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林语堂读书笔记

2024-10-31

中国人林语堂读书笔记(共13篇)

1.中国人林语堂读书笔记 篇一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老先生旅美专事创作的第一本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又一部广为流传的作品。作者站在一个当代人的立场上,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娓娓道来。

生活如同谱写乐章,人会在美感的引导下,将生活经历变成一个主题,而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细品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闲适随性的世界之中。林老先生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性,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

作者主张心地坦白、近情合理的人生哲学,认为只有出世哲学与入世哲学的相互调节和谐融合才能不违背人的本性,产生和谐的人格。在对于人生哲学的认识上人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禁欲和厌世,像印度佛教那样通过对肉体的折磨达到精神的圆满;另一个是极端世俗化,沉溺于官能享受,如同中国数千年来各个王朝的覆灭时的状态,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也有不少人沉溺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生活的艺术》告诉我们要追随自己的内心,将道家消极的人生观与儒家积极的人生观适度的融合起来,在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做一个合乎情理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给人生带来欢乐与情趣。

生活之中我们心情难免浮躁,但读了《生活的艺术》后,作者的那份悠然的情绪和中庸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不昂贵,惊天动地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荣华富贵能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境。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快乐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感悟。调整自己心态,坦然从容,微笑才会永远的浮现于我们的脸庞。我们应该清醒的去生活,不要受社会上浮躁之风影响而迷失方向。将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感自然而然地,尽情释放出来,去拥抱世界,去感受大自然,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去读喜欢读的一本书,去品味爱吃的美食,毫无疑问,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生活的艺术》是一本指引我们走向健康人生,引导我们快乐生活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它传授了我们快乐的秘诀,改变我们的观念,从另一方面观照快乐,从而走出关于快乐的误区,以乐观的态度去战斗,去迎接生活的洗礼。

2.中国人林语堂读书笔记 篇二

关键词:读书艺术,自然,林语堂

书籍, 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可是, “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这句古语告诉了我们, 读书也要讲究一个方法问题, 读书也是一门艺术。在这一方面, 现代散文大家林语堂先生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 让我们来稍略做总结, 期得有尝鼎一脔之效。

说及读书, 首要的问题便是读什么。不同于循着书单上下求索, 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不求广博, 只挑最高尚的和最下流的作品;不为考试, 只读心悦诚服、志趣相投的东西。缘何?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最高尚的一级可以说是人类思想之源头” (《著作和读书》) , 最下流的则是最有“生活力” (同上) 的, 而“欲求直接的灵感, 便不能不向思想和生命之渊源处去追寻了” (同上) 。可能在这里, 有人会质疑:他不是在《一团矛盾》中说“生平无书不读”吗?但是, 且耐心地看完《一团》中该句的下文——“希腊文, 中文, 及当代作家;宗教, 政治, 科学。爱纽约《时代杂志》的Topics栏及《伦敦时报》的‘第四社论’, 还有一切在周围加框儿的新闻, 及科学医药新闻。”仔细审察, 便会发现, 他的“无书不读”实则还是限于最高和最低, 分界点在笔者引文中的那个句号。

又, 在《论恶性读书》中, 他写道, “为考试而读书, 变成恶性读书。”“鹤肉清炖也好, 红烧也好, 总与养鹤旨趣想去甚远, 那么那些煮鹤专家, 所为何事?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而在《读书的艺术》中, 他进一步给出了正确的方向来拨正应试教育的错误——“一个青年认识这个作家, 是不必经他的教师指导的。这个作家是恰合他的心意的;他的风格, 他的趣味, 他的观念, 他的思想方法, 都是恰到好处的”。

这样的做法, 即使在如今也仍可称之为特立独行。近些年来, 开书目的风气可谓是有增无减。不仅各大高校热情如火, 即便是出版社、报刊杂志也跟风而上。阅读者因之变得越发浮躁, 而若于此时览观林氏找书法, 便不啻服了一剂清凉药。他告诉了我们, “一个人必须能够寻根究底, 必须具有独立的判断力, 必须不受任何社会学的, 政治学的, 文学的, 艺术的, 或学究的胡说所威吓” (《知识上的鉴赏力》) 。

其次, 既然一书在手, 那么该怎样去读呢?摆在首位的, 自然是要有正确的读书态度。需要看到的是, 在中国, 读书工具论一直都有其拥护者。他们只是为了某种目的去阅读, 而这种目的更多的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目的主要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求富贵。其中的代表, 便是宋真宗的《劝学文》: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取妻莫愁无良媒, 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 五经勤向窗前读。”

当然, “存在即合理”, 其产生必然是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但是, 若读书只是为了享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岂不是失去了其存在的独特意义了吗?读书带来的富贵, 目不识丁者靠家族的荫庇、自身的头脑或者一定的运气同样是能得到的。只是, 他们可能在精神气质上与读过书的人有差距罢了。

另一种是为了寻道 (特指儒道) 。自“诗言志”“文以载道”一脉而下, 它始终与前一种观点相颉颃。历代的宣扬者, 以维护正统自居, 并将自书中寻得的道一以贯之地施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 以韩愈《答李翊书》中的一段话为例: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行之乎仁义之途, 游之乎《诗》、《书》之源, 无迷其途, 无绝其源, 终吾身而已矣。”

很明显, 这种看法也是有失偏颇的。固然, “仁义”、“道”不敢须臾而离, 但是若只为寻求这些, 而不观非“三代两汉之书”、不存非“圣人之志”, 那么如何能形成具有个体特征的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完整认识呢?如何能通以达变呢?如何能确认你寻得的那个“道”就是准确无误的呢? (当然, 这只是代表了大多数儒者的想法, 例外如柳宗元等, 则并非是追求纯粹的儒道, 而仅以五经为取道之原, 以杂书来旁推交通)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的对李杜诗的不客观批评不正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吗?汉儒注经、乾嘉考据看似不重义理, 然则也是依自己心中的儒家义理 (儒道的外化) 而行。可是满头白发的他们除了一堆充斥圈点的纸张留下外, 有什么其它有价值的东西吗?这样的“道”, 亦不是读书之道。

