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程总结(精选8篇)
1.成本会计课程总结 篇一
本学期,我担任了《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工作。下面就我这学期的教学情况做如下小结:
一、教学内容安排
《财务会计》课程是为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系统地掌握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生掌握会计概念理论框架、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技能、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与简单的分析方法。具备从事企业会计工作、从事社会审计工作的综合素质、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二、教学实施
(一)、认真备课。在教学工作中,本人能认真研究教学大纲,突出重点,妥善处理难点;能紧扣学科的前沿知识,吸收新成果,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能密切注意行业动态,在授课中介绍新的信息;能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根据教学内容,注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充分的备好每一次课,准备好教案、备课笔记等教学材料。我会精神饱满的上好每一堂课,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专业学习的方法和专业思想,以及职业要求的基本素养。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课后,我也及时写下课后体会,以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不能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课后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要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在教学中我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了我国几十年来在财务会计领域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又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理论和方法,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精华,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财务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除按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以外,结合本身所掌握的实践经验,向学生介绍实际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成本会计课程总结 篇二
为了保证高职高专学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在对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能力的培养,既要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要素费用分配的方法、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和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又要通过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和成本报表的编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笔者总结多年的《成本会计》的经验认为讲好该课程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讲透、讲活理论内容
课程标准的细化解读是对课标中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入挖掘,是把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教学内容变成可操作、可评价的若干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作为任课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明确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析透教材。
总体上来讲,高职学生普遍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对计算比较害怕。而在《成本会计》课程中计算和习题占了大部分比例,为此,应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计几个为什么,围绕一个知识点解答了多个为什么后,学生才能对理论精髓进行具体掌握。在通过理论的讲解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的基础上,同时通过例题教给学生怎样去做,这样使学生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
成本会计知识源于实践。从成本会计的产生来看,成本会计产生于企业的生产实践,并伴随着复式记账法的出现而形成。企业会计部门通常是一个单位的机密部门,尤其成本会计的资料,更不宜外漏,学生到单位实习,很难了解一个单位的整个会计系统,更难全面了解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和管理机制,因此,学生的实习更多的就只能选择通过校内的实践性实训来完成。
为了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时要注重收集、总结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以形成案例,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还应主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大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给学生提供真正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另外,学校应加强实习的管理,使学生真正重视实习,并从实习中认真总结经验。
高职《成本会计》课程以企业成本核算为主线,遵循“以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出“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仿真实训—企业顶岗实训”课程体系。
1. 单项实训。
该校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分为8个项目,每上完一个项目,要根据企业成本核算岗位任务,设计本项目的实训任务,分发凭证账簿,进行单项实训。要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2. 综合实训。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运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综合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和运用定额法核算产品成本。在教学过程中,将该教学内容按从简单到复杂,教学内容组织采取相互独立且层层递进的形式。每一核算方法的理论学习与单项实训完成后进行综合实践教学。按“建账—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成本会计报表”的成本核算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整个专业的技能要求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3. 仿真实训。
仿真实训在财会实训室进行。财会实训室完全模拟企业财务办公条件设计情境,让学生来到实训室感受到其氛围与教室有显著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和喜欢本专业的工作环境。教学按照成本会计岗位职责将学生分成组,进行轮岗实训,满足学生实习和实践性教学的需要。经过连续的实践过程,提高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以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4. 企业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的实训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色,通过组织学生走出去到工厂、到车间、到真实的工艺过程环境和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中,在企业、车间师傅和会计科室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仓库的材料物资的收、发、结存核算与管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类型的特点,体验到流水线上工序的操作;通过请企业财务部的会计师介绍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方法、成本管理方面的经验以及相关的职业道德在成本会计岗位的应用,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三、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采用多样化考核模式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一味地拘泥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并且在考核中,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通过阶段性、综合性的考核衡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根据本课程特点与目标,我们采用了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的,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教学考试模式,以促进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平时作业、课堂表现、项目调查报实践五个模块;终结性考试内容包括期末理论和技能考试。理论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以“能力测试”为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技能考试由教师事先准备好需要考核的各种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资料,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业务,通过学生小组互评、专业教师评价和企业兼职教师评价,最终确定学生的实训成绩。
实践证明,我们采用的上述考核模式,客观考核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在考试的准备过程中真正学到了东西,深受学生的欢迎;在考核过程中用正式凭证、账表进行操作,学生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缩短了学校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缩短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期”,通过改革也更加突出了高职高专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强调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会计专业是以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的准备,能适应会计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成为广大职教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于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的正确判断等能力的分析与培养是会计教育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例如,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道德行为准则”的规定包括专业能力、保密、诚实可靠和客观性;同样,我国的《会计法》第三十九条也规定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和参与管理等。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管理会计师协会的道德行为准则,还是国内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都明确要求会计人员保持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保持职业生存条件,防止泄露商业秘密,并在工作上保持诚实可靠和客观。
该校的本专业在秉承潘序伦先生“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勿忘立信、当必有成”校训的基础上,把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引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依托学校开发的《学生职业礼仪手册》、《“立信”育人,让职业生涯更精彩》等校本教材,实现“教、学、做”合一,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形成了具有立信特色的文化品牌,保证“综合素养+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郑秀芳.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J].教育创新,2008,(3).
