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0篇)
1.高中生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一
因为孩子的课本上“火烧云”和“祖父的菜园”两篇清丽、优美的散文,一定要找来原著《呼兰河传》看看。
读了才发现,整部作品与入选课文的文章有着很不一样的感觉。整部的小说,或者不能够称其为小说,看后心中就不觉响起了林忆莲的那首《灰色》——灰色的天际,灰色的滑翔翼,灰色的天使——所有的东西都是灰色的。那座小城,那些街道,那些跳大神,那些搭台唱戏赶庙会,还有城里的那些人,冬天换上棉袄,夏天晚饭后看看云彩,无一不是平平淡淡,都没有什么亮色可言。大概就像那条呼兰河吧,灰色的河水日日夜夜平静的流过,波澜不惊,也没有什么悬念和高潮。
当然让人心情灰暗的主要是那些愚昧的人们。小团圆媳妇,一个“黑乎乎的”、“乐呵呵的”高个子的12岁的小姑娘,在成为团圆媳妇后,很短的时间里就被婆婆残忍伤害致死。而在婆婆看来自己没有哪里做的不对,尽管“我是打了她……我是把她吊在房梁上……我是用烙铁烫了她的脚心……”但她自认为这些不是残忍伤害,甚至于在小姑娘被折磨、被吓得得病后,请来跳大神的为女孩“走马”,洗开水澡,看做是自己仁至义尽,对小姑娘好。读到这里,就让人心里着实的发堵。可能这就是那时的真实生活,让我们可以想象,却难以理解。
然而整部书看完还是充满着童真和乐趣的,就像灰色的河水在阳光下泛起的一些彩色的浪花。除了入选课本的两篇外,小萧红跟着祖父学唐诗的片段同样让人忍俊不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很是喜欢这首诗的小萧红一直认为是两个好吃的“黄梨”,直到明白了是两只小鸟,也就不再认为这是一首好诗了。还有祖父把掉进泥坑淹死的小猪、鸭子给小萧红抹了泥烧着吃,为了能够经常吃到烧猪仔、烧鸭,小家伙看到有小猪或小鸭子经过就硬往水坑里赶,因为要“掉坑烧吃”。
小姑娘给祖父草帽上戴花的画面也是温馨而甜美的。小姑娘心血来潮采了一大堆的月季花,没地方处置就插到祖父的帽子上,毫无察觉的爷爷只闻到浓郁的花香,读后感就口中念念有词:今年的雨水好,我家的月季花香味大。直到回到家中大伙看到哈啊哈大笑,爷爷才明白。但爷爷也只是笑,没有一丝责怪。这些彩色的浪花都是作者和爷爷在一起时的趣事。爷爷那么的爱孙女,孙女也是那么的爱爷爷。这祖孙俩的“后院趣事”成为我爱上这部书的理由。
平静、平淡、平实,却也有童真、童趣和童眼看世界的新奇。简单翻阅了作家萧红的短暂一生,似乎乏善可陈。但不妨碍作品的可读性。《呼兰河传》,值得一看。
2.初中生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 篇二
书不长,排版也不大精致,亦没有花里胡哨的各式推荐,是很容易被随意丢在角落里的,很不起眼的书。现在再看一遍,也是托了免费书的`福。
关于这本书的背景,隐隐约约还记着一点,但也模糊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净是些八卦的,或是不好的事情。例如萧红并不是她的原名,她是为了自己喜欢的男人,才特地改的姓名;还有萧红的父母待她并不好,唯一疼爱她的祖父去世之后,萧红就过着孤单而苦难的日子。
书的尾声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之后就是对于往事的最后一点留恋。她也不知道,那个曾经的小城里又发生了什么,里面的人儿现在又过的如何。
但是她前文的描写,相当有意思,像是一部灰白的老电影,虽然缺少色彩,却也能叫人看的津津有味。我也是小城市出生的人,知道那样似乎是蒙着一层灰色调的生活。平房的小院子,还有后来楼房,说来都算不上是有意思。大概萧红以前的生活也是这样,但在孩子眼里,什么都可以拿来细细琢磨一番,于是一小片天地也变得无限大了。一会跟着她的视角,一会再慢慢过渡到另一个人的眼中,小城的生活和庆典都慢慢展开了。可这一切大抵还是没有什么意思的,不然也不会随便出了点不一样的,就要引得百十来个人的围观。