基于此, 林语堂给了我们一个相当好的词语来指出向上一路, 即“情不自禁”。“他们只是爱好书籍, 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在《读书的艺术》中, 他如是写道。这是一种审美心态观照下的读书观。它只是本源一点灵心的相通。而其最终达到的境界, 我想描述得最理想的莫若《徒然草》中的一段话, “晚春时分, 柔和艳丽的天空下, 来到一处家院, 打眼一看就非身份低贱的人家:纵向深长, 古木林立。看到庭院里散落的枯萎花朵, 怜惜之情顿生, 禁不住步入远门观看:南面的格子窗全都放落下, 一副寂寞样子。环庭院而去, 向东的妻户正好不大不小地开着, 从帘子的破露处窥视里面:一位容貌清秀的男子——年龄二十岁左右, 心宽体疏的样子, 可又很优雅、很沉静, 展开桌上的书物看着。”不仅仅是“情不自禁”了, 更有从容自若的淡然, 这个牵引着“情”的本质, 在里面。这也就是林语堂说的“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 (《读书的艺术》) 的那种“自然”。

此外, 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态度有时并不能决定效果, 方法错误的后果便是“南辕北辙”, 差之千里。总结他的文章, 大致可以得出一个公式:好方法= 问题意识+ 宽广视野+ 鉴赏力。

问题意识, 即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即能发现书本空白处文字的能力。用他的话便是:“和探索新大陆一样”, 要能够“虚怀若谷、好问、好奇、冒险、探索” (《知识上的鉴赏力》) 。“一个好的读者将作家翻转过来看, 如乞丐翻转衣服去找跳蚤那样。” (《写作的艺术》) 这正如苏轼的“八面受敌法”。我们只有有意识地从不同的方面读一本书、读一个作家, 才能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书被读得慢慢变厚, 学养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做到这一步后, 视野便可得以拓宽。当然, 宽广的视野并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来求得。还要凭借广义上的“书”——人生。“智者同时读书本及人生。宇宙一大书本, 人生一大学堂。” (同上) 做到以上两点, 便是获取了“书”中的信息。而信息也有有效和无效之分。因而, 我们进一步要做的, 也是最关键的, 便是要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也即是要有鉴赏力来沙里拣金, 要知文字之味。当然, 这种鉴赏力不是先天的, 或是他人可以传授的, 而是须借助个体的阅读经验才能形成的。因着这个缘故, 在培养这种能力的过程中, 必须依赖本心而非外界事物。“积许多这种读书欣赏的经验, 清淡, 醇厚, 宕拔, 雄奇, 辛辣, 温柔, 细腻, ……都已尝过, 便真正知道什么是文学, 什么不是文学, 无须读手册也。” (《写作的艺术》)

总之, 无论是读什么书, 还是书怎么读, 林氏读书艺术始终奉行着二字真言——“自然”。也即我自拟的本文标题——“风行水上乐自如”。

最后,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景:“在一个雪夜, 坐在炉前, 炉上的水壶铿铿作响, 身边放一盒淡巴菰, 一个人拿了十数本哲学, 经济学, 诗歌, 传记的书, 堆在长椅上, 然后闲逸地拿起几本来翻一翻, 找到一本爱读的书时, 便轻轻点起烟来。” (《读书的艺术》) 此种读书, 既比古人焚香沐浴后正襟危坐来得随意潇洒, 也较今人地铁公交上用Kindle或是Ipad看碎片知识来得古雅切实。我想, 一个得书中三味的人, 大都是生活在这样的图景里的吧。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少康主编.卢永璘, 张健, 汪春泓, 白岚玲, 郭鹏选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资料选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中国人的精神》读书笔记 篇三

摘录:在我看来,如今要想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最应关注的问题不是其所建造的或能建造的城市是如何宏伟,建筑是如何华丽,道路是如何通达;不是其所制造或能制造的家具是如何典雅舒适,仪器、工具或者设备是如何巧妙实用;甚至也与其创造的制度、艺术和科学无关:为了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应该探求的问题是人性类型,也即这种文明产生了什么类型的男人和女人。

感想:也许再换句话来说,文明就是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的。现代化的人们嘲笑原始的文明是落后的,不可取的,这非常的可笑且愚蠢。比如一生都在朝圣的藏人,难道是愚蠢的么?他们心里有理想有崇拜。落后的只是物质生活,不是文明。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是相互平衡的,过分最求物质必然导致精神的匮乏。

摘录:德国的强权崇拜起因于英国的暴民崇拜信仰,进而发展成为现在人人痛恨谴因此我重申,所有的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暴民崇拜和暴民崇拜信仰,导致了德国的强权崇拜;进而导致了今日欧洲反常的、残暴恐怖的德国军国主义。

感想: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德国人缺乏民族感。许多德国人并不为自己是一个德国人而感到骄傲,而且迷茫什么是德国人。在他们心中,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民欧洲公民。而我们中华民族却有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和强大的凝聚力。我想,拥有强大的民族自豪感才是温暖的,这与中国人的文明密不可分。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而且纯朴。这几个字概括的很到位,很贴切。

4.中国人的精神的读书笔记 篇四

在党课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它的作者是辜鸿铭。认真拜读完该书,心中泛起点点涟漪,现整理如下:

