严重削弱了一线警员的实战能力。

二、英国警方采取的一系列警务改革措施

(一) 设立专门的警务标准机构。

1999年, 英国内政部决定在中央层面设立直属的专门警务标准机构, 负责统一全国警务标准, 促使全国的警务工作更加有效、一致。该机构每两周对基层警察单位的表现进行评估, 及时报告内政大臣。在这项工作中,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 制定全国统一的警务工作绩效管理考核办法, 统一考核标准。以犯罪率、破案率、公众安全感、如何服务百姓、公众满意度、合理利用资源等考核指标为基础, 每月对各警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

(二) 积极推行国家犯罪情报模式。

为提高信息资源共享, 加强地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情报沟通, 协调彼此之间的行动, 英国警方开始探讨新的警务模式, 逐步将情报主导警务作为一项全新的警务模式在全国确立。这一模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情报机构网络。除在内务部成立专门机构外, 各地方警察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统一负责各级的警务情报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工作。二是建立了情报工作的质量标准体系。从情报工作的收集、分析和应用三个环节入手, 健全制度, 确保情报工作的质量。从情报来源、人群、责任人、机制、培训等方面入手, 针对全国和地方的治安形势、犯罪趋势等确立全国和各地的工作目标。地方每月都要根据情报进行一次分析, 确定本地突出的治安问题和重点打击对象, 及时调整工作部署,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三是资源配置合理, 形成合力。从上至下, 职责任务明确, 分级收集, 按需使用;在情报的管理上, 所有的情报都要进行评估, 未经评估不得使用;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办法, 根据情报饿等级等情况来确定收集的警力资源和经费保障, 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 真正把情报工作置于各项警务工作的首位。

(三) 变革警务活动主体结构。

英国正在极力推广“警务大家庭”观念。在这种观念下, 从事警务活动的人员主要有五类:一是警察, 占绝大部分, 需要宣誓, 享有逮捕等警察权力;二是特别警察, 具有与警察一样的权力, 但是不领取薪金, 每星期自愿工作几小时;三是社区警务支持官员, 不享有警察的权力, 也不接受警察专业训练, 身着警察制服在路面执勤, 处理轻微案件, 遇到重大案件及时报警。引入该制度的原因是, 其薪水少于警察, 而且能满足公众期望街面上能够不断见到警察、增加安全感的要求;四是文职人员, 对警察提供辅助、支持作用, 不享有警察权力, 但可以参与警务活动, 比如犯罪现场取证、拍照等;五是保安力量, 英国警察局正在努力推进服务提供者选择工作, 警察活动不再由警察部门垄断, 允许其他组织向社会公众提供某些警察服务。

(四) 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建设。

英国警方开始推行社区警务计划, 即警察重返社区的汁划, 试图通过增加步巡以改善警民关系, 在兼顾加强司法预防和社会预防的同时, 着力强化情景预防, 对犯罪实行由多机构参与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治安防范, 让警察回到民众之中、深入到社区, 预防和控制犯罪, 直接为民众服务。

(五) 加强对新类型犯罪的处置。

英国政府为加强对新类型犯罪的打击力度, 在国家犯罪总局中专门设立了打击网上恋童癖犯罪处和打击高科技犯罪处。为了更加有力地打击严重犯罪和有组织犯罪, 整合公共资源, 促进合作, 提高机构工作效率, 英国准备近期将国家犯罪情报局、国家犯罪总局、移民局和海关缉私处等四个部门重组, 合并为一个机构。通过上述措施, 英国警方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各类新型犯罪, 网上犯罪和高科技案件的提升速度得到了遏制

三、英国警务改革对我国警务改革的几点启示

最近几年我国公安警务改革也正处于紧要关头。英国百余年的警务革命对我国警务改革不无启示, 虽然由于制度、观念以及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原因, 我们不能简单照搬他们的做法, 但应立足现有条件, 扬长避短, 全面深入研究分析英国新一轮警务改革, 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工作发展之路。纵观英国警务改革, 其中有几点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一) 明确新时期公安自身职能定位。