3.《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三
小城里的人们也很迷信,什么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逛庙会,全都是为神仙准备的,唯有跳秧歌,才是为活人准备而不为鬼预备的。当跳大神的时候,他们很兴奋,不管哪家家里跳大神,人们都去看,每当送大神回山的时候,又都很伤感,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那时呼兰河人们的悲伤,到现在,依然存在。
封建中的萧红并不因那时代一起变得封建,坚守着自己的领地,独自观看那时的呼兰河小城,省事早的她,因无力唤醒那愚昧的人们,就只有保留自己,即使她对那个世界还不太理解。团圆媳妇的遭遇,有二伯的言语,冯歪嘴子与王大姐的后半生,这些都无不显示着反封建的萌芽的出现,对那时呼兰河小城的讽刺。
书中从头到尾萧红和其祖父都是在一起的,不管怎样,始终有祖父陪着她,有人说,萧红的童年是枯燥单调的,我却不这么认为。在那时看来,萧红相对于其他小孩子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她有花园,有祖父,即使没有了世界,也会有这两样东西,院子里的世界更是新奇,小虫子,小花,多么美好的事物啊,岂会有枯燥,乏味之感。
记得有次萧红把玫瑰花悄悄插在祖父的帽子边,祖父还说是雨水多,玫瑰花的香味传的远,而一家人早已笑的前俯后仰。在祖母去世的时候,萧红却因什么都还不懂的跑进屋子喊祖父被父亲踢了一脚,险些被踢进了火坑。可见父亲对她确实不怎么样,这也让萧红更依赖自己的祖父。
萧红多次说她家的院子是荒凉的,也许是在祖父走后,长大后的再次回忆而得。在她看来,小城里的生活越热闹,心里反而觉得落寞,寂静,荒凉。小时候的萧红也是个爱看热闹的人,周围,一有什么事发生,就赶忙跑回家告诉祖父。
慢慢长大的萧红对自由也越来越来的渴望,在父亲严厉的管教下,这样的心情就更加的急迫,她在《呼兰河传》写到过这样一段话: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了天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萧红对于儿时的生活,她说,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我想也是,书中的文字很平淡,没
有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对幼年生活的怀念,怀念祖父,怀念儿时生活。
我想祖父的死对萧红的打击很大,从小到大,祖父一直陪伴着她,陪她度过最无忧的童年,这也成为了她一生中的美好时光。但萧红还未到20岁的时候,祖父就离她而去了,那以后,花园的老主人不见了,小主人也逃荒去了,那花园真的荒了,呼兰河真的寂寞了,冷冷的,毫无人气。她也只有在流浪的途中一再回望,脚步渐行渐远,记忆却异常鲜活。
矛盾评价这本小说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的,在内容看来,这朴素的文字给我们讲诉着一个平淡的故事,但也不失风趣,这浑重而又轻盈的笔调,是这本小说的风格,是萧红现在心中对童年的回忆。如这真是一本充满沧桑的书,那我想是在夜晚,祖父在星空下给萧红讲这个故事,虽寂静,但很温馨。书中很多地方也写到了呼兰河小城里面人们的生活习性。什么跳大神,放河灯,逛庙会,野台子戏,虽说都为鬼神而跳,但也是那是呼兰河人们的生活一部分,是原有的生活色彩,在我们现在来说是迷信,却也构成了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勾勒出一幕充满童趣的影像。还有萧红喜欢的黏糕,人们觉得很美味的豆腐。可现在,回想当年,无不少的凄凉之感,就像孤独的站在峰巅之上的独狼,在黑夜中,看着遥不可及的前方,只剩仰头嘶昂。