首先还是简单介绍一下该书,《中国人的精神》共有四十节,在辜氏的所有著作中,可算是最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本书主旨在于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从对中西方的宗教、哲学、语言、婚姻、女性、道德等等许多方面进行对比中肯定了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极力鼓吹儒家文明较之西方文明的优越性。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本书,《中国人的精神》一书放映出的作者的思想风貌,总体上来说,它是伟大的。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它又是不够客观全面的,有许多地方是存在不足与缺漏,甚至是错误的。比如说在维护君主制与纳妾制等这些腐朽的东西方面。辜氏总是极力地为自圆其说,但其说法是有许多牵强之嫌的,对于西方文明也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偏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本书对于传播中国的思想文化,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作用,它为西方了解中国的东方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这是我们对待历史的应有的态度。联系当时的外部大环境,我们会发现辜氏那颗火热的中国心以及那份自尊自重的中国人情感。在中西方文明发生冲突,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都主张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毫无保留地吸收西方文明之时,辜鸿铭却勇敢地站出来捍卫中华传统文化。也许该书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就只能留下一个形象的记忆,如同辜氏那条传奇般的小辫子一样,不过成为他顽固守旧的生动象征罢了,可是我却从中看出了他那颗火热的中国心,正如他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过的“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那样。尽管他的观点中有许多是从顽固保守的立场出发,向西方不适当地宣扬和维护了本国文明中的一些糟粕,可在那个背景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读《中国人的精神》一书,我看到了一些不客观,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畅销一时的《中国不高兴》中的许多关于民族狂热主义的不当观点。虽然两者都是对中国不能很客观地去正视,然而我认为这两者还是不能等同起来看待的,因为他们的出版背景与意图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推销,尽管其中包含不少的腐朽思想,可是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民族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而后者则更多的是无视中国的实际,盲目地自大,毫不负责地哗众取宠,这种狂热缺乏冷静、科学地思考如果被社会接受,那么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因此,读完本书与联系当下,掩卷沉思,我认为“正视中国”在新形势下显得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个春秋,我们的成就固然是举世瞩目的,但是我们却无法因此而忽视了我们的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只有正视这些存在的矛盾,努力地通过更加深入地改革与开放,在发展中去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才是我们的出路所在,而不是盲目地为今天的成就歌功颂德,甚至以此为资本,鼓吹诸如《中国不高兴》等狂妄之说。

5.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五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11—2005.4),出生于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代表作品有:《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主要译文有《文化论》、《人文类型》。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写作背景

此书出版于1947年,当时作者任西南联大教授,主讲“乡村社会学”。费孝通在大学讲课时,并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是利用和青年学生们接触的机会,探索一些他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他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探索一点儿就讲一点儿,当时的他不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们传递已有的知识,而是大胆尝试与学生们进行探讨崭新的理念,教学相长。这本书不过“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而此书收集的是他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合大学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而写成分期十四篇文章。

内容概述

一、乡土本色

1、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时变态。

2、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有四点:

①每家所耕的面积小,小农经营,住宅和农场距离不远; ②需要水利,产生合作,居住较为集中; ③为了安全,便于保卫;

④土地平等继承原则,兄弟分别继承祖上遗业,人口集中,形成村落;

3、乡村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对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二、文字下乡

—从空间的角度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

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三、再论文字下乡

—从时间的角度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

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四、差序格局

1、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2、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网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3、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是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观念知识逻辑上的总和,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

六、家族

家族这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自是指它的结构,生育是指它的功能。

七、男女有别

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龄的集团中。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所引起的结果。

八、礼治秩序

1、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依据的规范的性质。

2、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靠的是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九、无讼

1、在乡土社会,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2、在中国,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法律条文与法庭,而是先要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有一番改革。

十、无为而治

两种基本的政治权利形式:一是横暴权力,采取阶级压迫的方式;二是同意权利,基于社会分工而产生的社会契约的统治形式。

十一、长老统治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在这两者之间还有教化权力(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统称为长老统治。

十二、血缘与地缘

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十三、名实的分离

乡土社会存在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在社会转型期,产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经验,能获取别人的信任。

十四、从欲望到现实

乡土社会的人依靠欲望去行事,而现代社会,发生“需要”,因而有“计划”。

自己的感想

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思考。下面就这些问题展开我的讨论。

1.乡下居民不识字、没受过正规教育就代表他们愚笨,没文化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认为没受过教育、不识字的人就是愚笨的,是没有文化的。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可以就两方面讨论:

①村民不识字并不代表他们愚笨

“愚”是智力不足或存在缺陷,而识字不识字并不能作为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机会,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

乡村生活里,人们在处理许多问题时,都可以凭借以往的经验,而不需要文字作为媒介寻求外界的帮助。因而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不及城市居民,但这并不意味这乡下居民更笨。因为只有出现了现实需求,人类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城市居民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不得不利用汉字这一媒介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谋求生存。相反,在日常农作物的认知方面,因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类商品都可以通过购买获得,并不需要亲历亲为,这就造成了城里人对很多为乡下人所熟悉的农作物竟是一无所知的。

②不识字、没受过教育并不代表没文化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不容置疑的是,普通劳动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各色各样的商品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一定是经过工人之手;全国各地的古建筑遗址,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化并不能通过外在的硬性标准来衡量,它更多的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处事、与人相处中。

2.无讼的社会真的就和谐稳定,百姓都安居乐业了吗?

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诉”,大家都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于是,人们遇到什么问题都力求息事宁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百姓过得踏实安稳,相反,会带来更多的弊端。

① 官府的办事能力下降,甚至养成了厌恶升堂判案的心理。在旧小说里,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若干大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苛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这种程度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什么道理;但在乡土社会中,这确实是公认正当的。否则为什么这类记载,《包公案》、《施公案》等能成了畅销书呢?