3.独立学院成本会计课程改革探析 篇三
【摘要】成本会计是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很强、应用范围很广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将成本会计知识运用于企业成本管理活动。目前,独立学院成本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不重视实践教学等诸多问题。如何对成本会计教学进行改革是独立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道路上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 成本会计课程 教学改革
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被学生认为是会计专业课中方法体系相对复杂且应用性较强,较难掌握的专业课程。与其他会计课程相比,成本会计是实务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独立学院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产物,在其发展初期,它在社会功能的定位就是应当而且必须融入服务型教育体系,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社会需要的技术与服务为基本目标的。而当前,独立学院成本会计的教学模式普遍还是以讲授为主,将综合性很强的成本计算理论分解成若干知识点逐一传授给学生,形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模式,难以有效地构建成本会计知识体系。特别是在会计准则不断修订,税收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成本会计的发展显得更加滞后,成本会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因此,改革成本会计的课程教学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
成本会计教材是在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后,把实际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方法体系上的“灵活”通过理论的总结很难表现,容易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刻板的标准。目前市面上的成本会计在内容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不能完全将理论和实际相联。一是教材内容在结构编排上高度一致,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体系大同小异,并且内容缺乏更新,虽然很多教材近几年都修订了新的版本,但是只是停留在对编写错误的更正和例题部分的更新,内容体系没有任何变化,并没有随着政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比如“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等科目已经被现行会计准则所淘汰,但很多教材中仍然存在,不符合现行的会计准则要求。二是教材的内容过于理论化,缺少与实际的联系。传统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主要是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成本会计的涵义、内容、产生、发展和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以及各种成本的计算方法,缺少对产品制造环境的介绍,学生无法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独立学院成本会计教学和其他高校基本相同,主要是教师讲授的方式,采取平铺直叙,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直接造成的后果是,教师讲的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却没有帮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没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课上为了完成课程进度,教师全程都在讲解,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只是机械的学习,没有更多思考的时间,课堂气氛沉闷。课后又缺少反馈环节,学生学会了多少,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教师不得而知。另外,成会计是一门实物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会涉及很多的挂图、凭证、账簿和报表。由于实践教学的计划课时有限,这些资料只能靠老师口头讲授,学生看不到真实的实物,只能通过课本的部分展示,或老师多媒体课件来了解这些凭证、账簿的格式以及填制方法,缺乏对企业、车间、仓库、流水线和工艺过程空间上的把握。
(三)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薄弱
虽然现在很多院校已经改革了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加入了实验教学课程。并且一些应用教材为了满足是实验课程的开设,也增加了一部分实验教学用资料,但大部分实验教材局限于各种费用分配方法、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计算应用上。基本采取的是验证性实验的方式,较少采用综合性实验的方式进行案例练习。与此同时,几乎所有成本会计实验教材都只对产品成产流程涉及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基本没有对成本预测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相关内容加以介绍,成本会计实验仅仅停留在单纯的验证、计算等阶段,对如何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等问题很少涉及,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其管理能力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成本会计课程改革方案
(一)编写适合于独立学院成本会计课程的教材
目前,我国发行出版的很多版本的成本会计教材主要侧重的都是成本费用分配计算方法的知识,内容缺乏更新。理论性比较强,缺乏实际应用部分的内容,这不符合独立学院培养职业化人才的要求。另外,大多数教材都缺乏与时俱进的新内容,新观点。当前的经济瞬息万变,企业组织模式也日多元化,作业成本等先进的方法已被广泛运用,并且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应单独编写符合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特点的成本会计教材。编写教材时要遵循以下思想:
第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摒弃以往的教材中纯理论知识学习的弊端,应在每一种重要的成本费用计算方法理论介绍之后,加入对方法如何进行具体案例应用的内容,使学生不仅只是机械的学习理论知识,更能对这些知识进行更好的应用。
第二,教材应严格参照现行的会计准则进行编写,将现行会计准则已经淘汰的科目从成本会计内容体系中予以删除,如“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等科目相关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内容。
第三,教材应本着推陈出新的思想,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式出发,结合目前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资本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自然资源成本会计、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等前瞻性内容,完善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体系,推动成本会计向其他领域的延伸。
(二)引入新思维,拓展教学方法