感情上的她也不如意,她以尴尬和不堪的妆容错位地痛并爱着,初恋如梦幻般破灭,情感只剩下灰烬。她对自己说:追逐现实吧!在
这世界上,只有饥寒,没有春春。在鲁迅的提议下,她终于走出了脆弱,用智慧强大着心灵。
活了31岁的萧红,死前满心的不甘,我不知道她到底不甘怎样,是在苦难中挣扎的自己,还是在苦难中挣扎的祖国?对世人而言,31岁生命就凋零,自然是太早太早。就像一片被风刮走的落叶,再也无力返回青枝。一只过早折翼的鸟,还没来得及展翅在上空盘旋,就被重重的摔了下来,遍体鳞伤,坠落在了生命的中途。
生命终结了萧红所有的梦想,想说的话呜咽在喉却无法再睁开双眼。临终前她以沙哑的声音发出了阵阵哀号: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的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在自然界,一只鸟的坠落是不会有太多的回音,万物依旧照常生息。好在有哲人留下这样的叹息
浅水湾
一个凄美的名字
这里埋葬着
一只鸟
一只长着鱼鳍的鸟
好在她的文字是活的
这也就是萧红,我认为她是宫殿里的灰姑娘,有这么完美的文字陪着她,但一个人,终究是寂寞的。
开始读这本书,只觉无趣,读完之后,只觉有种说不出的沉重,具体是什么也说不清。也就如此的蔓延在心底,任它荒芜。
有地方提到说这是萧红的晚年之作,是一篇回忆式的长篇小说,而感情体现最深的是萧红对童年的怀念,怀念呼兰河,怀念呼兰河爱看热闹的人们,怀念一直陪着她长大的祖父。现在,院子彻底地荒凉,祖父,呼兰河的人们,都不在了,连我,也走了。孤身在外漂泊的萧红,童年的快乐无不让她神往,想寻找心灵的寄托,不再漂泊,想能再在星空下听祖父讲故事,也许这就是萧红写这本书的唯一理由和支柱吧。只是记住了,只是忘不掉,也就写下来。
孤独的人总是在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安生的地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哪里的美好回忆多哪里就是处所,那也差不多就是从小生活的故乡吧。这对萧红也不例外。我想,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也都不例外吧。
想象着年老的自己坐在大树下的摇椅上,看着小孩子们的嬉戏,仿佛就是儿时的自己,那般甜蜜也只有当事者才能体会到的吧。想着想着也就沉思了,自该珍惜那属于自己的时光,属于自己的人,不论是怎样,都是自己生活里的一抹色彩,也就是聚在了一起才能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现在我依然不能说我读懂了,很多种感觉席卷而来,让我不知道到底是哪种,就那么迷迷糊糊的,分不清,意不明。有着儿时的乐趣,自当是对儿时的怀念,对祖父的怀念,孤身一人,在外的凄凉之感,对现实的无奈之情,让萧红痛并快乐着,也就这样,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凄美的萧红。
合上书,长吸一口气,我是否该珍惜现在的所有,也许是的,至少不让以后的自己后悔这一段时光,再充满无限的惆怅。着实握住手
中的东西,跟上时光的脚步,满心享受周围的人情风光,沿路留下美好的记忆,写满自己的人生。
我与萧红不同,却也有其共感。童年都是在乡村,有着一份对大自然的热情,我虽无后花园的繁华,却也有满山的石头陪着我,也有一个爱我的祖父。村里的人们朴素,却也爱看热闹,爱在背地说三道四,可这不就是乡村的本来面貌吗,这样,才不会闲的无聊。现在,萧红的祖父走了,萧红也走了;而我,还在这世上读着萧红的故事,还可以看见自己祖父的笑脸,我们都还在这世上活着,这已足够。