② 官官相护,老百姓无处伸冤。最著名的莫过于梁山起义,宋江等人因得罪奸臣无辜获罪,但苦于无处辩白,只得揭竿而起,反上山去,而他们最终的结果却依旧是死得所剩无几。

6.中国人林语堂读书笔记 篇六

教学十几年以来,我一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读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写作上,而读书笔记是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最好手段。它可以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认识水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摆脱肤浅的写作,让学生的作文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还是立意的深刻、新颖都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引领读书,读什么,怎么读

“读什么”往往比“读多少”更重要。初中阶段应当让学生读一些打基础的书,这些书应该是精品,对学生文字功底的形成有很好的帮助。我反对读中考优秀作文,而是鼓励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敢于阅读难懂的精品。

(一)根据不同学段推荐相关阅读书目

如初一重点读写人记事的作品,初二读经典小说,初三读精美的散文。

比如初一暑假,我布置的读书作业是:至少读一遍《水浒传》,写十篇摘抄或读后感,每篇400字左右。

教学中,我还随课推荐阅读,效果更佳。在教授《端午日》时,我推荐阅读沈从文的《边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

(二)根据阅读水平有针对性指导

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分层指导。

读书少的学生,或许没有享受过读书的乐趣。我就从学生最喜欢的领域入手,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读书的快乐。比如,一个学生喜欢读推理小说,我就推荐他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浅阅读的学生,要么喜欢读书却不会选择适合的书,要么是不会读书,读得浮光掠影。于是我一边推荐一些书给他看,一边在读书方法上给予指导。对那些喜欢阅读且读书有深度和广度的学生,我就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读了哪些书,读到什么程度,引导他们向纵深处思考。有个初三学生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写作风格近似鲁迅,充满阴暗色调,连性格也很孤僻。我就引导他读一些明快的书,如《安徒生童话》和陈丹青的《大先生》等,有读书底子的他,把安徒生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再回过头来读鲁迅的文章,人就变得乐观平和多了。

二、指导写作,写什么,怎么写

在指导写作上,必须明确要求,加强和学生点评交流。

1.片段简评与读后心得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等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我要求学生写片段摘评和读后心得。片段摘评,要求多摘多评,重在评,每则摘抄不多于300字。摘的是作品中触动自己的地方,或是赞同之处,或是质疑之处;评的是自己的思考、联想,深以为然或不以为然的理由,强调的是思考和内化。读后心得,就是一种小议论文。要求学生在读完一本书或一个系列的书后,在简评的基础上,找一个中心,提炼出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每周我布置的语文作业是五篇摘评和一篇心得,“五摘评”是写300字的摘抄加点评,“一心得”是写一篇600字读后感。摘评与心得的作用是互补的,摘评强调读书时的碎片式的灵光,心得强调走进书的深处。两者都是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动脑动手的习惯。

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不少学生写了系列性的读书笔记,有摘评,有心得。请看金婉丽同学写的评论林黛玉的一个片段:

黛玉爱使小性儿也是一大特点。她对宝玉、宝钗,甚至还有湘云、袭人都有“含酸”的尖刻言词,一张嘴不饶人,伶牙俐齿,嘴尖舌利。有时故意挑刺儿,甚至都让人难以忍受。对丫环、婆子们也常是如此。但她也有温柔随和、天真可爱的一面,如钗黛和好,宝黛读曲等。其真率坦诚,有如霁月光风。

一学期下来,不少学生的读书笔记写了厚厚的一本,密密麻麻地记着自己阅读时的心情、心境、思考与心得,班级里出现了一批研究《红楼梦》《水浒传》的“小评论家”。

2.口头点评与师生交流

口头点评。我要求每个学生轮流在课前演讲,然后由同学点评,我再作深度引导。比如,毛蔚同学在推荐洪应明的《菜根谭》时,一位同学就演讲本身给予点评:“讲稿简洁清晰,观点明确,但对书的内容陈述过多,造成后面的演说有些仓促。”针对他的评点,我追问质疑,继续挖掘并提出建议:“你去看看洪应明的《菜根谭》,或许你会更喜欢这本作品。”后来,她把这本书买来阅读,并写出了专题读书笔记。

除了课前这种口头点评外,我更多的是和学生在读书笔记中进行交流。

比如,王菲同学点评任强的《课堂上》:

任强的《课堂上》的前言写得极漂亮,可是接下来,我开始怀疑我的初读感受,这不是流水账吗?等我看完才发现——哇,真的全是流水账。

我回复她:

是流水账,但又绝不仅仅是流水账,而是她教育生活的记录。作为一名教师,透过任强的文字,我看到的是一颗悲悯的心,不光是为师者的心,还是一颗入世者的心。再去读读《山那边的孩子》,也许,你就不认为这仅仅是流水账,而会另一番感受了。

下周的摘抄本上,她用文字告诉我:

老师,按您的要求,我去读了《山那边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悲愤。我才知道,在中国,在我身边原来有那么多我无法改变的人和事,他们的希望在哪里?他们挣扎在生活的艰难处。作者人在其中,却也无能为力,这更让我切身感到无力。难道真的不能改变吗?