成本会计是实务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但是多年来,独立学院对成本会计的教学仍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机械的记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利于课程的进行。因此,我们应该采用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第一,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集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案例教学把现实中的典型案例带入课堂,在教师引导和学生研讨的基础上,对问题展开全面认识和多维分析。案例教学大致由案例介绍、案例讨论和案例分析三个环节构成。其中,案例介绍是在讲授成本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从生产生活中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入课堂;案例讨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围绕着案例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案例,阐述看法,旨在说明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案例分析是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这种方法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操作进入会计处理的情景之中,并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分析案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讨论、分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中来。
第二,尝试项目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项目任务。教师确定项目并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同时应对将要学习的项目进行预习,之后经过学生的讨论,明确具体的任务,最终确定目标。其次,制定计划。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性格,将学生分组,每组6~8人,选出1个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明确个人的分工和责任,确定要调查询问的问题。再次,实施计划。每位学生应按照项目计划书的分工完成自己所承担的项目任务,撰写调查报告,提出解决企业降低成本的思路和方法。最后,检查评估。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学生和教师应采用自评、互评和总评的方式进行检查评估。这种方法与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相联系,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引入成本会计课程,既符合现代教学模式的需要,又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提高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的自身素质,使他们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要对他们的实验课程加以重视。
首先,针对成本会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只注重验证性实验的问题,可更多的采用综合性实验来加以改革。将成本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划分成实验项目,如各种费用分配表的编制、根据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车间明细账编制产品成本明细账以及产品成本汇总表的编制等等,进行综合性实验。这样可以将产品生产所涉及到的各个过程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从空间上把握生产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各个环节成本费用的计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其次,将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内容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是属于管理会计中关于预测分析中的一部分内容,将这部分加入到实验课程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衔接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并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
以上只是对独立学院成本会计程改革的初步探探,真正落实还需做大量具体的工作。成本会计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在长期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曹婷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J].商业会计,2014,(3).
[2]张玉娟.用型本科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4,(7).
[3]黄湘.《成本会计》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财会通讯,2013,(9).
[4]简冠群,岳世忠..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5,(3).
[5]孙先惠.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J].财经界,2013,(6).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第四届教改项目。
4.课程总结——《会计学原理》小结 篇四
20个课时的《会计学原理》课程就要告以段落了。当初选这门课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今后能在经济方面有所接触,并了解一些财务的运转。会计学的内容很丰富,深入学习需要有相关知识的辅助,比如相关的法律等等。在这20个课程的学习中,我个人感觉只是堪堪入了门道,仅仅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内容,许多内容都仍未接触。虽然并不足以让我说已经掌握了它,但仍然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总结一下在这门选修课中所学到的内容。可能内容上不是非常完整,希望老师能够见谅。
一、总述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会计的含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以便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与其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行为的一项管理控制活动。同时,对资金的形式也有了明确的认识。资金有无形和有形之分,也有流动和非流动之分。
二、会计科目
这里是会计学中对所涉及到的经济内容的分类。比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按照所反应的经济内容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三、会计账户
这是会计学里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了。它是指依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的,用来分类、连续、系统地记录会计要素的内容的增减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作为工具,它的具体作用如下:
a、可以核算经济业务,生成会计信息。b、压缩会计信息数量,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c、会计账户反应的信息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
四、复式记账
这是会计学里很重要的一种记账方法。它指的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互相联系的登记,以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试记账具有完善性、全面性、连带全面性、记录可衡性四大特点。复式记账法的形式是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符号,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全面的、互相联系的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账户结构为:资产类——借(+)有余额,写在增加方即借方;成本费用类——借(+)、无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借(-)、有余额,写在贷方;收入类——借(-)、无余额。记账规则是:借贷必相等,横向、纵向都一样平衡。
五、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它起到监督、控制经济活动、提供记账依据和加强经济责任制的作用。
5.成本会计课程小结 篇五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小结