多年以后,我不知道会不会像萧红一样,回想起童年充满无限的伤感。萧红的悲伤是用文字表现出来的,而我呢,是否要独自怀抱悲伤而去,或是读着她的文字再泪流满面。想着萧红悲伤,不甘的离开人世,那种无奈,表达的情感又该藏匿于何处。
4.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四
我记得这本书里有一段特别有趣的故事,讲了萧红与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满了乐趣。如:萧红在后园里摘了一束玫瑰,给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却浑然不知,还说:“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闻见。”从这能看出祖父非常疼爱萧红。
其中,这个小城的东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在那个大坑里淹死过许多人、猪、狗、猫、马。。。那个大坑家家户户都知道,就是没有说把这个坑填平。
在那个年代,人们不管多么善良,心里也有那些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文章的开头觉得还是非常轻松的、非常好的。但是,读到后面,会觉得越来越沉重。在结尾的时候,萧红写了她的祖父已经死了,而后花园正正的主人也不见了,让我读了,觉得更加难过、悲伤……
读完了《呼兰河传》,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快乐的生活。
呼兰河传读后感2读了萧红的《呼兰河转》感触颇深,她用小时候的视角,谱写了一方水土的风俗人情,一部凄婉的歌谣。文中几个章节中的几句话感觉很精彩,忍不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个扎彩铺,扎出的房子、厨子、骡子、大白马、车子活灵活现。大至喷钱兽、聚宝盆、大金山、大银山,小至花盆、茶壶、茶杯鸡鸭鹅犬样样不缺。看着穷人都觉得活着没有死了好。
看似一句淡话,细嚼起来,人世间的辛酸苦涩,浸在其中。又有不乏幽默。
还有,胡家的团圆媳妇婆婆,鸡鸭、猪、狗猫不舍得打,打猫怕把猫打跑了打狗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把猪掉了斤两,打鸡怕不鸡不下蛋。唯独打小团圆媳妇一点毛病没有,她又不会跑掉又不会丢了,又不会下蛋,又不是猪,掉了近两也不要紧又不上秤!
她来到我家,我从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的媳妇不受气,我一天打八顿骂三场,我只打她一个月,打的是狠了点,不狠哪能规矩好一个好人来
婆婆的算计和愚昧无知,封建世袭生活着的婆婆,打媳妇是想当然。就因为小团圆媳妇仅仅有十二岁,长得却像十四那么高。太大方了,不知道羞,吃饭吃三碗,要给小团圆媳妇一个下马威,不打规范不出一个好人来。小团圆媳妇还不如鸡狗猫,鸡狗猫是不可以打得。小团圆婆婆没有觉着打媳妇有什么不妥。打伤了,打病了,找来跳大神的跳跳大神,花五十吊钱给云游真人来医一医,破一破。这还舍得。自己手闹了事,三吊钱的红花都不舍得买。生活在她看来就该这样,没有什么不对。打伤了,医。医好了,再打。可怜小团圆媳妇直到被活活地折磨死!小团圆婆婆竟没有觉着有什么不妥,只是被云游真人吓一吓,怕了怕,想了想,还不想过早的下地狱让人觉着又可怜又可气又可恨又可悲。
他们的父母生他们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就是希望他们吃饱穿暖,但他们吃不饱穿不暖,逆来了顺受了,顺来的事却一辈子都没有!