这样的读书交流,是思考,也是写作。也许,学生起初的思考是幼稚的,但有了幼稚才会有成熟,写作也将越走越远。

3.搭建发表的平台

学生是需要激励的,收获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手段,所以,我从多方面为学生发表文章搭建平台。

一是推荐到《北中报》或《北斗诗刊》发表。每周的读书笔记我都认真批阅,从中选出3篇优秀的文章进行一对一指导修改,先刊发在每周一期的班刊上,再推荐到《北中报》或《北斗诗刊》发表。一方面鼓励了发表文章的学生,另一方面对其他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

另一个是口头发表。每天的课前演讲,就是最好的口头发表平台,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初一年级第一个月演讲主题定为“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在演讲内容上,我都做具体要求,分成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段、我的感想等几个板块,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发表个性化的读书笔记。一个学生对梁实秋《谈时间》做了摘评,演讲出来,那字字珠玑般的思想,赢得了同学们由衷的敬佩。班级里,学生主动买书,在书上做点评,一时蔚然成风。

只站在班级的讲台上还不够,我又把他们推向学校的北中讲坛。寒假后的第一周是读书汇报交流周。各班在读书汇报交流会的基础上,选出一名学生登上北中讲坛,展示读书成果。我们邀请校内的老师进行评奖,设置多个奖项,如最佳人气奖、最佳解读奖、最佳展示奖、最具哲理奖等,以此来鼓励学生。这些平台的搭建,让每个学生在读书中积累素材提升思想,在交流碰撞中相互感染激活思维,在写作中锤炼语言学会表达,为学生的读书、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7.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七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作为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标志着费孝通先生调查方法的重大改变,从宏观的角度审视社会、分析社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以一种比较的方法对中国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进行比较,深刻地刻画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独有特色,费老曾说过,写这本书的动机“想勾出一些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原则。”

乡土中国一书总分为十四章和一章后记,分别从乡土社会的物质层面,文字观,社会关系,社会治理等四个方面来描述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深入研究。从这四个方面让我想起了社会学上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包括各种内隐和外显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因此笔者以为费老的关于乡土社会的描述实际上是对乡土社会文化的一种阐释。

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初学者,费孝通先生这本书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几次阅读《乡土中国》方能初步品味到书中的人文情怀以及费老对中国乡土社会的赞许。下面谈谈我对这本书的浅薄的认识。

乡土社会的物质层面

传承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土地,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乡下人对土地怀着一种敬畏而又爱护的特殊感情。由于土地具有不可流动性和稳定性,乡下人对土地的依赖性使得乡下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因此,形成了一个祖祖辈辈都生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群中,这样也就形成了乡土社会里厚重的人文传承。

“靠土地为生的人,骨子里都透漏出一股土气”,土地,是乡下人生活的物质保证,有了土地,就有了希望。离开土地,乡下下还能干吗呢?时至今日在中国很多的农村社会里农民仍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而安土重迁,因为土地承载的不仅仅是物质上,而是给他们精神上带来的宽慰。

而对于商业,纵观其在中国乡土社会的发展也不难发现,商业在乡土社会里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在这样一个半封闭的社会里,我以为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商业的发展步履蹒跚:一方面,小农经营的生产方式使得农民所需要的生活用品都能自给自足,而且所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无法实现交换的价值;另一方面,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其中必然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是维系社群关系的纽带,这就决定了商品不可能实现等价交换,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商业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

乡土社会的文字观

费老的“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初读来令人感觉倍感晦涩难懂,可是仔细推敲却发现其中蕴含着费老对乡土社会中交流媒介的一种赞赏。符号互动理论认为符号是社会交流相互作用的媒介,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从而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众所周知文字是人们之间交流方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媒介。而在乡土社会里,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他们缺少这种用文字交流的媒介,以至于现代社会的人认为他们是文盲。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日常的交流。之前曾提到过,在乡土社会里,是有血缘关系维持的,稳定的社群,彼此之间都是熟悉的人,我们称之为“面对面的社群”。在这种社群里,存在一种默契和习惯,这种默契和习惯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流可以是一个眼神或者一个表情就能表达的。正如归有光在《项脊轩记》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步声来辨别来着是谁。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见面就知道对方的行为。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而对于文字本身而言,它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文字具有多音节和多义,人们往往很难掌握对文字的准确理解,致使在使用它来表达一些情感时词不达意。而且文字太古板,难以体现出当时当地说话人的某种强烈的情感,文字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救药的缺陷。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作者提出首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在面对面的社群中,我们的话也少了,我们的“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

之前也曾提及到,由于土地的不可流动性造成乡下人世代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群中,因而也使得他们生活在一个由无数私人关系达成的网络社群中,生老病死,结婚生子。费老认为这种社会关系就是所谓的差序格局。

我们把西洋社会关系的格局看成是团体格局,它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的分清楚。而我们乡土社会的社会格局和西洋的格局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就如同将一个石子丢在水面所形成的波纹一样,而自己就是这个波纹的中心。在以自己做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也正是形成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家族在中国乡土社会中承担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是一个事业社群,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为了要经营这个社群,家的结构就不能仅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甚至于整个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大家庭。为了使得整个家庭能够成为一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我们就需要高效率,而讲效率就得排斥私情,所以在中国的家庭里,夫妇的相敬如宾,女子遵从三从四德,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是中国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而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传统的男女有别的观念,他们之间的区别不仅在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隔膜。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事业社群,男女的感情模式只能是亚普罗式的,性别和年龄组建保持着很大的距离。他们的结合也只是建立在生育事业的基础上,他们的矜持和保留决定了他们之间不可能发生激动性的感情,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合。

乡土社会的治理

人们通常将现代社会分为“法治”和“人治”社会,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 中,费老却称之为“礼治”社会。所谓礼治,指的是依靠传统的力量、伦理道德及社会习惯对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并对社会成员进行教化。而这种礼治社会也只有在中国乡土社会这种稳定的社会形态才能出现。

在中国乡土社会中,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理是主动的。从这方面看,乡土社会似乎不需要法律来规范权力来约束了,其实不然,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不仅存在礼治,而且还有着法治与人治的因素。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也存在“横暴权利”和“同意权利”。所谓的横暴权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用权力去支配在下,发号施令,这种权力也是统治者用于压制冲突,夺取政权的手段。但在传统的乡土社会,这种权利受到事实上的限制。而同意权力是社会成员间的一种社会契约,是一种较民主的政治权威的给予。但是在中国的乡土社会还存在另外两种普遍的权力方式——教化权利和时势权力。前者权力不具有剥削性,它是伴随着稳定的社会形态形成而形成的,是一种社会传统规范,每个人都自觉的遵守。而时势权力则在乡土社会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伴随着社会的继替,人们的思想感到迷茫,需要一个时势英雄带领他们完成历史的更替,这样时势权力也随之产生,这种权力在稳定的社会里则被人忽略,这也许就是就是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宜产生英雄的原因吧!