概率论考试结束后,我们就进入了为期两周的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实习。两周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还要准备成本会计的期末考试。可以说,我们是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同时进行,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原本以为掌握了的简单的成本会计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却遇到不少的问题,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真的收获不少。要学好成本会计,乃至其他的会计课程,光会做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能把学到的会计方法与理念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特别是将会计学中提倡的诚信为人作为行事原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获得的东西。实习情况简介
在两个星期的成本会计模拟试验中,我们以材料中规定的公司企业为背景,运用成本计算的四大方法(品种法、分批法、简化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成本计算,熟悉成本核算方法的实务操作流程,加深了对成本计算的认识。这也是为我们初步解除会计学理论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一个让课堂知识向实践转化的机会,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刚开始看着学习委员为我们打印的厚厚的资料,我真的呆住了,比以前的会计学原理模拟实验的资料都要厚。虽然这个学期开始前我们也做过会计学原理的模拟实验,但是第一次这么详细的接触一个企业的各种数据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来分析一个企业的成本问题,我是真正体会到了成本会计实务的重要性。回想上周在成本会计模拟试验中遇到的问题,这都是在学习课本知识过程中所不能预见的,这让我进一步了解成本核算的实务操作流程。正所谓“知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对于我们将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实践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这次安排的实习是从一次从课堂学习到职业工作的过渡,我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感谢学院的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样一种机会。课程设计流程
此次《成本会计》课程设计的时间为:2011年6月27日~2011年7月8
日。孟老师每天都给我们布置了相应的任务,而且每天都有对应的老师前来指导,我们可以随时把遇到的疑惑向老师寻求解答。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所给模拟企业的资料,完成品种法、分批法、简化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等成本核算方法全过程的成本计算,并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
课程设计的第一天孟老师便作了精心周密的安排,我们首先在孟老师的讲解下明确了成本会计模拟实验的目的,紧接着我们根据提供的成本会计材料熟悉了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成本核算方法的实务操作流程。
2.1成本会计模拟实验的目的我觉得模拟实验是通过我们自己对会计实习成本会计资料的演练和操作、熟悉成本会计核算实务的整个流程,包括了解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编制原始凭证、熟悉成本计算单的计算等,使我们在实践中掌握较全面的成本会计核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除此之外,通过模拟案例实习,可以使理论课上学到成本会计的知识应用到实习体会的实务中,使我们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将我们置于会计职业的氛围中,检验我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心得体会,也为学生上岗和从事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2.2熟悉企业的基本情况
开始成本核算的第一步便是熟悉企业的基本情况。只有在正确了解实务操作的背景的前提下,才可能正确地处理问题,继而正确地进行企业成本核算。
2.2.1 内容
在进行成本核算之前需要掌握的企业基本条件有很多,比如每旬企业各生产车间耗费的材料种类,是否独自耗用,还是分摊给各部门,基本生产车间有哪些、辅助生产车间是哪些以及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企业生产步骤是单步骤还是多
步骤、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处理方式、产品成本项目有哪些以及车间工人工资制度是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等等。这些都是在成本核算中会用到的。
2.1.2 体会
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是很有必要的,成本计算的处理方式有很多,如果不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条件和管理要求,在核算时就可能出错。并且填制汇总单时一定要注意表头的时间要求。在实习中,我就因此而犯错返工。在品种法成本核算时,在编制领料凭证汇总表时,我就因为没有看清表头的时间便没有按旬汇总,而是把整个月的数据都填上去了,最后与同学一对,才发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知错就改,在之后的成本核算中吸取教训,也就没有犯同样的错了。
弄清楚成本核算的前提,在正确的前提下进行核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正是此步骤的意义所在。
2.2 编制费用分配表和记账凭证
按照常规的程序,我们先根据领料单、工资结算单等原始凭证登记各旬领料凭证汇总表和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福利分配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等),最后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汇集生产费用,根据各产品的有关资料将费用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同时填写记账凭证。
2.2.1 关于各基本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我认为这个过程是所有的课程设计的核心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都派上用上。这也是最容易出错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承上启下,汇总费用一错,分配费用必然出错。在这一系列的流程中,我认要把握以下几点:
(1)归集各基本生产费用要素时,必须仔细认真,千万不能看错数字或者登错地方。特别是根据材料所给的领料单汇集材料费用,必须留心材料领用的时间用途,分上中下旬和用途对象汇总。
(2)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基本生产费用要素时,要清楚所规定的分配方法,计算一定要认真仔细。
2.2.2 填制记账凭证
根据各基本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的结果填制相关的记账凭证,这一过程挺简单但也是易错之地,要小心数据的填写。其实我认为填制记账凭证,是我们最棘手的任务。因为我们之前没有过多的接触过原始凭证填写工作,对于凭证单号和明细科目的归类不是很清楚,在操作中我也屡次犯错。其实,我觉得以后在企业中有些填写的要求可能还是根据会计人员的编写习惯来定,在符合会计法规要求的前提下,以方便为主。
填写完记账凭证后,就要编制科目汇总表。这个工作不难,但挺麻烦,若借贷不平,就必须查错纠错,但是当借贷算平的时候,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因为这就证明你之前所做的所有工作得到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2.3登记明细账
科目汇总表编制完后,接下来就是根据记账凭证登明细账。对于这个过程我算得上是轻车熟路了,根据以前会计学原理的经验填写挺简单,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认真仔细。实习的收获与会计体会
3.1自己的收获
经过这几天的实训,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工作的艰辛。课堂上我们有题目本身提供给我们做习题的各种成文的资料,根本不知道取得原始凭证的流程以及在取得过程的艰辛。而在模拟的课程实习中,我们只能根据资料提供的背景资料或其他会计资料来发现数据的来源,并得不厌其烦的进行多次的填写某些数据,才能编制成一张完整正确的费用汇总表。然而正是由于体验到了成本会计工作的各种繁琐的细节,我才在此次的课程实习中才收获了不少的东西。