这样的话看似随口道来,却写出了穷人唏嘘世道不济,没有愤怒的控诉,字里行间却在鞭挞着当时社会,勾略出了穷人凄凉麻疲了的生活状态。
一个个凄婉故事,宛如一个大磨盘,将你的心,压着、碾着,还有冯歪嘴那冰冷的小磨坊。冯歪嘴的女人一死,大家都觉着冯歪嘴算完了,扔下来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刚生下来。可是冯歪嘴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里那样绝望。他看见两个孩子反而镇定下来。他觉着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3书香满满的图书室,一排排整齐的图书静静地躺在刻满花纹的木头书架上。在这个书的世界里,萧红的《呼兰河传》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它只是讲述了萧红悲惨一生中唯一快乐的童年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它没有多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又是那么动人,令萧红难以忘却,忘不了,还有她的祖父,那是一个家里唯一疼她的人,祖父就像一缕淡淡的阳光,轻轻拨开她人生中的阴影,拨开她心中天空中的蒙蒙烟雨,让太阳重新探出脑袋,重新笑傲天空。虽然这只是短暂的,但萧红她已经非常满足与开心。
当我用双手轻轻合上最后一页,禁不住再看一眼,只消这么一眼:“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蚂蚱、蝴蝶、蜻蜓,样样都有。”小时候的萧红竟如此天真、活泼,她把韭菜当做野草除掉,把狗尾草认作谷子,但好脾气的祖父并没有责怪她,而是认真给她解释。美丽的菜园子,一切都是自由的植物,还有到处捣乱的她,一切都是最美的景色,一切都融入了大自然深处中。
想到这儿,我眼前不禁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心中萌动着那种童年的不舍,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奶奶家:我骑在爷爷头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青色田野,时不时俯身从人家番茄地里摘一个樱桃番茄,大声唱着那些我也根本听不懂的歌谣,那是的我什么也不知道,奶奶一样样介绍给我听,可我根本不听,去帮人家做金色的稻草人了。我最喜欢冬天了,因为叔叔和爸爸会给我堆一个大雪人,我还会和小伙伴打雪仗。当然,我最喜欢那个浑浊的大鱼塘,看着一张大鱼网捞起那么多鱼鳞闪着银光的鱼,我都会数着那一个个胡蹦乱跳的小精灵,觉得世界如此神奇,如此美妙。虽然那些溅在衣服上的泥水会弄脏衣服,会被奶奶责骂,但我都不在乎。
5.《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五
像什么海龙王,什么跳大神,什么叫魂的,说来说去不就是为了那个大泥坑?那些人都是些再平凡普通不过的人。就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喋喋不休。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等等的迷信,就好像烟雾一样摸也摸不着,看也看不见。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她最喜欢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要,拔草却拔成谷子,给祖父戴花,追蜻蜓,摘黄瓜……小团圆媳妇的遭遇使我愤愤不平好好的一个女孩子被老胡家给活活折磨死了,给她吃带毛的鸡,无缘打她,甚至当众脱掉衣服,抬入滚烫的开水中,人们用手按住她的头,把热水往上浇,这么折腾了三次,折磨一次昏一次。最终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病,最后因病而死。
这本《呼兰河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封建思想、封建礼教,荼毒了人们的灵魂。我深刻感受到了那时人们的愚蠢与封建落后。
6.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六
打开书,呼兰河城的奇特风俗吸引我。在当时,呼兰河城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我对跳大神感触颇深,如果城里有人生病了,不是先想到要请医生来医治,而是请大神来跳一跳,因为人们严重地迷信,居然认为跳大神、装神弄鬼就可以“赶走”疾病。读到这情景我异常吃惊,没想到一百年前的中国是那样愚昧、那样无知,整个城竟是如此的落后、如此的凄凉。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大多的情节都有些凄凉,甚至可以说凄惨,尤其是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名字起得非常好,但却与“团圆”无缘。她仅仅十二岁就到了婆家,而且见婆家人一点也不知道害羞。一开始,我对这事根本无法理解,才多大的孩子就嫁人?问了爸爸妈妈半天才勉强知道。十二岁正是纯美的少年时代,正是充满幻想与希望的年龄,而小团圆媳妇却已经如此的麻木,如此呆滞,似乎什么都已无所谓。第一次吃饭就连吃了三碗,她的婆婆便开始打她。打出病来了,她的婆婆就请来了人跳大神,最可怕的是还听信无知偏方!他们竟然把小团圆媳妇放进盛有滚烫热水的大缸里,烫昏了,就用冷水一浇,浇醒了再抬到大缸里……这样来来回回好几遍,小团圆媳妇就在人们的愚昧和无知的迷信中被活活折磨死了!
读到这儿,堂堂男子汉的我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忍不住落下泪来。小团圆媳妇太可怜了!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竟然有这样的遭遇。她小小的心灵死前经历了怎样的恐怖和绝望啊!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的麻木、迷信、愚昧和重男轻女的不良社会风气。再看看我家,今年腊月里在一家人的无比喜悦和期待中我的妹妹出生了!小小的她立刻成为我们全家的“焦点”,全家人的“小宝贝”,被全家宠成了小公主,连我这个家中的长子也遭遇了大家的“冷落”。可我望着妹妹可爱的笑脸没有半点委屈,只有满满的幸福感!只想她快点长大一起玩耍!是啊,我生活在一个崇尚科学、崇尚知识,男女平等,到处和谐幸福的时代!