后记

费老的《乡土中国》描绘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乡土社会,在那个时代中,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社会。《乡土中国》中所体现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也是在现实中发现。但是,现代的中国乡土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乡土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在现在的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们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已大为下降,人们的流动性大为提高。正是由于中国乡土社会的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同样也使得现在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现在依旧以《乡土中国》中所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去评价现在的中国乡土社会是不科学的。但是,费老在《乡土中国》中为我们对乡土社会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构架和范式,以及一系列的普遍的理论模式,这对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的乡土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我们再一次向费老致敬!

苏鹏

8.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八

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时节抱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民割麦的姿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母亲心疼我,没有让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始找寻新的“营生”――挖苦菜。现在想来,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到处可见,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亲不信任小卖部的菜种,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时间家里足足吃了一个月的苦菜。在乡下,生活好像不用怎么花钱,吃的自己都可以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树、沙枣树什么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见,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有一定道理。

费孝通先生分析说,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们聚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数量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长,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我生长的村子是由第二点和第三点决定的,因为我们那里没有农场,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们聚居一起除了是种习惯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里称为“变工”。尤其是在打麦场、绞玉米和刨籽瓜时节,由于每家的劳力有限,人们会就近叫着乡邻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张三家打麦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变工”。这里没有任何商业行为,人们似乎约定俗成了某种共同遵循的规则,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学者将东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较,说在西方社会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的社会却是讲交情。对于这个问题,也要从乡土社会入手,它是孕育所谓现代人的摇篮,现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从乡土里带来的,也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区别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划法问题。西方人看重的是团体,而且公私分明,中国人则不然。就拿“家”来说,是最能伸缩自如的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表示亲热的人。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个人都有一个关系网,好像把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波纹,里层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然后就是各种交情程度不同的人们了。

中国的本色是乡土,而现在的主流是争相到城里立足,一些人是因为土地的有限接纳不了村里人口的增长,另一些人则是赶时髦。乡土社会发生了变迁,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改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就像费孝通先生在结尾所说的,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在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

9.钱重书的读书笔记 篇九

钱钟重书的夫人杨绛在《钱钟重书手稿集》的序言中曾详细叙述过他做笔记的方法。她记得,钱钟重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那里的图书概不外借,书上也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学生们去读书,只能携带笔记本和铅笔,边读边记。

“钟重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能发现。”杨绛说,“钟重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钱钟重书的笔记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都会读。”

“第二类是中文笔记。他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类是‘日札’———钟重书的读书心得。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致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

[郭旺启摘自《文学少年》(初中版)]

10.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十

对于费孝通这个名字,我是陌生的。在老师的领导下,我选择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来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写于解放前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不足五万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书”。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读了本书的第一章,在此就第一张谈谈我的感想吧!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很同意,因为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在中国,从女娲用造人的神话故事开始,到历代的引起社会轰动和反思的农民起义,都与泥、与土,分不开。“土”,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国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的精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小时候就能朗朗背诵的诗,其实就能说明曾经中国社会以农民为荣,尊敬、崇拜他们。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现下的农村也不是当初那个封闭自守的鸟笼村,由于改革开放的影响和西方经济潮流的带动下,农村人也不得不走了出来。为何农村和城镇都有私的现象,其实根本原因还是竞争带来的副产品。费孝通先生说的认为,打个比方来理解,就是说明“当一群鸟是一个团体的,因为熟识而在无形中有了一种关系,有了这个关系就减少了不良竞争”,而一只只不相联系的鸟之间,由于没有这种关系,就容易产生“私”的现象“。人也一样,俗话说的好:”芸芸众生,皆为利来“,这里的”利“是泛指对自己有好处的事物。如果没有好处的事,从相反角度就是无益之事,试想谁愿意做对自己无益的事呢。有句话也说的蛮有意思,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如果连自己也吃不饱,又怎能照顾到别人的肚子呀。要人做好事,也必须先自己做好事,做表率。当人人做好了自己的本分事,国家地区也就达到兴盛繁荣了。而一些对个人无益的事,对群体有益的事。有时也不得不舍小为大,建立制度,法律,建立一种关系,强行实施。

11.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十一

它不像我以为得那样生涩难懂。文中常有生动的实例,如“文字下乡”一篇提到,教授的孩子虽在学校成绩好,被夸聪明,但与乡下孩子在一起捉蚱蜢时,却远不及他们灵活敏捷,这有力阐释了一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与个人所处环境的需要有关,乡下人也并非愚的道理。

它不像我以为的那样远离生活。“差序格局”一篇中提到“我们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想想自己的生活,的确拥有与自己关系远近不同的人形成的如“波纹”般的交际圈。

它更不像我以为的那样平淡无趣。这本书充满了富有浪漫亦或哲理意味的句子。“从个人说,这个世界不过是个逆旅,寄寓于此的这一阵子,久暂相差不远,但是这个逆旅却是有着比任何客栈、饭店更杂复和更严格的规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为难过。”……它们激起我对此书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发了我更深刻的思考。

“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办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通过此书我也了解到,作者费孝通先生,原来是这样一位富有勇气与探索精神的开拓者,着实令我敬佩不已。

在这本书中,还有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土社会这种中国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形成的固有结构,是保存还是被改变……大概会引起很多人的沉思吧!