3.1.1 计划和实际的结合,增强对会计知识的掌握
虽然我们已经学习了成本会计的会计专业课程,或者说在董老师课堂上我觉得自己的理论知识也掌握的挺不错的,起码平时布置的作业题我都会做。但是实务毕竟是实务,让你一下子就去接触实务的各种资料,一开始你肯定是跟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这次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对我们09级的学生(特别是我们刚分专业对会计专业的实务不甚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所提供的操作资料也是实务和理论二者的比较完美的结合。在实习过程中也让我不断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点,比如模拟实习中公司外购动力费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比较小,不需要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燃料费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选择会计收获消耗量;辅助生产费用在各受益单位之间可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进行分配等。
3.1.2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耐心、细心和恒心等基本的职业素质,这些特性在成本会计工作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头两天自己可以看到收获体会实习公司经济业务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答案,每次都是很粗心的完成一项任务,被旁边同学问起时,不知道如何解答。正因为如此,也在心里下定决心,在以后几天的实习中更加努力的积极的去完成成本会计的实习任务,不仅要把一些难点、重点搞清楚搞明白,连那些细节的东西都不能放过,从而加深理解了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举个例子来说吧,在填写进行品种法核算填写记账凭证时,我对原材料和应付职工薪酬进行分配时,贷方科目竟然都写成了“银行存款”,旁边我们班的张媛问起我为什么这样写时,我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回答。但是经过这十几天来的模拟实验我渐渐培养起自己做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3.2 总结
在这个学习和联系的过程中。我发现会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但是当我第一次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这次实习最主
要的目的也是想看看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公司实际操作的实务区别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这两个星期里很用心很认真的做账,不懂的请教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问题的解答让我对会计平时会遭遇的问题有了一定初步的了解,达到了这次实习的目的。除了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外,我还看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公司是如何运做的,企业各生产车间是如何配合的,处理业务的过程,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企业的管理等等。作为一名会计实务人员,通过这次实习也更加让我看清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例如:实务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拥有一颗上进心,一颗踏实的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中仅靠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在其他时间多给自己充电,在扎实本专业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习领域。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向他人请教。人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会计实习报告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能忽视的。等着将来进入社会的我们也要面临正式的实习了,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日后的财富。在工作上,在学习上,我们要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发挥它的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习的不足与完善
4.1实习过程中不够细心谨慎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前提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在实习以前,我们总以为通过几个月的学习,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已经扎实,主观认为所有的工作都一样,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才发现,我们平时所学的远远不够,在细节方面更是错误百出,比如我们的书写方式,如金额的大小写,日期书写的规范性等等。此外,我们根据相关的实习数据资料,在填写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各种帐表时屡屡受阻,回想原因,大多都因为平时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经不住实战的考验,这也是我们在本次 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做成本会计工作绝对不能有我们男生平时讲的的“大丈夫不拘小节”的态度。相反,做为未来会计人员的我们必须连一个小数点的差错都要弄明白,不能因为只是0.01的尾差而小视,有可能会引起成本试算平衡表不平衡。
不过在做分批法的材料费用汇总时我把需要分摊的制造费用提前分配到了各车间,其实在汇集材料时不需要做这一步,现在想想要是能细心一点就不用做重复的工作了。最重要的在产品成本计算及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按步骤实施,导致后面的工作进行的不顺利且经常进行返工现象。
4.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自己不自信
由于并没有完全掌握成本会计及会计学原理的知识,不懂的加上早已忘了的知识点,还有首次接触成本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无法一下子把理论的知识与实务训练联系起来的缘故,导致我对在做账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频繁的问周边的同学。燥热的天气,繁杂的任务,不仅浪费了同学的时间,同时也给大家的情绪造成了干扰。虽然说最快捷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发问,但是如果一遇到问题就提问,自己缺乏思考的能力,只会产生过于依赖别人的心理,对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只会形成阻碍。归根结底,出现这种问题,还是对自己不自信,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解决此类问题的瓶颈在于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不仅增强自身的思考能力,还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总之,经过这一周的成本会计的实训,让我掌握了成本会计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会计有关的基本技能;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际工作以及运作情况的认识,也让我们看清自己在会计工作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在编辑我的报告书过程中,我在网上发现了一句话非常贴切我们的实习生活,再次引用一下: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对于我而言,的确是这样。在这次成本会计实训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课堂中那些成本核算方法到底该如何操作,可以说通过这次实训,真真切切的让我了解了什么是成本会计,让我对成本会计这个企业中最平凡最普通的会计岗位的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让我对会计这个职业也有了本质性的改变。我觉得会计真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此话系引用)