在警察全能观念的指导下, 我国公安机关对所有的社会治安事务往往会实行高度集中、全方位的管理, 因而不得不建立庞大的机构体系, 疲于应付各种非警务工作。警务组织的工作任务逐渐偏离警察的职业功能, 全社会的服务功能有向警务机关集中的趋势。警察拥有的职业权力往往被政府其他部门“借用”于与警察业务不相干的征收税费、计划生育、房屋拆迁、市容整顿以及配合工商、烟草、医药等部门“联合”执法。加之警务机关不切实际地打出“有困难找警察”的口号, 并对此大力渲染, 无形中群众认为警察成了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邻里不和、夫妻吵架等琐事。群众不找居委会调解, 找警察;欠债纠纷不找法院裁量, 也找警察;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解决司法纠纷有专门机构, 又找警察。警察处理起来左右为难、疲于奔命, 对于一些事情也根本无法处理。这种耗时、费力的工作, 牵制了警务机关投入对社会治安控防的大量警力。

(二) 确立警力无增长改善的总体思路。

对于目前警力矛盾突出的我国警务改革而言, 我们要根据自身实际, 有序增加警力和装备的同时更要从警力无增长改善的总体思路出发:改革现有警察的配置结构, 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倒金字塔”结构, 加强基层公安机关, 把机关真正精简下来, 把警力最大限度地向一线实战部门倾斜, 并将职责重叠、交叉部门进行撤并, 明确职责, 减少内耗, 使民警人尽其才, 各显其能;打破各警种各自为战的局面, 向多警种合作要警力, 强调在统一的处置意图和计划下, 各警种之间、各部门之间, 密切配合, 互相支援, 真正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整体作战优势, 力求最佳的警务效益;开展社区警务, 优化执法环境, 努力改善警民关系, 爱护警察形象, 取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强化对现有警员的教育培训, 真正发挥现有警力的作用, 用好现有警力。

(三) 强化情报主导警务的理念。

我国警方应该积极转变现有警务模式, 吸收英国警务改革的经验, 逐步确立情报主导警务模式, 通过积极主动地收集违法犯罪信息, 及时掌握社会面的动态, 做到“案件未发, 情报先行, 主动出击, 先发制敌”。我们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是建立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之上的, 更加广泛、更加系统、更加规范、更加有序、高度共享的情报信息工作, 即通过整合和优化情报信息工作的内容、系统、流程、体制等, 实现情报信息功能的最大化, 以此支持和引导警务决策, 提高警务工作效率, 实现进一步控制和减少犯罪的目标。

(四) 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

中国警方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有效整合信息资源, 提升信息对警务的引导能力。几年来公安部所主持的“金盾工程”取得了重大的建设成果。下一步, 公安部将以深化应用为主线, 进一步加大信息资源整合的力度, 进一步提高信息共享程度, 全面提升公安信息应用工作的水平。从建设内容上来说, 主要是对现有成果进行完善、扩展和增强, 具体包括网络、安全、信息中心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增强;对一些已建的共享性强、应用面广的系统进行进一步扩展;根据当前急需, 针对重大活动安全保卫、禁毒等工作需要, 研发一些新的系统。

(五) 深化社区警务建设。

社区警务当今世界各国广泛流行的一种主流警务思潮和新一轮警务改革的探索模式近些年来, 中国的社区警务建设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社区警务室的建立范围不断扩大, 民警下社区、民警包社区制度逐步完善和健全, 既密切了警民关系, 又维护了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安定, 实现了群防群治的目的。下一步, 要进一步优化警力资源配置, 将警力进一步向基层下沉。同时, 进一步深化社区警民和谐关系建设, 将警务活动渗透到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社区组织和社区公众的密切配合之下, 加强基层治安工作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的治安管理制度, 加强治安保护、调解以及治安联防等群众性组织的建设, 并开展治安巡逻, 维护社会秩序。同时, 要贯彻执行“打防并举, 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技术等多种手段, 积极发挥基层群众力量, 建立起全面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成都市社区警务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 过去需在分局、派出所办理的40项事宜下放到社区警务室, 以方便市民。

摘要:英国新一轮警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立专门的警务标准机构;强化科学、统一的绩效考核;积极推行国家犯罪情报模式;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建设;变革警务活动主体结构;加强对新类型犯罪的处置。其经验可以给我国的警务改革提供如下启示:明确公安的最新职能定位;积极推行国家犯罪情报模式;强化情报主导警务的理念;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深化社区警务建设。

关键词:英国政府,警务改革,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王彦吉, 余凌云.当前英国警务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5

上一篇:海淀区小学通讯录1下一篇:员工牛年春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