12.中国智慧读书笔记 篇十二

如人的思想,我们不可能只读一家之言,就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思想,总是结合百家之长,最后再由自己融会贯通,才能够有自己的一个想法。我们吸收着孔子的“入世”原则,积极地工作,也采纳着老子的“出世”理由,崇尚道法自然,一句“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又道尽了多少人的心思。可见,中国人骨子里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也因为“和”,春秋时期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那时所有的思想都能提出,兼容并蓄,将“和”字发挥到了极致,那种“笑谈百家”的思想上的碰撞又是何等的痛快啊!可惜的是,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在思想上也进行了统一,唯一剩下也就是儒、法和道的思想了。

现在中国人崇尚佛教,基督教,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佛教是印度的,基督教是西方的,我们把释迦牟尼和耶稣放在了我们的心灵上,而却忘记了那位以“仁”治天下的孔子,也似乎忘却了那位骑青牛过函谷关的老子,还有那位喜欢一身逍遥的庄子,说着“子非鱼,安知鱼非乐焉”。我们的儒家、道家这些本土的地道的文化与信仰又该何去何从呢?等到几十年后甚者几百年后,还会有其这样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吗?扎根我们的本土文化,然后再兼收包容其他不同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才能传承下来,真正做到“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才不失为一个泱泱大国。

对照我们的教学,作为刚刚踏上教学讲台的新手们来说,在学习各位名师或特级教师们的经验时,也应怀有一种融合的思想,幽默生动的课堂固然令人欣喜,但偶尔博大深远的知识传授未必不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们应学习各位名师们的擅长的经验教学,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但前提是我们必须了解自己本身的性格与自身的水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我们相信才能走得更远。

除了“兼容并蓄”,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和”还应是一种对立中的统一。就似太极图所阐述的,阴阳对立,黑白分明,两者虽为对立,却又无比和谐。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认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问题,应该在对立中找到统一,这才是“和”。

平时在教学工作中,对待那些作业不写的学生,我们总会千方百计地从其身上找到优点,扩大其闪光点,当一个人身上的优缺点同时存在时,我们这样的一个人才是和谐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我们的优点多于缺点时,那么我们就是优秀的,而当我们的缺点多于优点时,那么我们就是落后的。人为什么要学习?我想应该是从学习中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进行缺点的改善与改进,当我们穷其一生,改变了那些阻碍我们自身完善的缺点时,那么回首往事时,我们可以毫无悔意地说,这一生我们没有白白浪费。人的价值应如是,我想人的追求也应该如是。

1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十三

读完《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让我非常感动的是费孝通老先生的那种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实实在在做研究的精神,他一生着力于实地调查研究,所以费老先生的文章总是透着一股“实在”的气息,有人评价说他有三勤:脚勤、脑勤、笔勤。确实,费老先生一生东西漫行,南北穿梭,他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均在路途当中,综观费老一生学术成就,有两部代表作不可忽略:一是奠定他在中国社会学领域崇高地位的成名作《江村经济》,一是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按照费老先生说法,他“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殊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我本身就是在农村生活长大的,因此,对于费老先生所讲的某些乡村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共鸣,以下具体谈一下我的感受。

谈到乡土本色,费老认为乡土社会有两大特种:一是生活在农村的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还有一种是乡土社会的信用,是对一种行为的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确实,生活在农村的人,大多是以农业为生的,而他们最离不开的也就是土地了,不管社会怎么迁移变迁,土地是不会变更的,所以他们只有守着那份世代传下来的的土地,才会有一口饭吃,才能活着,按照费老的说法,直接靠农业为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的。以此看来,祖祖辈辈世代定居在某一个乡村是很平常的事情,如若不然,就不会有那些个千年古村了,就不会有一些家族祠堂了。说到农村人的信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世代受着传统和礼俗的熏陶,自然认为现代社会的契约合同在农村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在他们的眼里,农村是一个不需要法律制约的地方,他们不需要法律来约束人,来“治人”,因为有更高一级的思想在制约着他们,那就是道德和礼俗,在他们看来,道德和礼俗治的是人的心,如果农村里有什么人犯了什么错的话,那么那些犯了错了的人必定是要受到良心的谴责的,如果是更严重的错误,那他肯定是会受到村里人的议论的,遭人谴责甚至唾骂的,他的家人也会因此在村里边抬不起头,更有甚者,祖祖辈辈生活在村里的人就因为一次错误而被驱逐出家族驱逐出村,代价是比法律的处罚更严重的,所以,农村人一般是不敢犯错误的。自然,乡村社会的信用是可信的,是可靠的。就拿我生长的农村来说,农村的信

用是显而易见的,借钱在乡村社会是很平常的一家事,一般的小额的借款是从来没有借条的,双方口头约定,而且没有利息,没有时限,凭的就是世世代代都在乡村里居住着,土地,亲戚关系什么的都在这个地方,断然是不会拿着钱跑掉的,还有就是知家知底,农村就那么大,每一户有几口人,干什么的,村里边的人都是互相熟悉的,因此,借钱凭的就是信用,一种对借款人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信用。