掩卷而思,我真正懂了什么是幸福。我所在的小城虽然是鲁西北平原上的一个普通小城,但是她美丽、宁静,我的家庭幸福和美。与那个时代的孩子相比,我觉得自己太幸福了。我们要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幸福,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沐浴着幸福的阳光,我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争取早日用自己的力量把我的小城建设的更加美丽。
7.《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七
这是大作家萧红写的《呼兰河传》,选段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祖父的园子》,看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虽然呼兰河的人民愚昧无知,但他们是乐观的、勇敢的,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
看过《呼兰河传》后,我就想到了外婆和外公,和他们家的园子,那一段也是一个不错的时光。就想外公外婆是祖父,我是那萧红一样。
那时的我,才只有六岁。那时爸爸和妈妈要去出差,没有时间管我,所以,只有我和外公外婆在家里。
中午时,阳光明媚。我正在和外公一起看新闻,外婆在洗衣服。外婆衣服洗好,又去摘菜,我本就觉得新闻不好玩,越看越无聊,但得知外婆要去摘菜,我一下子起了兴趣,跑出去和外婆一起摘菜,虽然那时天气很热,我却依旧玩得很开心。
外婆叫我把青菜给拔下来,本来很简单的事,却被我搞复杂了。一般都是直接把青菜连根拔起,我却把青菜的那一片片的菜叶一个个给拔出来,把茎留在了那儿。
外婆过来看,笑了起来,问我:“这是什么?”我回答外婆:“一般都吃的是叶子,所以我把叶子拔出来,那管子样的东西一般不吃的吧。”外婆笑道:“傻孩子,虽然茎我们一般不吃,但是不能浪费呀,也要把茎拔出来,吃掉呀!”我恍然大悟,原来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8.《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八
环境的恶劣:当时的街道灰秃秃的,地面很脏,尘土飞扬。下了雨,那就更麻烦了,人马都会遭殃。
生活的清贫:人们都得吃瘟猪肉,患有卖豆芽菜的王寡妇生意不仅平淡,独子也被淹死了,又没人照顾,十分可怜!人们发生过许多不幸,令人读后心情变得低沉,心里感到很惋惜。平时都很无聊,日子过得很平淡,只有对各种事情评头论足或许才能快活点,生活中,一般人看来也许是不起眼的小事,可呼兰河城里的人们就认为这些事很重大,很有意义。为什么呢?人们的日子过的很清淡,除了吃饭,睡觉,干活,还有什么事可做呢?一到冬天寒冷的时候,天空灰沉沉的,有时候还会把门封住,使人出不来。他们就这样生活着,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事就到街上去看看有没有发生的新鲜事,生活不充实啊。
9.呼兰河传初中读后感 篇九
全书围绕着呼兰河这个地方的人展开,作者带着孩童的视角为我们述说着这个小镇的林林总总。
在这本书中,呼兰河像是一个隔绝于尘世之外的地方,作者以孩子的笔触描绘了一群看似单纯朴实,实则内心封锁,愚昧无知的呼兰河人。在宗法社会的大背景下,呼兰河人缺失了最基本的教育,他们麻木而不自知,不知道生活的方向在哪儿,也不知道外面世界的飞速发展,更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他们就像终日困于井底的青蛙,常年见不到光明,反而失去了追求光明的力量,甚至扼杀了光明的星星之火。
“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一样。”呼兰河人的生活一直循规蹈矩,他们的思想被禁锢在一个狭小圈子里而不自知,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似乎是难以置信的,我们生活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任何天马行空都是值得尊重的,虽然有的行为不被认同,但还是可以被原谅的,反观呼兰河人,他们的错误,甚至不能算错误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是被社会所诟病的,比如小团圆媳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邻居左右又都议论起来,说早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飞快。”团圆媳妇是试图挣脱桎梏的代表,她并没有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只是她的性情颠覆了人们对团圆媳妇的认知,他们不允许女人不害羞,走得快,认为这是可耻的事。团圆媳妇的死把呼兰河的封建推向高潮,但作者一直用一种平淡的方式来叙述,字里行间充斥着村民对于打死团圆媳妇的理所当然,就好像世界的真理本就应该是这样。这样的平铺直叙更能让读者感到不可思议和可悲。