6.成本会计课程实施方案 篇六
一、课程性质
《成本会计》课程,系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自《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
《成本会计》课程与《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交叉情况。《财务管理》中有关资金耗费的内容,分流到《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有关资金耗费的核算部分放到《成本会计》中,有关资金耗费的其他部分置于《管理会计》中。
《成本会计》课程与《财务会计》课程在内容上也有交叉情况。其中,《成本会计》课程在费用要素核算的基础上重在阐述成本的核算,而《财务会计》重在阐述费用要素的核算。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成本会计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总论、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要素费用的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成本报表、成本分析。
三、教学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和学分
1.课内学时:72 2.学分:4学分 3.面授课时:14(二)教学媒体介绍及使用说明
根据《成本会计》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特点,该课程选择文字教材作为主要媒体,录像教材、直播课堂、IP课件、期刊辅导、网上教学资源等作为辅助媒体。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本课程的文字教材是宋常编著的《成本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本教材将成本会计方面的内容划分为十六章,章与章之间既关联又独立,有机构成成本会计的内容体系。
《成本会计》课程文字教材采用分立型模式,力求在书中综合体现远距离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努力使其成为适应学生需要的、深受学生喜爱的高水平的远距离教材。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体会到学习这些知识对于他们的工作和以后的继续学习确实有用。方便自学,通过文字教材就可以使学生较完整地掌握课程基本知识。
2.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力求充分有效地利用录像媒体丰富的表现力和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水平和应用能力等。
录像教材针对成本会计的课程特点并考虑到资源的合理使用,不进行系统讲授,而是按照课程内容,划分模块,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以讲解重点、难点为主,指导学生学习,加深学生对文字教材内容的领会。
3.直播课堂
为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核算与分析方法,提高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课程将安排2次直播课堂以配合教学进度,其内容包括各 1 章节重、难点解答、学习方法及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题思路的提示、期末复习要求。
4.CAI课件
《成本会计导学》CAI课件运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教育学、教学设计和软件设计为一体,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式教学功能,充分体现了电大成人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课件的教学设计对《成本会计》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归纳、整理,它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使教学设计可以从局部到全局充分地反映每一教学内容的相关过程。从而对所学内容的相互联系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更深入的认识。
《成本会计导学》CAI课件设计有六个模块,即:生产费用的核算方法、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产品成本报表与分析、练习题、模拟实习、知识点汇集。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课程主要内容的掌握,又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查询。
5.IP课件
IP课件主要是学习辅导,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是助学的一个有利工具。
(三)授课对象:08春会计学开专(四)教学环节
1.自学及面授辅导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在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核算与分析方法,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除学生自学外,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辅导老师要提高面授辅导的效率及效果,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文字教材、录像课,对学生进行辅导,负责教学答疑并按中央电大的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习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好能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组织学生收看录像课和直播课。
2.网上学习资源
成本会计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页编制网上学习资源,内容包括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辅导、直播课堂、IP课件,同时推出网上教与学讨论、电子邮件答疑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3.直播课堂
本课程将安排2次直播课堂以配合教学进度,其内容包括各章节重、难点解答、学习方法及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题思路的提示、期末复习要求。具体播出日期见中央电大通知。
4.作业
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它可以检验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方面。成本会计课程以考核说明为依据,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习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各种成本会计核算、分析方法的应用。
成本会计课程本学期学生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4次作业,否则不能参加学期末的期终考试。中央电大将集中安排4次大作业,除此以外,各试点电大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专题讨论、小组学习。作业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
5.考试
本课程考试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考核说明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具体的考试要求及题型以中央电大下发的本课程考核说明为准。
7.成本会计课程总结 篇七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课程改革
1 课程改革目的
《成本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并能初步进行成本分析工作。《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职院校的《成本会计》教学还不适应高职教学特点。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高素质高技能会计专门人才。
2《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学内容不能适应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