说完信用,在回过头来说说土地,费老说,土地是以农业为生的人的命根子,这句话我固然是赞同的,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正是土地养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的人,离开土地我们便无法生存,不仅仅是以土地为生计的农村人,就连生活的现代社会大都市的城市人也是如此,我们的吃穿大部分是土地给予我们的,土地是最慷慨的造物主,她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了我们食物,给了我们衣物,给了我们一切,离开土地,不能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说到这里,我想到城市里的一些偏激言论者,他们看不起农村人,他们看不起农民工,嫌他们脏,嫌他们土气,没有文化与素质,然则却没有想到就是这些脏兮兮农村人在养活着他们,没有他们去悉心的耕种土地,我们的粮食从哪里来?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力,我们的高楼大厦从哪里建,我们的汽车从哪里造,我们的马路,我们的环卫,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因而土地是农村人的命根子,而农村人才是社会的建造者。

在这里,不得不说现在我们社会的另外一个令人堪忧的景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大机器工业的高速发展,城市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进入城市,造就了大批的劳动岗位,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农民进城务农,由于在城市获得的报酬收入是远远高于种地的收入的,所以近些年民工潮愈演愈热,随之而来造成的是农村的空巢,“空巢老人”、“空巢儿童”种种现象也由此而生。但是,我想说的是,农村的土地也开始慢慢的变成荒地,甚至农民把祖先世代传下来的的土地也都卖了,这种现象近几年越来越严重。就拿我们村来说,我们村是离县城两公里远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现有二十多户人家,人口一百三十多人,从03年开始,我们县城开始扩张城区,慢慢的我们由以前离城区很远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慢慢的演变成为了县城的郊区,正因为如此,我们村里的土地也越来越显得贵重起来,记得我小的时候,村里边各家各户都是有自己的土地的,我们种的每年一季的水稻,每年村里边的人都按时插秧种田,秋天收割,一幅繁荣的景象,小时候家里养的也还养牛,养猪,我也干过放牛娃。后来最近七八年的时间,大多数村里边的人都开始外出务工,后来也有一些开始做些小买卖,当然发迹的也有不少,村里的土地都渐渐的荒了,大片大片的田里都长满了野草,只有那么几户人家还在种田,多数是一些岁数比较大的人,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土地,舍不得让自己的土闲着。还有一些就是把别人的闲着的田地租过来种,说租其实也不是,就是打一声招呼,等到收成了就送田地的主人两袋大米权当酬谢,然而就是这样,土地还是越来越荒的多,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田间的路都不大清晰了。近六七年的功夫,村里边的人家基本上都盖了新房子了,当然都是在自己的田地上盖的,大多数人都迁到了村西边的靠近城区的路边盖的新房子,老村子里边就剩那么两单间低矮的瓦房还住着人,都是些老人了,不愿意挪动自己住了一辈子的窝,尽管村西边离老村子就那么一二百米的距离。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注意到了土地的重要性了,他们意识到土地就是金钱,因为离县城近的别的很多村的土地都被开发商高价收购去了,他们回到自早已荒了的田地,开始种树,一种上树那边代表着自己的田地又多了一份保障,谁也那不去,就放在那里,等着它升值,等着有一天开发商过来收购。后来,村里边的人都开始注意保护自己的土地了,哪怕是一个厕所都不放过,因为他们认为寸寸土地寸寸金,自己的保护好了起来之后便开始了打其他闲置的至今没有名分归属的土地的注意,后来,就因为那几片地,村里边的人闹不和了,大家没有往常的那种和睦了,为了利益开始勾心斗角,表面上大家见了面还是和和气气的,但是谁知道背后又会给你使什么样的道道呢,人心散了,交往也就少了,不能算是真正的乡村了吧。其实,别的村庄也跟我们村大差不差,土地是得到重视了,可以在那里荒着,闲置着。

说到文字下乡,我感触颇深,乡村是可以没有文字的,因为是世世代代的乡村文化都是口头的经验表达,任何一种手势一种眼神都是乡村的文字,就像中国有那么多的乡村,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方言,方言跟方言是很不一样的,南方的跟南方的方言不一样,北方的方言也都不一样,南北方的方言差距更大,然则他们却都会一直的存在下去,几千年来都得以传承,靠的不是书本的记载,也没有书籍,更是很多方言的文字我们根本就在字典里找不到,它们的传承就是口口相传,句句学习,每一个乡村都是自己村民的学校,在村里,村民们感受着自己乡村独有的文化,独有的语言,这就是乡村的文化,它不是借助教学,而是借助人。说到我们村,到现在为止,村里边就我这一代的同龄的五个孩子度过大学,先前是没有的,就算是比我们小一辈的那些孩子也都没有念过大学,有七八个孩子吧,最高的念过初中,现在他们大部分都业已成家立业了,在村里,尽管现在的家长慢慢地明白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然则,他们的理解也是有偏激的,他们会拼命的供着自己的孩子上学,更会不惜砸锅卖铁,告诫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学,然后他们就轻松了,他们的任务就到此了,可是,他们只是为了让孩子上大学而上大学,因为不那样的话会显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他们同时也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读完大学就可以找个像样的工作了,他们只是为了教育而教育,为了上学为上学,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读到家族,又深有体会,费老说“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有个专门的名称,氏族”。的确,在我们村又叫“一个门里边的”,拿我们村来说,一共有二十多户,可是却分了六个家族,最大的一个家族由九户组成,他们是“一个门里边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村的这种家族的分类是按照我爷爷他们那分的,爷爷的以后的孩子都是一个家族的,殊不知爷爷和爷爷之间也可能是“一个门里边”的,可是就是这么分了,也许是土地惹的祸,大家觉得分清门户很重要吧,这样一来的,一个家族之间的交往就比较频繁,他们也都是抱团的,一直对外,任何一家有什么困难,其他门户就会齐聚一堂,开个会解决这个事情,而那些个独生子女的门户也自然落不着这好处了。

上一篇:b类安全员试题二下一篇:校园百家讲坛活动方案