呼兰河人除了鬼神以外什么都不怕,他们坚持守着即将倒塌的老房,丝毫不加戒心,但对于雷扑火这件事却坚信不疑,他们治病的方式是请神,而医生在呼兰河是众矢之的。他们崇尚迷信,抵制科学,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与我们完全颠倒。正是由于这种极大的落差,我在看这本书时就像一个企图改变那个社会风貌的激进者,旁观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又为之抓狂和悲哀。
除了封闭,他们还有一个共性——自私。当近亲去世时,他们的悼词无异是在作一篇文章或者诵一篇长诗,歌颂完了之后,站起来拍拍屁股,也就随着回城的大流,回城去了;当卖面的人不小心把鞋子丢进了锅里也照样卖给客人,他们说,反正这粉条也不是自己吃的。自私是一种风气,弥漫得久了,就不觉得哪里有错了。
《呼兰河传》以小见大,用呼兰河折射出当时社会封建愚昧的状况。虽然萧红的笔触天真又平和,但这背后却波涛汹涌。社会在逐渐进步,思想的大潮更是日新月异,我不敢说我们现在已经走向了完全正确的道路,但的确是在逼近真理了。每个时代都有局限性,所以包容一个个像萧红,团圆媳妇一样的开拓者是至关重要的,就像现在所推崇的言论自由就给予了我们不断尝试靠近真理的可能性。
这部著作的意义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无教育无知识社会的讽刺,更为重要的是它的现实意义。当处于一个既定的狭小空间时,当我们的思想被大潮推着走时,就是十分危险的时候了,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民族,拥有自我意识,用更广阔的眼界来认识世界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五四运动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典型,学生们由于受过良好教育,渐渐形成了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因此在弘扬_的热潮中才能发起反抗。
10.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十
在今年的暑假,在一次偶然路过图书馆的时候,看都了有两个学生手拿一本厚厚的书,心觉奇怪,上前一问,原来是世界名著——呼兰河传。一看名字很有意思,便买了回去,准备看看。
看了这本书,一开始,我认为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了一个疼爱她的祖父,书里讲了好多萧红和祖父有趣的故事。我记得有一段特别有趣,讲了萧红在后园里摘了一束玫瑰,给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还说:“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闻见。”从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爱萧红。他们爷俩经常在后园里笑个不停。所以,祖父的后园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还有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事是祖父给萧红点灯笼了,萧红在房间中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个陈旧的、落满灰尘的灯笼,祖父细心地把灯笼擦拭干净,点上蜡烛,给萧红玩,直到坏了为止,但祖父依然笑眯眯的。
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可以看出祖父很爱萧红。首先,萧红翻箱倒柜,家里一定翻得七零八落的,一般家长见了都要大骂,但祖父却没有。接着,萧红找到了一个破灯笼,一般的家长一定没有耐心擦干净给孩子玩,但祖父也没有。更重要的是萧红把灯笼打坏了,祖父没有把她骂一顿,居然还笑眯眯的跟着萧红。正因为有这样一位慈祥,宽容的祖父,萧红才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在书里,萧红的童年就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令人向往,羡慕。
但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不但快乐,也是寂寞的。
【高中生呼兰河传读后感】推荐阅读:
论语读后感高中生10-03
陋室铭读后感高中生06-08
关于高中生读后感匆匆11-02
高中生论语心得读后感01-02
高中生《红楼梦》读后感12-19
人间失格高中生读后感600字08-31
高中生的读后感1000字作文11-03
高中生《爱的教育》的读后感01-07
《荷塘月色》高中生600字读后感作文10-13
高中生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