虽然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成本会计》教材使用的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但内容大多沿用传统制造成本法,讲述从《成本会计》原理———要素费用核算———成本计算方法为止。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本科教材内容的压缩版或者叫简化版,内容体系上仍然是以章节为序,每节内容先是大量的理论知识铺垫,然后是核算举例,而真正核算的内容却占很少的比例。这种教学内容安排无法适应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2.2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成本会计》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理论性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成本会计教学,一贯遵循“压缩型本科”的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过程基本停留在书本和课堂,学生缺乏对企业生产车间、设备、生产过程以及工艺流程感性认知;对生产组织特点、生产工艺过程以及管理要求等的理解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无法和现实的企业生产环境相结合。有些高职院校也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参观实习,但是在安排这种实践活动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形式化严重,很多学生对会计核算、特别是成本会计核算要求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等等没有深刻认识,均是走马观花,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2.3课程教学方法落后
《成本会计》课程理论性和技巧性比较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采用教师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讲解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举例来印证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再通过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虽然该教学方法有一些与学生的互动,但教师占用了课堂上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加上课程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乏味,很快失去了学习兴趣。另外,由于现在多媒体的使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过分依赖多媒体直接演示,对于涉及到成本核算的中的大量表格和数据直接呈现给学生,没有过程体现,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
3 会计专业《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思路
3.1构建合理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属于职业能力必修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企业需要的成本计算、核算和分析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突破与传统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学科体系特征,围绕职业能力标准,构建合理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下面以盐城纺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成本会计》课程改革后课程标准为例:
3.2教学方法改革
《成本会计》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成本核算基本原理和技能,并具备初步的成本分析能力。由于《成本会计》课程中成本核算基本原理中涉及多种方法,如:辅助费用分配方法、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讲授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占用了相当多的课时,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各种方法的计算上,而忽视了在企业的实际情况下各种方法的选择和实际应用。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本课程适宜采用“任务驱动法”和“教学做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除了少数纯理论知识部分,每次课以工作任务来引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会计实训平台软件中的《成本会计》模块,通过仿真模拟实训,每次课给学生布置工作任务,在软件上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边讲解边让学生操作,学生会提出很多疑问,通过疑问解答,黑板板书推导以及课件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思考。
3.3利用实训基地与设施,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与设施分为校内实训设施与校外实训基地。要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充分完善和利用校内实训设施和校外实训基地。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是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必要保证。一方面,从完善和利用校内实训设施,首先应有仿真性较强的实训软件作保证,如很多高职院校购买了会计实训平台软件,专业教师可以探索运用软件实训平台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其次,必须要有实践经验、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做引导,充分利用会计实训软件平台,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科学利用校外会计基地,应组织学生到管理比较完善的工业企业实习基地做全面的参观,让学生亲眼目睹生产工人是怎样从原料一步步加工最终形成产成品的,再到财务科了解成本核算的流程和方法,使学生对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组织方式及成本核算管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将学生校外对实体企业参观纳入教学计划,并制定考核标准,不能走过场、形式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将理论融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3.4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为平时40%加期末闭卷60%,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标准与此不同。课程改革后本课程的考核将侧重技能操作考核,将本门课程的课程内实训、期末考核和校外实习均作为考核的内容,更好的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将课程考核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内实训,主要借助于实训软件将成本核算与分析的主要内容在实训软件上完成,然后对每个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评分;第二部分为期中校外参观实习,在中间阶段,学生学习了成本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及生产工艺的特点的书本知识后,形成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实习,实习后让学生写分析报告,然后教师评分;第三部分为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和课堂发言积极性;第四部分为期末理论考试,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左右,考核学生对《成本会计》基本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从以上几个方面改革《成本会计》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符合高职高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办学理念,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世英, 徐保华.对成本会计课程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07, (5) .
[2]宣胜瑾.对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院报, 2009, (1) .
[3]许玲茜.高职高专成本会计课程改革探析[J].西部大开发, 2010, (2) .
8.成本会计课程总结 篇八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成本会计教学;问题;策略
课程改革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不仅是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也是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研究产品成本的构成以及计算,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到企业能否准确进行成本核算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就是这样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高校转型和高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的成本会计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教学改革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主要特点
(一)连续性强。成本会计是学生在学习了基础财务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之上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有必然的联系。对于成本会计学习中的一些基础内容,例如成本和费用的区别,成本项目的列示,费用的分配方法等都很容易掌握并理解,但是学生却很难把这些琐碎的知识点应用于整个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整个会计学科的理解不够全面和系统。
(二)内容繁杂,计算量大。成本会计不仅包括成本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涉及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这些内容,其中成本控制更是理念繁多,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计算的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和任务,首先要横向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这其中涉及的各种要素费用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计算方法就很繁杂;其次还要纵向计算出来同一种产品下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更是有七种之多。由此可以看出,成本会计是一门重理解,轻记忆,多计算,需要课后多做习题的理解性学科。
(三)实践性强。成本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与实际工作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穿插于各个行业的会计处理工作中。整个核算过程,从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及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制造费用的处理,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处理,直到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都涉及了各种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
二、民办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成本会计教学重视不够。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成本会计被引入到国内开始就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出现在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学体系中。但是成本会计课程的设置似乎只是为了弥补财务会计课程的缺失,附属于财务会计,主要讲解成本核算的流程,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成本管理却被忽视。在很多民办高校中,学校认为成本会计并不是主干课程,周课时安排只有3节或者更少,以至于一学期只能讲解完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有关成本管理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有的学校设有会计手工核算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但是没有成本核算实验室,老师只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除了会死记公式进行计算以外,并没有真正理解成本核算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很多民办高校没有设立成本核算实验室,上课只是老师在讲台上进行填鸭式的讲解,不进行实践性的练习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很多学生尤其是计算能力不太好的学生就会像听天书一样,这门课连续性还比较强,如果学生一直都是听的半懂不懂,到最后肯定会放弃学习。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互动,老师不知道学生学习的盲点在哪里,教学中只能口头或者局部展示教学过程中的凭证,表格和账簿,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民办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希望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面,但是很多教师懒省事,只是将板书内容粘贴到了ppt上,多媒体教学也并没有起到使课堂生动活泼的功效。具体到成本会计教学中,多媒体并没有发挥使成本计算过程与各种表格中的数据形象的统一的作用。
(三)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很多民办高校从创办到发展至今不过短短数十载,学校的人才储备大部分是青年教师,虽然这些青年教师的学历都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但是很多都是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任教,教学经验不是很丰富,实践经验更是为零。对于成本会计这样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言,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很难将理论和实务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改进民办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成本会计教学的重视。民办高校要深刻意识到成本会计课程不再是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而开设,现代成本会计具备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并且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成本会计逐步向经营型成本会计发展,形成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领域的共同发展局面。这就需要学校理顺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课程的衔接关系,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鼓励任课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同时,对于教学课时的制定也做出合理的安排,增加成本会计的课时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适当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对于教师讲课而言并不是创新的方法了,案例教学法的突出优点是能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尤其对于成本会计这样一门计算方法繁杂,计算量大的学科而言,并不能让学生理解为成本会计就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应用题,而是要让学生理解怎样运用经济业务产生的数据准确的核算出来产品的成本,使学生主动的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成本和费用的区别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举例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成本和费用的区别,然后导入具体一个企业情况,让学生分析针对这个企业而言,成本和费用分别包含哪些,最后针对学生的分析,总结出成本和费用的区别。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下,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和业绩考核都是侧重于科研而轻实践。然而,随着教育部倡导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需要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实践性人才,这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针对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学校可以将一些青年教师送到企业带薪实践一年,同时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并将实习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加强教师与社会的联系。学校鼓励教师从事实践活动,并为此成立科研攻关小组,及解决了企业运行中的实际难题,也加强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富生,王俊生等.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宋红霞,于光敏.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7(8).
【成本会计课程总结】推荐阅读:
财务成本会计年终总结09-20
成本核算会计工作总结07-25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公式总结11-15
管理会计课程总结07-28
成本会计作业10-19
成本会计试题01-07
成本会计记账心得08-04
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总结10-08
成本会计综合实验报告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